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1:21:55

自杀现象

自杀现象范文篇1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文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按照此统计结果推断,一个有约8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约有1600人死于自杀。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结束生命这么简单,它同样给亲朋好友等人群带来巨大伤害。据统计,一般一个人的自杀至少能够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2.1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杀者将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的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2心理矛盾冲突

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2.1自杀者平静阶段

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三、自杀的原因

3.1自杀的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样具有青年期的特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在很多的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未来,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和审美等等。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是个体角色的定位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当今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时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更易于形成自杀机制。

3.2自杀的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对自杀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处在时尚潮流中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常常是时尚的先锋,还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的拥有者,然而他们也是自杀的高危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但他们却选择结束自己年青的生命。他们拥有爱自己的亲人,但却选择了让自己的家人尝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为什么呢?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中曾说: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安不是生理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那么大学生由抑郁、不安而导致的自杀现象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呢?

首先,从家庭方面看。今天的大学生多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辈们从改革开放政策中获益,纷纷脱离了以前的贫困。然而在这个什么都离不开科技的年代,他们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不过没关系,他们有孩子,孩子可以弥补他们的这种缺失。法国名人拉康曾说,孩子的欲望就是父母的欲望,这句话在中国的父母亲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自己曾经没有实现过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学习成绩永远是最好的,上的大学也要是名牌大学,每天孩子的三餐都要准备得妥贴,心理才觉得踏实,每年高考考场外面焦急等待的家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认为自己以前家里穷,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有这个能力就一定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种想法固然没错,但是,这个好的环境若是包括早晨为孩子在图书馆占座位,中午为孩子在食堂排队打饭,晚上陪孩子上自习。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能健康吗,能承受得住吗?有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便是因为这样的一位父亲而自杀了。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在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本身时,或许也应该把视角转向他们的父母亲。

其次,从校园文化看。现在的手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校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单就网络而言,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就带来很大的改变。一方面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可以在这上面看到许多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且社会性和规范性比较弱。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在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也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诸多烦恼,这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许多时间用在网上冲浪,而疏远与身边同学的联系。然而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它并不能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惑,这也使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很孤独,在郁闷时、遇到烦恼时觉得找不到人说话。网络一方面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孤独与冷漠。而本身郁闷与孤独常常是自杀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君厚译.拉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自杀现象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认为这种自杀现象是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中最主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所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同时,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暴露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重要弊端。在分析这些非正常死亡现象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当前的高校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望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达到缓和及最终解决当前的自杀现象不断增加的情形。

死亡问题一直以来是人类所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历史上,对于死亡问题的追问也是前所未有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研究了死亡问题,认为对哲学的追问就是在追问死亡。我国古代的一些炼丹术也是为了解决人的死亡问题。死亡问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在不断追问的问题,并且需要继续研究。应该说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是首当其冲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存权。生命的意义是首要问题。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能力的、有知识的社会主体。相比较而言。这一阶段的人群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对于社会自身而言,是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重要弊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就业带来的压力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现象问题上。一方面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教育上,应该正确指导大学生的择业观,那么大学生的择业教育就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是:高等学校是教育的神圣殿堂,是教育的高等阶段,它培养的对象是直接为社会输出有用的社会可造的人才,是要直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在这个教育环节出现非正常的现象,不得不发人深省。

这里,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集体中出现的一些自杀现象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

死亡有正常和非正常死亡的区分。其中正常死亡指的是基于衰老或疾病等生理原因导致的生命终结。非正常死亡指的是自杀、他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导致的生命的终结。这里,我们讨论的问题集中于自杀的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至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有它的特殊性,与高校自身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能力和管理能力及这些问题的改革上的直接关系比较模糊,这里就不讨论。目前,自杀导致的非正常死亡在高校非正常死亡现象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正说明自杀的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重要性,高校在解决自杀问题上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的内涵所在。

我国目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自杀的比例占第一位因数。如:“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约为20/10万。”然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大所高校统计,1984年至1988年5年间大学生自杀者为39人,自杀率为11/10万。”根据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成为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一位因数。崔玉华等人在对北京8所高校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杀率远比同期城市其他人群的自杀率高得多,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数据以足可以说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状况。那么,追其根源,何以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现象会如此突出?学界以往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健康程度的问题。这里,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非正常死亡或自杀现象,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心理的问题,更是集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不仅仅是行为与心理相符合的问题。从自杀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得出压力型自杀、心理非健康型自杀、情感型自杀,及这些类型自杀的交叉。

压力型自杀是当前的自杀比率增大的现象中第一位原因。与这种自杀比率增大的趋势相比照,压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头等问题。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也将构成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有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发展,可以说能够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进入重点或名牌大学学习的学生的数量还是很少,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够进入高等学校,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人大众化,大学生再也不是“天子骄子”学习_的压力、求才的渴望就业的选择加上贫困学生的增多都给大学生带来焦虑情绪。进入大学的学生应该说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进人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的学习方式不同。大学基本上是以自我选择的教育方式为主。这为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造成学习的压力。另外,各种类型的考试也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就业压力是与学习的压力相一致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数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就业也是实行市场化。基本是大学生自谋职业,是企业与大学生双响选择的过程。社会就业形势直接给大学生的压力带来负担。很多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大学的学习阶段所需要的费用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的,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身平衡状况。

心理型自杀主要是指心理的非健康状况而引起的自杀事件。这一社会阶段的大学生应该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出身,这些子女一般在家庭中受到特别的关爱,实际上就是一种溺爱。这种溺爱对于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所需要和具备的独立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以至于一部分大学生根本不能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这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同时。这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正确的对待。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大学生的比率在呈现上升的趋势,“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达到30%”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根据西安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统计分析。目前西安共有抑郁情绪的占72万人,其中近半数为学生,而大学生占24%。因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数引起的自杀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情感型自杀也是近年以来出现比较多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在我国80年代及90年代初,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还是处于保守状态。大学生恋爱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当然这种普遍现象的出现。我们持肯定的态度。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力,不能健康的调整自身的心理问题。在情感问题上,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和正确对待,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当然,情感型自杀不仅仅是感情和爱情方面的,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因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善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情绪。这种类型的自杀一般都会与压力型自杀、心理型自杀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给青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比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好会造成大学生的自卑、自闭,同时带来个体的社会关系的弱化,造成社会关系的压力,所带来的负作用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学习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二、防止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高等学校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站,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重要转型甚多。大学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为场所。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尤其重要。高校自身的教育能力不仅仅是教授课本知识,不仅仅是教书的业务能力,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针对课本知识,更是人生这本大的教材。所谓教书育人,还要求高校在“成人”方面的教育能力,高校不能仅仅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同时高校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中不能忽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高校辅导员的建设以及高校“两课”教育与建设,在处理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问题时不能封锁消息,要保持新闻公开。以下我们从这几个问题来探讨防止大学生自杀的相关对策。

第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或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交叉因数的原因引起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的问题的解决上,高等学校自身有着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国内的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所改进但还是不够的,“据统计,在香港,每1000名学生就有1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而内地高校。每5000名学生才有1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而且许多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兼职。”显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建设方面,据统计仅有38%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有限的条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能力,其工作量是无法想象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高校心理咨询能力的建设是缓解当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有效管理不良情绪,改变不正确的思维定势,提高抗逆境的能力。

第二、加强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健康发展状况的心理咨询师。加强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动态、关心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距离最近的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如:活动组织能力、谈心技巧、日常心理辅导等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在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实行了高校辅导员的专职化,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不如人意。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建设是所有高等院校都应该贯彻执行的一项工程,是高校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社会实践工作

大学生教育与中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中学基本上是被迫式的教与学,而大学基本上是以自我教育为主,或者说大学生所必须在大学阶段学会的就是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间接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有所用,可以说社会实践是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己明白学习的道理和未来的走向。大学生社团建设是大学生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提高的场所,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健康的调整,是大学生自我调整的有效渠道。

第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控

高校在加强专职辅导员建设中。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和其他的学生工作部门能够熟悉每个学生的动态。对于一些有心理不健康的倾向的学生特别的关注,要能够预测学生的动态,及时与相关的部门一起重点防范和挽救处于这种危险中的学生。这种防范工作的建设要求学校在心理辅导建设中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资料,并定期的调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是防范处于危险中的大学生的自杀的必要措施。

第五、加强“两课”建设。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

“两课”建设是高校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两课”的内容还过于狭窄,高校教师在“两课”的授课中出现明显的教条化,单一化。“两课”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走过场,混学分。“两课”的基本教育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在这方面的建设需要重新评估、重新提高“两课”的教学内容。比如: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两课”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另一方面,这些课程可以有设置几门必修课及几门选修课或者都设置为选修课,加太选修课的比重,都纳入学分中。当然,目前我国的“两课”的内容和教授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些人文社会科学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析能力以指导大学生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认知。

自杀现象范文篇3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2.1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杀者将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的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2心理矛盾冲突

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2.1自杀者平静阶段

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三、自杀的原因

3.1自杀的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样具有青年期的特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在很多的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未来,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和审美等等。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是个体角色的定位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当今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时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更易于形成自杀机制。

3.2自杀的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对自杀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处在时尚潮流中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常常是时尚的先锋,还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的拥有者,然而他们也是自杀的高危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但他们却选择结束自己年青的生命。他们拥有爱自己的亲人,但却选择了让自己的家人尝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为什么呢?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中曾说: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安不是生理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那么大学生由抑郁、不安而导致的自杀现象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呢?

自杀现象范文篇4

关键词:自杀现象;心理健康;教育

最近各种媒体关于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年轻的大学教授发生自杀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有人对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成功案例的不完全统计发现,从2005年2月份到9月份,至少有14名在大学就读的学生自杀成功。一个城市内一个群体在大约半年内发生这么多自杀成功案例,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自杀死亡已经成为青年人非自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考虑到自杀未遂和有自杀意念者,那么涉及自杀的人群数字将要翻好多倍,自杀身亡是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冰山一角,我们的内心不能不为之震动。这些正值风华正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为什么要诉诸于如此极端的方式呢?其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作者作为医科大学教师队伍的一分子,认为有责任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做一点思考和设想。

1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人们都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每个人都存在着发展需求,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就会以精神能量的方式作用于自身。压力感是一种精神能量,是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对人的行为驱动的最重要能量。自尊(虚荣)、安全感、社交恐惧等压力来自于存在需求,它们的特点就是阻碍变化。一般我们所说的压力往往来自发展需求,自我意识的唤醒是这种压力的根源,没有自我意识,发展需求不会作用于人的大脑,也就不会有压力。适当的压力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往往由于心理承受力、认识、思想境界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度的现象。这些压力过度现象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超出了个体承受范围,往往会给自杀现象提供可能性。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影响带来的过多过强的压力对个体承受能力是一种严峻考验。总的来说,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因素综合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综合影响的结果。

1.1大学生自杀的个体原因

现在学术界认为白杀行为是一种“病态行为”,大多数自杀者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一种心理疾患“抑郁症”。发生抑郁症的个体,可能会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某种失衡和缺陷。这种失衡或者缺陷的存在可能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遗传性因素,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性疾患明显的家族倾向;其次是环境因素的影响触发了机体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在存在生理病理基础的情况下诱发了抑郁反应。如剧烈的负性生活事件的长期影响或反复刺激,以及长时间的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环境造成慢性应激状态,这些都可以引起机体发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失衡和紊乱,是发生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遗传因素影响的确切机制的阐明,还有待于医学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遗传因素进行干预的办法,也有赖于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的不断深人。但是,对于具有遗传因素的个体应对措施,至少应对其个体的人格因素进行必要的追踪评测和标记,在平时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也许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当然,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有待商榷。而且,在此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消除歧视和敌意。对其进行医疗千预的具体办法还有赖于医学科研和医学心理学不断进步。而个体发生的抑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1.2大学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环境原因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于自杀行为发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以矛盾、冲突和压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大学生活真正为大学生打开了接触多彩社会之门。也铺就了接触繁华社会之路,大学本身就位于或靠近社会发展的中心,这使大学生能够感受社会的发展与繁荣,领略社会的变化,经受各种社会的诱惑和吸引。一方面是美好的理想,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竟争压力,面对着挫折、失落,甚至打击,美好的理想容易破灭,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力的帮助,将会陷人抑郁和失望,容易导致极端行为。

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大学生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是生理成熟、精力旺盛的年龄段,也是富于幻想和容易冲动的,难免出现矛盾,甚至是情感的纠葛,面对情感的冲突,有的大学生缺少解决的办法,容易陷人到绝望之中,从而出现极端行为。

优秀与平常的矛盾。曾经听说某某大学生以前很优秀,突然自杀身亡,感到困惑,这确实也是一些大学生所面临的困惑。人大学之前,一些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是班级学习的尖子,年级学习的前茅,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是家长引以为豪的资本,是个人自信的源泉,也是个人“心理大厦”的基石。他们没有建立其他的心理保障体系和支持系统,来到大学后原先的优势消失或不明显,许多尖子聚集,竞争空前激烈,白己从优秀变得一般,尽管使尽浑身解数,仍然是“前面一大片,后面有追兵”,心理平衡逐渐倾斜,内心矛盾冲突,进而出现失望、沮丧。

非成熟与成熟的发展调整。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高中学校的生活基本都可以用单调、枯燥来形容,学生们日以继夜的紧张学习和复习着。进人大学之后,简单的生活忽然变得丰富和多变,内心世界也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心智从单纯向成熟急剧转变。对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真正的全面审视,对个人的价值观进行重新调整。外界环境的因素和自身的不确定性让个性的发展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在追求个人的目标过程中,在调整自己与周围人群的交际过程中,在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过程中,个体慢慢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组织、集体中的一员的个体,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大系统运行的人的压力感也会小得多。如果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不懂得换位思考,压力就会变得很大,很多木来是小小的生活或学习中的小事件也容易被夸大甚至无限夸大,钻人牛角尖。如果在心智成熟过程中,没有恰当的合理引导,对于相对人格不够完善,性格偏狭的人也容易在转变的过程中迷失,甚至造成个体的身心伤害。

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还表现在其它一些方面,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引导的偏向,学校没有建立起方便、有效的心理帮助体系。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存在误解或不正确的看法,大学生自身个性的偏差,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社会竞争和压力加大,现代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尽合理等。

2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对策

对应发生自杀的各种原因,我们应该对可能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早期干预,干预的对策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2.1个人关怀的细微化

企图自杀的人,他们往往会释放出很多信号,这其实是他们对社会的求救。但是由于大多数自杀者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外界环境交流、联系,这些信号的覆盖范围很小,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这些信号能够及时地被细心的人拾取,如果他们有倾诉、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温暖、理解和关爱,一般都不会将冲动上升为自杀。这就是危机干预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然,除了危机干预之外,对心理健康问题追根究底,未雨绸缪,也许才是防患于未然之必须。

2.2心理教育与辅导的深人和具体化

以往大家对于“传道、授业、解惑”之首的“传道”,很容易联想到政治教育以及个人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不但对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影响不断深人,同时,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因应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因应于人类文明对人本主义的兴起和重视,在对教育的目标和意义的理解上我们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呢?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表现在人类对于自身和环境的认识的不断深人以及各种进步对于人类自身的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个体进行包括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的日趋完善的人文关怀,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事业文明程度更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的人性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与必要的积极的人文关怀,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累和作用,这也是完善个体心理素质并对之进行引领和塑造的有效途径。当然,教育终究是系统工程。

2.3调整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

相当多的青年人自杀行为发生在大学校园,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也就面临着大家的审视。当前阶段我国处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和关键时期,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审视、改进和提高,无疑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合格,更优秀的人才。笔者曾经与相当多的大学生进行过交流,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在大学阶段,他们接受的绝大部分都是专业方面的训练,而对于专业之外的内容,既无人过问,也甚少得到重视。大学阶段的心里辅导面对的是一群身心接近成熟的群体,很多方式和方法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当然,除此之外,对于长期的人才教育过程,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关注和关怀不能也很不应该只放眼于大学教育阶段。在大学阶段之前的教育可能意义更为重要。因此,在大学以及大学之前的各个教育阶段进行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之外,在教育体系课程设计中也应该适当增加心理卫生方面的课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2.4转变家庭教育的不当观念

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关怀和实施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有一位学者在做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感受很深,发现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青少年自杀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是现在家庭教育失败造成的孩子的通病。一些人善于化解和释放压力,尽管有压力感的出现,也很少受到压力感的不利影响。那些不善于化解压力的人,就会积累这种影响,在长期的焦虑中引起身心机制失调.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青春期的孩子也更多地受到发展需求的困扰,一方面渴求成长,另一方面又由于中高考压力,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了解处世的方式及方法,心理的幼稚在大学阶段往往会体现出来,表现为挫折、失落、没有方向、自闭,甚至放纵。压力造成的发展需求的异化很可能造成对存在需求的否定,最极端的就是自杀。因此,家庭教育阶段的教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家庭教育塑造的良好心理素质并适时给与恰当引导,是悲剧免发生的重要“免疫力”。

2.5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自杀现象范文篇5

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从而也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提高,就是其副产品之一。笔者的老家在湖北农村,不时从家乡传来亲戚或邻里老年人自杀的消息。利用节假日返乡探亲的机会,笔者有意识地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发现自杀死亡已经成为当地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更让人震惊的是,似乎人们对老年人选择这种死亡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在不胜唏嘘的同时,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笔者的家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地处相对富裕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民风纯朴,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基于这一疑惑,笔者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惊讶地发现这并非是笔者老家所独有的现象。从文献反映的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研究视角虽然有所差别,但调查研究几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相对于城市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较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陈柏峰(2009)对湖北京山农村的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则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10万分之132.2上升至近年的10万分之702.5,上升了5倍多。高翔(2010)通过城乡比较发现,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且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断拉大。1990年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约为城市的2.63倍,1995年为3.82倍,2000年则上升到4.80倍。刘燕舞(2012)通过对南部、北部、中部等几个区域的数据整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农村年轻人的自杀人数占总自杀数的59.31%,老年人的自杀则只占24%,而2000年以后的10年间,年轻人的自杀人数只占总自杀数的8.92%,老年人的自杀却占了79.19%,很多村民小组在最近十年来老年人自杀死亡人数占到了其所有死亡人数的至少30%以上。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笔者前期的观察和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的问题其实已经相应严重,但这一问题却未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封建社会下尚有如此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培育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背景下,这一现象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使老有善终,理应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有关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老年人自杀动因的研究综述。国内关于农村老年人自杀动因的研究主要基于实证研究和理论抽象两条线索展开。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案例进行剖析,来探寻其自杀的原因。鞠红珍、孙淑香(2000)通过对30例农村老年人自杀情况分析,提出自杀主要与情绪抑郁(63.3%)、丧偶(56.67%)、子女不孝(73.30%)、独居(66.67%)、生活无保障(26.60%)等因素有关。郭星君郭李君(2007)通过对其所在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诊的97名农村老年自杀患者,发现导致自杀的诱因排列前五位的依次为急慢性疾病困扰占23.71%、经济困难占18.56%、子女不孝占14.43%、家庭不和占12.37%、精神障碍占11.34%,其它诱因尚有配偶死亡、夫妻感情不和、生活规律发生重大变化等。吴磊等(2009)以安徽省宁国市Y乡Z村为例,对该村2001—2005年74位死亡老年人中的29例自杀死亡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自杀的原因包括:家庭养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功能日益衰减;家庭养老的基础太薄弱,养老水平较低;家族影响力的衰减直接影响了家庭养老质量的保证;社会转型带来家庭中人们价值观念、养老敬老观念的变化,家庭的养老荣誉感和责任逐渐淡化等。另一派学者则是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深层次原因。赵晓峰、钟琴(2012)认为,近年来,对中国农民自杀现象的研究逐步从公共卫生学领域延展到社会学领域,社会学进路的农民自杀研究聚焦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区分为两种视角:其一是静态的研究视角;其二是变迁的研究视角。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研究,又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两种理论倾向:代际关系变动说和自杀秩序形成说。他们认为代际关系变动说和自杀秩序形成说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释了近30年来的农民自杀现象,为正确理解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释框架。刘燕舞(2013)梳理了国内关于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原因的理论研究脉络,认为主要沿三条理路展开:一是医学或自杀流行病学的理路,认为自杀主要是个体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极端表现;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路,认为农民自杀是由社会结构及其变动所决定的,从宏观层面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所致,从微观层面分析则与代际关系变动、夫妻关系变动等家庭结构的变化紧密关联;三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路,主张农民自杀是文化、价值或行动决定的。(二)治理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问题的对策综述。针对当前已经出现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学者均认为有必要尽快采取综合性的危机干预策略,以尽可能地缓解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困境。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第一,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倡导尊老养老风气,加强孝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第二,维持家庭和谐,加强农村社区(村落)老年团体的建设,以便老年人能获得更多的家庭照料和精神慰藉;第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改善农村老人的生存环境,加强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第四,加强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第五,加强农药及灭鼠药等毒物的管理等等(鞠红珍、孙淑香,2000;郭星君、郭李君,2007;童玉英,2008;高翔,2010)。(三)简要评述。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从中发现一个引人思考的现象,即从事本选题研究的学者们,多是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去探寻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原因,但在探求治理该问题的对策时,又最终不得不落脚于寻求经济对策,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保障水平等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受所从事专业和研究领域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问题的成因,如果脱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单独从医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是舍本逐末、以偏概全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难以脱离当时的经济背景。正是基于此考虑,本文力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去探寻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偏高的原因,寻求解决该问题的经济学对策,以弥补目前对该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原因的经济学解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视角的解析。“二元经济结构”的说法最初是由刘易斯提出,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发展中国家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在城乡关系上容易出现城市偏向的误区。中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源倾斜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其资源倾斜主要是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分配的严重不均,由于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农业的比较收益的持续降低导致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弱化,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其身体机能低下,经济收入随之减少,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日益艰难。按照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才会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才能加速二元向一元的转化。中国的农业剩余人口转移主要使通过两种途径:发展农村工业和促进跨地区流动(即进城务工)。年轻一代多向城镇流动,致使人口结构及家庭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维系的基础开始动摇。但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和生活费用持续增长,农村老人养老成本不断攀升。经济收入的日益下降与养老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条件恶化。从集体经济的机会相对均等中走过来的中国农村老人,对自由和平等仍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与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的底层现实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农村老人高自杀率的情况也随之产生。(二)福利经济学视角的解析。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创立福利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调节收入差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本质上就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通过资金筹集与支付的不对等而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其实际的推行中,新农保的参保率虽高,但由于其保障水平有限,对于农村老年人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尽人意。2002年开展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也存在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参合农民的受益率和受益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对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的作用并不明显。新农保不能为其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沉重的医疗压力得不到有效分担,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应有的社会福利,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得不到实际改善。农村老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遇到问题时一般会直接向儿女寻找解决方法,但由于新农保、新农合保障程度低等问题不直接涉及到家庭中的年轻一代,老年人在处理方式的选择就狭窄了许多。在协调处理未果的情况下,老年人多会在激愤、绝望和孤独中选择自杀。(三)成本收益理论视角的解析。生存条件的日益严峻与实际收入的严重不对等是农村老人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对其生存成本进行具体分析,农村老年人在各方面的支出也有所差异。原铭(2015)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农村老年人数据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成本中生活成本约占29%,以满足吃、穿、用、行等方面的需求为其主体需求;而医疗成本约占42.86%,几乎占到农村老年人养老总成本的一半;而与支出不相匹配的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却极其有限,该研究表明,农村老人的收入约占其支出的57.18%,收入与支出的严重不对等使得老年人不得不依赖于子女。而在农村社会中普遍以市场经济的各种观念和规则来评价和衡量老年人的价值,认为老年人劳动能力逐渐丧失而无法再创造财富,形成了老年人“老了就没用了,老了就该死了”的观念。农村老年人普遍接受这种经济理性规则,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同时还为子女的生活造成了负担,活着便让老年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处于农村社会底层的老年人很可能选择自杀。

四、治理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经济对策

(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老年人增收节支。政府应当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制定公平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对农民进行生产性补贴、收入补贴和生态补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同时,应加快农村从单一种植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农村老年人参与劳动的可能性,并延长其可能的劳动年龄。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养老和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再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改善,切实解决新时期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二)提高农村老年人政策性和商业性经济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从制度功能来看,新农保和新农合制度对推行对农民养老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养老风险,提高了他们的福利水平,建立起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保障机制,为城乡社保的均等化发挥了制度的过渡性作用。而在当前这两项制度己基本实现“广覆盖”目标的形势下,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其可持续性,通过增加投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其保障水平和制度运行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应采取措施倡导和鼓励农村居民选择运用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来分担和转嫁养老风险,不断提高自我保障意识和保障能力。(三)提高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机会成本主要体现为经济上的损失和对自身和子女精神及名誉上的损害。经济损失主要体现为老人生前的劳动收入及其养老金收入;精神上的损害主要体现为老年人自身本可以享受的颐养天年之乐和子女们承受的丧亲之痛及不孝的指谪。如前文所述,通过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可以增加老年人自杀经济上的机会成本。在社会人的假设下,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因此会在情感上产生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年人自杀不仅是因为生前经济上的收益有限,更是因为情感上没有足够的羁绊。笔者认为,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弱化对老年人的价值衡量,同时重视传统文化,宣扬孝道,让更多的年轻人关心当下日益陷入困境的老年人,使老人更多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使老年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多一些对家庭和亲人的留恋。

参考文献:

[1]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4(4):157-176,245.

[2]高翔.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8):190.

[3]郭星君,郭李君.97例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7):849-850.

[4]鞠红珍,孙淑香.30例农村老年人自杀情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4):441-442.

[5]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刘燕舞.农村老年人自杀及其危机干预(1980-2009)[J].南方人口,2013,28(2):57-64,56.

[7]童玉英.从农村家庭变迁看农村老人自杀现象[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2):45-47.

[8]吴磊,陆卫斌,朱冠楠.浅析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以安徽省宁国市Y乡Z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4):7-8,11.

[9]原铭.农村养老成本和养老金比较研究———基于山西省晋城市农村老年人数据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自杀现象范文篇6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文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按照此统计结果推断,一个有约8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约有1600人死于自杀。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结束生命这么简单,它同样给亲朋好友等人群带来巨大伤害。据统计,一般一个人的自杀至少能够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2.1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杀者将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的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2心理矛盾冲突

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2.1自杀者平静阶段

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转三、自杀的原因

3.1自杀的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样具有青年期的特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在很多的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未来,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和审美等等。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是个体角色的定位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当今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时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更易于形成自杀机制。

3.2自杀的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对自杀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处在时尚潮流中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常常是时尚的先锋,还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的拥有者,然而他们也是自杀的高危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但他们却选择结束自己年青的生命。他们拥有爱自己的亲人,但却选择了让自己的家人尝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为什么呢?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中曾说: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安不是生理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那么大学生由抑郁、不安而导致的自杀现象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呢?

首先,从家庭方面看。今天的大学生多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辈们从改革开放政策中获益,纷纷脱离了以前的贫困。然而在这个什么都离不开科技的年代,他们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不过没关系,他们有孩子,孩子可以弥补他们的这种缺失。法国名人拉康曾说,孩子的欲望就是父母的欲望,这句话在中国的父母亲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自己曾经没有实现过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学习成绩永远是最好的,上的大学也要是名牌大学,每天孩子的三餐都要准备得妥贴,心理才觉得踏实,每年高考考场外面焦急等待的家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认为自己以前家里穷,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有这个能力就一定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种想法固然没错,但是,这个好的环境若是包括早晨为孩子在图书馆占座位,中午为孩子在食堂排队打饭,晚上陪孩子上自习。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能健康吗,能承受得住吗?有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便是因为这样的一位父亲而自杀了。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在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本身时,或许也应该把视角转向他们的父母亲。

其次,从校园文化看。现在的手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校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单就网络而言,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就带来很大的改变。一方面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可以在这上面看到许多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且社会性和规范性比较弱。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在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也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诸多烦恼,这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许多时间用在网上冲浪,而疏远与身边同学的联系。然而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它并不能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惑,这也使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很孤独,在郁闷时、遇到烦恼时觉得找不到人说话。网络一方面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孤独与冷漠。而本身郁闷与孤独常常是自杀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君厚译.拉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自杀现象范文篇7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性行为与客观的毁灭性行为。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当前,分析自杀成因的理论很多,下文笔者从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自杀形成的主要成因。1.人格特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自卑、紧张、焦虑、多疑、爱幻想以及与他人缺乏交流等方面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内向、自尊心较强、兴奋性低、自律性较差、缺乏情绪稳定性、有精神质倾向的人群也较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些人群孤僻、孤独、低落、悲观、自责心较重、消沉等主要特征的人群自杀发生率也较高。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的氛围,如果孩子成长的家庭是单亲或者有家庭成员曾自杀、家庭暴力等,他们出现自杀念头以及自杀行为的几率会较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得多。其次是来自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人群经济水平较高的自杀念头比收入一般的概率要高出很多。再者就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像成长在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高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生。3.社会因素。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很多社会规范的缺失导致某些人群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认知的约束与规范,这些人则是较易走向极端的人群。再者就是社会模仿,传媒对自杀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很多未成年人都没有成熟的心理,往往会轻视轻命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然后就是较大的社会压力,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都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下降。四是社会隔离,快节奏的工作,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往往内心空虚。4.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一旦遇到了挫折,若未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他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会降低,这种情况若持续发展便会失去意识,变的容易冲动而且对错不分。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意识以及矛盾冲突、恶劣的情绪等,所以选择将自杀死亡作为最简单彻底的手段。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认知,并发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失衡,压力会变得较大,进而提高了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三、自杀的防预和治疗

1.加强筛查力度。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及时的发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自杀倾向的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并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2.大众教育。对普通群众、特殊人群、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民众对自杀机制的认知得以提高,对自杀有明确的防范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降低心理问题和自杀风险的措施。据大量调查表明,对因抑郁而产生的自杀倾向的发现和治疗是最为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众教育。3.加强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杀行为的复发率,使疗效得到巩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以及人本主义疗法等。与其他治疗的方法相比,自杀倾向者能够在认知疗法治疗后将复发率会降低至50%以下。4.对自杀主要途径控制的有效方法。自杀者自杀的方法一般都有较强的致死性,因为必须对武器、神经麻痹药物以及剧毒类药物加强控制与限制,使致死性高的自杀率有效降低。

作者:赵锴文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炜.自杀行为的心理学综述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自杀现象范文篇8

[论文摘要]指出人们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对大学生自杀解决的途径存在单一性。

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原因、对策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大学生自杀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周围的学生、老师留下难以抹去阴影甚至是心理的创伤,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社会造成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大学生自杀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公共行理心理卫生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虽然大学生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2005年10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博导刘华山教授在对国内四大省市的16所知名高校进行调研后据统计指出: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只在十万分之二到四之间,远远低于我国十万分之二十三的自杀率,也低于同龄人的十万分之十五的自杀率。从绝对人数和自杀率来看,这两年大学生自杀增多的幅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大,我们有将大学生自杀数量异常放大的错觉,这是由于媒体(包括网络)的报道增多,社会对自杀现象关注的表现。一些专家认为:和社会别的群体比较起来,大学生不是自杀高危人群,但是,大学生是知识阶层,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其自杀行为也容易被放大。

二、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

对于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人们习惯于重生理、心理上的分析,而轻社会文化原因上的分析;即便在进行社会文化上的分析时也存在片面性。

对于大学生自杀人们一般从心理学、医学的角度去解释,并对此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力度。但事实表明:大学生自杀除了生理、心理原因外,还有社会文化原因,他们有的是或者更多的是由环境与人生观所引起的。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1]有人对美国爱达荷洲立大学60名自杀未遂大学生自杀原因调查,85%的学生认为“生活再也看不到任何意义”而其中93%的人在生理和心理是健康的[2]。爱米尔·杜尔凯姆是当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自杀论》中否定了将自杀起因归结为心理机能因素的做法,运用大量的事实和统计资料,证明了“自杀主要不是取决于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也就是说,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和一些共同的社会思潮及道德标准等对人自杀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杜尔凯姆的分析十分有借鉴意义,我们不能把大学生自杀行为只归结为自身原因(如精神疾病),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与人生观的问题。据此大学生有些现象我们不难理解:有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让一些大学生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一些无辜人的生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种不健康的人生观(即“新新人类”所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导致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容易受影响,进而缺乏正确的生死观,漠视生命。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自杀,我们不能单一看作是生理、心理的原因,更要从生命认知和生命意识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对大学生自杀社会原因分析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学校上,而忽视家庭的原因。家庭作为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并且现在依然还在发生紧密联系的最小社会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强大而深远。

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等,都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早期某种心理创伤,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这些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

另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与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一定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这一现实。反之,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形成他们的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增加了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家庭因素也会成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这一点并不为作为大学生的家长所注意,当大学生发生自杀事件时,人们尤其是家长把原因一味地归结到学校,这对学校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学校在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压力下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已经把太多的精力发在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上。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一个大学生自杀往往集多个原因于一身,抑制大学生自杀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整个社会来努力。

三、对大学生自杀解决的途径存在单一性

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干预,但仍未有效地控制大学生上升的势头。

我们要改变以前只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强化生命教育的综合性预防模式:各高校除了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敢于之外,还要把生命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范畴,开展生命教育。当今生命教育的思想已逐渐突破当初从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物理保护层面,透视到了教育中种种脱离生命之源、种种无视生命的存在而导致生命的无意义的现象,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教育的本质出发,开展生命教育,预防大学生自杀才抓住了根本。意大利教育家蒙立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完整的、丰富的生命是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而生命教育正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大学生命教育的作用在于:其一,唤醒的大学生生命意识。其二,开发大学生生命潜能。其三,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尚未全面推出“生命教育”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似乎很遥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开展生命教育的作用持审慎的态度。生命教育的意义对预防大学生自杀显而易见,我们坚信,从生命教育这个新视角出发,在高校大力开展生命教育,能有效的预防大学生自杀。

参考文献

[1]郑晓江论现代人之自杀问题及其对策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10月

自杀现象范文篇9

关键词:自杀,预防,危机干预,稳定

自杀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它不是肉体生命发展的自然结局,而是个体蓄意或自愿结束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近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许多国家自杀已成为重要死因之一,作为常见的社会问题,自杀在社会上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如果劳教人员在劳教所内自杀,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也正由于此,防止劳教人员自杀一直是劳教场所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劳教人员进行预防和必要的危机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杀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正常人的这两种力量大致平衡,生存力量占上风,当个体面临重大的打击,生存的力量和支柱瓦解时,死亡的愿望占胜了生存的力量,所以造成自杀。弗洛伊德认为自杀和抑郁症一样是罪恶感和侵略感转向自身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自杀有三个基本原因,即谋杀(恨)欲,被杀(内疚欲),宁死(无望无助)欲。

(二)感情交流理论认为,自杀也是人类感情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当人们面临某种绝境时,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表达某种无法向别人发泄的极度愤怒或是惩罚自己可耻的愿望。这一学说把自杀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理智型,自杀者经过周密比较、思考,按理性要求作出自杀选择,它具有感情交流的作用。如为了逃避他人的致死攻击和侮辱时自杀,二是无理智型,由于冲动而自杀,如和同伴吵架而自杀,三是神经过敏型,在感情情绪活动和信息方面过于敏感而自杀,如听说地球要爆炸而先跳楼自杀,感情交流说反映了人的价值观念在自杀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行为主义解释。行为主义者认为,自杀是在预期的强化上认知转变的结果。自杀者在实际生活中看不到奖励,把死亡看作是强化,死亡将导致引人注意、同情、报复和其它想获得的强化。因此自杀未遂者看到行为弓l起他人的关注和同情,也可能进一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另外自杀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人们对死者的关注和同情使有自杀意念的人看到了某些自杀的“好处‘’,通过观察学习或预期强化而促进了自杀行为的实施。

二、劳教人员自杀的原因

劳教人员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并非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劳教人员在所内自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上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吃官司、进大牢是为人所不齿的事情,进一次牢门,终身是罪人的文化,形成了许多对“两劳人员”有害的社会规则`风俗习惯和标准,一个人一旦被劳教后就会受到家庭,社会甚至自己的不同程度的歧视,不得不自我压抑、自我轻视、自我贬损、甚至自我伤害,否则就会被看作异类,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制裁。这种状况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他们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绝望,企图通过自杀的方式使自己从痛苦中获得解脱,这也就成为许多劳教人员自杀的深层次原因。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劳教人员自杀原因可能来自于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劳教人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许多劳教人员入所后受到家庭的歧视和抛弃,父母与之断绝父子关系,配偶提出解除婚姻关系,子女的冷淡漠然,亲友的疏远,许多劳教人员长期无人接见,使这些劳教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另一方面家庭的变故对劳教人员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不会正确运用合理的心理调节机制和缺乏适当的疏导途径,这些劳教人员会选择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

(三)健康方面的原因

调查显示,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和自杀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精神疾病中又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危险。而这两种症状在劳教人员身上多有体现。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的重性精神疾病,它分以下几种类型:心因性抑郁。患者精神受到创伤、心理冲突长期处于胶着状态隐匿性抑郁。患者把真实的抑郁情绪隐藏起来,以诉说身体不适的方式来表露其不良的内心体验;内源性抑郁,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情感性疾病,以抑郁和躁狂两种表现形式交替出现。患有以上三种抑郁症的劳教人员曾长期面对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长期经受情感的痛苦体验,其主要症状为犹豫不决、消极悲观、烦躁不安、饮食和睡眠状况极差、自我责备、身心感觉疲惫不堪、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异常的改变,其思维活动、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都与周围环境明显的不协调。此病多在青壮年发生,一部分人可在精神创伤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急性发病,表现为思想混乱、胡言乱语、冲动伤人和自杀;也有一部分人在没有明显诱发原因的情况下缓慢起病,最后出现行为的衰退及自杀。

此外,患有各种急慢性躯体疾病的劳教人员。一一尤其是吸毒人员,难以忍受病痛、丧失了治愈的希望而时时面临死亡恐惧感也会自杀。长期不愈的躯体疾病也可引发精神疾病,两者一起发生作用导致其自杀。

(四)心理方面的原因

以下人格心理特征也可成为引发劳教人员自杀的风险因素:一种是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固执,对他人抱有深刻的敌意,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焦虑不安,对负性情感持拒绝的态度,缺乏自我纠错的能力,在人际冲突中习惯以死相威胁;一种是多愁善感,性情抑郁,不堪重负,不能承受挫折,依赖性强,缺乏决断力,胸襟狭隘,嫉妒心强,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灵活性差,喜欢向他人倾诉自己的躯体不适和不良情绪,在一定场合会流露出自己的消极言行;还有一种是情绪不稳定,遇到突发的情感事件容易大喜大悲,往往因“一念之差‘’做出难以挽回的决定。这些人格心理特征归根结底是他位早年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造成的,但在遇到应急事件时极易选择自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劳教人员自杀的预防

劳教所内自杀预防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劳教人员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许多自杀行为的发生,与心理素质的低下、心理技能的缺陷密切相关。要通过教育、咨询,使劳教人员学会运用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应付劳教所内各种困境的压力,处理好各类冲突,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性格内向、抑郁寡欢、胆小怕事的劳教学员要加强训练。

(二)对劳教人员进行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心理矫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劳教人员的情绪表现和心理测验结果加以评估。一般认为具有以下情况的人具有较大的自杀危险性:情绪低落抑郁者;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其亲友中曾有人自杀过;性格内向、不善交流者;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应激者;吸食患急慢性疾病者。对具有以上条件之一的劳教人员应该进一步以心理测验辅助评估,加强对其管理和危机干预。

(三)加强管理严格防范,控制危险物品,加强民警对劳教人员的直接管理,减少劳教人员独处的机会,防止劳教人员利用独处时机实施自杀行为。定期经常性进行安全排查,要加强对刀等锐利物品和绳索、电、药物的管理和控制,及时排除对劳教人员自杀有助的隐患。

(四)严格控制对自杀行为的报道。许多研究显示,当某地区新闻媒体对自杀事件大肆渲染和报道后,该地区自杀率有明显上升的现象,这说明自杀行为确实存在暗示和感染性,劳教所内应当严格控制对自杀行为的宣传,减少甚至是杜绝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的传播自杀行为,避免劳教人员对自杀行为的模仿和感染。

(五)减少社会心理应激,及时处理心理危机。外部社会心理应激是促使劳教人员自杀的重要动因,导致自杀的应激源往往来自劳教所内的生活和家庭因素,如有的劳教学员因为长期关押,精神上十分紧张,心理上压力大,此时遇到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或同时受到来自劳教所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紧张事件,很容易造成难以承受的危机状态,从环境方面减少心理紧张因素和压力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措施。但在现实中又不可能没有压力,因此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劳教人员面临的心理危机,帮助其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劳教人员自杀的危机干预。

劳教人员自杀的动机可能由于悲观绝望、委屈抗议、畏惧罪责、迷信驱使和精神障碍等,对于具有自杀倾向的劳教人员,仅仅之对其进行教育、疏导是不够的,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危机干预。

(一)建立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就要及时的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情绪严重低落的劳教人员,常表现出自以为是、隔绝与外界沟通甚至退缩的心态。有时,他们不仅不愿与管教交流,而且对心理矫治人员的关心,也会以冷漠予以回应。因此,心理矫治人员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诚心去感受其绝望和痛苦,并告知你的感受,如果僵局仍无法打破,可以鼓励其与他人沟通,必要时也可以找其最亲近或最信任过的人与其谈话,通过自然真诚的方式,与劳教人员建立信任关系。

(二)重视其异常情况,耐心倾听。具有自杀倾向的劳教人员,其异常的行为和言行常会令你感到困惑,这时作为心理干预者要耐心倾听其诉说,逐步了解和确定其产生自杀危机的真正原因。在倾听劳教人员倾诉中,心理干预者要运用同理心,和其一起体验沮丧、绝望、无助等情绪,使其意识到自己正在受到关注、理解和支持。劳教人员的倾诉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疏泻和放松的过程。在倾诉结束后,干预者就基本可以了解主要问题,这时干预者可以运用支持技术,尊重当事人的感觉和体验,进一步使他们的情绪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分析并解决问题。心理干预者可以运用干预技术,通过启发、引导、鼓励、暗示等方式和要自杀的劳教人员共同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寻找克服困难和应付危机的策略、方法和资源,通过全面分析要使劳教人员明确其完全可以顺利应付困难,并鼓励和引导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妥善处理自己的问题,控制自己的行为。冲动性的自杀者可能经过短期的干预降低或打消自杀意向,但有的经过干预后,可能仍没有改变自杀的意向。这时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既要严格夹控,避免其独处,又要严格管理,防止其与危险品接触。在当心理干预者认为其受业务能力的限制,无法为劳教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时,应当及时转交其他的专业人员。

综上所述,对劳教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甄别,特别是对存在人格缺陷、心理障碍,重大家庭变故、遭受重大挫折和打击的劳教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对有自杀倾向的劳教人员加强监控和防范,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就能有效预防自杀行为,保场所的安全稳定。

参考书目:

1施顯烇《情绪与行为问题》王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9年3月出版。

2郑晓边著《心理变态与健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三次印刷。

3狄小华著《罪犯心理矫治导论》群众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高汗生主编《犯罪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5鲁龙光著《疏导心理疗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

自杀现象范文篇10

美国学者柏忠言在其名著《西方社会病》中,把自杀看成一种“社会病”。在他眼里,自杀既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父母是子女面对和交流起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成员。假若一个人连对父母的爱心和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对其他人、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关爱和责任感的淡化与缺失,其归因分析呈现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从总体上说,主要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个人原因

2001年12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二年级学生贺某坠楼自杀,据其同学反映,可能是因为成绩原因心理压力过大以致走上不归路;2003年,广东一所高校一名6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采取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学业的失败和就业的困难让部分大学生失落、沮丧、沉沦以至轻生,在感叹他们愚昧、幼稚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但最根本的却是责任感的失落。

爱情的挫折和失败也是引起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对于女性大学生来说,当她们发现爱情不如己意,没有童话中描绘的那么美好与浪漫时,很多人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挫败感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感。为情所困是许多女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这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处理异性关系不当,人际沟通差等问题。

(二)家庭原因

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是近一二十年,当代中国家庭成员的角色错位现象极其严重,父母在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及成长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主次失调和越俎代庖的倾向。这样发展下去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很少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关爱父母,忽略父母的内心感受,天然地以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心安理得地习惯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对生活、学习乃至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庭教育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和永生难忘的,当学生走上社会与人们接触时,他们就会习惯性、推己及人地流露和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关爱、缺乏责任感的生活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家庭教育的扭曲早已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心灵中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当“小皇帝”和“小公主”怀抱着一颗无爱心、无责任感的冷漠之心踏上社会之时,社会的回报往往也是冷漠无情、世态炎凉和“孤独求败”的境遇,于是他们就会感觉到整个社会充满悲凉、缺乏同情,没有任何留恋的价值和意义。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个别的大学生会在饱受挫败感、失落感和孤独感的煎熬与折磨后毅然地踏上黄泉之路。

(三)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德育内容空泛化、教条化、概念化,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人需求。学校对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几乎没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课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空洞淡化了对学生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让在爱心和责任感方面本来就先天不足的大学生更是营养不良。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积极承担一个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除时弊”的责任,反而陷入了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无兴趣、无意义”的生命虚幻状态。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进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和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和精神的绝望,以至于抛弃家人、舍弃生命。

(四)社会原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元文化彼此交融,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也日益激烈。这使得当代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日益明显。另外,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海量信息,特别是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暴力等消极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对信息难以筛选甄别和难以抗拒的同时,对爱心、善良和责任的重要性也逐渐呈现淡化、模糊、忽略,甚至忘记。

2、从儒家孝道思想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

亲恩不可忘,百善孝为先。十多年前,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其好友叶曼女士得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三毛太不孝!”的确,父母为大学生操劳一生,历经艰辛。《诗经》也曾感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等到他们年迈,需要儿女来尽孝、颐养天年的时候,儿女却抛下父母、先他们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对老人而言是最为残忍的事。一旦大学生选择自杀,就等于粉碎与葬送了父母甚至家庭,以至于整个家族几乎所有生活的意义和未来的希望。从儒家孝道思想视角来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更能有助于我们从伦理层次对此问题作深入的理解。儒家孝道思想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事亲

儒家认为行孝道首要的要事亲,即奉养父母。事亲最重要是对父母要关爱体贴,以养为先、以敬为本。孟子云:“仁之实,事亲是也。”论语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的本质在于“敬爱而不失奉养”。孝敬孝敬,重在敬也。《论语》中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意思是当我们为父母做事情或者让给父母吃佳肴的时候,我们面色难看,就是做样子给父母看,不是心甘情愿的,这能叫做孝吗?这不但是要求我们对父母要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更要敬重父母。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老者安之”。

事亲还表现在与父母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要讲究技巧和策略。特别是遇到父母与自己意见不一致时,儒家孝道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见志不从”时,要“几谏”,即委婉的建议,这主要是指跟父母沟通时要讲究方式,策略与技巧。

2.安身立命

遵守孝道除了最基本的事亲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要安身立命。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安身,即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顺最基本的就要是做到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不仅仅属于我们个人,它是父母所赐,我们不能轻易毁伤。而现在有些大学生,遇到一点困难,动不动就自残,连自己的身体发肤都保护不好,甚至很多轻生,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感受。《论语》有云:“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自杀实际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俗语讲,母子连心,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当子女先于父母而去时,可想父母是怎样一种感受啊!《论语》里记载,当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世时,“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与颜回情同父子,当颜回英年早逝时,至圣先师发出的感叹是何等的悲壮与哀戚!二是要立命。我们来到人世间,不仅仅是敬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对他人和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更要扬名立命,以显父母,这也是孝的重要内容。在敬奉父母的基础上,要不断地努力奋斗,开创一番事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父母争光,让父母放心、安心,这是作为子女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一味地敬奉父母、胸无大志,不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不去报答父母几十年的养育之情与大恩大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类,安身立命、以显父母是天经地义、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3.泛爱众

儒家的孝道不仅教诲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力,还应该将这份孝心,将对亲人的关爱、责任与感恩不断放大,推己及人,进而产生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责任与感恩,实现“全孝”和“大孝”。《论语》中早就有论述:“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悌是一个德行的基础,除了孝悌,还应该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向社会上其他成员,达到“泛爱众”。而孟子概括得更为经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是对自己亲人充分体现关爱和责任,对别人的父母和孩子一样的要体现这种大爱。

我们只有从小就关爱父母、感恩父母,并勇于为父母承担责任和义务,走上社会以后,才能自然会将这种人间的大爱、世间的至善推己及人,对他人,对社会报一颗关爱、感恩的善心,学会与人为善,正确与人相处和沟通。《孝经》中早就说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孝顺的人,对他人和社会必然有一个善良和仁慈的心,这种爱心是可以放大、扩展、外化和“传染”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道理。

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瑰宝,是人类良心、善心、爱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永恒主题。当大学生们真正明白孝道的真谛,正确、合理地树立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并以一颗赤诚的爱心面对这个温情脉脉的世界时,他们还会选择自杀吗?面对诸多大学生因爱心和责任感的缺失和淡化而最终导致的自杀现象,我们必须从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着手,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北京大学在推行孝道教育方面可谓有独创之举:将在2009自主招生过程中进行监督举证,对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一经查实,不予录取。另外,在考试中有可能设置相关考查环节,淘汰那些不孝的学生。推行孝道感恩教育、关爱及责任感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集体倡导和共同努力,这对预防大学生自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从根本上、情感上减少甚至杜绝大学生自杀的良方,它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