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8:23:22

人称代词范文篇1

一、第一人称代词的认知机制及人际功能

人称代词的使用受到两方面的支配:权力和身份。选择一个而不是另一个代词显然是表达了发话人对其本人和受话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看法。在商业广告中,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的出现有助于构建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权势关系抑或平等信任关系。

(1)AtNabisco,ourdevotiontomakingwhole-somegreat-tastingsnacksisneverending.(Nabisco食品)一个句子内部的共指词语,由于视角使用的不同,会失去彼此之间的概念关联度。认知主体从不同视角认知概念实体。认知主体大致分三种:全知叙述者、处于故事中心的人物和外部观察者。据此,视角也可分为三种:零视角,即全知叙述者的眼光;内视角,即处于故事中心的人物的眼光;外视角,即外部观察者的眼光[10]102。本广告是从零视角向内视角的跨越,“AtNabisco”是叙述者(Nabisco食品公司)全知的零视角,“ourdevotion”是处于广告词之中心人物(Nabisco食品公司)的内视角。视角的不一致使得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概念关联度低。“Nabisco”溢出主语“ourdevotion”作为参照点所在的领地;摆脱约束的名词“Nabisco”充当另一个参照点,建立起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地。这就是为什么本例中尽管“Nabisco”的语言形式不符合高可及性的“our”对它的要求,但共指仍然成立,即“our”指代广告商“Nabisco食品公司”。广告商因为拥有专业知识,故与普通的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权势关系。排除性(exclusive)的“our”而非公司名称Nabisco’s的出现,使公司更具人性化,从而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所宣传的商品。虽然这种排除性的指称源于广告商维护自己权势地位的需要超过了与消费者保持平等信任关系的需要,广告商更关心的是广告陈述的事实而非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如果广告词改为Nabisco’sdevotiontomakingwholesomegreat-tastingsnacksisneverend-ing,广告商的权势地位势必暴露无遗,从而导致双方心理距离的加大。

(2)Justasthereareamultitudeofwaystoseetheworldaroundus,thereisonecamerathatputsallthepossibilitieswithinourreach.(Canon相机)人称代词是一个认知体现,其指称对象不是单纯地存在于文本中或具体的语境中,而是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大脑之中。如果一个指称对象活跃于交际双方的大脑中,就可以直接用人称代词指代它,不管这个人称代词在语言表层有没有先行语。一个句子可以构成一个领地。认知主体通过内视角“us”和“our”,对领地内的“thereareamultitudeofwaystoseetheworldaroundus”和“thereisonecamerathatputsallthepossibilitieswithinourreach”分别做出推断: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方式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要依靠这款相机来捕捉一切可能。据此认知经验,高可及性的“us”和“our”对任何个体都适用,指代“包括Canon公司在内的每个人”。在语言表层没有明示先行语的情况下,“us”和“our”包容性(inclusive)的用法并没给交际造成障碍。这则广告中,广告商将自己置于消费者的立场,一方面想保持或加强自己的权势地位,另一方面又想与消费者保持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将交际双方的差别和利益模糊化,易于消费者接受广告商的观点,建立起对广告商及其商品的信任,从而进一步采取购买行动。本质上,包容性的第一人称复数并不意味着广告商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消费者讨论商品,而是为了掩盖广告中的权势关系,消除消费者对广告宣传的戒心,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3)Uncovermysecret.Slidemeopentoexploremysecret.(Nokia手机)领地的概念是动态的,一个语篇块也可以构成一个领地。这则广告围绕Nokia手机这一主题展开,主题的延续致使前后两句概念关联度很高,故处于同一领地。认知主体进入“my”和“me”的视角空间,从“揭开我的神秘面纱,透视我深藏不露的一面”感知商品的独特之处。“Nokia手机”这一心理实体活跃在当前话语空间里,交际双方都深知如此,“my”和“me”的指称明确。将Nokia手机人性化了的广告词富有人情味,能缩短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消费者对产品的抵触之情。

(4)Unlikeme,myRolexneverneedsarest.(Rolex手表)在当前领地中,广告商和认知主体共同拥有的情景知识是:这则广告是为Rolex手表做宣传。“Unlikeme”能触发认知主体合乎情理的推断:“我”只有用过该款产品,才会做出这样的结论—Rolex手表从不需要休息。从“me”这个人物的内视角,认知主体接受“me”感知“Rolex手表”的角度,构建起一个以“me”为视角的心理空间,从而解读“me”和“my”—作为产品见证人和代言人的“某位消费者”。为了使其广告更客观可靠,广告商常诉诸于某位真实抑或虚构的商品功效的见证人将其主观感受说出来。这些见证人也是消费者,并不代表公司说话,读者极易受其鼓动并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自然的鼓动更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避免了弄虚作假、矫揉造作之嫌。对消费者的操纵正是广告商为强化自己与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而作出的一种努力。

二、第二人称代词的认知机制及人际功能

商业广告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对于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广告是单向互动—广告商信息,消费者阐释信息。第二人称代词却能使单向话语具有对话性,营造出发话人与一个受话人之间的对话关系,让消费者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射到受话人的位置。在模拟个人化的过程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消除了广告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时空和心理距离,以细微的方式对消费者产生拉力,在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营造出一种平等信任关系。

(5)It’snotyourcar.It’snotyourfriends.It’snotyourjob.It’syourwatchthattellsmostaboutwhoyouare.(Seiko手表)高可及性人称代词“you”的使用表明其指称对象是交际双方大脑中活跃的心理实体。这是Seiko手表公司的一则广告,这一情景知识能引导认知主体建立起一条可及性通道,将“your”和“you”解读为“潜在的消费者”。广告商通过“your”和“you”的使用,把广告的读者锁定为具有某种消费需求或意向的特定群体。每一位潜在的消费者都会觉得此广告是直接向自己发话,继而将自己作为交际的直接参与者看待,与广告中的“your”和“you”等同起来,并产生希望拥有的冲动。呈现个人化特点的广告词,亲切感、认同感大增,广告商的权势地位大大减弱。

(6)Letmecallyousweetheart.I’minlovewithyou.Letmehearyouwhisperthatyoulovemetoo.(SteampukCherub项链)这则广告取自歌曲“LetMeCallYouSweet-heart”。认知主体进入“me”的视角空间,感知其对“SteampukCherub项链”的表白。只有拥有这条项链的人才会有如此的款款深情。“某位消费者”这一心理实体活跃在当前话语空间,“me”顺利完成指称构建。“me”向其他消费者传递着其对广告商品“SteampukCherub项链”的深深爱意,“you”的指称对象不言而喻。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混用,反映了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广告商希望在消费者身上产生的效果。增添了更多人情味的广告,读者更容易受其左右。

三、第三人称代词的的认知机制及人际功能

第三人称代词在商业广告中的使用尤为复杂,有时还常和其他人称代词结合使用。不论所指对象有何不同,它们的出现都是为了增添感情色彩,从而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

(7)In1777,whenWilliamBassbrewedhisfirstpint,morepeopleknewhowtodrinkthanhowtoread.(Bass啤酒)在参照点模型中,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实体在人脑中有较强的突显度,故由主语建立一个参照点,认知主体通过主语达到领地内的其他实体,完成对其领地内人称代词的识解。因视角的不同,本广告有前后两个领地。在时间状语从句这个领地中,主语“WilliamBass”是参照点,认知主体先感知这个实体,然后再对另一个实体“hisfirstpint”中的旁语(或定语)“his”进行定位。当参照点以低可及性的名词短语“WilliamBass(Bass啤酒公司的创始人)”出现时,该领地内另一个指称对象以高可及性词“his”出现且人称、性、数一致,我们可以确定“his”与参照点共指。

(8)Volvoshavealwaysforcedothercarstobesa-fer.Thisonewillforcethemtobebetter.(Volvo汽车)前后句因概念关联度高处于同一领地中。一个指称对象用名词短语引入到语篇中后,认知主体在大脑中就建立起了一个对应的心理实体。当再次被提及时,这个心理实体已经活跃在认知主体的大脑当中了,就可以用人称照应词来指称它,因为这个指称对象已经变得活跃,处于人脑工作记忆中的中心。作宾语的先行语“othercars(Volvo公司竞争对手的汽车)”为低可及性的名词短语,高可及性的“them”倾向于和它语法位置对应且人称、性、数一致的名词短语发生共指。

(9)Performanceandsafety.AtVolvowebelievetheygoverywelltogether.(Volvo汽车)根据例(1),可知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we”指代“Volvo”公司。主题的延续使前后两句处于同一领地。指称对象用低可及性的名词短语“Perform-anceandsafety”引入到领地中后,对应的心理实体就在人脑中建立起来。第二句再次提及时,活跃的“Performanceandsafety(性能和安全)”就可以用一个高可及性词“they”来指代。“they”的使用削弱了“we”所建构的权势关系,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之间营造出一种友好的气氛。

人称代词范文篇2

关键词:他;你;我;他者意识

孤独是你我的裂变/裂变是黑色的沦陷/捉不住你的眼波/眼波从肩头滑过/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

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

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

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

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

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先民这种自我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我"是"中国人"--中原之国的人,而我们知道,中原人自称为"夏"。从汉语古音学考察,"夏"与"我"是大有关系的:它们韵母的韵腹相同,都是/a/,声母的发音部位也是非常接近的,[17]按汉语词源学的规则,它们近乎所谓"一声之转",因而很可能本是同源词,"夏"即"我","我"即"夏"。这个被用来作中国第一个朝代名的"夏",其实是"人"的正面特写照,而"人"则是人的侧面照,"大"字是人的正面远景照。所以《说文》指出:"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大,象人形。"作为自我意识的高度张扬,正如《说文》引用老子的话说,中国人亦即"我"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人意表的是,今日方言"俺"字的出现也很早,其意义也是"大",《说文》:"俺,大也。从人,奄声。"而这个自大的"人"就是"中国之人",也就是"夏",也就是"我"。这也再次表明,自我首先是作为部族成员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似乎一开始就是一个内在的他者。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问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否可以找到某种未曾受到这种他者意识的染污的、本真的"你-我"关系意识?孟子所讲的"放失"了的"本心",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8]如果"诚"就是"真",那么返回到那种"诚"的"我",是否就是复归于真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应忘记了:即便我们确曾拥有本真的我,这种本真的我毕竟是失落得太久了。在我们的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他者意识,这种源远流长的他者意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观念。我们知道,类似的情形在西方也一样存在。这实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困窘当中的一个最深层次的困境,问题在于:我们的孔之"仁"、孟之"诚",老之"朴"、庄之"真",是否足以对治这种他者意识?当然,这是应该另文讨论的问题了。

注释:

1、此诗作于1997年。“商籁”取其双关:既是“商籁体”(Sonnet)亦即十四行诗之意,也是对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解——“我”和“你”本来是可以“商量”、对话、沟通的(“商”),这是人的本真的、如“天籁”一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存在状态(“籁”)。

2、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犹太教哈西德派神学家,代表作《我和你》(1923)开创“对话”哲学,主张“人神对话”。本文对他的“对话”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主张非神学化的人际对话,这就是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倡导的“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主张。

3、“佗”本义是“负荷”的意思,即“驮”的古字。《说文》:“佗,负何(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佗,俗作驼、作驮。”

4、此“亡”即“无”之意,“亡它”即是“无它”。

5、详见拙著《易经古歌考释》,第274-275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说文解字》:“蜀,葵中虫也”;“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7、《诗经·郑风·褰裳》。

8、《孟子·梁惠王下》、《公孙丑上》。

9、《庄子·大宗师》。

10、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后世多以‘爾’字为之”;“古书‘尔’字,浅人多改为‘爾’。”本文不作“尔”“爾”的区分,以便用简化字排版。

11、因为上文讨论的“它”作为代词,最初只是指的异族,而非人称。

12、《说文》认为:“千,或说古‘垂’字。”但我怀疑这个“千”乃是“禾”的省写,“我”的本义可能是持戈守禾,就是武装守土,防止外族争夺、抢劫粮食。

13、“身”表自身、自我,这是古代汉语的一个常例。

14、在西方语言里,主格、主语和主体是同一个词subject,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本真的我。

15、可见这些不同的用法似乎并不具有语法形态的意义,因为,根据古典文献的语料,在同一个时代,它们往往都可以充当主格、宾格和领格。

16、见《易·乾文言》。

人称代词范文篇3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

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

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

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

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

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人称代词范文篇4

关键词:他;你;我;他者意识

孤独是你我的裂变/裂变是黑色的沦陷/捉不住你的眼波/眼波从肩头滑过/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转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先民这种自我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我"是"中国人"--中原之国的人,而我们知道,中原人自称为"夏"。从汉语古音学考察,"夏"与"我"是大有关系的:它们韵母的韵腹相同,都是/a/,声母的发音部位也是非常接近的,[17]按汉语词源学的规则,它们近乎所谓"一声之转",因而很可能本是同源词,"夏"即"我","我"即"夏"。这个被用来作中国第一个朝代名的"夏",其实是"人"的正面特写照,而"人"则是人的侧面照,"大"字是人的正面远景照。所以《说文》指出:"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大,象人形。"作为自我意识的高度张扬,正如《说文》引用老子的话说,中国人亦即"我"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人意表的是,今日方言"俺"字的出现也很早,其意义也是"大",《说文》:"俺,大也。从人,奄声。"而这个自大的"人"就是"中国之人",也就是"夏",也就是"我"。这也再次表明,自我首先是作为部族成员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似乎一开始就是一个内在的他者。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问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否可以找到某种未曾受到这种他者意识的染污的、本真的"你-我"关系意识?孟子所讲的"放失"了的"本心",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8]如果"诚"就是"真",那么返回到那种"诚"的"我",是否就是复归于真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应忘记了:即便我们确曾拥有本真的我,这种本真的我毕竟是失落得太久了。在我们的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他者意识,这种源远流长的他者意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观念。我们知道,类似的情形在西方也一样存在。这实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困窘当中的一个最深层次的困境,问题在于:我们的孔之"仁"、孟之"诚",老之"朴"、庄之"真",是否足以对治这种他者意识?当然,这是应该另文讨论的问题了。

注释:

1、此诗作于1997年。“商籁”取其双关:既是“商籁体”(Sonnet)亦即十四行诗之意,也是对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解——“我”和“你”本来是可以“商量”、对话、沟通的(“商”),这是人的本真的、如“天籁”一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存在状态(“籁”)。

2、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犹太教哈西德派神学家,代表作《我和你》(1923)开创“对话”哲学,主张“人神对话”。本文对他的“对话”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主张非神学化的人际对话,这就是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倡导的“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主张。

3、“佗”本义是“负荷”的意思,即“驮”的古字。《说文》:“佗,负何(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佗,俗作驼、作驮。”

4、此“亡”即“无”之意,“亡它”即是“无它”。

5、详见拙著《易经古歌考释》,第274-275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说文解字》:“蜀,葵中虫也”;“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7、《诗经·郑风·褰裳》。

8、《孟子·梁惠王下》、《公孙丑上》。

9、《庄子·大宗师》。

10、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后世多以‘爾’字为之”;“古书‘尔’字,浅人多改为‘爾’。”本文不作“尔”“爾”的区分,以便用简化字排版。

11、因为上文讨论的“它”作为代词,最初只是指的异族,而非人称。

12、《说文》认为:“千,或说古‘垂’字。”但我怀疑这个“千”乃是“禾”的省写,“我”的本义可能是持戈守禾,就是武装守土,防止外族争夺、抢劫粮食。

13、“身”表自身、自我,这是古代汉语的一个常例。

14、在西方语言里,主格、主语和主体是同一个词subject,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本真的我。

15、可见这些不同的用法似乎并不具有语法形态的意义,因为,根据古典文献的语料,在同一个时代,它们往往都可以充当主格、宾格和领格。

16、见《易·乾文言》。

人称代词范文篇5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andcontrastthepersonalpronounsusedinintroductionsectionsofEnglishmedicalresearcharticleswrittenbyChinesemedicalwriters(CMWs)andnativeEnglishspeakingmedicalwriters(NMWs).METHODS:Thepersonalpronounsusedin50introductionsectionswrittenbyCMWsand20onesbyNMWswereinvestigatedandcomparedusingESPgenreanalysisandthecontrastiveapproach.RESULTS:ThefirstpersonalpronounswerefoundmainlyusedintheirpluralformsinsubjectivecasesandmorefavorablyusedintheintroductionsectionswrittenbyNMWs(85%)thanthosebyCMWs(54%)(P<0.05).CONCLUSION:ChinesemedicalwritersusesignificantlylessthefirstpersonalpronounsthantheirnativeEnglishspeakingcounterpartswhichmayinsomewayresultfromtheirdifferenceinthoughtpatternandculturetransfer.

【Keywords】English;medicalresearcharticle;introduction;personalpronouns;ESPgenreanalysis;contrastiveanalysis

【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人称代词在中外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ESP体裁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法对50篇和20篇分别由中国医学作者和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作者所撰写的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中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个语料库中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使用的人称代词主要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主格形式we.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医学作者使用第一人称远远高于中国医学作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外作者在思维方式、文化和语言的迁移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英文;医学论文;前言;人称代词;ESP体裁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

0引言

科学研究通常被认为具有客观性,因此科研报道也通常被人们认为必须是客观的、非人称的[1].但作为研究者本人,在其科研报道中,除了客观地报道其科研成果、成就之外,他们还须一方面表明其研究的意义以及其研究对这一学科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谦虚地吸引编辑和他们的读者,也就是他们要得到编辑和读者的赞同和接受,以达到研究者本人同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交流[2].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医学作者的这一交际目的可通过运用一些礼貌策略、信息构成以及具体的词汇、语法结构,比如说人称代词来实现.我们认为某一人称代词的选用通常能揭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表明作者同读者、同行的关系[2].

本研究探讨了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如何表明作者在研究中的作用、中外学术作者所撰写的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中人称代词使用的差异及原因.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我们建立了两个英文医学科研论文前言部分的数据库,即中国作者撰写的前言部分语料库(CMW)和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作者所撰写的前言部分语料库(NMW).CMW由中国出版的10种核心期刊及源期刊英文版随机选出的50篇最新的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组成;NMW由美国及英国出版的4种最具权威的期刊中随机选出的20篇最新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组成.所选外国期刊为: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1)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2)TheLancet(J3)TheBritishMedicalJournal(J4).中国期刊英文版为:ChineseJournalofTraumatology(J5)ChineseMedicalJournal(J6)ACTAPharmacologiaSinica(J7)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J8)ScienceinChinaSer.CLifeSciences(J9)ChineseMedicalScienceJournal(J10)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J11)Progressin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J12)AsianJournalofAndrology(J13)CellResearch(J14).

1.2方法我们采用ESP体裁分析方法(语步-步骤法)[3]和对比研究定量分析方法[4]通过上下文分析分别找出中外医学作者所撰写的前言部分每个语步中的人称代词,并分别记录它们出现的频数,并计算出它们在前言部分所有使用的千分比将两个语料库中所得出的结果用卡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我们采用ESP体裁分析方法(语步-步骤法)和对比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找出中外医学作者所撰写的前言部分每个语步中的人称代词,计算人称代词在中外作者所撰写的50篇和20篇中使用的百分比将两个语料库中所得出的结果用卡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2结果

中外医学作者在两个数据库中共使用了66个第一人称复数的主格、宾格和所属格形式其中主格占绝对多数;未发现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和第二、三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中外医学作者每千字分别使用了2.37和3.81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主格形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外医学作者所写50篇和20篇前言中,分别有27篇(54%)和17篇(85%)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主格形式,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在由5251词所组成的NMW和由13918词所组成的CMW中的千分比;NMW:外国医学作者撰写的前言部分语料库;CMW: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前言部分语料库.

在中外医学作者撰写的前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后接动词的主动语态为前言部分中主要的使用形式.作者在语步3中通过提出研究理论或方法、陈述研究的目的以及报告其研究结果或发现来说明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做了哪些工作.例如:WeinvestigateddifferentialexpressionofthesegenesinvarioustissuesandundervariousstressesorconditionsallowingustodevelopagreaternderstandingoftheimportanceofthePIpathway.(J14?7)Weusedthefull?lengthHPO(15ku)fusedtoGAL4DNA?bindingdomainasbaitintheyeasttwo?hybridsystemtocreenahumantestiscDNAlibrary.(J12?2)WedesignedaseriesofprimerpairsbasedontheequencesoftheconservedregionsoftheratandmonkeyhomolousgenecDNA.(J8?3)Weomparedthehormonalpatternsinvolunteersparticipatinginacontraceptivetrialwithlevonorgestrelimplantsandtestosteroneendcannoateinjectableatanaimtoidentifypossiblefactorscontributingtothedifferencesinspermatogenicsuppressionbetweenespondersandnon?respondersinChinesemen.(J13?1)InthisstudyweobservedtheclinicalefficacyofCVVHinthetreatmentof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J6?2)WedevelopedafluorescentpolymerasechainreactionethodaccordingtothepublishedgenomesequenceoftheSARS?associatedcoronavirus.(J6?3)WeexaminedanumberoflocalpopulationsofD.lacertosaalmostcoveringtheknowngeographicrangeofthispecies.(J14?5)Herewereporttheresultsofthesecondplannedinterimanalysiswhichwearereleasinginaccordancewiththerecommendationoftheindependentdataandsafetyonitoringcommittee.(J2?1)WepresentareviewofOSASchildrendiagnosedbetweenJanuary1997andDecember1998andtheiroutcomes.(J6?4)InthisstudyweidentifiedanovelhumantestisspecificgeneTSP1whichencodesaputativebHLH?Ziptranscriptionfactor.(J13?4)Weconductedacase?controlstudyusingdatafromtheMassachusettsDepartmentofpublicHealth?sComplaintandIncidentReportingSystemandfromMDsassessmentstoprovideabroadexaminationofthetypesofinjuriesthatresultfromresident?to?residentviolentincidents.(J1?3)Wepresentnewdataonthehealthinsurancecoveragecharacteristicsofadolescents….Weassessthehealthinsurancestatusofdolescents….Wethenexaminetrendsinadolescenthealthcarecoverage….(J1?4)Weprospectivelystudiedalargecommunity?basedsampleofpersonsinwhomplasmaariureticpeptidelevelswereroutinelymeasuredandwhowerefollowedfortheoccurrenceofmajorcardiovasculareventsanddeath.(J2?5)Wehavefoundthistechniqueparticularlyusefulwheretraditionalfixationtechniquesareinadequatebecauseoftrochantericcomminutionordeficientbonestock.(J8?5)

但就提出研究目标和目的而言外国医学作者多用weaimedto而中国医学作者多用theaim/purposeoftheresearchis/was…,或theresearch/studywasto….例如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determinewhetherTPcouldreducethechronicCsAnephrotoxicityandthexpressionofTGFintubularandinterstitialcellsintheratemodelofCsA?inducedchronicephrotoxicity.(J8?7)Theaimofthisprospectivestudywastoevalu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gastricHpyloriinfectionandrefluxesophagitis(RE)BEandgastricIMinChina.(J11?3)Thepresent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Resonthesecondaryspinalcordedema.(J7?6)studywasundertakentoreviewourresultsintreatingcompromisedabductorswithtensionbandinrevisiontotalhiparthroplasty.(J5?4)Thepresentstudyaimedtomakeacomprehensiveanalysisonphyulogeneticrelationshipsofthefamilyyprinidaebasedoncompletecytochromebgenesequences.(J9?2)Thepresentstudyistocloneitshomologuefromrattestis.(J14?2)Weaimedtoestablishifasymptomaticubduralhaemorrhagesariseafterdeliverytoassesstheirfrequencyandtoascertaintheirresolution.(J3?3)

3讨论

英文医学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原因之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大多数的医学研究都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因此“we”“us”和“our”自然地强调了所有参与了研究工作人员的贡献.原因之二是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有助于缩短研究者本人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因为“we”和“us”不仅是指作者和读者社交和交际的角色而且还表明作者和读者两者之间研究工作和研究目标的一致性.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要在此强调他们自己对这一研究和这一研究领域所做出的个人贡献.语步3(占据研究地位)通过概述研究目的、通报当前研究状况及通报主要发现来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强调本人对这一研究所做的贡献.

中国医学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主格形式远远低于外国医学作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医学作者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造成的,认为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应客观地、非人称地报道出来,因此中国人在撰写研究性论文中更多的使用被动语态及用一些抽象名词如“purposeaimgoal”作主语,而不是用主动语态、第一人称代词“we”,来表达他们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地位,这显然没有充分地说明或突出他们对这一研究领域所做的贡献,没有完全达到他们与读者和编辑之间的有效交流.另一方面,东西方在文化方面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也体现在了学术方面.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取向使得他们敢于藐视权威,突出自我强调他们在学术方面的个人贡献.而东方人的集体主义取向以及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使得中国学术作者不习惯于“冒尖”,不习惯于突出自我,而隐埋自己则有一种安全感.这两种文化上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中外医学作者在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自己的研究成果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参考文献】

[1]BazermanC.Shapingwrittenknowledge[M].MadisonWisconsin:The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89.

[2]MyersG.Thepragmaticsofpolitenessinscientifictexts[J].AppliedLinguistics19894:1-35.

人称代词范文篇6

一、语篇翻译观

语篇是超句子层面的语言单位,不是句子的任意组合和简单堆砌,它是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语篇内各句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表现出深层次的逻辑语义关系,即连贯性。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语义连贯是构成话语的重要标志。语篇翻译过程,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

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篇章材料来替代。”笔者认为,语篇翻译的对等,不仅是原语与目的语在语篇意义层面上的对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还是原语与目的语在语篇连贯上的一致性和语篇结构的完整性,尽管影响和制约英汉语篇连贯的内、外部因素不尽相同。

在语篇翻译中,译者既是原语语篇的解读者,又是目的语语篇的生成者。译者,作为原语语篇向目的语语篇转换的的实施者,首要的任务是解读原语语篇的衔接机制和连贯,然后在语篇翻译转换过程中,按照目的语语篇的衔接机制来重构目的语语篇,使之流畅、连贯、统一。

二、英汉语篇照应衔接比较与差异

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业已生成的语篇来看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李运兴,2001:132)照应是语篇中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语言现象,它使语篇内的代词与所指成分之间建立起照应连续体,形成照应衔接纽带,从而有助于语篇的连贯。语篇语义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主题发展的一个侧面,而语篇语义单位的线性化过程则是语篇主题的发展过程,因而,衔接和连贯是语篇主题在展开过程中需要的连接机制和关系纽带。

语篇分析理论一般把照应分为三大类: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Halliday&Hasan,1976:29)。人称照应,即用代词复指上下文中出现的名词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是在代词与上下文中的名词间建立起语义联系,从而形成语篇上下文的连贯。在英语中,照应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语。(左岩,1995:37-42)相比较而言,英语语篇中更多地使用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成分,而汉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低,甚至有时出现“零指代”现象,即语篇前后意义的连贯在语篇中自然形成,而未使用衔接词。例如:

WhenIwasfourteen,Iearnedmoneyinthesummerbycuttinglawns,andIhadbuiltupabodyofcustomerswithinafewweeks.在这个语篇中,人称代词“I”的高频使用,形成了语篇的照应衔接链,使语篇连贯起来。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O瘦瘦的苍白的脸,O冻得发紫的嘴唇,O头发很短,O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O光脚穿一双草鞋,O正在登上竹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O把手缩了回来。在这个语篇中,人称代词的所有格和人称代词(我、他)多处省略,出现“零指代”现象,但语篇依然是连贯流畅的,毫无突兀之感。

此外,英语的人称照应在汉语语篇中还常常表现为词汇衔接——人称代词以名词或名词的近义词等方式出现在语篇中,以避免重复;同时,这些名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构成词汇衔接,尽管语篇衔接的方式和性质发生了改变,但这种变化是符合目的语行文习惯的,最终还是有助于语篇的连贯。试比较:

Itiswellthatthecommonestfruitshouldbealsothebest.OfthevirtuesoftheorangeIhavenotroomfullytospeak.Ithaspropertiesofhealthgiving,asthatitcuresinfluenzaandestablishesthecomplexion.Itisclear,forwhoeverhandlesitonitswaytoyourtable,buthandlesitsoutercovering,itstopcoat,whichisleftinthehall.Itisround,andformsanexcellentsubstitutewiththeyoungforacrickethall。

很幸运,这种最普通的水果恰恰是最好的水果。论其优点,难尽其详。柑橘有益于健康,比如,O可以治疗流感,O滋养皮肤。柑橘干净卫生,不管是谁把它端上餐桌,也只触到它的表皮,亦即它的外衣,吃完以后便丢在餐厅。柑橘是圆的,孩子们拿它当板球玩是再好不过了。

从原语和目的语语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原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it”在目的语语篇中译为“柑橘”,由此,原语语篇的指代衔接orange—it—it;变成了词汇衔接(同词复现)柑橘—柑橘—柑橘,语法衔接变成了词汇衔接,这种转换是符合目的语语篇建构规范的,使目的语篇指代清晰、简繁得当,行文流畅。

因此,就语际转换,特别是英汉语篇翻译而言,人称照应是最具实践和理论价值的语言现象。

三、英汉语篇翻译中人称照应衔接的等效处理

如前所述,英汉语篇中照应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为英汉语篇语际转换、实现目的语语篇衔接和连贯、从原语到目的语语篇的等效翻译提供了可能;同时,英汉语篇中照应衔接又存在着差异性,这又为英汉语篇语际转换,实现语篇等效翻译提出了挑战。了解、熟悉英语语篇中的照应衔接结构,对于把握原文脉络,正确理解原文中的指代关系乃至全文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英汉语语篇中照应衔接结构的差异,译者还需把握汉语语篇中照应衔接结构的特点,以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特征,重构语篇的照应衔接,实现从原语语篇到目的语语篇的等效翻译。例如:

Thinpeoplehavealonglistoflogicalthingstheyarealwaysspoutingtome.Theyholduponefingeratatimeastheyreeloffthesethings,soIwon’tlosetrack.Theyspeakslowlyasiftoayoungchild.Thelistislongandfullofholes.Itcontainstidbitslike“getagriponyourself,”“cigaretteskill,”“cholesterolclogs,”“fitasafiddle,”“ducksinarow,”“organize,”and“soundfiscalmanagement.”Phraseslikethat。瘦子总是滔滔不绝地给我开出长长的单子,讲述符合逻辑的事,O掰着手指一件一件地数着,恐怕我跟不上,O说话很慢,好像我是个孩子。单子很长,充满漏洞。O尽是些诸如“管住自己”、“烟卷杀人”、“胆固醇堵塞血管”、“非常健康”、“井井有条”、“组织起来”和“健全的财政管理”之类的趣谈。

对比这两个语篇,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语篇中出现了两条照应衔接链:thinpeople—they—they—they;thelist—it,它们构成了指代明晰的人称照应衔接链,形成了语篇的语义连贯性。在目的语语篇中,原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指称被转换为“零式指称”,语篇语义连贯,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又如:

Theywalkedupfromthebeachthroughameadowthatwassoakingwetwithdew,followingtheyoungIndianwhocarriedalantern.Thentheywentintothewoodsandfollowedatrailthatledtotheloggingroadthatranbackintothehills.Itwasmuchlighterontheloggingroadasthetimberwascutawayonbothsides.TheyoungIndianstoppedandblewouthislanternandtheyallwalkedonalongtheroad。

他们一行跟着提着灯笼的印第安小伙子离开湖滩,O走进一片被露水打湿的草地,然后O进了一个小树林,在沿着一条小路朝通往山里的运木材的大路走去。路两旁的树木已被砍伐,大路显得亮堂多了。年轻的印第安人停了一下,吹灭O灯笼,然后大家沿着大路继续向前走去。

对比这两个语篇,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语篇中出现了两条照应衔接链:they—they—they;theyoungIndian—his,它们构成了指代明晰的人称照应衔接链,形成了语篇的语义连贯性。在目的语语篇中,原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指称被转换为“零式指称”和词汇衔接(同义词),语篇语义连贯,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

人称代词范文篇7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人称代词范文篇8

关键词:人称代词;主体间性;语篇生产者;语篇接受者

一、引言

师生间主体间性研究一直是教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外语教学领域,很多学者也做了探讨。然而,主体间性毕竟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语言学转化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领域师生主体间性研究也应如此。本文拟从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出发,对师生主体间性做深入探讨。

二、主体间性概述

主体间性这一术语来自哲学界的话语体系,因为胡塞尔的探究而成为现代哲学的主流话语。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他提出是一种通向哲学认识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自身认识的道路。他认为首先是通向一种单子的认识,然后是通向一种单子间的认识的必然道路。这种单子间的认识即指向对主体间性的认识。郭湛则明确指出“主体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①。在这里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在性质。这不仅涉及到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也涉及我与我们的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指的是主体间的共同性和他们沟通的可能性。胡牡进一步阐释到“主体间性……体现的应该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因此,主体间性意味着多重主体间关系,包括个体与主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②。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的研究从哲学视角转向了语言学视角,他提出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他认为语言哲学的范式(即主体间的沟通或交往),会取代意识哲学的范式(即反映客体并作用于客体的主体)。他指出通过对话能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形成良好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的观点为外语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语言学依据。

三、外语教学领域的主体间性研究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一些教育界的专家在2000年时也曾总结到,我们许多大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到大学毕业前后十几年,课时累计1000以上,可是绝大多数人只能看懂一些简易读物,却还看不懂外报外刊。十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观。蔡基刚就总结到,没有一门课程像外语开设的那么长,……,但又很少有一门课程的效率比外语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外语教学学者从师生主体间性视角进行了研究。比如有些学者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目的、过程和师生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还有人提出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的语言学习模式,构建两个语言世界和世界观的桥梁,培育师生的独立人格等,以此来构建师生主体间性。也有的学者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去看待多媒体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或者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或者基于主体间性提出某项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这些研究的范式有其共性,就是从哲学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主体间性的概念内涵,然后探讨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本质,最后谈及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及相关教学思考。这些研究普遍重申师生间不应该是主客关系,而应该是双主体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以平等和互相尊重为本质的。这些研究为外语教学研究打开了思路,但在哲学思辨上着墨较多,在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上相对较少。本文拟从外语教学语篇的实证研究中考察主体间性问题,希望会形成较有特色的研究视角。

四、外语教学语篇中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田海龙曾经总结出了四种人称代词研究的类型,分别是语法研究、篇章研究、语用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研究。其中语用研究侧重所指问题,社会语言学研究侧重权势和等同关系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张迈曾在讨论语篇交互观时曾提出“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术语。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是语篇中隐含的两大主体,语篇生产者通常指作者或说话人,语篇接受者通常指读者或听话人。本文拟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从所指问题出发,在社会语言学框架下对外语教学语篇中的人称代词进行语篇主体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研究。下面首先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Time-Con-sciousAmericans》为例,进行案例分析。1、语篇主体的建构。课文《Time-ConsciousAmericans》全文685个单词,主要描述了美国人的时间观,属于介绍英美文化的语篇,在外语教学语篇中是非常常见的类型。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全文共使用了45次人称代词,其中复数人称代词使用28次占比62.3%,包括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单数人称代词使用17次占比37.7%,只使用了“it”这一种。纵观整个语篇,我们发现这些人称代词指代不同的群体或事物。首先是美国人这一群体,在语篇中大量使用“we”这一人称代词指代。例如:Consequently,weworkhardatthetaskofsavingtime.另一个是外国人群体,经常用“they”指代。例如:Theywillmisstheritualinteractionthatgoeswithawelcom-ingcupofteaorcoffeethatmaybeaconventionintheirowncountry.语篇中还经常用到“you”这一人称代词。然而,“you”所指的对象有时候是美国人,有时候是外国人。请看一下两例:Americansbelievenoonestandsstill.Ifyouarenotmovingahead,youarefallingbehind.(you指包括美国人在内的相信这一观点的人)Youwillmisssmiles,briefconversations,andsmallex-changeswithstrangers.(you指外国人)统计还发现,“it”虽然大量使用,但所指大多为时间,偶尔指代抽象事物。例如:Timeistreatedasifitweresomethingalmostreal.(it指代时间)Somenewarrivalswillcomefromcultureswhereitisconsid-eredimpolitetoworktooquickly.(it指代工作太快这一现象)全篇没有使用单数人称代词“I”“he”和“she”。林伟指出,第一人称包括说话人(speaker,writer),第二人称包括受话人,第三人称既不是说话人也不是受话人③。但是观察这一语篇三种代词的用法,结论有所不同。英文“we”具有将说话人和听话人包括进去的含义,换句话说代词we即可指代说话人也可指代听话人。在这一语篇中,通过代词we的使用,语篇生产者将自己与“美国人”纳入了一个群体,而指代听话人的“you”在语篇中也常用来指代美国人。这样,将“we”和“you”配合使用,同步构建出了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主体。一个是语篇生产者自己,隐含在“we”中,一个是美国读者也就是接受者,被“we”和“you”所指代。语篇还以同样的双代词配合策略,将同样都可以指代外国人的“they”和“you”联合使用。由于“you”指向听话人,所以外国人“they”也被建构为语篇的接受者。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三种复数人称代词建构出了两个语篇主体,一个是语篇生产者作者,一个是语篇接受者美国人和外国人。2、语篇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转变。前文考察出语篇内存在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主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外语语篇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也是语篇的接受者。就这篇课文而言,师生正是语篇中“they”和“you”的所指对象,即外国读者。由于二者都是接受者,所以双方地位相同,视角一致,相互之间必然是主体间性关系。然而,由于外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占有量不同,在面对语篇进行教学时,教师会对语篇进行阐释,尤其是对外语符号进行阐释,目的是消解这一挡在学生面前的符号墙。这一阐释过程必然导致新的话语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由单纯的接受者转变为语篇生产者。由于外语语言能力的限制,学生生产新话语的能力显著低于教师,因而更多的扮演新语篇的接受者的角色,鲜少扮演新语篇的生产者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变化不同步,视角产生差别,相互的主体间性遭到破坏。对语言符号阐释的越多,来自教师的单向输出越多,教师语篇生产者的地位越强,与学生的地位差距就越大,主体间性的破坏就越大。随着主体间性破坏幅度的增大,学生越来越被动地接受语篇,师生间的关系会异化为主客体关系,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演变为教师一言堂,教学效率费时低下成为必然。3、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建构。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是动态变化的。开始面对语篇时,双方都是语篇接受者,地位相同视角一致,具有主体间性。随着教师语言符号阐释的加强,教师开始向语篇生产者转化,双方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开始被打破。相反,如果阐释的越少,语篇成产减少,教师的单向输出减少,学生的输出就有机会增加,学生也会成为语篇生产者,这样双方间的对话沟通会增多,主体地位就会接近,主体间性就会保持的较好。要想建构师生的主体间性,必须找准问题的症结。第一是降低挡在学生面前的这堵符号墙的高度,这堵符号墙越低,教师需要阐释的越少。建议在教材语篇的编撰上下功夫。如果语篇之间主题相差很大,前一篇学习结束对后一篇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学生语篇生产的难度增加,教师语篇生产必要性也随之增加。因此一套教材的前后语篇之间要有互文性,主题接近,用词前后关照,这样会显著降低学生认知语言符号的难度。其次要有组织的推动学生课前预习,尤其是对语言符号的认知的预习,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进行语言符号阐释的需求。第三是教师有意识地减少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阐释话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以讨论为主要特征的对话话语在教学中的比例。减少阐释,增加对话,使学生也成为语篇的生产者会使双方地位趋向平等,交流增加,主体间性提高,学生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五、总结

人称代词范文篇9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人称代词范文篇10

一、查时态是否一致

时态错误几乎是每年NMET短文改错中必设的改错题。要有目的地去检查文中的每一个谓语动词的时态与上下文、语境以及该句的时间状语是否相符和一致。例如:

1.Today,itismucheasiertobehealthythanitisinthepast.(NMET''''93)is应改为was,使之与时间状语inthepast一致。

2.Ihadalwayswantedtoreturntothevillageaftermovingaway.Anditisreallygreattoseemostofmyoldfriendsagain.(NMET''''95)is应改为was,与前面分句的时态一致。

3.Theyofferedmecoffeeandotherdrinks.Wehaveagoodtimetalkingandlaughingtogether.(NMET''''96)have与前面句子中offered时态不一致,应改为had。

4.Hello,IlearnaboutyoufrommyEnglishteacher,MissFang.(NMET''''97)learn(得知)在这里不是表示一个经常发生的动作,应改为过去时learned。(本来此处还可改为havelearned,由于"短文改错"题要求,每行只允许改一个错误,故havelearned不能接受。)

5.Myfavouritesportisfootball.Iwasamemberofourfootballteam.(NMET''''98)全文都是用的一般现在时,此句中的was显然与上下文语境不符,应改为am。

6.LastSunday,policecarshurrytothetallerbuildinginNewYork…(NMET''''92)hurry应改为hurried,才可与时间状语lastSunday一致。

二、查主谓是否一致

在检查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的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该动词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与主语保持了一致。例如:

1.Anyonemayborrowbooks,anditcostnothingtoborrowthem.(NMET''''94)cost应改为costs,因其主语是it(为形式主语),且上下文均为一般现在时。

2.Thenewboyorgirlinschoolquicklybecomeoneoftheclass…(NMET''''93)由or连接的两个以上的主语应由靠近谓语的主语来决定谓语的单复数形式,故become应改为becomes。

3.Playingfootballnotonly…butalsogiveusasenseoffairplayandteamspirit.(NMET''''98)此句的主语是playingfootball,视为第三人称单数,其谓语give应改为gives。

4.Therearebranchlibraryinmanyvillages.(NMET''''94)句中主语library应改为复数形式libraries,因为前面是thereare,主谓应一致。主谓语一致的情况较为复杂,考生平时学习要留心归纳。有些特殊句式的主谓一致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如倒装句、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的情况等,答题时要高度重视。

三、查指代是否一致

对于短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代词都要查一下它所指代的内容以及在句中的作用,注意其数、格、词性是否正确和前后一致,包括人称代词、指标代词、反身代词、关系代词以及疑问代词等。指代错误也是高考改错题中常设的改错题。例如:

1.Weclimbeverywhere,notonlyinAmerica.TheyhavebeentoEurope…(NMET''''92)根据上下文,句中的They属指代不一致,应改为We。

2.Thegamespeaksforthemselves.(MET''''90)句中的反身代词themselves应改为单数itself,因为指代的是单数主语thegame。

3.AndIcan''''tforgetthefoodyoucookedforI.(NMET''''95)人称代词在作介词的宾语时用宾格,I应改为me。

4.TheSmithsdidhisbesttomakemefeelathome.(NMET''''96)句子的主语theSmiths表示的是复数概念"史密斯一家人",故其指代词应该用第三人称复数their而不是his。

5.IliveinBeijing,whereisthecapitalofChina.(NMET''''97)关系副词where在引导定语从句时不可作主语,应将其改为关系代词which。

6.Thesportteachesustheimportanceofobedience.Eachplayermustobeythecaptain,whoistheleaderoftheteam.Andtheymustnotbreaktherulestoooftenifwewanttowinthegame.(NMET''''98)纵观全篇短文,都是用的第一人称。这里突然冒出一个第三人称they,显然不一致,应改为we。

四、查平行结构是否平行一致

由and,or,but,either…or…,neither…nor…,notonly…butalso…,aswellas等并列连词和词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词性、时态、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上往往要求前后一致。答题时要留心平行结构前后是否对等平行,这也是常设的错误。例如:

1.Modernpeopleknow…,havebetterfood,andtoliveincleanersurroundings.(NMET''''93)应将tolive前的to删掉,因为and连接的是know,have,live三个并列平行的谓语动词,其时态和形式必须一致。

2.Hesaiditwasbesttostayuntilhelparrivedratherthangointotheforestandgettinglost.(NMET''''91)go…andgetting显然不平行,应将getting改为get。

3.Itwasverykindofthemtomeetmeattherailwaystationanddrovemetotheirhome.(NMET''''96)句中的drove显然与and前面的tomeet不平行,应改为drive。

五、查名词的单复数与修饰词语或上下文是否一致

名词数的错误也是高考常设的改错题。要查一下名词是否可数,与其修饰语是否一致。例如:

1.…TheyhavebeentoEuropemanytime.(NMET''''92)time(次)显然与修饰语many不一致,应改为times。

2.(They)…askedmelotsofquestion.(NMET''''96)question是可数名词,其修饰词是lotsof,当然应该用复数questions。

3.Westudyquiteafewsubject,suchasmaths,Chinese…(NMET''''97)quiteafew只能修饰复数名词,故subject应改为subjects。

4.(We)…oftenwatchfootballmatchonTVtogether.(NMET''''98)根据上下文和该句中的often来判断,句中的match应该是matches。

六、查行文逻辑是否一致

查这方面的错误应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通篇考虑,以行为单位是难以发现这种错误的。逻辑不一致主要是由肯定与否定、关联词语以及动词(如come与go,take与bring)的误用所造成的,应多从这方面去查找。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