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2:21:09

轻声范文篇1

[内容]

“动弹”的“弹”应该读dàn,还是tán?两位语文教师看着一张试卷上所给的这两个读音,都拿不定主意。还有各地的试卷上和各种练习册的“看拼音,写汉字”的项目中,常出现guījǔ、mócèng这些题目。这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轻声教学很不重视。“动弹”的“弹”读tan,“规矩”的“矩”和“磨蹭”的“蹭”都应该读轻声。而这些,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都不是很清楚。

有一张小学毕业试卷的“看拼音,写汉字”中有“bàochóu”一题,许多学生没按出卷者的意图写了“报仇”,究竟算不算对?批卷老师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才知道“bàochóu”的汉字本该写作“报仇”;而“报酬”,拼音则应写作“bàochou”。其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参考书》的《说明》中就已经说明了,可是还出现“bàochóu”这样要求学生写出“报酬”的题目。可见忽视轻声教学的严重程度。语文教师常说,学习普通话最难的是区别平舌音(声母z、c、s的)字和翘舌音(声母zh、ch、sh的)字、前鼻韵母in、en的字和后鼻韵母ing、eng的字,因为一些方言中根本就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韵母(或虽有,但与普通话不一致)。我觉得一个字是读平舌音还是翘舌音,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是有规律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字)。可是普通话里一批口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却没有什么规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未能全面彻底解决轻声词的问题”(注),所以要掌握这一批轻声词是不容易的。

有的教师认为,一个音节不读轻声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第一,有一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例如:地道(dao),是真正的、纯粹、实在、够标准的意思,是形容词;而地道(dào),则是在地上挖成的交通坑道的意思,是名词。再如“大方”、“是非”、“兄弟”中的第二个音节读不读轻声,意思就不同。第二,小学生唱读,原因·之·一是低年级教师忽视了轻声教学。不少学生朗读起来,很少有轻声,特别是把助词“的、地、得、着、了、吧、吗、呢、氨一律误读为第一声。有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给她在幼儿班的孩子讲故事,说到“妈妈”,总是māmǎ她以为这样好听,其实旁人听起来觉得很别扭。要根治学生唱读的毛病,必须从一年级抓起,办法·之·一就是重视轻声教学。否则,如果到中、高年级再来纠正,就会劳而无功。近十年,我校先后三个班的学生都是由我从四年级教到他们毕业。“漂亮”这个词,学生一律误读为piàoliàng,直到小学毕业,他们中的有些人都没有纠正过来。可见“轻声”教学实在轻视不得。一个双音节词是不是轻声词,不能想当然。方言中的许多轻声词在普通话里都不读轻声。例如:江淮方言江都话、吴方言常州话中的“现在”的“在”读轻声,而普通话中则不读轻声。因此,一个双音节词是不是轻声词,应该经常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

注:见徐世荣先生的《〈审音表〉剖析》一文,《语文建设》1995年第11期第8页。

轻声范文篇2

[内容]

“动弹”的“弹”应该读dàn,还是tán?两位语文教师看着一张试卷上所给的这两个读音,都拿不定主意。还有各地的试卷上和各种练习册的“看拼音,写汉字”的项目中,常出现guījǔ、mócèng这些题目。这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轻声教学很不重视。“动弹”的“弹”读tan,“规矩”的“矩”和“磨蹭”的“蹭”都应该读轻声。而这些,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都不是很清楚。

有一张小学毕业试卷的“看拼音,写汉字”中有“bàochóu”一题,许多学生没按出卷者的意图写了“报仇”,究竟算不算对?批卷老师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才知道“bàochóu”的汉字本该写作“报仇”;而“报酬”,拼音则应写作“bàochou”。其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参考书》的《说明》中就已经说明了,可是还出现“bàochóu”这样要求学生写出“报酬”的题目。可见忽视轻声教学的严重程度。语文教师常说,学习普通话最难的是区别平舌音(声母z、c、s的)字和翘舌音(声母zh、ch、sh的)字、前鼻韵母in、en的字和后鼻韵母ing、eng的字,因为一些方言中根本就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韵母(或虽有,但与普通话不一致)。我觉得一个字是读平舌音还是翘舌音,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是有规律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字)。可是普通话里一批口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却没有什么规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未能全面彻底解决轻声词的问题”(注),所以要掌握这一批轻声词是不容易的。

有的教师认为,一个音节不读轻声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第一,有一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例如:地道(dao),是真正的、纯粹、实在、够标准的意思,是形容词;而地道(dào),则是在地上挖成的交通坑道的意思,是名词。再如“大方”、“是非”、“兄弟”中的第二个音节读不读轻声,意思就不同。第二,小学生唱读,原因·之·一是低年级教师忽视了轻声教学。不少学生朗读起来,很少有轻声,特别是把助词“的、地、得、着、了、吧、吗、呢、氨一律误读为第一声。有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给她在幼儿班的孩子讲故事,说到“妈妈”,总是māmǎ她以为这样好听,其实旁人听起来觉得很别扭。要根治学生唱读的毛病,必须从一年级抓起,办法·之·一就是重视轻声教学。否则,如果到中、高年级再来纠正,就会劳而无功。近十年,我校先后三个班的学生都是由我从四年级教到他们毕业。“漂亮”这个词,学生一律误读为piàoliàng,直到小学毕业,他们中的有些人都没有纠正过来。可见“轻声”教学实在轻视不得。一个双音节词是不是轻声词,不能想当然。方言中的许多轻声词在普通话里都不读轻声。例如:江淮方言江都话、吴方言常州话中的“现在”的“在”读轻声,而普通话中则不读轻声。因此,一个双音节词是不是轻声词,应该经常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

注:见徐世荣先生的《〈审音表〉剖析》一文,《语文建设》1995年第11期第8页。

轻声范文篇3

但中国人会吃饭吗?说这话肯定得罪人,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中国人吃相不雅似乎与中餐一样,闻名于世了。在泰国、澳大利亚等地,中国旅游团游客一般都是被安排在当地档次较低的餐馆进餐,一是旅行社节约成本,另外国人不注重餐桌礼仪也是重要因素。

有人把问题归结于中西餐有别,但看看国内外媒体批评一些国人用餐“衣着随意,高声喧哗,抢菜浪费,满桌狼藉”,就可以看出用餐不文明与吃中餐还是西餐是没有关系的。

也有人说我们餐桌文化的传统就是“热闹”。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上这样写道:“我国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中国是礼仪之邦,饮食礼仪由来之久”。类似这样的阐述不在少数。但我们在将美食佳肴一代一扬光大的同时,把老祖宗的一些优良传统也遗忘的差不多了。

“热闹”不是中餐的文化传统。战国时代就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说法。更早的《礼记》记述了孔子的话“夫礼之初,始于饮食”(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直白地说就是“讲文明有礼貌从吃饭做起”。其中“毋抟饭”(别抢着吃)、毋诧食(咀嚼时不要出声)、毋刺齿(不要边吃边剔牙)等诸多告诫,千年之后似乎还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徐淳)

专家点评

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李柠

餐桌礼仪很丰富,也是非常琐碎的。被调查者列举的不雅观的吃相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般来说,餐桌礼仪包括获取食物要有分寸,点菜和自助餐时都要注意,菜量应以吃完为宜;吃饭喝汤时身体不要发出各种声响;得当地使用东西方各种餐具,不要犯忌讳;还应注意,吃饭中不要喧哗和频繁接听电话。一般讲究的宴会场合,最好把手机置于静音状态,否则像防贼一样接电话,是十分失礼的。

轻声范文篇4

一、轻声与声调的概念

在汉语学中,轻声与声调有着严格的定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一)轻声的定义

1.传统音韵学中是没有轻声这个概念的

“第一次提出‘轻声’概念的是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年)”(厉为民,2006)。赵元任认为:轻音永远是轻读的,也用去声符号(就是不用去声符号,偶尔轻读的,仍用原来声调号)。

2.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根据现代较为科学的声学和语音试验结果,人们更多地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如现行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中,给轻声定义为: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3.轻声与轻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徐世荣认为:轻音与轻声是不同的,轻声是属于声调范畴,而轻音是由音量的强度决定的。

(二)声调的定义

1.声调是超音段音位,声调也叫字调

声调是指贯穿于每个字音的能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形式,它属于超音段音位。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着区别字义的作用。例如:“花”与“华”,“统治”“同志”“通知”与“统制”,“即使”“及时”“记事”“技师”“集市”与“基石”,“实际”“世纪”“事迹”“诗集”与“史记”等在口头上的区别都是由声调的不同来体现的。

2.声调分为四声

南北朝时期声调是以平、上、去、入为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是有四个声调,普通话的这四个音调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但不是平、上、去、入,而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古今声调演变的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3.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声调的演变

声调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与声母的浊音清化及入声韵尾的消失相关联,这是因为汉语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完整的体系,一旦音系内的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其它成分也会相应变化,从而调整音系格局,保持音系内部的协调性。所以,古代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古四声到现代汉语四声的演变。

二、轻声与声调各自产生的原因

(一)轻声产生的原因

轻声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神经上的细微差别的一种语音现象,由于语音本身稍纵即逝的特点,以及现代人构拟古音韵系统的方式和手段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于轻声产生的原因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假想性和无可验证性。即便如此,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区别轻声和声调仍然是必要的和有积极意义的。

1.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中发现,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素。语言学界很多人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轻声的产生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关

我们知道,人的发音器官由口腔、喉头、声带和肺及气管三部分组成。按照肌肉紧张原理,每发一个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块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实验证明,当舌位处在央元音位置时,肌肉的紧张度是最小的,即是最省力的状态。声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单元音韵母在轻读时或多或少地向央元音e移动。因此,人们认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减轻发音器官的紧张和疲劳,或为了省力,在能让对方听明白的情况下,把双音节的后一个音节发得又轻又短。

3.语言美感的需求产生了轻声

人们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要求诗必押韵,词必合辙,使语言或婉转悠扬,或跌宕起伏。轻声的出现,使语音轻重交替、起伏有致,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二)声调产生的原因

1.上古汉语声调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

中外学者在讨论汉语声调起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是“汉语声调源于韵尾说”。声调源于韵尾,是说早期汉语不是靠音高,而是靠辅音韵尾来区别意义的,音节的高低是韵尾的伴随特徽。后来韵尾简化消失,音节原来的次余特徽音高才作为韵尾消失后的补偿手段成为具有辨义功能的声调。由于历来对平声和入声起源问题的争论较少,所以主张声调源于韵尾的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探求上声和去声的起源上。目前在中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是:上声源于某一韵尾,去声源于-s尾。

2.汉语其声调是后起的

从亲属语言来看,与汉语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如羌语、嘉戎语至今没有声调,根据古藏文、缅文资料,古代藏语、缅语也没有声调,藏缅语言声调的形成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辨义功能由弱到强的过程。由此可以设想,汉语与之类似,其声调也是后起的。

三、轻声与声调在汉语中各自的作用

(一)汉语中方言的轻声不会影响对词义的理解

在汉语方言中,同一组词是否运用轻声不会影响我们对词义的理解。例如:“漂亮(piàoliang)”念成“piàoliàng”,“爸爸(bàba)”念成“bàbá”,“妈妈(māma)”念成“màmá”,“石头(shitou)”念成“shitu”等等。因此,现代汉语中一小部分能够起区别词义、词性等作用的轻声词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了。

(二)汉语中是否用轻声可能会影响词性及词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徐世荣先生就从轻重音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轻声(或重音)可以区别词、词义或词组。

1.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

(1)名词变为动词:活动huódòng(名词)

学校广场上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活动huódong(动词)

你得经常活动才行。

(2)动词变为名词:运气yùnqì(动词)

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运气yùnqi(名词)

你真是运气。

(3)形容词变读轻声后成为名词:对头duìtóu(形容词)

这件事,你做得很对头。

对头duìtou(名词)

他俩是死对头了。

2.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孙子sūnzǐ(名词)

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zi(名词)

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指儿子的儿子。)

兄弟xiōngdì(名词)

他们兄弟俩可好了。(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范文篇5

关键词:轻声唱法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在歌唱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声、真声大声喊唱,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并且到了一定程度声音很难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那么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采用“轻声”教学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轻声训练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的健康,又能医治受伤的声带,使其恢复能力。著名的歌剧女高音金克·米兰诺在介绍她的声乐学习过程时说,她的老师从不允许她把声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练习都是用小声去唱,这种方法对她有显著效果。柯威介绍说:“轻声是测验和练习母音的一种技法,可以用来纠正各个母音不良的发声状态。”威尔认为,轻声可以改善读字不清,大声的轻声应该在八至十尺远的地方仍能听得清楚。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说,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均衡的发声机能。我国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采用“微声”唱法,训练出很多国内著名的歌唱家,他们不仅能唱好民歌,也能演唱难度相当大的西洋歌剧咏叹调。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讲道:“我经常小声为学生做示范,尤其是为高声部的学生做示范时,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总是努力将喉咙打开唱轻声。这样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很高的声音。”

实践证明:轻声唱法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在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它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很快找到声音的位置。它是把难学的声乐技巧化繁为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一种训练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将“轻声唱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哼唱”

哼唱练习很容易获得假声和混声,对声区的统一有很大的帮助。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使声音逐渐变竖、变圆、变集中,使集中的声音往头腔里输送,以求获得进一步的头腔共鸣。

练习要求:首先尽量把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用一种擤鼻涕的感觉来带着哼,尽量找到“晕呼呼”的感受。其次,笑肌要提起,自然的面带微笑。喉咙要自然放松、打开,喉结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再次,要在横膈膜有力的支持上哼唱,全身要通畅,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向下叹着唱。最后,在正确的哼鸣下,再带入其他母音,要求在带入其他母音时,一定要注意其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支点等均要与哼鸣相同,包括声音走动的方向、路线、感觉要一致。交替使用张口和闭口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把声音的集中点保持在头腔的最高部位。如果歌唱者在哼唱一个长音时,肌肉是放松的,能把下巴慢慢地放松下来,直到口慢慢地张开,而对哼唱时形成的声音共鸣不会有任何的干扰,这也可以作为对正确哼唱和正确共鸣的一种测验。

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反复练习,一直到开口音正确了,然后才能将哼鸣抽掉。由于哼唱用力较小,声音较轻,声音一直回旋在鼻腔和鼻咽之间,因此便于体会鼻腔和鼻咽腔的共鸣。在做哼唱练习时,喉头一定要放松,上胸要放松,气息要自然深沉而有控制。一旦有了鼻以上的共鸣感,就要将这种感觉慢慢地过渡到a、e、i、o、u几个元音上去。要记住哼声唱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往鼻咽以上的眉心处集中而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要反复体会,反复练习,才能体会和找到真假声结合的自然歌唱状态。哼声唱不论高低、强弱都要带有靠前富有穿透力的自然头声,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衔接自然、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哼唱的好处是使喉咙自由与放松并防止喉音。如果整个声音通道不是处于全然的放松状态,就不能把声音唱好。

用“恩”字做哼唱练习时,可使前鼻腔硬腭之上感到震动而软腭前部扯紧。“恩”字位置较靠前,用这个位置歌唱表现为轻型女高音色彩。用“昂”字哼唱,可打开鼻咽腔,使硬腭后部软腭感到震动,共鸣点适中,鼻、咽、胸三腔同时感到震动,声音色彩比较明亮,为典型的抒情女高音色彩。用“翁”字哼唱,如:中、东、雍等字,喉位降低,软腭打开更大,舌根产生震动,胸腔共鸣增多,发声时有较暗的声音色彩,这种声音为戏剧性声部所特有。莱莉·彭斯在《谈歌唱》一书中曾说:“我用哼音歌唱许多音阶和练习曲,这种练习对我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阶段:“小声唱”

在哼唱的基础上,使声音慢慢地出来,采用小声唱,使声音容易集中,歌唱者不紧张,不疲劳,思想也相对的集中,思维也会活跃,有利于主观的控制和正确状态的形成,以及使气息能够合理地运用。学生通过可自己发声的反馈,去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在此阶段,严禁大声歌唱,树立起正确的小声唱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调理出舒适、优美、光彩的、规范化的音色,而后通过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唱出清晰、明亮、轻松的小声来,这也是声音训练的基础。

小声唱,可以避免学习声乐中的大声喊叫的毛病,并且也能解决高音唱不上去的问题,对声音的统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小声歌唱可以对吐字不清有很好的帮助;对歌唱的感情有很好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做小声唱的练习,急于求成,对老师的要求充耳不闻,从而在声乐学习道路上,耽误了时间,走了弯路。教师要给学生强调轻声歌唱的好处,用道理去说服他们。

第三阶段:“假声唱法”

每个人都能发出轻而微弱的假声,假声的音量和力度都很微弱,声音效果虚弱纤细,与唱歌音响有一定的距离,但绝不可忽视了它的独立作用。歌唱者在演唱高音的时候,常常出现发紧、发憋的现象,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练习发假声的机能。没有假声,就不会练出来正确的半声唱法,也得不到真假混合的大声,也就不会用头声歌唱,表现力也必然很差。

重视练习掌握和运用假声这一发声技巧,它会给歌声的高位置带来夺目的光彩,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练习时要注意的是:在嘴前、舌头上发出像蚊子似的假声,这是靠提喉、挤卡发出的虚声,这种声音只能单独存在,形成真与假很不协调的音色,不能掺入过渡到头声中产生真假混合的声音,从而导致声乐学习的失败。这就需要在学习时一定要分清歌唱中所要求的正确的假声。假声的唱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嘴前哼出来的极其微弱的细声,另一种是喉包里发出的小筒状的声音。我认为第一种唱法是不科学的,第二种唱法是科学的。那么如何辨别发假声的好与坏呢?我们只能从感觉和唱出的音色上来辨别。正确的假声发源地在震源体上,通过很薄的声带边缘和少量的气息抚摩着声带发出的小振频的声音来。应该明确指出,假声并不是假声带所发出的声音,它绝不是发声的震源体,它本身也没有调节的能力,发出来的音量很小、很弱。虽然如此,但它还是利用了发声各腔体的作用,在整个歌唱声音中起高位置向导作用。它也是声带机能的一种表现,在全部声音中占百分之二十。唱假声时,声音虽然很小很轻,但绝不消极、被动、松垮,它是建立在有呼吸基础上的假声,而不是无呼吸、有气无力的虚、暗、弱、小的声音。初学者唱假声时喉头容易向上移动,这时候要引导学生稳定喉头,加微笑状的感觉使声音进入头腔。在学习者的意念中要做到假声真唱,要以兴奋的、积极的状态,向远处喊人的精神状态去唱。做到唱假不假,假声真唱,唱出来的假声要做到不空、不暗、不虚。要不厌其烦地去练习。正确运用好假声,是声乐训练中能否进入半声、进入头腔突破高音的关键。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注意尽量选用从高到低的练声曲练习,因为这样容易体会头声的最佳位置。有的教师认为男高音没有假声,不需要练习。我认为科学的唱法应该是混声唱法,即“以真声为基础的按比例真假混合唱法”。不论哪个声部,不论男女老少,高低声区都应当是混声,只是比例不同而已。人们对女高音在高声区用混声没有异议,但对男高音也用混声有些疑惑不解,其实,就是男低音也应当是混声。

第四阶段:“半声唱法”

这种唱法是在深呼吸的状态下,保持哼唱状态的同时,增加声带的张力,加强气息的支持,进一步打开喉咙,用一定力度的控制能力来发出半声来,记住在演唱时要用“哼鸣”和“小声唱”的感觉来带出半声唱,否则,声音就会有改变。半声唱只是音量上声音扩大了,其歌唱的感觉并没有变。

首先,在练习渐强的哼唱的同时,仔细体会气息对哼鸣的支点感觉,同时要严格保证大声时的不变和位置的准确,注意气息控制的均匀和声音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练习渐弱的发声中,要仔细体会音量渐弱的发声动作须严格保持不变,以保证声音共鸣位置的准确与气息支持作用的稳定。

再次,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音量可以从中强至中弱进行。巩固以后,可以从弱到强甚至更强的范围中进行练习。要注意,这一阶段的练习一定要加强兴奋感,进一步打开喉咙,在哼唱状态下放大声音,让声音得到头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这种既有气息支持,又有稳定的喉头以及整体共鸣的声音会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练习当中,最好多用“呜”母音练习,练习中加入“呜、淤、依”母音,容易找到通向头腔的通道。由于发“呜”母音时舌位低,软腭和小舌向上拱起,口腔内开度较大,气息能很集中地呼出,因此,容易唱出既丰满又通畅的半声,对打开头腔,由轻声过渡到真声,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轻声唱法的目的。我们既要利用轻声弱声寻找半声的效果,又要重视轻声唱法的基本功,重点抓住“建立正确的轻声歌唱”,它直接关系到轻声练习四个阶段的声音通畅和适应性。解决好“歌唱的喉咙状态”,发出真中掺假、假时藏真、真假混合在一起的甜美圆润、刚柔兼备、易于控制、能强能弱的歌唱性声音。而建立歌唱性的声音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歌唱者较难掌握的一步。

最后,根据学生声音的具体情况,注意适度打开喉咙,体会自然张口往里深吸气时刹那间喉咙的状态和感觉,体会自然深吸气时的瞬间过程,软腭自然上提,舌根下降,喉结下放,喉肌松弛,这时整个身体、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及至共鸣器官都进入了开而放松的歌唱最佳状态,唱出饱满的声音,从而达到“轻声唱法”的目的。

“轻声唱法”作为一种先解决音质、逐步解决音量的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对于歌唱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非常有利。因为歌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正确的歌唱是各发声器官的协调活动的结果,一个器官的兴奋总要伴随着另一个器官的抑制,如果用喊叫式歌唱,全部注意力不由得便集中到声带上,这样,必然使其他一部分发声器官与歌唱器官的神经系统难以形成协调的神经联系,发声器官的协调活动最终难以实现。而用轻声唱歌,则极大地减轻了声带的负担,对于协调各发声器官的活动无疑能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轻声唱法”通过教学实践,证实了它有很多的好处:第一,它可以使声带得到相应的保护,避免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以及过分用力所造成的声带损坏。第二,轻声训练可以自然地使声音里混进假声成分,较容易地找到发高音的位置,增强歌唱时发高音的能力。如果高声区混不进假声,唱高音就会相当困难。第三,轻声训练可以校对歌唱声音的正确与否,可以识别不正确的声音,培养敏感准确的声音辨别能力。因为轻声唱法是用小声去唱,可以用它控制练习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准确性。第四,轻声唱法可以解决声乐学习中大声唱歌、过分用力的毛病,把该放松的肌肉如下巴、喉头等打开、放松。第五,轻声唱法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健康,又能医治受伤的声带,使其恢复能力。通过轻声唱法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地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感觉,对统一声区,解决高音有着明显的效果,对于男高音的“恐高症”也是一剂良药。轻声唱法既适合于美声唱法,也适合于民族唱法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明亮、刘峥著《艺术概论》

轻声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轻声与次轻音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表一和表二共23021条,其中注为轻声词语的有1293条,约占5.6%;这1293个词语中,《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一般轻读、间或重读”或非轻声词的有71个。此外,表一和表二中还有《大纲》注为非轻声的219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则注为轻声或“一般轻读、间或重读”。《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提及次轻音现象。

一、从语音特性和语言实践再认识轻声现象

对于轻声的定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总论部分提出: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由于它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例如:哥哥、婆婆、姐姐、弟弟。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的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后一个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固定读轻声的单音节助词、语气词也不例外,他们的实际轻声调值也要依靠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绝大多数的轻声现象表现在一部分老资格的口语双音节词中,长期读作‘重·最轻’的轻重音格式,使后一个音节的原调调值变化,构成轻声调值。”

对任何一种语音现象的特征分析,不外乎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四个方面。《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总论部分是这样描述的:“从声学上分析,轻声音节的能量较弱,是音高、音长、音色、音强综合变化的效应,但这些语音的要素在轻声音节的辨别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语音实验证明,轻声音节特性是由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构成的。”

(一)先从音高上看,“轻声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调值,变为轻声音节特有的音高形式,构成轻声调值”。对普通话轻声调值(音高变化)的描写,语言学界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常见的是以下四种:

1.阴平+轻声——阴平后面的轻声字读半低调2度;阳平+轻声——阳平后面的轻声字读中调3度;上声+轻声——上声后面的轻声字读半高调4度;去声+轻声——去声后面的轻声字读低调1度。(林涛、王理嘉《语音学教程》,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阴平+轻声——在阴平后面念又轻又短的低调2度,听起来仿佛是轻短的去声;阳平+轻声——在阳平后面念又轻又短的中调3度;上声+轻声——在上声后面念又轻又短的半高调4度,听起来仿佛是轻短的阴平;去声+轻声——在去声后面念又轻又短的最低调1度,听起来仿佛是特别低降的轻短的去声。(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

3.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上声+轻声——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是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宋欣桥《普通话朗读训练教程》,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4.阴平、阳平+轻声——阴平、阳平音节之后的轻声音节读中调3度;上声+轻声——上声音节之后的轻声音节读低调1度;去声+轻声——去声音节之后的轻声音节读低调1度。(胡裕树《现代汉语》)

从区别性的角度来分析,应当是第三种调值更为简明,第二种调值更为详尽。但这只是北京人在生活中的实际调值。中央一级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如果特别强调轻声的话,基本上都是第一种调值,一部分人甚至是第四种调值。普通话并不完全等于北京话,第一种调值作为艺术语言的存在,至少不应算作缺陷,当然更不应算作错误。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北京人在单说双音节词语时,实际往往将其作为降语调的双音节陈述句来发音的,因而轻声的末尾总带有下降的趋势,一些语言学家就将其看成是轻声固有的特征。林焘、王理嘉指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称为中性语调。最常见的中性语调是陈述性的。”在言语交际时,不可能存在脱离语调的所谓词语发音标准,因此,语流中轻声一般都带有下降的趋势,连“上声+轻声”的格式也不例外,如“我的书”等。此种现象在非轻声词中也有,如前面所说的上声在双音节词的末尾实际常读成211;阴平在双音节词的末尾读成大致相当于54的调值等。赵元任曾拟出降语调句子中末一个音节是轻声时的音高,“阴平+轻声”为55+21,“阳平+轻声”为31,“上声+轻声”为41,“去声+轻声”为51+121。这同前面的轻声词调值几乎无法区别,从听觉上就更加分辨不出了。因此,在语流中发成第二种或第三种调值应当也视为正确。

至于“上声+轻声”的组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认为前面上声的调值都应变读为211(一般称为“半上”),甚至《现代汉语词典》也持这种看法,但这种看法不完全符合语言实际。

《大纲》列出的《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中共有133个“上声+轻声”的词,其中大部分前一个音节实际调值确实是211。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小姐、主意、把手、法子、打点、打手、找补、拿主意”等词前面的上声音节实际调值就不是211,而必须读成24;《现代汉语词典》除把“小姐”列为“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情况,也认为“主意、把手、法子、打点、打手、找补”必须读作轻声词的“上声+轻声”格式。如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变调的描述,“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半上”。事实上,这几个词在北京话日常口语或中央台的播音员中从未读成半上,而我只听到南方人学普通话时曾有一部分人误读过。“倒腾、打扮、骨头、指头、手指头、脊梁”这几个词,据我个人的经验,有的在北京话中读成24,在其他北方话中读成211;有的在不同的意义中分别读成24和211。如“骨头”,北京人一般读成“24+2”,其它北方方言区如山东话读成“211+4”。虽然后一种读法在北京人听来还可以容忍,但如果把“硬骨头六连”、“他是一个响当当的硬骨头”里的“骨”读成211,就不符合语言习惯了,也是十分滑稽可笑的。有人认为这属于“归音问题”,只要把前一个音节归入阳平调类即可。且不论这是否可行,只要《大纲》和《现代汉语词典》不将其归为阳平,我们就无法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以此作为标准。上面提到的词语还只是《大纲》列举的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范围,考虑到在朗读和说话两个部分还会出现没有列入上述范围的词语(如“把揽”等),这就不会仅仅是个别现象了。

此外,前面的上声应读成24的还有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或动词的组合,如“想想”、“写写”等。这里的第二个音节可以是轻声(即最轻音)。组合成“想想你”、“写写我”等“双单格”时,实际口语中调值可以是非轻声词的“24(35)+24(35)+211(2114)”(往往见于艺术语言),而更常见的则是“24+3+211(2114)”(如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语言)。

这就是言语的实际情况,即“上声+轻声”的格式中,前面上声的调值确实有211和24的不同读法。

魏钢强在《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中把前面的上声读成211的现象称之为“失去原调”的“调类的轻声”,而把前面的上声读作24的称之为“不失去原调”的“调值的轻声”,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不同的语言条件下两种读法都是正确的,也就是都属于轻声词中的上声的“条件音位变体”。不过这种划分对于不具备相当理论深度的人来说,似乎有些勉为其难了。

(二)从音强上看,《大纲》判定:“实验语音学认为,音强在辨别轻重音方面起的作用很小。在普通话轻声音节中音强不起明显作用。轻声音节听感上轻短模糊,是心理感知作用。由于轻声音节音长短,读音时所需能量明显减少,但音强并不一定比正常重读音节弱。”从轻声词和非轻声词的音强绝对值相比较来看,音强确实没有明显的区别,如“东西”和“东·西”。但大部分轻声词中的轻声音节比前面的非轻声音节在音强上还是略微弱一些(至少允许弱一些),如“东·西”中的“东”和“西”。

(三)从音长上看,《大纲》认为“轻声音节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甚至大大缩短,可见音长短是构成轻声音节特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尽管轻声音节音长短,但它的调形仍然可以分辨,并在辨别轻声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实验语音学的考察,双音节轻声词中的轻声音节要比前面的非轻声音节的音长大约短55%。

(四)从音色上看,《大纲》提出“轻声音节的音色也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韵母发生弱化,例如元音(指主要元音)舌位趋向中央等。声母也可能产生变化。例如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变为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等。”“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只要求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字典、词典已收入的)。例如:助词‘的’读de,‘了’读le,词缀‘子’读zi,‘钥匙’读shi,‘衣裳’读shang。”

这种说法应当算是比较明确了,问题在于怎样理解和贯彻这个原则。在测试中如果出现上述例举的不是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的变化,究竟算作正确、错误还是缺陷?《大纲》没有说。如果算错误,恐怕没人能接受,因为无论是北京人还是中央台的播音员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如果算作缺陷,在较快的语流中这种现象甚至是难以避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说话部分很难为此确定一个语速的限制标准,事实上也没有人就此建议过语速的标准;如果算作正确,那就必须将轻声可能产生的音色变化一一列举出来,并明确在此范围内发生音变或不发生音变均属正确,如“椅子”中的“子”,读成[ts〓]、[dz〓]、[æ∂]、或[dz∂]甚至[ts]、[dz]都正确。不过这样一来,测试评分将会是一件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为简化可操作性,最后只能凭测试员的语感来评分。

林焘、王理嘉在《语音学教程》中谈及轻声音节韵母和声母的变化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在地道的北京话里,变化倾向更加明显,变化范围也更加广泛,‘桌子、盘子、胖子、柿子’等词里的词尾‘·子’[ts〓]也可以读成[æ∂],变成央元音,成为北京方言土语的一个特点。”《大纲》将地道的北京话的轻声音变作为普通话轻声的语音特征之一,除实际上迁就了北京人外,很难找出像样的理由。

许多语音学著作在描写普通话轻声时沿用了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的有关描述,岂不知这本书在谈及声调(包括调型、调值、调类、声调相连的变化、轻声及词重音等)时明确指出是北京话而丝毫未提及普通话。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在提及轻声时也指明是“北京方言里的轻声”。徐世荣在《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则认为:“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就其整个语音体系来说,并不包括北京的一些土语、土音。有些土音是特殊的‘音变’,比方词语中过度的‘弱化’音节(听起来含糊不清),随着一些土词而发生的读音变化,至今保留在一些老北京人的口中,这却不是我们所要采用、推广的。凡琐细的语音区别,不成规律的声音变化习惯,只能给北京一个地方服务,并不能用作普通话的标准音。作为标准音的北京语音,一定是经过甄别去取,淘汰了芜杂的东西,这才可以成为标准,让全国人民学习。”——多么精辟!

[page_break]

二、轻声与次轻音的区别

对“重音+次轻音”格式的定义,目前可以看到两种:

1.“次轻音”不太短弱,调值还略略保持。“次轻音”也影响声调,却不像最轻音那么严重,短、弱的程度也不及最轻音。(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

2.前一个音节读重音,后一个音节读次轻音。后面轻读的音节,声母、韵母一般没有变化,原调调值仍依稀可辨,但不够稳定。有人(如讲北京话的人)读得较轻,甚至读作最轻音(轻声),有人则把它读成“中+重”的格式。这部分词即所谓“可轻可不轻”的情况,不应划归“轻声词”(汉语拼音要标出声调符号),但实际读音可以允许后一个音节轻读(次轻音)。(宋欣桥《普通话朗读训练教程》)

这两种定义基本上没有分歧。但双音节组合中“重音+最轻音”的轻声词与“重音+次轻音”的格式在许多情况下是两可的,在语音上很多时候也是几乎无法区别的。轻声和次轻音在长短上大致相同,都是短促的;轻声和次轻音在强弱方面的区别很小,在语流中则几乎是难以察觉的;轻声和次轻音在音色上连是否有区别也很难下定论,因为轻声的音色本身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声母可以浊化也可以不浊化,单元音韵母可以央化也可以不央化,复元音韵母可以单元音化也可以不单元音化,声母或韵母可以脱落也可以不脱落,等等;好在一个音节在读轻声时,不仅是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有变化,而且声音的高低也会变化。按照次轻音的上述定义,根据语音实践将次轻音的实际调值、调形与轻声作一全面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例举的词语均根据宋欣桥的《普通话朗读训练教程》):

1.阴平+轻声或次轻音:①后一个音节是阴平字,听起来与前一个音节音高基本相同即调值为55或54,就是次轻音,如“西边”;如调值为2度或31,则为轻声,如“东西”;区别较明显。②后一个音节是阳平字,次轻音读作35,如“工人”;轻声读作2度或31,如“姑娘”;容易区别。③后一个音节是上声字,次轻音读作21(不可能读成214或2114),如“家里”;轻声读作2度或31,如“家伙”;几乎无法区别。④后一个音节是去声字,次轻音读作53或54(不可能读成51),如“出去”;轻声则是2度或31,如“娇声”;两者较容易区别。

2.阳平+轻声或次轻音:①后一个音节是阴平字,次轻音为55或54,如“前边”;轻声为3度或31,如“活泼”;区别较明显。②后一个音节是阳平字,次轻音为35,如“回来”;轻声则是3度或31,如“粮食”;能够区别。③后一个音节是上声字,次轻音为21,如“男子”;轻声为3度31,如“行李”;不易区别。④后一个音节是去声字,次轻音为53或54,如“回去”;轻声为3度31,如“咳嗽”;可以区别。

3.上声+轻声或次轻音:①后一个音节是阴平字,次轻音为55或54,如“左边”;轻声为4度或44,如“嗽叭”;较难区别。②后一个音节是阳平字,次轻音为35,如“起来”;轻声为4度或44,如“养活”;较难区别。③后一个音节是上声字,次轻音为2度,如“碗里”;轻声为4度或44,如“奶奶”;两者不仅后一个音节调值差别较大,而且前一个音节的变调也不同,次轻音的变成24,轻声的大多数变成211,很容易区别。④后一个音节是去声字,次轻音为53或54,如“手艺”;轻声为4度或44,如“使唤”;往往不易区别。

4.去声+轻声或次轻音:①后一个音节是阴平字,次轻音为55或54,如“那边”;轻声为1度或31,如“丈夫”;区别很明显。②后一个音节是阳平字,次轻音为35,如“进来”;轻声为1度或31,如“困难”;区别较容易。③后一个音节是上声字,次轻音为21,如“县里”;轻声为1度或31,如“凳子”;区别困难。④后一个音节是去声字,次轻音为53或54,如“下去”;轻声为1度或31,如“漂亮”;较容易区别。

总共16种情况,容易区别的有10种,不易区别或很难区别的也有6种。但实验语音学证实,把“重重型”(大致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中音+重音”格式)词的后一个音节的音长逐渐缩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听成轻声词,而不被调值的差别所影响。如“大姨dàyí”中后一个音节的调值为35,当这个音节的音长变为前面音节的2/3左右时,就有75%以上的人会听成“大·意dà·yi”。而“·意·yi”这个轻声音节的调值按规律应当是1度或31。35和1(31)两者的调值差别非常明显,调形完全不同,却有大多数人“误听”,这说明调值在区别轻声和非轻声时并不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威。如果放到句子中去,考虑到语调重音和升降的变化,不易区别或很难区别的情况还要多。

如何区别轻声和次轻音,郭锦桴在《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中提出:“轻声字都丧失固有声调的音高调值,没有一个轻声字保持固有字调不变。如果有一个轻声字保持固有的调值不变,那么它就不应被当作为轻声,而至多只能被当作为轻读(本文注:这里的轻读即指次轻音)。”这种方法在北京话里是完全行得通的,但在普通话里特别是艺术普通话里也行得通吗?

周殿福在《艺术语言发声基础》中特别提到过普通话发音上的一种毛病,并把它和轻声联系起来:“在艺术语言的说唱中,有时由于节拍速度较快,或者感情激动,引起某些字音含混不清,或者把字音挤掉,戏曲界把这种现象叫做‘吃字’。‘吃字’是艺术语言中的一大缺点。它不仅出现在戏曲语言中,在话剧、电影、广播、以及讲解员讲述的解说词中也常出现。而且出现得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艺术语言工作者的高度注意。‘吃字’虽然表现在某个字音上,但是它却影响整个语句或整个片断。当我们没有把某个字音交待清楚时,观众不免要对这句话的意思加以思考,琢磨演员究竟在说什么。可是演员不给观众思考的时间,继续说下去,尽管下句话说得很清楚,观众却还在琢磨上句话的意思,于是下句话也就听不见了。因此我们认为,‘吃字’的后果不是一个字的问题,而是全部语言的巨大损失。”他还指出:“对于话剧、电影、广播、解说等语言来说,轻声字太多是造成‘吃字’的主要原因。”“轻声字的声母和韵母在拼写上虽然仍旧保持原来的结构,在实际读音上却改变了本来的面目,这在听感上已经觉得模糊,再加上多方面的因素凑在一起,由于轻声而‘吃字’就更容易发生了。”他总结道:“因此,为了使轻声读音清楚,免得因轻声而造成‘吃字’,还是读原来的声韵为宜。”事实上,各级播音员也都是这样做的。这样读出来的轻声和次轻音更难区别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主要是播音员、教师、演员等,他们应当掌握的普通话当然属于艺术语言而不是生活语言,如果仅仅以北京人的生活语言作为标准,与测试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更何况普通话并不完全等于北京话。

宋欣桥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平分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判定轻声词“错误”的基本范围:“(1)工具书、教科书和《大纲》均注音为轻声,而没有读作轻声的。(2)把工具书、教科书和《大纲》没有注音为轻声的词语(实际口语的轻重音也不读作‘重·次轻’格式的),读作‘轻声’(或‘轻音’)的。”还提出了不视为“错误”的情况:“(1)工具书、教科书注音不一致的所谓‘轻声词’。(2)《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字’,注音时,后一个音节标声调符号,并在前面加圆点的。例如:‘因为’注为‘yīn·wèi’。凡是这样注音的词语。(3)工具书、教科书虽然没有注明轻声,而普通话口语中的轻重音格式可以读作‘重·次轻’的词语。这三条所列的均属于‘可轻可不轻’的情况。测试中应试人无论是否轻读,都不应扣分。”

我认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把次轻音发成轻声或把轻声发成次轻音都不应算作缺陷,更不应归为错误。一是两者本身就不易区别,除了前面所说的音高不易区别外,许多词究竟是轻声词还是“重音+次轻音”格式的词也还没有定论,如“母亲”。迄今为止,也未见到一个较完整的词表能开列出必读“重音+次轻音”格式而不可以读成轻声词的清单。即使是必读轻声的词的认定也不是没有有困难,如《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将“小拇指”注为必读轻声的xiǎomuzhĭ,但同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却在《总论》里将“小拇指”作为上声变调的“单双格”举例,注音为xiǎomǔzhĭ。轻声词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次轻音了;二是实际上播音员以至一部分北京人在发音时也常常混读。此外,相当一部分“重音+次轻音”格式的词已转化为“中音+重音”格式的读音。如“练习”一类的兼类词,作动词使用时后一个音节原本认为应读作次轻音,现在只有在尝试态中(“练习练习”)才读成次轻音,其他情况都已习惯于读作“中音+重音”的格式。这类“可轻可不轻”的词,无论读作“重音+次轻音”还是“重音+最轻音”,甚或读作“中音+重音”的格式,都不应算作缺陷,更不应算作错误。

北京话的语音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曾提及“上声+轻声”格式里,“如果两个字组成一个短语或重叠式动词,如‘咬·你’,‘买·点儿’,‘养·养(儿)’,‘想·想(儿)’,那么第一个音节就像在第三声前的第三声变化一样,要升高为第二声。但在这种重音模式中,第一个音节的变调跟第二声不完全相同,因为它保留了一点儿第三声的下降部分的声门收缩,其调值是325:,不同于一个单纯的第二声35:,它可以视为第三声的音位变体。”在今天的北京话中,这种325的调值不能说不存在,但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调值是24(35),十分干脆。

有些专家把轻声看成是汉语轻重音中的轻音,而不是声调中的变调。我认为不仅轻声属于轻音现象,而且次轻音也属于轻音现象。两者不仅在朗读和说话这两个部分是互通的,而且在双音节词语部分也是互通的。只有“上声+轻声”与“上声+次轻音”两种格式中后一个音节的调值区别特别明显,前者为4或41,后者为21。这完全可以作为上声的变调来处理,即上声的变调有三种情况:(1)后一个音节为上声时,变读24;(2)后一个音节为阴平、阳平、去声时,变读211;(3)后一个音节读轻音时,大部分变读211,少数变读24,变读211的后一个音节读4或41。至于轻音的音色变化标准则放入语流中来处理。

如此处理轻声和次轻音可以简化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判断评分,也符合普通话的现实情况,并有利于各类方言区的人对普通话的准确掌握。

林焘、王理嘉已经意识到轻重音过于复杂的弊病,他们提出:“汉语不以多音节词为主,重音的作用不明显,没有必要再把重音分成等级。”事实上,在声调问题上,普通话水平测试目前采取的是划分为三个层次的方法。音节为第一层次,最明显的标志是上声的调值必须是214(2114),否则就属于错误或缺陷;双音节词语为第二层次,上声的变调、“一”和“不”的变调、儿化等是其主要标准;篇章(包括朗读和说话两个部分)为第三层次,主要标准比较模糊,虽然测试目的中包括“重点考察语音、连续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以及“语音失误、方音明显,词汇语法,自然流畅”等,但没有一个整体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凭测试员“方音是否明显”的感觉来确定等级。方言语调本身的概念就很模糊。什么是方言语调?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应当是方言所特有而普通话所没有的语调。问题再接下去。什么是方言?北京话算不算方言?按语言学界的一致公认,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一个地域分支(尽管有人可以辩解说是一种特殊的分支)。那么,北京话当然是方言。问题再接下去。北京话中所特有而普通话未承认的语调算不算方言语调?按以上逻辑当然算方言语调。

也许有人说这种推论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游戏。好,我们让它实际起来。北京话中有许多读作轻声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或《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未注明轻声或“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双音节词,如“老虎、老鼠”等等,算不算方言语调?宋欣桥确认语调包括“句调、声调(字调)、轻重音、语气(明显的表现在语气词的运用上)、语音节律(包括语速、停顿在内)等方面”,那么,这种读作轻声的现象就应当算作方言语调无疑了。但他又说:“工具书、教科书虽没有注明轻声,而普通话口语中的轻重音格式可以读作‘重·次轻’的词语。……测试中应试人是否轻读,都不应扣分”。工具书、教科书都没有首肯,又哪能算作所谓普通话口语呢?唯一可以算作标准普通话口语的,我认为只能是中央一级的播音员)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即使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经测试失分率在3%之内的可以算作标准的普通话水平,但标准应在测试前订出,这就形成了测试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一些普通话培训班里到处可以听到的是“北京人是(不是)这样说的”之类不容争辩的说法,进而北方方言区的人就很少因“方音明显”而被扣分。为什么“工具书、教科书虽没有注明轻声,而普通话口语中的轻重音格式可以读作‘重·次轻’的词语。……测试中应试人是否轻读,都不应扣分”,而将工具书、教科书注明轻声的读作次轻音就应当算作错误或缺陷呢?

我们再回顾一下普通话语音的演变过程,其实次轻音中有不少本身就是从轻声转化而来的,即使现在的北京人也有仍旧读作轻声的。因此,含有次轻音的词完全可以读作轻声,含有轻声的词也完全可以读作次轻音,都不应算作缺陷,更不能算作错误。

本文说了这么多,并无意否定权威的说法,而是认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轻声和次轻音的判断评分,完全可以根据普通话的发展变化,采取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当然,这种判断评分,不与日常生活用语的规范问题挂钩,也不与普通话的普及推广挂钩。

三、余论

人们交际的基本单位是句子。作为普通话,从句子中分析出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句子和音节之间再建立一个双音节的语音单位,就过于烦琐也不符合语言实际。如前所述,人们一般把双音节词语当作双音节的降调陈述句来发音的,脱离了语调的双音节词语在言语中是不存在的。而在句子和音节之间建立双音节词语的语音单位,正是脱离了语调。这与在语素和句子之间建立词这一语言单位是不同的。普通话的语素往往是单音节的,词大多数是双音节的,造句的最小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但从语音上分析音节(或语素)、分析词语,却不是这样规整的关系。“我们”是一个词,“我的”是两个词组成的结构,但各自前后音节的语音关系却完全相同:后一个音节是轻声,前后音节之间不能停顿,必须连贯发音,等等。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应将“双音节词语”部分改为“双音节降调陈述句”,就不会产生许多误解,评分也就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赵元任(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方言》1980年第3期

周殿福:《艺术语言发声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音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宋欣桥:《普通话朗读训练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收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订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轻声范文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儿歌弹唱;组织要点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包括舞蹈、歌唱、律动等等,这其中,歌唱所占比例非常大,它可以与舞蹈一起组成表演,可以与律动一起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但是在儿歌弹唱的学习中,无论是教师弹琴为幼儿伴奏还是教师自弹自唱为幼儿示范,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伴奏、弹唱组织能力。

一、淡化伴奏,为幼儿提供清晰的歌曲伴奏和范唱

歌唱活动组织中的淡化伴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范唱时的淡化伴奏。教师范唱,特别是新歌教学时的范唱和对重难点乐句的单独范唱,应该尽量以清唱为主,或者伴奏要尽量简单以突出主旋律,以免妨碍幼儿听清曲调。第二,幼儿歌唱时的淡化伴奏。淡化伴奏要求教师在配曲伴奏时,不一定要追求复杂而过于华丽的伴奏音型。要求突出主旋律的音高,在主旋律清晰的基础上适当追求伴奏优美。为幼儿歌唱伴奏时,应控制伴奏的音量。过于大声的伴奏自然会引起大声喊叫的“响亮”,后文提到的“轻声入手”就可以通过轻声伴奏来帮助实现,因为适度的伴奏音量能使幼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歌唱的音量并仔细倾听。而且,淡化伴奏在某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轻声伴奏”,要求教师轻声入手进行有控制、有感情的演奏。当然,淡化伴奏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幼儿音乐能力的个别差异可调整伴奏的标准。如:对大班的幼儿或者音准能力较强、音乐感受力发展较好的幼儿,伴奏时的和声运用可适当加强;对音准能力较弱的幼儿,伴奏则更应突出主旋律。为幼儿提供清晰的歌曲伴奏和范唱不仅要求淡化伴奏,还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有固定音髙的乐器。在幼儿园中有固定音高的常见乐器有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这些乐器都是标准音髙,比较容易使幼儿感知准确的音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的提髙,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用电子类伴奏代替乐器伴奏。虽然电子混声伴奏使得旋律更加丰富,但却是以牺牲歌曲清晰的音髙为代价。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进行新歌教学时,使用固定音高的乐器会比使用混声伴奏的音响设备更科学、有效。

二、轻声入手,教师范唱应准确、优美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最主要的对象,幼儿的学习以及后续的自我整改多以教师的行为作参考。因此,教师的范唱应该轻声入手,做到准确、优美。

(一)轻声入手

“轻声”并不等同于“小声”。“轻声”指的是一种“声音不大气势大”的歌唱方式,是一种有情感的耳语式的感觉,是一种有控制的情感表达,是为了给幼儿的轻声歌唱做榜样。曾有一段时期,幼儿歌唱以“响亮”为美,然而他们的“响亮”却多是因“大声喊叫”产生,是一种不健康的歌唱方式,它不但会通过内部反馈造成歌唱者不舒适的整体审美感觉,而且会造成倾听者的不舒适。因此,主张与“响亮”相反的“轻声入手”正是支持幼儿在自由的、职业教育儿歌弹唱伴奏与范唱的组织要点自然的状态下迸行歌唱,这将有效促使幼儿发出自然、舒适而美好的歌声,甚至连"走音"问题也会有所缓解。同时,“轻声”歌唱也是一种关注情感体验的有控制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幼儿在富有情感的演唱状态下获得音乐艺术的美感体验。“轻声”不仅体现在范唱方面,为实现幼儿的轻声歌唱,还要求教师在语言上要富于感染力,口面腔共鸣向前发音,耳语般轻柔地进行讲解、提问、邀请;体态与表情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自然而亲切;示范注重提供轻声而富有情感歌唱的榜样,即便是一首令人兴奋的舞蹈歌曲或进行曲,也不要用很大的声音去演唱;前奏和伴奏也要尽量富有情感。

(二)准确

准确性要求教师范唱时不走调、字正腔圆,遵循歌曲旋律的规律。准确地演唱需建立在深透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视唱、跟唱、伴唱、清唱、表演唱之间循环反复练习,调整并改进演唱时的不足之处。只有将范唱的熟练程度内化成髙度自动化时,才能确保教师范唱时的发挥与练唱时的质量无差异。

(三)优美

歌唱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本身凝聚了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情感,而歌唱是对作品再创造的演绎过程,应该包含着演唱者对作品以及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双重情感。歌唱并不是一种声响的制造,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化传递。歌唱的情感表达除了需要内心的真切情感外,还需要咬字、吐字与气息等这些歌唱技能的共同作用。歌唱时,音与音之间气息流动模式所造成的断顿、跳跃、连贯等音响特征,也是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歌唱时要明确音乐作品的文字形式(如柔和地、跳跃地、坚定有力地等)和符号形式提出的表情要求。抒情曲的唱法多采用较慢速度、较弱力度和相对连贯、柔和的气息流动方式,用于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舞曲的唱法多采用适中的力度、较快的速度和相对有弹性、短促、不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用于活泼、欢快、轻松的歌曲;进行曲的唱法多采用较强的力度、较快的速度和相对短促、不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和“打”出去的咬字、吐字方式,用于坚定有力、朝气蓬勃的歌曲;劳动曲的唱法多采用较强的力度、较稳健的速度和相对绵长、不完全连贯的气息流动方式,用于沉稳、有力的歌曲。

三、结语

总之,儿歌弹唱教学要与时代接轨,要注重科学的目的要点掌握,是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

轻声范文篇8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实际发音。描写声调的调值,通常用“五度标调法”:用一条竖线表示“音高”,分为四等分,共有五个点。

阴平,高平调型,调值55。发音时始终没有明显变化,由5度到5度,声音高而平。如“阴、阳、上、去”中“阴”的声调。

阳平,中升调型,调值35。发音时声音由中音3度升到高音5度,声音上扬要像弦乐(如提琴)上的滑音,逐渐上扬,有能像钢琴的按键跃进。如“编、排、有、序”中“排”的声调。

上声,降升调型,调值214。发音时声音先由半低音2度降到低音1度,低音阶段稍延长,然后迅速升高到半高音4度,整个调子呈先降后升的曲折形。四种调值相比,上声全调音长最长。如“高、扬、转、降”中“转”的声调。

去声,全降调型,调值51。发音时由高音5度快速降到低音1度,声音要一气贯通、直线行走,由最高降到最低。四种调值相比,去声全调音长最短。如“非、常、好、记”中“记”的声调。

二、区域方言与普通话调值辨析

区域方言在调类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即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但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也就是高低升降形式不同,这成为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因此,要辨正声调,首先把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练习纯熟,即要清楚地念出平、升、曲、降的区别,又要掌握好高低升降的程度。其次,要用普通话声调与方言声调反复对照,看自己的方言调类跟普通话调类有没有区别,更要注意自己的方言调值跟普通话的调值有哪些出入,要以普通话的调类,调值为标准,改正自身存在的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调类和调值。

首先看阴平,普通话调值为55,而区域方言多读成上声214,如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有句经典台词“咦,飞机!”,留心的观众会发现“飞机”读音“fēijī”,但倒霉大叔念的却是“fěijǐ”,周口人也是这样读的,读成了上声。

那么普通话的上声呢?正好相反,周口人读成了阴平55。如美好理想(měihăolǐxiăng),我们一读就成了(mēihāolīxiāng)。综合以上两点,我们知道普通话的阴平和上声周口人分别成了上声和阴平,正好倒了个个儿!掌握这两点我们就掌握了大概一半字的读音。

接下来是去声,去声比较简单,普通话念51如:贺、难、任。例如周口人读阴平、阳平、上声都容易发生发音不到位的情况,但我们读去声都是不成问题的,起音高,下滑明显,干脆利落。

最复杂的是阳平,普通话调值是35,升调,但周口人读这个不是升调,不是曲调,也不是去调51,这个调值比较复杂,经过多年学习和教学研究,我认为区域方言应把阳平读成了一个起音不够高,落音不够低的一个不彻底的降调,调值记为42。虽说是降调,但这个降调和去声51是不同的,因此看出区域方言读阴平起音是半高音不够响亮,落音是中低音不够低,中间变化幅度小,又没有象去声51一样落的彻底,利索,所以这个音我们读起来不那么爽劲,有点塞,有点意犹未尽,就像屋顶滚下一葫芦,但在中间堵住了,没有直仆下地的畅快;又象解放军空投映秀救灾物质,方位没判断好,结果投在半山腰,总让人心里有点堵得慌,不够酣畅。

阳平是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我们要多读、多练、多比较。如:“河南人民”四个字,我们就把升调读成了降调,但这个降调与其它的去声“贺(51)难(51)任(51)”是有区别的,大家要仔细揣摩。

以上所论述的规律可以帮我们推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读音,掌握住这个规律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让自己的读音更优美,更到位。

三、轻声发音辨证

轻声不是独立的调类,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变化而来的,区域方言中的轻声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将本该轻短弱读的轻声变为降调,且重读,调值相当于42(基本相当于区域方言中阴平的调值),如:“桌子”中“子”本是轻声,但区域方言却将其读为42,降调,“衣服”中“服”本是轻声,区域方言读为降调42。

四、知识延伸

轻声范文篇9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实际发音。描写声调的调值,通常用“五度标调法”:用一条竖线表示“音高”,分为四等分,共有五个点。

阴平,高平调型,调值55。发音时始终没有明显变化,由5度到5度,声音高而平。如“阴、阳、上、去”中“阴”的声调。

阳平,中升调型,调值35。发音时声音由中音3度升到高音5度,声音上扬要像弦乐(如提琴)上的滑音,逐渐上扬,有能像钢琴的按键跃进。如“编、排、有、序”中“排”的声调。

上声,降升调型,调值214。发音时声音先由半低音2度降到低音1度,低音阶段稍延长,然后迅速升高到半高音4度,整个调子呈先降后升的曲折形。四种调值相比,上声全调音长最长。如“高、扬、转、降”中“转”的声调。

去声,全降调型,调值51。发音时由高音5度快速降到低音1度,声音要一气贯通、直线行走,由最高降到最低。四种调值相比,去声全调音长最短。如“非、常、好、记”中“记”的声调。

二、周口方言与普通话调值辨析

周口方言在调类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即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但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也就是高低升降形式不同,这成为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因此,要辨正声调,首先把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练习纯熟,即要清楚地念出平、升、曲、降的区别,又要掌握好高低升降的程度。其次,要用普通话声调与方言声调反复对照,看自己的方言调类跟普通话调类有没有区别,更要注意自己的方言调值跟普通话的调值有哪些出入,要以普通话的调类,调值为标准,改正自身存在的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调类和调值。

首先看阴平,普通话调值为55,而周口方言多读成上声214,如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有句经典台词“咦,飞机!”,留心的观众会发现“飞机”读音“fēijī”,但倒霉大叔念的却是“fěijǐ”,周口人也是这样读的,读成了上声。

那么普通话的上声呢?正好相反,周口人读成了阴平55。如美好理想(měihăolǐxiăng),我们一读就成了(mēihāolīxiāng)。综合以上两点,我们知道普通话的阴平和上声周口人分别成了上声和阴平,正好倒了个个儿!掌握这两点我们就掌握了大概一半字的读音。

接下来是去声,去声比较简单,普通话念51如:贺、难、任。例如周口人读阴平、阳平、上声都容易发生发音不到位的情况,但我们读去声都是不成问题的,起音高,下滑明显,干脆利落。

最复杂的是阳平,普通话调值是35,升调,但周口人读这个不是升调,不是曲调,也不是去调51,这个调值比较复杂,经过多年学习和教学研究,我认为周口方言应把阳平读成了一个起音不够高,落音不够低的一个不彻底的降调,调值记为42。虽说是降调,但这个降调和去声51是不同的,因此看出周口方言读阴平起音是半高音不够响亮,落音是中低音不够低,中间变化幅度小,又没有象去声51一样落的彻底,利索,所以这个音我们读起来不那么爽劲,有点塞,有点意犹未尽,就像屋顶滚下一葫芦,但在中间堵住了,没有直仆下地的畅快;又象解放军空投映秀救灾物质,方位没判断好,结果投在半山腰,总让人心里有点堵得慌,不够酣畅。

阳平是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我们要多读、多练、多比较。如:“河南人民”四个字,我们就把升调读成了降调,但这个降调与其它的去声“贺(51)难(51)任(51)”是有区别的,大家要仔细揣摩。

以上所论述的规律可以帮我们推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读音,掌握住这个规律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让自己的读音更优美,更到位。

三、轻声发音辨证

轻声不是独立的调类,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变化而来的,周口方言中的轻声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将本该轻短弱读的轻声变为降调,且重读,调值相当于42(基本相当于周口方言中阴平的调值),如:“桌子”中“子”本是轻声,但周口方言却将其读为42,降调,“衣服”中“服”本是轻声,周口方言读为降调42。

四、知识延伸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普通话中四声调值本为:55、35、214、51,周口方言分别对应读成了:214、42、55、51,轻声在周口方言中也读为42。普通话中调类有平、升、曲、降,但周口方言只有平、曲、降,没有和缓的升调,把升调阳平和轻短的轻声都读了硬冷的降调。所以在周口方言中,一半左右的音都是降调,这也是周口人说话硬的原因。

大家知道用普通话朗读作品有平、升、曲、降,委婉跌宕、抑扬顿挫、表现力非常强,而周口方言大家都感到说话非常硬,不婉转,不柔媚,像快刀斩乱麻“刷刷刷”,利落干脆,硬性有余,柔婉不足,原因就是周口方言中,降调太多了,缺少轻声和上扬声。

参考文献:

[1]张严明.新编普通话口语训练与测试指导.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

轻声范文篇10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实际发音。描写声调的调值,通常用“五度标调法”:用一条竖线表示“音高”,分为四等分,共有五个点。

阴平,高平调型,调值55。发音时始终没有明显变化,由5度到5度,声音高而平。如“阴、阳、上、去”中“阴”的声调。

阳平,中升调型,调值35。发音时声音由中音3度升到高音5度,声音上扬要像弦乐(如提琴)上的滑音,逐渐上扬,有能像钢琴的按键跃进。如“编、排、有、序”中“排”的声调。

上声,降升调型,调值214。发音时声音先由半低音2度降到低音1度,低音阶段稍延长,然后迅速升高到半高音4度,整个调子呈先降后升的曲折形。四种调值相比,上声全调音长最长。如“高、扬、转、降”中“转”的声调。

去声,全降调型,调值51。发音时由高音5度快速降到低音1度,声音要一气贯通、直线行走,由最高降到最低。四种调值相比,去声全调音长最短。如“非、常、好、记”中“记”的声调。

二、周口方言与普通话调值辨析

周口方言在调类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即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但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也就是高低升降形式不同,这成为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因此,要辨正声调,首先把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练习纯熟,即要清楚地念出平、升、曲、降的区别,又要掌握好高低升降的程度。其次,要用普通话声调与方言声调反复对照,看自己的方言调类跟普通话调类有没有区别,更要注意自己的方言调值跟普通话的调值有哪些出入,要以普通话的调类,调值为标准,改正自身存在的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调类和调值。

首先看阴平,普通话调值为55,而周口方言多读成上声214,如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有句经典台词“咦,飞机!”,留心的观众会发现“飞机”读音“fēijī”,但倒霉大叔念的却是“fěijǐ”,周口人也是这样读的,读成了上声。

那么普通话的上声呢?正好相反,周口人读成了阴平55。如美好理想(měihăolǐxiăng),我们一读就成了(mēihāolīxiāng)。综合以上两点,我们知道普通话的阴平和上声周口人分别成了上声和阴平,正好倒了个个儿!掌握这两点我们就掌握了大概一半字的读音。

接下来是去声,去声比较简单,普通话念51如:贺、难、任。例如周口人读阴平、阳平、上声都容易发生发音不到位的情况,但我们读去声都是不成问题的,起音高,下滑明显,干脆利落。

最复杂的是阳平,普通话调值是35,升调,但周口人读这个不是升调,不是曲调,也不是去调51,这个调值比较复杂,经过多年学习和教学研究,我认为周口方言应把阳平读成了一个起音不够高,落音不够低的一个不彻底的降调,调值记为42。虽说是降调,但这个降调和去声51是不同的,因此看出周口方言读阴平起音是半高音不够响亮,落音是中低音不够低,中间变化幅度小,又没有象去声51一样落的彻底,利索,所以这个音我们读起来不那么爽劲,有点塞,有点意犹未尽,就像屋顶滚下一葫芦,但在中间堵住了,没有直仆下地的畅快;又象解放军空投映秀救灾物质,方位没判断好,结果投在半山腰,总让人心里有点堵得慌,不够酣畅。

阳平是周口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我们要多读、多练、多比较。如:“河南人民”四个字,我们就把升调读成了降调,但这个降调与其它的去声“贺(51)难(51)任(51)”是有区别的,大家要仔细揣摩。以上所论述的规律可以帮我们推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读音,掌握住这个规律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让自己的读音更优美,更到位。

三、轻声发音辨证

轻声不是独立的调类,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变化而来的,周口方言中的轻声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将本该轻短弱读的轻声变为降调,且重读,调值相当于42(基本相当于周口方言中阴平的调值),如:“桌子”中“子”本是轻声,但周口方言却将其读为42,降调,“衣服”中“服”本是轻声,周口方言读为降调42。

四、知识延伸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普通话中四声调值本为:55、35、214、51,周口方言分别对应读成了:214、42、55、51,轻声在周口方言中也读为42。普通话中调类有平、升、曲、降,但周口方言只有平、曲、降,没有和缓的升调,把升调阳平和轻短的轻声都读了硬冷的降调。所以在周口方言中,一半左右的音都是降调,这也是周口人说话硬的原因。

大家知道用普通话朗读作品有平、升、曲、降,委婉跌宕、抑扬顿挫、表现力非常强,而周口方言大家都感到说话非常硬,不婉转,不柔媚,像快刀斩乱麻“刷刷刷”,利落干脆,硬性有余,柔婉不足,原因就是周口方言中,降调太多了,缺少轻声和上扬声。

参考文献:

[1]张严明.新编普通话口语训练与测试指导.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摘要:周口方言中的四声调值与普通话中的四声调值有一个明显的对应关系,掌握住这个对应关系,能提高我们学习普通话的效率,也能了解周口人说话比较生硬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四声调值周口方言调值调值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