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8:27:40

新合范文篇1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执行新农合的药品目录合理规范用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

使用新农合专用处方并认真填写《新农合医疗证》和门诊登记,参合农民就诊时确认身份后。严格控制开大处方,不超标收费,补偿账本上亲自签字及按手印,以防冒领资金。

过期药品及劣质药品,药品上严禁假药。药品必须经过正规渠道进取。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公示情况。新农合医疗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把新农合每月补偿公示工作做好,并做好门诊登记。

二.存在问题

对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有的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还有极少部分人没有参与进来,今后要在这方面一定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参加的农民继续参加农合,未参加的应积极参与进来。

三.未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审处方报销费用。以后工作中。

加强本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病人的处方和减免情况进行入户核实力度。

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业务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合范文篇2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情况,安排部署我县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刚才,县卫生局长谞同志就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深入分析了工作中还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对2009年的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结合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情况,我还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全县新农合运行的简要回顾和总体评价

从目前运行的总体上看,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平稳安全,参合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所缓解,总结探索了新形势下建立新农合制度的一些新路子,实现了党和政府得民心、参合农民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的三赢局面。一是党和政府得民心。合作医疗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问题,将党和国家对农民健康的关心和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参合农民得实惠。今年上半年,我县平均补偿率达42.1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6个百分点;平均住院费用2125.9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全省平均住院费用为2709.82),农民医疗费用平均减轻40%以上。三是卫生事业得发展。特别是实行定点医疗制度,促成了各定点医疗机构良性竞争态势,各单位在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设施上狠下功夫,促进了各医疗单位进一步向前发展。

在分析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筹资工作难度较大,农民参合率仍然不高。二是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还不高。三是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调查研究,强化工作措施,健全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发展。

二、扎实推进新农合筹资工作,确保完成筹资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到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一件大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落实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认真搞好农民个人参合的资金收缴工作,这直接决定着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成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8年国家第三次增加投入,将补助标准由40元/人年提高到80元/人年,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也由10元/人年提高到20元/人年。今年农民个人缴费要增加,加之今年灾害频发,农村劳务收入下降,年底各项工作紧张,增加了筹资难度。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民参合率达到93%的目标。为全面完成今年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筹资任务,我提三点要求:

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应该说广大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对政策的拥护程度进一步增强了,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陈旧观念和模糊认识,还需要做更广泛的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新农合资金筹集工作,特别是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同时,在具体的宣传发动工作中,要做到“四个注重”:一是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要针对群众怕吃亏的思想及种种顾虑,有针对性地就有关政策、措施、办法进行宣传,消除群众顾虑。要吃透政策,准确宣传开展新农合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用具体事例宣传参加新农合得到的好处和实惠。二是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要采取广播、电视、标语口号、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把新农合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要务求实效,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大力宣传这项惠民政策,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要通过深入广泛、耐心细致地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农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㈡明确筹资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做好合作医疗资金收缴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务必要把收缴农民合作医疗个人负担的费用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做到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研究工作措施,要将农民参合率纳入乡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资金征缴逐级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二是要加强协调。抓好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工作,要切实加部门协调。财政、卫生、民政、农业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三是要工作创新。要探索创新筹资方式,变以往一家一户上门筹资为定点定时集中缴款,改变群众参合观念,变“要我筹”为“我要筹”。各乡镇要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筹资任务如期完成。

㈢规范筹资程序,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一是要规范筹资程序。要根据相关要求登记造册、签订协议、收取参合资金、开具专用发票、审验核发《合作疗证》等进行筹资;二是要严肃筹资纪律。禁止为片面追求农民参合率,强迫农民缴费,强迫乡镇卫生院、村组干部和乡村医生代缴,或用财政拨款冲抵农民缴费等错误行为和作法。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发现上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三是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筹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家庭等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民政局审核后,按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解决,确保上述群众参加新农合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三、开拓创新,不断取得合作医疗工作新成绩

㈠要努力提高农民参合率。当前,各乡镇务必要把收缴农民参合资金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强化措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因此,各乡镇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农民实际参合率达到95%以上。

㈡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的保命钱。要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要严格按照“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要认真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制度,严格落实报销公示制,保证参保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防止出现基金滥用、冒领顶替等现象。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新合范文篇3

一、工作情况

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按照“政府主导、卫生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通过健全领导体系,强化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等途径,有力推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县新农合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奖励。2007、、连续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年被省合疗办分别确定为全省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试点县和全国新农合监测点,先后有省内外80多个县、市前来我县考察学习新农合工作。年,全县补偿参合农民12.02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782.08万元;年,全县参合农民龚23.88万元,筹集资金2388.14万元,补偿参合农民41.6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2318.6万元,最高报销额达1.5万元,节余2.9%;今年截止月底,全县参合农民中有5319人次享受医疗报销,补偿医药费用874.0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0%,最高报销额提高到2万元。新农合工作的巩固和发展,有效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缓解了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全县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一)农民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新农合工作的始终,坚持日常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采取县政府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制作电视专题片、组装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牌、在各乡镇设立专门咨询点和组织受益农民现身说法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新农合制度和基本知识。通过全方位政策宣传,增强了农民参合主动性。同时,还通过采取创新补偿机制,改进补偿方式,拓宽补偿范围,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和最高限额,实施门诊统筹试点,落实民政医疗救助政策等措施,扩大了群众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让参合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使全县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攀升。年全县参合群众仅21.12万人,参合率85%;2010年参合群众24.25万人,参合率达到94.8%,参合率提高了9.8%。

(二)新农合工作实现了全县全覆盖。一是县、乡、村三级都分别成立了新农合工作管理机构。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合工作管理委员会。各乡镇成立了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和合疗办公室,各村村干部兼任村一级新农合工作联络员。机构的健全,为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全面建成了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落实了县、乡、村专兼职工作人员,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必备办公设备,并在全县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推行了报销结算“网络模板”制式化,实现了审核自动化,加强了动态实时监控,确保了新农合医疗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全县14个乡镇的16家定点医疗机构、188个行政村卫生室的门诊统筹实现了县村直通、网络结算、报销直补,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缩短了报销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参合群众。

(三)新农合管理服务制度日趋完善。全县在新农合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管理、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在筹资机制方面,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乡镇政府为单位统筹及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年起实施了“新生儿随母参保”制度,今年又创建了“门诊滚动统筹”新机制,化解了筹资难问题。在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方面,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户缴纳合疗基金,五保户、特困户由民政部门筹资代缴,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由计生部门全额缴纳合疗基金,烟草种植户由烟草部门资助参合资金,确保特殊群体全部参加新农合。年,全县通过医疗救助、烟草补助、计生补助,为群众解决合疗资金29.05万元。在基金管理方面,严格实行“乡政府筹钱不管钱,财政管钱不用钱,经办中心用钱不见钱”的封闭式基金运行机制;在补偿方法方面,依据病种采取医院垫付和个人预付相结合制度,定点医疗机构对出院患者直接报销,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取消了转诊。在监督管理方面,成立了由县纪委牵头,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及人大代表参加的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新农合进行全程监督,落实了县、乡、村三级公示和投诉举报制度,在政府网站设立新农合窗口,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推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淘汰制度、基本用药制度和服务项目价格、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并在各定点医疗机构落实了按月审核,下发稽查通知书的机制,切实防止了医疗机构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行为,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参合农民的权益。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新农合工作经过县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家对新农合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新农合农民自筹资金收缴压力仍然较大,筹资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合疗基金每年都以乡镇政府为单位统筹,县政府将其纳入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为了完成分配任务,各乡镇都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机制,投入了一定资金和大量人力。一些乡镇外出务工农民多,有的甚至举家外出,需要乡村干部设法联系动员,有的乡镇分配人口与实际人口出入较大。因此,筹资仍有较大难度。于是,为了按时全面完成筹资任务,多数乡镇和乡村组织采取垫资代缴办法,给乡村形成了新的不良债务,基层干部对此尚有意见。

二是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个别医疗机构医疗行为还不够规范,诊疗项目和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执行不严,个别参合住院患者自费药品费用占药品费用比例和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仍有超标现象。

三是一些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待继续提高。个别乡镇定点医院、村卫生室,硬件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合发展需要,医技人才匮乏,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合疗运行知识宣传解释不够,使群众对村级门诊滚动筹资缺乏信任度,影响参合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新合范文篇4

一、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体情况

自11月1日正式实施,县是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之一。已运行近五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探索,县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

其中统筹资金支出9029万元,性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由的81%上升至的95%。-全县新农合资金支出9751万元。补偿186818人次。统筹资金支出包括住院补偿7836万元,住院分娩补偿551万元,慢性病补偿154万元,村卫生站观察治疗(门诊统筹)补偿488万元。统筹资金使用率平均为90%,受益率平均为7%,补偿比平均为30%。县共有690257位农民参加新农合,1-6月,新农合资金支出2605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2364万元,补偿35400人次,家庭账户支出241万元。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县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县”称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做法

(一)保障新农合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领导。关系全县70多万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件大事。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把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县分别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县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合管办设在乡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长兼任,每乡镇安排1名专职经办人员和1名兼职财会人员负责新农合的审核、报批、兑现、记账等工作。试点过程中,县经办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新农合工作需要。

(二)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县对新农合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封闭运行。坚持资金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强化资金筹集。县农民入保金的筹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卫生部门配合,收缴入保金时,由乡镇合管办开出专用收款收据,登记发放《合作医疗证》填写参合农民登记表。各乡镇合管办在本乡镇金融机构设立新农合专用账户,收取的入保金及时存入专用账户,筹资结束后全部汇入县新农合资金财政专户,与县合管办办理结算手续。今年3月底,县顺利完成二次筹资工作,新农合筹资总额提高到每人100元。严格资金管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由县财政局管理,新农合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金支出需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审批方可拨付,县合管办将每批补偿人数及金额制成报表,报卫生局和财政局审批,审批后,资金由收入户转入支出户,县合管办将资金从支出户拨付给各乡镇合管办或定点医疗机构,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保证了资金的封闭安全运行。

(三)逐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县在新农合制度的推进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农村部分常见慢性病、村卫生站观察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将起报线由300元降至200元、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至3万元。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全面提高报销比例;筹资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00元,县新农合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取消家庭账户,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慢病病种,将新农合基金划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两部分,分别为人均80元和人均20元,推行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年最高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通过不断调整,新农合政策逐步完善,资金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参合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

(四)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方便群众就诊方面,优化办理程序。参合农民小病可以就近在村卫生站治疗,并可以获得一定补偿,做到小病不出村;县内就诊不受级别限制,参合农民可以任意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须办理转诊手续;县外就诊只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办理转诊手续时,乡镇合管办以一封信的形式书面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费用报销方面,县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农民出院后将报销材料交到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直接给予补偿。参合农民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出院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补偿费用,当场审核并兑现补偿金,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限补偿。

(五)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从开始,推行门诊统筹。县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实行乡村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有机结合,将村卫生站作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派出机构,参合农民患病在村卫生站观察治疗可以获得20%的补偿。5月起,县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即按照人均20元标准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门诊统筹基金,用于补偿门诊费用,单次门诊费用补偿封顶额为10元,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使用”办法,以控制医疗费用,保证门诊统筹基金安全。

(六)严格控制医,实行全程监管。

着力做好服务的同时,疗费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一是实行身份核实,防止冒名住院。参合农民住院治疗时,需携带《医疗证》身份证》由经治医生和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共同查验,防止发生冒名顶替。二是现场核查,加强日常监管。由县合管办每月安排一定时间抽取部分报销材料与医疗机构原始材料进行核对,并通过电话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报销情况进行调查。三是提高管理手段,防范虚假票据。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医疗收费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据而出现的弄虚作假漏洞。四是实行三级公示、加强事后监督。每批新农合补偿情况都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社会各方可以通过公示来监督补偿情况。五是建章立制,明确处理办法。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行为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处理规定。六是定期考核,明确奖惩。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每季度考核1次,将考核结果与10%管理保证金挂钩。七是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包括推行单病种限额收费,限定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核定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人次,建立病历和处方评审制度的通过多种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较为平稳,几年来的工作表明。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通过对参保农民直接补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护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新农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保农民得到实惠,新农合工作得到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三是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四是新农合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和办事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适应新农合工作需要。通过我县几年来的实施,体会到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多部门配合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基础。二是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关键。三是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保障,新农合工作须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共同推进。

四、存在问题

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还未建立有效、便捷、稳定的筹资机制。虽然筹资难度大大减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筹资工作量仍然较大,筹资成本高。二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难以监管。县新农合基金支出近一半用于补偿在县外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但受隶属关系的制约,县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监管。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五、建议

(一)探索符合政策和农村实际的农民参合筹资机制。加强相关政策调研。多途径探索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的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如试行参合农民委托农村金融机构或村民委员会代缴,也可以由政府委托村委会代办、由参合农民自己主动缴纳,或是一次筹资,多年使用等。

新合范文篇5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缔结良缘的重要时刻,新娘们更是马虎不得。她们总是精施粉黛、遍试罗裳,要拍出最美的婚纱照,穿上最美的新娘装,将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留为永恒。可是,如何能成为一位卓尔不俗、独具魅力的新娘呢?

长期以来,白色婚纱配以红玫瑰制作的手捧花与头饰,似乎已成为定式。然而,这却远远无法满足新人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其实,只要将玫瑰换成百合,就可令新娘焕然一新,尽显个人魅力,而且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合”,意境更美。如今,百合以其清新典雅的特质,早已赢得了时尚新人的青睐。

白色百合白色珠光婚纱配以白色百合头饰及弧线型手捧花束,是多年来欧美婚嫁市场的经典装束,它在不经意间描绘出新娘亭亭玉立的姿态,清纯中透出宁静与高贵。

粉色百合流行并不代表是最好的,你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气质和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妆束,不必盲目追崇潮流。例如,生性活泼的新娘可以大胆地选用粉色百合。粉色的零星点缀与白色婚纱的色泽反差,刚好彰显出新娘的灵性与俏皮。

粉红色百合粉红色代表着甜美与幸福。红色是婚庆的吉祥色,一件红色的晚礼服,饰以粉红色的百合,不但讨个幸福美满的好兆头,更可将新娘的艳丽与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今天,鲜花对新娘的装扮,蛮有点反客为主的味道,不断地演绎着现代时尚的变迁。配于百合中的绿色百合叶及长青藤更是在奢华中加入了清新与自然的元素,勾勒出一组和谐的创意。即便是多年后,两人对窗而依,重温当日旧照时,仍会捕到它尚未褪色的唯美浪漫气息。

虽说百合是新娘妆的点睛之笔,但新娘自身的气质还是尤为重要的。化妆时,切记不要过多地堆砌色彩,浓妆艳抹。当然,美丽一瞬间,也并不是真的只要化妆师花上个把钟头就可做到的事。记着提前一个月安排护发、修发,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光彩照人;在拍照或婚典的前夜要提早休息,睡前少喝水,以免隔日眼睛出现浮肿;另外,穿上带有气垫或钢丝的内衣,以突出线条;这些都是一个亮丽新娘必不可少的功课。

新合范文篇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已经是政界、学界、民众基本的共识。新农合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课题组成员多年来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学界同仁的学术观点,通过多种途径关注民族地区新农合的建立,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农牧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新农合建设的所思所想。几年的时间新农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到实现“广覆盖、低保障”的过程。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尽管中央也采取了特殊的扶持政策,但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由“广覆盖低保障到广覆盖基本保障”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新农合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市和农村选择的突破口不同,城市从养老保险改起、农村选择从医疗保险改起,这种选择是科学正确的。课题组多年多次调查农民最需要哪一种社会保障时,一致的回答是医疗保障。缺医少药无条件医病,对生命和健康抱着无奈心理的农牧民,第一次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健康的关注关爱。他们期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的健康保障能通过政府和农牧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范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就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包括五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自治州,127个民族自治县。广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仅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还包括五个多民族的省即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和四川。本课题从广义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和制度建设。

二、研究设计与数字处理

为了从多个角度了解新农合在少数民聚居地区运行的实际状况,客观评价和判断新农合运行几年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可行性思路,使惠及世界人口最庞大的中国新农合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并能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充分考虑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建立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农合,课题组选择了内蒙古与云南两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部分旗县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包括的内容。问卷调查借鉴北京大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借鉴了2007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设计的题,并结合多年来对新农合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理论分析以及到少数民族聚居旗县召开座谈会的实际感受,最后形成问卷调查题。基本情况10方面的内容,身体状况包括10个方面内容。过去1月的身体情况、与上一年相比身体情况、去过一年是否做过体检、是否患有慢性病、患有哪种慢性病、过去两周家人是否有小毛病、患小病时应对办法、患大病时是否住院,患大病没有治疗的原因,去过一年家庭医疗费支出状况。参加新农合情况,包括40个方面内容,如是否知道新农合、是否参加新农合、为什么参加、缴费水平如何、参加后医疗费用是否降低、参加后医疗机构的缴费水平是否增加、对就诊报销政策是否了解、定点医院药品收费和诊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是否公示,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对合作医疗的评价等。

(二)问卷发放与调查地区分布。申请课题时、充分考虑到实际调研的可行性,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省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个案研究的典型、重点调研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鄂温克自治旗,实际调研时,扩大到云南省。主要考虑到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的省,在五个多民族的西部省份中,少数民族数量也最多,能代表南方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派12位调查员,分赴内蒙古六个旗区县,云南省三个县,共发放问卷1615份,其中在内蒙古发放1000份,收回915份,有效问卷842份,涉及六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比30.5%,还有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各少数民族共计占被调查人数的35%,汉族占被调查人数的65%。在云南省三个县发放问卷615份,收回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75份,涉及1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被调查人数51.5%,其中彝族占比20.7%.两个地区实际调研的少数民族人数都大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

(三)问卷调查统计与处理为了保证统计的科学性,课题组采用人工统计和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系统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处理。分析处理中,既依据问卷调查数字、也紧密结合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电话访谈、政府网站信息、政府经济社会统计公报、其它文献资料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尽量使调研分析符合实际,得出的基本结论尽可能接近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本情况。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对新农合参合状况的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在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几年后,77.5%的农牧民知道新农合,但仍有15.2%的人不知道新农合,当年参加率达到84.2%,明确表示不参加的人数是10%,还有5.6%的人未选。有71.6%的人表示在参加新农合时村里遵循自愿原则,明确表示来年参加的人数和知道新农合的人数基本上是一致的,抱着复杂心理,说不清楚的人数和不知道的人数基本一致,说明让农牧民自愿并积极参加新农合,加大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至关重要,不了解,抱着跟风态度或因村干部动员才参加新农合不利于巩固参合人数,稳定参合率,实现全员化参加。笔者认为导致这种数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理解以及农牧民对新农合报销比例有更多期盼,期望和实际存在较大距离产生。制度运行几年来农牧民深刻感受到农村太需要新农合了,有92.4%的人明确表示,大部分人也知道新农合,也自愿参加新农合,但几个方面的数据显示,仍有30%多的农牧民对参加新农合保有各种疑虑,没有自愿积极参加新农合。因此让90%以上的村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是体现政策意图,稳定参合率,实现广覆盖的关键。分析没有自愿参加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是得到的实惠不高;其二是对新农合不知道、不理解政策。

(二)对新农合总体印象及惠民效果的分析。调查显示农牧民对新农合总体印象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为47.3%,占比最大,总体给予了肯定,但仍然有46.2%的人认为一般,还有4%的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83%的农牧民表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有53.3%的人认为新农合对缓解家庭负担的作用明显,另有46.5%的人认为没有明显缓解家庭负担。有30.9%的人认为参加新农合后医疗花费降低了,有38.3%的人认为没有降低,不知道的人是29.1%。有12.8%人认为参加新农合后看病就医变化大,认为较大的占比31.1%,没变化的56%。从三个角度就一个问题反复问,目地是比较清晰地判断在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基本建立后农牧民的满意度以及实际效果。数据结果显示提高新农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满意度和惠民效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对新农合医疗服务状况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新农合的医疗服务模式,从缴费方式、就诊转诊制度、药品价格以及治疗价格,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对缴费方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占比37.1%,就诊转诊满意合计占比23.2%,药品价格和治疗价格满意合计占比17.1%,当地医院满意合计占比25.6%,当地医院员工的工作态度满意度合计为23.9%.有54.1%认为影响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是医生水平,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是否到位,能够保证前期预防,有46.2%的人认为可以保证,42.5%的人认为不能保证,还有11.3%的人没有回答。分析得出大部分村民对看病就医的医疗服务状况不甚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和其他调查项目相比占比相对高。改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和治疗价格,仍然是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四)对新农合补偿报销机制的分析。调查显示只有7.1%的人了解新农合的报销政策,有所了解的占比54.8%,不了解的占比38%,对应该公示的药品价格和就诊服务项目收费见过的只有19.1%,大部分人没见过和没注意。只有33%的人认为报销比例比较适合,48.5%认为偏低,18.1%的人认为太低,两项合计占比66.6%,认为报销很复杂和比较复杂的人数合计占比52.3%。对报销后的领取方式,53%的人认为一般,非常满意5.9%,比较满意的15.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计为17.4%。从报销政策的知晓程度、报销比例的高低、报销程序的复杂程度、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透明化状况,都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方面。孙健娥对湖南安化县的调查得出的数据也基本一致,认为报销比例过低占调查人数的56.7%,认为报销手续比较复杂和手续太麻烦的人数占比为65.8%。[1]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补偿报销模式存在的关键问题判断是一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参合农牧民对补偿报销机制了解程度低,定点医院需要对参合农牧民介绍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价格,针对医疗服务对象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偏远的特点简化报销手续。

(五)对新农合个人缴费状况的分析。全国农民牧人均收入“十一五”时期尽管每年都以不低于7.4%的速度在增加,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2009年人均5153元。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938元,云南省为3369元。个人缴费从04年的10元、2007年增加为20元、2010年调整为30元。个人缴费30元,云南省占纯收入比仅为0.8%,内蒙古占纯收入比仅为0.6%。有57%人认为现在的缴费水平能接受不会影响生活,有27.2%的人认为能接受但会影响生活,有6.4%的人认为太高,两项合计有33.6%的人对目前的缴费水平持不认可的态度。愿意缴费的额度20—30元之内的人两项合计为48.3%,对把缴费水平提高到40—50元的人数两项合计为10.8%.能接受提高到50元以上人数仅有2.6%,还有14.1%的人不表态。一些学者建议“收取保险费的标准,可确定在农民人均收入的1%—2%之间,但保险费的筹资十分困难”[2]与东部地区相比,个人缴费的额度差距较大,通过增加个人缴费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困难较大。东部地区某县级市的个人缴费从2004年的人均50元到2010年人均100元。[3]分析原因:首先、收入水平低是判断缴费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少数民聚居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农牧民更低。例如2009年内蒙古和云南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云南省更低。问卷调查人口有35%是少数民族,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更低。其次、对新农合的理解程度影响对缴费高低的判断,对政策的不了解、居住地与报销地之间的距离,报销比例的偏低,使农牧民对新农合有种种困惑和疑虑。再次、不同年龄段对参加新农合的心态不同,调查问卷中25岁以下占比25.5%,25—41岁占比36%,42—55岁占比29.8%、55岁以上占比8.7%,年龄偏大的人健康状况相对差,疾病风险大,参合积极性高于年龄小的人口。最后、受教育程度影响对新农合利弊得失的判断,调查中小学以下占比13.3%、小学占比21.4%、初中占比36.7%、高中或中专占比20.4%、大学专科占比4.6%、本科以上占比3.6%,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正确判断和看待缴费、待遇以及疾病预防等问题的相互关系.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被动员参加的人以及看大家参加也跟风参加的人、心存疑虑的人,不能明确判断新农合的很多问题。调查显示个人缴费额短期内不易平凡调整和增加,尤其是对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应该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六)参合农牧民身体状况以及疾病治疗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牧民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的占比48.6%,认为很好和好的合计占比30.8%,差和很差占比3.4%。农牧民中上一年没有做过体检的占比46.7%,做过1次体检的占比33.3%,2次的占比14.6%,2次以上的5.4%。没有做过体检的人数占比最大,接近农牧民人数的半数。农牧民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未知的占大多数,有70.1%的人没有经过医生诊断自己是有患有慢性病,29.8%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病。反映调查地区农村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严重落后,提前预防不足,小病拖为大病的风险很大.过去两周家人感觉身体不舒服的人数占比50.9%,过去一年家人生大病或住院的人数占比18.8%,患小病拖着的占比19.9%,看医生并买药的占比43.3%,不看医生自行买药的占比36.6%。患小病没有采取治疗的原因认为没必要的占61.8%,其次是经济困难的人数占比17.1%,其它各种因素占比合计27.1%,但是患大病没有采取治疗的原因占比最大的是经济困难,比例为45.5%。统计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年中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做过健康体检。因公共预防体系严重落后,不能保证将疾病控制在初发状态,出现一年中生大病的人数占比18.8%,而患大病后没有采取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七)农牧民家庭经济状况与医疗支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富裕和富裕的人合计占比为15.9%,67.4%的人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还过得去,还有16.8%的人认为日子比较艰难和很差。有31.9%的人收入在5千到1万之间,按三口人均上限1万平均也只有3000多元。课题组将每一家庭收入平均后,基本上和两个地区政府经济社会统计公报上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致。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分别占55.5%和18.8%,经营性收入和非农非牧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收入渠道相对单一,经营性收入太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家庭一年中医疗花费在1000元以下,5000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6%。参加其他商业性医疗保险的人数只有19.1%,其余人都没有参加其他医疗保险,有30.1%的人接受过医疗救助。分析得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主要靠农牧业、来源渠道单一。如果把一年医疗支出超过人均纯收入以上的人判断为大病支出,占比为6.6%。显然新农合现在运行的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医疗保障的普遍性不足,加之健康体检的不规范、不普及,凸显了农村医疗保障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商业行医疗保险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弱,导致家庭收入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看病就诊最主要影响因素。

四、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建议

课题组对各种调查资料,尤其是调查问卷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后,得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显现的特点为:低保障、低预防、低水平医疗服务、低发展水平的“四低”特征。针对上述特点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科学解决“低保障”问题。低保障的内涵主要指四个方面低,其一医疗保险基金筹资能力低,其二补偿报销水平低;其三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愿参合率低;其四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险模式导致新农合惠及的参合农牧民人数低。解决上述问题的参考性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规范稳定的新农合基金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投入,应该和财政增长额相联系。中央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拨付应该体现民族性特点。个人缴费额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额相联系,建立规范稳定的定期调整增长机制,避免随意性。一种制度的成熟度,其稳定规范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聘请医疗保险精算师对运行几年的新农合进行科学测算,对一些重要筹资指标规范化。

第二,探索适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的补偿报销模式。创新补偿报销机制、调整不科学的方面,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偏低的问题。全国新农合的报销比例都偏低。“据统计,新农合报销比例在2008年只有23%,2009年虽然因政府加大了投入,报销比率仍然只占农民医疗代价的40%多,由此表明疾病医疗仍然是城乡居民沉重的负担”[4]。对于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牧民来说更难于承受高治疗价格,高药品价格低报销比例的医疗代价,出现的结果或小病拖成大病、或有病不治,或因病致贫返贫。因此问卷调查大部分农牧民对补偿报销认可度不高,不是农牧民期望太高,也不是农牧民文化水平低,认识能力不高,客观现实使他们无法面对疾病。对低收入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取特殊政策。课题组在调研时了解到鄂尔多斯的补偿报销模式中对蒙古族提高了10%。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的补偿报销没有体现民族性。

第三,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愿参合的比例。提高自愿参合率,有助于稳定参合率,普及新农合的惠民效果。自愿参合是新农合基本的参合原则,但自愿参合的比例还没有达到60%。自愿参合比例会影响参合的稳定性和对效果的判断,所以导致明确表示来年参加新农合的人数不足80%,因为不情愿,不了解,难免对新农合所起的效果判断上持不乐观、不积极的态度。首先、建议新农合管理机构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请专家对新农合政策进行深入讲解。其次,要求村委会定期通过村广播、村公示栏、以本村村民为例介绍新农合报销的整个过程以及得到的补偿额,使村民深入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了解新农合与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差异,通过直观的案例让农民对新农合的惠民为民政策意图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愿参合率、稳定参合人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强调“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5]。较多的专家提出应该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采取相同的强制参合原则,但本课题组认为,制度运行后将自愿参加调整为强制参加负面影响远大于正效应。在大部分人已经基本认可新农合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宣传成为全体农牧民积极主动自觉参加,社会效应更大。

第四,将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调整为基本医疗保障模式。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理由为:首先,农村的发病率相对较大。问卷调查地区两周内小病发病率在50.9%,一年中大病发病率在18.8%。其次,实现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模式需要逐步推进。再次,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使更多农牧民获得医疗保障,通过再分配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最后,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的生存生活状况。调整保大病的模式为基本医疗保障是进一步巩固发展的重要步骤。大部分专家都比较宏观地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模式,但笔者认为一体模式的建立也应该逐步推进。从保大病调整为基本医疗保障是一种突破的环节。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日益严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的现实,尽快改变医疗保障的城乡不公的现状,最终建立无差别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尽快改善“低预防”状况。低预防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预防体系薄弱,定期体检没有形成常态化,不能保障疾病预防,导致农牧民健康水平低。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建设,提高预防疾病能力和农牧民的健康状况。首先,调查结果反映有近一半的农牧民没有接受健康体检,因此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那种慢性病,对自己是身体状况持不乐观态度的人占到较大比例。加强公共预防体系建设有很大的现实需求。其次,国家卫生部也明确把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再次,许多地方在不断完善新农合建设中也把加强健康体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制度发展,新农合政策的完善,从而根本上提升民族地区劳动力的素质都需要提高疾病预防能力,规范和普及农村定期体检。

新合范文篇7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业行为。切实把这项解决农民”病有所医“因病致贫“和”有病贵“看病难“重大举措和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要抓紧抓实抓好全力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村健康稳固持续发展,提高补偿效益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日常工作。根据年责任目标要求村新农合自查工作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执行新农合的药品目录合理规范用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

参合农民就诊时确认身份后。严格控制开大处方,使用新农合专用处方并认真填写《新农合医疗证》和门诊登记。不超标收费,补偿账本上亲自签字及按手印,以防冒领资金。

药品上严禁假药。药品必须经过正规渠道进取。过期药品及劣质药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公示情况。新农合医疗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把新农合每月补偿公示工作做好,并做好门诊登记。

二。存在问题

有的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还有极少部分人没有参与进来,对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今后要在这方面一定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参加的农民继续参加农合,未参加的应积极参与进来。

三。未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审处方报销费用。以后工作中。

加强本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病人的处方和减免情况进行入户核实力度。

新合范文篇8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组合

五优308、深优957、优Ⅰ028、红优2155、全优8115,以汕优82为对照。参加展示试验组合(含CK)共6个。

1.2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南阳镇南阳村沙下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东经116°30'''',北纬25°19'''',海拔310m,田块方正规格,试验区四周平坦开阔,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且较为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冬种紫云英。1.3试验设计试验按统一方案实施,3月5~10日播种,4月10~13日插秧,每667m2施N10.0kg,N∶P2O5∶K2O=1∶0.4∶0.9,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方法进行。参加试验组合由6个农户相邻田块(沿标准化渠道步行路直线)集中连片种植,其中5户分别种植5个新组合,面积各1000m1户同一块田作简比试验,面积700m2,参试品种(含对照)各种植66.67m2,对照设在中间,不设重复,四周设置保护行。播插期、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栽培措施一致,简比田供考种、测产。1.4栽培管理简比田3月9日统一播种,湿润育秧,4月13日统一插秧,统一插植规格22cm×22cm,丛插2粒谷,插秧前1d结合耙田基肥每667m2(下同)施碳酸氢铵35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5kg,4月18日氯化钾5kg拌35%苄?丁WP100g、50%杀螺胺乙酯盐WP70g,进行化学除草及防治福寿螺,4月24日施分蘖肥25%复混肥(11-4-10)35kg。水管同常规。于5月10日、6月11日、7月2日共喷药3次,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瘟。1.5记载项目观察记载各组合生育期、长势长相及抗逆性,收割前2d取样考种,简比田各参试品种实割测产66.67m2,称湿谷重,各取2.5kg湿谷晒干扬净,计算晒干率,折算667m2干谷产量,并分析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和经济性状

2.1.1产量从实割测产可以看出,展示新组合中有4个比CK增产,依次为五优308>深优957>红优2155>优Ⅰ028>CK,分别比CK增产13.28%、12.27%、8.04%和4.61%;全优8115产量最低,比CK减产8.83%(表1)。

2.1.2经济性状表1显示,展示新组合中株高最高的是红优2155,为110.8cm,比CK高5.0cm;最矮的是深优957,为98.2cm,比CK矮7.6cm。穗长最长的是红优2155,为23.1cm,比CK长1.6cm;最短的是深优957,为19.2cm,比CK短2.3cm。每667m2有效穗最多的是五优308,为19.32万穗,比CK多0.97万穗;最少的是全优8115,为16.28万穗,比CK少2.07万穗。平均每穗总粒数最多的是五优308,为155.2粒,比CK多15.2粒;最少的是全优8115,为137.8粒,比CK少2.2粒。平均每穗实粒数最多的是五优308,为130.4粒,比CK多16.4粒;最少的是全优8115,为113.1粒,比CK少0.9粒。结实率最高的是五优308,为84.0%,比CK高2.6个百分点;最低的是红优2155,为80.3%,比CK低1.1个百分点。千粒重最重的是红优2155,为28.0g,比CK重2.2g;最轻的是五优308,为23.2g,比CK轻2.6g。

2.2生育期

展示组合中深优957生育期最长,为136d,比CK长6d;其次是五优308,为134d,比CK长4d;全优8115生育期最短,为129d,比CK短1d;优Ⅰ028、红优2155生育期同汕优82(CK),为130d(表2)。

2.3抗逆性

经田间调查,展示组合均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红优2155、全优8115未发生,其余组合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穗瘟率优Ⅰ028较重,为2.06%;汕优82、深优957、五优308分别为1.18%、0.27%和0.13%);纹枯病均有轻发生。各参展组合苗期耐寒性中等。受7月9日狂风暴雨影响,优Ⅰ028近70%面积倒伏,红优2155近40%面积倒伏程度为斜,深优957、全优8115、汕优82(CK)均有不同程度轻倒伏,唯有五优308全田表现直立,抗倒伏。熟期转色以五优308、红优2155、深优957为好,优Ⅰ028、全优8115为中等。

3小结与讨论

3.1五优308

该组合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五丰A与广恢30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本试验全生育期134d,比汕优82(CK)长4d;产量居参试组合首位,比CK增产13.28%。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短小、挺直,着粒密,穗多、粒多,结实率高,抗逆性强,熟期青枝腊秆、转色青秀,综合性状好。可在当地扩大示范。生育期稍长,是多穗型组合,千粒重较轻,栽培上注意适时早播,早插早管,以免影响晚稻生产;插足基本苗(每667m2插1.6万丛,基本苗达5万~6万苗),争取足够的有效穗获得高产。

3.2红优2155

该组合为2011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品种。本试验全生育期与汕优82(CK)同为130d,生育期适中,产量居参试组合第3位,比CK增产8.04%。分蘖力中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熟期转色佳,综合性状较好。可在当地扩大试种示范,栽培上注意增施钾肥,后期不偏氮;合理灌溉,抓好烤田,提高植株抗倒性。

新合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平南县辖4乡17镇284个行政村,全县人口129.34万,其中农村人口115.86万,占全县总人口89.58%,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5人。20**年11月,平南县被确定为广西新增的第二批十二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2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新农合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取得了“三多一平稳一降低三满意”的成效。

1、“三多”。一是农民参合人数逐年增多。20**、20**、20**年,全县参合农民分别是57.43万人、67.37万人、94.55万人,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9.89%、58.20%、78.95%,20**年比20**年增加近10万人,20**年比20**年增加27.18万人。二是群众受益增多。20**年,全县住院补偿14595人(次),补偿金额698.88万元,门诊补偿10.81万人次,补偿金额221.3万元;20**年住院补偿28485人(次),补偿金额1997.23万元,门诊补偿15.91万人次,补偿金额419.48万元;20**年1—10月住院补偿36102人(次),补偿金额2190.63万元,门诊补偿11.79万人次,补偿金额318.91万元;20**年人均住院补偿478.84元,20**年人均住院补偿657.52元,20**年1—10月人均住院补偿6**.79元。三是医疗业务收入逐年增多。20**、20**年全县医疗业务收入分别是10169.61万元、12198.76万元。20**年比20**年增长18.41%,20**年比20**年增长18.70%。

2、“一平稳”。基金运行平稳,可控合理,20**、20**、20**年1—10月,基金使用率分别为58%、74%、62%。

3、“一降低”。人均住院医疗费用降低。20**年、20**年、20**年1—10月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2182.99元、2**9.30元、20**.68元,20**年比20**年下降103.69元,20**年比20**年下降63.62元。

4、“三满意”。群众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党和政府满意。在20**年9月2日的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和20**年3月18日贵港市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县分别作了新农合工作经验介绍。20**、20**年先后通过了自治区综合检查评估和自治区、县审计部门的审计。

实践表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现实途径和重要选择!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

1、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纳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两年来共召开协调会10次,县政府办公会讨论新农合不少于12次,制订规范文件16份。

2、20**年11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卫生局,定编31人、人员在卫生、财政系统中选配,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长兼任。

3、全县21个乡镇均成立了合管办,主任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乡镇财政所长、卫生院长兼任副主任。从乡镇财政所抽调财务人员2-3人,按公正、公开、择优原则从各医疗单位选调21名医疗审核人员(属县合管办编制),派驻乡镇合管办组成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使县合管办人员编制数达31人,并由县财政统发工资。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群众满意

1、在简化程序方面,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行为的规定》,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职责,廉洁自律制度,监督制度,转诊、报销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及奖惩措施。

2、在资金管理方面,制订《平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平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规定在县内乡镇医院住院的,乡镇医院要在24小时内报乡镇合管办备查,并要做到病床边审核。基金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医药费补偿做到严格审核、严格把关、阳光操作,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操作的责任人或冒名顶替骗取新农民基金的,将处以1—3倍罚款。做到还经办机构、医疗机构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县每季度将全县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在县电视台公布一次,乡镇、村每月将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公布一次。

3、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定了县、乡(镇)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等以及有关的表、卡、册、证、台账、处方等资料。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培训工作

针对少数农民群众“怕吃亏”的思想,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在乡村通过召开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户主会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宣传。全县共录制宣传录音带30盒、发放《致全县农民朋友一封信》20万份,制定固定宣传标语500多条。同时,全县对乡镇领导、医疗卫生单位领导、乡村医生、镇、村干部进行了层层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8班期分别进行培训,培训乡村卫生人员3450人次;每年抽调县直医疗机构医疗骨干30—60人派驻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年,让农民不出村、不出乡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

(四)及时落实经费,制定报销标准

我县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将开展新农合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时落实。其中,20**年落实20**年补助资金287万元;落实20**年补助资金4**多万元;20**年参合农民945547人,县财政已按每人6元补助资金落实预算并拨付到位。

报销标准:①住院费用补偿:住院起付线设定为乡镇卫生院100元,县人民医院(二甲医院)300元;其他县直医院200元;县外医疗机构为500元。从20**年开始将住院起付线、补偿比例、封顶线确定为:乡镇医院,起付线50元,报销比例60%;县医院(二甲),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35%;县外医院(含市以上),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20%;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为4000元。②住院分娩补助:参合农民在县级医院(县内)住院分娩,正常顺产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0元;在县内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正常顺产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50元。③大病救助补偿:全年个人大病医药费用超过15000元以上,可以申请进行大病救助补偿,大病救助补偿最高封顶线为50000元。④门诊医疗费补助:在农民个人缴交的10元参合费中留下8元作为参合人员的门诊费用,凡入个人账户,同一年度内家庭成员之间可相互调剂使用,资金节余可转下一年使用。

(五)完善运行模式,强化规范管理

1、我县逐步完善一套便民、惠民的管理运行模式,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一是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均实行自愿选择原则;二是补助程序简单化,在本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随诊随补,直接在家庭账户上划销。参合农民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直接补偿制度,大大方便群众。建立参合农民报销绿色通道,即简化报销手续,住院医药费报销时身份确认:合作医疗证、有效身份证明(户口簿、身份证或村委会证明);如无户口簿、身份证或村委会证明,可由熟悉的在职公办教师或公务员签名证明(注明所在单位)。

2、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督查。规范病历书写、处方等合作医疗文书,督促正确执行收费标准,严格遵守物价政策。对院容院貌、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期予以整改、提高和规范。

3、强化定点医院规范管理。要求医院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实现报销限时报结制度化。实行新农合首问负责制,属职责范围内的,即予解决;属职责范围外的,及时转达相关人员、领导。加强信息管理,设立举报登记、接待登记制度,对农民的要求与反映等情况及时向县合管办反馈。

4、推行药物评审制度,做到“行必责实”,严控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县卫生局召集专家进行药物评审,对使用总费用前20位药品进行动态分析,进行药物性价分析,对性价比差的叫停,2年来共叫停药品37种,监控使用22种。同时,强调县直医疗使用用药目录内药物达85%以上,收到显著成效。

三、主要存在问题

1、个别乡镇、部门重视不够。个别乡镇领导关心、过问该项工作不够,把这项工作认为是卫生部门的事,有的强调客观原因。

2、宣传力度不到位。在宣传发动农民参合中,虽然采取了上下联动,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以及自编自制录章、宣传单、专题片、版报等多种形式持续地开展宣传活动,但我县的参合率还不很高,对比先进县市还有差距(部分先进县市参合率已达90%,而我县只达78.95%),从20**年参合的数据来看个别乡镇参合率较低,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在方式方法、广度和深度上都要加强。

3、筹资机制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筹集资金的水平低、成本高。调查发现,95.2%的农民认为每人每年10元合适,但如果提高补偿比例,愿意增加2—5元,达到年人均缴费12—15元。在筹集下一年度基金上有75.3%的农民愿意参加滚筹,即在补偿医药费时提前预交次年参合基金。

4、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调查结果,农民对县、乡镇、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分别为80.6%、90.2%和94.1%,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提示在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上还存在一些不忽视的问题:一是报销手续不够规范;二是监管体制还未能很好理顺,医、管未能真正分离出来。

5、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人才短缺,不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个别卫生院住院病人病历不规范。

6、合管办还缺乏稳定性。除县级合管办基本解决编制、经费问题外,乡镇合管办的编制、经费还未能得到很好落实,大多是抽调临时人员兼顾合作医疗工作,这样一来,乡镇作为合作医疗基层管理的中心,就会形成长期任务与工作人员的暂时性之间的矛盾,影响合作医疗服务质量。

四、对策和建议

(一)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此,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力度。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制定和落实好我县农村卫生保障体系规划,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计划,加大实施力度。县乡两级政府要充分履行筹资主体责任,要随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逐年提高政府补助资金,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在强化宣传上下功夫。在对农民参合的宣传中,要坚持“持久战”,不能光靠临时突击,要充分发挥村医和村干部的宣传导向作用,不但要继续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和具体要求,而且要通过编印小册子等方式,向农民群众经常宣传报销补助的范围、方式等,使农民真正知晓参合后能够享受到的待遇,特别要大力宣传参合患者的受益情况,培育和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三)在降低筹资成本上下功夫。要在巩固完善现有筹资和基金管理机制体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模式拓宽渠道,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筹资机制。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前提下,采用农户委托金融机构从涉农补贴中代扣参合金、设立村镇“新农合”常年征收点、定点医疗机构代扣等多种筹资方式,减少“新农合”运营成本,降低筹资难度。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资金,切实解决农村五保户、贫困户的缴费问题。要建立与民政、慈善、红十字会、残联等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充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发挥救助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四)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不断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逐步更新必要的医疗设备,总结推广丹竹镇卫生院的经验和做法,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乡级卫生院发展的契机。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县、乡、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建立乡级卫生院定期到村、屯巡诊制度,拓宽服务渠道,让更多村民能在乡、村就诊医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轻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五)在落实编制和经费上下功夫。要按照上级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我县申请试点县时的承诺,按照编制配齐人员,落实办公经费;把乡镇合管办作为县合管办的派出机构,按3—4名的编制进行配备,乡镇合管办人员由卫生、财政部门负责调配,连编带人一起划转。

新合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以及卫生部等七部委局《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6〕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在自治县境内的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基金统筹、互助共济,公开公平、民主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基金补偿模式,以大病住院统筹为主。

第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办、县乡镇共管体制,以县为单位管理大病住院统筹,以乡镇为单位管理门诊医疗统筹和健康体检。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县、乡镇分别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管会),村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工作。自治县卫生行政部门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卫生、财政、农业、发改、民政、审计、食品药品监督、广播电视、扶贫、残联、民宗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主任。

县、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负责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管理和日常工作,其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乡镇合管办接受县合管办的业务指导,办公地点设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科,接受县合管办的业务指导。

第八条县合管办的主要职责:

㈠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工作;

㈡制定相关配套管理措施;

㈢协助有关部门筹集、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㈣制定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方案,编制基金的预算和决算方案;

㈤监督医疗费用的核销工作;

㈥制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卡、证、表、册;

㈦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

㈧负责对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㈨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上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㈩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审查、确认,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水平的审查和监管;

(十一)定期向县合管会报告工作,落实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九条县合管办派驻乡镇监督员职责:

㈠对乡镇合管办的业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㈡协助乡镇合管办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参合农民就医行为等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所辖区域参合农民就医的转诊、大型检查等的审批工作,对乡镇合管办初审后的病历、处方、费用等进行二次审核;

㈢协助有关部门筹集、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加强对所辖区域合作医疗基金收支、补偿情况、医药价格等公示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㈣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收集、上报合作医疗相关信息;

㈤对乡镇合管办和医务人员进行合作医疗相关知识培训和指导,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㈥定期向县合管办报告工作,落实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乡镇合管办的主要职责:

㈠负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工作;

㈡协助有关部门筹集、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㈢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填写、发放和管理合作医疗证;

㈣负责门诊医疗费用的审核与补偿工作,对住院医疗进行监督审核,按规定核销;

㈤受县合管办委托,与农户签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议,建立健康档案,为农民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咨询服务;

㈥报告、公布本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情况;

㈦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与医疗行为进行监督;

㈧对村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㈨落实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一条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

㈠协助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㈡监督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和村民的就医行为;

㈢对本村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情况进行公示;

㈣积极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引导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第十二条自治县财政、农业、卫生、民政、发展改革、食品药品监督、民宗、扶贫、残联、广播电视、审计、监察、物价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照部门职责共同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第三章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三条自治县境内的农村居民(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十四条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以户为单位进行注册登记,并与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签订协议书。在履行缴费义务后,发给《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参与者要妥善保存《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若丢失要及时到乡镇合管办申请挂失、补办(需缴纳工本费)。

第十五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享有按规定要求的服务和医疗费用补偿以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十六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有按期缴纳合作医疗基金和遵守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十七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因户口迁移离开本县或死亡的,其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在30日内报告所在地乡镇合管办,乡镇合管办在接到报告之日起7日内到县合管办办理注销等手续。

第四章基金的筹集

第十八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构成:

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缴纳10元;

㈡地方财政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20元;㈢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每人每年补助20元。

第十九条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合作医疗基金。捐赠的基金由县合管办接收,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第二十条农村五保户和特困农民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审核后从有关专项资金、医疗救助基金中解决。

第二十一条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部门组织收缴,并按规定上划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第二十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的年度为每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年12月底以前向参加对象收缴下一年度的合作医疗基金,并发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不能逾期补缴合作医疗基金,也不得要求返还已缴纳的合作医疗基金。

第五章基金的使用

第二十三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为大病住院医疗基金、门诊医疗基金、大病补助基金和风险储备基金。

㈠住院医疗基金占70%,人平35元,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封顶线以内的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

㈡门诊医疗基金占28%,人平14元,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和年度内未获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人员的健康体检。

㈢大病补助基金占2%,人平1元,主要用于当年住院医疗费用累计补偿超过封顶线病人的补偿。

㈣风险储备基金因上年转入已达规定额度,本年度不再提取。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透支和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

第二十四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门诊就诊按医药费用20%的比例给予补偿,但每次就诊最高补偿不得超过5元。原门诊家庭帐户余额仍可用于门诊医疗。

第二十五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因病住院治疗,可获得住院期间包括药费、床位费、手术费、处置费、输血费、输氧费、材料费、常规检查费用和常规治疗费用的补偿。住院医疗补偿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卫生院50元、县级医疗机构200元、县外医疗机构500元。封顶线标准为20000元,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为每个人在1年内累计支付住院医疗费总额不超过200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和起付线以下时由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后的医疗费用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基金中分段按比例补偿。参合农民一年内两次以上住院的,只计第一次住院的起付线。

㈠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

住院费用50元以上部分,按60%报销。

㈡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

住院费用200元以上至3000元部分,按40%报销;

住院费用3000元以上至5000元部分,按45%报销;

住院费用5000元以上至10000元部分,按50%报销;

住院费用10000元以上部分,按55%报销。

㈢在县以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

住院费用500元以上至3000元部分,按30%报销;

住院费用3000元以上至5000元部分,按35%报销;

住院费用5000元以上至10000元部分,按40%报销;

住院费用10000元以上部分,按45%报销。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人补助100元,有产科并发症者纳入住院病人补助范围。

第二十六条患有晚期癌症、高血压Ⅲ期、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重症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抗排、肝硬化腹水、肺结核、白血病、肺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慢性病门诊患者,在办理有关享受补偿政策的审批手续后,其门诊费用每年年终汇总后按40%比例给予补偿,但每人每年累计报销不得超过800元。

第二十七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办法:

㈠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就诊者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直接在本乡镇定点村卫生室(医务室)或本乡镇卫生院就诊现场补偿,在本乡镇以外发生的门诊费用不予补偿。

㈡县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就医者在医疗终结后凭医疗机构病历文书和医疗费结帐单在就诊医疗机构申请即时补偿。

㈢经县合管办批准转到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患者凭住院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记录)、医疗费用清单、医疗费用发票、转诊审批表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

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外出打工、暂住、探亲期间因病需住院原则上应回本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因抢救需要异地住院费用按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相当级别医疗机构各段比例基础上再按50%补偿。由患者凭住院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记录)、医疗费用清单、医疗费用发票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

㈤纳入慢性病门诊补偿的对象,应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病历文书及时送交乡镇合管办审核,并由乡镇合管办报县合管办办理享受补偿政策的有关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享受补偿政策。年终由各乡镇合管办汇总后按规定给予补助。补偿费用从住院医疗基金中支付。

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的一切住院费用由接诊医疗机构填写清单,并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凡未经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的医疗费用,不予补偿,患者也有权拒付。

㈦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行为参合农民垫付补偿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后,乡镇医疗机构将全部资料报县合管办派驻乡镇监督员复审,复审后于每月28日前汇总后报县合管办。县级医疗机构由合管科汇总后于每月28日前直接报县合管办,县合管办终审后申请县财政局直接将补偿的医疗费用核拨到定点医疗机构。

第二十八条下列费用不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㈠不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诊疗服务项目目录》范围的医疗费用;

㈡斗殴致伤、自杀、自残、服毒、工伤、酗酒、整容、美容、矫形、交通肇事、计划生育、职业病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凡因他人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应由造成伤害方承担医疗费用的;

㈢国家明确有补偿的病种发生的医疗费用(如艾滋病等);

㈣未经县合管办批准,在非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和不按规定程序转诊的费用;

㈤经鉴定属医疗事故或已经产生医疗事故争议尚未经过鉴定的;

㈥自点药品和自点医学检查的费用,与疾病无关的检查、治疗费用,不符合处方用药的药品费用(排除性的诊断检查费用除外);

㈦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二十九条确因病情需要做CT、彩色B超等大型检查,单次检查费用在200元以下的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按比例补偿,超过200元的按200元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按比例补偿,但必须实行报批制度。

第六章基金的管理

第三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全县统筹,由自治县财政部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第三十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超支不补,结余转用,利息滚存。

第三十二条住院医疗基金出现超支,可用风险储备金补偿。结余的合作医疗住院基金可转入年度大病补助基金,用于大病补偿和二次补偿。大病补偿和二次补偿每年年终由县合管会集体审核补偿一次。门诊基金有结余的,转入下年度使用。

第三十三条县合管办应当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基金的支付、查询、转移程序。县财政局要保证及时足额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第七章服务与监督

第三十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参加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凡在参合年度内未获得合作医疗补偿的农民,由所在地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对其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项目为常规检查,体检经费按每人2元的标准从门诊医疗统筹基金中支付。对需要特殊检查的人员进行医学指导,提供服务。

第三十五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办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考核确定,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因病可凭本人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在本县境内自主选择质优、价廉、方便、安全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第三十七条县合管办应当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审核与控制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八条定点医疗机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进行诊疗时,必须坚持先验证、登记后处置的原则,严格遵守《基本用药目录》、《诊疗服务项目目录》的规定,不得将超范围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结算。

第三十九条定点医疗机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诊疗时,应当提供收费明细表。县、乡镇合管办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的医疗费用要加强检查与审核,有权查询病历、医嘱、收费清单和处方。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所需的诊疗资料及账目清单,不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提供虚假发票和病历资料。

第四十条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的建设与管理,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诊,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严格执行诊疗技术规范,不得乱开药、滥用大型检查,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第四十一条对需要转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的病人,下级医疗机构要及时转诊,不得截留;病情稳定需进行康复治疗的,上级医疗机构应转下级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治疗。因病情需要转至县以上医疗机构治疗的,必须到县合管办办理转诊审批手续。急危重症病人可先入院,但必须在3日内补办转诊审批手续。

第四十二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金补偿范围和方式、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上墙公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村民小组每月应张榜公示辖区内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县、乡镇合管办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并及时答复投诉问题。

第四十三条县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卫生服务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章考核与奖惩

第四十四条县合管办负责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考核,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予以表彰。

第四十五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接受自治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监督管理。自治县审计部门应定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㈠擅自提高或降低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的;

㈡侵占、挪用、贪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㈢管理不善,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严重亏空的;

㈣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追回经济损失;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其定点资格,对相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属医务人员个人行为的,取消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处方权,由自治县卫生行政部门按《执业医师法》及其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配合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违规行为时常发生,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常进行的;

㈡不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诊疗目录、药品目录和服务设施标准,分解收费、乱收费,不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的;

㈢不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不坚持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随意转诊,随意放宽入院标准,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滥用大型检查设备、重复检查的;

㈣医务人员不验证、登记而诊治,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的;

㈤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开人情方、大处方,不按规定限量用药,开过时或超前日期处方的;

㈥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与患者联手造假,将基本用药串换成自费药品、保健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

㈦自费药品、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超基本范围的诊疗服务项目未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签名而发生医疗费用的;

㈧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四十七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向其追回已补偿的医疗费用外,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暂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等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㈠将本人的合作医疗证转借给他人就诊的;

㈡开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冒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的;

㈢私自涂改医药费收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或自行开方取药、违规检查、授意医护人员作假的;

㈣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出药品进行非法倒卖的;

㈤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九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