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3:50:36

迷茫范文篇1

论文摘要:面对逐年加剧的就业压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由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渗透性不足,所以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多流于形式。因此,高校应调动各方力量,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引大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抓手,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转变学习理念,重塑成才标准,以使大学生准确了解自我、及早进行职业定位;要积极实践,及时进行目标调整,将职业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能力素养和知识结构,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积累和提升;要坚持不懈,充分进行就业示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高校扩招的大潮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也让“皇帝女儿不愁嫁”成为历史,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悄然发生着变化。“就业指导”课程开始步入大学生的课堂,并逐步得到重视,由讲座变为选修课,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加盟和全国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举办,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低年级抓起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社会氛围。但是,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依然严重。因此,笔者从合理选择就业教育时机和切实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和渗透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了解自我,及早进行职业定位

从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单调生活突然进入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许多大学新生开始变得茫然不知所措。部分大学生因为不能很快地融入大学生活而开始逃课、沉迷网络,有的甚至出现人际障碍问题,严重的还发展为心理疾病。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是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且学习目标出现断层,处于职业选择的迷茫期。因此,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定要注重及时性和针对性。

(一)以专业教育为抓手,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步入普及化阶段,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稀缺,供不应求、供需错位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大学新生面临着不喜欢或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困境;同时,由于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学习理念,部分大学新生出现了逃学、厌学、弃学、辍学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刚入学时的懵懂状态和急于了解大学生活的心理,及早开展专业教育;通过详细介绍专业的社会定位、就业前景、培养目标等内容,对大学生在大学4年中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所要培养的能力素养等进行宏观指导,从而使大学生在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在内心真正接受自己的专业。

(二)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学习平平的学生会干部被评为了“先进”,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同学考试也能侥幸过关,考试成绩不再是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些现象的出现使许多大学新生原先的学习理念开始发生动摇,从而让他们无力明辨是非。于是,许多大学生整天奔波于学生会、各种社团活动而荒废了学业。泛滥于校园的“考证热”“、考研热”也一浪高过一浪。

透过这些狂热的现象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不明朗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才能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大学校园文化中找回“自我”,而不是盲目跟风呢?准确地了解自我是非常关键的途径。因此,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以这门课为契机,让大学生结合专业的评估软件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等;然后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结合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预期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摆脱从众心理,从而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并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转变学习理念,重塑成才标准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前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而经过10年的寒窗苦读,一旦考上大学的梦想变成现实,那么“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就开始滋长。再加上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加助长了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的惰性。于是,迟到、旷课、补考、重修开始频频光顾部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大学生。因此,高等学校要致力于帮助大学生重塑成才标准、找回学习的动力。大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必须改变惟“分数”至上的学习理念,重新树立广博与专精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成才标准;同时,要求大学生学会利用高等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二、积极实践,及时进行目标调整

任何规划、设想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永远只是纸上谈兵,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如此。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人生驿站,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走向职场前的准备期。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设立一门课程就能解决,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一)目标的实现重在实践

任何职业目标,如果不能够转化为具体的能力素养和知识结构予以完善提高,就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据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为了增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在职业规划前首先要考虑人职匹配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外部环境、人生阅历、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人职不能完全匹配的现象时常出现。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正是需要大学生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以所掌握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来弥补的。因此,职业目标确定以后,大学生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有限的4年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增长自己的才干。

(二)实践的前提是合理的目标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成功都要归功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因此,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实践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目标分解尤为重要。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不同,人生志向各异,所以各自的职业目标也是千差万别的。而不同的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偏重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行政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在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应有所加强,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则应以广博为主;专业技术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应加强专业功底和培养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探究精神和欲望。

因此,大学生不应该人云亦云、一切随大流,而应该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后,首先采用SWOT分析法对目标实现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机会以及劣势与不足;然后将发扬自己的优势、消除自己的劣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转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并将其贯彻于4年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在不断完成和超越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向理想迈进,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适时的目标调整有赖于实践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一个社会人,认识自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外在世界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适时地评价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而“调什么、如何调”则依赖于在具体实践中对自我和外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随着大学生心理的不断成熟、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以及对社会就业前景的理性评估,原先的职业规划可能不再适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时的调整。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为其职业目标的调整提供现实的、可供参考的依据,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起来。

三、坚持不懈,充分进行示范指导

正如苏轼所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但是“,坚忍不拔之志”正是当前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跨世纪青年大学生所缺乏的精神品质之一。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大学生在“执着”与“应变”之间似乎很难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找到一个应有的归宿。于是“,环境在变,周围的事情都在变”成为许多大学生没有长远目标的借口。而且,即使有了职业目标,能够坚持下去的大学生也是少之又少。

因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仍处于形成阶段的特点,高等学校一方面要通过短期的、集中式的课堂教学和讲座,培养和加强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长期的、持续性的“跟踪辅导”,以促进大学生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心理辅导还是职业指导,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和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而班主任、辅导员相对于其他任课教师来说,对大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与大学生的接触时间也最长,相互间的感情也最深。因此,将职业辅导贯彻于班主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将更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坚持不懈地迈向成功。为此,高等学校对班主任、辅导员应切实加强职业指导知识的专业性培训,以保证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能够有效地进行。公务员之家:

(二)合理发挥毕业生的示范作用

与紧张忙碌的中学生活相比,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显得悠闲而自在,许多自理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就变成“温水里的青蛙”,在花前月下、虚拟空间中荒废自己的青春。因此,让大学生保持必要的危机意识尤为重要。

相对于教师的说教而言,相同专业的学长们的亲身经历更容易使教育内容深入到在校大学生的内心。因此,通过邀请往届毕业生回学校作报告,让在校大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起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尤其是高等学校应将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与往届毕业生交流的环节扩展成为一年一度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常规性工作,使在校大学生在充分了解学长们成功光环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之后能够更加发奋努力。

(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迷茫范文篇2

【关键词】机会成本供给需求收益

一.问题的提出

十年的寒窗苦读,造就了今日的大学生活,然而不少大一学生因为没有了高中时那种一心奔着高考的目标,而且不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便产生了一种迷茫的感觉,暂时失去了学习目标,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整日变得无所事事,游荡于大学校园里,殊不知,大学才是人生学习的开始。

二.经济学分析

(一)为什么上大学

1.漫步在娴静、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你何曾想到上大学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算一算,首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每年的学费多少,住宿费多少,伙食费、教材费及资料费多少等。这是培养一个大学生的直接货币支出,但它是上大学的全部成本吗?答案是否定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需放弃其他东西,例如当你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可以用于听一场音乐会或读一本书,为了得到听一场音乐会的享受就必须放弃读一本书的乐趣,经济学中把这种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其他的东西称为得到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因此,我们就会明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决不仅仅是以上我们所说的成本,它还包括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1)家庭方面

这种机会成本包括父母所付出的艰辛,以及父母为培养孩子所放弃的东西,例如,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放弃了收入颇高的工作进行陪读,那么,这份工作的收入就是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果把父母为培养孩子上大学所放弃的各种机会和所受的艰辛都折算成货币,那么机会成本就非常大了。

(2)个人方面

如果一个人不选择上大学,那么他用这四年宝贵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所得到的收益都可以视为机会成本。比如他可以选择参加工作,那么这四年参加工作所赚到的钱就是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2.既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或干其他的事呢?

人们预期上大学的收益大于参加工作或干其他事的收益,因为上大学并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消费以物品或劳务消耗完为结束。例如,你吃一个苹果得到了满足,苹果吃完即为消费结束。而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支出,投资才是有利的。我们接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效用,而是为了以后的收益,即由能力提高引起的收入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是高的,而且一直在提高。

那么,上大学的收益有那些呢?上大学的收益也表现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方面。其中货币收益是指完成大学教育者在未来的终身工作中所获得的总收入中比未能完成大学教育者多出的部分,在数量上等于大学毕业生与当初素质相当但是却没有上大学者之间在终身收入上的差别。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对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表明,贫困家庭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家庭。如下表所示:

高低收入户受教育程度对比(%)

户主文化程度月收入100元以下月收入1000元以上

大学121.1

大专3.319.1

中专3.912.2

高中18.719.7

初中39.420.3

小学21.25.9

其他12.61.6

由此可见上大学的货币收益是想当可观的。上大学的非货币收益则包括社会地位或声誉的提高,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等等。显然上大学可以由能力的提高引起收入的增加。目前,在众多的招聘信息中,不难看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于专科毕业生,研究生的平均工资又高于本科生。而博士生的工资则更高,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一项有利的投资。

(二)怎样读好大学

1.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一席之位成为许多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我想我们的首要选择便是读好大学,提高自身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读好大学呢?

首先从个人因素考虑便是摆脱心理困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支付学习成本,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身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常说某某学生会学就是说该同学学习同一种知识获得同样的能力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少。而说某某学生不会学习,则可能是该同学由于学习经验少,学习方法不适当等原因,在学习同一种知识或获取同样的能力时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多。但无论哪个学生只要坚持学会不断的积累经验。改善学习方法,变得越来越会学习。平均学会一个单位的知识或获得一个单位的能力所花的时间不断的缩短,也就是说学习的平均成本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即学习成本下降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学习曲线来表示:

学习成本

(小时/单位)

0知识量

学习曲线

我们要用这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来指引我们更好的学会如何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2.从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在其他外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若老师能提高授课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就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丰富的知识。如下图所示:

当老师提高授课效果时,不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使学习需求曲线由D1向右移动到D2,同时,老师的授课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这样一来,新的供给曲线和新的需求曲线形成了新的均衡,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学校要强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虽然说学习主要在于个人,但外部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一下学习的最优选择。经济学是一门假设的学问,现在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婷婷与小霞是同一寝室的两名同学,假定晚上这两名同学可以有学习和闲聊两种选择,而且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选择的,她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收益,如下图所示:

婷婷

闲聊学习

1010-55

5-51010

小闲聊

霞学习

在这个博弈中,如果小霞闲聊婷婷学习,那么小霞会影响到婷婷,反之亦然。但如果小霞和婷婷都选择学习的话,将出现纳什均衡,每个人都将得到10的收益,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三.结论

以上的经济学分析,从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告诉我们上大学的重要性,用经济学的思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走出心里困惑,明确学习目标,在大学中权衡利弊,从而做出人生的最优选择——读书。同时,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加强管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四年里读好大学,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美)曼昆(Mankiw,N.G)著;<<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8

[2]梁小明著;<<微观经济学纵横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1月第一版

迷茫范文篇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研究视角来看,研究者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加之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定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问题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关系,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校效能感方面还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一些研究表16MoralEducationChina明,尽管亲子分离为留守儿童带来不少困难,但儿童个体自身成长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留守儿童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弹性)。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3—5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131份,回收率96%。在2131份有效问卷中,东部地区的问卷来自山东省的4所小学,共323份,占15.2%;中部地区的问卷来自河北省的2所小学,共301份,占14.1%;西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的6所小学,共455份,占21.4%;西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的11所小学,共1052份,占49.4%。本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被判断为留守儿童。调查采用情绪词自我评估的方法,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调查采用二维模型的分类,选用了20个情绪词,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为描述积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愉悦度”(Pleasure);第二组为描述积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平和度”(Peaceful);第三组为描述消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烦乱度”(Disorder);第四组为描述消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迷茫度”(Confusion)。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最近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按照1-5的等级做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的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平和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四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643、0.697、0.559、0.542,基本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

对比本调查将父母外出情况分为“父母均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四种情况,其中,“父母均在”的情况为非留守儿童,其他三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的三种类型。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四个情绪变量的分值见表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迷茫指数、烦乱指数、平和指数三个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愉悦指数这一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图1显示了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在情绪状态四个变量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1.在烦乱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烦乱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的影响更大。2.在迷茫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也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迷茫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迷茫度的影响更大。3.在愉悦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三类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三类留守儿童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说明父母是否外出以及外出的不同情况对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的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4.在平和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亲外出、父母外出两类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都外出的孩子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更可能表现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情绪。这一结果与罗静等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评述[2]相一致。

(二)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四种情绪状态的描述性指标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在烦乱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3.6,p=.000),具体说,女性儿童的烦乱指数(2.93)略高于男性儿童(2.80)。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也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遭遇到更多的现实不利条件。2.在迷茫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2.364,p=.018),具体说,女生的迷茫指数(2.73)略高于男生(2.64)。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并更早地思考有关未来生存条件的问题。3.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并且都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3.5和3.7,均超过3.4),说明农村儿童的平和度和愉悦度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水平。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儿童烦乱指数高于3.4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儿童(25.4%>19.8%);女性儿童迷茫指数高于3.4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儿童(17.6%>15.9%);女性儿童的愉悦指数高于3.4的人数也高于男性儿童(75.4%>65.8%),女性儿童平和指数高于3.4的比例与男性儿童基本相同。

(三)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农村儿童情绪状态的描述性统计量见表4。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也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广泛的地区差异说明农村儿童情绪状态受到与地区有关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文化和生活习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方式等。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烦乱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是西北地区;在迷茫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也是西北地区;在愉悦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是东部地区;在平和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也是东部地区。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测,西北地区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烦乱和迷茫等消极情绪状态的不利因素;而东部地区则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愉悦与平和等积极情绪状态的有利因素。图2呈现了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类情绪状态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1.在烦乱指数方面,除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烦乱度越高,说明儿童对现实生存条件越不满。2.在迷茫指数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迷茫度越高,说明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越不明确。3.在愉悦指数方面,除中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4.在平和指数方面,东部地区学生的平和指数较高,其他三个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综合来看,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村儿童的情绪状态明显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儿童的消极,这一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与父母见面或联系次数对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影响

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按照全国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内与父母见面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见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见面5次以上”与“每月见面3—4次”两种情况下,儿童的烦乱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一年见面3—4次”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一年见面5次”以上的儿童。与父母联系次数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烦乱度有显著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与父母几乎每天联系的儿童烦乱度最小。(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其烦乱度竟然小于见面次数在每月3—4次、每年3—4次、每年1—2次三种情况。说明长期与父母不联系使得儿童的情绪状态受父母的影响减弱。但其中所蕴含的亲情的缺失可能是更为深刻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

三、讨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平和度与愉悦度处于较高水平。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平和度、迷茫度、烦乱度三个方面的差异显著。根据情绪状态的二维模型,愉悦度属于“积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比较有利、不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愿意关注外部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以维持当前有利生存条件能够持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对自己当前的生存状态是比较满意的。平和度属于“积极-低唤醒”的情绪,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比较明朗和乐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人避免产生盲目的行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有利的生存条件产生干扰。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平和度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儿童,说明父母都外出导致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产生不确定感。烦乱度属于“消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的状况不利甚至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应激行为,以改善当前不利的生存条件。三类留守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当前生存状态不满意。迷茫度属于“消极-低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不明确甚至比较悲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从现实中回避和退缩,以获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最有利的应对策略。三类留守儿童的迷茫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未来生存状态不自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探讨导致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的原因,尤其需要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儿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关注。根据与父母见面次数对儿童迷茫度和烦乱度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至少每年应与孩子的见面1—2次;与孩子的联系次数至少应保持在每月3—4次以上,最好每周不少于2次。针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存条件,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几点建议是:(1)研制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状况监测标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况进行系统、持续的监测;(2)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3)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项培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和情感联结;(3)在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区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援助中心,帮助他们增强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加强与自己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管采取何种辅助措施,生活中总会存在困难和挫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困难或挫折的外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不同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困难或挫折情境中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差异,而且可以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李亦菲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参考文献:

迷茫范文篇4

大一的生活悄然已逝,一转眼,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大一暑假第一次踏进上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还历历在目。然而,如今我已经在上大过了一年了,不由感慨,大学生活真的好快!记得刚步入大学时,怀着一颗好奇和期待的心,摸索,期盼着。记忆里,一年的大一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失败,有收获。大一,可以说是我的茫然期吧。学习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算是一个考验吧!从高中那种有人安排有人监督的学习方式转变成没人管没人约束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刚步入大学的人来说都有些措手不及,我也不例外。在大学一切都不再那么循规蹈矩了,觉得很迷茫,一切都无法计划,随意的学习,随意的生活,浑然不知的挥霍了大把的时间,生活也失去了重心。大一第二学期还好点,渐渐的适应了周围的环境,那些迷茫也渐渐消散。但是,我又随之感到了压力,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又不是特别的有天分,又比较贪玩,在这个高手如云的集体中,我显得非常渺小,微不足道,我曾经感到失落,沮丧,在这里,我只有被别人“俯瞰”的份,但是后来我想通了,中国有13亿人,聪明人不计其数,我只要做到无愧于心,努力过,奋斗过就可以了,结果并不重要,俗语云:一山还有一山高,何苦与自己过不去呢?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一般的院校活动我很少参加,兼职也很少做,现在想想挺后悔,我与那些让我成熟的经验失之交臂。思想上,在刚进入大一的时候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还算是上进的孩子。我端正了入党的动机,我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生活上,自我踏入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要为之改变。因为这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一个更坚强更成熟的我来面对。那一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没了父母的唠叨,没了老师的叮咛,凡事可由自己决定了。然而这份轻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松,更多的是迷茫与烦恼。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无从选择,谢霆锋曾说:每个人都走不同的路,但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选择负责。在大学里,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只有自己慢慢地在生活中逐渐适应,去寻找自己要走的路。这就是生活,一段让我成长的生活。不过,还好有宿舍的好姐妹们帮我,遇上她们是我的缘分也是我的幸运。

总而言之,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无论学习也好,生活也好,我都会认真的对待,为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而奋斗,当大学结束的那一刻,我希望等待我的是笑容而不是懊悔。

迷茫范文篇5

青春时代,有它的酸甜与苦辣。青春蕴涵着朝气与活力,青春同时又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压力与希望同在的时期。青年人容易在这个时期迷茫、彷徨,迷茫于前进的方向,彷徨于抉择之中,因为青春年少的我们未经历风雨的磨砺,青春的洗礼,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雄鹰在风雨中练就坚实的翅膀,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扑鼻的芳香。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不应再向从前那样畏畏缩缩,原创:瞻前顾后。我们要在逆境中谱写人生的乐章。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容不得些许浪费。青春又是美丽的,她充满活力、拼搏和执着,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在什么样岗位,我们都应该激情的面对生活,让激情之火在你的生命中、事业中燃烧。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朝阳产业”,我国的旅游业也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性支柱产业。因此,她更需要有朝气蓬勃、创新进取的青年朋友参与到其中,用自己如火的青春点燃这发展迅速、生机无限的旅游事业。

××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景色迷人,被誉为“京郊明珠”、“北京的后花园”。××的旅游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发展迅猛。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我,怀着志愿服务、锻炼成材的目的来到了××旅游局。初到这里,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工作。但一切又都是那么的熟悉,熟悉的笑容,亲切的言语,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如久旱的小草遇到甘露般汲取着知识、收获着经验。那不仅仅是业务上的知识,还包含着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的技巧。这些都是我们步入社会所要具备的,但也正恰恰是初出校园的我们我们所欠缺的,急需掌握的。在综合科,我经常去收发一些传真,接听一些电话,这些看似简单、琐碎的工作,却大大提高了我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旅游局工作的半年里,在领导的耐心教导,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我从一个最初连电话都接不好的学生逐渐成熟起来,做起事情已不再向从前那样毛毛躁躁,原创:毫无章法。一年的志愿服务虽然很短暂,但我不会让这短暂的时光在我的生命中虚度,我会尽力去完成交给我的工作。因为我知道,在我付出劳动的同时,它将回馈给我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这笔财富将成为我以后成长、进步的一个契机。

此时,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勤字当头,不懈摇桨,成功的闸门会向我们敞开,美好的时刻终将到来。我们要用青春的画笔在人生的画卷上留下绚丽辉煌的一页。未来不是梦,而今天,掌握在你我手中。我们要用今天在手的青春,让她在旅游事业中闪光、发亮!

迷茫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重要性

一、引言

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不能以他的成就来判断,同样的,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不能只凭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下结论。这个社会,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斯文败类比比皆是,他们的成绩是卓然的,而他们的“德行”是卑劣的。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的智商、头脑都是清醒的,对比于同龄人,他们是优秀的,但是却出现这样的人格缺陷,我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德育教育的缺失吧!足以见得,德育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缺失了德育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是多么恐怖!由此看来,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必不可少的。

二、对初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现行情况

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跟过去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初中生正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分辨是非能力,法律意识淡薄,心思敏感、脆弱,极易受到煽动,这些都是初中生性格中固有的、欠改进的缺陷,这也是初中生退学、走入歧途所占比重极大的原因之一。在现如今这样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大爆炸的社会,初中生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了减少,直至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中包括基础的法律知识、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的培养。学校是初中生生活、学习,经常出入的地方,也就是这场“德育教育”开展的主战场,所以,在这种初中德育教育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在校园内加强德育教育是必要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个既复杂而又迷茫的时期,这种迷茫的严重性甚至超越了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迷茫,前者是对生命的迷茫,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而后者只是对未来的迷茫,是短暂的、暂时的。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有高度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初中生的生活和思想,想必肯定是一片狼藉。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健全的人格,需要教师、家长的配合努力,其中,家长处于配合地位,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处于主位。有调查表示,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中学辍学都是因为在学校的待遇让他们感觉到不公平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辍学,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不容置喙的。例如:语文学习对于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这里面包含着接受过德育的和没接受德育的两部分,这两者的区别看似微小,实则不然,从生活、学习的小细节上就能得以体现,或许是对老师的态度、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对问题的处理方式等等细微的方面无不昭示这一点。比如在初一课文讲到《桃花源记》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在简要带领学生去了解大致内容后,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其中包括“为什么作者在回家时在路上做了记号,在一次驱船而往的时候,却又‘不复得’了呢?”这个问题是比较常问的,大多数人会说,是因为桃花源里的人怕被打扰,将所留的记号给毁掉了,这是一种浅显的看法;也有一些学生能够根据作品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推断出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体现出作者对于这种和平、恬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就能体现出区别所在,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想问题,对学生全面的思考能力和洞察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德育教育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足以见得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比如“八荣八耻”“二十四字方针”等等,这些教育理念中不乏德育的身影,可见,教育跟德育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德育在教育中居首位。

五、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出自《少年中国志》,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少年对国家的重要性,开展德育教育,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才华、有气节、有德行的少年才是国之希望,国之栋梁。有才而无德的少年比比皆是,他们就像是一颗潜在的炸弹,一旦爆炸,危害性极大,比如黑客,这类人有着高精尖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斐然,但是却用自身的这种能力攻击国家、大型企业的网络系统,造成巨大损失,而中学阶段的学生会觉得这样的黑客行为很帅,盲目的、错误的崇拜,所以,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丑、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例如:在初中学习思想政治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些小案例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初一政治中涉及一课,叫做《男女生的正确交往》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育,难免会有一些朦胧的“感情萌芽”但是学生要学会自己调节、处理他,不能为了这一点“朦胧”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学会自己调节,而不是盲目追求“爱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长大。

六、结束语

总体看来,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必修课”也是一场困难的“攻坚战”,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德育教育十分有利于初中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的养成。教师也要改变陈旧观念,更新思想,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促进学生做一个正直、刚毅、“德行好”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仁宏.初探我国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文理导航旬刊,2010(5):59-60.

迷茫范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老人与海》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有名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由于“精通叙事的艺术”而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篇文章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解读该作品。

海明威的童年生活非常幸福,经常跟父亲出去钓鱼、打猎,1914年,一战爆发,他去了前线。他作战勇敢,经常帮助别人。战争结束后,他带着政府授予他的勋章回到家乡。一战影响了他的生活,尽管战争最后胜利了,他变得沮丧、失望,可怕的战争阴影笼罩着他,从此他经常失眠。同时他也开始思考战争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想那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和一些伤势严重甚至落下终身残疾的人,而对于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战争把传统的道德和理想观全都破坏了,他们痛恨战争,感到空虚无助。爱情、友情、甚至放荡的生活都不能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痛苦,他们不知道对待生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战后作家自认为是“迷茫的一代”,脱离信仰,远离了文明。海明威被誉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起初他感到迷茫,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投身写作,来反映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

《老人与海》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这部小说情节非常简单,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小说中有一句很精彩的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充满了象征意义。作者主要强调男子气概,圣地亚哥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充满信心,具备乐观主义精神,虽败犹荣。圣地亚哥类型的人物是海明威作品的典型代表。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真实直接地描述人们”,他的作品的主人公都跟英雄主义、人道精神等相关。

至于文学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哲学家只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变它”。因此,我们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要看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不应该把文学和历史以及社会分割开来,文学思想来自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海明威来说,他的童年经历和战争经历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这一点。比如作者对于钓鱼、小船、鲨鱼以及海上描写都十分生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宗教和哲学是“人类大脑中形成的幻影”,它们是“真正生活过程的反应”。此外,社会的经济因素最终决定着社会的其它方面,艺术、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相对独立存在”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属于意识层面,因此它们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并且相对独立。

以《老人与海》举例。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本人,作者非常崇拜圣地亚哥。圣地亚哥具备一个男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他勇敢、乐观、信念坚定,竭尽全力去捕鱼,却逃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甚至找不到出路。他的失败似乎是注定的。这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内容,接着我们再看看当时的社会情境。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痛恨战争。既然生命变得转瞬即逝,人们通常都在想应该怎样尽可能地享受生活,他们对真实社会感到失望,开始怀疑那些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迷茫的一代”,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肮脏的,但是他们自己也找不到出路。海明威亲眼目睹了血腥的战争场景,他痛恨战争,同情无辜的人们。他同样也想为人们找到一条出路,因此他创作了这部作品——《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态度,无论人们多么努力工作,人们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海明威对社会感到迷惑,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发生经常破坏人们对生活甜美的梦想,就像老渔翁在海上生活的变迁一样。他认为,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人类是永远不会获胜的。生命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真正被解释、改善以及挽救,因此问题从来不会解决。不管怎样,人类应该而且必须控制自己,在无法估计的生命中保持理性和行为。

小说的结尾是作者的特意安排。老渔翁回来了,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一头非洲狮子。正如我们所知,狮子是一种猛兽,统治着森林。这个简单的情节暗示着圣地亚哥永远渴望胜利,同时他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孩子,孩子象征着新产生的人类的力量。尽管他没能完成任务,年轻的一代人会继续下去直到完成为止。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尽管他此刻不能找到出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总有一天,人们对社会不再迷茫,那时人类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

综上所述,《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态度。海明威建立在真实社会基础上写作文学作品,这使他的作品在美国人中间非常受欢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一旦一部文学作品完成,它们又相对独立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老人与海》中,老渔翁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影响着很多美国年轻人,他们通过这部作品懂得了对待生活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圣地亚哥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典范。

总之,我们应该用一种历史的、社会的观点来分析海明威的文学作品《老人与海》,历史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在他的作品中间接地显现出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欣赏的。

【参考文献】

迷茫范文篇8

专业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指学生通过参与互动的过程,内化专业价值观、知识体系、伦理守则和专业行为,形成专业的自我意向,具有专业的职业人格,产生执着感的过程。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因此,调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对于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此次调查通过学生班级微信群和实习微信群等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从专业选择、教学满意度、学习状态、就业意向等几个模块进行设计,共设计了32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希望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态度。调查过程中的访谈部分主要在班主任工作和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等过程中展开。

三、调查结果统计

1.专业选择调查结果统计。在“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方面,调查显示“个人兴趣主动填报”的人数比例占48.25%;“服从调剂”的人数比例占26.32%;“父母朋友影响”的人数比例占9.65%;“认可就业前景”的人数比例占9.65%,其他因素如“意外选取”“分不够报其他专业”“随意选取”等人数比例占6.17%。在“入学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方面,“很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占26.32%;“有点兴趣”的人数比例占55.26%;“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人数比例占18.42%。可以看出,入学前对该专业很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较少。在“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您还会选择本专业吗?”问题中,选择“会”的人数占26.32%;选择“不会”和“不一定”的人数分别占19.3%和占54.39%。数据表明,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1/3。2.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在“对本专业的总体满意程度”方面,“大体符合预想、较满意”的比例占56.14%;“符合预想、很满意”的比例占14.91%;而“不太符合预想、一般”和“完全不符合预想、失望”的比例分别占26.32%和2.63%。在“您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学习氛围”方面,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分别占7.89%和35.09%;认为“一般”的比例占51.75%,认为“不好”和“很差”的比例共占5.26%。在“您认为学习氛围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四个选项依次是“学习热情普遍较低”“对未来很迷茫”“班级凝聚力不强”和“课程枯燥无味”。在“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方面,认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占25.44%和45.61%;认为“一般”的比例占26.32%,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共占2.63%。在“您最希望专业课程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调查中,比例最高的选项是“讲解的趣味性”,占到76.32%;其次是“内容的丰富性”比例占到56.14%;再次是“课程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参与性”和“课下与学生交流”比例均占到35%左右。在“您最希望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哪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方面,“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选项比例最高,均占到42%左右;其次是“求职技能”和“社会经验”比例分别占到38%左右;而“职业规划”“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均占比达25%左右。3.学习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是否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面,“很清楚,有长远目标”占比9.65%;“比较清楚,有大致方向”占比59.65%;“仅有模糊方向”占比26.32%;“没有明确目标,很迷茫”占比4.39%。在“您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方面,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非常好”,36.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比较好”,51.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一般,其他不足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不太好”或“很不好”。在“学习状态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是“学习动力不足”,占到了59.38%;其次是“难以持之以恒”和“对未来充满迷茫”分别占到了53.13%和40.63%;再次是“学习氛围不好”占到32.81%;比例最低的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占到20.31%。“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方面,4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将来没有竞争力和对未来充满迷茫;38.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专业学习;34.21%的学生存在自我管理的不足;2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19.3%的学生认为专业不好就业;15.79%的学生认为高考失利影响了心态。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原因”方面,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自制力不够”的人数最多,达到60%左右;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提不起精神”的人数占到44%;认为“手机内容比上课所讲更有吸引力”的人数占到39%。同时还有18%的学生因为晚上睡觉太晚、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没精神。“在课下是否有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解或资料查询”方面,有80%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了解或查询;1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了解或查询;7%的学生表示“从不”了解或查询。在“是否有主动进行一些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方面,62%的学生表示有过类似的实践;38%的学生表示没有主动进行专业实践。从访谈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会认为通过实践增进了对专业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和技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觉得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许多负面信息,打击了专业信心。4.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在“认可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方面,61%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一般”,18%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很好”,其他21%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或“不太清楚”。在“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方面,准备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人数占26%;准备在旅行社就业的人数占19%;而准备在“非旅游管理行业”就业的比例占29%;剩下25%的学生对于就业意向较迷茫。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准备继续提升学历,其中希望通过“学校专升本”的学生占68%;希望通过自学考试提高学历的人数占45%;希望出国学习提高学历的占20%。在“提升学历的原因”方面,58%的学生认为高学历社会认可度高;50%的学生认为高学历会增加自信;45%的学生认为高学历好就业;37%的学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转到自己另外喜欢的专业;只有23%的学生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而想继续深造。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自愿填报率低。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主动选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数占比较少,未达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在主动填报该专业的人数中,还有一部分没有将旅游管理专业填报为第一志愿,而是作为第二志愿等后备志愿被录取。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兴趣而主动选择该专业的人数较少。结合访谈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前的专业自愿填报率低和专业兴趣较低是导致入学后专业认同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希望提高课堂趣味性、实用性。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近1/3的学生对专业不太满意,同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整体学习氛围一般或不好,超过1/4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不够满意。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注意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方面,学生相对重视专业技能、就业信息、职业规划和社会经验,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工作中进一步面向就业、增强实用性,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3.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中,有清晰学习目标的学生不足1/10,有超过1/3的学生学习目标模糊、较迷茫,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太满意。许多高职学生对高职学历不够满意,并且自信心不足,同时在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指导。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需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调整不良心态。除了课程应增强趣味性外,学生的“自制力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手机、网络等外在因素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也会影响学习状态和效果。需要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同时增强自制力。许多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困惑和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指导和培养。在实践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对实践效果反馈进行了解,对于正向的反馈应予以鼓励,对于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应予以及时分析和疏导,以免影响接下来的专业实习。4.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根据数据显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心不足,准备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不到总数的一半,1/4的学生就业方向较迷茫。这也是影响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平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多介绍行业前景和就业信息,及时纾解就业困惑,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调查显示,大部分想提升学历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才继续学习,而是认为高学历能带来更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或者想通过再学习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学生中存在的这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而不考虑职业兴趣和就业方向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就业。需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职业兴趣,做好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

作者:李素馨 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秀玉,张春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1).

迷茫范文篇9

我怀着一份崇敬走进了幼儿教师的队伍,可当我穿过教师职业前面的光环,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平凡与辛劳时,渐渐地我彷徨了、迷茫了。我不禁问自己:这就是我多年的梦想?这就是我要干一辈子的工作吗?我动摇了,外面的诱惑时时影响着我年轻的心,以至于我工作时开始心不在焉。然而此时我的身边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使我顺利摆脱了先前的迷茫。

新学期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朋友叫文文,人很机灵,平时很爱和别人亲近,就是有一点让人受不了,每天他家人都要到很晚才来接他,弄得我几乎每天最后一个离园。一次班里有活动,搞到很晚才结束,其余的孩子都陆续被家长接走了,又只剩下他一个人,这时,天已经黑了。我对文文说:“今天陈老师送你回家,好吗?”听到这句话,文文很开心,刚刚还哭丧的小脸也一下子露出了笑容。一路上,他讲了很多家里的事,他说爸爸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妈妈是中学老师,工作很忙等等。到他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可文文妈妈还没回来。“你妈妈不管你了吗,这么晚怎么还不回家?”文文轻声告诉我:“我妈妈教室里有个哥哥生病了,住在医院里,我妈妈每天晚上要去给哥哥补课,所以要很晚才能回家。”哦,原来是这样,我迟疑了一下,又问他:“那你怪你妈妈吗?”“不!”文文很坚决地说:“我妈妈可好了,他们教室里的哥哥姐姐都喜欢我妈妈,他们说妈妈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老师!”我的心不由为之一颤,同样是老师,人家对待工作是如此投入,如此忘我,而我呢?一种难以名状的愧意涌上心头。不觉中时间已到九点,文文妈妈终于回来了,看到我便一个劲地赔礼,丝毫没有流露出对自己工作的不满。临走时,我好好端详了一下这个家,心里颇不是滋味。这时,文文走到我身边,说了声:“陈老师,你真好!”顿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自己的心情豁然轻松了许多。

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我经常送文文回家,同时,我在工作上也是越来越投入,越干越出色,受到了园领导的一致好评,而先前的迷茫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要说,做老师真好,而这一心得的获得,得归功于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母亲和那一句童稚无暇的话语——“陈老师,你真好!”

迷茫范文篇10

本次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7份,有效率100%。针对回收的问卷,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

(一)总体信仰现状认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半确当代大学生觉得我们正处于缺乏信仰的时代,23.36%的被调查者则持反对态度。但是当我们问及“你是否有个人信仰”的时候,却有53.27%的人做出肯定回答,而有19.63%的人回答说没有个人信仰。从此处我们发现,这两个题目的答案是互相矛盾的。当过半的大学生正面地回答自己是有信仰的时候,却有过半的人在不知道这种现状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对当今大学生缺乏信仰的现状的担忧。这多少是受到了当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片面评价的影响,以为当今大学生是迷茫的一代,已失往了心中的信念。

(二)大学各年级的信仰现状认知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有信仰的占了44.44%,无信仰的有38.89%,而回答不知道的有16.67%。对比二年级,48.98%的学生是已经有自己的信仰的,比大学一年级的多了4.54%,无信仰的占34.69%的比率,也可以看出是有所下降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仰的则也下降到了16.33%。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表示自己是有信仰的竟上升到了77.27%,比大学二年级增加了28.29%,无信仰的也忽然下降到了18.18%,这时只有4.55%的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有无信仰的。有这些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个人信仰的比率也持续升高,而没有个人信仰的学生比率及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学生比率则持续下降。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刚开始上大学,学生暂时还没找到目标,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他们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他们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当代大学生自己都以为我们这一代是缺乏信仰的一代,根据上述数据,我们是否可以推翻这么一种社会偏见和怀疑呢?

实在我们也不可以怪社会对我们的偏见和不信任,连我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社会有怎么看到自信的我们?

(三)有个人信仰的学生的信仰现状认知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以回答“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信仰的竟占了57.89%,持相反观点的只占到22.81%,而有19.30%的人是不知道我们大学生是否是普遍缺乏信仰的。

有个人信仰的人,却觉得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学生是缺乏信仰的,这是否会使他们自己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呢?而偏偏在我们的中国大学生中,有过半的大学生是拥有自己的信仰的,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自己误会了自己。

二、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信仰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信仰现状

在更深进的调查中,我们提出“你的信仰大致属于哪个范围”的选择题,通过数据发现,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有4.67%,信仰主义的有14.02%,信仰人间之爱的有30.84%,信仰某种关乎自己的利益的有7.48%,而明确提出自己信仰的是金钱的有0.9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心中是有信仰的,但是部分人又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信仰限定为某一个名词或概念。信仰人间之爱的人占了最大的比率,由此可见,很多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极少数的学生提出自己的信仰是金钱,如此看来,多少是受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另一个有相似出发点的题目中,我们从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有40.19%的大学生以为自己可以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最重要的是亲情,25.23%的人觉得自己主要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14.95%的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从中我们不丢脸出,亲情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是占有较重的分量的,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将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得到他人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显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

(二)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的社会追求

用同样的分类统计方式,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数据分布可以知道,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40.00%,比总体分布的14.95%高出了25.05%,让人惊奇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选项却达到了20.00%的比重,比总体分布的7.48%高出了12.52%,而“为了更好的生活”的比重却骤降了19.16%。这些数据可以说明,还在迷茫自己是否已经有了信仰或还没有找到信仰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渴看得到他人的肯定。而同时,他们却没有其他大学生那么重视自我的生活质量,亲情的地位也及不上自己做出的成绩。

由此分析来看,这既是一种欣慰,有是一种悲哀。欣慰的是比起总体的水平而言,他们更乐意为社会服务,而悲哀的是,亲情在他们看来已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当代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71.96%确当代大学生觉得自己需要信仰,而有17.76%的学生还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个信仰来追求。另有不容忽视的现象是,10.28%的人做出了“我不需要信仰”的回答。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现状,我们做出了更深进的调查。

当问及信仰的意义的时候,37.38%的大学生回答的是,信仰能够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鞭策自己朝着一个信念前进,使自己不会迷茫,生活布满动力。而20.56%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信仰究竟有什么用处,但在调查中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信仰是完全没有用的。这说明,学生们都以为信仰对个体并不是完全没有用的,但是有部分人仍不知道或没有往有意识地感受信仰的具体意义,这一点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有10.2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需要信仰?

由此,从上述数据,我们又不难解释以下这样一个现象:57.01%协助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会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的。26.17%的学生回答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意识到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这么做。但有16.82%的学生却表示,由于各种原因,自己并没有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由于确信信仰的作用,不少人是遵从自己的选择的。

(二)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以回答“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从分类统计中可以知道,在回答“觉得自己是否需要信仰”的题目时,37.14%的学生表示需要信仰,25.71%以为不需要,而回答“不知道”的占了37.14%。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信仰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迫切地想找到信仰。另外同样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信仰,他们或者在迷茫,或者在犹豫。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样以这些“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发现在他们之中,有45.71%的人并不清楚究竟信仰对自己而言有些什么意义。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影响他们信仰状态的因素。

四、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由于很多高校都有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们就此向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提出了一个题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能在精神信仰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调查显示,56.07%的回答是作用并不明显,另有27.1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以为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在高校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五、总结

(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误会

由上述分析看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如社会上所说的那样处于缺乏信仰的危机,情况还是乐观的。在分析到具体的信仰趋向时,我们发现,“爱”占了最大的比重,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并不是我们先定的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我们不妨可以这样以为,正是他们的信仰并不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所规定的范围中,导致社会上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没有信仰的一代。

社会在发展,人的精神与思想也不断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主义等范围,而是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不要片面的误会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而大学生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社会上被放大的负面现象打击,使态度消沉。

(二)当代大学生随阅历丰富而找到信仰

由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是需要个人信仰的,只要有渴看,就不怕没希看。固然有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个人信仰,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所以刚进进大学的学生不必太过担忧自己的状况,当阅历越来越丰富,了解的事物越多,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有一定的能力往追求。

而社会也需要继续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在他们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鼓励,而不要一味责备,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一定不会让社会失看。

(三)站在信仰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价值倾向的特殊性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比总体分布高出了很多,而出乎意料的是,比起总体分布而言,有更多的学生倾向于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