黑土戏剧发展论文

时间:2022-12-03 06:03:00

黑土戏剧发展论文

一个时代的艺术,是那个时代现实的反映;时代在变化,反映时代的艺术形态也在相应变化;戏剧艺术也是如此。进入21世纪的戏剧,变得更加开放,其形态亦由单一趋向多元,以打破原有的戏剧模式为突破口,延伸了其他各种形态的艺术,加深了戏剧形态的变革,进入新世纪达到高潮。黑龙江的话剧创作者、实践者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甘人后,纷纷加入了探索与创新的行列。我们可以看到,黑龙江的话剧虽不在戏剧形态变革的潮头之上,却也感应着潮流的涌动,新时期新一代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们,从各自的艺术追求出发,也在寻求着新的戏剧形态。他们以黑土地的厚重与神奇为基础,力求内容与技巧并进以行戏剧艺术的创新之举。其中,哈尔滨话剧院开东北“话剧超市”先河,同时在戏剧表现形态上百花齐放,加之以多媒体、民间艺术、戏曲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话剧表演的形式。

超市性的剧场调动了观演关系

话剧超市是建立一个超市性的话剧剧场,其中有多台话剧演出,观众像进入超市一样,选择观看。走进“话剧超市”,有不同风格、不同表演、不同形式的话剧演出,观众可以像走进超市一样,有选择性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演出剧目。

从2006年开始,哈尔滨话剧院着力打造小剧场话剧,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有《第五天神》《请让我做你的情人》《构思婚姻》《最后一个情圣》《我爱桃花》等12部小剧场话剧轮番上演,在哈市市民中已形成周末到话剧院小剧场看话剧的习惯。

2007年,话剧院在哈尔滨市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剧场改造工程,改建后,“话剧超市”内有“大剧场”“艺术沙龙”“60空间”“迷你戏剧”四个演出空间。在“话剧超市”里有舒适的坐席,有时尚的酒吧。去年下半年剧院增加了演出的场次,演出时间由原来的周五、周六,到现在的每周五、周六、周日,在稳定观众市场后,将来达到每天有演出,同时每天有2—3部剧目可供观众选择;在此基础上向哈市各区发展,每个区有一个演出场所。剧院将联合哈尔滨市各个剧院团,推出不同形式(独唱、独奏音乐会,京剧、评剧、杂技、曲艺、皮影等)的演出。

“话剧超市”将逐步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剧种、多形式、多门类、每天都有演出的“艺术超市”,为哈尔滨市观众提供一个良好、优雅、舒适的观赏环境和欣赏高雅艺术娱乐的场所。

超市性的剧场演出多台剧目,调动了观演关系,让观众按口味选取剧目观看,借鉴了此前电影、电视剧中的多个结尾,有选择性地对剧目进行选择。此前,北京的剧场里曾上演过让观众选择剧情,演员根据观众的意见继续演出的先例,此做法不妨可以在“话剧超市”中进行复制,让超市里的观众更加随心所欲。话剧超市里,剧目题材多样化,艺术上有创新,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口味,方便观众有选择地观看。

多媒体的艺术进入戏剧表演中

多媒体的出现并不新奇,在来中国进行演出的歌剧、音乐剧和各式各样的演唱会中,多媒体被广泛用到。而在中国的东北角,在哈尔滨2005年的话剧舞台上,哈尔滨话剧院根据东北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英雄事迹创作的话剧《赵一曼》,对赵一曼的回忆、回想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事先录制好的多媒体电视片断在话剧剧场表演时播放出来,舞台上有人、有声、有影、有乐,克服了以往主旋律剧目塑造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固有模式,以人为本,突出赵一曼的人性魅力,扩展了话剧的表现形式,延展了话剧的表演空间。“艺术本身就是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根本就在于求变、求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这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戏剧更应显示其百花齐放。”(俞洛生语)①使《赵》剧集观赏性与教育性于一体,为主旋律剧目的创新和推动先进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时尚元素融入写意话剧中

1990年,在沈阳举行的首届东北话剧节上,由哈尔滨话剧院创作演出、肖致诚执导的大写意话剧《蛾》夺得东北话剧节多项大奖,开创了剧院写意话剧的先河。该剧到上演演出时,著名戏剧家黄佐临先生特地从新加坡归来,看过后,他要把《蛾》作为写意话剧的范本拿到国外讲学用。他激动地说:“《蛾》剧把我最美最美的梦实现了。”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蛾》剧可以载入中国话剧史册。”

2005年4月份,哈尔滨话剧院改编了1990年在全国极具轰动效应的大写意话剧《蛾》,经过改头换面,写意话剧《蛾》的《狂舞大河》,富有改革和创新意识,从形式和内容上勇敢突破“禁区”,注入音乐、舞蹈、彩绘等许多流行时尚元素,还汲取了戏曲表演的精华,标新立异,极具视觉冲击力,演出反响强烈。彩绘艺术在目前仍被视为现代艺术,将之搬到话剧舞台上,不仅能够丰富舞蹈语汇,还使话剧表演载歌载舞,以形、意来传神。

民间戏曲艺术引入话剧中

参加了中国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的话剧《秋天的二人转》,是以东北二人转艺人的生活为题材的话剧。在剧本创作中,编剧杨利民将二人转的小段引入,在舞台呈现时,演员现场表演,丰富了人物的肌理,将女主角的大喜大悲用二人转唱段表现出来。全剧的配乐也以东北二人转的小调作为主旋律,时隐时现,烘托了主题。现场演出时感人肺腑,催人落泪。

二人转之所以久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于自身的“通俗”“适俗”“达俗”。它曲调丰富、唱段优美动听,那些颇具风土人情、诙谐幽默的方言土语,表现了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心态。

综上所述,透过东北一个角落的话剧演出实况以及剧场效果,我们看到中国百年话剧的复兴之道:不断借鉴其他艺术门类表现形式,彰显话剧这门舶来品艺术的包容之心,从而让西洋的话剧艺术更加民族化。话剧民族化喊了一百年,在剧场实践中,逐步地、更好地解决了民族化的问题。不断取他山之石的话剧艺术,兼收并蓄,才会让观众确实感觉到它的非常中国化、非常民族化。

我国在话剧形态上搞了五六十年的改革创新,但是黑龙江的话剧创作者、实践者们在近期的舞台实践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不断汲取艺术营养,不断在表演方法上进化,这同以往的任何戏剧理论都有所区别。这样的革新,才会被大范围的观众所欣赏,也才能真正解决话剧“曲高和寡”的困境。

注释:

①引自《中国话剧未来走向大讨论(探索台)》[J].上海艺术家.1996(02).

参考文献:

[1]魏正元.黑土戏剧中的“雅”与“俗”[J].活力.19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