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0:15:01

流向范文篇1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流向范文篇2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流向范文篇3

1流量分析系统设计

由于Netflow仅能宏观地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监控,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鉴于此,需要建立网络流量分析系统。首先在省级主干路中引入流控设备,对全省网络流量进行控制。通过建立一台Linux服务器(CMserver),在流控设备中将流量镜像至此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便可采集到全网的流量明细,进而通过存储过程将各种需要分析的数据进行聚合成表,便可对全网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本系统包括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数据采集模块、接口程序模块、数据库模块、页面呈现模块。

1.1数据采集模块

要实现对流量源和目的地的分析,首先要进行流量采集并存储,采集的数据中要包含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包发送时间等信息。本系统采用NetflowV9版本进行数据采集,需要对Netflow协议、待采集的路由器端口和数据采集存储服务器等进行配置。由于需要分析的路由器端口数据量很大,而且分析目的主要为各方向流量数据比例,综合考虑数据处理量和数据准确性之后,将采集周期定为5分钟,采样比例定为1000:1,此时每5分钟Netflow数据流约有30万~40万条,存储Netflow数据流的文件大小约20~30MB。在采集数据的端口选择方面,既要采集所有流量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又要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按照上述条件,选择省级主干中路由器上行端口为流量采集端口,通过该端口既可以采集所有互联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流量数据,又不会发生流量数据重复采集情况。为分析路由器端口的网络流量数据,必须将从路由器中送出的Netflow数据收集并存储,以便进一步的处理,所以需要配置Netflow采集存储服务器。具体配置为2.4GHz四核CPU、2G内存,使用Linux系统,并安装CiscoNetflowCollector(NFC)采集软件。

1.2接口程序模块

经过采集,每5分钟会输出一个格式为XML的文件,文件数据分3部分:数据头、模板部分、数据部分。NetflowV9的数据格式可以自定义,根据分析需要,定义数据模板主要包括我们关心的13个字段,分别为: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入接口、出接口、协议、服务类型、流数量、报文数、字节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个字段使用“|”分开。选用C++程序语言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入库。程序语言完成的主要功能为按照字段定义进行数据分列,并按要求建立数据表,然后将分析后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原始数据每天自动生成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中每5分钟生成一个数据文件,为了达到自动读取数据的功能,采用“日期+时间”循环来自动读取数据文件。读取数据文件对每行按照不同字段分列。由于每个数据文件的数据头部分完全相同,而且不包含所要分析的数据信息,所以可以把数据头部分跳过,然后根据每行数据的“|”将每个字段的数据进行分列。再根据各字段数据分析的需要,转换成相应的数据类型,并与数据库连接写入数据库中。

1.3数据库模块

作为基于Netflow流量的分析系统,数据库成为系统的基础及核心,一切功能模块及数据采集均需建立在数据库中,从性能、成本、易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MySQL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首先是基本表的设计。在程序操作数据表时,读写的性能受数据表字段所占字节数的影响,数据表字段所占字节数越大,则需要更长的读写操作时间,字段所占字节数越小,则其读写操作的性能将会有所提高。因此,设计数据库字段的属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分析程序对数据按照规则条件进行匹配后,将更新数据表中IP地址等相应的归属信息,但在数据的进一步汇总中,如果汇总程序按照IP地址归属信息进行数据分组汇总,则需要读取归属信息的全部字节数,这对于系统整体汇总而言,其运行效率仍会受到影响。本着读取最少字节数以提升系统工作效率的原则,需要将归属信息代码化,汇总程序仅需要根据归属信息代码作为分组条件即可。根据Netflow的原始数据量,如果对其进行一一匹配对应,则无法在5分钟内完成相应的数据归属、流量分析等操作。为了提高数据库效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进行关键字段的聚合,然后进行相应的递归聚合,最后将分析数据进行匹配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原始数据的运算量,尤其在磁盘I/O有限的条件下,性能提升更明显。在数据递归聚合后,虽然数据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压缩,但数据库运算仍然十分缓慢,因此在各级数据表中,对需进行运算的字段进行索引配置。索引是用来快速地寻找那些具有特定值的记录,所有MySQL索引都以B-树的形式保存。如果没有索引,执行查询时MySQL必须从第一个记录开始扫描整个表的所有记录,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记录。表里面的记录数量越多,这个操作的代价就越高。如果作为搜索条件的列上已经创建了索引,MySQL无需扫描任何记录即可迅速得到目标记录所在的位置。由索引带来的效率提升则是非常明显的,如同看书时按照目录查询章节一样迅速。在本系统中,由于要从目的IP地址中分析出该IP的分公司归属,这对于运营商庞大的不连续的IP地址段数据表来说,其哈希运算将会带来极大的系统符合,其运算效率也将随着两张数据表记录的增长而成倍的增长。通过对比测试,在没有配置索引的情况下,其数据运算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而索引可以将此工作缩短至1分半钟左右,这恰好可以完成数据在5分钟内的运算操作。

1.4页面呈现模块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利用Eclipse+JSP+Tomcat平台,将结果以网页形式展现出来,并实现多种查询功能(如图1所示)。

流向范文篇4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张,2002—200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207.7亿美元上升到25616.4亿美元,年均增长27%,贸易顺差从304.3亿美元上升到2954.6亿美元,年均增长60%。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后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一定抑制,但贸易顺差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依靠的是生态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下端,巨额的贸易顺差,很可能掩盖了生态资源的流失,从而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资本角度来考察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显然存在一定局限。鉴于此,本文尝试以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运用投入产出(Input-Output,I-O)模型考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自然资本流向,以揭示中国对外贸易所获得的货币资本利益是否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Rees(1992)及WackernagelandRees(1996)在关于EF研究的开创性文献中,提出以用地面积为单位测度人类对生态系统供给可再生资源与吸收废弃物这两大类生态服务需求。具体而言,EF将某一商品所含的自然资本分解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碳汇用地六种用地类型。其中,前五类用地表现为人类生产活动实际占用的地表面积,称之为实际用地(ActualLand);碳汇用地表现为吸收废弃物和排放所占面积,反映排放空间的大小,称之为虚拟用地(VirtualLand)。EF综合考虑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用的自然资本,为研究国际贸易的生态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二、研究方法

目前在使用EF分析国际贸易的文献中,EF的测算主要分为产品用地系数法(ProductLandUseCoefficient,PLUC)与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I-O)两种。PLUC法源于WackernagelandRees(1996)提出的EF计算模型,并由后来的学者引入产出因子将商品量折算成各类用地面积,用均衡因子将各类用地面积换算成单位面积具有同等生态生产力的面积,再加总求和。这种模型被曹淑艳、谢高地(2007a)称为生态足迹基本模型,被金书秦等人(2009)称为综合法。采用基础模型计算国际贸易EF值的研究见诸于vanVuurenetal.(1999),AnderssonandNevalainen(2003),Hornborg(2006),陈丽萍、杨忠直(2005),陈琰等(2010),刘建伟(2011)等文献,后三篇中文文献计算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EF值。这些研究的产品选择缺乏标准和框架,产出因子和均衡因子的数据来源分散。Moran(2007)首次提出产品用地矩阵法(ProductLandUseMatrix,PLUM),Moran(2007),Moranetal.(2009)构造了产品用地产出系数(YieldCoefficient)矩阵,产出因子和均衡因子的数据来源于全球足迹网(GlobalFootprintNetwork,GFN)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编撰的国家足迹账户(NationalFootprintAccounting,NFA),NFA涵盖HS商品编码的全部商品。

PLUC法至少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它将商品量折算成各类用地面积,故不能计算服务贸易的EF值;二是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EF值,没有包括中间投入品的EF值,换句话说,它没有考虑经济体各部门之间的关联。Bicknelletal.(1998)首次将I-O法引入EF计算,计算新西兰三次产业的EF值,弥补了PLUC法在服务业和部门关联上的不足。I-O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用地面积直接导入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投入产出表中反映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得到完全用地转换系数,进而测算最终需求的EF值。该方法测算对象针对具体部门,能够充分发挥投入产出模型所具有的结构性优势。后续研究从各个方面拓展I-O法:Ferng(2001)用复合用地乘数取代Bicknelletal.(1998)的用地乘数,避免了不同类型用地直接加总所导致的错误;HubacekandGiljum(2003),Suh(2004)着重探讨了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与货币型投入产出模型在EF值测算中的区别。国内学者曹淑艳、谢高地(2007b),刘建兴等(2007),邱东、席玮(2008)分别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在单一年份的进出口EF值。I-O法的分辨率取决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划分,但由于缺乏部门用地数据,将I-O法应用于对外贸易的现有国内研究局限于产业层面。

本文采用I-O法测算中国对外贸易的EF值。在模型选择上,采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这种模型更适合于估算进口国通过进口所节约的本地区的生态足迹,用以评价贸易对单个地区的生态资源所产生的影响。而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更加适合于通过产业间关联、全球供应链及多国间贸易流动来估计进出口的生态足迹,从而追寻足迹的源头(Wiedmann,2009)。中国对外贸易的EF值反映中国对外贸易自然资本的流向,有必要深入探讨造成这种自然资本流向的影响因素,包括各个因素对于EF变化的贡献程度。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指数分解分析(IndexDecompositionAnalysisIDA)、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eDecompositionAnalysisSDA)及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而IDA与SDA只需要两个时期的数据。IDA与SDA分别适用于分析比值和绝对值的影响因素,故本文采用SDA。SDA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集中于分析能源消耗(刘瑞翔,姜彩楼,2011),碳排放以及贸易含碳量(郭朝先,2010;张友国,2010;黄敏,刘剑锋,2011)的影响因素。但在现有文献中,鲜见将SDA方法应用于国际贸易EF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在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上,克服前人主要采用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以测算单一年份对外贸易EF的局限,将研究期扩展到五个年份,编制了1992、1997、2002、2005、2007年五个年度的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实际用地EF值和虚拟用地EF值的测算分别采取5个部门和22个部门划分,使I-O法在对外贸易EF测算的应用中从产业层面拓展到部门层面。②在完成EF测算的基础上,利用SDA分析不同因素对于中国对外贸易EF净出口总值及部门对外贸易EF净出口值的影响,从而揭示造成中国对外贸易生态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

三、模型和数据

1.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1)EF测算的基本模型:按照对进口的不同处理方式,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将中间投入部分剖分为国产品中间投入和进口品中间投入。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造成进口品中间投入所占比重较大,而这部分中间投入并不会对国内生态资源产生影响,为避免EF值高估,本文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非竞争型投入产出简表,如表1所示。表1中,X、XT分别表示总产出列向量与总投入行向量,XT为X的转置;Z、Zd、Zm分别表示中间投入列向量、国产品中间投入列向量与进口品中间投入列向量,且Zd+Zm=Z;Yd、Ym分别表示国产品最终需求与进口品最终需求列向量;E、M分别表示出口与进口列向量,由于进口品中的直接出口比重很小,设定出口Em=0;K表示分部门自然资本(土地及能源)投入行向量;Q表示EF净出口列向量,QT为Q的转置。设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各行向量、列向量、矩阵分别为1×n阶、n×1阶、n×n阶,测算实际用地EF值时,n=5,测算虚拟用地EF值时,n=22。

(2)EF净出口变化的结构分解:根据上述模型,影响净出口生态足迹(Q)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土地(能源)强度(T赞)、技术水平(B)、净出口规模(N)。其中t=0,1分别表示基准期与计算期,ΔQ表示EF净出口变化量,E(ΔT赞)、E(ΔB)、E(ΔN)分别表示包含ΔT赞、ΔB、ΔN的所有分解形式的平均值。由于从不同的因素排列顺序进行分解,会得到不同的分解形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其中以两级分解法与加权平均法应用最为广泛。两级分解是取首尾两个因素开始分解所得到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各因素变化的影响结果,适合于变量较多情况下的一种近似替代。加权平均法则是利用n个因素所决定的n!个分解方程中,每个因素的变动对因变量影响的平均值来衡量该因素变动的最终影响。李景华(2004)对加权平均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证明了当选择因素大于2时,加权平均分解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并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多因素分解方法。

2.数据来源及处理

(1)投入产出表:本文考察的年度为1992年、1997年、2002年、2005年及2007年。其中前四个年份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33部门)来源于《中国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及分析》(刘起运,彭志龙,2010),该序列表由国家统计局核算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完成,并在郭朝先(2010)的研究中得到应用。笔者参照刘起运、彭志龙(2010)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现价)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价格指数编制出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按照上文阐述的方法,将历年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转换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33部门)。

(2)自然资本投入:EF的单位是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其中实际用地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五种类型,由于中国土地统计的分类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划分,以及以上五种用地类型不相匹配,在此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划归为农林牧渔业,将建设用地分解为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服务业用地,将上述转换后的投入产出表与土地利用数据相匹配,合并为5部门,这种处理保证了投入产出部门与土地统计数据的匹配,所损失的五种用地信息通过均衡因子统一为单位面积具有同等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土资源统计公报》,其中1992,1997年部分数据缺失,笔者利用2000—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估算。虚拟用地以吸收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林地面积计算,根据可获得的部门能源投入数据,将上述转换后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22部门。能源投入以标准煤为单位,数据来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均衡因子及能迹转换系数的选取及计算:本文选取2002、2004、2006年《地球生命力报告》中所提供的均衡因子,取平均值得本研究所采用的均衡因子(耕地2.17,林地1.36,草地0.48,水域0.36,建设用地2.17),将对应的均衡因子与历年土地利用数据相乘,折算成单位面积具有同等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全球公顷)①。虚拟用地根据二氧化碳排放的热值转化为林地面积计算,由于不同类型能源的能迹转换系数存在差异,而中国能源消耗结构在研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可将中国历年能源消耗结构与相应的能迹转换系数②加权平均,得到统一系数80GJ/hm2,再乘以标准煤的燃烧热值(29.26GJ/t)及林地的均衡因子(1.36),得到最终的虚拟用地面积。

四、测算结果及分析

1.贸易EF及其变化

(1)贸易EF总量及其变化:如表2所示,1992—2007年,伴随着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实际用地出口除在1997—2002年、进口除在1992—1997年及2005—2007年有小幅回落外,均保持着稳步增长,净出口则表现为波动趋势。在整个研究期中,中国始终为实际用地净出口。与之相应的是,虚拟用地出口与进口均呈现增长,且增长幅度明显超出实际用地,净出口的波动趋势与实际用地相似,其中2005—2007年,虚拟用地净出口增长最为迅速,从1775.6万公顷变化为9310.0万公顷,远超出同期实际用地净出口的增长。从EF净出口总计看,1997—2002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表明此阶段中国生态资源状况得到改善,但不容乐观的是,自2002年起,在虚拟用地净出口迅猛增长的拉动下,生态资源流失加剧。整个研究期内,虚拟用地净出口增长占整个EF净出口增长的90%,反映出贸易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是造成中国生态资源恶化的首要方面。

(2)分部门贸易EF及其变化:1992—2007年,实际用地进出口规模与各部门所利用土地资源数量是相吻合的。农林牧渔业由于耗费了近95%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始终处于第一的位置。各部门实际用地进出口规模除个别阶段有所回落外,总体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净出口波动在农林牧渔业中表现最为显著,经历了1992—1997年、2005—2007年两个大幅增长期及1997—2002年的大幅下滑期,其他四个部门的实际用地净出口变化相对比较平稳,总体表现为小幅增长,其中,其他服务业实际用地净出口自1997年后超过另外三个部门,反映服务业对生态资源流失的影响开始增强。但从整体来看,由于这四个部门所占用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对实际用地净出口总值的影响并不显著(见图1)。虚拟用地进出口规模与能源消耗状况密切相关,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等高能耗部门的进出口规模位于前列。从净出口来看(见图2),在整个研究期内,V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V4金属矿采选业部门均为负值,有利于改善本国生态环境;V1农林牧渔业、V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V6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V7纺织业、V8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V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V10造纸印刷及文教产品制造业、V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V15金属制品业、V17其他制造业及废品废料、V20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V22其他服务业共12个部门均为正值,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余部门在正负之间波动。净出口增长排在前五位的部门分别是V7纺织业、V12化学工业、V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V14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V20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其中V14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增长最为剧烈,从1992年的-1056万公顷增长到2007年的2677万公顷,这5大部门净出口共计增长8452万公顷,占虚拟用地净出口增长的82.1%,总净出口增长的74.6%。反映出这5个部门的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

2.EF净出口结构分解

(1)EF净出口总值分解结果:1992—2007年分阶段中国实际用地净出口总值与虚拟用地净出口总值的分解结果分别如表3、表4所示: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变化导致实际用地净出口减少1950.6万公顷、1231.3万公顷,贡献率达到-187%与-118%;导致虚拟用地净出口减少78.8万公顷、987.5万公顷,贡献率达到-1%与-10%,说明这两种因素对于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净出口规模变化导致实际用地净出口增加4223.8万公顷,贡献率为405%,虚拟用地净出口增加11357.3万公顷,贡献率为110%,在数量上远远抵消了前两种因素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分阶段来看,由于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1997—2002年,中国外贸发展陷于低潮,净出口规模变化导致两类用地净出口分别减少3142.7万公顷、1756.8万公顷。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入世”效应逐步显现,外贸环境的极大改善导致出口潜能迅速释放,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带动了净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此造成了生态资源大量流失,其中对于虚拟用地的影响尤为显著。在2002—2005年与2005—2007年两个阶段中,净出口规模效应分别达到3010.7万公顷、9757.2万公顷,贸易增长的粗放型特征得到不断强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自2002年后,土地(能源)强度效应与技术水平效应对生态资源流失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开始明显增强,如2005—2007年,实际用地中两种效应累计达到-1276.1万公顷,略低于1992—1997年,虚拟用地中两种效应累计达到-2222.8万公顷,远超过之前任一阶段,说明中国长期致力于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水平的努力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预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普遍共识,节能减排等约束指标已明确进入政府考核体系,中国在促进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入将日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

(2)部门EF净出口值分解结果:部门实际用地净出口分解结果显示(见表5)。五大产业部门的土地强度效应在整个研究期内分别为-1463.9万、-110.9万、-63.3万、-12.7万、-299.7万公顷,对生态资源均表现为正面影响;分阶段看,各部门土地强度效应各不相同,呈现波动趋势,例如1992—1997年,土地强度变化造成农林牧渔业减少土地输出1200.1万公顷,影响最为显著。在整个研究期内,技术水平效应在各部门表现不同,其中对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他服务业三大部门表现为正面影响;分阶段看,2005—2007年,技术水平变化造成农林牧渔业减少土地输出1067.5万公顷,影响最为显著。五大产业部门的净出口规模效应在整个研究期内分别为3219.4万、207万、104.4万、104万、589.1万公顷,是影响中国实际用地净出口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在农林牧渔业中,贡献程度高达630%,分阶段看,净出口规模对农林牧渔业实际用地净出口的影响也最为剧烈。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其他服务业的净出口规模变化均导致了实际用地净出口的增加,尤其是其他服务业,净出口规模效应从数量上看仅次于农林牧渔业,虽然影响仍然有限,但其贡献程度却在不断上升,表明服务贸易净出口规模的扩张使中国生态资源的流失加剧。部门虚拟用地净出口的分解结果显示:从整个研究期来看(见表6),能源强度正效应较为显著的部门是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减少虚拟用地净出口545.6万公顷、485万公顷,负效应较为显著的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分别增加虚拟用地净出口650.3万公顷、573万公顷;技术水平正效应较为显著的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分别减少虚拟用地净出口458.3万公顷、450.4万公顷;负效应较为显著的部门是纺织业与化学工业,分别增加虚拟用地净出口195.4万公顷、205.4万公顷;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他所有部门净出口规模变化均造成了虚拟用地净出口的增加,其中,以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最为严重,分别增加虚拟用地净出口1757万公顷、1253.1万公顷、3540.9万公顷、1295万公顷。整体而言,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贡献程度上,绝大多数部门的净出口规模效应都要大于其他两种因素的效应,这充分说明,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张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首要因素。分阶段看(见图3—图5),在传统高能耗部门中,V7纺织业,V12化学工业,V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V14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强度正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其中,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能源强度效应从1992—1997年的420.1万公顷降至2005—2007年的-194.5万公顷,变化最为剧烈,纺织业能源强度效应在2005—2007年达到-451万公顷,效果最为明显,但同时,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现象是V20交通运输及邮政仓储业的能源强度效应在2005—2007年急剧攀升到713.3万公顷,成为能源强度负效应最为严重的部门,反映出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引致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旺盛需求,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开始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技术水平正效应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V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V20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部门表现显著,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变化最为剧烈,从1992—1997年的105.1万公顷持续下降至2005—2007年的-536.8万公顷,技术水平负效应开始在纺织业及化学工业中得以加强,2005—2007年分别达到278.4万公顷、178.5万公顷;净出口规模效应在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体现最为突出,其负面影响自2002之后开始加剧,其中,2005—2007年,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出口规模效应高达3950.4万公顷,占据该阶段EF净出口总计增长的40%。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贸易顺差增长最快的2005—2007年间,22个部门的净出口规模效应均为正值,意味着贸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开始渗透到所有部门,追求贸易顺差使中国付出了愈加沉重的生态资源代价,转变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1992—2007年的贸易EF,以揭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自然资本流向,并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分析影响EF净出口的主要因素,得到如下结论:①在1992—2007年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实际用地与虚拟用地的进出口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虚拟用地进出口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实际用地,在EF进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与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相比,EF净出口总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始终是实际用地的净出口国,自2005年起,从虚拟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虚拟用地净出口国。尤其是自2002年后,受虚拟用地净出口急剧增长的拉动,中国生态资源流失程度明显加剧。由此说明,在该研究期内,中国对外贸易所获得货币资本利益是以生态资源的流出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对外贸易的增长隐含着生态资源的廉价外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假定进口品按照中国的技术条件生产,而中国进口品绝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整个进口品生产的平均技术水平优于中国,同时进口品生产国的平均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中国更为合理,平均能迹转换系数会更大,这两种因素都会造成EF净出口低估,即生态资源流失的真实状况更为严重。②EF净出口的结构分解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土地(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效应对两类用地净出口产生抑制作用,并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反映中国在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上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在实际用地中,土地强度效应对中国各部门净出口始终表现为抑制作用,技术水平效应在各部门表现有所差异;在虚拟用地中,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效应更为显著,在高能耗部门中,纺织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强度正效应正在逐渐显现,技术效应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等部门也已实现由负转正。但比较而言,这两种因素对于中国EF净出口的影响程度十分有限,远远无法弥补净出口规模对EF净出口的拉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促进贸易的生态结构优化。上述结论表明中国贸易生态结构的调整速度远远滞后于贸易规模的增长,以生态资源密集型的初级品与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贸易生态结构强化了中国贸易增长的粗放型特征。从长远来看,对外贸易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试图以牺牲贸易增长来保护生态环境并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更为可行的做法是灵活运用出口退税、增加出口关税等贸易政策工具,严格控制“两高一资”的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引导出口产品向低资源消耗及低碳方向转移,以此促进贸易生态结构的优化,寻求出口增长与生态资源保护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出口所付出的生态资源代价。

第二,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自“入世”以来,中国出口规模增速明显高于进口规模,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一味追求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资本利益,使净出口规模效应成为导致生态资源流失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面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应该在保持出口稳定的同时,通过采取进口关税调整、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进口管理等多种政策措施,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这不仅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而且能够弥补出口增长所带来的生态资源流失。将货币资本的外汇储备转换为自然资本的生态资源储备,有利于达到货币资本及自然资本的贸易收支双平衡,对于缓解中国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流向范文篇5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3]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流向范文篇6

(一)模型的选择与构建国际市场势力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边际成本模型(Hall,1988),使用边际成本加成能力来衡量特定产业的市场势力;另一种是剩余需求弹性模型(Goldberg&Knetter,1999),通过估计剩余需求弹性来衡量市场势力大小。由于实际中边际成本模型中的边际成本较难获得,而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的主要前提是同质产品,是在完全垄断市场以外的一般条件下的出口企业价格加成的测度方法,并且能反映出国际间不同因素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所以本文选择Goldberg&Knetter(1999)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研究中国苹果出口的国际市场势力。回归模型采用对数形式,表达式如下:lnPmt=λm+ηmlnQmt+αmlnZmt+β2mlne2mt+β1mlne1mt+γ1mlnM1t+γ2mlnM2t+εmt(2)式中,模型各变量的下标t表示区间年份,m表示中国苹果出口的目标市场国。Pmt和Qmt分别表示中国向目标市场国m出口苹果的单位价格和出口数量。Zmt表示由目标市场国m的需求转换参数所组成的向量,该向量由实际GDP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组成。成本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随出口目标市场国变化的因素,如enmt表示竞争国n(n=1,2)和出口目标市场国之间的双边汇率,在模型中考虑了出口国的两个竞争国,第一个竞争国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汇率e1mt,第二个竞争国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汇率e2mt。另一类是不随出口目标市场国变动的因素,如竞争国的苹果生产成本,以Mnt表示竞争国n(n=1,2)的苹果生产成本;参数ηm即为中国出口苹果在目标市场国m中的剩余需求弹性,若ηm显著不为0,则说明中国对m国出口苹果的出口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自身出口量变化的影响,具备一定的价格影响或价格加成能力。当ηm<0,其绝对值可以衡量国际市场势力的相对强弱,绝对值越大,对出口苹果的价格加成能力越高、市场势力越强。λm为常数项,参数ηm、αm、βnm、γnm(n=1,2)为外生变量,分别反映模型中变量的系数影响,εmt为随机干扰项,其余为内生变量。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由于模型对检验对象的同质性要求较高,产品又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按HS1992统计标准中六位码080810产品进行计算,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8—2010年中国苹果对出口对象国出口额综合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越南,近三年对以上五国苹果出口总额都超过了中国对世界苹果出口总额的50%,因此,选择以上五国作为分析中国苹果国际市场势力的目标市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目标市场国中,主要的竞争国按2010年出口额排序,选取前三位国家进行研究。在俄罗斯市场中进口前三位依次为波兰、中国、摩尔多瓦,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上进口前三位依次为中国、美国和新西兰,在泰国市场上进口前三位依次为中国、新西兰和美国,在菲律宾市场上进口前三位依次为中国、美国和智利,在越南市场上进口前三位依次为中国、美国和新西兰。以ISO国家代码标识国家名:俄罗斯(RU)、中国(CN)、波兰(PL)、摩尔多瓦(MD)、印度尼西亚(ID)、美国(US)、新西兰(NZ)、菲律宾(PH)、智利(CL)、泰国(TH)和越南(VN)。

(三)资料来源本文选取数据的样本区间为1996—2010年,其中苹果的进口数据取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目标市场国的GDP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NATIONALACCOUNTS,并且选用了其中经调整后的实际GDP;数值CPI是根据联合国数据库计算得来;竞争国与出口目标市场之间的汇率用一单位的竞争国的货币表示出口目标市场的货币,即竞争国与出口目标市场之间的汇率等于出口目标市场货币/一单位竞争国的货币,历年汇率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的ERS数据库;中国、美国、新西兰、波兰和智利的苹果成本取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PRICESTAT中的苹果生产价格,摩尔多瓦由于为非苹果主产国*,苹果成本由其从世界进口苹果的平均价格代替,数据取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由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印度尼西亚1996—1999年苹果数据与2000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属于不稳定数据而予以剔除,模型数据区间仅选择2000—2010年,样本容量为11,而越南的苹果数据存在缺失和滞后,因此越南模型数据区间仅选择2001—2009年,样本容量为9。

流向范文篇7

一、概念说明和理论假设

(一)主要概念说明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第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制度条件的制约。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二、西部内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02),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02),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01)。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三、小城镇的区位特征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四、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办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01)。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02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流向范文篇8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流向范文篇9

关键词:信贷资金三农农村资金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信贷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农业灾害风险补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变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外流是农村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问题比较突出。从存贷总量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贷比下降,存贷差不断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增量减少;从资金流向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城市的趋势明显,加剧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的失衡;从资产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财务状况令人担忧,农业贷款风险高,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加快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流向范文篇10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