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1:13:07

一声叹息范文篇1

扑朔迷离

比荒火美丽

但比荒火更短暂

它曾是心中的温暖的红灯笼

却已经熄灭在黎明

曾经的光亮

不如

朝露

晶莹剔透

如一面面凸镜

凸现诗人的拳拳之心

却在太阳出来的瞬间寂灭

比朝生暮死的蜉蝣

更为短命

不及

物质时代什么东西最迷人?

不是流萤不是朝露

是E-时代的爱情

网恋如此美丽

迷倒了

渴望纯情的心灵

为你热烈伴唱过的眼眸

如今写满了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

物质时代什么东西最短暂?

不是荒火不是蜉蝣

是E-时代的爱情

网恋如此短暂

伤透了

渴望永恒的心灵

倾听过热烈情歌的耳朵

如今长满了忧郁的荒草滴血荆棘

一声叹息范文篇2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

前言

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

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2000,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因此本文以这部电影作品为案例,分析大众影视当中的婚外恋叙事。另外,还将选择两部同样有很高流行度的电视剧作品《牵手》、《让爱作主》与其做比较分析。

分析

(一)故事梗概

丈夫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妻子宋晓英,是某医院护士。女儿正在念小学。在他编写一个剧本期间,结识了公司的李小丹。李小丹主动向梁亚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梁亚洲也被李小丹吸引。梁亚洲和李小丹发生了关系。

宋晓英很快发现了他们俩的关系。李小丹让梁亚洲跟妻子提出分手,梁亚洲答应。但宋晓英无论如何不愿与梁亚洲离婚。最后宋晓英终于同意与梁亚洲离婚。但梁又因为女儿而没有与妻子离婚,他们分居了。宋晓英擦新房的天花板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梁亚洲赶到医院陪伴妻子,并随后在家照顾妻子。梁亚洲与宋晓英复合。李小丹离开梁亚洲。影片最后一个片段,梁亚洲接到李小丹打来电话,李小丹仍然离不开梁亚洲。

(二)主题结构

在《一声叹息》这部电影的叙事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框架。从中可以划分出以下的几对对立(当然,这里所列出的对立项是不完全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内部-外部

责任/良心-激情言语-行动亲情-爱情

公开-隐秘传统-开放实在-虚幻

平庸-美貌年老-年轻永久-短暂

乏味-有趣丰富-空洞忠诚-不忠

疯狂-平静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如,妻子是年老色衰的、乏味的,但却是实在的、丰富的和永久的。情人是年轻美貌的,但却是空洞的和虚幻的。对于每一个人物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和面对着这些对立矛盾。丈夫面临着责任/良心和激情、忠诚和不忠、言语和行动的选择。影片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对立,传达出影片的一套价值系统。

(三)主要关系

丈夫和妻子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妻子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几乎承担了所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只对丈夫存有爱情,也不允许丈夫离开自己。丈夫始终把妻子当作真正意义上中国式的、传统的妻子。但是梁亚洲并不认为宋晓英是自己爱情的对象。

贯穿全片的一个中心事件是梁亚洲和宋晓英的家要搬新房子。影片当中编导把宋晓英的很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装修新房子这件事上面。而这里“房子”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所指--家。于是自然而然地,在观众当中就强化了妻子与家的紧密联系。房子给人的感觉是具体的(也就是实际的,实用的),内部的,即存在一种妻子就是家里的、后方的、私人的,不容易失去、也不能失去的含义。

在影片当中,宋晓英的所有情节只有两项内容,一是装修房子,二是与丈夫有关的生活。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谈到宋晓英的任何工作的情况,这里编导把宋晓英所有工作的经历都压制了,完全让位给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省略是宋的社会生活,影片当中没有任何场景描写宋晓英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没有关于她与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圈子的活动),甚至没有她与娘家人的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把影片和电视剧《牵手》及《让爱作主》比较一下。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编导设置的表现妻子的工作场景不少,也都出现很多妻子与娘家人交流的场景,这些工作和交流对妻子思想意识的改变,到矛盾的最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声叹息》

这部影片当中,妻子事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被严重弱化。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宋晓英都不会离开梁亚洲。于是,当梁亚洲向宋晓英提出离婚时,宋晓英的当然反应就是又哭又闹,整个画面展示的就是宋一种疯狂的状态。到最后丈夫真的要走的时候,宋哽噎着对梁说,“以后别忘了咱娘儿俩儿。”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状态,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宋晓英以丈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下是片中一个表现梁亚洲与宋晓英日常夫妻生活的场景。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场景的地点设置在家里的厨房。厨房代表着必不可少。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厨房是狭窄的、紧凑的,代表着夫妻之间亲密的关系。蒸笼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雾气,代表着温暖,而且观众很容易产生一种很踏实的、具体的感觉。厨房里摆了很多橱柜、餐具、炊具,占据了厨房的大部分空间,表明内容是丰富的、充实的、实在的。厨房里回响着各种煮食物时的响声(欢快的)。梁亚洲回到家中的时候宋晓英正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忙碌着(宋晓英与厨房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一次强调了妻子与家庭的联系)。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一片段之前的一个片段是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李小丹,并正式与李小丹发生了关系。这样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对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片中梁亚洲的表现是对宋晓英唯唯诺诺,想尽量不让妻子发觉他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表面上看,编导是要遵循一种直线的时序性的叙事方法来安排两个片段的先后,事实上编导完全可以先安排一段夫妻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片段,再来一段丈夫与情人的激情片段,但编导并没有这样安排剧情,编导不这样做体现了影片对亲情与爱情这一对对立的价值取向。

而另一方面,影片当中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情,通过妻子的外在形象(加上与情人的对比)来表现出。宋晓英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上面所提到的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宋晓英在厨房做饭的场景。梁亚洲红光满面,衣着光鲜,手里拿着公文包走进厨房(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正是大众认为的有魅力的男性的形象),画面梁亚洲的这一动作引发了观众获取有关厨房的信息的期望(同时更深一层的作用是,引发观众希望看到同样光鲜的妻子的形象)。镜头自然地转换到厨房,出现宋晓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宋晓英松松垮垮地挽着发髻(发髻是中年和老年妇女的代表),系着围裙,脸上有油光和水气(在观众心目中一下造成一个明显的梁亚洲与宋晓英的落差)。暗示就是宋晓英是不再年轻的,不再有吸引力的,另外一个典型是宋晓英在装修房子的施工现场,宋头发蓬乱,满脸灰尘,大声指挥着工人的装修工作。这样的形象是没有性和爱的吸引力的。

丈夫与情人

梁亚洲的爱情对象是李小丹,梁希望与李保持关系,但是梁是希望在不破坏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的前提下与李保持关系的。而对于李小丹而言,她是比较年轻的,在方面的观念比较开放(因此会主动向有妇之夫示爱),她确实深爱着梁,但是她又希望最终能够与梁有传统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又是传统的。

影片当中的李小丹由以下的元素构成:年轻、美丽,有几分执著和泼辣,还不失天真与纯洁(这些特征本身对男性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爱与性的象征)。

影片把李小丹和金鱼的形象放在一起。李喜欢养金鱼,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李给金鱼喂食,或者李小丹看着金鱼,还有就是画面有几处先出现金鱼的特写,然后出现李的特写。在影片中金鱼成为一个代表情人的符号。编导把情人比作金鱼,而金鱼表示的意义是漂亮的、具有观赏性的,但却是不实用的,我们可以立即想到房子与金鱼的对比。

影片通过以下片段来表示出这种性和爱对于丈夫的吸引。

一个片段中的第一个镜头,李小丹穿着游泳衣在游泳,画面显现的是李小丹健美的身材(年轻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的符号),李小丹姿势优美地游到池边,脸庞露出水面,镜头特写,展现李小丹姣好的面容。这时镜头切换,出现的是梁亚洲的脸。表明了李小丹的形体和外貌对梁亚洲的吸引。这样的片段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不少。

与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的表现相比,丈夫与情人的关系则向我们表现出另外一种意义。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活动是一种纯爱情的,但又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这样的活动又往往被梁亚洲与宋晓英的关系(一种生活中的实际的关系)打断。

影片有一段表现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浪漫情节在这部影片当中非常显眼(片中惟一运用到的具有艺术成分电影语言的片段),即后半部分梁与李扛着摄像机跳舞的一段。音乐很欢快,镜头的拍摄不断地旋转,一切都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正当这样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丈夫与妻子的和梁与李关系对立的因素。这时,摄像机里突然出现梁亚洲一家人为宋晓英庆祝生日的录像。梁与李吵架,片段结束。梁亚洲与李小丹的关系受到破坏。

梁亚洲对李小丹说的话充满了这种既喜欢、又不愿与之结合的矛盾。在影片的开头,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并握住李小丹的手对她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认真的,但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是认真的,那就不会每次嘴上都答应李说要娶她,行动上却没有真正地实施(表现出梁亚洲的行动与言语的对立)。

而李小丹其实最希望能够与梁亚洲结婚。梁问,“难道那张纸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李回答到,“其实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这张纸都很重要。”这表明李的希望。

妻子与情人

影片当中,妻子很重视情人,同时,妻子对情人完全是一种高姿态。

影片惟一的一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是后半部分梁已经回到了宋的身边的一个片段。梁的生日,李来到梁的家偷偷地与梁说话。宋发现李来到了自家门口,很大方地让李到屋里来坐。这时宋完全是一种主人的态度。而李小丹则表现出一丝感激、疑惑和受宠若惊。而李在他们家坐的一大段时间是在听宋述说当年她和梁的恋爱经历。意思是李小丹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家庭,也不可能破坏他们的家庭,宋是有意识地在无形中对李示威,给李施加压力。在这一场中妻子完全战胜了情人。

在这里我们拿《牵手》和《让爱作主》与《一声叹息》做比较。在《牵手》中,妻子对情人的态度是很冷静的,认为为了丈夫而和情人对峙从而忽视了妈妈和儿子的存在这样做不值得。而在《让爱作主》中,则是情人占上风,妻子对情人完全处于一种弱势,妻子表现得很软弱,不敢找情人理论,而且认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找情人理论。

与《牵手》和《让爱作主》的比较更加容易发现《一声叹息》一片的态度,编导持的是应该维护传统家庭的观念(妻子的最后胜利),同时妻子应该找情人理论(即,妻子应该重视情人,因为她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丈夫和家庭的上面,丈夫和家庭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四)孩子

孩子在影片当中对各种关系的影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按照惯例把孩子的形象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按照惯例设计角色的好处之一是使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接受这样的角色,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接受这部影片。

孩子强化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最后导致梁亚洲没有与宋晓英离婚而是分居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

孩子对情人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影片惟一的那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当中,小孩也起到了作用。有一个小的细节。宋让小孩给李倒水。镜头切换,短镜头,小孩偷偷地在水里撒了大把大把的盐,镜头切换,短镜头,李皱着眉头把水喝下去(小孩要让情人把自己造的苦水自己喝下去)。这是一种示威,也是一种警示,表明宋晓英当年也是年轻漂亮的,如果李破坏别人的家庭,与梁结婚,自己将来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五)结尾片段

编导给影片安插了一个寓意丰富的结尾。

影片的最后一段,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滩玩耍,这时梁亚洲的手机响起,梁背着镜头(背对着观众)接电话,梁停顿了一下,回过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很清晰的梁的脸部特写,嘴巴张开,说不出话,很惊讶的表情。这时候梁是静止的,他的脸部特写后面是模糊的背景,宋正向梁走过来。这个结尾寓意很明显,电话是李打来的,她想恢复与梁的关系。背景,宋向正在打电话的梁走来,宋代表着家庭,而“走来”表示一种压力和力量。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并不是表现出一种厌恶,只是一种惊奇的表情。这表明并不讨厌甚至是希望情人继续与自己保持关系,当然,这里受到隐隐约约的家庭力量的威胁。

(六)画外音和电影配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悲情和浪漫相融合,两个工具就是梁亚洲的画外音和表现悲情的电影配乐。整部影片是把丈夫作为第一叙事人,以他的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梁的画外音的语气当然是既惋惜又无奈,而且还表现出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而当去除影片给画外音加入的悲情色彩,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想法。

“我在她们那里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情感。在晓英那儿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在小丹那里我就像一个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恋。”(一段明显的既不愿离开妻子也想拥有情人的自白)“我始终忘不了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我没有和晓英离婚,我们分居了。”(还是不愿为了情人而离开家庭)这样的画外音同时配合大段的缓慢的大提琴弦乐为背景音乐。大提琴弦乐的含义是悲哀的、沉思的、领悟的。

影片是要把梁亚洲定位为一个可怜的好人的形象。这样梁亚洲的略带伤感的画外音以及悲哀深刻的大提琴弦乐伴奏使梁亚洲的婚外恋行为合理化了。

(七)深层原因和背景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当中表达出这样的一种价值系统: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理想的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但是容忍丈夫在婚姻之外可以拥有情人,妻子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持宽容的态度。而情人也只能与丈夫保持性与爱的关系,不能具有希望进而拥有婚姻家庭的要求。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含有这样一个价值系统的一部电影的背景和原因。

其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性观念有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的一种趋势是传统的纳妾思想在一部分男性身上回归。这种思想现在转变为既希望拥有情人,也不能放弃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对于一部分年轻女性来说,成为第三者也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所作所为。正如影片中的李小丹的形象。而中国的妻子们更加宽容,只要丈夫能够到自己的身边,对丈夫也能够容忍。于是就大大地促进了这种婚外恋的机会。

另外就是个人主义的上升。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就是个人只顾个人的事情。这与十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也就是不存在一种社会舆论对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强制作用。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良心不起作用”。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在时期,社会对于婚外恋的舆论控制是很严格的。至少不会有公然的婚外恋而不受周围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不是《一声叹息》里表现的是当事人的这种无可奈何,甚至是大为(梁的公司经理)帮助梁和他的情人找到了一处房子,供他们住在一起。

其二,即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大大加强。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传统单位制的削弱。现在个人换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户口变得不像当初一样重要,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趋于社会化。整个中国社会区域之间的分隔不像以前那样明显。物质上的条件(如交通工具)也给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给道德上的越轨大开方便之门。就像在《一声叹息》中,梁和李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公司的工作之后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其三,其他的婚外恋题材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之前出现了不少同类题材的作品,如《牵手》和《来来往往》(都有很高流行度,并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些作品几乎都属于女性题材。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了《一声叹息》这样一部男性视觉的影片。

其四,新的婚姻法。中国已对婚姻法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作了一次大的修改。社会对婚外恋的问题争论激烈。影片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

讨论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一声叹息》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如何建设最佳婚姻关系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个论点,既要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纯粹关系(purerelationship)。纯粹关系剔除了权力的控制因素,使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共领域、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民主为纯粹关系的实现提供了本质条件(吉登斯,1992)。

按照吉登斯的观点,妻子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圈子或者在上有自主权等),而不是说自身的价值要完全在丈夫身上才能体现。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拥有情人,婚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的基础上。婚姻关系能够最终实现如吉登斯所设想的变革,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纯粹关系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论能否实现,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美]康斯坦丝·阿莱斯《良性离婚》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

7.李桂梅《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求索》1999年第5期

8.李慧英《女性形象:作为文化的载体》《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

9.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

10.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2.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司徒梅《婚内·婚外:情人,夫妻,和第三者口述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5.王海翎《牵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8.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声叹息范文篇3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

前言

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

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2000,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因此本文以这部电影作品为案例,分析大众影视当中的婚外恋叙事。另外,还将选择两部同样有很高流行度的电视剧作品《牵手》、《让爱作主》与其做比较分析。

分析

(一)故事梗概

丈夫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妻子宋晓英,是某医院护士。女儿正在念小学。在他编写一个剧本期间,结识了公司的李小丹。李小丹主动向梁亚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梁亚洲也被李小丹吸引。梁亚洲和李小丹发生了关系。

宋晓英很快发现了他们俩的关系。李小丹让梁亚洲跟妻子提出分手,梁亚洲答应。但宋晓英无论如何不愿与梁亚洲离婚。最后宋晓英终于同意与梁亚洲离婚。但梁又因为女儿而没有与妻子离婚,他们分居了。宋晓英擦新房的天花板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梁亚洲赶到医院陪伴妻子,并随后在家照顾妻子。梁亚洲与宋晓英复合。李小丹离开梁亚洲。影片最后一个片段,梁亚洲接到李小丹打来电话,李小丹仍然离不开梁亚洲。

(二)主题结构

在《一声叹息》这部电影的叙事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框架。从中可以划分出以下的几对对立(当然,这里所列出的对立项是不完全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内部-外部

责任/良心-激情言语-行动亲情-爱情

公开-隐秘传统-开放实在-虚幻

平庸-美貌年老-年轻永久-短暂

乏味-有趣丰富-空洞忠诚-不忠

疯狂-平静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如,妻子是年老色衰的、乏味的,但却是实在的、丰富的和永久的。情人是年轻美貌的,但却是空洞的和虚幻的。对于每一个人物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和面对着这些对立矛盾。丈夫面临着责任/良心和激情、忠诚和不忠、言语和行动的选择。影片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对立,传达出影片的一套价值系统。

(三)主要关系

丈夫和妻子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妻子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几乎承担了所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只对丈夫存有爱情,也不允许丈夫离开自己。丈夫始终把妻子当作真正意义上中国式的、传统的妻子。但是梁亚洲并不认为宋晓英是自己爱情的对象。

贯穿全片的一个中心事件是梁亚洲和宋晓英的家要搬新房子。影片当中编导把宋晓英的很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装修新房子这件事上面。而这里“房子”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所指--家。于是自然而然地,在观众当中就强化了妻子与家的紧密联系。房子给人的感觉是具体的(也就是实际的,实用的),内部的,即存在一种妻子就是家里的、后方的、私人的,不容易失去、也不能失去的含义。

在影片当中,宋晓英的所有情节只有两项内容,一是装修房子,二是与丈夫有关的生活。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谈到宋晓英的任何工作的情况,这里编导把宋晓英所有工作的经历都压制了,完全让位给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省略是宋的社会生活,影片当中没有任何场景描写宋晓英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没有关于她与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圈子的活动),甚至没有她与娘家人的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把影片和电视剧《牵手》及《让爱作主》比较一下。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编导设置的表现妻子的工作场景不少,也都出现很多妻子与娘家人交流的场景,这些工作和交流对妻子思想意识的改变,到矛盾的最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声叹息》

这部影片当中,妻子事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被严重弱化。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宋晓英都不会离开梁亚洲。于是,当梁亚洲向宋晓英提出离婚时,宋晓英的当然反应就是又哭又闹,整个画面展示的就是宋一种疯狂的状态。到最后丈夫真的要走的时候,宋哽噎着对梁说,“以后别忘了咱娘儿俩儿。”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状态,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宋晓英以丈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下是片中一个表现梁亚洲与宋晓英日常夫妻生活的场景。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场景的地点设置在家里的厨房。厨房代表着必不可少。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厨房是狭窄的、紧凑的,代表着夫妻之间亲密的关系。蒸笼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雾气,代表着温暖,而且观众很容易产生一种很踏实的、具体的感觉。厨房里摆了很多橱柜、餐具、炊具,占据了厨房的大部分空间,表明内容是丰富的、充实的、实在的。厨房里回响着各种煮食物时的响声(欢快的)。梁亚洲回到家中的时候宋晓英正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忙碌着(宋晓英与厨房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一次强调了妻子与家庭的联系)。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一片段之前的一个片段是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李小丹,并正式与李小丹发生了关系。这样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对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片中梁亚洲的表现是对宋晓英唯唯诺诺,想尽量不让妻子发觉他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表面上看,编导是要遵循一种直线的时序性的叙事方法来安排两个片段的先后,事实上编导完全可以先安排一段夫妻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片段,再来一段丈夫与情人的激情片段,但编导并没有这样安排剧情,编导不这样做体现了影片对亲情与爱情这一对对立的价值取向。

而另一方面,影片当中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情,通过妻子的外在形象(加上与情人的对比)来表现出。宋晓英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上面所提到的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宋晓英在厨房做饭的场景。梁亚洲红光满面,衣着光鲜,手里拿着公文包走进厨房(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正是大众认为的有魅力的男性的形象),画面梁亚洲的这一动作引发了观众获取有关厨房的信息的期望(同时更深一层的作用是,引发观众希望看到同样光鲜的妻子的形象)。镜头自然地转换到厨房,出现宋晓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宋晓英松松垮垮地挽着发髻(发髻是中年和老年妇女的代表),系着围裙,脸上有油光和水气(在观众心目中一下造成一个明显的梁亚洲与宋晓英的落差)。暗示就是宋晓英是不再年轻的,不再有吸引力的,另外一个典型是宋晓英在装修房子的施工现场,宋头发蓬乱,满脸灰尘,大声指挥着工人的装修工作。这样的形象是没有性和爱的吸引力的。

丈夫与情人

梁亚洲的爱情对象是李小丹,梁希望与李保持关系,但是梁是希望在不破坏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的前提下与李保持关系的。而对于李小丹而言,她是比较年轻的,在方面的观念比较开放(因此会主动向有妇之夫示爱),她确实深爱着梁,但是她又希望最终能够与梁有传统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又是传统的。

影片当中的李小丹由以下的元素构成:年轻、美丽,有几分执著和泼辣,还不失天真与纯洁(这些特征本身对男性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爱与性的象征)。

影片把李小丹和金鱼的形象放在一起。李喜欢养金鱼,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李给金鱼喂食,或者李小丹看着金鱼,还有就是画面有几处先出现金鱼的特写,然后出现李的特写。在影片中金鱼成为一个代表情人的符号。编导把情人比作金鱼,而金鱼表示的意义是漂亮的、具有观赏性的,但却是不实用的,我们可以立即想到房子与金鱼的对比。

影片通过以下片段来表示出这种性和爱对于丈夫的吸引。

一个片段中的第一个镜头,李小丹穿着游泳衣在游泳,画面显现的是李小丹健美的身材(年轻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的符号),李小丹姿势优美地游到池边,脸庞露出水面,镜头特写,展现李小丹姣好的面容。这时镜头切换,出现的是梁亚洲的脸。表明了李小丹的形体和外貌对梁亚洲的吸引。这样的片段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不少。

与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的表现相比,丈夫与情人的关系则向我们表现出另外一种意义。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活动是一种纯爱情的,但又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这样的活动又往往被梁亚洲与宋晓英的关系(一种生活中的实际的关系)打断。

影片有一段表现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浪漫情节在这部影片当中非常显眼(片中惟一运用到的具有艺术成分电影语言的片段),即后半部分梁与李扛着摄像机跳舞的一段。音乐很欢快,镜头的拍摄不断地旋转,一切都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正当这样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丈夫与妻子的和梁与李关系对立的因素。这时,摄像机里突然出现梁亚洲一家人为宋晓英庆祝生日的录像。梁与李吵架,片段结束。梁亚洲与李小丹的关系受到破坏。

梁亚洲对李小丹说的话充满了这种既喜欢、又不愿与之结合的矛盾。在影片的开头,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并握住李小丹的手对她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认真的,但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是认真的,那就不会每次嘴上都答应李说要娶她,行动上却没有真正地实施(表现出梁亚洲的行动与言语的对立)。

而李小丹其实最希望能够与梁亚洲结婚。梁问,“难道那张纸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李回答到,“其实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这张纸都很重要。”这表明李的希望。

妻子与情人

影片当中,妻子很重视情人,同时,妻子对情人完全是一种高姿态。

影片惟一的一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是后半部分梁已经回到了宋的身边的一个片段。梁的生日,李来到梁的家偷偷地与梁说话。宋发现李来到了自家门口,很大方地让李到屋里来坐。这时宋完全是一种主人的态度。而李小丹则表现出一丝感激、疑惑和受宠若惊。而李在他们家坐的一大段时间是在听宋述说当年她和梁的恋爱经历。意思是李小丹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家庭,也不可能破坏他们的家庭,宋是有意识地在无形中对李示威,给李施加压力。在这一场中妻子完全战胜了情人。

在这里我们拿《牵手》和《让爱作主》与《一声叹息》做比较。在《牵手》中,妻子对情人的态度是很冷静的,认为为了丈夫而和情人对峙从而忽视了妈妈和儿子的存在这样做不值得。而在《让爱作主》中,则是情人占上风,妻子对情人完全处于一种弱势,妻子表现得很软弱,不敢找情人理论,而且认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找情人理论。

与《牵手》和《让爱作主》的比较更加容易发现《一声叹息》一片的态度,编导持的是应该维护传统家庭的观念(妻子的最后胜利),同时妻子应该找情人理论(即,妻子应该重视情人,因为她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丈夫和家庭的上面,丈夫和家庭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四)孩子

孩子在影片当中对各种关系的影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按照惯例把孩子的形象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按照惯例设计角色的好处之一是使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接受这样的角色,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接受这部影片。

孩子强化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最后导致梁亚洲没有与宋晓英离婚而是分居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

孩子对情人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影片惟一的那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当中,小孩也起到了作用。有一个小的细节。宋让小孩给李倒水。镜头切换,短镜头,小孩偷偷地在水里撒了大把大把的盐,镜头切换,短镜头,李皱着眉头把水喝下去(小孩要让情人把自己造的苦水自己喝下去)。这是一种示威,也是一种警示,表明宋晓英当年也是年轻漂亮的,如果李破坏别人的家庭,与梁结婚,自己将来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五)结尾片段

编导给影片安插了一个寓意丰富的结尾。

影片的最后一段,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滩玩耍,这时梁亚洲的手机响起,梁背着镜头(背对着观众)接电话,梁停顿了一下,回过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很清晰的梁的脸部特写,嘴巴张开,说不出话,很惊讶的表情。这时候梁是静止的,他的脸部特写后面是模糊的背景,宋正向梁走过来。这个结尾寓意很明显,电话是李打来的,她想恢复与梁的关系。背景,宋向正在打电话的梁走来,宋代表着家庭,而“走来”表示一种压力和力量。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并不是表现出一种厌恶,只是一种惊奇的表情。这表明并不讨厌甚至是希望情人继续与自己保持关系,当然,这里受到隐隐约约的家庭力量的威胁。

(六)画外音和电影配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悲情和浪漫相融合,两个工具就是梁亚洲的画外音和表现悲情的电影配乐。整部影片是把丈夫作为第一叙事人,以他的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梁的画外音的语气当然是既惋惜又无奈,而且还表现出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而当去除影片给画外音加入的悲情色彩,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想法。

“我在她们那里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情感。在晓英那儿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在小丹那里我就像一个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恋。”(一段明显的既不愿离开妻子也想拥有情人的自白)“我始终忘不了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我没有和晓英离婚,我们分居了。”(还是不愿为了情人而离开家庭)这样的画外音同时配合大段的缓慢的大提琴弦乐为背景音乐。大提琴弦乐的含义是悲哀的、沉思的、领悟的。

影片是要把梁亚洲定位为一个可怜的好人的形象。这样梁亚洲的略带伤感的画外音以及悲哀深刻的大提琴弦乐伴奏使梁亚洲的婚外恋行为合理化了。

(七)深层原因和背景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当中表达出这样的一种价值系统: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理想的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但是容忍丈夫在婚姻之外可以拥有情人,妻子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持宽容的态度。而情人也只能与丈夫保持性与爱的关系,不能具有希望进而拥有婚姻家庭的要求。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含有这样一个价值系统的一部电影的背景和原因。

其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性观念有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的一种趋势是传统的纳妾思想在一部分男性身上回归。这种思想现在转变为既希望拥有情人,也不能放弃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对于一部分年轻女性来说,成为第三者也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所作所为。正如影片中的李小丹的形象。而中国的妻子们更加宽容,只要丈夫能够到自己的身边,对丈夫也能够容忍。于是就大大地促进了这种婚外恋的机会。

另外就是个人主义的上升。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就是个人只顾个人的事情。这与十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也就是不存在一种社会舆论对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强制作用。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良心不起作用”。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在时期,社会对于婚外恋的舆论控制是很严格的。至少不会有公然的婚外恋而不受周围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不是《一声叹息》里表现的是当事人的这种无可奈何,甚至是大为(梁的公司经理)帮助梁和他的情人找到了一处房子,供他们住在一起。

其二,即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大大加强。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传统单位制的削弱。现在个人换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户口变得不像当初一样重要,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趋于社会化。整个中国社会区域之间的分隔不像以前那样明显。物质上的条件(如交通工具)也给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给道德上的越轨大开方便之门。就像在《一声叹息》中,梁和李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公司的工作之后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其三,其他的婚外恋题材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之前出现了不少同类题材的作品,如《牵手》和《来来往往》(都有很高流行度,并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些作品几乎都属于女性题材。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了《一声叹息》这样一部男性视觉的影片。

其四,新的婚姻法。中国已对婚姻法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作了一次大的修改。社会对婚外恋的问题争论激烈。影片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

讨论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一声叹息》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如何建设最佳婚姻关系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个论点,既要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纯粹关系(purerelationship)。纯粹关系剔除了权力的控制因素,使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共领域、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民主为纯粹关系的实现提供了本质条件(吉登斯,1992)。

按照吉登斯的观点,妻子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圈子或者在上有自主权等),而不是说自身的价值要完全在丈夫身上才能体现。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拥有情人,婚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的基础上。婚姻关系能够最终实现如吉登斯所设想的变革,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纯粹关系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论能否实现,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美]康斯坦丝·阿莱斯《良性离婚》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

7.李桂梅《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求索》1999年第5期

8.李慧英《女性形象:作为文化的载体》《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

9.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

10.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2.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司徒梅《婚内·婚外:情人,夫妻,和第三者口述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5.王海翎《牵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8.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声叹息范文篇4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

前言

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

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2000,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因此本文以这部电影作品为案例,分析大众影视当中的婚外恋叙事。另外,还将选择两部同样有很高流行度的电视剧作品《牵手》、《让爱作主》与其做比较分析。

分析

(一)故事梗概

丈夫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妻子宋晓英,是某医院护士。女儿正在念小学。在他编写一个剧本期间,结识了公司的李小丹。李小丹主动向梁亚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梁亚洲也被李小丹吸引。梁亚洲和李小丹发生了关系。

宋晓英很快发现了他们俩的关系。李小丹让梁亚洲跟妻子提出分手,梁亚洲答应。但宋晓英无论如何不愿与梁亚洲离婚。最后宋晓英终于同意与梁亚洲离婚。但梁又因为女儿而没有与妻子离婚,他们分居了。宋晓英擦新房的天花板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梁亚洲赶到医院陪伴妻子,并随后在家照顾妻子。梁亚洲与宋晓英复合。李小丹离开梁亚洲。影片最后一个片段,梁亚洲接到李小丹打来电话,李小丹仍然离不开梁亚洲。

(二)主题结构

在《一声叹息》这部电影的叙事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框架。从中可以划分出以下的几对对立(当然,这里所列出的对立项是不完全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内部-外部

责任/良心-激情言语-行动亲情-爱情

公开-隐秘传统-开放实在-虚幻

平庸-美貌年老-年轻永久-短暂

乏味-有趣丰富-空洞忠诚-不忠

疯狂-平静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如,妻子是年老色衰的、乏味的,但却是实在的、丰富的和永久的。情人是年轻美貌的,但却是空洞的和虚幻的。对于每一个人物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和面对着这些对立矛盾。丈夫面临着责任/良心和激情、忠诚和不忠、言语和行动的选择。影片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对立,传达出影片的一套价值系统。

(三)主要关系

丈夫和妻子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妻子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几乎承担了所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只对丈夫存有爱情,也不允许丈夫离开自己。丈夫始终把妻子当作真正意义上中国式的、传统的妻子。但是梁亚洲并不认为宋晓英是自己爱情的对象。

贯穿全片的一个中心事件是梁亚洲和宋晓英的家要搬新房子。影片当中编导把宋晓英的很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装修新房子这件事上面。而这里“房子”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所指--家。于是自然而然地,在观众当中就强化了妻子与家的紧密联系。房子给人的感觉是具体的(也就是实际的,实用的),内部的,即存在一种妻子就是家里的、后方的、私人的,不容易失去、也不能失去的含义。

在影片当中,宋晓英的所有情节只有两项内容,一是装修房子,二是与丈夫有关的生活。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谈到宋晓英的任何工作的情况,这里编导把宋晓英所有工作的经历都压制了,完全让位给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省略是宋的社会生活,影片当中没有任何场景描写宋晓英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没有关于她与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圈子的活动),甚至没有她与娘家人的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把影片和电视剧《牵手》及《让爱作主》比较一下。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编导设置的表现妻子的工作场景不少,也都出现很多妻子与娘家人交流的场景,这些工作和交流对妻子思想意识的改变,到矛盾的最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声叹息》

这部影片当中,妻子事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被严重弱化。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宋晓英都不会离开梁亚洲。于是,当梁亚洲向宋晓英提出离婚时,宋晓英的当然反应就是又哭又闹,整个画面展示的就是宋一种疯狂的状态。到最后丈夫真的要走的时候,宋哽噎着对梁说,“以后别忘了咱娘儿俩儿。”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状态,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宋晓英以丈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下是片中一个表现梁亚洲与宋晓英日常夫妻生活的场景。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场景的地点设置在家里的厨房。厨房代表着必不可少。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厨房是狭窄的、紧凑的,代表着夫妻之间亲密的关系。蒸笼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雾气,代表着温暖,而且观众很容易产生一种很踏实的、具体的感觉。厨房里摆了很多橱柜、餐具、炊具,占据了厨房的大部分空间,表明内容是丰富的、充实的、实在的。厨房里回响着各种煮食物时的响声(欢快的)。梁亚洲回到家中的时候宋晓英正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忙碌着(宋晓英与厨房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一次强调了妻子与家庭的联系)。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一片段之前的一个片段是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李小丹,并正式与李小丹发生了关系。这样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对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片中梁亚洲的表现是对宋晓英唯唯诺诺,想尽量不让妻子发觉他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表面上看,编导是要遵循一种直线的时序性的叙事方法来安排两个片段的先后,事实上编导完全可以先安排一段夫妻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片段,再来一段丈夫与情人的激情片段,但编导并没有这样安排剧情,编导不这样做体现了影片对亲情与爱情这一对对立的价值取向。

而另一方面,影片当中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情,通过妻子的外在形象(加上与情人的对比)来表现出。宋晓英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上面所提到的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宋晓英在厨房做饭的场景。梁亚洲红光满面,衣着光鲜,手里拿着公文包走进厨房(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正是大众认为的有魅力的男性的形象),画面梁亚洲的这一动作引发了观众获取有关厨房的信息的期望(同时更深一层的作用是,引发观众希望看到同样光鲜的妻子的形象)。镜头自然地转换到厨房,出现宋晓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宋晓英松松垮垮地挽着发髻(发髻是中年和老年妇女的代表),系着围裙,脸上有油光和水气(在观众心目中一下造成一个明显的梁亚洲与宋晓英的落差)。暗示就是宋晓英是不再年轻的,不再有吸引力的,另外一个典型是宋晓英在装修房子的施工现场,宋头发蓬乱,满脸灰尘,大声指挥着工人的装修工作。这样的形象是没有性和爱的吸引力的。

丈夫与情人

梁亚洲的爱情对象是李小丹,梁希望与李保持关系,但是梁是希望在不破坏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的前提下与李保持关系的。而对于李小丹而言,她是比较年轻的,在方面的观念比较开放(因此会主动向有妇之夫示爱),她确实深爱着梁,但是她又希望最终能够与梁有传统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又是传统的。

影片当中的李小丹由以下的元素构成:年轻、美丽,有几分执著和泼辣,还不失天真与纯洁(这些特征本身对男性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爱与性的象征)。

影片把李小丹和金鱼的形象放在一起。李喜欢养金鱼,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李给金鱼喂食,或者李小丹看着金鱼,还有就是画面有几处先出现金鱼的特写,然后出现李的特写。在影片中金鱼成为一个代表情人的符号。编导把情人比作金鱼,而金鱼表示的意义是漂亮的、具有观赏性的,但却是不实用的,我们可以立即想到房子与金鱼的对比。

影片通过以下片段来表示出这种性和爱对于丈夫的吸引。

一个片段中的第一个镜头,李小丹穿着游泳衣在游泳,画面显现的是李小丹健美的身材(年轻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的符号),李小丹姿势优美地游到池边,脸庞露出水面,镜头特写,展现李小丹姣好的面容。这时镜头切换,出现的是梁亚洲的脸。表明了李小丹的形体和外貌对梁亚洲的吸引。这样的片段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不少。

与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的表现相比,丈夫与情人的关系则向我们表现出另外一种意义。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活动是一种纯爱情的,但又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这样的活动又往往被梁亚洲与宋晓英的关系(一种生活中的实际的关系)打断。

影片有一段表现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浪漫情节在这部影片当中非常显眼(片中惟一运用到的具有艺术成分电影语言的片段),即后半部分梁与李扛着摄像机跳舞的一段。音乐很欢快,镜头的拍摄不断地旋转,一切都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正当这样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丈夫与妻子的和梁与李关系对立的因素。这时,摄像机里突然出现梁亚洲一家人为宋晓英庆祝生日的录像。梁与李吵架,片段结束。梁亚洲与李小丹的关系受到破坏。

梁亚洲对李小丹说的话充满了这种既喜欢、又不愿与之结合的矛盾。在影片的开头,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并握住李小丹的手对她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认真的,但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是认真的,那就不会每次嘴上都答应李说要娶她,行动上却没有真正地实施(表现出梁亚洲的行动与言语的对立)。

而李小丹其实最希望能够与梁亚洲结婚。梁问,“难道那张纸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李回答到,“其实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这张纸都很重要。”这表明李的希望。

妻子与情人

影片当中,妻子很重视情人,同时,妻子对情人完全是一种高姿态。

影片惟一的一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是后半部分梁已经回到了宋的身边的一个片段。梁的生日,李来到梁的家偷偷地与梁说话。宋发现李来到了自家门口,很大方地让李到屋里来坐。这时宋完全是一种主人的态度。而李小丹则表现出一丝感激、疑惑和受宠若惊。而李在他们家坐的一大段时间是在听宋述说当年她和梁的恋爱经历。意思是李小丹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家庭,也不可能破坏他们的家庭,宋是有意识地在无形中对李示威,给李施加压力。在这一场中妻子完全战胜了情人。

在这里我们拿《牵手》和《让爱作主》与《一声叹息》做比较。在《牵手》中,妻子对情人的态度是很冷静的,认为为了丈夫而和情人对峙从而忽视了妈妈和儿子的存在这样做不值得。而在《让爱作主》中,则是情人占上风,妻子对情人完全处于一种弱势,妻子表现得很软弱,不敢找情人理论,而且认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找情人理论。

与《牵手》和《让爱作主》的比较更加容易发现《一声叹息》一片的态度,编导持的是应该维护传统家庭的观念(妻子的最后胜利),同时妻子应该找情人理论(即,妻子应该重视情人,因为她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丈夫和家庭的上面,丈夫和家庭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四)孩子

孩子在影片当中对各种关系的影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按照惯例把孩子的形象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按照惯例设计角色的好处之一是使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接受这样的角色,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接受这部影片。

孩子强化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最后导致梁亚洲没有与宋晓英离婚而是分居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

孩子对情人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影片惟一的那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当中,小孩也起到了作用。有一个小的细节。宋让小孩给李倒水。镜头切换,短镜头,小孩偷偷地在水里撒了大把大把的盐,镜头切换,短镜头,李皱着眉头把水喝下去(小孩要让情人把自己造的苦水自己喝下去)。这是一种示威,也是一种警示,表明宋晓英当年也是年轻漂亮的,如果李破坏别人的家庭,与梁结婚,自己将来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五)结尾片段

编导给影片安插了一个寓意丰富的结尾。

影片的最后一段,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滩玩耍,这时梁亚洲的手机响起,梁背着镜头(背对着观众)接电话,梁停顿了一下,回过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很清晰的梁的脸部特写,嘴巴张开,说不出话,很惊讶的表情。这时候梁是静止的,他的脸部特写后面是模糊的背景,宋正向梁走过来。这个结尾寓意很明显,电话是李打来的,她想恢复与梁的关系。背景,宋向正在打电话的梁走来,宋代表着家庭,而“走来”表示一种压力和力量。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并不是表现出一种厌恶,只是一种惊奇的表情。这表明并不讨厌甚至是希望情人继续与自己保持关系,当然,这里受到隐隐约约的家庭力量的威胁。

(六)画外音和电影配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悲情和浪漫相融合,两个工具就是梁亚洲的画外音和表现悲情的电影配乐。整部影片是把丈夫作为第一叙事人,以他的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梁的画外音的语气当然是既惋惜又无奈,而且还表现出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而当去除影片给画外音加入的悲情色彩,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想法。

“我在她们那里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情感。在晓英那儿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在小丹那里我就像一个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恋。”(一段明显的既不愿离开妻子也想拥有情人的自白)“我始终忘不了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我没有和晓英离婚,我们分居了。”(还是不愿为了情人而离开家庭)这样的画外音同时配合大段的缓慢的大提琴弦乐为背景音乐。大提琴弦乐的含义是悲哀的、沉思的、领悟的。

影片是要把梁亚洲定位为一个可怜的好人的形象。这样梁亚洲的略带伤感的画外音以及悲哀深刻的大提琴弦乐伴奏使梁亚洲的婚外恋行为合理化了。

(七)深层原因和背景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当中表达出这样的一种价值系统: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理想的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但是容忍丈夫在婚姻之外可以拥有情人,妻子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持宽容的态度。而情人也只能与丈夫保持性与爱的关系,不能具有希望进而拥有婚姻家庭的要求。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含有这样一个价值系统的一部电影的背景和原因。

其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性观念有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的一种趋势是传统的纳妾思想在一部分男性身上回归。这种思想现在转变为既希望拥有情人,也不能放弃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对于一部分年轻女性来说,成为第三者也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所作所为。正如影片中的李小丹的形象。而中国的妻子们更加宽容,只要丈夫能够到自己的身边,对丈夫也能够容忍。于是就大大地促进了这种婚外恋的机会。

另外就是个人主义的上升。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就是个人只顾个人的事情。这与十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也就是不存在一种社会舆论对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强制作用。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良心不起作用”。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在时期,社会对于婚外恋的舆论控制是很严格的。至少不会有公然的婚外恋而不受周围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不是《一声叹息》里表现的是当事人的这种无可奈何,甚至是大为(梁的公司经理)帮助梁和他的情人找到了一处房子,供他们住在一起。

其二,即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大大加强。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传统单位制的削弱。现在个人换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户口变得不像当初一样重要,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趋于社会化。整个中国社会区域之间的分隔不像以前那样明显。物质上的条件(如交通工具)也给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给道德上的越轨大开方便之门。就像在《一声叹息》中,梁和李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公司的工作之后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其三,其他的婚外恋题材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之前出现了不少同类题材的作品,如《牵手》和《来来往往》(都有很高流行度,并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些作品几乎都属于女性题材。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了《一声叹息》这样一部男性视觉的影片。

其四,新的婚姻法。中国已对婚姻法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作了一次大的修改。社会对婚外恋的问题争论激烈。影片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

讨论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一声叹息》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如何建设最佳婚姻关系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个论点,既要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纯粹关系(purerelationship)。纯粹关系剔除了权力的控制因素,使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共领域、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民主为纯粹关系的实现提供了本质条件(吉登斯,1992)。

按照吉登斯的观点,妻子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圈子或者在上有自主权等),而不是说自身的价值要完全在丈夫身上才能体现。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拥有情人,婚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的基础上。婚姻关系能够最终实现如吉登斯所设想的变革,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纯粹关系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论能否实现,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美]康斯坦丝·阿莱斯《良性离婚》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

7.李桂梅《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求索》1999年第5期

8.李慧英《女性形象:作为文化的载体》《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

9.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

10.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2.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司徒梅《婚内·婚外:情人,夫妻,和第三者口述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5.王海翎《牵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8.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周全德巩艳芳《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变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22.《家庭史》上海三联1998年

一声叹息范文篇5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

前言

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

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2000,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因此本文以这部电影作品为案例,分析大众影视当中的婚外恋叙事。另外,还将选择两部同样有很高流行度的电视剧作品《牵手》、《让爱作主》与其做比较分析。

分析

(一)故事梗概

丈夫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妻子宋晓英,是某医院护士。女儿正在念小学。在他编写一个剧本期间,结识了公司的李小丹。李小丹主动向梁亚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梁亚洲也被李小丹吸引。梁亚洲和李小丹发生了关系。

宋晓英很快发现了他们俩的关系。李小丹让梁亚洲跟妻子提出分手,梁亚洲答应。但宋晓英无论如何不愿与梁亚洲离婚。最后宋晓英终于同意与梁亚洲离婚。但梁又因为女儿而没有与妻子离婚,他们分居了。宋晓英擦新房的天花板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梁亚洲赶到医院陪伴妻子,并随后在家照顾妻子。梁亚洲与宋晓英复合。李小丹离开梁亚洲。影片最后一个片段,梁亚洲接到李小丹打来电话,李小丹仍然离不开梁亚洲。

(二)主题结构

在《一声叹息》这部电影的叙事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框架。从中可以划分出以下的几对对立(当然,这里所列出的对立项是不完全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内部-外部

责任/良心-激情言语-行动亲情-爱情

公开-隐秘传统-开放实在-虚幻

平庸-美貌年老-年轻永久-短暂

乏味-有趣丰富-空洞忠诚-不忠

疯狂-平静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如,妻子是年老色衰的、乏味的,但却是实在的、丰富的和永久的。情人是年轻美貌的,但却是空洞的和虚幻的。对于每一个人物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和面对着这些对立矛盾。丈夫面临着责任/良心和激情、忠诚和不忠、言语和行动的选择。影片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对立,传达出影片的一套价值系统。

(三)主要关系

丈夫和妻子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妻子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几乎承担了所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只对丈夫存有爱情,也不允许丈夫离开自己。丈夫始终把妻子当作真正意义上中国式的、传统的妻子。但是梁亚洲并不认为宋晓英是自己爱情的对象。

贯穿全片的一个中心事件是梁亚洲和宋晓英的家要搬新房子。影片当中编导把宋晓英的很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装修新房子这件事上面。而这里“房子”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所指--家。于是自然而然地,在观众当中就强化了妻子与家的紧密联系。房子给人的感觉是具体的(也就是实际的,实用的),内部的,即存在一种妻子就是家里的、后方的、私人的,不容易失去、也不能失去的含义。

在影片当中,宋晓英的所有情节只有两项内容,一是装修房子,二是与丈夫有关的生活。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谈到宋晓英的任何工作的情况,这里编导把宋晓英所有工作的经历都压制了,完全让位给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省略是宋的社会生活,影片当中没有任何场景描写宋晓英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没有关于她与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圈子的活动),甚至没有她与娘家人的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把影片和电视剧《牵手》及《让爱作主》比较一下。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编导设置的表现妻子的工作场景不少,也都出现很多妻子与娘家人交流的场景,这些工作和交流对妻子思想意识的改变,到矛盾的最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声叹息》

这部影片当中,妻子事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被严重弱化。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宋晓英都不会离开梁亚洲。于是,当梁亚洲向宋晓英提出离婚时,宋晓英的当然反应就是又哭又闹,整个画面展示的就是宋一种疯狂的状态。到最后丈夫真的要走的时候,宋哽噎着对梁说,“以后别忘了咱娘儿俩儿。”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状态,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宋晓英以丈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下是片中一个表现梁亚洲与宋晓英日常夫妻生活的场景。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场景的地点设置在家里的厨房。厨房代表着必不可少。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厨房是狭窄的、紧凑的,代表着夫妻之间亲密的关系。蒸笼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雾气,代表着温暖,而且观众很容易产生一种很踏实的、具体的感觉。厨房里摆了很多橱柜、餐具、炊具,占据了厨房的大部分空间,表明内容是丰富的、充实的、实在的。厨房里回响着各种煮食物时的响声(欢快的)。梁亚洲回到家中的时候宋晓英正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忙碌着(宋晓英与厨房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一次强调了妻子与家庭的联系)。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一片段之前的一个片段是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李小丹,并正式与李小丹发生了关系。这样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对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片中梁亚洲的表现是对宋晓英唯唯诺诺,想尽量不让妻子发觉他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表面上看,编导是要遵循一种直线的时序性的叙事方法来安排两个片段的先后,事实上编导完全可以先安排一段夫妻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片段,再来一段丈夫与情人的激情片段,但编导并没有这样安排剧情,编导不这样做体现了影片对亲情与爱情这一对对立的价值取向。

而另一方面,影片当中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情,通过妻子的外在形象(加上与情人的对比)来表现出。宋晓英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上面所提到的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宋晓英在厨房做饭的场景。梁亚洲红光满面,衣着光鲜,手里拿着公文包走进厨房(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正是大众认为的有魅力的男性的形象),画面梁亚洲的这一动作引发了观众获取有关厨房的信息的期望(同时更深一层的作用是,引发观众希望看到同样光鲜的妻子的形象)。镜头自然地转换到厨房,出现宋晓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宋晓英松松垮垮地挽着发髻(发髻是中年和老年妇女的代表),系着围裙,脸上有油光和水气(在观众心目中一下造成一个明显的梁亚洲与宋晓英的落差)。暗示就是宋晓英是不再年轻的,不再有吸引力的,另外一个典型是宋晓英在装修房子的施工现场,宋头发蓬乱,满脸灰尘,大声指挥着工人的装修工作。这样的形象是没有性和爱的吸引力的。

丈夫与情人

梁亚洲的爱情对象是李小丹,梁希望与李保持关系,但是梁是希望在不破坏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的前提下与李保持关系的。而对于李小丹而言,她是比较年轻的,在方面的观念比较开放(因此会主动向有妇之夫示爱),她确实深爱着梁,但是她又希望最终能够与梁有传统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又是传统的。

影片当中的李小丹由以下的元素构成:年轻、美丽,有几分执著和泼辣,还不失天真与纯洁(这些特征本身对男性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爱与性的象征)。

影片把李小丹和金鱼的形象放在一起。李喜欢养金鱼,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李给金鱼喂食,或者李小丹看着金鱼,还有就是画面有几处先出现金鱼的特写,然后出现李的特写。在影片中金鱼成为一个代表情人的符号。编导把情人比作金鱼,而金鱼表示的意义是漂亮的、具有观赏性的,但却是不实用的,我们可以立即想到房子与金鱼的对比。

影片通过以下片段来表示出这种性和爱对于丈夫的吸引。

一个片段中的第一个镜头,李小丹穿着游泳衣在游泳,画面显现的是李小丹健美的身材(年轻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的符号),李小丹姿势优美地游到池边,脸庞露出水面,镜头特写,展现李小丹姣好的面容。这时镜头切换,出现的是梁亚洲的脸。表明了李小丹的形体和外貌对梁亚洲的吸引。这样的片段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不少。

与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的表现相比,丈夫与情人的关系则向我们表现出另外一种意义。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活动是一种纯爱情的,但又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这样的活动又往往被梁亚洲与宋晓英的关系(一种生活中的实际的关系)打断。

影片有一段表现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浪漫情节在这部影片当中非常显眼(片中惟一运用到的具有艺术成分电影语言的片段),即后半部分梁与李扛着摄像机跳舞的一段。音乐很欢快,镜头的拍摄不断地旋转,一切都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正当这样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丈夫与妻子的和梁与李关系对立的因素。这时,摄像机里突然出现梁亚洲一家人为宋晓英庆祝生日的录像。梁与李吵架,片段结束。梁亚洲与李小丹的关系受到破坏。

梁亚洲对李小丹说的话充满了这种既喜欢、又不愿与之结合的矛盾。在影片的开头,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并握住李小丹的手对她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认真的,但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是认真的,那就不会每次嘴上都答应李说要娶她,行动上却没有真正地实施(表现出梁亚洲的行动与言语的对立)。

而李小丹其实最希望能够与梁亚洲结婚。梁问,“难道那张纸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李回答到,“其实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这张纸都很重要。”这表明李的希望。

妻子与情人

影片当中,妻子很重视情人,同时,妻子对情人完全是一种高姿态。

影片惟一的一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是后半部分梁已经回到了宋的身边的一个片段。梁的生日,李来到梁的家偷偷地与梁说话。宋发现李来到了自家门口,很大方地让李到屋里来坐。这时宋完全是一种主人的态度。而李小丹则表现出一丝感激、疑惑和受宠若惊。而李在他们家坐的一大段时间是在听宋述说当年她和梁的恋爱经历。意思是李小丹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家庭,也不可能破坏他们的家庭,宋是有意识地在无形中对李示威,给李施加压力。在这一场中妻子完全战胜了情人。

在这里我们拿《牵手》和《让爱作主》与《一声叹息》做比较。在《牵手》中,妻子对情人的态度是很冷静的,认为为了丈夫而和情人对峙从而忽视了妈妈和儿子的存在这样做不值得。而在《让爱作主》中,则是情人占上风,妻子对情人完全处于一种弱势,妻子表现得很软弱,不敢找情人理论,而且认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找情人理论。

与《牵手》和《让爱作主》的比较更加容易发现《一声叹息》一片的态度,编导持的是应该维护传统家庭的观念(妻子的最后胜利),同时妻子应该找情人理论(即,妻子应该重视情人,因为她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丈夫和家庭的上面,丈夫和家庭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四)孩子

孩子在影片当中对各种关系的影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按照惯例把孩子的形象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按照惯例设计角色的好处之一是使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接受这样的角色,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接受这部影片。

孩子强化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最后导致梁亚洲没有与宋晓英离婚而是分居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

孩子对情人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影片惟一的那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当中,小孩也起到了作用。有一个小的细节。宋让小孩给李倒水。镜头切换,短镜头,小孩偷偷地在水里撒了大把大把的盐,镜头切换,短镜头,李皱着眉头把水喝下去(小孩要让情人把自己造的苦水自己喝下去)。这是一种示威,也是一种警示,表明宋晓英当年也是年轻漂亮的,如果李破坏别人的家庭,与梁结婚,自己将来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五)结尾片段

编导给影片安插了一个寓意丰富的结尾。

影片的最后一段,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滩玩耍,这时梁亚洲的手机响起,梁背着镜头(背对着观众)接电话,梁停顿了一下,回过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很清晰的梁的脸部特写,嘴巴张开,说不出话,很惊讶的表情。这时候梁是静止的,他的脸部特写后面是模糊的背景,宋正向梁走过来。这个结尾寓意很明显,电话是李打来的,她想恢复与梁的关系。背景,宋向正在打电话的梁走来,宋代表着家庭,而“走来”表示一种压力和力量。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并不是表现出一种厌恶,只是一种惊奇的表情。这表明并不讨厌甚至是希望情人继续与自己保持关系,当然,这里受到隐隐约约的家庭力量的威胁。

(六)画外音和电影配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悲情和浪漫相融合,两个工具就是梁亚洲的画外音和表现悲情的电影配乐。整部影片是把丈夫作为第一叙事人,以他的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梁的画外音的语气当然是既惋惜又无奈,而且还表现出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而当去除影片给画外音加入的悲情色彩,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想法。

“我在她们那里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情感。在晓英那儿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在小丹那里我就像一个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恋。”(一段明显的既不愿离开妻子也想拥有情人的自白)“我始终忘不了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我没有和晓英离婚,我们分居了。”(还是不愿为了情人而离开家庭)这样的画外音同时配合大段的缓慢的大提琴弦乐为背景音乐。大提琴弦乐的含义是悲哀的、沉思的、领悟的。

影片是要把梁亚洲定位为一个可怜的好人的形象。这样梁亚洲的略带伤感的画外音以及悲哀深刻的大提琴弦乐伴奏使梁亚洲的婚外恋行为合理化了。

(七)深层原因和背景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当中表达出这样的一种价值系统: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理想的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但是容忍丈夫在婚姻之外可以拥有情人,妻子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持宽容的态度。而情人也只能与丈夫保持性与爱的关系,不能具有希望进而拥有婚姻家庭的要求。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含有这样一个价值系统的一部电影的背景和原因。

其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性观念有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的一种趋势是传统的纳妾思想在一部分男性身上回归。这种思想现在转变为既希望拥有情人,也不能放弃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对于一部分年轻女性来说,成为第三者也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所作所为。正如影片中的李小丹的形象。而中国的妻子们更加宽容,只要丈夫能够到自己的身边,对丈夫也能够容忍。于是就大大地促进了这种婚外恋的机会。

另外就是个人主义的上升。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就是个人只顾个人的事情。这与十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也就是不存在一种社会舆论对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强制作用。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良心不起作用”。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在时期,社会对于婚外恋的舆论控制是很严格的。至少不会有公然的婚外恋而不受周围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不是《一声叹息》里表现的是当事人的这种无可奈何,甚至是大为(梁的公司经理)帮助梁和他的情人找到了一处房子,供他们住在一起。

其二,即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大大加强。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传统单位制的削弱。现在个人换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户口变得不像当初一样重要,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趋于社会化。整个中国社会区域之间的分隔不像以前那样明显。物质上的条件(如交通工具)也给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给道德上的越轨大开方便之门。就像在《一声叹息》中,梁和李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公司的工作之后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其三,其他的婚外恋题材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之前出现了不少同类题材的作品,如《牵手》和《来来往往》(都有很高流行度,并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些作品几乎都属于女性题材。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了《一声叹息》这样一部男性视觉的影片。

其四,新的婚姻法。中国已对婚姻法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作了一次大的修改。社会对婚外恋的问题争论激烈。影片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

讨论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一声叹息》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如何建设最佳婚姻关系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个论点,既要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纯粹关系(purerelationship)。纯粹关系剔除了权力的控制因素,使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共领域、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民主为纯粹关系的实现提供了本质条件(吉登斯,1992)。

按照吉登斯的观点,妻子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圈子或者在上有自主权等),而不是说自身的价值要完全在丈夫身上才能体现。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拥有情人,婚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的基础上。婚姻关系能够最终实现如吉登斯所设想的变革,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纯粹关系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论能否实现,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美]康斯坦丝·阿莱斯《良性离婚》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

7.李桂梅《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求索》1999年第5期

8.李慧英《女性形象:作为文化的载体》《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

9.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

10.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2.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司徒梅《婚内·婚外:情人,夫妻,和第三者口述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5.王海翎《牵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8.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声叹息范文篇6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

前言

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

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2000,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因此本文以这部电影作品为案例,分析大众影视当中的婚外恋叙事。另外,还将选择两部同样有很高流行度的电视剧作品《牵手》、《让爱作主》与其做比较分析。

分析

(一)故事梗概

丈夫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妻子宋晓英,是某医院护士。女儿正在念小学。在他编写一个剧本期间,结识了公司的李小丹。李小丹主动向梁亚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梁亚洲也被李小丹吸引。梁亚洲和李小丹发生了关系。

宋晓英很快发现了他们俩的关系。李小丹让梁亚洲跟妻子提出分手,梁亚洲答应。但宋晓英无论如何不愿与梁亚洲离婚。最后宋晓英终于同意与梁亚洲离婚。但梁又因为女儿而没有与妻子离婚,他们分居了。宋晓英擦新房的天花板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梁亚洲赶到医院陪伴妻子,并随后在家照顾妻子。梁亚洲与宋晓英复合。李小丹离开梁亚洲。影片最后一个片段,梁亚洲接到李小丹打来电话,李小丹仍然离不开梁亚洲。

(二)主题结构

在《一声叹息》这部电影的叙事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框架。从中可以划分出以下的几对对立(当然,这里所列出的对立项是不完全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内部-外部

责任/良心-激情言语-行动亲情-爱情

公开-隐秘传统-开放实在-虚幻

平庸-美貌年老-年轻永久-短暂

乏味-有趣丰富-空洞忠诚-不忠

疯狂-平静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如,妻子是年老色衰的、乏味的,但却是实在的、丰富的和永久的。情人是年轻美貌的,但却是空洞的和虚幻的。对于每一个人物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和面对着这些对立矛盾。丈夫面临着责任/良心和激情、忠诚和不忠、言语和行动的选择。影片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对立,传达出影片的一套价值系统。

(三)主要关系

丈夫和妻子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妻子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几乎承担了所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只对丈夫存有爱情,也不允许丈夫离开自己。丈夫始终把妻子当作真正意义上中国式的、传统的妻子。但是梁亚洲并不认为宋晓英是自己爱情的对象。

贯穿全片的一个中心事件是梁亚洲和宋晓英的家要搬新房子。影片当中编导把宋晓英的很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装修新房子这件事上面。而这里“房子”本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所指--家。于是自然而然地,在观众当中就强化了妻子与家的紧密联系。房子给人的感觉是具体的(也就是实际的,实用的),内部的,即存在一种妻子就是家里的、后方的、私人的,不容易失去、也不能失去的含义。

在影片当中,宋晓英的所有情节只有两项内容,一是装修房子,二是与丈夫有关的生活。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谈到宋晓英的任何工作的情况,这里编导把宋晓英所有工作的经历都压制了,完全让位给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省略是宋的社会生活,影片当中没有任何场景描写宋晓英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没有关于她与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圈子的活动),甚至没有她与娘家人的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把影片和电视剧《牵手》及《让爱作主》比较一下。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编导设置的表现妻子的工作场景不少,也都出现很多妻子与娘家人交流的场景,这些工作和交流对妻子思想意识的改变,到矛盾的最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声叹息》

这部影片当中,妻子事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被严重弱化。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宋晓英都不会离开梁亚洲。于是,当梁亚洲向宋晓英提出离婚时,宋晓英的当然反应就是又哭又闹,整个画面展示的就是宋一种疯狂的状态。到最后丈夫真的要走的时候,宋哽噎着对梁说,“以后别忘了咱娘儿俩儿。”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状态,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宋晓英以丈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下是片中一个表现梁亚洲与宋晓英日常夫妻生活的场景。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场景的地点设置在家里的厨房。厨房代表着必不可少。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厨房是狭窄的、紧凑的,代表着夫妻之间亲密的关系。蒸笼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雾气,代表着温暖,而且观众很容易产生一种很踏实的、具体的感觉。厨房里摆了很多橱柜、餐具、炊具,占据了厨房的大部分空间,表明内容是丰富的、充实的、实在的。厨房里回响着各种煮食物时的响声(欢快的)。梁亚洲回到家中的时候宋晓英正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忙碌着(宋晓英与厨房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一次强调了妻子与家庭的联系)。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一片段之前的一个片段是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李小丹,并正式与李小丹发生了关系。这样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对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片中梁亚洲的表现是对宋晓英唯唯诺诺,想尽量不让妻子发觉他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表面上看,编导是要遵循一种直线的时序性的叙事方法来安排两个片段的先后,事实上编导完全可以先安排一段夫妻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片段,再来一段丈夫与情人的激情片段,但编导并没有这样安排剧情,编导不这样做体现了影片对亲情与爱情这一对对立的价值取向。

而另一方面,影片当中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情,通过妻子的外在形象(加上与情人的对比)来表现出。宋晓英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上面所提到的梁亚洲出差回到家中,宋晓英在厨房做饭的场景。梁亚洲红光满面,衣着光鲜,手里拿着公文包走进厨房(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正是大众认为的有魅力的男性的形象),画面梁亚洲的这一动作引发了观众获取有关厨房的信息的期望(同时更深一层的作用是,引发观众希望看到同样光鲜的妻子的形象)。镜头自然地转换到厨房,出现宋晓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宋晓英松松垮垮地挽着发髻(发髻是中年和老年妇女的代表),系着围裙,脸上有油光和水气(在观众心目中一下造成一个明显的梁亚洲与宋晓英的落差)。暗示就是宋晓英是不再年轻的,不再有吸引力的,另外一个典型是宋晓英在装修房子的施工现场,宋头发蓬乱,满脸灰尘,大声指挥着工人的装修工作。这样的形象是没有性和爱的吸引力的。

丈夫与情人

梁亚洲的爱情对象是李小丹,梁希望与李保持关系,但是梁是希望在不破坏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的前提下与李保持关系的。而对于李小丹而言,她是比较年轻的,在方面的观念比较开放(因此会主动向有妇之夫示爱),她确实深爱着梁,但是她又希望最终能够与梁有传统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又是传统的。

影片当中的李小丹由以下的元素构成:年轻、美丽,有几分执著和泼辣,还不失天真与纯洁(这些特征本身对男性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爱与性的象征)。

影片把李小丹和金鱼的形象放在一起。李喜欢养金鱼,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李给金鱼喂食,或者李小丹看着金鱼,还有就是画面有几处先出现金鱼的特写,然后出现李的特写。在影片中金鱼成为一个代表情人的符号。编导把情人比作金鱼,而金鱼表示的意义是漂亮的、具有观赏性的,但却是不实用的,我们可以立即想到房子与金鱼的对比。

影片通过以下片段来表示出这种性和爱对于丈夫的吸引。

一个片段中的第一个镜头,李小丹穿着游泳衣在游泳,画面显现的是李小丹健美的身材(年轻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的符号),李小丹姿势优美地游到池边,脸庞露出水面,镜头特写,展现李小丹姣好的面容。这时镜头切换,出现的是梁亚洲的脸。表明了李小丹的形体和外貌对梁亚洲的吸引。这样的片段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不少。

与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的表现相比,丈夫与情人的关系则向我们表现出另外一种意义。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活动是一种纯爱情的,但又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这样的活动又往往被梁亚洲与宋晓英的关系(一种生活中的实际的关系)打断。

影片有一段表现梁亚洲与李小丹的浪漫情节在这部影片当中非常显眼(片中惟一运用到的具有艺术成分电影语言的片段),即后半部分梁与李扛着摄像机跳舞的一段。音乐很欢快,镜头的拍摄不断地旋转,一切都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正当这样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出现了丈夫与妻子的和梁与李关系对立的因素。这时,摄像机里突然出现梁亚洲一家人为宋晓英庆祝生日的录像。梁与李吵架,片段结束。梁亚洲与李小丹的关系受到破坏。

梁亚洲对李小丹说的话充满了这种既喜欢、又不愿与之结合的矛盾。在影片的开头,李小丹向梁亚洲表达了爱意,梁亚洲接受了,并握住李小丹的手对她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认真的,但我是认真的。”如果真的是认真的,那就不会每次嘴上都答应李说要娶她,行动上却没有真正地实施(表现出梁亚洲的行动与言语的对立)。

而李小丹其实最希望能够与梁亚洲结婚。梁问,“难道那张纸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李回答到,“其实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这张纸都很重要。”这表明李的希望。

妻子与情人

影片当中,妻子很重视情人,同时,妻子对情人完全是一种高姿态。

影片惟一的一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是后半部分梁已经回到了宋的身边的一个片段。梁的生日,李来到梁的家偷偷地与梁说话。宋发现李来到了自家门口,很大方地让李到屋里来坐。这时宋完全是一种主人的态度。而李小丹则表现出一丝感激、疑惑和受宠若惊。而李在他们家坐的一大段时间是在听宋述说当年她和梁的恋爱经历。意思是李小丹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家庭,也不可能破坏他们的家庭,宋是有意识地在无形中对李示威,给李施加压力。在这一场中妻子完全战胜了情人。

在这里我们拿《牵手》和《让爱作主》与《一声叹息》做比较。在《牵手》中,妻子对情人的态度是很冷静的,认为为了丈夫而和情人对峙从而忽视了妈妈和儿子的存在这样做不值得。而在《让爱作主》中,则是情人占上风,妻子对情人完全处于一种弱势,妻子表现得很软弱,不敢找情人理论,而且认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找情人理论。

与《牵手》和《让爱作主》的比较更加容易发现《一声叹息》一片的态度,编导持的是应该维护传统家庭的观念(妻子的最后胜利),同时妻子应该找情人理论(即,妻子应该重视情人,因为她应该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丈夫和家庭的上面,丈夫和家庭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四)孩子

孩子在影片当中对各种关系的影响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按照惯例把孩子的形象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按照惯例设计角色的好处之一是使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接受这样的角色,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接受这部影片。

孩子强化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最后导致梁亚洲没有与宋晓英离婚而是分居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

孩子对情人似乎是一种本能的排斥。在影片惟一的那场妻子与情人正面交锋的戏当中,小孩也起到了作用。有一个小的细节。宋让小孩给李倒水。镜头切换,短镜头,小孩偷偷地在水里撒了大把大把的盐,镜头切换,短镜头,李皱着眉头把水喝下去(小孩要让情人把自己造的苦水自己喝下去)。这是一种示威,也是一种警示,表明宋晓英当年也是年轻漂亮的,如果李破坏别人的家庭,与梁结婚,自己将来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五)结尾片段

编导给影片安插了一个寓意丰富的结尾。

影片的最后一段,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滩玩耍,这时梁亚洲的手机响起,梁背着镜头(背对着观众)接电话,梁停顿了一下,回过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很清晰的梁的脸部特写,嘴巴张开,说不出话,很惊讶的表情。这时候梁是静止的,他的脸部特写后面是模糊的背景,宋正向梁走过来。这个结尾寓意很明显,电话是李打来的,她想恢复与梁的关系。背景,宋向正在打电话的梁走来,宋代表着家庭,而“走来”表示一种压力和力量。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梁并不是表现出一种厌恶,只是一种惊奇的表情。这表明并不讨厌甚至是希望情人继续与自己保持关系,当然,这里受到隐隐约约的家庭力量的威胁。

(六)画外音和电影配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悲情和浪漫相融合,两个工具就是梁亚洲的画外音和表现悲情的电影配乐。整部影片是把丈夫作为第一叙事人,以他的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梁的画外音的语气当然是既惋惜又无奈,而且还表现出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而当去除影片给画外音加入的悲情色彩,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想法。

“我在她们那里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情感。在晓英那儿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在小丹那里我就像一个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恋。”(一段明显的既不愿离开妻子也想拥有情人的自白)“我始终忘不了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我没有和晓英离婚,我们分居了。”(还是不愿为了情人而离开家庭)这样的画外音同时配合大段的缓慢的大提琴弦乐为背景音乐。大提琴弦乐的含义是悲哀的、沉思的、领悟的。

影片是要把梁亚洲定位为一个可怜的好人的形象。这样梁亚洲的略带伤感的画外音以及悲哀深刻的大提琴弦乐伴奏使梁亚洲的婚外恋行为合理化了。

(七)深层原因和背景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当中表达出这样的一种价值系统: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理想的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但是容忍丈夫在婚姻之外可以拥有情人,妻子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持宽容的态度。而情人也只能与丈夫保持性与爱的关系,不能具有希望进而拥有婚姻家庭的要求。这是冯小刚导演的含有这样一个价值系统的一部电影的背景和原因。

其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性观念有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的一种趋势是传统的纳妾思想在一部分男性身上回归。这种思想现在转变为既希望拥有情人,也不能放弃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对于一部分年轻女性来说,成为第三者也不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所作所为。正如影片中的李小丹的形象。而中国的妻子们更加宽容,只要丈夫能够到自己的身边,对丈夫也能够容忍。于是就大大地促进了这种婚外恋的机会。

另外就是个人主义的上升。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就是个人只顾个人的事情。这与十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也就是不存在一种社会舆论对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强制作用。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良心不起作用”。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在时期,社会对于婚外恋的舆论控制是很严格的。至少不会有公然的婚外恋而不受周围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不是《一声叹息》里表现的是当事人的这种无可奈何,甚至是大为(梁的公司经理)帮助梁和他的情人找到了一处房子,供他们住在一起。

其二,即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大大加强。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传统单位制的削弱。现在个人换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户口变得不像当初一样重要,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趋于社会化。整个中国社会区域之间的分隔不像以前那样明显。物质上的条件(如交通工具)也给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给道德上的越轨大开方便之门。就像在《一声叹息》中,梁和李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公司的工作之后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其三,其他的婚外恋题材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之前出现了不少同类题材的作品,如《牵手》和《来来往往》(都有很高流行度,并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些作品几乎都属于女性题材。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了《一声叹息》这样一部男性视觉的影片。

其四,新的婚姻法。中国已对婚姻法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作了一次大的修改。社会对婚外恋的问题争论激烈。影片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

讨论

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一声叹息》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如何建设最佳婚姻关系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个论点,既要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纯粹关系(purerelationship)。纯粹关系剔除了权力的控制因素,使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共领域、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民主为纯粹关系的实现提供了本质条件(吉登斯,1992)。

按照吉登斯的观点,妻子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圈子或者在上有自主权等),而不是说自身的价值要完全在丈夫身上才能体现。夫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拥有情人,婚姻建立在一种平等的的基础上。婚姻关系能够最终实现如吉登斯所设想的变革,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纯粹关系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论能否实现,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

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美]康斯坦丝·阿莱斯《良性离婚》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

7.李桂梅《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求索》1999年第5期

8.李慧英《女性形象:作为文化的载体》《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

9.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7年

10.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1.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2.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司徒梅《婚内·婚外:情人,夫妻,和第三者口述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4.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5.王海翎《牵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8.徐亦让《人类家庭发展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声叹息范文篇7

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在星光下畅谈的情景吗?谈学习、理想,还有……将来即使我们天各一方,但那晚的星空我永远都会记得。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美丽的花;我们曾经在一起幻想过美丽的季节。同学啊,同学,分别后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有过如水的平静,有过激烈的辩论,也有过无声的竞争。我们紧靠肩头,紧握双手,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一切都将存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四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四次;四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四遍;我们曾经受了四个火夏的磨砺和四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四年光阴,匆匆而过,如梦的年纪,弥漫着串串欢声笑语,不要挥手叹息,觉得繁花尽去,鼓足勇气,不要忘了互递惊喜的消息。

一声叹息范文篇8

家徒四壁的乡村教师李小棚,用在他看来最“理所当然”的举动,深深敲打着我们的灵魂。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正品德。李小棚的朴实之举所折射出的人格力量,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荣辱”底线。

教书3年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妻子得病东拼西凑借钱过日子,手里握着6000元的到期贷款凭证……对于李小棚来说,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钱!然而,当他面对装有4000元现金和银行卡的钱夹,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借钱搭车数十里也要把它送还失主,并婉拒酬谢。

“我欠的账也重要,但是不能用别人的辛苦钱还。”急等钱用的李小棚没有我们想象的什么犹豫,什么“思想斗争”,他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我告诉他们做好事不留名,但自己却没做到。

”李小棚还为在他的学生那里没有“信守诺言”而深深内疚。朴朴实实一句“道理”,求全责备一句自责,却都那么掷地有声,那么感人肺腑,分明见证了一位重诺守信、拾金不昧者的亮丽品质。

当前,有人抱怨社会道德滑坡,拾金不昧“只归记忆”。毋庸置疑,在有些人眼里,“利”比“义”重,当“利”与“义”博弈时,往往表现为趋“利”而忘“义”。面对如此不正之气,不乏有人作“忧容”之态,套用鲁迅先生发一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接着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仿佛于叹息之中,便可以从“日下之风”当中除却自己,但真的就能除却了我们自己吗?

一声叹息范文篇9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朋友,请珍惜我们的生命吧》。

在这人海如潮、滚滚红尘的现实社会中,请问你最珍惜什么?是金钱,是权利,还是荣誉,或者是地位?我说,这些都不是。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说:我最珍惜的是生命。在这个星球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曲折、坎坷甚至于磨难。然而,只要你的生命不息,任何曲折、任何坎坷,就是再大的磨难,我们也会战胜它的!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去珍惜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使一条条活蹦乱跳、鲜活的生命燃到了尽头!然而,他们的死,虽然惨不忍睹,却死的很不值得,没有人去赞许他们,没有人歌颂他们,更没有人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楷模或者是工作的典范。人们对他们的死,只有一声无奈的叹息和一丝怜悯。也就是说,他们的死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和无限的酸楚。慈祥白发的老母亲,没了儿子;善良漂亮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天真可爱的孩子,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坍塌、解体了。

这就是,在煤矿违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就是,你在工作中不注意安全,蛮干、胡干,瞎干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在煤矿,你敢违章违纪,那么你的生命也快终结了;在煤矿,你违章指挥,那你就是谋害他人的生命,剥夺别人美满幸福的权力。

在座的叔叔阿姨们啊,我小孩子说的可不吓唬你的话啊,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那血淋林的教训还少吗?那孤儿寡母的哭声,还没有震撼你的心吗?

河南大平煤矿、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铁法大明矿、阜新孙家湾煤矿、内蒙古呼仑贝尔煤矿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那一条条生命的失去,还不值得我们觉醒吗?

我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好学生,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在煤矿井下工作,还是一个副队长,他的母亲也是一个人民教师。在他们家经常可以听到一家三口人愉快的欢声笑语,那一曲曲优美的歌声时常从他的加重传出。人们都非常羡慕他们那幸福家庭,听他说,今年“五一”,他的父亲就带他和他母亲去北京旅游。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羡慕他,羡慕他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羡慕他有一个疼爱他的父亲和母亲。

然而,天有不测的风云。就在今年的1月21日,他的父亲高高兴兴的走出家门,下到他熟悉的矿井,就再也没有上来。他的父亲走了,走的是那么匆忙,那么突然,连一声招呼也没有和他打,就连父亲最后的面也没有见到。

天,在他们家塌了;支撑家庭的顶梁柱折了;家里的户主没了。

他,再也看不到自己慈祥、可爱的父亲了,就连一声最起码的“爸爸”也再也叫不出来了,因为,他没有爸爸了,他管谁去叫爸爸呀?是谁毁灭了他家原来幸福的时光?是谁剥夺了他再也无法天天叫“爸爸”的权力了?又是谁拆散他和睦的家庭?是那些无视安全的违章指挥者!是那些把别人生命当儿戏的工作严重渎职者。可以说,他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他的家,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他的母亲,变的憔悴、衰老了;他,也从此消沉了,那原本开朗的性格,变的沉默寡言,泪花,经常在他的眼睛中滚动;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如从前了,由原来的班级第三名,下滑到了倒数第六名。

那是,上周末的下午,天气晴朗,和煦的阳光吹拂着人们的脸夹,人们一家三口结伴同行纷纷来到西山公园散步、踏青,不时的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我也和我的父母一同游玩,我的心里充满了愉快情趣。就在我们要下山回家的时候,我听到一声声凄惨的呼喊声:爸爸,你在那里啊?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和妈妈想你啊。。。。。。。。

人们停止了脚步,都寻声望去,我一眼便认出来了,是他,是我那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同学,他站在远出的山顶上,那呼喊声是那么凄凉,那么无助,那么悲哀,群山在回荡着他那渴望呼喊声:“爸爸,你在那里啊,你走了,我和妈妈怎么办啊,你回来把,我还想让你带我和妈妈去北京那。。。。。。。。。

人们流下了怜悯的泪水,大地在呜咽、小草在哭泣、群山在呼喊。

我想,此时的他,那泪水一定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发,如涓涓溪水……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是家庭的幸福,安全是孩子的欢笑,安全是妻子的渴望。

朋友们:

为了家庭的幸福,请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别让人间悲剧再次重演了!

安全是人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爱家庭,营造幸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或失误,都可能损害人的精神、财产甚至生命,即使国家的财产损失,犹可亡羊补牢,但对于那些不能复苏的生命,对于那些死亡者亲人所遭受的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我们又何以自处?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深思、深思再深思吗?

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记住:安全警钟长鸣,安全伴你我同行!请珍爱我们的生命吧!

一声叹息范文篇10

有了诚信,才有了商鞅城门立木的一诺千金;有了诚信,才有了过五关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有了诚信,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有了诚信,才有了焚画酬知己的苏曼殊。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因为诚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的宋江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汇集一堂。

当拔山扛鼎的传奇褪色成一张泛黄的书签,却留下项羽顶天立地的身影,渐渐清晰。当爱因斯坦与波尔在学术上争论的不可开交,却能映出坦诚交流、互存的情谊;当《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再度掀起销售热潮,只因忠于职守的主人公信守一个承诺“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当群雄逐鹿的家电峰会上,听到海尔“真诚到永远”的铿锵诺言时,我们终于明白:“人无信而不立,鸟无翅而不飞。”

3.15诚信,曾经的简单字眼,如今却饰演多种角色。千百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君子作风,是诚信;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一文不值的操行;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假面道具,也是诚信。一声“然诺重,君须记”,换来一声叹息。诚信,似乎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从“冠生园”月饼到信贷较低偿还率,从亿安科技百元股神话的破灭到三鹿品牌的黯然神伤,“狼来了”的谎言已被识破,因诚信危机导致的结果苦涩只有吞咽者自己知道。倘若这个社会失信成风,人们笑脸背后捅刀子,拥抱背后挖陷阱,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间炼狱啊!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