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03:51

结直肠范文篇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21~84岁,平均58.1岁;右半结肠癌32例,左半结肠癌28例,直肠癌37例;中、高分化腺癌56例,低分化腺癌28例,黏液腺癌13例;DukeB期44例,C期41例,D期12例。均通过腹部X线片、CT、超声、肠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本组病例均于入院前1~15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主要为腹胀、便秘、恶心、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或仅少量排气。30例入院时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

1.2治疗方法

1.2.1围手术期处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同时积极处理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经1~3d治疗及观察,待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探查。

1.2.2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97例。右半结肠癌30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小肠积气积液经内减压排入游离预切的右半结肠,2例癌肿不能切除行捷径手术;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Hartmann手术13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27例直肠癌行Dixon术(其中9例行横结肠预防性造瘘术),1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6例(低位直肠癌、体质差、年龄大以及远处转移的患者)。

1.3结果

发生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16.5%,其中心脏疾病3例,不易控制高血压1例,伤口液化2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伤口裂开1例,应激性溃疡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泌尿系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因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2讨论

2.1本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特点

(1)患者均表现出由不完全到完全性肠梗阻的亚急性发展过程,本组病例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就诊,并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其中49例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2)术前无法进行理想的肠道准备,肠内细菌大量繁殖,增加腹腔感染机会,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3)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者占59.7%(58/97),术后并发症较多。本组97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占16.5%;

(4)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分化程度较高,但分期较晚,本组患者无DukeA期,提示梗阻的发病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而与肿瘤生长方式及浸润程度有关。

2.2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可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同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争取创造更好的手术条件。由于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是一种闭袢性肠梗阻,易发生肠壁缺血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不能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可以口服石蜡油,配以少量多次低压灌肠为主,如梗阻缓解可行限期手术,如病情加重或经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目的是首先解除梗阻,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切除肿瘤。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肿瘤位置及局部肠道条件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大家的意见较一致,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本组32例右半结肠癌有3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均未出现肠瘘;但对于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术式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争议焦点是一期切除吻合还是分期手术。而采用何种术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梗阻时间短、肠管血运基本正常、肠腔扩张不甚明显、肠壁无明显水肿增厚、无严重并发症者,行一期切除吻合较为安全[3]。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优点是住院时间短、避免多次手术和人工造口给患者带来的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4]。国内多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由于术中对肠道进行严格灌洗,与没有梗阻的肠道术前准备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率和吻合口漏,因而效果较好。此外,直肠癌在一期切除吻合的基础上可同时行横结肠预防性造口术,可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且二次还纳时较Hartmann手术更为便捷。本组15例左半结肠癌及27例直肠癌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行一期切除吻合,临床效果满意。对基础疾病多、麻醉耐受差的患者,Hartmann手术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较其他常用术式更适合高龄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5]。Hart-mann手术主要适应于肿瘤尚能根治性切除,但由于全身情况欠佳或局部肠道情况较差而不适宜一期吻合的患者。本组Hartmann手术13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造瘘还纳术。对于高龄、一般情况差或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放弃一期切除,仅行简单的梗阻近端双腔造口术或捷径手术解除梗阻,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癌肿的根治性手术。其优点是一期手术简单安全,二期手术前可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及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切除和淋巴清扫也可、以进行得更加彻底;本组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6例,其中1例为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考虑其基础疾病及晚期肿瘤梗阻,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未作肿瘤切除,仅行单纯结肠造口术。对于术前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行金属支架置入,相对急诊造瘘而言,具有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因此是手术前一个较好的过渡性治疗措施,通过植入金属支架(EMS)假体解决梗阻。结肠支架植入术还可作为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术前治疗,通常内支架置入后,能够在48h内使肠腔的梗阻得到缓解,从而减少结肠内容物,减缓肠管的缺血情况,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更佳的条件,可在充分肠道准备下安全地行择期肿瘤切除[6、7]。Camunez等报道80例,放置成功70例,解除梗阻67例,仅2例发生肠穿孔,33例7d左右行择期手术,35例仅行支架放置。该法能有效解除梗阻,清洁肠道,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争取手术时机[8]。本组1例行结肠金属支架植入(肿瘤距肛门25cm),待梗阻解除及营养改善,植入术后2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也有研究显示,金属支架置入可显著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肠造口比例、缩短住院时间,而长期预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9]。国内也有研究显示,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出院后的病死率并无差别[10]。但术前置入支架从而转为限期手术与传统的急诊手术相比,前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所以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外科手段,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2.3并发症的预防

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16例),且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发生原因与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及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的存在有密切关系[11]。本组4例切口感染患者术前均存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代谢紊乱;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1例术前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气胸等呼吸道并发症。术前改善机体状况,针对性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

(1)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早期可针对肠道杆菌和厌氧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减少毒素释放,为术后早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术前肠道准备及术中必须作肠腔减压、肠腔灌洗等措施,以消除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改善血循环,保证一期切除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积极治疗合并症:结直肠肿瘤合并梗阻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于这类患者术前应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订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结直肠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5岁,平均(61.78±7.56)岁,结肠癌32例,直肠癌28例;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6岁,平均(61.98±7.66)岁,结肠癌34例,直肠癌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024)500mg/m2,2次/d,连用两周,停药一周。3周一疗程,共服用3疗程,如病情继续恶化或不耐受时停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奥沙利铂(费森尤斯卡比(武汉)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892)85mg/m2进行稀释,与5%葡萄糖混合,静脉滴注3~4h,容量500mL,治疗第1d注射一次后停药20d,3周一疗程,共3个疗程。1.3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为未发现新病灶并维持肿瘤4周以上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为未发现新病灶,肿瘤消失范围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SD)为肿瘤消退范围小于50%;无变化(PD)为病灶未消失,肿瘤未有变化[3]。依据功能状态评分(KPS)标准和体力状况(ZP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KPS满分为100分[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临床收益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研究组KPS(85.36±5.78)分、ZPS(0.95±0.19)分;对照组KPS(74.21±6.34)分、ZPS(1.21±0.21)分。研究组KPS得分显著比对照组高,ZPS得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直肠癌又名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指出,诱发结直肠癌的因素有:缺乏锻炼、环境、遗传因素、饮食失衡及食品安全、结直肠慢性炎症和肿瘤息肉等。结直肠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疾病向肺部、肝部转移,复发率久居不下[5]。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经过3周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及临床收益率比对照组高,表明联合用药效果高于单独服用卡培他滨。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卡培他滨可转化成5-FU在胸苷磷酸酶的作用下,致使其在肿瘤组织的含量比正常组织高,进而对肿瘤细胞产生靶向性。经卡培他滨转化的5-FU可继续转变成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对脱氧苷酸合成酶进行抑制,对DNA的复制产生障碍,与此同时,其也可代谢成5-氟尿嘧啶核苷,产生伪代谢产物进入RNA,干扰蛋白质合成,抑制分裂肿瘤细胞。而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细胞活性,通过所产生的水化衍生物对DNA的合成进行干扰,经生成链的复合体对DNA干扰,完成正常转录和复制的同时结合共价键,连接链与链,进一步对DNA的复制进行抑制,除此之外,奥沙利铂可产生有毒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诱导作用,致其死亡。因此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卡培他滨。而治疗3周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优,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用药在晚期结直肠癌中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更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帮助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伦.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01):99-102.

[2]黄新成,王玉斌,徐臣光,等.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02):129-131.

[3]李云霞,高茜,王琳琳.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1):978-980.

[4]李凌云,解华,张宁,等.奥沙利铂分别联合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08):1570-1572.

结直肠范文篇3

一、人群筛查及早期诊断

对正常人群进行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1)大便隐血试验(FOBT);(2)复合FOBT(先进行FOBT检测,若阴性,每1~2年复查1次,若阳性,则行结肠镜检查);(3)乙状结肠镜检;(4)全结肠镜检。研究显示,大便隐血试验的敏感性约14%,筛查价值低。结肠镜检准确性高,并且可同时去除存在的息肉,因此被推荐为结直肠筛选的首选。近期研究证实,乙状结肠镜检筛查能将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33%和43%。全结肠镜检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安全、有效,从理论上说应该比乙状结肠镜筛查更有效,但是,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证实其筛查价值。近年,一种新型无创的结直肠检查技术——cT结肠成像技术(CTC)为结直肠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研究显示,CTC对于直径≥1cm的结直肠癌或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CTC实现了无创化结直肠检查,但费用较高,其筛查的价值也需进一步研究评估,因此,要将该技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尚为时过早。粪便基因检测是近年发展的基于分子水平的早期无创检测结直肠癌的技术,主要包括:粪便RNA检测、DNA突变检测和DNA甲基化检测。粪便RNA检测较简单、成本低,但是,粪便RNA易于降解、提取步骤复杂,其结果受粪便离体时间、保存条件等因素影响,结果稳定性差。粪便DNA突变检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多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0%以上,但价格昂贵($625),所需粪便样品量大(高达30g),故该筛查方法仍未得到推广应用。近年研究表明,DNA局部区域特别是启动子的CpG岛处于过甲基化状态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可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一种新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法。但对该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药物预防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高居第3位,并呈上升趋势。因此开发化学预防药物对于结直肠癌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尽管现有研究显示多种NSAIDs药物对结直肠癌、腺瘤有抑制作用,但迄今被用于临床预防的药物只有塞来昔布(celecoxib)。研究显示,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家族性腺瘤病(FAP)患者结直肠腺瘤形成,因此,美国FDA已批准该药用于FAP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但是,近年一项名为APC(AdenomaPreventionwithCelecoxib)的临床RCT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塞来昔布可显著降低结直肠腺瘤的风险,但是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发生心血管意外、中风的风险,这使该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阿司匹林是近年唯一被临床RCT研究证实具有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NSAIDs药物。2010年发表于Lancet的一篇荟萃分析发现,口服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今年一个临床RCT研究证实,林奇综合症(1ynchsyndrome)患者每日口服600mg阿司匹林片可使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60%,同时也显著降低林奇综合症相关癌的发生率。但是,阿司匹林存在导致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目前其安全剂量、使用疗程等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确定,因此还不能推荐作为常规预防用药。

三、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推广、吻合器和术前放化疗的应用,直肠癌外科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大多数患者得以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率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然而,关于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诸多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关于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距离:研究证实,直肠癌远侧肠壁浸润距离大多数不超过2cm,因此远侧肠壁切缘I>2cm已被国际公认为安全距离,这使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得以保肛。但是,对于极低位直肠癌(距齿状线<2~3cm),远端切除肠壁往往仅约1cm,对此类病例保肛手术是否可行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近期,Leo等分析203名低位直肠癌远侧切缘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切缘≤1cm组的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与>1cm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而远侧切缘癌累及则与预后显著负相关。Bujko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远切缘<1cm与>1cm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低位直肠癌远侧切缘距离与患者预后并无显著相关,而远切缘癌累及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NCCN指南已明确指出,对于不能达到2cm远侧切缘的低位直肠癌,若切缘在1—2cm且病检为阴性,也可以行保肛手术。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大多为回顾性研究,亟需前瞻性RCT研究揭示远侧切缘距离与预后的相关性。

2.关于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目前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是否需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仍然是日本与欧美争论的焦点。日本学者仍然坚持对中低位直肠癌应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但是,其手术方式已演变为保留自主神经的选择性单侧或双侧D3清扫术。日本近期研究显示,该术式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2009年英国GeorgiOH等所作的荟萃分析指出,扩大淋巴结切除术与传统直肠癌切除术比较,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男性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及泌尿功能障碍更普遍。因此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常规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并且新辅助治疗的开展已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术中侧方淋巴结清扫。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公布的直肠癌治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不支持常规侧方淋巴结清扫。关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等问题,目前还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日本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比较TME扩大根治术与单纯TME手术对Ⅱ、Ⅲ期低位直肠癌疗效的临床研究(JCOG0212),其结果可望为直肠癌侧方清扫的价值提供更有力的评判依据。

3.关于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式选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近年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推广。目前公布的4项大型临床RCT研究证实,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与传统开腹手术并无显著性差异,且创伤小、恢复快,因此目前已经作为临床推荐的术式。尽管包括CLASICC在内的多个临床研究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方面不亚于开腹手术,但是,现有研究在患者纳入、术者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倚,缺乏足够的论证力。因此,NCCN指南指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仍应纳入临床试验范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应用仅限于多中心临床试验已证明的术式,如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包括欧洲COLORII在内的多个大型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已在进行中,相信腹腔镜直肠癌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会得到更多的证据支持。近年来,达芬奇(DaVinci)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被用于辅助开展腹腔镜手术,它延伸了传统腔镜手术的微创理念。Hellanl等报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转率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安全可行。但是,术后肿瘤复发率及长期生存率还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4.全结肠系膜切除(CME)理念: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提出显著改善了直肠癌的预后,已成为“金标准”术式,然而结肠癌的手术却一直无标准可依。直至2008年,德国Hohenberger教授等首次提出CME理念,结肠癌手术才有了标准化术式。CME的手术要点主要包括:锐性分离脏层、壁层筋膜;中央血管根部结扎;确保合理淋巴结清扫范围。该术式以胚胎解剖学为基础,更符合肿瘤学特点,可改善预后,降低局部复发率,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ME理念的提出是结肠癌外科治疗观念的更新,相信在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验证后,CME有望成为继TME后大肠癌的又一“金标准”术式。

四、生物标记物与个体化治疗

1.KRAS基因、BRAF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治疗:基于生物标记物检测的个体化治疗是近年结直肠癌领域的亮点,突出体现在KRAS基因突变检测与靶向药物的选择。研究证明,KRAS基因外显子2(exon2)第12、13密码子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不敏感,因此,只有KRAS野生型的患者才能接受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但是,Cutsem等近期的回顾性分析发现,部分仅第13密码子突变的患者仍能从西妥昔单抗的治疗获益,提示这部分患者也许可以接受该治疗。其原因尚难解释,目前也无前瞻性研究支持,因此该结果尚不能用于指导临床实践。BRAF基因是另一个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BRAF是EGFR信号通路中位于KRAS下游的基因,其突变仅发生于KRAS野生型患者,约占结直肠癌的5%~8%。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BRAF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西妥昔单抗及帕尼单抗治疗不敏感。因此,NCCN指南建议,对于KRAS野生型的结直肠癌可检测BRAF突变,该基因突变者也不推荐使用抗EGFR靶向药物治疗。但是,Cutsem等近期重新对CRYSTAL、OPUS试验进行的亚组分析发现,BRAFV600E突变的部分患者也能从抗EGFR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

2.5.氟尿嘧啶(5.Fu)疗效预测指标:寻找对5.Fu疗效的预测指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2008年,Sargent等综合全球6项结肠癌5-Fu/LV(亚叶酸钙)辅助化疗的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未经辅助治疗的Ⅱ期患者中,错配修复蛋白缺失(dMMR)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优于错配修复正常(pMMR)者;在dM—MR的Ⅱ期患者中,接受辅助化疗者较未经治者虽然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生存率不但没有获益,反而受损,在Ⅲ期患者中,+dMMR者接受化疗后总体生存率也无明显获益。2009年Nover等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发现。这些结果均提示,dMMR的结肠癌患者难从化疗中获益,尤其是Ⅱ期结肠癌,可能导致预后更差。由于以上研究均采用的Fu/LV方案单药化疗,因此,NCCN指南指出,拟行Fu类单药辅助化疗(Fu/LV,卡陪他滨)的Ⅱ期患者应检测MMR状态,如果属于dMMR,则不应该给予Fu化疗,单纯观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MMR预测价值的研究仅限于结肠癌,因此MMR不能作为直肠癌辅助治疗的预测指标。

3.其他生物标志物:除上述已用于临床的预测指标外,还有多个生物标记物已经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已完成的BOND试验及2个Ⅱ期临床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EGFR表达水平并不能预测对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疗效。目前关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ationgroup1,ERCCl)预测泊类化疗药疗效的研究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评价。虽然BOND2试验显示贝伐单抗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高表达者疗效更好,但是其他研究却产生了相反的结果。近年,我们对大肠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01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8,PPARⅣ8)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该基因具有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分化的作用,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术后生存率呈正相关,提示该基因可能具有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五、新/辅助治疗

过去10年,新辅助治疗、新的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使结直肠癌的预后显著改善,近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众多进展。

1.奥沙利铂与新辅助治疗:基于氟尿嘧啶(5一Fu或卡培他滨)的放化疗((50.0~50.4Gy)是目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常规方案。关于加用奥沙利铂是否可提高肿瘤缓解率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之一。近期,法国G6rard等在第53届美国放射肿瘤年会(ASRO)上报道,通过3年的Ⅲ期临床RCT研究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放化疗不能改善缓解率和局部复发率,反而增加了以腹泻为主的毒性反应,证明奥沙利铂不能用于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4N0/N+M0,T2N+M0)是目前公认的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然而,Frasson等报道,对于BN0/N+M0和T2N+M0的患者,仅行TME根治术(不做新辅助治疗)并不降低其预后,因此提出对这部分患者可不行新辅助治疗。该观点尚需大样本临床RCT研究的论证。

2.分子靶向药物:2011年的EMCC(EuropeanMul—tidisciplinaryCancerCongress)会议报道了多种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VELOUR研究证实,Afliber-cept(靶向VEGF的药物)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IRI)作为二线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另外两种VEGF受体抑制剂BIBF、sorafenib的研究显示,BIBF与奥沙利铂+四氢叶酸+5一氟尿嘧啶(FOLFOX)联用可获得与贝伐单抗相同的疗效,并且安全性更佳,而sorafenib与FOLFOX联用并未显示出明显疗效。CORRECT研究证实,Regorafenib(一种口服多重酶抑制剂)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

3.术后化疗与维持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时机与预后的关系一直亟待阐明。近期,Biagi等对10个相关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每推迟4周其总体生存率下降14%;但是,即使是化疗延迟,患者仍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该研究提示,术后化疗应尽早进行,即使对时机延误的患者也应该考虑化疗。维持治疗是近年提出对于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新理念。近期,COIN.B试验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FOLFOX/西妥昔单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采用西妥昔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可获得更优的无进展生存率。

4.老年患者的辅助治疗:由于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担心,老年患者(65岁以上)接受辅助治疗的疗效受到关注。Sargent等的荟萃分析发现,老年患者接受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一样能获得在其他年龄组取得的疗效,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因年龄而明显增加。近期,O’Connor等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均不能从辅助治疗获益,而Ⅲ期患者则能显著获益。该研究结果提示,辅助治疗不适合Ⅱ期结肠癌的老年患者。

结直肠范文篇4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

近几年,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而该疾病的病因仍然没有明确[1]。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为主,由于部分患者对于手术不了解,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基于此,本文简析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详解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41~75岁,年龄平均为(61.0±4.7)岁;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44~73岁,年龄平均为(60.0±4.2)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手术室护理。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比较,P>0.05,可行下文的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即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合理饮食与科学用药等。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主要护理方式如下: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方法与医院环境等告知患者与家属,同时为患者列举一些成功案例,加强患者自信心。护理人员还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然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无肠梗阻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手术前一天食用流质食品,在术前当晚饮用1000~2000毫升纯净水,然后禁食[2]。术中,手术需要保证患者处在头低脚高的位置,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的肩部放一个肩托,用沙袋固定,以防体位变动引起损伤。器械护士必须详细了解手术步骤及流程,熟悉医生手术习惯,术中密切观察医生手术进程,保证器械及时到位。Trocar进入腹腔后,提醒并协助医生妥善固定,防止Trocar脱出增加肿瘤种植风险;注意腹部手术区器械与会阴区手术器械分开放置,避免污染。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排尽患者腹腔内积气减轻术后患者不适感。巡回护士应提前准备手术需要的吻合器与闭合器等术中常用物品,减少术中等待时间。注意手术中气腹压力<15mmHg,以防气腹压力过高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术中对患者采取保暖措施,避免患者体温过低,延长术后患者恢复时间。但由于很多结直肠癌患者有负面的情绪,没有积极参与治疗,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6]。因此,在腹腔镜治疗时,需要配合手术室护理,即针对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情况进行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7-8]。本次实验表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与满意率。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检查各种手术器械,防止器械遗落患者体内,确认没有差错以后,对切口进行缝合。观察并确认各种管路通畅无打折,麻醉清醒后将患者转到病房中。护理人员还要按照患者症状进行抗生素护理,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或是发生并发症[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试验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同时深入分析相关数据,应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6.74±24.63)min,术后排气时间(33.46±2.34)h,患者满意率76.47%。研究组手术时间(134.75±20.02)min,术后排气时间(24.97±2.13)h,患者满意率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是因为遗传、生活习惯、结肠疾病与息肉等因素所致,在患者发病后,经常会伴有腹部包块、腹痛、便秘、腹胀与消化不良等表现[4-5]。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手术已经是结直肠癌治疗标准术式。

作者:牛慧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朱清平.浅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2):140-141.

[2]徐桂银,曾英玉,谢洁,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3):247-248.

[3]潘燕,李月莲,易美连.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39-240.

[4]储霞飞,马瑟琴,张鹏年.40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64-65.

[5]郭雪梅.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59,2562.

[6]杨爱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引流管护理对比研究[J].饮食保健,2015,2(10):34-35.

[7]桑艳.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0):153.

结直肠范文篇5

关键词: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协助诊疗;教学模式

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包括规范的临床诊断、术前精准分期并经过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pledisciplin⁃aryteam,MDT)讨论后制定治疗策略以及术后辅助治疗与术后复查检测一系列环节。其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率、诊断率,从而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从而使患者从中获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经过数年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经验,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针对临床规范化培训医生(以下简称“规培医生”)专科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

1.1医德教育。“百年种树、十年树人”这就是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培训教育的使命,医学专业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规培医生经历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阶段,但是面对目前逐利图快的大背景下,医学专业教育者不仅要具有临床知识和技能,还要向学生传授医德观念。临床教师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将此理念记入心中。此外,我科的规培医生来自全国各地,科室会安排合理的学习制度,使其能学习到不同的病例以及各个专家的医疗技术及方法。1.2入科培训。规培医生入科前授课老师会集中进行授课,告知规培老师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自我介绍、科室专家主要专长、科室人员分组情况、工作流程、规整制度和需要的注意事项。通过交流使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之前所学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希望学习的内容等。1.3诊疗规范化培训。规范化病历书写能力已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进行培训,针对规培学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否则,学生会对此产生厌恶心理而进入被动学习。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授课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贯穿整个诊疗过程,也是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培训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环节。规范化病理书写可以体现学生对患者疾病的诊疗思路,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并带着问题对相关困惑问题进行文献查阅。例如:准确的低位直肠癌术前进准分期是实现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的前提。而要做到精准分期,就需要告知学生需详细了解病史、细致的直肠指诊以及较为全面首诊基线检查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对于临床上常见的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而言,治疗方案上需要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对于局部病情偏晚期的患者应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但是由于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差异,加上患者及家属存在传统观念等因素,部分患者会拒绝采用新辅助治疗,并要求直接手术。此时,将患者的局部病情、家属及患者的意愿、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应纳入考虑范围,结合NCCN治疗指南及相关文献分析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并在病历中加以记录,从而得到一个很好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此外,授课老师在教学查房的过程中灌输和培养循证医学理念,让学生知道医学除了经验性治疗之外,对于肿瘤的治疗仍需坚持循证依据。循证医学概念已逐步得到发展并根据不同的证据级别来指导结直肠癌的治疗措施是否合理规范。譬如,对于早期直肠癌的治疗问题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按照《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T1期患者方可行局部切除或ESD治疗,同时还需根据肿瘤的直径、术后切缘、分化程度及有无危险因素等情况决定,而并非凭个人的感觉进行局部治疗,耽误了患者最佳治疗时机。1.4理论学习。晨会早教班结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科室要求规培医生进行夜班值班工作,并在晨会中汇报前日手术病例,通过上级医生的汇报说明当日手术中的情况及所遇到的特殊情况,使规培医生能在汇报中得到启发和学习。同时科室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及周二固定时间的MDT讨论,内容包括结直肠外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及最新进展,并通过微信建群的方式进行讨论新技术、新观念。例如ERAS理念的提出,其内容包括:(1)多模式镇痛;(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3)术后早期进食饮水;(4)避免或减少使用鼻胃管;(5)控制性输液避免过多或多少的液体输注[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采取多种模式来控制患者围术期的病理或生理变化,能够有效地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2]。上述内容都是在教科书中无法及时获得的知识。1.5手术示教。手术示教和手术视频相结合。如何让规培医生能够掌握结直肠癌手术是规培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授课老师先通过图谱进行术前手术步骤及切除范围的介绍,然后结合录像视频等方式,包括经典手术方式(如Dixon,Miles和Hartmann)进行介绍,另外对其进行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结肠全系膜切除术(CME)、低位保留植物神经功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PND)等术式进行示教,通过讲解,尽量安排规培学生进行腹腔镜扶镜手工作。这样可以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对于手术过程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带教,这种科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6科研思维的培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开展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结直肠癌病例资料,科室先后培养了多名博士研究生,申请并获得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科研临床工作并进是胃肠外科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前结直肠癌疾病的治疗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但是对于新疆地区的发病规律及特征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结甚少,所以必须加强开展临床科研加深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对于规培医生而言,可以在平时的业务查房过程或MDT讨论过程中,胃肠外科通过开展热点争议问题进行小讲座,并在期间进行交流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如医学统计学的应用、撰写文章与课题等。此外,还可以在术前给予相应的科研任务,让其知道临床标本的正确取样和保存、病例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等。

2教学效果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胃肠外科共培训规培研究生50名,参加结直肠癌手术诊疗病例800余例。通过对一些进行规培医生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医师能够独立进行结直肠癌的常规诊疗工作,尤其是对于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毕业医生在当地的工作单位成为科室骨干。3教学模式的体会恶性肿瘤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是肿瘤医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各地域的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医生对于结直肠癌总体治疗策略的制定、手术术式的选择、低位保肛手术指证的选择存在差异。然而,解决这些差异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规范化肿瘤专科化的培训。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发病部位等多因素,选择科学、最佳并且患者能接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我国开展结直肠癌专科化培训起步较晚,新疆地区则更晚,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关键还在于年轻医生的培养,规培医生是未来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如果方向错误,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国外已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与手术者是否进行专科培训明显相关[3]。这可能与TME手术的了解程度相关,好质量的TME手术需要CRM阴性。此外,手术因素与直肠癌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相关[4]。胃肠外科专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结合手术视频、亲身操作体验、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得到重视。虽然现在还不能定论,但是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培训。胃肠外科在临床规培医生规范化培训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虽然规范化培训才刚刚开始,培养的学生有限,但是仍有一些体会:首先,规培医生的基础水平不一致,硕士阶段所研究的专业各有不同,需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随着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知识和理念不断地更新,需要对于与学科的新技术和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并运用微信交流平台进行教与学,不断促进双方的学习;再者,由于规培医生毕竟临床经验和治疗技术有限,故无法对于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这类四级手术进行操作,但是相比较过去只是观摩或行拉钩度过手术台的艰难时刻而言,我科推进的腹腔镜手术技术给予学员很大的学习空间,他们成了主刀医师的眼,主动参与手术过程中,在手术过程中不断的指正,术后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和改正,从而提高了对于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认识,这些过程增加了规培医生的临床经验,为将来独立完成诊疗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葛 磊 何 丹 朱金峰 王琦三 王海江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江志伟,黎介寿.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现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3):246-249.

[2]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J].2015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8):606-608.

结直肠范文篇6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围术期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男性居多[1]。该病病因主要与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癌、遗传、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随着癌肿发展,表现为腹痛、便血、肠梗阻、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点,但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和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且手术创伤易引起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并造成心理负担,故在围术期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对辅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从减轻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角度出发,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3-4]。鉴于此,本研究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术期中应用效果,选取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病症;②体质量指数(BMI)>18kg/m2;③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TNM分期为Ⅰ~Ⅲ期,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70分。排除标准:①具有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放化疗治疗史者;②具有凝血功能、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有语言、听力和精神障碍者;④合并肠梗阻、慢性肠炎、肠坏死或胃肠道动力障碍者;⑤不配合治疗者。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男36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64±12.78)岁;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35例;ASA分级:Ⅰ级20例,Ⅱ级33例;肿瘤部位:结肠癌28例,直肠癌25例。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11±12.83)岁;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34例;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32例;肿瘤部位:结肠癌27例,直肠癌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2d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并进行健康宣教,消除恐惧、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术前24h和术前12h分别进行一次肠道准备,术前晚和术晨各进行一次清洁灌肠;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装置(肛门排气后再行拔除),放置导尿管(首次下床活动后拔除)。②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d确定无胆漏后拔除),术中充分补液。③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充分补液,待肛门排气后方可饮水、饮食,循序渐进过渡到流质饮食。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①术前2d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围术期手术方案、注意事项、术后不良反应等,通过心理疏导、情绪安抚及成功案例分享,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术前3d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前1d以流质饮食为主,术前6h禁食、2h禁水,术前2h口服800mL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口服同量木糖醇溶液),不做肠道准备。(2)术中。术中于切口下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10mL浸润麻醉;保持手术室环境温度25℃、湿度60%,补液总量少于2000mL,使用液体加温装置将所输液体温度加热至35℃,腹腔清洗液温度加热至37℃,使用加温毯保持患者体温恒定(37℃左右);术中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和胃管,手术开始前再放置导尿管,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3)术后。对于放置导尿管的麻醉清醒后的患者,术后24h内拔除导尿管。给予止吐药镇吐和丁派卡因镇痛,术后2d补充所输液体总量少于2000mL,视情况调整补液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清醒后4h口服200mL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口服同量木糖醇液体),并给予热敷、按摩措施协助患者排尿;术后6h可饮温开水或温盐水50mL左右,待肛门首次排气后进食流质饮食,1d转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去枕平卧6h,麻醉清醒后取左或右半卧位,更换体位间隔为2h;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四肢伸展、坐起等自主活动,尽早下床行走,可在病房、走廊等处走动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切勿过度。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术后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d疼痛程度。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满分10分,0分为无疼痛,1~4分为轻度疼痛,5~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5]。(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合并尿路感染、胆漏、肠梗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生活质量。术后1个月利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从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心理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总体健康(GH)和生命活力(VT)共8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结直肠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式,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最具代表性,且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微创优势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另外还具有应激反应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器官的恢复。但手术创伤会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5]。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能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和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加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辅助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术前。①首先介绍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并进行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针对患者疾病特征和心理情绪,给予心理疏导,能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②术前缩短禁食时间、能量补充、未实施肠道准备及清洗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血糖和体力不支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手术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未常规放置胃管和腹腔镜引流管,手术开始前再放置导尿管,能保证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并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2)术中。切口下注射镇痛药物能有效保持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温措施能有效避免切口感染,降低出血风险,降低机体分解代谢能力,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术中严格控制补液量既能避免低血容量所致的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也能减轻心肺负担,减少肠黏膜水肿、尿潴留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按时给予患者镇痛和镇吐药物,可减轻围术期有害刺激,降低外周和中枢疼痛敏化,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和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减少肺部感染、恶心、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尽早进食、下床活动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麻痹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促进肠胃功能快速恢复,加速患者康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不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减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灵彬,李辉章,王悠清,等.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9):701-706.

[2]王宇,李燕,王承志,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1):1749-1751.

[3]宋美璇,严莲,李飞,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5):107-111.

[4]王红,马克骥,赵丽丽.优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108-111.

[5]黄凌,王真,李海春.全面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75-78.

结直肠范文篇7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创技术;腹腔镜;优质护理;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结直肠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病死率仅次于肺炎,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该疾病患者,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速度慢,患者接受度往往较低。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且该术式所需费用低、术后恢复期短、创伤小,备受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患者对于与手术相适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借助反复充放气促进循环压力的形成,能够对血液流动起推动作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症状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信封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9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9~78岁,平均(53.16±3.76)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7~80岁,平均(53.23±3.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结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指南》[2]中关于结直肠肿瘤的诊断标准;治疗依从性良好;无放化疗史;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情绪不稳定或严重精神疾病;中途转院治疗;妊娠及哺乳期。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帮助其熟悉医院环境及主治医师,降低因环境陌生造成的紧张和排斥情绪;因病情较为严重,且经济压力较大,多数患者存在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着重讲述遵医嘱的重要性以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康复信心;对患者实施营养护理,评估其营养状况,据此予以针对性饮食干预,嘱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进食困难的患者则遵医嘱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2)术中护理:将手术室温度与湿度调整至合适范围,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则立即通知手术医师;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医师传递结肠镜(OLYMPUS公司,型号CFTYPEH260),协助手术医师使用结肠镜进行手术,在手术完毕后清点器械并核对记录。(3)术后护理:对术后输液剂量和速度进行精准把控,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高碳酸血症的出现;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但需注意避免压迫伤口,防止术后疼痛加剧,待病情平稳后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嘱其遵医嘱饮食,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术后1d开展,选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型号LGT-2200F型,粤械注准20192090194),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下肢均抬高10°左右,将双下肢置于套筒中,拉上拉链,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则设置压力,压力值首次治疗通常调整为60mmHg(1mmHg=0.133kPa),如果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则每日增加10mmHg,增加至120mmHg停止,30min/次,2次/d,共干预7d。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2)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以及肠梗阻等。(3)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为十分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以及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结直肠肿瘤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据报道,2018年结直肠癌全球发病人数约为200万,其中病死人数高达90万[3]。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以及大肠炎性病变等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该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攀升态势[4]。临床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近年来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成为结直肠肿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期短等优势,备受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青睐,但由于各方原因,术后并发症仍存在[5]。随着新型护理模式探索力度的加强,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优质护理不仅仅局限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还要通过心理护理等干预方法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质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原因为,优质护理干预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层面进行阶段性护理,其中心理护理、环境护理、营养护理、健康知识教育、术前准备护理、康复护理等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下,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加快术后康复速度。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够按照患者的实际压力需求调整压力值,维持充盈的状态,排除压力后再反复循环,能够防止凝血因子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还能减轻血液瘀积,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起积极影响。总之,对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顾纪明,蒋晖,金留根,等.改良腹腔镜下Miles术切除肛管直肠环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6):674-6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7(14):56-61.

[3]杨凌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64,70.

[4]陈明干,丁新德,章波,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和miR-92水平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2):28-31.

结直肠范文篇8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焦虑;抑郁

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护理学、疼痛控制及先进的外科学技术,加速手术患者早期康复,使患者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1],即称为快速康复理念。医护一体化是指医护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的良性团队工作模式,医、护、患之间又达成了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信任机制,对于有效改善患者术前、术后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家医院已经陆续开展对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研究,并且认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医护合作小组协同化,医护的科研水平提高及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控制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3]。我院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②年龄18~70岁;③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无智力及认知障碍。排除标准:①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不能继续手术的患者;②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者;③手术后不配合的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8.19±10.23)岁;文化水平:中学以下33例,大专以上15例。研究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9.53±11.45)岁;文化水平:中学以下32例,大专以上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护士接诊患者,给予入院宣教,医生询问病史,下达医嘱;患者住院期间,医生按自己的时间查房,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前1d晚上给予清洁灌肠,22∶00后禁饮食,手术当日晨留置胃管及尿管;术中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后常规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进食流质饮食。护士不参加医生的查房及术前讨论,医护之间沟通较少,但护士熟悉患者病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即由固定的医生(1名主任医生、1名主治医生、1名住院医生)和护士(1~2名N3岗护士、2名N2岗护士、2名N1岗护士、1名N0岗护士)成立一个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小组,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由小组内的医生护士一同接待,讲解入院宣教及各类检查的注意事项等;每天早晨固定的时间,医生与护士一起查房,护士参与术前讨论,如患者需做造口,医生与护士于术前1d去床旁定位;术后医生与护士每天一同查看患者,有问题及时沟通。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术前医生护士一起查房时,医生负责讲解诊疗计划,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护士则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如术前1d,医生告知患者明日手术,讲解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护士则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如手术前1d的晚上患者需口服400mL浓度为12.5%的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服用盐水),术晨4∶00禁水等;术后注意事项的简单描述,如何时咳痰、如何下床活动等。使患者在手术前明白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好心理准备,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2)术中。术中麻醉后置导尿管,但是不置胃管(术前也不置),手术室提前调好温湿度(温度24~26℃,湿度45%~55%),术中尽量避免患者裸露躯体,用保温毯或保温被保暖;手术尽量采用微创手术,术中腹腔冲洗液和所输注的液体均加温后使用,增加患者舒适度,避免低体温。(3)术后。医生护士一起查房,医生告知患者治疗方法,护士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如医生告知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护士则给予具体的指导。具体的快速康复措施为,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可以更换体位,护士教给患者渐进性起床的方法,如起床三部曲:躺30s,坐30s,站30s等;术后第1天即可饮水,排气后进流质饮食;导尿管视患者恢复情况于术后第1~5天拔除;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医护配合执行快速康复的具体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另外,术后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镇痛,除了平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外,患者在下床活动或咳嗽前,均可采用镇痛泵减轻疼痛的症状,使患者在舒适中顺利康复。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d、出院前1d的焦虑、抑郁程度。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况,该量表共20个条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每个条目反应一个焦虑有关症状。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最后汇总每个条目得分换算成标准总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为基本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4]。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情况,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最后汇总每个条目得分换算成标准总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5]。②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3、5天的14∶00,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评分为1~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随访样本流失情况分析。在随访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转院治疗1例,手术后不配合失访1例,对照组有效患者为46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1例,研究组有效患者46例。2.2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d、出院前1d的SAS、SDS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d、出院前1d,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疼痛评分比较。术后第1、3、5天,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4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3)。

3讨论

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健康教育,各项检查指导,明确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研究组患者的每一个检查,每一项治疗措施,医生都告知了患者,护士随后给予了解释与相关健康宣教,这样患者既能明白做什么,又可以知道如何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和谐了医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这与徐梅[6]的研究一致,但效果更加明显。静脉用自控镇痛泵(PCA泵)在持续给药的基础上,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程度或在出现爆发痛时按压泵上的自控按钮(PCA键),通过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设定剂量的药物,既可达到不同患者、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7],同时避免了药物过量导致的并发症。本研究镇痛采用自控镇痛泵止痛,同时督促患者尽早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即可饮水、下床活动,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术后传统的护理方法禁饮食时间较长,极易引起身体内的水电解质发生失衡,提高了麻醉过程中的风险性[8]。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术中置尿管等措施,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可缩短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这与汪少华等[9]的研究一致。同时,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升高,和谐了医生、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与医护一起查房,密切合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举例,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医师告知患者可以下床时,责任护士不知晓,没有告知患者具体下床活动方法,导致患者因缺乏具体下床方法而放弃下床。而本研究中,医生护士一起查房,医师告知患者下床时,护士陪同查房,随后会给予患者个体化的下床活动指导,确保患者顺利安全的进行下床活动。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可以很好地降低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程度,缩短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加快了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节省了住院费用,和谐了医、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但本研究只是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疼痛、肠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干预效果还需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在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将延长研究的随访周期,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远期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价,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马雪玲,王玉珏.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现状和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63-1465.

[2]CAROD-ARTALFJ,EGIDOJA.Qualityoflifeafterstroke:theim-portanceofagoodrecovery[J].CerebrovascDis,2009,27(Suppl1):204-214.

[3]马莉,宁宁,刘玲,等.综合医院开展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调查[J].华西医学,2012,27(11):1711-1712.

[4]苏茜,王维利.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69-872.

[5]宋江艳,王维利,李惠萍.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术后化疗伴发抑郁情绪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82-985.

[6]徐梅.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53(3):493-495.

[7]李永翠,任炳娟,李莉.鞘内埋入式输注系统联合自控镇痛泵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84-85.

[8]廖淑梅,路星辰,熊雁,等.损害控制在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13):1840-1842.

结直肠范文篇9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室护理;应激反应;胃肠道功能;并发症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易引起患者多种生理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2-3]。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通过优化围术期多项护理措施,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4]。本文观察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5];首发结肠癌或直肠癌;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接受放、化疗等其他治疗者;有腹部手术史者;伴有代谢性疾病、其他胃肠功能疾病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K20168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1岁,平均(64.69±4.17)岁;病程2~7个月,平均(5.14±0.33)个月;结肠癌14例,直肠癌16例;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3岁,平均(65.42±4.28)岁;病程1~6个月,平均(5.03±0.47)个月;结肠癌17例,直肠癌13例;Ⅰ期11例,Ⅱ期9例,Ⅲ期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案及预期效果,配合心理疏导,完善术前检查。术前3d半流质饮食,术前1d流质饮食,术前12h禁食,6h禁饮,常规留置胃管。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肛门排气后进食流食,术后3~4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成立ERAS护理小组,由1名麻醉师和4名手术室护士组成。(1)术前。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禁食与禁饮工作,术前1d进食流食,术前6h禁食,4h禁饮,术前2h嘱患者口服400mL10%葡萄糖溶液;向患者提供一对一健康知识讲解,介绍手术流程、预期效果和配合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不常规留置胃管。(2)术中。做好患者术中保温护理,温水冲洗腹腔,输注液体均加温至37℃,棉被遮盖非术区,手术台铺垫保温毯,术中纱布经温盐水浸泡后使用,将患者中心体温维持在36℃及以上;手术结束前30min提前设置病房温度为28℃,病床铺好保温毯。(3)术后。术后4h进饮少量温水,未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术后6h进食流食,肛门通气后恢复半流质饮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若患者可耐受,可使用音乐疗法、看电视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若疼痛较重,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麻醉清醒6h后协助患者于床上翻身,12h后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如坐起、伸直、屈膝等,10min/次,2次/d;根据恢复情况逐渐下床活动,从扶床站立、借助拐杖步行逐渐到独立行走、上下楼梯等,15min/次,2次/d,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延长活动时间。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应激指标水平。术前、术中使用生命体征监护仪(深圳市纽泰克电子有限公司)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2)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水平,包括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3)比较两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应激指标水平比较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因长期受疾病困扰、担心手术风险而出现心理波动,加之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降低机体耐受程度,不利于手术的实施,从而影响预后[6-7]。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考虑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通过优化术前禁食、健康教育等围术期护理措施,以完善手术室护理流程,从而更好的促进手术顺利实施[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予以患者床旁一对一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害怕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加重生理应激,利于维持术中血压、心率平稳。同时将患者禁食时间缩短至术前6h,术前2h进饮碳水化合物,预防机体血糖下降而导致的胰岛素水平升高,避免代谢性应激反应。术中保温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部分,患者受麻醉、环境、输入液体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体温下降情况,导致术中应激反应,并增加寒战、感染风险,对患者术后康复尤为不利[9]。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通过加温冲洗液、纱布温水浸泡等措施预防患者体温下降,避免低体温损伤免疫系统,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进一步稳定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术后早期进食能够为患者补充营养,纠正机体负氮平衡与电解质紊乱;同时食物对胃、食管、咽的机械刺激还可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0]。综上所述,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降低术中应激指标水平和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吴晓丹,张丽娟,覃惠英,等.结直肠癌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9):661-665.

[2]史益凡,林春燕,鲍传庆,等.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6):766-769.

[3]李秀婷,李政玲.强化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5):1701-1703.

[4]孙叶飞,张敬浩,周禹晗.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9):848-85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4):241-258.

[6]刘文霞.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246-247.

[7]郭淑玲.结直肠癌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与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84-2886.

[8]余泽炎,韦瑞丽,王月,等.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3):303-306.

[9]高向东,黄彬,沈烨,等.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25(4):228-233.

结直肠范文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能耐受手术。排除传染类疾病、血液疾病及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3.39±3.69)岁。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50~70岁,平均(63.25±3.5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室后核实患者基本资料、体位摆放、监测生命体征、术中配合等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具体如下:(1)术前访视。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将手术室的工作流程、手术步骤、麻醉方式及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对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的患者,应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等。(2)手术室术前准备。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其必要的安慰、鼓励及支持;检查患者术区备皮是否符合手术要求,核实患者术前饮食、用药、灌肠情况;术前检查CO2是否充足,并按顺序摆放好各手术相关仪器及器械,各项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以确保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清洁、无菌;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40%~60%,为患者营造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3)手术室术中护理。协助麻醉医师做好气管插管、穿刺等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保持其膝关节弯曲90°~110°、髋关节外展小于90°,同时放低脚架,避免肌肉牵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系统各设备的使用及调节方法,尽可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应及时清洁患者的皮肤,同时粘贴引流管及尿管标识,摆放好引流管及引流袋,患者转运过程中避免引流管脱落。(4)手术室术后护理。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情况,以减少其不良情绪;术后做好手术器械的清点工作,待患者离开手术室后,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洁工作并做好养护记录。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1.13±12.37)、(353.28±19.49)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2.56±1.65)、(34.38±3.93)h,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术式,良好的手术效果除了要求手术医师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外,良好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也非常重要。而常规的手术护理内容比较单一,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护理效果一般[3]。本文采用优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分别从术前访视,手术室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术前访视,在了解患者基本病情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减少了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的影响;通过术前准备及手术室各环节相关护理,有效规范了护理的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欣荣,李新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98,2000.

[2]乔湍.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0):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