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6:55:26

年报范文篇1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为成员单位的企业信息公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将一条例、无规章贯彻落实的目标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我局采取将企业主体创建一个qq群,并在qq群里进行年报宣传何通知,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并引发宣传资料500份,加大对《条例》及配套规章的宣传力度,并在全县工商系统登记服务大厅和工商窗口,设立咨询操作平台,现场演示公示信息系统登录、输入的方式,辅导企业准确掌握年度报告的报送方法、报送内容、报送程序,提高报送效果。

三、是搞好培训工作

年报范文篇2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本届政府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实现了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开局。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到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净增146亿元,全市所有县(市、区)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2%,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3%,提高27.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亿元,增长17.9%。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引进市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828.6亿元,增长42%。海关进出口总额94.8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54.6亿美元,增长45.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7%。。全市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达到77.2%,提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长14.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8%,没有达到预期调控目标。

一年来,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年初确定的八个方面52件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超过目标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57.7万,完成目标的115%;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85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7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18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88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7.3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403万,完成目标的1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9万,完成目标的1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8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2493万人,参合率87.5%,统筹基金使用率85.6%。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680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570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为33.4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资助学生7.28万名;向38.3万中职在校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资助;建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制度,资助学生1.56万名。全市设区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4.7万平方米,可解决2.9万户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3.3万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政策保障。完成了5万名库区、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扶贫。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启动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多元化、薪酬制度改革、资本经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增强。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市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8%和23%,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的52.2%和49.9%。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4%;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市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乡财县代管”试点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得到加强。金融资产总量不断扩大,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54.4亿元,增长12.9%;贷款余额4083.6亿元,增长16.6%。成功引进中信银行落户。新增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上市企业达到31家。市投资集团、市地方铁路集团融资能力增强,成功引进大唐电力等战略投资者参与资本重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工业园区招商、重大项目招商,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举办第五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香港经贸活动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首届赣商大会、中国·日本岐阜经贸合作恳谈会、市首届农业博览交易会,积极参加第四届“9+2”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引进合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6个,有世界500强背景的企业落户新增6家,总数达到30家。引进市外资金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8个,比上年增加43个。九江、南昌出口加工区通过国家验收,赣州出口加工区获国家批准,成为中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最多的市份。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江铜、萍矿、市地矿局等在国外获得一批资源开采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4.48亿美元,增长45%。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莱索托王国首相、刚果(金)总统特使等一批重要国宾来赣访问。国际友好城市新增8对,总数达到37对。

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补贴20.65亿元。粮食总产380.8亿斤,比上年增产1.5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生猪、水产、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建立部级和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06个。“国土资源管理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全市新增耕地10万亩。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6家,达到15家,带动农户新增32.4万户。全市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663个。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整合资金16亿元,新增1万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硬化村组道路和入户便道1.96万公里,新增60万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新增1万个自然村通电话、2000个行政村通网络宽带,新增16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全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村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重点实施了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江铜30万吨铜冶炼、蓝恒达10万吨离子膜烧碱、金佳谷物18万吨优质大米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钢300万吨薄板、东元菱光液态显像镜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江铜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新钢超200亿元。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重点扶持晶能光电LED材料与芯片、西林科新材料汽油抗爆剂等23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赛维LDK200兆瓦多晶硅片、新丰生物胶等一批项目形成部分生产能力。实施高新矿产经济工程,铜、钨、铅、锌、稀土等优势资源集聚度和产业延伸度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075.4亿元。工业园区稳健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园区达到18个。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2亿元,比上年净增47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41.4%。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成功,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7000万,其中接待入境旅游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3.7亿元,增长18.6%。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8%。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先后建成景德镇至鹰潭、南康至大余2条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武吉高速公路;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向莆铁路、九江新港区一期等一批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0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87公里。华能瑞金电厂开工建设;丰城电厂二期和黄金埠电厂各两台机组、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分宜电厂3号机组实现点火。全市统调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绿色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实施保障城镇饮用水源安全的“5·31零点行动”、“12·31零点行动”;实施了鄱阳湖整治、重点道路复绿等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成7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4座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能力分别新增66万吨和1030吨;建成4座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施火力发电厂脱硫改造,共有130多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投入运行。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双双下降,达到预期目标。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科教兴赣战略扎实推进。建立了我市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重点实验室,选育出我市第一个超级稻新品种,景德镇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钨与稀土部级质检中心落户我市,一批新的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相继设立,新增民营科技园9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73.7万;高等教育稳步推进、水平提升,井冈山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正式挂牌。人才强市战略取得新成效,新增本市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人才跨市流进流出比转变为1.15∶1,实现进大于出的突破。城乡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完成了6327个村卫生所、799个乡镇卫生院、41个县级综合医院、38个县中医院、68个县疾控机构、18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配备等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97.7%的城市居民。以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建军80周年为契机,隆重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完成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场馆建设。举办了在全国影响广泛的“红歌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申办成功。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统计、审计、方志档案、社科研究、地质勘查、测绘、气象、防震减灾、拥军优属、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人道援助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安全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府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03年至年,是本届政府履行职责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战胜了非典疫情、九江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困难,在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基础上,向“十一五”更高目标迈进。全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450亿元增加到年的5469亿元,增长1.2倍;财政总收入由234.5亿元增加到664.6亿元,增长1.8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由10.9亿美元增加到31亿美元,增长1.9倍;进出口总额由17亿美元增加到94.8亿美元,增长4.6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666公里增加到2206公里,增长2.3倍。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由99万人次增加到307万人次,增长2.1倍。统调电力装机由574万千瓦增加到1022万千瓦,增长0.8倍。在校大学生由26.6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增长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36元上升到11222元,增加4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34元上升到4098元,增加1764元。

有形的变化是显著的,无形的变化更为深刻。在市委的领导下,五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崛起主旋律,以崛起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的生动局面;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三个”,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五年来,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形成了发展的内源活力和外源动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态势;五年来,全市上下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诚信为本,注重效率,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环境品牌为越来越多海内外投资创业者所看好,投资集聚效应正在凸显;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市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这一切,既为我们实现崛起新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结果,也是与历届政府打下的扎实基础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团体和中央驻赣单位,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规模还不大,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还不强,作为经济欠发达市份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机制体制障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节能降耗减排面临新的考验;农业基础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要求

年到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五年,也是实现崛起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围绕经济规模要大、发展水平要高、生态环境要优、社会要和谐、人民生活要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的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总量和人均水平均比年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比年增长1.3倍。投资规模达到7500亿元,比年增长1.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00亿元,比年增长1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经济“软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体制。对外开放规模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域更加拓宽,到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5亿美元,比年增长1.4倍;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0亿美元;利用市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达到1334亿元。以建立重大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开拓市场为目标,“走出去”战略取得更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五年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非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80%。森林生态质量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地表水国控、市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达到80%以上。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到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3500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力争超过3500公里。着手启动南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九江新港区二、三期工程,形成7000万吨的吞吐能力,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基本完成昌北机场改造工程。争取启动彭泽核电站、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全市统调电力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到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6%,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张网”更加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城镇家庭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积极举办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依法行政能力增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就业岗位持续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50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40万。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基本覆盖。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和6200元,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政府工作将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恪守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负重奋进,努力在构筑崛起的大格局上有更大作为,在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上有更大作为,在创新充满活力的大机制上有更大作为,在拓展更高水平的大开放上有更大作为,在优化投资创业的大环境上有更大作为,全面完成新阶段的各项任务。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推进“六个发展”:

——突出中央对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推进跨越发展。按照中央对中部地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优势,打造特色,合理布局,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加快崛起。

——突出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创新发展。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全民创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促进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突出科技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推进集约发展。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资源、资产更多地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园区集中,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新模式。

——突出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年报范文篇3

请予审议,现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演讲。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一心,努力工作,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过去五年。

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五年来。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有利因素影响,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09年达到8201亿元,居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581美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达到35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4%达到17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达到259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5%达到27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80.8亿元,比2004年增长173.9%5年累计实现中央级财政收入8153亿元,服务全国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社科院的乡村竞争力评估演讲中,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列内地乡村榜首。

(二)过去五年。

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实现新突破。国家创新型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源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协同互联、电子信息产品规范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研机构和创新基地落户,清华大学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等机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深港创新圈”建设深入推进,深港科技合作不时加强。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快速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7.8%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2.5%200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7.5%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

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或投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46.7∶53.2第三产业比重比2004年提高5.1个百分点。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生物、新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508亿元,比2004年增长160.5%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到59.5%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总资产达到3.29万亿元,增长197.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1.84万亿元和1.48万亿元,分别增长125.4%和124.1%守业板正式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在中小板和守业板上市企业达到37家,占两板上市企业数的11%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证券、基金、创投业继续坚持全国领先地位,全国平安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区域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展,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居全球第四,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八年居内地乡村第四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设计之都”高交会”文博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品牌展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比2004年分别提高1.93亿元和0.81亿元。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效果,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发生4.12亿元的生产总值和1.42亿元的财政收入。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乡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全国坚持领先水平。

(三)过去五年。

正式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改革迈出新步伐。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一区四市”战略定位和四个“先行先试”改革方向。国有资产质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完成市区第三轮财政体制改革,市区两级事权与财权进一步匹配。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组建光明、坪山新区乡村建设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并联审批,地铁建设等领域推行BOTBT模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结束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企业的历史。不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工作制度。设立社区工作站,初步理顺基层管理体制。社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居委会直选率从2005年的47%提高到92.8%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入口实现十七连冠。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时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8%达到2702亿美元。来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66家。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越南(海防)经贸合作区启动建设,五年来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和机构405家,协议投资总额27.3亿美元。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新增国际友好乡村2个,友好交流乡村16个。深港合作取得重要突破,深港西部通道、福田口岸等一批重大跨界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正式启动,创立并胜利举办三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莞惠合作全面加强,珠江口东岸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双转移”工作扎实推进,服务全省的能力不时增强。积极对口帮扶贵州、西藏、新疆及河源、湛江等地区和城市,高质量开展对口支援甘肃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被誉为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面旗帜。

(四)过去五年。

将全市近一半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乡村规划力度不时加大。制定实施《2030乡村发展战略》开展新一轮乡村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乡村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不时增强。农村乡村化全面完成,光明、龙华、大运、坪山四大新城建设正式启动,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乡村空间结构不时优化。内伶仃岛归属我市管辖。

机场扩建工程稳步推进,乡村功能不时增强。国家铁路“两线三站”建设加快。铜鼓航道正式通航,大铲湾港区建成开港,乡村辐射力明显增强。地铁15号线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一横八纵”乡村骨干路网基本形成,乡村交通功能提升。水电油气等资源能源工程有序推进,乡村保证能力进一步提高。

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新建垃圾转运站423座,乡村面貌不时改善。继续开展“乡村管理年”与“基层基础年”清无”查违”和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公厕403个,环卫保洁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更新步伐加快,出台乡村更新方法,城中村和旧工业区改造稳步推进。落实市人大《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决定》关于农村乡村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置决定》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查处工作有序推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4.2%和26.9%生态市建设有序推进,生态文明水平不时提升。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深入治理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和首个国家生态园林示范乡村。五年新建公园435个,公园之城”初步形成。

(五)过去五年。

比2004年增长47.9%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五年提高76.6%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坚持在3%以内,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万元。零就业家庭”户数坚持动态归零。社会保证体系不时完善,建立农民工医保、少儿医保、大学生医保制度,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农民工的养老、工伤和医疗平安参保人数均名列内地大中城市之首。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住房保证体系,推动出台《市保证性住房条例》十一五”期间安排建设保证性住房16.7万套,解决1.85万户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低保户住房保证实现应保尽保,启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5.4万个。惠及学生176万人次。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取得重大突破,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成为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新型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疾控中心等一批重大卫生项目建成使用,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卫生应急机制不时完善,有效防控甲型流感疫情。胜利申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场馆建设等各项筹办工作有序展开,大运会乡村行动计划进展顺利。

公益性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市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涌现出以丛飞、郭春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音乐厅、中心书城、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读书月”公园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药品平安专项整治效果明显,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食品平安“五大工程”四大体系”初步建成。市民饮食用药平安水平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平安生产、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工作,社会平安形势总体坚持稳定。新气象台、天文台等公共设施建成使用,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司法、外事、港澳、台务、侨务、民防、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社会福利、慈悲、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继续发展,民兵预备役和军民共建工作扎实推进,连续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六)过去五年。

依照“市场、效率、服务”导向,政府自身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积极探索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起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共减少15个政府部门,取消、调整1/3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功能区发展战略,设立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积极开展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和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深入推进。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运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电子监察,行政效率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主动向市人大、政协演讲、通报工作,民主法治建设继续推进。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人大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派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市政府系统共料理代表大会议案1件、代表重点建议10件、建议2963件,政协重点提案和建议案22件、提案3128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国率先公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提请市人大审议法规议案42项,制定、修改和废止了一批政府规章。全国率先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登记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50%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时提高。

所取得的效果和进步,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此,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及外地来深建设者,向给予我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各省区市驻深单位,驻深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高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看到成果的同时。发展方式转型压力加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二是特区内外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依然突出,乡村现代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乡村国际化水平不够高,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集聚国际资源的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乡村人口快速扩张与社会发展相对缺乏的矛盾比较突出,住房、交通、教育、医疗、治安等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期望。五是改革正处于攻坚期,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还不够大,改革的科学性、系统配套性亟需增强。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与作风建设仍与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存在差异;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影响政府公信力与形象。以上问题事关久远,影响全局,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与任务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刚刚召开的中共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发展的重大方略,各位代表。描绘了未来30年的壮丽蓝图。今后五年是新30年的第一个五年,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创新守业环境优良,具备了掌握先机、调整路径、转变方式,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的条件和实力。然而,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区域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需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努力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守业的豪情壮志,抢抓机遇,争先进位,推动科学发展引领全国之先,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全国之先,再创特区新的辉煌。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的统一部署,以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追求“好”力争“快”坚持“特”突出“新”立足“干”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乡村。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

综合实力跻身内地大城市前列,立足新起点。经济特区已经进入“三十而立”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确立了一区四市”战略定位,赋予了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新的历史使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追求卓越是境界。将放宽视野,瞄准新目标。敢为天下先是风格。学习借鉴国内先进乡村经验,不时提高乡村现代化水平;将提升眼界,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乡村为标杆,不时提高乡村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经济增长从外需拉动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走出新路子。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注重经济发展向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转变,从偏重物质进步向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改革创新,实现新发展。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力争在短期内使焕发新精神、展示新面貌、再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努力建设国际竞争力更强、创新活力更足、发展环境更优、民生福利更高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乡村。2015年,本市生产总值超越1.5万亿元,接近新加坡的总量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超越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一)率先转变发展方式。

必需打破激进发展方式的束缚,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领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尊重资源环境的约束,谋发展、做决策必需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发明更大的效益,真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率先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增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主导战略,把核心技术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力争在通信、新能源、基因技术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把打造成核心技术创新之城。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教育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检测实验室,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深港创新圈”布局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创新资源聚集整合,实现开放式创新及创新升级。鼓励发展守业投资、风险投资,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规范化战略,一些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抢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掌握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价值链跨区域、跨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高端化、总部型、低碳化、集群化”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做精第二产业,巩固制造业在乡村经济中的支撑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企业向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高端环节攀升。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守业板等各种有利因素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平安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完善金融配套服务,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巩固和提升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继续做大做强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产业和都市农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和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推销中心、营运中心落户。坚持低碳化发展方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坚持集群化发展方向,以国际一流规范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把打造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科技、文化、品牌、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优势激进产业,推动激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明更大的附加价值。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实现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形成强大的中小企业梯队,促进产业聚变、裂变。

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极。经济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之上,三是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未来要在做大做强存量的同时,积极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极和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增量求发展、求突破。要努力掌握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规律,科学规划区域布局,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定位,促进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借鉴先进乡村以大项目大投入推动开发建设的经验,创新开发模式,依照“产业集群化、用地集约化”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光明、坪山、前海等功能区,将其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积极落实各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和政策,大力发展互联网、新能源、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产值规模超越65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不时巩固经济中心地位。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四是继续坚持经济较快发展。要力争坚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做大经济总量。要坚持内外需并重,积极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坚持经济增长的继续性。以完善乡村功能、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社会民生、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为重点,不时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度和密度。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乡村建设投融资平台,努力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全社会的投资潜力,力争到201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越1.2万亿元。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努力营造平安放心的消费环境,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消费热点,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创新商业业态,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乡村。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利用产品的品牌、创新、服务优势,加强内销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以服务内地发明新的发展空间。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激进入口市场,大力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二)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以国际先进乡村为标杆,从营造发展新优势的高度。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科学谋划乡村发展,不时增强乡村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优化空间环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乡村发展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全面优化乡村布局结构,为乡村发展打基础、拓空间、优环境、增后劲。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统一”步伐,着力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大手笔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围绕重点发展地区、产业园区以及重大投资项目,加大土地权属整合力度,将分散的园区和地块进一步整合,提升功能区水平,使其成为吸纳和布局新兴高端产业和项目的重要载体。完善并强化查违工作机制,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和土地问题的处置。创新用地管理机制,加强土地整备储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科学规划和开发乡村地下空间、空域和海洋空间,提升乡村久远发展的容量。

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的重大机遇。依照国际一流水准,打造区域发展中心。2015年,光明、龙华、大运、坪山四大新城要初具规模,宝安、龙岗中心区基本幼稚,前海、大鹏半岛等地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大特区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市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乡村化过渡期后的体制转轨工作,大幅缩小特区内外发展差异,提高乡村整体发展水平。

优化功能环境。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信息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夯实乡村基础。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乡村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厦深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二期工程、七横十三纵”干线路网、大铲湾港区、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以及一批重大交通综合枢纽,启动地铁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深中通道规划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全市主要交通走廊的大容量骨干交通网络,把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运营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乡村、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加强口岸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口岸通关环境。加快推进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力度,积极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努力打造数字乡村、智慧和国际信息枢纽港。

研究开辟新的境外水源,不时提高资源能源保证水平。继续推进水源网络建设。加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严格节水管理,构筑完善的水资源保证体系。落实电网建设规划,加快重大电力和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建设,逐步完善电力保证机制。推进重大油气项目建设,拓展油气资源供应渠道,完善油气供应网络和市场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贮藏和调控管理。

优化人居环境。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区更新并重,三是加快更新改造。完善乡村更新配套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城中村和旧住宅区改造,加快旧工业区转型升级,高水平实施旧商业区更新,向乡村更新要空间、要资源、要环境。积极开展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继续提高乡村、街景、建筑物的美化、绿化水平,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完善市政配套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努力改变城中村“脏、乱、差、挤、危”落后面貌,逐步提升文明水平。提高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水平,集中打造一批乡村亮点和建筑精品,不时提升乡村形象和气质。加强文物维护,加大对大鹏所城、客家民居和南头古城等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的维护力度。进一步完善乡村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乡村管理手段,强化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乡村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建设与保护优先的理念,四是加强治理维护。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制定实施人居环境工作纲要。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点乡村和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继续开展生态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建议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力争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努力打造区域生态平安体系,扎实推进“四带六廊”生态网络体系和生态湿地系统建设,加快坪山生态湿地园、海上田园生态湿地建设。积极推进绿道网建设,2012年建成300公里的珠三角区域绿道,2015年形成包括区域绿道、乡村绿道和社区绿道的绿道网络。加强维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启动大鹏半岛的生态旅游开发,加强内伶仃岛自然生态维护,加快建设国际滨海乡村。建立完善生态弥补机制,加大基本生态控制线监测和保护力度。加强水土坚持和危险边坡整治,加快裸露土地复绿,全面修复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维护制度,深入治理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推动污水处置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全面推广使用国IV油,2015年,灰霾天数要明显减少,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深化区域环保合作,建立健全区域河流和大气污染的预警和联防联治机制。

优化人才环境。坚持引进、培育与使用并重,五是完善政策体系。大胆创新人才政策法规,发明最优的人才创新守业环境,打造人才“宜聚”乡村。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发明、尊重人才”浓厚氛围。做大做强人才载体,尽快形成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公共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集聚平台。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和重大人才工程,以引进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专业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门类齐全、规模宏大、梯次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六是强化规则意识。公民社会更是法治社会。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市,强化规则意识,以规则、制度来调整、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维护和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优势,推动建立和完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法规政策体系,努力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尊重规则的良好氛围。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责任,努力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真正形成鼓励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环境。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发明新优势的根本手段。要按照四个“先行先试”要求,改革开放是灵魂和生命线。深入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一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推进国资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公共性的独特作用,加大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积极稳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合理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二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发明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架构。优化行政运行机制,推动政府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务实高效。合理划分各层级事权,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缩短管理链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全面完成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建设一支专业、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不时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三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快法定机构建设。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增强基层自治功能。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引导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不时完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加快培育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创新人口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全口径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不时提高户籍人口比重,优化人口结构。

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效结合,四是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中国—越南(海防)等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强化中心乡村地位。以深港合作为先导、珠江口东岸地区一体化为重点,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时扩大经济腹地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深化深港、深澳合作,不时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加快深港重大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海、河套等地区开发,推动两地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生活圈,建设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乡村。积极推进珠江口东岸一体化进程,将珠江口东岸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机遇,把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不时创新对口支援工作方式,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及其它地区的工作。

(四)着力改善社会民生。

大力提升民生福利水平,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加快解决市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完善以守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证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创建充分就业乡村和部级守业型城市,将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特区内外统一规范,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水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时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努力缩小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异。

加快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健全养老平安制度,依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做实基本养老平安个人账户,做好养老平安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进一步完善医疗安全、工伤平安和失业保险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社保基金管理,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完善以最低生活保证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悲、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2015年,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社保”

认真落实保证性住房条例和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着力提高住房保证水平。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将住房保证重点拓展到中等收入家庭和人才群体。加大对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建设效率,着力增加在建项目的开工量、竣工量和供应量。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切实提高普通市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通过提供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公共租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等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全面缓解人才住房困难,优化创新守业环境。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收取,老住宅区、城中村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营造平安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二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创新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时扩大办学规模,基本解决高中学位缺乏问题。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力争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初具规模,大学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成为国际化、创新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国际学校和港人台商子弟学校,推动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进展。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城市。

有效增加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建成滨海医院及其它市级医院,加快推进重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市每千人病床数达到3.9张。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形成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市场提供个性化和高端医疗服务的格局。完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合理就医模式,鼓励社区首诊,提高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控体系。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心理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中医事业,推进中医临床研究和中医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模式,建设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乡村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大力推进“两城一都一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鼓励文化创新,努力建设文化产业中心乡村和先锋城市,提升乡村软实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依照“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要求,高水平举办一届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扎实推进人口计生、统计、双拥、司法、外事、港澳、台务、侨务、民族、宗教、档案等各项事业。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三是着力打造平安。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坚持对“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严打高压态势。建立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治安实现明显好转。加强平安生产工作,扎实做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平安监管与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动落实企业平安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职业平安教育,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的生命财富平安。加强食品药品平安管理,加大“三防”气象、民防、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构建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着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坚持依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演讲工作。认真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各位代表!将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市政协的工作沟通和协商,主动听取各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认真料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建议案,提高料理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着力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民生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将依照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要求,各位代表!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推进政府机构职责、行为、顺序的法定化。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舆论和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决策效果评估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将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优化政务流程,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将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以制度建设和权力监控为核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将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规范,把民生福利的指标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力求在民生服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将积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要求和建设国际化乡村的需要,不时创新和拓展政府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全力提升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水平,使政府服务成为的新特色、新优势。

三、年政府主要工作

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依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年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6%和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上年持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8%

时间紧迫,今年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艰巨。必需鼓足干劲、争分夺秒,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真正在加快”上下功夫、转变”上动真格、发展”上见实效。一是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方式转变摆在突出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及电子信息产品规范化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加快组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新一代宽带移动通讯和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全面落实《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2009加快深港污染病研究中心等8个创新基地和深港IC设计创新平台等12个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巩固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支撑地位,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会展、文化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制定出台新资料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落户。三是切实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支持节能重点工程,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复杂。要积极应对形势变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扎实开展下基层送服务促转变活动,推动政策落实,协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困难,激发企业经营活力,进一步做大经济存量。二是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芯片、清洁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大投入支撑经济大发展。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落实促进社会投资的政策措施,努力释放全社会的投资活力。三是积极促进居民消费。大力推进福田华强北、罗湖“金三角”等商圈建设,努力扩大大宗商品消费,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康等新的消费热点,发展信贷消费、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全力稳定入口形势。进一步优化入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入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研究跟踪国际贸易维护新手段,组织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各类贸易摩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激进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五是大力实施内贸战略。年内举办和组织参加21个国内经贸洽谈会,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搭建平台。全面落实与各省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甘肃、新疆、贵州等地的机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六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和预警,提高资源能源保证能力,确保电力供应,做好粮食等大宗商品贮藏工作。

(三)全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要把市民群众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强烈反映的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认真加以解决。一是提高居民就业和社会保证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全力创建充分就业乡村和部级守业型城市。进一步提高社会保证水平,推动跨地区就业参保人养老平安关系顺利接续,健全少儿和大学生医保制度。二是要把解决住房难特别是人才住房问题作为住房工作的重点。加快出台《市保证性住房条例》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年内开工建设保证性住房5万套,提供住房1万套,发放5000户住房货币补贴。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全面落实人才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加快启动安居商品房建设。深入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台《市房地产市场监管方法》整顿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加快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加大对特区外公交线网开设和运力投放力度,年内开通和调整公交线路100条以上,确保特区外公交覆盖率达80%以上,梅林关、布吉关等交通拥堵问题初步缓解。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北环大道改造等工程,尽量减少乡村建设对市民的交通干扰。加大出租车行业整顿力度,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公交管理运营水平。四是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推动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今年开始自主招生。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平安工程和改扩建工程,推进寄宿制高中建设,年内新增高中学位9000个。五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医药分开,进一步整顿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努力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六是尽快出台乡村更新方法的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岗厦、大冲等旧村改造和华强北等乡村更新项目。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实现全面突破,推进街景美化、建筑物与公共设施外立面翻新改造、户外广告整治,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努力使市容环境质量和乡村面貌有较大改观。七是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问题,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切实加强校园等敏感场所的平安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极端个人行为和暴力事件,提高市民群众的平安感。八是更加关心新生代劳务工。努力为一线劳务工尤其是新生代劳务工发明更好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发展条件。要积极适应工业化、乡村化、现代化快速推进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推动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依法保证员工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时改善管理方式,建立健康向上、关爱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人际交流,增强员工集体归属感,使广大劳务工感受到更多的企业情感关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强对新生代劳务工进行知识、技能和心理健康培训,引导他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塑造努力工作、不畏挫折、奋发有为的阳光心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为企业和社会特别是企业型社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处置企业群体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营造更优的企业发展环境。

(四)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今年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完成50公里地铁线路试运行。加紧开展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和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地铁7911号线建设。加快机场二跑道、飞行区等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穗莞深城际线、沿江高速、南坪快速二期、丹平路一期、外环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功能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光明、坪山等功能区土地整备力度,加快华为科技城及各类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华星光电、岭澳核电、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推进中心公园、当代艺术馆、街区图书馆、数字电视普及、绿道网、乡村规划馆等重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落实电网建设和改造计划,继续推进供水、国家废品油储备油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资源能源重大项目建设。

(五)不时深化改革开放。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总结推广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做法。盐田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进行整合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试点。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试点,扩大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范围。全面试行政府绩效管理。完成市区第四轮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的积极性。二是全面加强深港合作。加快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和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加强莲塘/香园围口岸、机场联络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积极推动深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时提升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三是积极推进珠江口东岸一体化,重点加强与东莞、惠州在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衔接合作,尽快打通深莞、深惠之间的断头路。扎实推进“双转移”和对口扶贫工作。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一是紧紧围绕“一区四市”战略定位,六)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时期是市推动科学发展的机遇期、加快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加强重大战略课题研究,科学制定“十二五”总体规划。二是以“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为原则,突出规划重点,深化经济、社会、乡村等领域重大专项问题研究,编制新一轮产业、交通、资源、能源、环保、住房、教育、科技、文化等专项规划。三是加强衔接协调,争取把事关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最大限度地为未来发展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四是严格编制顺序,增强民主参与,确保高效率、高水平完成“十二五”规划起草和修改上报工作。

年报范文篇4

作为工商所所长,《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工商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即总负责,主持全面工作,领导和带领全所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完成《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基本任务和上级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还有当地党政安排的其他的工作任务。

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是领导和带领全所干部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行政,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做好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济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收取规费17.5万元,罚没收入3万元,做好当地党政委托的其他工作。

经过全所干部苦战一年现已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⑴市场监管。1坚持不懈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共计进行市场专项检查20余次,销毁过期食品20多个品种,价值5000余元,受到处罚的经营户达32户;2规范市场行为,取缔占道经营行为,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我们制定了市场值班名单,责任到人。3结合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严格整治奶制品市场,有效的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了人心。

⑵执法办案。今年我所共计办理经济违法案件32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2起,建议案件10起,罚没款3.0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

⑶处理群众来信一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20余件。

⑷积极督促指导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年检贴花验照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按时完成,验照率达100%,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8户,经济户口和监管档案全部建立。

⑸收取个体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达207671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⑹配合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工作,得到好评,工商所党支部受到甘溪镇党委的表彰,被评为优秀支部,在镇人大和纪委组织的行风评议中,我所名列所有参加评议单位的第一名,此外由于我所积极配合当地党政的工作而受到多次通报表扬。

二、职责履行情况

年度,本人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围绕县局提出的“抓班子、带队伍、干工作、出成绩、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发挥组织领导和带头作用,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已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年各项工作任务和当地党政交办的其他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所长的组织领导作用

1、勤于思考,从实际出发,用制度管人管事。创先进难,守先进更难,为了甘溪工商所这面先进旗帜,一是制定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县局的月终会制度,制定了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二是工作阶段性布置,阶段性抓落实,阶段性检查,阶段性总结通报。三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财务支出严格控制,坚决不超支,年终向同志们公布,考勤由内勤人员天天记录,月底公布,由纪检干部和所长签字确定,年终汇总报县局。四是考核兑现,比出勤,比实绩,比效果,比奉献,进行奖惩。

2、自觉做到“四个服从”,保证政令畅通。执行上级决策也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工商所所长必不可少的政治条件。本人的一贯作风是无论县局直接领导还是业务领导,凡是安排办理的或要求执行的,都毫不犹豫行动起来,认真去做,按时完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大局意识强,工作能驾驭全局,稳中求进。一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律,法规知识,时常注意国家大政方针,观察形势,了解和分析局势发展,把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切入点。二是教育所内干部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工商所是工商局的派出机构,工商局的荣辱是工商所的荣辱,绝对服从县局指挥,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三是想问题、干工作不是单纯的工商行政管理业务,而要结合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为工商行政管理本身就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维护健康市场经济秩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当“禽流感”出现时,我们能全力配合政府抗击“禽流感”疫情;当姜农卖掉黄姜只换来白条时,我们挺身而出,为维护广大姜农的合法利益,代姜农向黄姜收购户“讨账”,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总之,我们始终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融入政府的整个工作,收到较好效果,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当内外因素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争取工作上的主动和成功。

4、博采众长,利用集体智慧,指导所上工作。在今年征收管理费上曾出现一户个体户拒绝缴纳管理费的情况,所上召集大家集思广益,利用随机调查其日营业额,推算其月营业额的方法使当事人最后缴纳了管理费,受到了不错的效果。集思广益,往往会给我们工作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避免失误,也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二)发挥所长的带头作用

在工商所,作为所长对整个工商所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工商所所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对所内干部还是对社会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我坚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同志们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1、市场监管工作。一是坚持上市场巡查。二是带头做巡查笔录。三是带头收市场管理费。四是敢于碰硬。五是带头执法办案,和其他同志一起书写现场笔录,讯问笔录,调查取证,全年办案32件,有28件我亲自参与查办工作。

2、贴花验照工作。一是带头宣传解释。二是带头下乡逐户排查,跑遍了辖区的山山岭岭,收到良好的效果,圆满地完成了贴花验照任务。

3、收费办案工作。一是带头摸底了解实际情况,组织评费、定费会议。二是带头执行定费结果,从不擅自做主,随意升降会议通过的定费额。三是带头征收,将辖区的欠费户缴纳户时常记在心上,每月甚至每周都要将欠费户列出来,安排干部分组完成,自己亲自挂帅一组,在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敢于碰硬。四是执法办案,一马当先,不论是巡查发现还是举报查办,本人都能身先士卒。

4、廉洁从政,行风建设工作,一是带头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不贪小便宜,从不在街道上贱卖、赊欠物品,严格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六项禁令。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在办案中当事人先后送来人民币400元和800元均被拒绝。三是开展“三心一满意”活动带头为群众办好事,为经营者伸张正义,在市场管理中遇到困难帮一把等等,极大的融洽了干群关系,有力的促进了市场监管工作,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5、配合当地党政工作。一是坚决服从当地党政领导,二是主动给当地党政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三是真心配合当地党政的具体工作。如蚕茧、烤烟等的收购工作,我们服从当地党政领导,尊重他们,同时也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6、今年坚持出满勤,超出勤,坚守工作第一线。

年报范文篇5

时常强调,准位置。办公室上至主任,下至一般职工,都是服务员。其次要有责任,时常告诫,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做好一件事是小事,做错一件事是大事,不容半点闪失,要求他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办公室是一个企业的窗口,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一年来我始终坚持做好“三个服务”服务好领导,做到尊敬而不奉承、维护而不非议,工作上服从而严谨,生活上周到而细心。2服务好职工,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服务好来宾,做到招待热情,服务耐心,处处注意树立好、维护好企业形象,努力把办公室建设成展现企业精神风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窗口。

大家好!一年来。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公司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和办公室的全体同志一起,立足于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坚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年初我公司制定的目标责任。办公室在搞好服务接待工作的同时,年。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主要经济指标如下:车辆费用月实际发生万元,占年计划%电话费用实际发生万元,占年计划万元的%;招待费用1---9实际发生万元,占年计划万元的%。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约束自身行为

年报范文篇6

一、加强领导,超前谋划。镇党委、政府针对人员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使防汛领导力量尽早明确、提前介入,力求防汛工作主动。早在月中旬,我镇就排出了汛期值班表,启动了防汛工作,认真分析今年防汛工作的形势,全面部署防汛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一是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其他负责人分片包干,各负其责;二是实行驻村点长联系制。明确点长具体联系各村防汛调度和指导工作;三是落实防汛责任制。确定全镇地质灾害点、重点水库、山塘、电站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四是成立了镇、村、学校抢险小分队。

三、制订预案,严格实施。为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我们制订了年《防汛抗旱抢险应急工作预案》、《地质灾害汛期应急预案》和《防台风暨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对照预案落实防汛物资和防汛队伍。

四、深入检查,限期整改。为认真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在汛期来临之前,镇政府组织农技、水利等相关单位对全镇的防汛安全隐患进行了严密的排查,重点是镇内各水库、塘坝、河道等水利设施和各村的危房、危堰等建筑设施,经过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准备工作。

由于全镇防汛工作部署及时,要求严格,目前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补缺补差,严阵以待,力求把防汛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动员全镇上下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不动摇,时刻保持着警惕和临战状态。

二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检查,加强调度,科学安排。

三是进一步做好清障工作,尤其是拆除河道障碍物,确保河道行洪和河堤安全。

年报范文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常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实施意见》(常组发[2007]28号),切实做好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各项具体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就我区实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提出如下通知:

一、实施对象

实施“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非公企业有两类:第一类是在我区注册登记与年检的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控股的公司制企业等);第二类是在我区登记与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及港、澳、台企业等)。

二、主要任务

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宣传,做好本镇、开发区和街道所属非公企业基础信息数据的接收和维护,有效掌握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状况,建立自身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台帐,定期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作对策,按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年报、半年报的样式,及时报送区委组织部。

各工商分局要配合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做好“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宣传,具体负责教育引导企业完整准确填报相关表格,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整理汇总数据,认真填写《新注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申报汇总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年报汇总表》,并报送上级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和区委组织部。

三、具体措施

1、大力宣传。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以及工商分局,要根据本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党章》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宣传企业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各工商分局要做好宣传资料的发放工作,教育引导企业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填写有关表格,提高企业对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执行力。

2、严格把关。在非公企业申请登记时,工商分局要引导申报人填写《新注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申报表》;在非公企业年检时,要引导企业填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年报表》;对填报企业未填或漏填的表格内容,要及时提醒,确保不留空格;对填报企业不了解或不清楚的表格项目,要积极予以解释,帮助企业完整地填写所有项目,为下一步的情况汇总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主动关心企业注册登记、年检阶段的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开展情况,有条件的可以派员到现场,为工商部门和企业填报人员提供政策解答和填报服务,配合他们填写好有关表格。注册登记机构和年检机构在信息采集完成后,要将收集的表格于次月10日前统一转交同级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3、认真汇总。在注册信息采集完成后,由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负责整理汇总,然后填写《新注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申报汇总表》,并认真核对准确。在年检信息采集完成后,由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负责整理汇总,然后填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年报汇总表》,并认真核对准确。

4、及时报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要在每个季度末,把汇总无误的《新注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申报汇总表》报送上级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和区委组织部。

5、定期分析。各工商分局和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要在引导企业完整、齐备、准确填报有关党建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保管、整理和维护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并及时与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沟通情况。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建立自身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库,实行动态维护;要定期分析数据,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应对办法,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对未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要实行登记“销号”制度,采取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方式,明确组建措施、组建时限和工作责任人,积极创造条件,及时组建党组织,确保组建任务按时完成;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变化,也要详细记录,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定期通知所在地工商分局,保证双方的信息畅通,数据对等。

年报范文篇8

统计年报数据是全县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资料。全面、及时、准确地做好今年的统计年报工作,对于全面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编制好全县“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导2005年度的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部门要按照统计“双基”建设和统计法制的要求,

认真扎实地做好今年的统计年报工作。

二、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要按照国家统一的统计方法、制度、标准,认真核对今年的各种统计台帐、原始数据和基层报表,做到数出一门,协调上报。主要内容有:指标是否完整,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附报资料是否齐全;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范围、计算价格、计算单位是否合乎国家制度要求;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有无技术性差错;统计数据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关指标是否一致;报表是否实行逐级审核签字盖章制度;上报方式和上报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等。

年报范文篇9

由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共同编制的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演讲。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费用的情况,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方法》要求。以及年工作重点,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

一、概述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一项重要内容。年,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和实施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街镇政务公开为重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入推进行政管理模块化,切实增强政务公开工作实效,努力促进依法行政、阳光施政。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同比增长82.6%全文电子化100%其中区政府主动公开6443条,本年度全区行政机关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202条。区属各局委办及街道、镇主动公开15759条。

1﹒区政府门户网站

区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区政府政府信息6443条,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开发区”或“市”门户网“政务公开专栏”查阅区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年。其中,公文规章类信息50条,人事信息259条,招标类信息140条,工程建设类信息2300条,规划统计类信息17条,物价信息32条,应急要闻260条,动态类新闻2983条,政务公告401条。

2.新闻媒体

同比增长30%主要涉及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经济发展方面、中新知识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春戏禾雀夏啖荔枝秋品甜橙冬赏秋雪》等生态文化资源方面的信息;区电视中心制作节目超越1600多条、专题近50个、公益广告100多条;守业导报》全年发行133期,年.区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刊(播)发新闻报道4700多条次。每期近3万份,成为区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了解区情的重要渠道;e学习”平台每个工作日及时编发区内重要消息,全年254期,新闻信息约2750条,发送范围近4000人。

3.区政务服务中心

同比增长89%受理事项286243件,全年中心共接待280787人次。同比增长192%按许诺期限办结率为100%服务评价满意率100%

4.区长专线

日均受理48宗,全年受理各类投诉、咨询17542宗。内容涉及企业经营、投资守业、拆迁弥补、违法建设、计生社保、环境污染、社会治安、体育设施、医患纠纷等,投诉的焦点问题涉及股份分红、农村房屋报建、土地承包、人事等。其中,咨询及建议13826宗,投诉案件3716宗,同比下降15%办结率100%对已办结的投诉案件进行了回访,满意或基本满意3550宗,满意率95.5%

5.区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

配备电和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开设区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区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查阅服务。年共整理上架191件已公开现行文件,并上传到区档案信息网。中心全年接待查阅现行文件和区情资料19人次,共28件(册)网上利用现行文件累计117385人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其中通过我区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19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22件,区政府全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4368件。当面提交的申请有4320件,其他7件。

95.3%属国土房地产及乡村规划建设类信息,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其余涉及价格补贴、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

同意公开”4356件,申请公开答复率100%其中。占总数的99.7%主要涉及国土房产、乡村规范及建设等信息。信息不存在或“非本机关政府信息”11件,主要是因为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我区政府及区属各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并已告知其于其他单位联系。申请内容不明确”1件,主要是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内容描述不清楚。

四、咨询情况

同比增长5.9%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10621次(其中区长专线17542次)当面咨询接待156973次,本区政府全年共接受市民咨询285986次。网上咨询18392次。本区政府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151588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政务要闻、政务公告、人事招考等;各部门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为1632302人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全年本区政府未收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申诉。

六、收费情况

区政府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暂未收取任何费用。目前。

七、年工作重点

建设幸福”中心任务,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各项制度,空虚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提升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

努力打造阳光政府。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分类制作,一是继续深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重点完善目录系统,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

切实保证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进一步提升区政府在线依申请公开系统功能,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继续完善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方法,合理分解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管理,促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年报范文篇10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市区人民政府编制的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

一、概述

年,我区积极按照中央、省、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改善政务公开环境,大力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开展。

(一)完善制度,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到位。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和监督评议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经费,全区各镇(街)和各部门也成立了党政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为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制度到位。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印发《市区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区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和《印发2009至年度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分工,确保工作得到落实。

三是落实到位。我区在7月专门召开各镇(街)、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楼旭逵区长亲自出席,部署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分别陪同省、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有关领导到14个镇(街)调研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及时跟进存在问题,敦促镇(街)继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二)规范建设,加强网站信息公开。

一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建立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区政府网站群。目前区政府以及56个区机关事业单位、19个镇(街)建立了本单位政务网站。区政府门户网站通过政务动态、信息联播、新闻会、政策文件、专题点击等栏目,对政务公开事项属日常性工作的,定期公开;属阶段性工作的,逐段公开;属临时性工作的,随时公开。编制《2009年市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年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年,区政府门户网站共政务信息4230条;自2003年起,区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七年获得“市政府部门优秀网站”称号。

二是完善网站信息公开。不断整合部门资源,对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更加突出公共服务与网上办事,在网站首页增加便民办事栏目,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的联系方式及有关事务的办理流程。各单位也积极推进各自政务网站的升级改造,如新造镇门户网站改造后,门户网站一级、二级栏目分别增设至23个、57个,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信息量是原有政府公众信息网的3倍;增设便民服务专栏,将惠民政策公布至网站显眼处,方便公众获取所需内容。

三是大力推进网上办事。积极推进我区百项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工程,力争实现百项政府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达到减少群众办事的出行时间和次数的目的。

(三)深化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区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工作已完成,共减少审批事项290个,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7.31%;减少备案事项109项,备案事项精简率达54.23%。

二是建设政务服务大平台。成立区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和区市民服务中心、投资促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农村服务中心,建立集招商、审批、行政效能督察、重大项目推进以及便民服务“五位一体”的区政务服务大平台。同时,实现与区电子监察系统联网,对进驻区审批服务中心的347项审批事项进行实时监控,树立政府的“绿色阳光”服务之窗。

三是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推行“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广泛推广CA(数字证书技术)的使用,利用电子化手段促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区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通过对有限公司开业流程的调整,采用串联、并联等联合审批模式,使有限公司开业比原来的办理时间减少一半以上。

(四)拓宽渠道,打造便民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我区2001年开始设立区审批服务中心,目前共有27个单位347项审批事项进驻。全区有18个镇(街)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镇(街)政务服务中心以“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审批和服务、一个系统监督”的方式,集中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全面清理镇(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及时向群众公开,如新造镇编制了《新造镇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指南》小册子。此外,我区还在镇(街)政务公开、村(居)村务(居务)公开的基础上,开展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让群众足不出社区、村就能享受到政府的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为今后群众网上办事打下基础。

二是拓展信息平台。通过新闻媒体、简报、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便民手册、咨询会、座谈会、政务会、政务论坛等多种公开形式,因地制宜各类政府信息。如钟村街通过村务广播系统(即“小喇叭”)滚动播放本街新闻、农村动态、村务信息、台风暴雨应急信息等;沙湾镇发行全彩版《沙湾之窗》(月报),每月印发1.5万份,通过邮政部门派发至全镇各家各户和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厂企。

三是建设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19个镇(街)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并统一了全区的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及时有效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治安、信访、维稳问题。年8月份,我区开通手机短讯信访,进一步健全公众咨询、质疑、投诉、举报工作制度,继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1874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79.4%,本年度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177条。

(一)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4092条,占总体的比例为6.61%。其中,公开了《印发市区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印发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的通知》、《印发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印发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印发市区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及退役士兵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等。

规划计划类的信息569条,占总体的比例为0.92%。其中,公开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公示等方面的信息,如《2009年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信息。

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28430条,占总体的比例为45.9%。其中,公开了各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扶贫、优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

(二)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2728条,一是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台风、防汛的预报及防范措施,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等信息。

二是公开了公共卫生方面的信息,如《关于印发市区三项重大妇幼公共卫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年市区登革热防制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区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公共卫生保障城市运行方案的通知》等。

三是公开了教育方面的信息,如中小学招生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四是公开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如《印发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区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区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五是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方面信息,主要包括房屋拆迁公告、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方面。

(三)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1356条,公开了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的信息;公开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的信息;公开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方面的信息,如《市区年度预算草案》等信息。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区人民政府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面,通过政府公报、报纸、杂志,区政府门户网站,区政府新闻会以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设立资料索取点、政府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场所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在便民服务方面,通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办事指南、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栏目,在区审批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手册等,让公众及时获得最新的公开信息。年本区人民政府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6件,其中通过我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5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信函提交的申请有1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100%属民生类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6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2件;

“同意部分公开”0件;

“不予公开”的0件;

“信息不存在”的1件;

“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的3件;

“申请内容不明确”的0件。

从申请的对象分析,以本地公民为主,占全部申请的100%,暂时没有来自外地公民申请信息公开,也没出现以组织名义提交的政府信息申请。

四、咨询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320777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428817次,当面咨询接待845154次,网上咨询46806次。本区人民政府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7606977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收到各类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控)0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我区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国家、省、市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公开广度、深度以及便民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年,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务公开的要求,不断规范政务公开行为,推进我区政务公开工作步上新台阶。

一是继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舆论危机处理等工作机制,积极因地制宜拓展社会公众反映意见和诉求的渠道。

二是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和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加快余下1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同时,梳理优化政务审批流程,建立政务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借鉴新加坡电子公务建设的先进经验,重点在公共服务门户、公共服务支撑、政务数据中心、电子公务云计算中心四个层面推进电子公务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