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2:08:28

熏陶范文篇1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质;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肯定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转向了对其教育的反思上。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还有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残杀母亲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数等所谓的“主课”为主,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关于人文,人们平时谈的已经很多,但是不是他们都了解人文的内涵?是不是美术教师都很清楚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呢?美术课的教育教学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与“天文”相对,这里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论雄辩家》一书中首次把humanitans(人文精神)列为一个辩论者的基本训练项目,并认为“humanitans”是指一种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又提出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理论,后来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0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文”的解释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小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案例4:在《彩球滚滚》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废纸满天飞,环境受污染的录像。学生马上对此情此景发表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废纸是一种污染,那里的人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差了,一点也不美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感一触就发,通过将一张张废纸运用新颖、独特的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有的用水彩笔、油画棒将纸球涂上颜色;有的用彩纸装饰纸球;有的将纸球放在调好的颜料中滚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露。并在轻松愉快的打“保龄球”,彩球拼画等游戏活动中不仅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美的情境,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的形象(教师仪表大方得体)、美的语言(适合学生心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美的作品(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习作)、美的课件、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在上《蝶儿飞飞》一课时,我播放了精美的蝴蝶标本图案,优美的《梁祝》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我展示了各种蝴蝶的图案,演示了蝴蝶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当我播放了一段《台湾蝴蝶甲天下》的录像后,让其感受祖国妈妈日夜盼望着台湾的回归,从而激发学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怀抱的人文情感。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文化的人文情趣。例如:在上《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时,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的旋律,即兴展示轻快优美的舞姿,在跳一跳、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自主性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性地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吸引“顾客”的光临;合作性地一起完成“食品”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帮助,并且不断地听到学生们发出的吆喝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食品店的“老板”……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朋友、伙伴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早几年,我国有一本畅销的科学史著作《科学的历程》,正是因为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结合才获得巨大的成功,人们在阅读中,不仅对科学发展的史实了然于心,而且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现代美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美术文化课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有几名学生在观看文园中的《南浔名人长廊》。当他们看到中国讽刺漫画先驱者——钱病鹤的简历时,好奇地跑来问我们:“老师,讽刺漫画和我们看的漫画书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当时,我们耐心地跟他们谈了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并结合钱病鹤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向他们讲述了讽刺漫画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及对人们思想的抨击教育。学生们听了倍受启发,并向我们提议今后在校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教育同学认真学习、好好做人的漫画天地。这时,我们也倍受启发:怎样利用家乡南浔丰厚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呢?从此,我们制定计划、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摄影、绘画等各种形式逐步在综合探究式美术教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参观历史名迹小莲庄时,学生们发现有些游客在古树上任意刻划,在景区内乱扔纸屑等。他们将这一幕幕破坏环境的情景,化作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绘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述,更是心灵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情感的倾诉。这就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并具有文明感、历史感和责任感,也就是我们美术教育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主流之一。

熏陶范文篇2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质;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人文性、健全人格、人文素养

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肯定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转向了对其教育的反思上。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还有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残杀母亲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数等所谓的“主课”为主,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关于人文,人们平时谈的已经很多,但是不是他们都了解人文的内涵?是不是美术教师都很清楚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呢?美术课的教育教学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与“天文”相对,这里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论雄辩家》一书中首次把humanitans(人文精神)列为一个辩论者的基本训练项目,并认为“humanitans”是指一种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又提出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理论,后来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0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文”的解释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小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案例4:在《彩球滚滚》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废纸满天飞,环境受污染的录像。学生马上对此情此景发表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废纸是一种污染,那里的人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差了,一点也不美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感一触就发,通过将一张张废纸运用新颖、独特的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有的用水彩笔、油画棒将纸球涂上颜色;有的用彩纸装饰纸球;有的将纸球放在调好的颜料中滚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露。并在轻松愉快的打“保龄球”,彩球拼画等游戏活动中不仅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美的情境,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的形象(教师仪表大方得体)、美的语言(适合学生心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美的作品(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习作)、美的课件、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在上《蝶儿飞飞》一课时,我播放了精美的蝴蝶标本图案,优美的《梁祝》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我展示了各种蝴蝶的图案,演示了蝴蝶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当我播放了一段《台湾蝴蝶甲天下》的录像后,让其感受祖国妈妈日夜盼望着台湾的回归,从而激发学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怀抱的人文情感。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文化的人文情趣。例如:在上《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时,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的旋律,即兴展示轻快优美的舞姿,在跳一跳、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自主性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性地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吸引“顾客”的光临;合作性地一起完成“食品”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帮助,并且不断地听到学生们发出的吆喝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食品店的“老板”……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朋友、伙伴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早几年,我国有一本畅销的科学史著作《科学的历程》,正是因为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结合才获得巨大的成功,人们在阅读中,不仅对科学发展的史实了然于心,而且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现代美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美术文化课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有几名学生在观看文园中的《南浔名人长廊》。当他们看到中国讽刺漫画先驱者——钱病鹤的简历时,好奇地跑来问我们:“老师,讽刺漫画和我们看的漫画书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当时,我们耐心地跟他们谈了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并结合钱病鹤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向他们讲述了讽刺漫画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及对人们思想的抨击教育。学生们听了倍受启发,并向我们提议今后在校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教育同学认真学习、好好做人的漫画天地。这时,我们也倍受启发:怎样利用家乡南浔丰厚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呢?从此,我们制定计划、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摄影、绘画等各种形式逐步在综合探究式美术教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参观历史名迹小莲庄时,学生们发现有些游客在古树上任意刻划,在景区内乱扔纸屑等。他们将这一幕幕破坏环境的情景,化作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绘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述,更是心灵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情感的倾诉。这就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并具有文明感、历史感和责任感,也就是我们美术教育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主流之一。

熏陶范文篇3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质;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人文性、健全人格、人文素养

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肯定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转向了对其教育的反思上。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还有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残杀母亲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数等所谓的“主课”为主,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关于人文,人们平时谈的已经很多,但是不是他们都了解人文的内涵?是不是美术教师都很清楚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呢?美术课的教育教学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与“天文”相对,这里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论雄辩家》一书中首次把humanitans(人文精神)列为一个辩论者的基本训练项目,并认为“humanitans”是指一种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又提出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理论,后来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0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文”的解释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小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培养起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感。

案例1:在《小小手》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几组不同的手的想象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评述,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想,谈谈自己手形的特征,想想自己手形的变化。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比一比谁表达的手最有趣。按理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手形变化,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我认为手是人体的主要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传情达意,更能完成许多创造性的学习、劳动和工作。正如儿歌中所唱的“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以此为切入点,我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点评作品等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小手不仅漂亮,而且可以神奇地创造出许多的社会财富。在一个更高层面的美术人文教育中使学生深深感到自己的双手多么重要,美丽的未来需要他们一双双的小手去创造、更新。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用我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美术作品。”;有的说:“我要用手形的想象画呼吁大家保护学校的环境,美化校园。”;有的说:“我要用我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为家乡的未来建设出一份力!”……面对小朋友们稚拙的作品和慷慨激昂的陈词,我深深地感觉到学生的人文情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有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更有助于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其自身的品德修养。

2、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需要直觉、顿悟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案例2:记得在《鸟语花香》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听一听这是什么鸟?看一看这是什么花?以此激发学生想象。此时,我趁“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我们家乡有哪些花和鸟?”、“你看见过哪些独特的花和鸟?”、“你最想成为什么花,什么鸟?”、“如果你是花,你是鸟,你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从花和鸟的生活习性、色彩、特征等方面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产生了动手设计制作的欲望。此时,我发现有些学生似乎已胸有成竹,迫不及待地在创造自己的“花”和“鸟”;而有些同学则在座位上交头接耳、互相探讨设计制作的方案;更有甚者,茅塞顿开,灵感一触而蹴。在这些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花和鸟、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望。在剪剪、贴贴、画画等独特的美术创作表现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戴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头饰,和着《春天在哪里》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欢声笑语,展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不正是体现在美术教育中人文学习最好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吗?

3、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反映,通过美术学习,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人文素养。

案例3:在《童年的手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畅言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乐事、趣事、傻事。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们都轻松愉快地在泥巴上压上了自己的手印,有的同学还在泥巴上用铅笔画了起来,我问他们在画什么呀?他们十分神秘地告诉我:在画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希望将来能如愿以偿。当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再现。因此,我就请几位学生分别谈一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说一说自己将打算怎样达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愿望?当每一幅美术作品的诞生,其中隐含的不仅是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更多的是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操、情感、价值观等。虽然,他们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但通过美术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多、更快、更直接地倾诉自己的理想、愿望、价值取向等,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自身的人文、道德修养。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案例4:在《彩球滚滚》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废纸满天飞,环境受污染的录像。学生马上对此情此景发表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废纸是一种污染,那里的人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差了,一点也不美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感一触就发,通过将一张张废纸运用新颖、独特的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有的用水彩笔、油画棒将纸球涂上颜色;有的用彩纸装饰纸球;有的将纸球放在调好的颜料中滚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露。并在轻松愉快的打“保龄球”,彩球拼画等游戏活动中不仅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美的情境,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的形象(教师仪表大方得体)、美的语言(适合学生心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美的作品(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习作)、美的课件、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在上《蝶儿飞飞》一课时,我播放了精美的蝴蝶标本图案,优美的《梁祝》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我展示了各种蝴蝶的图案,演示了蝴蝶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当我播放了一段《台湾蝴蝶甲天下》的录像后,让其感受祖国妈妈日夜盼望着台湾的回归,从而激发学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怀抱的人文情感。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文化的人文情趣。例如:在上《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时,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的旋律,即兴展示轻快优美的舞姿,在跳一跳、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自主性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性地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吸引“顾客”的光临;合作性地一起完成“食品”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帮助,并且不断地听到学生们发出的吆喝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食品店的“老板”……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朋友、伙伴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早几年,我国有一本畅销的科学史著作《科学的历程》,正是因为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结合才获得巨大的成功,人们在阅读中,不仅对科学发展的史实了然于心,而且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现代美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美术文化课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有几名学生在观看文园中的《南浔名人长廊》。当他们看到中国讽刺漫画先驱者——钱病鹤的简历时,好奇地跑来问我们:“老师,讽刺漫画和我们看的漫画书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当时,我们耐心地跟他们谈了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并结合钱病鹤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向他们讲述了讽刺漫画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及对人们思想的抨击教育。学生们听了倍受启发,并向我们提议今后在校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教育同学认真学习、好好做人的漫画天地。这时,我们也倍受启发:怎样利用家乡南浔丰厚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呢?从此,我们制定计划、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摄影、绘画等各种形式逐步在综合探究式美术教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参观历史名迹小莲庄时,学生们发现有些游客在古树上任意刻划,在景区内乱扔纸屑等。他们将这一幕幕破坏环境的情景,化作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绘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述,更是心灵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情感的倾诉。这就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并具有文明感、历史感和责任感,也就是我们美术教育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主流之一。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1版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国):《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熏陶范文篇4

[关键词]音乐课堂;初中生;民族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内容,刻苦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针对初中生音乐基础还较为薄弱,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积累不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新课标还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审美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而欣赏则是听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程度的具有我国民族特点、广为流传的优秀音乐作品,教会学生怎样去聆听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在聆听音乐时,首先要求学生学会细心聆听音乐的旋律。因为旋律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是音乐的灵魂。其次,要求学生要集中精力,认真捕捉作品的特点。如,在让学生欣赏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前,介绍阿炳的凄惨遭遇,而且多次分段聆听和学唱主题音乐。学生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阿炳的痛苦人生,从而联想到贫困地区的儿童,联想到汶川大地震的悲惨等。听后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所表现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悲剧音乐的美。通过逐层深入的教学,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感受音乐,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学会唱好民歌

初中音乐课程中,除了欣赏课以外,唱歌课是最主要的课程。学习音乐应该结合人体的动作,运用人体最本质的乐器———声喉,进行和乐,同时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强调,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应该以歌唱教学为主要内容,强调合唱对学生的影响,集体完成的音乐作品更可以培养人的合作与协作的高尚品质。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则强调学生不是作为倾听者而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到音乐中去,亦奏亦舞,提高学生的音乐敏感度和反应能力。因此初中音乐教学更应该立足民族音乐,以歌唱为主,而不是以欣赏为主,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感受优美的旋律,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如,教学中,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新疆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来教学。首先,让学生唱对、唱好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其次,在此基础上,加入简单的和声,或运用合唱的一些手法(如轮唱、速度和力度的变化、音高的变化等)进行练习,使学生有新鲜感,参与性与积极性更高;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小乐器(如手鼓、铃鼓、碰铃等)来为歌曲伴奏,增添课堂的热闹气氛,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以音乐实践为活动,让学生学会再创作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音乐实践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欣赏的过程本身,是进行作品的第三度创作。如果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专门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再创作,将是对作品理解的一种升华。如,在组织欣赏了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之后,教师可结合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教给学生新疆舞蹈的基本舞步和手的动作,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编一个维吾尔族的短舞。这样做,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乐曲《新疆之春》的理解。

四、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让学生学会爱国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弘扬民族音乐。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优秀的、民族的传统音乐的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情操,通过体验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更不是靠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要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科学、巧妙地诱导,适当地渗透,才能收到好效果。通过课堂内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活动,在有效的音乐实践中,学生们唱歌更有激情了,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今后,让我们继续努力,遵照音乐新课标,持之以恒地积极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熏陶范文篇5

一、阶级性对中国立法的影响巨大,降低了立法的科学性

在立法上,中国一直缺乏对旧法的继承,我们的观念是,旧的法律制度,体现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意志,是对广大人民的压迫;旧法是反动的、是反人民的。这种观念的结果产生了对旧法全部废除的态度。而实际上/法的继承性表明了法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是指新法对旧法有选择吸收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符合唯物辩证法观点。0[3]而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法也包含了很多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内容,甚至有的资产阶级法律所确认的原则,已经成为各国法学界所公认的原则,成为世界法学中的立法基础。而在阶级性的影响下,我国立法中缺少对旧法的继承,使中国立法工作从零开始,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立法进度和立法质量。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由于阶级性的影响,使中国的立法工作者认为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为的是维护无产阶级的统治,因此,为了/体现无产阶级的意志0,在立法中,党的政策便成了立法的依据,一切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由政策首先确定的,最后再由法律确认。这样严重影响了立法活动的独立性,造成立法工作中重阶级统治,缺乏对社会生活的规范。由于突出阶级统治这一性质,弱化了法律所倡导的平等、公平的基本原则,也会在立法中出现/行政0偏重)))即偏重于国家政策的价值取向,忽略了法律的价值取向。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立法要快一点,可以粗一点。这种立法形式对我国的法制社会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种形式所制定的法都是基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在政策的指引下所指定的法律,规定不完善,致使以后出现大量的司法解释,从而影响了法律的稳定性、持久性。这也有阶级性影响的因素。

二、阶级性使司法过程出现了行政倾向

在司法过程中,阶级性则表现为对敌专政,要求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治安,防止敌对分子的破坏,在这其中提及的保护人民民主、维护公平、平等的社会关系却没有明确的指出,使人们觉得民主与人民权利在法律上是空洞的。实际执法中也的确如此,在阶级性影响下的执法活动,侧重于政府权利的行使,侧重于/刑0与/罚0,而忽视了人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界限,是国家权力的渊源0,忽视了人民权利也就是打击了法律的民主性,而且,阶级性所强调的/敌对反动阶级0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从而使/对敌对分子专政0变为/对变为敌对分子的社会主义公民专政0和对/将要变成敌对分子的公民专政0,这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基本原则。同时片面强调法律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忽视了法律对社会生活和创造平等的社会制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执法者就难以以平等公平的方式执法。/阶级性还为司法实践中执法不严、破坏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0[5],它使司法者认为:法律是对敌斗争的工具,凡是有利于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那么法律的作用也就被削减了。八届全国人大列出我国1993年到1997年5年间的152项立法概况,虽然法律制定的很多,但由于阶级性的影响,出现了/有法不执,执法不严0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法的科学性,/其背后是一条通向法律虚无主义和个人独裁专断的歧路0[5],使中国法制又回到了/人治0阶段,出现了/以人代法、以言代法0,政策、文件、指示大于法,法律失去了其权威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熏陶范文篇6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关于人文,人们平时谈的已经很多,但是不是他们都了解人文的内涵?是不是美术教师都很清楚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呢?美术课的教育教学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与“天文”相对,这里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论雄辩家》一书中首次把humanitans(人文精神)列为一个辩论者的基本训练项目,并认为“humanitans”是指一种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又提出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理论,后来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0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文”的解释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小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培养起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感。

案例1:在《小小手》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几组不同的手的想象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评述,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想,谈谈自己手形的特征,想想自己手形的变化。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比一比谁表达的手最有趣。按理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手形变化,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我认为手是人体的主要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传情达意,更能完成许多创造性的学习、劳动和工作。正如儿歌中所唱的“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以此为切入点,我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点评作品等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小手不仅漂亮,而且可以神奇地创造出许多的社会财富。在一个更高层面的美术人文教育中使学生深深感到自己的双手多么重要,美丽的未来需要他们一双双的小手去创造、更新。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用我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美术作品。”;有的说:“我要用手形的想象画呼吁大家保护学校的环境,美化校园。”;有的说:“我要用我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为家乡的未来建设出一份力!”……面对小朋友们稚拙的作品和慷慨激昂的陈词,我深深地感觉到学生的人文情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有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更有助于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其自身的品德修养。

2、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需要直觉、顿悟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发表的实践,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案例2:记得在《鸟语花香》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听一听这是什么鸟?看一看这是什么花?以此激发学生想象。此时,我趁“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我们家乡有哪些花和鸟?”、“你看见过哪些独特的花和鸟?”、“你最想成为什么花,什么鸟?”、“如果你是花,你是鸟,你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从花和鸟的生活习性、色彩、特征等方面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产生了动手设计制作的欲望。此时,我发现有些学生似乎已胸有成竹,迫不及待地在创造自己的“花”和“鸟”;而有些同学则在座位上交头接耳、互相探讨设计制作的方案;更有甚者,茅塞顿开,灵感一触而蹴。在这些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花和鸟、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望。在剪剪、贴贴、画画等独特的美术发表表现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戴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头饰,和着《春天在哪里》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欢声笑语,展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不正是体现在美术教育中人文学习最好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吗?

3、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反映,通过美术学习,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人文素养。

案例3:在《童年的手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畅言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乐事、趣事、傻事。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们都轻松愉快地在泥巴上压上了自己的手印,有的同学还在泥巴上用铅笔画了起来,我问他们在画什么呀?他们十分神秘地告诉我:在画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希望将来能如愿以偿。当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再现。因此,我就请几位学生分别谈一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说一说自己将打算怎样达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愿望?当每一幅美术作品的诞生,其中隐含的不仅是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更多的是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操、情感、价值观等。虽然,他们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但通过美术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多、更快、更直接地倾诉自己的理想、愿望、价值取向等,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自身的人文、道德修养。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案例4:在《彩球滚滚》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废纸满天飞,环境受污染的录像。学生马上对此情此景发表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废纸是一种污染,那里的人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差了,一点也不美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感一触就发,通过将一张张废纸运用新颖、独特的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有的用水彩笔、油画棒将纸球涂上颜色;有的用彩纸装饰纸球;有的将纸球放在调好的颜料中滚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露。并在轻松愉快的打“保龄球”,彩球拼画等游戏活动中不仅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美的情境,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的形象(教师仪表大方得体)、美的语言(适合学生心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美的作品(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习作)、美的课件、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在上《蝶儿飞飞》一课时,我播放了精美的蝴蝶标本图案,优美的《梁祝》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我展示了各种蝴蝶的图案,演示了蝴蝶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当我播放了一段《台湾蝴蝶甲天下》的录像后,让其感受祖国妈妈日夜盼望着台湾的回归,从而激发学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怀抱的人文情感。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文化的人文情趣。例如:在上《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时,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的旋律,即兴展示轻快优美的舞姿,在跳一跳、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自主性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性地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吸引“顾客”的光临;合作性地一起完成“食品”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帮助,并且不断地听到学生们发出的吆喝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食品店的“老板”……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朋友、伙伴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熏陶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养成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生要对自己“每天四问”,其中第一问就是:“每一天问自己,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不管是凡夫俗子的粗浅认识,还是著名的大教育家真知灼见,都道出了体育对人生的重要。

一、对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即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课余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是符合本校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涵盖校园中的多种文化,如物质、精神、生活、艺术、科技、心理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它们紧密联系。

二、体育文化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寓教于乐,是课堂教育功能的延伸。高质量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格、高雅的审美情趣,顽强的拼搏意识,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团队意识上说,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实际上,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小学生自我教育、潜移默化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经常观看体育比赛或参加体育运动,能无形中优化学生的拼搏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内在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将儿童培养成一专多能、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反映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一个学校应该是有着自身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萃萃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相关的图书信息资源;有适合学生体育锻炼的体育器材设施;有构建体育文化的雕塑、壁画、宣传报栏等景观氛围。这些资源、信息与氛围,构成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貌。这种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孕育的结果,喜爱体育运动的学校,师生思想活跃、身体健康、接受新事物快,能最先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使校园形成与时具进的时代校风。作为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搞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师生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人生,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四、以体育文化为载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和谐

当代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思考问题往往主观片面,缺少人际交往技巧,不善团结互助,这对他们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不利。而体育文化倡导的是现代体育的包容理念,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使他们通过体育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懂得与他人共存的重要性,进而使他们学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

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与人合作,就要成为组织的一员,就要有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单枪匹马、独往独来是不行的。而体育文化倡导的就是团队意识,通过让学生观看球类、田径等比赛和参与比赛,可使学生增强对团队重要性的了解,体验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体验共成败的悲欢,感受集体的强大,学会在集体中主动承担责任,学会相互理解、包容、关心他人。

熏陶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选课心理;制约因素;教学资源

选课制是高校推行学分制的核心。随着选课制不断推广和深入,大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现象难以避免。影响学生选课决策心理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又受制于哪些内外部因素?群体选课决策对教学资源的负面影响有哪些?笔者以为,我们必须要熟知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旨在找到影响每门课选课决策的关键心理所在,以探寻选课制的管理工作完善之路,为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一、大学生选课决策心理因素

选课制打破了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班。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班选课人数不均衡、教学班学生群知识背景不均衡。那么,到底是哪些心理因素制约着学生选课决策呢?

一是好奇心驱使。越低年级对选课热情越高。特别是大一学生对选课制很好奇。尤其公选课中不少课程具有专业性和通俗性,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深受各年级大学生欢迎。到了大一下学期以后,课程重心逐步向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向转移,随之而来的陌生感、枯燥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主动选课热情开始下降。

二是教师吸引力程度。选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任课老师。主要关心老师上课是否幽默、或学识是否渊博、或要求是否严格,或者平时布置作业量多寡等。

三是看重课程的功利性当大学生预期课程与其求知识领域相符时,希望通过老师系统地教授知识,以促进自身所需的知识水平迅速提高。但有些人只关注有限几门考研相关课程;还有人为了空出更多的时问,以便找工作或考研;还有部分放松对自身要求的学生,这些人在选课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强迫感,出现凑学分现象。他们在选课时避难就易,哪门课学分好拿就选哪门。这就违背了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本意,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是从众心理并不少见。大学生选课不少人是凭心理因素导致的感觉在选课,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大学课程繁多,大学生并不能做到对每门课都有感觉。在必须要完成选课的任务时,从众则是个省力的方法。

五是开课时间设置趋利性。同一门课程,上午的课学生一般都喜欢上,选下午的人少;一般选周一、二、三课的人多,而周五选课的人最少。这样就容易造成在有限的时间段教室使用拥堵,易导致教室资源和课程资源不够的假象。

六是学分收费敏感因素。选课多少直接关系到学费的多少。教学计划规定只要修足学分即可。如果多修,需要额外付费。出于精打细算,一些学生常去旁听感兴趣的课程,除了不能参加考试,但不妨碍自己,一样能够学到知识。

二、制约大学生选课心理的内外部因素

人的心理是内外部世界作用的反映,大学生选课心理也然。

首先,内部制约因素分为自身学习类型和学习期望。学习能力强类型的学生,其不易受环境影响,一般选课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课。还有学习能力尚可,但很努力的学生,其选课喜欢关注课程和教师信息。如果听说某教师对学生要求苛刻,可能会退却另选他人。最后一种是学习自控力差、易受环境影响的学生。他们在选课时易从众和选得分容易的课程。学习期望值是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某种目的。为掌握有用的知识而学,这部分学生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人群。所以,他们选课时一般关注教师授课水平和课程知识体系。还有学生期望课程通过率高。这部分学生平时易缺课,最易盼望获得考试出题内容和计较考题难易。所以,其选课时喜欢打听教师授课和设考风格。

其次,外部制约因素分为学生个体周边群体影响、学校的选课指导、网上选课信息与时效和选课自由度等等。一是受自身周围学生的影响。周边学生积极向上的学风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选课行为。如选择一些反映科学前沿的选修课。反之,则消极选课。如一窝蜂地选择某些极易让学生得分的授课老师。二是学校的选课指导。由于学生一般对未来缺乏充分认识,在缺乏高瞻远瞩的针对性指导前提下,尽管拥有选课的自由,常常不知所措,难免导致选课行为的盲目性。三是网上选课信息和时效。关于课程和授课教师的简单信息很难使学生有个明确的判读,且网络选课具有时效性,特别一些热门课程,因为是“先选先得封顶”机制,更导致学生选课的冲动盲目性。四是选课自由度。

目前大学课程存有大量的必修课,课程类别决定了选课自由度。必选课的选课自由度较小,只能选择课程安排时间或对应的授课教师。如果只开设一个班,就没有选择余地。学校作为素质教育安排的公选课自由度最大。由于与学生兴趣易结合,且学分相对容易得到,故学生按课程名、或课程安排时间、或授课老师名气来选。还有方向选修课是针对特定小范围学生群开设的课程,可能因选课人数不足,导致某些公选课和选修课并不一定能开起来。因此,师生双方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选课学生群人数存在很大的波动性。

三、群体选课决策对教学资源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学生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行为很难避免,最终后果是“教”与“学”的资源浪费。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教”的资源涉及教师资源、教室资源和教务管理资源。一是教师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备课精力是有限的。教师授课还不得不迫于教学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压力。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适合的课程文化氛围,自始至终对教师的理解课程活动发挥着推动作用。而选课及听课人数的多寡变化对教师授课心理有影响。如某些方向选修课,教师备课投人比传统理论课多,因选课人数过少,甚至选课人数不足而停开,会引起连锁反应,如教师教学任务不足,令人沮丧,影响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师收入和未来的职称评定,或只好向学院申请分担其他教师的教学任务。这样势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教学质量。二是教室资源是有限的。教室资源涉及教室容量大小类别,涉及多媒体和非多媒体类别。如为开某些课必须预留合适的多媒体大教室。若大教室如果因为选课人数少,凸显教室座位资源浪费,甚至因选课人数不足而停开。这就导致教室利用率低下。三是教务管理资源即日常选课教务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因为学生的退选、换课、补选及教师课程的取消或增补,可能导致后继额外的、艰巨的、复杂的调整工作。这样势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教学管理的低效率。

第二,“学”的资源涉及学生听课时间和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课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目标构建合适的知识智能结构。据调查,尤其是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非常肤浅,在选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能进行理性选课,盲目跟风选课。

熏陶范文篇9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熏陶范文篇10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形成互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形式创新,就是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属性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把工作对象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对待,研究和探索实现互动的形式。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也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同,教育形式也应不同,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内在地要求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当前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探索“兴趣引导”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用兴趣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接受教育。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在把握其兴趣的基础上取得共同语言,既便于增进沟通了解,也有助于减少排斥和逆反心理。在“兴趣”的引导下,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使其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探索“需求满足”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工作,以走进其内心世界,拉近与受教育者的距离,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众,首先应考虑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