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3:08:06

漆画

漆画范文篇1

关键词:漆画工艺性绘画性

漆画是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是从漆器装饰艺术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的新画种。中国漆画的独立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

目前在漆画创作上有几种不良现象:一是只重视传统,忽略设计,只追求传统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视设计而忽略艺术语言,把艺术语言简单化,模仿其他画种,使漆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丧失;三是忽视了漆画特性与材质制作的结合性,只不过在油画、国画上罩一层漆,这些对漆画的发展极为不利。当代中国漆画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发挥漆画艺术语言的特点,需要抓住两个要点——工艺性和绘画性。下面详细阐述漆画艺术中的工艺性与绘画性。

一、工艺性——漆画是以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

中国漆画从一开始便与材料、技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漆画的语言特征,离不开“漆”的特性,它是构成漆画语言的物质基础,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1.材料

漆画是从传统漆饰艺术中脱胎出来的,因而它所使用的材料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漆。在中国古文字中,漆字也可写为“桼”,专指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漆,它是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汁液。天然漆原为乳白色,但干后变为红棕色,稍厚即近黑色。只有了解漆的性能和特点,才能表现出漆所特有的视觉效果。

2.技法

中国传统漆艺经历了7000余年的历史演变,技法源远流长,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载了上百种漆艺技法。概括地讲,漆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描绘: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②镶嵌:黑漆、朱漆固然很美,但色彩总有局限。于是在漆艺的长河中就借来了“他山之石”,发展了镶嵌技法。大体有金属镶嵌、螺钿镶嵌、蛋壳镶嵌等。③刻划:凡在漆面上用刀刻划,再填入金、银或彩漆的一类方法,均属刻划,可分戗划、雕填、刻漆等不同类型。④研磨:在完成中涂漆或上涂漆的漆板上,或涂漆,或贴金,或洒铝箔粉、干漆粉,或罩漆,使本来十分平整的漆板变得凹凸不平,各种漆象也因互相映衬覆盖而变得模糊混沌。最后经过研磨,显出花纹,画面也趋于平整。这一类装饰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却以研磨为主要手段,故统称研磨。罩漆、彰髹、莳绘可归此类。⑤泼洒:将稀释后的一种或数种色漆即兴自由地泼洒在漆板上,使其相互渗化流动,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这种技法称为泼洒。⑥堆塑:用漆、炭粉或漆灰等材料,在平整的漆板上或点或线或面地进行堆塑,然后再在高起的纹样上加工处理,这种方法可称堆塑。它使漆面增加了浮雕的趣味。在《髹饰录》“阳识”和“堆起”两章中均有论及,名目繁多,按材料可分漆堆、炭粉堆、漆灰堆等。二、绘画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

艺术之为艺术,法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艺术是把真理性的东西带到世界上来。”这就是纯艺术精神性的典型注释。中国漆画要画出有震撼力的好作品,根本性要求是精神性的绘画艺术使命的实现。

1.漆画作为绘画的基本属性

思想性、艺术性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应该按纯绘画形式来要求,用绘画性的标准来衡量。可以不择手段地表现主题,人们关注的已不是材料和技巧新颖、独特,重要的是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内容的深刻性,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分析。

2.漆画的绘画性表现

①构图:漆画长于装饰性构图,而短于写实性绘画内容,这是因为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装饰性的构图讲究形象处理规律化、秩序化、艺术语言程序化,其艺术风格倾向唯美。并且在漆画构图中,也常常运用均衡、多样统一、疏与密、曲线与直线及特异等表现手法。②色彩:漆有其自然光色,漆画则更注重通过表达作者主观化的色彩来体现作品的个性特征。漆画的色彩总的来说是偏于装饰性的。黑、红两种颜色在漆画中常被使用,成为漆画最基本的两大色调。这是由漆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黑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等相配。金属的艳丽夺目、蛋壳的洁白可爱、螺钿的宝石般光彩,都可以用在作品中,增加画面效果。③意境:情是漆画艺术的激素,形是漆画艺术的个性,材是漆画艺术的特性,变是漆画艺术的灵魂。

三、工艺性与绘画性的关系

艺术最宝贵的是特性,漆画的独特性就是漆性。漆画如果没有漆的特性,没有漆的隽永意趣,本身也就失去了作为材质的价值。

漆画离不开漆但并不意味着以漆作材料而在漆板上作画就是漆画,也不是在画上罩漆就是漆画,漆画首先以一幅画、一画作品(内涵)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才牵涉到漆(材料)的运用,首先注重的是作品的内涵,其次是作品的外观形式,以使观念进入画意所要表达的意境为重,而以纯粹材质雕饰、工艺的变幻为辅。

四、中国漆画发展趋势展望

在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艺术的创造性也日趋多元化。中国漆画要适应当今急剧变革的审美需求和丰富多变的精神世界,应在艺术观念与艺术语言上进一步加以解体与重构,不断拓展自己的空间艺术,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要实现精神性绘画艺术的使命,必须要在审美方面与时代同步,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漆画范文篇2

关键词: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特征

“漆画———作为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早的源头。”[1]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漆画艺术被赋予了丰富的民族性和形式创造的现代性,成为具有东方趣味和内涵的重要绘画门类。中国画、版画等传统画种在受众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漆画却与之不同,对漆画的传统认识主要来源于古代漆工艺的传承。在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从语言表达、形式呈现到视觉观念等诸方面均对中国漆画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与现当代绘画一样,当代漆画也面对着世纪性的艺术课题:观念更新、回归本体、走向综合、借鉴和本土化等等。”[2]当代中国漆画带着这些课题逐渐创造出新的道路,在本土与世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漆画艺术语言的视觉文化语境概述

当代,人们被形形色色的图像语言所包围,给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或后现代的文化现象、观念,成为视觉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漆画在内的视觉艺术品往往倾向于用新的形式语言开拓更宽广的再创空间。当代漆画艺术在传统古法技艺的传承中,选择大漆、灰、螺钿、金属等各种不同的材质作为创作的物质基础,融入现当代视觉艺术观念,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漆画艺术语言的视觉呈现体系。(一)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呈现。当代漆画艺术继承了传统漆画创作语言,着重关注古法技艺物质材料与现代综合材料的美学属性,意图让漆画视觉形式存在的精神价值、画家的观念和文化积淀通过材质美呈现于大众。例如在漆画创作中,有的画家沉浸于观念陈述,醉心于材料应用;有的画家关注古法技艺平、光、亮;也有的画家注重作品的形式趣味。材料上不再局限于传统,腰果漆、聚氨酯、硝基漆被引进漆画,金箔、蛋壳、螺钿、牛角、金属等应有尽有;技法上,描绘、皱漆、镶嵌、戗划、磨显、堆立、晕染等,千变万化,无所不用;观念上打破束缚,不拘泥于当下。现当代漆画,最大的语言特性就是其综合性,不仅吸收传统漆画、漆工艺的各类成果,同时也从其它绘画门类中借鉴创作语言,充分利用传统工艺又不受工艺束缚,走向艺术创作的自由世界。事实上,当代的漆画艺术语言是传统漆画艺术语言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是传统技艺与当代绘画思想的结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二)当代漆画艺术语言要素。视觉文化是对现代或后现代文化的一种全新阐释方法,强调用视觉文本揭示各种现象、事件等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本质或审美趣味。这样,快速、简单、个性化而又所谓深刻的艺术效果成为漆画艺术创作追逐的目标。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及当代艺术观的发展,使得视觉文化对传统在漆画创作中的作用提出了诸多质疑。当代的漆画创作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创作手法、创作观念更多的倾向于绘画或实验属性,各种形式的探索百花齐放,例如包含装置应用、综合材料实验的漆画作品。当代漆画艺术语言是最具民族性格的现代绘画,其语言属性可有内外之分,风格、观念、情感等是漆画语言的内涵,是内在属性;材料、技法、构图、肌理、色彩、透视等是漆画艺术语言的构成形式,是外在属性。在画面表现上,艺术家应该注重漆画语言的本体特性和绘画视觉属性的融合,图像、材料、观念等只能是漆画创作的手段或载体,而不能离开大漆本体,就图像而图像,就材料而材料,那样的话,漆画也就不成为漆画了。

二、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特征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当代漆画艺术语言呈现出丰富的风格化特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材料、构成、造型、解读是实现创作目的的手段,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载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涵趣味通过这些来表达,是漆画艺术语言的基本形式。(一)材料语言具有综合性。“漆性决定着漆画语言表现的内在张力,漆画材料的表现力由漆性决定。”[3]现当代漆画创作以“漆”为核心,形成了材料、工具、技法等多种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创作系统。大漆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会呼吸、会思考,具有特定的灵气,这种生命力同时也是漆画的根本属性。画面形式的构成,肌理的塑造,艺术家情感的呈现,都是大漆生命华章的外延,也正是漆画艺术语言材料之美的深刻体现。材料的自然属性有时会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模式,对画家的创造力具有塑造功能。当代漆画艺术家在创作中并不局限于大漆等传统材料的研究,对于新材料、综合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丰富了表现语言,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材料本身的肌理、造型、色彩、象征等属性与艺术表达融为一体,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构筑了作品的塑造力,形成了当代漆画的材料之美。如,东北画家张泽国漆画作品《江湖》,在处理空间和画面肌理时,综合应用多种材料,尝试获得新形式。“材料的运用离不开形式,材料本身并无意义,材料与形式的结合,使材料的某种含义趋于清晰,[4]”把一种或多种无序纷杂的材料转换成了具有意义的形式语言。正是通过诠释材料的质感与属性,结合创作思维与观念,新的有意味的形式诞生了,使得材料之美焕发新魅力,成为当代漆画艺术语言表达情感的美学特征之一。(二)形式语言具有丰富性。当代中国漆画形式语言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包含了当代中国精神,具体的表现形态与众多漆画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及创作语言息息相关。当代中国漆画创作先驱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漆艺术的精髓,同时认真研究和学习日本漆艺、韩国漆画、越南磨漆画等国家的漆艺术技法与特色,借鉴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其它绘画门类的创作语言,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漆画艺术家,如乔十光、陈圣谟、陈立德、吴嘉诠等都是现当代中国漆画艺术的领军人物。这些艺术家在探索漆画的艺术表现及美的趣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创作实践丰富了漆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例如,同样是表现风景题材的作品,福建和东北漆画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迥异,东北的雪景题材成为北方地域性漆画创作的代表,在作品尺幅、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及材料选用等方面均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福建的风景类漆画多具有典型的传统趣味,同时兼具现当代的形式语言,既有以“漆”取胜,也有以“画”表现的各类创作风格。中国漆画继承传统文化与视觉语言符号,吸收西方现代或后现代的表现形式,融合形式语言的时代性、地域性要素,创造出了具有中国趣味和精神的独特风格。无论是线条的写意、形态的写实、色彩的预埋或者材料的综合表现,这一切都体现了形式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漆画创作讲究材料的应用、技法的表现,艺术家将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通过富有趣味的形式塑造表达出来。作品变成了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从画面的空间构成、图式表达中,可以肯定:漆画形式语言是一种文化再现,是一种和谐与秩序安排,它的丰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继续拓展。(三)漆画图式语言的多元解读。中国是漆之国,传统漆艺术拥有悠久的传承,漆画的发展经历了从漆器到漆画的发展过程。“漆画是漆和画所组成,画是灵魂,漆是肉体,它是一种绘画和工艺结合的表现方式,具有形而上的审美价值。”[5]现代漆画在图式语言上,首先表现出的是强烈的材料趣味,漆画材质的恰当运用与含蓄语境所转换的视觉图式,营造了感人的艺术趣味。广东画家李伦提出:“良好的艺术素养首先要建立在对工艺与材料的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要以漆的内涵去塑造漆的艺术。”[4]在作品《无名氏2》中,他运用传统的大漆、蛋壳等材料,采用堆、填、嵌、撒、磨等手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视觉图式。当然,现当代漆画家已不再局限于材料和工艺创造图式语言,不再局限于客观世界,对文化、艺术、社会、自然的思考等主观世界也介入创作过程,观念、思维成为漆画图式语言创新的重要来源。漆画艺术语言多元化在漆画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生动、真实的面貌,为作品多种解读提供了铺垫。这也是艺术家真挚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然表白。艺术家对艺术观念、创作主题的探索意味着新的艺术语言形式的显现。具象、意象或抽象的图式语言是漆画创作惯用的表达方式,并使形象本身被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艺术家及其作品在秩序与表达之间蕴含着原始的粗犷与奔放,凝练概括着有意味的形式,获得内容和形式的融合,从中传达思想、表露感情。因此,探索有趣味的图像表现方式是漆画家从事创作,表现主观意图的重要方法。艺术家通过重构、解构与再现,创新漆画艺术语言的形式。图像本身已经不能作为感动人们的事物,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及情感才是引发受众再创作的动源,就像意象漆画所描绘的图式化现实,既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只是借用图式符号实现传达表现的目的。抽象风格的漆画就采用画面解构、重构,拒绝对实体形态的真实挪用,运用非常规形式语言表达艺术家的感受。漆画图式语言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过程,“漆”与“画”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成漆画。艺术家需要具备厚实的历史传承、现代的艺术观念以及开放的学习意识。传承、融合和借鉴是当代漆画图式语言创新的根本途径。

三、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价值

任何表现语言的创新都是该艺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不断拓展其价值体系,漆画艺术也不例外。漆画艺术语言的价值是建立在生成画面及其过程的意义之上。(一)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和文化属性的认定通常是以文化生长的背景作为条件。”[6]28漆画是东方的艺术,天然具有东方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东方价值的载体。在当代社会,西学东渐,外来文明充斥于每一个角落,解构和侵蚀着传统文明基石。漆画艺术本身之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然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日本漆艺家大西长利曾说:‘生漆是亚洲人的血液。’理论家皮道坚先生也多次谈到水墨、陶艺、漆艺是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三种艺术媒材。”[6]可见漆画作为东方文化精神的载体,成为维护文化多样性,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瑰宝。(二)美学价值。“人类从原始时代的生产尝试开始,就存有一种对形式和形式美的认识和追求,如石器上有规律排列的圆孔,彩陶上复杂的漩涡纹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7]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其自身的艺术美,和其内在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传承。当代漆画的美学特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材料之美。漆画在传承传统漆艺过程中,材料也随之成为漆画创作的手段。传统的材料实质上完成了由工艺语言迈向绘画语言的跨越,由唯美价值观转变为多元的审美追求。例如,画家唐明修作品《断纹No.1》中利用材料的特性制作的裂纹肌理,在传统漆工艺中可以视为瑕疵,但在现当代漆画创作中“它”成了一种主动追求具有视觉意义的表现语言。甚至于在画家张泽国作品《新电器》中,电路板镶嵌成为审美表达的主要手段。其次,漆画具有独特的工艺之美。漆画和其他种类绘画艺术不同,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导致漆画的制作具有工艺性特点。漆画是将所有要表现的东西,预埋到画面里,经过磨显,才能显现效果。因此,漆画有时会被称为磨漆画。当代漆画创作从画板制作,到作品完成“髹涂、变涂、堆贴、镶嵌、刻划、喷撒、磨显”等,各类工艺技法,无所不用,形成了漆画所独有的工艺之美。最后,是形式之美。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绘画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现当代漆画的形式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不是自然存在的事物,而是在漆艺向漆画转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不断深化,最终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包括心理、观念、情绪等形式的累积。当代漆画形式之美的构成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包括色彩、图形、肌理、线条、形状等;另一类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另外,漆画的美学价值还表现在意境、品位、风格等方面。只有把中国传统漆文化的内涵与现当代绘画艺术观念高度融合,体现出具有当代性的民族趣味,才能体现出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真正审美价值。

四、结语

“漆”与“画”是漆画永恒的主题,漆画之美来自于对传统漆工艺的传承和现当代绘画语言、观念的融合。对漆画艺术语言价值的认识,必须透过漆画艺术语言的物质属性深入到精神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层面,只有如此,漆画语言的拓展与延伸才具有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寇焱.漆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文灿.当代漆画语言的嬗变与本体追求[J].艺术设计,2000(4).

[3]汤志义.漆与绘———论漆画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4).

[4]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漆画技法读本[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5]林俊卿.现代漆画图式语言与创新之我见[J].美术,2016(12).

[6]陈亚凡.当代漆画材料语言的价值取向[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3).

漆画范文篇3

漆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漆”为主要载体去表现画面,以大漆为主要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漆画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现代工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体。而材料是漆画艺术的根基,漆画是以大漆为主的各种材料制成的。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出现不同的美感,如日本、越南的漆画就是典型的代表。众所周知。漆画的物质材料是经过艺术家的仔细选择的,并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展现在画面上,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视觉作品。当我们在对漆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针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调和,各种各样的材料经过加工打磨之后,它们出现的美感是不同的。材料的选定对作者要表现的漆画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一种材料审美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作者对各种各样的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审美特性不断选择物质材料。相反的,也影响着漆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所谓“资质者,艺之贞也”。就是说的是材质的属性美问题。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提到:“漆艺,它的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漆器”“漆画”和“漆塑”。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的范畴。显而易见,漆作为漆画中主要的材料来源,运用漆材料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种异样的审美是由材料本身所具有不同质地与外观引起的,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一幅好的漆画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的适度,运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不但形成自身的材料美,还要与形式、内容相结合。同样材料的运用也应该是美的,经济价值绝非艺术价值在材料中的体现。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在漆画的镶嵌过程中经常使用蛋皮装饰,蛋皮本是一种废弃的日常生活材料,在艺术家的手里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成为上等的艺术材料,在蛋皮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上达到了质朴、粗旷的独特韵味。譬如在材料上近年来有人使用腰果漆、聚胺脂漆等等作为漆画的主要漆材料。合成漆也是漆画很好的物质媒材。既有高度透明的聚酯氨酯等化学漆的合理运用,也开辟拓宽了漆画媒材的使用范围,漆画用漆的透明性可根据作者与作品的需要自由调配。在配以金箔、银箔、蛋壳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漆画审美语言是不同的。可见,材质在漆画的视觉效果表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呈现的闪闪剔透、古朴典雅、含蓄等个性内涵,这也是艺术家在追求材质与心境过程中的完美体现。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流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漆艺术便是黑色艺术。这是现代漆画所追求的。也是现代漆工艺所不可多得的,它更是漆画工艺的典型代表。黑漆温和沉稳的视觉美感就是通过水分在生漆中的作用而产生的,“磨”工艺是黑漆形成独特属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磨工艺慢慢的把黑漆中的蕴藏深沉的意蕴把打磨出来,再在上面与其他的入漆色进行搭配,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金箔和银箔是漆画中的主要表面镶嵌使用材料部分,它被赋予华丽之美和闪闪发光的重要材料特性。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的属性的影响,它的兼容性更加拓宽。其中金银材料有粗、有细、有箔、有粉、有点、有面等多种形式,使用的方式有干有湿、有飘、有洒、有揉、有吹等方式。这些工艺方式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由于金箔和银箔在使用的方式上采用像纸一样薄的材料,这必然要求运用贴的方式或平脱的方式等工艺制作。大大提高了工艺制作的难度。金粉和银粉的状态是粉状。这就大大拓宽了工艺的发挥性,作为调和剂来丰富颜色的内涵。

蛋壳是在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最多的一种,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材料之一。由于它的“开片”美像陶瓷一样自然,在此基础上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螺钿也是漆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素材之一,由于它的晶莹和光亮无比的材料属性吸引大量的艺术家进行创作。螺钿不像蛋壳那样简单加工,贝类的加工工序是十分复杂的。在作画过程中,通常使用内层来贴到画面上,所以,它的光亮就能彰显出来。它经常使用在比较重要的部位,起到前后照应、增加画面氛围的作用。

总之,漆画以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极富魅力的特异材料和变幻莫测的工艺手段,以及某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构成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而材料是漆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在漆画创作中不但考虑材料工艺发生关系问题,更重要的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构思问题。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就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把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同所用材料工艺相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具有高价值(内、外)、富有现代意识的漆画艺术。这才是漆画艺术之美的关键所在。艺术家必须对材料不断的探究和运用,开阔思路,富于联想,把艺术构思、所需材料、工艺制作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现代时代特点的漆画作品来。

漆画范文篇4

[关键词]漆画艺术语言华夏文化创新多元化

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与新颖的材质表达,吸引了众人的瞩目,激起了人们开拓审美艺术新领域的巨大热情。漆画是具有东方特色的造型艺术。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的产物。事物发展当随时展,漆画也不例外,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沿着中国漆画的艺术规律创新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这也正是对古代漆画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国古代的漆画发展与华夏历史的发展相同步,经历了一个连绵起伏的过程。如果从漆画的艺术语言以及影响力综合考虑对古代漆画进行定位,可以把漆画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成五个时期。其中以百家争鸣时期,一统时期和黄金时期为代表。

一、青铜时期

西周以前,漆器上的漆画可称之为漆画的“青铜时代”,此时,古代漆画应完全附属于漆器,缺乏独特的创意。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了距今有7000年历史的木胎朱漆碗,已有较高的漆艺;在陶器上用生漆描绘很粗的线纹而形成简单纹饰彩陶已为科学测定所证明。在青铜器上描绘漆画在殷商时代已有,漆常用于青铜器表面的防锈层,主要功能是防腐及一般审美,此时出土的文物的纹饰有了变化,有雷纹莲叶纹等,大都与青铜器相类似,过于简单大都是线纹。此时期漆艺发展过缓,人们对漆画的高层次审美意识尚未成熟。

二、百家争鸣时期

到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漆画高层次审美意识发展成熟,漆艺制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随着漆器工艺的日益发展,封建主们专门为漆器生产设立了管理部门,实行政府管理,分工越来越具体,实行专艺专工的制度。民间也有不少私营场所,私营作坊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漆器工业的繁荣。

春秋晚期代表作品是山东临锗郎家庄墓。其中一件圆形残片,圆形中间绘有三兽翻滚嬉戏。外层画有房屋四座,房中有人物,房屋都是平顶,有短柱承托,屋中人物姿态各异,画面生动且形式感强,且与《韩熙载夜宴图》画风很相似,可见漆画与中国画关系密切,或许中国画的缘起与漆画有着一定关系。到战国时期,诸侯纷立,天下大乱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基本形成了七国割据的局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漆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并接受,它光泽不变、色彩亮丽、轻便坚固、防腐、耐热、清洁方便、无异味、器物大小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这些优点是铜器及其他器皿所不及,漆艺制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漆画进入了第一次繁荣时期。

三、一统和黄金时期

秦汉时期为漆画的一统和黄金时期。到秦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打破了各地域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工商交流,使漆艺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主要以使用为主。从出土的漆器来看,漆画的彩绘技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大批漆器,大部分器物都是在黑漆底上用褐、红彩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纹样,构思巧妙,线条流畅,体现了很高的绘画艺术和工艺制作水平。

到西汉,进入中国漆艺术的黄金时期,从艺术成就、工艺制作水平等方面来看,西汉漆文化在古代漆艺史中占据了最辉煌、最重要的位置。汉漆文化的风格就是实用性与艺术感完美结合起来,表达了另一种美的观念、一种无与伦比、渗透了数千年人伦文化精神和自然息息相关本质凝重的美。这种美是迄今无数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传达了汉文化的本质思想,即儒家的“中庸”及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追求平衡,追求把事物间的各个优点完美结合的东方思维。也正因为这种东方思维使得古代漆画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没有从漆器这一载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是当代漆画界所认为的漆器附属品。漆器当时的地位是一种商品,正因为这样,人们把长达几千年战国-秦国-西汉-三国时期的漆艺术称为漆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到汉代,人们把漆画的艺术性和漆器的使用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汉代的漆器发展成为“黄金中的黄金”。

四、辉煌的配角

魏晋南北朝和唐为漆器辉煌的配角时期。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漆器从日常生活领域中大幅退缩,其统治地位已为瓷器所取代,然其配角地位并不会影响漆艺术本身在新形式下的继续发展、提高。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与交流的年代,大量少数民族南迁,吸收融合了先进汉文化,出现了华夏大一统大文化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到清末,中国各民族反复学习,文化上融合、再生,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产生了许多新生的艺术与哲学思想。这一现象集中的体现在佛教思想的传入,打破了汉民族儒道一统的思想方式,给文学艺术及工艺美术包括漆器带来了发展动力。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时期,唐代漆器最突出的成就是工艺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金银“平脱”的盛行、雕漆的出现。唐代漆工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与金属工艺结合,创造了独特、精美的铜镜镶嵌纹饰艺术。应该说:唐代漆工艺在工艺美术的主流中扮演了配角,却扮演得有声有色。但是,唐代所形成的漆液自身的审美意趣,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为宋代、明代漆艺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五、衰退时期

明代是中国传统漆艺发展的特殊时期,漆器产业规模巨大、史料记载丰富、存世物品众多、工艺水平却不甚佳。与元代相比,无元代作品之雄浑,淳朴之风,尽显琐碎萎靡之态,延至清代民国,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清代漆工艺继承了明代的技法,在大多数技法上有所发展,受日本漆艺和西洋绘画的影响,各类纹饰手法相互结合,倒也诞生出不少富有表现力的新的纹饰技法。

漆画的创新取决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漆画家倾向于在“工艺”的环节中煞费苦心,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地嫁接其它画种的技法,难以令人满意,如只刻意在工艺中求工艺的框框中寻找创新,最终会使漆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又走回到漆艺之中。也有一些作品不重视漆画的语言,不重视技法的修炼,使作品简单化,以油画、国画、版画、水粉画的观念和这些画种的创作方法去创作漆画,这是不可取的,也抹杀了漆画未被充分挖掘的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现代漆画艺术还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漆画的发展需要关注下面两点:

1.观念上的改变

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创新。中国漆画要随时展而不断创新。一方面,漆画作者的观念要随着时展而不断更新。漆画艺术家不应该被旧的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而应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扩大漆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另一方面,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在观念上,确立对漆画的多元化认识,各种漆画艺术风格共同发展并在各领域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漆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2.语言上的创新

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因此,逐渐形成现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

总之,漆画是一个年轻的画种,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漆画材料的使用和漆画技法的掌握,决定了漆画艺术的特征。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制作材料的苛求给学习者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不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而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创新除了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还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在艺术内涵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参考文献:

[1]焦小群:漆画的若干问题及看法.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

[2]朱益民:中国漆画新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85页~88页

[3]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41~25页

漆画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工艺性绘画的共性

论文摘要: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1.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的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物理特征

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日本发现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

2.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润。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触觉上均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而人生理上的愉悦往往会转换成心理上的美感。天然漆本色为棕红色,它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黑漆代表了漆最为本质的美学特征,漆黑是黑的极致。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朱红漆极具华彩而又沉稳,且经久不变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安康。

3.漆的人工美

中国传统漆艺技法渊源流长,仅明代黄大成所著《髹饰录》就记载上百种漆艺技法。概括地讲,漆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漆的粘性可以粘贴天然美材

漆呈现棕褐色,即使调成色漆它也不会很鲜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用蛋壳来代替漆画中的白色。白色蛋壳在黑漆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洁白可爱。

螺钿。在光线的照耀下能发出有如宝石般的五彩光,它可以弥补漆画中色彩的不足。

镶嵌金银片。将打磨推光的金银片镶嵌在漆板上,它会在画面里显得十分夺目。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镶嵌其它材料。日本著名漆艺家高桥节郎就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昆虫标本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

(2)利用漆的半透明性产生一种朦胧美

漆是一种半透明状的液体,通常用它来罩金属粉,可使画面中的色彩既有变化又协调统一,从而产生一种朦胧之美。

(3)莳绘

这种技法源于唐代,后传入日本,主要是在漆胎上施以金属粉或色漆粉,然后打磨推光。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显得金碧辉煌。

(4)沈金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漆器上就出现过这种技法,1315年传入日本。打磨推光后的漆板乌黑铮亮,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艺术品。在漆板上用刀刻针划,再戗金银或色漆,金银的光泽与漆的光泽相互对应更显得富丽堂皇。也可加入一些天然美材以丰富画面的色彩,呈现出铁线银钩、单纯明快的画面。

二、绘画性

漆画具有双重属性,即纯艺术性和工艺性。对于漆画而言,其艺术性的创造是首要的。

1.漆画是通过漆这一媒材来表现的绘画艺术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水乡》以漆为黏粘合剂,用蛋壳镶嵌表现出了中国江南的白色房子,漆黑的屋顶,银灰色的水天,使画面呈现出一个黑白灰的世界,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乔先生将漆的材料美、人工美,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发挥出来。

2.漆画具有一切纯绘画的共性

人类美感意识是在满足生存需求的手工艺术中萌生的。纯艺术绘画这一概念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才被确定的。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曾说过:“假如你对某种事物有过强烈的体验,而且想和他人分享这一体验,就已开始了艺术的创作(表现和宣泄)。……一种艺术的感受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的愉快,可以创造出一种近乎宗教感受的情感。”现代人对纯艺术共性的要求是它既要有个性的精神意蕴,又要有视觉形式美感,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的再现,其目的是升华人类的精神。中国的漆画是精神创造的产物,所以它也必然具有一切纯艺术的共性以及作用和目的。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信徒》描绘了三个虔诚信教的藏女。黑漆的神秘感与宗教的神秘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信徒虔诚的心态,捉住了漆本身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其与人的心灵的联系。他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和材料的精神内涵,创造了比它们自身更深刻的精神和意境。

3.从绘画角度来说,漆画有着与自身相适应的表现范围

(1)构图

漆画的构图由于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一般来讲比较适合表现二维空间的平面构图,构图的平面性有利于漆画色彩造型的平面处理。此外,漆画的构图也比较讲究画面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对比和均衡。例如疏与密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以及多样性的均衡与统一;形象处理富有次序感、节奏感。“计黑当白”在漆画中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传统中国画处理空间的观念在漆画中的运用。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的漆画《拉网》是郑力为先生的作品,他选用了平面无透视构图,将主观想象与客观实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面积不等的黑与红的对比给人以心理的平衡,画面中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渔女拉网规律化的节奏美,都突出了漆画的构图特点。

(2)造型

主要是以与构图相适应的平面装饰造型为主,以渲染和平涂相结合来表现结构。它更适合东方的平面化无透视的、富于主观想象的造型方法。从生活的原形中提炼,再运用主观想象的语言进行艺术再现。要求结构清晰明确,同时也要注意实形与虚形的关系。

(3)色彩

经过加工后用来调制色漆的透明漆不可能调出很鲜亮的色漆,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表现很微妙的色彩变化。漆画的色彩特点是以平涂为主,追求色彩单纯明快的艺术效果。代表中国古代漆艺最高成就的汉代漆器,红与黑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运用红黑两色创造出了灿烂的漆文化。黑漆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且它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相配。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浑然一体,素白的蛋壳与黑漆的对比既醒目明快而又素雅,具有七彩宝石光的螺钿在黑漆的衬托下更加绚丽多彩。总之,漆可以赋予一切天然美材以丰富的色彩,使漆画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

4.意境之美是漆画的灵魂

机械地反映外界景物或直露无遗地宣泄内心情感都不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将虚实统一,情景交融,使审美的主客体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意境。美学家们把它视为评判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笔者认为美的意境应该是一切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灵魂。漆画的意境是通过漆的材料美、工艺美以及美的艺术形式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因素来体现的。

三、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关系

一幅好的漆画应该是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完美结合。

只强调工艺性不讲究艺术性的是工匠。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对手工艺人(工匠)与手工艺术家的评判是这样说的:“手工艺人常常把自己分为两类,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设法谋生,而制作别人喜欢的工艺品。另一部分是手工艺术家,他们怀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制作出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这第二部分人倾向于在设计创新和媒介用法方面做开路先锋。”就此我们推论:工匠是为别人而制作,他们往往是保守的;而艺术家是为自己而创作,他们勇于创新,是开路先锋。一些人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地生产和模仿那些审美趣味不高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往往为了掩饰其艺术水平的不足,而过分地在工艺上下“功夫”,以炫耀技艺为主。笔者认为,漆画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绘画,它的材料美和工艺美是蕴藏于绘画性之中的,其艺术性的追求是首要的。因为人们在欣赏它的精神意义时,往往超越了工艺的本身。意境是一切艺术也是漆画的灵魂。所以过分强调工艺不讲究艺术性,不加强对漆艺精神内涵的开发,中国的漆画就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无法与国际接轨。引用杜安的一句话:“单纯的手工技法是不能成为艺术的。”

过分追求“绘画性”而忽视了其工艺性,会使漆画失去其独特魅力而渐渐走向消亡。当今工艺美术已争得了与纯绘画同等的地位,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乔十光先生说过:“漆画作为一个画种必然要有材料的限定,必然要有自身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否则画种的地位就很难巩固。”“离开了材料、离开了技法而空谈艺术奢论精神,艺术精神都往往会落空。”在我国漆画界同样也存在着另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否定工艺、否定传统,追求所谓的“绘画性”。例如用漆来模仿油画、水墨画、版画等。由于漆材料与油画材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只能用廉价的化学漆聚安酯等材料来代替。结果使其既不像漆画也不像油画,不伦不类,完全丧失了漆的朴实淳厚的美感和特色。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赖以生存的优势,没有特色的艺术就不是精彩和成功的艺术。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漆的语言优势,突出它的材料美、人工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一个画种一旦失去了其特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使漆画这一新兴的画种得而复失或逐渐走向消亡。

只有将工艺性和绘画性完美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画是漆工艺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它的特点决定了漆画家要具有漆工艺和绘画两个方面的素质。漆与画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一个漆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

四、对中国漆画未来的展望

漆画范文篇6

中国漆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就已经诞生了漆器。受2O世纪上半叶的国际漆艺运动影响,漆画在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首次以独立画种的身份登上了舞台,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普遍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关注与喜爱,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漆画是中国民族绘画的新创造,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强烈的现代感。

中国现代漆画具有绘画性和工艺性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画种。受传统漆器审美的影响,漆画创作离不开传统漆艺的技法,同时也兼收了其他画种的长处,如:描漆的工笔之美,画漆的重彩之美,刻漆的版画之美,推漆的浮雕之美,刮漆的油画之美,泼漆的写意之美。他所包含的题材范围也很广,体现出巨大的艺术潜力和广阔的开发空间。但现代漆画毕竟历史太短,根基尚不深,与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以及实力雄厚的油画等诸多画种相比之下,还显得很稚嫩。无论在表现形式、工艺制作以及创新能力上都有他的软肋,中国漆画要想真正融人世界美术的主流,还有相当远的路程要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随着时代而发展,漆画也不例外,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贯穿古今中外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越南磨漆画的影响下,国内一些现代漆艺家开始了漆画的创作活动,但由于漆画技法的繁复,材料工具的特殊以及制作过程的艰辛,限制了漆画的普及。目前,很多漆画艺术家也都在探讨漆画的发展趋势、漆画今后的路程该如何走等等新话题。这关系到中国现代漆画能否成否成为一门纯艺术而被广大艺术爱好者所承认。不少漆艺专家提出应加强中国漆画的精神追究,要尽力避免漆画作品中感情苍白、思想匮乏以及缺乏号召力等诸多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漆画发的方向性的问题。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至今已近三十年,漆画的发展在总体上始终徘徊不前,主要问题在于方向性不强,究其原因就是漆画的创作原则不够明确以及创作环境不够规范,定位不明,重视不够。现阶段,漆画发展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生怀绝技的老艺人一身绝学无处传授导致一些传统技艺不声不响的流失;一些高校从市场效应出发,逐渐取消漆艺专业……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抑制漆画的发展。

漆画是创造性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灵魂。现代的漆画艺术从古老的漆艺中脱胎而出,是当代艺术家与传统漆艺结合的产物。漆画艺术家们把漆画从古老的漆艺中“脱胎换骨”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它并不是摒弃一切自身的一些特质而盲目的去追求标新立异,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而漆画的发展也离不开这种在创新中的实践变化。同时,漆画还需要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巧妙的把绘画性与工艺性有序的结合在一切,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工艺性,同时要注重绘画性,要从构图的科学,色彩的冷暖,空间的前后,造型的美观等方面去考虑,它还需要有对传统艺术观念的修养,更需要有执著胆大的创新尝试。这样漆画才能在这个社会多元化发展,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的艺术天地。

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则是促发创新的契机。全新的事物会给人不一般的感受,使你在表现时极尽所能,创立新的方法以适应新的命题,达到创新的目的。漆画的创新取决于技法的变化以及艺术风格的体现,它与艺术家所受的教育、生活经历、艺术实践以及生活的环境、时代等密切相关。本人认为漆画的发展需要关注观念的改变以及语言的创新。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变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与创新。

我们不能被旧的传统观念束缚,应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形成新的艺术语言及艺术观。现代漆画的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等表现形式,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的自身艺术语言。总之,漆画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处于发展阶段,是包容性很强的一个艺术体系。漆画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中国现代漆画要有更好的发展,漆画家们要掌握传统漆艺的材料、工艺及表现语言,不断探索、丰富表现技法。加强与世界主流美术之间的对话,紧跟世界美术的大潮流。他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容纳百.的博大胸怀,兼容一切有利于漆画发展的艺术。这样漆画艺术才能基业长青,才能逐步的走向成熟。

漆画范文篇7

[关键词]漆画艺术语言华夏文化创新多元化

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与新颖的材质表达,吸引了众人的瞩目,激起了人们开拓审美艺术新领域的巨大热情。漆画是具有东方特色的造型艺术。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的产物。事物发展当随时展,漆画也不例外,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沿着中国漆画的艺术规律创新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这也正是对古代漆画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国古代的漆画发展与华夏历史的发展相同步,经历了一个连绵起伏的过程。如果从漆画的艺术语言以及影响力综合考虑对古代漆画进行定位,可以把漆画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成五个时期。其中以百家争鸣时期,一统时期和黄金时期为代表。

一、青铜时期

西周以前,漆器上的漆画可称之为漆画的“青铜时代”,此时,古代漆画应完全附属于漆器,缺乏独特的创意。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了距今有7000年历史的木胎朱漆碗,已有较高的漆艺;在陶器上用生漆描绘很粗的线纹而形成简单纹饰彩陶已为科学测定所证明。在青铜器上描绘漆画在殷商时代已有,漆常用于青铜器表面的防锈层,主要功能是防腐及一般审美,此时出土的文物的纹饰有了变化,有雷纹莲叶纹等,大都与青铜器相类似,过于简单大都是线纹。此时期漆艺发展过缓,人们对漆画的高层次审美意识尚未成熟。

二、百家争鸣时期

到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漆画高层次审美意识发展成熟,漆艺制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随着漆器工艺的日益发展,封建主们专门为漆器生产设立了管理部门,实行政府管理,分工越来越具体,实行专艺专工的制度。民间也有不少私营场所,私营作坊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漆器工业的繁荣。

春秋晚期代表作品是山东临锗郎家庄墓。其中一件圆形残片,圆形中间绘有三兽翻滚嬉戏。外层画有房屋四座,房中有人物,房屋都是平顶,有短柱承托,屋中人物姿态各异,画面生动且形式感强,且与《韩熙载夜宴图》画风很相似,可见漆画与中国画关系密切,或许中国画的缘起与漆画有着一定关系。到战国时期,诸侯纷立,天下大乱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基本形成了七国割据的局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漆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并接受,它光泽不变、色彩亮丽、轻便坚固、防腐、耐热、清洁方便、无异味、器物大小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这些优点是铜器及其他器皿所不及,漆艺制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漆画进入了第一次繁荣时期。

三、一统和黄金时期

秦汉时期为漆画的一统和黄金时期。到秦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打破了各地域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工商交流,使漆艺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主要以使用为主。从出土的漆器来看,漆画的彩绘技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大批漆器,大部分器物都是在黑漆底上用褐、红彩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纹样,构思巧妙,线条流畅,体现了很高的绘画艺术和工艺制作水平。

到西汉,进入中国漆艺术的黄金时期,从艺术成就、工艺制作水平等方面来看,西汉漆文化在古代漆艺史中占据了最辉煌、最重要的位置。汉漆文化的风格就是实用性与艺术感完美结合起来,表达了另一种美的观念、一种无与伦比、渗透了数千年人伦文化精神和自然息息相关本质凝重的美。这种美是迄今无数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传达了汉文化的本质思想,即儒家的“中庸”及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追求平衡,追求把事物间的各个优点完美结合的东方思维。也正因为这种东方思维使得古代漆画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没有从漆器这一载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是当代漆画界所认为的漆器附属品。漆器当时的地位是一种商品,正因为这样,人们把长达几千年战国-秦国-西汉-三国时期的漆艺术称为漆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到汉代,人们把漆画的艺术性和漆器的使用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汉代的漆器发展成为“黄金中的黄金”。

四、辉煌的配角

魏晋南北朝和唐为漆器辉煌的配角时期。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漆器从日常生活领域中大幅退缩,其统治地位已为瓷器所取代,然其配角地位并不会影响漆艺术本身在新形式下的继续发展、提高。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与交流的年代,大量少数民族南迁,吸收融合了先进汉文化,出现了华夏大一统大文化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到清末,中国各民族反复学习,文化上融合、再生,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产生了许多新生的艺术与哲学思想。这一现象集中的体现在佛教思想的传入,打破了汉民族儒道一统的思想方式,给文学艺术及工艺美术包括漆器带来了发展动力。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时期,唐代漆器最突出的成就是工艺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金银“平脱”的盛行、雕漆的出现。唐代漆工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与金属工艺结合,创造了独特、精美的铜镜镶嵌纹饰艺术。应该说:唐代漆工艺在工艺美术的主流中扮演了配角,却扮演得有声有色。但是,唐代所形成的漆液自身的审美意趣,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为宋代、明代漆艺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五、衰退时期

明代是中国传统漆艺发展的特殊时期,漆器产业规模巨大、史料记载丰富、存世物品众多、工艺水平却不甚佳。与元代相比,无元代作品之雄浑,淳朴之风,尽显琐碎萎靡之态,延至清代民国,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清代漆工艺继承了明代的技法,在大多数技法上有所发展,受日本漆艺和西洋绘画的影响,各类纹饰手法相互结合,倒也诞生出不少富有表现力的新的纹饰技法。

漆画的创新取决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漆画家倾向于在“工艺”的环节中煞费苦心,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地嫁接其它画种的技法,难以令人满意,如只刻意在工艺中求工艺的框框中寻找创新,最终会使漆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又走回到漆艺之中。也有一些作品不重视漆画的语言,不重视技法的修炼,使作品简单化,以油画、国画、版画、水粉画的观念和这些画种的创作方法去创作漆画,这是不可取的,也抹杀了漆画未被充分挖掘的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现代漆画艺术还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漆画的发展需要关注下面两点:

1.观念上的改变

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创新。中国漆画要随时展而不断创新。一方面,漆画作者的观念要随着时展而不断更新。漆画艺术家不应该被旧的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而应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扩大漆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另一方面,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在观念上,确立对漆画的多元化认识,各种漆画艺术风格共同发展并在各领域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漆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2.语言上的创新

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因此,逐渐形成现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

总之,漆画是一个年轻的画种,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漆画材料的使用和漆画技法的掌握,决定了漆画艺术的特征。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制作材料的苛求给学习者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不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而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创新除了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还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在艺术内涵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参考文献:

[1]焦小群:漆画的若干问题及看法.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

[2]朱益民:中国漆画新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85页~88页

[3]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41~25页

漆画范文篇8

关键词:漆画工艺性绘画性

漆画是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是从漆器装饰艺术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的新画种。中国漆画的独立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

目前在漆画创作上有几种不良现象:一是只重视传统,忽略设计,只追求传统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视设计而忽略艺术语言,把艺术语言简单化,模仿其他画种,使漆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丧失;三是忽视了漆画特性与材质制作的结合性,只不过在油画、国画上罩一层漆,这些对漆画的发展极为不利。当代中国漆画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发挥漆画艺术语言的特点,需要抓住两个要点——工艺性和绘画性。下面详细阐述漆画艺术中的工艺性与绘画性。

一、工艺性——漆画是以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

中国漆画从一开始便与材料、技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漆画的语言特征,离不开“漆”的特性,它是构成漆画语言的物质基础,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1.材料

漆画是从传统漆饰艺术中脱胎出来的,因而它所使用的材料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漆。在中国古文字中,漆字也可写为“桼”,专指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漆,它是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汁液。天然漆原为乳白色,但干后变为红棕色,稍厚即近黑色。只有了解漆的性能和特点,才能表现出漆所特有的视觉效果。

2.技法

中国传统漆艺经历了7000余年的历史演变,技法源远流长,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载了上百种漆艺技法。概括地讲,漆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描绘: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②镶嵌:黑漆、朱漆固然很美,但色彩总有局限。于是在漆艺的长河中就借来了“他山之石”,发展了镶嵌技法。大体有金属镶嵌、螺钿镶嵌、蛋壳镶嵌等。③刻划:凡在漆面上用刀刻划,再填入金、银或彩漆的一类方法,均属刻划,可分戗划、雕填、刻漆等不同类型。④研磨:在完成中涂漆或上涂漆的漆板上,或涂漆,或贴金,或洒铝箔粉、干漆粉,或罩漆,使本来十分平整的漆板变得凹凸不平,各种漆象也因互相映衬覆盖而变得模糊混沌。最后经过研磨,显出花纹,画面也趋于平整。这一类装饰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却以研磨为主要手段,故统称研磨。罩漆、彰髹、莳绘可归此类。⑤泼洒:将稀释后的一种或数种色漆即兴自由地泼洒在漆板上,使其相互渗化流动,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这种技法称为泼洒。⑥堆塑:用漆、炭粉或漆灰等材料,在平整的漆板上或点或线或面地进行堆塑,然后再在高起的纹样上加工处理,这种方法可称堆塑。它使漆面增加了浮雕的趣味。在《髹饰录》“阳识”和“堆起”两章中均有论及,名目繁多,按材料可分漆堆、炭粉堆、漆灰堆等。二、绘画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

艺术之为艺术,法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艺术是把真理性的东西带到世界上来。”这就是纯艺术精神性的典型注释。中国漆画要画出有震撼力的好作品,根本性要求是精神性的绘画艺术使命的实现。

1.漆画作为绘画的基本属性

思想性、艺术性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应该按纯绘画形式来要求,用绘画性的标准来衡量。可以不择手段地表现主题,人们关注的已不是材料和技巧新颖、独特,重要的是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内容的深刻性,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分析。

2.漆画的绘画性表现

①构图:漆画长于装饰性构图,而短于写实性绘画内容,这是因为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装饰性的构图讲究形象处理规律化、秩序化、艺术语言程序化,其艺术风格倾向唯美。并且在漆画构图中,也常常运用均衡、多样统一、疏与密、曲线与直线及特异等表现手法。②色彩:漆有其自然光色,漆画则更注重通过表达作者主观化的色彩来体现作品的个性特征。漆画的色彩总的来说是偏于装饰性的。黑、红两种颜色在漆画中常被使用,成为漆画最基本的两大色调。这是由漆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黑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等相配。金属的艳丽夺目、蛋壳的洁白可爱、螺钿的宝石般光彩,都可以用在作品中,增加画面效果。③意境:情是漆画艺术的激素,形是漆画艺术的个性,材是漆画艺术的特性,变是漆画艺术的灵魂。

三、工艺性与绘画性的关系

艺术最宝贵的是特性,漆画的独特性就是漆性。漆画如果没有漆的特性,没有漆的隽永意趣,本身也就失去了作为材质的价值。

漆画离不开漆但并不意味着以漆作材料而在漆板上作画就是漆画,也不是在画上罩漆就是漆画,漆画首先以一幅画、一画作品(内涵)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才牵涉到漆(材料)的运用,首先注重的是作品的内涵,其次是作品的外观形式,以使观念进入画意所要表达的意境为重,而以纯粹材质雕饰、工艺的变幻为辅。

四、中国漆画发展趋势展望

在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艺术的创造性也日趋多元化。中国漆画要适应当今急剧变革的审美需求和丰富多变的精神世界,应在艺术观念与艺术语言上进一步加以解体与重构,不断拓展自己的空间艺术,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要实现精神性绘画艺术的使命,必须要在审美方面与时代同步,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漆画范文篇9

关键词:漆画;中学;美术教学

一、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的必要性

1.漆画艺术简介

漆画是以天然生漆作为主要材料,搭配蛋壳、金属、木粉等其他材料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它脱胎于中国传统的漆艺文化,从漆艺中衍生而来并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画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漆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大漆的国家,虽然漆画作为新兴画种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用漆髹饰器物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碗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漆器,距今约7000年;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彩绘涉猎图漆瑟残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漆瑟残片上绘制了狩猎的场景和龙蛇怪神的形象,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漆画。“1962年,‘越南磨漆画展’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在我国美术界和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1]越南磨漆画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看到了大漆这种传统材料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因此,以乔十光为代表的一批漆艺家、画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道路。中国现代漆画自诞生起就迅速发展,并在1984年作为独立画种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漆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现代漆画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漆艺技法与材料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包。

2.漆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漆画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画,并在其基础上追求创新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不依附于漆器的独立漆画,20世纪50年代初期,艺术家用漆绘制名人像并不断参加全国美展,直到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作为新兴画种崭露头角,并以独立画种的身份参展。然而发展到现在,中国现代漆画的现状及其未来前景却并不乐观,“漆画的发展脱离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处于一种孤独的发展状态,缺少与其他画种的交流与融合”[2]。虽然已经有许多美术院校开设了漆画专业,但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却不多,漆画仍然属于冷门专业,是小众画种,缺少大众基础。笔者在扬州中学实习期间曾对所在实习班级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班级45名学生中仅有11位学生知道或接触过漆画,而知道或接触过油画、国画等其他绘画形式的却达到95%以上。扬州漆器盛名远播,而扬州的中学生对漆画的了解却寥寥无几。作为和油画、国画一样独立的画种,漆画在中学美术教育方面却较为匮乏。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甚至没有编入漆画相关的内容,而“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教材也缺乏漆艺的内容”[3]。不论是学生对漆画的陌生,还是中学美术教材在漆画方面的缺失,都表明我国现代漆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必须提高在中学介绍漆画艺术的力度。(2)漆画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作为对中国现代漆画产生巨大影响的近邻,越南是最先开始将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并进行研究的国家。经过长期发展,磨漆画甚至成了越南的“国画”。越南磨漆画能有这样的发展,与其国家对漆画的大力推广有关。越南的高校会开设独立的漆画专业课程,培养漆画专业人才;中学也非常重视漆画教育,不仅在教材上大篇幅介绍漆画,而且定期举办磨漆画展。越南画家钟爱漆画创作,一些画家并不是漆画专业,但会把自己擅长的画种与漆画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磨漆画的形式。法国漆艺对中国现代漆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法国漆艺主要是髹饰家具、屏风等,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依附于装饰绘画,并没有成为独立画种。

3.传承漆画的意义

漆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阶段,在中学开设漆画课程,是推广漆画、促进漆画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漆画不但具有简约、传神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材料、工艺上的独特之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较早地了解这一绘画形式,并培养他们对漆画创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由于漆画独特的创作材料和工艺技法,其呈现出的画面效果也十分震撼,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在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美术创作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各种原料的使用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传统艺术有全新的认识”[4]。

二、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比于国画、油画创作,漆画创作的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完成一件完整的漆画作品通常要耗时一个月甚至更久,非常考验创作者的耐心。由于大漆的特殊性,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斟酌使用材料与技法,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总而言之,要想在45分钟的课堂上完成一幅漆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开展漆画教学的难点之一。因此,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鉴赏优秀漆画作品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漆画的兴趣;其次是认识和了解漆画创作的材料与技法,可以通过教师演示、视频教学等方式完成;最后是学生实践操作,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漆画创作的乐趣,掌握一些简单的漆画技法,感受漆画的独特魅力,对漆画产生认同感。

1.鉴赏优秀的国内外漆画作品

要想在中学课堂中成功开展漆画教学并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漆画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漆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漆画的魅力,了解漆画的基本知识,构建完整的漆画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天然大漆;了解中国悠久的漆艺历史;了解中国现代漆画的几大代表流派及其风格特点,如扬州漆画、福建漆画、江西漆画、四川漆画等;欣赏一些外国的优秀漆画作品,了解这些国家的漆艺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等等。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分析和总结漆画作品,教师辅以补充说明。除了多媒体展示,教师还可以邀请漆画艺术家举办讲座、示范,组织学生参观漆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开设漆画专业的高校以及各类漆画相关的画展,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漆画的创作过程。

2.认识漆画的材料与技法

通过鉴赏漆画作品和参观学习,学生对于漆画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漆画的材料与技法,让学生对漆画有更深入的了解。漆画创作的材料很丰富也很特殊,如蛋壳、贝壳、金属、谷物等,这些在国画、油画作品中难以出现的材料,在漆画作品中能呈现出良好的画面效果。把这些材料与大漆结合运用的方法就是漆画技法。如,蛋壳用贴的方式,谷物用撒的方式,还可以直接用大漆描图上色,等等。各种技法的综合运用展现出漆画独特的美。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和创作中的偶然性,漆画创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能让学生对漆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想要亲身实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漆画材料,学习漆画技法;还可以展示漆画作品,让学生触摸漆画,感受不同材料的不同效果;也可以现场示范,制作一些漆画技法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学习。

3.创作简单的作品

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后,学生就可以尝试创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草图和色稿。在此阶段,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造型、色彩方面的指导,不过主要还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漆画的魅力,掌握创作漆画的步骤和方法。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每个小组介绍作品的构思、材料和技法,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除了班级内部评价,教师还可以组织校级展览,邀请其他班级的师生参观、点评,每个小组作现场汇报,交流自身的创作心得。展览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漆画作品装饰在教师办公室或者校园中的公共场所,从而起到在中学推广漆画艺术的作用。

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漆画既是古老的又是新生的,其古老的部分应该被保护和传承,新生的部分则需要创新和发展。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理应承担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培养中学生对漆画的兴趣,使其产生研究和传承漆画的意识,是促进漆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有效途径。当然,由于漆画创作的复杂度,目前在中学课堂中开展漆画教学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美术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漆画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漆画在中学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辉.中国漆画与越南磨漆画比较研究[J].装饰,2007(7):64-65.

[2]万文标.漆画艺术在中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7(10):392.

[3]赵小玉.广州市南武中学开设漆艺课程的路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18(18):38-40.

漆画范文篇10

关键词:汉代漆器;现代漆画;审美;创新

漆画从依附漆器作为一种装饰到成为独立画种,还是近几十年的事。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其发展历史相当短。现代漆画虽已“开门立户”,但现代漆画的发展问题仍是当下众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最终决定漆画能否真正踏入当代主流艺术的行列之中。关于现代漆画如何发展的论著不断发表于各大期刊。

有的认为现代漆画的发展应该偏重于传统材料的开发和工艺技法的创新,有的则认为应该偏重于漆画作为绘画艺术表现方面的研究。毕竟,“‘漆画’二字界定了漆画的特质。它既与漆器为邻,又区别于漆器,与绘画为伍,同时也区别于绘画。”

漆画之前所依附的载体———漆器,特别是汉代漆器,随着汉代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统一,其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中国青铜工艺文化向陶器工艺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汉代漆器不断发展,全面成熟。汉代疆域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的统一,汉代漆器融合了战国及秦代的漆工艺优秀传统,在这种兼容、交流、整合中其装饰和绘制艺术达到鼎盛,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和工艺的杰出代表。然而汉代漆器从其装饰造型、装饰题材、装饰材料和技法以及装饰色彩的处理等诸多方面,对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表现语言,丰富了现代漆画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对现代漆画的发展有着有益的补充和深远的启示。

一、汉代漆器装饰造型上实用

与审美的统一对现代漆画发展的启示“在我国古代,利用漆首先是从实用开始的,制作漆器的目的首先是实用。”最初以实用为目的的漆器制作精美,具有了审美的功能,但它的审美性是依托于它的功能性的。

汉代漆器中有不少的“扣器”,如湖南长沙1号汉墓出土的银扣漆盒、漆盘等。《汉旧仪》谓:“大官令尚食,用黄金扣器;中官长、私官长尚食,用白银扣器。”所谓“扣器”,主要指镶嵌有金银铜等金属材料扣边的漆器,这类扣器大多为奁盒,因为奁盒类的容器常常需要开启盒扣合,口沿交界处容易磨损破坏,以金属材料制作护口沿的扣边,不仅强度增加,也方便了使用,金银铜扣边的金属质感与光泽更是赋予了漆器新的美感。这种扣器的设计,在实用功能设计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了金属扣边所具有的审美意义,使漆质的内柔温润之美与扣边的刚健光泽之美交相呼应,体现了汉代漆器在实用的基础上超越实用的功能而向审美化的方向发展的努力。汉代漆器装饰造型上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是汉代漆器空前繁荣的重要原因,其间漆屏风等陈列物品也不断出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漆画是从漆器的母体中脱胎出来,从实用性的器到欣赏性的画的变化,以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然而现代漆画虽有独立的审美意识,以欣赏性为其目的,但欣赏之余,又与实用功能统一。随着漆画的不断发展,漆画与建筑结合,已成为建筑装饰的一种形式。如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大型漆壁画《古田会议》,以及大量的漆屏风和漆挂屏等装饰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漆壁画的成功,是建筑的实用功能与漆画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它成功拓宽了现代漆画的生存空间,使得现代漆画既可独立欣赏,又能结合实用。这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使漆画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立于现代艺术之林。

二、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上抽象

与具象的统一对现代漆画发展的启示汉代漆器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汉初文明的一个缩影”。汉代漆器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儒学为宗和宗教神学思想的主导下,其装饰题材除了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外,汉代漆器在装饰题材上深受楚文化和楚人审美观的影响,更多的是延续楚漆器装饰的一些奇异内容,以神话为题材。如马王堆汉墓漆棺所表现的神奇怪兽,瑞鸟祥云,人神杂处,营造出一种奇禽异兽与神怪仙人共乐的神话世界,透过这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装饰,我们可以感受到汉人对不朽、永生的渴望,对虚幻的神仙世界的向往。漆器那充满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正是汉代社会思想和汉人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为了表现这个神秘的世界,古代工匠利用了抽象这一装饰元素,描绘大量抽象云气纹,各种羽人、异兽等,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情色彩,大气磅礴和浪漫放达的情致洋溢其间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种无穷的想象力也似乎为现代漆画的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由于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不断影响着现代漆画的创作观念,使中国漆画风格也在走向多元化,抽象与具象,装饰与写实,传统与现代……但是现代漆画越是趋向多元化,其漆画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越发令人深思。期间,有明显抽象倾向的漆画作品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漆画的抽象性问题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现代漆画与汉代漆器一脉相承,同样具有很强的抽象特征,漆画曾以抽象手法出现在漆器上,也能顺理成章地独立成画,这也是漆画合乎规律的自然发展。同时,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漆画也不擅于再现客观对象,这正与现代艺术的主张不谋而合。

无论是陶冶性情的山水花鸟、愉悦视觉的抽象装饰,还是描绘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及富有哲理的超现实题材,只有与时代思想真正的融合统一,才能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使漆画的艺术创作之本位———视觉的传达、精神的寄寓,被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三、汉代漆器装饰材料上传统

与创新的统一对现代漆画发展的启示漆器和漆画一脉相承,漆是他们共同的母体,更是最主要的材料。天然大漆基本呈透明状,通过调入矿物等色料,可以得到丰富的色彩。汉代时漆已有黑、红、黄、蓝、紫、绿、白、灰、金、银等色,使汉代漆器集多色为一体,形成对比强烈、鲜艳显目的装饰效果。汉代漆艺工匠们为了改变大漆粘稠度高,不易调和的缺点,创造性的加入了桐油,使大漆能够挥洒自由。《髹饰录》谓“巧为天真之文,故其类不可穷也。”可见,装饰材料对于丰富漆器装饰的重要性。

到汉代,“夹苎”胎体的漆器已经普遍。从装饰髹涂材料到造型基本材料,使漆器从里到外,从工艺到材料都完全地展现了漆的品质和个性。“也许是金属装饰带、金属扣边在漆器上的装饰功能和它的漆质本身的离异性启发了工匠艺人们”,成熟的金银箔贴花工艺广泛应用于汉代漆器装饰。金银箔贴花工艺正是利用了金银材料特有的延展性打制成箔片,镂刻有一定的纹饰贴于漆器装饰面上,丰富了汉代漆器的装饰语言。如马王堆1号汉墓的双层九子奁,在黑褐色漆面上贴金箔,再施以油彩绘,产生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漆画也可不断丰富入漆的材料。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等。充分利用漆质自身的包容性,不断壮大现代漆画的材料队伍。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改制漆、合成漆、腰果漆、树脂漆、聚酯漆等性能优良的合成涂料不断研发出来。“合成漆性能优良,具有干燥时间短、耐光、耐腐、耐发黄等优点,这对于缩短漆画制作周期、普及漆画有重要意义。如现代漆画中使用的聚氨酯漆和腰果漆,鲜亮透明,适于调和各种鲜亮色彩,干燥也快”’。这些新材料弥补了大漆的不足,如漆液含水过多,易变质,可能使人过敏等缺点,使漆画在大漆的制约下,获得了艺术表现的自由,对于发展和普及漆画也有积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兴材料,这些新兴材料的应用,不断丰富现代漆画的语言表达。

四、汉代漆器装饰技法上绘画

与工艺的统一对现代漆画发展的启示汉代漆器的装饰技法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沿袭战国以来盛行的彩绘和针刻(锥画)外,还运用了髹漆与金工结合、贴金银箔、镶嵌、堆漆等装饰手法。髹漆与金工结合即上文所提到的“扣器”。镶嵌即利用漆的湿粘性把玉石等珍贵材料镶嵌在漆器上。现代漆画中的嵌漆技法就是对汉代漆器镶嵌装饰技法的继承,只是镶嵌的材料更加广泛。如把鸡、鸭的蛋壳运用于漆画,一则取其色白,因为红褐色的天然大漆调配白色是十分困难的,白色的蛋壳恰巧弥补了大漆的不足。再则,压碎后的蛋壳龟裂纹,朴素天然,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汉代漆器的堆漆技法就是使用工具将浓稠的漆汁堆砌出装饰花纹及纹饰的边线,形成浅浮雕的装饰效果。汉代漆器中的堆漆技法在现代漆画中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启明星》,就运用了堆漆的技法,表现了英雄就义前的壮烈情景。

现代漆画在继承嵌、刻、堆、磨、彩绘等技法的同时,也创造性地施展各种技法。有的漆画还利用发团、丝网、布、麻、干荷叶、碎纸片等进行绘、涂、粘、淋、泼等,还利用布团、海绵等道具,利用大漆稀释后的流动性能,利用大漆的快干起皱等手段达到偶发肌理的效果,意趣天成,真正达到“一半天画,一半人画”的效果。由此可见,传统中还有很多技法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运用,把传统与现代的技法综合、发挥、拓展,漆画就更富表现力。

但是,漆画的技法也是不无法度的,如上文所提到的汉代彩绘漆棺的绘制,也充分体现绘画性和工艺技法的结合在漆器装饰中的地位。绘画技法的纯熟,更有利于漆画的技法发挥和表达。

现代漆画的创作也应该达到绘画与工艺技法的统一,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同时,由于漆画的材料性质,过多地考虑技法因素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漆画家在漆画创作过程中,避免沉湎于表面的唯美形式。

五、汉代漆器装饰色彩的和谐

与统一对现代漆画发展的启示从色彩角度看,汉代漆器的色彩语言极为独特。它以黑、红两色为装饰的基本色彩,在黑色底上绘饰朱纹,红色底上绘饰黑色纹样。红色主要是用矿物质朱砂调制,色相鲜亮饱和,黑色博大宽厚,这种红、黑二色组成的基本色调,无疑说明其内在的选色用色的社会观念。如马王堆黑地彩绘漆棺,“以黑色为地,主题纹饰大都呈灰、粉绿等偏冷的间色,以及带间色的暖色,统以一种素洁静穆的色彩气氛;朱地彩绘棺为朱色地,主体纹饰使用黄、棕黄、褐、棕等明亮而近于暖色的调子,鲜亮统调而又富于变化”。可见汉代彩绘漆器突破了红、黑两色的一统天下,向多元化的色彩方向迈进。

大漆长于黑,却短于色。为了丰富漆画的色彩,现代漆画便使用了金、银、铝等金属材料入漆,出现多种含有金属光泽的彩漆,或者把半透明的漆涂染在金银的底子上,呈现出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色彩,其华贵、典雅、柔和、含蓄的风采,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丰富了漆画的色彩表现。漆画技法中磨漆法,经过打磨,使漆画或隐或现、或明或暗、趣味无穷,是漆画的色彩斑驳陆离,变化莫测。

现代漆画还镶嵌了五彩的螺钿、朴素的蛋壳、锡片,甚至高贵的红珊瑚、绿松石等。现代漆画也应该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如同镶嵌螺钿韩国漆器,把其他色彩融入漆器的装饰。因此,现代漆画应该充分发挥漆色尚装饰,多色又统一的优势,为现代艺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