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2:41:01

连作范文篇1

1.1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如秸秆沤肥、沼肥等),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这种吸附是动态的,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增施有机肥料,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即协调能力),防止盐类集聚,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

1.2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超过一定的EC值,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否则易造成僵苗。

1.3加深土壤的翻耕

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日晒雨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基肥深施,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提倡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应当大力提倡,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效果较快。

1.7地面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保持田间土壤湿度,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2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整地施基肥

按所种蔬菜要求,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地面撒施后耕翻,深度35cm左右。

2.2作垄挖沟

采用双行带状栽植,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如茄子、黄瓜、番茄,大行60~80cm,小行50~60cm,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大行50~60cm,小行40~50cm,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再于双行中间挖沟,将土分放垄上,用耙将垄顶整平,沟两侧轻压,作好后,垄高15~20cm。

2.3覆膜

南北覆膜,膜宽1.5~2.0m,0.9m宽的用2幅,厚0.008~0.010mm,膜间搭接5~10cm,可先压两头,也可分段压土,步道上少量压上,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不致下陷。

2.4打孔栽植

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选壮苗栽植,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灌水

栽后立即灌水,水从沟中流入,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一端止于畦尾,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水流不应过急,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

2.6施肥

在蔬菜生长期间需施肥时,可于株间打孔施入,施后用少许土将孔压埋,或将肥料混于水中,随水流入沟中。在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中,应用加肥器使沼液随水一同灌入,此法操作简单易行,灌水后不破坏土壤结构,步道、垄面不见水,而根系已被侧方渗透,使根不致处于泥泞状态,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由于覆盖地膜,日平均提高地温1.8~3.0℃,更利于蔬菜的生长,水分受地膜阻挡,又不致大量蒸发到空气中,对空气湿度增加不大,棚膜上形成水滴少,提高光照强度,早晚提高棚温3~5℃,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用地膜高垄沟灌栽培的大棚番茄、黄瓜、甜椒相比普通整畦漫灌栽培,具有坐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

3病虫害科学防治

3.1物理措施

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摸索出一套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当地习惯称为“健康栽培法”,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发生,减轻病害传播,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3.1.1晒种、浸种。温汤、盐水浸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温闷棚。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天高温闷棚5~7d,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3.1.3挡避和诱杀害虫。于棚室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蚜网,阻挡有翅蚜、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若棚内已发生蚜虫、白粉虱,可在棚内设置黄油板诱杀,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截成1.0m×0.2m长条,用油漆涂为黄色,再涂上1层粘油(可用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

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3.4.3丝瓜。将鲜丝瓜捣烂,加20倍水搅拌均匀,取其滤液喷雾,用来防治菜青虫、红蜘蛛、蚜虫及菜螟等害虫,效果均在95%以上。

3.4.4南瓜叶。将南瓜叶加少许水捣烂,榨取原液,以2份原液加3倍水的比例稀释,再加少量皂液,搅匀后喷雾,治蚜虫效果在90%以上。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

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连作范文篇2

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连作问题;解决对策

**市是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国外。但由于土壤连年集约化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加之大棚覆盖土壤得不到充分的降雨淋洗,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和养分失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生理病害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施肥及栽培管理措施。

一、设施蔬菜土壤的科学施肥及管理

1.1增施有机肥。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如秸秆沤肥、沼肥等),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这种吸附是动态的,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增施有机肥料,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即协调能力),防止盐类集聚,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

1.2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超过一定的EC值,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否则易造成僵苗。

1.3加深土壤的翻耕。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日晒雨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提倡根外施肥。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应当大力提倡,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效果较快。

1.7地面覆盖。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保持田间土壤湿度,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二、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整地施基肥。按所种蔬菜要求,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地面撒施后耕翻,深度35cm左右。

2.2作垄挖沟。采用双行带状栽植,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如茄子、黄瓜、番茄,大行60~80cm,小行50~60cm,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大行50~60cm,小行40~50cm,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再于双行中间挖沟,将土分放垄上,用耙将垄顶整平,沟两侧轻压,作好后,垄高15~20cm。

2.3覆膜,南北覆膜,膜宽1.5~2.0m,0.9m宽的用2幅,厚0.008~0.010mm,膜间搭接5~10cm,可先压两头,也可分段压土,步道上少量压上,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不致下陷。

2.4打孔栽植。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选壮苗栽植,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灌水。栽后立即灌水,水从沟中流入,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一端止于畦尾,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水流不应过急,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

2.6施肥。在蔬菜生长期间需施肥时,可于株间打孔施入,施后用少许土将孔压埋,或将肥料混于水中,随水流入沟中。在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中,应用加肥器使沼液随水一同灌入,此法操作简单易行,灌水后不破坏土壤结构,步道、垄面不见水,而根系已被侧方渗透,使根不致处于泥泞状态,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由于覆盖地膜,日平均提高地温1.8~3.0℃,更利于蔬菜的生长,水分受地膜阻挡,又不致大量蒸发到空气中,对空气湿度增加不大,棚膜上形成水滴少,提高光照强度,早晚提高棚温3~5℃,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用地膜高垄沟灌栽培的大棚番茄、黄瓜、甜椒相比普通整畦漫灌栽培,具有坐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

三、病虫害科学防治

3.1物理措施。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摸索出一套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当地习惯称为“健康栽培法”,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发生,减轻病害传播,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3.1.1晒种、浸种。温汤、盐水浸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温闷棚。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天高温闷棚5~7d,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3.1.3挡避和诱杀害虫。于棚室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蚜网,阻挡有翅蚜、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若棚内已发生蚜虫、白粉虱,可在棚内设置黄油板诱杀,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截成1.0m×0.2m长条,用油漆涂为黄色,再涂上1层粘油(可用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公务员之家: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公务员之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连作范文篇3

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连作问题;解决对策

朝阳市是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国外。但由于土壤连年集约化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加之大棚覆盖土壤得不到充分的降雨淋洗,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和养分失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生理病害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施肥及栽培管理措施。

1设施蔬菜土壤的科学施肥及管理

1.1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如秸秆沤肥、沼肥等),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这种吸附是动态的,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增施有机肥料,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即协调能力),防止盐类集聚,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

1.2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超过一定的EC值,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否则易造成僵苗。

1.3加深土壤的翻耕

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日晒雨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基肥深施,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提倡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应当大力提倡,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效果较快。

1.7地面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保持田间土壤湿度,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2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整地施基肥。按所种蔬菜要求,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地面撒施后耕翻,深度35cm左右。

2.2作垄挖沟。采用双行带状栽植,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如茄子、黄瓜、番茄,大行60~80cm,小行50~60cm,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大行50~60cm,小行40~50cm,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再于双行中间挖沟,将土分放垄上,用耙将垄顶整平,沟两侧轻压,作好后,垄高15~20cm。

2.3覆膜。南北覆膜,膜宽1.5~2.0m,0.9m宽的用2幅,厚0.008~0.010mm,膜间搭接5~10cm,可先压两头,也可分段压土,步道上少量压上,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不致下陷。

2.4打孔栽植。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选壮苗栽植,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灌水。栽后立即灌水,水从沟中流入,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一端止于畦尾,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水流不应过急,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

2.6施肥。在蔬菜生长期间需施肥时,可于株间打孔施入,施后用少许土将孔压埋,或将肥料混于水中,随水流入沟中。在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中,应用加肥器使沼液随水一同灌入,此法操作简单易行,灌水后不破坏土壤结构,步道、垄面不见水,而根系已被侧方渗透,使根不致处于泥泞状态,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由于覆盖地膜,日平均提高地温1.8~3.0℃,更利于蔬菜的生长,水分受地膜阻挡,又不致大量蒸发到空气中,对空气湿度增加不大,棚膜上形成水滴少,提高光照强度,早晚提高棚温3~5℃,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用地膜高垄沟灌栽培的大棚番茄、黄瓜、甜椒相比普通整畦漫灌栽培,具有坐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

3病虫害科学防治

3.1物理措施。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摸索出一套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当地习惯称为“健康栽培法”,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发生,减轻病害传播,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3.1.1晒种、浸种。温汤、盐水浸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温闷棚。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天高温闷棚5~7d,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3.1.3挡避和诱杀害虫。于棚室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蚜网,阻挡有翅蚜、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若棚内已发生蚜虫、白粉虱,可在棚内设置黄油板诱杀,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截成1.0m×0.2m长条,用油漆涂为黄色,再涂上1层粘油(可用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

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公务员之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连作范文篇4

1.1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如秸秆沤肥、沼肥等),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这种吸附是动态的,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增施有机肥料,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即协调能力),防止盐类集聚,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

1.2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超过一定的EC值,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否则易造成僵苗。

1.3加深土壤的翻耕

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日晒雨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基肥深施,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提倡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应当大力提倡,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效果较快。

1.7地面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保持田间土壤湿度,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2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整地施基肥

按所种蔬菜要求,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地面撒施后耕翻,深度35cm左右。

2.2作垄挖沟

采用双行带状栽植,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如茄子、黄瓜、番茄,大行60~80cm,小行50~60cm,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大行50~60cm,小行40~50cm,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再于双行中间挖沟,将土分放垄上,用耙将垄顶整平,沟两侧轻压,作好后,垄高15~20cm。

2.3覆膜

南北覆膜,膜宽1.5~2.0m,0.9m宽的用2幅,厚0.008~0.010mm,膜间搭接5~10cm,可先压两头,也可分段压土,步道上少量压上,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不致下陷。

2.4打孔栽植

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选壮苗栽植,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灌水

栽后立即灌水,水从沟中流入,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一端止于畦尾,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水流不应过急,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

2.6施肥

在蔬菜生长期间需施肥时,可于株间打孔施入,施后用少许土将孔压埋,或将肥料混于水中,随水流入沟中。在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中,应用加肥器使沼液随水一同灌入,此法操作简单易行,灌水后不破坏土壤结构,步道、垄面不见水,而根系已被侧方渗透,使根不致处于泥泞状态,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由于覆盖地膜,日平均提高地温1.8~3.0℃,更利于蔬菜的生长,水分受地膜阻挡,又不致大量蒸发到空气中,对空气湿度增加不大,棚膜上形成水滴少,提高光照强度,早晚提高棚温3~5℃,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用地膜高垄沟灌栽培的大棚番茄、黄瓜、甜椒相比普通整畦漫灌栽培,具有坐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

3病虫害科学防治

3.1物理措施

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摸索出一套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当地习惯称为“健康栽培法”,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发生,减轻病害传播,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3.1.1晒种、浸种。温汤、盐水浸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温闷棚。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天高温闷棚5~7d,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3.1.3挡避和诱杀害虫。于棚室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蚜网,阻挡有翅蚜、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若棚内已发生蚜虫、白粉虱,可在棚内设置黄油板诱杀,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截成1.0m×0.2m长条,用油漆涂为黄色,再涂上1层粘油(可用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

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3.4.3丝瓜。将鲜丝瓜捣烂,加20倍水搅拌均匀,取其滤液喷雾,用来防治菜青虫、红蜘蛛、蚜虫及菜螟等害虫,效果均在95%以上。

3.4.4南瓜叶。将南瓜叶加少许水捣烂,榨取原液,以2份原液加3倍水的比例稀释,再加少量皂液,搅匀后喷雾,治蚜虫效果在90%以上。

连作范文篇5

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连作问题;解决对策

**市是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国外。但由于土壤连年集约化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加之大棚覆盖土壤得不到充分的降雨淋洗,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和养分失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生理病害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施肥及栽培管理措施。

一、设施蔬菜土壤的科学施肥及管理

1.1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如秸秆沤肥、沼肥等),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这种吸附是动态的,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增施有机肥料,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即协调能力),防止盐类集聚,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

1.2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超过一定的EC值,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否则易造成僵苗。

1.3加深土壤的翻耕

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日晒雨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基肥深施,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提倡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应当大力提倡,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效果较快。

1.7地面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保持田间土壤湿度,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二、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整地施基肥

按所种蔬菜要求,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地面撒施后耕翻,深度35cm左右。

2.2作垄挖沟

采用双行带状栽植,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如茄子、黄瓜、番茄,大行60~80cm,小行50~60cm,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大行50~60cm,小行40~50cm,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再于双行中间挖沟,将土分放垄上,用耙将垄顶整平,沟两侧轻压,作好后,垄高15~20cm。

2.3覆膜

南北覆膜,膜宽1.5~2.0m,0.9m宽的用2幅,厚0.008~0.010mm,膜间搭接5~10cm,可先压两头,也可分段压土,步道上少量压上,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不致下陷。

2.4打孔栽植

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选壮苗栽植,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灌水

栽后立即灌水,水从沟中流入,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一端止于畦尾,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水流不应过急,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

2.6施肥

在蔬菜生长期间需施肥时,可于株间打孔施入,施后用少许土将孔压埋,或将肥料混于水中,随水流入沟中。在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中,应用加肥器使沼液随水一同灌入,此法操作简单易行,灌水后不破坏土壤结构,步道、垄面不见水,而根系已被侧方渗透,使根不致处于泥泞状态,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由于覆盖地膜,日平均提高地温1.8~3.0℃,更利于蔬菜的生长,水分受地膜阻挡,又不致大量蒸发到空气中,对空气湿度增加不大,棚膜上形成水滴少,提高光照强度,早晚提高棚温3~5℃,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用地膜高垄沟灌栽培的大棚番茄、黄瓜、甜椒相比普通整畦漫灌栽培,具有坐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

三、病虫害科学防治

3.1物理措施

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摸索出一套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当地习惯称为“健康栽培法”,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有效控制蔬菜害虫发生,减轻病害传播,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3.1.1晒种、浸种。温汤、盐水浸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min,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温闷棚。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天高温闷棚5~7d,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3.1.3挡避和诱杀害虫。于棚室的通风口处设置防蚜网,阻挡有翅蚜、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若棚内已发生蚜虫、白粉虱,可在棚内设置黄油板诱杀,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截成1.0m×0.2m长条,用油漆涂为黄色,再涂上1层粘油(可用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设置375~450块/hm2,置于行间可于植株高度相同,当蚜虫、白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园区可采用灯光波、色板、性诱剂等多种方法。

3.1.4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害虫。蔬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农家肥中多带植物病菌和虫害,在施前1~2个月可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和严盖塑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在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左右,可有效地杀灭病虫害,“四位一体”温室沼肥是相对安全的,可在空气通风处,放置2~3d直接使用;并且腐熟后肥料施入棚内,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3.2农业栽培措施

3.2.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都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明显效果,并有明显增产作用。将病残体、病果全部带出棚外,销毁或深埋,可减少病害基数,尤其是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再结合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下茬蔬菜病虫害。

3.2.2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进行配方施用化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蔬菜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2.3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大棚蔬菜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既便于膜下沟里浇水,减少土壤蒸发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发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传播,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3利用生态环境防止蔬菜病虫害

生态环境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内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5℃,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黄瓜霜霉病控制到43~45℃,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温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公务员之家:

3.4利用蔬菜制剂防治虫害

3.4.1黄瓜蔓。将新鲜瓜蔓1kg,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的效果达90%以上。

3.4.2苦瓜叶。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1kg原液中加入1kg石灰水,调和均匀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连作范文篇6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方法

于2010年在浙江磐安尚湖镇进行,该试验地前作为白术,2010年当年种植春玉米和紫苏,种植春玉米的地面积为485m2,紫苏种植地面积为150m2。在6月底至7月初春玉米收获后,将种植过春玉米的地分成均等的两部分,一部分深耕土地并灌水,水面以盖过泥土为宜,同时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保持密闭3个月;另一部分不作处理,只在播种白术前进行翻耕整理。另在试验地块邻近分别设连作地(约200m2)和正常轮作(前作为茄子,间隔4年,面积约300m2)种植的白术作为对照。土地整理后畦宽均为1.2m,畦沟宽30cm,种植时术栽行距为35cm,株距为25cm,2010年2月初种植白术,当年11月5日收获白术,收获时在每个试验地块内随机抽取3个小样方,每个小样方面积约为5m2,每样方内原种种植术栽株数均为50株,收获时考察各小样方内白术的死苗数、株高、冠幅、单株鲜重等指标。

1.2结果统计

利用DPS软件进行死苗率及株高等性状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

2玉米、紫苏与白术轮作效应分析

2.1不同轮作模式对白术死苗率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白术死苗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轮作模式下的白术死苗率差异明显,其中,以白术连作的死苗率最高,而紫苏-白术轮作的死苗率次之,为50.50%,其次为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为22.67%,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为15.33%,与正常轮作(12.00%)基本接近。说明紫苏与白术轮作对降低连作白术的病害发病率作用极其有限;而玉米与白术轮作后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发病率,若结合夏天高温季节期间灌水盖薄膜,使薄膜内土壤温度可达60℃左右,则降低第2年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病率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是薄膜内长时间达60℃左右的高温能够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从而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危害。对不同种植模式的死苗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与连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与常规种植(间隔4年轮作)两个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不同轮作模式对白术植株株高的影响

从表1也可看出,在不同种植模式中,除常规种植外,白术株均高以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的最高,为51.04cm,其次是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处理,为49.08cm,最矮的为连作处理,仅为33.19cm。可见,玉米-白术轮作处理的白术株均高较连作增加15.79~17.85cm,株均高增加幅度为47.57%~53.7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白术轮作无论在夏天灌水盖薄膜或不灌水处理,其株高与连作和紫苏-白术轮作处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不同轮作模式对白术植株冠幅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轮作模式中,除常规种植外,以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的冠幅最宽,为35.47cm,其次是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处理,为31.13cm,而紫苏-白术轮作和连作,分别为21.17cm和20.82cm。从结果中可见,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的株均冠幅较连作处理的增加14.65cm,即冠幅增加70.36%,而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处理的冠幅也较连作的增加49.5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白术轮作处理无论在夏天灌水盖薄膜或不灌水处理,其冠幅与连作和紫苏-白术轮作处理的冠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4不同轮作模式对白术单株鲜重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轮作模式中,除常规种植外,以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的株均鲜重最重,为121.30g,其次是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处理,为86.23g,较轻的为紫苏-白术轮作和连作,分别为35.67g和32.50g。从结果中可见,玉米-白术轮作(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的株均鲜重是连作的3.7倍,而玉米-白术轮作(夏天不灌水)处理的株均鲜重也有连作的2.7倍。统计结果表明玉米-白术轮作无论在夏天灌水盖薄膜或不灌水处理,其株均鲜重与连作和紫苏-白术轮作处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夏天灌水盖薄膜处理与常规4年轮作种植白术的鲜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通过玉米与白术轮作,在春玉米收获后灌水进行密闭处理,白术产量与传统的4年轮作相当,但却明显缩短了轮作年限,由3~5年轮作缩短至1年。

连作范文篇7

看到其它村农民纷纷富裕起来,高七妹再也坐不住了,她勇探农业种植新模式,发展“瓜—稻—菜”连作和大棚蔬菜致富,成了村里科技致富排头兵。

98年以前,阿娜村农业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型农业,每亩田最高产值不到500元,农民守着良田熬穷日子。而周边的马鞍、农科等村农民通过发展桠柑、西瓜纷纷富裕起来。看到别人的钱包渐渐胀了起来,高七妹再出坐不住了。她立足阿娜离城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通过对市场深入的调查分析后,决定从稻田改制上着手,提升稻田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益。1998年初,她凭着多年积累的农业实践经验和胆量,率先在村里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搞了2亩“瓜—稻—菜”连作示范。在镇农技站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精心培管,当年获得了亩产西瓜2200公斤、产稻谷423.5公斤的好效益,2亩田就收入了5000多元,比种谷子的收益提高了5倍。初尝科技甜果的她,第二年将家里3亩坪上田全部改种了西瓜,为夺取更高效益,她积极选种早熟优质的州优2号、西农8号等新品种,并采取三蔓式整枝技术,普施壮果肥,产量、产值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她还积极号召村民种植,大家看她种瓜确实划算,都纷纷发展“瓜—稻—菜”连作生产,2005年她所在的组稻田改制面积达120亩。

“瓜—稻—菜”连作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基础上可说是跨了一大步,但对于热爱钻研农业科技的高七妹来说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为拓宽自己眼界,探索出更高效的科技模式,99年她第一批参加了镇里举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班。在上蔬菜课时,她从老师讲课中获得吉首蔬菜基地被开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前景广阔的信息后,又萌生了搞大棚蔬菜生产的念头。于是她积极向政府申请,通过政府与蔬菜局衔接,99年底她又在全村率先安装了3座大棚。为搞好大棚蔬菜生产,她订阅了《长江蔬菜》、《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如饥似渴地学习蔬菜栽培知识,白天她钻进棚里,反复实践摸索种植技术,晚上挑灯学习技术。她还5次跑到蔬菜局向专家请教技术,并把老师请下来实地指导。得知河溪镇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后,她多次跑来请教相关技术,查阅相关信息,远教站也把她作为重点技术扶持对象,按农事季节为她提供相关技术信息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春季,高七妹以茄子、西红柿、黄瓜为主的第一批早春蔬菜上市了,由于上市早、价格高,平均每公斤在2—3元之间,第一季菜收入就达6800多元,3个棚全年共收入110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底全家5口人,总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人平纯收入达到4200元,比全村人平高出1000多元。群众笑着对她说:“高七妹,你爱钻科技,真的是钻出金(精)了。”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为村民发展高效农业探路踏桥。

高七妹对高效农业种植相当内行,是村里出了名的“土专家”,因此,村里推荐科技示范户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报上了她的名字。当上了科技示范户,就得为村里农业发展探好路,把好关。高七妹在农业科技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对每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她都带头做示范,详细记载物候特征,为村里引进技术、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试验、示范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这也给她带来不少的经济损失,她总是笑着说“牺牲点个人利益是小事,关键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不足,让村民得实惠是大事”。2004年,她为引导菜农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在村里开展了大棚蔬菜施用沼气肥试验。由于没有经验,施用浓度过高,一片长势喜人的白菜全部脱水枯死了。当时市场菜价很好,给她造成了2000多元的损失。她没有一点后悔和抱怨,而是马上跑到蔬菜局等技术部门寻找答案。总结原因后,2005年开春,她又继续开展试验,由于掌握好了浓度,试验相当成功。于是她马上把其它菜农请到自家的棚里来,手把手的把技术传给乡亲们,使阿娜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向无公害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在村里只要有试验示范项目,她都积极参与。几年过来,她先后参与开展了“稻田免耕洋芋、白菜、小麦栽培试验”、“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特色红薯试种示范”、“生物菌肥试验”等10多项试验,推广了“瓜—稻—菜”连作、“猪—沼—菜(果)”等高效农业模式5项,引进南丰蜜桔等新品种20多个。为阿娜村发展高效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致富不忘群众,高七妹把自已艰辛探索出来的“致富经”无私奉献给了乡亲们,让大家走上了共同致富道路。

连作范文篇8

看到其它村农民纷纷富裕起来,高七妹再也坐不住了,她勇探农业种植新模式,发展“瓜—稻—菜”连作和大棚蔬菜致富,成了村里科技致富排头兵。

98年以前,阿娜村农业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型农业,每亩田最高产值不到500元,农民守着良田熬穷日子。而周边的马鞍、农科等村农民通过发展桠柑、西瓜纷纷富裕起来。看到别人的钱包渐渐胀了起来,高七妹再出坐不住了。她立足阿娜离城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通过对市场深入的调查分析后,决定从稻田改制上着手,提升稻田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益。1998年初,她凭着多年积累的农业实践经验和胆量,率先在村里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搞了2亩“瓜—稻—菜”连作示范。在镇农技站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精心培管,当年获得了亩产西瓜2200公斤、产稻谷423.5公斤的好效益,2亩田就收入了5000多元,比种谷子的收益提高了5倍。初尝科技甜果的她,第二年将家里3亩坪上田全部改种了西瓜,为夺取更高效益,她积极选种早熟优质的州优2号、西农8号等新品种,并采取三蔓式整枝技术,普施壮果肥,产量、产值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她还积极号召村民种植,大家看她种瓜确实划算,都纷纷发展“瓜—稻—菜”连作生产,2005年她所在的组稻田改制面积达120亩。

“瓜—稻—菜”连作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基础上可说是跨了一大步,但对于热爱钻研农业科技的高七妹来说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为拓宽自己眼界,探索出更高效的科技模式,99年她第一批参加了镇里举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班。在上蔬菜课时,她从老师讲课中获得吉首蔬菜基地被开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前景广阔的信息后,又萌生了搞大棚蔬菜生产的念头。于是她积极向政府申请,通过政府与蔬菜局衔接,99年底她又在全村率先安装了3座大棚。为搞好大棚蔬菜生产,她订阅了《长江蔬菜》、《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如饥似渴地学习蔬菜栽培知识,白天她钻进棚里,反复实践摸索种植技术,晚上挑灯学习技术。她还5次跑到蔬菜局向专家请教技术,并把老师请下来实地指导。得知河溪镇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后,她多次跑来请教相关技术,查阅相关信息,远教站也把她作为重点技术扶持对象,按农事季节为她提供相关技术信息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春季,高七妹以茄子、西红柿、黄瓜为主的第一批早春蔬菜上市了,由于上市早、价格高,平均每公斤在2—3元之间,第一季菜收入就达6800多元,3个棚全年共收入110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底全家5口人,总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人平纯收入达到4200元,比全村人平高出1000多元。群众笑着对她说:“高七妹,你爱钻科技,真的是钻出金(精)了。”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为村民发展高效农业探路踏桥。

高七妹对高效农业种植相当内行,是村里出了名的“土专家”,因此,村里推荐科技示范户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报上了她的名字。当上了科技示范户,就得为村里农业发展探好路,把好关。高七妹在农业科技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对每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她都带头做示范,详细记载物候特征,为村里引进技术、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试验、示范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这也给她带来不少的经济损失,她总是笑着说“牺牲点个人利益是小事,关键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不足,让村民得实惠是大事”。2004年,她为引导菜农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在村里开展了大棚蔬菜施用沼气肥试验。由于没有经验,施用浓度过高,一片长势喜人的白菜全部脱水枯死了。当时市场菜价很好,给她造成了2000多元的损失。她没有一点后悔和抱怨,而是马上跑到蔬菜局等技术部门寻找答案。总结原因后,2005年开春,她又继续开展试验,由于掌握好了浓度,试验相当成功。于是她马上把其它菜农请到自家的棚里来,手把手的把技术传给乡亲们,使阿娜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向无公害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在村里只要有试验示范项目,她都积极参与。几年过来,她先后参与开展了“稻田免耕洋芋、白菜、小麦栽培试验”、“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特色红薯试种示范”、“生物菌肥试验”等10多项试验,推广了“瓜—稻—菜”连作、“猪—沼—菜(果)”等高效农业模式5项,引进南丰蜜桔等新品种20多个。为阿娜村发展高效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致富不忘群众,高七妹把自已艰辛探索出来的“致富经”无私奉献给了乡亲们,让大家走上了共同致富道路。

连作范文篇9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土壤带菌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主要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虽可传病,但侵染率极低,它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今年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多年重茬连作,盲目引种一些晚熟高感品种使土壤中病原菌的累积量越来越高,气候条件变化异常以及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

1.1土壤菌量累积量增高资料显示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长5~10倍。东北春玉米区大多数土地玉米连作在3~5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引起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充足菌量。

1.2气候条件变化异常今年早春高温,土壤墒情好。农民抢墒播种,一般在4月15日左右,个别早的地区在4月3日开始播种。但播种后遇到持续低温。据公主岭市气象台资料,4月中下旬10cm平均地温为8.80℃。在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决定出苗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大于70℃,种子萌发;在16~18℃时出苗8~10d;如果土壤温度是10~13℃,出苗则需要18~20d;土壤温度在21℃时只需要5~6d就可出苗。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到一叶期,也就是种子萌发到出苗期。今年的气象条件延长了种子萌发到出苗的时间,加大了丝黑穗病菌的侵染机率。

1.3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农民购买种衣剂时,缺乏科普知识,受推销商的误导,盲目使用种衣剂也是促使丝黑穗病菌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1.4品种抗病性低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在同一接种条件下,高度感病品种病株率可达80%以上,而中抗品种不过50%—10%,高抗品种不过5%。病田大多应用的是感病品种,如长单35号等,不抗丝黑穗病。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1.5防治措施不力组织领导不到位,技术服务不及时,未能及早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

2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2.1选育种植抗病品种从长远的目标,可持续控制的观点出发,防治丝黑穗病的基础工作应是选育抗病品种。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主要是细胞核遗传,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遗传。玉米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多介于双亲之间。在杂交选育中,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决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统一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标准,建议人工接种丝黑穗病鉴定抗感分界线为10%;田间自然鉴定为5%。严把品种审定关,杜绝高感品种在市场的流通。

目前对丝黑穗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吉单156、吉单159、吉单131、吉单180、吉单342、吉单136、四单105、四单19、平安18、平安28等。

2.2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

2.2.1轮作病田停种玉米,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玉米与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

2.2.2肥料处理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

2.2.3拔除病株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

2.3化学防治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的品种很多。针对玉米病虫害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一元和多元复配制剂,因此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含有烯哩醇、戊哩醇和三哩醇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96%。但烯哩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产生药害。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2.4药剂防治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WP(粉锈宁)或50%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WP(速保利)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

2.5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2.5.1调整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适当推迟播期;播前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5.2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2.5.3采用扒土晒根技术在幼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将苗埯周围的土扒开,使幼苗地下茎曝晒在阳光下,10—15天后将土复原,可减轻病害发生。

连作范文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葫芦瓜叶采自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葫芦瓜种植基地;供试肥料为利满地复合肥(18-8-9)(柳州市福田化肥公司生产)、硝酸铵(NH4NO3)(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肥料调节试验于2011年4月10~19日进行,试验地点为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种植基地塑料大棚和植物生理实验室。

1.2试验方法

1.2.1葫芦瓜叶水浸液和肥料溶液的制备将葫芦瓜叶(包括叶柄)风干后磨碎,称取100g置于1000mL的烧杯中,加去离子水作浸提剂,在常温下浸提72h。然后过滤,离心(2500r/min,4℃)10min,去掉残渣,得到的上清液再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为1000mL,得到母液浓度为100g/L,将原液稀释成浓度90g/L,低温保存。配制NH4NO3、复合肥溶液各1000mL,每种肥料分别配制3种浓度,即1、3、9g/L。

1.2.2肥料调节试验称取200g土壤于圆形塑料盒中,分别加入不同肥料不同浓度溶液20mL,两种肥料溶液浓度均分别设1、3、9g/L,同时加入葫芦瓜叶水浸液30mL,浓度为90g/L(表1)。每盒播种15粒种子,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期间每天按照该方法浇灌葫芦瓜叶水浸液和肥料溶液。

1.2.3数据统计分析化感效应指数(RI)按照Williamson等[10]的方法进行评判:RI>0为促进作用,RI<0为抑制作用,绝对值大小与作用强度一致。当T≥C时,RI=1-C/T;当T<C时,RI=T/C-1,其中C为对照的测定值,T为处理的测定值。差异显著性测验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作图采用Excel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对葫芦瓜自毒作用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在复合肥的调节中,处理1、处理2和处理3都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其中,处理1、处理2和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3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硝酸铵的调节中,处理1和处理2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处理1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处理3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复合肥3g/L对促进种子发芽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率达93.3%,在生产中可以考虑利用复合肥配制浓度为3g/L用于葫芦瓜浸种,以促进种子的发芽(表2、图1)。

2.2不同肥料对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幼苗株高的影响

在复合肥的调节中,3种处理都有促进幼苗株高的作用,并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硝酸铵的调节中,处理1和处理2有促进幼苗株高的作用,并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3有抑制幼苗株高的作用,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表2、图2)。

2.3不同肥料对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幼苗根长的影响

在复合肥调节中,处理1和处理2有促进幼苗根长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处理3有抑制幼苗根长的作用;在硝酸铵的调节中,处理1和处理2有促进幼苗根长的作用,与对照相比表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处理3有抑制幼苗根长的作用,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表2、图3)。

2.4不同肥料对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单苗鲜重的影响

在复合肥的调节中,与对照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都有促进幼苗单苗鲜重的作用,并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处理2的促进作用最强;硝酸铵处理1和处理2对幼苗单苗鲜重有促进作用,并表现极显著差异,处理3对幼苗单苗鲜重有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种肥料相比较,促进幼苗单苗鲜重的效果为复合肥>硝酸铵(表2、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