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创新分析

时间:2022-12-16 10:47:22

DG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创新分析

摘要: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条件脆弱。DG水电开发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创新,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架构,落实环保措施实施保障体系,提高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构建以生态避让、减缓、修复、补偿的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立体体系,减缓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DG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实践与创新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1]。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明确提出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准确把握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DG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Y江中游河段,是该河段水电规划8级开发的第2级电站。面对西藏寒冷、干旱、缺氧、昼夜温差大等区域气候特点,生态条件脆弱、生态系统敏感、目标复杂,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仅依赖水电开发常规性管理模式无法应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复杂、生态修复困难、生态系统退化等难题。DG水电开发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2],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适于西藏区域特点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减缓水电开发的不利影响,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1水电可持续发展理论

水电项目具有作业面积较大,投资相对较多,且施工周期长的特点[3],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经济、环境、社会、地质、监管、政治、技术、金融、气候、自然和安全等[4-5],可能对环境质量和生态造成重大影响[6]。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水电开发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和不可避免的问题[7]。为了实现水电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和国际大坝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先后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大坝和水电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重申了水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强调水电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重要性,并促进环境友好的、对社会负责的和经济可行的水电发展[8]。《大坝和水电对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号召大坝和水电开发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面对非洲巨大的大坝与水电开发潜力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应积极投身于加快非洲大坝与水电开发的行动中来。《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强调面临新形势,储水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重要。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和保护储水基础设施。瑞士联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于上世纪90年代已启动了绿色水电评价和认证工作。美国低影响水电研究所在2000年也提出了低影响水电认证制度,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来鼓励业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电站大坝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看出,水电项目开发是环境、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共同作用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各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是水电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节。DG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环节保护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研发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等方面探索创新管理模式,识别各系统间的作用机理,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减缓措施,促进水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实践

2.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架构。DG项目公司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成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中心,加大对环境监理的授权。环保管理中心由项目业主、设计、环境监理、施工监理共同组成,负责工程环保工作总体策划,环水保措施后续设计及变更管理,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环保管理中心日常运行由环境监理负责,在项目业主领导下代行业主权利。2.2落实环保措施实施保障体系。根据“PDCA”循环管理理念,DG项目公司研究创新环保措施实施保障体系,实现生态环保管理目标。其中“P”即计划(Plan),各施工标段从招标文件开始,42明确环保要求和职责,环境监理参加招标文件审查及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按照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三同时”实施方案,并结合项目建设情况,细化分解到各年度,每年末制定次年的“三同时”工作计划,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环保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各施工单位、环保设施运维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报环境监理审查;项目单位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D”即执行(Do),工程建设过程环境监理指导各施工单位、环保设施运维单位按合同、设计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满足“三同时”制度要求,设施有效运行。“C”即检查(Check),公司定期对电站环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电站公司定期对设计、监理单位环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环境监理对各施工单位和环保设施运维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及工作成效进行日常环保巡视检查及考核,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施工监理对主体标段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A”即处理(Act),及时总结检查结果,巩固环保成效。根据工程建设环保管理实际及时修订环保管理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进入下一循环管理。2.3提高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在项目管理过程中,DG项目公司研究调动环保监理积极性的方案,促进环境监理与施工监理各司其职,共同发挥监理作用,提升环保管理的监督能力。环境监理协助业主开展工程建设环保管理,指导各参建单位开展环保工作、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开展环保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负责各施工单位环保工作的考核。施工监理负责督促主体标段落实环境监理要求。环境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中的环保措施进行专项审查,参加主要单位工程、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对各施工合同月度工程结算款支付签署监理意见,在方案审查、工程款结算、工程验收中全面推行“环保一票否决制”。2.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协同创新机制。DG项目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具有西藏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工作,协调相关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发生态环保的关键核心技术,从可靠性、效果、成本、效益、内在的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案效果,减缓生态环境风险影响,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题。

3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立体体系的创新点

3.1生态避让。在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区域,DG水电开发秉承“不扰动、少扰动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开发理念,尽量避免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例如在大规模资源开发与工程建设中,经常会严重干扰域内自然植被,通过推进高原水电工程开挖料深度利用和生态环保的新技术应用,改进、优化砂石生产工艺,提高开挖料利用比例,降低了对当地自然植被的扰动。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生态避让的环保措施,包括提高开挖土石利用率,取消石料开采场;增加进场公路隧洞占比,减少对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通过施工布置优化,调整承包商营地位置和集中居住,减少对原始地貌影响;通过设计优化,大坝建基面抬高,减少开挖和浇筑,减少两坝肩开挖量等。3.2生态减缓。针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采取生态减缓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完整性,降低水电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例如基于西藏Y江特有鱼类习性研究成果,建设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鱼道,结合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创新鱼道运行管理模式和监测技术,缓解大坝阻隔对鱼类洄游、坝址上下游遗传交流的影响,满足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等7种鱼类的短距离繁殖洄游和上下游基因交流的需要,维护Y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针对西藏高原特有物种猕猴、黑熊和黑斑原鮡,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针对性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研究工作。包括猕猴生活习性及种群跟踪观察研究;黑熊种群调查及跟踪观测研究、施工干扰下猕猴和黑熊保护技术研究;黑斑原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等,有效减缓水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地影响,科学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3.3生态修复。面对西藏寒旱区低温、缺氧、缺水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技术难题,积极研讨并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及时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并不断改进,提高水电站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例如在寒冷、低氧条件下研究通过采取温控技术措施和补氧措施运行最高海拔地区的鱼类增殖站;通过寒旱区工程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维持水肥供给的充裕性与长效性,研究寒旱区工程边坡植被的自然演替机理,提升寒旱区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效益等。3.4生态补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先开发、先保护”的原则,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方式。通过科学核算水电开发过程中各系统的生态价值变化量,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带来的生态效益损失,根据环境、社会和经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定相应生态补偿系统方案,例如增殖放流站人工繁育本地土著鱼类,连续4年开展增殖放流;根据猕猴生活习性,建立猕猴驻留地,适当进行投食,保障猕猴种群正常繁衍;移民安置点、进场公路沿线等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扰动区域,已开展植被恢复;针对外来施工人员可能对本地卫生环境的影响,开展人群健康调查、监测工作,保障人群健康安全。下一阶段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在Y江中游建立鱼类栖息地保护基金,致力于Y江鱼类长期保护、研究;对施工临时占地、渣场等扰动区域开展生态修复等,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更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4结语

DG水电站开发建设全面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西藏地区寒冷、干旱、缺氧,生态环境脆弱等显著特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创新,以水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探索适于西藏区域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模式。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架构,落实环保措施实施保障体系,提高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基于风险管理理念,构建以生态避让、减缓、修复、补偿的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立体体系,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缓西藏寒旱区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风险,生态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作者:朱蒙恩 申剑 沙利云 单位:1.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 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