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纪处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7:35:45

政纪处分

政纪处分范文篇1

第一条为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方针,进一步做好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处分决定执行工作各个环节中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保障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浙江省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等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党纪政纪处分执行工作责任制由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范围。

第三条实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组织和行政分级管理,加强协作配合和监督制约的原则;采取谁主管谁负责、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办法。

第二章责任内容

第四条党委(党组)、政府及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职责分工,分别对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第五条纪检监察机关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职责:

(一)在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后的15日内,将《处分决定书》、《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送达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或所在党组织,其中《处分决定书》应同时抄送相应的组织部门和人事、劳动部门;

(二)对违法犯罪的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刑事判决书作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纪检监察建议书;

(三)组织协调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分别按照党员组织关系或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工作职责:

(一)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人员的人事栏案;

(二)调整受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以上处分人员的职务、级别和工资待遇,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三)审核受处分人员处分期内的工资调整,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四)对有关人员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和受劳动教养、刑事处罚后的工资作出处理,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五)按规定对受处分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和使用:

(六)分别对管辖范围内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人事部门按人事管理权限规定,办理判处主刑人员的开除公职手续。

第七条公安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分别、承担下列职责:

(一)公安机关应将因、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而受到罚款、拘留、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的党员、监察对象的有关情况,书面告知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及受处罚人员所在单位或党组织;

(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将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而受行政处罚人员的《处罚决定书》,及时送达被处罚人所在单位或党组织。

第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按照《关于在案件查处过程中相互提供案件材料的若干规定》(浙纪发C1999]16号)要求,将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或不起诉决定书等案件材料提供给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

第九条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及党组织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职责:

(一)收到《处分决定书》一个月内,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并执行处分决定;

(二)填写《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并报送作出处分决定的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的组织人事部门;

(三)根据有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刑事判决书,按规定直接对受处罚人员的职务、工资待遇等作出相应处理,或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四)对有关人员受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和受治安处罚、刑事处罚后的工资作出处理;

(五)及时将受处分人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和考核使用等处理情况,书面告知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的组织人事部门;

(六)对国家公务员和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按规定确定年度考核等次。

第十条受刑事处罚或受行政处罚应追究党纪责任的农村(社区)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应及时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报批或备案。

第十一条相关单位负责协助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做好受处分人员违纪所得的收缴、退赔工作,取消或纠正受处分人员违纪获得的其他非经济利益,并向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书面反馈协助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党组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或上级、同级纪委的纪检建议书,负责向主任会议提出建议,提请常委会依法罢免上级人大个别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领导的职务和撤销由其任命的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或接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人大代表的辞职请求。

第十三条政协党组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或上级、同级纪委的纪检建议书,按照干部任免权限,提请主席会议或常务委员会议按有关规定撤销受处分人员的政协职务。

第三章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执行工作责任制的各职能部门或单位违反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处分决定书》送达受处分人和受处分人所在单位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的;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宣布、执行处分决定的;

(三)未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人员人事档案的;

(四)未将受处分人员应降低的职务、级别、工资或应取消的奖励、荣誉等非经济利益书面告知所在单位执行的;

(五)违反受处分人员年度考核、确定考核等次规定的;

(六)在处分期内晋升受处分人员职务(级别)的;

(七)违反规定给受处分人员调整工资的。

第十五条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违反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一)未按规定时间和范围宣布处分决定的;

(二)未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本人人事档案的;

(三)未按规定降低受处分人员职务、工资或者取消其奖励、荣誉等待遇的;

(四)未按规定执行有关人员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或行政、刑事处罚后的工资发放标准的;

(五)违反对受处分人员的年度考核规定,确定考核等次的;

(六)收到刑事判决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未及时按党员组织关系或干部管理权限向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劳动部门书面报告情况的。

第四章附则

政纪处分范文篇2

第一条为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方针,进一步做好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处分决定执行工作各个环节中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保障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浙江省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等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党纪政纪处分执行工作责任制由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范围。

第三条实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组织和行政分级管理,加强协作配合和监督制约的原则;采取谁主管谁负责、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办法。

第二章责任内容

第四条党委(党组)、政府及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职责分工,分别对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第五条纪检监察机关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职责:

(一)在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后的15日内,将《处分决定书》、《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送达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或所在党组织,其中《处分决定书》应同时抄送相应的组织部门和人事、劳动部门;

(二)对违法犯罪的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刑事判决书作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纪检监察建议书;

(三)组织协调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分别按照党员组织关系或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工作职责:

(一)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人员的人事栏案;

(二)调整受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以上处分人员的职务、级别和工资待遇,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三)审核受处分人员处分期内的工资调整,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四)对有关人员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和受劳动教养、刑事处罚后的工资作出处理,并书面告知具体执行单位;

(五)按规定对受处分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和使用:

(六)分别对管辖范围内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人事部门按人事管理权限规定,办理判处主刑人员的开除公职手续。

第七条公安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分别、承担下列职责:

(一)公安机关应将因、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而受到罚款、拘留、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的党员、监察对象的有关情况,书面告知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及受处罚人员所在单位或党组织;

(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将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而受行政处罚人员的《处罚决定书》,及时送达被处罚人所在单位或党组织。

第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按照《关于在案件查处过程中相互提供案件材料的若干规定》(浙纪发C1999]16号)要求,将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或不起诉决定书等案件材料提供给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

第九条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及党组织在执行工作责任制中承担下列职责:

(一)收到《处分决定书》一个月内,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并执行处分决定;

(二)填写《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并报送作出处分决定的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的组织人事部门;

(三)根据有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刑事判决书,按规定直接对受处罚人员的职务、工资待遇等作出相应处理,或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四)对有关人员受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和受治安处罚、刑事处罚后的工资作出处理;

(五)及时将受处分人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和考核使用等处理情况,书面告知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的组织人事部门;

(六)对国家公务员和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按规定确定年度考核等次。

第十条受刑事处罚或受行政处罚应追究党纪责任的农村(社区)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应及时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报批或备案。

第十一条相关单位负责协助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做好受处分人员违纪所得的收缴、退赔工作,取消或纠正受处分人员违纪获得的其他非经济利益,并向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书面反馈协助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党组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或上级、同级纪委的纪检建议书,负责向主任会议提出建议,提请常委会依法罢免上级人大个别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领导的职务和撤销由其任命的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或接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人大代表的辞职请求。

第十三条政协党组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或上级、同级纪委的纪检建议书,按照干部任免权限,提请主席会议或常务委员会议按有关规定撤销受处分人员的政协职务。

第三章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执行工作责任制的各职能部门或单位违反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处分决定书》送达受处分人和受处分人所在单位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的;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宣布、执行处分决定的;

(三)未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人员人事档案的;

(四)未将受处分人员应降低的职务、级别、工资或应取消的奖励、荣誉等非经济利益书面告知所在单位执行的;

(五)违反受处分人员年度考核、确定考核等次规定的;

(六)在处分期内晋升受处分人员职务(级别)的;

(七)违反规定给受处分人员调整工资的。

第十五条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违反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一)未按规定时间和范围宣布处分决定的;

(二)未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本人人事档案的;

(三)未按规定降低受处分人员职务、工资或者取消其奖励、荣誉等待遇的;

(四)未按规定执行有关人员停职审查期间、逮捕后或行政、刑事处罚后的工资发放标准的;

(五)违反对受处分人员的年度考核规定,确定考核等次的;

(六)收到刑事判决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未及时按党员组织关系或干部管理权限向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劳动部门书面报告情况的。

第四章附则

政纪处分范文篇3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以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以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命令、指示的;

(二)制定或者采取与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定或者措施,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经上级机关、有关部门指出仍不改正的。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颁发有关证照的;

(二)对不具备法定条件机构、人员的安全生产资质、资格予以批准认定的;

(三)对经责令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撤销原行政许可、审批或者不依法查处的;

(四)违法委托单位或者个人行使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权或者审批权的;

(五)有其他违反规定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或者审批行为的。

第六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批准向合法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超量提供剧、火工品等危险物资,造成后果的;

(二)批准向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提供剧、火工品等危险物资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条件的。

第七条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干预、插手安全生产装备、设备、设施采购或者招标投标等活动的;

(二)干预、插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或者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的;

(三)干预、插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的;

(四)有其他干预、插手生产经营活动危及安全生产行为的。

第八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申报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组织审查验收的;

(二)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规定采取措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

(三)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组织、参与瞒报、谎报、拖延不报的;

(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的;

(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报告、应急救援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

第九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的;

(二)阻挠、干涉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不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第十条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

(二)违反规定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或者其他营利活动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在安全生产领域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本人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煤矿的处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三)出借、出租、转让或者冒用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四)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六)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第十二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

(四)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五)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六)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七)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二)组织或者参与破坏事故现场、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有关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

(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或者擅离职守的。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匿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负责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对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资质验证、设计、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留用察看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企业、事业单位中除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政纪处分范文篇4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一)处分决定未按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宣布。处分决定一般应在发文之日起1个月内宣布并执行,而有的单位或部门为了缩小影响甚至不宣布,有的处分决定没有送达给本人。如我县某镇卫生院院长黎某某因犯受贿错误,被县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主管部门没有将处分决定送达给本人,直到调资时需出具处分决定,本人才到县纪委提及此事;某单位一受处分人员,来纪委申诉,其申诉的理由之一就是从未收到对其的处分决定。

(二)未按处分决定降低职级待遇。受党政纪重处分的人员,按规定必须降低其职级待遇,由于直接涉及到被处分者的切身利益,有的单位或部门碍于情面,不能坚持原则及时办理调整手续。如我县某镇社会事务办原主任邓某某因犯贪污错误,于2005年12月被县纪委、监察局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该镇未按规定上报人事部门降低其工资,直到2006年10月在县纪委的督促下才办理了降低其工资手续。

(三)在年度考核、党员评议中未执行处分决定。对受处分人员的年度考核、党员评议均有相应的具体规定,但有的单位或部门由于把关不严,违规确定受处分人员的考核、评议等次。

(四)处分决定归档材料不完备。有的单位或部门由于组织关系和行政关系分别隶属,党政纪处分决定没有装入其本人人事档案,有时由于传递延误或者承办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导致处分决定及相关材料未装入本人人事档案。

纪律处分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是不能起到教育本人及其他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效果;二是影响了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处分决定执行不及时到位,将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不能给干部的调职、调级、调资提供准确信息,给组织和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考察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上述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有些领导或承办人员忽视党政纪条规的学习,忽视党政纪纪律的严肃性,党性原则不强,凭个人主观好恶办事;因关系网,凭人情左右原则,出现人情关系代替组织纪律,个人感情重于政策法规等不正常现象。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存在问题,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拓展思路,积极创新,使处分决定执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从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纪律处分决定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对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党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程序的规定》、《党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处分决定执行工作各个环节中的职责和分工,执行工作责任制的各职能部门或单位违反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免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从制度上保证了处分决定的执行到位。

2、建立纪律处分决定执行告知制度。在送达处分决定的同时,向受处分者的单位或主管部门送达《纪律处分执行告知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单位,一份单位盖章后带回存档。告知书内容包括处分决定宣布送达的期限和方式、归档手续以及对职务、工资、年度考核、党员评议等事项的处理要求和政策依据。明确告知不按《纪律处分决定执行告知书》的要求落实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从程序上保证了处分决定的贯彻落实。

政纪处分范文篇5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以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以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命令、指示的;

(二)制定或者采取与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定或者措施,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经上级机关、有关部门指出仍不改正的。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颁发有关证照的;

(二)对不具备法定条件机构、人员的安全生产资质、资格予以批准认定的;

(三)对经责令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撤销原行政许可、审批或者不依法查处的;

(四)违法委托单位或者个人行使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权或者审批权的;

(五)有其他违反规定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或者审批行为的。

第六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批准向合法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超量提供剧、火工品等危险物资,造成后果的;

(二)批准向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提供剧、火工品等危险物资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条件的。

第七条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干预、插手安全生产装备、设备、设施采购或者招标投标等活动的;

(二)干预、插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或者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的;

(三)干预、插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的;

(四)有其他干预、插手生产经营活动危及安全生产行为的。

第八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申报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组织审查验收的;

(二)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规定采取措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

(三)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组织、参与瞒报、谎报、拖延不报的;

(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的;

(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报告、应急救援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

第九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的;

(二)阻挠、干涉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不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第十条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

(二)违反规定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或者其他营利活动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在安全生产领域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本人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煤矿的处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三)出借、出租、转让或者冒用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四)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六)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第十二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

(四)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五)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六)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七)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二)组织或者参与破坏事故现场、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有关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

(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或者擅离职守的。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匿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负责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对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资质验证、设计、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留用察看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企业、事业单位中除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政纪处分范文篇6

一、处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申诉的原则和要求

(一)处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二)处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认真、及时、客观公正地作出处理,负责地给予申诉人答复。

(三)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需要复议复查的,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办理;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申诉,按照《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四)处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实行审、复分开,原参加案件调查和审理的人员不参与申诉案件的审理。疑难、复杂的申诉案件由申诉复查工作小组审理。

二、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申诉受理范围

(一)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申诉的范围是:不服本级党委、政府及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不服下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复议、复查、复审决定的;不服本级政府各部门行政处分决定的;上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的申诉案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其他案件。

(二)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的申诉,一般由原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委承办。如果原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委已撤销,应当由申诉人现在单位的党委或纪委承办。必要时,上级纪检机关可以直接进行复议复查。

(三)实行首诉必办,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根据申诉人提交的申诉材料和对原案件材料的审核情况,作出如下处理,并及时告知申诉人:申诉材料和案件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即应受理;申诉材料和案件不属于本级受理范围的,转有关部门处理;呈报审批或审查决定的申诉案件材料不齐全的,由呈报单位补报材料;对于处理正确不予受理的,向申诉人说明理由,做好工作。

三、处理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申诉的程序

(一)审理部门受理申诉后,要指定两名人员承办,其中一人为主办人。承办人调阅原案的全部材料,综合分析、认定原处分决定或结论中所认定的事实是否存在,原案中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原处分或原结论是否恰当。

(二)承办人在阅卷的基础上提出意见,由审理部门或申诉复查工作小组集体审议,并根据集体审议的意见,写出复议复查、复审复核报告,提请市纪委常委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三)申诉案件经复议复查、复审复核后,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处分或原结论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维持原处分或原结论:⑴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存在、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分基本恰当的;⑵原认定违纪行为主要情节存在,定性准确,个别情节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全案定性和处理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变更原处分或原结论:⑴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发生了重大变化的;⑵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存在,处分基本恰当,但定性不准的;⑶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存在,定性基本准确,但处分明显不当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撤销原处分或原结论:⑴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不存在的;⑵原认定违纪行为的情节不清、证据不充分的;⑶原结论或原处分决定所依据的违纪行为的主要情节虽然存在,但情节显著轻微,可不作为处分依据的。

(四)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认为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的处分决定不当,有权直接变更或撤销。也可以责成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变更或撤销,无正当理由,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执行,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执行情况。

如果上级纪检机关所要变更或撤销的案件是经过下级党委批准的,应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由这一级党委自行改变;协商意见不能一致的,应将双方的意见同时报上级党委决定。

四、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申诉处理决定的执行

(一)党纪申诉案件经纪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后,由审理部门办理执行手续:由本级纪委直接作出决定或批准的案件,立即办理决定或批复手续;需要报同级党委或上级党委、纪委审批的案件,及时办理请示手续;需要向同级党委、上级党委、纪委备案的案件,及时办理备案手续。

复议、复查的结论或决定应当写明党员享有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复议、复查的结论或决定应和申诉人见面,听取本人意见,复议、复查结论或决定以及批复应交给申诉人一份。

(二)政纪申诉案件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由审理部门办理执行手续:由本级监察局直接作出决定或批准的案件,立即办理决定或批复手续;向同级人民政府、上级监察机关提出请示的案件,及时办理请示手续;向下一级人民政府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原处分建议的案件,及时办理建议手续。

复审决定书应载明不服复审决定向上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的期限。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处分的决定,应送达申诉人和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送达决定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政纪处分范文篇7

一、“五条规定”适用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即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括已到退(离)休年龄,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上述干部。

按国家规定批准设立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司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总会)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机关中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上述机关中任非领导职务的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二、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凡是党和国家已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过去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实施意见》处理。

对经商办企业,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包括名誉职务)领取报酬,到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等问题,按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纪委已的有关规定处理。本人自查自纠的,可以从轻处理。

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过去没有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决定》公布实施前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按经商办企业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继续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收缴经营所得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决定》公布实施前合法持有的股票,必须向所在单位登记并依照股票交易规则售出。已持有的企业内部职工股,必须按发行时的价格立即退还企业;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关于立即制止发行内部职工股不规范做法意见〉的紧急通知》后,购买、无偿获取企业内部职工股的,除必须立即退还企业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决定》公布实施后买卖股票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依照《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处理。

无偿或非法获取的股票及其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决定》公布实施前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本单位的信用卡,应立即退还。因私事使用上述信用卡所开支的费用如数退还,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拒不交出信用卡和拒不退还用于私事费用的,从重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信用卡以及将本单位用公款办理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必须立即交出所持有的信用卡,退还因私事开支的费用,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决定》公布实施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立即退出。如不退出,由本人支付全部费用。

《决定》公布实施后,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退还公款,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决定》公布实施后,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的,由个人承担费用,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政纪处分范文篇8

一、“五条规定”适用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即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括已到退(离)休年龄,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上述干部。

按国家规定批准设立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司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总会)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机关中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上述机关中任非领导职务的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二、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凡是党和国家已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过去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实施意见》处理。

对经商办企业,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包括名誉职务)领取报酬,到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等问题,按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纪委已的有关规定处理。本人自查自纠的,可以从轻处理。

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过去没有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决定》公布实施前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按经商办企业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继续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收缴经营所得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决定》公布实施前合法持有的股票,必须向所在单位登记并依照股票交易规则售出。已持有的企业内部职工股,必须按发行时的价格立即退还企业;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关于立即制止发行内部职工股不规范做法意见〉的紧急通知》后,购买、无偿获取企业内部职工股的,除必须立即退还企业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决定》公布实施后买卖股票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依照《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处理。

无偿或非法获取的股票及其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决定》公布实施前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本单位的信用卡,应立即退还。因私事使用上述信用卡所开支的费用如数退还,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拒不交出信用卡和拒不退还用于私事费用的,从重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信用卡以及将本单位用公款办理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必须立即交出所持有的信用卡,退还因私事开支的费用,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决定》公布实施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立即退出。如不退出,由本人支付全部费用。

《决定》公布实施后,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退还公款,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决定》公布实施后,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的,由个人承担费用,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政纪处分范文篇9

《问责规定》的基本内容:分为“总则”“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实行问责的程序”“附则”共四章二十六条。同时明确地划分出问责对象范围、坚持的原则、问责的情形、问责的方式、被问责后的使用和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等。第一章规定了《问责规定》的立法目的、问责对象、实行问责的基本原则、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以及刑事责任追究的衔接。第二章规定了问责的情形、问责方式、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第三章规定了问责的程序,包括问责情形的发现、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执行、受理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等内容。第四章规定了除第二条规定的问责对象外的其他适用和参照《问责规定》的人员范围。

《问责规定》的一个亮点是将党委系统纳入问责体系,补充了以往只在行政系统问责、而同样负有领导和决策责任的党委系统却置身事外的弊端。《问责规定》的颁布实施说明了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对领导范围承担一定责任。

问责的情形上,做到了一方面使党政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到出现哪种情形应当被问责,以促使其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对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予以明确,有利于避免问责的随意性。某种情形采取哪种问责方式,由问责决定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对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问责阶段民众对问责对象的情绪反映,又体现了最大限度地教育和爱护干部,而不是将被问责的干部简单地视为一无是处,一棒子打死。问责决定的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带病复出”的现象。

政纪处分范文篇10

第二条本办法实用于**州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各级党委、政府负责本规定的贯彻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和执行本办法。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同级党委、政府抓好本办法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贯彻实施本办法,要充分发挥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单位的监督作用。

第五条党政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要对照本办法进行检查,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六条党政领导干部组织实施和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要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其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礼品礼金登记制度和不准接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

(一)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礼金,必须按规定登记上交。

(二)不得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主管范围的下属单位和个人、外商和私营企业以及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接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必须在1个月内向组织报告、主动如数上缴;不报告、不上交的,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责令其登记、上交,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党纪政纪处分。

(三)领导干部的父母、配偶、子女不得接受与该领导干部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领导干部的父母、配偶、子女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领导干部知情的视同本人收受予以处理;不知情者,经查实也要追究领导干部的相应责任。

第八条领导干部必须遵守其配偶、子女个人不准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一)州、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机构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中分管本级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机构的领导干部,其配偶、子女不得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从事与该领导管辖的行业业务相同的个人经商办企业活动;不准与该领导管辖的部门、行政机构、行业内的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直接发生商品、劳务、经济担保等关系。

(二)州、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配偶、子女不准在该领导干部的任职地区从事广告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相关、评估、咨询等有偿中介活动;不准开办律师事务所,已受聘担任律师的,不准在该领导管辖地区诉讼;不准从事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业、洗浴按摩等行业的个人经商办企业活动;州、县党委、政府的其他领导干部,不准从事该领导干部分管行业和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个人经商办企业活动。

(三)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中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从事机构管理公司的证券交易活动。

(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

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违反上述规定的,必须退出所从事的经商办企业活动,否则领导干部必须辞去现任职务。

领导干部不得私自从事营利活动和利用职权、职务上的影响为自己及配偶、子女谋取利益。

个人不得经商办企业,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赠送的移动电话、安装住宅电话、电脑或违反规定报销话费和上网费用;不得接受下属单位或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用公款安排的私人旅游活动;不得借本人或家庭成员婚丧以及过生日、乔迁、工作调动和子女升学之机敛财;不得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亲友学习、培训的费用;不得为子女、亲友购买住房提供优惠条件;不得在经济实体中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违反规定的,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经批评教育不改,责令其辞职或者免职;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一)个人向组织推荐人选时,必须负责填写干部推荐表,署名推荐,不准授意或指令他人推荐。

(二)不得直接点名考察干部,考察人选的确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除特殊岗位外,民主推荐前一般应公布拟任职位、任职条件和资格,每个职位应确定2—3位考察对象。

(三)不得干预组织(人事)部门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四)不得直接或间接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亲属,授意或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

(五)不得违反规定越级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

(六)不得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不准突击提拔干部;工作调动后,不得干预原地区、原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

(七)不得在选举或民主推荐干部前采取各种手段拉选票。

(八)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谋取职位。

(九)不得泄露醋酸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十)不得在干部考察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直相。

(十一)不得在干部选拔任用、民主评议、年度考核、工资晋升中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违反上述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提拔任用有明显违纪违法行为的人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十一条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违反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或滥用职权审批建设工程项目、批办各类资质、行政许可手续和批准发放有关证照。

(二)违反规定批准将应当公开招标的工程进行邀请招标或议标,以及以各种方式为“中介商”和施工单位取得工程项目提供帮助。

(三)利用职权以各种名义和借口干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将工程发包给指定单位。

(四)利用职务影响,以任何方式向建设单位介绍、推荐施工单位参与工程招标投标或承揽工程,以及向施工单位介绍、推荐工程分包单位或人员。

(五)为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插手工程承包和从事与工程有关的经营活动施加影响,或者为配偶、子女、亲友承包工程、从事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材料、设备供应等提供方便。

(六)直接参与或者授意有关人员加大工程款拨付额度,以及巧立名目将工程款进行返还后私分或挪用。

(七)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友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承包未公开招标的工程以及开办或变相开办工工程“中介公司”。

(八)分管建设工程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承包和从事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材料供应、工程分包、工程监理、工程装修、以及提供劳务等生产经营活动。

违反建设工程管理规定有关条款,情节较轻的,由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纠正;情节较重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的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二条领导干部必须遵守行政审批、政府采购、资金监管、信贷管理、烟草专卖等有关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规定程序个人直接审批项目、资金、信贷、烟草和土地。

(二)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干预项目、资金、烟草和土地的审批。

(三)其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参与和干预项目、资金、信贷、烟草和土地等审批及土地使用的转让。

(四)违反《云南省政府采购条例》和《**州政府采购实施办法》中有关采购项目、采购方式、采购合同的规定和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五)利用职权,以各种方式和借口,或巧立名目,干预和妨碍本地区、本部门和政府采购工作。

(六)向采购部门、采购单位指定供货单位。

(七)擅自设立和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设置罚没范围、标准,以及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

(八)违反收费、罚款、财政票据管理、罚款收缴分离的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

(九)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截留、挪用、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不准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用于提高和扩大福利补贴标准和范围,滥发现金实物,挥霍浪费。

(十)擅自开设银行帐户、建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违反行政审批、政府采购、资金监管、信贷管理、烟草专卖等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纠正;情节较重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的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三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守收入申报制度。申报人必须申报下列各项收入:

工资;

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福利费等;

从事咨询、讲学、写作、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申报人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收入的,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责令其申报、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四条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报告人应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一)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的情况;

(二)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不含仅在近亲属范围内办理的上述事宜);

(三)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的情况;

本人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

配偶、子女受到执纪执法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的情况;

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工承包、租赁国有、集体工商业的情况,受聘于三资企业担任企业主管人员或受聘于外资企业驻华、港澳企业驻境内代办机构主管人员的情况;

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不按规定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其所在单位党政组织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构成违纪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五条领导干部必须遵守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

(一)禁止领导干部弄虚作假、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得用公款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不得用票据到分管部门和下属单位报销;不得借出差之机绕道游山玩水;不得用公款出国(境)旅游;不得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不得以虚报、谎报等手段获取荣誉、专业技术职称、学历证书。

违反规定,除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全部追缴外,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对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专业技术职称、学历证书的,由主管部门撤销,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领导干部不得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公务活动中搞超标准接待或接受超标准的接待;用公款到营业性歌舞厅、夜总会、度假村等进行娱乐活动;用公款大操大办各种纪念、庆典活动,并借机发送“红包”或纪念品。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责令其作出检查;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2、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办公楼,以及以集资的形式超标准建盖或用公款购置和装修住房;或者以权谋取不正当手段修建和装修住房。姨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责令其作出检查;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3、违反规定两处以上购、建房改房及在公有土地上建盖庭院式住宅。对违反规定,经做工作不纠正的,当年考核一律定为不称职。

4、违反规定购置、借用、占用小汽车。违反规定的,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

5、用公款购置移动电话和安装住宅电话以及在住宅配备电脑和支付上网费用。违反规定的,除追缴所支付的费用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6、违反规定驾驶公车和公车私用。对违反规定,擅自驾驶公车和公车私用的,当年考核一律定为不称职;如肇事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由本人承担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以外的全部经济责任。

第十六条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执法、执纪和办案的有关规定和职业道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权干预案件查处,指使或授意办案人员违法违规办案,打击报复举报人。

(二)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放任、包庇、纵容本地区、本部门的违法违纪活动或为违法违纪活动提供保证。

(三)利用职权,超越案件管理范围越权办案。

(四)利用职权为涉案的亲属、朋友或他人说情及泄露案情与提供案件材料。

(五)利用职权动用执法机关介入亲属、朋友或他人的经济纠纷。

(六)收受案件当事人、人的钱物或者接受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或单位的宴请和娱乐。

(七)参与,,接受色情异性按摩。

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不报告的,责令其辞职或对其免职;包庇、纵容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开除党籍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