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3:05:17

林黛玉范文篇1

【关键词】林黛玉;“可怜人”;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自然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现代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发展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所熏陶出来的艺术典型。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她代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类别,一种类型。就好像是莎翁笔下的朱丽叶,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她们身后各自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影子,凝聚着该民族文化的精华。林黛玉形象实在是体现了极其崇高的美学境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政治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人们对正面人物遭遇苦难和不幸都是深表同情的,而悲剧美给人的美感也是崇高的。正面人物有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所以悲剧美就是人格美,曹雪芹在描绘林黛玉形象的清瘦面影时,便是结合人格美的内在素质进行刻画的。这种审美认识也是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中借鉴得来的,具有民族的继承性和历史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2]刘梦溪.《情问红楼: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

[3]陆树嵛.《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中国文学网(于百度快照)

林黛玉范文篇2

【关键词】林黛玉;“可怜人”;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自然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现代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发展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所熏陶出来的艺术典型。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她代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类别,一种类型。就好像是莎翁笔下的朱丽叶,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她们身后各自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影子,凝聚着该民族文化的精华。林黛玉形象实在是体现了极其崇高的美学境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政治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人们对正面人物遭遇苦难和不幸都是深表同情的,而悲剧美给人的美感也是崇高的。正面人物有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所以悲剧美就是人格美,曹雪芹在描绘林黛玉形象的清瘦面影时,便是结合人格美的内在素质进行刻画的。这种审美认识也是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中借鉴得来的,具有民族的继承性和历史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2]刘梦溪.《情问红楼: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

[3]陆树嵛.《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中国文学网(于百度快照)

林黛玉范文篇3

(葬花吟音乐起,林黛玉满面愁容上,做捡拾落花状。音乐渐渐低弱,林黛玉轻叹一口气,直起身来,面向观众。)

林黛玉:sars病毒传染快,我的心情也变坏,宝玉山西去出差,一个多月不回来。哎(叹气)!不知他有没有口罩戴?!(稍停顿片刻,自怨自艾)想我林黛玉,和宝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只说是木石前盟,结一段美好姻缘,却不知宝玉心意到底如何?每每多疑伤感,得了这一身之病,如今,他又出门在外,怎不让我多了许多牵挂?(忧郁、叹气,低头做捡拾落花状)

贾宝玉(戴口罩,心事重重的上):出差整整四十天,回家先到潇湘馆,听说妹妹在葬花,我到花园来看她。想见她又怕见她,不见她又想见她。咳!(抬头)哦,到了,花园门紧闭,待我敲门来。咚,咚,咚,林妹妹……

林黛玉(从猫眼里往外一看):谁啊?我不认识你。

贾宝玉(摘下口罩):林妹妹,我是宝玉。

林黛玉:哎呀,你怎么变的又黑又瘦?

贾宝玉:山西是非典役区,好多饭馆都关门了,我是饿瘦了啊。

林黛玉:等一下,我开门你进来。

贾宝玉(急切):不,不,不,别开门,咱们就这样隔着墙聊吧。(从身上掏出一个包,隔墙扔过去)林妹妹,这是我带给你的礼物,你赶紧拿出来戴上。

林黛玉(打开):口罩啊?

贾宝玉:是,你赶紧戴上吧。

林黛玉(暗自思忖,自语):他怎么象变了个人似的,也不进门。莫非他在山西又认识了什么姐姐妹妹?(向宝玉)宝玉,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贾宝玉(叹气,满腹心事):别问了,我怕你知道了会伤心。

林黛玉(惊,伤):你,你,你又喜欢了别的什么妹妹不成?

贾宝玉:没有,绝对没有,我心里只有林妹妹你一个人。林妹妹,我一直想对你说:你是风儿我是沙,我是哈密你是瓜;我是风儿你是沙,你是皮鞋我是刷;你想喝水我泡茶,缠缠绵绵到没牙。

林黛玉:别说的那么好听。(稍一停顿,下定决心似的)我来问你,你可知道为什么我在花园里却要锁住园门吗?

贾宝玉:是为了预防非典,防止流动人口进入大观园嘛!

林黛玉:错,那是因为我感染了非典,老太太把我关在了这里。

贾宝玉:什么?(惊呆,悲痛)你,你,你怎么会感染呢?!

林黛玉:我身子骨自来是弱的,感染自然是先感染我。

贾宝玉:啊!天啊!这不公平,不公平啊!

林黛玉:宝玉,我自是不得好了,我只想问你一句,你心里有我吗?

贾宝玉:林妹妹,我心里除了老祖宗、父亲、母亲,第四个就是妹妹你了,绝没有别人。

林黛玉(充满期待):那好,我得了非典了,你敢抱抱我吗?

贾宝玉(凛然):林妹妹,把门打开!

(林黛玉打开门,宝玉欲拥抱黛玉,黛玉含羞躲过)

贾宝玉:你……?

林黛玉(忸怩的):你忘了男女授受不亲吗?

贾宝玉:(不好意思):我,我……

林黛玉(喜极而泣):宝玉,我终于考验到你的心了。(幸福的目光)你知道吗?我没有得非典,我是骗你的,只为了考验你的心!

贾宝玉:什么?(呆若木鸡)

林黛玉(温柔):宝玉,你别生气,好吗?

贾宝玉(一字一顿):你知道吗?我在山西感染了非典,我本不想让你开门的,可你……

(空气凝固了,两人对视片刻)

贾宝玉:我,我可能传染你了……

林黛玉(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这是我的命……!

贾宝玉(急促,充满希望的):你不会有事的,老祖宗请最好的大夫去了,我们一定会康复的。

林黛玉(惨淡的口气):我身子骨自来是弱的,不管有没有染上非典……(咳嗽,虚弱状,酸楚的语气)宝玉,你好好治疗,等你好了,你就和宝钗成婚吧,她比我身体好。

贾宝玉(斩钉截铁的):不,不,我不,如果治不好你,我就去当和尚!

(此时,葬花吟音乐缓缓响起,低音缠绵,令人悱恻)

林黛玉(无力的摇摇头,指着天空四周飘落的花):宝玉,你看这落花(宝玉接落花动作,黛玉凄楚的目光,用手指着宝玉手中的花瓣),那就是我啊!以后每年,当你看见一枚枚花瓣无言飘落时,请你相信那不是季节的忧伤,那是我对你诚挚的问候,当你看见闪亮的星星布满天幕时,请你记住那不是照亮夜路的灯,而是我对你永恒的祝福。

贾宝玉(劝慰的):林妹妹,我要摘一千朵玫瑰给你,要你好好爱自己,我要折一千只纸鹤给你,让病痛远离你,我要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让好运围绕着你,让好心情天天陪伴你。

林黛玉(无力的摇摇头):宝玉,我只问你一句话,假如你没有感染非典,我感染了,你还会抱抱我吗?

贾宝玉:我……

林黛玉(用手阻挡):你想好了再回答。

林黛玉范文篇4

关键词:专情;泛爱;孤独

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林黛玉小心眼儿。可是,林黛玉真的小心眼儿吗?从黛玉初进贾府的随份从时可以看到黛玉性格中并没有多少逆反的因素。凹晶馆月夜谈心,也说明对于环境和人生,黛玉想的甚至比豪阔爽直的湘云更加宽远。

日常小事,透露出黛玉的和善和大方。原本伺候贾母的紫鹃,也和黛玉情同姐妹,这种平等的情意,在贾府的丫鬟和小姐之间,是少有的。但是,下人们对黛玉“小性儿”的评价从何而来,的确令人费解。也许,来自生性中的不喜笼络结党吧。也许,来自于黛玉常出酸言醋语。

然而,我们考查这些含酸带刺儿的话语时,便会发现,这些话皆源自对宝玉的真情。黛玉出醋语的密度和宝玉的移情嫌疑度数成正比。所以,黛玉的小心眼儿,出自对宝玉的紧张,源自宝玉给她的不安全感。

黛玉的眼里,只有宝玉。黛玉和男性的交往,简单至极。和贾雨村,虽有师徒之名,未见师徒之谊,除了封建社会的礼教间隔,两人的情性非为一类也是重要原因。而贾琏,也只是护送黛玉往返,除此未见一语。薛蟠,只是在马道婆施法术贾府大乱时才得见到黛玉美色,平时连见到一面的可能都没有。北静王水溶,清贵非凡,但在黛玉的眼里,也只是个“臭男人”。

而宝玉的眼里心中,可爱的人物算得上是重重叠叠。他和薛蟠混在一起喝花酒,还时不时地和俊秀男孩子同性恋。他喜欢给丫鬟们跑腿,随时见到一个可看的女孩子便心牵情挂,更别说看到美丽的宝姐姐了便:“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而这一幕又尽收颦儿眼底。看着自己的心上人痴望别的女子,没有哪个女子会无动于衷的吧,一般情况下,感情越深,醋海翻起的波浪也会更大的吧。幸好,宝姐姐对于宝玉并没有十分动情,至“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黛玉和宝钗芥蒂全消,成为感情融洽的好姐妹。但真正的威胁仍然存在,那就是时时处于宝玉身边的花袭人。

按世俗的想法猜度,花袭人只是个丫鬟,大不了以后做宝玉的妾,怎么也夺不了夫人的位子。但是黛玉并不是对着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来,她要求的更高,要求的是和宝玉心心相印的爱情。也许,黛玉并不排斥男人三妻四妾,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对待将来的宝玉纳妾,黛玉很可能像接受贾府的饮茶习惯一样,虽然不喜欢,但是,入府随俗。

但是,显然,袭人在宝玉的心里也占了一席之地。《红楼梦》中两次出现过一句俗语;“卧榻之侧,岂客他人鼾睡”,对貌美才高的黛玉而言,宝玉的爱情,岂容他人分享?但是,宝玉对袭人的情意,却是即使在黛玉面前也不加掩饰的。

红楼众女子中,以黛玉的心地最为澄明,感情最为真诚执着。然而正应了一句俗话: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可贵,对黛玉的真情,宝玉是身处其中而不知尊重的: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正值林黛玉在旁,因问宝玉:‘在那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

宝玉未尝不知道黛玉对他的情意,也听懂了黛玉婉转的醋意,此时情景,对他来说,不啻一次甜蜜的外遇被拆除,本来处于无理可辩的劣势,本来应当默不傲声,装个糊涂。但在另有一番美貌的宝蛆姐面前,宝玉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弃黛玉的尊严于不顾,把黛玉委曲影射的问题摆到桌面,把黛玉置于难堪境地。这种事情不久便叉重演:

“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在众人面前,尤其是在竞争对手薛宝钗面前,黛玉的自尊几近扫地。

在脂砚斋暗示的“情榜”上,宝玉是“情不情”,以有情心对待不情无情之人事,在不能两垒的情况下,他选择的是怠慢“情情”的黛玉。

当专情遭遇泛爱,感受更多的大概就是委屈。

当情深无处诉或是委屈时,林黛玉只有把满腹幽怨付与诗词,从她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敏感的心一步步走向碎裂。

《葬花吟》是林黛玉在访宝玉被拒之后,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人亡的悲痛和哀愁,是感叹身世遭遇首发哀音之作,也是林黛玉对自己悲剧的总预言。蒙回后总评:心事将谁告,花飞动我悲。埋香吟哭后,日日敛双眉。《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曹雪芹的友人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咏白海棠诗》以梅花梨蕊芳香孤傲的品性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同时表达了感情没有确切皈依的寂寞。娇羞默默的秋闺怨女,在那个时代里不能以豪放的姿态追求和表达爱情,只能倦倚西风,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澡。结合宝玉平日对众女子的多情博爱,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中,黛玉以委婉的态度表达出的孤寂和哀怨。

《菊花诗》是林黛玉性情高标的集中表现。菊花是中国古代文人经常用来自喻的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征。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到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的诗句中,我们既看到了林黛玉“孤标傲世”、感叹“举世无谈者”的傲岸之姿,又看到了黛玉的落寞。黛玉心中眼中只有宝玉一个,但是在宝玉的心中,并没有选定黛玉作为唯一,宝玉对众女子的泪水都来葬他的幻想实际上表现了他对众美都心牵意念的博爱态度。即使宝玉赞赏黛玉的诗才,大概也没有看到醒时幽怨同谁诉正是黛玉的自怜自艾之语,敏感的黛玉,情何以堪?

《秋窗风雨夕》是黛玉的一首堪称悲婉之绝唱,诉说了“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愁情和“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悲叹。通过诗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在秋花惨淡、秋意凄凉的气氛中,由于自己病情渐重,更由于环境的冷酷,已没有了《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不平之气和傲世独立的态度,而是显得更加苦闷、颓伤,更加消沉了。

《桃花诗》更是是一首伤春之作,比悲秋更加凄苦悲凉:“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

感情丰富而敏感的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情趣相投,但是,直至成为豆蔻少女,也没有长辈做主明确二人的亲事,而宝玉又不由自主地“情不情”,当黛玉看到了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后,至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联诗时,猛然吟出冷月葬花魂这样颓废至极的凄清奇谲之语也就不奇怪了。

林黛玉范文篇5

而在闺阁茶道文化的所有描述之中,我觉得尤其精绝无伦的,则是关于林黛玉的来历之措述。那是通过一僧一道的一番对话,由一位老僧之口述说出来的。云——

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霞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脚草胎木质,得行人形,只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上。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未酬那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昌明太平盛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亦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所有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许多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上述这番话里,若是仅仅从字面上看去,那可找不到一个“茶”字。那么,我却何以竟说这段文字,乃是作者述茶咏茶的最其精绝之作呢,须知,曹雪芹的述茶咏茶之笔法,大抵有两种:一种是实写,亦即彰明之笔法,让人们一眼看上去,就无不一目了角,知道他这是在写茶。此类笔法这里自然无须赘述。虽一种呢,则是虚写,亦即隐曲之笔法,即于字里行间用些“梦”“幻”之类字眼,将其茶的真事实情隐去,乍看之下,叫你一时竟或看不出来他那是在写茶,颂茶。譬如,上述那段关于林黛玉的来历之说,亦即绛珠(仙)草之说,即若然也。

不过,尽管采取隐曲之笔法,而我们只须仔细咀嚼,仔细赏鉴,仔细梳理其所隐曲的来龙去脉,则我们依然堪以悟得其隐曲的本然之意。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曹雪芹笔下的那棵绛珠(仙)草,其所实指的对象之物,乃茶树耳。正如那块顽石在一旦通灵之后,立刻幻化而成石头精灵一样,这棵茶树在一地通灵之后,遂亦“脱了草胎木质”,幻化而成了茶树精灵,并且更与那个施惊天动地它的石头精灵一道下凡,同历幻缘,终于演绎而成了《红楼茶》书中的一对男女主人公。

说到这里,我想不防暂把话题拉到中国古代古代神话上来——

中国创世神话毕竟是像中国的创世神话。每一则创世神话都有一个美丽的灵魂。女娲的灵魂多么美丽啊!她是中国的补天铺地之神:中国能拥有不漏的太空,永恒的蓝天,那是女娲当年炼出了五色石,亲手给修补起来的;而且中国能拥有如此坚实的大地,广袤的活壤,也是女娲当年烧出了草木灰,亲手给铺垫起来的啊!试想,假若没有女娲补天所遗下的那枚五色石,那么一部《红楼梦》则又将如何开卷,从何说起呢?

而我这里更想进一步说的是,中国创世神话比之西方世界以及东方世界其他诸国的创世神话有一个最著的差异,那就是:中国有茶神,而是国则绝无也。这是因为,中国本是茶树的宗主国。中国如茶,两者的称呼本是浑成一体的。谁都知道,中国就叫“茶叶之国”嘛。此乃确然也。中国早在遥远的图腾时代,即在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至一万八千年前后,那些生息于大西南一带原始大茶树森林中的先民们,就把茶树作为他们图腾崇拜的偶像,并且创作出了述茶咏茶的不配神祖籍史诗而流传万载,直迄于今。譬如云南省境内的德昂族(即早年所称的崩龙族),他们可谓是道道地地的茶树民族呢。自古迄今,他们始终至虔而诚地抱守一个信念,那就是:茶树就是咱们的祖先。无怪乎早在遥远的图腾神话时代,每当一年几度举行图腾仪式之时,他们的巫师和歌手,就领着大家朝着大茶山项礼膜拜。他们更把由天国的茶树精灵下凡的一对男女青年,即达楞和亚楞当作自己的祖先,奉为他们的保护神和始祖神。而作为近代文学大现并茶道大师的曹雪芹,将其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写成是由一位茶树精灵下凡的人物,这岂不是更其合乎情理,顺乎自然,乃天经地义之事么?

至于茶树精灵的具体生命形象及其身前身后的奇传故事,我则拟在下面几段文字中,一一予以祥述之。——

记得关于绛珠(仙)草,当初我就发生过了种种联想。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则是早先在撰写《红楼梦茶谭》初稿之时,曾经由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而联想到了西晋时代杜预的《荈赋》:就茶树的生态环境氛围来说,杜预在他的《荈赋》里则是描写得够鲜明够生动的。说是“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冈”。描述灵山上下,本是荈草即茶树的扎根之地。只因“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故而不论山崖或谷地一带,但见处外皆弥漫着茶树的葱茏之色。若把这段描写与曹雪芹笔下的绛珠(仙)草两相比照,则可发见彼此的生态环境氛围,简直是无啥差异呢。只是一则称“灵山”,一则称“灵河”;一则称“荈草”,一则称“(仙)草”;一则称“承丰壤之滋润”,一则却称“得雨露滋养”;一则称“受甘霖之霄降”;一则却称“受天地精华”。且看这两者的描写是何等相契相合啊!

当然,我不知道曹雪芹是否熟悉杜预的《荈赋》。但这一点并不要紧,不论其熟悉与否,他们述茶咏茶的审美情怀却是彼此相通而自然妙合的啊!

此外,我推测曹雪芹非但读过历代的许多茶学著作,诸如陆羽的《茶经》,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苏轼的《叶嘉传》,朱权的《茶谱》之类;而且对于茶树的具体特征,更还实地作过仔细观察的。说不定当年曹家在金陵的宅院前后,就是私家茶园,或者在花园竹树的间隙处,载有间作的些许茶树。否则,他怎么竟会那么真节地取名“绛珠(仙)草”,而作为茶树的虚幻之美称呢!即如绛珠(仙)草的“绛珠”二字来说,他就写到了茶树的极其精微处。须知,茶树的幼果,皆呈绿色。待到茶时成熟之后,则因不同的茶树品种,它们呈出的颜色亦有所差异:有墨绿色的,有深袍色的,有绛紫色的。那么何种茶树果实才是“绛珠”模样的呢?答案就在贡茶的诸品之中——

众所周知,唐代的顾诸紫笋茶和阳羡紫笋茶,皆称茶中之魁,它们分别产于浙江长兴和江苏宜兴一带。这种紫笋茶,不仅是众茶之中的佼佼者,而且在贡茶诸品之中,亦乃首屈一指。无怪科陆羽《茶经》云:“紫者上”,此即高度评介紫笋茶之谓也。——这当然是指那个特定历史时代奉行的茶道之俗尚而言,并非任何时代皆如斯也——而惟有这种紫笋茶的植株,其成熟的果实才是“绛珠”模样的。绛者,即大红色也,堪以作为高贵的象征,美丽的象征,吉祥瓣象征,亦作女性的象征。由斯可见,曹雪芹笔下的茶树精灵,并非属于一般无名茶树,而是特指众草之魁,即属于贡茶极品的紫笋茶是也。更因他把这种紫笋茶仙幻而为天国的仙茗,神草,故以“绛珠(仙)草”而名之。其寓意之深,之美,之妙,之奇,可谓至矣!

尤堪耐人寻味的是:这棵绛珠(仙)草,就依偎在灵河岸上的那尊三生石畔。——三生石者,乃梵语之谓也,寓有三世轮回之意。而值得我们思忖的是,曹雪芹在关于绛珠(仙)草的那段描述中,唯一未用虚拟的替代之称,竟原封未动而一语道出的一件实物景观,即此三生石也。

最堪称奇的是,曹雪芹笔下的这尊天上的三生石,却原是地上的三生石的影子。若问,这地上的三生石究在何处呢?答曰,它就在杭州西湖的临湖岸上,座落于灵隐寺石测的下天竺寺后山处。那是拔地而起的三座天然大岩石,彼此之间虽有一条窄窄的缝隙分隔着,却又彼此紧挨着,比肩兀立在一起。它们的顶尖处,依衡可见有两方摩崖石刻在焉:一方是“三生石”三个大字,另一方则是四行直书,每行四字的联语,实际上是三生的石注脚。大抵是述说它的诞生,它的气魄,它的永恒,它乃“自天上来”也,云尔。变其字迹漫漶的表象来看。这些摩崖石刻似乎比东晋时代建成的天竺寺更要古老得多。此座三生石,就外在周围远远近近的那些茶崖、茶坡、茶谷、茶涧的环抱之中。这本属天然的三座大岩石,后来只缘被佛家赋予其宗教的教义,遂成了三世轮回的象征。并有与之相类的传说,云:——

唐时有李源者,京洛人,父恺,死安禄山之难。源悲愤,不仕不聚,居惠林寺者三十年。与僧圆泽友善相约游蜀中峨眉山,源欲自荆州溯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吾已绝世事,岂可复道京师哉?”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舟至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而汲。圆泽曰:“此吾托身之所也”。源惊部之,泽曰:“妇从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符骂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公临视,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当与公相见于杭州天竺寺。”源悲悔,为其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源遂不果入蜀,返居惠林。后十三年,自洛适杭州,赴其约所,闻葛洪井畔有牧童,菱髻骑牛,歌《竹枝(词)》,隔水呼源,觌之,乃圆泽也。歌曰:“三生石上旧精灵,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情常存。”源曰:“泽公健否?”答曰:“他公真信士,俗缘未尽,慎金质奖相近,源勤修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启遍,却因烟棹上瞿墉。”遂指袖入烟霞而去。

云云。

说来那圆圆泽和尚,就跟最后遁入空门的贾宝玉之来历一样,彼此皆为石头精灵;所不同的只是一则缘自三生石,一则缘自五色石而已。至于他们的“身前身后事”,由于来历不同,演绎的奇传故事自然亦迥乎其异也。

不过,曹雪芹既然在他的笔下着重点出了三生石,并更着重点出了那棵绛珠(仙)草,就根植在这一生石畔,那么,这当然自有其深蕴的笔意在焉。

天竺寺就座落在天竺山中,素有上、中、下天竺之分。惟有下天竺寺即“法镜寺”历史最久,建成于东晋年代,就紧挨在天竺山麓下的三生石南侧。

当然,对于林黛玉乃茶树精灵下凡之说,毕竟是书中的两位男女主人公最有发言权。他们对于自己的“身前身后事”,那该是最明白不过的呀。

那好,下面就来听一听他俩各自的自我告白罢——

当初在绛珠(仙)草一旦幻化人形之后,她是这样倾吐其自我告白的:说是“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所有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云云。他这个“还泪”之说,最堪深味。须知,此泪乃悲苦之泪,比之一般的泪水,则更其分外苦涩呢。那么,林黛玉毕其一身所流的苦泪,究与何物最其相似呢?曰:乃苦茶也。正如俗谚所云,茶味人生嘛。至于他一生所历的那些上实际言行,尤其是她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则更是以茶性两相契合呢。且看“当她在爱情生活中沦于那种孤凄而绝望的境地之时,惟有独自啜饮的苦涩的茗汁,伴着她终年流着无妈悲苦的泪水;或则是伤春之泪,或则是悲秋之泪,或则是朝啼之泪,或则是暮哭之泪……哦哦,这如许悲怆而哀恸的泪水中,则亦饱含着无尽的苦涩的茗汁啊!”(引自拙作:《论曹雪芹笔下的闺阁茶道文化》)

普然,若把林黛玉的身前身后之事贯患起来,从诸侧面以观照,则不论就绛珠(仙)草的生命形象来说,还是就也在幻化人形之一的自我告白来说,以及就其性格,就其情怀,就其命运来说,确乎在在都是与茶相契合的,俨然一副清茗仙子的神采和风貌,亮相于咱们的眼前。这一切难道是偶然的么?

再说,她在贾宝玉的心目之中,恰恰也正是一位清茗仙子呢。对此,《红楼梦》作者的描述,实在也是够淋漓尽致的。且看在曹雪芹的笔下,他这位男主人公则始终视茶为至清、至洁、至雅、至珍之物,故此作者在开卷伊始的第二回,就特意引出了贾宝玉的一番告白,即写他常对跟着他的那些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高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两个宝号还要高荣无对呢!他们这浊口臭舌,万可唐突这两个字,要紧的狠呢!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说;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确然,这真是最其“要紧的狠”的一番告白,说得是何等明白无误啊!在贾宝玉看来,像他那林妹妹这样的“佳人”,惟有“佳茗”才能与之相媲美。这就是说,对于苏轼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咏句,他亦非但铭记于心,而且是奉为圭臬的啊!无怪此后在若干回目中,更见贾宝玉将其林妹妹全然当作来自天庭的清茗仙子一样,或则以茶礼之,或则以茶伴之,或则以茶慰之,或则以茶咏之,或则以茶贺之,或则以茶怜之,或则以茶哀之,哭之,悼之,祭之。呵呵,斯言斯行,皆表现出了他对于他所钟爱的这位清茗仙子,竟作出了怎般惊天地,泣鬼神的倾拜和讴歌啊!

如上所述,曹雪芹这位天才的文学大师兼茶道大师,其对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讴歌和弘扬是不遗余力的,确乎功莫大焉。且不说在一部《红楼梦》中,他竟把清代的宫廷茶道和贵族茶道,以及其地风靡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寺院茶道和庶民茶道,尽皆写得那么出神入化,明白无误,也且不说他通过大观园内闺阁生活这一侧面,而把闺阁茶情写得那么淋漓尽致,真叫可歌也矣,可泣也牟;音说他把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刻画而成为茶树精灵下风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及其奇传故事,难道沿不足以堪称它是我国古典小说之中出乎其类,拨秋其萃的盖世杰作么?

在曹雪芹离开我们已然两三百年之后,当今中外红学研究的蓬勃之势,却依然方兴未艾。这就证明着其作品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自然也包括茶道文化在内,乃是一份珍衡的历史遗产。这才是历史对其作出的公正的评价,不易的结论。

林黛玉范文篇6

关键词:影视剧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方法

一、《影视鉴赏》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影视鉴赏》教学中,在鉴赏影视剧中情节、品味影视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影视人物形象的鉴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要让学生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以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进行剖析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课前给学生预习课件,课件部分布置学生看一段电视剧《红楼梦》的视频,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专家学者在影视评论上发表的关于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的看法有哪些?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总结出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为课上鉴赏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林黛玉这一人物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所收集的材料各抒己见,领会同一人物性格的多侧面,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教师要关注所教影视作品评论的前沿动态,可以引导学生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内地)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例如学生们关注到,近几年来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对古典名著中的经典形象的再认识、再评价问题比较耐人寻味。我们看到新版《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贤良得不得了,《西游记》之翻版《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俗得不能再俗,而网络版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小性的要命。经过现代人的再认识,经典形象已被阐释的五花八门、大变特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提问学生,对此现象该如何认识评价呢?再次把分析的焦点放在《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上,因为对林黛玉的争议由来已久。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人物的资料,专家学者在影视评论上发表的相关看法,每组选派代表以ppt的形式上台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讲到,一直以来,对林黛玉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不过传统上还是褒多贬少,即便是贬,也多是一种抬高式的贬、一种变相的褒。可近几年来,情况却有了很大变化,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调查数据越来越显示出林黛玉人气指数的下滑,尤其不受男性的欢迎,相比之下,薛宝钗的受欢迎指数却在明显飙升,人们在讲述这种情感偏向的理由时确实也头头是道、句句有理。总之,林黛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绝非一成不变了,人们在评价她时渗入了更为自我、更为现代的因素,这使经典林黛玉形象碎裂翻版为各式各样的现代版形象。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时发现,表面上这是对传统经典形象的反叛、颠覆,而实际上却不然,它是现代人借反叛和颠覆来确证自我的一种方式,现代人赋经典形象一种调侃、嘲笑、荒诞的言行方式为的是借经典形象之尸还自我之魂,以作心灵的独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也许是最真实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直白痛快的表露的想法,他们的评价也不是对经典艺术形象林黛玉的评价,而是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的评价,评价的是自己以及与自己发生现实关系的相关人等,这就内在的决定了人们对于林黛玉的认识问题会出现矛盾。

(二)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教学中,每组选派代表以ppt的形式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时,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例如,学生介绍林黛玉的性格时,更多的人所能够想到的依然是那个泣泪葬花的林黛玉;那个冰肌玉骨的林黛玉;那个为情而生、为爱而死的林黛玉;那个永远惹人怜、惹人敬又惹人爱的林黛玉;那个魅力永恒的林黛玉;这犹以1987年版电视剧版的林黛玉形象为最。提及《红楼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形象系列,而在形象系列中,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林黛玉,由此可见林黛玉的魅力,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提出林黛玉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这是需要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播放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有的学生说到,在我看来,就是她以“两弯次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向人们提示着一种另类人生的存在,一种令人琢磨不尽、回味无穷的人生,也就是一种艺术的人生。教师顺势讲解,艺术人生中的人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现实世界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的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很难处于和谐的状态,三者矛盾冲突斗争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本我在现实中的被束缚、被压抑,自我对本我的束缚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束缚甚至是压抑则容易导致人性的异化,尤其是自然本性的被遮蔽,自然本性被遮蔽,人就很难再用“童心”去思考、去生活,人于异化的、孤独的生存状态中孤独在熙熙攘攘、喧喧闹闹的人群中,努力地适应着种种的辛俗与无奈。探索并寻求人最美好、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是艺术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艺术的宿命追求,所以,艺术会努力探索人生困境的各种出路。置身在艺术的精神家园中,人仿佛戴上了一副美彩的眼镜,戴着这样的眼镜去看现实,现实会因暂时的陌生化、距离化而美丽。在艺术世界中,精神与想象可以自由地驰骋,一切尽在潇洒、放达中,这种人生虽然没有人可以证明它的真实性存在,可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非真实性。我们所戴的这副眼镜,就是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具体到今天,主要指各种影视音像等电子传媒技术为我们营造的艺术空间、艺术氛围,我们称之为戏里,而戏外则是指我们的现实人生。戏里戏外是两种人生、两个境地,人的心灵自由地穿梭于其间,不断地变换着观察他人的视角。

(三)欣赏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内地)电视剧中的人物进行剖析

例如,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戏里的林黛玉及戏外的林黛玉式的人物予以探析,可以纵深向度剖析其原因,它是人性异化及人格分裂倾向的一种外在投射,也是现实与艺术相结盟共同探索人生困境的一种隐性的倾向性表现,由此可以洞悉为什么会对戏里戏外的人物持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前文讲各种媒体的调查数据均表明林黛玉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越来越不如薛宝钗了,而且他们将自己情感偏向的理由又讲述的头头是道、句句有理。在他们看来林黛玉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很有种“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味道。确实,林黛玉很不好养,养活娇弱多病而又多愁善感的她既需要耗巨资来买药医病又需要进行不断的感情投资,而且还要具备超常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忍耐力,即使是这样也不见得能养活。相比之下,薛宝钗就不同了,她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喜怒不形于色,对人讲话轻声细语,对宝玉也是谆谆教导,不温不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又天生一副富贵的好模样,这样的人谁不会喜欢、不愿与之相处呢?这样看来,林黛玉受非议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偏偏为什么对林黛玉的非议又会引起诸多人的不满呢?到底是谁出了差错?谁都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把林黛玉置放在什么样的关系网中,是现实世界还是艺术世界,又是以什么样的心理关注她。如果我们把她放在现实世界中,自然会得出“她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女子”的结论,因为她是作为我们对立的他者而存在的,而且是与多数人相异的他者而存在的,她的超凡脱俗会被当作不入主流、不合群,她的锐气、才气会被看成是锋芒毕露、盛气凌人,当然她的娇弱也不会被我们看作是阴柔的病态美,而是一个花钱的无底洞,相比之下,薛宝钗的顺性随和倒容易使人对其产生好感。可是,当我们把林黛玉置放在艺术世界中时,我们发现她较之于薛宝钗更有味道,她不像薛宝钗那样如平水一湖,静而无韵,她是仙子,是集日月山川灵秀于一身的仙子,是绝美的化身。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作了林黛玉或是林黛玉的某个侧影,此时林黛玉对我们来讲不是他者,而是自我或自我某方面的化身,林黛玉所具备的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具备却又极其渴望拥有的,林黛玉的一颦一笑就是在演绎我们的某种人生境界,演绎我们的某种人性,借她我们看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更提升了自己。她的泣血洒泪让我们感同身受,唤起我们灵魂深处早该发泄的痛。林黛玉的个性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尊严与存活的锐气,林黛玉的才气让我们感到生命因智慧而产生的骄傲,林黛玉的为爱而生为情而死让我们感到情感追求的无价,这是对在现实情感面前畏缩的一种反拨。正因为我们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与艺术世界中的林黛玉分开,林黛玉的经典形象才未在人们心目中被彻底颠覆,反而更加的彻骨难忘。

二、《影视鉴赏》教学中如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面

在《影视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对戏里的人物及戏外的同类型式的人物予以探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来解读“影视”这一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文化现象,以达到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必须而且只能以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为常态,但是人又不能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因为他更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性存在,精神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促使他去努力探求如何超越现实,同时现实世界中诸多需要去回避、去掩饰的问题也促使他去探求如何超越现实。这就决定了有必要把自己暂时放逐到艺术世界中去,作短暂的精神流浪,在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平衡一下自己、关注一下别人,以一种特殊的心理,一种有别于现实常规心理的特殊心理。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四川:重庆出版社,2003.

[2]鲁枢元.文艺的心理阐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5]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M].高峰强等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林黛玉范文篇7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而难以将内容清楚地表述出来,进而影响学生理解。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要将问题化难为易,由浅到深地提问,对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分解难问题,将其转换成若干个有趣的小问题进行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提问方式,使原本比较复杂、困难的内容逐步被简化,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也有基本了解,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切换角度,使问题生动形象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提问过于标准和统一的现象,这对于学生发散思维非常不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异同之处,变换角度和说法,提出形象、生动、新颖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中,主要是对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时,老师如果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阅读本文,在你的眼中,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可想而知,这个问题过于宽泛而且比较老套,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切入,创设有趣的情境:如果你是林黛玉,进贾府时,面对贾母等人的热情招待,你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与前者相比之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描述林黛玉动作和语言的关键词汇,展开对其性格特征的探讨,通过这样的一种提问方式,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思想也更加深刻,学生更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更能准确地抓住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进而体会到作者在刻画林黛玉人物形象时的巧妙之处。

三、抓住实质,课堂提问具体明确

林黛玉范文篇8

关键词: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共同的人文思想封建礼乐的虚伪

人文主义关注的核心是“人”,《红楼梦》写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奴役与压迫,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个残忍的社会,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红楼梦》中一号主人公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优秀品质。

贾宝玉憎恶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极力抗拒封建家族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道路,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这实质上是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描写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二、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贾宝玉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如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事。后来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贾宝玉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他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贾宝玉无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不高兴跟那些为官作宦的“俗人”应酬往来,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被封建阶级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他们简直没有主奴的界限,他们的悲惨遭遇常常激起他对摧残他们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观园是贾宝玉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贾宝玉在那个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国里,从爱与恨中,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的向往与追求。贾宝玉迷恋的大观园,是少男少女们的乐园。尽管少男少女们之间有等级,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养,但都有着年轻人的纯情和聪慧。作为“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比较懂得人的价值和感情的价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和女奴们的交往中,他一贯从内心表现出对她们的尊重。其他女孩子们,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与歧视,气氛和谐友好,行动较少受“礼”的拘束。他们在园中结社吟诗,才情和创造力得以从充分发挥。宝黛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是在这片净土上得以滋生、发育。当整个社会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大观园儿女却以“情”作为人生的追求。从思想性质上说,这是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宝黛爱情建立在有着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倾向的坚实基础上。

贾宝玉这个孤独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压迫的纯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同情与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侣。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确实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对黛玉而言,宝玉对他人的尊重,聪俊灵秀的丰采,离经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黛玉爱贾宝玉,期望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真正联结宝玉、黛玉这一对情人的红线,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们都是从传统礼法中开始觉醒的人,是贵族阶级中有着自由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比如宝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种矛盾纠结在一起而引发的大冲突。在这场尖锐的冲突中,真正站在宝玉一边深切而真挚地同情和疼爱他的,并不是在关键时刻喝令贾政住手因而使整个局面化险为夷的贾母,不是大呼心肝宝贝哭得死去活来的王夫人,不是表现出很有分寸的亲切而骨子里却冷若冰霜的薛宝钗,而是那个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宝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伤,半天,只有无声之泣,万句言词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话:“你从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她的心剖视给了宝玉,给了宝玉巨大的体贴、慰藉与支持。而宝玉那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头的话,只在林姑娘一个人面前说出来。在那样一场使宝玉几致丧生的大风波之后,这样的话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说得的。公务员之家:

五、《红楼梦》中“礼乐”的残忍和虚伪。

《红楼梦》特别突出地写出了“礼乐”的残忍和虚伪。元春省亲时,老祖母、母亲需品服大妆,向她下跪;父亲前来相见,只能隔帘行参,这种为突出君权而违背人性的仪礼,是历代儒家制礼作乐的产物。当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缭绕中“呜咽对泣”、“硬噎难言”之时,读者都会体会到“礼乐”的滋味。《红楼梦》里面,从子女对长辈的昏定晨省,到逢年过节、生日丧葬、宗祠祭祀,等等,处处都是维护尊卑、贵贱、长幼、嫡庶等封建宗法关系的礼,处处都显示出“礼”的不可逾越。王熙凤强调办事“不过是个礼”,她就是凭着这个“礼”,肆意虐杀丫头、奴仆,欺负上辈的姨娘,不择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绝路。

康雍乾时期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追求与抗争,必然是失败的结局。贾宝玉性格柔懦,带有严重的寄生性,他虽然一再发表愤世嫉俗的言论,但从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能力与勇气。当大观园这个“地灵人杰”的女儿国一旦被毁灭,贾宝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长期望于他的“仕途经济”之路,对强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厌烦,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宝玉出家,是一个弱者在尝尽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剧性选择。黛玉“泪尽而逝”和宝玉出家为僧,正表明了18世纪中国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但《红楼梦》所贯串人文主义思想,对当时人和后世人都有着极大的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林黛玉范文篇9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

林黛玉范文篇10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