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7:34:14

性行为范文篇1

“摇头不算点头算”、“情于内而形于外”,点头、微笑、做手势等可以直接表达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例如教师认可学生的回答,可以“点头”表示同意;有赞赏、鼓励的意思可以“微笑”;起立、坐下、停止等可以用手势来表达。但有的简单的肢体语言却蕴含深刻的丰富的内容。如我近日在教授《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讲到孔子在子路“率尔而对”后“哂之”(微笑),这“哂之”就是含义丰富的、意味深长的应答性行为:孔子见子路不假思索就匆忙地回答,这般的不谦让,所以就微微一笑,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看来孔子是不太满意这样的答复的,可见孔子是一位很高明的老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语言理解能力,所以对他们不宜采用过多的肢体语言。而应该较多地使用言语表达,使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言语表达的应答性行为较复杂、多变

1.接续应答体现教师的教育素养。接续,用语文教师的习惯说法就是“接话”。一个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学习活动,能否用适当的语言予以指导,就体现了其“接话”水平的高低。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问题,教师都能“接住”学生的话,进行引申、转换、生发或推进等,这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这种素养来自于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自于对教材的融会贯通,更来自于对学生发展的深刻了解与现代教育理念。简单化的接续应答如“对,坐下”、“不对。哪位同学来回答”,等等,只是一种简单判断,无助于学生语文学习与思维的发展。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上社会,所以他们更需要教师能对思维活动的合理性、准确性、明晰性、深刻性等作出分析和指导。而且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学习群体(全班学生),要考虑到教师的应答对于这个学生在这个学习群体中的学习与发展将会产生何种作用: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接话,就是基于这一考虑的策略性行为。另外,教师的接话,不仅是对“这个”学生的行为的反应,而且是对群体学生的一种指导。这就是说,教师通过与“这个”学生的对话,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不是集体学习,而是个别学习。

2.点拨应答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有的试图揭示思想的“火花”、思维的冲动,有的突如其来被要求阐述等,在思考尚未成熟而形之于言语时,自然会出现语言逻辑错乱或言语表达上的冗余、繁琐等问题。点拨就是教师的点化与拨亮。所谓点化,是教师针对学生不明晰、不透亮的发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予以提炼、概括,使之变得精当、明确。而拨亮是教师用一些引导性的话启发学生达到“悟”出自己发言中的问题所在,由此调整思维与语言。如笔者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行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学生列举了刘邦对敌方奸细项伯“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的言行,竟得出了刘邦“平易近人,尊敬师长”的结论。这与“善于权变”的刘邦有较大距离。教师点拨:“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是敌方奸细;刘邦这样做是真心的吗?”学生恍然大悟:是“利用”。原来刘邦很“狡猾”。

性行为范文篇2

目的:探索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对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方法:对区12个街镇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匿名自填问卷抽样调查,与社区青少年进行访谈,开展关爱青春社区活动。发现近八成的社区青少年从不和父母谈起性方面问题;只有两成社区青少年反对婚前性行为;六成的社区青少年愿意和社工讨论交流青春期问题。结论:社区青少年有接受性教育的意愿,社会工作介入促进社区青少年获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性与生殖健康辅导咨询和其它服务,增强社区青少年安全性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改变为更积极、健康。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性态度、性教育、社会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社区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包括性文化素质的教育。而社区青少年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只有从研究其性文化的特殊性出发,才能结合我们的社会工作进行服务,使我们介入的服务有效。我们的视角就是从社区青少年教育、成长、发展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的学科范围是性社会学与性教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青少年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教育学、性道德与社会工作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目前区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性教育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对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主要方法:

从区11个街镇的社区青少年中抽样,进行关于社区青少年的性生理、性知识、性教育、婚前性行为、性态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对社区青少年性文化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题以社会工作中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对于了解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观念有一定参考。课题以区社区青少年参加“关爱青春社区行”性教育活动实践探索课前/课后调查”为基础进行对比和调查概括。

三、现状问题

(一)目前国外和我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基本现状

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股性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地席卷了当时的西方社会。性这个话题已经不属于男性的专利,女性有着自主的性权利。男女学生同居、婚前性行为、选择“性伙伴”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口号就是著名的“杯水主义”——当人渴的时候,有权喝任何一个杯子中的水。时至今日,美国学生“杯水主义”的行为和互联网色情的泛滥,令众多美国家长担忧不已。美国新闻媒体和电影、电视对性方面的渲染和夸张,也让美国青少年潜移默化地认为性行为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日本:色情行业非常发达,色情场所非常多。在日本很容易弄到色情书刊、大多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对青少年有极大的诱惑力,日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都看过色情材料,色情书刊中还充斥着许多赤裸裸的近亲乱伦内容。“援助交际”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社会出现的一个畸形现象,成年男子打着“资助女学生学习”的旗号,与在校女生进行色情交易。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援助交际”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国:我国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大众媒体的商业化,多媒体光碟、因特网等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上未婚同居、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离婚率上升等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接触到的东西甚至比年长5~10岁的人都要多。青少年性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婚前性行为增加,首次性行为年龄下降,据对20所大学中的2000名大学生调查,70.7%男性、73.5%女性对贞操巳不视为婚姻必备的条件,11.7%巳有性生活体验。郊县17~23岁青年中18.4%巳有婚前性行为;婚前体检女青年中69.3%的人有婚前性经历,其中40%有过至少一次婚前妊娠。

(二)目前国外和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基本现状

1、欧洲瑞典、荷兰的早期学校性教育。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他们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很突出: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数明显减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也在下降。

2、源于澳大利亚并流行于美英等国的"同伴教育"。

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通过他们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

3、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

A:避免婚前性行为;B:对配偶或一个性伴侣保持忠贞、不搞性乱;C: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国外的性教育基本与社会发展同步,在20世纪50-7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开展系统的性教育。

4、我国青少年性教育情况:

我国较早时期就有性教育,但长期的性禁忌带来的神秘和愚昧,让性教育难登大雅之堂。早在1963年,总理就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发生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和卫生部等部委就曾发文,提出在学校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青春期教育,但性教育一直没能取得突破。遗憾的是,虽然现在开展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课程,但在进行教育时老师也往往遮遮掩掩,只讲一些生理卫生常识,"两张生理解剖图"就算是告诉了全部性知识,不讲解性的过程和基础。绝大多数青少年只能通过网络和杂志了解一些性知识,在学校和家庭的"正规渠道",他们几乎不能获得性健康知识。我国性教育的神秘面纱在21世纪初才被轻轻揭开,目前,全国各地掀起了性教育的小热潮,性教育系列教材也纷纷出版销售一空。

(三)案例实证

17岁的女生小梅(化名)和16岁的男生小刚(化名)一起出现在四一一医院的少女怀孕门诊。此刻女孩怀着5个月的身孕,她和身旁这个“孩子他爸”,两人身上的钱加起来只有7元5角。他俩来自四川,听说有“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才骗了家人来“解决问题”的……

每年的夏季,各医院将迎来人流手术的高峰。今年的7月8日,恰逢首条“少女意外怀孕热线”开通2周年。2年间,热线接听了超过2万个求助电话,有超过800多名像小梅一样的早孕少女得到救助。据统计,我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三亿多,每年约二千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每年,有超过100多万人次的少女做人工流产。这些数字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花样少男少女的性教育问题确实十分突出。少女意外怀孕热线曾作过统计,意外怀孕的少女多出现在三类人群: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妹;学业不繁忙的职校生、技校生;还有少数为了苗头,心甘情愿人工流产的减肥一族。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对性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

报刊记者对案例中的小梅进行采访中,问:在初中时有没有接受过青春期教育?

小梅:初三的生物课本上有,但老师也没上课,就让我们自己看看,也就是最基本地告诉你什么长什么样。

记者:同学之间有讨论吗?

小梅:大家都好奇啊!所以大家就自己看书,比如朋友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志的角落,会有一小段。片子也看过一次,但看了一半觉得太恶心了,于是中途走开了。

记者:第一次和男友发生性行为是在什么时候?

小梅:16岁。他带我开了房间。本来不准备干什么的,就抱抱,后来就……

记者:你知道应该避孕吗?

小梅:朋友告诉我,只要在厕所蹲10分钟就不会怀孕的。

记者:你知道安全期吗?

小梅:知道,但不会算。

记者:为什么拖到5个月才做手术?

小梅:我们都没有钱……

记者:家里不知道吗?

小梅:知道我们都会死的。

记者:你知道这样的手术会对身体有伤害吗?

小梅:不知道……(转向医生)会痛吗?

(四)调查研究区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性教育状况

区目前有社区青少年共8430名;男4996人,女3434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17%,高中学历占8%,职校或中专学历占58%,大专以上学历占17%。除了在校学生外,我们的社区青少年也应该成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问题被关注的社会群体。社区青少年的年龄范围在16~25周岁,正是生理基本发育成熟,人生观却在逐渐形成的时期,处于青春的过渡期,正在走向成熟而未真正完全成熟,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充满矛盾与困惑。社区青少年的情况又区别与其他青少年,他们普遍学历较低,较早的离开了学校来到社会上,脱离了学校、老师教育,又普遍得不到家庭性教育,他们更少有机会得到科学、正确的性观念、性教育,在如今纷繁复杂、诱惑甚多的社会里他们的性态度、婚前性行为、性教育成为另人担忧的问题。

1、区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状况

课题组对各街镇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100份抽样调查,发现如下:有50%的社区青少年说几乎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了男女朋友;50%的社区青少年说周围的同学朋友普遍有了婚前性行为,并且有60%的青少年认可婚前性行为,只有20%表示不赞同,还有20%认为无所谓;有56%的社区青少年说身边有同学和朋友发生未婚先孕的情况,有16%的社区青少年说身边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发生未婚先孕的情况;关于发生未婚先孕的情况如果解决,58%选择了人工流产,8%选择了结婚。从问卷中还发现,社区青少年中许多已经过起了同居生活;并有2~3个性伴侣的多性伴侣趋向,有的甚至3人以上;有两成的社区青少年说周围有同学和朋友参与过性交易。

除抽样调查外,课题组还分别以访谈个案对象、在网络的QQ群等社区青少年交流平台上与社区青少年访谈讨论。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的社区青少年的性观念偏向于盲目冲动,这也是当今城市青少年在这阶段的普遍现象,他们对于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甚至是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等抱以包容、接受的态度。案主小夏20周岁,回沪知青子女,女友怀孕三个多月了,他们原本打算结婚,但没房子又没钱,也办不了婚礼。后又发现小夏根本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小夏的母亲又认为女友是有所目的的(小夏女友是外地户口),因此他们结不了婚,为了此事小夏和其女友经常吵架,最终小夏陪女友回老家堕胎后分手了。社区青少年小王,他女友的家长以小王和女孩发生了性关系提出要小王负责任进行赔偿,但小王母亲认为女孩本来就不是好女孩,并且询问儿子发生性关系的过程也弄不清楚究竟他们是否发生了性关系。小王原本觉得自己非常喜欢这个女孩,想和她谈恋爱结婚,但发生了此事后小王觉得害怕和麻烦打算不和女孩来往了。

2、区社区青少年性教育状况。

接受性教育的途径:前面提到的案主小王的母亲,由于家庭从未给小王进行过性教育,也从来不和儿子谈论性知识的话题,不清楚自己的儿子究竟对性行为了解多少、了解程度如何,所以发生了事情时要反复询问儿子关于过程,她始终不太接受自己儿子与女孩真正发生了性关系。这样的情况其实远远不只小王一家,抽样调查中,77%的社区青少年从来没有和自己的父母谈论过性方面的话题,22%的青少年偶尔和父母谈论过性方面话题,只有一名社区青少年表示经常会和父母谈论此话题;2%的社区青少年性知识和教育来自父母、长辈,26%来自同辈之间,43%来自报刊、书籍、音像制品,29%来自网络信息。由于社区青少年普遍较早离开学校没有进一步到高等学院深造学业,他们来自学校的性教育只有初中时代的生理卫生课。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般主要抓计划生育和已婚妇女生殖健康,大多数社区青少年对于社区有性保健等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等都不太了解,有的青少年坦言,即使知道一般也不会去,有些青少年说知道在居委会有发放免费的避孕套,但不会去居委的。

性教育状况和性知识掌握情况:在国外,社区青少年这个年龄的青少年会随身携带避孕套,但在我们这里会觉得不好意思,这和我们所接受的性教育有关系。其实,国外许多国家的性教育都从小学就开始了,而我国的青春期课程却设在初中,并且很多老师能省则省,最多就是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们自学。因此大多数青少年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影视甚至实践来自学以满足好奇心,可惜“自学成才”的背后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知道“安全期”却不清楚如何正确计算安全期;不知道紧急避孕药不是常规避孕药,对身体有副作用不能经常使用;有的甚至以为女生经期不排卵非常安全,却不知对身体的危害性等等。课题组在抽样调查区社区青少年性教育状况时,有50%的青少年认为有必要进行性教育,但觉得目前的情况严重脱节,40%的青少年觉得目前的性教育状况还可以,有10%的青少年觉得没有必要;并且有7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了解一些,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对性知识非常了解掌握,10%的青少年觉得十分缺乏,只有一名青少年表示不想了解;关于了解基本的正确避孕措施的问题,有50%的青少年表示不是十分清楚。

四、社会工作介入对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

(一)社区青少年性教育需求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区青少年正处从第二性征出现过渡到性发育成熟、发展成人心理和成人特征的过程,从完全依赖到相对独立的人生阶段。整个过程虽因个人和文化水平而有所差异,但这一阶段的明显特点是,发育速度极快,是身体、心理、知识、感情和性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由于营养情况改善生理发育提前,另一方面由于提倡晚婚,结婚年龄推迟,婚前育龄年数也大为延长,目前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为13.3岁,而青年初婚年龄已经超过了25岁,婚前育龄年数超过10年。因此我们的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和未婚怀孕、生育、人流率提高,与此也不无关系。同时这一时期社区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认识水平、心理变化、家庭关系、同伴交往、性的成熟程度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社工对于他们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关心,并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社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前性行为态度,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社区青少年对社工介入性教育的接受情况

课题组从调查及访谈情况来看,虽然目前表示会主动找社工谈此话题的青少年只占10%,但社区青少年们表现出有接受性教育的意愿,有45%的社区青少年表示愿意和社工谈论此话题但不会主动,25%的青少年觉得因为尴尬所以不会和社工谈。关于发生未婚先孕的问题,有10%的社区青少年认为会告诉社工寻求解决的办法,有45%的社区青少年选择了可能会告诉社工。对社工组织的青春期性教育活动的看法,60%的社区青少年表示感到好奇会参加活动,20%的青少年觉得很有兴趣参加,只有20%的青少年表示不会参加。在访谈中了解到,社区青少年认为年龄相仿更容易适应谈论此问题,有趣活泼的活动学习形式也比较能接受,对于自己信任的社工也较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因此,课题组认为社工是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合适成年人,通过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和一定的专业技巧,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引导他们做出正确、负责的婚前性行为决定是有可能的。

(三)区社区青少年参加“关爱青春社区行”性教育活动实践探索

“关爱青春社区行”项目自2005年8月在区高境等5个街镇试点以来,在1046位18—24岁社区闲散青少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中开展了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技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进一步扩大项目成果,使更多社区青少年获益,区人口计生委、区计生协联合团区委和区综治办共同下发《关于在全区推行“关爱青春社区行”项目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为建立社区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促进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全区共有18位青少年事务社工参加了项目讲师培训。社工组织的“关爱青春”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对社区青少年来说不同于以往在学校的生理卫生课,也不同于性教育讲座,而是一种以寓教于乐的、充满互动乐趣的,注重社区青少年每个人的参与和分享,在真正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得性知识、性观念的全新学习。社工在活动中具体安排的课程和内容包括:

A热身活动

B性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

C练习应对性侵犯或性要求

D艾滋病是什么

E换水游戏(或卡片签字游戏)

F认识高危行为和安全行为

F认识和使用安全套

G避孕方法讲座

H紧急避孕和人工流产

I十年后的全家福

到目前为止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共组织社区青少年1500人次参加了“关爱青春”生殖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发放性知识、性教育宣传资料、手册1500份。课题组对参加“关爱青春”的社区青少年的前后问卷比较发现:社区青少年在参加活动前对于一些性知识、性健康教育常识的很多概念非常模糊,而通过参加了活动,在学习活动后的问卷里明显比之前有所提高,许多问题的答案得到了纠正。并且,几乎所有活动后都得到了社区青少年良好的反馈,这样的教育活动形式受到社区青少年的欢迎。活动对于提高社区青少年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自我风险评估以及和同伴、伴侣沟通的能力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社会工作介入对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影响研究实践意义

(一)社区青少年需要参与式的学习和行动方法(participatorylearningandaction-PLA)

PLA最大特点是以社区青少年为主体,改变社区青少年被动受教育的地位,使之主动参与学习和调整行动。PLA定性调查方法是通过一种开放的、社区青少年群体参与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直接、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社区青少年的生活、性与生殖健康信息与服务需求,提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为制定社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方案提供依据。在参与式的学习和行为方法启发下,同伴教育和主题班会等都成为受社区青少年欢迎的教育和服务方法。

(二)要遵循综合性和协同性原则

性教育是综合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即教育形式的协作,而且在教育内容上,还要把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等结合起来。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内容应包括生理知识、相关的性道德、性法制等内容,利于社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理念,从而规范自己的性行为。另外,社工要调动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形成性教育网络。

(三)稳固的性教育教师队伍,是实施性教育的重要条件

社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性,在社区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社区青少年性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社工自身也必须加强性教育知识培训以及讲课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性。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性教育十分有必要,把握好服务方式,有利于正面影响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青春期的社区青少年对性问题非常敏感,心存顾虑和压力,因此,团体辅导需与个别咨询、辅导服务相结合。他们在面临困惑的时候,不愿向父母讲,却可能信赖社工。象这样一类问题,对每一个经历的个体而言,都是特别的、独特的,社工应在接纳和尊重、平等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并遵守有关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予社区青少年以帮助,促使他们及早走出困境并树立正确、健康、负责的婚前性行为态度。

性行为范文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市;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到大城市谋求发展,只能将自己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交由亲属抚养,这就催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呵护,缺少父母教育,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黄艳萍和李玲的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1]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语言攻击侮辱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攻击儿童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影响施暴儿童本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据调查,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般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而被攻击的儿童也会尽量避开施暴儿童。由此可见,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儿童缺少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条件。如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导致其成年后难以适应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具有攻击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大多数可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2]因此,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群体,分析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提出应对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是当下儿童教育的一门重要课题。

一、攻击性行为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一)对攻击者造成的危害

1.影响攻击者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个体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系统的、本质的存在状态。[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中的“秉性”说的就是人格。可见,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的。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人格正处在形成和发展时期,一旦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矫正,久而久之会导致儿童产生极大的占有欲和攻击性,最终形成攻击性人格。这种不良人格将会影响儿童今后的人际交往,并造成儿童心理异常,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增加攻击者犯罪的几率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因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在13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有48%的犯罪青少年在9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预示着未来的暴力行为。[4]对儿童和成人的广泛研究还表明,生命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行为障碍和成年期不良或犯罪行为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5]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由于童年攻击性行为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我们应该及时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

3.影响攻击者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会在同伴中遭受拒绝与排斥,他们普遍缺少玩伴,缺乏与同龄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交际能力的发展。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并与以后发展阶段中的种种问题相关联。[5]因此,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在童年时期不能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亲社会性行为得不到发展,其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负担。

(二)对被攻击者造成的危害

1.危害被攻击儿童的身体

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儿童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危害就是身体伤害。首先,在儿童的思维里,对轻重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下手的轻重无法掌控。其次,儿童心理发育不完善,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在其攻击同伴的过程中,被气愤、报复充斥着头脑,急于用拳头释放自己的愤怒。因此,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极易造成被攻击儿童出现外伤、疼痛等不适,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被攻击儿童残疾或死亡。

2.危害被攻击儿童的心理

某些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心理上伤害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也许时间可以使身体痊愈,但却无法治愈心理的创伤。长期遭受欺辱会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阴影,产生焦虑、忧郁、孤僻、自卑等不良情绪,易否定自我,不愿与他人的交流,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最终形成不良人格,导致心理障碍,引发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

从本质上看,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差异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存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的第一种教育。因此,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儿童的行为养成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只有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加准确地探寻出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的有效策略。

(一)监护人教育能力低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日里疏于对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因此,教育留守儿童的担子大多落到了祖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的肩上。目前,留守儿童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1.隔代教育

虽然这种教育类型在留守儿童中占的比例较大,但这种教育类型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首先,祖父母疼爱、可怜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就更加纵容儿童,不忍心批评他们的任何错误,给予他们过多的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对儿童的管教。以至于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一旦行为受到限制,便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其次,祖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祖孙间代际沟通困难。在儿童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没有人引导其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和各种矛盾,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不得已采用攻击性行为处理问题。再次,祖辈身体状况普遍不好,没有过多精力去管教儿童,看护能力弱,缺乏教育的能力,只能一再放任儿童的错误行为。这种错误的攻击性行为在受到多次强化后,就会形成攻击性人格,长期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

2.亲朋好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作为监护人亲朋好友,他们在教育这些非亲生子女的留守儿童时往往存在畏首畏尾的现象,难以较好掌握教育的尺度,常常是“严也不是,松也不是”。他们只能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却无法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心理、人格教育,不能有效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善沟通。还有一些比较敏感的留守儿童,常常会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在遇到挫折时,感到自卑、孤独、无助,渐渐地出现心理异常。因此,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缺乏家庭亲情和父母呵护

缺乏父母亲情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在亲情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教育,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父母对儿童的爱和教育。由于留守儿童早早地与父母分离,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处于身心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遇到挫折时,本该守护在儿童身边的父母却缺席了,他们缺乏与父母及时沟通的机会,缺少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的指导者。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从而变得敏感、孤僻、缺乏安全感,难以对事情的对错做出判断,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甚至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这类儿童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常常缺乏自信,担心被同伴瞧不起,而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自然会出现攻击的倾向,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研究发现,父母管教缺失可能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几率。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在心理上变得消极,不愿上进,不愿与同伴相处,甚至惯用武力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

(三)父母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

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使越来越来多的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幼儿作为家里的独苗,集全家人溺爱于一身。父母由于长期不在留守儿童的身边,产生亏欠心理,便更加宠爱留守儿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当儿童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哭大闹、不可理喻,而家长面对儿童的这种任性行为,不仅不加限制,不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纵容儿童的坏脾气。久而久之,儿童易于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情结。由于家长完全放弃对儿童的限制,使儿童长期缺乏被拒绝、被阻止的行为体验,易使儿童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当儿童与同伴相处时,一旦受到限制,往往会偏向于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儿童身边,当听到他们受到同伴欺负时,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愧疚之情,认为自己没能给予他们应有的保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同伴欺负,因而给儿童灌输“谁打你,你就打他”的错误思想,使儿童误以为攻击即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注

据调查,只有42%的留守儿童感觉到自己的父母非常关注自己。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基本在一种放任的状态下学习、生活。成绩好坏根本无人问津,即使成绩再好也没人表扬,即使成绩再差也没人批评。这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走上歧途,出现行为问题。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引起同伴或成人的注意。[6]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常常忽略儿童的感受,使儿童感觉自己缺少父母的关怀、关注,就想方设法通过一些手段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他们发现平时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父母很少关注自己,而当自己有异常行为出现时,家长就会关注自己。因而,一些留守儿童就选择用攻击同伴等异常行为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三、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策略

(一)正确理解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

由于儿童心理成熟度、认知能力不如成人,其经历过的实践经验难以使其积极应对挫折,事实上攻击同伴的行为只是儿童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与父母分居,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缺少正常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家长在发现自己孩子攻击其他同伴的时候,不应该一味指责儿童,惩罚和批评虽然可以暂时制止儿童的攻击行为,但强迫儿童承认错误,只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理解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爱和呵护,使其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且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差,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才能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家长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了解,帮助孩子明白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冲突。

(二)转变教育理念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以理解,但绝不能助长。儿童在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主要原因在于其找不到比攻击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上述问题的形成有很大的关联性。留守儿童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被同伴欺负,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不会也打他”诸如此类的话,从而让孩子误认为这种攻击行为是正确的处理办法。其实,这样的做法无疑助长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明白暴力是不可能有效解决冲突的道理,并能够对儿童晓之以理,从根本上对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就会大大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几率。家长应该在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首先心平气和地安慰儿童,等其恢复平静后,认真聆听儿童讲述事情的经过,然后站在客观的角度帮助儿童分析事件发生的始末,进而向儿童讲明道理,最终引导儿童如何正确处理诸如此类问题。因此,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师,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儿童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态度,避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三)改变教养方式

目前,在留守儿童祖辈教养、父母教育缺失问题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必须重视父母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养成的重要作用。首先,父母应该与儿童建立稳固的依恋等级关系,尤其是母亲要成为儿童的第一位依恋者,与孩子形成第一级稳定的亲子关系,然后是父亲、祖父母、老师、同伴。这样的依恋等级关系会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儿童的社会亲和力。其次,父母和祖辈不应该过分溺爱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溺爱他们,溺爱只会让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利于其身心发展。长期感受不到拒绝的儿童,在某种行为被限制时,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攻击性行为。所以,家长应该保持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呵护,而不是过分溺爱。最后,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很多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会出现自己低人一等的意识,感觉自己是没人管教的野孩子,从而产生自卑感、孤独感、挫折感。家长应该对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关注,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感受到爱的存在。

(四)增加与儿童的交流

虽然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现象不断减少。但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徐为民的研究发现,父母亲与子女频繁交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37.5%;很少交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51.4%。[7]这就提示我们,父母应尽可能地把子女带在身边亲自照顾,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应该多与儿童沟通,定期通电话,了解儿童的现状,倾听儿童的心声,增加与儿童感情上的交流。父母在与儿童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应鼓励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儿童逐渐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从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极大地影响着其个人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加需要关注和帮助。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是儿童第一个生存环境,家庭教育对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留守儿童家长应该在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养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作者:徐东 张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0):669.

[2]刘海燕,王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69.

[3]慕欣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4.

[4]杨畅.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J].新课程:上,2012(7):41.

[5]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3.

性行为范文篇4

关键词:艺术语言;情感;审美

语言的使用时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撇开生理活动不谈,要有效地使用语言,就必须像G·Miller所说的那样,要有五方面的知识。前三种知识与语言结构有关,即语音、语法和语汇的知识;而后两种则与心理学有关,一是理性知识,即说话人必须对他所生活和谈论的世界有所了解,还有一种叫信念系统,即说话人需要以此来评估他所听到的东西。艺术语言作为一种与科学语言截然不同的自然语言形式,是一种“活法”,它的产生不但牵扯到发音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能动的发话人的心理活动过程。骆小所先生(2002)认为,就思维形式而言,艺术语言的特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往往用情感逻辑来替性逻辑,它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不在于判断或推理,而是传情达意;它不是纯理性的、逻辑的或实证的,它提供的不是科学的陈述和说理,而是意味隽永的美;它不受线性逻辑的通讯性和叙述性约束,而是作用于人类经验与人类美感需要的自然性,它是发话主体自然创造的自然语言。据此,我们可以推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

交际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人们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语言也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艺术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反过来看,艺术语言的产生可以认为是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言者,心之声也”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在苏珊·朗格看来,一切艺术符号传递的都是人类的感情,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艺术语言传递的也是人的感情。艺术语言的产生首先是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它产生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外显化过程。由于人类情感是变化无常的,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使人们常常难以用语言直接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人们遂以一种超常规的语言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意象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之一,艺术语言中意象的基本内容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之间的统一。我们常常迫于某种压力或者说局限,采用托物的方式以言志,我们通过个人的认知,把意和象统一起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说明代于谦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锤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烈火焚身若等闲”,石灰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东西,是不可能有“若等闲”之英勇的,但是诗人通过艺术语言,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二、发话主体感知觉变异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都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保存着原始的未曾经过人类加工的经验,这种经验为我们表达各种情感提供了可能,然而,艺术语言的产生并非对我们的这种感知觉的单纯性的复写,而是在发话人主体情感参与及审美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异的结果。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例中,朱自清说微风过后飘来的花香像歌声,这便是一种嗅觉的变异了。再比如: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在本例中,作者又是运用了移觉的修辞手法,把嗅觉变异成了视觉。

上述例子都是艺术语言的突出表现。

感知觉的变异,有时候却体现为是发话人主体的心理错觉,这种错觉歪曲了客观事实,但却表达了发话人的真情实感。例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例中,由于王勃与杜少府之间真挚的感情,才会给人以“天涯咫尺”的感觉,这是情感所导致的空间上的错觉,如果二人感情不深,或者是心存芥蒂,那将会是“咫尺天涯”了。

当发话主体以激荡情感之心感觉世界时,所有的事物都会偏离它本来的样子,而成为一种融合了发话主体的心理情感的“有情事物”和“有情之景”,使自己内心飘忽跳跃、难以用普通言语所表达和描绘出来的心象得以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宣泄与寻求到知音(太琼娥,2010)。所以说,发话主体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变异,也是艺术语言学产生的重要心理因素。

三、发话主体的审美需要

艺术语言的变异形式和“有意味”组成了艺术语言形式的整体:一方面,它超越了语法,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别致的言语形式;另一方面,它从言语形式中给人以审美的精神特质(太琼娥,2010)。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语言能够变得优美动人,艺术语言就是以其变异性和独特的意象性给人以美的感受,艺术语言的产生亦是发话主体的审美需要。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自由的精神反映活动,它往往是由发话主体的超越来实现的,这种超越,体现出了发话主体的精神世界,并使这种精神活动以一种不常见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的语言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心灵得到升华。比如:

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江西日报》11月28日)

中国对柬埔寨的强力拥抱(《环球时报》11月22日)

不管是“幸福像花一样盛开”,还是“中国对柬埔寨的强力拥抱”,都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越,是对语言的一种艺术性改造,“幸福”的“花化”以及“中国”和“柬埔寨”的人化,都体现出精神主题对反映客体的超越,同时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心中充满了暖意。再比如:

莫高窟“手术中”(《南方周末》10月25日)

用这样一种“人化”的手法,把莫高窟接受修复这样一件并不具有吸引力的事情变得更为活泼,引起读者的兴趣。艺术语言使这些客体成为有生命的活的形象,具有了生命的活力。正因为如此,艺术语言的情感体验才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性,使日常的世界中分离出意义的世界(太琼娥,2010)。这种艺术语言的创作往往给人以一种精神的鼓舞、美的感受,是发话主体内心世界的呼唤。

性行为范文篇5

为了使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服从自己理想,使自己获得人之为人的幸福和价值。人类性行为需要一定的规范。婚姻关系就是直接产生于两性关系的禁例。一夫一妻制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此外,人的性行为本身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交配活动,人的性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不仅表现为能够认识、预见和调整自己的行动,表现为富有幻想和殷切的渴望。而且能使人的性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性教育的基本伦理观,把人类的身心两面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灵与身体之间的正确顺序。主张以真爱为中心的性行为。当性行为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并服务于心灵的目的时,便神圣化、理想化、价值化、尊严化、伦理化、道德化了。因此,在强调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需求满足的同时,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1生命价值原则

性行为不仅要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确保新生命的遗传素质的质量,而且要有利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性传播疾病。一部婚姻发展史就是对性行为的约束规范史。为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性行为方式以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行为关系,以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同时,从预防性病的角度来看。避免性行为导致性病传播是性道德基本原则。在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交往日趋频繁,原来散布于各个地区的不同性病,也随着人群的大流动而不断地传播蔓延。性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其中淋病、梅毒、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为了杜绝性病的传播和蔓延,就必须遵守性道德规范。事实证明,性行为的道德约束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

1.2尊重与相爱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区别于动物的性活动,就在于人类有超乎于动物界的思想与情感,因而在性活动中具有对异性的、尤其对特定的“某一个”异性的爱情,就成为人类性伦理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人对异性的要求不是简单地以自然方式、而是以复杂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以恋爱的方式使性欲人格化了,当性的快乐被爱这种精神因素所维系的时候,它就更高涨并且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持久性。另外。尊重原则不仅体现在对恋爱对方上,还体现在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尊。在恋爱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爱情去卑躬屈膝、牺牲人格,更不能以自杀、以性等方式去搏取所谓的爱情。其次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特别是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不可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甚至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死缠赖打。最后要尊重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行为不能仅顾自己的感受。而要考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对性行为可能产生后代的尊重。

1.3善良无伤害原则

所谓善良无伤,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性行为不会损害自己或对方的身心健康,不会伤害其他人的幸福,不会损害后代的健康,不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发展。一般来说,婚外性行为,如通奸,尽管某人与“第三人”有某种感情,符合了“自愿”原则,却违背了“善良无伤”原则。因为他(她)伤害了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倘若未婚先孕,对自己、对孩子都是极大的伤害,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除非履行法律程序,经法院裁决或协议离婚,再结婚,否则,婚外性行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至于其他的婚外性行为,如,则会将性病传染给自己的妻子或子女,使其成为性疾病传播的无辜受害者,显然这是违反“善良无伤”原则的非法行为。

1.4责任和义务原则

性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性与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婚姻密不可分。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他不仅具有选择行为的意志自由,而且也有控制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自律,自律性就是人的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人为自己立法以及理性对感性欲望的合理节制。同时,生活于现实世界的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的道德责任意识,既来源于行为主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责任的理解和认同,又来源于外部环境的规约与定序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与评价。因此,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总会受到外部世界的规定和制约,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每一位性行为的当事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性行为及其后果负责。那种两性关系上任意、轻率、放纵、无节制的行为,只能导致物欲横流、无可挽回的灾难。

1.5自觉和自愿原则

在实际性行为中,所谓自觉是指男女双方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性,所谓自愿,则更多的是指女方自愿。因为无论是从生物属性或社会属性上看,在性行为过程中,一般说男人处于主动和进攻的地位。性行为是男女两性未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涉及一方影响另一方的关系,从而就会有双方主动或仅仅一方主动,双方愿意或仅仅一方愿意的区别。因此,性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性行为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自觉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在性行为中,男方不紧要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也应该顾及女方的意愿与需要。

1.6私事原则

所谓私事原则,是指性关系的私人性和隐私性准则。它是现代性伦理学的产物。私事原则包括两性关系的自由自主性、非公开性和自律性。两性关系的自由自主性,即男女双方均有选择配偶、结婚、离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两性关系的非公开性,即现代是一对男女之间最亲密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是两个人互相给予、互相享受的特殊领域,只可两人共有,不能与他人分享;只能在仅两个人独处的空间内进行,不能公开展示。两性关系的自律性,是说两性关系虽然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和非公开性,但并非是性本能驱使下的任意、轻率、放纵的行为,而是在自尊、自重、自负责任等道德意识以及社会道德规范支配下对性本能的合理节制。

2大学生性行为的基本评价

关于大学生性行为的基本评价,笔者主要围绕本质、模式两个层次进行论述。

(1)从本质来说,大学生属于高知识人群,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博学兼容的特征以及追新求异的倾向,这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并接受更多的新思潮、新观念,其中包括大量不合理的性思潮、性观念,因而他们的性思维比较活跃。以上列举的几种大学生性问题,虽然只发生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后果以及对他人利益、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从性的存在模式看,一些青年在性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已将“恋爱——结婚——性行为”的婚恋关系模式,变成了“恋爱——性行为——结婚”的模式。恋爱、性行为、结婚三者常常出现分离、即恋爱、性行为之后的结果并不必然是结婚,恋爱目的出现了多元化,恋爱变成了满足多层面需要的手段,如满足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感情需要、性欲需要等。因此,只凭热情和感情而缺乏理智和理性的恋爱,走向无奈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当今社会对婚前性行为宽容了很多,但是大样本的调查表明,至少在目前的中国青年中,并未出现对贞操无所谓的趋向。绝大多数大学生仍渴望包括在内的美好爱情,但是是要讲究条件和规范的,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仍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实际行为中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摘要: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经济体制的变换交替,伴随着观念的深刻变革;中国人传统的性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性的价值观、道德观随之发生巨变,并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性行为。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这种性观念与性行为的变化在他们身上反映得尤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性行为范文篇6

遵守党章,坚持党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入党誓言,铭记在心;立足岗位,发挥先进。

团结和谐,干群一心;作风优良,纪律严谨。

为国聚财,服务于民;执法执纪,公正公平。

牢记宗旨,亲民爱民;党群关系,深厚感情。

忠于职守,履行责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勤学苦钻,业精于勤;增强素质,提高水平。

科技发展,日异月新;管理知识,学无止境。

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充实自己,受益一生。

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精益求精。

工作主动,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秉公执法,取信于民;办事公道,依法行政。

认真负责,敢于批评;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坚持原则,不怕碰硬;党纪政纪,严格遵行。

廉洁自律,不循私情;堂堂正正,清白做人。

谈心交心,倾听民声;找准差距,增强信心。

为民谋利,体察民情;群众满意,组织放心。

先锋作用,带头践行;完善自我,保持先进。

黄赌毒丑,害人陷阱;不义之财,切勿染尘。

守法遵纪,安全文明;道德水准,自觉遵循。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光荣传统,代代传承。

遇到挫折,不失信心;成绩面前,谦虚谨慎。

知足常乐,心态平衡;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发展创业,党兴国兴。

为人处事,平易近人;胸怀宽广,磊落光明。

同志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友善,明礼成信。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关键时刻,敢于挺身。

共事国税,珍惜缘份;互帮互助,共铸友情。

家庭和睦,为人谦逊;尊老爱幼,可敬可亲。

性行为范文篇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化,传统的工业社会与此相比只能相形见绌。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致险因子也不断增多,有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在刑事犯罪领域,有学者主张,我国刑法处罚过失犯罪以实害结果出现为原则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议借鉴国外惩罚过失危险行为的立法例,以此来更好地防卫社会危险行为。也有学者从社会危害性的量的规定性及刑罚目的角度分析了过失危险行为,主张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对此,笔者认为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尚有待考虑。

犯罪的本质系严重的社会危害行为,而过失危险行为尚未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的社会危害程度。过失危险行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并无实害结果发生。而刑法都是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并且要求处罚过失行为时还要有实害结果的发生。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恶性远低于犯罪故意,故为使过失行为达到犯罪所要求的社会危害性,立法者就从客观方面加以强调,要求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实害结果的发生,这样危害结果就成了限制过失责任范围的客观尺度。由此可以看出,对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动用刑罚予以规制,有刑罚贬值之嫌。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间接故意犯罪进行分析比较而看出,过失危险行为不应犯罪化。间接故意犯罪主要有两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可能击中他人持放任态度;(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危险行为很明显属于有诱发结果发生危险的行为,它和以上两种间接故意行为在整体的社会危害性,包括行为本身的危险性以及行为反映出的行为人的反社会性上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从对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危险行为的比较可以看出,单从行为本身的危险性来看,这两类行为可谓不相上下,但是从两类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分析来看,前者的主观恶性明显大于后者,前者所反映出来的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绝对大于后者所反映出来的人身危险性。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间接故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过失危险行为的危害性,但是从来没有人否认间接故意犯是结果犯,即必须有实害结果犯罪方能成立。既然间接故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大于过失危险行为,前者成立犯罪都需要现实的危害结果发生,那么后一类行为成立犯罪为什么就不需要危害结果呢?若将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会危害性相当的两种行为,在构成犯罪的条件上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用刑罚惩罚过失危险行为人,有违刑罚目的。刑罚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一般预防以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为对象,而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的人本人重新犯罪。刑罚的制定及其适用必须以实现刑罚目的为目标,必须坚决反对纯粹为惩罚而惩罚的报应刑思想。即刑罚应仅适用于值得科处刑罚的、并且通过科处刑罚能获得预防犯罪目的的地方,否则就不应使用刑罚。据此,笔者认为过失危险行为不应作为犯罪行为处罚。因为刑罚目的在此将不会得到很好的实现。就过失危险行为来看,其实施主体一般是具有特定业务身份的人,这类主体在履行职责时一般也很清楚其所负责任重大,一般都会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地履行其职责,很少出现明知故犯的情况。但正如常言所说:“人有失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过失行为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为生活所必需的。同时据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并不是时时高度集中,由于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很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同时因为生理、心理疲劳必然导致记忆力减退、紧张不安、工作效率低下以及精神恍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过失行为也在所难免。若在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下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将会产生如下刑罚适用效应:(1)有悖大众的法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很可能会被当做恶法而不被一体遵循;(2)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被完全扩大化,将广大奉公守法的民众也纳入到一般预防对象的范围内,这是完全违背我国刑法的性质与刑罚适用目的的;(3)刑罚适用条件如此“简陋”,以至于高危行业中的每个人都随时面临着牢狱之苦,很多“经济人”将不会以此为业,这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刑法在此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4)从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对这类人判处刑罚也并不能收到预防其再次犯罪的效果。这类行为人主观恶性很小,对其执行刑罚本身就是刑罚的浪费,不符合刑罚执行的经济性原则,纯粹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特殊预防的目的也化为泡影,导致刑罚适用的无目的性。

对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虽然对谦抑性的解释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认识到刑法的补充性以及刑罚的昂贵性,明确要求限制刑罚的处罚范围。对实施过失危险行为的这类行为人,最主要的手段是批评教育,通过相应的培训提高其责任心与业务素质。也就是说,为防止行为人再次实施同类危险行为,最主要的办法是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通过教育就可以达到防止再犯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其实,赞成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学者也多认为,该类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很小,故对其应处以资格刑、罚金刑,最好不动用自由刑。针对过失危险行为我们也并不是放任不管,在行政处罚法及相应的行业规则中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可规定罚款、吊销执照等责任方式。

处罚过失危险行为也与危险犯的基本原理相违背。危险犯是与实害犯对应的一个概念,笔者认为危险犯只能是故意犯罪。因此,我们反对危险犯的主观方面是过失,也即过失行为虽然有导致危险结果的可能性,但是该危险状态并不是由危险犯的危险行为引发,尚不属于刑法关注的危险,应排除在犯罪行为之外。公务员之家

性行为范文篇8

关键词:家园共育;攻击行为;应对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自身利益受损时表现出不利于他人或物的行为[1]。近年来,国内针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约11%的学前儿童存在着攻击性行为[2]。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敌意性攻击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3],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相对于女性幼儿,男性幼儿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4]。攻击性行为作为幼儿诸多行为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不良行为,如不及时化解消除,则后患无穷,轻则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不利于未来优秀人格的形成,重则增加未来心理障碍与反社会行为的风险。幼儿攻击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不良行为后果,本研究重点关注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环境两方面带给幼儿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1家庭教养方式失当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家庭教养态度误导是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间接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5]。缺少监管与过多干预的被动教养方式没有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导致要么放任幼儿形成“自我中心”意识,要么过分压抑幼儿产生反叛心理,也将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婴儿早期的异常养育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家长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我权利”的教养态度也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形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让我们见证了榜样的力量,而“身教重于言教”的老话也告诉我们,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简单粗暴的育儿方法让幼儿有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此外,研究发现,隔代教养中祖父母“重喂养轻教养”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幼儿自信心不足,创造性不够与此阶段儿童内心自主发展的秩序感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出现[6]。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幼儿家庭环境是指幼儿家庭物质条件和家庭成员在日常交流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常见的行为与情感互动之总和[7]。父母间的互动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幼儿通过感知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来学习如何反应与应对外界生活事件[8]。研究发现,高亲密型家庭与幼儿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而母亲在婴儿期的控制性回应与缺乏积极情感关注增加了幼儿攻击性的可能[9]。1.2幼儿园教育环境贫乏是诱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合理,美化功能不足诱发了幼儿的潜在攻击行为[10]。墙面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社会性培养起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的“重认知轻社会”的片面教育功能忽视了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而墙面环境色彩的混乱搭配设计则加剧了幼儿烦躁不安的情绪,频繁更换的墙面环境更是增加了幼儿的不安全感等等均不利于幼儿良好人格的发展。幼儿园活动空间不足与玩具材料分配不够加剧了幼儿攻击行为。研究发现,幼儿园活动室空间密度不合理,不能供足够的儿童自由活动,玩具材料投放不足增加幼儿攻击行为的可能性[11]。中国幼儿园的自由活动场所通常安排在狭小的过道、走廊和空间密度小的活动室,成为引发幼儿攻击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齐、水平不高”的现状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12]。首先,“全面二孩”政策下幼儿教师配备不足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次,“二孩”政策下部分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不高,对幼儿缺乏爱心、耐心,甚至缺乏基本的尊重等加剧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再次,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贫乏,专业理念滞后与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做恰当的处理,也导致了幼儿攻击性行为。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凭空消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通力合作,找准幼儿负面情绪疏通的管道,根据其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恰当的教育引导。2.1利用绘本故事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降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绘本故事法可有效缓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亲子教育中,家长可通过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培养其正向意念,构建其合理自我认识,建构孩子的是非观念,实现自我情绪管理,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13]。如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明白小朋友之间要互助友爱,若有矛盾要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选择绘本故事时要注意逻辑递进关系,如首先要选择易于幼儿理解,趣味性强,对幼儿有较强吸引力的绘本,如我们可以针对4岁的默默小朋友较容易愤怒而攻击小朋友的表现首先选择《生气汤》使其建立合适的自我意识,选择《我不生气》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绘本《抱一抱》学习理解尊重小朋友,使用《什么是分享》使其习得良好的道德意识,进而达到不攻击的最终目标。(2)情感体验法可有效抑制幼儿的攻击行为。亲子教育中,家长可使用情感体验法来感染幼儿,使其感同身受,比如幼儿在愤怒之下打了别的小朋友,可以通过使其回忆被打小朋友的痛苦经历,来理解打人是不对的;再如,家长可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创设亲子游戏情境,使幼儿在亲子游戏中体验负面情感,并适时地引导其换位思考,如让其说说被欺负的感受,达到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效果。如改编传统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幼儿游戏中扮演被抓对象“小羊”的角色,体会被抓吃掉而不被营救的不舒服感,之后,让其谈谈被“狼”欺负的感受,引导其得出“欺负别的小朋友是不好的行为”的结论,逐渐引导其控制攻击行为。2.2依托环境创设与规则意识相结合弱化幼儿攻击性行为。(1)良好的环境创设与适当的玩具材料投放是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前提条件。首先,幼儿园创设合理的活动室空间环境,可有效减少攻击性行为[11]。其次,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化行为培养的良好墙面环境,可弱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0]。再次,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进行玩具投放,是解决幼儿攻击行为出现的最终保障。如对处在平行游戏阶段的小班幼儿,则要投放充足的平行玩具以有效地减少幼儿攻击行为。(2)良好的秩序感与规则意识是减少幼儿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引导幼儿轮流玩,建立规则意识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也可有效地减少幼儿攻击行为。在幼儿园器械少、幼儿多的情况下,如带领幼儿进行室外活动玩“荡秋千”“滑滑梯”的游戏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排队等候,并制定相应的“数数”规则,当一个小朋友荡秋千时,其他小朋友排成长队等候,等候过程中数数到“10”时就换下一个小朋友。这种游戏规则下,荡秋千的孩子很开心,而排队数数的孩子也会觉得有事可做并且有机会玩到而高兴,进而减少了因长时间的等待产生烦躁心理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2.3使用奖惩与移情训练相结合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1)正确运用奖惩法可有效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奖”是指当具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出现我们期待的非攻击性行为时,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表扬、鼓励或某种奖励作为其不攻击他人的奖赏。“惩”是指在取得家长的支持下,当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适度对其进行惩罚用来抑制其攻击行为的一种办法。如拿走幼儿爱玩的玩具或短时间取消玩游戏的机会[14],属于惩罚中“冷处理”的一种方法。惩罚法运用不当则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所以要谨慎使用。如隔离游戏时间不宜过长,让幼儿明白其受惩罚的原因就好,尤其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的方式惩罚幼儿。运用“奖惩法”应把握好度,重点立足在“奖”上,可有效促进其积极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2)恰当运用移情训练法可大大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相关研究发现,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其攻击性存在极为显著的负向关系[15]。移情作为幼儿助人行为的重要动机源,其能力培养有助于抑制幼儿的攻击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可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移情训练帮助幼儿减少攻击行为,进而培养幼儿的助人行为。幼儿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幼儿进行移情训练,通过“情绪识别、移情能力培养与移情体验阶段”三个阶段来开展幼儿的移情训练[16]。2.4创建情绪治疗室,引导幼儿情感的良性宣泄。(1)建立心理宣泄室,指导幼儿宣泄负性情绪。幼儿长期抑制不良情绪会更容易激发其攻击性行为,也不利于其身心良性发展。研究发现,沮丧、愤怒、不安等消极情绪若通过适当的方式得以宣泄,其攻击能量得到释放,可有效消除攻击性行为[17]。因而,幼儿园可以在某区角设立幼儿心理宣泄室,创设适合幼儿心理宣泄的空间环境,提供情绪宣泄的材料,如准备愤怒、悲伤等简单的简笔画图片与多种款式的娃娃,为需要的幼儿创设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空间,让其宣泄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平衡。如安妮愤怒时,教师引导她来到宣泄室,指导其选择自己当时的情绪图片,贴在黑板上,并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娃娃倾诉自己的愤怒不安心理,直至情绪得到平复为止[18]。(2)设置沙盘游戏室,引导幼儿修复不良情绪。沙盘游戏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幼儿攻击行为问题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成效[19]。沙盘游戏不需要语言沟通的特性对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幼儿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它借用生动的模型有助于凸显幼儿潜在的攻击性行为,达到宣泄幼儿不良情绪的目的[20]。首先,幼儿不良情绪及创伤性生活事件所导致的消极心理会使幼儿在沙盘摆放中有所投射,其次,沙盘游戏建构中的幼儿也有自我治愈的潜能,一般通过“问题呈现—冲突激化—进入转化—治愈”四个阶段改善幼儿的攻击行为并有效地迁移到日常生活中。(3)创建积极行为室,帮助幼儿形成积极情绪。情绪与行为总是成对出现的,出现攻击行为的孩子往往会存在着情绪障碍。幼儿教师应关注幼儿情绪情感的变化,及时提供情感支持,适时发展幼儿的良性情感。其次,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用鼓励的手势、欣赏的眼神与善意的语言表达,提升幼儿的安全感。

3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性行为范文篇9

为了使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服从自己理想,使自己获得人之为人的幸福和价值。人类性行为需要一定的规范。婚姻关系就是直接产生于两性关系的禁例。一夫一妻制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此外,人的性行为本身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交配活动,人的性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不仅表现为能够认识、预见和调整自己的行动,表现为富有幻想和殷切的渴望。而且能使人的性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性教育的基本伦理观,把人类的身心两面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灵与身体之间的正确顺序。主张以真爱为中心的性行为。当性行为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并服务于心灵的目的时,便神圣化、理想化、价值化、尊严化、伦理化、道德化了。因此,在强调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需求满足的同时,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1生命价值原则

性行为不仅要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确保新生命的遗传素质的质量,而且要有利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性传播疾病。一部婚姻发展史就是对性行为的约束规范史。为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性行为方式以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行为关系,以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同时,从预防性病的角度来看。避免性行为导致性病传播是性道德基本原则。在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交往日趋频繁,原来散布于各个地区的不同性病,也随着人群的大流动而不断地传播蔓延。性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其中淋病、梅毒、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为了杜绝性病的传播和蔓延,就必须遵守性道德规范。事实证明,性行为的道德约束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

1.2尊重与相爱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区别于动物的性活动,就在于人类有超乎于动物界的思想与情感,因而在性活动中具有对异性的、尤其对特定的“某一个”异性的爱情,就成为人类性伦理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人对异性的要求不是简单地以自然方式、而是以复杂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以恋爱的方式使性欲人格化了,当性的快乐被爱这种精神因素所维系的时候,它就更高涨并且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持久性。另外。尊重原则不仅体现在对恋爱对方上,还体现在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尊。在恋爱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爱情去卑躬屈膝、牺牲人格,更不能以自杀、以性等方式去搏取所谓的爱情。其次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特别是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不可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甚至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死缠赖打。最后要尊重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行为不能仅顾自己的感受。而要考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对性行为可能产生后代的尊重。

1.3善良无伤害原则

所谓善良无伤,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性行为不会损害自己或对方的身心健康,不会伤害其他人的幸福,不会损害后代的健康,不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发展。一般来说,婚外性行为,如通奸,尽管某人与“第三人”有某种感情,符合了“自愿”原则,却违背了“善良无伤”原则。因为他(她)伤害了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倘若未婚先孕,对自己、对孩子都是极大的伤害,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除非履行法律程序,经法院裁决或协议离婚,再结婚,否则,婚外性行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至于其他的婚外性行为,如,则会将性病传染给自己的妻子或子女,使其成为性疾病传播的无辜受害者,显然这是违反“善良无伤”原则的非法行为。

1.4责任和义务原则

性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性与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婚姻密不可分。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他不仅具有选择行为的意志自由,而且也有控制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自律,自律性就是人的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人为自己立法以及理性对感性欲望的合理节制。同时,生活于现实世界的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的道德责任意识,既来源于行为主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责任的理解和认同,又来源于外部环境的规约与定序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与评价。因此,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总会受到外部世界的规定和制约,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每一位性行为的当事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性行为及其后果负责。那种两性关系上任意、轻率、放纵、无节制的行为,只能导致物欲横流、无可挽回的灾难。

1.5自觉和自愿原则

在实际性行为中,所谓自觉是指男女双方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性,所谓自愿,则更多的是指女方自愿。因为无论是从生物属性或社会属性上看,在性行为过程中,一般说男人处于主动和进攻的地位。性行为是男女两性未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涉及一方影响另一方的关系,从而就会有双方主动或仅仅一方主动,双方愿意或仅仅一方愿意的区别。因此,性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性行为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自觉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在性行为中,男方不紧要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也应该顾及女方的意愿与需要。

1.6私事原则

所谓私事原则,是指性关系的私人性和隐私性准则。它是现代性伦理学的产物。私事原则包括两性关系的自由自主性、非公开性和自律性。两性关系的自由自主性,即男女双方均有选择配偶、结婚、离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两性关系的非公开性,即现代是一对男女之间最亲密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是两个人互相给予、互相享受的特殊领域,只可两人共有,不能与他人分享;只能在仅两个人独处的空间内进行,不能公开展示。两性关系的自律性,是说两性关系虽然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和非公开性,但并非是性本能驱使下的任意、轻率、放纵的行为,而是在自尊、自重、自负责任等道德意识以及社会道德规范支配下对性本能的合理节制。

2大学生性行为的基本评价

关于大学生性行为的基本评价,笔者主要围绕本质、模式两个层次进行论述。(1)从本质来说,大学生属于高知识人群,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博学兼容的特征以及追新求异的倾向,这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并接受更多的新思潮、新观念,其中包括大量不合理的性思潮、性观念,因而他们的性思维比较活跃。以上列举的几种大学生性问题,虽然只发生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后果以及对他人利益、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性行为范文篇10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环境教育模仿

一、幼儿的攻击性表现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我们去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比如人家正在玩玩具,他想要玩,他就一把抢过来,不知道应该说:“你给我玩一会儿行吗?”别人玩积木玩得正开心,他一脚就把积木搭成的房子踹倒了。一旦发生冲突,他就动手打人,不讲道理。有个孩子看到教师表扬悦悦,摸摸她的小脑袋,他也走过来,摸摸她的头,而后就在其脸上咬了一口。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悦悦很可爱。”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入园时哭哭闹闹的找妈妈,老师把她抱起来想哄哄她,她居然“啪”地给了老师一巴掌。

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活动和游戏时,比如:

1.排队活动时的“攻击性”行为表现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老师要求后面的幼儿搭着前面幼儿的肩膀。排队走的时候,有的小孩子经常会故意掐着前面幼儿的的脖子或拉住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幼儿搭自己的肩,否则就动手打人。

2.玩玩具时的“攻击性”行为表现

男孩子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的朝其他幼儿“砰砰”开枪,一副“恶霸地主”的样子。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带过班的教师都有切身的体会,小班家长找老师告状的最多,大多数是因为孩子被抓破了脸,咬了手指,被人推了等等,还有的就是故意破坏幼儿园的设施、玩具等,教师要抽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

二、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现在多数的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一切都顺从他们,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唯吾独尊”的骄横、霸道的性格。上幼儿园后,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他的攻击性行为越明显,而且攻击性幼儿中男孩居多。

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这种孩子长大后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70%的暴力少年犯在早年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我们幼教工作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尽早干预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与矫治,以减少幼儿间的伤害,促使他们更健康地发展。那么,我们就要从根本上弄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根源。

1、生理因素

婴儿的大脑需要爱的刺激,由家庭成员或亲友照看幼儿是更加安全的选择,2岁之前,母亲应该是帮助孩子心理成长的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家庭的其他成员,2岁或2岁半,一般是有利于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比较合适的入托年龄。入托较早的幼儿产生的问题更多的不是“攻击性”问题,而是他们的情商尤其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2、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3.社会环境的因素

由于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虽然有利于他们学习和休息。但由于同邻居伙伴交往明显减少,不利于儿童社会化、不利于儿童扩大生活氛围,增长知识。例如,由于当今家庭向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儿童的交往环境大大受到限制,电视减少了儿童在家庭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儿童电视片中的孙悟空、奥特曼等成了孩子崇拜的偶像,儿童对电视节目不加选择,缺乏指导,往往会形成“电视儿童”,电视节目的一些暴力行为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大大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地健康发展。

另外,教师教养方式方法是否恰当,也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例如,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上,教师不时强化幼儿争强好胜的心里和挑战行为,教师采用的语言有“看谁做得好”、“看谁跳得最好”等。“六.一”儿童节登台表演的是教师认为班上几个跳得最好的幼儿,这种充满挑战和紧张的氛围以及随时可能失败的压力,在不少教师看来是一种“竞争性”,实际上,攻击性与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性完全是两码事。

有的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他们对幼儿过失性行为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很少作细致的分析,常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极少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研究。矫正技术、技能也十分贫乏,往往采用否定性的口语来矫正幼儿的言行,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从反面对幼儿进行限制和干涉的较多,正面教育和引导的不够。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其环境教育的某些因素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它,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加以矫治。

三、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对策

1.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其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的榜样学习的愿望,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万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性色彩的言语。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2.给予榜样示范

使幼儿能从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外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矫正的重点不在于训话、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在于及时使孩子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方法,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终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3.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对一些比较容易冲动的孩子,在一段时间里不予理睬,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反省,或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直到他平静下来为止。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有时候,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故意忽略,而特别关注被攻击的对象。如果孩子想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注意的话,父母的做法也许会使他“有所悟”。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让其“坐冷板凳”,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后就要解除惩罚,同时要注意安全,时间不宜过长。最关键的是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家长要更多地以平静、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将“冷处理”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4.尊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