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02:23

诗化范文篇1

匾额

匾额最早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具有文学形象的匾额始于中唐,宋后题额多撷历代诗文名句而成。园林中的匾额主要被用作题刻园名、景名,陶情写情咏景或颂人写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辞、赋、诗、文意境于一炉,系诗情画意于一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小品。

匾额使物景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获得灵魂和生气,人们得以涵咏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园楠木厅悬有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篆书匾额“五峰仙馆”,将人们的注意力投向厅南的湖石峰峦上,“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风流。

匾额为游人点出景观的美学特点,可“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蕴。如避暑山庄“锤峰落照”、“西岭晨霞”,观朝晖夕影;避暑山庄“月色江声”,赏月色波粼;拙政园“倒影楼”,看池中倒影;颐和园“玉琴峡”、耦园“听橹楼”,听水声淙淙;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狮子林“双香仙馆”、沧浪亭的“闻妙香室”闻鲜花馨香,等等。

写意式的抽象题咏更催人遐思:拥翠山庄的“月驾轩”、沧浪亭的“陆舟水屋”、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驰舫游之思;耦园的“宛虹舡”、拙政园的“小飞虹”、“依虹亭”,骋彩虹之想。点出了虚实相济的园林欣赏空间主题,为风景传神写意。

匾额升华了创作情感,耐人品味、涵咏,给人以种种美感:

哲理美。留园书房额“汲古得绠处”,短绳难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学问,也必须找一根长绳子。网师园“集虚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出《庄子。人间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虚静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圆明园“坦坦荡荡”,撷《易经》“履道坦白”和《尚书》“王道荡荡”之意,表达帝王愉悦坦荡的心态。圆明园“鱼跃鸢飞”、留园“活泼泼地”,都是讲天机活泼,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乐人和”(颐和园)、“万方安和”、“九洲清宴”(圆明园)、“四海承平”(颐和园);有社会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坞”(留园)、“人境庐”中,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拙政园、狮子林的“见山楼”),登东皋舒啸(留园“舒啸亭”),惬意地成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别有洞天”(拙政园半亭额)、“小蓬莱”(留园)、“方壶胜境”(圆明园),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国胜境“月地云居”(圆明园)、“四大部洲”(颐和园),大做梦中佛事;或在“参禅处”(留园)“面壁”(怡园)修行,参悟“亦不仁”(留园)法门;或夫妇“枕波双隐”(耦园),眠云卧石(退思园“眠云亭”),与清风明月为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扁舟一叶,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网师园”等),象庄子般濠梁观鱼、濮水钓鱼(留园“濠濮亭”、北海“濠濮间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宁静”(圆明园),注意“澡身浴德”(圆明园),景仰严子陵之风范如“山高水长”(圆明园),要学习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庄“静含太古山房”),选贤任能,君臣和谐,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东宫“卷阿胜境”),常念创业之艰,感到热去凉来(颐和园“无暑清凉”);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怀冰握玉(拙政园“玉壶冰”)。

人伦美。娱亲的“豫园”、爱侣的“耦园”、兄弟怡怡的“怡园”,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福”(狮子林)等。与朋友“诗酒联欢”(耦园“载酒堂”)、聚饮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园“南雪”)等。

朴野美。颐和园如意的“乐农轩”、“豳风桥”、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水村居等,圆明园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园风光;承德山庄有占地58公顷的天然草原、“万树园”,占地440公顷的山区,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园林中也有反映田园野趣的题名,如拙政园有“劝耕亭”、“菜花楼”,芦荻、苇叶,棚架、花径,一派田园风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园建有山村“丰庄”、“豳圃”,种有桑树、梨、橘、桃、杏、李等果树。展现了优美的耕乐图。

园林许多门洞砖刻题名,大多是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的正反门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飞扬,内涵丰富:点景、引景:如“入胜”、“通幽”;点出厅堂方位特色:如“迎旭”(东)、“延爽”(西):“东甾”、“西爽”。抒情写志的:如“可以栖迟”:“岩扉”、“松径”:“缘溪”、“开径”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诗文名句,耐人咀嚼玩咏。当然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符合这种取之象外的艺术氛围,诗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审美意境溶为一体,从而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境。

中国寺庙园林匾额,带有题撰者主观认识与情感的题额,也都颇富文学色彩。如四川云阳张飞庙壁匾“江上清风”,刻画了寺庙临江坐落的别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题额巧妙地包容了许多内容,如杭州灵隐寺“灵鹫飞来”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飞来峰,言简意赅,催人遐思。其他如“养心若鱼”、“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爱树山房匾额)、“香国庄严”(云南晋宁盘龙寺)、“风流天下闻”(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画情感,或描写环境,或蕴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悬挂在厅馆楹柱上的叫楹联。它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融散文气势与韵文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深远,既具工整、对仗、平仄、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又具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的意境美和抒怀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文景观的联对,评说历史人物,数语关情,使人感发怀古幽思。如苏州沧浪亭原有清。齐彦槐的一幅对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出句化用宋。欧阳修《沧浪亭》诗句,咏沧浪胜景及苏舜钦当年买园本事。对句歌颂了先后成为沧浪亭园主的诗人苏舜钦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风景联对,写景状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揽景而生情文”,成为美育辅导的生动指南。如颐和园南湖岛月波楼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上联特写云影徘徊的园林竹径,那丛丛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静谧。下联则将视线移往楼内:门帘半卷,可纳天地清旷,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胧清冷的图画。全联写景聚焦在虚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浑融,形象超妙,给人以无尽美感。

写景的对联妙在切景,移他处不得,方称佳构,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北窗对联:

山势盘陀真是画,

泉流宛委遂成书。

对联悬挂在“小山丛桂轩”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两侧。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镶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画图:但见山势盘旋曲折,乔木丛生,画意横生。东侧引静石拱微形小桥下有一狭长沟壑,水流蜿蜒远去。“宛委”一词又恰为传说中夏禹得金简玉字之书的山名,寓变化于工稳之中,想象丰富而奇妙。

有的对联紧扣园名内涵,也颇耐咀嚼,如避暑山庄有条对联:

六月无暑,九夏生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上联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风,毫无暑热,清爽可人;下联切“山庄”之景:山峰重峦起伏,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凉世界!读之顿觉遍体生凉。

园林对联大量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揽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见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网师园琴室对联: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

联语将言志、抒情、状景交融为一,充满佛理禅机,表现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种脱离尘世、浮游于万物之表的心境和隐适情调,意境淡远怡美。上联与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同一韵致;下联则有宋。苏东坡《放鹤亭记》的神采:“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人在大自然中,任意停留观赏那山光、松影、飞鹤、白云,清闲惬意,悠然自得。倚杖、横琴,风神超迈。

有些园主自撰联,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写景抒情结合,别有一种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广东梅州市杨桃墩小溪边的“人境庐”是清著名诗人黄遵宪私园,自撰对联一幅,悬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上联写园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风月,下联写园内的建筑及远借长江之景色。联语巧用基数字连接,虚实之景相互映衬,“七分明月”、“百步长江”,给人以境域浩淼联广宇的开阔之感,同时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开朗的襟怀。

名人名园,对联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随园,有这样一条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用王羲之《兰亭序》中句描写随园园景美色,下联写在这样的园林美景中可以尽情饱揽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全联并未一字实写园景,而是以虚补实;以古人名句相衬、以园主的饱学相映,既突出了名园幽雅宜人的环境,又令人相见著名文人袁枚的风采。

园林中有些对联在技巧上颇下功夫。有采用双关、象声、叠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辞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为一种清新奇巧的文化娱乐,人们又不禁为它的新颖构思和深远意趣所折服。

如怡园石听琴室一幅嵌字联:

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联语为园主顾文彬从辛弃疾词中集出。上联写隐逸之趣,跌宕潇洒;下联以琴为中心,室内主人弹琴,窗外二石听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进“听琴”二字。既表达了园主的造景意图,又显得典雅、宛转,韵味澄淡。

上海豫园对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一幅回环联,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联,顺读、倒读都合韵律,自然流丽。全联用十四对叠字组成,节奏鲜明,如美玉双叩声声入耳,极富音乐感。联文把形、色、声、情集于一体,以状艳冶之景;由于联中语词来自人们熟悉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也增加了联语的韵味和涵量。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联出句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对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蕴“一、二、三、四”之数;描绘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温州江心寺联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写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诗化范文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有效性

“诗化课堂”,只是我个人偶然间的“脑际灵光”。我认为让课堂充满诗歌韵味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追求之一,教师站在这样的课堂上更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用充满激情的诗化教学熏陶和感染学生。高中语文诗化课堂的主旨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诗意,挖掘文本的内涵,不断深化对诗歌的感悟,用诗歌精致而灵动的结构来设计课堂互动。

一、教师是诗化课堂的种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的丰富情感,昂扬激情是实现诗化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在课堂的导入和课堂小结两个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够用自己丰沛的情感能量引发学生的潮水般的激情。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必备可少的是诵读和写作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时候,要学会调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体悟,用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受诗人情感的流动,进而实现对语文课堂灵魂的把握。如果说情诗化是语文课堂活动的灵魂,那么教师的诗情就是种下课堂灵魂的种子。教师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和体验;教师要使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受感动,教师首先要挖掘文本的情感促发的。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的手段是语言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在感染着学生,让学生不自觉的投入到教师激情洋溢的课堂对话中。例如教师在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明确:因为在活着与死去,抗争和屈服之间,需要信念,用自信来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其实人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是否勇敢的去面对,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厄,我们从琼珊的苦苦挣扎中感悟,信念对一个人是何其的重要!坚强的信念是生命主体赖以存在的支柱。这样的语言交流就像一股清泉,滋养着学生饥渴的心田。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颗粒饱满的种子,在学生的辛勤培育下,长出茁壮的禾苗。

二、学生是诗意的土壤

教学激情调动课堂气氛,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学习情绪,做学生情绪的引导者,“以情传意”是高中语文诗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入情入境了,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思绪也会被教师的激情所引领,因而学生这块土壤就会更加肥沃,诗化课堂建设的根才会扎在每位学生的心头。语文是通过言语教育来实现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的。每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是有鲜活的生命。打开文本,就为学生打开一条焕发激情的通道。文本里的一扇窗都剪切着春的暖意、秋的清爽。学生听、说、读、写、思、悟在言语流动中,学生就会把文本言语作品内化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去。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因而更要让语文课堂主体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文本积累、独特的语言感受,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使学生拥有自己的优雅言谈、生动文笔和审美个性。教学的本源是在为学生的不断成长、优美而健康的生命垫底。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秀出一篇锦绣华章。我们深信,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热情的土壤上拿出自己的激情的种子,用诗情画意的言语,唤醒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用自己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此时此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亢奋的激情状态当中。他们的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的内动机得到有效的强化。

三、挖掘文本诗情

李白的《蜀道难》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歌。诗人李白用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曾经不可逾越之险阻。还用了侧面映衬、反复咏叹、借景抒情、运用夸张等手法来摹写神情、动作来表达蜀道的步履艰难、神情惶恐。最后诗人从现实的角度来写战祸的惨烈,让学生深刻的感知到汇聚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愁思,而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更激发起与诗人与文本之间的共鸣。这样抓住文本的抒情方式来对文本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走出了语言、知识点的琐碎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模式,注重对诗歌情感本身的梳理。因此就更容易搭建文本和学生,文本和现实之间的桥梁。教师自己首先挖掘文本的诗意,品味诗歌中的内蕴,引领学生深思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夯实学生文化素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运用诗歌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浪漫主义馨香的课堂。

四、课堂活动诗情洋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的诗意表达还在于课堂活动的本身,尤其是师生的课堂互动。这是一个情感的共同,思路拓展和知识能力互补的过程。教师对互动活动的巧妙设计,让诗歌的跳跃性以及情感特征的连贯性融入到互动环节的设计中,既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又给了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当然,高中语文诗化课堂建设还有很长的时间、很多的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不断前行的过程,教师始终应当注意对诗意的课堂的营造,即便是高中语文课堂的诗意,需要长时间的滋养,才能结出累累硕果。诗意的语文课堂,既是课改这个时代主题给我们的重任,更是我对课堂教学境界的崇高追求。

作者:刘杰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华冲中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诗化范文篇3

【关键词】:川端康成小说伊豆舞女爱情诗化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也是他前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26年小说在《文艺时代》刊物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有人称它是“一首纯洁的爱情之歌”,“一首日本式古典抒情美的佳作”,“一股源于心泉的清流”......作品情节简单,讲述了一次风雨人生路上的美丽相遇!描写了一段发生在青春期的朦胧的初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这段感情由于主人公之间独特的身份和差异而具有了一种诱人的美,赋予了少男少女纯洁爱情的唯美诗意化。《伊豆的舞女》就象一首意蕴深厚、回味悠长的叙事诗,感伤、精致而又清新淡雅。

薰子这个日本姑娘的名字淹没在“伊豆的舞女"这一曼妙动人的称谓之下。是的,她叫薰子,一个十四岁的巡游艺伎,有着丰厚漆黑的秀发和像鲜花似娇美的面孔,她的眼角处涂抹着古色胭脂红。这是川端康成先生为我们描述的。

主人公“我”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迥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舞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过占有她的邪念。但“我”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损害。一方面,“我”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我”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我”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我”一见钟情。几天后,“我”的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我”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我”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产生了无限的惆怅和眷恋......

准确地说,这只是一个忘情的故事。邂逅和告别,告别也就是永别,这中间是一个情窦初开和自持自省的过程,什么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整个故事就像一朵蓓蕾,叫人不忍心又不甘心。这个爱情故事跟日本人心爱的樱花一样,蓬勃而短暂,鲜艳而凄伤,所以,它获得了永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少男少女的主人公,即使是萍水相逢,也以爱相待,表达了纯真的爱情。“我”带着对纯真无邪、朴实可爱的舞女薰子的眷恋,义无反顾地跟随下层艺人巡游伊豆半岛。这眷恋谈不上纯粹的爱情,又恰似爱情,既不敢紧紧地把握,又惧怕它从手边无情地溜走。如此便产生了淡淡的哀伤,“我”

沐在哀伤中,惴惴而行。

作为处在社会上层地位的大学生“我”,与浪迹天涯、身世浮萍的艺人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歧视造成的无形的隔裂。“我”感到迷惘和无奈,而天真的舞女因此更加愁闷。就在这样的压抑与挣扎中,“我”不得不因囊中羞涩、盘缠无着而登舟辞别。本来无所执,亦即无所失,但远行仍让表面佯装坚强的“我”

十分伤感,同时,舞女无声中也蕴着莫名的哀怨:“她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舷边的绳梯,回过头去,她似乎想说;‘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

一次凄美的邂逅,一段山重水复的心路旅程,因离别,成了永远的回忆,而回忆里依稀是清纯含蓄的舞女的身影。少男少女纯真的爱情犹如潺潺春雨夜,悄然开放的一些株淡淡的紫花,在没有月色的冷静风里独自忧戚。

诗化范文篇4

(一)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

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德育教育都是最主要的。古代教育强调的是明德思想,要求不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且学生可以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欠缺的,学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

古代教育中强调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内省思想,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从中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还要吸取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领悟内省思想的内涵,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及时纠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在语文学习中有待加强的地方,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自己。因此,古代教育智慧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联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古代教育中强调师生平等和师生的和谐相处,并且教导学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也要互相学习和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师将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用积极的态度消化知识,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古代的师生平等关系中获得启迪,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诗化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古代教育中强调诗化教育,诗化教育在古代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育而言,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像诗一般涤荡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想,所以进行诗化教学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诗化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诗化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诗篇,首先要了解诗人,因为诗人是诗篇的创造者,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情特点就可以分析他的作品肯定有时代的烙印,诗人的情感会跟随自己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之后再去阅读诗篇就可以充分读出诗人的心境和诗篇的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升,因此,诗化教学是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二)进行反思教学

将古代教育的智慧充分应用到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古代优秀教育理念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古代教育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也是对反思教学的强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可以给学生创造应用的情境,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好的教育学生。古代教师更是以其渊博的知识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提升综合语文素质。第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主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的建立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成效,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环境要做到:第一,教师要保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内心,减少师生间的隔阂。第二,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第三,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愉悦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三、总结

诗化范文篇5

所谓“内适性”,是指个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需求性和个体享用性,即个体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满足自身道德完善与人格修塑的需求,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获得道德审美感和享受感。时至今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未脱离“灌输”的窠臼。我们一直在单方面强调通过灌输式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把思想政治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着眼点主要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适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教育追求与教育效果实际上背道而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悉尼•乔拉德认为“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有能力在善行和德性方面超越现存的状态”。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只要活着就总是在追求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超越物质与精神的历史局限性,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地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个体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道德发展、人格完善,实现道德境界升华及汲取道德智慧的内在需求,具有获得道德审美感及精神享受的心理需求。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人一生的活动,就个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是在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努力创生“超生命的生命”,追求一种超越生命存在的不朽的、崇高的、无限的生活。同时,“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这种“内适性”要求,紧扣时代脉搏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以新鲜、生动、切合实际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心灵,解除困惑,最终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精神的超越。

二、激发受教育者追求个人发展、创造生命价值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他还说:“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以便使他们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用形式教育的观点来说这就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一个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育的主人”。现实中,中学阶段的教育围绕高考进行,哪个学生有望升学就重视哪个学生,哪个教师能提高升学率就选派哪个教师。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开发,内蕴于青少年身上的发现、探索和批判精神也受到严重压抑。“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但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与风险。这就需要人能够主动设计和反思自我的发展过程,具有释放生命潜能的发展能力,具有追求自我发展、把握自我命运的意志。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生命的生命体,是要求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生命存在。应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先进思想的精华,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其拓展心灵的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出小我,走进视域宽广的大世界。激发他们树雄心,立大志,在人生实践中磨炼意志,敢于挑战陈规陋习;敢于同自己的惰性、脆弱、怯懦斗争;热忱追求为人类谋福祉的目标,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生命在自然的范围以内生存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维持和延续‘生命’自身的存在…人也属于生命存在,人作为生命最高形式的意义就在于,人是生命却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走出动物家族,也就超脱了单纯生命自身的循环…跳出生命的循环圈,这是人的解放,也是生命的解放”。同样为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有真正的人,也有“人形动物”的人———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做人的标尺,主动追求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哲学家认为,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生命体,人除自身的肉体生命外,还有一个“第二生命”,表现为具有个性人格特征的“自我”。“第二生命”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具有自由本性的“类生命”,譬如人的社会生命、事业生命、文化生命等。对于人来说,“第二生命”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人生存的意义。因此,人更看重这一无形的存在。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第二生命的价值,努力掌握科学理论和投身社会实践,深刻认识自然界、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拨开名利、金钱、享乐的迷雾,自觉地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去,使自己的第二生命日益蓬勃兴盛。

三、以诗化语言运用于教学,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作为知识传授的一部分被纳入教学体系,强调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甚至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德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取代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否定了道德的动态生成性,把教化之道变成了传授之学。在语言的运用上,大多使用概念化、学术式的理性语言。这种言说方式使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弱化了感染力,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由是观之,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应抛弃那些僵化、刻板的理性语言,代之以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诗化语言。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诗化语言,至少有下述积极意义。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艺术本于真,诗化语言强化了教育的理论力量。有学者曾这样诠释“理想”:“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的赤诚寄托和对生命价值的超现实追求,是行动着的肉体生命之精神支柱与向导。崇高的理想,能使人在艰辛的求学生活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种高昂伟岸、永不气馁的精神状态,使之于平淡的生活中呈现出恢宏,于坎坷的磨难中展示出豪迈”。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解释了理想的涵义,铿锵的话语,澎湃的激情,使人深受感染,也更深刻的领悟到理想的精神实质。再如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可引仁人志士的诗句。秋瑾有诗:“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诗句令我们感怀当年仁人志士报效国家、抛洒热血的壮举,以及他们救国救民、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以此能够激励学生萌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诗化语言不落窠臼,富于创新色彩。艺术源于创新,诗化语言一改往日思想道德教育中冗长、套话连篇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并以清新、浪漫的语言加以表述和展现。如明代吕坤《呻吟语》:“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再如南宋文天祥诗“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南宋郑思肖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愿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些诗句让学生看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似春风细雨浸润心灵,启迪他们去追求善的人格、美的人生。诗化语言展现了德育的超越。诗化语言以其澎湃的激情,唯美的韵律,浪漫的色彩,为我们展示着美好的新生活,这种言说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改变现状、改变自身的热望。《省心短语》:“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些诗言辞优美,含义深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成为道德楷模

有学者认为,在探索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下,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大学里存在着商业化、官僚化和技术化倾向的现实面前,教师自身素质又如何呢?“教师有何资格使学生成为理想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更应是道德准则的践行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应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他应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人格魅力,在人生追寻中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唯有如此,方能在教育实践中进入理想境界———“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笔者认为,德育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首先,注重加强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德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富有美德的人,而非让他们背诵一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此,应加强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熟悉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理解他们的追求。要发挥拓展学生心灵的作用,教师必须躬下身来,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解决求学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灌输理想的实践活动,引导追求超越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那种关注实现人类的最佳状态,蕴涵着对生活和生命美好追求的,不与现实相妥协的德育才能解除魔咒,使人获得心灵的自由”。一部人类发展史铭刻着人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足迹。德育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建设幸福生活的手段,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理想,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再次,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德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追求科学的导行者,探索真理的引路人。因此,应当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准则,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境界。同时,做到爱国敬业,率先垂范;诚信友善,以身作则;对待学生满腔热忱,把职业信仰置于崇高的位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追求教育的最佳境界。

诗化范文篇6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

五、板书设计

14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诗化范文篇7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

五、板书设计

14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诗化范文篇8

【关键词】《波努河》;方言;短句;修辞;神话和歌谣;诗化模式;非母语写作

瑶族作家蓝怀昌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虽已问世三十载,魅力却历久弥新,犹其是文化越来越趋同的今天,许多少数民族已经主动或被动的去民族化,从而丢失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故而民族化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波努河》在表现布努瑶文化和布努瑶民族心理、民族命运方面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就,对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布努瑶人民和布努瑶文化的前途命运作了先趋式的探索和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农学冠、雷猛发、彭洋等专家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波努河》极具特色的语言艺术魅力及其成因。《波努河》讲述了布努瑶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迷惘、困境与探索,最终找到一条康庄大道的故事,塑造了玉梅、玉竹、郑万明等一批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现代气息的瑶族现代青年形象,是瑶族文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描写民族心态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充满瑶族氛围的艺术世界,并寄托了作者对改革开放的思考和对本民族前景的忧思。小说的语言艺术也极具特色,作者用简洁的短句、诗意的描述、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加上方言土语的灵活运用,布努瑶神话、歌谣的穿插,非母语写作的陌生化效果,为小说打造了一个神秘、瑰丽、奇幻的艺术平台。

一、方言土语的灵活运用,充满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方言土语的运用是《波努河》的一大特色。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和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母语为布努语,有部分人懂得一些汉语方言,即西南官话。无论是瑶语还是西南官话都极具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为小说增添趣味,突显了小说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老同”,原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的交际方式,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结成兄弟或姐妹,后引申为一般问候性的称呼,代替“大哥”、“先生”、“师傅”、“老乡”等,相当于江西的“老表”;“妹仔”,是年轻女子;“娃仔”、“鬼仔”皆是对小孩子的带有宠溺性的称呼;“臭猴女”是责骂污蔑女性的词;“蚂(虫另)”指青蛙;“癫”,在汉语里指精神病,一般不作为骂人的话,但在南方口语当中却经常用来骂人,指人的行为犯傻或异于常人;用“莫”替代“不要”,例如“莫来”即“不要来”,都是南方的习惯用法;另有受方言影响的普通话,如“记者”说成“寄姐”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方言土语的灵活运用令普通读者有一种新奇陌生之感,但对当地读者来说,又能从中获得许多亲切的体验。

二、短句的大量使用,受瑶族山歌格式及瑶语思维影响

短句的大量使用是《波努河》语言艺术的另外一个鲜明特点。无论是写景、抒情、叙事还是人物对话,都采用字数短少而精悍的短句,极少出现用关联词组成的长句和复杂的复句。例如小说开头对景物的描写:“雾。白茫茫的雾。雾。湿漉漉的雾。从山谷底升腾起来,从天庭里卷下来。遮住了山,遮住了树。”①又例如叙事性描述:“要夹菜,筷子同时下,同时上。平时的红白喜事,菜上的多些,夹起来,吃不下,不要紧。暂时放在碗里。待散席时,各自拿一张桐子叶、芭蕉叶包起回家。”②又如人物对话,同样有许多短促而简练的句子:“……记住母亲的话吧,有水的地方就有花香,有树的地方就有楼房。安好家,种好粮,待到树结果,待到花满山,待到羊满圈,就带着你的儿女来望你爹、望你娘。”③短句的大量使用,显然是受到山歌的影响,瑶族山歌有五言、七言、兼有杂言,体式短小却可容纳丰富的内容,小说语言受到山歌影响,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歌谣的特色。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布努瑶的传统居住环境相对闭塞,生活方式简单,少量的词汇、简单的语法就可以描述所见所闻、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没有特别复杂、需要用大量长句描绘的事物,造成了短句多的表达习惯。“波努人长期生活在封闭的波努山里,世世代代浸润在源远流长的波努古文化之中,古文化流淌在每一个波努人的血液之中,他们的思维都具有一种人类童年时代的幼稚纯真,最宜用诗的语言来表达。”④“诗的语言”,亦即短小简单的句子。

三、神话、歌谣等民间文学的大量穿插

小说一开始就提到“岜桑弥洛特”,并注明她是布努瑶的创世之神,即布努瑶的始祖神、老祖母--密洛陀。整部小说都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密洛陀的身影无处不在,影响着她的子孙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密洛陀的影响—传承她的品德、她的勇敢、她的创造性。密洛陀是信仰、是动力,作者给古老的神话传说赋予了新的涵义—正在开创新时代的瑶族青年一代,何尝又不是密洛陀?“玉梅”这个形象,就承载着密洛陀的许多美好品质,是作者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形象。除了密洛陀,布努瑶神话传说中的雷神、罪恶之神西瓦海伦、美神依娜等神祗都有出现,另有兄弟放鸟传说、山的传说等,各有指代和寄托,为小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厘清了诸多行为和意识的源头。山歌的引用也为小说增色不少。“作家叙述或人物叙述的语言,多用节奏鲜明的多重排句,具象鲜明,或穿插很多民歌、民瑶、新诗或散文诗,造成浓重的抒情氛围。”⑤小说中共出现了25首山歌,充分体现了瑶族这个山歌民族爱唱歌的特性。歌谣作用各不相同,有些抒情、有些叙事、有些代替历史记忆、有些运用于人物对话,甚至有些是人物心理描写。山歌的运用,令小说语言充满了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语言韵味和生活智慧。例如玉梅用山歌来表达对爱人思念:“路边的花开了,我抽烟留半节给你,黄昏的鸟进林了,我抽烟留半节等你,月亮走到山顶了,我抽烟留半节等你……”⑥既贴切写实、又亲切感人,表达了年轻姑娘对爱人的缠绵的情思,十分感人。

四、象征、比喻、排比、对偶、押韵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小说中各种修辞手法随手可拾,如象征、比喻、排比、对偶、拟人、押韵等,这些手段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且十分巧妙地与人物心理和故事背景相结合,更添艺术效果。如“冬天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了,确实走得很不轻松。就象郑万明所熬过的严寒的岁月一样。”⑦运用拟人的用法,将人物命运与季节变幻相结合,情景交融,相互映衬。另一些修辞手法则为刻画人物心理服务,例如:“那歌声,有的缠缠绵绵,有的凄凄切切,有的悲叹人生,有的怨恨岁月。总之,玉梅和玉竹心里烦,听这些歌,心里就更烦了。”⑧用排比、反衬来描述歌声扰人,其实扰人的不是歌声,而是心里的烦闷。

五、诗性的语言、诗化模式,使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诗性的语言、诗化的叙事模式是《波努河》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特点。诸多研究《波努河》的学者都注意到了小说的这一大特色。正如著名学者农学冠所说:“‘诗化模式’是指诗的语言和诗的意境。《波努河》中的景物和对话,几乎无一不是用诗”⑨。首先是运用于写景叙事当中,例如:“雾,温柔的雾。飘进古老的木楼来,吻着玉梅的嘴唇,玉梅笑了。”⑩人物的对话也有诗化语言的特点,例如郑万明质问玉梅:“你懂得泉水是从哪里流来的吗?你懂得森林是怎么长大的吗?你懂得云彩为什么是云彩吗?你懂得大山为什么叫大山吗?你懂得花蕾为什么开花吗?”气势逼人又极具冲击力,分句排列就可以成为一首震撼人心的诗歌。“啊,岜桑弥洛特圣母,请您饶恕我吧,我将用我的拳头将我爱的心砸碎!”这是懊恼的自言自语,却具有诗歌的意境。心理描写也精工细琢:“啊,我得冷静,再冷静,造成不能让他看出我灵魂的烟云。”这些诗情画意的语言,韵味悠远的情怀,为小说营造了诗的意境,使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六、非母语写作的陌生化效果,让小说语言具有一种新奇的、异质的品质

作者蓝怀昌是地道的瑶族支系布努瑶人,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县是布努瑶的聚居区,民族文化浓郁,所操的布努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作者从小在布努瑶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瑶语是他的母语,反倒是后来上学后学习的汉语,对他来说是需要努力学习和适应的“外语”。瑶族没有文字,要进行文学创作,必须精通汉语。作者虽然能够熟悉的掌握汉语写作,但他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仍旧是“布努瑶”式的。故而他的小说语言,就产生了有别于汉语表达习惯的用法,给读者一种新奇的、陌生的体验。例如玉竹收到龙飞的绝情信,十分痛苦:“爱情为什么对我这么折磨着,难道这一辈子就没有男人来爱我?”“对我这么折磨着”并不是常见的汉语表达,而是“这么折磨我”,但换一种句法和顺序,却更能表现玉竹的悲观和哀怨。又如,“辩护律师是个地地道道的波努人。宽宽的额门,大大的眼睛,这眼睛只有猎人才有的那种光彩。他在台上站着,很不起眼。只有被告人感到震惊。”这段外貌描写,也异于常人思维,“脑门”、“额头”成了“额门”,新鲜奇异;“这眼睛只有猎人才有的那种光彩”句子有些拗口,但给人印象相当深刻;“只有被告人感到震惊”,前面省略了一般人的反映,而主要突出被告的心理活动,效果出奇,令读者对这位律师的身份更加好奇。这些语言的陌生化,令小说具有别样的魅力。《波努河》的语言魅力并不因时展而没落,反倒历久弥新,闪光着民族文化的光辉。在当下,广西涌出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他们以汉语为写作工具,表达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如何在非母语写作的语境下灵活自如地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波努河》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成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能够为当下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石丽芳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2.

②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40.

③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117.

④雷猛发.《波努河》深浅蠡测[J].小说评论,1991年3月,P68.

⑤农学冠.《波努河》的文化分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10月,P8.

⑥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68.

⑦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140.

⑧蓝怀昌.《波努河》[M].漓江出版社,1987年12月,P46.

诗化范文篇9

一、匀速与唯美:散文化的影像叙事过程

作为一部以描写爱情为主的红色主旋律电影,《秋之白华》是特别的、特殊的。从杨之华与瞿秋白的相知相爱、到二人痛苦分离、及最终瞿秋白从容就义,整部电影以散文诗式的方式进行叙事,并且始终保持着一种匀速的、舒适的节奏伸展着电影中的每个细节,让观影者在观影过程中能够不间断的感受到存在于电影画面的每个角落出从一而终的韵味。这种连贯性使得电影在叙事方面十分的平滑和流畅,没有突转、没有中断、甚至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默默如潺潺流水的细腻和绵密。

作为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秋之白华》在叙事的切入点上是十分诗化的,整个故事以共产党革命先驱瞿秋白与杨之华二人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相守的十余年情感历程为主线,将当时整个中国的政治革命局势以一种透明的背景形式潜藏于二人的爱情故事之后,整部影片虽然没有太多显在而明确地描写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局状况,但透过细节不难发现瞿、杨二人的艰难守望之中的大大小小的悲欢与离合总是映射着当时背景下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更替。电影将浓重笔墨花在临摹爱情、爱情守望、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守望摆脱了俗套,而二人之间温润绵长的感情也将原本教材化、疏离感的革命历史点缀上些许朦胧而带有娟娟暖意的艺术美感。

《秋之白华》在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表现上都运用了非常诗意的手法,例如在处理沈剑龙、杨之华和瞿秋白这三者关系时,言语被书法取而代之,电影通过更加文雅、端庄的书写、对诗方法表现了一种无声的韵律和美感,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原本应关系尴尬的三角关系却因笔而“顺”、因诗而“雅”,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保证了电影节奏贯穿的统一性。另外电影最后在处理瞿秋白从容就义的情节上大胆采用了唯美而诗化的表现方式,使瞿秋白这一革命伟人之死更渲染上了一层别样壮美而富有韵味的冲击力和爆发力。

二、静与动:白描式的电影叙事视角

在叙事角度上,电影始终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展现历史中的爱情,上半部分电影由杨之华的遗作《回忆秋白》的轻开扉页而始,描摹出杨之华眼中同时身兼灵魂导师与丈夫与革命同志身份的瞿秋白形象,并重现二人浓郁而温烈的相爱过程;而随着情节发展到瞿秋白被捕,影片后段的叙事者由杨之华转变成瞿秋白本人,其二人的爱情也从杨之华叙述的相知、相爱递进为深情守望、灵魂相交的过程。尽管叙述者不统一,但这样轮流的叙事安排不但没有破坏故事原有的连贯流畅性,反而更为这段动荡革命岁月之中的爱情增添了一份默契感。

电影旨在刻画瞿秋白与杨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革命爱情,随即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二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背景下,《秋之白华》用一种亲民与平和的姿态,赋予曾在主旋律电影中“高高在上”的早期共产党伟人以朴实的人性,在人物的嬉颜欢笑的平常生活状态和为崇高理想不惜牺牲小我的高尚品德间找到平衡,将原本过于庄严肃穆而少了一份亲切感的历史事件渲染诗化上一层明暖可见的现实爱情,这是《秋之白华》电影在一众主旋律电影中所不可多得的。

影片中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淡然却不单薄,二人一冷一热、一静一动,全片没有二人互诉热爱的只字片语,却依旧是一部充满“爱”的作品,而这一份温吞而弥久的爱情,通过二人的每一个眼神、微笑和自然地对话,始终支撑着影片的不断推进并且升华。电影的画面是另一个表现爱情主题好工具,《秋之白华》之中的户外场景有大多唯美而饱和,与诗意的台词和吴侬软语的口音作用反应,试图起到还原年代感的效果。这样朦胧、温暖的场面不断烘托着电影的气氛,恰如其分的映衬了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坚稳的感情,使得几分“微醉”的优雅始终萦绕着整部电影。

三、显与隐:意蕴悠远的叙事细节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以细节打动观影者,《秋之白华》亦然。细看之下,赫然是许多细节起到了深刻与升华二人革命爱情的作用。例如,电影中设置了小轩这一人物的存在便非常具有深意,她作为女子的另一种生存状态从出现到结束始终是以杨之华的“对照组”出现的,她身上所汇集的包括女子的娇柔、任性和幼稚恰恰与杨之华所具有的坚毅、果断与成熟形成桥列的反差,这种对比显然是的杨之华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和生动了起来,同样她身上所映射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独立意识与成熟行动能力也更加得意彰显。

诗化范文篇10

[关键词]诗歌;电影;双向互动;影响

电影发展之初,在我国被称为“影像的戏”,“影戏”传统使人们习惯了从戏剧和小说的角度言说电影,许多小说戏剧作品也常常成为电影改编的资源。事实上,百年影史上每一次思潮涌动,背后都有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影子,以至于在新时期“回到电影本身”的历史语境下,有论者提出要让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对社会历史事件的统摄、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形象塑造,使小说戏剧作品的电影改编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学界,有关小说与电影、戏剧与电影关系的论述也是屡现书章,各具新意。相对而言,关于诗歌与电影关系的探讨则是比较薄弱的。艺术是相通的,诗歌与电影概莫能外。诗歌与电影的不期而遇,不止是创作关于诗的电影,抑或吟咏出关于电影的诗歌,而是在于二者互相照亮,在艺术精神的双向互动中使更多意味的审美风格与存在方式成为可能。

一、诗歌对电影的影响

(一)诗歌成为电影改编的资源。众所周知,电影改编的主要文学体裁是小说和戏剧,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不能成为电影改编的可用资源。纵览国内外电影史,将诗歌搬上银幕的事例屡见不鲜。《荷马史诗》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昂的英雄主义和各具神韵的人物形象,成为电影改编的热点。在国外,《奥德赛》《特洛伊》《新木马屠城记》等影片,都是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力求在银幕上重塑经典。此外,诸如《浮士德》《叶甫盖尼•奥涅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嚎叫》等经典诗歌作品都曾相继在银幕上出现。在我国,汉末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与观众见面。从1939年的电影《木兰从军》到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再到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那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无一不是源自那首北魏民歌《木兰辞》。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一个和八个》则是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这些古今中外经典诗歌进入影像,并被赋予精彩的再创造和新的阐释,从而丰富了电影的宝库。(二)诗歌进入电影,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表意方式被电影所用。诗歌和电影有着不同的美学范式和构成要素,给接受者不同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电影是包容性非常强的一门艺术,它常常敞开自身,借助诗的创作手法和表意方式,来丰富自身的多向度表达。象征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诗人在创作时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人的无限遐思。在电影中不难看到诗歌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我国“十七年电影”中,常出现“雄鸡”“红日”“战旗”“青松”等有着明显象征意味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源于诗歌。电影《黄土地》中腰鼓舞和求雨场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又如《红高粱》中遍野的红高粱,则象征着生命的张扬和人物激情迷荡的爱情历程;再如《阿甘正传》中主人公的奔跑等,都是意味深长的象征。象征手法在这些影片中的出现,既能“托义于物”,委婉、含蓄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题,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重在抒情,强调营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电影常常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凸显自身魅力的有效手段。电影《城南旧事》以李叔同的诗歌《送别》的音调作为主题音乐,恰好烘托了影片“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之情调,又有一种空幻的氛围,暗示了影片的主题。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和邓廷桢的江边一别,颇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情致,而在《巴山夜雨》中,航船在三峡之中行驶,目送不断远去的群山,让人顿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此外,诗歌常常成为一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因素。比如,在电影《人到中年》中,出现了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一诗,表达了主人公陆文婷在生命垂危时对青春爱情的回顾,对生活的憧憬和和对生命的留恋。诗人翟永明亲身参加了《二十四城记》的拍摄,也使这部电影留下了深深的诗歌印迹。这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诗歌,如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和《泼了的牛奶》、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等。诗歌在电影中以黑屏字幕重复出现,并以自身形式观照人物命运和叙事进程。电影成功地融合了诗歌,二者相互阐发和照亮,使得一种“陌生化”的叙事效果成为可能。(三)诗化电影的发展。在光与影中呈现诗意。正如路易斯•布努艾尔所说:“电影的发明是为了表现已深深植入诗歌的下意识。”在诗意的感受与想象中进入电影艺术构思的现象很常见。比如,费穆的《小城之春》的创作就是从苏轼的《蝶恋花》词中获得灵感和构思,这部电影也成为中国诗化电影的典范。诗化电影,或者说“诗电影”,并不是一个电影流派,而是一种电影创作方法,一种电影风格。诗歌艺术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从小处来说,可能是一种技巧形式;从大处而言,也可能是一种总体的艺术观念和审美风格。诗电影将电影的特征等同于诗,主张用“诗的语言”拍电影,注重联想、隐喻、象征、节奏等诗的创作方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追求电影的诗学风格。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每个历史时期都出现过将诗与影像结合得融洽与美丽的诗化电影,这使诗化电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成为贯穿中国电影百年的一个经典系列和传统。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因素,这条脉络在发展中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但不能否认,正是由于诗化电影的实践努力,中国百年影史虽是屡经挫折,却总有一种温润和美丽流注其中,给观众带来另一艺术世界和美学风格。

二、电影对诗歌的影响

诗歌与电影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诗歌进入电影,给影片带来了无尽的意蕴生成空间,电影借助诗歌的因素丰富自身;另一方面,电影进入诗歌,也以自身的方式重构了诗歌,诗歌“脱离”纸媒,走进光影的世界,获得了新的诗学生命。(一)电影艺术手法运用于诗歌。电影艺术创作可以借用诗歌,反之,电影的一些艺术创作手法,同样也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互补。现代诗人卞之琳曾说:“《亨利第三》简直是十足的电影(尤其像那些宫闱片),一景一景地穿插起来,也不时加入‘特写’。《旗手》虽不像电影,可也是一景一景地展下去,截去了中间的连锁———这也是现小说,尤其写叙事诗的既成也是该有的一般趋势,因为尤其到现在大家受过看电影的训练以后,讲故事再这样供给许多可省的桥梁也许反成了障碍,叫人不耐烦。”诗人回忆少时在上海的生活时表示:“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于20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之交时在上海都市里异军突起,与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分庭抗礼。电影成为当时上海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参照卞之琳的追述,再联想到卞之琳那些最耐人解读、品味的,极具现代质素的诗歌文本,我们不难想象,卞之琳诗歌情境的陌生化和结构的繁复,主体声音“对话化”的诗歌呈现方式,除了对戏剧小说的借鉴,还与其“电影的训练”、受电影的影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关系。“诗歌面临着形式的危机,许多陈旧的表现手段已经远远不够用了,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前景。我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己的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另外,我还十分注重诗歌的容纳量、潜意识和瞬间感受的捕捉。”这是诗人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上海文学》“百家诗会”所撰的《谈诗》所言。从中我们可以想象电影艺术,尤其是电影蒙太奇艺术对北岛诗歌的滋养。北岛的诗歌创作尤为讲究意象的撷取营造,且其诗歌语言极具隐喻性和象征性,这让诗人在创作中通过蒙太奇与电影联姻成为可能。在北岛的诗歌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象征性意象,这些意象通过电影蒙太奇式的剪接、娴熟的组合和切割技巧,成功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耳目一新的艺术世界。中国新诗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崎岖与坎坷、伤痛与血泪,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我们发现,从卞之琳到北岛,当新诗在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与挤压,在题材上和技巧上日趋走向僵化与封闭之际,正是电影和电影艺术所携带的现代文化气息和技法推动了诗神的归来。(二)电影为诗歌的传播提供新路径。我们知道,诸如《死亡诗社》《二十四城记》等电影,都使用了大量的诗句。这些经典诗句在影像中绝非花瓶式的点缀。一方面,诗歌以自身的抒情表意功能,让电影增加了诗学品质;另一方面,电影以自身的声画效应、造型和动作性等重构了一个绚丽丰富的诗歌世界。观众在观影之时可能产生进一步了解、阅读这些诗歌文本的意愿。因此,电影不但可以使诗歌实现意义增殖,还以其传播优势,拓展诗歌的传播空间。如果没有电影《人到中年》,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知道裴多菲;如果没有电影改编,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知道郭小川的长诗《一个和八个》。这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越来越少的人会选择舍弃各种视听媒介而去拿起一本诗集。从这个层面来说,电影可能成为诗歌的最佳传播者,在这个时代,有时候通过视听来感受诗歌比单单通过纸媒阅读诗歌的美学体验更加深刻:诗歌借助影像在这个诗意匮乏的时代获得新的生机。2015年11月,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公映,这部电影以生动质朴的风格在全国多个城市以众筹的形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正如标题所言,这是一部关于诗歌的电影,也是我国电影史上首次专门描写打工诗人的电影。在机械往复的工厂生活和最困厄的生存现实面前,他们比一般的农民工更能感受到现实对人的压抑和异化。电影将视角聚焦于底层工人的生活、情感,以最质朴的镜头展现了挣扎在城市生活最底层的生命个体,展现了他们的痛苦与悲伤、欲望和梦想。电影在全国多个城市公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在大众娱乐的时代,诗歌的神性好像正在逐渐被解构。但是《我的诗篇》的受欢迎现象告诉我们:诗歌没有没落,大众传媒的崛起可以让诗歌获得新的生命。诗神不该被放逐,我们需要诗人来重新唤醒被我们所遗忘的诗意。《我的诗篇》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点,就在于这是诗歌和电影成功联姻的一次大胆实验,它的成功对于诗歌传播出路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文本。近年来,诗歌与电影联姻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微电影这种当代的光影去重新解读和传承唐诗,既能够赋予中国古代诗歌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也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里让更多人了解唐诗。诗歌源于大众,也应回归大众,诗歌通过影像或许更能走出自我的狭隘圈子,走进公众视野。

三、结语

以上论述只是对诗歌与电影的相互影响做一个大致的观照和描述,简单和肤浅之处在所难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诗歌与电影的联姻会在诗学领域引发一场视觉审美能力的革命性变革,并生产出别具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作品,从而促使人们原本传统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美学原则向现代品格转换。

[参考文献]

[1]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3]卞之琳.雕虫纪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