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鼓砖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1:37:54

书鼓砖雕范文篇1

书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之一,是自明清以来中国北方曲艺曲种“大鼓书”(也称“鼓书”、“鼓词”)在说唱表演时应用的一种主要打击伴奏乐器,呈扁圆形,直径只有二十余厘米,在演员演唱戏曲时,艺人们通过击打书鼓和敲击鼓板来进行伴奏,起到烘托气氛的和调节演唱节奏的作用[1]。陵川民间风俗中,书鼓寓意有“鼓乐声声,祥和太平”之意。“书鼓砖雕”一词主要是指出现在陵川地区典型四合院的“门楼”、正房或者左右厢房的靠近屋顶的“墀头”部分的“书鼓砖雕”作品而言的。“书鼓砖雕”作品本身一般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使用十三层砖),上部(由三层砖空间组成)砖层面雕刻有云纹、线纹(本地叫做“富贵不断头”)或花纹。中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抽象图案或者是人物形象图案、故事情节场景图案,场景两边为两个雕刻有花纹的砖柱,砖柱与上下部的各一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组合成一个四方形舞台,以此衬托此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场景形象所活动的空间。下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先由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嵌着一层被染成红色的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组成,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的两边即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各有一个小圆球柱撑起,可以说,半圆立体书鼓型砖是此砖雕的主要标志性结构,书鼓下方的云纹、线纹、花纹砖则又呈现本地说唱鼓书时使用的方桌或长条桌的桌面形状。再往下两层砖则呈四方桌或长条桌的桌凳腿和桌帔形状。所谓桌帔,可以说是一块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装饰性布料,即如同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说唱时前面总放着的桌子台布,台布正对观众的一面往往呈三角形,上面标明说唱鼓书名家的名字以及说唱曲目名称。

此类砖雕的布局可谓是煞费工匠之苦心,是在融合了当地鼓书艺人说唱演出使用的乐器、说唱的抽象或具体的场景模式、当时说唱艺人说唱时所使用的道具等内容并经过匠人的精细雕刻而成的特殊工艺美术作品,这类书鼓砖雕作品也寓含着这些匠人各自独特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创作理念,也代表着各个不同时代受众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审美理念。[2]“书鼓砖雕”经我们长达两年的实地考察,主要保存于山西晋城市所管辖的陵川县,具体位置在县城崇文镇、北关、南关、西关,及其周围的石掌村、西石门、大会、东八渠、西八渠、上郊、南岸上、白钱掌、潞城镇、义门、洪水河、小郊、四义、岔路口、黄干窑、红马背、南岭、西岭、天池、脚头、庄头、鲁山等村镇。这些村镇占到了陵川全境的二分之一,调查民户512户,已经拍摄到的书鼓砖雕照片达2500余幅,搜集和找到现存的书鼓砖雕作品2013块。

二、陵川民居的院落结构布局

陵川合院民居有典型的两种院落布局:三合院和四合院。这种合院形式,布局特点基本统一,均是以轴线为主体,三面或四面布置堂屋、厢房、耳房、倒座房,这些房屋门窗总是向院落开放,一般对外不开窗,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陵川民居也因山势走向的缘故呈现出两种典型朝向: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合院庭院的方向、面积,院内的长宽比例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院落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面宽与进深的尺寸因宅而异,一般是偏向纵长,厢房向内靠近,厢房的边线甚至超过堂屋,冬季避免冷风直入,夏季也可寻求阴凉。院落内用方砖铺地,而不种植植物,也是为了保证窄四合院的光照程度;也有一些院落是中规中矩的正方形。[3]单体四合院作为一种典型的合院民居形式,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绵延三千多年的院落建筑以占地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成一体而得名四合院。院落只有正门(上郊村见到有开侧门)可进出,关门后即与外界隔离。陵川民居中的四合院大多是坐北朝南,偶尔也有坐西朝东的院落(崇文镇张家村多见),但都遵循了四合院中轴对称的形式,院门通常开在东南角。北房为正房,当地称堂屋或厅房,东西两侧各为厢房,建筑间数和样式大体相同。南面的倒座房与北房相对应。当地人称此房不仅招待客人,而且曾有账房之用。在南北、东西厢房的角落中一般均有耳房,主要来作厨房或仓库来储存粮食、堆放杂物。四合院一般包括一进院、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及复合院五种。一进院是基本型院落,两进院一般是在一进院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前院,三进院是在两进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后跨院,后跨院一般为佣人居住,房间的尺度比正院的尺度小。三进院功能齐全,布局简洁,分区明确。这种院落组群可以满足大家庭居住的需要,每个小院又能成为独立的分配方式,整体部分互不干扰。在陵川民居中见到了两、三进院,有前院门与宅院门,通常不在一条直线,相互错开而建,使外人不能直视院落。这些几进院落的轴线纵向伸展,从而使院落尺度有所变化,空间因此而有内外主次。通过空间组合中的体量对比,位置的序列变化,规律的建筑布局,增添了房屋的空间效果。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些院落只遗留了第一进院,后面均已倒塌,而有些院落则保存完好,尚有人居住。在六泉乡我们见到了基本完整的一进三院,可以看出曾经的主人雄厚的经济实力。

三、陵川民居庙宇的特点

通过房屋内花梁的推断,目前所遗留的三四合院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也有很少为明代遗存。陵川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此地民居布局上十分紧凑,密度较高,常将四合院的楼房建成两层,可能由于用地紧张以及显示富有的尊贵观念,同时,这种建筑的优势在于:不仅节约耕地,充分利用空间,而且在二层楼房上储存东西,可以防潮防腐。四合院的楼房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厢房也建成两层楼形式,这种形式便称为楼院。与山西民居中常见的瓦房、砖房、平顶房不同,陵川最具特色的房屋形式就是二层楼。该区的二层楼,二层上通常不住人,而是用于储藏粮食、杂物或者摆放家具等。一层室内的天花板上留有一长方形的口子,盖上板门,平时就采用活动楼梯上下,楼梯就悬挂在楼板梁下,用时放下,不用时把楼梯平挂在楼板两下。现有些后来改建的房屋常把楼梯建在耳房,以使得堂屋内空间完整。门窗装修多用隔扇门槛窗。陵川民居室内布置通常比较简单,有火炕和灶台,火炕位于山墙一侧,灶台紧靠炕的一侧,有时也居中布置。两者占去室内空间的2/3,感觉较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常将厢房的三开间在内部隔成两间使用,即在当心间正中砌一砖墙隔断,两次间为窗,将两室的入口房门都装在当心间,外立面仍保持三开间的形式。这种做法称为“三间两室阁楼式”。[3]虽然在陵川各村的二层楼形式大同小异,但在南四渠也见到了层高较高的二层堂屋,由于地形的缘故,这个院落堂屋较高,不仅可以从屋内到达二层,而且从院外也有楼梯通过小山坡到达二层。由于层高较高,这家主人曾用来居住,现也有储藏之用。这也是在陵川看到的一个特例。山西民居的整体特征为外雄内秀,木雕精细传神,斗拱小巧,卷云式样,木构件上都雕有花饰,朴素雅致。大门檐下匾额上的题字更是书法精美,做工精细,内容博采。窗格做成式样繁多的吉祥图案或图形,层层门窗做工精细、巧妙,与实墙构成鲜明的对比。宅内精心刻画的砖雕艺术,从院楼到影壁再到硬山墙上的悬鱼饰物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4]这些院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饰物与宅外壁立的高墙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完美地诠释了古代山西民居的这一特性。新中国成立后,晋东南地区的民居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它地区一样,新建的房屋多选择向阳、通风、开阔的地方。而且,新建房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门窗比例增大,室内开阔,取暖方式也有所改变。新建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一般房多为五檩、七檩进深的,砖木结构居多。近年来个人修建房屋也多见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但是这些院落基本上是单门独院,来去自如。院子一般较方正。有些新建的砖木房屋还保留了墀头的造型,但没有了精美的砖雕,而有些则彻底舍弃了墀头部位。陵川民居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山西晋东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至今为止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代表。对于进一步研究晋东南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陵川自古有“太行第一之巅”的美誉,这里大部分是山区和半山区,只有少部分为丘陵地带,所建庙宇多顺应地形建于高大的石砌台上,庙宇周围较空旷,凸显了庙宇恢弘的气势。庙宇本身继承了晋东南村落常见的院落空间形式———四合院。有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及耳房(夏房)。大门居中布置,院中有楼梯踏上宽敞的月台便是正房,也是正殿。倒座房二层一般为戏台。(戏台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也成为当地文化的缩影)戏台一般为三开间单檐悬山顶,两侧也各带耳房作为演戏时的后台部分。夏房或作为后台或作为献殿。东西厢房有两层,一层为禅房,二层为看楼。看楼通常都为出挑的木构前檐廊,是最佳的看戏场所。这便构成了陵川庙宇的基本格局。如南召村“太行第一庙”(文庙、孔庙)、西溪二仙庙、各村的玉皇庙等多是这样的布局。

四、建筑雕刻工艺及艺术特色

书鼓砖雕范文篇2

书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之一,是自明清以来中国北方曲艺曲种“大鼓书”(也称“鼓书”、“鼓词”)在说唱表演时应用的一种主要打击伴奏乐器,呈扁圆形,直径只有二十余厘米,在演员演唱戏曲时,艺人们通过击打书鼓和敲击鼓板来进行伴奏,起到烘托气氛的和调节演唱节奏的作用[1]。陵川民间风俗中,书鼓寓意有“鼓乐声声,祥和太平”之意。“书鼓砖雕”一词主要是指出现在陵川地区典型四合院的“门楼”、正房或者左右厢房的靠近屋顶的“墀头”部分的“书鼓砖雕”作品而言的。“书鼓砖雕”作品本身一般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使用十三层砖),上部(由三层砖空间组成)砖层面雕刻有云纹、线纹(本地叫做“富贵不断头”)或花纹。中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抽象图案或者是人物形象图案、故事情节场景图案,场景两边为两个雕刻有花纹的砖柱,砖柱与上下部的各一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组合成一个四方形舞台,以此衬托此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场景形象所活动的空间。下部(由五层砖空间组成)是先由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嵌着一层被染成红色的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组成,半圆立体书鼓型砖的两边即两层云纹、线纹或花纹砖之间各有一个小圆球柱撑起,可以说,半圆立体书鼓型砖是此砖雕的主要标志性结构,书鼓下方的云纹、线纹、花纹砖则又呈现本地说唱鼓书时使用的方桌或长条桌的桌面形状。再往下两层砖则呈四方桌或长条桌的桌凳腿和桌帔形状。所谓桌帔,可以说是一块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装饰性布料,即如同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说唱时前面总放着的桌子台布,台布正对观众的一面往往呈三角形,上面标明说唱鼓书名家的名字以及说唱曲目名称。此类砖雕的布局可谓是煞费工匠之苦心,是在融合了当地鼓书艺人说唱演出使用的乐器、说唱的抽象或具体的场景模式、当时说唱艺人说唱时所使用的道具等内容并经过匠人的精细雕刻而成的特殊工艺美术作品,这类书鼓砖雕作品也寓含着这些匠人各自独特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创作理念,也代表着各个不同时代受众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之审美理念。[2]“书鼓砖雕”经我们长达两年的实地考察,主要保存于山西晋城市所管辖的陵川县,具体位置在县城崇文镇、北关、南关、西关,及其周围的石掌村、西石门、大会、东八渠、西八渠、上郊、南岸上、白钱掌、潞城镇、义门、洪水河、小郊、四义、岔路口、黄干窑、红马背、南岭、西岭、天池、脚头、庄头、鲁山等村镇。这些村镇占到了陵川全境的二分之一,调查民户512户,已经拍摄到的书鼓砖雕照片达2500余幅,搜集和找到现存的书鼓砖雕作品2013块。

二、陵川民居的院落结构布局

陵川合院民居有典型的两种院落布局:三合院和四合院。这种合院形式,布局特点基本统一,均是以轴线为主体,三面或四面布置堂屋、厢房、耳房、倒座房,这些房屋门窗总是向院落开放,一般对外不开窗,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陵川民居也因山势走向的缘故呈现出两种典型朝向: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合院庭院的方向、面积,院内的长宽比例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院落的形式也各有不同,面宽与进深的尺寸因宅而异,一般是偏向纵长,厢房向内靠近,厢房的边线甚至超过堂屋,冬季避免冷风直入,夏季也可寻求阴凉。院落内用方砖铺地,而不种植植物,也是为了保证窄四合院的光照程度;也有一些院落是中规中矩的正方形。[3]单体四合院作为一种典型的合院民居形式,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绵延三千多年的院落建筑以占地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成一体而得名四合院。院落只有正门(上郊村见到有开侧门)可进出,关门后即与外界隔离。陵川民居中的四合院大多是坐北朝南,偶尔也有坐西朝东的院落(崇文镇张家村多见),但都遵循了四合院中轴对称的形式,院门通常开在东南角。北房为正房,当地称堂屋或厅房,东西两侧各为厢房,建筑间数和样式大体相同。南面的倒座房与北房相对应。当地人称此房不仅招待客人,而且曾有账房之用。在南北、东西厢房的角落中一般均有耳房,主要来作厨房或仓库来储存粮食、堆放杂物。四合院一般包括一进院、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及复合院五种。一进院是基本型院落,两进院一般是在一进院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前院,三进院是在两进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后跨院,后跨院一般为佣人居住,房间的尺度比正院的尺度小。三进院功能齐全,布局简洁,分区明确。这种院落组群可以满足大家庭居住的需要,每个小院又能成为独立的分配方式,整体部分互不干扰。在陵川民居中见到了两、三进院,有前院门与宅院门,通常不在一条直线,相互错开而建,使外人不能直视院落。这些几进院落的轴线纵向伸展,从而使院落尺度有所变化,空间因此而有内外主次。通过空间组合中的体量对比,位置的序列变化,规律的建筑布局,增添了房屋的空间效果。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些院落只遗留了第一进院,后面均已倒塌,而有些院落则保存完好,尚有人居住。在六泉乡我们见到了基本完整的一进三院,可以看出曾经的主人雄厚的经济实力。

三、陵川民居庙宇的特点

通过房屋内花梁的推断,目前所遗留的三四合院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也有很少为明代遗存。陵川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此地民居布局上十分紧凑,密度较高,常将四合院的楼房建成两层,可能由于用地紧张以及显示富有的尊贵观念,同时,这种建筑的优势在于:不仅节约耕地,充分利用空间,而且在二层楼房上储存东西,可以防潮防腐。四合院的楼房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厢房也建成两层楼形式,这种形式便称为楼院。与山西民居中常见的瓦房、砖房、平顶房不同,陵川最具特色的房屋形式就是二层楼。该区的二层楼,二层上通常不住人,而是用于储藏粮食、杂物或者摆放家具等。一层室内的天花板上留有一长方形的口子,盖上板门,平时就采用活动楼梯上下,楼梯就悬挂在楼板梁下,用时放下,不用时把楼梯平挂在楼板两下。现有些后来改建的房屋常把楼梯建在耳房,以使得堂屋内空间完整。门窗装修多用隔扇门槛窗。陵川民居室内布置通常比较简单,有火炕和灶台,火炕位于山墙一侧,灶台紧靠炕的一侧,有时也居中布置。两者占去室内空间的2/3,感觉较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常将厢房的三开间在内部隔成两间使用,即在当心间正中砌一砖墙隔断,两次间为窗,将两室的入口房门都装在当心间,外立面仍保持三开间的形式。这种做法称为“三间两室阁楼式”。[3]虽然在陵川各村的二层楼形式大同小异,但在南四渠也见到了层高较高的二层堂屋,由于地形的缘故,这个院落堂屋较高,不仅可以从屋内到达二层,而且从院外也有楼梯通过小山坡到达二层。由于层高较高,这家主人曾用来居住,现也有储藏之用。这也是在陵川看到的一个特例。山西民居的整体特征为外雄内秀,木雕精细传神,斗拱小巧,卷云式样,木构件上都雕有花饰,朴素雅致。大门檐下匾额上的题字更是书法精美,做工精细,内容博采。窗格做成式样繁多的吉祥图案或图形,层层门窗做工精细、巧妙,与实墙构成鲜明的对比。宅内精心刻画的砖雕艺术,从院楼到影壁再到硬山墙上的悬鱼饰物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4]这些院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饰物与宅外壁立的高墙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完美地诠释了古代山西民居的这一特性。新中国成立后,晋东南地区的民居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它地区一样,新建的房屋多选择向阳、通风、开阔的地方。而且,新建房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门窗比例增大,室内开阔,取暖方式也有所改变。新建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一般房多为五檩、七檩进深的,砖木结构居多。近年来个人修建房屋也多见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但是这些院落基本上是单门独院,来去自如。院子一般较方正。有些新建的砖木房屋还保留了墀头的造型,但没有了精美的砖雕,而有些则彻底舍弃了墀头部位。陵川民居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山西晋东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至今为止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代表。对于进一步研究晋东南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陵川自古有“太行第一之巅”的美誉,这里大部分是山区和半山区,只有少部分为丘陵地带,所建庙宇多顺应地形建于高大的石砌台上,庙宇周围较空旷,凸显了庙宇恢弘的气势。庙宇本身继承了晋东南村落常见的院落空间形式———四合院。有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及耳房(夏房)。大门居中布置,院中有楼梯踏上宽敞的月台便是正房,也是正殿。倒座房二层一般为戏台。(戏台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也成为当地文化的缩影)戏台一般为三开间单檐悬山顶,两侧也各带耳房作为演戏时的后台部分。夏房或作为后台或作为献殿。东西厢房有两层,一层为禅房,二层为看楼。看楼通常都为出挑的木构前檐廊,是最佳的看戏场所。这便构成了陵川庙宇的基本格局。如南召村“太行第一庙”(文庙、孔庙)、西溪二仙庙、各村的玉皇庙等多是这样的布局。

四、建筑雕刻工艺及艺术特色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砖雕将中国传说中的雕刻工艺灵活运用,并通过不断创新,形成平雕、浮雕、透雕、圆雕、贴雕与嵌雕等独到的工艺类型。陵川的砖雕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是建筑的点睛之笔。作为技术与艺术综合的行业,陵川砖雕艺人的代表主要有李三牛、王坂坂、王槐富、天池原孩等,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艺术手法,主要通过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陵川砖雕赋予了不同别地的艺术特质,那就是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历史悠久的陵川砖雕,凸显了山西晋商追求雕饰华贵的意趣风格,同时也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使原本用于宫廷、庙宇的建筑砖雕进入民居,融入民间建房规模,留下深深的时展轨迹。[4]陵川民居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多数砖雕的形态基本上沿袭了明清的风格,在传统民居上仍然十分流行装饰砖雕,且延续相互攀比之风。各地区的砖雕在创作和使用上也基本沿袭了与本地区的文化价值、建筑式样相适应的固定的装饰风格和模式———书鼓砖雕。陵川砖雕多见平雕、浮雕、透雕、圆雕,而扁鼓多采用圆雕方式,使书鼓形象生动,趣味盎然。五、陵川书鼓砖雕墀头题材内容墀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硬山顶山墙端头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和装饰檐口。墀头自下而上可分为三部分:下碱、上身和盘头。墀头既有承重的实际功能,又对建筑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陵川以曲艺书鼓为标志的墀头,不仅是当地说唱习俗的生动体现,而且折射出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与审美观,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鼓砖雕范文篇3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古城木雕因其构件部位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采用各种变化丰富和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和木质的柔美风格。木雕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通过调查统计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的种类有隐雕、浮雕、通雕,这几种木雕用的比较多,有甚少的嵌雕。

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图案主要以植物、动物、祥云、文字、琴、书等为内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狮子滚绣球”,象征人世的权势、富贵,也有镇宅驱邪之意,有喜庆、吉祥意念:“凤凰戏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草龙”象征了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之意。

(二)砖雕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饰类别,比石材质地软且相对较轻,易加工成型,且比较经济,所以在民居建筑装饰中被广泛采用,米脂窑洞古城的主要用于脊饰、吻兽、瓦当、滴水、墀头、影壁、神龛等建筑部位。

1.脊饰脊是民居屋顶上两个坡面顶相交而产生的高端的结合部和分水线,具有稳定房屋结构、防止雨水渗透的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协调房屋体量,满足增强建筑高大、端庄的视觉审美功能。脊端是以砖、瓦封口,为了避免长长的屋脊线带来的单调感,屋脊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户主、匠人们乐此不疲的装饰地。陕北当地称之为“五脊六兽排三瓦,倒插飞檐张口兽”,对脊饰装饰的繁简精细程度也能够反映出户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牡丹、莲花、蔓草、云纹,几何图案等纹饰常常是米脂窑洞古城屋脊砖雕的主题形象。

2.吻兽吻兽,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我国传统古建筑在等制规模上有二至九样八种规格,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这种装饰物称为正吻,是张口向内的龙形。在较低等级的建筑中,才称为兽吻或吻兽,兽头向外。兽吻,本是建筑结构的一个部分,有防火之用。在古建筑上,一旦做上兽吻,就表示着整座建筑从底到顶全部完成。据当地居民介绍,兽吻还有显示官位身份的装饰作用,即做官的人家,官位达五品以上,脊兽张口,五品以下者,则为闭口兽。

3.瓦当瓦当指的是屋面筒瓦最下端的一个防水、护檐构件,同时它还兼具装饰作用。有的也用在墙体檐口上。米脂窑洞古城民居中的瓦当形式单一,其雕饰图案以虎头、狮头饰样为主,少数刻有花饰图案。

4.滴水滴水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处的一种排水构件。形似为下垂的如意形舌头,上面雕饰花纹图案。

5.墀头墀头,专指房屋两山墙或大门两侧悬挑在外、经过涂饰的墙头.民居中墀头的装饰感和雕饰感极强,在门楼中是比较抢眼的装饰构件之一。实际上,墀头在建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结构功能——承重、传力。墀头用砖砌之,根据陕北民居中墀头的形式,可分为戗檐、盘头、上身、下碱四个部分。戗檐,微向前倾斜,挑砖叠出,表面上贴一块方砖,是墀头的重点装饰部位,上面雕饰的都是有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松鹿竹鹤、二富捧寿、大海出扶桑、喜鹊戏石榴、富在眼前、富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墀头局部的长短尺度因各家各户而有差异,有实力的人家还在(叠波式挑砖的)盘头下部继续做雕饰,而且还相当讲究精细,宛如建造的小房子一般,、细看饰有滴水瓦当,四角上翘,叠层刻有连花瓣、“富贵不断头”连续纹样、蔓草文的图案,中部主体三面雕刻,装饰图案内容多是寓意福禄祯祥、子孙兴旺、富贵不断的美好愿望。

6.影壁影壁的造型可分为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这里主要讲其砖雕装饰。壁顶的作用和房顶一样,一是作为墙体上面的结束,二是伸出檐口以保护壁身。虽然壁顶面积不大,但上面依然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脊兽,檐口以下有椽子和斗拱,具有与屋顶一样结构及其装饰;壁身是影壁的主体部分,占整座影壁的绝大部分,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从装饰的布局来看,多集中在中心和四角上,也有整体满铺素面砖的。从整体装饰的内容来看,米脂窑洞古城院落的影壁,主要有植物花卉、祥云、富捧寿、各种兽体、几何纹样、象鼻砖雕斗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所用的题材多和建筑的背景内容有关。不管什么样的纹饰组合,大多是寄予户主美好的愿望,或是叙述故事、或取吉祥寓意……;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部分,考究者用须弥座的形式。

7.神龛在米脂窑洞古城,几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龛,一般供奉在院落大门过道的侧墙上、影壁壁身的正中心或窑脸两窑口之间。神龛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较讲究,雕工装饰精细,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神龛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爷,在陕北,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多的神灵庇护都不如土地神的现管来的实际,“庙小神通大”,所以各家各户都热诚供奉土地神,祈望来年好收成。

(三)石雕因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而盛产绿砂岩和灰砂岩,其质地比花岗岩要软,质地细腻,较容易雕刻,所以古城的石刻均采用砂岩,很少出现青石和花岗岩,砂岩石雕在汉代已经被运用,主要用于墓室的墓门和墓壁上,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迎宾拜谒、祈求吉祥、狩猎农牧、乐舞百戏、神仙鬼怪、珍禽灵兽等等。

1.抱鼓石又称门枕石,是紧挨墙体,立于大门两立框之下的石墩。属建筑构件,在结构上起加固门框的作用。露在门外面的基石部分或加工为方体的雕饰石作,或者雕成圆鼓形的抱鼓石。其雕饰或朴素,或繁杂,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抱鼓石雕饰的都相当精巧,鼓上雕刻两只立狮,鼓侧饰有“兽面衔环”,鼓面雕刻最为丰富,常见的主题有:二龙戏珠、二狮滚绣球、麒麟、蝙蝠、老翁等等。

须弥座,是石鼓的底座。须弥座基本采用浅浮雕的方法,在它的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内容各家略有不同,少数人家在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角兽或花柱,狮子、猴子是角兽的主题形象。

2.柱础石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以木柱为竖向的支撑结构,为了防止柱脚湿腐蛀蚀,下端常设石质基础。虽然在尺度、体量上有高矮大小之分,石质有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之别,但形状都与其上部的柱形协调一致。柱础石的雕饰面是连续的,或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六面体,表面都雕刻有花饰。简单的柱础石只做成基石,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做成须弥座与裙袱与鼓的形制。裙袱的处理方式和抱鼓石的手法相一致,裙面刻有夔龙,周边饰有“富贵不断头”的连续纹样。

(四)门窗

1.门匾门匾的作用,其实就是给建筑挂的一个牌名,说明其功用。在门匾上题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文字艺术表现建筑,用语言文学修饰建筑,义理深邃,意境深远,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门楣上以什么书体雕刻什么内容,是中国人最用心讲究的,它往往是一个家族魂魄的外化。陕北民居的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或显要门第,如“武魁”、“进士”、“大夫第”、“功同良相”、“骑尉第”等;或家传古训,以警后世,如“忠孝传家”、“诗书门第”、“践道履仁”……;或取意吉祥或为向往追求,如“福禄寿”、“德寿轩”、“树德务滋”、“清雅贤居”、“安乐居”……

2.铺首铺首,被安置在门扇中央,适宜人手操作的高度上,是供来人扣门,主人锁门的实用性装饰构件。民居中常用铁制或铜制。在陕北考察时发现,铺首的制作形式除了常用的“兽面衔环”外,还做成“五福捧寿”、“日月同辉”“如意纹”花饰纹样的图案。在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铺首纹样,铺首居中,上下有陪衬纹样,主要是居上的朱雀,居下的白虎和角兽,朱雀、青龙和白虎则按《礼记曲礼上》中所规定的“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布局,谓之“四灵”,是道教的守护神。

3.门窗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门窗形式是拱形门连窗的形式,其做工精细、朴素大方,两侧做固定式门扇或做窗扇。门窗的木格图案的繁简程度与窑的主次划分有关系,正窑的门窗格饰是最复杂的,也是最讲究的,其它窑面的门窗格饰相对简单。一座建筑的门有少量几个,而窗要比们的数量要多,花格形式比门丰富的多。其功能是分隔内外,有通风透光的作用;窑洞独特的拱券形式造就了窗棂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它处于窑脸的最体面的位置,故又极重视其美化作用。

门窗棂主要由木结构组成,陕北和晋西北窑洞的满拱大窗最讲究装饰。这不同于其它地方单一、朴素的特色。门窗棂纹样中的各种图形,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正方格的、斜方格的,有灯笼形的,有步步锦形式的,花样繁多,独具匠心。主要形式有正方格、“工”字格、“万”字格、正方格与斜方格,这是一种单一的方形图形组成的窗棂,或正方,或斜方,虽然做工简单,但却规整划一。与其它形式配合使用,既衬托了其它的花格,有显示了自身的特点。正方形和斜方格窗格最宜贴窗花。

“工”字格两横条之间由一竖柱顶开。上一横条象征天。下一横条象征大地,竖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但由于坚柱上下不在一线上,所以不是方形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柳条格是一种主要以竖棂为主横棂作辅助的花格形式,《园冶》中这样描述:“时遵柳条槅,疏而且减,依式变换,随便摘用”,柳条格可以随意变换,其形式多样,这是一种在中国古建门窗上用的比较频繁的花格形式,在米脂窑洞古城一般用于门扇上居多。

“寿”字格是将“寿”字的繁体字经过变形用于花格,其寓意为长寿,此种形式一般多为单独使用,在米脂的窑洞门窗上用的比较多。“寿”也经常用在砖雕和石刻上,经常与“富”字并用,有富贵长寿之意。

“万”字格万字本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为“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特命其读音为“万”。大致有连环万字,双连万字,单万字。万字宜于木匠操作,一个万字可以联结前后左右上下“六合”,形成万字不断头,而万字不断头又被人们寓意为富贵不断头。万字作边衬,而显得更加饱满,是窗棂常用的一种纹样。

套方格是以单个方形格为母格,再由大小不等的方形格相互穿套形成的花格形式,在陕北一带的套方格都是比较简单的。

“三交六椀”菱花格是由三条木条交叉,在木条上雕出花叶,组成为由六条花叶梗组成的菱花,所以称之为“三交六椀菱花格”,这种花格是在宫殿建筑中最讲究的一种窗花格纹,显得十分华贵,但在陕北的门窗上也用的比较多,只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做小的局部装饰。

双喜格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喜”字变形而成的一种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广泛,如男婚和女嫁为双喜、得子和生财为双喜、登科和升迁为双喜等等,因其为最广泛的吉祥字,故多用于窗格,以示“永远的双喜”。图中的双喜花格中间用枪头梅花格加以装饰,而更加丰富。

书鼓砖雕范文篇4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古城木雕因其构件部位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采用各种变化丰富和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和木质的柔美风格。木雕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通过调查统计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的种类有隐雕、浮雕、通雕,这几种木雕用的比较多,有甚少的嵌雕。

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图案主要以植物、动物、祥云、文字、琴、书等为内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狮子滚绣球”,象征人世的权势、富贵,也有镇宅驱邪之意,有喜庆、吉祥意念:“凤凰戏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草龙”象征了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之意。

(二)砖雕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饰类别,比石材质地软且相对较轻,易加工成型,且比较经济,所以在民居建筑装饰中被广泛采用,米脂窑洞古城的主要用于脊饰、吻兽、瓦当、滴水、墀头、影壁、神龛等建筑部位。

1.脊饰脊是民居屋顶上两个坡面顶相交而产生的高端的结合部和分水线,具有稳定房屋结构、防止雨水渗透的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协调房屋体量,满足增强建筑高大、端庄的视觉审美功能。脊端是以砖、瓦封口,为了避免长长的屋脊线带来的单调感,屋脊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户主、匠人们乐此不疲的装饰地。陕北当地称之为“五脊六兽排三瓦,倒插飞檐张口兽”,对脊饰装饰的繁简精细程度也能够反映出户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牡丹、莲花、蔓草、云纹,几何图案等纹饰常常是米脂窑洞古城屋脊砖雕的主题形象。

2.吻兽吻兽,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我国传统古建筑在等制规模上有二至九样八种规格,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这种装饰物称为正吻,是张口向内的龙形。在较低等级的建筑中,才称为兽吻或吻兽,兽头向外。兽吻,本是建筑结构的一个部分,有防火之用。在古建筑上,一旦做上兽吻,就表示着整座建筑从底到顶全部完成。据当地居民介绍,兽吻还有显示官位身份的装饰作用,即做官的人家,官位达五品以上,脊兽张口,五品以下者,则为闭口兽。

3.瓦当瓦当指的是屋面筒瓦最下端的一个防水、护檐构件,同时它还兼具装饰作用。有的也用在墙体檐口上。米脂窑洞古城民居中的瓦当形式单一,其雕饰图案以虎头、狮头饰样为主,少数刻有花饰图案。

4.滴水滴水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处的一种排水构件。形似为下垂的如意形舌头,上面雕饰花纹图案。

5.墀头墀头,专指房屋两山墙或大门两侧悬挑在外、经过涂饰的墙头.民居中墀头的装饰感和雕饰感极强,在门楼中是比较抢眼的装饰构件之一。实际上,墀头在建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结构功能——承重、传力。墀头用砖砌之,根据陕北民居中墀头的形式,可分为戗檐、盘头、上身、下碱四个部分。戗檐,微向前倾斜,挑砖叠出,表面上贴一块方砖,是墀头的重点装饰部位,上面雕饰的都是有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松鹿竹鹤、二富捧寿、大海出扶桑、喜鹊戏石榴、富在眼前、富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墀头局部的长短尺度因各家各户而有差异,有实力的人家还在(叠波式挑砖的)盘头下部继续做雕饰,而且还相当讲究精细,宛如建造的小房子一般,、细看饰有滴水瓦当,四角上翘,叠层刻有连花瓣、“富贵不断头”连续纹样、蔓草文的图案,中部主体三面雕刻,装饰图案内容多是寓意福禄祯祥、子孙兴旺、富贵不断的美好愿望。

6.影壁影壁的造型可分为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这里主要讲其砖雕装饰。壁顶的作用和房顶一样,一是作为墙体上面的结束,二是伸出檐口以保护壁身。虽然壁顶面积不大,但上面依然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脊兽,檐口以下有椽子和斗拱,具有与屋顶一样结构及其装饰;壁身是影壁的主体部分,占整座影壁的绝大部分,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从装饰的布局来看,多集中在中心和四角上,也有整体满铺素面砖的。从整体装饰的内容来看,米脂窑洞古城院落的影壁,主要有植物花卉、祥云、富捧寿、各种兽体、几何纹样、象鼻砖雕斗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所用的题材多和建筑的背景内容有关。不管什么样的纹饰组合,大多是寄予户主美好的愿望,或是叙述故事、或取吉祥寓意……;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部分,考究者用须弥座的形式。

7.神龛在米脂窑洞古城,几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龛,一般供奉在院落大门过道的侧墙上、影壁壁身的正中心或窑脸两窑口之间。神龛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较讲究,雕工装饰精细,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神龛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爷,在陕北,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多的神灵庇护都不如土地神的现管来的实际,“庙小神通大”,所以各家各户都热诚供奉土地神,祈望来年好收成。

(三)石雕因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而盛产绿砂岩和灰砂岩,其质地比花岗岩要软,质地细腻,较容易雕刻,所以古城的石刻均采用砂岩,很少出现青石和花岗岩,砂岩石雕在汉代已经被运用,主要用于墓室的墓门和墓壁上,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迎宾拜谒、祈求吉祥、狩猎农牧、乐舞百戏、神仙鬼怪、珍禽灵兽等等。

1.抱鼓石又称门枕石,是紧挨墙体,立于大门两立框之下的石墩。属建筑构件,在结构上起加固门框的作用。露在门外面的基石部分或加工为方体的雕饰石作,或者雕成圆鼓形的抱鼓石。其雕饰或朴素,或繁杂,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抱鼓石雕饰的都相当精巧,鼓上雕刻两只立狮,鼓侧饰有“兽面衔环”,鼓面雕刻最为丰富,常见的主题有:二龙戏珠、二狮滚绣球、麒麟、蝙蝠、老翁等等。

须弥座,是石鼓的底座。须弥座基本采用浅浮雕的方法,在它的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内容各家略有不同,少数人家在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角兽或花柱,狮子、猴子是角兽的主题形象。

2.柱础石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以木柱为竖向的支撑结构,为了防止柱脚湿腐蛀蚀,下端常设石质基础。虽然在尺度、体量上有高矮大小之分,石质有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之别,但形状都与其上部的柱形协调一致。柱础石的雕饰面是连续的,或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六面体,表面都雕刻有花饰。简单的柱础石只做成基石,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做成须弥座与裙袱与鼓的形制。裙袱的处理方式和抱鼓石的手法相一致,裙面刻有夔龙,周边饰有“富贵不断头”的连续纹样。

(四)门窗

1.门匾门匾的作用,其实就是给建筑挂的一个牌名,说明其功用。在门匾上题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文字艺术表现建筑,用语言文学修饰建筑,义理深邃,意境深远,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门楣上以什么书体雕刻什么内容,是中国人最用心讲究的,它往往是一个家族魂魄的外化。陕北民居的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或显要门第,如“武魁”、“进士”、“大夫第”、“功同良相”、“骑尉第”等;或家传古训,以警后世,如“忠孝传家”、“诗书门第”、“践道履仁”……;或取意吉祥或为向往追求,如“福禄寿”、“德寿轩”、“树德务滋”、“清雅贤居”、“安乐居”……

2.铺首铺首,被安置在门扇中央,适宜人手操作的高度上,是供来人扣门,主人锁门的实用性装饰构件。民居中常用铁制或铜制。在陕北考察时发现,铺首的制作形式除了常用的“兽面衔环”外,还做成“五福捧寿”、“日月同辉”“如意纹”花饰纹样的图案。在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铺首纹样,铺首居中,上下有陪衬纹样,主要是居上的朱雀,居下的白虎和角兽,朱雀、青龙和白虎则按《礼记曲礼上》中所规定的“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布局,谓之“四灵”,是道教的守护神。

3.门窗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门窗形式是拱形门连窗的形式,其做工精细、朴素大方,两侧做固定式门扇或做窗扇。门窗的木格图案的繁简程度与窑的主次划分有关系,正窑的门窗格饰是最复杂的,也是最讲究的,其它窑面的门窗格饰相对简单。一座建筑的门有少量几个,而窗要比们的数量要多,花格形式比门丰富的多。其功能是分隔内外,有通风透光的作用;窑洞独特的拱券形式造就了窗棂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它处于窑脸的最体面的位置,故又极重视其美化作用。

门窗棂主要由木结构组成,陕北和晋西北窑洞的满拱大窗最讲究装饰。这不同于其它地方单一、朴素的特色。门窗棂纹样中的各种图形,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正方格的、斜方格的,有灯笼形的,有步步锦形式的,花样繁多,独具匠心。主要形式有正方格、“工”字格、“万”字格、正方格与斜方格,这是一种单一的方形图形组成的窗棂,或正方,或斜方,虽然做工简单,但却规整划一。与其它形式配合使用,既衬托了其它的花格,有显示了自身的特点。正方形和斜方格窗格最宜贴窗花。

“工”字格两横条之间由一竖柱顶开。上一横条象征天。下一横条象征大地,竖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但由于坚柱上下不在一线上,所以不是方形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柳条格是一种主要以竖棂为主横棂作辅助的花格形式,《园冶》中这样描述:“时遵柳条槅,疏而且减,依式变换,随便摘用”,柳条格可以随意变换,其形式多样,这是一种在中国古建门窗上用的比较频繁的花格形式,在米脂窑洞古城一般用于门扇上居多。

“寿”字格是将“寿”字的繁体字经过变形用于花格,其寓意为长寿,此种形式一般多为单独使用,在米脂的窑洞门窗上用的比较多。“寿”也经常用在砖雕和石刻上,经常与“富”字并用,有富贵长寿之意。

“万”字格万字本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为“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特命其读音为“万”。大致有连环万字,双连万字,单万字。万字宜于木匠操作,一个万字可以联结前后左右上下“六合”,形成万字不断头,而万字不断头又被人们寓意为富贵不断头。万字作边衬,而显得更加饱满,是窗棂常用的一种纹样。

套方格是以单个方形格为母格,再由大小不等的方形格相互穿套形成的花格形式,在陕北一带的套方格都是比较简单的。

“三交六椀”菱花格是由三条木条交叉,在木条上雕出花叶,组成为由六条花叶梗组成的菱花,所以称之为“三交六椀菱花格”,这种花格是在宫殿建筑中最讲究的一种窗花格纹,显得十分华贵,但在陕北的门窗上也用的比较多,只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做小的局部装饰。

双喜格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喜”字变形而成的一种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广泛,如男婚和女嫁为双喜、得子和生财为双喜、登科和升迁为双喜等等,因其为最广泛的吉祥字,故多用于窗格,以示“永远的双喜”。图中的双喜花格中间用枪头梅花格加以装饰,而更加丰富。

书鼓砖雕范文篇5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古城木雕因其构件部位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采用各种变化丰富和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和木质的柔美风格。木雕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通过调查统计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的种类有隐雕、浮雕、通雕,这几种木雕用的比较多,有甚少的嵌雕。

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图案主要以植物、动物、祥云、文字、琴、书等为内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狮子滚绣球”,象征人世的权势、富贵,也有镇宅驱邪之意,有喜庆、吉祥意念:“凤凰戏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草龙”象征了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之意。

(二)砖雕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饰类别,比石材质地软且相对较轻,易加工成型,且比较经济,所以在民居建筑装饰中被广泛采用,米脂窑洞古城的主要用于脊饰、吻兽、瓦当、滴水、墀头、影壁、神龛等建筑部位。

1.脊饰脊是民居屋顶上两个坡面顶相交而产生的高端的结合部和分水线,具有稳定房屋结构、防止雨水渗透的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协调房屋体量,满足增强建筑高大、端庄的视觉审美功能。脊端是以砖、瓦封口,为了避免长长的屋脊线带来的单调感,屋脊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户主、匠人们乐此不疲的装饰地。陕北当地称之为“五脊六兽排三瓦,倒插飞檐张口兽”,对脊饰装饰的繁简精细程度也能够反映出户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牡丹、莲花、蔓草、云纹,几何图案等纹饰常常是米脂窑洞古城屋脊砖雕的主题形象。

2.吻兽吻兽,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我国传统古建筑在等制规模上有二至九样八种规格,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这种装饰物称为正吻,是张口向内的龙形。在较低等级的建筑中,才称为兽吻或吻兽,兽头向外。兽吻,本是建筑结构的一个部分,有防火之用。在古建筑上,一旦做上兽吻,就表示着整座建筑从底到顶全部完成。据当地居民介绍,兽吻还有显示官位身份的装饰作用,即做官的人家,官位达五品以上,脊兽张口,五品以下者,则为闭口兽。

3.瓦当瓦当指的是屋面筒瓦最下端的一个防水、护檐构件,同时它还兼具装饰作用。有的也用在墙体檐口上。米脂窑洞古城民居中的瓦当形式单一,其雕饰图案以虎头、狮头饰样为主,少数刻有花饰图案。

4.滴水滴水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处的一种排水构件。形似为下垂的如意形舌头,上面雕饰花纹图案。

5.墀头墀头,专指房屋两山墙或大门两侧悬挑在外、经过涂饰的墙头.民居中墀头的装饰感和雕饰感极强,在门楼中是比较抢眼的装饰构件之一。实际上,墀头在建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结构功能——承重、传力。墀头用砖砌之,根据陕北民居中墀头的形式,可分为戗檐、盘头、上身、下碱四个部分。戗檐,微向前倾斜,挑砖叠出,表面上贴一块方砖,是墀头的重点装饰部位,上面雕饰的都是有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松鹿竹鹤、二富捧寿、大海出扶桑、喜鹊戏石榴、富在眼前、富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墀头局部的长短尺度因各家各户而有差异,有实力的人家还在(叠波式挑砖的)盘头下部继续做雕饰,而且还相当讲究精细,宛如建造的小房子一般,、细看饰有滴水瓦当,四角上翘,叠层刻有连花瓣、“富贵不断头”连续纹样、蔓草文的图案,中部主体三面雕刻,装饰图案内容多是寓意福禄祯祥、子孙兴旺、富贵不断的美好愿望。

6.影壁影壁的造型可分为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这里主要讲其砖雕装饰。壁顶的作用和房顶一样,一是作为墙体上面的结束,二是伸出檐口以保护壁身。虽然壁顶面积不大,但上面依然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脊兽,檐口以下有椽子和斗拱,具有与屋顶一样结构及其装饰;壁身是影壁的主体部分,占整座影壁的绝大部分,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从装饰的布局来看,多集中在中心和四角上,也有整体满铺素面砖的。从整体装饰的内容来看,米脂窑洞古城院落的影壁,主要有植物花卉、祥云、富捧寿、各种兽体、几何纹样、象鼻砖雕斗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所用的题材多和建筑的背景内容有关。不管什么样的纹饰组合,大多是寄予户主美好的愿望,或是叙述故事、或取吉祥寓意……;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部分,考究者用须弥座的形式。

7.神龛在米脂窑洞古城,几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龛,一般供奉在院落大门过道的侧墙上、影壁壁身的正中心或窑脸两窑口之间。神龛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较讲究,雕工装饰精细,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神龛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爷,在陕北,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多的神灵庇护都不如土地神的现管来的实际,“庙小神通大”,所以各家各户都热诚供奉土地神,祈望来年好收成。(三)石雕因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而盛产绿砂岩和灰砂岩,其质地比花岗岩要软,质地细腻,较容易雕刻,所以古城的石刻均采用砂岩,很少出现青石和花岗岩,砂岩石雕在汉代已经被运用,主要用于墓室的墓门和墓壁上,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迎宾拜谒、祈求吉祥、狩猎农牧、乐舞百戏、神仙鬼怪、珍禽灵兽等等。

1.抱鼓石又称门枕石,是紧挨墙体,立于大门两立框之下的石墩。属建筑构件,在结构上起加固门框的作用。露在门外面的基石部分或加工为方体的雕饰石作,或者雕成圆鼓形的抱鼓石。其雕饰或朴素,或繁杂,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抱鼓石雕饰的都相当精巧,鼓上雕刻两只立狮,鼓侧饰有“兽面衔环”,鼓面雕刻最为丰富,常见的主题有:二龙戏珠、二狮滚绣球、麒麟、蝙蝠、老翁等等。

须弥座,是石鼓的底座。须弥座基本采用浅浮雕的方法,在它的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内容各家略有不同,少数人家在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角兽或花柱,狮子、猴子是角兽的主题形象。

2.柱础石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以木柱为竖向的支撑结构,为了防止柱脚湿腐蛀蚀,下端常设石质基础。虽然在尺度、体量上有高矮大小之分,石质有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之别,但形状都与其上部的柱形协调一致。柱础石的雕饰面是连续的,或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六面体,表面都雕刻有花饰。简单的柱础石只做成基石,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做成须弥座与裙袱与鼓的形制。裙袱的处理方式和抱鼓石的手法相一致,裙面刻有夔龙,周边饰有“富贵不断头”的连续纹样。

(四)门窗

1.门匾门匾的作用,其实就是给建筑挂的一个牌名,说明其功用。在门匾上题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文字艺术表现建筑,用语言文学修饰建筑,义理深邃,意境深远,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门楣上以什么书体雕刻什么内容,是中国人最用心讲究的,它往往是一个家族魂魄的外化。陕北民居的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或显要门第,如“武魁”、“进士”、“大夫第”、“功同良相”、“骑尉第”等;或家传古训,以警后世,如“忠孝传家”、“诗书门第”、“践道履仁”……;或取意吉祥或为向往追求,如“福禄寿”、“德寿轩”、“树德务滋”、“清雅贤居”、“安乐居”……

2.铺首铺首,被安置在门扇中央,适宜人手操作的高度上,是供来人扣门,主人锁门的实用性装饰构件。民居中常用铁制或铜制。在陕北考察时发现,铺首的制作形式除了常用的“兽面衔环”外,还做成“五福捧寿”、“日月同辉”“如意纹”花饰纹样的图案。在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铺首纹样,铺首居中,上下有陪衬纹样,主要是居上的朱雀,居下的白虎和角兽,朱雀、青龙和白虎则按《礼记曲礼上》中所规定的“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布局,谓之“四灵”,是道教的守护神。

3.门窗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门窗形式是拱形门连窗的形式,其做工精细、朴素大方,两侧做固定式门扇或做窗扇。门窗的木格图案的繁简程度与窑的主次划分有关系,正窑的门窗格饰是最复杂的,也是最讲究的,其它窑面的门窗格饰相对简单。一座建筑的门有少量几个,而窗要比们的数量要多,花格形式比门丰富的多。其功能是分隔内外,有通风透光的作用;窑洞独特的拱券形式造就了窗棂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它处于窑脸的最体面的位置,故又极重视其美化作用。

门窗棂主要由木结构组成,陕北和晋西北窑洞的满拱大窗最讲究装饰。这不同于其它地方单一、朴素的特色。门窗棂纹样中的各种图形,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正方格的、斜方格的,有灯笼形的,有步步锦形式的,花样繁多,独具匠心。主要形式有正方格、“工”字格、“万”字格、正方格与斜方格,这是一种单一的方形图形组成的窗棂,或正方,或斜方,虽然做工简单,但却规整划一。与其它形式配合使用,既衬托了其它的花格,有显示了自身的特点。正方形和斜方格窗格最宜贴窗花。

“工”字格两横条之间由一竖柱顶开。上一横条象征天。下一横条象征大地,竖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但由于坚柱上下不在一线上,所以不是方形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柳条格是一种主要以竖棂为主横棂作辅助的花格形式,《园冶》中这样描述:“时遵柳条槅,疏而且减,依式变换,随便摘用”,柳条格可以随意变换,其形式多样,这是一种在中国古建门窗上用的比较频繁的花格形式,在米脂窑洞古城一般用于门扇上居多。

“寿”字格是将“寿”字的繁体字经过变形用于花格,其寓意为长寿,此种形式一般多为单独使用,在米脂的窑洞门窗上用的比较多。“寿”也经常用在砖雕和石刻上,经常与“富”字并用,有富贵长寿之意。

“万”字格万字本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为“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特命其读音为“万”。大致有连环万字,双连万字,单万字。万字宜于木匠操作,一个万字可以联结前后左右上下“六合”,形成万字不断头,而万字不断头又被人们寓意为富贵不断头。万字作边衬,而显得更加饱满,是窗棂常用的一种纹样。

套方格是以单个方形格为母格,再由大小不等的方形格相互穿套形成的花格形式,在陕北一带的套方格都是比较简单的。

“三交六椀”菱花格是由三条木条交叉,在木条上雕出花叶,组成为由六条花叶梗组成的菱花,所以称之为“三交六椀菱花格”,这种花格是在宫殿建筑中最讲究的一种窗花格纹,显得十分华贵,但在陕北的门窗上也用的比较多,只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做小的局部装饰。

双喜格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喜”字变形而成的一种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广泛,如男婚和女嫁为双喜、得子和生财为双喜、登科和升迁为双喜等等,因其为最广泛的吉祥字,故多用于窗格,以示“永远的双喜”。图中的双喜花格中间用枪头梅花格加以装饰,而更加丰富。

书鼓砖雕范文篇6

关键词:闽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色

闽北邻近浙南、皖南、赣西等地,地理位置特殊.伴随着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后,闽北的发展逐渐融合了各地的文化内容,在房屋建筑方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样式.闽北古村落建筑民居分布广泛,遍布闽北十余个县市,其中以下梅村、政和县、建瓯伍石村、邵武等古建筑民居最为典型并呈现出闽北地区建筑的鲜明地区特色.

1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

建筑的形态是整体的建筑形制,包括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的使用及其建筑风格等内容.“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于创新形式.”[1]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就是基于当地自然、物理等条件下,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闽北地区区域特色的建筑形态.1.1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闽北地区的建筑取材于当地建筑素材,并适用当地生活和审美特色,因此,闽北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主.闽北的土木结构民居是以土为基,以木为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中,“土”代表中央代表承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木”代表春天和东方,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同时土和木最适宜作为建筑材料.因此,中国古建筑大多以土为基,以木为柱或梁作为房屋支架,构建成可供居住的空间.土木结构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架构方式,是我国广大民居采用的最主要形式.在闽北的传统民居中,土木结构的建筑主要是全木穿斗结构架构框架,外墙取材于当地的黄土垒砌而成.福建政和县澄源乡南部的上榅洋治地更楼就是典型的土木结构的建筑,治地更楼在北宋时期因抗击贼匪入侵并擒匪首而获得朝廷赐名“更楼”,清朝时期朝廷钦此“礼仪之乡”匾额悬于楼上,更楼共三层,属于碉堡式四方形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典型的土木结构建筑.闽北砖木建构的民居是砖为墙,木为骨的建筑.砖木结构的建筑是闽北地区建筑的形式之一,以砖、木为主要原料,整体建筑结构呈现出立砖斗砌,木柱板壁,青瓦屋顶.闽北砖木结构建筑外部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砖木结构的民居是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如,具有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邹氏家祠、下梅村的古民居和邹氏大夫第等都是典型的砖木构建的民居建筑,另外福建北部邵武中书第也是主要的砖木结构的建筑.1.2建筑形制,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闽北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厅堂、住房和庭院三种空间模式,每种空间模式相互排列构成整体院落,呈现出一重天井一重厅的建筑形制.布局上大多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基本对称,且规则、整齐的,具有秩序感和美感.一座民宅内一般以座北朝南的房屋为正房或正厅为中心,两边设有厢房、书房等,院落多为天井式,天井下一般都摆设花架、石桌、水池等供养花、休憩.闽北的民居融合了中原地区土坯土墙的住宅形式,布局遵守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族制度,房屋多为正北朝南一井一厅的形制,大户民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等多进制院落,各院落之间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各厅堂和房屋有廊道相通.建瓯伍石村古民居伍石茶庄就是多进式院落,由三个院落相连,布局以中轴对称分布,面阔三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的空地为天井;下梅村的古民居屋宅大多以内庭为中心安排各种功能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组合层次,除阁楼外,宅屋一般不超过两层.[2]闽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屋整体布局的结构主要以一重天井一重厅为主但山区的古民居多为两层高脚厝栏式建筑,二楼为居住室,一楼都为厅或活动区域.下梅村的商户门店的建筑也多为高脚厝栏式,前店后屋,店门与住屋相连.有的巨富商贾和达官贵人等“三进九栋”式青砖瓦房.1.3建筑风格,融合徽派建筑特色形成区域特色.闽北与江浙比邻,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较明显.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粉墙(白墙)黛瓦马头墙,结构特点以砖石木为原料,木架构为主,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内雕梁画栋.闽北传统民居则融合了徽派建筑的青砖灰瓦或青砖黑瓦、马头墙、墙线错落有致.如,伍石茶庄就是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黑瓦青砖、房顶有歇上顶、硬山顶和马鞍等,形成高低相间、错落有序的江南建筑群落.闽北民居建筑的风格虽受临近的江西、浙江,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但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闽北民居周围外墙常作封檐处理,或以马头墙形式出现,但院内檐墙仍作悬山.有的民居虽是白墙黑瓦但屋脊平直只有檐角翘起.如永安安贞堡;庭院的设计上,由于地形条件限制闽北民居也没有开阔的庭院,采用天井式布局,外用砖砌空斗砖墙作围护,外观封闭,具有鲜明的边界文化特色.[3]

2闽北传统民居装饰的特色

2.1装饰色彩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一个或一组建筑群落的外部面积三分之二的色彩基调的颜色就是这个或这组建筑群落的整体色彩.[4]在建筑艺术审美中,色彩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装饰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闽北传统民居建筑的色彩都是以原材料的原色组合搭配形成具有闽北特点的装饰色彩.青砖黑瓦、白墙褐木等原材料本来的色彩在闽北古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因此,闽北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是土黄色调、青灰色调和黑白色调的.保持材料原色的土黄色色调.在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中土黄色调占有较大比重.土黄色的外墙体是福建古建筑的共同特征.福建的南靖土楼、大田土堡等著名的古建筑群都是以土黄色色调为主的.由于建筑本身取材于当地的土壤,用天然的黄土做外墙,福建北部地区的古建筑也有多取材于当地的黄色土壤.这些黄色建筑区域,具有明快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如,上塭洋治地更楼墙面色都是土黄色.青灰色建筑基调是福建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要色调之一.闽北传统建筑中的青砖建筑的古村落是保存完整发育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以青灰色的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是形成福建青灰色建筑的因素之一.闽北地区与江浙地区相邻,其建筑风格受徽派和江南建筑的影响较深.福建北部古村周宁洋中村、邵武以及武夷山东南部的下梅村建筑群的墙体都是以青砖砌成,墙体大部分呈现出青色,且屋顶都是以青瓦为主要材料的.闽北古建筑主要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呈现出黑白瓦白墙的色调,格调清晰简朴.建筑的色彩在审美者的感受中是具有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闽北古民居中青砖墙配以白灰粉墙,青瓦屋面配以古朴的土黄色等青灰色、土黄色和黑白色等色彩,整体上体现清雅简素,与闽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2.2装饰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寓意深刻.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以雕刻为主,但雕刻的内容不仅是为了装饰,更多地是想借助于装饰的元素,表达闽北居民寄托仕途顺遂、祈祥纳福等隐含的寓意.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题材和内容受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使建筑装饰图案的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有抽象纹样、花草纹饰、祥瑞动物和人物等装饰图案.闽北传统民居的抽象图纹遵循形式美的法则,用简单、灵动富有张力和寓意的想象力把实物或生活中艺术实体升华为艺术美,并应用于建筑中.抽象纹样图案有云纹回纹卷草文锦文等,这些抽象纹样有的是几何形状的纹样,有的是仿生的纹样.几何纹样多用于作为隔扇门的门中心的格蕊图样,有圆形、长方形、扇形、方形等.仿生纹样主要是模仿现实中的事物形成的抽象图案和纹样,有云、水、花、草等纹样图案.闽北居民中,仿生纹样应用在木雕中的边饰上,以修饰衬托整体图案和作为一组景物的配图出现.下梅村周氏宗祠门楼就是以云纹为边框与直角线条相契合,纹理清晰朵朵相应,似花似云,给人以美观美好之感.以祥瑞神兽作为装饰图案.龙、凤、麒麟等动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们所代表的吉祥之意也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里.因此,人们常常把具有祥瑞的龙、凤、麒麟、鹤和鹿等动物作为装饰图案雕刻和绘制在建筑中来表达广大居民的祈福祥瑞的美好愿望.如和平镇黄氏宗祠的麒麟祥瑞图,以圆形为整体设计中间雕刻一头栩栩如生的逼真形象的祥瑞麒麟,周边配边灵动飘逸的祥云纹饰.整体结构,浑然一体,画面既体现了麒麟的灵动,又使画面整体感更加饱满.花草纹饰是我国古代先民与自然长期共生中形成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装饰样式.以花草为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主要的装饰题材.闽北建筑中运用大量的花草装饰.门楼、梁枋、斗拱、门窗等木质构件中和门枕石等砖石构件中,如李氏大夫第门楼、峡阳镇民居的梁枋都是用花草纹来修饰,以花叶的婉转舒展体现建筑美感.人物装饰图案.闽北居民同其他地方的人民一样,把驱灾纳吉寄托带具有强大法力的神话人物身上,在闽北的民居中各户人家都雕刻寓意深刻的字或图案,而通过雕刻神话人物保佑宅屋吉祥,家人安康.因此,闽北民居建筑中或多或少的都刻有福、禄、寿等美好寓意的字和神话人物.厦门村门楼的“观音送子”“魁星踢斗”图案、下梅村参军第用砖雕的“独占鳌头”、和平镇恩奎门楼上雕刻的“麻姑献寿”,还有体现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砖雕等.2.3装饰的手法以雕刻为主,形成三雕技术.闽北建筑装饰风格体现在丰富精巧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上.在闽北传统建筑中,三雕技术在建筑装饰应用广泛,几乎每个民居建筑中都会应用三雕作为装饰.三雕技术是闽北传统建筑装饰的主要技法,它自然地与青砖灰瓦等融合,使闽北的民居建筑在朴素淡雅中透着精致.木雕装饰在闽北建筑物中的门窗、屋脊、斗拱、飞檐等都有不同体现.闽北地区盛产杉木,木质较硬,便于工匠雕刻,自然纹理美观.传统工匠利用木雕工艺绘制成不同的图案,有花朵云纹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纹.闽北地区传统民居中木雕的使用主要体现在门窗、梁架梁头和屏风屏障等设计和应用上.在我国古建筑中门窗、屏风屏障具有透风透气或隔离空间的作用.闽北的传统建筑中在室内屏风屏障几乎都采用木制结构或雕花或上色等装饰,既可以达到质感美观又可以达到温暖宜居的效果.如下梅大夫第的木雕隔断就是采用全部木制结构,以门的形式设计成折叠式结构.每扇门经过加工形成各种花格结构,方格中镶嵌着利用雕刻刀雕出的意义深刻的精美图案.木雕装饰技术在古建筑中的门窗中也都有应用.石雕技术是闽北传统民居著名的三雕技术之一,技术手法复杂多样.石雕作为闽北地区传统居民建筑的主要装饰符号之一应用于柱基和门基上、屋顶的石头结构上和庭院或厅堂上.武夷山下梅村至今还保留有具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古建筑群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中邹氏祠堂是集砖雕、石雕和木雕三雕雕刻技术和彩绘技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石雕技术利用凿、刻、磨等手段在石材上进行雕刻图案,可分为线刻、圆雕、浮雕、透雕等种类.闽北地区石料丰富,色彩庄重,石料天然具有防潮防腐,坚固耐磨等属性,在闽北传统民居中常常用于柱础、门枕石、抱鼓石、台阶以及院落石桌围墙等建筑构件,并加以雕刻.柱础是置于柱子和台基之间的有加固防潮等作用.闽北古建筑的柱础主要有圆鼓式、基座式、莲花式等,形状有方形、圆形、八边形的,雕刻几何图样、卷草纹、莲花等线条或纹样.峡阳镇大衙和民居柱础分别圆形和八边行,在侧立面刻以不同的花纹图样,都代表吉祥美好的寓意.多用浮雕组图进行装饰门枕石,配以纹饰、花叶图案,线条流畅.有的直接用动物石雕作为守门石,动物的神态和细节雕刻得栩栩如生.下梅村民居门枕石大多都是条石形式,将裸露的表面用浮雕技法雕刻不同的图案.闽北传统民居的天井里经常会放置一些摆件比如,蓄水的水缸、石桌、石凳以及院落中的围栏等都有石雕技术的运用.砖雕图案在闽北的古建筑上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砖雕技术产生较早,是民间的造型艺术,主要运用线雕、镂雕、透雕、浮雕等手法加工制作,雕刻出的作品造型精美、图案生动、画面的立体感强.闽北砖雕技术融合了石雕加固坚硬的质感的同时也融合了木雕的柔和和平滑,呈现出特有的美感.在闽北地区的砖雕艺术主要体现在大夫第和宗族祠堂等建筑的门楼上和墙面的装饰上.根据位置不同有门楼砖雕、廊道砖雕、屋墙砖雕等.砖雕在建筑装饰分以下几类:一是门楼.在闽北的文化中很重视门楼的装饰,尤其是宗祠和大夫第的门楼,都是以砖雕为重要装饰的.门楼砖雕图案以人物故事及祥瑞神兽构成的组图为主,搭配以几何纹样与花草纹饰等,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或者象征吉祥幸福或表达人民愿望.[5]和平镇黄氏宗祠门门楼、峡阳镇百忍堂门楼都是砖雕技术.运用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手法,刻画祥瑞神兽、几何、花草等图案纹样,庄重而不沉闷.二是墙面,主要是指分隔庭院空间的檐墙上面.墙面用几何形状的图形,成组地镌刻或花纹或图形,其中图形的内部可根据图形的形状雕以不同的花样纹饰图案.图案的雕刻或深入或浅出或转折,并用浮雕、线雕、圆雕等技法,使图像形成高低、厚薄、明暗的变化,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和丰富感.如下梅村大夫第的墙面雕塑就是由扇形和圆形内雕刻图案或人物,砖雕的手法多样,表象手法或是象征或是隐喻,表达广大居民美好的愿望和生生不息的追求.砖雕技术和砖雕图案把闽北的风土人情融于其中,丰富了建筑的美感更能表达当地传统居民的社会意识以及对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陈艳芸.闽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以闽北地区的和平古镇、峡阳镇、下梅村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3]柯培雄.闽北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特色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0,29(4):67-70.

[4]吴素婷,等.福建传统民居色彩区域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7(4):105-109.

书鼓砖雕范文篇7

【关键词】建筑装饰;传统民居;豫南建筑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豫南在中原文化、汉文化、徽文化的孕育下,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结合了南向户型的精明美感和北向户型的坚韧。古色古香的门楼、原生态的建筑风格、精心制作的“三雕”,它们构成了河南省南部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豫南建筑装饰特色,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果,为豫南地区传统民居及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的保护提供基础。在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传统民居的价值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民族文化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土壤。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内容

豫南传统民居建筑是具有文化过渡特征的装饰艺术,研究当地民居主要从建筑特色、细部装饰、建筑装饰意义等方面入手。进行这些研究后才能对豫南民居的建筑装饰有一定了解和总结。

(二)研究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居建筑是人与自然共生融合的体现,是人类自然生态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反映。传统民居和自然环境以及许多住宅在它们发展中是否和谐统一,这里面都包含着古时期人民建设生态理念和经过了古老智慧的经验。现今,随着人类工业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保护区域,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通过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来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解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二、豫南建筑类型与特征

(一)板木式民居

板木式民居木屋以信阳市柳林乡和信阳市光山县白济源镇的古道为代表。它的分布情况如下:信阳市区的大部分古镇和明清民居仍保存完好。小木屋一般高4~6米,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木材不仅是一种经济的结构设计材料,也是主要的外墙材料。除了台阶和屋顶的瓦片,建筑的南北立面均用木板覆盖。大部分木板可伸缩,但东西立面多为砖石结构。木板房是一种两层楼的房子,一层主要由生活环境空间组成,二层通常是木质楼梯,有它是一个二次发展空间,可以进入。主要是在住宅内,如大殿等人无法控制的地方放置生产管理工具和杂物。与比较重要的房间。木板房的庭院规模相对较小,有许多高大开阔的小庭院、院落和建筑的设计的组合自由度比较高。它追求严格的中轴线布置,与北方传统民居文化中的建筑文化略有不同。

(二)类徽派民居

类徽派民居在信阳新县比较常见。代表性的地方有信阳新县丁李湾村古民居、信阳新县周河镇西河村。这些房屋的外墙主要为砖石结构。内部结构框架以木质为主,砖砌外墙刷白灰,屋顶贴深灰色瓦。给人以简洁清新的感觉,但细节上却与典型的徽派建筑院落空间的布局不同。徽派建筑的类型,房屋中比较重要的房间,如大厅,主要沿用抬梁结构的建筑方式。板式房屋的结构设计也是如此,可以获得更大的室内环境。类徽派民居的形式有四合院围天式、庭院式、对合式等。南方的徽派建筑类有门楼,门楼很高大,装饰很精致,往往通过一套中式结构和庭院“门面”。门楼山墙为一步马头墙。墙面位置在蓝色瓷砖上。呈现出两个倾斜的屋檐,台座的头部采用瓦片或喜鹊的形式。

三、豫南建筑细部装饰

豫南传统民居建筑在设计上注重砖雕、木雕、石雕等民居上的细节装饰。“三雕”在门、窗、檐、院、曲折的屋脊装饰等配饰的运用上精致得体,整个建筑显得生机勃勃。

(一)木雕

豫南地区的房屋木架大多采用木雕做装饰,如露出屋檐和走廊木架的抱头梁和穿插枋,它们安装在各个地方,如门楼的屋檐。木雕表现风格较多,有的以动植物为题材,有的以山水为题材,有的还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用木雕来装饰门窗。在材料结构上,有格栅门窗和木板门窗。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一般居民都会选择使用木板门窗,而大多数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会选择使用格栅门窗。堂屋的正面安装大格子窗和门,很像现代的落地窗形式。木制品也用于室内,例如室内格栅门窗、屏风、木板墙等。屏风一般作为临时隔断使用,目的是遮挡视线,有多种形式,如台座屏风、折叠屏风、悬挂屏风。此外,永久性隔断就是木板墙和隔扇,一般出现在二厅和五房厅的小房间,或者房间之间。

(二)石雕

大部分的门枕石和柱础等部位都会选择使用石雕工艺,这些都是入户门非常显眼的位置。石材构件用于承载木门的是枕头石,门的位置还会有抱石的存在,抱石多用鸟兽作艺术处理。基座的作用是起到支撑作用,增加门楼的耐久性。基座上的装饰一般都是多种多样的,具有艺术性,如多边形、鼓形等。

(三)砖雕和陶塑

在山墙前的院檐部分和戗檐是豫南民居砖陶装饰的关键位置,它们的装饰也体现在屋顶上分别用于主脊、戗脊和角脊的装饰。主脊一般雕成鱼头或龙首的形状,戗脊和角脊处一般用不同形状的脊兽做装饰。

(四)本章小结

豫南传统民居从装饰内容和装饰手法看:(1)独特的装饰内容主要表现在脊瓦和立瓦的装饰形式上;简单而原始的脊瓦;装饰手法(以脱胎瓦和立砖的形式);墙面装饰用石灰白覆盖,用黄泥抹面,色彩形式各异;不同形式的火烧山墙;砖砌的檐角装饰丰富,石拱细致;打破传统,柱础为半柱式等。从当地屋顶到屋身的装饰形式无处体现着地域特色,豫南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不断在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延续和不断创新。(2)地方装饰设计手法在建筑民居的砖石雕刻上较为明显突出,多集中在庭院、门楣、门枕石、砖檐等位置。在河南地区,建筑装饰多以木雕的形式出现在额头、支拱等位置。砖雕石雕主题装饰借鉴神话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当地独特的民间审美风格。在不断变化的砖雕檐雕中,历史背景的延续性以装饰内容的形式表现得最为生动。多样性和独特性体现在豫南传统民居的装饰中,影响因素很多,如徽州马头墙、楚文化中聚财的庭院形式等,这些都影响了豫南民居的发展。

四、豫南民居建筑装饰含义

人文是社会情感的凝结,每种中国建筑形式的发展都有自己特殊的人文文化积淀,由内而外的传承地方区域特色。在民居建筑装饰中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包容性。其装饰设计特点的表现力包括不同的地域性质、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礼仪、民俗风情、美学。工艺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装饰主题含蓄蕴藉,装饰形式简洁实用,突出装饰部位,装饰意义深具文化内涵。除了独特的装饰手法,豫南民居还融入了移民的人文因素。建筑装饰也体现了宗教、风水、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辅以木雕、砖雕、石雕。装饰工艺的超卓表现,构成了本地区当今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豫南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的特征意义在于:

(一)不同部位,不同工艺

不同的构件,不同的视觉位置,用不同的手法进行装饰,通过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手法来突出建筑结构的美化。构件形式的工艺特点丰富了装饰主题的研究,使之与中国传统建筑相适应。建筑文化与空间环境和谐统一,实现视觉、艺术、文化产业的融合。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大多采用砖石结构。装饰技法以砖雕、石刻为主,用石头削弱了日晒雨淋对住宅的影响,砖石门面也体现了厚重的感觉,可以显示民居主人的经济实力和不俗的品位;内院的装饰和手工制作大都采用木雕的形式,细腻的手法工艺多有体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对传统的装饰工艺有一定的影响,装饰手法也会随着尺寸规格有所不同。

(二)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和主题,创造出不同的装饰风格

可以通过各种主题和内容来丰富自己的装饰,给人们创造一种满足感。它可以表达追求生命事物美好的积极发展的氛围,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教育心理,也是淳朴的民族风情。它传递的是文化。装饰主题的品味,透露出宗族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启迪。祖师堂的主题大多以母、孝、忠、义等传统礼仪为主。民居装饰内容和当地的思想文化分不开,比如大环境的儒家思想农耕文化。祈求平安,吉祥如意、镇宅辟邪等主题也较为常见,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建筑装饰里经常出现,一些具有地域性的装饰纹样也成了豫南民居的装饰重点,这些传统装饰题材让豫南民居建筑增加了独特性。所有的建筑都有门楼,而且经常用一些以神话故事和传说的主题来祈求吉祥,屋顶也经常用这样的主题或者动物纹样来装饰,比如龙头鱼身的鳌鱼,以避免火灾,祈求平安。

五、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装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绘画、雕刻、书法等方式,以一种概括而简练的手法,极力渲染建筑艺术的表现力,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外观形象。中国传统建筑最擅长将美的概念表现的无所不在,简洁的梁、枋、柱形式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单调的门窗形式也有不断变化的格心图案;民居的墀头上常有象征富贵、吉祥意义的图案或文字;在装饰的衬托下,原本笨重的屋顶也变得轻盈飘逸起来,这些都构成了传统建筑独特的风格。装饰能够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愉悦。装饰表现力强,使传统文化内涵凸显,形成视觉焦点,影响深远。它通过具体或抽象的形象来表达特定的内容,但它必须依附于建筑物存在,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建筑物中的装饰也能起到调整比例关系、协调整体形象的作用。建筑装饰不仅是一种可视的形象艺术,还有深层的文化意义。传统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采用谐音、比拟等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创造出造型精巧、内涵丰富的装饰造型,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豫南民居是豫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的智慧在这里交汇。豫南地区的建筑在其独特的审美魅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习俗,表现力也比较强。时代的变迁可以体现在豫南人民家园所体现的地方精神,这也是豫南人民理想生活环境有机成分的一部分。豫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既有别的民居建筑装饰的共通性的地方,也有各个地方的独特性。在相当长的历史文化时期内,这种关联性的形成和衍生的主要社会因素影响,通过对信阳传统民居的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文化过渡、地域界限等特点。研究者对其装饰主题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完成了对豫南传统民居的装饰部位、内容、手法的基础研究,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今后豫南传统民居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豫南传统民居的装饰特点,对传统民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建筑装饰有了深刻的认识。深刻认识到要更好地弘扬中国建筑和民居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文化性。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是古今文化的结合点。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考验所留下的珍宝,在优秀的民居建筑中得到学筑工程设计中学习和传承,在传统的利用房子的设计特质。将手法应用到新时代的建筑中,从中汲取适合现代人居住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建筑元素,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文化传承的现代建筑创造之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加快与时代建筑文化共生的进程。形成集东方文化和西方美学理性的新建筑文化观念,让我们的民居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创造属于自己的民居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大章.中国民居之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陆元鼎,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书鼓砖雕范文篇8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书鼓砖雕范文篇9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

“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务员之家: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书鼓砖雕范文篇10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