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

时间:2022-05-30 03:26:43

浅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发展,虽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已经给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基于此,目前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变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靠国家资金支持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最大特点就是公益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给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造成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相对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形式,整体来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风险:首先就是投资风险,事业单位应该是属于非营利性的单位,在投资方面是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的,如果在对外和对内投资过程中不能很好把控好,经常会引发一定的财务风险;其次就是筹资的风险,事业单位在施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筹资,但是事业单位的筹资和企业单位的筹资是不同的,在筹资过程中非常容易会出现财务风险;最后就是管理风险,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更新不及时、财务监督不到位、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会造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常需要直接参与到很多经济活动中。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还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和防范制度缺失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者都对财务知识掌握不够,财务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尤其是更不具备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更不用说较好的执行力了。甚至,有些事业单位领导认为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的财政全供单位,只要自己按照制度办事,就是造成了经济损失,自己也不用承担责任。以上种种意识和认识都可能会给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最终给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监督体制欠缺,缺乏有效的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也得以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内外监督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监督体制和模式已经给事业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体制。通常来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都缺乏事先控制,没有构建起较为有效的预警体系,如此以来就很难体现出风险防范的时效性,很容易造成财务风险的随意扩大;其次,就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缺少外部环境监督。虽然,事业单位也需要接受来自上级的检查和监督,但是监督的效力和有效性打折扣的时候多;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等措施缺失,内部监督形同虚设。(三)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面临众多难题。如果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就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势必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混乱,这些混乱的因素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最终就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四)事业单位缺少较为明确的权责划分。良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该是这样的,那就是财务主管部门必须要控制好财务风险的发生,其他部门要与财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权责分明。但是,在具体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践中,很多的事业单位在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中缺乏明晰的权责划分,已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到部门领导,下到普通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牢牢树立较高的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努力将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渗透到自己的日常具体工作中。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以便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非常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较强的责任意识之后,才能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将财务人员同绩效结合,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气氛,从而将可能会发生的诸多财务风险扼制在萌芽中。(二)逐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预防体系。为了能有效规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必须要逐步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建立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风险预警指标也要科学合理。如此以来,努力做到一旦有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预警机制就会及时发现,从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从加强内部控制的角度着手,建立起属于本单位特有的预防体系。比如,在对重大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如何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测试,努力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前防范,同时努力做好事中跟踪工作。再就是事业单位还应该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多种风险预防方案,定期评估风险点,明确各类经济活动的操作流程,对于各种突发的财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明确财务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责任制。(三)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和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的重要路径就是财务控制和监督。财务监督和控制工作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和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要加大检查力度。检查的范围要广,监督的层面要大,尤其是要对资金的使用和合理分配方面要加大检查力度和动态监督力度,以确保检查手段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大作用;其次,要对事业单位财务加大审计力度。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加以审查,目的是能及早发现财务风险的来源点,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最后就是要加强内外监督力度。从内部监督层面来看,事业单位要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尤其是从内部审计开始严格要求,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最好是能将财务信息及时公开,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外部监督的角度讲,最好是建立起多部门的动态联动机制,构建共同的评估共享平台,及时发现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四)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建设,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非常落后,这样就导致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缺陷的情况,从而可能会引起较大的财务风险发生。如果要避免类似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必须要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起来。具体来说,在日常的财务预算管理中,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对财务预算的编制问题,审核机制问题及日常执行中的监督问题等等。另外,事业单位还尽量要把各种经济活动都记录完整,从各个层面来保障预算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预算的失误,避免因此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再就是,事业单位对日常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要高度重视,逐步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规范,同时针对现实情况对传统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改进,尤其是要将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当前的事业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当然,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相信只要树立起高度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就一定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瑶萍.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7(18).

[3]幸瑶函.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有效防范[J].经贸实践,2016(15).

[3]张秋芳.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外资,2014(10).

作者:曾维萍 单位: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