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转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9:12:50

输转范文篇1

区上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对今年的劳务输转工作,特别是对近期劳务输转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志就今年的劳务输转工作做了具体安排,讲得很好,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区劳务经济发展局、镇围绕劳务输出工作做了大会发言,请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就今年的劳务输转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一项工程性措施来抓,劳务工作稳步发展,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劳务产业——劳务经济”的过渡。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由于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很多出口型企业限产甚至停产,我区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劳务输出及就业压力增大。再从全区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由于区域经济还不够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缓解城乡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有效、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我区作为农业大区、人口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全区上下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劳务输转,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一,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城乡群众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区现有城乡富余劳动力24万多人,近三年全区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达6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6.14亿元,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5%,劳务经济已成为城乡群众尤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符合我区当前农业欠发达和人口资源状况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要注重劳务经济对促进群众增收的突出贡献。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节水增收的战略举措。我区水资源短缺,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诸多,农业生产的规模小、效益还不够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大量减少农业人口。加快输转富余劳动力,对于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减轻人口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选择。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实现非农就业,有利于形成城市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在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第四,发展劳务经济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量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商品意识和效益观念,还有效开发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可充分发挥我区人力资源的优势,以输转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创业,在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的同时,也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劳务经济观念,充分认识当前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特殊形势和特殊任务,充分认识劳务输出工作对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措施,把推动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区由人口大区向经济强区跨越的战略任务,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二、强化措施,认真做好今年的劳务输出工作

今年全区劳务输转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全年培训各类城乡劳动力7万人,劳动力技能培训1万人;输转劳动力20万人(次),有组织输出7.5万人,创劳务收入16.3亿元。这既是市上下达我区的任务,也是区人代会、经济工作会上确定的奋斗目标。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围绕目标,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以上工作任务。

一要坚持抓好宣传发动。宣传和发动好群众是做好劳务输出的关键。劳动保障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围绕“人往哪里走,钱在哪里挣”,通过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邀请劳务带头人、致富能手作经验介绍,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他们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打消群众的疑虑,激发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同时,要及时捕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来的用工信息,深入乡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减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二要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输出层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提升个人素质和形象的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劳务技能、为人处世、维权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劳动保障部门要整合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资源,根据用人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工种和课程设置,扩大招生规模,逐步推行“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和特定专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努力打造我区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务输出品牌。教育部门要加强校企合作培训,引导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接受学历教育,开展储备性职业培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农牧部门要组织实施好“阳光培训工程”,落实补贴政策,保证每一名愿意培训、愿意输出的劳务工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技能培训。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培训目标,积极组织人员按要求参加培训,使培训有方向,输出有目的。

三要不断拓宽输出渠道。今年我们要重点实施“四项战略”:一是大力实施“东稳西进”战略,积极开拓新疆、内蒙、宁夏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西部地区劳务市场;二是大力实施“保二增三”战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家政服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大力实施“岗位提升”战略,加强技能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四是大力实施“反季节务工”战略,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传统观念,避开劳务输出的高峰,获取就业岗位。

四要切实加强劳务服务。要确保外出务工人员能够输出去、留得住、安下心、扎住根,就必须要下功夫完善配套服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输前、输中、输后的服务工作。输前要重点抓好基础性工程建设,要摸清本乡镇、街道的人力资源情况,建立良好的输出机构网络,在得到用工信息后能够及时发动群众,按用工需求组织务工人员;输中要协助用工单位做好人员的选择、培训、体检以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工作,为用工单位提供便捷的服务;在输后要抓好用工回访,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做好输出人员的维权和其家属子女的就学等实际的问题。区劳动部门要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方便劳动者求职。

五要认真做好近期劳务输出工作。近期劳务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要落实好近期区上赴新疆考察签订的劳务协议。区劳务经济发展局要及时向各乡镇、街道反馈签约内容,各乡镇、街道要做好宣传发动,及时组织好人员,按照协约内容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区“春风送岗”人力资源供需推介活动,届时我们将邀请省、市领导参加,区内外70多家用人单位将到我区招用人员。劳动局等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各乡镇、街道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按要求组织求职人员参加推介会,达到有需即供、有务即劳的目标。三是有重点的抓好劳务输出培训。尽快组织开展创业培训400人(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各100人),劳动力技能培训1万人;同时组织劳动、人事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作好“两后生”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四是加大力度推进有组织的输出。近期各乡镇、街道及就业局、劳务派遣单位要组织若干批集中输出,通过就地输转一批、季节性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转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的方式,带动更多务工人员实现就业。需要强调的是,从3月份起,各乡镇、街道每半月要向区劳务经济发展局上报输出情况,由区劳动部门核查后及时报区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三、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做好当前的劳务输转工作,领导是关键,落实是根本。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管理,狠抓工作的落实。

一是要加强领导,强化督查。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检查督促,做到工作有规划、有部署,落实有措施、有力度。各乡镇和街道要据实上报有关数据,区劳务经济发展局要定期检查督促,分析总结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要健全制度,务求实效。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城乡富余劳动力得到积极有效的转移就业,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这一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劳务输转工作的各项制度。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部门信息通气制度、工作进度督促检查制度等。要狠抓制度落实,用落实制度来推动劳务经济发展。

输转范文篇2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分析了问题根源,查找了工作不足,精心制定了整改方案,强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责任,狠抓整改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今年受肺炎疫情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但各帮扶责任人、各包村工作组,对劳务输转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认为劳动力到时间自然会出去,没必要去做工作或者宣传就业扶贫相关政策,统计上报劳务输转相关表册存在瞒报、虚报情况。

二是政治站位不高。分管领导、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对省市县劳务输转及就业扶贫相关会议精神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尤其对劳务收入占家庭收入达70%以上这一关键点把握不准。

三是执行抓落实力度不强。3月16日,乡党委政府在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做好劳动力输转工作,要求明确,措施具体,但分管领导和包村领导在指导督促落实方面责任心不强,导致各村上报的数据质量差,逻辑混乱,根本经受不住检查。

二、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是迅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4月9日晚上,我乡召开专题党委会,会上乡党委书记对分管领导、包村领导进行集体约谈,告诫整改,要求分管领导、包村领导按照工作要求迅速抓好整改工作。4月10日上午,乡政府召开了劳务输转专题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严明了工作纪律,要求在一周之内整改完成,做实做细劳务输转工作。

二是细化工作措施,严明工作纪律。会议要求,各村立即组织各帮扶责任人、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适龄劳动力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一人,应输尽输,并建立修正各村就业扶贫台账。至目前,各村摸排上报劳务输转18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输转1772人,经乡劳务工作站随机抽查,输转准确率100%,完成了县就业局2020年1-4月要求的输转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各村继续加大摸排力度,确保劳动力应输尽输,认真贯彻落实“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指示精神。

输转范文篇3

关键词:转油站;低含水原油;外输工艺

1转油站原油集中运输的设备与流程问题

大庆油田处于的油田区域,距离老区较远,油品产量低、性质差。新建油田区域和原来的油田区块相距较远,所以目前大部分转油站都需要通过密闭流程进行运输。油田转油站是实现油汽水分离的场所,站内的设备和设施非常重要,基本采用环状掺水流程,在液体进入转油站后,再通过放水实现回掺,通过大罐沉降放水流程,将分离出的油的含水量达到外输指标。同时,由于油田具有油气较低的特点,所以大罐沉降放水流程是推广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合理的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的含水量,直至达标。然而,这种操作由于存在难以实现封闭的弊端,必然会带来油气的损耗。据有关人士调查,通过大罐沉降放水流程进行原油集输,油气损耗在1/3以内,而采取其他储罐方式,则损耗仅占总损耗量的五分之三。因为运用三项分离器将油气水进行分离时,整个操作流程会处于封闭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油气损失的情况。然而,通过三项分离器分离的原油含水量较高,而油田生产初期的油液含水量较低,所以其中含有的一部分水会被外输液量引流。如果通过封闭式流程输送原油,必须构建大型的补水管道及专用的供水设备,但对于新建邮局来说,距离原油区距离较远,且有油区的产量较低,油气量也相对较差,如果运用大型供水设备,又会极大提高运行成本,使设备投资成本远远高于大罐沉降流程所带来的油气损失成本。由此看来,密闭式流程并不实用,不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2转油站低含水原油外输工艺设计

根据以往的密闭流程实践经验进行判断,由于大庆油田油田实际地理位置的缺陷,很难实现密闭式流程,其主要原因是三项分离器的出油含水指标较高。如果实现较为理想的密闭油水分离系统,使油田外输过程中含水量小于初期油液含水量,就能够有效降低密封油水分离技术中原油的含水量。由此,大庆油田油气在处理过程中,同样能够实现密闭状态,它不需要投资过大的设备成本,也无须构建补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就可以进一步实现油田油气密闭输送流程。笔者经过研究有关资料得出,河南某油田在前几年通过一种较为先进的三项分离器进行原油分离,该设备能够将原油含少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之内。近年来,许多大的油田都采用这种三项分离器设备,并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之中。经实地调查得出,这项三项分离器,在油田操作现场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目前依据油田实际状况,原油进站温度以及压力:0.15一0.2MaP;设备温、出油含水量:≤8%;出水含油:≤1000mg/L。所以运用该项三项分离器设备,已经成为较为理想的一种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的含水量,极大地弥补了没有大站补水密闭流程的弊端,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大庆油田转油站通过引进先进的三效分离设备和技术,将集输原油含水量有效降低,同时也能够使油气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全封闭状态。与此同时,该设备能够为转油站节约了较大的设备成本,无须组建大型设备的同时又能够将原油封闭流程得到有效改善,为工程投资节约了大批的成本,将地面操作流程落到实处。改进使外输工艺流程的含水量可以帮助在油田开发初始阶段实现五大战补水蜜蜂流程操作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在大庆油田发展史上属于罕见现象,为大庆油田油田偏远区域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模板,同时实现了油气处理工艺的进一步提升,极大地加速了油田的开发与利用,并找到了油田在输送过程中油气封闭集输的最佳途径。

3HBP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

HBP三相分离器所具有的优势是原油含水量较低,其原因是三项分离器较以往的分离器在脱水环节以及设备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和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将原油在脱水过程中采用在水中直接除油的方法,有效改变了油水在分离过程中的速度,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操作效果。在原油脱水流程中较为常用的是采用tSoke进行表达,表达式是:V=2g(p。-ρ.)r2/9μ。如果上浮油滴直径大小相同,从水中自下而上向上浮动时,相通的水滴量会从由衷下服,其速度指数显示为:Vv/Vw=μo/μu。水在50℃时,过一个0.55maP·s;而μo拼。在10~l00maP·s之间,则把Vv/Vw在18~150间,同时半径为r的油气向上浮动的速率比相同半径的水珠,在油液中的沉浮率超出许多,这就是进一步奠定了HBP高效三相分离器结构组件基础。(2)对于三相分离器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液分离、油水分离状态差别,可以通过液旋流预脱气进行操作,能够有效扩大三相分离器容积,使三项分离器设备的效率大大提升。由于三相分离器气相空间较大,而容器体积较小,因此,绝大多数的三项分离器气相空间体积较大,几乎占设备的一半以上,这极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造成设备使用缺陷。通过采用旋流式装置,安装在分离器的一侧,有效改变分离器内部空间油水分离状态,从而大大提升了三相分离器内部液相容积,也强化和改善了设备的功能和效率。(3)另外,可以引进活性水强化破乳先进技术,能够进一步加速油水分离速度,同时又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分离开的油和水的处于游离状态,需要较为稳定的基础环境,通过采用乳化液破乳技术,会产生较为反向的效果,例如会有力度较大的碰撞和摩擦。因此,当油水分离以及该项技术在同步运行时,必须采取和发现最佳处理方式,既能将处于游离状态的油和水乳被乳化,同时又能具备合适的环境条件。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得出,通过运用恰当的活性水洗乳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油水分离操作流程,是较为可行性的措施。

4应用实例

大庆油田转油站采用的含水率较低的外输工艺系统,初步实现了在油田开发初始阶段在无大站的前提下实现油田输送封闭状态,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使油田的地面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该油田属于新开发区域,处于肇州县,已经组建油井200余处,单井产油量较高,且含水量较低。由于州13区属于油田新区,距原有油田设施偏远,如果持续运用大罐沉降流程,每年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传统常规三相分离密闭流程需要供水管道及供水泵设备,是已消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油田的实际状况以及原油输出系统现状及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得出:通过引进低含水密闭系统,,可以实现在有效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将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简化,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见图

5结语

通过引进该项流程设备,传统的封闭流程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油田转油站也可以不再过度依赖老站的地面设施。另外由于取缔了大站供水流程,使总液量大大降低,提升了管道设备的使用率,有效降低了油田外输成本。因此,需对该种降本增效流程进一步推广,以使大庆油田的低成本发展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进一步获得节约能耗和降低投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一帆.一种新型矩形波原油脱水电源系统研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5):138-141.

[2]张星,李侠清,卢占国,等.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采油实验研究[A]//2019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C].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石油学会,西安石油大学,2019:8.

[3]徐晟.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渗吸机理研究——以坪北油田为例[J].江汉石油科技,2019,29(02):22-32.

输转范文篇4

为了有效提高我县劳务工有组织输转水平,县上决定向各乡镇推荐部分务工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的优秀企业,各乡镇要积极动员组织本乡镇农民工到推荐企业务工就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将这次下达的阶段性组织输转劳务工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底劳务工作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各乡镇及有关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负责,把这次县上推荐的企业当做重点进行宣传,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精心开展组织动员工作,抓好落实。

二、明确目标,狠抓任务落实

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转工作,是根据县上相关部门赴省常熟市、省扬州市、省县相关企业考察后安排的,这些企业与我县已有3年以上劳务合作关系,有我县务工人员1千多名,务工人员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企业工作环境优越,工资待遇丰厚,是我县农民工出门务工的理想之地。这次任务是结合相关企业用工情况和各乡镇实际情况分解下达的(具体任务见附表),任务具体,要求明确,各乡镇要按照相关企业招工简章(见附件),实事求是做好宣传,按照任务要求落实人员,做到宣传到位,组织落实到位。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出,县上决定在3月中旬组织输送,因此各乡镇必须在3月10日前将落实人员情况报劳务办,以便组织输送。

输转范文篇5

为了有效提高我县劳务工有组织输转水平,经汇报县委、政府同意,决定向各乡镇推荐部分务工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的优秀企业,积极动员组织本乡镇农民工到推荐企业务工就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负责,把这次县委、县政府推荐的企业当做重点进行宣传,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精心开展组织动员工作,抓好落实。县上将这次下达的阶段性组织输转劳务工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底劳务工作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年终严格按照责任书规定予以处罚。

二、明确目标,狠抓任务落实。

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转任务,是结合相关企业用工情况和各乡镇实际情况分解下达的(具体任务见附表),任务具体,要求明确,各乡镇要按照相关企业招工简章(见附件),实事求是做好宣传,按照任务要求落实人员,争取宣传到位、组织落实到位,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出,县上决定在3月15日组织输送,因此各乡镇必须在3月12日前将落实人员情况报劳务办,以便组织输送。

输转范文篇6

1“一站两制”集输方式的应用

1.1转油站基本情况

某转油站辖有计量间14座,各类油井200余口,加热炉3台,其中1#、3#加热炉功率为2.0MW,2#加热炉为1.74MW;掺水泵4台,1#、2#掺水泵排量为60m3/h,3#、4#掺水泵排量为80m3/h。平时运行3台加热炉(全部运行),2台掺水泵(1#、3#),日平均掺水量2932m3,日平均消耗天然气5321m3。近期有50余口扩边油井投产,均采用环状流程搭接至已建的4座计量间。由于产液量低,集输半径长,生产运行表明:当低温或低掺水量运行时,油井出现了回压升高问题,最高回压可达1.8MPa,需停井冲洗管道,影响正常生产。只有将转油站系统掺水温度整体升高,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导致日均耗气升至6831m3。

1.2“一站两制”实施方案

1.2.1根据计量间井况匹配掺水泵

根据各计量间辖井的类型,该转油站涉及扩边井的计量间有4座,掺水量最高为1154m3/d,只涉及老井的计量间10座,掺水量最高为2032m3/d。对现有的掺水泵进行匹配,4#泵为备用泵,运行1#泵为扩边井的4座计量间掺水,运行2#、3#泵为老井10座计量间掺水。

1.2.2根据温度需要匹配掺水、热洗加热炉

该转油站管辖区域需要掺高温水的计量间有4座,即含有扩边井的计量间。根据最高掺水量1154m3/d可计算出所需加热炉负荷为1.55MW,同样掺低温水的加热炉负荷需要3.2MW。该站内加热炉在工艺上都具备掺水或热洗功能,对其进行匹配,选用3#加热炉为4座扩边井计量间提供高温掺水,其余2台加热炉为10座老井计量间提供低温掺水(图1)。考虑热洗时,该站采用集中热洗方式,一般是一次冲洗1个或2个计量间,3#加热炉在负责4座扩边井计量间掺高温水的同时,可满足热洗负荷。

2实施效果

2.1现场应用效果

转油站实施“一站两制”方式运行1年后,对每个月的平均耗气进行了分析对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图2)。图2转油站掺水分开流程前后日平均耗气折线图由图2可知,该转油站在实施“一站两制”运行方式后,平均耗气水平有明显的降低,由实施前的日平均耗气量6831m3,降至实施后的4135m3,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2.2经济效益

“一站两制”集输方式实施后,除了对耗气量进行了对比外,还对实施前后的耗电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比情况见表1。表1转油站掺水分开流程前后数据对比分类实施前实施后差值掺水量/(m3•d-1)高温水2649760-1889低温水019581958掺水温度/℃高温水63652低温水-46-耗气量/(m3•d-1)62634012-2251耗电量/(kWh•d-1)31203380260由表1可知,日平均耗气量节省了2251m3,按照转油站运行330天计算,年可节气约70×104m3;日平均耗电量增加了260kWh,年增加耗电约8×104kWh。综合计算,年可节约近1000t标煤。

3结论及认识

输转范文篇7

一、目标任务

按照《区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部署要求,2020年,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

二、工作措施

(一)稳步推进劳务输转组织化就业。一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认真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扶贫日专项活动”等就业帮扶活动,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开展政策咨询、集中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有效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残疾人劳动力实现有组织输转就业。二是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我镇将积极与区内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对接用工专项工作,不断扩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规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

(二)着力增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实效。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积极与就业局对接,协同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广泛征求精准扶贫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尊其意愿采取适时就近开班、集中脱产办班、发放“培训券”、以师带徒、菜单式和“嵌入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培训。

三、工作要求

输转范文篇8

2005年,全区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04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79万元。按转移去向划分,就地输转7454人(次),其中:向**公司输转4045人(次),异地输转2593人(次);按输转形式划分,组织输出3763人(次),其中:向**公司输转1868人(次),自谋输出6284人(次)。今年1-6月,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民888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650万元。

近年来,我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总体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培训和输转相结合、就地输转和异地输转相结合,走城乡统筹、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路子,推动了全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加强培训促转移。劳动者素质不高,不能适应输入地就业的需要,是制约我区劳务输出的直接原因。据统计,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3%左右,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更重要的是没有接受过各种就业所需要的专业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劳动技能培训、技术型劳务转移作为增加劳务输出的先导,以“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制定出台了《**区2004-2007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筛选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校、**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公司万方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作为我区开展技能培训的基地,分层次对镇村干部、存量农民和增量农民进行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机制。2005年3月,我区与**公司矿产实业公司协商,由用人单位招考、定点培训并聘用60名农村劳动力,安置到该公司工作,月工资700元。去年4月份以来,**万方公司职业培训学校以订单培训的方式为我区培训农村劳动力223人,其中纺织工33人,拉丝工42人,缝纫工148人,有180多人实现了就业。通过培训,特别是借助**集团公司的培训资源,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强化了职业技能。2005年,全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604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880人,职业技能培训709人,创业培训15人。今年1-6月,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2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650人,职业技能培训1256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工人员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目前,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85%的顺利实现了就业。

(二)内部挖潜促转移。**区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业等新领域对富余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就地转移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在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做好本地市场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通过加强地企合作,本着“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通过及时了解掌握驻区大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有计划、有组织的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区两镇农民工到**公司建安公司从事钢筋工、泥瓦工等工种务工人员达2000多人(次),到选冶化矿区从事厂区绿化、管道检修等工种的务工人员达1000多人(次),到万方实业公司从事缝纫、编制等工种的务工人员达200多人(次),全年共创劳务收入100多万元。今年3月,我区**镇石**、赵**、聂**带领三支由229辆农用车组成的运输队,有规模、有组织地到**公司厂区清运垃圾,人均月收入达1300元以上。二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扶优扶强我区冶金、建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使兰州黄河(**)麦芽有限公司、华德林冶金有限公司、田升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崛起,积极引导齐林纸业、源达食品等中小企业优化升级,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同时,积极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目前,在全区农产品加工厂、砖厂、沙石厂等乡镇企业中劳务用工数量已达600多人。依托驻区**集团公司、金泥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50多家地表矿采剥企业和加工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60多人。三是依托城郊优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的城郊经济,近几年城郊相继出现了200多家家庭羊肉馆,吸纳农村劳动力800多人。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发展个体运输业、服务业,长年参与城市物流配送和农产品营销,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四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北京路延伸段、高岸子村商贸一条街等经济带的综合开发,启动了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吸纳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渠道。

(三)能人带动促转移。经过多年的创业和市场的熏陶,我区农村也涌现出了一批素质较高、头脑灵活、有开拓精神的农村务工致富“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农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走南闯北,逐渐形成了“一户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局面。据统计,每年通过致富能人的带动,输转农村劳动力在2000人(次)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如**镇旧沟村的王**、宁远堡镇夹沟村的马**利用自己外出务工时掌握的用工信息,从2000年开始,带领农民工常年在新疆哈密、石河子等地务工,目前,已带出1000多人,每年创劳务收入300多万元。去年9月,王**被甘、新两省区劳动保障厅联合评为优秀在疆务工创业人员。宁远堡镇中牌村的赵**,常年带领500多人在市区及**公司从事建筑安装、厂区建设等工作,年创劳务收入200多万元。去年11月,赵**同志的建筑队被**集团公司建安公司授予优秀劳务公司称号。今年5月,又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第三届返乡创业带头人、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分别受到了省上和国家的表彰。

(四)强化服务促转移。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制度。充分发挥街道、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职能,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快捷、及时的用工信息。2005年,共劳务用工信息892条,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影响农民工务工积极性的问题,我们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狠抓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及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累计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364.31万元。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全面清理整顿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同时,从狠抓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入手,狠抓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2005年,共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3939份,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几点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公司的发展为我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公司的做大做强为**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就地就近转移是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我区农村劳动力要实现有效转移,必须立足本地,在做好就地转移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劳务市场的开拓,逐步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走上内外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加强地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解决我区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点突破口。其次,二、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目前,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是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已成为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的主战场。第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首要前提。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提升,就必须加强技能培训,增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

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劳务输转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输转范文篇9

2005年,全区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04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79万元。按转移去向划分,就地输转7454人(次),其中:向**公司输转4045人(次),异地输转2593人(次);按输转形式划分,组织输出3763人(次),其中:向**公司输转1868人(次),自谋输出6284人(次)。今年1-6月,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民888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650万元。

近年来,我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总体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培训和输转相结合、就地输转和异地输转相结合,走城乡统筹、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路子,推动了全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加强培训促转移。劳动者素质不高,不能适应输入地就业的需要,是制约我区劳务输出的直接原因。据统计,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3%左右,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更重要的是没有接受过各种就业所需要的专业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劳动技能培训、技术型劳务转移作为增加劳务输出的先导,以“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制定出台了《**区2004-2007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筛选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校、**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公司万方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作为我区开展技能培训的基地,分层次对镇村干部、存量农民和增量农民进行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机制。2005年3月,我区与**公司矿产实业公司协商,由用人单位招考、定点培训并聘用60名农村劳动力,安置到该公司工作,月工资700元。去年4月份以来,**万方公司职业培训学校以订单培训的方式为我区培训农村劳动力223人,其中纺织工33人,拉丝工42人,缝纫工148人,有180多人实现了就业。通过培训,特别是借助**集团公司的培训资源,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强化了职业技能。2005年,全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604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880人,职业技能培训709人,创业培训15人。今年1-6月,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2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650人,职业技能培训1256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工人员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目前,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85%的顺利实现了就业。

(二)内部挖潜促转移。**区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业等新领域对富余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就地转移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在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做好本地市场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通过加强地企合作,本着“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通过及时了解掌握驻区大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有计划、有组织的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区两镇农民工到**公司建安公司从事钢筋工、泥瓦工等工种务工人员达2000多人(次),到选冶化矿区从事厂区绿化、管道检修等工种的务工人员达1000多人(次),到万方实业公司从事缝纫、编制等工种的务工人员达200多人(次),全年共创劳务收入100多万元。今年3月,我区**镇石**、赵**、聂**带领三支由229辆农用车组成的运输队,有规模、有组织地到**公司厂区清运垃圾,人均月收入达1300元以上。二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扶优扶强我区冶金、建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使兰州黄河(**)麦芽有限公司、华德林冶金有限公司、田升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崛起,积极引导齐林纸业、源达食品等中小企业优化升级,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同时,积极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目前,在全区农产品加工厂、砖厂、沙石厂等乡镇企业中劳务用工数量已达600多人。依托驻区**集团公司、金泥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50多家地表矿采剥企业和加工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60多人。三是依托城郊优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的城郊经济,近几年城郊相继出现了200多家家庭羊肉馆,吸纳农村劳动力800多人。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发展个体运输业、服务业,长年参与城市物流配送和农产品营销,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四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北京路延伸段、高岸子村商贸一条街等经济带的综合开发,启动了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吸纳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渠道。

(三)能人带动促转移。经过多年的创业和市场的熏陶,我区农村也涌现出了一批素质较高、头脑灵活、有开拓精神的农村务工致富“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农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走南闯北,逐渐形成了“一户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局面。据统计,每年通过致富能人的带动,输转农村劳动力在2000人(次)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如**镇旧沟村的王**、宁远堡镇夹沟村的马**利用自己外出务工时掌握的用工信息,从2000年开始,带领农民工常年在新疆哈密、石河子等地务工,目前,已带出1000多人,每年创劳务收入300多万元。去年9月,王**被甘、新两省区劳动保障厅联合评为优秀在疆务工创业人员。宁远堡镇中牌村的赵**,常年带领500多人在市区及**公司从事建筑安装、厂区建设等工作,年创劳务收入200多万元。去年11月,赵**同志的建筑队被**集团公司建安公司授予优秀劳务公司称号。今年5月,又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第三届返乡创业带头人、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分别受到了省上和国家的表彰。

(四)强化服务促转移。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制度。充分发挥街道、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职能,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快捷、及时的用工信息。2005年,共劳务用工信息892条,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影响农民工务工积极性的问题,我们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狠抓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及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累计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364.31万元。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全面清理整顿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同时,从狠抓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入手,狠抓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2005年,共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3939份,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几点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公司的发展为我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公司的做大做强为**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就地就近转移是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我区农村劳动力要实现有效转移,必须立足本地,在做好就地转移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劳务市场的开拓,逐步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走上内外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加强地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解决我区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点突破口。其次,二、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目前,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是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已成为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的主战场。第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首要前提。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提升,就必须加强技能培训,增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

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劳务输转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输转范文篇10

关键词:油田转油站;机泵;节能降耗

转油站是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油气的集输工作,主要分为采油、集输、注入三大系统,转油站的能耗可以占到油田开采总能耗的70%左右,因此对其开展有效的节能降耗工作十分必要,而且其运转过程中大部分的能耗又消耗在了各种机泵当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机泵的能耗高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它们在工作中的能耗,这会为企业节省一大笔电费的开销[1]。

1机泵能耗高的原因分析

泵排量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当油田处在开采的初期,其产液量较高,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其产量会不断降低,这时转油站的集输工艺会和实际使用情况不匹配,通常表现为泵的排量很大,但实际排量却很小,泵的工作功率和额定功率相比,显得较低,这就是通常说的小马拉大车现象,这会导致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一些企业为了提高机泵的效率,给一些机泵配给了变频调速设备,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和机泵不匹配的现象,这导致这些设备的运转效率普遍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电能的浪费。

2机泵节能降耗的有效方法

机泵的运行效率对其能耗有较大的影响,机泵的运行效率有很大程度上是由机泵的运行工况决定。泵一般会工作在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曲线和管路曲线的交点处,它随着扬程和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泵的扬程和管路的扬程正好重合,则机泵的运行效率最高,如果偏离了此额定工作点,泵的运行效率就会变低。如果想要提高机泵的运行效率,就必须调整机泵的工况点,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有效的方法:一对管路的集输特性进行改变。二改变离心泵的性能曲线。由于在转油站建成后,一般难以对管路进行改变,因此普遍采用的是改变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方法,对机泵结构参数进行适当的改变,从而有效改变机泵的运行特性,使其工作在最理想的工况,让其充分发挥作用[2]。对于实际排量远远小于额定排量的机泵,应该将这些机泵更换成排量小的泵,以此来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降低机泵的额外损耗。或者我们可以采用并行泵系统,由一组机泵来完成对原油的输送工作,根据输送的要求,合理设定运行泵的数量,使每台泵都工作在最佳效率阶段,这种方式还非常便于安排对机泵的检修工作,尽快恢复受损机泵的功能,让其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目前变频技术发展很快,只需利用变频设备改变电机供电的频率,就可以对机泵的转速进行线性的调整,从而对机泵的排量进行精准的控制,可以取代截流阀控制机泵的流量,从而避免了使用截流阀产生的能耗损失,能有效提高机泵的运行效率,降低其电能的消耗。但是变频调速的范围是有限的,一般不宜低于额定转速的50%,且一般不能用于提高转速。对那些采用变频调速效果不好的机泵,应该重新更换变频器,从而保证变频器处在高效区运行。如果企业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使用多级变速箱,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机泵调速的需求,且由于其采用了无电能损失的机械结构,其节能效果更好,但是其价格普遍偏高,对其维护也较为复杂。在实际的机泵使用过程中,应该将泵出口阀门开到最大,杜绝截流的操作,最大程度降低液体流动的阻力,从而有效节省电能的消耗,同时根据机泵的实际使用要求,对机泵参数进行定期的调整,使机泵工作在最佳工况。在集输管线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管线设计的合理性,减少管线的曲折处和突然缩颈处,避免在上坡路段布置管线,还要定期对管线内部进行清洗,最大程度降低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3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转油站是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大量的机泵,这些机泵在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对其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这些泵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并加强对节能变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注意对管路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廖朝军.离心泵节能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