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5:45:02

视察范文篇1

二、代表应当参加镇人大主席组织的对本级和有关单位工作的集中视察,也可以持代表证单独视察,或者几位代表联合视察。

三、镇人大主席根据代表的要求,联系、安排代表检查、视察的有关事宜,代表检查、视察结束后,应当向镇人大提交视察报告。

四、代表在检查、视察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不直接处理问题。

视察范文篇2

一、当前我市旱情严重,灾害损失巨大

我市从去年9月份至今基本上没有明显降水,旱情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受灾严重,农村人畜饮水非常困难,春耕难以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据统计,截止3月27日,受灾面积达13.255万公顷,全市98个乡镇遭受严重旱灾,小麦、油菜两种主要农作物和其他一些农作物基本绝收,预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414.99万元,夏粮减产5.5万吨左右。

二、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灾情,抗旱救灾取得一定成效

持续的旱情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的要求,积极组织抗旱,采取了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艰苦工作,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和大力支持抗旱救灾,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干劲十足、措施得当,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群众解决了饮水、生活生产中的一些迫切的现实问题,当前抗旱救灾力度增大,广大农民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当前,各地采取打井、送水、新建“三小”工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等基本生活问题,春耕生产也在积极备战,向好势头明显。

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还需进一步解决人畜饮水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我市地处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不易利用,打井成功率较低,仅为10%左右,人畜饮水问题形势不能乐观。

二是农民受灾损失严重,春耕难度加大。由于小麦、油菜基本绝收,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经济受损严重;旱情导致春耕备耕难度加大,一些作物种不下去,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是工程性缺水仍然是阻碍我市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我市年降雨量不少,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我市地表水却相当匮乏且不易收集和续用,此次旱情充分表明解决工程性缺水对我市发展的重要性。

四是一些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办法不科学,没有得到日常维护和维修,致使干旱来临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下决心保人畜饮水。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调动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投入抗旱救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结合部门特点和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畜饮水压力。

二、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树立“小季损失大季补、灾害损失灾后补、粮食损失其他补”的思路,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和采纳市农委关于抓好灾后农业生产的方案,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保住2%的粮食增产目标。

三、下决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人、财、物需提前准备和介入,待旱情缓解后能够及时恢复生产。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病虫害防治、久旱后的防汛工作,严防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下决心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应转变观念,抓住灾后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好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储备,大力推进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窖“三小”建设步伐,完善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工程性缺水的长远问题。

视察范文篇3

一是要坚定发展信心。目前,开发试验区部分土地置换已经完成,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加上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已经具备了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要进一步树立信心,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努力把园区经济做大做强。

二是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把开发试验区与城区、镇统筹考虑,结合市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和功能定位,研究制定刚性的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

三是要搞好产业布局。要围绕煤化工和生物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搞好开发试验区产业布局,为两大产业发展留足空间;机械制造可作为辅助、隔离产业适当发展。

四是要完善园区功能。要根据研究确定的开发试验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开发试验区公路、铁路、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物流配送等设施功能,提高开发试验区综合承载能力。

五是要规划专业小区。要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另行选址规划建设集中容纳木材加工、羊绒纺织等其他行业企业的项目集中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是要做好园区环评。要做好开发试验区整体环评,为项目入驻奠定基础。

视察范文篇4

一、我县移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通过2003、2004年移民扶贫工作的开展,已先后有2120户11733名贫困农民,告别了深山库区,迁到了各移民安置小区,开展了新的生活和新的创业。2005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移民扶贫步代,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个结合”(即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上级扶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移民扶贫与集镇建、示范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相结合)和“整体搬迁,分类安置”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今年又将有2080户10785名移民到新的安置小区欢度春节。至此,全县将共建有土安置小区53个,安置移民3014户16780人;无土集中安置小区2个,安置605户3640人;分散安置542户2199人;敬老院安置39户39人。三年共计安置4200户22558人,将超额完成“三年搬迁两万人”的目标任务。

这次视察我们所到的10多处安置小区在建工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通过对广大移民户的访问和接触,以及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听取意见,了解到今年我县移民扶贫工作有如下几个新特点:

㈠各级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将移民扶贫工作放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县委、县政府把移民扶贫工作作为全县“一号工程”来抓,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长和办公室主任,选派了得力的领导分管,明确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的目标,并决定每年从财政拨出3个100万元用于移民扶贫工作经费、安置小区道路建设和沼气建设。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将移民扶贫工作列入了对乡镇、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各乡镇积极主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管,所视察的渣津、黄港、西港、黄沙、竹坪、黄坳六个乡镇都是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黄沙镇因建点最多,今年搬迁的人最多,书记镇长都亲自上阵,黄坳乡党委书记不但着眼今年,而且着眼于明年,心中早有一盘棋。许多乡镇分管领导长年是半夜三更还在抓移民扶贫工作,许多节假日都顾不上休息,安置地乡村干部热心为移民户解决各种困难,把困难和问题解决、消化在基层。电力部门工作超前,哪里要建安置小区就提前将高压线、变压器安装到哪里;水电局党委书记卢佑章同志带着技术干部逐个安置点勘探寻找水源;交通局为新建安置点的道路修建已垫付资金200多万元;农业能源部门今年计划为移民户打沼气池820只,目前已完成600多只;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三年投入1070万元用于安置小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部门为移民户子女就近入学调整网点,调剂教师;文化、电信部门将有线电视、电话及时安装到移民户家中。

㈡移民户自愿主动,安置地热心服务。

视察中看到:广大移民户都盛赞移民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为老区人民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是从根本上解决库区、深山区贫困群众生存出路的唯一选择。因此,大家都争着要求搬迁。不少至今未搬的山区群众,还埋怨县里指标分少了,乡镇对资格把得太严了,使他们要到明年、后年才能搬迁出来。大椿乡70多岁的移民老人吴典桥说:“原来住在杨津山里,与湖北交界,买包烟都要走7里路,小孩子上学了要翻7—8里路的高山,中午要带饭去吃,接个医生要走15里,现在买货30米,小孩上学只要10分钟,中午可回家吃饭,找医生看病也只要20分钟。过去是想致富没门路,现在出来外面,想干什么只要有力气”。移民扶贫同时得到安置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渣津东堰村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成工作组,在20多天时间内,动员群众迁走荒坡上263座坟茔兴建移民安置小区,协助调剂好286亩集中连片的上等水田给移民户耕种;黄港月山村“两委”调田给移民户做到好坏搭配、远近搭配,还摊平50多亩河滩地分给移民户种菜。所视察的大部分乡村都为安置小区移民户划出一定的土地和荒山盖牛栏、作坟山。

㈢新建小区点多面广、质量好、速度快

今年我县新建的移民安置小区有35个,点多面广,可安置的人多。各乡镇都抓住机遇,争取指标新建安置点,使今年可安置的人数将达到2003、2004两年的总和;安置小区选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今年所建的安置小区均选择在“近路、近水、近田、近电、近医、近学”的适宜位置,在统一规划时均做到建房选址,田土调拨、公共设施、移民计生等同步考虑。今年建设的安置小区质量好、速度快。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今年采取了“统一调剂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配套建设,由移民户自己选择按标准自建或委托建房”的方法,使所建安置小区的质量大大好于往年。我们视察的安置小区建房,全部浇注了房屋基脚圈梁,全部采用合格机制红砖或灰沙砖,全部用水泥浆砌墙体,按标号浇注楼面,而且速度普遍较快。目前除石坳乡、三都镇有两处因开工迟而进度慢点,其余的安置小区都已完成一层以上。

二、目前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三年来的移民扶贫工作,探索出一条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是,今年来,由于我们的步子迈得较大,移民扶贫中自然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㈠配套建设欠帐太大,将影响“长期稳得住”。

视察中了解到,全县2003年所建的10多个安置小区,只有太阳升、庙岭、义宁与渣津长仑4个小区全部配套,其它安置小区的道路、排污等都未配套。2004年建的10多个安置点只有渣津东堰小区搞了路面硬化,其它全未配套。根据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两年的配套建设资金尚缺口1200多万,其中道路交通726万,排污3010万,饮水110万,供电、绿化等100多万。今年全县又新建了35个安置小区,其道路、排污、饮水等配套经费肯定是个不小的数目。然而这些配套资金都是要靠“跑部进厅”争取的,能争取多少是个不定数。但是,基础设施不配套,移民户搬进来不仅住得不安逸,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和发展,影响“长期稳得住”,甚至影响今后的移民扶贫工作。如黄港月山安置小区的出口道路,因未硬化,今年就两次差点出现摩托车翻车、撞人事件;黄沙彭桥安置小区前临河道、后靠沙山,如不修好河堤和道路,不修好护山墙体,一到雨季就有可能出现河岸崩塌或山体滑坡。

㈡致富发展后劲不足,将制约“逐步富得起”。

我县的移民扶贫以有土安置为主。无土集中安置只是少数已通过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有稳定收入来源,无需田土,乐意在城镇定居的移民。85%以上的有土安置移民,过去居住在缺乏生存条件的库区、深山区,正因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才告别过去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迁到外面。从视察访问和接触中了解到,他们搬出来后致富发展后劲不足,客观原因是因为缺资金、无技术,主观原因是整体素质低、陈旧观念多、适应能力差、致富门路少。我们的移民安置小区是采取“三自一补”的方法建设,政府只是适当补贴,移民自费部分占大头。一个四口之家,建新居要自己投资3万多元。只好靠东借西凑。从2003、2004的移民户看,不少人房子建好就负债累累,根本没钱装修,只好夫妻双双外出打工赚钱还债,因没文化只能干点苦力活,赚些钱少得可怜的辛苦钱,问他们对今后发展有何打算,他们茫然地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些未外出打工的移民户,在新的小区也是发展无路、致富无门。搞种养,因田土不足难形成规模;搞加工,既无钱投资又没有技术。有些移民户反映,初到生地,连小额贷款都贷不到。黄港南坪安置小区的移民反映兽畜严重,大桥关坑移民廖宗杭一家7口3.5亩田只收到19担,全都野猪糟蹋了。视察中与当地乡村干部交谈,都认为如何使移民“逐步富起来”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㈢安置调拨耕地困难,将影响“整体搬得出”。

视察中我们了解到,通过近三年的移民搬迁,田土较多的乡镇都先后接受了一批甚至几批移民,耕地的调拨已越来越困难了,特别是随着国家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种田积极性的提高,许多人不愿把田地调出去,有些暂时外出打工无劳力耕种的都宁可将耕地抛荒闲置。加之我们对安置地的激励措施,因安置小区的增多而不能及时到位。安置地普遍反映:用于田土调拨费、“三通一平”和购买“村民待遇”的1000元补助太少。有土安置形式是实现“整体搬得出”的基础条件,耕地调拨困难将影响今后的移民扶贫工作。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我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的任务很重,尽管近几年通过移民扶贫,使2万多人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还有2.7万人仍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库区、深山区。为早日让他们享受到国家的移民扶贫政策,搬出大山、奔向小康,我们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移民扶贫步伐。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建议:

㈠加快配套建设进度,在“稳得住”上下功夫

针对现有安置小区配套建设欠帐多,资金缺口大的情况,建议除继续实施“规划时同步安排考虑配套建设项目”和“向上级争取配套资金”的作法外,应采取政府补助、部门扶助、社会捐助、亲友帮助与自己动手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配套建设上,一要克服讲排场求形式的作法,制订出一个移民安置小区配套建设的适用标准。如小区绿化,就是宜栽花种草,那样将来养护也是问题,因为毕竟不是城市,而是农村贫困户的移民安置小区。要结合地方特色栽种经济林木,象西港就宜栽化红树,其它地方可栽柚子树、枣树、板粟树、石榴、山楂、银杏、桂花、香樟等,甚至可栽花椒、油茶、油桐树或培植大桑树。二要克服移民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能象渣津长仓小区那样大包大揽,连到各家的分岔小路都打好24公分厚的水泥路面,还请花匠栽好花种好草。政府只要统一解决出口大道,公共场所路面硬化,饮水、供电等大的配套,其余的小路、排水沟,只要提供一些水泥和技工工资就可,由移民户自备沙石、自当小工完成。政府帮扶要提高移民户的“造血功能”,否则会使移民户产生依赖思想。三要克服慢慢来的思想,不能让移民户在不安逸的地方一住几年。2003、2004年所建安置小区,春节前其主道和排污配套要基本到位,2005年所建小区明年上半年应配套到位。今后每年所建安置小区其基本配套项目的建设应列入当年目标管理进行考评。

㈡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在“富得起”上做文章

实施移民扶贫战略,目的不仅是改变移民居住环境,落脚点是让移民户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文明意识,实现逐步富起来的目的。因此,考核各乡镇各部门移民扶贫工作,不能光看移出多少人,安下多少户,而要考核对移民户的后期帮扶工作。建议除继续完善“四优先,五减免”政策外,一要将省市县单位部门的扶贫与移民安置小区的配套建设挂钩,已配套的小区可不安排挂钩单位,配套任务重,所需资金多的可安排“有钱”的单位挂。二要把示范村庄建设重点向移民安置小区安排,通过抓示范村庄建设,提高移民户的文明程度,促进移民安置小区两个文明建设。三是县里一些优惠政策应向移民安置小区倾斜。要鼓励移民户发展生产、创办企业。银行信用社贷款应允许移民户用住房抵押,以联户担保或干部担保。劳动就业局应有输送地、有计划地专门为移民户培训外出打工人才;农业科技部门应为移民户培训种养科学技术,确保每户或有1名外出打工赚较稳收入,或有1名明白人在家从事种养加工。四是要在移民户中培育看得见、可信服的致富典型,各乡镇都要在培养、引导上下功夫,在为移民户找致富路上想办法,以鲜活的典型带动移民户致富。

㈢加强关心管理力度,在“迁得出”上想点子

视察中,乡村干部反映,移民扶贫工作将越来越难做。怎么按照“整体迁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我县移民扶贫工作?参加视察的政协委员通过座谈,建议对近三年已迁移民户,一要加大关心和管理,使他们想到有人领导、有人关心,感到与安置地村民同等待遇。移民户从大山搬出来,初到之时肯定有许多不习惯、不适应的地方,乡村两级要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去关心、帮助移民户解决困难,帮他们度过一段不适应期,逐步与当地群众融为一体。二是引导他们按照当地的产业链安排和发展生产,寻找致富的门路。三是教育他们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十星文明户”。对今后的移民扶贫工作建议:一是安置小区选点可适当小一点,便于田土调拔。二是房屋不要统一面积和规模,让移民户有选择。有钱的人口多的可选择面积大的,无钱的人少的可选小的。三是建沼气池应与建房同规划、同施工,便于节省劳力、资金,保证质量。四是在每个安置小区安排一处建牛栏场地,一般可按3—5户建一间12—15平方米的牛栏。五是前、后栋尽量错开,避免前一栋的猪圈、厕所正对着后一栋的大门。

视察范文篇5

一、农民创业园基本情况

农民创业园在原佃源工业区块的基础上提出。佃源工业区块于2010年3月开始规划。2011年6月完成首期开发面积1453亩的整体规划、地形测量、地质勘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程初步设计、林地审批等前期工作。2012年,佃源、东畔周围的5200亩低丘缓坡资源列入全省低丘缓建设用地重点区块。今年被国土资源部列为产业集聚区生态产业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组团-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作为全国的试点项目,6月份必须开工建设。

作为县内重要的产业平台建设载体,县委、县政府将此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整个项目分三期开发,首期1453亩现已初步划定开发利用红线,对涉及的人口、建筑及土地的分类和面积进行了初步摸底。相关的各类编制报告、规划方案等基本就绪,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报批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项目工作机构未建立,缺乏统一领导。

农民创业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时间长,工作难度大,专业性强,涉及征地、移民,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工作。由于当前县里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机构,前期项目包装主要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块进行,虽开发区和乡政府作了大量的初步调查摸底工作,但由于没有建立正式的组织机构,随着进度的推进,各部门单位工作难以协调,势必影响工作合力的发挥和整体工作进度。

2、宣传造势工作未发力,氛围不够浓厚。

该区块自2010年提出开发以来,期间曾中断,现在重新提出开发。由于对此未开展强有力的宣传造势,当地群众并不清楚到底是建还是不建,以及什么时候建,建设范围多广,政策处理标准如何,对生活生产影响多大等。如当前许多群众正犹豫要不要下种农林作物。同时,一些部门和干部,也只是处于农民创业园要开发,但开发怎么样的园区、进展定位如何、怎样配合开展工作等不清楚,合力扶持的氛围还难以形成,思想认识上还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

3、政策处理标准未出台,群众心中无底。

该工程政策处理涉及房屋、厂房、坟墓等搬迁,林木、青苗、耕地、山地补偿等工作。当前,这些政策处理的标准主要依据县政府10号令,但从相关部门和群众的反馈来看,普遍感到10号令的有些标准与企业主、村民的要求比较相对偏低。特别是青苗费的补偿,其标准从政府7号令出台以来,就没有提高过。虽然当前政策处理工作还处于前期,但村民的抵触情绪较大,要求提高标准的呼声较高。如果具体工作按10号令处理,恐政策处理工作难度较大。

4、配套工程建设未先行,制约整体推进。

根据一般园区建设的要求和规律来看,一些配套的工程都必须走在主体工程之前。目前,该工程对涉及到的移民安置点建设、生态公墓选址等配套工程尚未敲定方案;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也没有明确规划。特别是移民安置点、生态公墓等工作不先行启动,整个创业园的建设工作就难以有实质性推进。

5、前期基础工作未完成,影响决策部署。

由于当前农户、人口、房屋、企业、土地的分类等都还处于初步摸底阶段,没有汇总成较为精确、权威的基础数据,不利于准确的决策和部署。同时,多个报告、规划、施工图纸设计等尚处于报批阶段,影响了招投标进程,这都对6月份开工的要求带来了困难。

二、五点建议

1、尽快组建项目工作机构,领导项目实施。

要使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高效、有力推进,关键要马上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建议该组织机构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参照外舍防护工程指挥部模式,组成以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乡党委、政府为主,抽调有滩坑移民工作经验,农村工作经历,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精干队伍,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形成组织合力,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2、全面开展宣传造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把农民创业园工作进展、规划方案、红线范围等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尽量提高工作透明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规划区内是否允许播种、建设、户口迁移等要尽快明确,并广而告之。对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要通过下发文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明确其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3、及时出台政策处理标准,消除群众疑虑。

依据政府10号令,结合农民创业园建设实际,建议专门出台相应的拆迁、赔偿等各项政策处理标准。如对青苗费等部分政策处理标准相对较低问题,建议参考周边县市的政策处理标准,并考虑到一些水干果树苗经济效益产出实际,在政府10号令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部分政策处理补偿标准,以减少工作阻力,加快工作进度。

4、提前统筹实施配套工程,确保整体推进。

在现有基础上,综合考虑园区吃、住、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规划,抓紧编制控制性详规和配套的专业规划,为实施项目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当前,要尽早明确下山移民点、生态公墓的选址规划及企业动迁安置问题,并细化方案。同时,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争取明确方案,以便相关部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确保衔接落实。

视察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2012年,省下达给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扩大试点的第一批任务数为2903户,根据省政府和省建设厅的要求,市建设局在2月份与市民政局交接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工作,并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区、特区。截止6月24日止,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16户,占总任务数的97%,除盘县地质灾害搬迁44户和集中安置43户正在施工外,其余各县区均已完成任务。从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看,一是区县乡镇对这项工作普遍比较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二是部门工作认真负责、措施得力,指导、督察、协调、服务工作做得比较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县区、乡镇财政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盘县在应配资金基础上多配套370.3万元,区在应配资金基础上多配套30万元,县、特区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均已按标准配套相应资金;四是各县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建设效果比较好,整村推进、分散安置建设各有特色,出现了许多亮点,尤其是区乡独山水井组“三统一”的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危改农户只需投工投劳,每户人家只花4万元左右,就建出了风格独特,又适合农户居住,看上去又比较别致的民居,值得全市其他各危改点参考、借鉴。

二、存在问题

(一)市一级未成立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现仅处于试点阶段,全面推开后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仅仅依靠市建设局一个部门的工作,很难完成这项事关民心、惠及民生的工程。

(二)农村危房改造基础台帐不准确,底数不清。由于试点工作开展前调查摸底工作还不完全清楚就由市民政局移交到了市建设局,因此有错统、漏统现象,一些农村危房户、无房户没有纳入改造底账,个别乡镇将不属危房的住房列入危改范围;由于理解存在失误,我市原拟进行的农村茅草屋改造对象也未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范畴等原因,造成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满意,有怨气。

(三)农村危改补助资金标准过低,危改建房资金缺口较大。中央、省、市、县(区、特区)配套资金每户最多2万元,一般情况下危房改造每户按80平米平均约需4至5万元,农户需自筹2至3万元资金。被列入改造对象的农户又是贫困户,资金筹措极其困难,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对危房改造配套和自筹资金普遍感觉压力较大。视察组在视察中发现,县乡天生湖危改集中安置点,农户危改房屋主体建筑大部分完成,但排污排水、道路硬化、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难以为继,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半拉子”工程。

(四)各县、区、特区农村危改试点工作实施中普遍存在先易后难现象。由于计划任务下达时间紧迫,任务较重,县乡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先安排经济条件较好农户先期建房,除盘县外,其余各县(特区、区)存在补贴农户部分资金,用农户在试点开展前的自建住房冲抵任务计划,各地均以完成目标任务为首要目的。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危改下一步的工作难点将会是面对房屋破损程度高,家庭困难,住房条件急需改善的农户,危改工作的推进难度会越来越大。

(五)农村危改试点工程建筑材料缺乏且建筑成本成倍增加。由于县区、乡镇建材生产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农村危改建房的需要,部分县区建材价格随之上涨,就红砖为例,有的地方已达0.5-0.6元一块,加之运送路途较远,导致建设成本大幅度增加。

三、几点建议

(一)市一级应尽快比照省里模式成立市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协调各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创造性地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同时市与各县(特区、区)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危改工作上下左右一盘棋,步调一致,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忙而不乱,有序运行的危改工作机制。

(二)建立一个公正的操作流程。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坚持民主程序,对纳入危房改造的农户,在一定范围内张榜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全过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特别是在危房标准评定、困难标准评定、补贴标准评定、改造安排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敏感问题上,必须提高操作流程的透明度,确保农民群众满意。

视察范文篇7

一、视察内容

围绕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城市的落实情况,选择部分涉及面广,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具有较大影响的事项开展重点视察,视察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重点围绕“两后生”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到居民家庭、学校(包括有关高校、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走访座谈。

2.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塌陷区改造治理、棚户区改造。重点围绕保障性住房的需求现状、规划情况、分配和实际使用情况等问题深入视察。

3.了解城市最低收入人群的家庭收入情况;收集城乡居民对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其他民生方面的意见建议,如发现涉及惠民利民政策的其他重大问题并能够调查清楚的,视察组还将及时开展相应的调研。

各牵头单位要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的调研内容,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认真撰写书面汇报材料(材料应包括年至年三年来的相关情况),确保于7月26日前向区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同时将书面材料报送区政府317室。就业方面,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区人事局、区就业局配合,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保障性住房方面,由区发改委牵头,区房管局、区招商局配合,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由民政局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

二、视察方式

1.召开座谈会。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员和街道、社区、群众代表参加。每个座谈会邀请参加人员应在10人左右。

2.入户访谈。视察组将在每个区选择3个街道,每个街道选择2个社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入户调查,直接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3.问卷调查。视察组成员将提前熟悉问卷内容,并指定专人做好问卷的发放、填写和统计工作。被调查者要做好问卷调查的配合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次视察调研活动,是省政协在我区组织开展的一次重要的、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视察调研活动,视察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相关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此次视察任务的圆满完成。

视察范文篇8

二、第二条第一款在“区人大代表”后增加“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将“根据代表履职的需要,可以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持代表证视察的要求”修改为“根据代表履职的需要,可以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提出个人持代表证视察的要求”。本条第二款删去。

三、第三条“代表持证视察一般在代表所在选区或者工作、居住的地区进行,必要时也可在本区其他地区进行”修改为“代表持证视察一般在代表所在选区进行,也可在本区其他地区进行”。

四、第四条第二项修改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第五项修改为“代表所联系的选区和所在代表小组联系的各选区选民普遍反映和关心的问题”;第六项删去。

五、第五条“但不直接处理问题”修改为“但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

六、第六条修改为“代表持证视察时应主动向被视察单位出示代表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国家秘密。视察过程中不得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不能接受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赞助;对涉及个人和亲属的具体案件或事项应回避”。

七、第七条“可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协助视察的要求”修改为“可向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提出协助视察的要求”;“有关机构应予协助”修改为“由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安排有关工作委员会协助”。

八、第九条“应在一周内将视察情况报告报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中“报告”两字删去。

九、第十条“代表提出的视察情况报告交区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办理,必要时,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批示有关机关或单位研究处理”修改为“代表提出的视察情况报告交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由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交由有关机关或单位研究处理”。

十、第十一条删去。

视察范文篇9

一、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于2003年开始以来,在市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积极开展试点,通过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做了大量工作,社区卫生服务面貌发生了变化,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开展,环境卫生有了改善,老弱病残、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得到了一定的优惠服务。使一些社区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的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职责任务,为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加强学习,理清思路。对我市城市社区的试点社区,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及有关部委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文件精神,认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工作现状,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贵阳、遵义等地考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形成了开展社区卫生建设的思路,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三)编印教材、组织培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为了使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部门了解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关政策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市卫生局专门组织编写了社区卫生服务培训教材500册,并办培训班对200余人进行了培训,制定了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搞好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市卫生局组织了市区范围内的二级以上医院负责人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要求各医院领办或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次会议后市中心区有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了此项工作,现已进入试点阶段。

(五)市中心城区卫生服务建设现状。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建设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一个企业医院领办,一个事业单位医院领办,另外2个为民营机构。4个中心总人数62人,其中卫技人员58人,占93.5%;有本科学历11人,大专13人,中专35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6人,初级15人;医师15人,护师(士)28人,医技14人;有执业医师资格20人,执业护士资格13人。4个中心房屋总面积1900平方米,全都是自建或租用,设床位50张。

所视察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民营社区医疗机构。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人数54人、卫技人员52人,占96.2%;本科5人,大专5人,中专32人,职高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28人;医师19人,护师(士)25人,医技7人;有执业医院资格17人,有执业护师(士)资格25人。使用面积1120平方米,平均140平方米;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自建房160平方米,租房960平方米,床位64张。

(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1、市中心城区4个中心2011年门诊53799人次,住院1816人次,急诊1739人次,转诊138人次;计划免疫11735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计生咨询5125人次,开展宣传活动25次,办宣传专刊25期。

2、视察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11年门诊20950人次,住院50人次,急诊570人次,家庭出诊246人次;计划免疫4069人次;健康教育、计生咨询900人次,开展宣传活动42次,办宣传专刊24期。另外有的中心站还开展了入户调查,建立了部分健康档案等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根据“设置标准”要求、分别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了一些正常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市社区建设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充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存在以下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从试点市区看,有的领导、干部及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内容和有关政策不甚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还未形成全民共识。辖区内不少单位对社区卫生建设服务工作不够支持,干部群众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积极性不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还没有形成。

(二)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总体安排。从全市来说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政策措施尚未出台,这项工作仅在少数城区开展试点和探索阶段,因此对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氛围。

(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涉及到有关方面工作和利益的分配,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开展的助残、敬老、扶困、济弱等方面的服务,都需要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和低偿服务,但目前开展这方面的服务项目,尚未有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不配套,现有政策落实难度大,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很难健康持久的向前发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内外关系亟待理顺。我市卫生社区服务建设的内外关系不顺,一是城区、居委会、街道与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二是社区组织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三是社区自治组织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四是社区卫生服务举办的主体是多样化形式,管理体制不顺、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体现。最主要是工作职责不清、工作难以协调,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缺规划、矛盾多、医疗单位无序竞争抢占市场。视察中了解到城区内3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都经市卫生局和钟山区卫生局批准,但几乎都是自发组建的,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在布局上不尽合理。我们看到社区服务机构出于各自利益自发组建,无序竞争。如:有的社区在同一个街道上只有一墙之隔开办了两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有的社区因没有合适的场所未开设卫生服务机构等情况。这些交叉设置、重叠设置以及空白设置,反映了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布局上的不合理,造成了医疗市场的混乱,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又不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

(六)重医疗、轻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避重就轻,在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摇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概括地说是“六位一体”(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其定位应在“公共、公益”性质上。从视察的实际情况看,区内社区服务点,主要精力都集中于医疗上,“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原因就是服务站资金不足,政府购买公益性事业服务的目标还未实现,造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得不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在市场环境中挣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又要承担公益职能,社区卫生服务在这种两难中摇摆难寻出路。因此,服务站只有把诊疗、卖药放在第一位,大力增收创利求生存,至于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公益性服务,也就无力开展了。

(七)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还没有全部覆盖、形成。设施差、技术弱、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视察中了解到:一是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为企业卫生所及个体诊所改制设立,有的社区尚没有卫生服务站,中心城区有49个社区居委会,现有30个卫生服务站。二是基础设施差,突出的是业务用房面积不足,现有业务用房达不到卫生学要求,基本设备缺乏,而且现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租用房屋,没有固定的执业点,布局不合理。三是技术力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组成多为医院退休医师及学校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学历、专业等结构不合理,而且人员不稳定。开展社区服务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目前经验丰富、技术高明的掌握全面医疗知识的全科医师和护士严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低下,全面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能力不足。

(八)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首诊等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按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指导原则及标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功能属公益性,政府应该投入资金尚未落实,没有调动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意见和建议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原有的城市卫生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举措和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今年2月,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国发[2012]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最近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出台了关于这一指导意见的8个配套文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深化认识,营造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良好氛围。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新旧体制的更替、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建议进一步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深刻领会国发及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文件精神,各级领导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市内有关新闻单位利用传播媒体,深入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提高全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鼓励、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初步测算,目前我市城区公共卫生经费每人每年要达到8元的标准,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承担4元较为合适。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同时拓宽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资金的来源,鼓励社会民间资金的投入,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是资金的直接注入,也可以是具体政策上的扶持。

(三)做到科学规划,理顺关系,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调整。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在新建和改建居民区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使每一个街道都配置一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街道人口分布,每个社区设置1—2个服务站,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把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社区建设统一管理之中。要理顺关系,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在理顺各种关系的同时也要理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发挥区(县)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建立起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服务。

(四)加强领导、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顺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城市基层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制定相关政策,搞好规划,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为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路子。并建议市委、市政府选择不同类型的社区扩大试点,创造经验,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各社区建设不搞统一模式,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逐步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配套措施,承担相应的社区卫生专业服务的管理任务,形成共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坚持“政府主导,公共公益”的理念,引导社区卫生服务走上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的正确轨道。在指导思想上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宗旨;在促进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功能,使社区居民得到综合、连续、价廉、便捷、优质的社区服务;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打破8小时工作制,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同时把“坐堂行医、等客上门”变为“下站点、走家门”的家庭式、签约式服务。从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转为追求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上来。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不断的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丰富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探索新的服务形式,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体化、社会化,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六)充实力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视察范文篇10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在这里召开20*年度政协提案办理视察评议会议。这是县委、县政府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的一次好机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政协和广大委员对县委、县政府工作一以贯之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年年底,县政协组织政协常委、政协委员,对20*年政协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督办视察,并进行了认真总结。刚才,李主席代表县政协通报了《关于20*年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视察报告》,对20*年相关承办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客观、公正、中肯的评议。县政府办也向会议汇报了20*年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我相信,通过这次视察评议活动,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县委、县政府工作更好地开展。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这次视察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开展视察评议活动,是政协参政议政、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政协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提案办理工作形势,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都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组织开展提案办理视察评议活动,政协委员能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现场了解提案办理情况,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能够更好推动工作落实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有利于各承办单位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视察评议活动,是政协对县委、县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接受监督,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各承办单位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三是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案办理工作涉及全县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办理提案的过程,也就是推动全县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通过视察评议活动,能够及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加快全县各项工作的发展步伐。

这次视察评议活动,由于县政协高度重视,准备充分,组织周密,方法得当,委员们积极参与、工作深入,各承办单位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整个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体上看,这次视察活动强化了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促进了办理质量的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委员们的好评。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总结了近年来我县提案办理工作的基本经验。视察报告从五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县的提案办理工作做了全面准确、符合实际的总结,所归纳的四个特点,实际就是我们过去提案办理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今后全县的提案办理工作必将起到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二是正确分析了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努力的方向。视察报告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各承办单位今后的提案办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三是促使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视察中,各承办单位在积极配合政协做好视察工作的同时,虚心听取委员们的意见,正视存在问题,坚持自查自纠,边查边改,不少未办理或办理得不够好的提案得到较好办理,一些未解决的提案得到解决,一些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办理落实的提案,和视察组的同志一起商讨了办理方案和措施,从而使提案办理质量和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正确估价当前我县的提案办理工作,科学对待这次视察评议活动

近年来,我县的提案办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现了新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质量较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量事关全局、建议合理、操作性较强的提案,内容涉及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一些建议是县委、县政府正在考虑解决的问题,一些是亟待解决但力度还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提案反映到承办单位后,经过认真研究论证,不少得到了解决。一些提案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决策、选项依据,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二是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各承办单位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不少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办理工作,有的亲自办理一些重要提案,使许多难度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办理形式灵活多样。各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专人办理,加大落实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提案人联系,了解提案人的初衷,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当面向提案人介绍情况,实事求是地加以说明,求得提案人的理解和谅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容忽视。正如刚才在李主席宣读的视察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县的提案办理工作还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单位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和做法上的不规范现象,特别是少数单位重答复,轻落实,敷衍赛责,消极应付等作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提案应有作用的发挥和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对这些问题,各承办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整改。

这次视察评议活动,总结了提案办理工作的经验,指出了问题和不足,各承办单位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次视察评议活动。要坚持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的高度,正确认识这次视察评议活动,虚心接受委员们的评议监督,正视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工作,努力把我县的提案办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以这次视察评议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提案办理工作

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年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但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一年的提案办理工作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继续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我们各承办单位责任更大,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的自觉性。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这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因此,认真办理好政协提案,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是尊重人民民主权利的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县委、县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是县委、县政府的根本宗旨和职责所在,政协提案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凡是政协委员呼声较高、反映强烈的事情,往往就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当前,**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充分作好调查论证是科学决策、凝心聚力的前提。政协委员是社会各方面的有识之士,又和各阶层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委员的聪明才智,可以充分调动各界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凝聚全县上下谋发展、抓发展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勤政为民,通过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树立县委、县政府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二,认真对待政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视察评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这是宪法赋予政协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当持积极欢迎的态度,认真对待、倍加珍惜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这次政协的视察报告来看,总结经验言之有物,指出问题有的放矢,确实是高屋建瓴、评议精到,各承办单位都要以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应当认识到,政协关于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呼声,由此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进工作更好地开展。

第三,切实改进提案办理工作。要认真采纳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水平。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办理工作的落脚点,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各承办单位都要对近年来所承办提案的办理情况作一次全面认真的排查,还未办理的,要抓紧办理;办理不彻底或办后又反复的,要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争取彻底解决;难度较大、靠本单位努力确实难以办理的,要向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汇报,争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各承办单位都要加强同县政协的联系和协商,争取他们对办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同提案人的联系和沟通,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共同研究和解决提案中涉及的问题,不断提高提案办理的社会满意度。

第四,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案办理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做保证,很难做好。因此,进一步搞好制度建设十分必要。目前,我们的提案办理工作在制度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今后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强:一是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要严格按照提案办理程序进行办理,确保办理的每个环节都不出现任何问题和纰漏;二是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各承办单位要建立健全办理工作的责任制度。不管是主办单位还是协办单位,单位主要领导都是提案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分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三是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各承办单位要加强自我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要会同政协提案委员会,加强跟踪督查,及时催办督办,做到交办时有明确要求,办理中有督促检查,办复后有跟踪落实,使办理工作有始有终,确保“案案有落实”。

第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听取委员意见,采纳政协建议,接受民主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县委、县政府两办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导,经常督促各承办单位落实好提案办理内容。对于个别不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敷衍应付,委员意见较大的单位及其领导,要及时给予严肃批评,并责令其改正。一些重要提案或办理难度较大的提案,县委、县政府两办要牵头,亲自办理或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必要时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办理方案和措施,需要向县有关领导汇报的,要及时汇报,求得支持。各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要进一步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对承办的提案要提出办理意见,遇到矛盾要亲自协调解决,对一些重要问题的书面答复要亲自审核、签发,对反馈不满意的提案要亲自办理,切实提高提案办理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