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2:01:20

国力范文篇1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1)02-0009-03

综合国力是指国家综合其人力、物力、财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对外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不仅处处受制于别人,而且很难在国际社会中立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核心,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对综合国力的认识和实现方法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认真研究、比较、学习、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必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和继承性

第一,、邓小平都把经济实力作为国家昌盛的物质基础,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早在战争年代,就十分重视经济的物质作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就把“有足够经济力”同其他政治、军事、地理条件等一并作为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央苏区斗争期间,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争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1]解放战争初期,又带领全党把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迅速转变为适应解放战争环境的经济政策。由于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使我们有了迅速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的牢固的物质基础。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他告诫我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人民的福利,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在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完成三大改造,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敏锐地察觉到苏联经济模式带来的弊端,决心另辟新径,带领全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他深感经济不发达,国家实力上不去,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瞧不起,社会主义国家也拒绝技术交流,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从中国的实际中探索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我们取得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的经济思想,我们就无以建立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偏离了经济中心的轨道,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艰难地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也缓慢地提高。

邓小平吸取了的经验教训,牢牢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多次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他告诫我们: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环节不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既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5]在邓小平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不仅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变,而且提出了实现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同时,实现了经济模式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分析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发展变化和强权政治逞凶称霸的国际现状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6]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抓住了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仅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高,而且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地发挥出来。

第二,、邓小平都认识到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一向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是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是衡量任何政策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首先看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设起来,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8]因此,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9]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更加鲜明地提出“我们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技术革命”的观点。他认为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一定会“使社会主义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0]因此他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独立自主地干技术革命,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更坚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搞技术革命,发展自己的科学和技术的决心。他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在的重视和战略指导下,我国许多尖端技术从无到有地创立起来,不仅开拓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而且奠定了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始终片面地注重解放生产力,始终未能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并从理论上形成完整的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注意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但他更注意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注意阶级斗争对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试图以阶级斗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因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严重后果。

邓小平则非常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科学体制的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但邓小平更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裕、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11]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后,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12]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13]

同时,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重大突破。他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巨大的作用。”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及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的深刻变化,邓小平提出了超越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予以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现实告诉我们,当今世界是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高科技发展已成为各国展开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邓小平告诫我们,人类进步一日千里:“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14]而科技的提高关键是人才的培养。邓小平多次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5]“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6]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有些领域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大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邓小平都认识到军事和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中直接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建国后,始终坚持“国防不可不有”的思想。在强调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加强我国国防建设,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他坚信: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利,国家的富强。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亲自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成立国防研究小组,明确提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要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现代化国防,并且开始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17]他告诫全党,在当今世界,如果我们不受别人欺负,就不能不有原子弹;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国防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还指出,只有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遏制霸权主义,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为了保卫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建设现代化的国防,不仅要有更多更好的常规武器,还必须拥有原子能时代的尖端武器。”“加强国防建设的一个可靠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经济建设发展得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后,国防战略思想有了转变,不仅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反霸统一战线理论,而且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使我们始终处于战争的高度警觉之中,国防和经济建设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三个世界”理论成为晚年国际战略思想的支柱。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纵观世界格局变化,对战争与和平的前景作了新的预测,突破了我们长期坚持的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提出了战争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他提出:“这个论断,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就能够安心地搞建设,把我们的重点转到建设上来。没有这个论断,一天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不可能安心地搞建设,更不可能搞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方向。”为了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邓小平果断作出了军队和国防建设要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的决定,指出,军队有自己的责任,决不能妨碍国家经济建设,只有站在这一高度,国防才会发展,综合国力才会增强。他主张国防和军队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也要利用其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使军队、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邓小平认为,国防建设是综合国力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只有处理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才能使综合国力得到整体提高。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国防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在保卫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邓小平实现综合国力提高的途径的不同点和超越性

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一直是、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他们对实现国家综合国力提高途径的认识也不同,具体体现在:

第一,以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邓小平则注重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先导因素。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背景,历来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力量的作用。建国后,作为人民的领袖,深为中国落后的状况感到焦虑不安。在看来,中国地大人多,应该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时期是太少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感到必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加快中国的经济建设。“”、“”运动兴起后,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巨大的热情而感到兴奋不已。他认为生产关系越先进,生产力发展速度也就越快,甚至认为依靠先进的思想和革命的热情,可以在短时间里迅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严重的挫折面前,意识到自己太注重生产关系方面,而对制度方面和生产力方面则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后,虽然强调要多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放弃群众运动,甚至把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混淆在一起,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

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抓住时展的特征,在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同时,更注重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提高生产力当作全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来,并总结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而且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作用,科学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992年他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快一点,头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学和教育,才能使我国经济腾飞,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才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以政治挂帅推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邓小平则主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才会促进国力的增强。邓小平曾说过:“1957年以前,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1957年反右倾以后错误越来越多了。”[18]可以说的错误集中表现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1957年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错误估计了形势,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仅推翻党在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正确论断,而且把阶级斗争同党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认为阶级斗争可以推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致使经济建设让位于阶级斗争。甚至在时期,也期待着“先进的政治思想之花,结出丰硕的经济建设之果。”使政治挂帅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不仅使我国综合国力衰退,而且给党和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鉴于“”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果断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反复强调,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重要的条件。”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不能干扰他、冲击它。邓小平在强调物质文明起第一作用的同时,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能忽视,他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但是,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邓小平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十年动乱所带来的最大的恶果,反复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否则,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就会丧失明确的方向。在邓小平这一理论指导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力度,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在协调中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也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中稳步提高。

、邓小平的追求是共同的,但由于时代不同,他们的指导思想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结局也不同。我们没有权利苛求前人,但我们有权利珍惜今天。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

[2][3][7]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1081,1079.

[4][5][6][12][13][14][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64,354,157,141,279,120.

[8][9]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9,717.

国力范文篇2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节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第六节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力范文篇3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节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第六节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力范文篇4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第五节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第六节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力范文篇5

再看看我们身边,开行贷款的项目又很小,单笔贷款金额小至3000元,客户涉及社区小商店、下岗再就业者、农村养殖户。

巨大的反差,悄然的变化,体现了开行面对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在信贷策略上的适度调整,体现了开行做大项目增强国力,做小项目改善民生的办行宗旨,映衬出开行近年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

始终关注融资瓶颈,大项目富国,小项目富民

开行成立于1994年,当时我国基础设施等领域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煤电油运十分紧缺。此后13年,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简称“两基一支”)领域的主力银行,开行一直是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助推器,助力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上千亿元,仅一期工程贷款就需488亿元,单独靠哪一家银行都力不能及。2004年,开行牵头组建我国最大的银团贷款,自身也承担了200多亿元贷款,为工程提供了关键性的资金支持。明年,“南来之水”就将为北京奥运会带来新的滋润。

苏州工业园,是我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最大的合作项目,建设初期曾因资金缺乏而进展缓慢。2000年,开行从园区的金鸡湖清淤工程入手,承诺贷款5亿元,启动对园区的支持。当时很多人奇怪,“开行不修公路,不建厂房,为何将大把钞票扔进水里挖淤泥?”如今,金鸡湖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园区环境大为改善,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生领域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迫切需要融资支持。从2003年起,开行在支持大项目的同时,渐渐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节能减排环保等因资金匮乏而发展滞后的薄弱环节。

对于这种战略调整,最初开行员工不理解。部分员工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没必要介入;还有些员工认为,开行的日子很好过,没必要做费力又繁琐的小项目。

但开行决策层看得更远:金融既要为社会发展“锦上添花”,支持成熟领域,更要“雪中送炭”,大力支持社会瓶颈领域发展,帮助政府解决难点热点问题。行长陈元说,大项目富国,小项目富民,大小项目兼顾,是开行“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所在,也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那些长期得不到融资支持的社会弱势群体,是开行支持的重点之一。

对于家住成都武侯区的陈汝君来说,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以往都红火。“从开行拿到两万元贷款,办起了冰糖葫芦小店,已经开始赚钱了。”陈汝君喜滋滋地说。

像陈汝君一样喜悦的,在成都市有580户。这些下岗工人创办的社区微型企业,得到开行发放的总计约4000万元小额贷款,重新走上了创业之路。

燃起希望的,还有数十万寒门学子。始于199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经过几年运作,由于不良率居高不下,令不少经办银行止步不前。2004年,开行开始在河南省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随后又陆续在山西、青海、内蒙古、吉林、广东等多个省和自治区开展此项业务,累计发放贷款17亿元,覆盖276所高校,支持36万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就学。

长期处于“贷款难”窘境的中小企业,如今成了开行各家分行的座上宾。自2003年以来,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395亿多元,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18.1万家,创造就业岗位85万个。开行还鼎力支持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贷款103亿元,累计发放218亿元,预计建成91万套廉租廉价住房,总面积达5450万平方米,惠及399万低收入人群。

统计显示,开行发放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低收入家庭住房等贷款,占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0%,且资产质量良好。目前,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助学贷款的不良率几乎为零。开行员工也由不理解转变为全力以赴投入。

从专注大项目,到大小兼顾,开行不断调整信贷投向,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合拍。

创新融资机制,为“贫血”领域培育“造血”机能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我国诸多瓶颈领域因资金短缺而“贫血”。其重要原因在于,这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低,信用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形成不良贷款。

开行在实践中认识到,现有国情下,只有创新融资机制,将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与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整合各种资源,提升信用水平,才能为“贫血”领域培育“造血”机能。

联手政府,化解风险,融通资金,是开行独创的做法。南京秦淮河改造工程即为一例。开行与南京市政府合作,由市场化的公司作为借款人,将公共设施中供水、供热、供电等有较充足现金流的项目,与城市道路、污水治理等无直接现金流的项目都整合进公司。开行对上述项目统一评审和管理,公司统一负责贷款的借、用、还,责权利清晰,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使这个看似无法运作的项目顺利完工,让南京人重新感受到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民主审贷,是开行在民生领域放贷的创举。开行评审三局局长王敬东介绍,民生领域大多是小项目,普遍存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控制风险的问题。就一家企业来讲,银行了解的信息一般没有与之频繁打交道的合作方或同行了解的多。在一个村子里,谁有信用谁没信用,村长最清楚。开行就把村长、同行等人组织起来,通过他们所了解的信息进行贷款决策,建立民主审贷机制。

今年6月的一个下午,湖南汨罗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议室,开行信贷员和协会几名会员正在讨论审议汨罗72户废品回收户小额贷款项目。好几次大家因为能否向某一户贷款、贷多少款而争得面红耳赤。

“自己给自己放贷,如果违约,受损的将是整个行业。这种全新的放贷方式,给了借款人硬约束。”汨罗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杨兴发说。类似汨罗的贷款民主审议制,辅以配套的公示制、回避制、联保制、联合监督、贷后公众监督机制等方法,将风险降低到最低,也使长期得不到贷款支持的个体从业者和小企业如沐春风。

为了真正将这套民主审贷机制建立起来,开行去年共下派全行10%共计448名员工到县域工作,上门提供金融服务,了解地方融资需求,推动当地开发县域经济项目。今年下半年下派员工增加到852人,全年力争覆盖全国2200多个县(市),全面推动县域贷款难题的解决。

借助社会力量,没有路就架桥,开行在解决助贷难题时独辟蹊径。助学贷款难放,因为银行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目前没有收入、今后去向不定的学生,确实成本高、风险大。开行在银行和学生之间找到的桥是高校和教贷中心。为了调动“桥梁”的积极性,开行提出全新的奖励约束机制,把本应自己所得的违约补偿金拿出来,专户管理。当贷款违约额低于补偿金时,对高校及教贷中心予以奖励;当贷款违约数额高于补偿金时,不足部分由开行、教贷中心与高校按约定比例分担。这样,高校既是助贷的受益者也是风险责任的承担者,受助学生既是助贷的扶助对象也是信用建设的载体,难题迎刃而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价说,开行的做法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一套好的机制可以让一些长期得不到融资支持的领域,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

依靠国家信用,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开行的融资支持下,一批批重点建设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薄弱环节显露生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开行的主要经营指标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开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998年初的32.63%降至今年6月底的0.68%,连续19个季度低于2%,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开行连续8年聘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均获得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去年12月,开行在我国国有银行中率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全面履行金融的社会责任。

开行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虽看似无形,却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开行在“两基一支”领域的融资实践,开创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技术和融资机制,非常值得借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金农教授说:“了解开行之后,我改变了自己对政策性银行的看法。开行创新的融资机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国力范文篇6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引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台商投资洽谈会”“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各项活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二、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又反过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卫生未能达到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要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讲道德、知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间和谐友好的新风气。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香港的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国力范文篇7

日本人中国观的前三次变迁日本对中国的正式外交始于公元607年。本来日本基本上是被纳入到“华夷秩序”的朝贡体系之中的。但到了隋朝,日本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并对隋唐视其为东夷小国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想与中国平起平坐。唐朝衰落后,日本也于894年终止派遣遣唐使。日本人对华认识的这种变化可视为其中国观的第一次变迁。

10世纪后,中日之间的正式外交中断。进入室町时代(1338—1573年),特别是到了足利义满时期,日本对亚洲以及中国的认识才发生划时代的变化。1373年明朝使节团被派往京都,足利幕府与中国重开外交。明朝永乐皇帝授予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日本国王”称号,日本又被重新纳入到东亚国际秩序之中,返回了“中华文明圈”。这是日本人中国观的第二次变迁。

进入15—16世纪,随着以葡萄牙为首的西方势力向东方渗透,日本的对外认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16世纪末,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专题,图库)、觊觎明王朝,并在对女族钳制的过程中形成了日本大陆政策的雏形。德川家康改变了丰臣秀吉的锁国外交路线,实行了比较积极的对外政策,但拒绝接受中国皇帝册封。不过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亚洲的“主体性”还没有从根本上遭到西方破坏,华夷秩序仍是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19世纪中叶以后,华夷秩序受到西方列强挑战,东亚原有的国际秩序面临新的整合。1871年中日修好条约的签订,终于使日本天皇与大清皇帝处于平等地位。这是日本开国以来所签订的惟一的平等条约。但日本并未照此与周边国家、民族建立起对等关系,而是选择了“扩张国权”(对外侵略)的道路。日本的“攘夷”与扩张国权是同时进行的。“攘夷”要求与亚洲各国联合,扩张国权又导致对亚洲的侵略。甲午战争中大清国的失败,使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第三次大的变迁,他们开始蔑视中国,视中国为“半野蛮国家”和“亚细亚之恶友”。

二战后日本进一步脱离亚洲

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日本人又重新把中国看成“亚洲大陆的强国”,但很快这种中国观便发生变化。因为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经济实现了腾飞,而中国却经历了政治和文化上的动荡。日本人的亚洲观与中国观又恢复到近代的原点。20世纪80年代,长谷川庆太郎写了一本书叫《别了!亚洲》。在书中他谈到:“一直到明治维新,中国都被当作‘圣人君子之国’。孔孟之学即儒学奠定了日本政治思想史的基础”,“对于日本人来说,无论从哪方面讲,亚洲都是一个关系很近的地区……但这已成为历史。因为在战后40年里,日本与日本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亚洲在这40年里却未发生什么变化。结果,日本与日本人决定性地离开了亚洲。”长谷川认为,日本人的意识与日本周边亚洲人的意识之间,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共同要素。“日本不属于亚洲,日本人也不是亚洲人。日本是耸立在亚洲这个巨大的垃圾堆里的一栋超现代的高层建筑”。他的话很容易让人想起福泽谕吉撰写的《脱亚论》。

从历史上看,中国过于衰弱,日本就会面临危机;中国强大以后,日本似乎又有一种失落感。所以,在日本国内往往会出现一种自相矛盾的中国观,既有对中国强大后市场需求的渴望,又存在着“中国威胁论”的思潮。与此同时,日本国内也不乏态度严谨的学者,他们主张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对华观。1961年,著名学者竹内好在他的《作为方法的亚洲》一书中主张把亚洲作为对象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沟口雄三教授又对研究中国提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框架。他认为,研究的目的不能限于中国以及解构中国学,而是要把中国作为亚洲来解读,并试图用中国这副眼镜看西方。几十年来,一大批严肃的学者及友好人士对中国脚踏实地的研究以及实事求是的观察,为日本人中国观的第四次大变迁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日本人中国观的新特点

2002年11月,小泉内阁“对外关系课题组”向首相提交了《21世纪日本外交的基本战略———新时代、新理想、新外交》报告书。该报告书所显示的日本人的国际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全球化;二,军事力量的显著发展与强化;三,中国经济的快速扩张。课题组得出结论说,这种变化对日本及亚洲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威胁。该报告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加大了对中国问题关注的力度,且不惜笔墨在地区性课题以及附加报告书部分突出了对中国的看法与评价。

笔者将该报告书看作是即将到来的日本人中国观第四次大变迁的信号,它体现出21世纪日本人中国观变化的新特点:

一、重新定位中国以及中日关系。报告书认为,“中国已成为自鸦片战争以来150年中从未出现过的‘强势中国’”。日本必须面对这个新的事实,而不能用以往的方式处理日中关系。日中关系应是一种“协调与共存”、“竞争与摩擦”的关系,主张不能感情用事,要冷静对待。构筑“敞开心扉”、“建设性”的日中关系,就应扩展双方的共同点,承认双方的差异。公务员之家:

二、否定经济上的“中国威胁论“。报告书指出,与其说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不如说是一个机遇。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中国才能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带来丰富的商机。关于日本经济“空心化”问题,报告书并不认为中国要对此负责,指出“胡乱地强调对中国的受害意识毫无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接受‘健康的中国’,走与中国共存共荣的道路”。

国力范文篇8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氏族公社夏、商、西周王朝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青铜器和铸铁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变迁文学艺术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国共两党的抗战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派的产生和发展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外交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运动化运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学艺术的繁荣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世界三大宗教起源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德意志帝国的形成欧美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十月革命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对立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八国首脑会议欧洲联盟中东问题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资源概况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计划生育政策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贫困问题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国防能力的增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国力范文篇9

从美国与日本的发展历史来看,当美国在战后综合国力增强后,美元逐渐成为世界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处于非常坚挺的状态;日本在70年代综合国力增强后,1985年在美国的压力下,通过了“广场协议”,协议前的日元汇率为240:1。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已整整升值了一倍。

我国学者胡鞍钢和门洪华将国家战略资源分为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政策资源、军事资源、国际资源等8个方面,利用23项指标衡量了中、美、日、印、俄五大国的综合国力。

1998年,毕业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相当于美国的1/3,略高于日本。1980-1998年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崛起的时期,,综合国力增长最为迅速,年变化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10倍。但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来已近10年未作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要求人民币汇率要与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相适应,做出相应调整。

3、相对利率水平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

,论文我国企业外汇交易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比较中美两国的利率水平,自1996年至2002年3月止,中国连续八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由7.47%降至1.548%,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5%降至1.75%,贴现率由4%降至1.25%,创下1961年以来的新低。根据短期均衡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说可知,当人民币的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时,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将上升、远期汇率将下跌。因此从理论上来说,1996年到2001年,人民币一直面临贬值的预期,但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保持稳中有升趋势。究其原因,从我国的经济体制看,尚缺乏利率平价成立所需的:有弹性的利率,开放的资本市场,较松的资本管制,货币的完全可兑换性等基本条件。而且,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主要停留在商品市场层次上。外资的流入以直接投资为主,投机资本往往以贸易结汇的形式混入。利率平价对汇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只能通过商品市场体现,国际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混淆,论文,因此,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影响。即使利率平价发挥作用,由于人民币与美元利率几近无差,所以短期内其不影响汇率变动。

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同时,,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开展国际招投标情况和问题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5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提高0.25个百分点,从3%提高到3.25%,学位论文会计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兴趣调查与解决路径。这是美联储自去年6月以来连续第9次以相同幅度提息。

由上可知,从相对利率水平来看,由于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按照利率平价理论,人民币远期应该有升值的压力。

4、外来经济压力的加剧

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大体是2.6%,但是2001年降到历史最低点1.1%,2002年提高到1.7%,其中美国2001年是0.5%。西欧、日本、美国的经济都处于低迷状态,论文,通货紧缩在全球范围内出现。

,;2002年以来,日本等少数国家开始在国际社会散布&ldquo,论文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与探索;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2003年,这种论调进一步升格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为: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盯住美元,可能会破坏中国国内货币体系的功能,并在中国引发通货膨胀。到2005年,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基于国内经济之需要,或迫于国内政治压力,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或径直要求人民币升值。

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论文写作以竞赛推进数学建模课程化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公务员之家

国力范文篇10

一、“单极”还是“多极”

当今世界是美国“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还是“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国际政治格局的定义。国际政治格局指国际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结构状态。国际政治力量不仅具有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行为能力,而且这种行为能力能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影响,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

二战结束后,强权政治思想仍根深蒂固。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实力具有新的涵义。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由其所拥有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综合国力来共同决定。2006年1月5日,中国社科院颁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公布了世界主要大国的综合实力预测结果:

上图显示出:美国几乎各项指标遥遥领先,综合国力排在第一;老牌欧洲强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紧随其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军,中国位列第六;后面依次是日本、加拿大、韩国与印度。虽然综合国力的评判方式有很多种,但美国的绝对优势都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很多学者把当今的国际格局描述为美国主导的多极化趋势下的单极世界。

“一超多强”格局承认了美国拥有比其他大国更强的实力,却揭示不出美其他大国与美国的差距。上表明显显示美国的综合国力远高于排第二的英国。按照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的区分,“一极”、“两极”、或者“多极”的国际格局是依据一个国际体系中综合国力占有第二位的大国是否能够对最强大的国家构成有效制衡。若第二位的大国无法构成有效制衡,“一极”体系就形成了。若具有相互制衡能力,那么就是“两极”或者“多极”体系。

二、作为独立变量的国际机制

在沃尔兹的国际体系架构中,国际体系中各国因为追求各自安全引起他国恐惧,进而产生“安全困境”,埋下战争的隐患。总结历史经验,沃尔兹得出结论的结论是“控制国际冲突和战争的最佳体系是两极体系”。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强使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开始成为主流理论。

“相互依赖”指“行为体之间存在高昂代价影响的互惠情境”,“交往的每一方都需付出受此制约这一代价。”与传统的国际权势政治不同,“在相互依赖关系中,主要角色不仅有强国,还有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它们在国际体制框架内开展政策协调和合作。新自由制度者指出“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仅仅重视国际机制的供应,认为权力愈集中,国际机制的供应愈多,……,基欧汉发展出国际机制的需求理论,即认为国际机制不仅是霸权国供应的产物,也是顺应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二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被广泛接受。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由于共同的反苏利益,相互依赖程度高。为了加强共识美国创立了相应的国际机制。霸权国与国际机制的结合,使“霸权本身降低了不确定性及交易成本。”一方面,国际机制确保美国行为的合法性,霸权国并非一味要求盟国的遵从,自己也做出相应修正;另一方面,国际机制延缓着美国霸权的衰落,成为维持霸权的工具。在美国霸权一度衰落之后,美国主导创设的国际机制依然存在,并创造出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由此可见,国际体制在制约非霸权国的同时也制约着霸权国,在给霸权国提供利益的同时也服务了非霸权国。在全球化日益流行的今天,“跨国流动增强”,“相互依赖网络拓宽的趋势”日益凸现。国际机制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也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开放还是封闭

“信息技术革命对20世纪末期世界政治的影响几乎不怎么亚于核武器的问世和发展”,信息技术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如上文谈到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制度一样重要。

时殷弘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七大权势效应,其中一条是“行为体的‘天然权势’资源规模与其权势之间的不对称,即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较小的竞争者能够像较大的竞争者做过、或者在做的那般去竞争’。但我们仍需看到,大国依靠其强大的国力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有实力也有意愿发展自己的信息力。表一也显示了信息力已成为当今学者考量大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时国际传播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文中指出,伴随着80多个国家独立解放的是“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和军事的,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形势倾向于加强某些国家的地位和影响,而使其他许多国家的依赖地位永久化。”

早在1948年,现实主义理论学派创始人摩根索在其成名作《国家间政治》中就描绘了一种名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形式。“我们姑且称作文化帝国主义的,是最微妙的,而且,如果它单凭自己的力量而能获得成功的话,则也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它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文化侵略更是无处不在。所以新技术在给小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总结

历史是连贯的。今天的国际格局既继承了一些根本的原则,也据具体情况有了新发展。“变更和稳定结合在一起,很可能使21世纪(至少是其前半期)成为一个过渡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全球国际体系之基本性质的继续与其重大变化趋势两相并存,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新旧相兼。”研究当今国际格局,研究决定其进程的因素是当今大国想要生存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美]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5版修订版

[2][美]基欧汉著,《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3]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