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39:49

取保候审范文篇1

1.格式取保候审决定书

┌──────────────┐┌─────────────────┐

│××××公安局│.│××××公安局│

│取保候审决定书(存根)│.│取保候审决定书│

│×公预字第号│.│×公预字第号│

│男│.│我局正在侦查的犯罪嫌疑人___│

│犯罪嫌疑人______女__│.│_因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住址____________│字│刑事诉讼法》第__条第__款之规定│

│单位及职业_________│.│,决定对其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应当│

│取保原因__________│.│接受保证人____的监督或者交纳保│

│取保时间__________│.│证金____元。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

│批准人___________│第│审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保证人___________│.│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

│住址____________│.│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

│单位及职业_________│.│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

│保证金___________│号│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承办人___________│.│。│

│填发时间__________│.││

│填发人___________│.│(公安局印)│

││.│本证已于_年_月_日_时向我宣布。│

│年月日││被取保候审人____│

└──────────────┘└─────────────────┘

2.说明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本格式是公安机关使用的取保候审决定书。

取保候审决定书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凭证文书。它是根据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而制作的,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合法依据。

取保候审决定书既适用于对未被拘留、逮捕关押的犯罪嫌疑人直接采取取保候审,又适用于对已经被拘留、逮捕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因此,在制定决定书时,应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情况,填写相应的法律条文。

取保候审范文篇2

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同意,并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受羁押的情形下,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最缓和的一种,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中既可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又起着保障人权,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取保候审的立法不尽完善,它的司法运作并不尽人意,还存在一些亟待改革完善的问题。一、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现状(一)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过低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是指在决定和实施取保候审过程中,所依法采取的保证方式,能否足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传随到,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而起到的制约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二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来,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无视法律,肆意违反法定义务,出现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候审后逃之夭夭,使得刑事诉讼无法继续进行的违法现象,尤其是一些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逃跑,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实际情况说明,保证制度尚存在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显得保证效力过弱。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对少数犯罪分子的放纵,另一方面却导致司法机关过分倚重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逮捕制度的谦抑原则的贯彻,难以从最大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所以,应当从根本上解决保证制度欠科学,制约性不强的问题。(二)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亟待修订赔偿法与之衔接,程序还欠规范取保候审转化逮捕是指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予逮捕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作了基本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四)项规定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逮捕的四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2条第(一)项也作了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的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的条件是与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法定条件并存的独立适用条件。①但司法机关执行起来却十分为难,除非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否则,单纯对取保候审转化逮捕就不敢采用。原因在于司法机关怵于引起错捕赔偿诉讼。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二)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一个实体性错捕的赔偿标准。而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转化逮捕属于程序违法性逮捕情形,国家赔偿法至今对此没有规范。但审判机关审理这种逮捕索赔案件,仍以有无犯罪事实这一实体性赔偿标准来进行评判,不管是因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规定而转化逮捕,只要是证据不合起诉条件不起诉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判决无罪的案件,就认为是错捕,得予赔偿,以审判标准代替逮捕标准。(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范围小,总体适用率不高,羁押是常态《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单纯看这一规定,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该条款中“社会危险性”的标准较为含糊,司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往往作扩张性理解。对于那些安全性能不十分确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其逃跑、妨碍侦查、审判,往往从职业观念上倾向于实施拘留、逮捕,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在实践中采用的比例极小,而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事事必拘留、案案必逮捕”,审前羁押已成为一种惯例,造成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例外的司法现状。(四)由于适用条件与司法投入不对等,实际使用监视居住刑事强制措施极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完全相同,法律对其根本未作任何区别,导致司法机关在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选择适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相比,其投入的公权力较大。如果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两种情形之一的,采用监视居住,那么公安机关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效果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效果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取保候审要比监视居住适用起来更方便、司法成本更低。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优先选择的,可能就是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导致监视居住的使用频率较低。(五)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方式不规范一是取保候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人保和财保两种,且两者只能择其一。但实践中,有些地方对有些案件采取人保和财保并用的方式,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另外在具体适用人保和财保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保证金的没收操作不规范,关于保证人的责任问题规定对保证人的约束力不大等问题。二是变相的监视居住被大量使用。现行的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居住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住处;另一个是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该条文规定的住处和指定的居所是一种选择关系,而且是住处优于指定的居所。这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原则和例外的关系”。但在司法实践当中,由于指定居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有利于讯问犯罪嫌疑人,也有利于司法机关顺利侦破案件,故司法机关不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固定的住处,绝大多数的监视居住,一律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即在办案单位内部设立的“办案点”或指定的宾馆、招待所执行,犯罪嫌疑人24小时有人看守,一举一动全在办案人员的监视之下,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时监视居住的严厉程度犹甚于拘留和逮捕,形成变相羁押的局面,有违立法本意。(六))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在实践中,“取而不保”现象时有发生。保证人通常是被保证人的近亲属,即使是在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藏匿或者逃逸时,出于亲情关系,保证人不会或者不会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保证人串通被保证人藏匿或者逃逸以逃避法律处罚的现象。而即使出现串通、潜逃的情况,也没有证据证明有串通的行为,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无法得以处罚。现行法律对没有按照履行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处罚力度不够,除《刑法》第310条规定的行为对保证人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外,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或未尽保证义务的仅仅以罚款作为处罚措施,因而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履行保证义务。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策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取保候审的改革很难一蹴而就。为此,笔者提出取保候审完善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一)近期目标1、完善办理取保候审程序,加强对当事人的生活能力、环境情况,人格状况的调查取证,增设听证程序,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取保候审听证制度,除了减少取保候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令决定过程更为公开和透明,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也可以消除当事人对决定机关司法不公的猜疑。2、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工作的法律监督。事实上,由于未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致使整个监督活动显得非常滞后,监督力度严重不够,所以,应该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案件审批的监督权。3、加强检查,明确责任,不断规范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为保障取保候审的依法正确执行,公、检、法三机关内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像检查其他政法工作一样,定期对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形成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办理取保候审的执法人员办关系“保”、人情“保”,进行受贿索贿、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建立和健全公、检、法三机关人员“办保”责任制,错“保”追究制。4、建立和完善取保候审案件审批制度。对司法机关审批取保候审申请的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限制。即将司法机关在审查取保候审的申请后的处理权限制度化、具体化、公开化。建立健全“办案人提出意见,集体讨论,领导审批”层层把关的审批制度,对有可能影响案件诉讼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尽可能不采用这一措施。(二)长期目标1、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1)明确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禁止条件,纠正取保候审的随意性。(2)明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的期限虽然规定为12个月,但是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总和期限为12个月,或是各机关各自期限为12个月并不明确,从立法精神来理解,总和期限应为12个月。为了更充分保护被取保候审的人,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纠正取保候审期限过长,司法机关不及时结案的问题,进一步防止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以及继续危害社会的问题。(3)加强对被取保人的的监管措施。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法定义务,可以考虑规定单独构成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应增加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所负的责任,追究其潜逃罪。如何解决保证人不履行义务或防止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通,而弃保和潜逃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并不难,除了要强化保证人的责任、制定保证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加强执行机关监督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保险”即由两个或多个保证人同时提供担保的方式,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的规定,即除了监督人为保证人外,可以增加由与监督人、被取保人能相互制约、能履行监督义务的另一个人为保证人,该保证人的保证义务与第一保证人应略有不同,主要起监督第一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作用,当然,如果第二保证人监督不力,则也将面临着和第一保证人连带受罚的危险。(4)明确保证金限额,刑事诉讼法应确定保证金的上限和下限。为确保保证金制度目的的实现,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来确定各地不同的保证金额。在确定保证金额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被控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保证金额应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状况,在案情相似的情况下,被保证人生活困难的,保证金可以适当减少,反之亦然;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情况。(5)取保候审的监督。这里所指的监督并非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在执行过程的监督,而是指广义上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定监督、党政机关、社会各团体及公民个人对取保候审决定及执行的监督。建立这种监督机制有力于防止非法决定取保候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非法行为以及能及时发现被取保人及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行为,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2、法院统一行使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国家安全机关都是国家的追诉机关,追诉犯罪是它们的职责,因而它们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时候就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追诉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因而决定的时候就难免会带有倾向性。法院是中立的机构,不会将自身利益牵涉进来。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决定以及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提出异议,实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3、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保释制度是西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为被羁押待侦查或审判的人提供担保,保证按照指定的日期出庭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是英美法系特有的一项主要以保护人身自由为目的的程序法制度,由于它的理论来自无罪规定原则,反映人权保障的共同需要,并且可以节约国家为羁押所需的必要财政开支及管理资源,逐步被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并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我国的法律受大陆法系影响深远,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吸收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华,修改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同时,建立保释制度也是防止不必要的羁押,保证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权有效行使的必要手段。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是诉讼经济原则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当修改有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受案机关变更取保候审为其他强制措施时,原取保候审即自动解除,无需办理解除手续;对于继续采取取保候审的,自受案机关受理之日计算期限,除保证方式等情况发生变化外,不必重新办理手续:至于取保候审届满仍未解除的,势必造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措施状态不好界定的两难局面,对此应作出补充规定,自动解除或失效。

取保候审范文篇3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现状

(一)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过低

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是指在决定和实施取保候审过程中,所依法采取的保证方式,能否足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传随到,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而起到的制约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二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来,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无视法律,肆意违反法定义务,出现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候审后逃之夭夭,使得刑事诉讼无法继续进行的违法现象,尤其是一些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逃跑,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实际情况说明,保证制度尚存在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显得保证效力过弱。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对少数犯罪分子的放纵,另一方面却导致司法机关过分倚重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逮捕制度的谦抑原则的贯彻,难以从最大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所以,应当从根本上解决保证制度欠科学,制约性不强的问题。

(二)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亟待修订赔偿法与之衔接,程序还欠规范

取保候审转化逮捕是指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予逮捕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作了基本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四)项规定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逮捕的四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2条第(一)项也作了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的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的条件是与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法定条件并存的独立适用条件。①但司法机关执行起来却十分为难,除非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否则,单纯对取保候审转化逮捕就不敢采用。原因在于司法机关怵于引起错捕赔偿诉讼。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二)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一个实体性错捕的赔偿标准。而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转化逮捕属于程序违法性逮捕情形,国家赔偿法至今对此没有规范。但审判机关审理这种逮捕索赔案件,仍以有无犯罪事实这一实体性赔偿标准来进行评判,不管是因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规定而转化逮捕,只要是证据不合起诉条件不起诉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判决无罪的案件,就认为是错捕,得予赔偿,以审判标准代替逮捕标准。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范围小,总体适用率不高,羁押是常态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单纯看这一规定,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该条款中“社会危险性”的标准较为含糊,司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往往作扩张性理解。对于那些安全性能不十分确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其逃跑、妨碍侦查、审判,往往从职业观念上倾向于实施拘留、逮捕,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在实践中采用的比例极小,而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事事必拘留、案案必逮捕”,审前羁押已成为一种惯例,造成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例外的司法现状。

(四)由于适用条件与司法投入不对等,实际使用监视居住刑事强制措施极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完全相同,法律对其根本未作任何区别,导致司法机关在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选择适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相比,其投入的公权力较大。如果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两种情形之一的,采用监视居住,那么公安机关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效果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效果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取保候审要比监视居住适用起来更方便、司法成本更低。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优先选择的,可能就是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导致监视居住的使用频率较低。

(五)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方式不规范

一是取保候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人保和财保两种,且两者只能择其一。但实践中,有些地方对有些案件采取人保和财保并用的方式,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另外在具体适用人保和财保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保证金的没收操作不规范,关于保证人的责任问题规定对保证人的约束力不大等问题。

二是变相的监视居住被大量使用。现行的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居住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住处;另一个是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该条文规定的住处和指定的居所是一种选择关系,而且是住处优于指定的居所。这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原则和例外的关系”。但在司法实践当中,由于指定居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有利于讯问犯罪嫌疑人,也有利于司法机关顺利侦破案件,故司法机关不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固定的住处,绝大多数的监视居住,一律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即在办案单位内部设立的“办案点”或指定的宾馆、招待所执行,犯罪嫌疑人24小时有人看守,一举一动全在办案人员的监视之下,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时监视居住的严厉程度犹甚于拘留和逮捕,形成变相羁押的局面,有违立法本意。

(六))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

在实践中,“取而不保”现象时有发生。保证人通常是被保证人的近亲属,即使是在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藏匿或者逃逸时,出于亲情关系,保证人不会或者不会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保证人串通被保证人藏匿或者逃逸以逃避法律处罚的现象。而即使出现串通、潜逃的情况,也没有证据证明有串通的行为,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无法得以处罚。现行法律对没有按照履行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处罚力度不够,除《刑法》第310条规定的行为对保证人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外,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或未尽保证义务的仅仅以罚款作为处罚措施,因而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履行保证义务。

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策略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取保候审的改革很难一蹴而就。为此,笔者提出取保候审完善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完善办理取保候审程序,加强对当事人的生活能力、环境情况,人格状况的调查取证,增设听证程序,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取保候审听证制度,除了减少取保候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令决定过程更为公开和透明,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也可以消除当事人对决定机关司法不公的猜疑。

2、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工作的法律监督。事实上,由于未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致使整个监督活动显得非常滞后,监督力度严重不够,所以,应该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案件审批的监督权。转3、加强检查,明确责任,不断规范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为保障取保候审的依法正确执行,公、检、法三机关内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像检查其他政法工作一样,定期对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形成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办理取保候审的执法人员办关系“保”、人情“保”,进行受贿索贿、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建立和健全公、检、法三机关人员“办保”责任制,错“保”追究制。

4、建立和完善取保候审案件审批制度。对司法机关审批取保候审申请的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限制。即将司法机关在审查取保候审的申请后的处理权限制度化、具体化、公开化。建立健全“办案人提出意见,集体讨论,领导审批”层层把关的审批制度,对有可能影响案件诉讼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尽可能不采用这一措施。

(二)长期目标

1、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1)明确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禁止条件,纠正取保候审的随意性。

(2)明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的期限虽然规定为12个月,但是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总和期限为12个月,或是各机关各自期限为12个月并不明确,从立法精神来理解,总和期限应为12个月。为了更充分保护被取保候审的人,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纠正取保候审期限过长,司法机关不及时结案的问题,进一步防止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以及继续危害社会的问题。

(3)加强对被取保人的的监管措施。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法定义务,可以考虑规定单独构成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应增加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所负的责任,追究其潜逃罪。如何解决保证人不履行义务或防止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通,而弃保和潜逃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并不难,除了要强化保证人的责任、制定保证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加强执行机关监督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保险”即由两个或多个保证人同时提供担保的方式,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的规定,即除了监督人为保证人外,可以增加由与监督人、被取保人能相互制约、能履行监督义务的另一个人为保证人,该保证人的保证义务与第一保证人应略有不同,主要起监督第一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作用,当然,如果第二保证人监督不力,则也将面临着和第一保证人连带受罚的危险。

(4)明确保证金限额,刑事诉讼法应确定保证金的上限和下限。为确保保证金制度目的的实现,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来确定各地不同的保证金额。在确定保证金额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被控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保证金额应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状况,在案情相似的情况下,被保证人生活困难的,保证金可以适当减少,反之亦然;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情况。

(5)取保候审的监督。

这里所指的监督并非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在执行过程的监督,而是指广义上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定监督、党政机关、社会各团体及公民个人对取保候审决定及执行的监督。建立这种监督机制有力于防止非法决定取保候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非法行为以及能及时发现被取保人及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行为,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法院统一行使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国家安全机关都是国家的追诉机关,追诉犯罪是它们的职责,因而它们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时候就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追诉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因而决定的时候就难免会带有倾向性。法院是中立的机构,不会将自身利益牵涉进来。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决定以及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提出异议,实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3、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取保候审范文篇4

(一)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过低

取保候审的保证效力是指在决定和实施取保候审过程中,所依法采取的保证方式,能否足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传随到,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而起到的制约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二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来,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无视法律,肆意违反法定义务,出现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候审后逃之夭夭,使得刑事诉讼无法继续进行的违法现象,尤其是一些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逃跑,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实际情况说明,保证制度尚存在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显得保证效力过弱。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对少数犯罪分子的放纵,另一方面却导致司法机关过分倚重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逮捕制度的谦抑原则的贯彻,难以从最大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所以,应当从根本上解决保证制度欠科学,制约性不强的问题。

(二)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亟待修订赔偿法与之衔接,程序还欠规范

取保候审转化逮捕是指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予逮捕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作了基本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四)项规定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逮捕的四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2条第(一)项也作了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的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转化为逮捕的条件是与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法定条件并存的独立适用条件。①但司法机关执行起来却十分为难,除非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否则,单纯对取保候审转化逮捕就不敢采用。原因在于司法机关怵于引起错捕赔偿诉讼。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二)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一个实体性错捕的赔偿标准。而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转化逮捕属于程序违法性逮捕情形,国家赔偿法至今对此没有规范。但审判机关审理这种逮捕索赔案件,仍以有无犯罪事实这一实体性赔偿标准来进行评判,不管是因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规定而转化逮捕,只要是证据不合起诉条件不起诉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判决无罪的案件,就认为是错捕,得予赔偿,以审判标准代替逮捕标准。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范围小,总体适用率不高,羁押是常态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单纯看这一规定,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该条款中“社会危险性”的标准较为含糊,司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往往作扩张性理解。对于那些安全性能不十分确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其逃跑、妨碍侦查、审判,往往从职业观念上倾向于实施拘留、逮捕,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在实践中采用的比例极小,而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事事必拘留、案案必逮捕”,审前羁押已成为一种惯例,造成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例外的司法现状。

(四)由于适用条件与司法投入不对等,实际使用监视居住刑事强制措施极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完全相同,法律对其根本未作任何区别,导致司法机关在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选择适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相比,其投入的公权力较大。如果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两种情形之一的,采用监视居住,那么公安机关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效果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效果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取保候审要比监视居住适用起来更方便、司法成本更低。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优先选择的,可能就是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导致监视居住的使用频率较低。

(五)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方式不规范

一是取保候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人保和财保两种,且两者只能择其一。但实践中,有些地方对有些案件采取人保和财保并用的方式,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另外在具体适用人保和财保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保证金的没收操作不规范,关于保证人的责任问题规定对保证人的约束力不大等问题。

二是变相的监视居住被大量使用。现行的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居住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住处;另一个是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该条文规定的住处和指定的居所是一种选择关系,而且是住处优于指定的居所。这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原则和例外的关系”。但在司法实践当中,由于指定居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有利于讯问犯罪嫌疑人,也有利于司法机关顺利侦破案件,故司法机关不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固定的住处,绝大多数的监视居住,一律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即在办案单位内部设立的“办案点”或指定的宾馆、招待所执行,犯罪嫌疑人24小时有人看守,一举一动全在办案人员的监视之下,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时监视居住的严厉程度犹甚于拘留和逮捕,形成变相羁押的局面,有违立法本意。

(六))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

在实践中,“取而不保”现象时有发生。保证人通常是被保证人的近亲属,即使是在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藏匿或者逃逸时,出于亲情关系,保证人不会或者不会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保证人串通被保证人藏匿或者逃逸以逃避法律处罚的现象。而即使出现串通、潜逃的情况,也没有证据证明有串通的行为,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无法得以处罚。现行法律对没有按照履行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处罚力度不够,除《刑法》第310条规定的行为对保证人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外,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或未尽保证义务的仅仅以罚款作为处罚措施,因而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履行保证义务。

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策略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取保候审的改革很难一蹴而就。为此,笔者提出取保候审完善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完善办理取保候审程序,加强对当事人的生活能力、环境情况,人格状况的调查取证,增设听证程序,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取保候审听证制度,除了减少取保候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令决定过程更为公开和透明,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也可以消除当事人对决定机关司法不公的猜疑。

2、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工作的法律监督。事实上,由于未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致使整个监督活动显得非常滞后,监督力度严重不够,所以,应该规定检察院对取保候审案件审批的监督权。3、加强检查,明确责任,不断规范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为保障取保候审的依法正确执行,公、检、法三机关内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像检查其他政法工作一样,定期对取保候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形成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办理取保候审的执法人员办关系“保”、人情“保”,进行受贿索贿、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建立和健全公、检、法三机关人员“办保”责任制,错“保”追究制。

4、建立和完善取保候审案件审批制度。对司法机关审批取保候审申请的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限制。即将司法机关在审查取保候审的申请后的处理权限制度化、具体化、公开化。建立健全“办案人提出意见,集体讨论,领导审批”层层把关的审批制度,对有可能影响案件诉讼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尽可能不采用这一措施。

(二)长期目标

1、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1)明确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禁止条件,纠正取保候审的随意性。

(2)明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的期限虽然规定为12个月,但是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总和期限为12个月,或是各机关各自期限为12个月并不明确,从立法精神来理解,总和期限应为12个月。为了更充分保护被取保候审的人,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纠正取保候审期限过长,司法机关不及时结案的问题,进一步防止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以及继续危害社会的问题。

(3)加强对被取保人的的监管措施。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法定义务,可以考虑规定单独构成犯罪;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应增加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所负的责任,追究其潜逃罪。如何解决保证人不履行义务或防止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通,而弃保和潜逃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并不难,除了要强化保证人的责任、制定保证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加强执行机关监督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保险”即由两个或多个保证人同时提供担保的方式,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的规定,即除了监督人为保证人外,可以增加由与监督人、被取保人能相互制约、能履行监督义务的另一个人为保证人,该保证人的保证义务与第一保证人应略有不同,主要起监督第一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作用,当然,如果第二保证人监督不力,则也将面临着和第一保证人连带受罚的危险。

(4)明确保证金限额,刑事诉讼法应确定保证金的上限和下限。为确保保证金制度目的的实现,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来确定各地不同的保证金额。在确定保证金额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被控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保证金额应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状况,在案情相似的情况下,被保证人生活困难的,保证金可以适当减少,反之亦然;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情况。

(5)取保候审的监督。

这里所指的监督并非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在执行过程的监督,而是指广义上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定监督、党政机关、社会各团体及公民个人对取保候审决定及执行的监督。建立这种监督机制有力于防止非法决定取保候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非法行为以及能及时发现被取保人及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行为,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法院统一行使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国家安全机关都是国家的追诉机关,追诉犯罪是它们的职责,因而它们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时候就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追诉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因而决定的时候就难免会带有倾向性。法院是中立的机构,不会将自身利益牵涉进来。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决定以及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提出异议,实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3、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取保候审范文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法定人(或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申办取保候审手续。

现将有关资料附后,请依法予以核准。

附:1、委托书复印件1份

2、有关资料份

取保候审范文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法定人(或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申办取保候审手续。

现将有关资料附后,请依法予以核准。

附:1、委托书复印件1份

2、有关资料份

取保候审范文篇7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五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五十六条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五十七条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五十八条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五十九条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六十条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有保证人的,还应当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义务。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六十一条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个刑事责任的,变更、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退还保证金。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六十二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取保候审;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条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监视居住手续。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一条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二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三条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四条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七十五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九十三条需要解除取保候审的,由原决定机关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三条在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案情变化及时解除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后满十日前,执行机关应当通知原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四条需要解除监视居住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

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在变更的同时,原强制措施自动解除,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释解)

本条是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的规定。

一、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

由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这两种强制措施在实际执行中一旦被采取就难以撤销,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长期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既不利于案件及时终结,也不利于打击犯罪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有损于法制的权威和严肃性。为此,本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六个月。"这个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计算的最高期限。

取保候审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动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但是这种限制还是很宽的,只是不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保证随传随到,不得妨碍办案,对其正常生活并无影响,取保候审期限相对长些,不会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这种规定有利于与犯罪作斗争。刑事诉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阶段。如果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累计不得超过12个月,则取保候审期限较短,不足以保证有充足的办案时间。如果该期限是指三机关累计的期限,实践中也不便于操作,三机关之间如何分配取保候审期限的问题无法解决。如果前一机关将取保候审的期限使用完毕,后一机关就无法再继续使用,这实质上是剥夺了后一机关使用取候审的权力。因此,本条关于取保候审期限的规定是指公、检、法三机关每一机关有权决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各为12个月,不是指三机关累计的期限共计12个月。

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办理案件,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后又被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累计计算,不能重新计算。

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重新计算。

监视居住的时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比取保候审严厉,在时限上规定比取保候审短些并不影响侦查活动的开展。而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只要尽职尽责,在6个月的期限内通常能完成对案件的调查取证、审查起诉、法院审判工作,作出相应的处理。从另一方面来说,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为6个月也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抓紧时间开展工作,提高办案效率,加快办案速度。监视居住期限届满10日前,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这不但可以增强执行机关的责任心,而且也可以督促原决定机关做好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准备,防止监视居住超期限。此外,决定机关在接到通知后,对于是否解除监视居住以及应当作出何种处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通知决定机关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即可,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监视居住的案件,也可以采用法律文书的形式通知。

二、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因此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继续进行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得不断。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定期限,公安司法机关应抓紧有限的时间进行工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应当积极开展侦查活动,收集证据,而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并且,如果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新的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证据,则应当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作出变更或者解除。监视居住限制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区域,是一种比较严厉的强制措施,但公安司法机关不能因此就放松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更不能中断对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使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解除

本条规定,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据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

1.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恢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2.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法律规定的期限具有约束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应当自觉遵守。,:一旦法定期限届满,必须立即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限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并有义务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人民检察院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检察长决定。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并向犯罪嫌疑人宣读,由犯罪嫌疑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保证人的,还应当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义务。解除取保候审时,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3条规定:"需要解除取保候审的,由原决定机关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

在办案实践中,原决定取保候审机关需要解除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时,应当由办案部门制作《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书、通知书,并且及时通知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由派出所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在《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中首先要用简练的文字阐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理由、依据以及取保候审的时间、保证人的情况,如果是以保证金担保的,要说明交纳保证金的数额。然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情况,阐明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和依据。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要根据嫌疑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叙述。因撤销案件而解除取保候审的,要说明撤销案件的理由,如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因对犯罪嫌疑人作其他处理(如劳动教养、少管等)而解除取保候审的,要说明案件事实已查清,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依法已作其他处理等。对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批准解聊取保候审的,应当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并通知执行取保候审理的派出所。

[填写说明]

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

1."犯罪嫌疑人"栏:填写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姓名,写犯罪嫌疑人在户籍上注明的常用姓名;性别,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在"男"、"女"上打勾或划线;年龄应写公历实足年龄。

2."住址"栏:填写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填写经常居住地。

.3."单位及职业"栏;填写犯罪嫌疑人的所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其在某行业从事的具体工作。

4.''''"解除原因"栏:填写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

5."解除时间"栏;填写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具体时间(年月日)。

6."批准人"、"办案人"、"填发人"栏:分别填写本文书的批准人、办案人、填发人的姓名。

7."填写时间"栏;填写制作本文书的具体时间(年月日)。

二、第二联(副页)

(一)首部

1.标题,依次写明以下事项:

(1)制作文书的机关名称,即"公安局",

(2)文书名称(另行起),即''''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

(3)在文书名称下另行起标明"(副页)''''''''字样,

2.文书编号,即"字()号"。文书编号的内容和顺序为:

(1)制作文书的公安机关的简称,通常是把公安机关名称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字作简称,如:天津市公安局简称为"津公";

(2)制作文书的公安机关具体业务部门的简称,通常是把业务部门名称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字作为简称;

(3)文书名称简称,通常是把文书名称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字作为简称,本文书可简称为"解保";

(4)年度,在括弧中填写本文书的年度,如:"(1998)",

(5)序号,即本类文书年度内发文排列序号,一般是从1号开始逐次排列。

(二)正文

1.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情况。依次填写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取保候审原因和取保候审日期。表述为;"XXX因X.X于X年X月X日被取保候审"。

2.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在"现因"之后的空白处填写解除取保候审原因,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如需拘留、逮捕而解除取保候审的,应填写犯罪嫌疑人具体的犯罪事实如盗窃、抢劫等;如因取保候审条件消失而决定收监的,应填"疾病治愈"、"哺乳期已满"等,如作其他处罚的,应填"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等,如因撤销案件而解除取保候审的,应填"不构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等,如因保证人撤回保证书或不能履行担保义务而撤销取保候审的,应填"保人不愿继续担保"、"保人死亡"等等。

3.最后写明解除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表述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我局决定解除对其的取保候审。"

(三)尾部

依次填明以下事项:

1.制作本文书的时间(年月日),

2.制作本文书的公安机关公章应端端正正地加盖在制发时间的年、月、日中间,俗称"掩年盖月"。

3.被取保候审人填写本文书的宣布日期并签字或盖章。表述为"本决定书已于年月日向我宣布。"

三、第三联(正页)

本联的内容与制作方法与第二联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

1.首部中去掉"(副页)"二字。

2.正文的抬头写被取保候审人的姓名。

3.内文主要为决定内容。写明解除取保候审的内容和法律依据,表述为:"现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我局决定解除对你的取保候审。"其内容的填写可参看第二联正文。

四、第四联(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

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一)首部

文书名称为"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联相同。

(二)正文

1.抬头写保证人姓名。文书编号的填写与前几

2.被取保候审人的基本情况,表述为:"我局于一年一月一日决定取保候审的,男(女),岁,"在其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写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

3.说明解除取保候审事项。在"现因,我局决定解除对其的取保候审,并解除你的担保义务。"其中的空白处填写解除取保候审的原因。解除取保候审原因的填写同第二联。

(三)尾部

依次填明以下事项:

1.制作本文书的时间(年月日);

2.制作本文书的公安机关公章应端端正正地加盖在制作日期的年、月、日的中间,俗称"掩年盖月"。

五、四联之间

在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四联文书之间的骑缝处,应以大写汉字写明文书编号(文书编号应与本文书的文书编号相同),并在编号上加盖"公安局骑缝章";不要在骑缝处加盖公安局的公章,以免将公章上的国徽断开。

办案部门认为需要解除监视居住时,应当制作《呈请解除监视居住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呈请解除监视居住报告书》时应当首先写明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的理由、依据、时间以及执行监视居住的委托单位等情况,然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阐明解除监视居住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其内容和制作方法与《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基本相同。《呈请解除监视居住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取保候审范文篇8

本文首先概述了取保候审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介绍了我国关于取保候审方面的立法情况,找出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即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取保候审在具体适用上较为混乱;完善的取保候审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建立,法律也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的救济权利。然后,介绍了美、英、日等一些外国的保释制度,以及他们的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并通过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相比较,找出了他们的共同点及不同点。他们的共同点是性质相同、目的相同、申请适用的主体相同、取保方式相同、附加条件基本相同。而不同点是理论基础不同、适用范围不同、适用对象所有不同、决定机关不同、有关变更与撤销保释的规定不同、能否救济不同。通过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外国的保释制度本身也不尽完备,但其在保证刑事诉讼制度正常运转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有必要借鉴外国在这方面的做法,以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借鉴美、英、日等国做法,采取排除式立法体例,明确取保候审范围,使之不致过于宽泛,且宜于操作。2、人民检察院内部设立一个“批保”部门,与人民法院一起行使取保候审决定权,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刑侦部门为具体执行机关。具体执行机关有权对取保候审决定提出异议、实行监督。审批机关可依执行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做出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的决定。同时法律在明确规定取保候审期限的同时,应要求公安机关原则上要在取保期间审结案件。3、建立完善的取保候审监督制约机制与救济体系。

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适用于:(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作为强制措施的一种,九六年以前的原刑诉法对此仅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九六年修订后的刑诉法对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取保主体、取保方式、取保期限、保证人的条件与义务以及被取保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承担的义务等做出明确规定,增加了可操作性。这对于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是个很大的进步,有利于加快我国刑事诉讼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但勿庸讳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刑诉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符合强制性与社会危险性大小成正比的诉讼法理。但问题在于第二款的规定过于宽泛,又没有相应的细化标准,难免会导致公安、司法机关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决定是否用采取保候审时完全依据主观判断,而这些判断往往因脱离客观实际而出现偏差,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极大的侵害。这也与我国还未切实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有关。虽然立法上规定的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很广泛,但因没有相应的操作标准,加之公安人员还未完全确立无罪推定的思想,对于那些安全性不能十分确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愿做一些细致的调查工作,而是将他们视为有罪并予以羁押以防万一。

(二)取保候审在具体适用上较为混乱。主要存在下述弊端。(1)刑诉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这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避免各机关受本部门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多适用财产保,少适用或不适用人保现象的发生。但因检察机关有权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自侦案件适用取保候审,却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容易造成工作中的脱节,加大机关的工作量,并且不利于检察机关对被取保人的监督。另外,在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适用取保候审时,就会出现决定权与执行权不分的情况。由于法律未规定相应的监督措施,难免会发生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2)对取保候审的期限,刑诉法规定为12个月。这12个月究竟是三机关的共用期限,还是三机关的“独立适用期限”呢?法律对此未做出规定,有关司法解释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如果是前者,假设公安机关用完了12个月的期限,就无异于剥夺了检、法两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的权力;如果是后者,取保候审期限将长达3年,明显与立法初衷相违背。(3)实践中取保方式带明显的倾向性,财保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于有些单位干脆对人保置之不理,专门适用财产保证,即“拿钱换人”,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庭经济窘迫,或犯罪情节轻微的不能取保候审,而富裕者用区区千余元即换回人身自由。

(三)完善的取保候审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建立,法律也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的救济权利。实践中,能否适用取保候审,完全由办案人员决定,虽然最后要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但这种审批多是形式。法律也未规定检察机关对取保候审的具体监督措施,因而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决定权几乎不受限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应被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在外,而那些符合取保条件的人却被关押的现象。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在被没收保证金,保证人被处以罚款的情况下,法律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保证人相应的救济权利,如申请复议、要求复查等,就可能出现违法不当没收保证金和错误罚款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不利于全面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保证人的合法权益。

二、外国保释制度概述

保释在外国刑事诉讼中被普遍采用,它是指被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而获取释放的制度。保释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保证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以及减少关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费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单行法或刑事诉讼法典中对保释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此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较为相似,但又有很大区别。

英国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首次确立了保释制度,明确规定了被羁押人享有申请保释不予羁押的权利。该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纷纷确立了这一制度。如美国联邦宪法第8条修正案、英国的1976年保释法、日本刑诉法第88条到第98条都有对保释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纵观这些条文,我们发现,虽然各个国家不同属一个法系,历史背景、政治条件、法律文化也各异,但在保释制度上却具有较大的共性。

首先,外国的保释制度都是作为羁押的配套设施而存在的,保释以羁押为前提,无羁押则无保释。其次,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无罪推定原则,即法律允许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在外,是归还他们应有的自由权利而不是重新赋予他们自由。保释权在西方作为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还与沉默权密切相关。这是保释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三,保释制度适用时间较为灵活。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到羁押时起,到判决生效之日止,都存在保释问题。最后,关于保释的适用范围,各国规定得都较为宽泛,这是因为在外国,保释普遍被视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英国保释法和日本刑诉法均采取排除式立法体例,即明确规定几中不予适用的情形,除此之外均可适用保释。在美国,所有司法区对除死罪外的轻罪被告人都适用保释,对死刑、重罪被告人适用保释与否,有些法律规定不予适用,大多数州则规定由法官或司法官酌情决定。因而,在外国,一般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罪和重大犯罪除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交纳保释金、具结或提交保证人的方式获得保释。其中,交纳保释金是实践中采用的主要取保方式。对于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也可以适用不交纳保释金的自我具结和提交保证人的方式获得保释。

除此之外,各国的保释制度还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交纳足额保释金的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通常是:保证在诉讼的任何阶段随传随到;保证在保释期间不再犯罪、不影响证人、不妨碍本案或其它案件的审判。如果违反了其中任何一项规定,则会导致没收全部或部分保释金、撤销保释并逮捕被取保人,甚至对被取保人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以犯罪论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决定撤销保释的决定,大都由法官作出。而法官依据法律规定或自由裁量权对被拘禁者作出是否适用保释的决定时,通常会受到严格的司法审查。同时,法律还赋予检察官和被告人对法官保释决定的申请复议与上诉权,使保释制度在体制上更加完备,有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防止法官滥用职权行为的发生。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外国保释制度之比较。

(一)相同点。我国的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妨害侦查、不逃避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与外国保释制度相比,二者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性质相同。保释和取保候审都不是刑事诉讼中的必经程序,而是对某些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条件地不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制度。2、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再次犯罪或有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3、申请适用的主体相同。根据各国法律规定,有权申请适用保释或取保候审的主体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以及辩护律师。4、取保方式相同。即都采用财产保和人保(具结、他人提供保证书)两种形式。在实践中,多采用财产保,在少数情形下采用具结或他人担保方式。财产保和人保一般不同时采用。5、附加条件基本相同。如被取保人必须随传随到,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或隐匿罪证,不得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行为等。6、保证金的确定原则相同。即都是根据犯罪性质、情节、证据的证明力、被告人的经济状况、主观恶性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来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在美国,许多基层法院事先拟定一份与犯罪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的保释金表格,法官就根据指控的罪行与表格所列的金额“对号入座”,执行起来非常方便。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应当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

(二)不同点。除上述相同之处外,两者在下述几个方面存有较大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外国保释制度给予符合保释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羁押的权利,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切实贯彻。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人在被最后定罪之前都应被视为无罪。从理论上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利并不因被指控犯罪而丧失,因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法院定罪之前应当是自由的。而且仅当这种自由可能会严重妨害诉讼的正常运行或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时,它才会受到限制。保释制度正是基于无罪推定的理念,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将本属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自由权利归还他们,充分体现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功能。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也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但这项原则并不构成取保候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这一点从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就可看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中,第一项是针对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没有必要予以羁押的。第二项主观色彩较浓,缺乏可操作性。“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标准是什么?完全由司法工作人员依据主观判断自行决定。实际操作中,通常对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除此之外,从严适用取保候审。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仍被关押在看守所内。另外,取保候审还可以适用于不能在法定侦查、审查起诉期内结案,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这部分犯罪嫌疑人在法定侦查、审查起诉时被羁押,说明他们不具备取保候审条件。那后来为什么又可以适用呢?原因在于公安、检察机关未能在法定侦查、审查起诉期内结案,不得不对犯罪嫌疑人更换另一种强制措施。否则,公安、检察超期羁押嫌疑人将构成违法行为。因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完全建立在无罪推定原则的基础上。理论基础的不同,是外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最大的区别。2、适用范围不同。从表面上看,我国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较外国保释的适用范围大。如英国保释法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被告人无权获得保释:(1)被指控犯有叛国罪的;(2)逃犯;(3)有与所控罪行相同的前科;(4)曾被保释而未按时到庭受审者。除此之外的被告人均可获得保释。总的来说,在外国,保释一般不适用于死罪或重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我国刑诉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从6个月到死刑。也就是说,对死罪、重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也可适用取保候审。因而从法律条文上看,取保候的范围较保释的范围宽泛。但实际上,公安机关除对一些轻罪和逮捕后有特殊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外,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很少适用取保候审。3、适用对象有所不同。保释的适用对象必须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取保候审的适用不以羁押为前提,无论是在押的还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4、决定机关不同。在英、美、日等国家,羁押权和保释权统一于治安法院或地方法院的法官。在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均有权决定适用取保候审,而且,各机关做出的取保候审决定,不受其它机关约束。5、有关变更与撤销保释的规定不同。在日本,如果被告人有刑诉法第9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法官可以依据检察官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保释。保释还可能因为被告人被判决监禁以上刑罚而失效。在撤销保释时,法官可以作出裁定没收全部或部分保证金。《美国1984年联邦保释改革法》第3148条规定:“违反任何一项释放条件的人,应当撤销保释,决定羁押,并以藐视法庭罪起诉。”在英国,如被保释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到庭,除没收保释金、撤销保释外,还可以逮捕被保释人,以潜逃罪论处。我国刑诉法规定应当变更与撤销保释的情形有:(1)被取保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不逮捕可能发生社会性危害的;(2)有疾病和哺乳自己婴儿的条件消失的。对于有上述第一项情形的被取保人,没收其全部或部分保证金,如保证人有过错,还应追究保证人的法律责任。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并不必然导致逮捕,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区别情形,选择或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6、能否救济不同。在日本保释的撤销是

法官依据检察官的申请或依职权作出的,这种撤销保释的决定必须附加理由并且允许上诉。美国保释法也明确规定检察官、被告人有权对释放或羁押裁定申请复议与上诉。这样,就把法官的保释和撤销保释的裁定置于当事人监督之下防止法官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同时,也使保释制度更为科学、完善。但在我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权对取保候审决定表示不服。

四、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

本文第三部分将外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作了一番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保释制度虽然本身也不尽完备,但其在保证刑事诉讼制度的正常运转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外国在这方面的有关作法,笔者认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应遵循以下思路:

(一)借鉴英、日、美等国做法,采取排除式立法体例,明确取保候审范围,使之不致过于宽泛,且宜于操作。比如立法可以明确规定对除死罪、重大犯罪(结合刑法有关标准)、有相同前科、逃犯等之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可适用取保候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诉法保障人权的作用。同时立法还应规定取保候审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一项基本诉讼权利,以切实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实践证明,只有确立无罪推定的理论基础,取保候审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外国保释制度均规定保释由法官或司法官决定,并严格实行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有助于适用法律的统一,实现法律的公正。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第一,人民检察院内部设立一个“批保”部门,与人民法院一起行使取保候审决定权,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为具体执行机关。具体执行机关有权对取保候审决定提出异议、实行监督。审批机关可依执行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做出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的决定。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又能够合理利用司法资源,确保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第二,法律在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制度期限的同时,应要求公安机关原则上要在取保期间审结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办过取保手续,到检察机关就无需再办此手续,以此避免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复取保。在取保方式上,应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选择,不能强行要求其采取某一种保证方式。在保证金的确定上,应根据犯罪的性质、有无前科、主观恶性大小、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收取保证金、保证人的罚款,并负责被取保人在取保期间的监督工作。这样规定有助于统一适用法律,促进公检法三机关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的取保候审监督制约机制与救济体系。刑诉法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均有权适用取保候审的规定,违背了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因此,有必要对取保候审权力加以制约。具体方式建议如下:对审批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内部批保部门)做出的取保和撤销决定不服的,具体执行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应有权要求审批机关复查并说明理由。如果对复查决定不服,还可以向上一级审批机关申请复核,该复核为最终决定。在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决定的执行。参照外国保释制度立法,我国法律应赋予当事人对取保决定不服的救济权,具体表现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自己符合取保条件而公安机关不予取保的,有权在收到《不予取保候审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审批机关申请复议;对没收保证金或处以罚款的决定不服时,被取保人或保证人有权在收到《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或《罚款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审批机关申请复议。鉴于此种复议是一种刑事执法的补救措施,该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

①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二版。

②周其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专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三版。

③李忠诚著:《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取保候审范文篇9

1.格式保证书

保证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住址、与被保证人的关系;如果是单位作保的,应写明单位名称、负责人姓名、与被保证人的关系、住址)

被保证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住址)

×××(被保证人姓名)因×××××(写明案由)一案被×××(司法机关名称)立案侦查。保证人×××愿意担保×××(被保证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时听候司法机关的传唤。

此致

××××(司法机关名称)

保证人:×××(签字)

×年×月×日

2.说明

取保候审范文篇10

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法律使用弹性大,违规收取保证金等情况时有存在,我们在进一步的查找原因

的同时,更需要着力的完善取保候审的途径,正确落实取保候审,从而更好的打击一切违法罪犯活动。

关键词取保候审保证人保证金依法办案监督制约

取保候审,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确进行而使用的一种强制措施。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尚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并应采取措施加一解决。

一、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但在适用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影响了刑事

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使这一强制措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干扰和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从而也

暴露了立法和司法中的种种问题。

1、法律适用弹性大,我国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根据此规定精神,取保候审仅适用于罪行轻微,不够逮捕条件或者罪该逮捕,但由于某种原因不宜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但由于此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宽泛,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标准不确定,完全由办案人员依据主观判断自行决定,主观色彩较浓,这些判断往往因脱离客观实际而出现偏差。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通常对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但也有的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对于一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

、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本不应该适用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也适用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适用随意性和盲目性,直接为结案、证人作证、案件质量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致使被取保候审者在解除羁押后潜逃、翻供、串供,诱使证人翻证等情况屡屡发生,一些案件不得不被搁浅。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本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些办案机关却把握较严,没有采取这一措施。从而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羁押期与刑期“倒挂”的现象,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正形象。实际情况说明,取保候审存在严重缺陷,不是以

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对少数犯罪分子的放纵,另一方面却导致司法机关过份倚重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逮捕制度的谦抑原则的贯彻,难以从最大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

2、一保了之无人管。我国刑诉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且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根据此规定,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只是弄事诉讼的一个环节,绝不能作为一种结案方式,对被取保候审者“一保了之”。一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即中断了对案件的继续侦查,甚至对于检察机关退加补充侦查的案件也如此,对案件不闻不问,在收集证据,查清事实上未有任何进展。由于不及时补充侦查或拖着不补致使取保期内无法结案,导致案件不了了之。有的机关任凭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且期限届满后,不作任何规定,使犯罪分子逃避了应有的法律打击。

3、人保财保同时用。刑诉法第五十三条、两高两部《关于取保候若干个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同时使用保校正人和保证金保证。但在保证方式的适用上,多数办案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优先选择保证金保证,且往往在收取保证金之后,又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下人。在他们看来,收取保证金可以缓解、弥补办案经费的不足,但又担心保证金约束力软化被取保候审者不遵守有关义务性规定而使案件向不利方向演变,于是为保险起见,只好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人保、财保同时使用,搞所谓“双保险”,给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增加约束力量。在司法实践

中,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并用的情况比较常见。

4、违规收取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保证金与办案机关挽回国家和集体经济损失、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退赃没有直接关连。因此,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取保候审者未违反有关义务规定,在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如刑事诉讼阶段发生变化时,受案机关决定继续以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不再重新收取保证金。有的办案机关在保证金的收取上,并未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险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因素,来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而任凭办案人主观确定,有的甚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讨价还价”,很不严肃。在保证金的没收、退还上,程度不规范,没收乱,往往借故不退还。事实上保证金大都没收多,退还的少。有的办案机关不考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不问其是否违反义务性规定,而以传呼唤不到位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等理由,任意下达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拒绝退还保证金。有的办案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即不申请解除,也不对保证金作出处理,成为变相没收。

5、保证责任难履行。刑诉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保证人应履行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保证人在出具保证书后,应在办案人员的主持下,由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者履行对保手续,并将期领回。在取保候审时,虽然履行了取保手续,落实了保证人。但有的保证人却不能正常履行保证义务,某些保证人明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遵守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却不及时报告或事后才报告,故意放纵或变相支持被保证人逃避法律追究,使取保候审形同虚设,出现了“取而不保”的现象。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传唤时不到案,甚至脱逃、躲避侦查和审判,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对于保证人未尽保证责任的认定和处罚,又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证人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罚款和刑事责任。但罚款的处罚过轻,罚款的幅度依照“两高两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为1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较低的罚款,以及实践中罚款无法到位,难以制约保证人,

使得一些保证人无视保证义务。保证人因取保候审的适用而进入刑事司法程序,其违反保证义务就是妨害刑事诉讼,在处以罚款嫌轻,而又不足以追究刑事责任时,就应实施司法拘留,但刑事诉讼在立法上的疏漏没有规定司法拘留。并且在以保罪名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也缺乏明确规定,对于那些包庇,窝藏被保证人的,尚可以包庇、容藏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又不能充分体现保证人违反法定义务这一特性。另外,司法实践中保证人违反法定义务较多的是疏于监督,造成被保证人逃匿,却又无法以玩忽职守罪这一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等等,针对违反保证法定义务而构成犯罪的多样情况,立法上缺少一个完全体现本质特征的统管的罪名,司法机关不便操作。因此,办案机关在处理时往往打击不力。

6、决定机关自执行。刑诉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规定,取保候审由公检法三机关根据案件的情况依法作出,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既是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也是是否违反法定义务的确认机关。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各办案机关大都没有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做到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的分离,而是“各家唱各家的戏”,自己决定,自己执行。公安机关警力有限、操作程度相对繁琐及公检法三机关在保证金归属问题上的不同想法,使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的规定丧失了立法价值。公安机关对保证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大多不闻不问,特别是对于检察、审判机关作出的取保候审规定,更是不负责任。并且,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适用取保候审,就会出现决定权与执行权不分的情况,而且法律未规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发生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在所难免,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权威。

二、取保候审用不当的原因多样

1、利益执法不严。尽管中央就司法机关吃“皇粮”作出规定,对罚没款实行“收支两条线”。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不能很好保障司法机关办案经费正常开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激励司法机关多交罚没款弥补办案经费缺口,仍然或明或暗地沿袭办案经费补助与罚没收入挂钩的作法,于是为求生存和发展,司法机关受利益驱动执法的现象仍较普遍。罚没款的多少成为关系到整个司法机关,每个办案部门乃至干警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反映在取保候审问题上,就是多收保证金可以多上交,多上交又可以多返还。这样,人保、财保两种保证方式并用、重复收取保证金、不退还保证金、保证金由各家自行收取等违反刑诉法规定的作法,也就容易滋生蔓延。

2、人情干扰偏离轨道。作为司法机关来说,对适用取保候审问题上诸多不严格执法现象的出现,主要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勿容置疑的是,现阶段执法环境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确有明显距离。执法过程中,大量存在来自各个方面的说情风、关系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更是“无案不说情”。人情干扰使取保候审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一些办案机关在人情干扰下不注重严格把握取保候审条件,对不应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并对取保候审者降格处理。

3、立法欠缺不易操作。对取保候的期限,刑诉法规定为12个月。但这12个月究竟是公检法三机关的“共用期限”,还是公检法三机关的独立适用期限,刑诉法对此未作规定,有关司法解释也规定的比较含糊,导致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做法各异,使办案人员和群众对法律产生模糊认识,不利于取保候审规定的贯彻执行。取保候审的解除也缺少可操作性,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取保候审的解除有三种情形:一是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二是因变更其他强制措施而缓解;三是因届满而解除。解除取保候审应当由原决定的司法机关作用,通知公安机关执行。但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司法机关只作决定不管解除,主要表现为,案件由一程序进入另一程序,受案机关对原取保候审决定变更强制措施,往往不通知原决定机关予以解除;有的原决定机关接到受理机关的通知后,不办理解除手续;也有取保候审届满后,决定机关既不办理解除手续;也不变更强制措施,听之任之,等等。此外,尽管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从立法原意看,“执行”不仅包括收取和管理保证金、作出没收或退回保证金的决定,作出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作出没收或退回保证金的决定,作出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而且包括考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考察保证人是否履行义务性规定。但是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并未规定考察权是归属于执行机关还是决定机关。这一立法上的疏漏,导致“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进行”的规定流于形式,而在实践中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这些总理2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办案机关怠于执行,执法不严,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够合理,不太科学的问题,导致司法机关执行不方便。

4、监督制约尚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能否适用取保候审,完全由办案人员决定,虽然最后要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但这种审批多是程序要求,刑诉法也未规定对取保候审的监督措施。因此,公检法三机关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决定权几乎不受限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应该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在外,而那些符合取保条件的人被羁押的现象。与些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条件的变化,也缺乏及时,有力的监督。如有的被取保候审者伤愈、病愈应变更强制措施却不及时变更,导致被取保候审以种种借品擅自长期外出或脱逃,逃避法律的追究。凡此种种,严重动摇公众对法治的信心期望。

三、着力完善适用取保候审的途径

针对前取保候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取保候审制度正确实施,必须修改完善刑诉法,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打击犯罪。

(一)端正办案指导思想,克服利益驱动影响。正确适用取保候审,必须端正办案指导思想,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上的观念,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案,自觉维护活动的权威。要摒弃不当适用取保候审是办案经费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成熟思想和多搞取保候审、多收保证金、随意没收保证金等错误行为,真正使执法活动不受到利益驱动影响。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精神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让司法机关吃足“皇粮”,不再走“以案养案”的路子。司法机关还要敢于、善于抵制和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执法的干扰,要在认真审查案情,全面把握条件的基础上,

公正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公证做出对取保候审者的处理意见。准确地使用取保候审,确保不出差错。

(二)修改刑事诉讼法律,明确取保候审范围。对取保候审范围,建议在立法上作出根本上性和许可性规定,以增强取保候审的操作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取保候审这项强制对打击犯罪和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作用。

1、对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作出禁止性规定,一般不得办理取保候审:(1)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2)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3)流窜作案的;(4)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5)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6)可能逃跑、自杀或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7)一人犯有数罪的;(8)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9)其他有碍侦查、起诉、审判情况的。

2、对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作出许可性规定,可办理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而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嫌疑的;(2)可能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予逮捕不起诉、审判嫌疑的;(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4)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5)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在法定的侦查、起诉、审判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查的;(6)已提出上诉的共同犯罪中的被告人,有的在一审审宣判羁押已达到或超过判刑期的;(7)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三)建立完善救济途径,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刑诉法应赋予当事人在取保候审申请被驳回或取保候审被撤销时的救济权。即犯罪娣人、被告人认为自己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而不被取保的,或取保候审不应撤销而被撤销的,有权在收到《不予取保候审决定书》或《撤销取保

候审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向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决定机关请求复核。该复核决定为终局决定。为严格实行取保候审决定权与执行权的分离,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取保候审体系加以调整。将取保候审决定权统一由

人民法院行使,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取保与否。公安机关为具体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可依公安机关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以罚款。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取保和撤销取保

决定不服的,公安机关可将不服决定的事由书面报请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复查并说明理由。如果对复查决定不服,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核,该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在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决定的执行。这样既有利于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当分离的原则,又能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加强监督制约,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取保候审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四)正确适用取保候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1、准确把握取保候审条件,严格审批手续。对符合刑诉法第五十一条第(一)、(二)项规定,可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准确把握。对必须取保候审的,应严格审批手续,先由案件承办人写出报告,经集体讨论通过,报主管领导批准。从程序上、制度上保证取保候审的正确实施。未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手续,任何人都无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2、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被取保候审者有妨碍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办案机关应及时惩处。对有逃跑、毁灭证据及其他妨碍刑事诉讼活动,情节严重的应及时逮捕,从重处罚。对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如系同种罪,应当加重处罚,如系异种罪,应当数罪并罚。

3、严肃查处保证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利用取保候审,有意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后,让期逃跑、藏匿,或者参与翻案活动,应当以包庇罪追究保证人的弄事责任。对不履行保证人义务,以不作为方式影响诉讼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保证人,应处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4、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执法人员。对玩忽职守,致使不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的法律或行政责任。对徇私舞弊,明知是不应当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予以保释,情节严重的,应按徇私舞弊惩处。贿赂的,应实行数罪并罪。非如此,不能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正确实施。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