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3:44:41

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安全事故;法律制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例如城市大型建筑物的增多不仅美化了城市的面貌,也给人们以现代化的感受和体验。随着楼宇的功能和布局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已经出现落后的情况,消防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消防安全管理的传统方法日渐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人们生产生活的要求,因此,要向让消防监管走上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致的发展轨道,就必要在管理理念、方法、措施上不断创新,完善消防安全类设备,强化消防安全人员的培训,寻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与革新。

1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消防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相比2014年,2015年全国火灾事故数有所下降。同比2014年,火灾发生次数下降比例为14.5%,死亡人数下降比例约4%,受伤人数下降比例约26.5%,产生的直接财产损失下降比例达16%。尽管消防安全监管的问题,被纳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题上,并对其相关内容做了深入讨论,但我国的消防管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目前我国消防安全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其次是我国消防安全的保障功能并未完全体现;最后是我国人民普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2现行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安全事故是在近些年呈现增长态势的,传统处理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给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很大的困扰。主要的差异性表现在:①许多单位对待消防安全处理的传统方法是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轻视态度导致了对安全工作的忽视,包括各种巡查的敷衍了事,疏于消防设备的养护等等。②对消防安全法规视若无睹,违法违规行为频发。这些年来虽然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商场或者影院、宾馆等将安全设施随意改造,安全通道被占用。防火门等安全设施被破坏无法使用。例如在一起重大火灾事故的现场,其本身就是一个违章建筑,在经营中,电动轮机的电气发生了故障,本应起到撤离作用的安全通道由于摆放了橱柜等,延误了楼上居民的撤离,因此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十数人死亡、财产遭到重大破坏的严重后果。③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素质,导致一些单位的安全负责人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消防安全资质,而且流动性比较大。消防安全部门或者负责人往往是兼管和兼任。消防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第二,我国的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不少城市存在消防站少、消防装备落后等问题。贻误了消防安全事故救灾的黄金时间,不利于消防安全抢险救灾。第三,政府的公共消防安全服务职能缺失。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同时,政府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疏漏与形式工作。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当代,一切更以利益为导向,却以消防安全事故作为了代价。第四,我国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健全。尽管就目前而言,我国已颁布了很多类型的消防安全法规,但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有诸多不足。同时,在涵盖范围与标准大小等方面,也应逐步完善和斟酌。

3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①对社会场所中必须的消防安全设施,尤其是人员密集地区和场所进行大力整改。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警力配备。例如某地消防支队采取的“一卡式”管理模式,就是对管理分级分类,省级消防管理部门根据生产特点、规模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几率进行分级管理。根据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奖惩办法、评定办法来对各级地方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分级管理。根据隐患大小对各级单位进行奖惩与考核,形成了有序的消防监管系统。②由政府投入加强社会消防检查队伍建设。这种社会消防检查队伍的创新是安全检查工作对传统模式的突破。通过消防安全办公场所的建立,消防责任的层层落实,消防检查队伍弥补了过去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局面,形成了政府与社区联动的消防管理模式,消防管理工作被推上了新的高度。上海佳和社区以政府为主导,消防机构为引导,组织社会力量组成消防检查队伍,有效解决了消防管理工作任务重、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如今,这支检查队伍目前已经拓展到了社区居委会一级,通过检查队伍的工作开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更好的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改善。③采用共同决议和公共服务的模式,是对公共治理理念的延伸与拓展。针对我国消防管理力量薄弱,社会参与度不足的现状,采用消防监管主体多元化的模式才能让社会整体提高安全意识。因此,主体多样化是社会消防监管模式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消防部门变成了监管部门,监管体系引入了竞争机制。消防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预警机制和安全引导被提上了日程。尤其是社会志愿者队伍的加入,为国家消防公共治理带来了新鲜有力的力量。如图1所示。图1说明:对新时期消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模式:全面推行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鼓励试行消防安全检查师制度,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的内容,推动单位自觉做好消防工作。④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划等级分类管理。消防安全的分级分类管理,是通过针对消防安全监督的具体工作,将政府部门的消防监管责任落到实处。通过对工作的分级分类管理,逐步使消防监督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精确。建立起“重点突出、监管有序”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执法的工作效率,以及政府机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奠定坚实的防控火灾的基础。分级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法,就是将消防安全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要求,对单位采取消防安全综合评价。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结合,评估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公安消防机构利用评价结果,做出科学预警的判断,据此形成区域性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报告,然后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告。

4结语

由于城市消防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直接与间接地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因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消防安全管理不可不重视。一方面,政府机关单位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国民的消防安全理念与意识,控制消防安全隐患,从根源上扼杀消防安全事故的种子,降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同时,借助创新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提高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消防安全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龙增旺姆 单位:西藏公安消防总队拉萨支队柳梧新区大队

参考文献:

[1]邓志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6:247-248.

[2]陈晨.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科技传播,2013,22:148-149.

[3]黄子鹏.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电子制作,2015,22:82.

消防管理范文篇2

第二条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机关实施监督,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消防监督。

规划、计划、建设、劳动、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做好有关消防工作。

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做好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条每年的11月9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二章消防管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本地区城市消防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在制订集镇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将消防水源、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纳入规划。

开发区、工矿区、城市住宅小区和商品交易市场的公共消防设施,应当与开发区、工矿区、城市住宅小区和商品交易市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第八条新建、扩建、改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装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在城镇以外的独立安全地带,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在防火安全距离内,不得兴建其他建筑物。对已建成的严重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

厂、仓库,应当纳入城市改造规划,限期搬迁或改变使用性质,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九条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的住宅密集区,公共消防设施不适应防火灭火需要的,应当采取防火分隔、增设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等措施,改善消防条件。

第十条供水部门应当加强市政消防给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保障消防用水需要。

第十一条邮电部门应当保障火警电话畅通,优先传递火情信息。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消防专用无线频点。

城市应当逐步建立电脑控制的火灾报警和有线、无线消防通讯指挥系统。

第十二条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居民区和村庄的消防工作,对居民、村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消防联防,开展防火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制订防火公约,开展防火检查,参加火灾扑救。

第十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商品交易市场应当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制,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四条举办临时性大型文化、娱乐、体育、展览、展销等活动,涉及消防安全的,应当事先制定消防安全方案,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三章火灾预防和扑救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装修工程设计时,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技术规范。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装修工程的防火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的,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的工程防火设计内容。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和配备的消防设备,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第十七条境外引进项目的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国家尚未制定消防技术规范的,应当将工程的防火设计图纸和消防技术规范等有关资料,报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省建设部门审核。

第十八条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承建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

第十九条自动消防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必须按规定交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接;承接单位不得转包。

第二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装修工程竣工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参加验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一条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必须取得消防许可证,严格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经营和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消防安全审核,领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销毁大量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当将销毁物品的种类、品名、数量、销毁方法及地点,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

第二十三条使用、安装电气设备及线路,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电工、焊接工和从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操作、保管、押运等特殊工种人员,在安全培训时,必须有消防安全内容,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第二十四条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商场、商品交易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消防管理规定,其通道、安全门、安全疏散楼梯等应当设置疏散指示灯等明显标志和事故照明设施,并保持畅通。

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宿舍、车间的疏散通道,应当保持畅通。

第二十五条重要的港口、码头、车站、航空港,大型物资仓库、储油储气基地,规模较大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单位,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不设专职消防队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街道、乡镇,应当配备消防管理人员或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根据防火、灭火需要,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止使用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不得损坏市政消防给水设施,不得擅自填埋、圈占水塘、水池等天然消防水源。

第二十七条停电、停水、中断通讯线路或因道路施工影响消防车通行的,有关单位应当事先通知辖区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警,都有义务迅速向当地消防队(站)报警,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消防队(站)接到报警,必须迅速赶赴火场,组织扑救。

各种车辆、船舶和人员必须避让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消防艇。

第三十条火场的扑救工作,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

火场总指挥有权调动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组织和交通、供水、供电、电讯、医疗救护、环境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力量,投入灭火抢险;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决定拆除毗连火场的建(构)筑物;必要时可以决定在火场周围实行交通管制。

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火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

第三十一条火灾扑救后,失火单位应当按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要求保护火灾现场,并如实提供情况,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核实火灾损失。

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清理火灾现场和移动现场物品。

第三十二条参加扑救火灾受伤、致残人员的医疗费、生活补助费等,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消防监督

第三十三条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和本条例,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消防检查监督,纠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

第三十四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申报的工程设计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审核完毕;对生产、维修、经营的消防产品,依照规定抽样检测;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按照《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审核、审批职责。

第三十五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运输场站、商场、商品交易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防火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强对大中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对施工中擅自改变防火设计的,应当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予以整改。

第三十六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发现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或火险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人

员采取措施,限期改正,消除隐患。发现重大火险隐患,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或人员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必要时,可传唤有关人员,督促整改。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责令其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对责任人员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可根据不同情形,责令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改:

(一)电工、焊接工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保管、押运等特殊工种人员,违反规定作业的;

(二)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维修电气设备及线路,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未按规定配备、安装、维修消防设施、设备或擅自拆除、停止使用消防设施、设备,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四)违反规定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的;

(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六)在重点防火部位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的;

(七)违反规定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建筑装修,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八)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建筑防火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不同情形,责令重新设计、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并可对责任人员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未按消防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二)工程防火设计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擅自组织施工或擅自改变工程防火设计内容和要求,增加火灾危险性的;

(三)工程竣工后,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

(四)将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交由不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接的;

(五)设计、安装、调试、维修自动消防系统工程不符合规定,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形,责令补办手续、停产、停业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和违禁物品,吊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并可对责任人员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消防产品管理规定,未取得消防许可证擅自从事消防产品的生产、维修、经营的,责令停止生产、维修、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生产、经营伪劣的消防产品或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以及使用不合格配件或药剂维修消防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使用,没收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消防管理规定引起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拘留、罚款。对责任单位并可依照本条例规定予以处罚。

消防管理范文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维护与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消防设施,是指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配置在建筑物(含构筑物)中用于防火、灭火、人员疏散、抢险救援的设备、设施,包括:

(一)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二)防烟排烟系统;

(三)消防通讯及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四)消防供电、配电系统和电气防火防爆设施;

(五)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

(六)防火门和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七)火灾应急照明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疏散门、消防电梯;

(八)消防法律法规或者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其他建筑消防设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相关监督工作。

第二章配置

第五条建筑物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配置建筑消防设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并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抽查。

第六条鼓励配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

第七条建筑消防设施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配置不合格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审核单位、竣工验收单位,依法对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的质量负责。

第三章维护

第九条建筑消防设施由建筑物的产权单位负责维护,或者由产权单位委托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统一维护。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

第十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对建筑消防设施履行下列维护责任:

(一)制定和实施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制度、操作规程;

(二)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常识教育和定期演练;

(三)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建立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档案;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设有消防控制室、区域报警控制或者消防水泵的单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上岗证的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应当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日对建筑消防设施巡查1次,其他单位应当每周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巡查1次。巡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巡查记录。

第十三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月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1次单项检查,测试建筑消防设施的单项功能,并按照规定填写单项检查记录。

第十四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年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1次联动检查,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进行综合检验、评定,并按照规定填写联动检查记录。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年度联动检查记录应当于每年的12月30日之前,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不具备建筑消防设施单项检查和联动检查条件的单位,可以委托具有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测单位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六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环境条件和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保养、维修和更换。

第十七条建筑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或者因改造、检修停止使用时,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将情况立即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用、圈占、擅自拆除和停用建筑消防设施。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情况实施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配置及有效使用情况;

(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

(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

(四)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档案情况;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及设备运行情况;

(六)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应当在隐患消除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合格,方可解除查封。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应当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核实情况,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经消防机构有关负责人批准,消防监督检查应出示证件。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不按照规定配备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或者消防控制室不按照规定实行值班制度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不按照要求进行巡查、单项检查、联动检查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规定,不按照要求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准予审核合格、消防验收合格的;

(二)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三)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进行处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家机关;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九)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十)重要的科研单位;

消防管理范文篇4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管理,促进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消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编制、实施城市消防规划,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第三条城市消防规划是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所作的专业规划。城市消防规划经批准后应纳入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消防建设的依据。城市消防建设应在城市消防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实施。

第四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本地区城市消防规划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

第五条编制城市消防规划,以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公安消防机构和有关部门予以协助配合。城市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消防规划的实施。

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消防规划的实施工作。

第二章消防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城市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市、镇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市、镇的城市消防规划,县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所在地的镇的消防规划。编制费用亡同级财政中列支。

第八条城市消防规划应当与城市规划同步编制、修订。已编制城市规划但尚未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应补充编制城市消防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详细规划时,应同时对城市消防作出具体规划。

未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报批。

第九条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条城市消防规划应符合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应在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确保消防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一条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前款规定场所的原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在编制、修订城市消防规划时予以调整。

第十二条承担编制消防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资格。承担编制设市城市消防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具备乙级以上城市规划设计资格;承担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消防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具备丙级以上城市规划设计资格。

第十三条城市消防规划应由专家进行技术评审。设区的市的消防规划评审工作,由市人民政府主持,省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省公安消防机构和省发展计划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其他城市的消防规划的评审工作,由该城市人民政府主持,由其上一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和发展计划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进行。

第十四条评审通过的城市消防规划,由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五条因城市建设确需对消防规划作修订的,应依照第十三条的规定对调整方案进行评审,依照第十四条的规定审批和备案;作局部调整的,应报原批准消防规划的人民政

府审批。

第十六条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具体办法,由省公安机关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章消防规划的实施

第十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将城市消防规划确定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应按消防规划同步建设消访基础设施。

第十八条城市建设等有关部门应按照消防规划的要求,将坡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计划纳入城市建设、改造计划,履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职责。

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围的,纳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消防基础设施的维修费用列入城市维护费使用计划。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违反消防规划进行工程建设。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必须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纸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第二十条已建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要求的,必须在公安消防机构规定的限期内加以解决。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消防机构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警告和1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消防设计图纸不报经审核即用于施工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的。

第二十二条侵占城市消防规划确定的消防通道的,由公安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并可对非经营性的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的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的单位或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城市消防规划进行工程建设的,由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负责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实施的有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风景名胜区的消防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消防管理范文篇5

1)安装失误问题。防火门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安装流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正确认识防火门,按照顺序进行安装。由于安装人员认识不足,经常会出现防火门安装失误的问题,使防火门无法发挥其效用[1]。比如,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一些安装人员忘记在防火门上贴密封条,或者忽视了闭门器的安装,就会对防火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出现火灾事故,防火门会失去其防火效用,无法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护。2)防火门损坏问题。常闭防火门会出现闭门器损坏问题。为了保证道路通行,经常要使常闭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在开启常闭防火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拆除闭门器。在实际应用中,常闭防火门开启的次数比较频繁,增加了闭门器拆除的次数,导致闭门器发生损坏问题。闭门器需要养护,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闭门器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就会缩短闭门器的使用寿命。由于闭门器质量较差,经常会对常闭防火门产生影响,阻碍常闭防火门正常功能的发挥。此外,防火门的门框和门板会出现损坏问题。防火门在安装之后就要投入使用,其使用时间比较长,需要对其进行故障修复和定期养护。很多地方忽视了防火门维修检查的重要性,在防火门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修补,导致防火门的门框和门板出现问题,影响防火门的质量。3)常闭防火门开启问题。上文已述,为了保证道路通畅,经常要将常闭防火门开启,随着开启频率的不断增加,防火门的故障风险会不断加大。防火门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常闭防火门;第二类是常开防火门。与第二类防火门相比,常闭防火门的使用成本较低,维修相对简单,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虽然常闭防火门的应用范围更大,人们对常闭防火门的使用规范却不甚了解,导致常闭防火门逐渐失去其效用。

2防火门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安全意识薄弱。防火门之所以出现故障问题,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对防火门进行正确安装和使用。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商场和娱乐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多,面临的火灾风险也在加大。近几年来火灾事故频发,尽管在商场、娱乐场所中都配备了防火门,却没能发挥防火门的安全效用。部分安装人员没有遵循科学的安装流程,导致防火门安装失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忽视了闭门器的必要性,导致闭门器功能失效,这些都对防火安全产生了恶劣影响[2]。2)日常管理不力。对我国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防火门在火灾发生时使用不了,即便能够使用,也无法抵挡火势。防火门需要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只有对防火门门框、门板进行及时修补,才能确保防火门的质量。防火门大多处在商业化环境中,以大型商场为例,商场的人流量比较多,防火门经常会出现损坏问题。我国消防法规对防火门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防火门进行安全检查。在日常管理不力的情况下,防火门损坏成为必然。3)宣传范围较小。我国仅有一小部分人了解防火门安全知识,认识到了防火门的重要效用,大部分人都对防火门不甚了解。想要普及防火门消防知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舆论导向。但是我国关于防火门消防安全的公益广告、推广信息等比较少,并不能提升广大民众的认知力,加深民众对防火门安全防护知识的理解。

3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管理策略

1)增强安全意识。我国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人们对防火门的了解不够,无法发挥防火门的安全防护功能。为了深化人们的认知,必须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防火门的使用方法。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定期举办安全讲座等,让消防机构参与其中,为人们普及最新的防火安全知识。第二,应该进行宣传监督,保证宣传的持续性,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方法。第三,应该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安全宣传,吸引广大网民的注意。2)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提高防火门质量,在出现火灾事故时发挥防火门的作用。防火门生产流程直接关系着防火门质量,为了保证防火门能够发挥其工作职能,需要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对防火门的生产加工进行动态监测,在出售之前开展质量检查工作。第二,应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对防火门进行定期检查[3]。3)增设常开防火门。在人群较多的场所内,经常设有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开启次数过多,会影响防火门的安全性能,因此应该增设常开防火门,弥补常闭防火门的不足。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在人流密集的通道处安置常开防火门,避免出现通道阻塞问题。第二,应该采用网络监控技术,对防火门安全进行监控,避免出现人为破坏防火门的问题。第三,应该对常开防火门进行定期检修维护,降低防火门的故障风险。

4结语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型娱乐场所数量不断增多,人们面临的火灾风险不断加大。防火门是重要的火灾风险保护装置,发挥其防火效用,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防火门质量,发挥防火门的安全保护性能,必须探讨问题发生原因,提升民众的安全意识、提高防火门安全管理水平、在大型娱乐场所中增设常开防火门。

参考文献:

[1]王林.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与管理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8):174-175.

[2]张永峰.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山西建筑,2017,43(20):250-251.

消防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消防;联网监测;物联网;分析;模型

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消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火灾高危单位多、消防隐患问题多、火灾事故风险高、消防检查任务重、消防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要做好社会面火灾防控就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1]。近年来,各地消防信息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在江苏得到了全面推广,如何实现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数据深度应用,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效能,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消防远程联网监测系统建设及数据应用现状

江苏省作为开展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建设较早的省份,全省现已接入联网单位20133家,监测消防设施部件数3442万余个,每天产生大量实时可靠的监测数据。全省各消防部门积极推动系统运用工作,安排专人值班,实时监测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利用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地区、单位的消防安全形势,服务消防监督执法、单位消防安全管理[2]。以2019年江苏南通联网监测系统应用为例,共处置消防设施火灾报警信息65万余条、故障信息293.9万余条,开展消防控制室视频巡查564205家次,下发预警信息15206条,督办问题单位4519家次,有效督促单位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目前,系统应用还停留在检索查询、数据统计等初级阶段,需要构建智能化的消防设施运行质态分析模型,自动挖掘出消防设施故障问题较多、缺乏有效维护、问题长期存在的消防隐患单位,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二、基于联网监测数据的质态分析方法的具体实现

(一)基于联网监测数据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的整体思路

通过对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内单位消防设施故障信息数据与单位消防设施维保数据进行分析、关联,若满足相关条件即赋予一定的分值,设定三级预警分值,并根据单位得分情况将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分为红、黄、蓝、正常4个预警级别。同时,通过一周的单位预警数据、单位消控室值班、消防设施运行质态数据进行分析、关联,若满足相关条件即赋予一定的分值,设定“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值,根据单位得分情况,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为4个等级,来实现联网单位安全隐患预警分析以及安全管理等级分析,并对预警结果按照相关规则进行警情推送以及分析结果展示。

(二)构建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模型

1.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等级设定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三级预警级别(红、黄、蓝预警阀值):红色预警分值为60分以下,表示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严重;黄色预警分值为60-80(不含80),表示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较多;蓝色预警分值为80-90(不含90),表示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轻微;90(含90)分以上为正常,表示单位消防设施运行正常。设定三级预警分值计算规则和公式:分值计算规则如表1所示(权重占比可根据各地消防工作实际配置)分值计算公式:S=100-((GZL_V1*GZL_V2)+(GZHFSC_V1*GZHFSC_V2)+(FX_V1*FX_V2)),其中S表示总得分。2.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等级设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等级级别:60分以下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较差的单位;60-80(不含80)分以内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一般的单位;80-90(不含90)分以内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良好的单位;90(含90)分以上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优秀的单位。设定消防安全管理质态三级等级分值计算规则和公式:分值计算规则如表2所示(权重占比可根据各地消防工作实际配置)分值计算公式:S=100-((TGL_V1*TGL_V2)+(WBPC_V1*WBPC_V2)+(YJFZ_V1*YJFZ_V2)),其中S表示总得分。3.定时生成分析结果预警检测:由系统开启定时检测(每天),抽取以上所需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以单位信息、得分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呈现,同时按照预警级别作出相应操作。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由系统开启定时检测(每周),抽取单位消控室值班情况数据,计算脱岗率,再拿脱岗率和单位预警分值按照质态分析公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以单位信息、得分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呈现。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单位消防设施故障隐患预警级别以及消防安全管理质态情况,加以人工干预后形成检查指令,督促并跟踪消防隐患问题整改。

三、基于联网监测数据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的意义

通过该模型建设应用,消防部门可有效掌握全市联网单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提升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设施完好率以及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位率。

(一)提供火灾风险分析决策依据

根据监测数据,并按照预定规则生成消防隐患红、黄、蓝三级预警,并结合单位消防控制室视频查岗以及消防设施维保情况实现对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进行评级,为各级消防部门、联网单位进行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形势研判提供决策依据。

(二)督促企业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联网单位消防设施隐患预警以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情况,及时通过系统内置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精确信息投送,督促提醒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维护,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3]。

(三)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各级消防部门可依据模型分析产生的联网单位消防设施隐患预警以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对联网单位消防管理状况不好或存在隐患的单位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数据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需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和深度挖掘。本文提出的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显示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质态分析评估,有助于排查单位消防安全隐患风险,提升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存喜.如何更好地发挥物联网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6(5):42-43.

[2]杨琳.物联网背景下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探究[J].科技资讯,2018(3):14-15.

消防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消防产品质量;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影响

近些年,城市内部建筑密度呈现日渐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如何保障建筑消防安全成为核心问题。首先,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定期做好消防产品的检查工作,保证所有消防产品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其次,注重对市场流通渠道中的消防产品及关联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从根本上阻断不合格产品进入市面。最后,还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计的审核,使其符合国家以及建筑行业的消防工程实施标准。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消防产品质量,提升建筑消防的安全系数。此外,监管部门要持续完善消防产品监督策略,用于指导和约束消防产品的质量安全,给予人们良好的生命安全保障,实现建筑结构功能最优化。

一、消防产品质量对建筑消防管理的突出影响

消防产品是一种专业型设备,主要用于火灾事故的灭火以及救援等工作,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借助消防产品辅助扑救,能为群众安全逃离火灾现场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实际灭火及救援阶段,消防产品对扑救时间、过程以及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如果消防产品存在质量缺陷问题,在实际应用阶段不能发挥其最大用途,会使火灾事故延展和扩大,带来更严重的损失,所以消防产品质量对社会大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重要价值。但是就当前市场现状来看,很多销售中的消防产品并不能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甚至存在部分劣质消防产品,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难度,而且在遇到火灾事故时,使用劣质消防产品进行灭火,根本不能发挥出消防产品的消防作用,还可能在使用消防产品过程中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最终给社会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想要保证火灾控制达到理想效果,就应该对消防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高度重视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干预,保证所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使其能在使用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减少火灾事故风险以及不良影响。以消防泵为例,消防泵作为重要的消防设备之一,具有较强的灭火能力,如果消防泵存在质量缺陷或某种使用性能不达标,出现火灾时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比如短路、欠压等问题,不能及时的供应水源,就会增加火灾救援难度,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在建筑消防施工阶段,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正视消防设备质量对建筑消防安全的影响,选择质量达标的消防泵设备,并且根据消防泵的检修周期合理安排排查工作,侧重检查消防泵的运行情况、水压以及电源供给等方面,依据最终的检查结果科学开展设备维修及保养工作,切实提升消防泵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现阶段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消防产品质量鉴定结果不理想

消防产品未经使用时,很难直观辨别、判断和发现其质量问题,即使消防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也是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的。灭火器等消防产品都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保质期较短,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检测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损耗大量的消防产品,因此,非使用阶段的消防产品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致使火灾事故出现时,无法发挥出消防产品的自身作用和价值,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增加后续救援难度。消防产品的特殊性给其质量鉴定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难题,尽管是专业人士也不能直接辨别其质量,对此,亟须完善消防产品鉴定手段,可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维护消防产品的市场秩序,严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渠道,严厉打击和惩治消防产品的制假和售假行为。

(二)市场中的虚假销售行为严重

当前的消防产品市场中,存在不法商家销售伪劣消防产品的问题,这些消防产品往往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部分消防产品的生产厂家选用产品外观相近但是内在材料价格低廉且质量无法保障的原材料,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比较注重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以及消防产品,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埋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我国及各级管理部门已经明确规定了消防产品的生产标准,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除,直接影响消防市场的秩序性。比如,消防栓生产材料不合格,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扑灭初起火灾,进而增加了火灾隐患;生产过程使用价值低廉的铝制材料,或者选择塑料材质,使消防市场秩序更加混乱,影响消防产品的威信度,甚至会影响社会各领域的安稳、长远发展。

三、强化消防产品质量检测的路径

(一)加大对消防产品的监管力度

为了创设规范、秩序的消防产品市场环境,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细致划分监管职责和权利,为消防产品市场的顺利运转起到管理和维护作用。例如,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手段强化对消防产品的监管,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对消防产品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对于行为恶劣的商家吊销其经营许可证,通过这样严格的监管方式及时消除劣质的消防产品。除此之外,与工商管理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协商制定完善化的监督管理方案,将市场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创设优良的消防产品市场销售环境。

(二)规范消防产品检测操作流程

在保证所有销售范围内的消防产品全部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同时,指派专业的质检人员定期展开消防产品检查,高度重视并全面做好一次性消耗消防产品的质量检验,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判断消防产品质量情况。在进行抽样检测前,根据实际检测需要确定抽样检测数量,详细记录样品检测的各项数据,保证检测过程完全依照检测标准执行,确保检测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消防产品的使用寿命较短,实际检测过程要注重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规格型号等,如果检查发现存在过期问题,监管部门必须及时告知商家将过期产品回收。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根据有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封存或没收处理,在查明质量调查结果后对商家和生产商进行严厉的处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同时可以把明知故犯的单位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限制其项目开发或审批权力,通过层层管辖的方式科学控制消防产品质量,使消防产品检测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加强对建筑消防施工质量的控制

建筑消防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及安全,加强消防施工质量管控是提升建筑整体建设质量的有效方式,可执行建筑消防设施订货验收制度,对不同批次的建筑消防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防止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实际检查过程应注重检查以下方面:(1)检查消防设施的安装与产品本身是否相符;(2)检查产品相关手续是否齐全等。如果存在任何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取得沟通,并责令整改,严肃查处劣质产品。在建筑工程验收阶段,全面登记建筑消防各设施数量、型号、位置等,同时做好消防产品的手续检查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消防产品质量的检验力度和水平,对于现存的工程验收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不得将存在消防设施质量问题的工程直接投入使用,维护建筑消防安全。

(四)严格把控消防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消防施工监管成效决定着建筑结构的消防功能,如果监管队伍资质不足,或者技术不配套,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纰漏和不足,对此,应积极改革当前的监管模式,根据实际监管需要成立专门的中介机构,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管,以更专业的角度开展消防产品及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管,及时解决建筑消防施工中的各类问题,保障建筑消防施工质量。建立多层次的检测机构,目前我国主要有四个部级质检中心进行消防产品的检测,在消防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前,应具有相应法定检测机构的鉴定证书,但是一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不够严谨,导致很多质量问题出现。检测机构应加强巡视检查力度,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根据实际的检测需要进一步完善机构巡查方法,逐步提高产品质量。

(五)注重提升监管人员的综合素养

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消防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消防产品随处可见,消防产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产品种类呈现出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消防救援能力。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熟知新的消防知识以及不同种类消防产品的使用方法,确保建筑消防产品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消防产品的准入要求、质量判断和检验流程及操作方法等,要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提升监管成效,满足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各基层监督及管理队伍应通过常规化的业务训练,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帮助工作人员获取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实践技能,在实际监管任务执行阶段,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控制消防产品质量。

(六)全面抵制劣质产品

对消防产品制造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督促,是保障消防产品制造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指导生产制造单位形成完善化的质量管理系统,以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为出发点,对消防产品及其相关生产作业进行严格监管。与此同时,务必加强对生产制造、检修以及销售等相关单位的全面审查,具体包括消防工程企业、设备检验机构等。在实际监督检查工作中,务必根据行业准入标准、法规制度要求等,将当前存在质量问题的消防产品排查出来,要求不合规定的企业全面整改,规范整个行业市场秩序。例如,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发现了造假犯罪团伙,要对其关联的生产企业一同进行整治,通过经济上的惩罚以及停业整顿等措施,让这些企业充分认识到生产劣质产品的严重性。此外,还要根据企业给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进行立案调查,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惩治,全面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七)强化对消防产品监管的宣传力度

加强消防产品的监管才能有效避免劣质消防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实际的监管工作需要从宣传工作做起,一方面,加强内部宣传。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人员要正视加强消防产品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宣传的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定期更新平台中的消防产品信息、监管要点以及有关的技术信息等,让监管人员掌握前沿的信息,潜移默化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重视程度,使其自觉开展消防产品检查,有效控制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中。另一方面,加强外部信息的宣传,与各区域的消防部门形成协作关系,积极宣传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质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媒体部门不断扩大宣传范围,为消防产品监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另外,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定期举办工作研讨会,在会议中重点强调消防产品的监管重点、要点等,研讨出具有阶段性的管理目标及管理计划,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提升消防产品的监管质量和整体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产品是整个消防系统中极其重要的辅助设备,在防控火灾隐患中具有突出价值,尤其是发生意外时可以为人员逃生争取时间,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如果消防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必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建筑消防设计阶段,需要全面做好消防产品质量检查,前提是要认识到保障消防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将产品质量以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厉对待伪劣产品等制假、售假问题,净化消防产品市场环境,从而有效维护公共消防安全,营造安全可靠的建筑空间环境,为民生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夯实基础,这也是建筑消防设计及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沈国松,彭腾.消防产品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9,05(15):67-68.

[2]张艳,徐晶晶.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今日消防,2020,05(05):88-89.

[3]张倩,张芳.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今日消防,2020,05(02):116.

[4]张静波,裴锴.新时期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应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10):45-46.

[5]谭双源.消防产品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模式改进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08):150-151.

[6]郑盈超,侯晓华.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243.

消防管理范文篇8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水上消防工作,保护船舶、港口码头及沿岸的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管辖范围的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中外民用船舶、港口码头以及沿岸与水上消防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管理部门)

市公安局是本市水上消防工作的主管部门。市消防局负责本市水上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水上消防监督站(以下称“市水上消防监督站”)负责具体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水上消防监督工作。

第二章火灾预防

第四条(消防设施建设)

在水域和沿岸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时,应当按城市规划建设消防站(包括消防艇专用码头)和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防火设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建设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动经过审核同意的防火设计图纸。

第六条(防火员和消防设备)

单位应当配备必需的防火员,并按规定配置、保养、更新消防器材、设备。

营运船舶必须配备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消防设备。

第七条(码头、仓库、储供油设施的设置)

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码头、仓库,应当按消防规范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对不符合消防规范的码头、仓库,必须进行改造或迁移。

不得擅自在水上设置固定的储油、供油设施。

第八条(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

运输、装卸、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当持有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签发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二)船舶载运、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当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供有关情况;有专用码头的,还应当向**港务局提供船舶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情况;

(三)船舶运输、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当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消防监护、消防护航;对拒不接受消防监护、消防护航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通知,不予安排作业。消防监护、消防护航的收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码头,应当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器材及防火围控设施,并持有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颁发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

(五)从事运输、装卸、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有关操作人员,应当持有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颁发的《**市化学危险品作业证》。船员作业涉及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按有关规定管理。

第九条(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检查)

港口客运部门应当配备必需的专(兼)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检查员和安全检测仪器,对旅客携带和托运的行李进行检查。

严禁旅客擅自携带、托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进站、上船。

第十条(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明火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单位需明火作业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明火作业的审批部门指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动用明火条件和消防措施落实情况后,及时作出审批决定;

(二)油库和船舶的机舱、油舱等危险场所,应当按规定测爆合格后方能动用明火;

(三)明火作业时,有关单位应当按规定派员在现场看火,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

(四)明火作业审批人员和看火人员,应当持有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颁发的《**市明火作业审批资格证》和《**市明火作业看火监护证》,从事焊工作业的人员应当持有市劳动局颁发的《**市特种职业操作证》。

第十一条(拖轮消防两用船)

拖轮消防两用船应当保持良好的灭火状态,火灾发生时,应当服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统一调动指挥。

第三章消防监督

第十二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职责)

市公安局应当根据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有利于加强水上消防工作的原则,确定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水上消防监督工作的职责分工。

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规定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的审核和施工中的消防监督,并参加竣工验收;

(二)按规定负责明火作业的审批和监督;

(三)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运输、装卸、储存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载运该类物品的船舶进行消防监护或护航;

(四)对消防器材、设备的配置、管理、维修、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负责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的调查、鉴定和处理;

(六)负责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专(兼)职防火员的业务指导。

第十三条(市水上消防监督站职责)

市水上消防监督站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部署、检查、监督、协调全市水上消防工作;

(二)对有关单位的公安消防、保卫部门进行消防业务指导;

(三)必要时可对中外民用船舶(包括修理、建造中的船舶)以及与水上消防安全相关的单位及其运输、装卸、储存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四)按规定负责有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的审核和施工中的消防监督,并参加竣工验收;

(五)负责特大火灾的调查、鉴定和处理;

(六)市公安局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监督程序规定)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按国家和本市有关公安消防监督程序的规定,实施水上消防监督管理。

第四章火灾扑救

第十五条(火灾报警)

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报警。

单位发生火灾,必须及时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灭火指挥)

船舶发生火灾,在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前,由船长指挥自救;在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扑救。

火灾扑救时,其他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服从市消防局统一指挥。

海上船舶、设施、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火灾,由**海上搜救中心或者海上安全监督局组织扑救。

第十七条(火灾现场交通秩序)

船舶、水上设施发生火灾,由港务监督部门负责维护火灾现场水上交通秩序。

第十八条(灭火保障)

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时,车辆渡轮应当保证消防车迅速通行;消防艇赶赴火灾现场时,沿途其他船只应当及时避让,保证水道畅通。在紧急情况下,火灾现场指挥员根据需要有权调动有关单位的船舶和救助设备,协同灭火。

第十九条(灭火补偿)

对参加扑救火灾的外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伍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的费用,发生火灾的单位参加保险的,按照有关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未参加保险的,由发生火灾的单位负责补偿。

对外籍船舶(包括挂外国旗的远洋租船)和在国外投保火险的国内运输船舶的火灾扑救收费,按交通部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条(奖励)

对水上消防管理工作作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安部门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报请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处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的,由公安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市消防监督管理处罚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消防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消防;智慧消防;物联网;智慧城市;社会消防;安全

管理困境,以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最为令人堪忧。为了迎合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实现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智能化,以“智慧消防”为核心理念,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技术充分应用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已成为消防安全领域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国家与政府加大了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相应的法律法规与配套的技术规范纷纷出台,消防产品的功能与消防技术的实用性不断完善,预防火灾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层次得到了较大提升。从整体来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就近年来各地火灾的数据与情况而言,社会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涉及社会单位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且屡禁不止,直接反映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具体看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值班人员消防业务生疏、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管理不足、消防警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2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技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结合的可行性

所谓物联网技术,就是以既成协议为基础准则,将信息传感设备作为媒介,实现物品与互联网的连接,目的在于实施信息的通讯与交换,完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其核心是互联网技术,所依托的信息传感设备包括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智慧城市理念是借助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和整合,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型的运行和管理[1]。其导向是城市公共安全、环保、城市服务、工商业等领域的需求,前提条件是城市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处理。本质上,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反映,因而兼具集中性与系统性。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对智慧消防进行充分应用,可以强化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质量与维护的全面性,进而全面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有助于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缓解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实现社会公共的消防管理信息与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移动办公与远程监管模式的构建。

3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

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前端联网设备、报警监控网络、监控中心系统等。借助该平台,可以及时并准确掌握设备运转、火灾形势、人员巡检等具体情况,同时平台还提供火灾监督查询及用户服务功能。物联网消防安全管理平台的主要优势为:第一,反应迅速,对危险源反馈及时。该平台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和视频图像会在第一时间将各单位的危险情况进行反馈,并依据危险情况与等级进行分级分色显示;第二,险情获取与火源定位准确。该平台以GPS定位系统与GIS信息系统为主要工具,可以在第一时间定位火灾现场并提供最佳的灭火路线,同时会提供火灾现场周围消防设施的具体状态,为消防人员灭火节约时间;第三,工作监督严格。该平台可以实时地清晰反映各单位消防自检与消防执法人员巡查的情况,凭借传感器与视频的物联化,可以避免打卡后脱离岗位的问题。

3.2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借助有线、无线通讯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各建筑物内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互联互通,并借助GIS信息系统的定位功能,以视频监控联动的方式实现各社会单位的火灾实时监控,同时集中管理消防设施,提升消防设施管理的科学性与标准化。而视频监控的应用不仅可以在PC电脑终端进行观察与视频录像,还可以借助手机APP软件,实现移动性监控,以提高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的实时性,打破监控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设置以应用层的用户需求为核心,其用户主要包括监控指挥中心、公安消防管理部门、联网单位等。监控指挥中心的用户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因而其有权限应用系统中的全部信息[2]。其功能主要包括实时火警监控、联动视频监控、GIS定位、消防设备管理监督、值班人员巡查等;借助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定位火灾位置,并结合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消防监控。其功能主要有实时火警联动、消防设备管理监督、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查询等;联网单位不仅是消防服务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监控对象,对其来说,该系统的功能包括考勤管理、消防设施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查询、消防知识与技能学习等功能。

3.3智慧消防平台

所谓智慧消防平台,其基础支撑是对互联网、物联网、数据融合、云计算等进行综合应用的新型信息技术,主要针对数据的搜集、储存、分析等环节,通过适应消防管理体制与各种消防管理应用而构建的一种平台。其功能在于实现预警自动化、救援智能化和业务管理精细化,以其功能的实现为基本原则对智慧消防平台进行构建。智慧消防平台的构建需要对如下重点项目进行建设:第一,火灾预警自动化。构建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消防报警设备、消防用电、消防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建设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对化工、人员密集建筑区等进行严格监控。同时需要开发并应用区域火灾分析评估系统,依据火灾风险的高低进行安排预防火灾的实施部署;第二,灭火应急救援智能化。该系统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作战人员变成模块化系统、消防移动智能指挥等为基础保障。其中尤其需要明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有赖于预案实施与火灾中的横向互联及纵向贯通,如此才能保障信息搜集的顺畅性。第三,部队管理精细化。应用该系统的目的在于规范消防部队的培训与管理,包括各级官兵的培训与模拟训练,与消防车辆的管理。其中以消防车辆实时管理系统为侧重点,将GPS、GIS、RS、“北斗”等定位系统综合运用,实现消防车辆的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3.4智能巡检

智能巡检系统是将物联网应用到城市消防设施巡检中,充分应用并发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网络的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消防栓信息维护、消防栓巡检展示及巡检数据分析三部分[3]。其中,消防栓信息维护主要基于Android平台,利用移动终端对消防栓进行注册,然后通过编辑与整理,将有效数据信息发送到服务端;消防巡检展示可以实现GIS展示、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消防栓巡检、地图可视化;巡检数据分析主要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巡检信息与数据依据选定维度展开分析与处理。该系统可以拓展消防设施之间和消防设施与巡检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有助于降低人工参与度与操作度,对实现消防巡检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智能巡检系统可以将消防设施巡检的业务范围拓宽,促进消防设施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4智慧消防项目设备结构图

由其结构可以得知,智慧消防系统以物联网为技术依托,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消防疏散通道、消防车道、控制室人员在岗状态等方面的监测初步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

5智慧消防的应用趋势与前景展望

智慧消防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缩减了消防工作的管理成本,弥补了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故障率高、数据处理方式落后、值班制度执行不彻底等问题,同时赋予建筑消防设施智能化、自动化,实现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然而,通过实地考察,在目前智慧消防运行的系统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对不尽责行为不能做到定性与定量处理;系统应用终端普遍以PC计算机终端为主,不能广泛普及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重点单位的应急疏散演练模型与灭火预案的开发相对比较流于表面[4]。总而言之,智慧消防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依旧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有待相关职能部门与研究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完善系统的功能与实效性。

6结论

消防管理范文篇10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4、消防器材管理:(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2、用火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4)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单位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九)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各项技术考核应达到规定的指标。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1、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2、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十一)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十二)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1、对消防安全工作作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E、谎报火警;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H、阻塞消防通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D、强迫其他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损失轻微的),但能主动坦白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挽回损失的肇事者或责任人可视情况予以减轻或免予处罚为了帮助工程监督、检测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