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4:53:28

瓦斯范文篇1

煤层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是采用从岩巷或煤巷向煤层打钻孔,通过往钻孔内下测压管来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封孔材料可以根据测压的需要和封孔段岩石的破碎程度和致密程度采用黄泥、水泥浆、胶圈或采用胶囊-压力黏液。当封孔段岩层坚硬致密时一般采用水泥沙浆加入膨胀剂封孔,当封孔段岩性为泥岩或者有煤线或者直接在煤层中打测压钻孔时一般采用胶囊-压力黏液封孔。

水泥浆的稀稠、是否存在颗粒对封闭是否严密有着直接影响,水泥浆过稀将导致凝固后存在较大的空间,测量室增大。钻孔倾角变化将影响测量室长度的变化,测量室过长则封孔段长度将减小,在钻孔壁破碎的情况下必然封孔不严密,钻孔内的瓦斯在压力梯度的影响下将沿着裂隙向巷道涌出,在这种情况下,所测定出来的瓦斯压力小于实际瓦斯压力值。

测定出来的压力是否为煤层实际瓦斯压力将取决于泡沫封孔段的长度与黏液段的长度和黏液的压力,当钻孔深度较长时,可以多设置几段黏液段,中间用泡沫封孔段隔开。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之前估计一个煤层瓦斯压力P1,黏液的压力P2可以通过连接在黏液管外面的注液泵来调节,在测定过程中始终保持P2>P1,压力表稳定时所测得的压力即煤层的瓦斯压力。这种封孔方法可以在岩层破碎段或煤线段通过注黏液来封堵钻孔内的裂隙,较采用水泥浆封孔所测得的瓦斯压力更接近煤层的实际瓦斯压力。缺点在于当钻孔内破碎段较多或者煤线较多时,封孔工艺复杂并且黏液管始终连接着注液泵,设备浪费较大。

2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

众所周知,瓦斯在煤体中呈现出两种状态,在渗透空间内的瓦斯主要呈自由状态,称为自由瓦斯或游离瓦斯,由于瓦斯分子的自由热运动,显示出相应的瓦斯压力,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气体状态方程。另一种在微孔内主要呈吸附状态存在于微孔表面上和煤的粒子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孔隙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这部分瓦斯称为吸附瓦斯。在煤层中施工钻孔后,由于煤体瓦斯与外界大气之间存在压力差,煤体中的游离瓦斯将随着煤体的暴露逐渐解吸出来,直到煤体瓦斯与外界大气之间压力平衡。此时,煤体内能解吸出来的瓦斯已经全部解吸出来,只剩下不能解吸的那部分瓦斯,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过程中,这部分瓦斯也叫残余瓦斯。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就是通过测定煤层最大解吸瓦斯量,利用实验室测定的煤样吸附常数来反算煤层瓦斯压力。

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时,在煤巷掘进面向原始煤体打2个直径42mm的钻孔,钻孔深度大于10m,从第4m开始,每2m用德国产EL.KD_02型电容栅瓦斯解吸仪测定一次煤层瓦斯含量。测量结束后在打钻地点取全断面煤层煤样送实验室测定煤层瓦斯吸附常数,以便计算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

直接法测定得到的煤层瓦斯压力与间接法测定的煤层瓦斯压力在数值上相差很小,误差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而在断层等构造不能采用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地方,完全可以采用间接法来测定煤层的瓦斯压力。并且,在同一地点也可以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相结合来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以保证所测定出来的瓦斯压力为真实准确的。3结论

(1)与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相比,间接法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施工测压钻孔、材料浪费少等优点,尤其是不受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的影响,可广泛应用在探构造、揭石门等场所。

(2)与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相比,直接法具有不取样进行试验室测定、操作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但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大,布孔以前需对附近的地质构造进行考察。

(3)从测定结果看,直接法所测定得到的瓦斯压力普遍必间接法测定得到的瓦斯压力值小,原因在于采用直接法测定时瓦斯压力受封孔质量等的影响,但相差很小,误差在许可的范围内,在实际测定中可以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互相验证,确保测得的瓦斯压力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程五一,张序明,吴福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理论及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瓦斯范文篇2

**年是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提出的、国务院确定的“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目标的攻坚年,也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办能源〔**〕1044号,以下简称《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47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关键年。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保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认真组织实施《规划》,以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为目标,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为核心,以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为关键,以加强煤矿企业基础管理为重点,完善瓦斯防治工作体系,加大安全技改投入,推进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层气输送管线建设,促进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防治目标

**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控制指标: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确保下降2%;力争控制一次死亡5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瓦斯事故,煤矿瓦斯事故起数控制在313起,死亡人数控制在1266人以下。

**年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目标:煤矿瓦斯抽采量34亿立方米,利用15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产能达到13亿立方米,抽采9亿立方米,利用7亿立方米。

三、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建设。

把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各地要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机构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全面负责为核心的责任制度体系,依法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责任制。各省(区、市)瓦斯防治办公室要加强各方面力量协调,集中精力解决本地区突出问题,并落实专人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流工作,为科学决策和相互交流借鉴提供支撑。

(二)坚持和完善煤矿瓦斯防治目标考核管理。

按照八部委局联合印发的《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发改能源〔**〕1119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关省(区、市)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将瓦斯事故控制指标和抽采利用目标分解到安全重点监控企业,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并对指标和目标完成情况实行重奖重罚。

(三)加强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和利用的协调。

一是各地要加强煤层气资源区块整体规划和协调开发工作,重点推进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地煤层气产业化开发规划工作,避免在整装区块内出现小规模、分散开发利用的局面,防止资源和资金浪费。二是清理整顿煤层气和煤炭资源的矿业权交叉问题,促进煤层气和煤炭资源协调开发。三是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煤层气对外合作模式,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四是建成沁水—晋城、端氏—晋城—博爱等煤层气长输管线建设,启动三交—陕京2线等煤层气长输管线建设的前期工作。

(四)认真抓好煤矿瓦斯防治基础工作。

进一步明确企业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116号),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监测监控手段,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工作地点、每个工作环节不留隐患,夯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基础。制定超能力生产处罚办法,严格加强监管,严禁矿井超能力、超强度生产。落实四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16号),引导企业优化设计、发展机械化、合理集中生产,减头减面减人。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监管和监察,控制入井人员和在同一采区工作人员数量。组织全国或区域性煤矿“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检查,促进煤矿抓好瓦斯防治基础工作。

(五)着重抓住瓦斯重灾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把瓦斯重灾区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煤矿企业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作为重点,继续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这些企业提高预防瓦斯事故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档案,跟踪和掌握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的进展,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依托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期分批对45户安全重点监控煤矿负责人进行培训,**年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0期,培训400人。尽快组织专家“会诊”回头看活动,除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外,重点检查企业瓦斯治理方案和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国债安全技改资金使用、瓦斯抽采系统建立和瓦斯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和运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人员安全培训等。

(六)推进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小煤矿清理整顿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82号)精神,把清理整顿24处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矿区和34处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小煤矿工作,作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的根本性措施之一,逐个矿区清理,逐个小煤矿整顿,牢牢抓住不放。一是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二是严禁在这些区域新建小煤矿;三是对现有小煤矿进行清理整顿,依托有瓦斯治理经验、有技术和管理基础的大型煤矿企业,实施资源整合、联合改造或委托其管理。**年要力争完成这58处矿区的小煤矿清理整顿工作。

(七)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的启动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矿瓦斯、火灾与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有效的科技支撑。加快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围绕制约煤矿瓦斯防治的重大问题组织攻关。适时召开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和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着力推进淮南、沈阳矿区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煤层群条件瓦斯治理与利用,松藻、郑州、抚顺、焦作矿区严重突出矿井的瓦斯治理与利用,淮北、阳泉矿区自然发火严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与利用,晋城、鹤岗矿区先抽采瓦斯、后开采煤炭示范工程建设。同时,组织开展松软突出煤层空气钻进设备、松软突出煤层螺旋钻进设备、井下水平长钻孔设备、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技术与设备、远距离防突控制钻机、地面欠平衡车载钻机、瓦斯抽采风流监测与智能控制等8项重大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专项研发。

瓦斯范文篇3

1国外瓦斯利用状况

目前,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其中,以美国的煤层气产业化经营最成熟,发展速度也最快。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率先成功开采煤层气以来,经过20多年不断地开发和研究,煤层气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能源。澳大利亚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得也相当快。目前,煤层气的生产已成为昆士兰地区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已有多年历史。其中,英国主要把煤层气用于发电或汽车燃料;乌克兰主要用于供暖、汽车燃料;日本除把煤层气用作发电和内燃机燃料外,还用来作为廉价的化工原料。

2国内瓦斯利用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抽排的煤层气资源与开采的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但利用率却很低。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还在发展中。造成我国煤矿瓦斯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①抽排瓦斯浓度较低,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相关的安全规程,只能排空而难以利用;②抽采规模小而分散,不便于集中利用;③缺乏政府和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

3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技术现状

因煤矿大多分布在较偏远的地方,瓦斯民用项目要敷设大量的中低压管网和入户管网,投资成本较大,而且民用消耗瓦斯气量少,达不到一定规模,因此瓦斯民用项目收回投资比较困难。燃气锅炉利用瓦斯为燃料,虽然消耗瓦斯气量大,但是,使用燃气锅炉热效率较低,还受季节性限制,加之采暖收费低,因此锅炉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差。利用瓦斯生产化工产品,经济性差,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瓦斯发电是利用目前成熟的内燃机技术,仅对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加以改造,技术较为可靠。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三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瓦斯发电已成为目前煤矿瓦斯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煤矿瓦斯开采方式的不同,煤矿瓦斯中CH的含量会有显著不同,其利用技术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类:①通过地面钻井开采,采出CH浓度多大于90%的煤矿瓦斯(目前约占煤矿瓦斯总量的1%左右),其成份特性类似天然气。此类气体可利用天然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或作为民用燃料、化工原料等,利用技术相对简单且成熟。②通过井下瓦斯抽采系统和地面输气系统,采出c}I4浓度范围多在3-80%之间的煤矿瓦斯(目前约占煤矿瓦斯总量的15%左右,其中的2/3浓度都低于30%),由于涉及到爆炸危险,一般对其应用都局限于浓度为30%以上部分。浓度在6-30%部分的利用是一个难点,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拥有此项安全利用技术,并已在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矿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③通过煤矿通风排出的煤矿瓦斯,CH含量一般低于l%,称之为风排瓦斯(俗称乏风)。这部分煤矿瓦斯由于C}{4浓度太低,利用技术难度较大,基本都被排空。我国相关企业正在准备对这部分瓦斯进行处理和利用。总之,目前煤矿瓦斯综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利用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煤矿瓦斯利用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发电,在发电的基础上实现冷、热、电三联供,以人为本,改善煤矿职工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节能减排。

4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成果

我国一直致力于煤矿瓦斯全方位利用的研究,最终目标是实现瓦斯零排放。为此我国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走自主知识产权之路。目前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2项重要的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将知识产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根据c}L浓度的不同,研究的瓦斯利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包括以下种:CH浓度在60%以上的特高浓度瓦斯,进行CH提纯利用;CUrt浓度在30~60%之间的高浓度瓦斯,采用高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发电;c也浓度在8-30%之间的低浓度瓦斯,通过发明煤矿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及发电技术,实现了低浓度瓦斯发电的目的;;C儿浓度在4~8%之间的特低浓度的瓦斯,采用燃油引燃式瓦斯发电机组发电:抽排瓦斯CH浓度在4%以下的,与煤矿乏风混合后,氧化处理,先发电后制冷,制热,进行热量阶梯利用。

瓦斯范文篇4

关键词:瓦斯抽采泵;化学清洗;除垢工艺

新庄孜矿井田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建造,共含煤46层,煤层总厚35.6m,煤的牌号为焦煤和气、肥煤等。由于煤系地层厚度大,其发育的暗色页岩又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所以煤层瓦斯的生成条件极为优越〔1〕。对于此类高瓦斯矿井,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是减少瓦斯涌出、预防瓦斯超限、降低瓦斯积聚的首先方法〔2-3〕。瓦斯抽采泵是瓦斯抽采系统中的一种必备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水垢是影响瓦斯抽采泵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4〕。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排站安装有2台2BE1型水环式真空泵,其中1台使用,另1台备用。

由于瓦斯抽采泵在运行中循环水的浓缩、结晶等问题导致各种离子的聚积附着在叶轮和泵壳内部的金属表面形成水垢。结垢后由于垢的腐蚀作用以及水中微生物和有机质的影响,继续作用下形成大量的成分复杂、硬度更大的水垢,且成垢速度会逐步增大。逐渐导致瓦斯抽采泵内循环水量减少,绝对吸入压强变小。虽然瓦斯泵在运行,但实际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结垢现象严重,导致瓦斯抽采泵的运行负荷增加,开机电流大幅上升。在未酸洗前,由于结垢严重,经常导致水泵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因开机电流太大而导致跳闸和线路烧毁等现象,影响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无法及时将井下煤层的瓦斯及时抽出,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化学清洗是短时间内清除水垢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手段〔5-6〕,瓦斯抽采泵化学清洗系统的设计和清洗工艺的研究是顺利完成泵体化学清洗除垢的基础。根据前期对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采泵系统循环水水质及垢样组分特点的分析,研究了瓦斯抽采泵运行循环清洗工艺,建立一套系统、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酸洗工艺。

1瓦斯抽采泵化学清洗系统的设计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采泵化学清洗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

1-防爆耐酸化工泵;2-进液管线;3-叶轮间空腔;

4-水环式真空泵;5-出液管线;6-水环式真空泵排污;

7-酸槽排污;8-自来水;9-循环配液酸槽

图1瓦斯抽采泵化学清洗系统

2化学清洗施工前的准备(1)主要施工设备和清洗原材料。循环配液酸槽、防爆清洗泵、pHs-2C酸度计、浊度计、工业级的氢氧化钠,OP-10,盐酸,柠檬酸,复配混合缓蚀剂,Fe3+抑制剂等。

(2)清洗过程监测项目及方法。化学清洗过程的检测包括盐酸浓度、柠檬酸、铁离子浓度、浊度等常规项目的监测,检测方法见参考文献〔5〕。

3清洗工艺步序的确定

根据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及以往的清洗经验,确定清洗工艺过程为水冲洗、酸洗、酸洗后水冲洗、漂洗、钝化5个步骤。

(1)水冲洗。水冲洗的目的是将水环式真空泵内可能存在的一些污物和松软水垢冲洗掉,同时检查全系统尤其是临时系统有无泄漏。启动防爆耐酸化工泵,向水环式真空泵内进水,同时排放,流速要求达到0.5~1.5m/s。观察临时管线和全系统有无泄露或异常情况,清洗泵及其他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当全系统无异常情况、无泄漏,排水清澈透明无杂物,水冲洗结束。

(2)酸洗。酸洗是利用酸洗药剂与垢块、锈蚀产物起反应,生成水溶性物质,从而使水环式真空泵内表面清洁。用自来水、0.4%复配缓蚀剂、6.0%盐酸+8.0%柠檬酸+0.6%OP-10+0.5%Fe3+抑制剂配制成酸洗药剂,同时启动瓦斯抽采泵,循环清洗。根据泵体温度变化,确定瓦斯抽采泵的关停,定时分析检测,及时补加相关药剂。当酸浓度和铁离子浓度达到稳定,瓦斯抽采泵启动电流降低至正常值时,可结束酸洗。酸洗后,取出腐蚀试片,称重计算腐蚀率。

(3)酸洗后水冲洗。排净酸洗液后,用大流量水冲洗以除去脱落的垢物和残存的酸液,当排水清澈无杂物、pH值>4、铁离子浓度<50mg/L,水冲洗结束。

(4)漂洗。漂洗的目的是除去水冲洗时金属表面产生的二次浮锈,以保证钝化效果。配制好漂洗药剂(0.3%柠檬酸+0.3%复配缓蚀剂),启动防爆耐酸化工泵,将漂洗试剂注入水环式真空泵,启动瓦斯抽采泵,运行漂洗。当酸浓度、铁离子浓度都已稳定,漂洗结束。

(5)钝化。钝化的目的是防止酸洗后处于活性状态的金属表面重新氧化而产生锈蚀。漂洗结束后,用氨水调pH至9.5~10,补加钝化药剂(2.0%亚硝酸钠+1.0%磷酸三钠),升温至50℃左右钝化。

4瓦斯抽采泵的化学清洗

2007年10月19日对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排站对2BE1型瓦斯抽采泵进行了酸洗工艺研究。

4.1酸洗

在瓦斯抽采泵酸洗过程中可以发现盐酸浓度变化较为明显,如图2所示,酸洗8h后,盐酸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柠檬酸浓度的变化总趋势与盐酸基本相似,但在最初阶段变化趋势较为平缓。酸洗过程中浊度在前几个小时呈缓慢上升趋势,随后急剧上升,然后达到稳定,如图3所示。清洗液中Fe3+和总铁浓度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然后增长趋势变缓,如图4所示。

由于泵体内部水垢很多,且盐酸与垢块的反应速度很快,柠檬酸与垢块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酸洗最初阶段盐酸消耗量比较大,所以在酸洗的最初阶段,为维持除垢反应,不断向清洗系统补加清洗液,监测过程中发现清洗液中盐酸的浓度变化幅度不断减小时,停止加清洗液。此时柠檬酸对垢样的反应占主导地位,当泵内水垢基本反应完毕后,酸就会与泵体铁发生反应,由于有缓蚀剂的保护,故此反应非常缓慢,所以酸的浓度基本保持恒定。

浊度是反应清洗液中悬浮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浊度越大说明清洗液中悬浮的颗粒越多。在酸洗的前几个小时,虽然酸液和水垢发生了剧烈反应,会在清洗液中形成较多悬浮颗粒,但由于向清洗系统中不断补充清洗液,对整个系统中的清洗溶液起到稀释作用,所以最初阶段浊度的变化趋势较为缓慢。停止向系统补充清洗液后,浊度急剧上升,当反应基本完成后,清洗液的浊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浊度是指示酸洗是否结束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酸洗过程中,Fe

3+和总铁的浓度必须随时监测。Fe3+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Fe3+阴极还原的平衡电位较正,它是一种良好的阴极去极化剂,其还原反应是很容易进行的,在Fe3+被还原的同时,就有等量的金属被腐蚀下来,其反应式如下:2Fe3++Fe(基体金属)→3Fe2+阳极反应Fe→Fe2++2e阴极反应Fe3++e→Fe2+现有的试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Fe3+浓度范围内,腐蚀速度的增加与Fe3+浓度成线性关系,Fe3+的腐蚀受扩散控制,因此与溶液的流动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此外,Fe3+除加速腐蚀外,更严重的是有引起小孔腐蚀的危险。因此,钢铁酸洗时,在酸液中溶解的Fe3+越多,则清洗液的腐蚀倾向亦越严重。因此控制酸洗液中Fe3+的量是酸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瓦斯抽采泵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为钙、镁的盐类,垢层本身含铁量就比较少,垢层溶解时产生的铁离子也就比较少,Fe3+也不会高。随着酸洗的开始,部分垢层比较薄的区域水垢会最先反应完毕,并露出本体,酸液会与本体表面的铁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Fe3+。由于清洗液中存在还原性物质,产生的部分Fe3+会被还原为Fe2+。同时氧化层反应完毕后,酸液与本体铁产生的氢气也可以使一部份Fe3+还原为Fe2+。因此Fe3+的浓度在酸洗基本结束后其浓度变化较小,但总铁的含量会维持上升趋势。在瓦斯抽采泵水垢的化学清洗中,Fe3+的浓度也未超过300×10-6(即300mg/L),同时与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在加入钝化药剂前清洗系统内溶液的总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350mg/L的规定相比,该工艺产生的Fe3+要少的多(约220mg/L)。因此从酸洗过程中盐酸和柠檬酸浓度的变化以及浊度变化的数据监测可以看出,酸洗时间可以控制在12h以内,即可保证酸洗完成。而且酸洗过程中Fe3+的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所使用的清洗液在瓦斯抽采泵系统内运行时,不会对泵体造成严重的腐蚀。

4.2水冲洗

通过对水冲洗过程中冲洗液pH值的监测可以看出(见图5),随着冲洗时间的延长,冲洗液的pH值逐渐升高,由于瓦斯抽采泵本身结构较为复杂,冲洗液的pH值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大于4.0,因此在水冲洗过程中可以适当考虑加入一些氨水以调节冲洗液的pH值,缩短冲洗时间。

4.3漂洗漂洗主要是为了除去水洗后产生的浮锈,漂洗中总铁和Fe3+的浓度监测如图6所示,由于在漂洗过程中使用的柠檬酸浓度较小,对泵体铁的腐蚀程度较小,同时在缓蚀剂的保护小,酸对泵体的腐蚀作用被降至最低。Fe3+抑制剂的加入,进一步将酸与浮锈产生的部分Fe3+还原为Fe2+,所以Fe3+的浓度在漂洗液中含量相对较低,远远低于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上限值。

4.3漂洗漂洗主要是为了除去水洗后产生的浮锈,漂洗中总铁和Fe3+的浓度监测如图6所示,由于在漂洗过程中使用的柠檬酸浓度较小,对泵体铁的腐蚀程度较小,同时在缓蚀剂的保护小,酸对泵体的腐蚀作用被降至最低。Fe3+抑制剂的加入,进一步将酸与浮锈产生的部分Fe3+还原为Fe2+,所以Fe3+的浓度在漂洗液中含量相对较低,远远低于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上限值。

4.4化学清洗中的腐蚀监测清洗结束后,拆开旁路管线,取出试片用清水冲洗、擦净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2min,取出用纱布擦干。放入干燥器中16h后称重。结果为A3碳钢钢腐蚀试片腐蚀速率为1.4975g/(m2·h)。且均未发生孔蚀等局部腐蚀现象。

5清洗效果

(1)酸洗总体效果非常明显,打开水环式真空泵的侧盖可以发现大部分水垢已经被清除,进水管内部水垢完全消失,内表面整洁明亮。

(2)水环式真空泵在未酸洗前,在多人用力情况下才可以使叶轮勉强转动,酸洗后,一人稍用力即可转动叶轮,而且叶轮在惯性作用下自行运行数圈;运行水环式真空泵发现开机电流大幅降低,持续运行未见泵体温度大幅上升。

6结论

瓦斯范文篇5

关键词:瓦斯爆炸;原因分析;控制措施;发展趋势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瓦斯爆炸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

1.2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2.1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据统计,2000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80处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然发火矿井372处,占64%,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1.2.2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有9起主要是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事故主要是因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是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1.2.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16起是由放炮产生的火花引爆的;有15起事故是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的。

1.2.4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如2005年发生的41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而造成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1.2.5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分析发现,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1.2.6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1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2.1.1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1)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6%。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如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利用抽放瓦斯进行发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

3)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

改善。

4)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以提高抽采率。

5)煤矿瓦斯治理也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2.1.2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KJ92.KJ94.KJ95.KJ73.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已有多个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时监控;②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③巷道火灾实时监测;④矿井瓦斯抽放实时监测;⑤中击地压实时监测;⑥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⑦煤层自然发火实时监测;⑧瓦斯爆炸或燃烧实时监测;⑨矿井电网监测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2.1.3井下火源防治

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2.1.4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2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1)被动式隔爆棚。隔爆岩粉棚、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因成本低、安装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隔爆水袋棚的使用最为广泛。目前研制的XGS型和KYG型隔爆棚,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的特点。

2)自动式抑爆装置。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N2.CO2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如ZGB-Y型自动隔爆装置采用高压氮气引射消焰剂,能将爆炸限制在距爆源40-60m之内;YBW-1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适合安装在距爆源20-45m的巷道中;ZYB-S型自动产气式抑爆装置采用实时产气原理,当传感器接收到燃烧或爆炸火焰时,触发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的高压气体喷洒消焰剂,抑制火焰的传播。

瓦斯范文篇6

[关键词]煤层瓦斯;隧洞;技术措施;作业环境;安全产生

1工程概况

夹岩水利枢纽及供水工程,是一座以城乡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扶贫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供水区域涉范围7个县市区,渠道总长829000m。其中水打桥输水隧洞总长20360m,埋深50~435m,隧洞进口位于鼎新煤矿附近,标段地质情况复杂、沟谷众多、岩溶发育,隧洞穿越地层主要为二叠系至三叠系地层,洞线与岩层走向大角度斜交,地质报告中有煤层瓦斯出现,甚至会出现高瓦斯。

2水打桥隧洞瓦斯活动情况

根据设计地质预报,隧道进口里程0-25m~0+961m段洞身通过二叠系P3L中厚及薄层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质泥岩、泥岩等,含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86m3/min,属于施工的高危区域,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风险。水大桥隧洞隧洞于2015年12月正式进行隧洞开挖,隧洞洞口覆盖层只有3m厚度,经过采用大管棚的施工方法顺利通过,当进入隧洞内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层瓦斯,开始瓦斯含量较低,浓度只有0.5%左右,当开挖达到200m以后瓦斯含量增高、浓度达到3%,监理部及时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会议相关方提出了治理方案措施,施工单位随即开展了瓦斯专项技术治理工作。

3瓦斯隧洞施工技术措施

3.1加强隧洞通风,及时排出瓦斯。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预报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水打桥隧洞进口距离洞口30m处安装SDF(B)-4-No13型轴流式风机2台,通风机采用风筒压入式向隧道内通风,风筒直径1.8m,高效风量2691m3/min,既能满足隧道施工风量要求亦能满足在揭煤时最大断面风速不小于0.3m/s;全压930~5920Pa,通风机功率110kW。在隧洞的避车洞里安装了通风局扇吹入,这样能够及时将一些通风死角部位进行通风回流,在隧洞开挖到300m以后,为保证长隧洞通风的流速和效果在隧洞中部每间隔200m安装1台射流风机,以确保快速排出隧道瓦斯。3.2隧洞施工设备技术改造。根据《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使用防爆型,隧道开挖进入煤层瓦斯段,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防爆改装,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机械设备改装选择了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机械进行防爆改装。针对瓦斯隧洞内燃施工机械设备,选配了一套适合于车载的瓦斯自动监测报警闭锁系统,见表1。该系统安装于内燃施工机械设备上,实时监测其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当环境瓦斯浓度超过报警限值,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当浓度继续上升时,超过断电上限后,监控系统发出车辆自动断油断电信号,控制车辆的相关电子装置实现自动断电熄火功能。当环境瓦斯浓度降到安全限值以下报警解除,该内燃施工机械设备方可再次进行启动。3.3施工供电线路的铺设。按照煤层瓦斯施工作业供电要求配置两路电源,隧洞内电源与隧洞外电源分别设置电源线,隧洞供电方案为各自独立系统,洞内电器全部采用防爆型。隧洞内设两回路电源线路,主要供隧洞内射流风机、照明及局扇使用,当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洞内的高压电缆均使用有屏蔽的监视型橡套电缆,低压电缆使用为不延燃橡套电缆,各种电缆的分支连接,均使用了与电缆配套的防爆连接器、接线盒。为保证隧洞的正常通风及照明,备用1台630kW发电机,在停电15min内,启动发电机供隧道内通风、监测及照明。对进入隧道的供电线路,在隧道洞口处装设避雷装置。洞内照明系统采用了洞内防爆变压器输出经矿用防爆主电缆在各相应地段设置照明及信号专用ZXB4型综合保护装置,将380V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电源降为127V,用分支电缆、防爆接线合接入防爆灯具,以满足道路和施工的需要。隧洞内照明灯具在开挖工作面附近固定照明灯具采用EXdⅠ型矿用防爆照明灯,移动照明全部采用矿灯。3.4瓦电联锁系统应用。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安装了煤矿瓦斯监测设备,考虑到监测系统在内燃施工机械设备上应用与矿井的条件差别,选用重庆煤科院研制的KZJ001-F煤矿监测分站和KG9701A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见图1。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巧、安装方便、运行稳定的特点。图1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工作原理:主要采集施工机械工作区域的环境瓦斯气体浓度参数,控制分站根据采集的浓度值和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处理。当环境瓦斯浓度逐渐上升,达到比较危险的浓度时(如按规定设定为0.3%),分站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操作人员听到或看到报警信号后立即停止作业,在查明原因并解除危险后再行作业,可以实现危险提前处理的作用。如果瓦斯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是施工机械现场无人值守时,环境瓦斯浓度达到较高危险限值时(如按规定设定为0.5%),此时控制分站向机械的断油熄火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使机械自动停止工作并关闭总电源,实现闭锁,控制机械重新启动产生火花造成爆炸事故。3.5超前钻孔探测煤层瓦斯含量。采用超前水平钻探法对开挖面前方50m范围内的煤层瓦斯含量进行探测,钻孔采用MDL-200多功能全液压履带钻机,钻孔直径ϕ108mm,每断面布设3个超前水平探测孔,见图2。其中一孔取岩芯,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和煤层结构进行取芯分析,探孔45m一环,单孔长为50m,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m,对有异常现象出现的工作面增加探测孔并结合其他手段进行综合性分析。实施过程中对每一个探测孔进行连续性瓦斯检测,由专业瓦斯检测员每钻孔5m深度量测一次,对于瓦斯浓度含量低(孔口检测小于2%)时,按照常规的通风方法进行稀释排出洞外,对于瓦斯浓度含量高(孔口检测大于2%)时,采用加强通风方式进行稀释排放,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延长通风时间,直至瓦斯浓度符合要求时才进行工作面开挖作业施工。3.6煤层瓦斯隧洞开挖施工技术。3.6.1钻孔与爆破。在确定开挖工作面具备爆破作业时,使用钻孔爆破方法进行隧洞开挖,由于断面小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使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孔,孔径ϕ48mm,炸药采用煤矿许用安全炸药,起爆方式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后一段的雷管延期时间在130ms以内。炮孔堵塞采用黏土炮泥封堵;爆破网路采用并联方式和爆破连线采用串联连接方式,连接接头相互扭紧,明线部分包裹绝缘层并悬空固定,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分别挂在隧洞两侧。施工中对周边孔钻孔间距、钻孔深度、装药量等有严格的要求,采用不耦合系数装药结构,合理的不耦合装药系数减小爆破压力对孔壁的破坏性,在装药时不耦合系数采用2.1。周边孔钻孔及装药参数,见表2。3.6.2瓦斯隧洞出渣作业。为保证工作面安全施工,爆破后由专业瓦斯检测员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5%时,采取加强通风措施直到瓦斯浓度降到安全值后才能出渣,出渣采用装载机装渣,使用15t自卸车出渣,由于出渣过程中机械设备产生尾气排放可能会导致瓦斯浓度再次升高,当升高一定浓度(0.5%)时,施工设备的防爆装置就会报警并发挥作用,自动切断机械设备的油路和电路。通过采取措施当工作面恢复低浓度时再继续出渣作业。3.6.3瓦斯隧洞支护作业由于受地质情况复杂、岩石破碎、煤系地层软弱带影响,对开挖部位的岩面及时进行了锚喷支护工作,支护采用锚杆、钢支撑、钢筋网、喷混凝土等联合支护形式。1)锚杆使用ϕ25mm的螺纹钢筋,锚固长度3m,使用气腿式手风钻钻孔,采用先注浆后插杆施工工艺。2)钢支撑采用22工字钢,经过加工后在工作面分段组装,每段之间使用螺栓连接,严禁使用电弧焊接,钢支撑安装后用砂浆锚杆进行固定。3)钢筋网采用ϕ8mm钢筋编制而成,使用绑线固定在锚杆上。4)喷混凝土是一道关键性工艺,它既能够对围岩进行加固,又能够对瓦斯气体起到封闭作用,因此对喷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做到了及时喷锚施工。

4瓦斯隧洞安全监控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加强对瓦斯的检测监控管理,安排专业瓦斯检测人员主要对瓦斯的监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各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测,并将监测数据整理汇总后上报监测中心。隧道瓦斯监测系统由自动监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置,实现以自动监测为主,人工监测为辅的监测管理体。自动监测按要求确定监测点进行设置,采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进行分级控制和响应。人工监控管理由瓦斯监测人员24h轮班进行无缝监测,共配置专职瓦检人员4名。1)瓦斯检测的部位及重点:人工监测每人配置高、低浓度便携式瓦斯浓度检测仪各一台,对瓦斯容易聚集的掌子面,拱顶、超挖处、避车避人洞等部位保证1次/h的监测频率。2)瓦斯监测方法及监测记录:掌子面爆破后,在距离掌子面20cm处进行现场测量瓦斯浓度,测量位置为掌子面开挖轮廓内20cm处以及靠近通风机通风口的100cm处,现场读数,检测仪设定的报警值为瓦斯浓度达到0.5%,为施工人员安全提供应急保证。

5结语

瓦斯隧洞施工技术实施效果。水打桥隧洞0-25~0+961m段为煤层瓦斯洞段,在施工过程中从瓦斯控制的源头开始,实施了相应的通风设计、安全供电措施、机械设备防爆改造、系统检测监控等,开挖过程中严格施工程序,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为水打桥隧洞合同工期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博.水工隧洞塌方应急抢险关键技术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8):91-93.

[2]荆海丰.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1号隧洞涌水量预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6):27-30.

瓦斯范文篇7

经国务院同意,7月8日至9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在辽宁省召开了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以下简称现场会)。张德江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总结了近年来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瓦斯治理的指导原则、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提出了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扎实有效推向深入,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张德江副总理在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了煤矿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深刻分析了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认真落实瓦斯治理的经济政策、高度重视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瓦斯防控现场管理、加快建立瓦斯防治科技支撑体系和进一步做好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地区及其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煤矿企业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尽快把会议精神特别是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下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盲目乐观情绪,认清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深化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对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瓦斯治理攻坚战扎实有效推向深入,力求取得更大的实效。

二、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提出的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是煤矿瓦斯治理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对瓦斯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理防范瓦斯灾害的基本要求,是把瓦斯治理工作推向新阶段的重要举措。“通风可靠”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抽采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监控有效”的基本要求是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管理到位”的基本要求是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地方各级政府安委会要把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本地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差距,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构建瓦斯治理工作体系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落实每个产煤市(地)、县(市)和煤矿企业完成规划目标的时限,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建设一批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县和示范矿井。各煤矿企业要紧紧抓住通风系统、抽采利用、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逐矿查找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完善配套设施、落实相关责任,通过努力,尽快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扎实实抓落实,全面提升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水平

当前,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和要求已经明确,关键在落实,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地区要切实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煤矿安全生产,分管领导要负起责任,把瓦斯治理放在煤矿安全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管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支持煤矿搞好瓦斯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加快建立瓦斯防治科技支撑体系,结合本地区煤层地质条件和瓦斯赋存特点,组织开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一批技术成熟的装备。地方各级政府安委会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按照现场会提出的五条具体要求,逐条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进行考核。督促有关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瓦斯抽采利用各项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的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排除障碍,尽快把政策落到实处。抓住本地区瓦斯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专家对瓦斯灾害严重的矿井逐矿进行“会诊”,一矿一策,逐矿突破。要深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瓦斯隐患分级排查、上报、治理、监控机制,重大隐患实行政府部门挂牌督办。明确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督促煤矿企业把瓦斯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到每个矿井、区队、班组,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确保瓦斯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尽快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规划

按照“努力实现到2010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比2007年下降20%以上,有效控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坚决遏制百人以上事故的目标”、“力争到2010年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以上”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尽快研究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明确本地区瓦斯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确定瓦斯治理和利用的重点工程,落实具体的项目和资金,提出分步骤达到的要求。各产煤市(地)、县(市)和重点煤矿企业也要按照上述要求,尽快制定本行政区域或本企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

五、进一步强化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管监察

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按规定组织开展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严把审核批准关,严格按标准和规范确定矿井瓦斯等级;要严肃认真地搞好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把构建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特别是矿井通风、瓦斯抽采能力等作为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要积极推进煤矿企业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尽快建设到位。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煤矿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不得立项建设;存在重大瓦斯隐患难以治理的小煤矿,要予以关闭;要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切实做好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范瓦斯灾害的技能。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责,把煤矿瓦斯治理列入重点监察计划,组织开展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严格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对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等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矿井,不得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严把煤矿安全许可关,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没有整改的煤矿,不得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瓦斯隐患严重、排查治理不力的,要予以行政处罚或停产整改;对因工作不力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有利于煤矿瓦斯治理的舆论氛围

瓦斯范文篇8

关键词:瓦斯爆炸;原因分析;控制措施;发展趋势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瓦斯爆炸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

1.2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2.1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据统计,2000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80处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然发火矿井372处,占64%,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1.2.2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有9起主要是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事故主要是因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是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1.2.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16起是由放炮产生的火花引爆的;有15起事故是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的。

1.2.4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如2005年发生的41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而造成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1.2.5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分析发现,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1.2.6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1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2.1.1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1)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6%。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如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利用抽放瓦斯进行发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

3)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

改善。

4)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以提高抽采率。

5)煤矿瓦斯治理也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2.1.2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KJ92.KJ94.KJ95.KJ73.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已有多个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时监控;②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③巷道火灾实时监测;④矿井瓦斯抽放实时监测;⑤中击地压实时监测;⑥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⑦煤层自然发火实时监测;⑧瓦斯爆炸或燃烧实时监测;⑨矿井电网监测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2.1.3井下火源防治

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2.1.4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2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1)被动式隔爆棚。隔爆岩粉棚、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因成本低、安装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隔爆水袋棚的使用最为广泛。目前研制的XGS型和KYG型隔爆棚,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的特点。

2)自动式抑爆装置。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N2.CO2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如ZGB-Y型自动隔爆装置采用高压氮气引射消焰剂,能将爆炸限制在距爆源40-60m之内;YBW-1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适合安装在距爆源20-45m的巷道中;ZYB-S型自动产气式抑爆装置采用实时产气原理,当传感器接收到燃烧或爆炸火焰时,触发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的高压气体喷洒消焰剂,抑制火焰的传播。

瓦斯范文篇9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实现了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较大幅度下降的阶段性目标。但煤矿瓦斯治理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重特大瓦斯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巩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现就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2.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比*年下降20%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总量突破100亿立方米;建成100个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100个瓦斯治理示范县,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根本好转奠定基础。

二、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3.优化生产布局。矿井和采区设计要依据瓦斯地质资料详细分析和预测矿井瓦斯灾害情况,根据煤层和瓦斯赋存情况,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积极采用先进的支护工艺,保证合理通风断面,明确煤层和工作面开采顺序;生产系统和布局必须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并贯穿于新建、改扩建、水平延深、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到工作面衔接的各个环节;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完成有关瓦斯治理工程,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投产;现有生产矿井要落实瓦斯治理的有关规定,完善瓦斯治理工程,调整和优化生产布局;科学合理确定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4.合理组织生产。煤矿必须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各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要严格劳动组织管理,按照核定能力和生产计划核定劳动定员,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采掘工作面要确定合理的推进度,采掘进度要与支护、通风等工序相协调,保证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

5.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矿井开拓系统形成后,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施工;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三、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6.确保系统合理。矿井必须具备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延深和采掘接替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各煤矿企业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按规定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明确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线路、通风阻力和阻力分布比例,通风系统不合理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矿井通风阻力必须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的规定,否则应采取降阻措施;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的需要。严禁无风、微风作业和采取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7.确保设施完好。煤矿企业要保持风机、风门、风筒、密闭等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完好。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要加强对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设置的管理,明确构筑标准和验收程序,已有设施要建立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其完好情况,保持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防止风流短路、系统紊乱和有害气体涌出;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不得设置风流控制设施。采区应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率;要加强通风巷道维护,保证风流畅通。

8.确保风量充足。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能满足用风需要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否则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和采区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当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要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制定通风风量计算和配风标准,编制通风设计,保证采掘面配风充足;硐室配风量要满足设备降温、空气质量符合规定、有害气体不超限的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应达到87%以上。矿井风量应当在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通风巷道和硐室等用风的前提下,加强通风能力配备,具备充足、合理的富余系数,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防范自然发火的要求。

9.确保风流稳定。煤矿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和执行测风制度,对井下用风地点和通风巷道定期测定风量,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废弃巷道、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要尽量减少角联通风,对无法避免的角联通风巷道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风向、风速稳定,严禁在角联通风网络内布置采掘工作面;要根据采掘进度及时施工永久通风设施,杜绝通风工程亏欠,并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或全风压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低瓦斯矿井的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确保供风稳定、可靠。

四、强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可保尽保、抽采平衡的技术措施,确保抽采达标

10.坚持多措并举。煤矿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邻近层与本煤层抽采相结合,采前抽采与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的瓦斯。要准确掌握开采水平和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科学确定抽采方式,并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合理选择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要积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专用巷道等抽采工艺,强化抽采措施;要优先选择高负压大流量水环式真空泵,瓦斯抽采泵和管网的能力要留有足够的富余系数,泵的装机能力应为需要抽采能力的2~3倍;具备条件的矿井,应分别建立高、低浓度两套抽采系统,满足煤层预抽、卸压抽采和采空区抽采的需要。

11.坚持应抽尽抽,可保尽保。所有应进行抽采的矿井要建立完善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煤层中的瓦斯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实现抽采达标。水平接续、采区衔接都要保证瓦斯预抽达标和整个抽采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实现先抽后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实施超前预抽瓦斯等区域防突措施,并强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落实;要认真考察被保护层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并确保保护效果有效;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要避免煤柱留设,并积极推广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取消阶段煤柱;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煤层,应采用煤层顶、底板巷道和穿层钻孔、顺层长钻孔等措施预抽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层掘进工作面应在预抽钻孔的掩护下进行作业;严重突出危险煤层尽可能选择地面钻井预抽或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设计,严格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留设足够的岩柱尺寸,认真实施抽采瓦斯、水力冲孔等综合防突措施?

12.保持抽采平衡。煤矿企业要组织编制瓦斯抽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考核,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煤层瓦斯抽采工程要做到与采掘工程同步设计、超前施工、超前抽采,超前预抽时间要满足煤层预抽效果达标的要求;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计划开采煤量不得超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应抽采瓦斯的矿井生产安排必须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保持抽采达标煤量和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

13.实现效果达标。瓦斯抽采要以满足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为前提。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考核办法,加强对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估考核;要针对煤层瓦斯赋存条件,试验摸索实现抽采达标的系统、设备和工艺参数,建立抽采设计和评估考核标准;煤层经抽采瓦斯后,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煤的可解吸瓦斯含量和回风流瓦斯浓度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的要求;所有突出矿井必须实施区域预抽,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采掘工作面经预抽后,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要求,否则严禁组织采掘作业。

五、建立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14.确保装备齐全。所有煤矿都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的要求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和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数量和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双机或多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矿调度室内有主机或显示终端;联网主机有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井下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中;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

15.确保数据准确。要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要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账,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真实信息,监控中心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和对象的真实状态;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必须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用正确的方法调校。没有能力对系统和传感器进行维护、调校的小煤矿,要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16.确保断电可靠。要正确选择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连线方式,保证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每隔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功能和断电范围的准确可靠,中心站应正确显示报警断电及馈电的时间、地点。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应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7.确保处置迅速。各地和煤矿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各地要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煤矿企业要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瓦斯异常问题。大型煤矿要建立救援队伍,配足救援装备;不具备建立救援队伍条件的小型煤矿要与周边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保证事故的及时抢险和救助。新建矿井和具备条件的生产矿井要建设井下应急避难所,具备为遇险人员提供供氧(风)、通讯、食品、饮水等功能。

六、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到位

18.确保责任明确。煤矿企业要健全以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要细化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分解落实到煤矿企业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至作业现场的每个职工,都要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要健全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科研、设计、地测、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队伍,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矿井必须设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提倡设通风副矿长,实现技术与行政管理责任分离;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设专职地测副总工程师;涉及瓦斯治理的矿井开拓部署、采掘巷道布置、生产系统调整和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重大技术问题,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决策。

19.确保制度完善。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通风、抽采、监控、防尘、防火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要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排查治理瓦斯等隐患;要建立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配备足够的瓦斯检查人员,落实巡回检查和专人检查规定;要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瓦斯超限追查制度,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要建立排放瓦斯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排放措施,确保瓦斯排放安全;要建立通风系统调整管理制度,明确程序、分级审批、专人指挥,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要建立巷道贯通管理制度,保证贯通两巷的正常通风和系统稳定、瓦斯不超限;要建立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矿用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加强机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维护,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坚决杜绝失爆,保障供电安全。

20.确保执行有力。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保证对规章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执行能力;要将瓦斯治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矿井、区队、班组,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要建立瓦斯治理定期研究和推进机制,明确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和执行标准,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专题研究一次瓦斯治理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要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要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妇联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群防群治。

21.确保监督严格。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煤矿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强化和完善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巡视、检查和监督,研究解决井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下井带班效果;要加强瓦斯治理目标和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七、全面落实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政策措施

22.制定和实施瓦斯治理工作规划。各产煤省(区、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尽快研究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明确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抓住关键环节,确定瓦斯治理和利用的重点工程,落实具体的项目和资金,提出分步骤达到的要求。各产煤市(地)、县(区)和重点煤矿企业也要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或本企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

23.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瓦斯治理和利用政策。各产煤省(区、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47号),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落实各项政策实施办法和措施,用足用好已出台的各项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的经济政策;要督促煤矿企业加强瓦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瓦斯利用工作力度,以用促抽;要建立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独立核算机制,用足用好销售煤层气(煤矿瓦斯)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所得税、加速抽采设备折旧、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财政补贴、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上网和优惠电价等优惠政策;要围绕项目核准、建设用地、瓦斯发电并网、管网输送、财税和价格支持等方面,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促进煤矿企业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24.严格煤矿安全准入。要将瓦斯治理工程作为煤矿新建项目核准、“三同时”审查的重要内容,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建与改扩建项目,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不得立项建设;禁止新建开采突出煤层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正在建设的要采取修改设计、工程补套等措施,达不到标准的依法退出;继续淘汰关闭瓦斯灾害严重、不具备治理能力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而没有整改的煤矿,不得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八、强化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监察

25.强化瓦斯治理行业管理。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按规定组织开展所辖煤矿的瓦斯等级鉴定,严把审核批准关,严格按标准和规范确定矿井瓦斯等级;要严肃认真地搞好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把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特别是矿井通风、瓦斯抽采能力等作为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要积极推进辖区内煤矿企业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建设。

26.强化瓦斯治理监管监察。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规定的日常监督,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对辖区内煤矿落实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煤矿瓦斯治理情况作为监察重点,列入年度监察计划,开展定期监察、专项监察和重点监察,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而没有整改的煤矿,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凡存在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抽采不达标等问题仍然组织生产的,必须责令停产整顿。对存在重大瓦斯隐患难以治理的煤矿,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矿区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应提请地方政府对该煤矿治理灾害的能力进行专家论证,并决定是否予以关闭;对瓦斯隐患严重、排查治理不力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九、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工作

27.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煤矿瓦斯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瓦斯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强化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瓦斯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加强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瓦斯治理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完善瓦斯治理指标考核体系,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

28.深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各地和各煤矿企业要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包括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监测监控以及机构队伍、规章制度、安全投入、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排查和治理;要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落实企业隐患治理的主体责任。对瓦斯隐患的治理,要做到项目落实、资金落实、责任落实、进度落实;要建立隐患分级监控制度,对矿井通风、抽采、监控、防火、防尘等系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政府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治理。

29.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地要用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国债资金,加大煤矿瓦斯治理配套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重点用于煤矿瓦斯隐患治理;各煤矿企业要持续增加安全投入,按需提取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安全费用重点用于瓦斯治理,以保证通风、抽采、防火、防尘、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设备设施到位。各地要加强煤矿安全技改项目的审查和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执行情况,确保煤炭安全生产费用、国债资金及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真正发挥作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要加快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和煤矿测控仪器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以确保本地所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都能得到及时维护和稳定运行。

30.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瓦斯治理工作。各地和有条件的煤矿企业要健全瓦斯治理科研机构,充实科研人员,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构建瓦斯防治科技支撑体系。要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煤层地质条件和瓦斯赋存特点,深入研究瓦斯灾害发生机理,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区域防突、低透气性煤层抽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为重点,开发瓦斯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煤矿瓦斯治理技术装备。国有重点煤矿要成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主体,主动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究和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发挥示范作用。

31.着力推进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示范县建设。各地和煤矿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瓦斯灾害和地质赋存特点,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一矿一策,充分借鉴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技术成果,研究探索和不断丰富瓦斯治理技术手段,构建适合本地区、本矿区特点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推进构建瓦斯治理示范县和示范矿井建设,提高本地区和本企业瓦斯灾害治理水平。到2010年,各产煤省(区、市)都要建设一批瓦斯治理示范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要建设一批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具备条件的煤矿企业要建成瓦斯治理示范企业,其所属矿井要实现瓦斯治理整体达标。

瓦斯范文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煤矿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全面强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瓦斯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树立“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2.发挥政府监管职责。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落实瓦斯防治监管责任,建立以煤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监管第一责任人的瓦斯防治监管体系和以煤炭执法队伍为主体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通过签订瓦斯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瓦斯防治目标落实到煤矿企业。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瓦斯防治责任制,细化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瓦斯防治责任。要建立瓦斯治理考核奖惩制度,健全“一通三防”管理体系和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配备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设置通防职能科室,强化专业技术力量。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矿井瓦斯防治系统。要强化现场管理,严格落实瓦斯防治有关规章、规程、规范,严防瓦斯事故发生。

二、加强生产管理,夯实防治基础

4.严格执行矿井瓦斯等级管理规定。正常生产矿井每两年要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采深大于600m的矿井新揭露的主采煤层要及时进行瓦斯参数测定。新建矿井初步设计前,应向立项管理部门提交经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的煤层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预测报告。在建矿井揭露煤层后必须立即进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必须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申请验收。技改和资源整合矿井项目在转入正式生产后3个月内,要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并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以上鉴定结果应报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中分局备案。

5.完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所有矿井都要有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要实现双回路供电,并备有不少于2小时容量的UPS电源,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要严格按规范安装各类传感器,处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要安装具有瓦斯超限断电功能的甲烷传感器。要加强瓦斯智能巡检系统的改造升级,科学设置智能巡检卡,确保瓦斯巡检正常进行。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力争今年实现市、县、企业三级联网。

6.积极创建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继续做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创建工作,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督促煤矿企业全面抓好隐患整改,进一步提升瓦斯管理水平,力争每年新增瓦斯治理示范矿井3处。

7.加快矿井通防装备更新。对富裕容量大、运行效率较低的主通风机,鼓励进行变频控制系统改造,改善调节效果。大力推广使用新型节能低噪局部通风机,全部选用直径500mm以上的供风风筒,提高通风效果。

8.加强爆破瓦斯管理。各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爆破作业前后的瓦斯管理,井下爆破时的“一炮三检”工作必须由持证瓦检员操作。要严格记录管理,装药前、爆破前后都要按环节逐一检查、填写记录,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严禁爆破结束后补填记录。否则,一律按假检、漏检处理。

9.严格回采工作面上下两巷以外开采区的瓦斯管理。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地质探查和分析预报,切实掌握煤层赋存状况,合理确定工作面巷道布置,优化生产系统,避免工作面上下两巷遗留煤柱过大。确因断层走向变化频繁或其他原因出现煤柱需要开采时,背风侧带采深度不得超过3.0m,迎风侧带采深度不得超过5.0m,且必须采取风障导风措施,保证带采处全风压供风。煤柱带采深度超过上述要求的,必须补掘巷道,提前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10.做好综合防尘和防灭火工作。加强对煤尘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杜绝煤尘爆炸事故发生。按规定完善各地点的隔爆设施,规范安设地点、隔爆袋规格、水量、长度等。对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和进行复采的煤矿,要健全防灭火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井上下要规范设置各种防灭火设施,所有进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火铁门,井下各采区及采面的进、回风巷要在通风系统形成后10天内构筑合格的防火门墙,并足量储备封闭材料,做到防、治结合,杜绝煤层自燃现象。

三、落实扶持政策,推进技术创新

1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本着“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改造资金,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煤矿灾害治理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煤炭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发现阻碍或不按标准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等行为的,要严肃查处。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安全费用的审计监督,确保提取到位、专款专用。

1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合作,加快煤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展“一通三防”特别是瓦斯治理、煤尘防治、自然发火预防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努力在“一通三防”重大技术课题和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方面实现突破。

四、加大监管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13.完善防治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事故约谈、警示和瓦斯防治督查督办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要逐级追究责任,对因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晰、推诿扯皮造成事故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

14.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建立瓦斯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并依法保护举报人权益。

15.严格按通风能力组织生产。把矿井通风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严格按照标准核定矿井生产能力。对超能力生产的矿井,责令停产整顿,并按有关规定的上限,对煤矿企业及负责人进行处罚。通风系统等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必须重新进行通风能力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