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1:40:47

新校园

新校园范文篇1

敬爱的党组织:

当总书记在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中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十二个大字,并带着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这个动人情景,使人们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十二个大字,写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表达了党和政府的坚强决心,是对各路救援队伍的有力号召,是对灾区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更是对灾区群众的巨大鼓舞。

连日来,在玉树大地上,救援在加速,爱心在涌动,坚强在传递。从灾后废墟上支起的一顶顶救灾帐篷,到活动板房里传来复课孩子们的稚嫩书声,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在痛苦中感受坚强,废墟上升腾希望,灾难中迸发力量。大震灾,震不倒生命的顽强与尊严,摧不垮血肉同胞的无私与大爱,撼不动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的坚定信念。“我可以向你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一定会尽快让孩子们复课。”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非典、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西南抗旱、王家岭生命救援、玉树抗震救灾……多少次,我们在“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坚定信念支持下,不抛弃、不放弃,创造了生命救援的奇迹;多少次,我们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召下,协力同心、排除万难,携手建设起更加美好的新家园。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抢险救灾,定能克服眼前的艰险,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新校园范文篇2

一、高校档案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薄弱。人们的档案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很多地方档案工作还没能真正得到重视。大多数师生不清楚档案馆(室)的职责,对高校档案的内容和功能不太了解。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经常会有人问我,档案室工作很清闲吧?主要是管理人事档案吗?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就是一些过时的文件材料,档案馆(室)就是养老的地方,档案管理主要是整理一些旧文件和管理人事档案。高校档案工作者主动服务学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高校档案的价值还主要停留在收集、整理、查考、凭证这些方面,而对高校档案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则较少,对如何开发高校档案丰富高校文化缺乏研究,因而高校档案机构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档案信息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综合档案室设有三人,挂靠在校办,2009—2019年里,一人长期抽调到别的部门工作,其他两人除了管理综合档案、人事档案,在2009—2016年期间还负责收办上级文件和管理机要件,工作十分繁重。档案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缺少深层次的思考,2009—2019年期间本校档案工作人员关于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课题和文章几乎没有。2.馆藏不丰富。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学校的生存、发展,高校档案就是一部学校发展史,蕴含着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杰出的校友风采资源[1]17。这些档案资源以不同类别、不同载体的形式分布在各类档案中,对新校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在档案收集工作中,档案部门的工作者一般比较注重收集学校内部产生的文件资料,而校友档案、校园文化活动档案等往往比较薄弱,而这些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作为边疆的一所地方院校,80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历尽艰辛、艰苦创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培养了近八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服务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学校的校友档案很单调,一般仅收集有学生的成绩、学籍、奖惩、入学、毕业及毕业去向等信息,杰出校友档案不够详细、丰富。3.档案宣传不力。(1)馆藏档案宣传不力。每一所高校的档案资料极其丰富且都各有其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但除了个别研究人员,大部分人不了解档案馆(室)有哪些方面的档案,档案中有什么样资源可以利用。高校档案机构在馆藏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没有充分认识档案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把档案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去。(2)档案工作自身宣传不力。高校档案部门偏重业务工作,历来都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做辅助工作,而忽略了自身宣传和推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档案部门其实以各种方式参与,如学校年鉴、知名校友回忆录的编写,学校宣传片的拍摄都离不开档案材料的支撑,都需要档案部门提供大量档案材料。由于档案部门宣传工作的忽略,让许多人忽视了档案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导致档案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被重视[2]27。

二、利用高校档案服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意识。(1)学校将高校档案管理纳入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重视档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肯定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25-26。学校新校区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档案资料,在传承中创新,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和档案部门联合起来,研究分析学校馆藏档案,把档案中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运用到新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当中,运用在建筑物、景点、路标、绿化活动场所中,运用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中,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校园环境,避免了“千校一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为例,学校在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户外校史园,在校史园建设中,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史料,根据每个重大历史节点布局微缩景观,以图文、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学校80年的办学历程;以1:1的比例模拟建造了学校的旧校门(广西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并模拟建造了当时的平房教室。将校史教育和校史的介绍室外化,让师生了解学校的校史校情,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穿越“时光隧道”,共同追忆学校的峥嵘岁月。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挖掘学校校史档案,通过制作宣传片宣传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精神、发展历程,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可以开发杰出校友档案、红色档案等特色档案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实体化和具体化,对精神文化进规范、保障、约束。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校史档案的研究,学习借鉴高校长期积累的有效管理经验↑兰台世界LANTAIWORLD和成功管理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精神是“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办学特色是“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在引进人才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历年来学校人才引进有效制度,结合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留住更多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档案部门把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要有服务意识和前瞻意识,要积极从后台走向前台,认真分析学校的工作计划,时刻关注学校即将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寻找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结合点,自觉地把档案工作纳入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每年的新生入学,档案部门都积极开发校史档案信息产品,并积极推荐给二级学院、团委等部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将学校最原始、最真实可靠、最有说服力的档案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详细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学习优秀校友的杰出事例,并使他们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激发他们以校为荣、尊师爱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激励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斗志。2.加大档案的收集力度,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实现高校档案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重点。档案部门要主动出击,通过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收集和征集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各类资料,保证收集内容的深入性和收集载体的多样性[4]64。(1)注重收集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材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传播学校的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如校史讲座、文化艺术节、美食节等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自2017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中国壮乡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民族原生态特色的文艺表演;有民俗文化展演如剪纸艺术、民间艺人表演的“上刀山”等;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如舞龙、跳竹竿、陀螺等等;还有糍粑、灌血肠、五色饭等壮乡各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师生们还在现场展示了民族饮食文化和民族手工艺作品。“中国壮乡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壮乡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教育、民族美食,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档案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密切联系有关部门,多种途径全面收集这些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材料,不但丰富了库藏,也能为将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2)加大力度收集杰出校友的档案信息。杰出校友档案是高校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真实记录校友在学校的经历、事迹以及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影响,是新校区校园文件建设的重要的资源。例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996届物理系的周建新校友,毕业后就回到母校龙州县金龙乡中学任教,在距离越南不到6公里的边境镇中学,从普通教员到校长,毕业23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边境乡村教育第一线,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不折不扣践行着学校的办学精神:“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这些优秀的校友事迹,就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素材。档案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收集优秀校友的资料,不仅收集校友在校时的档案资料,还应收集离校后工作、生活的档案;不仅收集文献类档案,还应注重收集声像、实物等档案,不断丰富馆藏,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素材。要加强声像档案的收集,声像档案能够形象、生动、全面反映活动场景全貌。实物档案如校徽、图章、奖杯、奖状、名人手稿、捐赠品、纪念品也要注意收集,它们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3.加大档案宣传。(1)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馆藏,揭开档案馆的神秘面纱,让大众了解馆藏的内容。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档案,档案馆大部分档案资料都可以提供给大众了解利用,如教学档案、校友档案、社团档案等等。档案馆可以挖掘档案史料编研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作品,如《教学资料选编》《年鉴》《大事记》《人物传记》等;通过专题展览集中公布出某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的档案,让大众通过档案全面了解事件、人物的来龙去脉;通过网站、咨询服务台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档案馆开馆时间、借阅范围、程序和手续等,掌握利用档案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让有价值的档案史料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4]64。(2)活用档案资源,发挥档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馆把握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把死档案变为活资料,以原始、客观、真实的档案素材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档案库变为思想库,把档案馆变成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典范,据该馆网站公布,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秉承“构建历史记忆、大学文脉”的核心使命,构筑了多馆并存,多学科并举,实体与虚拟相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建成了“四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学校档案和文物陈列品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校史研究基地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基地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5]。(3)利用重大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学校以各项重大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档案材料,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活动[6]73。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建校8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挖掘校史档案的亮点,精选一批老照片和实物档案,结合学校当今的发展,精心录制学校宣传片《不忘初心绽芳华》,回顾了学校办学80年来坚守边疆,以教育报国为初心,砥砺奋进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了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潜心办学、默默有为,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感人事迹。宣传片传递了学校文化情怀,宣传了学校文化精神和特色,也让大众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石建梅.浅谈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档案与建设,2013(4):17.

[2]蒲婧翔.高校档案在高校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5:27

[3]许镇雄.利用学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5:25-26.

[4]唐莹.新时期高校档案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J].兰台世界,2015(5):64.

[5]上海交通大学校史.档案.文博网.

新校园范文篇3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学理念,不是单纯地追求专业知识教学,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将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开设通识课或素质选修课;进行相关专业的大类招生,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淡化专业界限;设立文理学院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因此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完全通过课程的教学实现,通识教育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应该是各学科相互融合、多元化、包容的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没有校园文化的通识教育是单薄和脆弱的。我国高校实施专才教育几十年,专才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体制中,学生在这种“专业至上”的氛围中也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对于通识教育表现得漠不关心,对待通识课疲于应付,这是校园文化缺失造成的。通识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才能“培育”出来,有了开放、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和资源,才是通识教育的根基和沃土。

2.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应该包含科技创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一个完全、完整的人,而这样的目标正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通识教育离不开科技创新,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更应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通识校园文化。

二、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1.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

科技创新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来自这些学科,每一项成果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因此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如何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专业分科依然很严格,学生都有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没有交叉。(1)利用开放实验室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验设备极大丰富,实验室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开放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不同学科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和交流,我们也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入,将为开放实验室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功能,这个平台将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场地和物质资源。我们曾对光学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试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的一个有益尝试。(2)积极创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建立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的科研模式。通过一系列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融洽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围,以教师科研活动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此外高校是一个多学科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容易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开放、共享的研究中心,将有益于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科研模式的健康发展,资源共享极大地节约成本,也使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3)利用大类招生平台,主张专业课的交叉融合,使专业课教学变为学科间交流的渠道。大类招生通常是一些相近学科的统一招生,在低年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基础的教学平台,高年级后根据兴趣进行专业分流,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方式。利用大类招生这样一个宽基础的学习方式,将专业课的外延扩大,主动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跨专业学习的途径。我们在理学大类招生过程中做了一个有益尝试,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专业课,我们利用学生宽口径的学习,将物理化学、哲学和生物学与之融合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证明这对促进科技创新是有益的,许多学生选择科技创新项目时都选择了跨学科或跨专业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对学生跨专业考研也是有益的。

2.设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的组织单位可以是教务部门、科技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对于不同级别的项目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既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确实解决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实际困难。值得高兴的是各省都有省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希望高校也能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支持,形成各级各类、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应该有广泛的学科范围,不仅局限在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等应用性强的方面,还应该包含教育、文化、环保、社会、法律等多个人文学科,以丰富科技创新的种类,丰富的科技创新项目会带动丰富的校园文化,形成文理兼容的校园文化氛围。科技创新项目也应该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创新,增大多学科联合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板块,在项目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为通识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项目要注意鼓励实践性,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科技创新的创新点,实践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因此科技创新要从实践中来,科技创新的成果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这些综合素质最终都会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让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有了衔接和融合,使校园文化融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这既是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拓展,也是社会创新文化的有益补充。

3.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大赛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部分,这些科技创新大赛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比赛可以激发年轻人斗志,是鼓励年轻人进取的有效手段,我们举办了几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非常丰富。科技创新大赛应该成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烘托出浓浓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1)注重多部门联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它的功能是多样性的。一个部门的职能过于单一,无法完成多个目标,因此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建议由学工部门、团委、科技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培养部门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对优秀学生及时奖励,扩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影响力。(2)注重多学科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应该容纳更多的学科,涵盖文、理、医、农、工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人文科的科技创新,人文科的科技创新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应该被重视和鼓励。只有注重多学科发展才能充分调动高校的多学科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学科的共同发展。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功能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社会团体,与学生联系很紧密,比学校机构和教师更容易深入学生内部,在学生中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社团的文化往往代表校园中先进的文化,因此不应忽视学生社团,我们应该积极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主流文化。

三、结论

新校园范文篇4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新校园范文篇5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

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新校园范文篇6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新校园范文篇7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新校园范文篇8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⒈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⒉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⒊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⒈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⒉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⒊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⒈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⒉“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新校园范文篇9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新校园范文篇10

为掌握真实资料,对华东、华南和重庆地区的部分高校新校区进行了走访,并发放了近千份调查问卷。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少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一气呵成,但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却是分成若干期进行逐步建设的。运行之初,几乎所有的新校区都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教学生活基础设施,有些高校的硬件建设还相当优越,建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网球场等,这为新校区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被走访到的同学中,超过6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基础设施“很完善”或“比较完善”,校园环境也非常优美。﹙2﹚教育教学管理日趋规范,运行平稳有序新校区一般均成立有管委会等类似管理机构,对新校区的教学、学生工作、安保、后勤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并建立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管理制度来保证新校区的平稳运行。同时,各高校新校区在运行之初都非常重视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并针对新校区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有时会受到交通堵塞、教师上课晚点等情况,但80%左右的学生对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3﹚学生社团多元化,课外文化活动开展有序学生活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素质、密切课堂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各高校均充分利用新校区的优势资源,大力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以学术类、科技类、文体类、社会实践类等为主。在问卷调查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都参与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或学生社团,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文体艺术、社会公益、讲座和报告,最喜欢参加的社团分别为文艺类、创意类、社会实践类、体育类、学术类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校区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4﹚环境建设基本成型,育人功能初显成效蕴含学校精神文化的景观建筑,可以显现学校独特的人文精神,对师生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人文精神渗透物化到校园环境中去。许多高校均对新校区建设有统一规划,并通过修建各种各样的景观建筑、雕塑、园林等来营造文化氛围,这些独具匠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给予了师生多方面的熏陶和启迪,并逐渐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5﹚文化宣传媒介逐步到位,阵地建设逐步加强文化宣传媒介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在当今时代,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走访的高校中,大部分新校区都建有宣传橱窗、报刊亭、广播站等基本文化阵地,条件较好的还开设有电子阅览室,显著位置安装有电子屏,电视、网络进学生宿舍等等,这些均为丰富同学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荒地建校、异地办学是我国新校区建设中的普遍现象,边规划、边建设,学生分层次、分年级、分阶段进驻也是新校区建设初期的普遍现象。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精神文化传承不畅同一所大学里的文化主体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大学新生往往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而对大学的独特精神文化有所领悟,对本校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职业道德等有所认识;同时,新生也通过与老生的交流而对学校的校风、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认识逐渐深刻,学校文化就是这样通过新生与教师、新生与老生的联系而得以传递和继承[3]。但由于新老校区普遍距离较远,专业课教师如同“候鸟”穿梭在新老校区之间,老生也无法经常来新校区进行“传、帮、带”,无形阻隔了他们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新校区新生难于从师长与学长身上感受到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2﹚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文化内涵新校区一般具有较大的校园面积和空间范围,硬件条件相对优越和完善。但由于在设计上更多注重了建筑物的外形外表,而往往忽略了本校的历史精神传承,代表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明显不足,缺少文化内涵;再者,建筑物在命名时也较少有能体现学校特色和育人功能的名称,使人普遍感到缺少人文景观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缺乏文化归属感以及和老校区文化的不对称性。﹙3﹚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层次偏低大学文化的传承必然要通过具体的途径和载体来完成,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便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大多数新校区只有低年级学生入住,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但受经费、设施设备、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新校区缺少专业教师指导,文化活动成本高、层次低、形式少,大多数活动只停留在娱乐层面,学术型、经济型、社会型的活动鲜有开展。再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城郊边界,更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功能。调查显示,近60%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都是休闲娱乐类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打发休闲时间的主要方式是玩电脑、体育锻炼和自习等。﹙4﹚文化阵地和活动载体不足,功能发挥不明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校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活动也非常踊跃,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场馆、校园网络等各种文化载体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各种管理制度也没从实际出发,学生普遍反映新校区图书馆的藏书量少、种类不齐全、图书更新速度慢、体育设施少、收费不合理等,使得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在寝室上网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图书馆看书或去操场锻炼,校园网并没有起到作为学校系统内的信息管理交互平台进行高效运行和统一管理的作用。

影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发展不平衡“边规划、边建设、边使用”使学校缺乏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长远的统筹规划,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设计,更没有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内涵,重制度建设轻人文关怀,重外部建设轻内部协调,热衷显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忽视隐性的精神文化传承,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新校区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一脉相承的特征,缺少文化底蕴。新校区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底蕴薄弱高校新校区一般建在远离主城的偏远地区,与老校区距离较远,如广州大学城、重庆大学城的诸多新校区,师生普遍反映平时出行交通不便,接触不到社会文化信息,地缘文化相对单一,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少了传统的辐射和支撑,学生难以获得与老校区同样的高密度的优质信息和途径选择,一些可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很大作用的学习信息、竞争观念、先进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等社会文化相对匮乏,这种地理位置产生的校园文化“荒漠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全面地发展。新校区文化教育主体力量单薄,影响力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的缺位会使新校区难以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文化力量。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理解,很多人又笼统地把其等同于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层面上。再加上交通、住宿等实际情况,许多高校新校区大多存在着党政管理人员少,专职教师成“候鸟”的现象。新校区学生缺少了教师的言传身教,难以感受到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缺乏学长学姐的“言传身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缺少学术科研氛围的熏陶,更大大降低了新校区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得新校区学生无法充分领略到大学文化的真谛,进而导致归属感缺乏,极易产生失落感和边缘感。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