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7:55:56

施光南范文篇1

1.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取材的最大特点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与时代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的呼声,体现大众的心声,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即使时过境迁,只要回顾历史,那熟悉的旋律总能把人们带回熟悉的岁月。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这首歌曲创作于“”结束。歌曲以中国最传统的喜悦表达方式——祝酒展开,旋律抒情优美,充满热情又不失活泼。充分表达了当时民众鼓足干劲、力奔四化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无比信心!歌曲一经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从“”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有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与渴望。深切的体会、激情的涌动使这位作曲家写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斗志昂扬的歌曲!时代的音符总能给时代带来力量、带来激情和无以比拟的动力!类似反映时代、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歌曲还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举亚运会的火炬》《,你在哪里?》。

2.施光南歌曲内容取材的第二个特点是多侧面的情感表达

作曲家的情感是丰富的,施光南更是如此。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情感表达:一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此类歌曲主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黄土根》《家乡有棵相思柳》等。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家乡,这样的情感是丰富、广袤的,同时又是抽象无形的。例如《多情的土地》,作曲家的歌词选择饱含深情,具体到翔实的、再熟悉不过的大地、田野、树木、花草、路径、洋槐、泥土等等,使情感有了最真实的依托。爱是无形的,表达爱就具体了,作曲家把对祖国的爱渗透到了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让人感怀。二是表达渴望和平友谊、祖国统一的情感。表现和平友谊的歌曲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和《当牛皮鼓敲响的时候》,前者真挚地表达了亚洲各国健儿齐聚北京,老友会新友的喜悦之情,后者则热情委婉地抒发了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渴望祖国统一的歌曲有《台湾当归谣》和《蝴蝶从台湾岛飞来》。前者以平实、舒缓的音调,借当归喻“当归”,表现渴望台湾回归的心情;后者采用二声部(人声与口哨相互模进),更丰富地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三是表达母爱的歌曲,如《母亲》《我爱妈妈的眼睛》等。四是赞美老师的歌曲,如《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等。这些歌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

二、施光南歌曲创作风格、领域及体裁的多样性

1.适合多种演唱风格

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涵盖了美声、民族、通俗及少数民族风格。美声风格的作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等,同时还有一首无论从作曲手法还是从演唱技巧来说都堪称典范之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林中小鸟》。民族风格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通俗风格的歌曲有《年轻的心》《假日之歌》等。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同当代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相比,施光南的歌曲风格更趋多样化,这也是许多作曲家无法超越的。

2.涉及不同歌曲领域

施光南的歌曲创作不但风格各异,而且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他创作的电影《当代人》插曲《年轻的心》,故事片《幽灵》插曲《摘一束玫瑰花送给你》。另外,他还创作了《伤逝》(1981年)和《屈原》(1990)两部歌剧。这两部歌剧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歌剧走民族化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国歌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先生小说《伤逝》在作曲家手中变成了一部凄婉动人的恋歌。其中《一抹夕阳》《风萧瑟》《她夺走了我的心》成为许多专业演员、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校师生演唱会的必唱曲目;在儿童歌曲领域有《我爱妈妈的眼睛》,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裁广泛

作品体裁包括抒情性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颂歌风格《,你在哪里?》;诙谐风格《晒太阳》;进行曲风格《年轻的心》,具体说这首歌应是进行曲与轻音乐节奏混合的方式,歌曲形式新颖、富有新意,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摇篮曲风格《摇篮曲》。这些不同体裁的歌曲,充分反映了一位作曲家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能力。

三、歌曲创作特点

1.歌曲的抒情性

纵观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抒情性是他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最擅长的。这些歌曲通常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徐缓、悠长,长于抒情且较为细腻的强弱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祝酒歌》,全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两段词,歌曲第一句“美酒啊飘香……歌声飞”,同度起落,旋律舒展、流畅,字少音多,浸着喜悦之情似是开始娓娓诉说,紧接着“朋友啊……”一个八度上行像人们高举酒杯,落音在“re”上,感情的闸门进一步打开,“胜利的……幸福泪”,回忆往昔看今朝禁不住热泪盈眶,“泪”回到主音,完成情感的第一次倾诉。下面是活泼同度反复“来来来来……”三度跳进的音调,表达了人们无比畅快的心情,“舒心……醉”五度的提高,加强了喜悦的程度,落音在属音上,也预示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未能抒发尽兴,于是第二段重又吟唱。第二部分直接从高八度的主音开始,中间更不失活泼音调、音乐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达到高潮。最后全曲结束在主音上,充分表达了亿万民众对四化建设的热情,又尽显了人民对美好前途的无限信心。此类抒情性的歌曲还有《多情的土地》《我的祖国妈妈》等,都饱含着作曲家无限的深情。

2.歌曲的民族性

施光南创作歌曲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内在抒情心理的艺术精神中融入了民族化的音乐语音和舒展节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马思聪曾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色之外,极其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①施光南坚持不懈地对民族风格的追求,创造性地结合西洋作曲技法,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的创新道路。他曾指出,要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的养料,在创作中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大量、深入、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吸收传统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把民间音乐的神韵强化在自己的精神里。②《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首浓郁的民族特征的歌曲,它熔南北音乐为一炉:第一句“我们的家乡……”首句的五度及随后的甩腔都有梆子腔的特色,而紧接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又在主题的基础上以广东音乐那淳朴秀丽的风格及加以变化,下面两句则带有山东、皖北民歌的朴实、亲切,加深了泥土芳香的感觉,“一片冬麦……”打开旋律节奏,豁然开朗。这里八度大跳是典型的北方民歌那种粗犷豪迈的气质;“一片高粱……”则小巧俏丽,带有南方地方戏常见的拖腔韵味,就连副歌衬词“哦咿”“哪咳哟”等,也是分别以苗族民歌、华北、湖北汉族民歌及云南白族“大本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来嫁接在一起,一二段结尾这种向上翻高八度的结束方式细心听来,还能找出山东柳琴及安徽“泗洲戏”那种“拉魂腔”的真声换假声的唱法。另外,少数民族音乐音型、节奏型,也在他的歌曲里占一定比重。例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典型地运用了维吾尔族的民间手鼓节奏型,仿佛给人们带来一位和着手鼓、迈着轻盈舞步的新疆姑娘,其婀娜多姿的倩影在人们的脑海中缠绵不去,给人们留下了悉心品评的联想空间。

3.歌曲创作的适应性

施光南歌曲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他给具有一定特殊声音魅力的歌唱家创作适合本人的歌曲,如关牧村。关牧村深沉、浑厚、质朴又富于表现力的嗓音给作曲家以极大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首适合她演唱的歌曲,如《多情的土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这些歌曲经过关牧村的演唱,得到了最完美的艺术体现。因此也可以说,关牧村因为施光南的歌曲而被广大的观众熟知和喜爱,而作曲家的歌曲由她演唱也真正完美地、艺术地得以再现。

内容摘要:施光南在歌曲创作中,注重内容取材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擅长多侧面的情感表达;注重创作风格、领域及体裁的多样性,适合多种演唱风格,涉及不同歌曲领域;注重歌曲的抒情性、民族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特点

注释:

①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9月,第127-138页.

[2]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施光南范文篇2

关键词:施光南;创作特征

一、时代性与表现性相融合

一首歌曲,如何才能引起广泛人民大众的共鸣呢?必须要将歌曲的主题与时代相互融汇在一起,让歌曲充分反映出来时代的呼声,并能表达出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样的话即便是时移世易,但只要回顾往昔,回忆过去,那熟悉的旋律总能让人记忆犹新,把人们带回那个熟悉的年代。就像施光南的大部分艺术歌曲,都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他创作的大多数作品中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时代主题相互紧扣,在此之外施光南先生还完美的结合了音乐作品本身特有的表现性,用音乐旋律把当时人们藏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时期是在中国文化最为黑暗的“”期间,那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他平生以来最为困难的时候。但是,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他勇于与现实的黑暗作斗争,选择用音乐作品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经历了“”这个黑暗的时期之后,施光南的创作灵感完全的被激发了出来,接二连三的创作出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他在创作上把时代性与表现性特征交融统一在一起,表达出自己对于当代社会的思考、批判和认知,从而给人们一种强烈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出一幅带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典型特色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景象,表达了八十年代时期中国青年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未来富强渴望和憧憬。这一主题引起那个时代人们的注意与共鸣,从而提高人们对歌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施光南声乐创作一贯坚持融个人于大众的感情旨归,希望声乐创作能抒发出更多普通民众的心底感情。比如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强烈的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唱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其中采用的节奏音型以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居多,速度设定也是一种轻松活泼,欢快明亮的,彰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人们谱写出一幅描写美好生活的生动画卷,表现出人们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一片豪情壮志,歌唱出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千千万万人民的思想产生共鸣。

二、艺术性与形象性相结合

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情感以及文化需要而产生声乐艺术作品这一特殊的精神产物。因此,一首声乐作品的好与坏、成功与否,不仅仅是要看这个作品创作的如何好,更多的是要看它的创作和演唱是否能够形成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后得到大众的认可,得到性感上的肯定。声乐作品的创作一般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环节,经过这三个过程后形成的作品被称为一度创作。实现艺术鉴赏性、满足审美需求的高超艺术表演则被称为二度创作。一度与二度创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即二度创作是一度创作的演绎和阐释,而二度创作要以一度创作的旋律和风格为依托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上进行创作。施光南非常重视的是歌曲的创作风格、领域和体裁的多样性,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较为擅长的使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来塑造作品形象,用这种手法来增强自己的声乐艺术作品创作。他在声乐作品创作上,充分展现了艺术表演家与音乐作品形象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在挑选演唱者的时候都做到严格认真。歌唱家关牧村之所以被广大观众熟悉和热爱,正是因为演唱了施光南先生所创作的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而施光南的作品也因为关牧村的精彩演绎而显得非常完美和生动,深入人心。

三、节奏感与韵律相统一

节奏是声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它在音乐的表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而节奏的作用表现在:为了衬托艺术作品的主题乐思,刻画音乐风格,进而表现作品的艺术美。在施光南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就非常注重节奏与韵律是一致感。因为对于音乐而言,节奏与韵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节奏与韵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节奏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乐曲的韵律表现更加具有特色。其二,节奏直接影响着音乐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性。可以看出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施光南的艺术歌曲作品的在节奏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轻松飞快的节奏;二是舒缓深沉的节奏。施光南就是把这两种节奏特征结巧妙的运用结合在一起,他所创作出的声乐作品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为人民塑了许多鮮明的艺术形象,使广大人民深刻体会到施光南作品的艺术魅力及将强大感染力。

四、抒情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施光南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情感,清纯质朴。在《我怎样写歌》这本书中他这样写道:“我自己的气质总的说来,是比较偏重于含蓄、深沉、抒情的。”他认为作品的基础就是应有真挚的感情。在他大部分作品的歌词和旋律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他在创作作品上多采用村词的手法,更进一步的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起到了调节音乐氛围的作用。歌词运用暗喻与陪衬的手法,完美地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和对爱人的爱相互融和在一起,构思巧妙。在一些艺术歌曲创作的中,无论是流畅优美的歌曲还是悠长、轻缓的音调,他都采用非常细腻的节奏音型和具有强弱、起伏变化对比的旋律线条,以及相得益彰的语调陈词。就像《祝酒歌》中,歌词中的“来来来”,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人民满怀欢快愉悦的心情举杯高歌“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向往着祖国美好的将来。这首歌曲从歌词和旋律都突出证明了他在情感的强烈表达,在展现了人们满怀喜悦举杯高歌的心情。施光南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与生俱来的创作天赋分不开。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根据演唱者的自身风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出适合该他(她)演唱的歌曲。能激发出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让演唱者以最佳状态演艺作品。这也说明了他的艺术创作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也只有最适合的表演才是最好的,最能打动观众的。

五、融入特色的民族风格

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民族风格是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这也是他的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用舒缓的节奏来展现音乐美的一面。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都会采取使用一种单一的民族风格或者多元化的民族风格的方法。所谓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神韵。比如《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在创作这首歌曲期间他留意到了维吾尔族经常用到的附点再加上前十六,后十六,弱起等节奏型,这些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进而充分的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新疆风味。他不仅汲取了民族地区丰富的曲调特征,而且还更进一步的探索了各地方的民族器乐技法和戏曲唱腔的风格,把这些特色结合在一起,例如《幸福歌儿永不落》这个音乐作品中,他利用二人台伴奏音乐旋律加花这一特点,还加入了#fa这个特性音级进行创作展现了极具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漓江谣》就是一首具有浓浓的广西民族音乐韵味的作品,也是因为他采用广西彩调和文场音乐的行腔创作;巧妙地将藏族民间音乐的行腔和衬词衬腔手法融合在一起创作成的《我要飞翔,我要歌唱》也是极具浓郁的藏族特色。这都可以看出施光南的艺术作品的艺术语态和结构形态都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将民族风味与音乐融为一体。

六、结语

施光南老师是我国当代音乐史上一颗闪耀着光芒的璀璨明珠,他在歌曲的创作上借鉴和学习前辈音乐家们的成功经验,并且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为音乐的发展之路执着勇敢的探索。在施光南的艺术歌曲创作中,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通之处,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施光南老师的艺术歌曲创作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在于,他善于将人们重视的、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将这些焦点问题转化为歌曲主题,对其加以情感进行创作,并通过歌曲本身的演绎来反映情感,使这些被关注的问题得以解决、抒发。在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他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西方的优良的作曲方法结合在一起,不仅表达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还注重人民群众的感受。也是这种通俗易懂的艺术特色,被亿万人民演唱和流传。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施光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2]曹杨.探讨施光南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J].艺术研究,2014,05.

施光南范文篇3

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特点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感人至深。他的歌曲究竟魅力何在?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人们在普遍研究他的歌曲创作时,仅仅限于几首歌曲的探讨,本文试就其整体创作特点作一概括性论述。

一、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取材的最大特点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与时代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的呼声,体现大众的心声,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即使时过境迁,只要回顾历史,那熟悉的旋律总能把人们带回熟悉的岁月。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这首歌曲创作于“”结束。歌曲以中国最传统的喜悦表达方式——祝酒展开,旋律抒情优美,充满热情又不失活泼。充分表达了当时民众鼓足干劲、力奔四化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无比信心!歌曲一经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从“”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有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与渴望。深切的体会、激情的涌动使这位作曲家写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斗志昂扬的歌曲!时代的音符总能给时代带来力量、带来激情和无以比拟的动力!类似反映时代、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歌曲还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举亚运会的火炬》《,你在哪里?》。

2.施光南歌曲内容取材的第二个特点是多侧面的情感表达

作曲家的情感是丰富的,施光南更是如此。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情感表达:一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此类歌曲主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黄土根》《家乡有棵相思柳》等。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家乡,这样的情感是丰富、广袤的,同时又是抽象无形的。例如《多情的土地》,作曲家的歌词选择饱含深情,具体到翔实的、再熟悉不过的大地、田野、树木、花草、路径、洋槐、泥土等等,使情感有了最真实的依托。爱是无形的,表达爱就具体了,作曲家把对祖国的爱渗透到了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让人感怀。二是表达渴望和平友谊、祖国统一的情感。表现和平友谊的歌曲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和《当牛皮鼓敲响的时候》,前者真挚地表达了亚洲各国健儿齐聚北京,老友会新友的喜悦之情,后者则热情委婉地抒发了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渴望祖国统一的歌曲有《台湾当归谣》和《蝴蝶从台湾岛飞来》。前者以平实、舒缓的音调,借当归喻“当归”,表现渴望台湾回归的心情;后者采用二声部(人声与口哨相互模进),更丰富地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三是表达母爱的歌曲,如《母亲》《我爱妈妈的眼睛》等。四是赞美老师的歌曲,如《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等。这些歌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

二、施光南歌曲创作风格、领域及体裁的多样性

1.适合多种演唱风格

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涵盖了美声、民族、通俗及少数民族风格。美声风格的作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等,同时还有一首无论从作曲手法还是从演唱技巧来说都堪称典范之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林中小鸟》。民族风格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通俗风格的歌曲有《年轻的心》《假日之歌》等。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同当代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相比,施光南的歌曲风格更趋多样化,这也是许多作曲家无法超越的。

2.涉及不同歌曲领域

施光南的歌曲创作不但风格各异,而且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他创作的电影《当代人》插曲《年轻的心》,故事片《幽灵》插曲《摘一束玫瑰花送给你》。另外,他还创作了《伤逝》(1981年)和《屈原》(1990)两部歌剧。这两部歌剧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歌剧走民族化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国歌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先生小说《伤逝》在作曲家手中变成了一部凄婉动人的恋歌。其中《一抹夕阳》《风萧瑟》《她夺走了我的心》成为许多专业演员、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校师生演唱会的必唱曲目;在儿童歌曲领域有《我爱妈妈的眼睛》,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裁广泛

作品体裁包括抒情性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颂歌风格《,你在哪里?》;诙谐风格《晒太阳》;进行曲风格《年轻的心》,具体说这首歌应是进行曲与轻音乐节奏混合的方式,歌曲形式新颖、富有新意,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摇篮曲风格《摇篮曲》。这些不同体裁的歌曲,充分反映了一位作曲家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能力。三、歌曲创作特点

1.歌曲的抒情性

纵观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抒情性是他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最擅长的。这些歌曲通常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徐缓、悠长,长于抒情且较为细腻的强弱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祝酒歌》,全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两段词,歌曲第一句“美酒啊飘香……歌声飞”,同度起落,旋律舒展、流畅,字少音多,浸着喜悦之情似是开始娓娓诉说,紧接着“朋友啊……”一个八度上行像人们高举酒杯,落音在“re”上,感情的闸门进一步打开,“胜利的……幸福泪”,回忆往昔看今朝禁不住热泪盈眶,“泪”回到主音,完成情感的第一次倾诉。下面是活泼同度反复“来来来来……”三度跳进的音调,表达了人们无比畅快的心情,“舒心……醉”五度的提高,加强了喜悦的程度,落音在属音上,也预示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未能抒发尽兴,于是第二段重又吟唱。第二部分直接从高八度的主音开始,中间更不失活泼音调、音乐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达到高潮。最后全曲结束在主音上,充分表达了亿万民众对四化建设的热情,又尽显了人民对美好前途的无限信心。此类抒情性的歌曲还有《多情的土地》《我的祖国妈妈》等,都饱含着作曲家无限的深情。

2.歌曲的民族性

施光南创作歌曲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内在抒情心理的艺术精神中融入了民族化的音乐语音和舒展节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马思聪曾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色之外,极其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①施光南坚持不懈地对民族风格的追求,创造性地结合西洋作曲技法,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的创新道路。他曾指出,要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的养料,在创作中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大量、深入、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吸收传统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把民间音乐的神韵强化在自己的精神里。②《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首浓郁的民族特征的歌曲,它熔南北音乐为一炉:第一句“我们的家乡……”首句的五度及随后的甩腔都有梆子腔的特色,而紧接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又在主题的基础上以广东音乐那淳朴秀丽的风格及加以变化,下面两句则带有山东、皖北民歌的朴实、亲切,加深了泥土芳香的感觉,“一片冬麦……”打开旋律节奏,豁然开朗。这里八度大跳是典型的北方民歌那种粗犷豪迈的气质;“一片高粱……”则小巧俏丽,带有南方地方戏常见的拖腔韵味,就连副歌衬词“哦咿”“哪咳哟”等,也是分别以苗族民歌、华北、湖北汉族民歌及云南白族“大本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来嫁接在一起,一二段结尾这种向上翻高八度的结束方式细心听来,还能找出山东柳琴及安徽“泗洲戏”那种“拉魂腔”的真声换假声的唱法。另外,少数民族音乐音型、节奏型,也在他的歌曲里占一定比重。例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典型地运用了维吾尔族的民间手鼓节奏型,仿佛给人们带来一位和着手鼓、迈着轻盈舞步的新疆姑娘,其婀娜多姿的倩影在人们的脑海中缠绵不去,给人们留下了悉心品评的联想空间。

3.歌曲创作的适应性

施光南歌曲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他给具有一定特殊声音魅力的歌唱家创作适合本人的歌曲,如关牧村。关牧村深沉、浑厚、质朴又富于表现力的嗓音给作曲家以极大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首适合她演唱的歌曲,如《多情的土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这些歌曲经过关牧村的演唱,得到了最完美的艺术体现。因此也可以说,关牧村因为施光南的歌曲而被广大的观众熟知和喜爱,而作曲家的歌曲由她演唱也真正完美地、艺术地得以再现。

注释:

①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9月,第127-138页.

[2]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施光南范文篇4

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特点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感人至深。他的歌曲究竟魅力何在?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人们在普遍研究他的歌曲创作时,仅仅限于几首歌曲的探讨,本文试就其整体创作特点作一概括性论述。

一、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取材的最大特点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与时代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的呼声,体现大众的心声,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即使时过境迁,只要回顾历史,那熟悉的旋律总能把人们带回熟悉的岁月。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这首歌曲创作于“”结束。歌曲以中国最传统的喜悦表达方式——祝酒展开,旋律抒情优美,充满热情又不失活泼。充分表达了当时民众鼓足干劲、力奔四化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无比信心!歌曲一经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从“”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有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与渴望。深切的体会、激情的涌动使这位作曲家写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斗志昂扬的歌曲!时代的音符总能给时代带来力量、带来激情和无以比拟的动力!类似反映时代、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歌曲还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举亚运会的火炬》《,你在哪里?》。

2.施光南歌曲内容取材的第二个特点是多侧面的情感表达

作曲家的情感是丰富的,施光南更是如此。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情感表达:一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此类歌曲主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黄土根》《家乡有棵相思柳》等。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家乡,这样的情感是丰富、广袤的,同时又是抽象无形的。例如《多情的土地》,作曲家的歌词选择饱含深情,具体到翔实的、再熟悉不过的大地、田野、树木、花草、路径、洋槐、泥土等等,使情感有了最真实的依托。爱是无形的,表达爱就具体了,作曲家把对祖国的爱渗透到了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让人感怀。二是表达渴望和平友谊、祖国统一的情感。表现和平友谊的歌曲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和《当牛皮鼓敲响的时候》,前者真挚地表达了亚洲各国健儿齐聚北京,老友会新友的喜悦之情,后者则热情委婉地抒发了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渴望祖国统一的歌曲有《台湾当归谣》和《蝴蝶从台湾岛飞来》。前者以平实、舒缓的音调,借当归喻“当归”,表现渴望台湾回归的心情;后者采用二声部(人声与口哨相互模进),更丰富地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三是表达母爱的歌曲,如《母亲》《我爱妈妈的眼睛》等。四是赞美老师的歌曲,如《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等。这些歌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

二、施光南歌曲创作风格、领域及体裁的多样性

1.适合多种演唱风格

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涵盖了美声、民族、通俗及少数民族风格。美声风格的作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等,同时还有一首无论从作曲手法还是从演唱技巧来说都堪称典范之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林中小鸟》。民族风格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通俗风格的歌曲有《年轻的心》《假日之歌》等。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同当代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相比,施光南的歌曲风格更趋多样化,这也是许多作曲家无法超越的。

2.涉及不同歌曲领域

施光南的歌曲创作不但风格各异,而且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他创作的电影《当代人》插曲《年轻的心》,故事片《幽灵》插曲《摘一束玫瑰花送给你》。另外,他还创作了《伤逝》(1981年)和《屈原》(1990)两部歌剧。这两部歌剧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歌剧走民族化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国歌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先生小说《伤逝》在作曲家手中变成了一部凄婉动人的恋歌。其中《一抹夕阳》《风萧瑟》《她夺走了我的心》成为许多专业演员、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校师生演唱会的必唱曲目;在儿童歌曲领域有《我爱妈妈的眼睛》,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裁广泛

作品体裁包括抒情性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颂歌风格《,你在哪里?》;诙谐风格《晒太阳》;进行曲风格《年轻的心》,具体说这首歌应是进行曲与轻音乐节奏混合的方式,歌曲形式新颖、富有新意,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摇篮曲风格《摇篮曲》。这些不同体裁的歌曲,充分反映了一位作曲家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能力。

三、歌曲创作特点

1.歌曲的抒情性

纵观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抒情性是他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最擅长的。这些歌曲通常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徐缓、悠长,长于抒情且较为细腻的强弱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祝酒歌》,全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两段词,歌曲第一句“美酒啊飘香……歌声飞”,同度起落,旋律舒展、流畅,字少音多,浸着喜悦之情似是开始娓娓诉说,紧接着“朋友啊……”一个八度上行像人们高举酒杯,落音在“re”上,感情的闸门进一步打开,“胜利的……幸福泪”,回忆往昔看今朝禁不住热泪盈眶,“泪”回到主音,完成情感的第一次倾诉。下面是活泼同度反复“来来来来……”三度跳进的音调,表达了人们无比畅快的心情,“舒心……醉”五度的提高,加强了喜悦的程度,落音在属音上,也预示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未能抒发尽兴,于是第二段重又吟唱。第二部分直接从高八度的主音开始,中间更不失活泼音调、音乐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达到高潮。最后全曲结束在主音上,充分表达了亿万民众对四化建设的热情,又尽显了人民对美好前途的无限信心。此类抒情性的歌曲还有《多情的土地》《我的祖国妈妈》等,都饱含着作曲家无限的深情。

2.歌曲的民族性

施光南创作歌曲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内在抒情心理的艺术精神中融入了民族化的音乐语音和舒展节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马思聪曾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色之外,极其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①施光南坚持不懈地对民族风格的追求,创造性地结合西洋作曲技法,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的创新道路。他曾指出,要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的养料,在创作中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大量、深入、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吸收传统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把民间音乐的神韵强化在自己的精神里。②《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首浓郁的民族特征的歌曲,它熔南北音乐为一炉:第一句“我们的家乡……”首句的五度及随后的甩腔都有梆子腔的特色,而紧接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又在主题的基础上以广东音乐那淳朴秀丽的风格及加以变化,下面两句则带有山东、皖北民歌的朴实、亲切,加深了泥土芳香的感觉,“一片冬麦……”打开旋律节奏,豁然开朗。这里八度大跳是典型的北方民歌那种粗犷豪迈的气质;“一片高粱……”则小巧俏丽,带有南方地方戏常见的拖腔韵味,就连副歌衬词“哦咿”“哪咳哟”等,也是分别以苗族民歌、华北、湖北汉族民歌及云南白族“大本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来嫁接在一起,一二段结尾这种向上翻高八度的结束方式细心听来,还能找出山东柳琴及安徽“泗洲戏”那种“拉魂腔”的真声换假声的唱法。另外,少数民族音乐音型、节奏型,也在他的歌曲里占一定比重。例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典型地运用了维吾尔族的民间手鼓节奏型,仿佛给人们带来一位和着手鼓、迈着轻盈舞步的新疆姑娘,其婀娜多姿的倩影在人们的脑海中缠绵不去,给人们留下了悉心品评的联想空间。

3.歌曲创作的适应性

施光南歌曲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他给具有一定特殊声音魅力的歌唱家创作适合本人的歌曲,如关牧村。关牧村深沉、浑厚、质朴又富于表现力的嗓音给作曲家以极大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首适合她演唱的歌曲,如《多情的土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这些歌曲经过关牧村的演唱,得到了最完美的艺术体现。因此也可以说,关牧村因为施光南的歌曲而被广大的观众熟知和喜爱,而作曲家的歌曲由她演唱也真正完美地、艺术地得以再现。

注释:

①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9月,第127-138页.

[2]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施光南范文篇5

1海南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热带景观,发展观光农业机遇众多

1.1海南发展观光农业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海南岛地属热带,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海南的花梨、坡垒、青梅、子京、母生等均为名贵珍稀树种。热带水果椰子、菠萝蜜、荔枝、桂圆、火龙果、红毛丹、芭蕉、凤梨、榴莲等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最为著名。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特色的植物资源,使海南比全国其他区域更适合发展观光农业,更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9年4月,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曾指出:海南要发挥热带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3]。近年来海南观光农业得到发展。目前已开发的有: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海南农垦万家果农庄;以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椰子大观园等为主的农业高科技园;以五指山黎苗族民俗为主的民俗观光园,以及以海口火山公园为主的森林游。

1.2海南发展观光农业不受季节性影响,旅游时间长,收益高

海南的热带海洋气候使海南长夏无冬,作物、林木、花卉皆可一年四季生长。观光农业不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观光采摘园、观光生态园等一年四季皆可接待游客,管理成本低,经济收益高。

1.3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业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开展观光农业为目的的种植结构,可以将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统一规划和管理。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农产品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另外,观光农业将游客直接带到田间地头,以采摘、体验、品尝为目的的观光园会比单一的一家一户种植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1.4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游客和当地农民的相互了解

海南省除了汉族外,还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将海南各少数民族多姿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艺术展现给游客[4]。有利于外地乃至外国游客对海南农村的特色饮食、生活习俗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技术比如黎族的手工织锦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海南观光农业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而有所发展,但多是以追随其他地区观光农业的简单模式开展,只具有观光、品尝等单一功能,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

2海南观光农业目前还存在的诸多问题

2.1观光农业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

由于观光农业的建设缺乏政府统一管理,投资者仅按个人意愿来开发管理,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缺乏整体的思考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收益不高,而且容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2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和卫生条件差

观光农业建设未从长远考虑,观光农业区域基础设施差,卫生条件和居住条件差,虽有特色产品和优美自然环境,仍难满足游客放松身心,旅游度假的需要。

2.3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

观光农业管理人员多未接受观光农业系统的培训,从观光农业的布局到管理均比较盲目,跟风形势比较严重,造成当地观光农业重复率高,没有自己的特色。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民,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比较低,很难和游客达到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2.4观光时间有限,不能满足游客休闲放松的心理需求

目前海南旅游业多以短期旅游为主,游客旅游时间短,景点多,观光农业景点多以走马观花的简单观光为主,不能真正放松身心来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品尝特色产品和了解当地特有物种。

2.5项目简单,不能吸引游客

项目简单,多以观光为主,缺乏市场细分,观光项目重复无新意,不能吸引游客兴趣,收益不高。

3为充分利用海南特有资源,进一步发展海南观光农业,特提出以下建议

3.1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一个地区观光农业是不是有特色,能不能长足发展,取决于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政府对观光农业进行了长远的考虑和总体的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不同区域的特色观光产业不仅可以发挥当地优势,利于游客对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的深入了解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2加大观光农业的投入,加强观光农业人才的培养

政府对观光农业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造高档的休闲度假环境。培养观光农业人才,提高观光农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建设特色化的观光农业模式。

施光南范文篇6

关键词:光皮树生物学特性战略意义种植管理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东经115°11′~115°49.85′,北纬25°35.80′~26°20.88′。据1971~2003年30年资料统计,于都县年均气温19.6℃,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5.0℃,年均降水量1578.7mm,年均日照1693.9h,全年日照百分率18%,霜日数17.1d,平均相对湿度27%。全县土地总面积28.89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1.03万hm2,平均海拔177.5m。赣龙铁路、赣瑞高速以及319、323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光皮树生长。光皮树较易受霜冻灾害影响,据以上资料可知,于都县霜冻灾害对光皮树种植影响不大,3月展叶期需根据气候预测稍作防范。

一、光皮树生物学特性

光皮树(Cornuswisoniana),山茱萸科梾木属,别名光皮梾木、斑皮抽水树,为高产木本、多用途油料树种,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以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最多(据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的不完全统计,石灰岩山地总面积有2200万hm2,按10%面积栽植光皮树,可年产光皮树油3000万t),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1]。喜深厚、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强,喜光,耐寒(一般可忍受-25~-18℃低温),耐旱,在酸性土(pH值5.5~7.5之间)及石灰岩土生长良好(微盐、碱性的砂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粘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花果长在以二年生长枝为基础的一年生枝条顶端。因此,在采果和修剪时注意保护好没有结果的长枝,即第2年的结果枝,能提高产量。一年生育周期中,一般2月芽萌动,3月为展叶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开花期,果实10月开始成熟,11月为成熟盛期,11月上旬至翌年1月为落叶期。

在20~25℃条件下,1个月可出苗。播种后50d左右开始发芽出土。光皮树当年播种苗高可达0.8~1.2m,二年生高1.3~1.6m,1.0~1.5m时开始分枝,栽后5~7年开始结果(嫁接苗一般2~3年始果,树体矮化,结果早产量高),2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后,高、粗生长明显下降,结果期100年以上,寿命可超过200年以上。果实千粒重大于70g,其果实(带果皮)含油率33%~36%,盛果期平均每株产果40kg以上(肥沃地平均每株产果100kg以上),平均每株产油15kg以上(高者可达30kg)。

二、种植光皮树的战略意义

光皮树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研究表明,以光皮树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可替代0#石化柴油,具有性能稳定、品质优良、清洁环保的特点。于都县宽田乡、黄麟乡等乡镇现有集中连片分布光皮树10万株,面积近133.33hm2,是全省乃至全国光皮树资源最多、天然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为此,于都县被列为国家“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示范基地县,中石油集团公司2008年已在于都县首期实施466.67hm2,因此,在于都县发展光皮树产业适得其时。大力发展光皮树产业,对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

光皮树的主要用途有:一是生产生物柴油。以光皮树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0#石化柴油燃烧性能相似,是一种安全、洁净的生物质燃料油。二是生产食用油。光皮树的果肉及种子富含油脂,可供食用及药用,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三是用作木材。光皮树木材细致均匀,纹理直,坚硬,易干燥,车旋性能好,可供建筑、雕刻和制作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四是酿蜜。光皮树还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花可供蜜蜂采蜜。五是用作园林观赏。光皮树树姿优美、树冠舒展、干直挺秀、树皮斑斓、叶茂荫浓,初夏满树银花,是理想的行道树、庭荫树。六是用作肥料。榨油后得到的油饼是良好的生物肥料或饲料,可以帮助农民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三、光皮树种植与管理

1、林地准备

选择向阳的房前屋后、渠道旁边、溪河两岸、田头地尾、山窝山脚和平原岗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栽植。采用大穴整地,穴距3m×3m,挖穴1125个/hm2,要求穴大小70cm见方,穴深60cm。每穴施入厩肥或土杂肥100kg、稻草10kg、火烧土或草木灰10kg、石灰0.5kg、钙镁磷肥0.5kg,分层施入并回填表土充分拌匀踩实,覆盖松土30cm高,待其陷实才可栽植。

2、起苗种植

早春苗木萌动前,选择阴天或小雨起苗种植,起苗后要防止风吹日晒,并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每穴栽1株,要做到苗根舒展,苗干端正,栽深适度,松土培蔸,如土壤干燥,要浇定根水。

3、抚育管理

3.1中耕除草。栽植当年要松土除草、排除积水、浇水抗旱、盖草保墒;第2年要结合中耕除草逐年扩大穴盘,并垦复树盘。

3.2施用肥料。幼树要结合中耕除草,每年夏秋各施肥1次,每株施过磷酸钙和尿素各50g,或施入粪尿适量。结实树春季施磷钾肥,夏季施绿肥、石灰,冬季在树冠投影外沿沟施厩肥或土杂肥。

3.3整形修剪。光皮树萌芽力强,必须及时修剪,以提高通风透光和结实性能,每个主枝留2~3个侧枝,冬季要剪去徒长枝、纤弱枝、病虫枝、过密枝和枯枝;对于当年采果的枝条可进行重截,以增加第2年新枝,即增加第3年结果枝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3]。

4、虫害防治

介壳虫:如有烟煤病,要合理修剪,提高透光度,造成介壳虫繁殖的不利条件;保护瓢虫等天敌,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杀介壳虫;冬季或早春用洗衣粉液150倍液喷杀,可一次性消灭介壳虫。红蜘蛛:可在发生期每隔15d喷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喷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4]。

参考文献:

[1]曾意纯,潘锦祥.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10-12.

[2]李正茂,邓新华.光皮树经济性状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开发研究构想[J].湖南林业科技,1996,23(2):11-13.

施光南范文篇7

1发展光皮树的价值和意义

光皮树是我市优良的乡土树种。其枝叶茂密、树皮光滑美观、树姿优美、树冠舒展,是植树造林和新农村建设的优良品种,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且孤植或丛植也能自然成景。同时光皮树具有喜钙耐碱、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强等适生特性,可成为造林绿化难度大的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理想新树种[1]。光皮树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利用果实作为原料冷榨或浸提制取料油,成本低廉,得油率高。干全果含油率33%~36%,油脂主要含C16和C18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近50%,亚油酸有显著降低低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2]。同时原料油也可用于生物柴油生产,所生产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质优,是一种安全、洁净的生物质燃料油。它与传统的柴油相比,具有润滑性能好,储仔、运输、使用安全、抗暴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性能。经华中理工大学的测试结果证明能100%替代0#石油柴油,能满足柴油发动机力需要而且不影响其动力性;能减少柴油发动机排气污染,可满足严格的欧洲3号标准。光皮树作为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近年来得到国家重视,光皮树已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中筛选的重要树种之一,其应用前景广阔。

发展光皮树,也有利于我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生物柴油生产使用的光皮树植物还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固化在土壤中,因此,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适宜的地区种植光皮树,可保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将沙化地、提水灌溉地、坡地、低产农田、宜林山地等建成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宝库,在收获永不枯蝎的能源资源的同时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实现林农业产业化。另外,在光皮树种子榨出生物柴油基础的同时,还能得到油饼作为生物肥料或饲料,帮助农民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有利于就地产销生物柴油,实现农村能源自给;有利于生物柴油产业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小康进程。同时,在我市发展光皮树产业,可以显著提高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展和建立农林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规模化生产生物质资源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2赣南光皮树资源的现状和基础

光皮树原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黄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据了解,我市于都、瑞金等部分乡镇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特别是70年代光皮树在我市不少县曾有过大量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或缓解人们食用油问题。当时,光皮树种实压榨油曾是我市部分区域作为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用油之一,产区市场有售,自产自销,国家收购不多。目前,赣南现存光皮树资源丰富,其中集中分布于于都县的宽田等地,其它地区多为零星分布。据不完全统计,仅于都县宽田乡光皮树就有近40000株,其中盛果期光皮树有21600株,常年产鲜果16万公斤。光皮树主要分布在农田、河堤、房屋等四旁地带和石灰岩质山地,生长良好。由于我市是全省光皮树资源分布最多的地区域,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优势,早在1981年江西省电视台就专程到宽田乡摄制科教片,以此宣传和发展光皮树。1970年以来,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浙江等省,曾先后多次来我市于都等地考察和引种栽培,为我国南方发展光皮树作出了重大贡献。

3发展光皮树的潜力和优势

光皮树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地块,耐旱,在微盐、碱性的沙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粘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一般可忍受—180C至—250C低温。光皮树是阳性树种(幼苗较喜阴),根系深广发达,最适宜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3]。立地条件好的单株产量可达52公斤,在一般条件下每株产量可达5~10公斤。若以每亩60株计,亩产鲜果300~600公斤,折油42~84公斤[4]。初步调查表明,光皮树在于都宽田乡的石灰岩和“四旁”长势良好,在山坡、平地也可栽植,均能正常生长,且繁育技术简单,可以用种子、插枝再生等就地育苗和造林,说明光皮树适宜赣南栽植,特别适宜石灰岩区栽培。我市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如果以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陵区和全市的四旁栽植,全市发展光皮树就可达100万公顷。加上利用我市现有不适宜农耕的宜林荒山荒地20%的土地来种植光皮树,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就可接近1000万吨,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

发展光皮树也有相关政策扶持优势。目前,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有关政策,也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今年已正式实施,因此发展生物燃料已有政策基础。根据国家有关人士透露,国家将在今后对光皮树种植和制造生物柴油予以补贴和税收政策等优惠,无疑可给光皮树规模化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4发展光皮树的方法和对策

4.1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优良树种,绿化美化新农村。结合今后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广大农村的村庄“四旁”发展光皮树,形成一户一景,一村一品的乡村生态景观。

4.2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树种,发展光皮树。在于都宽田乡的石灰岩区和四旁建立光皮树生物质资源培育技术示范基地,然后示范辐射到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陵区和全市的四旁。

施光南范文篇8

关键词:光皮树木本油料植物乡土树种

光皮树(CornusWilsonianawanaer)又称花皮树、马光林、枸骨木、树籽树等,是我市常见的乡土树种和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市目前现有的极具潜力的燃料油植物。大力发展光皮树,对于未来燃料油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展光皮树的价值和意义

光皮树是我市优良的乡土树种。其枝叶茂密、树皮光滑美观、树姿优美、树冠舒展,是植树造林和新农村建设的优良品种,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且孤植或丛植也能自然成景。同时光皮树具有喜钙耐碱、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强等适生特性,可成为造林绿化难度大的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理想新树种[1]。光皮树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利用果实作为原料冷榨或浸提制取料油,成本低廉,得油率高。干全果含油率33%~36%,油脂主要含C16和C18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近50%,亚油酸有显著降低低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2]。同时原料油也可用于生物柴油生产,所生产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质优,是一种安全、洁净的生物质燃料油。它与传统的柴油相比,具有润滑性能好,储仔、运输、使用安全、抗暴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性能。经华中理工大学的测试结果证明能100%替代0#石油柴油,能满足柴油发动机力需要而且不影响其动力性;能减少柴油发动机排气污染,可满足严格的欧洲3号标准。光皮树作为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近年来得到国家重视,光皮树已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中筛选的重要树种之一,其应用前景广阔。

发展光皮树,也有利于我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生物柴油生产使用的光皮树植物还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固化在土壤中,因此,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适宜的地区种植光皮树,可保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将沙化地、提水灌溉地、坡地、低产农田、宜林山地等建成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宝库,在收获永不枯蝎的能源资源的同时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实现林农业产业化。另外,在光皮树种子榨出生物柴油基础的同时,还能得到油饼作为生物肥料或饲料,帮助农民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有利于就地产销生物柴油,实现农村能源自给;有利于生物柴油产业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小康进程。同时,在我市发展光皮树产业,可以显著提高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展和建立农林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规模化生产生物质资源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2赣南光皮树资源的现状和基础

光皮树原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黄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据了解,我市于都、瑞金等部分乡镇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特别是70年代光皮树在我市不少县曾有过大量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或缓解人们食用油问题。当时,光皮树种实压榨油曾是我市部分区域作为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用油之一,产区市场有售,自产自销,国家收购不多。目前,赣南现存光皮树资源丰富,其中集中分布于于都县的宽田等地,其它地区多为零星分布。据不完全统计,仅于都县宽田乡光皮树就有近40000株,其中盛果期光皮树有21600株,常年产鲜果16万公斤。光皮树主要分布在农田、河堤、房屋等四旁地带和石灰岩质山地,生长良好。由于我市是全省光皮树资源分布最多的地区域,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优势,早在1981年江西省电视台就专程到宽田乡摄制科教片,以此宣传和发展光皮树。1970年以来,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浙江等省,曾先后多次来我市于都等地考察和引种栽培,为我国南方发展光皮树作出了重大贡献。

3发展光皮树的潜力和优势

光皮树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地块,耐旱,在微盐、碱性的沙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粘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一般可忍受—180C至—250C低温。光皮树是阳性树种(幼苗较喜阴),根系深广发达,最适宜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3]。立地条件好的单株产量可达52公斤,在一般条件下每株产量可达5~10公斤。若以每亩60株计,亩产鲜果300~600公斤,折油42~84公斤[4]。初步调查表明,光皮树在于都宽田乡的石灰岩和“四旁”长势良好,在山坡、平地也可栽植,均能正常生长,且繁育技术简单,可以用种子、插枝再生等就地育苗和造林,说明光皮树适宜赣南栽植,特别适宜石灰岩区栽培。我市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如果以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陵区和全市的四旁栽植,全市发展光皮树就可达100万公顷。加上利用我市现有不适宜农耕的宜林荒山荒地20%的土地来种植光皮树,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就可接近1000万吨,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

发展光皮树也有相关政策扶持优势。目前,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有关政策,也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今年已正式实施,因此发展生物燃料已有政策基础。根据国家有关人士透露,国家将在今后对光皮树种植和制造生物柴油予以补贴和税收政策等优惠,无疑可给光皮树规模化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4发展光皮树的方法和对策

4.1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优良树种,绿化美化新农村。结合今后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广大农村的村庄“四旁”发展光皮树,形成一户一景,一村一品的乡村生态景观。

4.2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树种,发展光皮树。在于都宽田乡的石灰岩区和四旁建立光皮树生物质资源培育技术示范基地,然后示范辐射到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陵区和全市的四旁。

4.3开展科技应用研究,解决光皮树营造技术问题。列入我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推广项目。筛选出经济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研究出苗木培育、采穗圃营建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光皮树能源植物矮、密、丰高密度栽培及繁殖新技术,组装、集成和配套光皮树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为“三农”发展光皮树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4.4加强宣传,发展光皮树产业。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光皮树的作用、意义和应用前景,促进规模化燃料油植物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和改善光皮树食用油品质,进一步提高林农对发展光皮树的认识和调动种植光皮树积极性,以促进我市成为国内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王新其,等,光皮树育苗技术及适应性试验初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7(4):11—12.

施光南范文篇9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从2018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2002)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2010)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2017)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由于其社会、文化、经济、空间和环境等功能,以及对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行业积极作用,在所有欧盟国家都得到了支持[6]。3.国内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内文献发现,我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献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和行业指导上,以及研究一个区域的成功经验,来带动整片地区的发展。但这样研究难免会出现这片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截止到2019年1月1日,在中国知网上以乡村旅游并含休闲观光农业为篇名,检索到5篇相关文献。严力蛟、徐奂等人(2008)的《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7],太原市副市长毋青松(2012)《突出特色对标一流——努力做好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工作》[8],学者管凤枝的(2013)《河南新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考》[9],学者袁圣菊(2016)的《追江赶海看启东——启东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10],学者吴金水(2018)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服务松阳乡村旅游》[11]。(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借助百度学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研究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的文章,从中汲取有用的理论和方法。(2)实地考察法。通过多次去中廖村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重点详细的调查,在考察过程中,对中廖村能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具体旅游资源等做出必要的记录。(3)归纳总结法。结合文献中汲取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对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作出总结和概括。探讨出相应的发展对策。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中廖村旅游发展的实地考察和归纳总结,找出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各选取两条最重要的,进行组合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1.村庄生态文明建设。中廖村的建设坚持以“双修”“双城”、海绵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不砍树、不拆房、不占地、不填塘、不贪大、不求洋,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在环境改善上下工夫,为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搭好平台[11]。中廖村村民已承包种植花海,共计31亩,以格桑花和小菊花为主。中廖村中和湖已修建环湖栈道。在中廖村内休闲观光,感受那逶迤于群山之间、风光旖旎的山水人家。沿途中,有耸立的椰林,茂盛的香蕉树,葱茏的芒果林、火龙果林和百香果园;可以在湖边栈道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沿途欣赏玫瑰花基地、黄秋葵基地,庄稼、树木、河流、牲畜都是朴素乡野的生活元素,一派朴实、自在、生态的田园风光、乡村美景。2.规划五带五区。中廖村按照《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要求,规划“五带五区”。五带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带、乡村观光生产带、农业观光生产带、生态农业体验生产带、休闲体现农业生产带;五区:入口服务区、自驾车观光区、果林采摘区、山地果林种植区、农业科普区,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建设[12]。(二)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1.村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2014年,中廖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5年10月,中廖村的村庄旅游资源开始得到开发,2017年2月底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体竣工。中廖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都得到质的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入口的修建,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及配套人行道铺装、海绵化边沟工程,绿化景观提升工程,8个自然村的路灯亮化及文化室的升级改造工程(含修建篮球场6个),修缮一个榕树广场(含公厕),建设2635米长的环湖木栈道及亭子13个、临时停车场1个、农家乐1个、民俗休闲园1个、小卖部1个,黎族特色民居外立面及庭院改造100户。2.与华侨城合作。2017年4月7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华侨城不抛弃、不轻视中廖村的风土人情,运用共建、共享、共治的互惠模式,注重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和精神文化水平。华侨城用文化、演艺、亲子娱乐、户外拓展、特色餐饮住宿、农业教育等多种业态把中廖村打造成美丽、时尚新乡村的示范点。2017年4月30日,市民、游客期盼已久的中廖村示范段正式启动。据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庆长假三亚主要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同比增长83.92%,中廖村就接待了2.14万人次[13]。(三)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1.休闲观光农业拓展乡村旅游收入来源。近几年,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不仅提升了种植规模,而且种植的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中廖村的“五区五带”能够实现农产品的产销结合,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旅游者。这些园区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旅游者进去观光游览的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的旅游消费。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14]。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倒逼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完善,村民就业岗位的增多,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致富之路。2.休闲观光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设是以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特点。它要求加大对中廖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住宿、餐饮、通讯、厕所、水电等硬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廖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变了中廖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等不卫生现象,促使中廖村村容村貌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指引村子里的村民积极学习和驾驭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并对中廖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较大改变,推动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的优势(S)。1.四无村庄。中廖村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无吸毒人员,无房屋违建。村子里干群关系和谐,村干部真心为民办实事,村民安守一隅,守朴归真,符合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曾被央视点名赞赏。“夜不闭户,日不拾遗”的中廖村是一处能让游客们睡梦安稳、内心清净的乐土。2.热带农业资源丰富。中廖村位于北纬18度的三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占据天时地利,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价值。水稻年可三熟,瓜果花卉四时不绝,玉米、花生、甘薯等均可冬种。中廖村内有高大挺拔的槟榔和椰林,茂盛的香蕉树,葱茏的芒果林、火龙果林、龙眼林、莲雾园和百香果园以及玫瑰花、黄秋葵基地。(二)发展的劣势(W)。1.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农业技术人才和旅游专业人才。中廖村现有总户数812户,3800多人口,90名党员(含4名预备党员),大学生村官仅有一人。不仅缺乏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群众基础好、且精力充沛的村干部,也缺乏休闲观光农业人才和乡村旅游人才。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中廖村虽然已经建设了一些特色民宿,但是未形成规模,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中廖村旅游购物设施、娱乐设施未合理均匀配置,医疗救护设施匮乏。其他设施,如信息服务、问讯、物品寄存、邮局、快递、自动取款和外币兑换、电话、饮水点、垃圾桶、吸烟点等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或空缺。(三)发展的机遇(O)。1.政策支持。2013~2015年,海南省级财政投入休闲农业的项目资金为930万元,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宣传、示范点建设等方面[15]。2015年,海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王文甫提出《关于尽快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海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建议》。同年9月,海南省农业厅对该提案进行回复,关于加大政策衔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海南省农业厅牵头起草了《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上报海南省人民政府。2018年年初,海南省人民政府了《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拓宽社会智力支持渠道、提升乡村建设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海南省一系列的务实政策,将会为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强大动力。2.华侨城的参与。2017年,华侨城海南公司进驻中廖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华侨城为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设计了“蹦达”着的廖廖、椰壳怪、槟榔仔、身着黎族服饰的稻草人以及花仙子彩车巡游等IP形象,把这些形象绘画在村子的墙上。并打造出中廖花海这一景点。华侨城的参与给村子的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开放、共享的合作开发模式。华侨城将保护中廖村的黎族风土人情与保护村子的生态环境,融入到第一产业中,设计文化IP,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实现吉阳区政府、华侨城和中廖村村民的互惠共赢。(四)面临的威胁(T)。1.海南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自2016年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发展旅游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海南旅游已形成“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景区”的格局。海南省其他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琼海北仍村自2014年9月开放接待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万多人次游客造访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有着“天上什寒”美誉的琼中什寒村,2015年1月至11月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7万人次[16]。2017年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大里地区乡村游接待游客量近万人次等。这些村子都和中廖村存在着竞争关系,影响中廖村的到访率和重游率。2.休闲观光农业及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威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中廖村环境的污染。开展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粪便、随手乱扔的垃圾、废品等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旅游食宿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废水、废渣、垃圾的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污染。由于游客不断的进入,会带来一些和村子里不一样的外来因素。村民难免会在与游客的交往互动中,产生一些心理隔阂。久而久之,村民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对其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产生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中廖村原本的黎族文化会变得更加的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四、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SO发展型策略。S1.四无村庄、S2.热带农业资源丰富、O1.政策支持、O2.华侨城的参与。1.打造乡村旅游名片(S1.O1策略)。在中廖村因“四无村庄”而走红全省,热带农业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依托村庄民风纯朴的环境,以及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打造集乡村度假、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名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农家乐,精心打造三亚本地黎村的品牌特色,吸引游客前往。2.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乡村旅游体验(S1.O2策略)。在中廖村因“四无村庄”而走红全省,华侨城的参与的情况下,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的乡村旅游体验。国内的众多乡村旅游,大多只是旅游打卡式的消费模式,游客的旅游体验性较差,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同质化。以“农家乐”为例,大多“农家乐”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如吃农家饭、农园观光、赏花采果、麻将、钓鱼等。华侨城作为国内领先的文旅企业,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休闲理念和高新娱乐科技手段,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旅游需求,营造清新、惊奇、刺激、有趣的旅游氛围,为游客带来更加专业的乡村旅游体验。如2018年12月的由华侨城集团主办的“中廖村第一届乡村趣味定向挑战赛”,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3.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S2.O1策略)。在中廖村热带农业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把握中廖村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以及政府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海南省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用地扶持政策,加快完善直接用于或者服务于中廖村农业生产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的开发。利用政府对重点休闲农业示范点项目开发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贷款贴息和对大型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的财政扶持政策,获取专项资金来支持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设计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如中廖村热带农业园区观光与体验,中廖村农耕文化体验等。4.吸引华侨城持续投入(S2.O2策略)。在中廖村热带农业资源丰富,华侨城的参与的情况下,应吸引华侨城的持续投入。未来,坚持以村企共建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吸引华侨城以纯租赁或合作开发模式与村民和村集体联营开发美食产品,带动村民从事相关美食产品的发展。同时,开展特色共享产品,实现闲置资产的高效转移,合力打造共享菜地、共享厨房、共享集市等产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特色产品,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二)WO扭转型策略O1.政策支持、O2.华侨城的参与、W1.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W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1.用政策吸引人才(W1.O1策略)。在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吉阳区政府应该根据海南《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出台政策吸引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如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高校的专家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的乡村旅游规划师等技能人才参与到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鼓励三亚的城市市民到中廖村投资创业。同时落实好人才安置政策,切实保护好乡村建设人才合法权益。2.华侨城引进人才(W1.O2策略)。在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华侨城参与的情况下,华侨城公司以及华侨城公司拥有的强大“朋友圈”可以为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引进人才。华侨城要负责引进来人才,中廖村应该积极配合,要留得住华侨城引进的各方面人才。3.政府建设资金投入(W2.O1策略)。在中廖村配套设施不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中廖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包括村子的交通邮电和农田水利以及供水供电等农业生产设施;网络服务、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活服务设施[17]。这些农村基础设施是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4.华侨城提供设计方案(W2.O2策略)。在中廖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华侨城参与的情况下,应借助华侨城这个强大的外援,来为中廖村的旅游基础设置提供设计方案。在华侨城的参与下,中廖村的阿爸茶社、李家院子,都是村民的自住房屋,在保留风土人情、房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的,让村民的房屋更具格调与味道。未来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依托华侨城强大的设计能力。(三)ST多元型策略。S1.四无村庄、S2.热带农业资源丰富、T1.海南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T2.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威胁。1.打造自己的特色(S1.T1策略)。中廖村有四无村庄的优势,但同样面临着海南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中廖村应该保持和提升村子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中廖村的黎家民风民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把中廖村“好山好水好黎家”的招牌做大做响。保护好中廖村的文化形态、文化基因,守护住乡村的文化根脉,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元素。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2.提升内部管理水平(S1.T2策略)。中廖村虽然以四无村庄走红,但旅游的发展对村子环境的威胁不可避免。中廖村应根据村子的容量和环境敏感度限定游客人数和活动内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严格管制人员的承载量和登记管理,针对村子的重点保护区设置拦挡标志。硬实力方面,建设好完备的垃圾处理系统,及时处理产生的旅游垃圾,保证村子的环境卫生。软实力方面,也就是旅游服务。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靠口碑,所以服务建设不能松懈。要积极培养村民良好的旅游服务意识,着力避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与村民的矛盾。3.塑造有品牌特色的热带农业(S2.T1策略)。在中廖村热带农业资源丰富,面临海南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情况下,塑造有品牌特色的热带农业。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热带农业种植培育,打造百香果园、芒果园和地瓜园等。在热带农产品的销售推广中,要帮助村民有计划的出售。统一收集农户的农产品,来进行打包出售。在吉阳区或者全市范围内成立特色品牌店。4.强化环境意识和理念(S2.T2策略)。在中廖村热带农业资源丰富,可能面临旅游对环境的威胁情况下,必须强化村民和游客的环境意识和理念。向家长和小朋友宣传环保生活理念,倡导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用环保时装大赛这种小朋友喜欢形式来吸引小朋友参与,并且让家长和小朋友感受环保给生活带来改变,既学会用各种废旧环保材料做成的时装,又培养小朋友动手和创造的能力,同时和小朋友一起登台表演共同体验走秀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四)WT防御型策略。W1.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W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T1.海南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T2.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威胁。1.留住村里人才(W1.T1策略)。中廖村人才缺乏,又面临着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在此情况下,中廖村应该防止村里劳动力外流,留住村里人才。积极鼓励帮助村民从事养殖、种植,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发展骑行、农家乐、生态体验等乡村旅游,让村民自己参与其中,自己做老板,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平台。2.抓好全员村民环境培训(W1.T2策略)。中廖村人才缺乏,同时又面临着旅游对环境的威胁。在此情况下,中廖村应该抓好全员村民环境培训,制定村规民约和卫生公约,要求村民和游客自觉遵守执行。如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到垃圾桶里,不得乱扔,不准随地吐痰和吐槟榔汁。店铺、摊位实行门前三包等。3.做“休闲观光农业+文创”产业(W2.T1策略)。在中廖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又有其他美丽乡村的竞争的情况下。发展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应对中廖村进行差异化形象定位,做“休闲观光农业+文创”产业,将中廖村的第一产业扩展为黎族文化传习地、农业体验园、亲子教育基地、户外扩展场所、企业等团体聚餐等休闲旅游活动。依托文艺、科技、手工等多种综合的方式,对原有的旅游产品或普通实用产品进行升级,使之带有休闲和文化属性。4.优先建设具备环保功能的旅游设施(W2.T2策略)。中廖村配套设施不完善,同时又面临旅游对环境的威胁。应该优先建设具备环保功能的配套设施,如建立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的生态停车场。建设科学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建立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立烟油废气净化器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垃圾箱。建设环保旅游厕所。

五、结论

施光南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和*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逐步把观光旅游农业培育成具有一定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任务目标: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旅游景区周围、交通干线两侧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筑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市观光旅游农业新格局;建立起一批不同特色、不同层次和规模,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等多功能的观光旅游农业基地;通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

(三)遵循原则:

1.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观光旅游农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县(市)区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坚持速度、规模和效益的统一。近期,优先开发生产基地有规模、资源环境好和交通便利的观光旅游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展开。

2.全面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规划。要适应回归自然和观光休闲的心理,注重文化品味,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展示农业高科技成果。

3.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开发建设。

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要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滥占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观光旅游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布局与重点项目全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按照由近及远,功能配套,点线面连接,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景区建设的构思布局。近期抓好以下重点项目: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1233.2公顷森林资源,营造风景林、特药景观、特花景观、特果景观、瓦岗寨景区、南台景区、天池景区、长城岭景区、幽静谷景区等,建成以森林景观、人文景观、药乡为特色,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森林旅游基地。

——*农高区观光旅游区。在不断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泉兴农业公园和观光农业旅游区。农业公园以智能温室、组培等科技项目为特色,兴建自耕园区,让市民及中小学生自种、自养、自管、自收,培养农业情趣。观光农业旅游区规划建设科普展览、垂钓、百花观赏、百果游览和蔬菜观赏等项目,把农高区逐步建成近郊以农业高科技为特色的观光旅游基地,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淡水珍品观光基地。利用市淡水鱼研究所的300亩土地,引进、繁育、推广、展示国内外淡水养殖珍贵品种,兴建垂钓基地,建淡水品大世界、人工湖、游泳池、湖边农家乐及珍稀动物观赏项目,开辟近郊观光一日游活动,开发礼品水产品。

——美里湖观光农业景区。以美里湖为中心,规划建设美里湖路两侧10个村28平方公里,近期开发2000亩,重点建设兴达养殖园、通达垂钓园、美里度假村、美里湖乐园、舜玉民俗园等,以此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建成*市西北近郊以垂钓为特色,集垂钓、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与此同时,抓好玉清湖水库周围观光农业的建设,

使之形成一个新的观光农业景点。

——鹊山观光农业景区。以鹊山自然景观和鹊山调蓄水库为依托,以鹊山林场1.5万亩森林植被景观为主体,建设生态经济苑、森林公园、立体种植、垂钓等水景开发、山景开发项目,整修扁鹊墓等十余处人文景观,建成*市北部近郊以森林旅游和山、湖、河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基地。

——龙洞万亩优质林果景区。以龙洞自然景观为依托,沿龙洞路到市高新区两侧,规划开发10余个村庄1万余亩果品观光采摘园。重点在历下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上百亩的采摘、休闲、娱乐项目,在草山岭村建设农家乐园1处,开发建设川龙沟大峡谷,建成*市东部近郊集自然景观、采摘、休闲、探险、科考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

——佛峪特色林果采摘区。在市中区井家沟等4个葡萄专业村发展5000亩葡萄基地,在十六里河镇发展6000亩红荷包杏基地和党家庄镇发展油桃、水晶梨等2000亩,形成南部近郊观光农业景点。

——南部山区观光农业景区。以交通干线为主,以*野生动物世界、药乡景区、四门塔景区和七星台庄园等景区为依托,以山水为特色,以农业文明和山区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开发建设“1个旅游圈、3个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点”。1个旅游圈即以仲宫为起点,向南经高而到药乡林场,从药乡林场经黄巢水库到跑马岭景区、四门塔景区,经柳埠到七星台,沿仲垛公路经绣川到仲宫。3大观光农业片分别是:以休闲、赏花、采摘为主要内容的仲宫观光农业片,以娱乐、度假、农家乐为特色的柳埠观光农业片和以观赏、生态、休闲为主的西营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景点是:仲宫太甲休闲农庄、菠萝峪森林旅游、刘家峪等赏花采摘区;柳埠千禧乐园、王家峪、大会、曲柳峪及尧庄等果品采摘区;西营西岭角万亩板栗观光旅游、西营革命遗址观光旅游和蟠龙山森林公园观光旅游区;绣川万亩红叶观赏及大佛地区观光旅游区;高而锦阳川观光旅游区等,把南部山区5个乡镇建成观光农业景区和旅游区。

——华山景区观光农业开发区。以华山景区为主,沿机场路两侧,开发万亩荷花观赏和垂钓、娱乐项目,开辟以水稻观赏为特色的具有江南风光的观光农业新景区,在遥墙开发温泉浴,在唐王周围建设垂钓、休闲、度假区,在机场周围地区开辟珍稀植物观赏区和绿色观赏长廊。

——章丘观光农业景区。在南部山区以垛庄为主,辐射带动曹范等山区乡镇,发展山区观光、旅游和果品采摘项目。在官庄乡以省林木良种培育中心为龙头,建设6处特色农业示范园,开发万亩苗木花卉观赏园及狼窝山小流域观赏区,在中北部开发现代农业一日游观光旅游线路,在白云湖开发建设万亩荷花观赏、垂钓、水上娱乐等项目。

——长清104线观光农业景区。以五峰山、灵岩寺、莲台山等景区为衬托,开发建设五峰山小庵观光农业区、徐南山度假区和德王陵万亩杏园观光采摘区;万德镇开发建设6000亩卧龙峪观光生态农业区和灵岩寺周围地区农家乐、采摘等观光旅游项目;张夏镇沿莲台山路两侧开发观光农业景区和八宝峪现代农业景区。

——孝里观光农业景区。以大峰山和齐长城为主,大力开发孝里洼垂钓、休闲、度假及民俗旅游,形成现代农业与古文化相结合,名山与黄河相衬托的观光农业格局。

——平阴观光农业景区。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玫瑰花观赏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开发玫瑰产品,逐步形成玫瑰农业文明。开发建设大寨山森林公园,辐射带动洪范池镇等周围地区,形成集森林旅游、果品采摘、农家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城西万亩垂钓中心。

——济阳观光农业景区。沿220线两侧建设崔寨现代农业科技园、稍门等乡镇10万亩稻藕风景区、2.6万亩红提葡萄长廊和太平万亩西瓜采摘等项目。

——商河观光农业景点。规划建设以玉皇庙镇为主的黄岗优质果品基地,以岳桥乡为主的优质大蒜采摘基地及徒骇河风俗旅游基地。

三、几项政策措施

(一)观光旅游农业享受农业税收的有关政策。利用“四荒”资源兴建的项目,执行“四荒”开发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