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插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16:22

育插秧

育插秧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加快水稻机械育插秧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现代农业。水稻机械育插秧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县水稻机械育插秧水平较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县水稻机械育插秧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大力提高水稻育插秧机械装备总量和质量,扩大水稻育插秧机械作业面积和范围,努力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时,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效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水稻机械育插秧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明确工作职责,以实际行动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二、**年开展水稻机育插秧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出发,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目标,以示范推广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农机具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全县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本着“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梯度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加强资金扶持、技术支撑,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力争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县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工作原则:一是重点突破和分度推进的原则。重点突破完善机插秧技术和引导广大农民改变种植观念两个环节,结合各乡镇区域自然条件、水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农民对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既要靠政府引导也要靠市场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插秧机的购机补贴扶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接受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并开展水稻机插秧作业服务,拓展水稻作业市场,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性较强,农机和农业部门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好机具的选型配套,加强水稻品种的选择、育苗、植保以及大田肥水管理等技术指导,使秧苗适合机械化作业,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年,推广机械插秧示范面积1.6万亩,主要布局在龙水、万古、铁山、高升、雍溪、国梁、拾万、金山、石马、智凤、宝顶、三驱等12个镇实施。(机插水稻面积附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机插秧工作,专门成立机插秧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水务、农业、财政为成员,负责水稻机插指导督促工作。各相关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保证我县**年的机插秧任务的完成。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水务部门负责插秧机的调试、维修、保养和农机手培训以及机插工作的技术指导。农业局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尤其要做好水稻品种的选择、育秧、植保以及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各实施项目镇根据相应的任务,制定机插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时间细化落实到人。同时抓好宣传发动、落实面积,加强整田质量以及大田肥水管理的监督,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每个乡镇要培训技术人员10人。县水务、农业要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实施乡镇指导协调机插秧工作,确保全年机插秧任务顺利完成。

育插秧范文篇2

2008年以来,息县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购机补贴、育秧盘补贴、机插作业补贴、奖励扶持、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大推广力度,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得到长足发展。

(一)机械数量大幅增加

2008-2011年,息县共建设水稻育秧工厂4个,机械化育秧流水线6条。2011年新增水稻插秧机30台,比2010年增长62.5%,是2008年的6.5倍,现保有量达78台。

(二)作业面积较快增长

2011年,全县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0.8万hm2,机械化插秧率达16.7%,比2010年增长71.6%,是2008年的60.5倍。

(三)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1年,县农机局、农业局组织专家组联合测产,息县孙庙乡机械化育插秧水稻每667m28.5折后实产661.9kg,比同等条件下手工育插秧增产175.5kg,增产幅度达到36.1%,再加上节省的成本100多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增产增收的效果明显。

二、主要措施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息县政府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息县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水稻主产乡镇,要求每个村至少推广1台插秧机,并把推广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1、开展技术宣传活动。县里印发《水稻机插技术10问10答》和《水稻机插秧技术优势》等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横幅、标语等媒介,大力宣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和示范户典型,提高广大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度,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氛围。

2、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乡驻村,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专题培训班,印发《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讲义》等技术资料,细致讲解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和育插秧技术要领,注重操作演示和现场释疑,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懂,能用上”,让全县农机手和稻农亲身感受、基本了解、自觉接受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三)狠抓育秧,强化技术服务

1、搞好技术培训。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认识掌握育插秧技术要领,克服畏难情绪,着力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和基层农机员,通过他们传帮带周围农民。

2、搞好技术指导。把重心下移,派出技术指导组,巡回各示范点,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户传授技术、释疑解答,现场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办,带着农民干,切实提高水稻机械化育秧水平。

(四)实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为解决示范农户后顾之忧,保障育插秧技术推广效果,县里成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农机与农艺结合领导小组及技术攻关组、技术指导组,抽调农机、农艺专家,从农艺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水稻软、硬盘育秧等问题,弥补农机技术人员农艺知识缺乏的缺陷,充分发挥农机、农艺技术集成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做到“栽插一亩,成功一亩,带动一片,影响一方”,保障育插秧农户利益,确保示范推广取得实效。

(五)强化服务,提供保障

1、及早抓好机具落实、调运、调试、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服务。

2、想方设法充实维修专业技术力量。一方面要求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根据机具分布情况,抽调部分机关、乡镇或社会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有计划地学习插秧机构造原理及故障排除技术,农忙期间组织他们开展划片巡回服务,并把他们的服务业绩与报酬挂钩,确保农忙期间所有插秧机拉得出、打得响。

3、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农机部门的重视支持,引导和调动农民投资兴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业,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

三、建议

(一)抓好技术普及

要结合科技入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和典型示范等形式,大力宣讲机插秧的优点,积极推广机插秧技术,把重点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通过农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县、乡农机、农业部门要重点围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机插秧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在育秧、插秧及大田生长等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及时到位。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使广大插秧机手和农民群众掌握机插秧技术要领,确保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成功。

(二)搞好插秧机售后服务与维修能力

插秧机故障是农户最为担心和害怕的事。要引导插秧机生产企业直接面向机手开展技术示范指导,提高售后维修服务质量,确保不因插秧机维修而误农时。同时充分发挥县农机培训机构功能和作用,加强农机手和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着力培养插秧机维修实用人才,建立起本地的插秧机维修服务人员队伍,建立健全插秧机维修服务网络。

(三)推进水稻生产规模经营

“地块小,分散经营”是制约息县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加快土地流转集中管理,打破农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格局,为机插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市场化服务水平

不断研究新时期水稻机插服务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扶持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中来。通过培育市场,加快机插秧发展模式的创新,积极推进插秧机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引导机手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产业。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育插秧范文篇3

这次全省水稻育插秧工作暨农机推广站长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我省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农机推广站长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年水稻育插秧工作和农机推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农机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明确20**年水稻育插秧工作及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下面,受项局长委托,我就水稻育插秧示范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

(一)肯定成绩,认真总结20**年我省水稻育插秧工作的经验。

1、全省育插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在全省水稻主产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巩固提高”的指导思想,创新推广方法,探索推广模式,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社会化服务,使水稻育插秧工作与去年相比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基本上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插秧机数量和机插秧面积比06年翻番的目标。特别是18个示范县成效显著,真正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一是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到2100台,新增插秧机1**6台,比去年增长1**%。其中,18个示范县拥有插秧机1260台,占全省插秧机保有量的60%,新增559台,占全省新增插秧机的51%。同时,水稻直播机今年也有较快的发展。二是全省共完成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65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44万亩,比去年增加19万亩,12个示范县机插秧面积20万亩,占全省机插秧面积的45.5%。另外,机直播面积有较快的增加,全省达到21万亩。三是经济效益显著。根据18个示范县示范点上抽样测产调查显示,机插水稻平均亩增单产78斤,节约成本68元。据此测算,今年全省机插水稻增产达3460万斤,为农民增收2430万元,节约成本2980万元。

2、今年育插秧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扩面提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等农机化技术”的精神,今年我们扩大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范围,将部省级示范县从去年的12个扩大到18个,示范推广工作已辐射到全省水稻产区的57个市县和国营劳改劳教、农垦农场。同时,为了提高示范县的标准,省局制定了《**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实施方案》,对示范县的选定、示范目标、示范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

二是重视技术培训。今年各地对育插秧技术培训工作抓得早、做得实。不少地方在春节前后就着手进行了对机手和种粮大户的培训。培训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如凤台县农机部门针对机手和农民对机插秧技术掌握程度不同,采取集中举办提高班、分乡举办普及班、进村举办宣传班、田头举办观摩对比班,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据统计,全省累计举办各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450期次,培训技术人员1500人,培训农民15600人。显著特点是,各地强化了机插秧的育秧技术、耕整地技术、插秧机操作使用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等四项关键技术的培训。

三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现有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提高单机作业量,积极发展水稻育插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是今年我们的一大亮点。今年各地积极探索有效推广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的运作机制,引导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开展集中连片的育插秧服务工作,保证农民有机用,机手有活干,有效地提高了插秧机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如贵池区依托乌沙行政村成立乌沙农机合作社机插秧服务中介公司,与九成农场签订机插秧合同,仅此一地,9台插秧机完成1800亩机插面积,单机增加收入6000余元,怀远、凤台、和县、金安区、宜秀区等县区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专业化育秧、带机插秧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白湖农场农工商公司实行专业化育秧,错开育插秧间隔时间,拉长了机插秧有效时间,使高速插秧机单机插秧面积高达1800多亩。像这样成立农机合作社或机插秧服务公司,开展跨区作业的还有许多县。在这,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今年省局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农民购置插秧机的补贴。补贴办法实行普惠制和叠加补贴,总额补贴率达到50%。对18个示范县还安排了项目专项资金。在补贴的时间上与去年相比作了调整。实行全天候补贴。与此同时,今年各市县政府也加大了对水稻育插秧推广的投入。天长市多数乡镇实行每台再加1000-2000元不等的补贴,五河县采取激励措施,凡是购买插秧机的每台补助2000元,芜湖县在叠加补贴50%的基础上再补贴10%。另外,今年各示范县还普遍实行免费提供育秧盘或机插1亩给予10-20元的作业补助,从而大大激发了农民购买插秧机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18个示范县中有11个县新增插秧机超过20台。其中,天长市新增158台,保有量达到460台,机插秧面积达到6.5万亩,为全省之首。

五是强化行政推动。今年,为了加大水稻育插秧工作行政推动力度和效果,我们积极争取省农委的支持,将水稻育插秧工作列入了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内容。省局也将此纳入了农机富民工程加以实施。今年以来,各示范县都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领导机构,多数示范县都以政府名义召开了机插秧现场会。据统计,今年全省57个水稻产区市县共召开不同规模的机插秧现场会300余场,其中,以政府名义召开的有20多次。另外,许多市县政府还专门下发了文件。天长、凤台等不少县将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列入了政府年终考核目标,从而大大促进了水稻育插秧工作的进程。

六是农机农艺配合密切。多年的实践证明,水稻育插秧技术是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集成,只有始终坚持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才能保证育插秧技术的有效推广。20**年以来,全省57个水稻产区县都加大了农机农艺结合力度,不少地方成立了农机农艺结合领导小组。许多县水稻育插秧课题组都吸收了当地农业方面的专家参加。如怀远县水稻育插秧课题组聘请了6名高级农艺师参加到项目中来,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全过程。居巢区、宣州区等地农机农艺专家经常一起深入示范点,到农民家中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如何育秧、如何开展秧苗管理。在农机、农业专家的精诚合作下,农机农艺技术集成为机插秧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七是社会宣传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宣传群众、宣传领导,今年各地通过召开现场会、庙会赶集、送科技下乡、电视广播讲座等多形式、多角度介绍宣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育插秧季节,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机插秧技术的知识宣传与报道。宣城电视台《关注》栏目连续一星期播放宣州水稻机械化插秧专题片,芜湖县电视台《田野风》栏目、望江县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也都多次播放机插秧技术宣传片。天长市将机插秧技术资料和图片制作成专题片,在广播《农业天地》和电视《致富金桥》栏目中连续播放。为扩大宣传影响,6月初,省农机局召开全省机插秧现场会,集中了国内外8家插秧机生产企业生产的16种型号的插秧机及部分育秧播种设备和大中型耕整地机械,分田块作业,分类型展示。除了农机部门举办现场会外,一些生产企业也积极举办或参与举办机插秧现场会。淮南市开展的“星火杯”插秧能手比赛,选拔出6名插秧能手与机械插秧进行比赛,一改常规现场会的演示模式,吸引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参与,宣传影响面极广。各地还充分利用本地农机化网和**省农机化网作为平台,及时工作动态,仅省农机化网上关于机插秧的相关宣传报道就达150多篇。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今年,就全省水稻产区来讲,育插秧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发展比较快,有的发展比较慢,有一些市县还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同样都是示范县,但差距还较大。部级5个示范县中,3个县机插秧面积突破了2万亩,最高的天长市达到了65000亩,最少的一个县不到6000亩。省级13个示范县也是如此,最高的机插秧面积达到2万多亩,最少的只有2000多亩,推广速度非常缓慢。

二是认识落实不到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还有不少县农机主管部门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等待观望思想严重,没用把水稻育插秧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只局限于开一两次现场会了事,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示范点、示范户,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的育插秧培训和宣传工作做得也不好。有些县对省局购买插秧机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够。省局要求实行全天候的补贴,农民什么时候买插秧机都可以补,不受时间限制,但少数地方还是限制时间,根本就没有把插秧机补贴作为重点,大量资金都补贴到大中型拖拉机和全喂入、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上了。这不是说不对,就是补贴重点没有按省局要求办。

三是农民还存有顾虑。我们示范推广水稻育插秧技术,虽然已经搞了几年了,但对大多数农民而言,仍然还是一件新鲜事物,他们尚处在观望、等待、摸索阶段,真正叫他们自己做起来却心有余悸。特别是育秧环节有20多道程序,操作繁琐,技术性强,要求严格,农民觉得难以掌握。因此,要实现大面积推广机插秧的目标,必须探索和改进现行的育秧模式。

四是地方投入不足。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各市县政府财政支持投入力度不大,有相当一部分市县根本就没有专项投入。许多县农机部门财政供给仅能维持吃饭,没有或很难挤出经费来推广机插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基层的同志,推广机插秧工作,不仅牺牲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贴了汽油费、电话费,他们1000多元的收入是难以长期承受的,这项技术的推广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它是公益性事业,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

(二)扎实工作,努力开创20**年我省水稻育插秧工作的新局面。

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局将继续把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到2012年,全省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左右,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快推广速度,提高推广水平,协调区域发展,壮大服务组织。那么,20**年就全省而言,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在重点推广机插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度示范机直播。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实施整村整乡推进计划,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全省明年水稻栽植机械和机械栽植面积在今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分别达到4000台和150万亩。

1、继续扩大和加强水稻育插秧示范县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导向作用。20**年,省局在今年实施示范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示范县实施范围,计划在全省22个县开展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其中,部级示范县6个,省级示范县16个。今年13个省级示范县中有4个申报为明年部级水稻机插秧示范县,有1个申报为部级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5个部级示范县中有4个已连续实施两年了,按照农业部要求,部级示范县连续实施2年后,就不再申报下一年部级示范县。因此,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进一步巩固示范成果,省局拟考虑将原肥西、天长、当涂、凤台4个部级示范县仍作为20**年省级示范县。这样,20**年省级水稻育插秧示范县就扩大到16个,新增加3个。希望各示范县都要在巩固两年来已有点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示范范围,进一步发挥示范县的作用。另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对比较适宜机直播水稻的县,明年要继续扩大示范推广范围,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总结示范推广经验,显现示范推广效果。

2、加快育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从近两年来实施水稻育插秧示范县的事实证明,加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是推进水稻育插秧工作的重要保证。第一,各水稻产区市县,特别是示范县,一定要继续坚持以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为基础,建立示范点或示范片,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用农民自身行动辐射、影响和带动周边广大农民自觉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示范县,20**年要率先实施整村、整乡推进计划,将星星点点集中连片,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加速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第二,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明年,各示范县要早谋划,积极搞好当地户营插秧机的组织调配,保证稻农有机用,机手有活干,充分发挥已有栽植机械的工作效率,提高单机作业量。第三,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水稻育插秧公司或育插秧农机合作社,实行订单作业,开展规模化育秧、规模化插秧,推进水稻育插秧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怀远、凤台等地的水稻育插秧服务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拥有20台插秧机的公司去年一年的作业量可达到8000-10000亩,相当于50台单机一年的作业量。因此,省局打算从明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建立若干个有一定基础、一定规模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希望各地都要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

3、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20**年,省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购置插秧机的补贴。补贴办法仍然实行普惠制和叠加补贴,即中央购机补贴的县对插秧机实行30%的补贴,省里实行20%的叠加补贴,总额补贴率50%。明年将继续实行全天候的补贴,农民购买插秧机仍然不受月份时间的限制,从元月份开始计算时间,实行补贴。目的就是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各地一定要把这项政策落实到位。

4、继续坚持行政推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目前,我省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仍处在示范推广阶段,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多年来我们搞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总结。因此,明年水稻产区各市级农机管理部门都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示范县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示范县要成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或农机局局长任组长,邀请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参加,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或协调机制,保证育插秧工作顺利实施。就面上的示范推广工作,今天在座的13个市,除了阜阳外,其他都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市,我想,你们的工作除了抓好对示范县工作的指导监管外,还要抓好所在市的非示范县的育插秧工作。省局要求,各市、县都要选择好自己的示范点、示范片和示范户,决不能等。我05年就讲过,越等越落后,越等越被动,要想争取重视和支持,首先是要做好工作,我们不是常讲,有为才有位。

5、实行推广任务与项目经费挂钩,进一步调动农机人员工作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我省水稻育插秧技术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省局准备从明年开始向各水稻生产主产区市县下达水稻机械化栽植示范推广指导性计划,任务量化,层层分解,对部、省级示范县采取项目经费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为了充分调动一线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省局拟定从明年开始设立育插秧先进县和先进个人单项表彰活动。先进县发奖牌,先进个人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具体表彰奖励办法由省局制定。

6、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进一步搞好农机农艺的结合。第一,培训工作要早抓。这次会议以后,各示范县要利用春节前后的冬闲把培训工作开展起来,重点还是要强化四项关键技术的培训:一是育秧技术,今年各地重点是要在育秧方式下功夫,探索新的育秧方法,减少程序;二是整地技术;三是插秧机的操作使用技术,插秧机手的技术状况好与差,不仅影响到机插秧的效果和质量,而且也影响到最终的产量;四是机插秧的田间管理技术。这项技术直接关系到机插秧工作的成败,什么时间放水,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候打药等等,看起来简单,但这却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第二,要进一步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工作。一是要在认识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的力度,成立农机农艺结合专家组、农机农艺技术培训讲师团。二是要在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上加大农机农艺结合的力度。三是要在落实措施行动上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特别是水稻种子品种的选择、育秧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都要有农技人员参与,共同研究方案。四是要在技术培训上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在举办培训时,农机技术人员讲机插秧技术,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技术,讲维修保养技术;农业技术人员讲种子的选择,育秧的方式方法及播量和秧龄的控制、水土肥的掌握使用等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机农艺结合。

7、强化服务,扩大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一是各水稻产区农机管理、农机推广部门,特别是示范县的农机管理、农机推广部门要保证各项服务工作及时到位,农机推广站要不定期地组织机插秧技术服务人员,按照“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的要求,协调指导落实机插秧的各项工作。抓住重点环节,跟踪指导水稻育秧,机插秧全过程,为机手和农户提供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确保栽插一亩,成功一亩,带动一片,影响一方。二是扩大宣传,积极引导。各示范县农机部门要有计划,有目的,周密安排一些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水稻机插秧现场会、演示会、观摩会等。省局明年准备有选择地和示范县共同召开1-2次机插秧现场会。各示范县要特别注意大力培育各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插秧大户和种粮大户。这些大户和服务组织从某种意义讲是水稻生产、农机化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是示范推广水稻育插工作的生力军。他们既有生产需求,又有接受新技术的思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水稻机插秧技术,抓好典型带动,加强对典型示范户的宣传。及时报道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用他们的现身说法来影响、带动和辐射广大农民广泛使用插秧机,为水稻生产机械化、为水稻育插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关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一)客观总结,充分肯定一年来农机推广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和实施好农机化项目作为根本目标,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有力促进了我省农机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1、农机化关键技术推广取得突破,实用技术深受农民欢迎。

第一,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进程加快。今年,水稻主产区的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在主管局的领导下,都因地制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和技术小组,增加了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为配合机插秧技术的推广,今年推广塑料软盘50万张,召开现场会80场(次),送科技下乡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去年元月中旬,省总站组织水稻产区40余名技术骨干,赴江苏等有关企业学习插秧机的调整、故障排除和维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推广示范能力。在推广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技术推广的影响。开辟了多种渠道加强对该技术的宣传。一是依托**农机化网的技术推广栏目,技术推广动态,购机补贴政策;二是在**日报农村版刊发启示,提供相关咨询;三是与省广播电台联办技术专题,开通热线电话,解答技术难题;四是在水稻产区巡回召开机插秧现场会,提高广大群众认识。

第二,小麦高产机械化技术普及迅速。今年,以12个县区小麦高产攻关“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核心示范片为带动,各地紧紧围绕省政府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演示展示会、发放明白纸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和小麦高产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扩大农机化技术辐射普及面,为夏粮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初步测算,20**年全省小麦因增产提质降本亩均增收49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在秋种中,各地农机部门大力开展“少用十斤种,增产百斤粮”活动,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技术,加强秋种技术服务,通过购机补贴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使用宽行播种机等新型农机具,提高播种质量,扩大播种行距,降低用种数量。麦区推广部门近千名农机技术人员,配备服务车96台,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310个,深入机播一线,帮助农民改制、改装老式播种机2万多台,培训播种机手2.2万人次。全省投入拖拉机140万台,耕整地机械160万部,播种机25万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新型农机具近10万台(套)。完成小麦机播2810万亩,机播率85.2%,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迈开步伐。9月在固镇县召开的“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及研讨会”拉开了我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序幕。为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省局在淮北地区9个玉米生产大县进行玉米收割机购置补贴试点,开展玉米机收试验示范,基本确立我省玉米机收技术路线,筛选出适宜我省玉米种植农艺要求的玉米收割机机型。一年来,全省玉米收割机新整147台,总量比上年翻番。

第四,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粮食烘干机械化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为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省总站调整推广思路,把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为拉动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积极加以引导,培育了一批地方特色机械化典型。枞阳县陈瑶湖镇大力发展粮食干燥产业化经营,每年七、八千万元收益,农民人均增收达1500余元,推动了全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各山区市、县农机部门也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特点,在名优茶加工机械化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积极研发和推广板栗、苎麻、山核桃、食用菌等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以及茶叶、贡菊、蚕茧等山特产品干燥机械化技术,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2、项目核心技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加快。

第一,“小麦生产‘两深一精’等农机农艺互适性技术研究”项目效果好。这个项目是由省科技厅2006年下达的**省“**”科技攻关项目。省总站为主持单位,2006年9月—20**年6月为第一个生产年度,共建天长、固镇等12个县示范点28个,示范面积67**5亩,项目区投入机具10913台套,举办培训班18次,培训人员1610人次,召开现场会12次,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473.12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31.**公斤,增幅7.03%。完成《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一个。该项目正处在关键实施阶段,为探索我省小麦产区“两深一精”机械化技术对小麦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出有益的尝试;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我省各小麦产区“两深一精”作业技术规范及与该技术实施相适应、配套的其他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稻麦生产农艺农机双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省总站在2006年定向招标中中标,由**省科技厅20**年下达实施,主要针对稻麦不同前茬和连作方式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制约因素,从优化耕作方式入手,将现代机械化作业与培肥地力、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目前已完成了BSL-180型双轴旋转施肥播种机三轮样机的研究,取得专利一项(可调节种肥分层厚度的肥料正下位深施复合型开沟器),3篇,完成8项水稻对比试验,编制了四个待审水稻机械化育插作业技术规范,项目按计划进展顺利。

第三,“农机节油新技术推广”是省局下达的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主要是推广应用优油TSP-C型燃油增效剂,该产品为生物型无污染节能新技术,经过2006年多点、多区域、多机型试验,结果表明节油率在4—13%。其显著的节油作用被农机系统和农机手认可。今年又召开了专题推广座谈会,还邀请有关专家到会讲解了优油TSP-C型燃油增效剂性能。目前,全省已建立8个示范点,共推广优油TSP-C型燃油增效剂2100余盒(25000支),预计节油120吨。

第四,“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是部总站20**年下达我省的农机化新技术示范项目。本项目以“双低”油菜为对象,以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试验示范,带动项目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该项目选择位于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产区的**省宣城市宣州区,建立“双低”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核心示范5000亩,辐射面积5万亩,在种植环节中以推广免耕直播机开沟为主,整地质量高、土壤商情好的田块推广机械直播。

3、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技术推广队伍不断壮大。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69号)文件精神,我们争体制、创机制。目前,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农机推广站87个,在岗职工828人,中高级职称人数逐年增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有所上升,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健全。在去年农村综合试点改革工作中,我省怀远县将县农机推广站提升为副科级,并将原先的6个乡镇农机管理站,改为全额预算的6个乡镇农机推广分中心,直属县农机推广站(中心)管理。由于工作到位,目前该县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金寨、凤阳等县实现了推广站和农机校合署。许多地方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注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整合资源,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改善和提高装备手段,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农机推广理念逐步更新。

20**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热点和亮点很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就是其中一个。肥西县德敏农机服务社,蒙城县老集黄贺轩的春杰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蒙城县路南王家堂兄弟合资的家堂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凤台县星火育插秧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司+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我们农机推广探索出一条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们主动找市场,实行定单作业,专业服务,拓展了农机技术推广的内涵。面对市场化的局面,我们农机推广系统要研究农机推广与服务的新思路,要充分发挥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广中的作用,扶持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并依托他们建立各种试验、示范基地,只有这样,农机技术才可能快速推广到生产中,才能体现出农民是农机化发展的主体这一科学理念。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理清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的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我们作为农机化的排头兵,有责任和义务为又好又快发展我省的农业机械化而奋斗。当前,我们正处在农机化发展中级阶段的起步时期,因此,大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坚定信心。

1、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农机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国家对农机化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不但加速了农机化的发展进程,而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2、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机化发展中的定位已经明确,各级领导对农机推广工作日益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农机化的发展农机推广是开路先锋,因此,农机推广的作用和地位不可低估,我们广大农机推广人要挺起脊梁,在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3、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机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机化投入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要呈现多样化,因此,我们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4、随着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提速,农机推广的反应机制也要适应,农机推广队伍不仅要能吃苦、善于打硬仗,而且要反应灵敏、快捷迅速,这些除了要求提高农机技术人员本身的素质外,增加刚性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装备手段也十分重要。

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对于县级机构的设置,省政府作出一般可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规定,这为各地因地制宜设置机构预留了空间。今年9月8日省农委主任毕美家在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各地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中,既要符合文件精神,又要实事求是,不能不切实际,盲目捆绑。目前,我省对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实行行业内整合,分别设置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和林业等推广中心(站)”也有不少,这种设置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工作开展,值得各地借鉴。

总之,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形势,既有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有客观现实的严峻挑战,目前,全省的推广机构虽然基本建立,发展很不平衡,推广队伍的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知识陈旧,更新缓慢,市、县推广站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推广手段落后,推广经费严重短缺等等,都制约着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也难以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做好本质工作,促进农机推广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年度及今后的农机推广工作。

20**年是“**”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必须按照省局和部总站的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做好20**年和今后的农机推广工作。在深化改革中稳定队伍,在实施项目中提升水平,在服务现代农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推广文化和信息化建设中扩大影响。

1、进一步强化公益性职能,稳定农机推广机构与队伍。

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20**〕69号),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技术的集成推广,农机化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服务等。市、县农机推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在公益性职能上下工夫,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按照产、学、研、推一体化服务的思路,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力争农机推广机构和技术队伍的稳定。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要用勇于面对市场创造性开展这项工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要继续抓好《怀远县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2、因地制宜推广农机新技术,实施好重点农机推广项目

第一,继续抓好省、部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按照省局确定的工作思路与发展目标,农机推广系统要全力以赴做好该项目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在稳步推进机插秧技术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兼顾机直播技术的示范,做好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大学协作在**建立机直播试验、示范区工作。20**年要围绕省局确定的水稻栽植机械达4000台、机械栽植面积达150万亩的翻番目标而努力。

第二,进一步实施好小麦“两深一精”技术项目,重点是要在播种机选型和机播质量上下功夫,助推小麦高产攻关取得新成效。

第三,做好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主要指栽植与收获,我省居巢区承担的农业部油菜机械化示范项目和宣州区承担的农业部农机新技术试验示范——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正在实施,20**年除了抓好两个部级示范项目外,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加大该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逐步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栽植和收获方式。

第四,加快我省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20**年,省局要求各玉米主产区市县农机部门都要认真做好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的选型示范工作,因地制宜召开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玉米机械化生产现场会议,加强该技术的培训宣传工作,促进我省玉米机械化快速发展。

第五,将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摆上议事日程。20**年,省总站要继续加强对我省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调研工作,拿出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在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烘干机械化的意见和建议,有关市、县也要及早行动,为做好此项工作奠定基础。

第六,提升茶叶等山特农产品机械化加工能力与水平。这项工作要按照今年3月份项局长在全省山特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展示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抓好落实。重点是要显示特色,不断拓宽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领域,围绕实现山特产品的转化增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做好推广工作。

第七,围绕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农机节油新技术。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是农业部20**年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技术之一。当前,柴油紧缺、油价调整,这对广大农机户来说,作业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因此,除了国家应采取相应的补贴措施外,大力推广农机化节油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0**年,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在今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为广大农机手再做一件好事、实事。

3、增强推广人员素质能力,提高技术推广实战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要注意业务知识的更新,还要增强对政治、人文、心理和身体等素质的培养。从我省农机推广队伍的现状来看,整体素质与快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因此,计划从20**年开始,结合重点项目的实施,采取多种方法和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开展系统技术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派员到大专院校进行强化学习,省总站将着重加强对市、县推广站长的培训,力争每年轮训一次。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做好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上下联动,逐步提高全省农机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农机推广的开路先锋作用。

4、树立农机推广文化意识,搞好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

育插秧范文篇4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插秧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的温湿度控制,既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又直接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运用,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水稻机械化育秧省田、省水、省肥、省工,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且能有效克服“倒春寒”的影响,确保不烂种、不烂秧;机械化插秧作业不仅省工节本,提高了栽插时效,而且秧苗群体密度易于调控,其带土小苗移栽、缓苗期短,分蘖早、节位低,宽行窄株、通风性好,易获稳产高产,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2012年,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粮食产量提升年重要示范工程之一,积极引进并扩大示范。

三、主要目标

以示范点建设和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抓手,建设8个区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和1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实现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

四、实施内容

(一)建设八个区级示范点。巩固扩大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规模,新增4个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一次育秧面积达10-35亩,可确保大田机插面积1000-3500亩。每季育秧2-3次,实现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面积达5万亩。

1、建设地点。扩建已有的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分别是徐集镇东方红村、青山乡宋岗村、新安镇陈集村和江家店镇张敦村。2012年新增江家店镇林寨村、狮子岗健康村、韩摆渡镇祁家岗村和分路口镇江堰村4个示范点。

2、建设单位及内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机械化育插秧实施主体,扩建示范点规模分别如下:

(1)徐集镇东方红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26个,今年新增16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3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9500亩以上。

(2)青山乡宋岗村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5个,今年新增15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2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以上。

(3)新安镇陈集村友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7个,今年新增10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5500亩以上。

(4)江家店镇张敦村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原有育秧大棚12个,今年新增10个大棚,示范点规模达15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500亩以上。

2012年新增示范点如下:

(1)镇现代农业农场。新建育秧大棚20个,示范点规模达12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

(2)乡粮现代农业合作社。新建育秧大棚22个,示范点规模达15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500亩。

(3)镇金大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建育秧大棚15个,示范点规模达10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6000亩以上。

(4)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育秧大棚10个,示范点规模达8亩,每季育秧2-3次,供机插秧面积4000亩以上。

(二)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19个。在全区19个乡镇各确定1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整村推进示范村,带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详见附表)。

(三)组织参观学习。3月中旬,将组织全区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农技人员、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等,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观摩培训会,加深对机械化育插秧感性认识,了解掌握关键技术,推进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推广。

(四)开展专题技术培训。从3月份开始,组织农机、农技骨干开展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育插秧机械化的应用水平。

(五)抓好技术攻关。机械化育插秧是一项新的技术,为使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相结合,将派驻农业科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严抓环节衔接、严把技术关口、严控关键措施,保障机械化育插秧成功。

五、主要配置设备和资金需求

平均每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设备主要配置如下:(1)每个示范点以育插秧大棚15亩计算,每亩投资1万元,需投资15万元;(2)机械化育插秧播种流水线设备1台套,需投资5万元;(3)每个基地配备秧盘3万张,需投资11.4万元。总计每个示范点共需建设资金31.4万元。

为鼓励支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建设经费除了农户自筹资金以外,申请市、区财政对每个新增示范点安排10万元扶持资金,对原有4个示范点补助5万元,共需补助资金60万元,经区验收后拔付兑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育插秧范文篇5

20*年是推进我市水稻机械育插秧(以下简称机插秧)工作关键年。为大力推进我市水稻机插秧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特提出20*年全市水稻机插秧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部门配合、政策支持、市场导向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机插秧的积极性,实现整村整镇整体推进,大力培植机插秧百亩、千亩连片区,促进我市水稻机插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根据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机发〔20*〕23号)精神,今年我市新增插秧机120台,完成机插面积12万亩,建整镇推进乡镇(含城区城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下同)3个。乡镇任务分解见附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机插秧工作的统一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刘生彦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机插秧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任务分解、执行检查、阶段评估及监督落实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农机化办,负责在机插秧期间开展跟踪联络、检查督导百亩千亩连片机插面积的落实及服务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抓机插秧工作,切实将机插秧目标计划落到实处。市农机化办要会同财政部门用好水稻机插秧项目专项资金,让专项资金在推进水稻机插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宣传培训

市农机化办和乡镇机插工作专班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深入田间地头落实面积、落实农户、落实机具。要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水稻机插技术培训班,宣传机插秧的优点与技术要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授机插秧知识,提高水稻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普及率。要贴近农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机具现场演示和实地示范宣传;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市乡(镇)村三级联动的“三结合”方式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讲会干肯干的机插秧骨干力量,建成水稻机插秧的基本队伍,引导、带动广大的农民一起干,形成全市水稻机插秧的燎原之势。

(三)落实插秧机购机补贴政策

为加大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力度,今年将继续实施中央、省、市三级叠加的购机补贴政策,并提高补贴标准。手扶式插秧机在每台补贴比例50%的基础上再补贴2000元;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每台补贴比例为50%。具体补贴额见《湖北省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市农机化办和各乡镇要采取各种途径向农民广泛宣传插秧机购机补贴政策,用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踊跃购机,以机具的增量促进机插作业面积增长。同时加强与厂商的联系,指导和帮助农民选好机型,提前订购,不误农时。

(四)强化技术指导,搞好部门配合

为确保水稻机插秧成功率,农机部门一定要和农业技术部门密切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把好技术关键环节,在育秧及机插秧大田管理期间,要共同下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服务,确保机插秧增产增收;各乡镇要选好每个水稻种植期的测产点,在早、中、晚稻机插稻谷收获后,与农技、农机部门一起进行测产,搞好机插和人工插秧对比试验,用科学数据显示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坚定农民运用这项技术的信心。

(五)大力推进“机插秧百千万工程”

今年水稻机插秧工作重点是抓好整村整镇整体推进。各乡镇要在稻鸭共育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水稻连片种植区、农业龙头企业订单村扎实开展“百亩村、千亩乡镇”的机插秧面积落实工作,使机插工作形成规模,连片发展万亩区。戴家场、峰口、螺山、万全、曹市、瞿家湾、黄家口、沙口、乌林、燕窝、新滩、龙口、府场等13个乡镇要建三个500亩整村推进示范样板。其中螺山镇、戴家场镇、峰口镇建成整镇推进千亩连片机插秧示范区;大同湖管理区建成万亩育秧基地。

(六)大力培植机插秧专业作业组织

积极探索水稻机插秧的作业服务模式和方法。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机大户、模范机插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机插秧作业服务队,与种粮大户和农民签订机插作业合同,开展机械耕整、机械育插秧、机械收获一条龙服务。农机部门要多为机插作业队和种粮大户牵线搭桥,让“有机户有田插,无机户有机用”,特别是高速乘座式插秧机,一定要使之满负荷运行,充分发挥其效能,既服务农业,又增加机手收入。

(七)大力开展机插服务工作

一是各乡镇要在督促农户在育秧前备足营养土、壮秧剂、秧盘、薄膜、化肥、农药等物资。二是技术指导服务,各乡镇农技与农机部门要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小组,在水稻育秧时节深入田头进行技术指导,给予技术保障。三是气象信息服务,在育插秧环节,要坚持每周向各乡镇一份气象资料,供农户参考并提前做好秧苗保护及肥水管理,用优质服务赢得农民朋友的信任和配合,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实施奖惩政策

为大力推进机插秧工作,市政府把机插秧技术推广作为乡镇农业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考核结账,对完成任务的乡镇实施奖励政策。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一)奖励对象: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机插秧大户。

(二)奖励重点:百亩连片村,千亩连片乡镇,整村推进村,整镇推进乡镇。

(三)奖励程序:首先由各乡镇组织自验收,填写《自验收报告》,并上报市农机化办。市验收组实地进行验收,并随机抽查100亩以上点10个,50亩以上点5个,实地查看插秧机具。最后市验收组将考核结果汇总,报市机插秧领导小组确认。

(四)奖励办法:

1、一季机插面积500亩连片村,奖励二千元;一季机插面积1000亩连片村或5000亩乡镇,奖励五千元;一季机插面积10000亩以上乡镇,奖励一万元。

育插秧范文篇6

1.1水稻插秧育秧技术要求较高

在水稻插秧育秧技术的推广中,尤其是机械化水稻插秧技术的推广,其技术要求较高。许多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愿意使用机械插秧技术。而机械插秧是水稻种植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这种插秧模式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的播种面积较大,其标准化的要求较高。想要实现机械插秧,需要具备以下几点基本要求:首先,想要使用机械插秧,需要一块标准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需要均匀的分布。第二,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壮,并且无虫害,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户家庭均采用家庭劳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户更加偏好传统的插秧技术,机械化的插秧技术成本较高,对于收人低下的农户家庭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这就导致机械插秧技术不能够在水稻插秧技术推广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1.2机械插秧的技术限制

在插秧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降雨量的影响,在秧苗的插秧季节无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导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等到降水足够之后,秧苗又生长壮大,而机械并不能够采用大秧苗进行插秧,这样插秧机就成为了摆设。

1.3稻田中的水利灌溉设施落后

在大多数的稻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统比较落后,农田中不能够做到自如的供水和排水,使得农田中的水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就为插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无法控制好水的深浅,使得水稻插秧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1.4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受到农民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插秧模式,且没有办法去创新和改进现有条件下的插秧模式,改良水稻的种植环境,这就在客观上阻碍了水稻插秧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落实。

2解决水稻插秧基础难以推广的有效措施

2.1加快土地流转的推进进程

要将土地集中在比较优秀的种粮大户中去。过去,为了提高我国粮食的生产率,国家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落实到每家每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劳作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而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大的农业需求,这种家庭式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将土地集中到农业大户中,对土地进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够有利于水稻插秧技术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2.2改良供水及排水系统

想要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政府就要设立专项中的资金,对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使农田实现有效的灌溉和排水。推广的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需要,对农田实行随时灌溉随时排水,为水稻的种植和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满足农户对插秧的要求,进一步推广机械插秧技术。

2.3加强水稻插秧技术的宣传与培训

想要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就要加大新技术的宣传力度,还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农民配合推广的积极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水稻插秧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推广人员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插秧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机械插秧技术,让农民群众主动的改造水稻的种植环境,为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条件。

3结语

育插秧范文篇7

1桐城市水稻机插秧现状

桐城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8.18万kw,耕作机械13623台,联合收割机482台,插秧机113台(其中直播机29台)。耕作机械化水平达89%,收获机械化水平达70%。该市水稻插秧机械化推广工作始于2006年,5年多来,通过不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插秧机数量几乎每年都是成倍增长,但在作业面积上,2011年仅为2200hm2,插秧机械化水平仅为5%。水稻插秧成为制约当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2制约桐城市水稻机插秧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制约水稻插秧机械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认识不足、心存疑虑,等待、观望氛围浓厚;二是推广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一线既掌握农机又掌握农艺技术的人员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插秧机械化技术的需要;三是目前留守农民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接收能力弱,或不经培训即匆匆上岗,操作技能低,机械使用中问题较多;四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田块小,加上分散经营对作物品种的不同要求,难以提供优质合格的秧苗,也影响了插秧机的使用效益。

3推进水稻机插秧化面临的机遇

3.1推进插秧机械化,有政策支撑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放在重要位置。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扶持措施。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九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一方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例如水稻插秧机,实施累加补贴,补贴率可以达到40%到50%。这些都表明,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遇到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2推进插秧机械化,有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用工严重短缺、雇工费用高,甚至雇不到人。尤其是种粮大户,他们对机械化插秧技术更加渴望。这些都表明,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遇到了良好的需求环境。

3.3推进插秧机械化,可以节本增效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机插秧是一项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新技术。一是生产效率高。1台手扶式插秧机1h可插秧0.2hm2~0.3hm2,相当于20个劳动力的效率。二是节本增效明显。机插秧属于浅型均匀栽培,通风透光好,与人工手插秧相比,每hm2可增产600kg~1200kg,节约成本50元~100元。使用机械化插秧,它的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倍~10倍,可以大幅度节约耕地。这些都表明,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很受农民欢迎。

4提升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的措施

农业部制定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明确提出,水稻优势产区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解决种植作业机械化问题,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粮食增产0.5亿t,这些都必须通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来实现。

4.1坚持行政推动,加强组织领导目前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还处在推广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推动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进项目工作中,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为技术推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一是要成立领导小组,由县级政府领导或农机局局长任组长,财政、农业、科技、气象、种子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或协调机制,负责项目的计划、安排和组织协调。二是成立技术实施小组,由农机、农艺、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和拟定项目技术规范和工艺流程,开展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三是整合资源,以购机补贴为龙头,加大投入力度。将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列入有关项目计划中,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支持、带动农民购置育插秧机械,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

4.2抓好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基础,建立示范点,设立试验对比田,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要紧紧依靠并大力扶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通过优质服务,提高插秧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起良好的用机、营机发展机制。要大力推进水稻机插秧跨区作业,积极推进区域内规模化服务,鼓励机械、技术、资本和服务的联合,发展区域机械化育秧服务中心和插秧公司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开拓跨区作业领域,推进育插秧作业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育插秧机械化产业。

育插秧范文篇8

今天省局专题召开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把全省水稻产区的13个市、44个县(市、区)的农机局分管局长,以及去年承担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的22个示范县推广站长在新年伊始请到合肥来,这充分体现了省局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去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颁发了奖牌、证书和奖金,巢湖市、天长市、东至县进行了典型发言,他们讲得很好,这也说明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干得很好,他们介绍的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稍后项局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年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取得了可喜成就

刚刚过去的20**年,在全省水稻主产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各地按照省局年初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年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创新推广方法,探索推广模式,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社会化服务,基本上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指导性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目前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新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省新增手扶式步行插秧机1714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20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3838台,其中手扶式步行插秧机3474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364台,插秧机总量比20**年增长99.5%;22个示范县新增插秧机1389台,保有量达2779台,占全省插秧机保有量的72.4%。20**年全省共完成机插秧面积81.05万亩,比20**年增长75.2%,机直播面积达到了37.45万亩,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总计达到118.5万亩;其中22个示范县共完成机插秧面积50.18万亩,占全省机插秧面积61.9%。

二、20**年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激励机制。

为加快推进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快速提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20**年初省局提出了实现水稻插秧机达到4000台、机插面积达到80万亩的目标,并通过指导性任务的方式分解到各水稻主产区。4月,省局又制定下发了《**省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奖励暂行办法》,将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分项量化,拟定了评分标准,年终将对20**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省局根据各地的申报,结合20**年工作情况,逐一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了2个市,7个县作为先进单位,23个先进个人。

各地对水稻育插秧目标任务也采取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如来安县、潜山县政府发文将新增插秧机和机插秧面积任务分解到各有关乡镇,纳入年度政府工作绩效制考核内容;天长市农机局把机插秧工作列为基层农机人员年终工作考核的重点,与农机人员的奖金和职称晋升挂钩,使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金安区实行对乡镇农机干部定插秧机推广任务,完成者给予奖励,对人为原因造成机插秧失败,罚所在乡镇农机站5000元;芜湖县农委设立农机农艺技术结合推广奖,重点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指标量化,并制定了评比办法。这种任务促进、表彰激励的方式去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行政推动。

实践告诉我们,在推广普及一项成熟而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初期,必须争取政府支持,强化行政推动。20**年省农委已将水稻育栽机械化技术推广纳入了全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中,并作为各市县农委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9月12日,省农委和省局又专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通知》,要求统一认识,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去年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在讲话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重点推广育秧、栽插新技术、新机具。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各市、县(市、区)政府都非常重视,22个示范县都分别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由县政府或政府办下发文件。去年全省以市、县(市、区)政府名义召开的现场会就达60多次。许多地方政府领导不仅在会议上亲自部署机插秧工作,而且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机插秧长势,检查机插秧任务完成情况。全椒县委、县政府去年3次召开农机化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机插秧推广工作,县委书记汪建中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多次亲自参与、亲自过问、亲自指导,要求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推广机插秧技术,强化行政推动,为全县机插秧技术推广营造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三)扩大宣传范围,注重培训质量。

一年来,全省57个水稻主产县(市、区)共召开不同规模的机插秧现场会2**场;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353期,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20520人;印发宣传技术资料13万余份;媒体宣传352次,做到了全年宣传与季节宣传结合,静态宣传与动态宣传互补,自我宣传与媒体宣传联动,进一步增强了宣传效果。

为了让农民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天长市农机局始终坚持把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培训班全部采用电教化设备,实行课件教学,不断丰富培训内容,采取课堂理论培训和现场模拟演练相结合;无为县、寿县等通过各种媒体、利用多种形式营造工作氛围,结合“三送”下乡、春季乡镇庙会的时机广泛向农民宣传机械化插秧技术,并通过图片、展板展示机具及机插秧技术,提高农民的感性认识;全椒县采取集中对乡镇农机管理员办班培训,使他们从一般了解,到真正掌握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使一线工作的农机技术干部成为熟练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他们还采取了送教上门的办法,利用晚饭后以村民组为单位把农民集中起来,进行技术培训,做到了培训面对面、服务心贴心、指导手把手;怀远县还按照“三到”要求,即“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的要求开展机插秧技术培训。

(四)加大扶持力度,实施重点补贴。

20**年,我省继续把推广机插秧技术作为重点工作,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富民工程”等资金,继续加大了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工作的投入,对插秧机购置继续执行50%的补贴政策。另外,在省局安排110万元用于示范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经费补助之外,各级财政也配套了200多万元专项推广经费。全椒县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调配资金53.38万元,对4-6行步行式插秧机给予2000-5000元叠加补贴;天长市财政去年拿出近80万元资金,针对不同机型,给予每台2000-3000元不等的补贴。据统计,全省用于插秧机购置补贴资金超过2**7万元,带动农民购机投入2615万元。

另外,各地还对机插秧给予了不同形式的补贴,如机插作业补贴(10-20元/亩)、秧盘补贴、水费补贴等,多种形式的财政扶持,也比较好地调动了农民购机和应用机插秧技术的积极性,东至、望江、金安区、芜湖县、和县等去年插秧机增幅均超过100%,全椒县、来安县新增量超过100台,天长市插秧机总量达到850多台,仍为全省之首。

(五)推广社会化服务,提高单机效益。

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涉及秧苗、整田、灌水等多因素的特殊作业,有较强的范围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如果组织不好,机械利用率难以提高。为此,各地积极引导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和县、潜山、来安、当涂、郎溪等地推广订单机插秧作业,即提前与农民签订机插秧合同。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受农民和机手欢迎的服务方式,既保证了无机户农民有机插,又保障了有机农户有秧插的双方面需求,推动了机插秧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化。如凤台县刘甲坤一台6行步行插秧机单季作业300亩以上,创收36000元,获纯利18000元。

各地还积极引导机插秧跨区作业,加快机插秧推广速度。如来安县从天长市和江苏灌云县引进38台插秧机,机插秧作业5800亩;宣州区引进11台插秧机,机插作业面积7500亩;潜山县引进20台插秧机,作业5630亩,同时组织10台插秧机,外出作业2100亩。据统计,20**年全省共建立育插秧服务组织90余个,22个示范县中15个县组织开展了跨县区的机插秧作业,共引进插秧机1**台,作业30405亩,外出插秧机121台,作业38660亩。

以上经验,既是我们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今后坚持的方向,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实践,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目前,我省水稻育插秧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同在,形势逼人。机遇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已经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支持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形势逼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的推广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栽植机械化水平低。全省到目前为止,拥有水稻栽植机械仅4232台,机械化栽植面积118.5万亩,仅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3.54%,低于江苏35%的3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3%的9.5个百分点。二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田块小,对机插秧来说作业效率低,运输转移成本大,再加上一家一户对品种的不同要求、技术掌握程度的差异,难以提供优质合格的秧苗,影响了插秧机的使用效益。三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在家务农的农民总体上文化水平偏低,接收能力不高,一些农民、农机手对机插秧的运用仍存有顾虑,虽然认为机插秧好,但就是不敢冒然应用。还有一些农民机手赚钱心切,购回机械后不经培训即匆匆上岗,造成操作水平低,机械使用中故障较多。四是机插秧的补贴率与兄弟省、市相比还不算高。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与江苏、黑龙江、湖北、辽宁、上海等省市差距拉大和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省追逼的双重压力,可以说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甩在后面。所以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发展。

三、全面推进我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跨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快推广速度,提高推广水平,协调区域发展,壮大服务组织。20**年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推进,跨越发展,水稻栽植机械达到9000台,比**年翻一番;机械化栽植面积突破240万亩,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7%左右。

(一)坚定信心,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重要性认识。

提高粮食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产。提高单产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实践已经表明,水稻种植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减少劳动用工量40%,大幅度提高工效;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每亩平均节约成本30元左右,每亩提高单产50斤以上;机插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秧田。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要求,我省提出增产220亿斤的目标,单从水稻栽插机械化环节来说,按照每亩增产50斤,机械化栽插水平70%计算,种植方式的改变即可实现11.2亿斤的稻米产量。同时,机插秧的稻谷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稻米品质也比较好。由此可以看出,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稻米质量,保证粮食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决不能因为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为还有些农民认为育秧技术难把握,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地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二)继续实施项目带动,进一步扩大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

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项目,是农业部近几年来重点开展的一项活动。我省水稻栽植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三年来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充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下一步要继续实施并逐步加大项目实施规模和投入力度,今年全省将建设部级示范县11个,省级示范县14个,总数将达到25个县。省局和省推广总站将重点加强对项目实施县的监督管理,部级项目县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抓好实施和管理工作,省级项目县也将继续实行末位淘汰制和项目经费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管理模式。项目县要认真搞好示范,充分发挥项目县的示范带动作用。条件比较好的示范县要积极扩大整村、整乡推进计划,力争今年再有一个新突破。

(三)完善激励机制,继续下达育插秧机械化指导性任务。

去年11月份,省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水稻生产机械化组织了专题调研,许多市、县对20**年下达的指导性任务表示赞成。经过研究,省局决定今年继续下达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指导性任务,这也是争取地方政府重视支持的一个重要依据。指导性任务将根据**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情况综合考虑而定。对发展比较快,面积比较大的市、县在任务安排上要尽量科学合理一些,不能按翻番要求;对发展比较慢,面积又比较小的市、县,任务要多安排一些,我看不但要翻番,而且还要拐弯。通过指导性任务促进水稻产区各市、县农机部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在全省范围内的协调推进,全面实现跨越发展。今年省局将进一步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继续实行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

今年省局将继续对水稻生产机具实行重点补贴。对插秧机继续执行50%的补贴政策,即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资金累加补贴20%。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县建设。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购买插秧机继续实行不受台数限制,购多少台补贴多少台的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安排。

各示范县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给予适当累加补贴。各地要加大探索实践机插秧作业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力度,认真帮助农民降低机插秧成本,防止自然灾害给农户带来较大损失,提高广大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营造育插秧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各地农机主管部门、推广部门要在搞好示范带动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把技术宣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田间地头,贴近机手和农民,组织开展好丰富多样的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仅要重视栽植季节的宣传,而且还要加大平时的宣传,即变季节宣传为全年宣传;在继续抓好广播、电视宣传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长效宣传,即变短时的舆论宣传为多方位的长效宣传,可在道路两边、在街道等地设立永久宣传标语或宣传栏等。宣传工作中要重视大户宣传和示范户宣传,他们的现身宣传会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为了更有效地扩大宣传,各示范县都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召开1-2次机插秧现场会,省局今年拟准备和省农委联合召开一次科技含量高、参加人员广、现场规模大、演示效果好的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现场会。要通过我们的广泛宣传,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育插秧的技术培训,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措施之首。各示范县都要把育插秧培训作为推广机插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不可忽视。去年12月底,金安区就已经开始谋划、落实今年的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进行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

当前,各地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对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这些人思想新,素质条件好,易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要通过我们的积极引导,吸引他们选择经营农机,留在农村。

(六)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解决农机社会化大生产与农村一家一户经营之间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当前,我们要抓住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村能人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提高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统领家庭分散经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目前,我省水稻主产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大户带动型。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主体,向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程“保姆式”机械化作业服务;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具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引导农户加入,租用农户土地,对分散的土地进行标准化整治,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再返聘农户参与进行日常的农业管理等事务;三是村级组织牵头型,以村委会牵头,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对集中的土地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农业与企业争工矛盾。这三种模式的出现,标志着我省今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各地要认真加以总结、引导和扶持。省局从**年开始已经将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今年还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抓点带面,在水稻产区逐步建立一批有影响、辐射广、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七)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力度。

育插秧范文篇9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水稻生产效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我市粮食生产安全,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创建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出发,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大力扶持、加快推进”的原则,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拉动力,以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和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为推动力,以粮食功能区、水稻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培育机插秧示范点为重点,以栽插和收获两个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配套,通过政府推动、重点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引导等措施,快速突破制约我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加快现代农机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的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总体目标

我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工作于—年分两年实施。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基地建设,计划建设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水稻育插秧示范点5个;培训相关技术人员200人以上;全市新增插秧机45台左右,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30台左右,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3.2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8%以上,水稻机插率达到43%以上,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以上;新增联合收割机25台,在粮食重点产区配置烘干机4台,新增日烘干能力40吨,全市日总烘干能力达到200吨以上;实现“五统一”服务面积2万亩,比上年增长6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年,扩大示范创建面,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巩固提高全市水稻机插面积,力争到年底,全市水稻机插率达到5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以上,力争各示范创建单位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育插秧技术示范点。结合我市实际,年选择龙山镇海甸戎村、掌起镇厉家村、掌起镇陈家村、观海卫镇双湖村、桥头镇毛三斢村等5个水稻育插秧技术示范点。示范点以村(镇)为单位,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建设主体,推进工厂化育秧中心或规模化育秧点建设,开展规模化育秧,供秧能力达到1100亩以上,示范点水稻机插率在70%以上。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形成标准化育秧技术操作规程和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并大力在全市推广普及。

(二)开展技术培训。以现有培训体系为依托,加强与有关企业厂商的协作,组织相关农机、农艺专家,通过举办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推广演示会等方式,加强对示范点农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年培训相关人员在200人以上。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操作技术、田间管理要点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以及各级购机补贴政策等知识。

(三)开展技术指导与宣传。成立由农机、农艺技术人员组成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专家组,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应用育插秧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强对水稻育插秧技术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户采用水稻育插秧技术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指导与宣传,加快各示范点运用水稻育插秧技术进程,并有效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市水稻机插水平。

(四)提高机械化集成配套水平。实行向示范点倾斜的农机扶持政策,引导各建设主体购置关键环节机械,提高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机械化生产整体规模。通过示范点的应用实践,进一步明确水稻育插秧工艺路线和技术要点以及技术应用规范和生产作业标准,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配套,更好地促进机械化育插秧与机械化耕整、植保、收获等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年—月)。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分解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二)组织实施(年—月)。推广引进关键环节作业机械;加强政策、技术宣传力度;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召开育插秧技术现场会;总结技术应用规范和生产作业标准,形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巩固迎检(年全年)。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扩大应用成果;完成创建工作相关档案和汇报资料;以有效扎实的工作实绩迎接国家有关部门的评估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工作,市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办公室、市级有关部门和有关镇(街道)相关负责人组成;同时成立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专家组。各相关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积极做好示范点的协调、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

(二)加大政策保障。市财政安排专项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出台相关政策,对市选定的水稻育插秧技术示范点的农户和相关合作组织在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上给予倾斜,具体政策详见慈农机〔〕1号文件。有关镇(街道)也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育插秧范文篇10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水稻机插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我们围绕粮食增产增收,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放在首位,以实施科技兴粮为主战略,以创新农机推广方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机100台,实施整镇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镇2个;整村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村20个;连片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50000亩;全市实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面积78000亩,其中早稻8000亩,全市水稻机插达17.8%。

1、搞好宣传发动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杂志、现场会等方式宣传报道水稻插秧机及其技术应用。在推广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两个阶段的集中宣传活动:一是任务落实阶段,利用春耕春播现场会,并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问安、仙女、顾店、安福寺等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7场次,组织有关乡镇召开水稻机械育插秧现场会5场次,参观干部群众达3000多人。印发科技资料10000余份,接待农民咨询2000人次,向农民宣传购机补贴政策,展示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的新机具,提供农机新技术咨询服务。改变了过去一年召开一次全市育插秧现场会,人少、面窄的被动局面。使广大农民进一步了解机插秧技术,争取农民对推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狠抓了机械插秧阶段的集中宣传工作。我们先后通过电视台、科技等途径宣传报道10余次,机插新闻成为了我市夏种生产的重头戏,特别是在5月15日至30日的机插高峰期间,电视台天天可见机插画面,日日可听机插新闻,在广大农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完善“五项机制”。

一是借助政府推动机制。今年,各级人民政府对机插秧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力担技术推广“倡导者”的责任,加大了技术宣传力度,并保证了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和任务落实。我们借助政府推动机制有效完成机插秧任务。二是项目联动机制。推行机插秧推广与水稻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农业发展项目联动机制,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既争取了领导重视和经费支持,也让老百姓乐于接受。三是合作社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优势,按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操作、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增加合作社的农机装备,规范育秧技术,注重播种质量,强化田间管理,从而增强了辐射带动效应,使我市的水稻机插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四是效益驱动机制。通过对农户实行价格优惠,对机手提供“作业订单”的方式,让农户得到了实惠,让机手增加了效益;既调动了农民采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插秧机具的发展速度。五是效果促动机制。针对往年机插秧推广过程中出现的“立枯病”难防、“漏插率”偏高的两大弊端,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机插育秧质量和机插效果,从而使更多的农户接受机插秧技术。

3、实行“八个统一”

我们实行了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田间管理的“八统一”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作用,由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与农户签订机插秧合同,从备土、育秧、机插到后期管理等水稻生产全过程由合作社全面负责。同时,聘请机插秧农民专家龚祖明同志为组长的技术专班全程指导,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分片负责,以集中育秧区域为重点,加强苗期观察,统一田间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我市的机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稳步推进

1、制定方案、明确思路

为了促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我站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纳入今年的主推计划,制定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工作方案,先后在安福寺镇、董市镇建立示范基地,以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机械收获为突破口,为了让农民接受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确定了以项目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示范为载体,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示范户和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开展油菜精量直播和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2、补贴推动、机艺融合

目前,我市的油菜生产机械化还处在示范推广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油菜生产机械。同时,与农艺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好油菜种植科技,大力推广适用的品种,共同研究形成适用的栽培模式,根据我市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及时提出适合本地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路线,主推机型,和发展思路等。并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探索形成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3、试点示范、成绩斐然

今年,我站把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为工作重点,将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从试点示范入手,先后在问安镇、安福寺镇、董市镇、仙女镇建立示范基地8个,以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机械化收获为突破口,为了让农民接受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各示范户和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在问安、董市等乡镇召开油菜精量直播现场会6次,机械收割现场会4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份,现场培训油菜精量直播机手58人;油菜收割机手50人。经过对油菜机直播、油菜收割等机械化技术的反复试验示范,推广油菜直播机39台,完成油菜精量直播面积10000亩;推广油菜收割机18台,引进外地油菜收割机8台,机收油菜10700余亩。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10000亩。农民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加深了认识,栽种油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棉麦产区沟厢配套农机综合作业技术效果显现

我市有两个乡镇主产棉花和小麦,棉麦套种一直阻碍机械化发展。我站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创造性地开展了棉麦沟厢机械化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小麦机械播种、机械收割的难题,并分别在百里洲、、七星台两个乡镇大力推广,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

(四)、科技入户与技术推广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我站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示范户示范村的建设为重点,以培育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主要方式,以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棉区厢沟配套农机综合作业技术为主推技术,先后在问安镇、安福寺镇、百里洲镇、七星台镇等四个乡镇31个村全面开展。

我们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帮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通过示范户示范带动,把科技入户工程办成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样板工程。农机示范户李作孝,带动全村50多户,使1000多亩中稻实现机插。他在全省率先采用高效灭茬技术,为农户提供大田机耕整、机插秧一条龙技术作业服务,仅机插一项为农民节本20元/亩。安福寺镇科技示范户毛春,利用他自己购买的手扶式插秧机,除他自家30多亩水稻实现机插外,为本村农民机插300多亩,当年节本增效9000多元,截止到10月30日,全市农机科技示范户已达到182户。

(五)、落实政策,抓住机遇,新型农机具推广成为新的亮点

近几年来,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我站依靠政策,抓住机遇,引进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的农机产品,在当地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今年国家安排到我市的补贴资金额度为1100万元,为确保农民真正受益,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的有关要求,我们配合农机局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坚持阳光操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在操作工程中,我们认真做到六到位:即宣传到位、补贴指标分解到位、公示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服务到位。同时实行购机补贴申请制,补贴对象审核制,补贴机具管理监督制,并对享受补贴的机具逐一建档,进行严格管理,全方位监督,认真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努力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调动好、保护好,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一项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惠民政策。

2、试验示范,推广应用

随着农民购机热情的提高,我站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需要,先后引进了东方红系列耕整机,洋马、富来威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碧浪、富来威、东洋插秧机,猛牛牌棉田管理机以及金驰牌机耕船等一系列先进的农机产品,在本市九个乡镇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并在全市范围内召开不同机具试验示范现场会8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0余份,培训农民机手2000余人,推广大中型耕整机82台套,插秧机100台套,半喂入联合收割机20台,油菜收割机18台,小型耕整机1000余台套,使我市的农机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六)、谋求发展,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机推广组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开年来,为了把农机推广工作认真落实到实处,我们从自身建设着手,认真抓好体系建设,按照年初的体系建设规划,由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领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3月18日正式挂牌,并在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光荣称号;吉隆、王家畈、高峰等十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同时,由市农机推广站主办的农机售后服务站——鑫昇农机服务站的建设也得到了完善,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配置都已达到要求。解决了全市农机用户的后顾之忧。一条以市农机推广站为龙头,以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示范村、农机示范户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