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5:19:06

自组织

自组织范文篇1

一、基本现状

据初步统计,全区各类青年自组织数量在50个左右,其中保持20人以上规模并能经常组织开展活动的青年自组织约有42个,参与其中的各类青年数量大约有10000余名左右。主要有公益活动、健身娱乐、学生社团和同学会四种类型。

一类是以志愿者服务小组、青年环保社团、义工组织、爱心社会团体等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类型。他们基于共同的目标,为更好的履行社会义务而建立的组织。此类组织一般人员较为固定,组织较为严密,在社会上能够产生较大、良好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乐意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一些公益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区此类组织的代表是金雀山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该组织目前有固定志愿者30余人。该组织经常逢节假日到敬老院等场所,开展一些生活扶助、义务劳动、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等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第二类是基于青年的各类健身、娱乐、交友需求,通过在固定的地点组织固定的活动项目而吸引青年参与。如以爱车一族为主体自发组织的车友会、越野E族、吉普兄弟连和沂蒙长江750摩托车联盟等;以游戏爱好者为主体的魔兽俱乐部、游戏兵团、网络宠物版块,以及一些足球、篮球、、秧歌、舞蹈、钓鱼爱好者组成的非专业运动组织等。此类组织人员不固定,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是有相关爱好的青年自发组成的以娱乐为主的松散型组织。

第三类是类似学生社团的联合体自组织。如一中文化文学社,是一中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主要是围绕学生作品创作、作品辅导、优秀作品发表开展工作,至今已在学校创办文学社作品集数部。此类组织成员一般由在校学生组织,有党团组织引导并加以规范,可以自发的开展积极向上的各类活动。

第四类是基于青年共同的经历或共同的成长环境而组成的小规模组织。如一些同学会、老乡会等。此类组织人员不固定,社会影响力小,活动频繁但方式简单,该类组织数量较大、难以统计。

二、区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是青年自组织青年对团组织的态度。通过调查,青年自组织的青年对于团组织的态度较为积极,大多数青年对团组织有较多的了解,愿意团结在团的周围。他们认为青年自组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场所”,他们感到很满意,如果能在团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活动,青年自组织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青年自组织青年参与自组织的目的。各式各样的青年自组织提供了满足青年多样需求的载体、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发展的空间,因而受到青年的热烈欢迎和全情投入。自组织青年参与自组织的动机普遍是想找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让自己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学习、磨练,自组织青年的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不用组织者动员就自行报名或自愿加入。

三是青年自组织的影响力。自组织在反映青年诉求、满足青年需求、引领青年时尚等方面,其所采取的方法是领导者向组织提出建议、意见,然后开展活动,目前区青年自组织的影响力不大,因为很多自组织不成规模,圈子较小。

三、对团组织的几点建议

一是团组织要正确引导青年自组织的发展。

青年自组织工作是青年工作的一个部分,它属于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团组织要为青年自组织办实事,让青年自组织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愿意与团组织保持密切关系。团组织要积极主动与青年自组织取得联系,引导自组织工作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团组织要随时掌握他们的活动情况,把共青团工作贯彻落实到青年自组织中去,要让青年自组织了解、认识并自觉实施共青团工作。团组织要把青年自组织工作纳入工作规划,让青年自组织工作在工作目标责任制占有一定比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青年自组织组织者工作会议,以达到经常联系的目的,团组织要为青年自组织搞好服务,利用青年自组织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强的优势来凝聚青年。自组织本身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团组织要把自组织领导者紧紧凝聚在团组织周围,自组织领导者的作用发挥好了,青年自然就凝聚起来了。

二是团组织要加大对青年自组织规范管理力度。

青年自组织的多样化发展如果离开了共青团的领导,那么就容易出现方向性问题,各级团组织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核心作用,要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可在自组织内部成立团小组,加强档案管理,健全内部组织形式,巩固和发展团支部的核心作用;编写自组织团支部工作实施细则,完善和增强激励机制,使工作制度公开化,合理化,加强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学校团组织要不断规范青年自组织的管理与发展,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适应当前青少年对自组织的期待与热情,不断完善青年自组织的规章与制度,引到更多的青少年入到自组织中去。企业团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团型组织的内涵,发挥好此类组织的作用,利用各行业丰富的人才资源,拓展工作渠道,加强共建机制,扩大团建工作的参与面与影响力。类似于专题讲座、科学技术培训,包括工作、生活上的互相帮助、交流、学习,业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可以通过自组织加以实施,这样团的工作将会分得更细,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有效性。社区团组织要采取“团委推动、自组织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思路,从青年发展需求出发,培植壮大青年自组织,引导他们多开展现实、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自组织有长久的生命力。

自组织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自组织

数字传媒产业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用系统为目标,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联合。它既是信息产业,也是文化产业,具有物质(数字技术性)与精神(知识文化性)双重性,其产业运营模式也比较特殊。对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研究,目前国内学界讨论较多,但我们认为,究其根本,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应是一自组织系统结构。

一、自组织系统理论构建数字传媒产业运

营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数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其明显标志应该是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主要通过市场途径进行资源配置,形成上、下游分工的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以企业价值链延伸而形成的上下游的整合过程,是涉及市场经济多种因素的复杂性系统,是由传媒市场按其客观规律自组织而发生的,非人为所能“打造”。自组织系统理论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它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先生等人创立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在复杂性条件下,系统及系统中各要素由无序态向有序态自组织转化的内在机制。该理论认为当系统具备以下4个条件:开放性条件、非平衡性约束条件、非线性相干条件、涨落条件,系统将会自组织地由无序态向有序态转化。转化的根据在于4个条件有机形成了促使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演化的整合机制。

构建自组织系统的4个必备条件,概括地讲,开放性条件: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必须在信息、能量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换,不能有任何限制;非平衡性约束条件:指系统整体和各要素均处于一种非平衡态,其实质是一种压力约束态,它是使系统有序化的动力源;非线性相干条件: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制衡关系,而非从上到下的线性制约关系;涨落条件:指有助于系统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客观的、随机的机遇和机会,这些涨落(即机会和机遇)只垂青于同时具备_L述三条件的系统,并使系统上升到更高层面的有序态。

因此,从自组织系统理论来讲,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是不能人为地去构建的(或通常所说的“打造”),而只能去创造其形成自组织营运模式的4个前提条件,只要条件具备,系统内在运作机制就能得以形成,并导致系统自组织地从无序态向有序态转化,客观地形成数字传媒产业合理的运营模式。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创造形成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的客观条件,而不能去创造模式。这也是自组织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

二、数字传媒产业的自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本研究针对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拟以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人手,建立起自组织系统必备的基本条件,并在条件基础上形成相关的内在机制,从而促使系统各要素从无序态向有序态自组织转化,以求对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有一较为科学、合理的认识。本研究所指系统为: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系统。

(一)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形成数字传媒产业链。从理论上讲,数字传媒产业链应建立在三个平台上:即内容平台、传输平台和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也就是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系统中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整合,促使系统自组织的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均衡发展、良性循环。系统中的内容平台要素由三者组成:内容供应商、内容集成商和内容运营商(后两者也可称为增值内容供应商)。内容供应商主要负责内容的生产,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创意策划、制作内容(或节目);内容集成商则根据内容的种类或者等级进行集成打包;内容运营商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将这些经过集成打包的内容传输给用户。这三者形成一个子系统,即生产商、商和销售商的关系。

系统中的传输平台要素具体是指网络运营商,它通过光纤、卫星等技术手段构建数字传媒的传播渠道,直接针对消费者,完成传输节目、宽带接人、电子商务(购物)、远程教育、个人理财、证券交易、互动广告、VOD/视频点播等功能,并以此获取利润。系统中的服务平台要素具体是指技术服务提供商,包括硬件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等,他们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川上述三个要素在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要素发挥不同的作用。上游的产品通过系统内各个环节的传递,到达用户后才产生价值,系统中任何要素出现问题,产品就无法到达最终用户,而难以盈利。从系统论来看,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系统内容要素的关系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在整体利益上是伙伴,在局部利益上又是对手,如何才能使其相互间合作良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获取利润,这只能从营运模式和运作机制上加以研究和探讨。自组织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二)数字传谋产业自组织运营模式的建立根据自组织系统理论,构建动态有序的系统模式,实际上就是建立该系统的4个条件,对“数字传媒产业运营模式”而言,同样如此。现分析如下:1.开放性条件建立开放性条件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信息交融条件,即系统内三要素的信息要完全、充分交融、沟通,并做到信息真实、可靠和有效。如前所述,系统的三要素构成一完整、有机的数字传媒产业链,是一有机整体,做大做强是系统内三要素共同的目标,但三要素各自的盈利方式又不一样,客观上也存在利益分割的矛盾。简单类比,即如传统产业中产品生产商、产品商、产品销售商和产品维修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系统内三要素利益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要使三者的利益得到相对的统一,只有充分交换市场信息,加强沟通,并采用相互间有效的承诺来达到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以承诺制为载体,建立系统内真实的信息交换平台,不断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取得相互信任。二是诚信合作条件。在信息对称、真实和有效的基础上,建立系统三要素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的有效性则以真实意愿表达的合同形式来体现。由于通过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和信息量,而使市场信息在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之间充分交融和沟通,促使系统各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合作伙伴的有效选择,化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合作风险,同时有效遏制系统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经营风险,从而使整个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保证系统内三要素信息沟通的真实和合作的诚信,这就必须通过后续两个条件来加以约束。2.非平衡性约束条件

建立非平衡性约束条件,其目的就是使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承受不诚信带来的压力,不诚信者要付出成本(即要受损),而诚信者要获得更多的机会(即要受益),从而迫使系统各要素向着诚信度高的方向发展。自不待言,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产业链系统诚信度越高,信息交融越充分,其有序化程度就越高,自组织、自增值能力也越强。

建立非平衡性约束条件,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第一,政策、法规的约束,这是从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来讲的。传媒产业〔包括数字传媒产业)在我国尚是一刚刚起步的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需要加快发展,但更需要一开始就规范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用法制、法规规范其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约束的结果是市场的有序化,核心是提高市场的诚信度。政府和人大通过传媒立法和传媒执法,确定传媒产业组织的法律地位,协调关系,保护合法的传媒经营,解决传媒产业组织间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规范传媒市场经营,营造良好的传媒市场环境。在数字传媒产业链系统中的各要素(即企业)必须在法制约束条件下,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否则将在物质(经济成本)和精神(诚信度)上受损,付出代价。

第二,体制、机制的约束。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传媒产业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两重属性。政治属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传媒产业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或者道德教化功能,这是必须坚持的大方向,不能动摇。经济属性则要求在体制上数字传媒产业营运系统中各要素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监督权分开。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政府的媒介行政管理职能和传媒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离,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在组织结构上划分并设立专职的权威机构,统一行使国有传媒企业所有权管理职能,强力管好国有资产;在此基础上,确立传媒企业的产权主体地位,使传媒企业法人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企业独立进行资本运作,有权进行资产重组、形式变换和产权交易。在体制上,使传媒企业摆脱作为政府媒介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物地位,充分行使法人财产权,真正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建立起约束机制,即建立起对法人、资产、财务为核心实行定期监督、检查、考核体系的机制。要防止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脱节,实行有力的监督和制约:一是对法人代表要定向跟踪、定期考核其政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是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重大决策等情况要公开透明。[2]

建立以上两大非平衡约束条件,才能使数字传媒产业的运营系统处于一种“非平衡态”,而自组织系统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要保持一种动态有序,就始终要承受着非平衡压力,这种压力在市场经营中就能转化为一种动力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从而使整个数字传媒产业链具有活力。3.非线性相干条件

传统的传媒产业链是线性单链的,其盈利增值点也是单一的(仅依靠广告收人);就产业形态而言,这种单一盈利模式必然导致产业链的薄弱,一旦出现间题,这个链就可能面临断裂。产业链存在的核心意义在于价值的增值,增值点越多,链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建立数字传媒产业运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干关系,就是构建一条具有多盈利点的价值增值链,并由此引发传媒产业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针对数字传媒产业运营系统,建立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从下面三个方面人手:第一,内容制作市场化。任何一个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在于其内容的制作,这是由传媒的特性所决定的。数字技术革命导致了传媒手段的根本性变革,但手段的根本性变革,并不必然带来内容的丰富,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出现了传媒手段过剩、内容稀缺的局面。由于传媒汇流导致传媒过剩,信息社会进人了第二个阶段:内容产业时代。所谓内容产业就是依托内容产品数据库,自由利用各种数字化渠道的软件和硬件,通过各种数字化终端,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产品的企业群。[,J内容产业的兴起就是使内容制作市场化、多元化,用积极健康、正确导向的先进文化产品丰富、繁荣我们的文化市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数字传媒产业链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媒体内容数据库的建构还很不成熟,特别是内容产业、节目市场尚处于发展的瓶颈。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创意策划,制作出高质量、高品味的内容节目。以市场为起点和归宿这一非线性反馈回路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传媒产业也不例外。

第二,盈利增值多点化。数字传媒产业运营系统中的三要素,其盈利增值点是相对独立的,如内容供应商与网络运营商分别在产业链不同的环节盈利,存在一定的利益分割。传统传媒产业链系统盈利增值点线性、单一(仅靠广告收人),势必引起系统内各要素的冲突和矛盾。数字传媒产业链系统最大特点在于基于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得以提升,使产业价值增值点多元化,出现了诸如“频道经营”、“集成运营”、“服务提供”、“内容产业”、“网络运营”等业务领域。这些价值增值点客观上就使数字传媒产业链系统内三个要素(及其各自所含的子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相互整合的非线性相干关系。这种系统内有机的非线性相干关系对系统自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使传媒产业链由传统的单链向多链转变,价值增值的途径由一变多,增强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而不会发生因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全链断路的危机。因此,对于数字传媒产业营运系统来说,我们应合乎规律地、尽可能地增加产业链的上、下游的价值增值点,建立起非线性相干条件,使系统自组织地做大做强。

第三,资本运作多元化。数字传媒产业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与众多新兴产业相同,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时,资金饥渴是通常状态。资本运作多元化就是构建数字传媒产业系统内各要素资本营运的非线性关系,使系统经营过程资金投人通道多元化,抵御资金短缺所带来的经营风险。随着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传媒产业出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经营模式,打通了传媒产业资本运作的多元化之路。目前广电传媒企业主要是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市而获得直接融资渠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还不够,还应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形式来融资,如金融期货、股票期权、基金、债券等。这样才能构成系统资本经营模式的非线性相干关系,分散投资风险,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内容制作市场化、盈利增值多点化和资本运作多元化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系统内各要素及系统与外界间相互制衡的非线性相干条件,有力地化解了系统风险。

4.涨落条件

在系统开放性条件、非平衡性约束条件、非线性相干条件同时具备的基础上,系统将会产生新一轮的机会和机遇(即自组织理论中称之为的涨落)。对数字传媒市场而言,就是出现以内容产业为核心的公平竞争新平台,并建立了围绕诚信所形成的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然而这种涨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未被市场主体接受和实践的涨落。在这种新的涨落条件下,系统通过内在机制的作用,加之市场经济的规律,数字传媒市场必然会出现部分内容制作品味高、质量好、数量丰富并诚信度强的企业,在新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效益;反之,一些没有形成系统自组织机制的企业将会始终处于一种无序态,丧失机会和优势,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

(三)数字传媒产业自组织营运模式机制分析“数字传媒产业自组织运营模式系统”4个条件的构建,客观上形成了使系统朝着有序化发展的两个内在机制,即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机制、风险与盈利相统一的机制。开放性条件的建立,使系统内各类相关信息得到真实、可靠、有效地交换,这为系统要素间诚信合作打下了基础,无此条件,合作难以持久。非平衡性约束条件的建立,使系统内各要素均受到诚信压力,改变其原有的不平等地位,形成在诚信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平台。非线性相干条件的建立,使系统内各要素以诚信为本、相互制约、反馈调节、修补偏差、降低系统风险,形成系统面对各类风险自我应对的能力。涨落条件的建立,使机会和机遇向诚信好的企业倾斜,优胜劣汰,让诚信好的企业获得长期而持久的回报。可见,系统4个条件的建立,使系统有序发展的两个内在机制得以有机整合和形成,逐步完成系统从无序态到有序态的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范文篇3

一、调研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生活“四个多样化”日益发展,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通过结社的方式来表达自身诉求、满足自身需求、维护自身权益的现象渐趋普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推动了民间社会的联合和组织化,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大量产生、蓬勃兴起。

在民间社会的联合和组织化这一过程中,青年作为需求最为旺盛、思想最为解放、交流最为活跃的群体,结社的愿望和能力更为强烈。近年来,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青年现象。青年自组织,是指以青年为主体,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没有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青年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在青年的成长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特有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对于共青团组织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以及团结带领青年为改革、发展、稳定作贡献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内容

1、掌握当前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1)当地青年自组织的数量和类型;(2)参与各类青年自组织的青年数量和群体特征,包括性别、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年龄、婚姻状况等;(3)青年自组织发展概况及运行特点:包括成立时间、规模、组织运行方式、章程制度、发展轨迹、影响力等;(4)各类青年自组织特点以及组织理念、价值观等;(5)青年参与自组织的积极性、动机等。

2、分析青年自组织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民主政治的推进、青年群体价值观念和需求的变迁、互联网和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等方面深刻分析自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3、研究青年自组织对青年及社会的作用影响。(1)青年自组织对党团组织的态度和价值取向;(2)青年自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介入的方式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3)青年自组织对青年群体成长发展介入的方式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4)青年自组织对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影响等。

4、研判青年自组织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1)影响青年自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未来发展变化;(2)青年自组织在组织形态、活动方式、联络手段、涉及领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5、提出规范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1)如何利用青年自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优势,发挥其服务青年的独特作用;(2)如何处理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关系,发挥共青团在服务、引导、管理青年自组织中的核心作用;(3)党委、政府部门如何从法律、政策层面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规范管理。

三、调研要求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在这次调研中,我区被团市委确定为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和凝聚的试点。各单位团组织要充分认识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其对共青团工作的深刻影响,把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抓好课题调研的同时,将此课题作为本单位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对本单位范围内青年自组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

2、明确要求、落实到位。各单位团组织要切实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重点是做好本单位青年自组织以及青年社团的调查摸底和梳理统计工作。要广泛发动和部署,尽最大努力把本单位的青年自组织和青年社团掌握起来,并将有关材料及时上报。

自组织范文篇4

关键词:融合;IT企业;自组织;协同机制

一、引言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IT企业的行为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企业之间的非一体化在有序地发展起来,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了。企业间的交易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联盟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了。以虚拟企业为名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地区企业之间灵敏生产方式的合作。企业融合的出现,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集中表现为IT企业的企业市场边界模糊和产业组织不断地演化,观其本质,其实就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融合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融合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

MichaelE.Porter(1983)回顾了公司战略与产业组织发展中的教训,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与协同效应。C.CarlPegels与YongⅡSong(2000)分析了竞争企业间的融合与非融合互动。张国军(2001)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其战略协同的关系进行研究。王成银(2002)研究了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必要性。孙国强(2003)利用系统科学理论讨论了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陶长琪(2006)研究了包括IT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王谦、张子刚(2003)从并购企业双方战略协同与资源协同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并购能否建立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嘭正银、何晓峥(2007)通过对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竞争研究脉络的梳理建立了协同竞争研究的评析架构。㈣陶长琪等(2007)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组织演变的协同度模型,研究了企业绩效和企业融合之间的协同关系。馀晔、陶长琪(2007)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由于研究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演变大多主要基于产业融合方面,而直接研究企业融合方面非常少,使得对于IT企业组织演变的研究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本文在企业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理论中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剖析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以弥补IT企业组织演变研究领域中不足。

二、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识别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演变领域中最具有依据和说服力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仅仅只有控制参量的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的机构的现象。根据该理论,IT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当满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即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

自组织理论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结构的根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条件。

1开放性。IT企业组织系统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它自身与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行为等环境保持着高度开放,因此,IT企业组织系统是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2远离平衡态。IT企业系统受信息网络化、政府政策行为等外界的干扰和企业融合的发展、高市场集中度、技术创新等内部的涨落作用逐渐远离平衡态时,随时间的推移,当系统越过临界点进入不稳定时,涨落的作用就能导致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跨越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

3非线性。IT企业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它所表现出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效应,使得其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如经济效益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非线性关系,企业融合之间所产生的“1+1>2”的整体效应等一些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IT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兼并、收购、合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即外包、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等形式,这些行为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对于企业融合的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企业融合的概念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企业扩张行为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施,协调企业各部门,使之互相融合,真正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广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组织理论的协同学中,存在“协同”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协作关系。由此,通过对两者进行比照发现,“企业融合”与“协同”功效存在着一致性,然而它们又各不相同,企业融合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解释,而协同则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即前者针对企业而言,后者针对系统而言。

通过上文对IT企业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以及企业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分析表明,不仅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而且企业融合也将推动着系统协同发展。因此,下文将从自组织过程中协同机制和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来研究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过程。

三、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尤其是协同学理论,以探寻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关注的是原有状态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它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协同机制是指在IT企业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我们认为企业融合是协同机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本文将利用企业融合的思想,借鉴潘开灵关于管理协同机制分析的架构与思路,并加以合理的修改,分别从协同形成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对IT企业组织演变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运作如图1所示: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形成机制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素不仅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主体,它的目标不仅将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还将影响到产业组织的变化。注意到它们的相互关系,笔者在分析IT企业组织的协同机制如何形成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考察。1环境。随着知识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逐步取代体力工人成为中坚力量,企业从依赖场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这样的硬资源为主转向依赖知识、智能、信息和技术这样的软资源为主,导致企业的运作从看边界趋于无边界;其二,企业在经营和交易中产生“外部效应”,这将会为其它企业提供便利或收益;其三;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生产成本函数和市场的需求特征;其四,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五,信息网络化改变了经济与社会以往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其六,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网。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协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要素。要素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T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和垄断经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低效经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IT企业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运转顺畅,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整体效应。

3目标。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对IT企业而言,它们大都具有垄断性质,以往通过垄断来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市场分额,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显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保持或扩大占有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考虑到研发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促使企业间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由上可以得出,环境变化是协同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要素是协同形成的条件性因素,企业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环境和要素共同作用企业目标,才能产生协同合作,完成协同形成机制。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

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IT企业之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通过企业融合得以实现。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化为自身价值。就协同实现机制的过程而言,具体如下:

1“控制参量”导致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赫尔曼·哈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同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参量做出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宏观调控是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控制参量,它包括经济杠杆、产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当今,信息产业作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各国纷纷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有序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大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政府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例如财政投入、技术支持、增加研发费投入、产业保护、价格限制等,这一些系列措施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进程。

2“序参量”引起系统的涨落。

当系统具备产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和协同形成机制后,还必须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状态,而序参量才是引起涨落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序参量是剖析自组织现象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IT企业组织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它也存在两种序参量,即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㈣快驰豫参量是阻碍it企业组织演变的参量,它具体包括:旧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的技术、过度竞争、市场内部化等参量。而慢驰豫参量则是IT企业组织系统有序度的参量,它是决定IT企业组织演变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慢驰豫参量,在没特指的情况下,序参量即指慢驰豫参量。在企业融合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将产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序参量,我们认为,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序参量是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

(1)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作为序参量的理由:其一,使企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其二,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其三,利于模块化的形成,从而改变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改变市场绩效。其五,推动着企业融合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市场边界和IT企业边界的模糊。

(2)内部市场化。企业融合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进入企业”落到了实处,企业由市场内部化转向内部市场化,市场机制代替企业组织。内部市场化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打破内部市场化所形成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其三,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代替市场内部化的组织变革,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其五,内部市场化同样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融合的发展,改变企业的组织安排。

(3)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会对IT企业组织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其二,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获得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其三,特别是在软件行业,企业可以凭借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四,降低交易成本,丰富了企业参与市场的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改变了市场行为;其五,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由上可知,信息网络化能使整个IT企业动态、有机地协调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行为。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了技术水平,节约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二,改造了技术路线,丰富了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特征,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三,提升了进入壁垒,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技术垄断,从而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推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而对IT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提高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改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调整生产或服务供应的过程,增强IT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融合。因此,技术创新是IT企业演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涨落”实现系统达到有序状态。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参量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所发生的偏离或波动。它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条件。“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是涨落原理的基本观点,TT企业组织系统必定存在着涨落,控制参量的变化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当达到阀值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序参量<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微小涨落可能通过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促使产生整体上的巨涨落,使产业组织系统完成跨越式跳跃,从而导致IT企业组织的演变,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4“支配机制”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

支配机制是指系统在变革或不稳定阶段,其各子系统或要素由于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按它的“命令”合作行动。企业融合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这四个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又反过来支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时,通过涨落和非线性的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导致IT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5“反馈机制”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

反馈机制是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的机制。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IT企业组织系统将由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产生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协同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否与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一致,必须利用反馈机制来验证,通过协同所产生的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反馈结论。如果结果和期望值相一致,说明系统实现了协同效应。反之,则没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系统就需对企业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经过循环反馈,产生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四、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分析

协同竞争机制是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另一核心机制,它是协同机制的有益补充。真体来说,是指在系统内诸多子系统或要素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竞争时,协同与竞争矛盾双方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企业融合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业组织系统内的子系统或要素。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进行分析,来说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当两个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时,所呈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协同竞争。BaITy和Adam教授认为,博弈论具有将合作与竞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合作竞争(co-opetition)这一表述,通过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基于此,下文将对协同竞争机制中协同与竞争的关系展开博弈分析。在文中将协同分为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两种类型,为了简化分析的复杂性,战略协同仅考虑价格协同,将从价格和资源两方面展开协同竞争分析。

1基本模型

假设1: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假设2: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家企业A和B,分别生产具有外观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替代性产品;假设3:由于资源(例如,技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单位成本降低,因此,资源也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关系;假设4:由于资源(例如,信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销售量的递增,因此,资源与销售量呈正比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既采取价格协同又采取资源协同对企业利润额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各自。a、b、λ、α、β系数以及资源量K和协商价格PAB,这也是由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对方企业的共享资源和协商价格共同决定。

3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从以上对企业的价格协同和资源协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协同的过程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企业A和B进行协同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和共享资源展开的。为了解析协同竞争的全过程,笔者通过绘制过程图来阐述,如下图2:

当企业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来制定对彼此都有利的销售价格时,将由“不合作”转化为“价格协同”或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a、b、λ、α、β系数将发生变化,旧的协商价格已不再满足企业双方都获利,因此,企业双方必须对协商价格进行调整。若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继续采取价格协同;若不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将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资源协同”。HTtP//:

当企业双方共享自身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时,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相对固定销售价格而言,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将增加,企业双方将由“不合作”转化为“资源协同”,或者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一方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鉴于资源的度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企业双方将很难判别对方企业如何调整了其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协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使得企业的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若企业双方未采取协商价格,由于企业A和B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将促使企业双方在保持资源协同的同时,不断地对共享资源进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协同竞争重复博弈。另外,企业双方为了维持资源协同关系,它们对共享资源的调整一定会限定在一个范围,否则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双方将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协同”,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机制运作

协同竞争机制运作是以竞争为基础,在协同与竞争的作用中优化自身的有序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系统在临界点时的无序竞争,它造成了非平衡现象和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分散性,导致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的发生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协同。另一方面,协同引导竞争。当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系统各要素会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的放大功效在整个系统内把效应扩大,它造成了系统内部事物之间发展的确定性、整体性与目的性的因素,使有序竞争在既定的方向、趋势上发展,通过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从而优化新的有序结构。

协同竞争机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从自组织角度看,它与协同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系统有序化的出现,还有利于系统向高级的有序化程度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它能提高IT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分散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五、结束语

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该过程可以通过图3来描述。

第一阶段,耗散结构阶段。这一开始阶段,使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

第二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协同支配机制和协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协同机制,通过协同方式使得IT企业组织系统内各企业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自组织范文篇5

关键词:融合;IT企业;自组织;协同机制

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识别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演变领域中最具有依据和说服力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仅仅只有控制参量的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的机构的现象。根据该理论,IT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当满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即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

自组织理论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结构的根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条件。

1开放性。IT企业组织系统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它自身与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行为等环境保持着高度开放,因此,IT企业组织系统是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2远离平衡态。IT企业系统受信息网络化、政府政策行为等外界的干扰和企业融合的发展、高市场集中度、技术创新等内部的涨落作用逐渐远离平衡态时,随时间的推移,当系统越过临界点进入不稳定时,涨落的作用就能导致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跨越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

3非线性。IT企业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它所表现出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效应,使得其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如经济效益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非线性关系,企业融合之间所产生的“1+1>2”的整体效应等一些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IT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兼并、收购、合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即外包、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等形式,这些行为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对于企业融合的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企业融合的概念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企业扩张行为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施,协调企业各部门,使之互相融合,真正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广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组织理论的协同学中,存在“协同”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协作关系。由此,通过对两者进行比照发现,“企业融合”与“协同”功效存在着一致性,然而它们又各不相同,企业融合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解释,而协同则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即前者针对企业而言,后者针对系统而言。

通过上文对IT企业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以及企业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分析表明,不仅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而且企业融合也将推动着系统协同发展。因此,下文将从自组织过程中协同机制和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来研究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过程。

三、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尤其是协同学理论,以探寻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关注的是原有状态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它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协同机制是指在IT企业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我们认为企业融合是协同机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本文将利用企业融合的思想,借鉴潘开灵关于管理协同机制分析的架构与思路,并加以合理的修改,分别从协同形成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对IT企业组织演变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运作如图1所示: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形成机制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素不仅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主体,它的目标不仅将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还将影响到产业组织的变化。注意到它们的相互关系,笔者在分析IT企业组织的协同机制如何形成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考察。

1环境。随着知识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逐步取代体力工人成为中坚力量,企业从依赖场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这样的硬资源为主转向依赖知识、智能、信息和技术这样的软资源为主,导致企业的运作从看边界趋于无边界;其二,企业在经营和交易中产生“外部效应”,这将会为其它企业提供便利或收益;其三;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生产成本函数和市场的需求特征;其四,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五,信息网络化改变了经济与社会以往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其六,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网。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协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要素。要素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T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和垄断经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低效经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IT企业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运转顺畅,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整体效应。

3目标。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对IT企业而言,它们大都具有垄断性质,以往通过垄断来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市场分额,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显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保持或扩大占有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考虑到研发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促使企业间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由上可以得出,环境变化是协同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要素是协同形成的条件性因素,企业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环境和要素共同作用企业目标,才能产生协同合作,完成协同形成机制。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

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IT企业之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通过企业融合得以实现。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化为自身价值。就协同实现机制的过程而言,具体如下:

1“控制参量”导致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赫尔曼·哈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同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参量做出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宏观调控是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控制参量,它包括经济杠杆、产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当今,信息产业作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各国纷纷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有序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大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政府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例如财政投入、技术支持、增加研发费投入、产业保护、价格限制等,这一些系列措施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进程。

2“序参量”引起系统的涨落。

当系统具备产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和协同形成机制后,还必须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状态,而序参量才是引起涨落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序参量是剖析自组织现象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IT企业组织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它也存在两种序参量,即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㈣快驰豫参量是阻碍it企业组织演变的参量,它具体包括:旧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的技术、过度竞争、市场内部化等参量。而慢驰豫参量则是IT企业组织系统有序度的参量,它是决定IT企业组织演变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慢驰豫参量,在没特指的情况下,序参量即指慢驰豫参量。在企业融合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将产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序参量,我们认为,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序参量是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

(1)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作为序参量的理由:其一,使企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其二,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其三,利于模块化的形成,从而改变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改变市场绩效。其五,推动着企业融合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市场边界和IT企业边界的模糊。

(2)内部市场化。企业融合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进入企业”落到了实处,企业由市场内部化转向内部市场化,市场机制代替企业组织。内部市场化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打破内部市场化所形成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其三,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代替市场内部化的组织变革,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其五,内部市场化同样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融合的发展,改变企业的组织安排。

(3)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会对IT企业组织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其二,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获得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其三,特别是在软件行业,企业可以凭借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四,降低交易成本,丰富了企业参与市场的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改变了市场行为;其五,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由上可知,信息网络化能使整个IT企业动态、有机地协调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行为。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了技术水平,节约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二,改造了技术路线,丰富了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特征,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三,提升了进入壁垒,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技术垄断,从而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推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而对IT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提高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改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调整生产或服务供应的过程,增强IT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融合。因此,技术创新是IT企业演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涨落”实现系统达到有序状态。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参量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所发生的偏离或波动。它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条件。“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是涨落原理的基本观点,TT企业组织系统必定存在着涨落,控制参量的变化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当达到阀值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序参量<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微小涨落可能通过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促使产生整体上的巨涨落,使产业组织系统完成跨越式跳跃,从而导致IT企业组织的演变,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4“支配机制”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

支配机制是指系统在变革或不稳定阶段,其各子系统或要素由于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按它的“命令”合作行动。企业融合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这四个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又反过来支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时,通过涨落和非线性的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导致IT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5“反馈机制”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

反馈机制是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的机制。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IT企业组织系统将由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产生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协同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否与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一致,必须利用反馈机制来验证,通过协同所产生的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反馈结论。如果结果和期望值相一致,说明系统实现了协同效应。反之,则没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系统就需对企业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经过循环反馈,产生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四、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分析

协同竞争机制是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另一核心机制,它是协同机制的有益补充。真体来说,是指在系统内诸多子系统或要素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竞争时,协同与竞争矛盾双方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企业融合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业组织系统内的子系统或要素。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进行分析,来说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当两个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时,所呈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协同竞争。BaITy和Adam教授认为,博弈论具有将合作与竞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合作竞争(co-opetition)这一表述,通过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基于此,下文将对协同竞争机制中协同与竞争的关系展开博弈分析。在文中将协同分为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两种类型,为了简化分析的复杂性,战略协同仅考虑价格协同,将从价格和资源两方面展开协同竞争分析。

1基本模型

假设1: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假设2: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家企业A和B,分别生产具有外观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替代性产品;假设3:由于资源(例如,技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单位成本降低,因此,资源也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关系;假设4:由于资源(例如,信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销售量的递增,因此,资源与销售量呈正比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既采取价格协同又采取资源协同对企业利润额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各自。a、b、λ、α、β系数以及资源量K和协商价格PAB,这也是由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对方企业的共享资源和协商价格共同决定。

3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从以上对企业的价格协同和资源协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协同的过程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企业A和B进行协同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和共享资源展开的。为了解析协同竞争的全过程,笔者通过绘制过程图来阐述,如下图2:

当企业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来制定对彼此都有利的销售价格时,将由“不合作”转化为“价格协同”或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a、b、λ、α、β系数将发生变化,旧的协商价格已不再满足企业双方都获利,因此,企业双方必须对协商价格进行调整。若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继续采取价格协同;若不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将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资源协同”。

当企业双方共享自身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时,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相对固定销售价格而言,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将增加,企业双方将由“不合作”转化为“资源协同”,或者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一方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鉴于资源的度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企业双方将很难判别对方企业如何调整了其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协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使得企业的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若企业双方未采取协商价格,由于企业A和B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将促使企业双方在保持资源协同的同时,不断地对共享资源进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协同竞争重复博弈。另外,企业双方为了维持资源协同关系,它们对共享资源的调整一定会限定在一个范围,否则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双方将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协同”,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机制运作

协同竞争机制运作是以竞争为基础,在协同与竞争的作用中优化自身的有序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系统在临界点时的无序竞争,它造成了非平衡现象和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分散性,导致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的发生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协同。另一方面,协同引导竞争。当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系统各要素会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的放大功效在整个系统内把效应扩大,它造成了系统内部事物之间发展的确定性、整体性与目的性的因素,使有序竞争在既定的方向、趋势上发展,通过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从而优化新的有序结构。

协同竞争机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从自组织角度看,它与协同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系统有序化的出现,还有利于系统向高级的有序化程度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它能提高IT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分散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五、结束语

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该过程可以通过图3来描述。

第一阶段,耗散结构阶段。这一开始阶段,使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

第二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协同支配机制和协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协同机制,通过协同方式使得IT企业组织系统内各企业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自组织范文篇6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IT企业的行为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企业之间的非一体化在有序地发展起来,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了。企业间的交易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联盟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了。以虚拟企业为名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地区企业之间灵敏生产方式的合作。企业融合的出现,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集中表现为IT企业的企业市场边界模糊和产业组织不断地演化,观其本质,其实就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融合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融合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

MichaelE.Porter(1983)回顾了公司战略与产业组织发展中的教训,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与协同效应。C.CarlPegels与YongⅡSong(2000)分析了竞争企业间的融合与非融合互动。张国军(2001)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其战略协同的关系进行研究。王成银(2002)研究了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必要性。孙国强(2003)利用系统科学理论讨论了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陶长琪(2006)研究了包括IT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王谦、张子刚(2003)从并购企业双方战略协同与资源协同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并购能否建立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嘭正银、何晓峥(2007)通过对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竞争研究脉络的梳理建立了协同竞争研究的评析架构。陶长琪等(2007)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组织演变的协同度模型,研究了企业绩效和企业融合之间的协同关系。馀晔、陶长琪(2007)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由于研究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演变大多主要基于产业融合方面,而直接研究企业融合方面非常少,使得对于IT企业组织演变的研究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本文在企业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理论中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剖析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以弥补IT企业组织演变研究领域中不足。

二、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识别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演变领域中最具有依据和说服力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仅仅只有控制参量的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的机构的现象。根据该理论,IT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当满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即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

自组织理论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结构的根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条件。

1开放性。IT企业组织系统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它自身与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行为等环境保持着高度开放,因此,IT企业组织系统是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2远离平衡态。IT企业系统受信息网络化、政府政策行为等外界的干扰和企业融合的发展、高市场集中度、技术创新等内部的涨落作用逐渐远离平衡态时,随时间的推移,当系统越过临界点进入不稳定时,涨落的作用就能导致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跨越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

3非线性。IT企业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它所表现出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效应,使得其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如经济效益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非线性关系,企业融合之间所产生的“1+1>2”的整体效应等一些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IT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兼并、收购、合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即外包、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等形式,这些行为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对于企业融合的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企业融合的概念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企业扩张行为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施,协调企业各部门,使之互相融合,真正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广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组织理论的协同学中,存在“协同”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协作关系。由此,通过对两者进行比照发现,“企业融合”与“协同”功效存在着一致性,然而它们又各不相同,企业融合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解释,而协同则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即前者针对企业而言,后者针对系统而言。

通过上文对IT企业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以及企业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分析表明,不仅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而且企业融合也将推动着系统协同发展。因此,下文将从自组织过程中协同机制和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来研究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过程。

三、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尤其是协同学理论,以探寻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关注的是原有状态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它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协同机制是指在IT企业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我们认为企业融合是协同机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本文将利用企业融合的思想,借鉴潘开灵关于管理协同机制分析的架构与思路,并加以合理的修改,分别从协同形成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对IT企业组织演变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形成机制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素不仅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主体,它的目标不仅将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还将影响到产业组织的变化。注意到它们的相互关系,笔者在分析IT企业组织的协同机制如何形成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考察。

1环境。随着知识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逐步取代体力工人成为中坚力量,企业从依赖场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这样的硬资源为主转向依赖知识、智能、信息和技术这样的软资源为主,导致企业的运作从看边界趋于无边界;其二,企业在经营和交易中产生“外部效应”,这将会为其它企业提供便利或收益;其三;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生产成本函数和市场的需求特征;其四,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五,信息网络化改变了经济与社会以往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其六,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网。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协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要素。要素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T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和垄断经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低效经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IT企业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运转顺畅,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整体效应。

3目标。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对IT企业而言,它们大都具有垄断性质,以往通过垄断来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市场分额,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显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保持或扩大占有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考虑到研发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促使企业间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由上可以得出,环境变化是协同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要素是协同形成的条件性因素,企业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环境和要素共同作用企业目标,才能产生协同合作,完成协同形成机制。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IT企业之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通过企业融合得以实现。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化为自身价值。就协同实现机制的过程而言,具体如下:

1“控制参量”导致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赫尔曼·哈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同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参量做出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宏观调控是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控制参量,它包括经济杠杆、产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当今,信息产业作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各国纷纷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有序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大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政府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例如财政投入、技术支持、增加研发费投入、产业保护、价格限制等,这一些系列措施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进程。

2“序参量”引起系统的涨落。

当系统具备产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和协同形成机制后,还必须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状态,而序参量才是引起涨落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序参量是剖析自组织现象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IT企业组织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它也存在两种序参量,即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㈣快驰豫参量是阻碍it企业组织演变的参量,它具体包括:旧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的技术、过度竞争、市场内部化等参量。而慢驰豫参量则是IT企业组织系统有序度的参量,它是决定IT企业组织演变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慢驰豫参量,在没特指的情况下,序参量即指慢驰豫参量。在企业融合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将产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序参量,我们认为,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序参量是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

(1)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作为序参量的理由:其一,使企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其二,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其三,利于模块化的形成,从而改变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改变市场绩效。其五,推动着企业融合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市场边界和IT企业边界的模糊。

(2)内部市场化。企业融合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进入企业”落到了实处,企业由市场内部化转向内部市场化,市场机制代替企业组织。内部市场化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打破内部市场化所形成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其三,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代替市场内部化的组织变革,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其五,内部市场化同样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融合的发展,改变企业的组织安排。

(3)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会对IT企业组织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其二,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获得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其三,特别是在软件行业,企业可以凭借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四,降低交易成本,丰富了企业参与市场的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改变了市场行为;其五,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由上可知,信息网络化能使整个IT企业动态、有机地协调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行为。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了技术水平,节约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二,改造了技术路线,丰富了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特征,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三,提升了进入壁垒,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技术垄断,从而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推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而对IT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提高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改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调整生产或服务供应的过程,增强IT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融合。因此,技术创新是IT企业演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涨落”实现系统达到有序状态。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参量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所发生的偏离或波动。它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条件。“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是涨落原理的基本观点,TT企业组织系统必定存在着涨落,控制参量的变化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当达到阀值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序参量<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微小涨落可能通过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促使产生整体上的巨涨落,使产业组织系统完成跨越式跳跃,从而导致IT企业组织的演变,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4“支配机制”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

支配机制是指系统在变革或不稳定阶段,其各子系统或要素由于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按它的“命令”合作行动。企业融合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这四个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又反过来支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时,通过涨落和非线性的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导致IT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5“反馈机制”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

反馈机制是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的机制。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IT企业组织系统将由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产生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协同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否与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一致,必须利用反馈机制来验证,通过协同所产生的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反馈结论。如果结果和期望值相一致,说明系统实现了协同效应。反之,则没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系统就需对企业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经过循环反馈,产生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四、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分析

协同竞争机制是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另一核心机制,它是协同机制的有益补充。真体来说,是指在系统内诸多子系统或要素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竞争时,协同与竞争矛盾双方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企业融合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业组织系统内的子系统或要素。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进行分析,来说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当两个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时,所呈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协同竞争。BaITy和Adam教授认为,博弈论具有将合作与竞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合作竞争(co-opetition)这一表述,通过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基于此,下文将对协同竞争机制中协同与竞争的关系展开博弈分析。在文中将协同分为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两种类型,为了简化分析的复杂性,战略协同仅考虑价格协同,将从价格和资源两方面展开协同竞争分析。

1基本模型假设1: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假设2: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家企业A和B,分别生产具有外观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替代性产品;假设3:由于资源(例如,技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单位成本降低,因此,资源也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关系;假设4:由于资源(例如,信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销售量的递增,因此,资源与销售量呈正比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既采取价格协同又采取资源协同对企业利润额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各自。a、b、λ、α、β系数以及资源量K和协商价格PAB,这也是由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对方企业的共享资源和协商价格共同决定。

3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从以上对企业的价格协同和资源协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协同的过程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企业A和B进行协同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和共享资源展开的。

当企业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来制定对彼此都有利的销售价格时,将由“不合作”转化为“价格协同”或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a、b、λ、α、β系数将发生变化,旧的协商价格已不再满足企业双方都获利,因此,企业双方必须对协商价格进行调整。若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继续采取价格协同;若不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将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资源协同”。

当企业双方共享自身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时,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相对固定销售价格而言,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将增加,企业双方将由“不合作”转化为“资源协同”,或者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一方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鉴于资源的度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企业双方将很难判别对方企业如何调整了其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协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使得企业的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若企业双方未采取协商价格,由于企业A和B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将促使企业双方在保持资源协同的同时,不断地对共享资源进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协同竞争重复博弈。另外,企业双方为了维持资源协同关系,它们对共享资源的调整一定会限定在一个范围,否则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双方将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协同”,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机制运作协同竞争机制运作是以竞争为基础,在协同与竞争的作用中优化自身的有序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系统在临界点时的无序竞争,它造成了非平衡现象和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分散性,导致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的发生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协同。另一方面,协同引导竞争。当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系统各要素会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的放大功效在整个系统内把效应扩大,它造成了系统内部事物之间发展的确定性、整体性与目的性的因素,使有序竞争在既定的方向、趋势上发展,通过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从而优化新的有序结构。

协同竞争机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从自组织角度看,它与协同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系统有序化的出现,还有利于系统向高级的有序化程度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它能提高IT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分散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五、结束语

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第一阶段,耗散结构阶段。这一开始阶段,使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

第二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协同支配机制和协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协同机制,通过协同方式使得IT企业组织系统内各企业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自组织范文篇7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1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概念关系

总概念组织

含义思维、活动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

二级概念自组织被组织

含义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内部的组织过程主客体外部的组织过程

典型如在周身被大火吞如听领导传达中央有关文

噬的情况下仍然以坚定的件,其中的所有与会者都

爱国信念支撑着自己,一是被组织地传达或听取报

动不动,直至献出生命。告,组织力来自中央。

组织力来自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3]严娜等.从知识组织到知识自组织[J].天津:情报科学,2001,(7).

自组织范文篇8

1.自组织理论概述。

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组成,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的核心部分。且自组织理论早先被广泛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近年来才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并起到了强烈的反响。自组织理论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序状态,便于更好地发挥自组织理论的现有价值。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作用于系统的外部力量并不能直接对系统的行为产生作用,而是作为一种诱因,因此自组织理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理论体系,且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所以通过自组织理论可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自组织理论的主要构成。

2.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核心力量。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例如对城市、生命等课题的研究,所以,耗散结构理论适用于城市商业银行系统的管理。简单地说,耗散结构理论必须要在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以及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因此耗散结构在极不平衡的银行系统和分散严重的子系统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

2.2协同学。

协同学主要是研究各系统中的协同机制,类似于银行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虽然相互竞争,但也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因此通过协同学原理可以加强对波动变化的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任何系统处在由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跃迁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独立关系和协同关系就会发生微弱的变化,并且任何一个微弱的涨势都会对整个系统的平衡造成威胁。因此协同学原理的主要目的可以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内部的均衡发展。

2.3突变论。

突变论是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的,并且业内专业人士认为突变论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迁的过程。因此突变论通常是通过函数和参数值的变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且突变论原理认为即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的临界值,在突变的过程中仍会产生不同的突变结果。因此突变论应用到城市商业银行管理中,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等银行子系统进行全面的参数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银行的稳定发展。

二、引入自组织理论对城市商业银行问题的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断地促进了城市银行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不稳定的市场经济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总融资在银行金融结构总资产中的所占比例确是十分有限的。且国有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地进行改革,并推出新的管理方式,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变得微不足道,从而失去竞争能力。因此在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和经济压力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才能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1.引入自组织理论的必要性。

银行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众多的子系统之一,必须要保证其基本的发展规律,才能促进整个银行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受到农村信用社、股份制银行等其他子系统的影响,不断的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所以引入自组织理论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人事制度改革,从而有效地对银行内部的管理秩序进行科学化调整。并且通过自组织理论可以结合整个银行系统的发展状况,对商业银行的现有发展和未来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通过慢变量支配原则,还需要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考核,并对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股权制度下银行系统的有序化进程。

2.银行系统开放过程中的负熵流作用。

负熵流作用主要是在银行系统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出现的,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趋向非常明显,从而加速了银行的对外开放速度。造成外资纷纷注入商业银行,且与其他银行相比商业银行的外资注入比例明显较大。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银行在进行资金注入的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与先进技术和理论的对接。且正是在信息的交换过程中,有大量的负熵流流入城商行,才有效地改变了商业银行不合理的股权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高效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是商业银行从原有的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变。因此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加强自组织理论的应用,才能为城市商业银行谋取更多的开放契机。

3.系统内非平衡与不均匀涨落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受自身的管理模式影响,还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因为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和偏远落后地区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的即便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一致也会形成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导致商业银行系统内的不平衡性、非均匀性出现偏离正常值的涨落现象,因此必须要通过自组织理论体系的维护,才能矫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并调整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便于更好的帮助商业银行及时的掌握外界的信息。总的来说,引入自组织理论是一个有利有弊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抓住自组织理论的有利价值,并进行完善和改进并将商业银行内部的非平衡与不均匀的涨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使整个系统实现由低级向高级过度。

三、结语

自组织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集团自组织核心企业

AbstractByemphasizingthemethodologyofself-organizing,thetheoristscriticizegovernment’sinterferenceinthegrowing-upofcorporategroup.Usingknowledgeofphilosophy,economicandmanagement,theauthorsbrieflydescribethegroup’sself-organizingprocessofcore-corporation,capital,institutionandgovernmentmethods.

KeywordsCorporategroup;self-organizing;corecorporation.

从组织形成的角度看,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主要是两种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的被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快速地催生了企业集团的形成,但往往忽视了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旦没有注意到企业集团的内生变量和内在经济性,企业集团难以持续发展。我国在上世

(作者简介:欧阳文和(1968-),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企业组织理论;高政利(1964-),男辽宁沈阳人,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制度;徐建文(1967-)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做大做强”和进入“世界500强”的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企业集团”,但成功案例甚少。这种被组织模式也多为研究自组织学者们所诟病(赵三宝、沈雪达1997,戴伯勋、霍从刚1999,张建华、蒋馥、陈忠2000,闵宗陶、杨秀云2003)。

二是自组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耗散结构论的“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原则,通过企业内部相对平衡态、衡态、远离平衡态的转化,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的“巨涨落”来实现企业集团的组织变革。有的学者在讨论企业兼并和产业组织时提出了强调自组织发展和政府协调作用的SCPG(市场结构、企业自组织兼并行为、产业绩效和政府调控)分析范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企业集团如何实现自组织的演化,这种演化有怎样的规律,一直是理论上的一个空白。本文从三一集团组织演化的个案出发,提出了企业组织转化路径依赖模式:核心企业C(corecorporation)、资本C(capital)、制度I(Institution)、管理G(Government)。其中,核心企业和资本输入是企业集团稳定发展的基础,制度内化是企业集团自组织的关键,稳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

一、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序参量

三一集团(三一控股)创始于1989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生产,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名列三甲。公司在2003年实现销售额42亿,利税10亿,集团净资产达20亿。三一集团下辖三一重工等七家子公司,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2000年,三一控股有限公司改制成立(三一控股是以三一重工为主要资产,联合三一材料有限公司等其他企业组成的)。成立后,三一控股先后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三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三一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一客车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的架构正式形成。可以说,三一集团是民营企业自组织模式的典范。在三一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是集团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

C(corecorporation)核心企业范式分析。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通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力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化,最终形成一股总的趋势即“序参量”。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较量),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现代企业集团演化的动力根源在于企业内部模式与外部力量的持续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于集团内个人及不同成员企业独特模式之间、技术、制度、管理模式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些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会使企业的整个模式系统或其组成部分呈现持续的波动。在新的内外环境中,竞争导致只有一个序参量主宰企业组织系统的有序结构。这种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决定着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深化进程。

就集团组织来说,企业集团中的竞争协作产生的核心企业是集团中的资本中心、利润中心和制度文化中心,通过对集团其他成员输出资本、信息、技术、制度、人员、管理模式影响成员企业形成非线性发展从而使整个集团的发展按照同一模式和框架内演化。核心企业的形成是集团系统结构有序演化的重要标志。

从三一控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三一重工是三一控股的核心企业。三一控股将三一重工的上下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分别设立三一重机、三一汽车、三一通讯技术等公司。在集团内部按照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和关联交易,节约交易费用。股份公司上市后,又迅速将先进的制度文化等输入到集团和其他子公司,其核心作用非常明显。集团公司的运作变成了以三一重工股份公司为轴心而展开,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要求在规范运作框架内演化,把集团成员公司与处于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上市公司机制直接联系,是三一集团运作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一集团内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文化基本是三一重工制度文化的复印。

二、资本是集团形成的负熵

C(capital)资本负熵范式分析。三一集团成立之初,整个集团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按照耗散结构“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系统会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了负熵,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性的增加大于无序性的增加,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就能自发地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新的组织。

在三一集团组织内生化的过程中,资本输入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资本输入带来了企业集团组织的有序化(负熵效应)。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述,资本输入促进了企业集团从以行政权力为纽带过渡到以资本连接为纽带,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带来了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投融资体制和内部管理的变革,从而形成了新的有序结构和新的组织。三一集团的组织变革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图一:三一集团资本输出流程与组织的变化

三、制度化是企业集团自组织的关键

I(Institution)制度范式分析。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制度进化的动力,按照康芒斯的解释“制度”是所谓“集团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由于相互依存性而产生的集体理性,形成规范化的运作程序就产生了秩序。“秩序,或者我叫做集体行动的运行规则的那个东西(它的一个特殊的实例是‘合法程序’),它本身在制度的历史上是会变化的”。这种变化被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所具体化。诺思把制度变迁分为五个步聚: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经济学讨论中,首先涉及的是创新发动者(第一行动集团)的问题。第一行动集团与第二行动集团合作暗含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双方博弈产生双方得益的变迁的制度。集团的作用改变了博弈双方(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博弈的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并直接改变了博弈过程和博弈双方的得益。在三一集团博弈中,博弈得益表现为权威控制型分层经营模式和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这两个制度在三一集团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使三一集团各组织机构之间通过内部制度得到有机的联系,制度一旦形成,就产生组织间的“粘性”。

三一集团制度内生的博弈是一种集团影响下的合作博弈,具有典型性:

第一,博弈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的限定。集团行为使博弈从非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博弈双方必须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和制度,否则集团将通过企业内部行政手段相威胁,这种威胁是可信的。

第二,博弈双方一方是“第一行动集团”,即集团公司总部。另一方是“第二行动集团”,即各子公司。

第三,集团对博弈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的限定也限制了博弈双方的行为集合,在合作博弈的前提下,双方治理结构博弈的行动集只能是{联合,不联合},双方经营模式的博弈行动集是{一元,二元}。

第四,集团的影响使博弈成为完全信息博弈,因为博弈方的任何行动信息都可以通过集团而透明化。这种完全信息使博弈次序边缘化。

第五,博弈双方的得益模型:集团的影响也直接涉及博弈结果,从“零和博弈”(Zero-sumGames)变为类似在几个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分配固定数额的奖金或财产“常和博弈”(Constant-sumGames)。

我们可以用下列模型来描述三一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威控制经营的博弈过程和得益。

我们假设第一行动集团(集团公司)由n个第二行动集团(子公司)构成,集团行为的影响基于一种基本认识,各第二行动集团自觉努力和联合对第一行动集团作出贡献,贡献越大,第一行动集团就越强大,再回馈第二行动集团,第二行动集团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如得到集团的支持)。

反应函数意味着,一个子公司相信其他子公司提供的贡献越多,他本身的供给就越少。如果n=2,我们可以在几何图形上画出两条反应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纳什均衡。

由各子公司对纳什均衡点的认识,均会采取各自最佳反应模式,取得来自第一行动集团的最大回馈,形成整体最优化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

在权威控制的分层经营机制中,所谓权威控制,是指母子公司之间存在集权与分权、决策与执行、尊重与服从等一系列的一元关系;所谓分层经营,是指母子公司在经营范围和经营层次上的区分,即母公司负责资本运营,子公司负责生产经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率的治理模式(杨瑞龙和周业安,2000、2001),江若尘证明了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价值(江若尘,2004)。在三一集团组织模式中,几个主要子公司的总经理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严格按照股份公司的要求运作,在日常管理中,既考虑集团的整体战略决策和重大人事安排,又兼顾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利益,三一集团的内部资产重组和分工得以顺利实现,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密不可分。而权威控制的分层经营从业务上把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责权利划分清楚,各自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又在业务上稳定了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四、管理模式与职业经理人的形成是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

G(Government)治理范式分析。前文已经论及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但那主要是制度层面的内容。从内部管理角度看,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可以用钱德勒模型来衡量。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定义。钱德勒的现代企业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企业集团。他指出:“现代工商企业的定义很好下……它有两个特点:它包含许多独立的营业单位,由一个层级结构式的支薪经理团队管理。”“现代企业”的形成有几个标准。第一,“当管理协调能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生产力、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企业。”第二,“内部化许多经营单位的活动于一个企业内所具有的优势,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度以后才能实现。”第三,管理层级制变成了持久性、权利和持续成长的源泉。第四,指导这些层级结构的支薪经理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职业化。第五,企业的管理开始和它的所有权有所分离。钱德勒强调的是组织者能够创造出一种为保证有效率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所必需的管理层级制和职业经理队伍,在管理层级健全而有效率和职业经理团队的“经理式企业”成熟时,企业集团组织才取得了成功。

之所以把管理模式和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形成看作企业集团自组织成功的标志,一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实证规律,职业经理人的“经理革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古典企业”到“现代企业”的产物;二是因为企业集团形成后,能够获得企业内在的组织租金,从而使企业集团的组织配置达到了一种相对优化的稳定结构。如通过内部的关联交易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由合理分工而获得内部专业化经济的租金;规模的内部经济租金;内部学习产生的准租金收益;因垂直一体化而节约的避免机会主义者剥削专用性资产产生的准租金等。

结束语: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处于一种两难困境:靠政府行政干预的“被组织”模式,企业集团出现形成容易发展难的情形;靠“自组织”的自发模式又由于理论的模糊和实践中积累速度慢等因素的限制,集团的形成处于无序状态。本文提出的企业集团自组织模式可以看成一个成功个案的模式,关键在于依托核心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制度、管理的整合,没有经历这样一个依托内部资源重构的过程,企业集团很难继续发展。

注释

1、戴伯勋、霍从刚:《论企业自组织兼并》,《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页。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AlfredChandler,“TheVisibleHand”,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7.PP1-16.

参考文献

1、吴彤:《自组织方法论论纲》,《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4月。

2、赵三宝、沈雪达:《产业的自组织理论和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3、张建华、蒋馥、陈忠:《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自组织现象》,《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5期。

4、陈银法、叶金国《产业系统演化与主导产业的产生、发展———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阐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崔鲁光:《企业管理过程中自组织系统研究》,《经济师》,2001年第6期

6、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7、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江若尘:《大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自组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通过指出知识自组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动力是分工协作、目的是企业知识创新、演化的形态是知识生态系统、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在归纳已有知识自组织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知识自组织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知识自组织理论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1知识自组织理论

知识创新是非线性过程,自组织理论是研究非线性问题的有力分析工具.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来认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知识管理活动可以分为知识组织和知识自组织两种。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知识组织侧重于显性知识(客观知识)的管理,而知识自组织则侧重于隐性知识的管理。由于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导致信息量迅速膨胀和激增,信息过剩必将导致人们接受有用信息(知识)的能力反而下降,知识的存取过于分散和无序,知识组织的任务就是对知识存储进行整序,从而更有效地提供知识。知识组织核心是信息技术,侧重对知识的加工,注重现存的知识,是由外在控制的。因此知识组织方法对于隐性知识管理具有局限性.知识组织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管理的根本任务,不能解决知识创新的问题。

知识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控制,而知识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讲究动态、模糊与变化。作为隐性知识载体的人是构成系统的主要要素,而人又生活在社区或团队之中,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因此,人们之间通过主动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合作就能够完成对知识的重新组织,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会聚、增倍与意义的自创生。总之,知识组织与知识自组织在知识网络中是并存互补的知识活动。知识组织是知识自组织的基础,知识自组织是针对隐性知识而言的。侧重对拥有知识的人的作用,面向企业的未来。因此,知识自组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1.1知识自组织的动力:知识分工协作知识分工协作

包含了知识自组织思想,即分立的知识和自由的秩序。自由秩序是哈耶克自己提出的一个独创的概念,“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theextendedorderofhu—mancooperation),亦即“自发秩序”(spontaneousorder),在各类文献中,一般均称为“自由秩序”。逻辑次序是因为知识是分立的,所以需要自由的秩序。自由秩序在国家层面就是市场机制,这是哈耶克在他的论著中论证的对象,如果将自由秩序的概念应用于企业层面指的就是知识自组织机制自由秩序是分立的知识所构成的知识网络的治理机制.是一种“发现技术”.一种传播信息的机制,它使得人们能够自主利用分散的知识,进而使分工合作成为可能。即是解决信息、知识的无限丰富性与人类理性能力的有限性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让每个人自由地利用他所拥有的知识,激励那些具备这种知识的人充分利用它们来满足别人的需求。

1.2知识自组织的目的:企业知识创新

每个企业知识系统并不是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它需要系统满足一些基本的原则或条件,知识创新有5个系统实现条件:

(1)意图(intention)。是指企业知识系统的目标、全局观和价值观

(2)自治(autonomy)。是指允许组织成员在个人层次上的行动自由,从而有利于个人知识的创造。员工的自我管理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工作、创新的必要条件。

(3)波动和创造性混乱(fluctuationandcreativechaos)。野中等人指出,动荡和创造性混乱促进了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这里动荡不是完全的无秩序.而是带有不可逆特征的秩序。如果组织信息公开,内外部环境的信息中所包含的模糊性、冗长性等自然会在组织内带来某种动荡.从而会冲击组织成员的日常行动、习惯以及成员的认知结构,刺激组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成员就会开始对起基本态度的妥当性提出疑问,因而就会产生修正根本思考和见解的机会。

(4)冗余(redundancy)。显然信息过剩甚至超出了组织信息处理能力的冗余信息是有害的。但面向知识创造的冗余是指,个人或者团队创造出来的概念,让不必要的其他人共享,这种信息重复和共有能够促进内隐知识的共有,其他成员就会深入到其他人的职能领域,从其它角度提出新建议提供新信息,并且通过其他成员的互动努力以言语文字的形式形成外显知识。

(5)多样性(requisitevariety)。知识系统中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是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基础。一个异质的系统显然比一个同质的系统更有创新的能力,丰富企业的知识结构对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实现知识自组织的管理工具是创建知识场。隐性知识只有在一个发送源和接受者共同活动的情景场所才得以转移和扩散。知识场为进行知识共享创造的情景场所,既是实体时空.也是虚拟时空。每个人由于其文化、知识背景的不同,均自我定义了无形的情景场所。当各自的情景场所相交时,便产生了知识场。知识场不断运动,也不断变化,超越自我,超越共同体,乃至超越组织的界限,从而成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创新的媒介。

1.3知识自组织的演化形态:知识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系统是基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通过借用自然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知识运动过程的新视角。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企业知识的运动过程中也同样适用,诸如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越高,其生命力和应变能力也就越强。知识生态可以称为是知识创新、维护及组织学习的最佳模型。现实中的知识存在于类似生态系统的一个体系之中.在这个系统里不同的知识、思维与行动互相作用、互相滋养,使得每一种知识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知识吐故纳新、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知识群落、知识圈、知识链,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知识群落作为人类知识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维护整个人类知识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发生突变、分岔、协同和演变。知识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也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方面。同化是对固有知识的保存,吸收外来知识增加原有知识生态系统的养分,扩大系统的能量。异化是对传统知识的变异和对外部知识的开放,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放弃某种生活习俗、观念态度等意识方面的信仰。知识同化和知识异化是知识生态系统中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同一过程中知识运动的两个侧面。知识生态系统是异化和同化的对立统一,表现在外来知识和固有知识的融合过程中。知识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遗传变异。

1.4知识自组织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人们不断地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结果。在这里,人们可以培养新的扩展性思维方式,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可以不断学会如何在一起学习。组织学习不同于个体学习,它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创新知识,创造价值,组织学习的效果大于个体学习之和,组织学习具有系统复杂性。为了实现组织学习,需要以下“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维。所以,实现知识自组织的手段就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或开展组织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系统地解决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实验、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从他人的经验和实践中进行学习、在组织中迅速有效地传递知识。每一项活动都会伴随着独特的思维方式、管理工具和行为方式。很多组织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了这几项活动,但成功者并不多,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偶然因素和孤立的实践。通过创建支持上述活动的体系和流程,并将它们整合到组织日常运作结构中去,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知识和学习过程。因此组织学习的系统复杂性还在上述几个过程分别体现出来。例如传递知识的方法包括书面的、口头的和可视化的报告形式,实地演示考察,人员轮换机制,培训和教育制度,以及标准化方案。每一项活动都有其自身的强项和弱点,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知识自组织理论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根据知识自组织规律,企业知识管理应该科学地实施他组织.构造促进知识自组织创新的环境(即野中所称谓的知识场)。以促进知识的白组织为核心,重点构造3个网络即:实施组织变革,构建适宜的组织网络:强调非正式网络和信任制度、信任文化的作用.培育企业的社会资本网络;建设实用高效、界面友好的信息网络。

(1)以人为中心开展知识管理。知识是以人为结点,以协作交流为链,以知识流为内容的系统,人是该系统运行的操作者。一方面由于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才能完成.因此企业应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潜力得以最大发挥.通过人本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以及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智力资本会随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应为:使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结构资本和永久核心能力。此外,人们的广泛参与可以促进知识的多样性,从而使企业知识体系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以人为中心构筑知识网络.要求在企业组织网络和社会网络中要注重员工的自组织。员工的自组织本质上是知识的自组织。要实现员工的良好自组织就必须先使员工能有序流动,即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和满意的协作伙伴,然后由员工自愿组成团队。员工的自组织不是仅仅停留在系统微观层次,它是由下向上直至高层的,但在各层次都表现为团队形式。这种自组织团体的规模也不应太大,以做事所需的最少人员为限。规模一大,自组织的优势就会丧失。团队的建立,须以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事”或业务过程为基础,即为完成某一项目或实现系统的某一职能而进行“人员集成”。至于团队的领导者则以民主推选和上级任命相结合。在团队的决策问题上,事实证明绝对的集体决策是低效率的,自组织团体应使负责人有最终的决策权。负责人要能促进团队成员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来保证团队不被竞争所淘汰。

(2)以知识链和知识网络重组组织结构,创造适合知识交流的组织网络。通过知识价值链分析,进行基于知识的业务流程再造,企业中各部门问应破除条块分割的壁垒强调通过团队性学习在吸收外部先进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核心技能的能力。同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界面,为个体之间(如不同部门的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外部顾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基础。促进企业与顾客、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交流。构建学习型战略联盟。共享知识资源,通过联盟学习另一个企业的专业能力,和其它企业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交叉知识,从而谋求自身的长期发展。

(3)构建非正式网络。白组织理论研究认为,混沌是创造性的源泉,创新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结果,而是在自组织过程中突现的结果。在特定的条件下,让一个系统的行为主体在看似混沌无序的状态下进行自组织.产生的不是无序,而是创造性的输出。马奇认为企业内部存在着两个系统,一个是合法系统,即正式的组织网络,它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根本任务的实现,企业必须建立或确立的一系列正式规则和行为模式]。合法系统规定着每一个行为主体参照他人和企业基本任务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意识形态。理想的合法系统要求每一个行为主体对特定的输入做出特定的反应,即具有统一的价值取向等。另一个是影子系统,它是指企业的行为主体通过非正式渠道建立起来的另一种网络系统,即基于社会网络的非正式网络,它由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联系、非正式个体行为等构成,通过这种影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未作明文规定的个体或群体行为规则。企业可以看作为是一个运行在被竞争的矛盾力量和自组织力量所控制的远离均衡状态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其合法系统试图维系系统的稳定性,而其影子系统则试图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企业创新就是不断地通过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影响影子系统,进而改变其合法系统的过程。这一理论解释实际上从更一般和更基础的意义上说明了推动企业实现多种条件下的知识创新的客观性

(4)建立基于知识的企业文化。以知识为导向的文化的关键因素,是在一个不断学习、共享和尝试被高度评价、重视和支持的环境中,创造一种信任和开放的氛围。它包括如下内容:对知识有积极的倾向,职员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自由地进行探索,其创造和共享知识的活动能得到高级主管人员的支持:企业组织文化中没有知识禁锢,职员对公司无怨恨,富有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同公司其他人员交流和共享个人经验,也不担心知识共享会使他们丢掉工作。

(5)知识管理需要实用支持技术。网络、通讯电子等技术和设备构成了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如建立知识仓库和检索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并将部门的最佳实践迅速传递扩散到整个企业,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实现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企业与顾客、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企业竞争情报的获取也变得非常容易,同时也要注意对外界保护企业知识。

3结语

知识自组织就是指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系统、团队中的知识,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它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的新知识、新结构与新功能的过程。知识自组织存在于国家、区域、企业、团队各个层次。对于企业来说,有竞争力的管理模式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采取科学的措施,实现知识自组织.即知识自组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