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5:45:56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范文篇1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喇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喇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喇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喇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也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但主要是先后三方面渊源而来:一是藏拉多的年智合尖措三兄弟在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纪时萨迎派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热贡地区,所以源渊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的画匠们有各自的特点。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

从萨迎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入藏,是喇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为喇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热贡艺术也在各种内外因素上发展于热贡地区,公元1028年藏拉多的三兄弟迁居热贡后各自娶了不同民族的妻子,他们成为五屯人的祖先,他们曾在尼泊尔学佛画艺术,使得热贡艺术开始萌芽,他们的后代被邀到别处作画。十四世初,以隆务寺为代表的喇嘛寺院在这一带大量涌现,为了谋生,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参加了寺院建筑彩绘和雕塑工作,尔后,随着格鲁派的迅猛发展及寺院的大量兴建,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适应寺院的要求,他们积极学习藏族宗教绘画和雕塑等技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兴起。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热贡画师:尕吉哇、西绕扎西、洛桑西绕和帕木达娃等。热贡艺术不断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区,有的被邀请到印度、绚甸和尼泊尔国家作画。热贡艺人长期在外作画,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喇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早期的代表作品有年都乎寺的8幅壁画(主像为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怖畏金刚、具誓金刚等,周围组画为佛本身故事、佛传故事等)及瑞唐华旦绘制的巨幅壁画《十六罗汉本传》等,这些作品画风质朴,色彩厚重,笔法洒脱,造型生动传神,是少有的精品。

三、热贡艺术的鼎盛时期

1652年和1713年因清朝政府册封确立了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以后,格鲁派一派独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格鲁派为代表的喇嘛教掀起了一场空前狂热的宗教扩张运动,也提供了喇嘛教美术全面高涨的宏观背景。在喇嘛教美术进人鼎盛期的大背景下,其主要流派热贡艺术也进人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活佛夏日仓一世派遣大弟子智噶额伦巴,在五屯兴建了五屯上寺和下寺两所寺庙,这两所寺庙都有一个特殊规定:入院的男孩子一律要学藏文和雕塑、绘画;十五岁以后有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留下的继续当“阿卡”。不愿留下的出寺还俗。这时,他们的雕塑和绘画技术已初具规模,足以应聘外出,独立进行美术创作,因此两所寺庙实际上成为培养本民族子弟的美术学校。

这时期代表作品有:五屯上庄壁画《马头明王》、五屯下庄桑结本的壁画《南海观音菩萨》、孕洒日觉巴太的唐卡《十一面观音》、扎西加作的唐卡《释迦牟尼十二行传》及五屯下庄卡先加,尕藏、夏吾等作的壁画《四大天王》等。这些作品绘画技巧精湛,人物形神兼备,画风华丽精细,色泽鲜艳,笔法以细腻,注重装饰,精细而不繁琐,鲜艳而不觉浮华,艺术上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千百年的悠悠岁月里,藏族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创作了大量艺术品,热贡艺术一也在环境中不断地发展成熟。热贡艺术不仅在青、藏、甘、川和内蒙等地有影响,而且声誉到了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北京故宫,北京白塔寺,西藏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名刹古寺中都有热贡艺人们的心血作品。

四、热贡艺术的品类和题材

热贡艺术在鼎盛时期,热贡画师在各地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热贡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成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作品造型准确生动,画工精细绝美,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主要品类有壁画、唐卡、泥佛像、堆绣、刺绣、木刻、木雕像、石刻、砖刻和建筑彩绘等。

壁画的作法前先要经过一道墙皮处理的工序:白灰底→抹细泥→磨光→涂胶和白土,待干透后作画,也有湿壁画,热贡地区主要是布壁画,作画前先把画布渗湿绷在木框上,然后用不太浓的白石灰水刷一遍,使布质软化,再把白布平铺在光滑的木板上,用卵石反复磨压,最后将水胶粉液刷到布上,绘制极工致的形象,画好后绷到墙柱上便成为“壁画”。

无论干壁画、湿壁画还是布壁画,绘制过程基本都分为七步:

一、起稿。在墙面上制作可用粉本起稿,不同形象则用木炭笔起稿,起稿必须严按《造像度量经》的标准。

二、涂底色。包括形象的第一层颜色和空间的色彩。

三、分色晕染口使对象呈现出凹凸立体和阴阳明暗的感觉。

四、勾线。一种是用于人物的粗细均匀的,另一种是用于山水的粗细顿挫变化。

五、勾金线。热贡艺术绘画中运用金线的地方特多,人物的衣纹、山石的轮廓都用金线复勾,使画面产生精丽的效果。

六、五官和手足的整理。这是“画龙点睛”提醒全局精神的修整环节。

七、贴金沥粉,用特别的小皮袋以铅粉油膏挤绘成事先设计好的图样,沥粉线微微凸起,再用水胶贴上金箔,用绸棉织物轻轻按实即成。经过这一装饰,整个画面立即显得金碧辉煌、气度非凡。

唐卡,系藏语“卷轴画”的音译。最初可能是佛教徒随身携带的“行像”,后来成为喇嘛教室内供奉主要形式,唐卡的制作方法有绘画、绎丝、堆绣等。绘画唐卡的布面处理和绘制技法,与布壁画相似。绎丝唐卡主要出于内地宫庭的制作,以通经断纬的技术织出图案形象;堆绣唐卡技艺独特,系依据构图需要将彩色绸缎剪裁后垫以羊毛或棉花绣于布慢之上,不论用何种方法制作的唐卡,最后都经过一道:“装裱”手续,即在画心四周镶缝锦缎,上下再装天地杆,以便使用时张挂。

木刻版画据说是萨迎时期由八思巴的弟子从内地引进到藏区,连续或单独地印在布上或单独地印在纸上,作为经蟠或甲马,悬挂在屋前檐下、大街通衙,飞撒在深山险谷、茫茫草原,作为祈祷的吉祥物。

石刻线画的发端于十五世纪初。相传宗喀巴和他的弟子克珠杰都是造像能手,镌刻于卵石或石片上,分别涂成红色,白色、蓝色和黄色,堆在山麓或湖畔,俗称“玛尼堆”,并放有牛头骨,头骨上也刻有经文,可供信徒随时膜拜。热贡地区现在泽库县境内有一巨大“玛尼堆”,蔚为壮观。

木刻,石刻,砖刻,建筑彩绘等不仅用于寺院建筑,还广泛地使用在藏族人民建筑与日常生活中。热贡艺术中的木刻也很发达,木刻刀法婉转劲利,刚柔相济,富于变化。建筑彩绘尤为突出,五屯下寺内外,从门扉,门媚、墙裙、壁饰到横梁、柱头、藻井等等,到处都绘制着功绝精妙,色彩绚丽的图案。

热贡艺术绘画的题材极其广泛,以宗教为核心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艺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上可分为斯巴霍、传记画、偶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故事画等。

一、斯巴霍,即《生死轮回图》或《六道轮回图》,这类作品旨在表现密宗“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抽象教义,画面上除“生死轮”的图案外,往往还画有日月、三菩萨、莲花生、宗喀巴、七珍、八宝等形象,凝结了陀罗尼真言密咒的魔法。画面上无数世界分为三个同心的环形图画。每个图画不同侧面地反映了喇嘛教教理中的相应部分。其中既有八寒、八热的惨苦地狱,也有七珍八宝、莲花盛开的夭堂净土。整个“生死轮”为一怪物从外面环抱着。

与斯巴霍相类的题材还有《须弥山图》《四大洲风火土图》、《天体日月星晨运行图》、《世界形成图》、《坛城图》和《净土图》等。

二、传记画。在传记画中除显教美术和小乘美术中所共有的表现释迎牟尼前世今生种种善行的“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外,还有喇嘛教所独有的藏王传(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法王传(八思巴、宗喀巴、五世达赖等)、大师传(莲花生、阿底峡等)。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进程。

三、偶像画。这些偶像主要有佛陀(释迦佛、大日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罗汉、四大天王、度母、护法本尊等众多的佛教神抵,以及历史人物的肖像,如尺尊公主、文成公主、禄东赞、吞米桑布扎、莲花生、宗喀巴等。

四、历史画。

据史作画、以画言史,是喇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吐蕃王朝以后的西藏历史,便是一部喇嘛教从发生到鼎盛的宗教史。有藏王传、法王传、大师传等传记画,其中著名的有《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宴前认舅图》、《八思巴画传》、《大宝法王斋会图》、《五世达赖觑见顺治图》等。

五、风俗画。这些画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日常风俗生活,其中有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婚喜丧葬和群众性的宗教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俗色彩。

六、故事画。《猴子变人》为最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琳猴与石妖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藏族的祖先。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人类起源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进化论认识,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

因为喇嘛教要求“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开刀雕塑合密咒”,所以热贡艺术的本质毕竟都是服从于宗教而不是服从审美的,虔诚重于艺术的灵性。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但热贡艺术同其它喇嘛教美术流派一样,是在一种极其严格规范下的“复制”。所谓“三经一疏”(《造像度量经》、《佛说造像度量经疏》、《绘画度量经》、《造像度量》)作为制作方式,固然标志着这一门美术的登峰造极,由于有所依凭而便于入门,这些方式固然也有助于推动喇嘛教美术的全面高涨,但它们给工匠们留下的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却是极其狭隘的。更何况,绝大多数美术匠师都是喇嘛教的僧侣和信徒,虔诚的宗教情绪,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泯灭着他们“越轨”的创造性。这就造成其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性。

其次,对于信教者共同体体系,宗教的价值首先是作为行为的调节器而具有意义。因此,为了积修功德就需不断地以新作代替旧画,即使旧画的艺术水平比新作高出许多也在所不惜。这又表明宗教情绪越是狂热,对于审美关系的范围也就收缩得越是狭小。事实上,鼎盛时期的喇嘛教美术正是以损毁了不知多少前代的美术珍品为代价的。例如:大昭寺和桑耶寺都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沿革,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壁画,却几乎全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了。转五、热贡艺术的今天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热贡艺术,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1958年,根据中共青海省委指示,省文联和省群艺馆组织力量对热贡艺术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组织卡先加等艺人绘制了大量藏式图案,受到中国美协的高度评价。1961年,中国美协青分会组织调查组,对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撰写了《五屯艺术调查报告》。

十年动乱中,大量优秀作品被毁,很多艺人遭受迫害,不少艺人相继谢世,艺术活动被禁止。粉碎“”后,党和政府对这古老艺术及现有艺人落实了政策。1979年,省文联与黄南州开展了抢救工作,集中夏吾才郎、更藏、尖措等10余名艺人进行创作,绘制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唐卡图案和雕塑作品。1981年,热贡艺术的100余幅作品在京、沪展出,受到观念好评,被誉为“民族艺术精华”“青海高原的一朵鲜花”。1985年,热贡艺术研究所在青海黄南州正式成立,1989年国家投资40万元修建了热贡艺术馆,为继承和发展热贡艺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90年代,青藏高原各大藏区的僧俗群众中和当地美术界,传扬着藏族文化艺术史上的一大盛事;150多位优秀的藏族和土族民间画家集合在“热贡艺术之乡”,绘制出了一幅长500多米,题为《藏族文化热贡艺术彩绘大观》的画。

热贡艺术范文篇2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喇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喇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喇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作风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喇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热贡艺术也发源于雪域文化的中心西藏地区,但主要是先后三方面渊源而来:一是藏拉多的年智合尖措三弟在尼泊尔学画后到安多热贡定居传播佛画艺术;二是在四、五世纪时萨迎派智合那哇及其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三是1710年桑俄才培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热贡地区,所以源渊的不同使热贡艺术的的画匠们有各自的特点。

二、热贡艺术的确立时期

从萨迎政权的建立,经帕竹、噶玛等“八王”政权,至固始汗入藏,是喇嘛教美术的确立期,这一时期始终都有一个或数个相对强大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势力,为喇嘛教美术民族风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此期的造像和壁画至今保存在杭州飞来峰、敦煌莫高窟等处,至于藏、青、川和内蒙等地的遗迹,那就更加丰富了。由于各派教义的差异,在美术发表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热贡艺术也在各种内外因素上发展于热贡地区,公元1028年藏拉多的三兄弟迁居热贡后各自娶了不同民族的妻子,他们成为五屯人的祖先,他们曾在尼泊尔学佛画艺术,使得热贡艺术开始萌芽,他们的后代被邀到别处作画。十四世初,以隆务寺为代表的喇嘛寺院在这一带大量涌现,为了谋生,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参加了寺院建筑彩绘和雕塑工作,尔后,随着格鲁派的迅猛发展及寺院的大量兴建,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适应寺院的要求,他们积极学习藏族宗教绘画和雕塑等技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兴起。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热贡画师:尕吉哇、西绕扎西、洛桑西绕和帕木达娃等。热贡艺术不断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区,有的被邀请到印度、绚甸和尼泊尔国家作画。热贡艺人长期在外作画,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喇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早期的代表作品有年都乎寺的8幅壁画(主像为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怖畏金刚、具誓金刚等,周围组画为佛本身故事、佛传故事等)及瑞唐华旦绘制的巨幅壁画《十六罗汉本传》等,这些作品画风质朴,色彩厚重,笔法洒脱,造型生动传神,是少有的精品。

三、热贡艺术的鼎盛时期

1652年和1713年因清朝政府册封确立了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以后,格鲁派一派独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格鲁派为代表的喇嘛教掀起了一场空前狂热的宗教扩张运动,也提供了喇嘛教美术全面高涨的宏观背景。在喇嘛教美术进人鼎盛期的大背景下,其主要流派热贡艺术也进人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活佛夏日仓一世派遣大弟子智噶额伦巴,在五屯兴建了五屯上寺和下寺两所寺庙,这两所寺庙都有一个特殊规定:入院的男孩子一律要学藏文和雕塑、绘画;十五岁以后有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留下的继续当“阿卡”。不愿留下的出寺还俗。这时,他们的雕塑和绘画技术已初具规模,足以应聘外出,独立进行美术发表,因此两所寺庙实际上成为培养本民族子弟的美术学校。

这时期代表作品有:五屯上庄壁画《马头明王》、五屯下庄桑结本的壁画《南海观音菩萨》、孕洒日觉巴太的唐卡《十一面观音》、扎西加作的唐卡《释迦牟尼十二行传》及五屯下庄卡先加,尕藏、夏吾等作的壁画《四大天王》等。这些作品绘画技巧精湛,人物形神兼备,画风华丽精细,色泽鲜艳,笔法以细腻,注重装饰,精细而不繁琐,鲜艳而不觉浮华,艺术上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千百年的悠悠岁月里,藏族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发表了大量艺术品,热贡艺术一也在环境中不断地发展成熟。热贡艺术不仅在青、藏、甘、川和内蒙等地有影响,而且声誉到了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家,北京故宫,北京白塔寺,西藏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名刹古寺中都有热贡艺人们的心血作品。

四、热贡艺术的品类和题材

热贡艺术在鼎盛时期,热贡画师在各地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热贡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成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作品造型准确生动,画工精细绝美,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主要品类有壁画、唐卡、泥佛像、堆绣、刺绣、木刻、木雕像、石刻、砖刻和建筑彩绘等。

壁画的作法前先要经过一道墙皮处理的工序:白灰底→抹细泥→磨光→涂胶和白土,待干透后作画,也有湿壁画,热贡地区主要是布壁画,作画前先把画布渗湿绷在木框上,然后用不太浓的白石灰水刷一遍,使布质软化,再把白布平铺在光滑的木板上,用卵石反复磨压,最后将水胶粉液刷到布上,绘制极工致的形象,画好后绷到墙柱上便成为“壁画”。

无论干壁画、湿壁画还是布壁画,绘制过程基本都分为七步:

一、起稿。在墙面上制作可用粉本起稿,不同形象则用木炭笔起稿,起稿必须严按《造像度量经》的标准。

二、涂底色。包括形象的第一层颜色和空间的色彩。

三、分色晕染口使对象呈现出凹凸立体和阴阳明暗的感觉。

四、勾线。一种是用于人物的粗细均匀的,另一种是用于山水的粗细顿挫变化。

五、勾金线。热贡艺术绘画中运用金线的地方特多,人物的衣纹、山石的轮廓都用金线复勾,使画面产生精丽的效果。

六、五官和手足的整理。这是“画龙点睛”提醒全局精神的修整环节。

七、贴金沥粉,用特别的小皮袋以铅粉油膏挤绘成事先设计好的图样,沥粉线微微凸起,再用水胶贴上金箔,用绸棉织物轻轻按实即成。经过这一装饰,整个画面立即显得金碧辉煌、气度非凡。

唐卡,系藏语“卷轴画”的音译。最初可能是佛教徒随身携带的“行像”,后来成为喇嘛教室内供奉主要形式,唐卡的制作方法有绘画、绎丝、堆绣等。绘画唐卡的布面处理和绘制技法,与布壁画相似。绎丝唐卡主要出于内地宫庭的制作,以通经断纬的技术织出图案形象;堆绣唐卡技艺独特,系依据构图需要将彩色绸缎剪裁后垫以羊毛或棉花绣于布慢之上,不论用何种方法制作的唐卡,最后都经过一道:“装裱”手续,即在画心四周镶缝锦缎,上下再装天地杆,以便使用时张挂。

木刻版画据说是萨迎时期由八思巴的弟子从内地引进到藏区,连续或单独地印在布上或单独地印在纸上,作为经蟠或甲马,悬挂在屋前檐下、大街通衙,飞撒在深山险谷、茫茫草原,作为祈祷的吉祥物。

石刻线画的发端于十五世纪初。相传宗喀巴和他的弟子克珠杰都是造像能手,镌刻于卵石或石片上,分别涂成红色,白色、蓝色和黄色,堆在山麓或湖畔,俗称“玛尼堆”,并放有牛头骨,头骨上也刻有经文,可供信徒随时膜拜。热贡地区现在泽库县境内有一巨大“玛尼堆”,蔚为壮观。

木刻,石刻,砖刻,建筑彩绘等不仅用于寺院建筑,还广泛地使用在藏族人民建筑与日常生活中。热贡艺术中的木刻也很发达,木刻刀法婉转劲利,刚柔相济,富于变化。建筑彩绘尤为突出,五屯下寺内外,从门扉,门媚、墙裙、壁饰到横梁、柱头、藻井等等,到处都绘制着功绝精妙,色彩绚丽的图案。

热贡艺术绘画的题材极其广泛,以宗教为核心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艺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上可分为斯巴霍、传记画、偶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故事画等。

一、斯巴霍,即《生死轮回图》或《六道轮回图》,这类作品旨在表现密宗“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抽象教义,画面上除“生死轮”的图案外,往往还画有日月、三菩萨、莲花生、宗喀巴、七珍、八宝等形象,凝结了陀罗尼真言密咒的魔法。画面上无数世界分为三个同心的环形图画。每个图画不同侧面地反映了喇嘛教教理中的相应部分。其中既有八寒、八热的惨苦地狱,也有七珍八宝、莲花盛开的夭堂净土。整个“生死轮”为一怪物从外面环抱着。

与斯巴霍相类的题材还有《须弥山图》《四大洲风火土图》、《天体日月星晨运行图》、《世界形成图》、《坛城图》和《净土图》等。

二、传记画。在传记画中除显教美术和小乘美术中所共有的表现释迎牟尼前世今生种种善行的“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外,还有喇嘛教所独有的藏王传(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法王传(八思巴、宗喀巴、五世达赖等)、大师传(莲花生、阿底峡等)。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进程。

三、偶像画。这些偶像主要有佛陀(释迦佛、大日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罗汉、四大天王、度母、护法本尊等众多的佛教神抵,以及历史人物的肖像,如尺尊公主、文成公主、禄东赞、吞米桑布扎、莲花生、宗喀巴等。

四、历史画。

据史作画、以画言史,是喇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吐蕃王朝以后的西藏历史,便是一部喇嘛教从发生到鼎盛的宗教史。有藏王传、法王传、大师传等传记画,其中著名的有《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宴前认舅图》、《八思巴画传》、《大宝法王斋会图》、《五世达赖觑见顺治图》等。

五、风俗画。这些画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日常风俗生活,其中有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婚喜丧葬和群众性的宗教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俗色彩。

六、故事画。《猴子变人》为最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琳猴与石妖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藏族的祖先。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人类起源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进化论认识,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

因为喇嘛教要求“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开刀雕塑合密咒”,所以热贡艺术的本质毕竟都是服从于宗教而不是服从审美的,虔诚重于艺术的灵性。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但热贡艺术同其它喇嘛教美术流派一样,是在一种极其严格规范下的“复制”。所谓“三经一疏”(《造像度量经》、《佛说造像度量经疏》、《绘画度量经》、《造像度量》)作为制作方式,固然标志着这一门美术的登峰造极,由于有所依凭而便于入门,这些方式固然也有助于推动喇嘛教美术的全面高涨,但它们给工匠们留下的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却是极其狭隘的。更何况,绝大多数美术匠师都是喇嘛教的僧侣和信徒,虔诚的宗教情绪,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泯灭着他们“越轨”的创造性。这就造成其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性。

其次,对于信教者共同体体系,宗教的价值首先是作为行为的调节器而具有意义。因此,为了积修功德就需不断地以新作代替旧画,即使旧画的艺术水平比新作高出许多也在所不惜。这又表明宗教情绪越是狂热,对于审美关系的范围也就收缩得越是狭小。事实上,鼎盛时期的喇嘛教美术正是以损毁了不知多少前代的美术珍品为代价的。例如:大昭寺和桑耶寺都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沿革,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壁画,却几乎全是明清以后的作品了。

五、热贡艺术的今天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热贡艺术,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1958年,根据中共青海省委指示,省文联和省群艺馆组织力量对热贡艺术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组织卡先加等艺人绘制了大量藏式图案,受到中国美协的高度评价。1961年,中国美协青分会组织调查组,对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撰写了《五屯艺术调查报告》。

十年动乱中,大量优秀作品被毁,很多艺人遭受迫害,不少艺人相继谢世,艺术活动被禁止。粉碎“”后,党和政府对这古老艺术及现有艺人落实了政策。1979年,省文联与黄南州开展了抢救工作,集中夏吾才郎、更藏、尖措等10余名艺人进行发表,绘制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唐卡图案和雕塑作品。1981年,热贡艺术的100余幅作品在京、沪展出,受到观念好评,被誉为“民族艺术精华”“青海高原的一朵鲜花”。1985年,热贡艺术研究所在青海黄南州正式成立,1989年国家投资40万元修建了热贡艺术馆,为继承和发展热贡艺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热贡艺术范文篇3

一、全面加强文化工作,为培植*文化产业夯实基础。

(一)精心组织20*年元旦、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花灯展、歌舞晚会、民歌演唱、电影公映、民间藏戏、民间社火展演等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二)积极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通过开展优秀电影公映进农村、进牧区和送书下乡活动,有效缓解了偏远山区农牧民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全年共完成电影放映任务1002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25%;共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29次,其中:开展送书下乡19次,送图书1400余册;开展送戏下乡10次。

(三)积极开展夏日文化广场活动。从今年4月11日同仁地区夏日广场文艺活动正式启动,州、县文化部门按月轮办,共举办广场夏日锅庄等文艺演出110场(次);州影剧院共接待各类大型活动20场(次),广场活动15场(次)。

(四)省藏剧团·州民族歌舞剧团完成大型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的编排展演任务,并组织参加了由文化部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活动,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品展演、第五届荷花艺术节和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演出,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多个奖项,顺利完成了“热贡民间艺术团”的组建任务。州歌舞剧团今年共获部级集体金奖2个、优秀单项奖8个、大型现代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大型歌舞《热贡神韵》已通过省有关专家组的审查,现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州歌舞团全年共完成送戏下乡40场,政务演出3场。

(五)为加强网吧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整顿方案》并报州政府,州政府以黄政办[20*]19号文转发四县。同时,我局组织公安、工商、文化部门对同仁地区的网吧进行多次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规范了网吧的经营管理,并在严格禁止未成年进入网吧娱乐方面取得了实效,得到了众多家长的称赞。

(六)2月份,在西宁召开了“青海·*热贡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吉狄马加副省长、蒲文成副主席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省上许多专家学者就发展热贡文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8月份举办首届唐卡艺术学术研讨会。

(七)制定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四县。选派3名文化业务骨干参加全省文物普查培训班。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有序开展。

(八)为规范热贡艺术品市场,委托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热贡唐卡》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已通过专家审定,现已颁布实施。《热贡唐卡》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为热贡艺术品的鉴定、销售和规范艺术品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

(九)州图书馆完成了电子阅览室安装调试工作,并向公众开放。

(十)完成了*州综合文化馆项目的可研论证和初步设计方案审查工作,落实项目资金1200万元;完成了*州广电播控中心项目的立项工作和设计工作,250万元项目资金年内下达。国保单位隆务寺维修、文物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不断加强体育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全面推动我州全民健身运动健康有序开展。

(一)圆满完成了中国·尖扎“五彩神箭杯”邀请赛,为把该项比赛办成国际赛事积累了经验。

(二)完成了20*年全省农牧民春节篮球大联赛的组队参赛任务。组织开展了元旦环城长跑、“维护杯”篮球赛和州直机关职工拔河赛和象棋比赛等活动,为全州体育健身营造了气氛。全州共举办行业性篮球比赛5次。成功的承办了全省地税系统“迎奥运”篮球赛,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州体育健身训练中心已向全社会开放,并提供了服务。

(三)全面完成了州体育场“民康工程”改造项目,并于9月17日举行了“民康工程”竣工体育场开场仪式。完成了州体育训练健身中心看台凳子安装工作和室内体育器材的配置工作,属附设施现正在施工中。争取资金9万元完成了全州7个行政村运动场修建工作;争取资金28.76万元,为全州39个乡镇75个行政村配发体育健身器材75套,地方配套资金6万元。

三、广电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圆满完成了十七大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全州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通过省考核组全面验收,全州转星调整工作评定为优秀,并获全省二等奖。完成了全州160户“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任务。

(二)加大电视新闻宣传力度,截止12月中旬,已完成在省台播出*新闻114条(汉语、藏语频道),完成年度任务的134%。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1条。完成了“走进*”栏目的策划和拍摄制作工作,并已开播。制作完成了专题片《热贡唐卡——绽放在青藏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

四、加强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力度。

(一)加强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力度,联合四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公安、工商部门严厉打击、整顿非法出版物、网吧、娱乐场所、印刷复制业等,全年根据各地区实际,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有公安、工商等部门参与的稽查行动60余次,出动稽查人员370余人次,收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10多张(枚),各类盗版书籍200多本,各种音像制品5000余张,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违反经营活动和销假售假行为。

(二)国情节前夕,全州各县“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各地区实际,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稽查人员268人次,检查音像制品网点390家次,娱乐场所131家次,网吧175家次,艺术品店16次,报刊图书销售点45家次。没收非法出版物70余张(盒);罚款没收10000元,还对7家业主给予了警告和停业整顿的处理,有效净化了全州文化市场。

(三)为切实加大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文化经营单位的管理力度,*州文体广电局、公安局等四部门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州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整顿方案》,根据文件精神,州政府首先成立了由李加才让副州长为组长,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电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整顿领导小组,各县也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执法行动10余次,出动稽查人员180余人(次),查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图书等206张(册),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存在的消防设备不全、消防通道不畅、证照不全、过期、未按实名制登记、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问题,依照*州政府办公室[20*]19号文件精神,对一家违规现象较为严重的网吧,作出了停业整顿7天,吊销《网络经营许可证》,罚款500元的处理。对e统网络等8家经营单位发出了第一次警告。

(四)开展了侵权盗版教材教辅的专项治理和“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宣传月活动;治理了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盗版软件;开展了打击政治类、宗教类非法出版物的专项斗争;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州20*年“扫黄打非”实施方案》;借“4.26”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日活动,全州电视台共播出标语口号35条、黑板报3期,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条。通过以上工作,我州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盘、盗版教辅和书刊明显减少,印刷复制业和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我州各县扫黄打非工作机构乃至教育部门结合春节后学校开学和六一儿童节,均对学校的教材教辅使用购买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查,尤其是对毒害青少年的《死亡笔记》等有害信息进行了严查,有效地规范了学校教辅的使用,杜绝了盗版教辅在学校的使用。

五、加大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

我局始终把强化干部队伍培训作为提高公务员队伍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来抓,年内派文艺业务骨干、电视新闻记者、电视节目制作及机关行政管理干部共8名同志到省内外业务系统、州政办及下属单位培训、挂职、通过培训和挂职锻炼,既开阔了干部职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业务能力。

六、20*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州新农村建设的电视宣传报道工作。

(二)州歌舞剧团做好大型风情歌舞《热贡神韵》剧目的精排工作,力争上半年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做好热贡民间艺术团的市场化运作和文艺创收工作。

(三)继续做好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工作。

(四)继续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文化广场活动,丰富城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五)积极开展假日文体活动,通过元旦环城赛、职工象棋比赛、行业篮球赛等活动,营造全州体育健身氛围。科学管理,合理经营,努力做好州体育训练健身中心和州体育场的对外开放工作,提高现有运动场馆的利用率,完善其体育健身的公共服务功能。

(六)不定期出版《热贡文化》刊物。

(七)提前筹划,搞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第三届热贡文化旅游板块的活动。

(八)创造条件,不断更新电视自办节目窗口画面、内容,在已开播“走进*栏目”的基础上,逐步增设“热贡印象”、“乡村新貌”栏目。

(九)积极做好*州综合文化馆和*广电播控中心两大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年内动工兴建。

热贡艺术范文篇4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不乏“绝活”,如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糖人,等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物质丰富而重视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受到更多的青睐,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以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各地民艺展示场所层出不穷,当代美术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更多相关民间艺术的内容,但由于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强、系统性差、组织形式繁多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其意义首先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陶冶个人品格、修身养性的功能,如何在各类纷杂的现代艺术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是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的挑战。其次,对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发展较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19世纪末,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西方思潮冲击,中国美术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不断融合,民间艺术的内容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能促进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最后,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民间艺术源于民间,是中华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创作,研究民间艺术,合理设置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比例,使其在教学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民众的艺术生活。

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

“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与乡间生活、风俗民情、地域特色相辅相成,表现形态随民间生活百态多变,智慧的民间人士在寻求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创作出各色民间艺术,使其在历史的进程中凸显灿烂。民间艺术的样式因其功能性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民间美术、民间建造、民间表演等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民间手工艺及民间美术进行探讨,追寻其起源发展及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中,涉及很多内容与本文研究相关,如: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1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10)、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10)、热贡艺术(2009.10)、中国书法(2009.10)、中国篆刻(2009.10)、中国剪纸(2009.10)、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10)、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10)等,另外还有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浙田的石雕、江苏的苏绣、江西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等,都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下列举几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1.以热贡唐卡为代表的手工绘画类

“唐卡”一词是藏文音译,《藏汉大词典》中的释义: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唐卡的绘制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热贡唐卡以笔法细腻、匀净协调著称,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艺术效果非同凡响,画法上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构图上都采用散点透视。画面上的神、佛、山水、花草、楼台亭阁、各种鸟兽等都绘得很细致、生动而色彩鲜艳,特别是一些被夸张变形的密宗造像,性格鲜明、形态各异,不同身份的神形态千变,姿态各异,各尽其妙。热贡唐卡在取景布局上视野广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同一主题而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一幅作品犹如一本连环画,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热贡唐卡的这种独到之处,使其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成为藏画艺术的一种风范,也为美术教育的各类课程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2.以中国陶瓷为代表的手工制造类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器这一造物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地区、民族的差异,无论受其他何种条件的影响,无论其器形、装饰风格等有怎样的变化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它都始终反映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以及宗教、风俗、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在陶制器具的造型及修饰上,增加了许多使用功能以外的装饰处理,于是陶制器具除了实用的功能外,更表现出美观与抚慰精神的作用。美源自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陶工们正是从表现生活、表达美的观念的角度,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风俗风貌,或间接地富有寓意地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文明。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开设陶艺相关专业或课程,陶艺人才大量涌现,陶瓷艺术成为发展传承较好的民间艺术之一。

3.以皮影戏为代表的大众娱乐类

皮影造型是中国最古老的动漫角色造型,它集绘画、雕塑、文学于一身,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玩具与游戏之一,现在的皮影已不仅局限于用于影戏操作的影人,更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皮影戏,古时称为“傀儡戏”,也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动漫”,是现今动画片的前身,这一传统形式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悲欢离合调,人间真美善恶”—皮影戏几乎集尽其能。

4.篆刻技艺、剪纸艺术、传统木结构营造等技艺类

篆刻以刻刀为工具,汉字为表象,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能够表现书法的笔法和结构,还强调刻法的酣畅自由,在方寸间表现技艺,抒发感情。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发展至今,篆刻技艺已有3700多年历史,印石、拓纸、刻法多变,集历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形成全国10余派别。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代表作有苏州园林、北京四合院、西递宏村、蔡氏古民居等。

三、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体现、传承和发展

中国自20世纪初开始,一直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交通的日益快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村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织、冲突对抗在21世纪变得越来越难以分割且又越来越激烈。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多模仿西方,以学年制、学分制为主要体制,以分类课程为基础,其中贯穿教学实践。民间艺术因其地域性、系统性差、组织形式不系统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但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继承的重视,目前各类艺术院校已逐渐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内容或专业。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分析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传承和发展。

1.作为单独专业方向或课程在美术教育中体现

中国书法、篆刻等一直以来深受国内外文人墨客的喜爱,因此也成为民间艺术中保护和传承较好的一类。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作为全国重点美术类高校,肩负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注重理念传承,艺术创新。所设书法系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唯一独立设置的书法系科,其前身是创设于1963年的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2001年正式成立书法系,目前已设立书法理论、书法与篆刻、书法与教育等多个专业方向。该系坚持弘扬传统精神,以“固本培元、借古开今”为方针,强调国学基础,重视文化修养,突出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个性、综合与专精相结合,以培养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富有学院特色的高等书法教育教学体系。以独立的专业设立,体现了美术教育对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视,也说明民间艺术本身在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今,仍具有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

2.在中西融合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深受西方影响,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民间艺术中大部分艺术形式缺乏组织系统,讲究随性而为,师徒授受。两者一张一弛,互为影响,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熟知的中国画,作为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中,并非正规的学校教育,即使曾出现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其主要教育仍主要由民间自发进行。所以,古代中国画教育的评价标准、艺术理论、美术思潮、教育教学方法也是散落于从先秦到明清的画论、书论、印论及有关历史古籍中,以“评”“品”“断”“议”“赞”“录”“谱”“序”“跋”“记”“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画教育逐步由民间的非正规教育发展到以学校为中心的正规教育。相似情况在现代美术教育各专业或课程中都有体现,如传统印染技术、壁画艺术等。这类民间艺术在各美术教育院校既要求课程的系统性延续性,又强调传统教育中模仿、自学、领悟的教育方法,让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不仅内容得以传承,其涵盖的教育特性也发展延续;不仅自身得以传承,也为现代美术教育增色。

3.在新技术支持下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画龙点睛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五千年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多种多样,民间流传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现在技术发展迅猛,世界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流量和流速,国内外各种传播媒介中糅合了大量本土内容的优秀产品,基本都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之上的。不仅产生了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而且还让我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民俗文化。近年来,因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出现了许多源于民艺的生活用品或艺术形式。陶瓷艺术最具代表,陶瓷本是源于民间生活中使用的器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陶瓷不仅可以制作碗碟器皿,亦可应用于室内装饰、汽车工业、精密仪器、甚至医学等领域。在现代技术引领的美术教育课程中,将民间艺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似乎小题大做,但其在课程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不容小觑。我们在利用新技术制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时,不仅是对民俗艺术或者文学作品等丰富资源的利用,更多的是在内容上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道德品质。要想让美术教育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统观全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引领下的美术教育课程。

四、结语

热贡艺术范文篇5

一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西藏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1、唐代茶文化是对古代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具有高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唐代茶文化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茶文化思想,揉合当时思想界的精华,创造了完整的茶艺形式,使单纯的饮茶活动一变而为精神的活动。人们在制茶、煮茶、饮茶的过程中,深刻理会到儒佛道三家精神的内含。这既是一种物质享受,又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唐代茶文化不但给唐代不同人们提供了开展茶文化的乐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奠基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宋元明清茶文化的走向,这种影响,甚至直至今天仍无法完全摆脱。

热贡艺术范文篇6

[摘要]徐州民间工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造像艺术:剪纸、泥模、糖人贡和泥玩具等在表现内容、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吸收了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中的养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汉代文化的历史渊源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汉代文化更是华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汉家文化有着浓郁的先楚因子,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汉朝的开国元勋们,除张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引“故楚南公”语),当这些威猛无比的楚国子弟们用血肉之躯推翻暴秦统治时,也就是决定了:他们要将故国乡里的一切文化传播到长江天堑的另一边,传遍汉家帝国的大江南北。

于是,楚声、楚歌、楚辞、楚服、楚制、楚舞、楚俗以及楚地哲学与艺术,都随着江东子弟的攻城野战、夺取天下而在华夏大地上迅速传播开来。

二、“便万民之利”

“便万民之利”(《史记·孝文本记》引汉文帝语)是汉家王朝的治国大纲。在这个由平民缔造的大一统的王朝里,平民与百姓的人格与尊严、心愿与渴望得到空前的尊重,“君子之为治也,块然无事,寂然无声”(《新语·无为》)。顺其自然,与民休息,这个时代是华夏庶民在人格与个性上空前的大放松、大解放。

于是,千万颗曾受暴秦摧残而变的冰冷的心又热起来了,人的价值得到珍重,火一般的创造热情随之迸发出来,汉代成为华夏文化史上万方乐奏的时代。

三、两汉遗存与徐州民间工艺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楚汉相争的决胜战场;徐州处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齐文楚武”,徐州正是文物消长的枢纽。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徐州“汉代三绝”,两汉文化是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内涵。所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先秦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

徐州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彩陶、精致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汉代陶塑、深沉雄浑的汉画像石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流传至今的农民画、剪纸、泥玩、布玩、彩灯、玩具、糖人、石刻等30多个品种的民间美术,异彩缤纷,各具特色,是一座瑰丽的民族艺术宝库。邳州农民画、邳州农村生活剪纸、邳州纸塑狮子头、沛县泥模玩具、徐州吉祥面具,这些民间艺术精品在国内民间艺术展览中,纷纷荣获大奖。

(一)徐州民间工艺对汉画像石的继承和发展

[表现内容]徐州汉画像石画像内容可分四类:第一类,表现生产活动的纺织、牛耕等画像,如铜山洪楼所出的纺织图,双沟所出的耕耘图等。第二类,反映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庖厨、饮宴等。由此可见,汉画像石中“重世俗”的特色表现的尤为突出,它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形象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某些意识和风俗习惯,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性印象。而在两汉遗存较丰富的徐州,民间剪纸艺人王桂英就把这一特色继承了下来。

王桂英的剪纸与传统的剪纸完全不同。这是一种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真正创作,它因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有一种感人的生命力。这又是一种真正自由的个人创作,因而它又是真正艺术的。王桂英剪纸的那种跃然纸上、喷薄而出的原创性,那种来自于当下现实生活的令人激动的生命力,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传统艺术的把握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直觉而天才的运用,使她在众多的民间剪纸艺人中鹤立鸡群、独步当世。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绝大多数传统剪纸,已经从一种创作退缩为一种“工艺”,在这种已经很大程度上程式化的工艺里,表现的内容多是喜庆、吉祥的生活观念和节日内容,“吉庆有余”、“双喜临门”、“中秋月圆”当然是美好的祝愿,鸳鸯、龙凤,牡丹、梅花当然是中国百姓一直喜欢的东西,但这些内容因为长期固定不变,远离老百姓真实、鲜活的现实生活而渐渐地丧失了艺术的生命力,在表现形式上,传统剪纸又不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而显得单调,难以推陈出新。

京城里来的大艺术家看到王大娘的几百幅剪纸,惊呼看到了当代的“两汉遗风”、发现了中国的“马蒂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了她“中国民间艺术家”的称号。

第三类,表现东王公、西王母、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黄老之说在汉初是顺乎民心的,汉人在其感召下企慕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同时把这所有的一切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徐州人也有这一信仰,如艺术品“糖人贡”。它是用白糖熬化浇模凝固而成的食品艺术,流行于丰县一带。旧时主要作为敬神祭祖的供品,以慰死者及神灵。糖人贡的品种有仙佛、诸神、及鸡、鱼、龙、马、狮子、寿桃、城楼、宝塔等。

还有,“送老花”是用于老人丧礼的寿鞋、冥枕之上的剪纸花样。它以传说中人死后要过“奈河桥”为背景,即为人行善者入阴间可过“金桥、银桥”;作恶者要过“奈河桥”,吃万般苦。剪纸中有金童、玉女、狗猫、蟾鹅。

第四类,表现“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等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徐州民间工艺中以此类内容为主的是“泥模”,它亦称“孩模”,是专供儿童用泥模印塑小人或小动物的一种玩耍陶模。大的约七八厘米,小的约四五厘米,其图文并茂的内容形式,也可以说是儿童最初认识事物的课本吧!徐州艺人张君实,他的泥模作品“《水浒传》108将”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工艺一绝天下”大赛中获得银奖。

[雕刻技法]徐州画像石前期多阴线刻,凹面刻,构图简单,线条粗犷;后期发展起浅浮雕、减地平面线刻等多种技法。“泥模”雕刻技法与汉画像石前期极为相似,线条简洁豪放,粗犷有力。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丽,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阴柔阳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的基本要素。构图匀整,充满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雕刻技法的应用已较为娴熟。“泥模”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形式、用途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一般“泥模”,造形夸张、生动,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艺术风格]由于汉画像石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故兼有二者的特征。因为石材打磨不容易,所以又造成画像石画面的充盈性,散点透视,以满为美,主副相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有,汉画像石原石有雕刻艺术之美,拓片有剪纸艺术之美,在古代艺术中独具特色。

徐州的民间剪纸艺人从构成学、透视学等角度沿袭了汉画像石的风格,并加以发展壮大。邳州剪纸,具有北方剪纸艺术浑厚、朴拙的特点。不须临摹,大多根据生活感受信手剪出,出手流畅,作品栩栩如生。镂空手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表现的尤为突出。①汉画像石讲究线条,剪纸也是,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同样,邳州剪纸依然完美的处理了点、线、面之间的呼应、对比等关系。②在构图上,剪纸与画像石也相似:不同于其他绘画,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往往有所突破。邳州剪纸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造型上夸张变形,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与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第三个特征,汉画像石以石刻为主。而徐州民间艺人又将刻制的技法应用于纸上,产生了“刻纸”。它是指刻门签,一般用刀不用剪,多为彩色,常用蜡光纸拼色。制作时要先描画再以刀进行刻制,线条粗犷简洁,形象形态逼真,又不拘泥细节,善于艺术概括和夸张描绘,大胆追求神似,不失其真。它是除夕时人们贴在门楣上的五套色刻纸艺术品,俗称“挂门签”。

(二)徐州民间工艺对汉兵马俑的继承和发展

[制作方法]徐州汉兵马俑,由于主人只是臣属于中央王朝的一个诸侯王,不可能制作秦俑那样规模巨大、形象逼真的陶俑。由此楚国工匠们借鉴了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了合模制法。

徐州泥玩具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模制法,它需要通过手捏和模制来完成。模制又有单片模、双片模之分。其制作工序是:和泥、搓坯、成型、染色、开相等。泥人多为模制而成,禽鸟类作品以手捏为主,小巧朴实,妙趣横生,常见的有泥公鸡、泥猴、泥兔等。而泥模的制作是先制成“范仁”(徐州民间叫“托子”),即泥塑人物或动物,然后翻制成泥模(第一次翻制的称“老模”),再刻修加工。有了泥模,又可印制出范仁,然后在范仁上多次翻制出许多泥模,再入窑烧至砖质即可。如果范仁线条已模糊,再用老模制出。

当然把某一事物的起源与发展归结于一人或一地,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中国民间文化的诸般现象,大都是集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的发现创造之大成。诸如徐州的泥玩具和泥模,是勤劳的百姓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基本的物质财富,运用他们聪慧的双手创造出的艺术品。祖先在汉代就已运用自如的“模制”方法流传到今天,劳动者已真正发展了此项遗存,将饱含地方文化的模制作品更完美地展现给了世人。

[艺术风格]汉兵马俑作为徐州西汉陶俑的一种类别,它反映的是地方封国部队的军容,比秦俑小,重其意而不在乎其形。而徐州民间儿童玩具造型简洁明快、生动传神,不重写实,整体浑然朴拙,且情态细致入微。同时色彩对比强烈、民间气息浓重,集观赏实用为一体,每一件每一款无不表述着江苏徐州民间特有的艺术韵味。它从兵马俑中汲取的营养有:对人物和动物的塑造概括有力,敦厚结实,浑然天成,意趣盎然;而且也不注重写实,却生动依然。它是一种完全或比较完全立体的地方性雕塑艺术,也是形体美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具有生命的力量感。

四、结语

汉代是艺术史上百花齐放的时代,“汉武帝创置密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教学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汉代艺术是对“人”的放歌,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对普天之下寻常百姓生活的歌颂,不正是那个时代艺术反复吟唱的主题歌吗?

徐州不仅是华夏人类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且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汉代文化为特色的古迹瑰宝:汉代楚王陵宫殿、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装点在南雄北秀的山水之间,令人瞠目,令人赞叹,启人遐想,发人深省。徐州汉代文化璀璨辉煌,又不断以新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

诚然,徐州山川、文化之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来自于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勤劳聪慧的徐州人民从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中不断汲取着营养并运用于工艺制作,形成了具有徐州本土特色的民间工艺样式。从而,既光大了两汉文化,又将徐州这样一个独特地区的民间艺术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作为新一代徐州人,我们有责任继往开来,为徐州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启涛著,《天汉精神》,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P28,P100

[2]邵世静,胡存英著,《徐州民俗》,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P159-160

[3]朱浩熙主编,《古今徐州》,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87年,P106-109

[4]朱浩熙主编,《名城徐州》,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P348-349

热贡艺术范文篇7

一、主要人物分析

1、答尔丢夫,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对他的伪善的追踪是戏剧的主要线索,他的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伪善。他披着虔诚的外衣,竭力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追求,掩饰充满狂热欲望的灵魂冲动,来迎合资产者处于虚荣的笃信宗教的时尚,赢得赏识,争取信任,从而去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标。然而他苦苦追求的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不是以放弃世俗乐趣为代价,完成灵魂的净化与超越。更不是出于崇高信仰,改变动荡的社会现实,而仅仅是追求世俗生活享受,追求简单需要的满足。所以他的行为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无法获得原谅,反而让他成为了“伪君子”的代表,答尔丢夫也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奥尔贡,他是整部戏情节的中心。他轻信固执,过分虔诚,好走极端。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蠢和傻,他傻的可怜,傻的可笑,傻的可恼。他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对答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竟把骗子当成“圣人”来膜拜。当家人在他面前揭露答尔丢夫的虚伪时,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说辞,反而夸张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答尔丢夫,简直比顽固派还要顽固。

2、桃丽娜,在剧中她虽然只是扮演一个侍女的角色,但是她却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她聪明能干,她身为陪伴小姐的佣人,身份却高于一般侍女;在主人家中她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她不畏强权,正直敢言,表现得“多嘴多舌”;她沉着大胆,是个丫鬟却敢于顶撞;她热心肠的同时也观察敏锐,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答尔丢夫的叵测居心和虚伪。她在剧中的作用是组织力量向骗子开火,促使奥尔贡迅速觉醒。与高贵的主子相比,桃丽娜是作者歌颂的正面人物,在她身上集中表现了莫里哀的民主精神,那就是:低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3、玛丽亚娜,她身为别人的后妈却完全没有后妈的架子,对孩子疼爱有加,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伟大的母爱。同时她也认真地做好了作为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对丈夫和家庭都十分忠诚,面对答尔丢夫的诱惑,她始终不为所动,意志坚定。她又是聪明的,就是因为她的巧施妙计才让奥尔贡看清了答尔丢夫的真面目,让他及时回头。

二、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丰富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创作法则。

“三一律”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伪君子》就是根据这一戏剧规则创作的,全剧共五幕,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天之内发生,情节发生只在奥尔贡家这唯一地点,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2、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除了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外,最主要是从语言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不但令读者、观众发笑,还鲜明地突出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桃丽娜在剧中说道:“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头一个先说别人坏话的人。别人的恋爱还不过是刚刚露出一点苗头,他们总是立刻一把抓住再不放松,赶紧喜洋洋地将这新闻传布下去,并且还要按着他们的意思来改头换面,硬叫人相信根本就是那样经过的。他们拿了自己的彩色硬涂在别人的行为上,然后希望仗着这套把戏,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里不再遭到别人的反对。他们妄想仗着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好行为有一点相似之处,便会使自己的阴险龌龊变成了纯洁无暇,或者把自己受了公众指摘所感到的精神痛苦分出一些让别人去挨受。”在这语言中,桃丽娜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人们的虚伪,从而表现出她聪明、敏锐的性格。

再次,作者还通过舞台布置和动作来表现人物。通过人物夸张性的、富有戏剧性的动作,使人物性格中的戏剧性因子闪现出耀眼的光芒。为了造成强烈的讽刺和揭露效果,作者甚至把答尔丢夫的伪善予以高度的夸张,不但使人物鲜明生动,也使人物成为一种品格的化身,即类型化人物。

3、喜剧手法和闹剧手法密切结合,在嬉笑怒骂中蕴含着严肃的批评精神和社会历史内容。

通过作者的精心设计,戏剧的情节精巧紧凑、层次分明;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对白不禁让人发笑,从而也增强了作品的魅力。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公务员之家

三、现实意义

莫里哀的《伪君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伪善小人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道理——要经常地审视自己。从答尔丢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避苦趋乐,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人心不足蛇吞象,过盛的贪欲最终会导致个体的毁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有了好的就想要追求更好,在利欲面前大多数人都禁不住诱惑,很难控制,人在欲望前总会变得茫然和懦弱,这是人类的共性的同时也是人类的灾难。再次,莫里哀还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像答尔丢夫这样心口不一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像奥尔贡那样,那么容易便被虚伪的外表所蒙骗。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热贡艺术范文篇8

唐卡绘画教学整体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步调的发展进程,前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传统师承教学向现代系统教学的过渡阶段,其模式单纯,进展缓慢,却又客观地继承和延续了藏族美术传统风格技法。后一时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校教学为主体的唐卡美术教学,在充分继承传统特色和在现代教学实际操作中完成教学的办学模式,能发挥二者优势,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四川民族学院唐卡教学的现状

藏族美术教学得到民族高校的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地方资源优势,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共同形成了藏族美术教学形式多样、风格独到的整体局面。四川民族学院对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除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三大构成、中外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外,还将唐卡设置为美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唐卡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唐卡课程在学院美术系仅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开设了唐卡画技法、新唐卡创作、藏族图案设计3门课程。通过对唐卡艺术发展源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技法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唐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审美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中华各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出努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主动地去做传承、保护、发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专业为藏族地区在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人才、技术、社会服务的职能,使课程开设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我校传统唐卡教学中主要以临摹传统唐卡作品为主,由具有传统美术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主持这门课程。设计因地制宜的课程教案,从临摹和赏析经典传统美术作品入手,但目前唐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掌握好绘画的技法,对于理论则很少涉及。现在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几乎是院校毕业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甚少,特别是对唐卡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形式了解不够深入,承担起唐卡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分析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唐卡教学课时有限,在学分制指导计划中只开设54节课,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有多大。54节课要完成一幅唐卡临摹作品,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何况学习的目的,要从构图、造型等方面去学习、借鉴并进行创作,课时的保障是不能忽视的;再次,美术系学生大多数来自内地,对唐卡这种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太了解;最后是日益提高的教学工作要求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矛盾,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新教学手段的采用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唐卡特色课程的教学思路

历史发展规律证明,要建设好唐卡这一特色课程,必须要对其进行梳理,要考虑如何使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学科化。使其艺术面貌、艺术表现空间、艺术档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真正利用好高校人员集中、专业门类齐全、学术氛围活跃等优势,使其在唐卡教学中发挥好的作用。

(一)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唐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修改调整工作,因为这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时间才短短十几年,有很多难点和未知数,因而有待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应随时进行补充,相隔一段时间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思想的教师对现有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做相应的修改调整。从大纲和计划中明确体现出唐卡画内容的传统与创新两大的方面,从而确定教学的方向。

在课程结构和课时分配上进行改革,加强唐卡课程体系的调整,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充分利用四川民族学院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树立特色意识,确定本课程的发展定位。课程的设置紧扣培养目标,着眼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和全面发展。逐步形成教学阶段与环节都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课程设置,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藏族美术与宗教美术进行联系,与我国汉族地区的水墨画和工笔重彩画、与民族化的油画和版画等实行学术对照,在不同画体中,对绘画语汇、审美取向、美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在研究传统唐卡画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中国画工笔重彩设色和用笔秀丽、细密、严谨等表现技巧精华的同时,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新的构图和技法的表现,对唐卡画的构图和技法进行全面比较和研究,调动唐卡画的各种表现技巧,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表现藏区新生活、新风俗。在总体上既不失藏族绘画的基本格调,又不失传统唐卡规范的元素。这需要我们在唐卡画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让学生应用已学习的唐卡表现技法结合中国工笔画技法,融合现代绘画工具材料创作以表现现代藏区生活为题材的唐卡绘画作品。结合现代藏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生活,利用唐卡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和现代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在传统唐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新唐卡作品。

一方面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去了解体验藏区的生活,为创作做好铺垫。在实践环节,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具有丰厚文化背景的藏民族聚居区,依托学校科研处、图书馆、康巴文献馆等大量的资源对该课程的开设提供的有利条件,以道孚、甘孜、德格三县为艺术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写生与创作。这样,学生的实践练习既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指导,同时也能受到浓郁的藏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学生无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给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一定的时间,到藏区文化艺术相对深厚的地方去深入体会。比如青海的艺术热贡之乡——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那里的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也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大体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包含了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石雕4种艺术形式。在当地从事唐卡制作的艺人非常多,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让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去领略藏区风情,品味热贡文化,体验唐卡绘制,拜当地的民间艺人为师,将民间的绘画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完善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积极举办学术讲座,有计划地邀请省内外从事藏族美术研究的知名学者、社会名人来校讲学,指导教学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短同其他民族高校的差距,建设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加强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其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专长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育相匹配。”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唐卡画中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技法特色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引导教师互相促进和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对唐卡画的认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画种的手法,丰富唐卡画的表现语言。在今后的建设中应认真分析本课程与其他民族高校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热贡艺术范文篇9

关键词:俄罗斯钢琴艺术;风格特征;俄罗斯钢琴教育

一、俄罗斯钢琴艺术演奏学派及其风格特征

在20世纪世界钢琴乐坛上,俄罗斯钢琴乐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一)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总体特征。关于学派划分我们所提到比较能被认同的三方面:第一,从创作角度来讲,本民族要有相当数量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第二,从二度创作来讲,要有一批诠释本民族作品风格的本土演奏家;第三,从教学层面看,要有能培养世界一流钢琴家的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学院(因为从教学角度能贯彻本学派的学术观点等)。毫无疑问,俄罗斯在这三个方面都是一流的,是世界范围内没有争议的学派,这个学派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并且影响深远。苏联有着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丰厚的土壤上培育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钢琴家,这个对20世纪有影响力的学派,主要依靠由安东•鲁宾斯坦与埃西波娃所创立的俄罗斯演奏艺术流派,并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融汇了欧洲各国优秀的钢琴艺术,依靠音乐学院的严格训练,由5位音乐大师的艺术成果及其教学成就构成了以伊贡诺夫、戈登威泽尔、法因贝格、涅高兹•海因里希、尼古拉耶夫(Nikolayev,1878—1942)五人为代表的五个学术门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钢琴家。他们五大门派之间逐渐求同存异,相互靠拢,最终趋向一致。其特点是激情充沛.思维敏捷。声音响亮。(二)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风格特征。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产生离不开19世纪长期居住在圣彼得堡的费尔德、亨泽尔特、列舍蒂茨基等外国钢琴家的教学活动,以及安东•鲁宾斯坦、尼古拉•鲁宾斯坦、埃西波娃等俄国钢琴家的教学实践,这些钢琴家为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又涌现出了布鲁门费尔德、西洛迪、尼古拉耶夫等钢琴家,他们秉承了前辈钢琴家的演奏传统,从而使俄国钢琴学派的演奏传统得以继续发展。真正影响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美学思想的钢琴家应该是安东•鲁宾斯坦、李斯特、列舍蒂茨基等人,他们在演奏与教学中的特色已经完全融入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美学观念之中。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也是影响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美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在演奏中充分发挥钢琴音色的强弱对比和色彩变化,追求钢琴性能的极致表现与钢琴声音的人声化,促进了传统俄国钢琴学派演奏技巧的成熟。列舍蒂茨基将其独特的歌唱性音色纳入了他的教学之中,他在教学中追求演奏技巧和优美音色的扎实训练,成为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重要特色。如果说传统俄国钢琴演奏学派是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中心,形成了以安东•鲁宾斯坦、莱合蒂茨基、埃西波娃、尼古拉耶夫为核心的钢琴教学梯队.那么现代俄国钢琴演奏学派则以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中心。形成了以伊贡诺夫、戈登维瑟、涅高兹、芬伯格四人名字命名的钢琴教学门派,他们培养了许多钢琴演奏家,推动了俄国钢琴演奏学派的发展。

二、俄罗斯钢琴教育研究

俄罗斯是世界闻名的钢琴教育大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等,促使俄罗斯钢琴教育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俄罗斯,不论是音乐院校还是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都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音乐表现与内心感悟世界相结合,传承传统文化与推广先进教学理念相结合,重视精英教育和专题研究。1.教育机构、教学模式与特点。俄罗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层次很高,教师大多都以中老年为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音乐素养全面。在俄罗斯,专业钢琴教育注重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他们认为技巧是工具,是手段,都是为音乐表现力而服务的。2.课程安排。俄罗斯音乐学院很多,课程全由主管音乐教育的文化部统一规定,倡导用精品教学来培育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俄罗斯专业钢琴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例如本科阶段,不仅安排了钢琴专业课,同时还设置了伴奏课、重奏课、双钢琴课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且每学期、每学年设置的课程都不一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授课形式也灵活多变,不仅有单独的辅导,也有音乐大师班的教学,且课程配比具有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保持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3.教学方法。俄罗斯的钢琴教学方法也颇具特色,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斟字酌句,实行精品教学。教师时常与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挚爱或对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美好回忆,以此感染学生的情绪,并运用这些伟大的艺术佳作来燃烧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4.教材。在俄罗斯,教材的选用也颇具特色。俄罗斯的钢琴教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学派特点,如舒曼的《童年情景》《少儿钢琴曲集》这些都是很适合儿童钢琴学习的好教材。此外,俄罗斯儿童学习的钢琴曲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们更加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俄罗斯,学生并不是为练琴而练琴,而是通过练琴使自己回归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结语

俄罗斯钢琴教学善于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们通过自主体验,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探讨、分析与总结,为以后能自己进行实际教学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会鼓励学生多观看音乐会,多举办音乐会,通过学习借鉴他人优点与自我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慧珊.试论俄罗斯钢琴音乐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4,09.

[2]韦佳佳,白云.19世纪俄罗斯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J].艺术教育,2014,04.

[3]李文吟.俄罗斯钢琴教育漫谈[J].当代音乐,2015,02.

热贡艺术范文篇10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