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5:58:46

淤地坝范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以拦泥、淤地、缓洪、发展生产为目的而修筑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

第三条淤地坝建设和管理坚持谁修建、谁受益、谁管护和谁占用、谁补偿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淤地坝建设和管理工作。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淤地坝建设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淤地坝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对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的职责是:制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划定工程管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组织淤地坝受益区群众逐步退耕陡坡耕地,造林种草,开展坡面综合治理。

第六条对在淤地坝建设、管护、防汛抢险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建设

第七条建设淤地坝坚持维修加固与新建并重的方针。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淤地坝建设年度计划、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地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县级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上,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计划、近期和中长期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各级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对防洪标准低、病险情严重、对下游威胁较大以及效益显著的病险淤地坝应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并优先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第九条淤地坝的加固或新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必须由有水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小型淤地坝由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中型淤地坝由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地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省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大型淤地坝由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地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淤地坝分级执行陕西省水土保持标准(陕DB-86)。

第十条淤地坝建设资金可以通过投工、投资、引进外资等方式,多渠道解决。

国家立项的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建设资金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投资原则,国家投资实行部分有偿。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淤地坝建设。

鼓励和支持个户、联户、单位和城镇居民采取承包、入股等形式加固与新建淤地坝,使用权归投资者所有,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建设淤地坝增加的耕地从受益年开始,3至5年内不负担粮食定购任务,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经营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可依法继承、转让。

第十二条设计未经批准的淤地坝工程不得施工。设计已经批准的不得擅自变更;确需改变的,必须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三条淤地坝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汛期施工的,施工单位应落实渡汛措施,确保安全。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的监督管理。

淤地坝竣工后由批准建设的部门组织验收。

第三章管理

第十四条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应按有关规定安排一定数量的劳动积累工,对集体使用的淤地坝进行维修和养护。

第十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应确定专人负责集体使用的淤地坝的管理工作,村组应建立管护组织,制订管护公约,落实管护人员。

个户、联户、单位、城镇居民和其它组织兴建的淤地坝,由投资者承担管护责任。

第十六条淤地坝的管护范围:

大型淤地坝为坝体以及放水、泄洪等设施及其边线以外100米内。

中型淤地坝为坝体和放水、泄洪等设施及其边线以外50米内。

小型淤地坝为坝体及其边线以外20米内。

第十七条在淤地坝管护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

1、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坝体安全的活动。

2、超越坝顶通行能力,行驶机动车辆。

3、在坝坡、坝顶和坝肩开垦种植或修建其它建筑物。

第十八条严禁毁坏和盗窃放水、泄洪、观测及其它设施。

第十九条因生产建设活动需要占用淤地坝时,应征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有关规定予以补偿。

第二十条淤地坝的管护组织和管护人员应对坝体、放水、泄洪设施进行维修养护,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基层管护组织都要建立健全淤地坝汛期值班及汇报制度、通讯联络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

第二十二条淤地坝的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责任,分级管理。中小型淤地坝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大型淤地坝由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跨行政区域的大型淤地坝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汛前要对本区域内的淤地坝逐个进行检查,及时处理隐患,确保安全渡汛。并对下游村镇、厂矿和重要建筑物逐一制定“防、抢、撤”方案,并组织落实。

第二十四条集体所属淤地坝可以由集体经营,也可以实行承包、租赁和拍卖经营,由经营者承担管护责任。

集体所有的淤地坝实行承包、租赁和拍卖经营所得的资金应纳入集体财务统一管理,主要用于淤地坝建设和对集体经营的淤地坝的管护。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设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工并按本办法规定补办报批手续;不符合建坝条件的,限期拆除;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由责任者给予赔偿。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十条规定,未按设计施工或未按规定进行管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或采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处1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淤地坝范文篇2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6.6万km2,其中建成治沟骨干工程984座,淤地坝10万余座,修建各类沟道防护和小型水利水保蓄水工程400余万处(座),兴修梯田1000万hm2,营造水保林800万hm2,人工种草233万hm2,治沙30万hm2。现有的治理措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40多亿kg,解决了10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t,其中,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的减沙量占总减沙量的80%左右。

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拦沙、保水和淤地等综合功能,对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在未来的20年内将建设16.3万座淤地坝,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布局不合理、部分淤地坝设计标准偏低和设施不配套、重建轻管和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淤地坝建设与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关系等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一、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内涵

1.生态型——生态良好

淤地坝建设不仅着眼于拦沙造地形成稳产高产田,而且要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密切结合,促进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林草建设。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生态形态达到同类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下的良好水平。在坝地的利用方面,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多使用天然肥料和生物治虫,化肥、农药的土壤残留和随水排除的部分应达到国家标准。对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利变化,如一些地方出现野兔大量繁殖造成树苗大量损坏问题,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在淤地坝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水土保持等相关的规范标准。

2.节水型——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针对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和全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需求,淤地坝建设必须考虑完备的排水设施,做到拦沙排水,除有解决农村饮水任务的淤地坝外,每年汛后必须排尽积水,减少无效蒸发。新淤成的坝地,必须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盐碱化和沼泽化。在坝地上进行农牧业生产,尽可能采用旱作方式,若进行灌溉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措施。以坝系控制的流域为单元计算,当地水资源利用系数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可持续发展型——管理良好、滚动发展、农民增收

编制经过科学论证、完善和布局合理的淤地坝建设规划,促进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淤地坝设计科学合理、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好、速度快。淤地坝的坝地使用效益较高,为一般坡地的6~10倍。建立合理的资金筹集和投入机制,国家、地方、农户的投入比例适当。用户参与管理机制明确,淤地坝(包括配套设施)和坝地产权、使用权明晰,管理体制健全。从淤地坝的收益中有部分用于管护。完全由国家投入的骨干坝形成的坝地,其收益的一部分应用于维修和滚动建设新的淤地坝。淤地坝的完好率大于95%,坝地利用率大于95%。农户通过高效使用坝地,调整与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收入逐年增长。解决建设区内农村饮水问题。

二、淤地坝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生态型流域建设为目标,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经济和环境基础;以有效控制入黄泥沙为国家需求,确保黄河安澜;以流域为单元,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相结合;以综合整治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多种措施并举;以水沙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的坝系;以科技为支撑,科学规划和建设淤地坝,正确评价淤地坝的综合效益;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大示范区成片治理。

2.规划原则

建议淤地坝规划遵循“系统、高效、兼顾、并重、参与和可持续”的原则。

(1)系统原则

以流域为系统,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科学地进行流域淤地坝坝系规划,以骨干坝和大型淤地坝为骨架,中小型淤地坝相结合。从全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高度出发,充分体现全局观点,实行泥沙尽量拦截,水资源利用兼顾当地和下游地区利益以及不浪费的规划原则。

(2)高效原则

在进行淤地坝布局时,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先将淤地坝安排在综合效益显著和迫切需要脱贫的地区。

在淤地坝的利用上,实行每年汛后排尽积水,坝地随淤随用的原则。若种粮食作物,汛期可能被淹没造成损失的地方,可种青饲料发展牛羊圈养,促进退耕还林还草。

(3)兼顾原则

淤地坝建设对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利时机,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4)并重原则

新建淤地坝与病险淤地坝加固并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示范与推广并重。

在病险坝多的地区,应优先安排修复;在已有淤出坝地因排水不畅形成沼泽化、盐碱化的地区,应优先安排坝地排水设施,恢复其土地的使用功能。

(5)参与原则

淤地坝建设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兼顾发展生产的社会公益事业,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淤地坝运行管理,建立淤地坝用户参与式管理模式。使用淤地坝的农户应在当地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门的积极指导下,承担起淤地坝设施的经常维护任务,特别是防汛任务。

(6)可持续原则

建立相对稳定的淤地坝体系,将拦泥、滞洪、造地、增产及综合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水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户利用坝地增加收益的一部分,在国家、省、地、县资金的支持下,滚动建设淤地坝,实现淤地坝的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淤地坝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淤地坝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和影响因素复杂,是一项长期、艰巨、技术复合型的系统工程。新时期的淤地坝建设应树立全新的水保生态建设理念,突出科技支撑的作用,以科技进步推动淤地坝体系科学和高效建设。针对淤地坝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

1.坝系相对稳定理论

坝系相对稳定是从实践提炼出来的,作为规划指标之一,需要在相对稳定标准和定量方法、相对稳定形成条件、达到相对稳定的年限、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临界值的确定、坝系相对稳定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试验示范研究和科学论证,以便在确定建坝密度、优化规划和建坝顺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坝系防洪、拦沙、减蚀机理及计算方法

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机理、滞洪机制及防洪标准,单坝的拦沙作用,坝系的相互作用及其拦沙效果,暴雨洪水溃坝研究及溃坝泥沙损失分析,坝系防洪拦沙的计算方法。

3.生态型和节水型淤地坝的结构设计

以水沙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防洪并重为原则,研究淤地坝的结构形式、防渗形式、排水措施及防洪设施。特别要强调施工中在坝的底部设排水管或其他排水设施;研究溢洪道的合理形式和建设时期,研究各种过水土坝的新技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对泥沙尽量拦蓄淤地造田,随淤随用,建设生态型和节水型淤地坝。

4.筑坝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研究和推广快速施工技术、筑坝建筑新材料应用技术、土坝加高技术、坝坡物理、化学及生物固化技术、病险淤地坝修复和加固技术等。

5.坝地高效利用研究

研究提高坝地利用率,包括坝地盐碱化防治,坝地防洪和排水设施革新,坝地高效节水农业建设与坡耕地的置换量化指标等。

6.淤地坝建设监测与效益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坝系综合效益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在常规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3S”等新技术进行监测评价,实现监测和效益的量化评价以及基于GIS技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7.用户参与式淤地坝建设和管理机制的研究

研究用户参与式淤地坝建设和管理机制、管护体制和管理政策,建立合理的中央、地方和群众投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淤地坝坝系长期发挥效益。

淤地坝范文篇3

一、严格规范淤地坝工程竣工验收

有关街道在坝系工程各单坝工程竣工后,尚未进行验收的,要及时申请和组织单坝工程竣工验收和坝系工程的整体验收。要严格按照《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验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做好本辖区淤地坝单坝工程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有效的淤地坝管护形式,明确和落实工程运行管护责任。已经验收的,请将验收资料上报城关区农业水务局水保站。

二、全面落实淤地坝工程防汛责任

各街道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资金保证、人员组织、预案制定、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着力抓好淤地坝的防汛保安工作。要切实将淤地坝防汛工作纳入到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要本着“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防汛责任制,逐坝明确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并与每年6月1日之前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凡是未落实淤地坝防汛责任,造成跨坝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除按有关行政规定和法律制度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外,将暂停审批立项该街道新的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

三、抓好淤地坝工程防汛和除险加固工作

淤地坝范文篇4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工程,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保技术人员精心施工,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全县淤地坝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庄浪县重点小流域以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组成的沟道坝系工程初具规模,在防洪、拦泥、淤地、灌溉、通路、生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测算,全县已建成的61座淤地坝,每年拦泥总量达到98万吨,蓄水总量达到2038万立方米,相当于6.67万公顷梯田一年的蓄水量,发展灌溉面积3667公顷,解决干旱山区18万人畜饮水困难。这些工程不仅有效控制了沟道下切,减轻了沟道侵蚀,而且还拦截了坡面泾流泥沙,发挥了很好的拦沙减淤作用。同时,坝库蓄水还解决了当地群众利用这些水资源发展农业灌溉、水面养殖业和旅游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淤地坝建设之所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主要是能够将径流泥沙就地拦蓄,使流失沟变成了效益沟,增加了粮田面积,许多沟道实现了川台化,水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淤地坝的坝地具有地平、墒好、土肥和抗旱能力强、增产效益显著的特点,因此,淤地坝是山区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据测算,坝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含水量能高出80%,土壤养分高出30%以上,全县现有的淤地坝已淤地140.5公顷,坝地平均667平方米产量600千克以上,是坡耕地的10倍。2007年全县人均产粮达到480千克,人均纯收入达到1778元。解决了农民的口粮和牲畜的饲料问题,使部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为劳务输出和其他产业开发提供了劳力保证,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以坝代路,促进流域商贸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加快淤地坝建设的同时,建成坝系道路680多千米,淤地坝成为连接沟道两岸的桥梁纽带,对改善山区交通条件、建设新农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通过淤地坝建设,既改变了人畜行路难的状况,又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流域内农产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坝库水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发展民营经济15家,年收入60万元,兴办各类农副产品加工点30处,年创收58万元。流域商贸经济的初步形成,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4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流域全面进步随着全县淤地坝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区群众依托坝库蓄水,大力培育适宜流域发展的区域产业,目前已建成了牛沟坝库优质苗木培育基地、石何沟坝库早酥梨示范区、蔡家湾坝库生态园区。采用招商引资、租赁承包的办法发展了川边、牛沟、吊咀、白家、杨魏、赵岔、西佛、庙岔、徐家9座坝库规模化养鱼基地。从而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交通、医疗卫生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随之得到较大发展,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二、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庄浪县淤地坝建设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营管理效率低,工程综合效益得不到全面发挥。由于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对已建工程的经营管理只侧重于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而对于工程开发利用,坝库综合开发及水资源利用方面,没有充分得到利用,导致工程运营效益低。

(2)工程管护机制不健全。由于淤地坝是国家、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出资投工修建的公益性水土保持工程,只有建设资金,没有明确的、固定的运行管护资金来源,而实际上平均每年每座淤地坝维修管护费用在2000元左右,加之有的淤地坝跨乡、村,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该加固的未加固,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淤地坝的使用年限和效益发挥大打折扣。

(3)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发展淤地坝建设的最大瓶颈。庄浪县淤地坝建设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投资、地方配套两个渠道,在骨干坝中的投入比例是6.5∶5,在中型淤地坝中的投入比例是5∶5,在小型淤地坝中的投入比例是3∶7。由于地方配套资金的不到位和近年来物价上涨及人工费上涨原因,使得坝系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影响淤地坝建设。

三、新时期淤地坝建设发展方向淤地坝建设

作为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今后,庄浪县水土保持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以建设生态文明县为目标,大力培育水保治沟淤地坝建设典型,努力提高山区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科学发展步伐。在今后的淤地坝建设中,应坚持走好以下发展方向:

1充分认识庄浪县淤地坝建设的巨大潜力庄浪县共有大小沟道2353条,具备建设淤地坝条件的沟道有300条之多,这使得淤地坝建设具有很大潜力,规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大于50平方千米的15条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260座,坝库蓄水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加上水利工程建设,使全县农田灌溉面积达到67万公顷,人均拥有一亩旱涝保收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工程的建设将使我县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骨干坝为框架,中、小淤地坝相配套,拦、排、蓄相结合的完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因此,该县淤地坝建设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思路,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建设。

2提升淤地坝综合利用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全县现有淤地坝61座,蓄水2038万立方米,而现在利用发展灌溉的不足十分之一,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淤地坝的建成,可大大丰富全县水资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

(2)发展坝库养殖业,全县现有淤地坝养殖的12处,不及全县现有淤地坝的三分之一,今后要大力发展水面养殖,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3)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果园建设,坝库蓄水为山区梯田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保证,为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

(4)发展旅游业,依托坝库及梯田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寻求山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淤地坝范文篇5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淤地坝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有关部门调查,仅陕北地区就兴建淤地坝3万余座,已淤坝地4.3万hm2,增产效益十分显著,成了名副其实的保命田。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淤地坝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明确提出将淤地坝建设作为今年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最近出台的、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编制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将建设2万余座骨干坝和约13万余座中小型淤地坝。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在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淤地坝的管护问题。如果没有得力有效的管护措施,那么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许多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淤地坝只利用了几年就被洪水毁坏了,管护不到位、不及时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的群众急功近利,对淤地坝只利用不管护,或者管护不及时,一旦有较大的暴雨,就会导致坝毁地失的后果。尤其是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后,淤地坝的管护问题又将面临新的情况,出现新的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地去探索和研究,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水土保持工作面宽量大,涉及范围覆盖全部水土流失地区,且建设项目与治理区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密不可分,建设单位也就是项目法人根本无法拥有真正的项目产权。由于项目的实际产权主体与项目法人主体无法统一,决定了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法人主体对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效益的拥有权以及资产的处置权等实际缺位,造成工程建成后的法人主体与管护主体不一致,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管护问题较以前变得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水土保持工作者尽快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寻找和探索淤地坝管护的新途径。

二、解决淤地坝管护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1.“谁受益、谁管护”是淤地坝管护的基本原则

作为公益性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淤地坝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入黄泥沙,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能极大地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如管护及时,利用得当,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在黄土高原地区早就有“修好一座坝,致富一个村”的说法。按照利益与责任统一、效益和风险共担的市场规律以及“以坝养坝”的原则,淤地坝的管护必须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这个原则被长期的实践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按照这一原则,淤地坝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就应该也必须将淤地坝工程完全移交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落实工程的管护和维修,明确管护任务及责、权、利,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并负责将工程防洪安全纳入当地水利部门的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获得由淤地坝带来的经济效益。

2.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是淤地坝管护的基本思路

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归纳起来有:股份合作型、承包租赁型和拍卖型。

(1)股份合作型

股份合作型是按股承担工程的建设、加固、配套、改造费用和按股份种坝地。入股形式大体有4种:一是集体组织,按人参股。在淤地坝较多,村集体组织“统”的能力较强的地方采用较多。如榆林市刘占峁村有86户人,15座淤地坝,村里1号坝水毁后,他们按人投资投劳,50天就修复了坝体并加高了3m,还新建了3座坝;淤成坝地后,可使全村人均坝地增加0.1hm2。府谷县还有村集体组织以旧坝抵股,农户出资出劳折股,按3∶7或2∶8分成的“集体+农户”旧坝加固维修管护利用形式。二是一人牵头,联户建坝。这种做法多出现在坝地面积较大的旧坝加固或建坝条件较好而单家独户难以承担的工程建设之中。如府谷县村民贾永联合8户农民,采用按户投劳和每户出资2700元为一股的办法,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建了一座可淤地5hm2的淤地坝。三是多部门联合建设开发,明确事权,利益分成,多出现于人少地多的地方。如志丹县刘嘴大坝,县水保局、林业局和当地村里签订联合开发合同,水保局负责排洪渠等工程配套,林业局负责林木种植及技术管理,村上提供土地和派专人管护,林木收益后各方按合同分成,目前坝地上的林木长势很好,后期效益十分可观。四是自愿联合,股份筹资,专业建坝,滚动发展。

(2)租赁承包型

租赁承包型一般是谁投资加固,谁承包租用坝地,以地养坝。如子长县鬼门关淤地坝有坝地10hm2,因排洪洞堵塞,险情严重,县水保局和当地村委会研究决定以15年期限发包,前5年不交承包费,但承包者必须把坝体加高1m,补修排洪洞和按设计配套溢洪道,经村民大会公开竞争,由李清瑞等5户村民承包,他们已按合同完成了工程加固配套,还在坝上游新建了两座拦洪小坝,共投入9万多元,使10hm2坝地得到安全有效利用。

(3)拍卖型

近几年,淤地坝使用权拍卖的做法也在陕北地区开展起来,不少县采取了鼓励支持农民和社会力量购买淤地坝使用权的做法,如子长县贺家沟有坝地6.7hm2,因无排洪渠,近几年土坝遭水毁,坝地逐年减少,1999年当地镇政府决定将该坝使用权拍卖10年,并用拍卖资金修建砌石溢洪道,经村民大会公开竞价拍卖,村民任治强以10万元买走,并承包了溢洪道修建任务,现工程已竣工且质量很好。从近几年实践看,拍卖使用权能使受让者最具权属感,也最能舍得投入管理,是今后小型淤地坝产权改制的方向。

改制后的淤地坝在工程管理方式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经营管理的责权利全部交给受让者,这种做法可使村委会减少解决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性,多用于小中型淤地坝工程。二是把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只要受让者按规定缴纳使用费,就可享有合同约定的权益,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用回收使用费组织村民进行工程加固维修,这样受让者承担的风险小,并可避免因短期行为造成工程维修加固标准质量低劣的问题,村集体还能用节约的出让资金滚动发展淤地坝或其他公益事业。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践证明,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是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淤地坝建设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产权换效益的最有效途径,符合改革发展的要求。这一改革的成功实践,为大规模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建设的后期管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三项制度”的全面推行解决了一个难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各地在进行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淤地坝的运行管护的过程中,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各地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按照利益与责任统一、效益和风险共担的市场规律,坚持“以坝养坝”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基本原则,以明晰所有权为手段,放开、搞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形成良性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并长期发挥效益。

2.科学管护、合理运用

不仅淤地坝建设需要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在淤地坝建成后的运行管护过程中同样要讲科学。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往往对此认识不足,他们或因为不懂科学,或因为一时的利益驱动,在淤地坝的运行管护上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有的承包者,为了灌溉下游农田,将淤地坝当作水库使用,蓄水水位长期超过设计要求,使坝体长期遭受高水位浸泡,很容易造成坝体垮塌;有的承包者为了在淤地坝内养鱼,人为阻挡泥沙进入坝内,从而降低了淤地坝的使用价值。因此,无论是作为项目法人的建设单位,还是各级行政与业务管理部门,都要加强科学指导,及时对承包者进行监督管理,使各责任主体对淤地坝进行科学管护、合理使用。

3.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在与承包者签订受让合同时,要特别注意明确责任,要细而又细,千万不能马虎。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在哪一个环节就由哪个环节的实施者承担,坚决杜绝扯皮推诿现象。

淤地坝范文篇6

工程呈现两大分布态势:一是单坝布设。布设在局部交通闭塞、水源极度缺乏的流域内,共建成53座骨干工程,如大地川、曹家湾、高崖坪、营川等骨干工程。二是坝系布设。主要以称钩河、李家河等流域为典型,共建成各类淤地坝104座,其中骨干坝32座、中型淤地坝35座、小型淤地坝37座。淤地坝工程的建设为安定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不仅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增强了流域的抗蚀稳定性,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2建设管理经验与成效

定西市安定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淤地坝工程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与做法。2.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安定区水利水保局把搞好坝系工程建设作为第一使命,在工程建设伊始,就通过新闻媒体、报刊、电视等多渠道进行舆论宣传,宣传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受益乡镇积极配合水保部门开展工程建设前的拆迁征地等施工准备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参与淤地坝工程建设,人人爱护淤地坝工程的良好氛围。在宣传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及专题研讨,旨在全面提高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责任、质量、安全意识。先后组织人员参加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及省、市水土保持局举办的淤地坝建设管理培训班,也曾多次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坝系工程建设前,安定区水利水保局组织全体参建人员举办淤地坝建设质量管理动员大会,由总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人员现身说教,讲解技术规范,要求各参建单位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树立“我为坝系绘蓝图,坝系为我添辉煌”“坝固我荣,坝溃我耻,誓与坝体共存亡”和“安全施工责任重于泰山”的质量安全意识。2.2实行公开招标,优选承建单位。对水保淤地坝工程的建设工作实行公开招标,招标公告发表于指定的网站及新闻媒体,并委托有资质的招标单位为招标机构,负责工程招标工作。在工程评标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招标文件中关于评标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独立的原则,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竞标,一方面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择优选择了施工承包商,另一方面降低了工程投资。同时,随着招标投标制的逐步实行,激发了各施工单位自身的建设,也壮大了施工单位队伍,为全面进行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3紧扣规范和设计,严把工程质量关。在淤地坝施工中严格执行规范中的各项规定,确保坝系工程建设质量。一是全面推行机械化作业。对土方工程施工均配备推土机、装载机和翻斗车,并适当配备发电机、打夯机等机械设备,除个别结合部位采取人工开挖及夯实外,其他各部位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二是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在每个淤地坝建设工地派1名业主代表,同时配备了水准仪、干容重测定仪等仪器,会同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淤地坝建设技术规范,逐环节检查,逐项目验收。监理单位派驻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实行24h旁站监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建设质量全面达标。在质监中发现的问题随发现随整改,尽可能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如钢筋制安、管道安装、管槽地基处理等必须由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一并验收,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2.4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安定区水利水保局在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实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一是完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了《定西市安定区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用制度管理人和事,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对淤地坝建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尤其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二是实行合同管理。把淤地坝建设的主要技术指标、施工期限、工程造价等主要内容根据招投结果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使每个施工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约束,监督承建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认真施工。三是落实质量监督责任制。安定区水利水保局与各驻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签订了工程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使淤地坝建设真正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质量千斤重担人人挑的局面。

3淤地坝在安定区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安定区通过建设淤地坝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拦截了流域径流,同时也解决了流域内的人畜饮水困难,改善了交通环境,建设速度快,工程建设质量高,运营管护好,工程效益明显,真正发挥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1有效拦截了泥砂径流,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淤地坝的建设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不但确保了工程的运行安全,还保证了流域内梯田在大旱年份不减产,农、林、水、牧、渔各业互为依存,相与发展,相得益彰,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3.2疏通交通,形成产业及商贸经济带。安定区规划建设淤地坝的小流域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淤地坝的建设,成了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小流域内极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了当地群众的交通出行,同时也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全区建设的淤地坝有85%以上变成了交通要道。3.3用坝蓄水,解决了流域内的人畜饮水困难。安定区是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极为严重的县区,水资源极度紧缺。淤地坝建设前,流域内的农民主要靠窖水和人担畜驮解决人畜饮水,淤地坝建成后,通过集蓄天然降水,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蓄集有效降水,不仅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还可发展养鱼业。3.4利用坝地种田,提高粮食产量。在淤地坝拦截泥沙达到一定程度后,坝地可作为农耕地,由于坡面径流和其侵蚀携带的坡面土壤有机物汇集在沟道内的坝地中,水量沿坝地土壤下渗,致使坝地的土壤水分远大于坡地土壤水分,且蒸发较小、土地肥沃,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粮食供给。据统计,每公顷坝地生产的粮食是坡耕地的6~10倍,并且可以促进90~150hm2的坡耕地还林还草,保障坡耕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群众围绕坝地居住,不但改善了在坡地上耕种的生产条件,还解决了吃水问题,坝顶还可以作为跨沟桥梁,改善交通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春喜,叶润荣,周玉碧,等.高寒牧区不同燕麦品种饲草产量及品质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4,(4).

[2]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魏巍,拉巴,杨文才,等.氮、磷肥配施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6,(1).

[4]赵永峰,翟玉明,穆兰海,等.燕麦引种比较试验[J].北方农业学报,2010,(6).

[5]孙吉雄,张映生.高寒地区燕麦引种试验[J].中国草地学报,1987,(6).

[6]杨力军,赵志刚,范青慈.几种燕麦引种栽培及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青海草业,2002,(2).

[7]陈建爱,李润芳,杨武汉.17个燕麦品种引种筛选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13,(11).

淤地坝范文篇7

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0万余座,拦蓄泥沙100多亿t,淤地30多万hm2。但是,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淤地坝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责权不明、管理不善,致使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病险坝库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

一、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多年来,黄河上中游地区分布有淤地坝的晋、陕、内蒙古、甘、青、宁、豫等7省(自治区),都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以陕西省最为明显。

陕西省陕北地区是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工程密集区之一,针对淤地坝建、管、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开始积极探索,以实行产权改革推动工程发展,有期限地出让工程使用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经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建、管、用”结合,“责、权、利”统一的工程发展良性运行机制。在具体实施中他们根据工程现状,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一是股份合作制:按股承担工程的建设、加固、配套、改造费用的按股份种坝地。入股形式大致有4种:①集体组织,按人参股。在淤地坝较多、村集体组织“统”的能力较强的地方,较多地采用这种方式。②一人牵头,联户建坝。这种做法多出现在坝面面积较大的旧坝加固或建坝条件好而单家独户难以承担的工程建设之中。③多部门联合开发,明确事权,利益分成。多为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④自愿联合,股份筹资,专业建坝,滚动发展。二是租赁承包型。一般是谁投资加固或维修,谁承包租用坝地。三是公开拍卖型。一般以大户或社会力量参与为主。

积极推广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两年内,陕北3.5万座中小型淤地坝中有1.4万座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合作、租赁承包、使用权拍卖等,70%的工程功能得到恢复或改造,使大批病险淤地坝重现生机,实现了“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产权换资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解决了几十年来久未解决的治管用问题。

二、启示与问题

1.调研是基础、宣传是动力、政策是保证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淤地坝工程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在改善当地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多年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病险淤地坝已成为沉重的包袱。

为了早日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积极探索,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第一手准确资料。同时结合《陕西省淤地坝建设旧坝加固配套管理办法》试行7年后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淤地坝的发展方向和建、管、用各环节主体的责、权、利范围界定,在政策上充分保证了各责任主体的权益。新《办法》出台后,省政府专门派出工作组,对陕北14个县(市)的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关于陕北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和“不求所有求所在,不求形式求实效”的股份制管护淤地坝调查报告,为逐步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高层次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依据。同时通过媒体报道、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推进改革进程。陕西省的做法告诉我们,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搞好淤地坝建管用,使淤地坝持久发挥效益的基础。

2.在淤地坝建设中,要注意利益驱动和机制创新

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的淤地坝建设经营新机制,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环境,解决国家、集体对工程建设管护的资金缺乏问题,也有利于坝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可大大消除大量淤地坝工程潜在的水患危害。这项改革举措以政策为导向,责任为主线,利益为驱动,走出了一条“以坝养坝”的成功之路,为淤地坝工程的全面巩固和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其改革思路、运作方法可为其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经营提供借鉴。

实际工作中,常常只单纯地强调建设的义务,却忽视了管护的责任和利益的归属。几十年来,国家在黄河上中游地区投资进行的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数百条,修建的治沟骨干工程近千座,一旦交付地方,便无人管护,甚至遭到破坏。原因就是责任权利不明,利益归属不清。经过多年探索所总结出来的“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其根本原因也就是采取了利益驱动政策。在深化水土保持运行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责任归属和权利归属,更应该充分注重利益归属。

3.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势在必行

据调查,陕北现有的5000座大中型淤地坝,40%程度不同地存在病险问题,通过群众运动兴建的近3万座小型淤地坝,问题更为突出,每遇暴雨,水毁十分严重。造成病险库坝的原因,除淤积年限太长、遭遇超标准洪水、管护维修不善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程整体布局不合理、设计标准不科学。这种现状一方面对现有工程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大量病险坝的存在又始终是一个水灾隐患。

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黄河流域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相当于几个黄土高原,保存治理面积仅为16.7万km2,其中以工程措施保存率最高,也只有60%左右,生物措施的保存率仅30%左右。质量低、效益低又加深了人为破坏,导致恶性循环。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广大群众和科技干部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少已得到推广,效益显著。1986年以来,在多沙粗沙区修建的近千座治沟骨干工程,70%采用了水坠筑坝技术,机修梯田普遍开展;甘肃省推广优化梯田技术面积近8万多hm2;砒砂岩地区沙棘治理获得成功;坡耕地等高灌林带及柠条育苗移栽,径流林业整地技术大面积推广使用显示了新技术在优化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也是提高水土保持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淤地坝范文篇8

本文作者:王军瑞工作单位:横山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横山县流域坝系建设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经过多年运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着流域坝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1)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布局不合理。过去淤地坝建设均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情况,随意而建,工程技术人员未深入实地勘测,而只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目估,按沟道长度或控制面积等分布置坝的数量,进行规划,使得淤地坝建设与实际地形相差较大。特别是在布置时,大、中、小坝比例偏低,布置了较多的中小坝,控制性的骨干工程少,使得坝系安全受到严重影响。(2)部分淤地坝工程管理不规范。由于投资建设主体杂乱,使得有的坝体没有按《淤地坝管理办法》实施,而是采用议标制由村委或个人借用资质来承包施工。因为不是专业的施工技术队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差,坝体土方碾压不到位,夯体不实,坝体干容重低。建成蓄水后出现淘刷坝坡、渗漏严重,干旱月份无法保障下游正常灌溉用水,群众意见很大。有的小坝甚至是“豆腐渣”工程,一场洪水就被冲垮,劳民伤财。(3)设计标准低,设施不配套。部分坝体未按设计规范执行,设计标准偏低,库容小,未设溢洪道,致使洪水漫顶垮坝。尤其是中小坝“一大件”的工程较多,坝体、放水和泄水三大件齐全的工程较少,每到汛期,这些坝险情时有发生。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淤地坝2350座,其中三大件齐全的坝268座,占总数的11.4%。(4)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重建设,轻管护,破坏严重,病险率高。全县有近40%的淤地坝产权不明晰,有人受益,无人管理。部分淤地坝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有的坝逐年损毁。同时,流域坝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工程的维修加固也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国家投资少,地方能力小,无法配套,往往因为一座淤地坝的除险加固群众跑来跑去,各级领导批来批去,最后还是无资金维修加固,一座座淤地坝被洪水冲毁。

(1)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淤地坝工程建设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目前,在招投标方式上,由建设单位组织,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采用公开或邀请招标的,也有缺乏严格程序找几家施工单位协商进行“议标”的。由于坝系单项工程概算投资少、工程规模小、施工环境差,技术含量低且每座坝为一个投标段等因素的制约,大型施工企业不可能投标,小型施工企业由于没有相应水利资质,不具备投标资格。因此,个人借用资质现象比较普遍。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的规范化,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效益不能持久发挥,降低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建议建设单位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县实际情况,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按照年度批复工程或集中连片、“大、中、小捆绑”的原则划分标段,避免骨干坝投资大争着干、中小型淤地坝投资小无人问的现象,真正让施工能力较强、资产比较雄厚、具有较高信誉的水土保持施工企业中标施工,以保证坝系工程的建设质量。(2)建补并重,加大投入。由于大多数淤地坝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多处于病险状态,除险加固投资较大,而仅依靠当地群众自筹资金进行维修加固,很难实现,也力不从心。据2011年全县淤地坝安全普查统计,相当数量的坝超过使用寿命,2350座淤地坝中82%超过设计淤积年限,丧失了抗御洪水的能力,成为险坝。仅坝体、泄洪或输沙设施损坏的有1177座,占50%,而且逐年增加。228座大型淤地坝中有86%的存在病险问题,1017座小坝更是问题突出,每遇暴雨,水毁十分严重。在整个淤地坝中,只有坝体,没有排洪输水设施的“闷葫芦”坝就占总数的64.5%。建议县政府设立病险坝维修加固专项资金,从财政上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病险坝逐步进行除险,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建设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推进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大争取省市资金的力度和市场引入制,通过多方筹措,确保病险淤地坝得到加固。(3)改革产权,加强管护。建国五十多年来,横山县人民建设了2000多座淤地坝,打坝的热情长盛不衰。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体制变化,绝大多数坝由数家耕种,责、权不明,有人耕种,无人管护。以至一遇险情,劳力物资不能及时到位,受益多年的淤地坝,一次暴雨付之东流,甚至一条流域内的几座坝,从上游到下游连锁垮坝,给当地群众造成惨重损失。为了落实淤地坝建设管理责任,结合实际,建议采取以下两种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一是承包租赁型。根据淤地坝规模,通过农民单户、联户或非农人员对工程进行承包、租赁经营,实行自行管护,自主经营,自我受益。不仅落实了坝系管护责任,而且解决了坝系维修加固资金,通过承包费,实现坝系建设滚动发展。二是拍卖型。主要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竞标,将工程的使用权拍卖给农户或者非农人员,由其进行自主开发经营。这样才能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使淤地坝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独特的水保作用。(4)注重效益,统筹规划。如何形成流域坝系建设“政府主导、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关键在于根据实地情况,要合理布局规划,突出流域坝系建设的整体效益。横山县尤其是南部丘陵沟壑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把村庄和土地分割成沟岔、山梁,形成千沟万壑,交通十分不便。因此,在坝系规划建设中,要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实行大规划、科学规划和统一规划,要大、中、小坝统筹兼顾、配套完善。规划中要突出淤地坝拦泥减沙效益、增产效益、防洪目的和综合功能,确保通过沟道建坝,力争形成一坝一桥的治理模式,便利群众的出行与物资交流,从而推动全县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

流域坝系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水保工作,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完善以适合本地域的水保淤地坝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时要加强管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横山县林草上山、粮食下川,封禁治理、舍饲养羊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为淤地坝的安全运行、治理水土流失、减轻黄河泥沙压力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农民种上高产稳产的坝地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陕西水利.

淤地坝范文篇9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内外侵蚀营力作用下,形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峁梁密布、支离破碎、地形起伏剧烈的地貌特征,沟壑密度可以达到3.47~5.10km/km2。据不完全统计,仅陕北地区长度在1km以上的沟道就达近3万条。该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气候干燥,四季分明,降雨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

淤地坝不仅具有防洪、拦泥、增产、淤地等功效,而且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二、淤地坝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淤地坝修建于沟道中,大型淤地坝坝高在30m以上,小型坝也在5m以上,淤地坝的建设,改变了原沟道自然条件。据无定河普查资料,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面积在3~5km2的沟道自然比降一般为3.5%左右,而淤地坝建成后的沟道比降为0.8%。淤地坝不但稳定了沟床,防止了沟蚀的发展,而且在沟道中形成山间小平原,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有利于农业生产。

1.改良土壤,增加良田面积

该区剧烈的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影响区域环境的重要因素。淤地坝一般修筑于干沟和支毛沟,支毛沟多为荒沟,增地作用明显,土壤水肥条件较好。据统计,淤地坝土壤的含氮量是坡地的1.2倍,磷是坡地的4倍,钾是坡地的5.2倍,有机肥是坡地的1.25倍,土壤含水量是坡地的2.5倍。

2.有效拦泥、防止沟道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淤地坝不仅可以拦截大量的泥沙,而且可有效防止沟道侵蚀。据调查,骨干坝单坝平均拦泥300万t/座,大型坝平均拦泥148.8万t/座,中型坝平均拦泥32.1万t/座,小型坝单坝平均拦泥3.2万t/座。据调查,在黄河下游河床清淤1m3泥沙需投资10元以上,而上中游的淤地坝每拦蓄1m3泥沙,所需投资还不到1元。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测算,该省3万多座淤地坝50多年累计拦蓄泥沙51亿t,这些泥沙如果按1/4沉积下游河床,以每吨清淤费10元计算,就可为下游节省清淤费用近130亿元。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在黄土丘陵区,地貌单元可以分为沟间地和沟谷地两类,沟缘线以上为沟间地,以下为沟谷地,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保站观测分析,沟间地和沟谷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6.5%和43.4%,而沟谷地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59.3%~83.5%,平均为64.7%;泥沙量占总输沙量的57.9%~69.5%,平均为61.3%,可见沟谷地的侵蚀程度较高。淤地坝的建设可有效地防止沟谷侵蚀,由于抬高了侵蚀基准,可以防止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少了重力侵蚀的发展,从而控制了淤地坝上游的沟道侵蚀,同时由于淤地坝的滞洪作用,对坝下洪水也有一定的减蚀作用。

3.拦蓄洪水减少灾害

淤地坝可以拦截上游的洪水,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减轻洪水灾害。以小流域为单元,梯级建设淤地坝,层层拦蓄,具有较强的削峰、滞洪功能和上拦下保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洪水泥沙对下游造成的危害。如2002年7月4~5日,陕西子长县发生大暴雨,降雨量317.3mm,占当年平均降水总量的61.6%,子长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4670m3/s,为5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只有2座骨干工程由于多年淤积,滞洪库容难以抵御洪峰而溃决,而2000年建成的苗家沟骨干工程及放水设备完好无损,拦泥近20万m3,真正实现了泥不出沟,同时减轻了下游坝库的洪水压力。

子长县史家畔乡丹头坝系,流域面积65.1km2,水土流失面积64.5km2,主沟长16.2km有长0.5km以上的沟道169条。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7000t/km2·a。至2002年,流域内共有淤地坝70座,其中骨干工程3座,大型坝6座,中型坝30座,小型坝31座,总库容2300万m3已种坝地146hm2。从支毛沟到干沟,由骨干坝与大中小型淤地坝组合而成的坝群体系已形成一个滞、排、淤、种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并已具有以坝系群体抵御特大洪水的能力。

1989年7月21日,内蒙古准格尔旗黄甫川流域普降特大暴雨,12座治沟骨干工程削洪量达89.7%,还保护了下游260hm2坝地和340hm2川、台、滩地的安全,减灾效益高达200多万元。

4.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淤地坝在工程运行前期可作为蓄水工程,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十年九旱的定西县花岔流域,多年靠窖水和从几十里外人担畜驮解决饮水困难。通过坝系建设,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荒,而且每年还向流域外调水50多万m3,发展灌溉农田133hm2。淤地坝不仅能有效滞洪,还能涵养水源,增加沟道内的流水长度。据绥德水保试验站多年观测,陕西绥德县韭园沟小流域坝系形成后,牲畜数量增加1倍多,发展水浇地180多hm2,沟道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5.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淤地坝建设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绥德县王茂庄小流域,有坝地27hm2,在人口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却连年增加,使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积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积由3%上升到7%。坝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产量却占流域粮食总产的67%。实现了人均林地2.4hm2,草地0.33hm2,粮食超千斤。环县赵门沟流域依托坝系建设,发展舍饲养殖,累计退耕还林还草217hm2,既解决了林牧矛盾,保护了植被,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黄土高原区已涌现出一大批“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的富裕山庄。淤地坝建设,为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少种多收,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持续增产的能力,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调动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为大面积“封山绿化”、实施封育保护、实现“粮油下川,林草上山”提供了可靠保障。

6.以坝代路,便利交通

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淤地坝坝顶成了连接沟道两岸的桥梁,大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交通,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为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创造了条件。有些地方利用淤地坝过沟,减少了修路和建桥费。如山西汾西至宁夏的公路也有多处以坝代路,陕西省靖边县青阳岔至桥沟湾路段内,有8处跨越大沟,都是以坝顶代替桥梁;内蒙古准格尔旗至东胜市的公路,在沙圪堵至纳林镇路段内也是用淤地坝顶代替桥梁,节省了大量的建桥费用。

三、结语

根据《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对各省(自治区)淤地坝发展潜力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区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中小型淤地坝约13万座。治沟骨干工程主要分布在多沙粗沙区。这些淤地坝工程建成后,将会在黄土高原区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大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拦、排、蓄相结合的完整的沟道坝群防护体系。据初步预测,这些工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m3,新增坝地33.4万hm2,加上已有坝地,按每公顷增产3000kg计算,可增产粮食20亿kg届时坝地将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淤地坝建设将对黄土高原区域的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冉大川等.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淤地坝范文篇10

黄土高原沟壑修建淤地坝由来已久,约有400年的历史。但大量的淤地坝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土高原七省(自治区)水土保持部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其中骨干坝1480座,中小型坝11.2万座),淤地32万hm2,保护川台地1.87万hm2。其中,陕西、山西、内蒙古3省(自治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79.1%。多沙区分布10.60万座、占总数的93.4%,多沙粗沙区分布8.52万座,占总数的75.1%。同时,建成的数十条小流域坝系,在各地都起到示范作用,促进了坝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沟壑淤地坝系建设以后,小流域内的泥沙几乎全部被拦蓄下来,洪水得以调蓄和利用,沟道基本实现了川台化,荒沟变良田,构建了黄土高原坝系农业的雏形。

根据对黄土高原人口发展需要粮田和淤地坝建设条件及潜力的分析,按照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也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用10年的时间,在黄土高原建设骨干坝1.67万座,中小型淤地坝8.94万座和一批小流域示范坝系。工程建成后,结合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实现年减少入黄泥沙5亿t,新增淤地能力18万hm2、拦泥能力140亿t、蓄水能力60亿m3,可发展灌溉8万hm2,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80万hm2和封育保护约133.4万hm2。

沟壑坝系建设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取得一些科研成果。但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坝系建设中有许多重大问题与关键技术需要研究与创新。水是黄土高原最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大规模地建设沟壑坝系势必拦蓄大量的天然降水,其对黄河下游断流的影响有多大,坝系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哪里,坝系建设的规模、布局、结构、时序如何安排,如何实现坝系的相对稳定和运用管护,如何确保坝地的防洪保收,如何防治坝地盐碱化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进而加快坝系建设速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大坝系的整体效益。

二、沟壑坝系建设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1.拦蓄降雨径流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沟壑坝系拦蓄了大量的天然降水和部分径流,这些水量拦蓄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沟壑坝系拦蓄了暴雨径流,并逐步实现高效利用,使过去的“拦水减灾”转变为“蓄水兴利”。据人民治黄50年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到1995年,流域修建了11万多座淤地坝和380多万座水窖、涝池等小型拦蓄工程,累计蓄水322.7亿m3,按60%的利用率计算,增加可利用水量193.63亿m3,可解决1000多万农业人口的饮水困难。

黄土高原平均400mm左右的降水本来就比较少,尽量多地就地就近拦蓄利用降水是当地生态环境恢复、人们生活生产所必需的。即使以后实施西线南水北调,也只能用于河套沿黄灌区以及黄河下游两岸,很难调水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间。所以加快沟壑坝系工程的建设速度,搞好水土保持,尽量多地拦蓄降雨径流,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2.坝系拦蓄径流的同时也拦蓄了大量泥沙,总体上对黄河是有益的

黄河水沙异源,来水主要在兰州以上,来沙主要在河龙区间的多沙粗沙区。淤地坝主要集中在河龙区间,加上其他水保工程措施,拦蓄了这一区间的产水,就意味着拦截了入黄的大部分泥沙,对黄河泥沙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大贡献。

根据黄土高原各地水土保持试验站的科学观测:坡耕地每年流失的水量为3万~4.5万m3/km2,流失土壤7500~15000t/km2;荒坡地每年流失的水量为4.5万~6万m3/km2,流失土壤4500~9000t/km2。也就是说坡耕地拦1t泥沙需拦水3~4m3,荒坡地拦1t泥沙需拦水7~10m3,实际从坡面冲下来的高含沙洪水到沟壑沿途冲刷不断增强,其含沙量更高。与下游冲1t沙入海需要几十立方米水量相比,在中游拦沙能节省大量水资源。以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有关研究成果计算的全部水土保持措施最大减水量为14.53亿m3,占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m3的2.5%。按照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规划再新增16.3万座大、中、小型淤地坝,其蓄水能力也就是50亿~60亿m3,但是每年能够减少入黄泥沙约7亿t,也就是说可节省出100多亿m3冲沙入海的水用于黄河下游的工农业生产。

另外,黄河断流主要发生在非汛期的2~7月,而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的拦蓄作用主要是在7~9月,时间上是不一致的;淤地坝拦蓄主要是暴雨洪水径流,基本是不可利用或难以利用的水量;淤地坝在汛期拦蓄的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增加了沟道长流水,增加了河川基流,对汛期洪水起到调节作用,对减少断流产生积极影响。现在黄土高原,特别是黄丘区的黄河一级支流和二、三级支沟,没有坝系的沟道,大多是一遇暴雨就成灾,多为暴涨暴落的洪水,雨后天晴立即变成干沟滩,没有长流水;而凡是沟道坝系较多的,暴雨洪水被节节拦蓄利用,成不了灾,且在沟道下游涌出了许多泉水,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地补给下游支流、补给黄河。

三、突出重点,加快多沙粗沙区坝系建设和管护

1.多沙粗沙区是坝系建设的重点

黄河泥沙的87.5%来自水土流失面积为19.1万km2的多沙区,其中水蚀面积为14.6万km2。涉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石山区和黄土阶地区的部分地区。集中分布在河龙区间、泾洛渭河中上游以及青海、内蒙古、河南沿黄部分地区。多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为14亿t。上述多沙区中,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且粗沙模数大于1300t/km2·a的区域为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km2。分布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23条支流和泾河上游(马莲河、蒲河)部分地区、北洛河上游(刘家河以上)部分地区,主要涉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该区多年平均输沙量(1954~1969年系列)11.82亿t,占黄河同期总输沙量的62.8%;粗泥沙输沙量为3.19亿t,占黄河粗泥沙总量的72.5%。该区支毛沟发育,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50%~60%;面积大于3km2的沟道有6758条,其中流域面积为100~300km2的沟道有265条,50~100km2的有435条,10~50km2的有1792条,5~10km2的有1771条,3~5km2的有2495条。

经过多年的实验观测,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其给下游淤积抬高河床带来严重危害的是多沙粗沙区,要控制泥沙入河,可以首先对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抓紧治理。这里的沟壑侵蚀量占到总量的60%以上,侵蚀严重且独具良好的筑坝条件,在这里加快沟壑坝系建设,能快速减少入黄泥沙。

目前,该区域已建设了数十条小流域坝系,探索出了淤地坝大、中、小联合运用的成功模式。但是建设大量的骨干坝和大中型淤地坝,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从多年的工程建设实践来看,这项工程不能单凭国家补助或群众自发的力量来完成,必须由国家认定作为治理黄河、建设黄土高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点开发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力量进行建设。

2.加大已建坝系的维修管护,提高坝地利用率

由于维修管护不力,已建坝系的效益难以正常发挥,坝系配套不科学,造成已淤坝地不能防洪保收,盐碱化严重使得坝地利用率很低等,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投入的积极性。

2003年4月,笔者在陕北、晋西北进行退耕还林中期评估调查时,就遇到不少这方面问题。有的村人均已有0.13hm2坝地,就是山上的地全部退耕还林了,坝地里产的粮食也够吃。问题是有1/3的坝地盐碱化严重,不能种庄稼了,另外能种的部分坝地也经常受洪水的侵袭,不能保收。当地政府和群众希望帮助他们修建拦洪坝或者排洪渠,治理盐碱地。在各地调查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还有的淤出一些坝地后,就只管眼前生产,不顾长期利益,高筑渠、畅排洪,影响坝地的不断淤积增加,不利于实现坝系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资金少,想建设但力不从心;再就是他们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不懂得怎样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这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宜的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在坝系建设和管护方面增加科技含量,以提高坝地的保收率、利用率和坝系的整体效益。

四、沟壑坝系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坝系规模

小流域坝系的规模主要指坝系的控制面积、工程数量、安全标准和工程等级等几个方面。控制规模用小流域面积和坝系的流域面积控制率反映,数量规模一般用坝系的布坝密度(单位面积内淤地坝的数量)表示,安全标准用坝系的防洪标准反映,工程等级则反映组成坝系的单坝工程规模。

坝系规模的确定要考虑坝址条件、坝区淹没情况、流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等因素。目前小流域坝系应以100km2左右的流域为基本规划单元进行布设。影响布坝密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沟壑密度、沟道比降、沟长、侵蚀模数、坡面治理程度、暴雨强度等。

2.坝系结构

小流域坝系的结构是指小流域坝系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小水库、塘坝等沟道工程的分层组合关系、数量配置比例和平面形状,主要与小流域内各级沟道的疏密程度和各级沟道的面积有关。根据对黄土高原不同侵蚀区淤地坝现状结构的分析,得出不同侵蚀区骨干坝单坝控制面积和骨干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见表1。

沟道形状影响着坝系工程的数量和配置比例,“V”形沟道狭窄,一般适合配置中小型坝,工程数量较多;“U”形沟道宽阔,一般配置大中型坝,工程数量较少。对不同的坝系在功能设置上有不同的要求:防洪要求高的坝系,一般骨干坝防洪标准较高,因此中小型坝的比例较小;要求快速淤地、及早生产的坝系,一般需要工程数量较多,因此中小型坝比例较大,即“小多成群”。坝系在结构上要充分考虑防洪、拦泥、生产、蓄水功能。

坝系结构往往随坝系的发展而变化,初建阶段坝系按设计完成布局,形成的坝系结构,工程数量较多,中小型坝比例较大,在坝系发育过程中,通过适应性调整,工程总数量有所减少,大中型坝比例增大,到成熟阶段,坝系结构基本固定下来。

3.坝系布局

小流域坝系的布局是以水沙淤积相对平衡为目标,最终实现流域内天然降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

整体性:坝系防治体系包括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小水库、小塘坝、谷坊和其他小型拦蓄工程,它们虽然在坝系中的分工和作用不同,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筑了沟道防护体系。

层次性:坝系防治体系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可归结为两个层次,一是防洪体系,二是生产体系。防洪体系是坝系的骨架,是维系坝系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防洪体系主要由承担坝系防洪任务的骨干坝和小水库组成,设计标准较高、工程规模较大是它们的主要特征,也是坝系规划的主要研究对象。生产体系是坝系的主体,是确保坝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内容;生产体系主要由中小型淤地坝(也称为生产坝)和小型蓄水塘坝及附属建筑物组成。坝地、灌溉库容与养殖水面是坝系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坝系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

关联性:坝系内各工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换。坝系运行初期,坝地尚未形成,此时淤地坝实际上也发挥着拦截泥沙和调蓄洪水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淤地坝库容逐渐被泥沙淤满,坝地逐渐形成,其防洪能力也逐渐丧失,淤地坝的功能转向了坝地生产。坝系中控制性骨干坝,建设初期兼顾有灌溉的功能,汛期防洪拦蓄洪水,汛后可利用库水发展灌溉。同时,坝系与坡面工程和流域内村庄、道路、工矿企业等重要建筑物也相互联系。小流域坡面治理程度低,坝系沟道工程淤积速度加快,洪水威胁就大;反之,坡面治理较好的小流域,坝系安全性就高。坝系的防洪安全直接影响流域内村庄和工矿企业,因此,坝系建设在做好沟道工程布局的同时,还要做好小流域坡面治理和居住在沟岸的村镇厂矿等防洪安全论证。

骨干坝的布局应遵循三均衡原则,即单坝区间控制面积基本均衡,对干支沟的沟道控制基本均衡,单坝淤地面积与区间控制面积的比值基本均衡。

小流域坝系中受控于干沟坝系的支沟在其下游或沟口骨干坝的控制下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坝系单元,这一个相对完整的子坝系,在整个坝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独当一面”的作用,发挥相对独立的单元防洪、拦泥和生产的功能,对干沟坝系起“上拦下保”作用。

骨干坝在流域内分单元切块布局,中小型淤地坝按沟道级别分层布局。坝系从初建到实现相对稳定很难在一个阶段实现,一般要经过初建、发育、成熟和相对稳定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各个阶段,由于运行方式有所区别,坝系布局结构也不同。布坝密度一般为每平方公里1.0~1.5座,骨干坝与中小型坝的配置比例一般为1∶1~1∶2。

4.建坝时序

在安排坝系建设进度计划时,为计算方便,通常采用多年平均洪量模数和侵蚀模数作为流域产流产沙的指标。而实际上,暴雨洪水具有的随机性,使得各单坝的淤满年限具有不确定性。若某座坝在淤积库容未满时便修建上游后续坝,势必影响该坝效益的发挥。而当淤满时间提前时,若不及时建设上游后续坝,则又会造成该坝过量淤积,威胁坝库安全。显然,笼统地给各单坝安排固定的布设时间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当淤积条件发生变化时,就有必要对上游后续坝修建时间进行适时调整。同时,由于坝系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座坝的调整均可能对其他坝乃至整个坝系的建设造成连锁影响。因此,在对坝系中某座坝的建造时间进行调整时,需要相应分析以下几个问题:①淤地坝修建时间的调整是否会对后续坝乃至整个坝系建设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②在不影响后续坝和坝系建设整体进程的前提下,该坝调整的余地有多大;③如何调整、采取何种对策措施才可能减少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5.坝系相对稳定

坝系达到相对稳定后,随着坝地面积逐年淤积增加,即承受洪水的面积愈来愈大,在一定标准洪水量情况下,相对单位面积承受洪水的深度就愈来愈浅,各级沟道均已川台化,各个单坝均可防洪保收,洪水泥沙在坝地内已变成“引洪漫地”,坝体加高已变成养护性质的“护埂”,坝系结构持久稳定。另外坡面措施的层层拦蓄,来水来沙逐步减少,促进和保障了相对稳定坝系的快速形成。黄土高原已有多条基本相对稳定的坝系,达到多年洪水不出沟,被就地就近拦蓄利用。坝系相对稳定是沟道建设淤地坝的最终目标,是淤地坝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有关坝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淤地坝建设管理新机制

沟壑坝系建设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通过合同方式进行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技术落后、产权虚置、缺乏补偿机制,是当前淤地坝运行管理的突出矛盾。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加快建立农村中介组织机构的政策措施,结合流域坝系整体关联性的技术要求,以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形势,淤地坝运行管理就是在坝系内部,以人为本,通过建立组织,确定责任,实现有人管坝、有钱修坝、有章护坝的新局面,具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淤地坝管理协会,设立淤地坝管理基金,推行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淤地坝管理协会是农民按照自愿原则自行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坝系运用管理的组织机构,也是实现坝系持续发展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淤地坝管理基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淤地坝管理基金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确保淤地坝加固配套,实现坝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基金的建立,将解决国家顾及不到而一家一户办不成的事情。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应根据市场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以及本地区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遵循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盘活这部分呆滞的资源和资产。一般宜采用以下几种产权制度改革形式: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有偿转让,出售,抵押承包,嫁接改造。

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淤地坝投资体系

淤地坝是一项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发展事业,需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走“淤地坝为社会,社会兴建淤地坝”的路子,引进利益驱动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淤地坝投资体系。首先,国家对沟壑坝系建设有稳定的投入,实行地方匹配,群众投劳。其次,进一步完善淤地坝管护责任制,确保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巩固和发展群众兴建淤地坝的积极性。第三,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国际组织贷、赠款兴建淤地坝。第四,采取多种形式,吸取社会资金,加快淤地坝建设,如股份合作、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

3.建立淤地坝服务体系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点和淤地坝建设任务,逐步建立起以下几种类型相结合的淤地坝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一套运转灵活、持续、稳定的淤地坝管理机构。各级淤地坝管理机构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搞好服务,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设计,使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工程验收,落实管护措施,做到建一座坝,兴办一个实体,富一方群众。二是建立科研、示范、推广体系,加速淤地坝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建立经济实体,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培养和引进优良品种,传授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组织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搞好产品收购、贮藏和运销,促进水土保持与商品生产更好地发展,富裕人民,增强水保机构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