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陈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0:36:10

古董陈设

古董陈设范文篇1

古董原意为“骨董”,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宣《疑耀》卷五四:“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说:“杂古器物不类为类者,名骨董”骨董或古董成为明清时代普遍的说法,由于古董专供玩赏,清乾隆年间,人们开始称古董为“古玩”即古代文玩的简称。

古代士大夫对古董的收藏和赏玩,应该说早已有之。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唐初薛稷亦好古博雅。但是,将古器物赏玩自觉纳入文人雅趣系列却开始于晚唐,由于这时期的文化风气使人们更注重细腻内向的直观体验。两宋时期,古董的玩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热流。士林领袖欧阳修不遗余力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得书画鼎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卒。”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苏东坡、米芾等一些书画名家也酷嗜文玩金石。苏东坡《书黄州古编钟》《书古铜鼎》等文记述了他对古器的玩赏。米芾“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明清时期,由于考古学的兴起,文人对古董的收藏与鉴赏更有讲究,屠隆《考余事》,高濂《燕居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董其昌《古董十三说》都是对古董收藏和鉴赏的专门论述。古董玩赏关乎文人士大夫性情的静养和人格完善,也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藻清浊的标志,古董在文人生活中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室内陈设的重要内容。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记:“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不移而具”“余如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法书名画,晋帖唐琴,所畜之多,等分宜埒富,时人讥之,余谓博雅好古,尤是文人韵事,风雅之列。”

古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书画、家具、琴剑、灯镜、玉器、瓶炉等,其中书画的装裱形式包括卷轴、册页、横披、扇面、斗方等,书画的材料有绢、纺、帛、宣纸等。家具的形态有床榻,几案、椅凳、橱柜、台桌、屏架等,家具的材料有花梨木、紫檀、鸡翅木、红木、楠木、铁梨木、黄杨木等。瓶炉包括礼器和酒具,瓷器有官窑、哥窑、汝窑、均窑、柴窑、定窑等,青铜器有鼎、彝、尊、、觚、觯、壶、簋等。玉器按质地分有翡翠、和田玉、玛瑙、岫玉、鸡血、青田等,玉器造型有龙螭、鸾凤、避邪、圭璧、环等。古董是个很大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董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现代人把雕花门窗、瓦饰砖雕、民族服装、餐具茶具、雨具玩具等都作为收藏的内容。一些现代作家也大都有收藏的癖好,如鲁迅喜欢收藏汉画像石拓片。沈从文喜欢收藏西南少数民族的漆盒、土家印花布,还有扇套、眼镜盒、香袋等。周作人喜收旧墨锭、旧版书。唐喜收藏旧藏书票。黄永玉喜欢收藏烟斗。他们收藏的原则是“人弃我取,随缘即喜”,所以不会为收藏而劳心伤神,正像一位作家所说:“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他们不但是古董收藏者,也是新古董的发现者。

搜求“古董”首先讲究鉴赏,古董的鉴赏讲究“雅、俗”之分,明清文人在古董品玩上的审美趣味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致上是一致的,这就是在视觉上崇尚“入土年入”因土气浸润而产生古意盎然的色彩,重视器物的朴拙纹饰。凡古者、真者为雅,新者、赝者多俗,稀罕少见者为雅,普通者为俗,天然细润者为雅,粗陋雕凿者为俗,纯净、素色者为雅,复杂、绚丽者为俗,大笔描金字者必俗,至于雕龙镂风、吉祥图案则更被定性为“俗气”。袁中郎《瓶史》中云:“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常见江南人家所藏的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文震亭《长物志》也谈到古董的鉴赏,“三代秦汉人制玉,古雅不凡,土锈血侵最多。”“铜器:鼎彝、觚、尊、敦、鬲最贵;、卣、、觯次之。”“官、哥、汝窑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如此鉴赏趣味,流露出文人高雅脱俗的审美倾向。

明清文人的古董收藏与玩赏,既包括器物真伪的鉴别,也包括古董的陈设艺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古董的陈设:“安器置物,务在纵横得当……他如方园曲直、齐整参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文震亨《长物志》中云:“位置之法,凡见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具冷。”在谈到置瓶炉时,他说:“春冬用铜,夏秋用瓷,堂屋宜大,书房宜小,贵铜瓦,贱金银”,袁枚《随园诗话》中也谈到古董的陈设:“陈设古玩,各有所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暴富儿自夸其富,非宜设而设之,置窬于卧室寝,徒招人笑。”从上面一段文字看,古董陈设有四个原则:其一不可予设规模,要就地权宜,根据环境的具体特点而布置;其二还要与时变化,根据季节物候的变化,不断调换古董的位置或古董的种类,避免出现一种古董生根的陈腐迹象;其三古董的陈设最忌对列排偶、务求疏密连断,参差错落;其四古董陈设宜简不宜繁,否则如暴富儿夸富,一味堆砌罗列,会影响居室中萧疏雅洁的趣味。

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媒体上对收藏知识的宣传普及,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提高了,家家都愿意在家中陈设一些古董以增加室内的书卷气息和文化品位,古董有没有文物价值倒不愿意太计较,只要自己喜欢,有审美价值就行,就像古人所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爱好古董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收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到家具门窗,小到墨腚印石,高雅者如金石书画,钟鼎瓷器,通俗者如泥狗灶马、牙签筷子等等,有的看重其文物价值,有的看重其审美效果。古董种类的增加和室内环境的变化,需要设计师创造出新的与环境相适应的陈设形式,从陈设的角度讲,古董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一类是有文物价值没有观赏价值,或者有观赏价值没有历史价值的。对于第一类最适宜于室内陈设,这些以传统的古董内容居多,如钟鼎瓷器,书画金石。这些内容适宜陈设于古色古香的居室环境中,现代居室多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居室可购置仿古木结构家具与之配套,以求居室整体风格的协调。书画的陈设,要求比较具体,一般大的卷轴画或横披不宜于悬挂现代的方盒空间,除非在大空间的室内,墙面加装木结构的装饰,尺幅度较小的册页或封面,可加镜框,陈设于室内。画面构图形式以装饰造型的工笔画较出效果,如唐代仕女画、宋-

古董陈设范文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古董陈设收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室内设计重要内容的室内陈设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追求精致典雅的生活,一般有收藏古董的癖好,如董其昌《古董十三说》中所言:“人能好古董,即高出于世俗,其胸次自别。”他们一方面喜欢收藏玩赏,一方面又把古董陈设作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有些古董既具悦目的视觉形式,又能显示出室主的文化品位,古董陈设能增强室内环境的书卷气息。

古董原意为“骨董”,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宣《疑耀》卷五四:“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说:“杂古器物不类为类者,名骨董”骨董或古董成为明清时代普遍的说法,由于古董专供玩赏,清乾隆年间,人们开始称古董为“古玩”即古代文玩的简称。

古代士大夫对古董的收藏和赏玩,应该说早已有之。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唐初薛稷亦好古博雅。但是,将古器物赏玩自觉纳入文人雅趣系列却开始于晚唐,由于这时期的文化风气使人们更注重细腻内向的直观体验。两宋时期,古董的玩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热流。士林领袖欧阳修不遗余力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得书画鼎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卒。”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苏东坡、米芾等一些书画名家也酷嗜文玩金石。苏东坡《书黄州古编钟》《书古铜鼎》等文记述了他对古器的玩赏。米芾“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明清时期,由于考古学的兴起,文人对古董的收藏与鉴赏更有讲究,屠隆《考余事》,高濂《燕居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董其昌《古董十三说》都是对古董收藏和鉴赏的专门论述。古董玩赏关乎文人士大夫性情的静养和人格完善,也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藻清浊的标志,古董在文人生活中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室内陈设的重要内容。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记:“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不移而具”“余如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法书名画,晋帖唐琴,所畜之多,等分宜埒富,时人讥之,余谓博雅好古,尤是文人韵事,风雅之列。”

古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书画、家具、琴剑、灯镜、玉器、瓶炉等,其中书画的装裱形式包括卷轴、册页、横披、扇面、斗方等,书画的材料有绢、纺、帛、宣纸等。家具的形态有床榻,几案、椅凳、橱柜、台桌、屏架等,家具的材料有花梨木、紫檀、鸡翅木、红木、楠木、铁梨木、黄杨木等。瓶炉包括礼器和酒具,瓷器有官窑、哥窑、汝窑、均窑、柴窑、定窑等,青铜器有鼎、彝、尊、、觚、觯、壶、簋等。玉器按质地分有翡翠、和田玉、玛瑙、岫玉、鸡血、青田等,玉器造型有龙螭、鸾凤、避邪、圭璧、环等。古董是个很大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董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现代人把雕花门窗、瓦饰砖雕、民族服装、餐具茶具、雨具玩具等都作为收藏的内容。一些现代作家也大都有收藏的癖好,如鲁迅喜欢收藏汉画像石拓片。沈从文喜欢收藏西南少数民族的漆盒、土家印花布,还有扇套、眼镜盒、香袋等。周作人喜收旧墨锭、旧版书。唐喜收藏旧藏书票。黄永玉喜欢收藏烟斗。他们收藏的原则是“人弃我取,随缘即喜”,所以不会为收藏而劳心伤神,正像一位作家所说:“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他们不但是古董收藏者,也是新古董的发现者。

搜求“古董”首先讲究鉴赏,古董的鉴赏讲究“雅、俗”之分,明清文人在古董品玩上的审美趣味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致上是一致的,这就是在视觉上崇尚“入土年入”因土气浸润而产生古意盎然的色彩,重视器物的朴拙纹饰。凡古者、真者为雅,新者、赝者多俗,稀罕少见者为雅,普通者为俗,天然细润者为雅,粗陋雕凿者为俗,纯净、素色者为雅,复杂、绚丽者为俗,大笔描金字者必俗,至于雕龙镂风、吉祥图案则更被定性为“俗气”。袁中郎《瓶史》中云:“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常见江南人家所藏的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文震亭《长物志》也谈到古董的鉴赏,“三代秦汉人制玉,古雅不凡,土锈血侵最多。”“铜器:鼎彝、觚、尊、敦、鬲最贵;、卣、、觯次之。”“官、哥、汝窑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如此鉴赏趣味,流露出文人高雅脱俗的审美倾向。

明清文人的古董收藏与玩赏,既包括器物真伪的鉴别,也包括古董的陈设艺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古董的陈设:“安器置物,务在纵横得当……他如方园曲直、齐整参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文震亨《长物志》中云:“位置之法,凡见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具冷。”在谈到置瓶炉时,他说:“春冬用铜,夏秋用瓷,堂屋宜大,书房宜小,贵铜瓦,贱金银”,袁枚《随园诗话》中也谈到古董的陈设:“陈设古玩,各有所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暴富儿自夸其富,非宜设而设之,置窬于卧室寝,徒招人笑。”从上面一段文字看,古董陈设有四个原则:其一不可予设规模,要就地权宜,根据环境的具体特点而布置;其二还要与时变化,根据季节物候的变化,不断调换古董的位置或古董的种类,避免出现一种古董生根的陈腐迹象;其三古董的陈设最忌对列排偶、务求疏密连断,参差错落;其四古董陈设宜简不宜繁,否则如暴富儿夸富,一味堆砌罗列,会影响居室中萧疏雅洁的趣味。

古董陈设范文篇3

古代士大夫对古董的收藏和赏玩,应该说早已有之。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唐初薛稷亦好古博雅。但是,将古器物赏玩自觉纳入文人雅趣系列却开始于晚唐,由于这时期的文化风气使人们更注重细腻内向的直观体验。两宋时期,古董的玩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热流。士林领袖欧阳修不遗余力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得书画鼎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卒。”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苏东坡、米芾等一些书画名家也酷嗜文玩金石。苏东坡《书黄州古编钟》《书古铜鼎》等文记述了他对古器的玩赏。米芾“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明清时期,由于考古学的兴起,文人对古董的收藏与鉴赏更有讲究,屠隆《考余事》,高濂《燕居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董其昌《古董十三说》都是对古董收藏和鉴赏的专门论述。古董玩赏关乎文人士大夫性情的静养和人格完善,也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藻清浊的标志,古董在文人生活中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室内陈设的重要内容。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记:“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不移而具”“余如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法书名画,晋帖唐琴,所畜之多,等分宜埒富,时人讥之,余谓博雅好古,尤是文人韵事,风雅之列。”

古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书画、家具、琴剑、灯镜、玉器、瓶炉等,其中书画的装裱形式包括卷轴、册页、横披、扇面、斗方等,书画的材料有绢、纺、帛、宣纸等。家具的形态有床榻,几案、椅凳、橱柜、台桌、屏架等,家具的材料有花梨木、紫檀、鸡翅木、红木、楠木、铁梨木、黄杨木等。瓶炉包括礼器和酒具,瓷器有官窑、哥窑、汝窑、均窑、柴窑、定窑等,青铜器有鼎、彝、尊、、觚、觯、壶、簋等。玉器按质地分有翡翠、和田玉、玛瑙、岫玉、鸡血、青田等,玉器造型有龙螭、鸾凤、避邪、圭璧、环等。古董是个很大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董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现代人把雕花门窗、瓦饰砖雕、民族服装、餐具茶具、雨具玩具等都作为收藏的内容。一些现代作家也大都有收藏的癖好,如鲁迅喜欢收藏汉画像石拓片。沈从文喜欢收藏西南少数民族的漆盒、土家印花布,还有扇套、眼镜盒、香袋等。周作人喜收旧墨锭、旧版书。唐喜收藏旧藏书票。黄永玉喜欢收藏烟斗。他们收藏的原则是“人弃我取,随缘即喜”,所以不会为收藏而劳心伤神,正像一位作家所说:“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他们不但是古董收藏者,也是新古董的发现者。

搜求“古董”首先讲究鉴赏,古董的鉴赏讲究“雅、俗”之分,明清文人在古董品玩上的审美趣味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致上是一致的,这就是在视觉上崇尚“入土年入”因土气浸润而产生古意盎然的色彩,重视器物的朴拙纹饰。凡古者、真者为雅,新者、赝者多俗,稀罕少见者为雅,普通者为俗,天然细润者为雅,粗陋雕凿者为俗,纯净、素色者为雅,复杂、绚丽者为俗,大笔描金字者必俗,至于雕龙镂风、吉祥图案则更被定性为“俗气”。袁中郎《瓶史》中云:“贵瓷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常见江南人家所藏的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文震亭《长物志》也谈到古董的鉴赏,“三代秦汉人制玉,古雅不凡,土锈血侵最多。”“铜器:鼎彝、觚、尊、敦、鬲最贵;、卣、、觯次之。”“官、哥、汝窑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如此鉴赏趣味,流露出文人高雅脱俗的审美倾向。

明清文人的古董收藏与玩赏,既包括器物真伪的鉴别,也包括古董的陈设艺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古董的陈设:“安器置物,务在纵横得当……他如方园曲直、齐整参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文震亨《长物志》中云:“位置之法,凡见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具冷。”在谈到置瓶炉时,他说:“春冬用铜,夏秋用瓷,堂屋宜大,书房宜小,贵铜瓦,贱金银”,袁枚《随园诗话》中也谈到古董的陈设:“陈设古玩,各有所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暴富儿自夸其富,非宜设而设之,置窬于卧室寝,徒招人笑。”从上面一段文字看,古董陈设有四个原则:其一不可予设规模,要就地权宜,根据环境的具体特点而布置;其二还要与时变化,根据季节物候的变化,不断调换古董的位置或古董的种类,避免出现一种古董生根的陈腐迹象;其三古董的陈设最忌对列排偶、务求疏密连断,参差错落;其四古董陈设宜简不宜繁,否则如暴富儿夸富,一味堆砌罗列,会影响居室中萧疏雅洁的趣味。

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媒体上对收藏知识的宣传普及,人们(转第127页)(接第111页)的审美水平也提高了,家家都愿意在家中陈设一些古董以增加室内的书卷气息和文化品位,古董有没有文物价值倒不愿意太计较,只要自己喜欢,有审美价值就行,就像古人所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爱好古董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收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到家具门窗,小到墨腚印石,高雅者如金石书画,钟鼎瓷器,通俗者如泥狗灶马、牙签筷子等等,有的看重其文物价值,有的看重其审美效果。古董种类的增加和室内环境的变化,需要设计师创造出新的与环境相适应的陈设形式,从陈设的角度讲,古董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一类是有文物价值没有观赏价值,或者有观赏价值没有历史价值的。对于第一类最适宜于室内陈设,这些以传统的古董内容居多,如钟鼎瓷器,书画金石。这些内容适宜陈设于古色古香的居室环境中,现代居室多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居室可购置仿古木结构家具与之配套,以求居室整体风格的协调。书画的陈设,要求比较具体,一般大的卷轴画或横披不宜于悬挂现代的方盒空间,除非在大空间的室内,墙面加装木结构的装饰,尺幅度较小的册页或封面,可加镜框,陈设于室内。画面构图形式以装饰造型的工笔画较出效果,如唐代仕女画、宋人花鸟小品或清末任佰年的绘画。现代也有喜欢专门收藏不上釉的陶塑制品的。由于没有色彩的干扰,其造型的审美意味更加突显,如没上釉的唐代陶马、陶俑,体量饱满,空间开张,非常具有现代感,若和锈迹斑驳的青铜器一起放在现代设计风格的居室内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对于新的古董类型,陈设时,要设计相应的陈设设施,即使对一些旧的古董的类型也需要探索新的陈设形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博古架形式,如印石、筷子类的小物件。可根据居室的风格特点制作一些木格子或金属架,印石可陈列于书房,筷子宜陈于餐厅。又如宝剑、猎枪一类的东西也制作相应的台架,置于不同的环境。对于大型的文物,历史价值较高,视觉效果不太美,可置于储藏室,若室主陈列愿望强烈,可以设计专门的陈设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要把古董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自然地融入室内环境,使人进入室内感觉到古董就是环境的一部分,而没有突兀的感觉。现在一些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一般都有收藏古董的癖好,但陈设时极不讲究,不考虑造型、色彩,体量是否协调,一味地堆砌罗列,进入这样的居室内如进入了古董店,或是荒祠古墓,给人一种阴气袭人的感觉。现代的古董陈设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要弄清古董的内容与居室功能是否相吻合;其次,要考虑造型形式与室内设计风格协调。另外,要注意古董的堆砌太多使室内环境的明度下降,暗调的居室空间会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

古董陈设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室内设计内容,它能够增长人的见识,丰富人的知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爱好收藏古董的人越来越多,古董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这要求设计师设计出更丰富更新颖的陈设形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清)李渔《闲情偶寄》

[2](明)文震亨《长物志》

[3](明)董其昌《古董十三说》

[4](明)张岱《陶庵梦忆》

[5](明)袁宗道《瓶史》

[6](清)袁枚《随园诗话》

古董陈设范文篇4

关键词:装饰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原则;主要应用

建筑装饰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建筑材料,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元素,来达到住户的实际需求的。在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作为一个重大的板块,一直都得到设计师的重视。陈设艺术不仅突破了室内的空间限制、环境限制,而且对消费者的心理、精神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陈设艺术

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居住环境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设计来渲染住户的身份地位的。在古代的室内设计中由于没有空间和位置的限制,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建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名迹古玩等,这些渊源的历史文化就是当下陈设艺术的艺术来源。在我国近代,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房屋建筑发展中,已经由过去的分散式居住环境逐渐向集中性居住演变,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环境也都开始限制在了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为了解除人们对审美的疲劳,室内的装饰设计更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在室内装饰中人们不仅要求建筑设计师可以尽多地将空间利用最大化,而且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位置,以便住户安装自己的个人风格喜好进行装饰装潢。而陈设艺术就是人们根据个人的喜好、品格、思想等,利用字画、雕塑、古玩、工艺品等来对室内进行装饰,通过在空间位置上的布置、色彩上的搭配、大小的分类等来实现室内陈设的整体艺术性[1]。

二、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作用

(一)融入室内的整体居住效果:陈设艺术是通过一件件不同装饰品的融合,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的。我们在陈设艺术的设计选材过程中要主要到室内居住的本体,如果是老人居住,在选取材料是就要以清新淡雅为主要的依据,提高老人的退休生活质量,丰富老人的思想感受。如果是年轻人居住,就要选择一些潮流时尚的元素,体现出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探索精神。在陈设艺术的摆放和分类中,要注意到每一件选择的艺术材料都是能够与居住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的。这样我们在观赏和居住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每一件艺术品来提升自身的性情和情操,不断地提高室内的居住质量[2]。(二)强化装饰风格: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中一定要注意陈设艺术的专一性,所谓的专一性就是指在装饰风格中要注意自己的喜好,不能出现在一个居住环境中多种风格混合的设计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出现在住户对自己的设计风格没有确实的把握,在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出现了犹豫不决。从而导致了在装饰的设计风格中,选取了很多的陈设艺术品,在安放完成之后,就会出现风格杂糅,让人感觉到一种特别怪异的感觉。所以说,我们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装饰风格的确定。北方有北方的装饰风格,南方有南方的设计风格,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的设计风格。在确定下来陈设艺术的方向后,才可以去选择陈设艺术的原材料,这样的装饰装修之后,才能发觉所有的陈设艺术品,都好像互相之间有联系,其实是确定了陈设的具体风格之后,带来的便捷性[3]。(三)陶冶情操:艺术品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而将陈设艺术融入到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中去,就是为了缓解人们工作压力,提升人们的高尚情操,培养人们的个人修养。“艺术来源于生活”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要为自己的居住环境中创造艺术,建筑设计中过于单调的设计风格,已经抹杀了人们对美的感知。为了重新找回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就可以通过陈设艺术来实现。陈设艺术通过融和了建筑学科、室内装饰、空间布局、人文环境、时间维度,之后使人们在平常的居住环境中,就可以欣赏到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学习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是一个很好的锤炼,对个人的素质修养也有很大的提高[4]。

三、陈设艺术的分类

(一)字画作品:字画作为人们室内装饰的主要元素之一,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特别青睐。在我国的历史人物中有很多著名的画家,如徐悲鸿、丰子恺、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不仅惟妙惟肖地表达了画中各种动植物的神态,更是从画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著名的书法家也有很多。如王羲之、、颜真卿等,通过欣赏大师的书法,可以体会书法家的思想,学师的境界。字画一般都是采取悬挂的方式进行放置,放置的位置一般是醒目的地方,让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发现。为何字画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字画的表现能力特别强,字画中的每一个笔画和每一个色彩,都能表达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说人们喜爱字画的原因,也就是通过字画的熏陶,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5]。(二)摄影作品:随着拍照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呈现到人们的眼前。摄影主要是分为人物、动物、环境等几类,而按照色彩分类,就可以将摄影作用分为黑白作品和彩色作品。作为黑白作品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安静祥和典雅的艺术气息。彩色作品主要是体现了当时环境下实际情况,拥有鲜艳生动的艺术效果。无论是什么摄影作品都是为了记录当时一个瞬间发生的事情,通过摄影的方向为人们留下一个会议,不少的老照片就是装满了人们岁月的记忆。所以说摄影作用也是自己成长的足迹,将一些珍贵的摄影作品设计放置在室内,可以为人们提高一个珍贵的会议。(三)手工艺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性价比高的产品被制作出来,学习手工艺品的人们越来越少。导致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受到了影响,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工艺品的技术逐渐开始失传,国家为了呼吁人们对手工艺品的支持,开始对一些手工艺技术进行国家保护,让我国的珍贵手工艺技术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在陕北的纸影技术、琉璃的制造技术、中国的丝绸等,都需要人们的重视,才能将传统手工艺发扬广大。而传统手工艺品被人们的喜爱程度也是空前的,也就造成了高价购买手工艺品的事件常常发生。从手工艺品中可以细心地品味到我国历史的气息,不断发展着手工艺的改进和传承。而手工艺品的珍贵性,也造成了人们收藏的一大原因[6]。(四)雕塑作品:雕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中也是源远流长,雕塑主要分为木雕、石雕,其中木雕主要是一些放置在家中观赏性的一种作品,而石雕的空间范围很大,一般选取的材料也比较挑剔,制作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石雕制造出现的艺术变现力更出乎意料。在我国著名的雕塑中有乐山大佛、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通过几代的不懈努力,才制作完成。在木雕中主要有浮雕、镂空雕、圆雕等,通过对木材的选取,进行加工制作,来完成精美的观赏木雕作品。通过将上述两者按照不同的空间、色彩、风格的分类,可以很好地提高室内的艺术效果,对人们的心理情绪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五)古董作品:作为人们最喜爱收藏的古董艺术品就是中国的瓷器了。中国的瓷器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制造的工艺堪称完美。在室内的陈设艺术设计中是一个不可获取的元素,瓷器的精美和造型的别致都可以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人们通过对瓷器的鉴赏,不仅从中可以学习到我国很多关于瓷器的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瓷器来体会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四、陈设艺术的设计原则

(一)整体均衡性:由于室内的空间有限,我们不能随意地摆放艺术品,不然没有让艺术品提升自身的情操,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说,我们在陈设艺术品的摆放设计原则中一定要遵循整体的均衡性,让所有的艺术品都有一定的分类和一定的位置,这样就能提高室内陈设艺术的设计合理性,提高观赏效果。(二)空间的互补性:在陈设艺术品中有很多的艺术品,不仅大小差异巨大、色彩相差甚远,而且变大的意境也是相差千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艺术品的放置中,我们要注意到各个艺术品的差异互补,这样让各个艺术品的真正意义发挥极致。我们在欣赏学习中,也可以做到条理分明,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7]。(三)位置的摆放:在陈设艺术品的位置摆放中,一定要有一个合理高效的规划,也就是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最重要的字画和雕刻品放置在什么地方,自己独钟的艺术品放置在什么地方,那些可以分为一类的艺术品放置到什么地方。这些都需要自己进行深思熟虑,对每件艺术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在分类和摆放的过程中才能减少出出错。在今后的居住过程中,优美合理的陈设艺术才能更好地打开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修养,缓解日常的工作压力。从而使陈设艺术的设计发挥出实际作用,让人们与艺术更近,生活更加美好。

五、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主要应用

(一)字画的位置:在陈设艺术的字画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用户最喜爱的字画通常是装裱之后,悬挂在书房内的。人们喜爱的字画有:天道酬勤、青春、宁静而致远等。这些字画都变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字画的激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客厅中有人喜欢悬挂一些大师的风景作品,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局限的空间内,通过大师的风景书画的观赏,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意境跟随画中的风景进行游历。不仅缓解了我们在局限空间内的压抑感,而且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二)书籍的排列:人们常说“书籍是人们心灵的窗户”,可见人们对读书的愿望有多么的强烈。在陈设艺术中书籍的选择和摆放,也会影响到书房的艺术效果。首先就是对书籍的选择,我们不能为了衬托自己学识渊博就去盲目地购买大量的书籍,而是要有爱好地去进行购买,选择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的书籍和一些世界经典名著,同时在书籍的摆放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书籍的分类,国内的书籍、国外的书籍、近期要阅读的书籍、古典的书籍、近代的书籍等。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整体的艺术环境熏陶中,也能提高人们的知识能力[8]。(三)盆景的选择: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建设,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绿色植被越来越少。盆景作为可以移动的绿色植物,逐渐得到了人们喜爱。就像古代人们所喜爱的“梅竹兰”一样,人们喜爱它们的生长特性,并不断地歌颂它们。现在人们选择的盆景也是一样的,不仅主要是对室内环境的调节,还要看中该植物的隐藏文化。如君子兰和文竹一般,人们也喜欢歌颂它们的品格,学习它们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主要分类、依据的主要原则,以及陈设艺术对室内装饰设计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几条陈设艺术在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宝。希望在以后的陈设艺术设计中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玉娟.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艺术科技,2016,29(02):342.

[2]冯君.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6,(13):27.

[3]邱海东,符红柳.格式塔意向下的设计创意——以室内设计思维与装饰材料运用为例[J].设计,2018(01):139-141.

[4]谢美玉.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简述[J].建材与装饰,2017,(26):100-101.

[5]郭莉梅,肖爱民,李逊.建筑装饰设计中陈设艺术的研究——浅析艺术品与室内设计[J].科技信息,2009,(18):589-590.

[6]俞兆江.探究室内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戏剧之家,2015,(08):190.

[7]王葭.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艺术研究[J].设计,2017(07):72-73.

古董陈设范文篇5

关键词:陈设艺术;室内环境设计;分类;作用

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缺少了陈设品的衬托,视觉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样,如果陈设品缺少了合适的室内环境,也同样无法发挥自身的魅力。因此,只有将陈设艺术和室内设计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审美效果,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感。

一、陈设艺术的分类

从功能上可以将陈设艺术品分为三类:实用性陈设、装饰性陈设和宗教性陈设,下面分别展开论述。(1)实用性陈设。实用性陈设指既能在功能上满足的生活需求又能兼顾观赏性的陈设品,比如沙发、茶几、衣柜、灯饰等。这些陈设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这些陈设品运用不同的材质、结构设计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美感,满足人们的观感需求。(2)装饰性陈设。装饰性陈设是指一些可以美化空间、具有陈列价值的工艺品,如刺绣、陶艺、金银饰品、纪念品等。这些装饰性陈设不但可以美化室内空间,同时还可以渲染浓厚的艺术氛围,陶冶人的情操。(3)宗教性陈设。宗教性陈设是指一些具有宗教色彩的工艺品和供品,如观音像、财神爷等。这类陈设适合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些人摆设观音像是为了求平安,有人摆设财神爷是为了求财源广进,都是为了表达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

二、不同陈设物的特点

(1)家具类陈设的特点。家具类陈设是室内设计中最主要的陈设物之一,不但具有使用功能,合理的设计和摆放还可以营造产生艺术性。家具的材质、色彩、风格不同在室内陈设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家具是一种大体量的艺术品,富有一定的艺术生命力,有着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特点。合理摆放合适的家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空间,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增加空间的美感,积极发挥着烘托整体氛围的作用。在室内设计中布置家具时,要精心设计,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与整体环境相辅相成。因此,家具类陈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组合来配合整体环境,是营造空间整体性氛围的主要群体性陈设物。(2)织物类陈设的特点。这里所说的织物类陈设不但包含传统意义的窗帘、被单,还包括其他软织物装饰,如家具表面的铺设物、家居表面的覆盖物(床单、桌布等)。织物类陈设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是应用面积最大的,因此,织物类陈设的设计和运用在整个室内空间设计中是衡量装饰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在非常流行的软装饰就是以室内织物设计为主导的一种室内装饰。织物具有柔软的特点,带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受。织物具有非常丰富的原材料来源,运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色彩、厚度、质感的织物。织物的价格很实惠,替换非常方便,而且柔软、装饰效果好,因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装饰作用。(3)绿植类陈设的特点。绿植类陈设的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到室内空间,还可以应用到室外空间,绿植类陈设无论应用到室内空间还是室外空间都会产生很好的装饰效果,特别是在室内还可以起到吸收家具、空气中有害物质,起到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合适的位置搭配一些绿植,还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可以产生韵律感,丰富空间的层次感。

三、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1)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意义。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不但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装饰美化空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传达一种人文精神。很多陈设艺术品都具有艺术性和一定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人们在感受艺术美感和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不同风格的陈设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在选择陈设品时要符合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陈设艺术和室内空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2)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一是营造室内环境气氛。不同的陈设设计会烘托不同的室内环境气氛,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设计不同的陈设品和陈设方式。气氛是一种抽象的感官作用,是人对室内环境的主观反馈,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氛围,这些气氛都是通过不同的陈设品和陈设方式产生的,如在单位可以摆放大型物件,可以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在家里摆放古董、字画,可以营造一种古典的文化艺术气氛。如果室内空间设计摆放陈设品,那就只能是一个空间结构去壳,没有任何气氛可言。因此,陈设艺术对于室内环境气氛的营造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二是强化室内设计风格的表达。陈设艺术品有很多属性,如质感、纹理、形状、色彩等,同样陈设艺术也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简约风格、中式风格等。不同属性和风格的陈设设计可以营造不同的室内气氛,人们可以根据风格喜好选择适合的陈设方式来装饰室内空间,满足人们的空间营造需求。因此,通过不同风格的陈设设计可以加强对室内设计风格的表达。三是调节室内环境色彩。人们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色彩感受,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陈设物的色彩对空间舒适度、环境氛围都有很大影响,将陈设物的色彩和室内空间环境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会对室内空间色彩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一个空间如果缺少了陈设物的色彩搭配,就会变得非常单调、苍白无力。因此,通过各种不同风格的陈设物可以有效调节室内环境色彩,使室内空间充满活力,增加空间层次感。四是划分室内空间层次。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建筑的室内空间是固定的,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空间布局不理想,并且进行物理结构改造非常不方便,这时可以通过陈设物的布置摆放来改变室内空间布局,实现人们理想的空间布局需求。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在门口摆放屏风来将客厅和入户门做一个分隔,不但可以起到分隔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摆放陈设物,对室内空间进行层次划分,使空间形式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合理。五是净化室内空气。现代装饰中使用的装饰材料或多或少都含有污染物质成分,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除了开窗通风,人们还可以通过在室内布置摆放绿色植物来吸收装修产生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室内空气。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喜欢用绿色植物来做室内装饰,可以产生很好的装饰效果。综上所述,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室内环境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应该意识到陈设艺术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媛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7,30(3):152-153.

[2]郑惊涛.关于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分析[J].设计,2016,29(2):132-133.

[3]胡玲玲.论室内陈设艺术的精神空间构建[J].设计,2016,29(7):80-81.

[4]任绍辉,郭智磊.后现代风格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设计,2016,29(7):154-155.

[5]许秀平.室内设计中空间形象的“实”与“虚”研究[J].设计,2016,29(10):118-119.

[6]曹莉梅.浅谈室内陈设设计之陈设品的选择[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6).

古董陈设范文篇6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设计;环保

“绿色”这个概念曾一度成为国内外社会各界所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治理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可以被理解为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正确使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他们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设计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括室内物理环境设计、装饰设计和陈设设计等。在新时期,室内设计业随之引发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它包含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全部内容。把“绿色”引入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

一、“绿色”室内设计的趋势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先哲就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寻找与之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营造一个方便、安全、舒适的适合居住的绿色家居环境已成为室内设计的一个新的目标和趋势,即以温馨雅致为前提,体现主体思想的新观念和新的审美意识的多功能综合设计,把审美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不难预测,在当今乃至未来,室内设计要满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人们身体健康的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适度装修,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为目的,充分考虑设计的环保性和耐久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我们不仅仅满足我们自己今天的需求,还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一来,把“绿色”引入到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环保、舒适、耐久的室内空间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二、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人性化的空间

一方面,设计师要设计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优秀的室内设计能更好地表现出建筑的内涵。物理环境是“绿色”室内的一个重要指标。安静、自然的环境能让人心情舒畅。它包含声、光、温度、湿度等几个方面的设计和考虑。减少大面积的隔断,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不仅可以使室内空气清新,还可以让酷暑更加清凉。保证室内有一个通风的环境,特别在冬夏两季尤为重要。保证室内通风是绿色室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利用落地窗等大面积的开口来解决,同时也可以加大室内采光。明亮的室内环境让人赏心悦目,自然光源是一种更为“绿色”的光环境,从环保和节能方面考虑,它都是较为理想的,并且有利于人眼。充分利用太阳光,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利用进入室内的太阳光照明,减小照明用电消耗,也同时减少了夏季冷气和冬季采暖的负荷。在自然光源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绿色”照明系统,即采用科学的技术,使用光效高且节能的照明电器产品,有利于节约能源,也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充分利用自然光,只强调人工光源的照明系统,不能算是“绿色”的室内照明设计。另外,室内声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舒适程度。卧室如果是临街或者在噪音较大的厂矿、学校附近,那么隔音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具有隔音作用的材料来进行隔音处理。另一方面,设计师要合理设计室内陈设与色彩。室内陈设范围广泛,占据了相当大部分的室内空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把“绿色”引入室内陈设设计,满足人的视觉需求与日常生活需要,赋予室内空间生机与活力,充实精神生活。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室内陈设随建筑设计而生,成为室内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陈设与建筑相匹配,与创造美观的人类环境密切联系。室内陈设从以前的字画、古董、摆设品逐渐发展到今天的盆景、插花、壁挂等,一直在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借助于室内陈设来柔化环境,抚慰人心已成为现代绿色室内设计的一个趋势。陈设艺术是一种强调科学性、技术性和美学性的艺术,选择陈设品的时候也要考虑其与室内风格的整体效果。其实,陈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格,这样对室内环境风格会起到进一步的突出作用。而它的色彩也往往能发挥点缀作用。小面积的鲜艳色彩如壁挂、靠垫可以夺人眼球,让人觉得新颖。所以在设置陈设品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在对比中获得生动、活泼的趣味。另外,陈设设计能够创造二次空间,对空间层次起到丰富作用。如用地毯或不同颜色的地毯装饰,能够形成一种特有的领域感。家具也是室内陈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功能性为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家具的选择也可以体现人的品位和个性,对整个室内设计的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可以从家具设计与室内空间的协调性和家具尺度的科学性来看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丰富多彩的色彩语言环境正逐渐被人们所利用而成为住宅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可以调节受众对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感知,室内住宅设计中,以运用冷色调灰色系为宜,使整个空间感觉明快、清爽,作用于人可以感到平静和放松。

(二)设计生态环保的室内空间

一方面,设计师可以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在室内环境中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增加室内自然空间的心理感觉,可以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环境中,心旷神怡。同时也增加了室内的空气湿度和氧气含量,有益于身心健康。绿色植物如盆景、花卉等可用来置于地面、几架、平台、桌上,或悬挂于墙面作装饰,或用来连续或单独摆放以分割空间。大型面状花卉或盆景可用作屏风或景面。一些造型独特的绿色植物极富艺术感染力,与室内形成一个统一体。这样既展示了主人的个性和风格,也展示了文化素养。而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花卉盆栽应选择不同大小和功能的房间来放置,以求协调。茎叶粗糙、高大的植物可放置于门内外两侧或客厅,表现出威武的气魄。也可采用多种植物形成整体的景观。而卧室则以冷色调为主,可选用植株矮小的以叶为主的植物,这样可以让人觉得安静、舒适、放松,切忌色彩鲜艳、香味过浓的花卉。而书房则可选用文雅娴静、轻盈大方的植物,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示。一些悬垂式的植物如吊兰,则可挂在墙壁或柱上,以达到装饰的目的。不过要尽量避开人们经常活动的空间。最后,因地制宜选择花卉盆栽,适合当地的气候温湿度,突出地方特色,与室内环境融为一体。人造自然景观也成了室内绿化设计的一个新亮点。把自然界中的水体、山石引入室内,在生活空间区域进行自然景观的模拟和再创造,获得自然氛围,使人们在生存空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设计师要正确利用室内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的环保性也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物质文明的日益发达,人们对住宅室内装饰的要求也从过去的功能型逐渐转化为追求豪华甚至奢侈的局面。过度装修造成装饰材料的使用增加,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把“绿色”引入室内材料使用,也成了室内设计的一个普遍趋势。现在的装饰材料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高分子聚合材料,这些材料一旦废弃,就成了不可降解的永久性垃圾,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另外,一些复合板材、胶合板、化纤织品和化学涂料中含有甲醛、苯乙烯、丙乙烯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伤害。现在因装修污染造成的儿童患病或新生儿畸形的例子也层出不穷。在室内设计中倡导使用天然材料和环保材料是“绿色”室内所追求的目标。设计时可以倡导使用天然的石材、原木、金属等作为室内地面、门窗、橱柜及隔断装饰中,以切断污染源。也可以选用天然棉麻作为墙面装饰,替代有毒的化学涂料。现在的家具用材一般很多都是合成板材,这是最容易散发毒气的地方,严格控制装修用材的质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三)可持续利用资源

再生材料是维护地球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废弃的材料经过再加工,合成新型材料。如再生壁纸装饰墙面,不仅环保节约,还能体现出个性美。意大利设计师埃塔诺佩希尔以布为素材,加上天然乳胶结合成一种坚硬无比的质地,将其制作成椅子,并在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家具生产厂加西那公司投入生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布兰茨大胆利用废旧材料设计的椅子,自然朴素,同样是“绿色”设计的典范。这些都值得在室内设计中加以应用,值得我国室内设计师借鉴和参考。总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代背景下,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我国设计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合理设计室内空间环境,力争为人们提供更加绿色和舒适的空间。

作者:崔颖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l]徐鸿儒.居家室内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张燕文.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室内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古董陈设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茶室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民间灯彩、趣味横生的民间剪纸、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还是极具特色的窗棂格子、扇子、图案、纹饰等,不仅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还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中国茶室设计注重营造悠闲、宁静、舒适、自然、特色的空间氛围,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顺应、亲和态度使得茶室空间、陈设、装饰设计上往往将民间艺术视觉符号渗透其中,通过艺术符号、装饰色彩、环境陈设、气氛烘托等为人们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道德顿悟与精神享受,使得茶室不仅是满足人们情感、物质需求的独特场域,而且是激发人们精神增长的空间,既显露出高度的科学性,又兼具浓郁的人情味。

1传统民间艺术与茶室设计的历史渊源

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设计中的渗透由来已久,从唐朝饮茶之风盛行、茶室正式形成起,茶室空间的陈设、器具等装饰均成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展示载体;到了宋朝,茶肆、茶楼等风靡一时,规模持续扩大,该时期茶室空间装饰、器具、设施等都趋于完善,茶室逐步成为吸引王孙公子、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场域,为了营造雅致的饮茶氛围、增添文化品味,各种工艺品、艺术展品、名人字画、娱乐活动等纷纷融入茶室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空间的应用;到了元、明、清时期,茶室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成为传统民间艺术应用的巅峰时期,如北京人称为清的茶室,其环境清幽、布局独特、装饰别致,字画、盆景、吉祥纹饰、剪纸艺术等极具蕴意的民间艺术元素适当点缀在茶室空间中,不仅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还增加了茶室空间的文化氛围,成为文人雅士静心品茗的绝佳圣地;民国时期,茶室以其独特视角折射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彼时茶室数量大增、种类多样,不仅是人们闲余时间的消遣之所,更是人们了解时局事态、获悉各类消息的集中场所,此时茶室的经营形式日趋多样、各类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也更生动多元;建国后,茶室发展经历了短暂的萎缩期后逐步走向成熟,茶室设计也越来越关注人本需求,除了保证茶室空间的功能,还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彰显,因此,各种蕴含浓厚文化内涵与吉祥寓意的民间艺术成为茶室设计不可或缺的视觉语言要素,在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文化氛围中发挥着积极的效应[1]。

2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设计中的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被誉为“生产者的艺术”,其集壮美、朴素于一体,展现出朴实明朗而火热积极的风格,是广大劳动者内在真挚、善良、直率与热情等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综合呈现。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2.1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在茶室设计中,传统民间艺术的运用既体现了人们的传统审美情趣,又彰显了茶室自身的功能属性,作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空间,茶室环境优劣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而传统民间艺术生动趣味的题材、丰富优美的造型能够从视觉上带给人们愉悦的体验,结合茶艺的现代演绎,从总体上呈现古典文化的现代面貌。无论是吉祥蕴意的手工艺品,还是具有传统造型的艺术元素点缀,抑或古典纹样、写意绘画、民间剪纸,均以高度概括与浓缩的构图方式、神似及夸张的装饰形象装点了现代茶室空间,从视觉上营造了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氛围,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感官需求。2.2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茶室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仍是需求,需求是设计者创意的来源与前进的动力。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最基础需求是生理需求,随之是安全、爱与归属等心理需求,对于茶室设计而言,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已然借助建筑、室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得以解决,随之需要考虑的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将实用、审美、文化价值等全面体现在茶室空间中,以满足消费者日趋增长的心理需求。2.3契合人们的精神文化诉求。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虽持续提升,但高节奏、快旋律的工作压力使其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茶室无疑是人们放松身心、调养性情、提升素养的好去处,其不仅是展现历史文化的一扇窗户,还是传承精神文化的有益载体。在茶室设计中运用兼具吉祥蕴意与文化内涵的传统民间艺术,不仅能够从视觉上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借助内外空间的协调统一、装饰合空间的意境内涵、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的合理布设营造文化空间氛围,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2]。

3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3.1基于民间艺术的构件装饰。从建筑构件装饰来看,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地面、顶棚、墙面中文化艺术符号的融入。其一,地面装饰。地面装饰不宜过于复杂,可考虑吉祥纹样、简约剪纸等图案,确保装饰与茶室整体设计风格协调一致,同时兼顾施工工艺的最终效果,如杭州“富春山居”茶室地面的整体设计均以深色为主,点缀一块明快的带有回纹纹饰的地毯,配合墙面上的汉字书法装饰及橘色灯光,为整个茶室空间增添了诸多传统文化气息。其二,顶棚装饰。由于顶棚与茶室结构关系紧密,因而顶棚设计较为复杂,不能单纯地考虑审美,还需要考虑设计对结构形式的影响,在传统茶室空间中,顶棚往往绘制繁复的彩绘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约风格愈来愈受青睐,设计者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民间艺术的简化、变形处理,结合现代装饰材料、装修手法向人们展示集工作、体闲、娱乐于一体的室内空间。如杭州和茶室顶棚延用木材装饰,采用平棚处理将整个空间中的造型元素形成鲜明的繁简对比,配合传统纹样造型元素,与室内繁复的古董陈设品、墙壁残破的画卷、方格窗花形成鲜明对照,又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其三,墙面装饰。3.2基于民间艺术的家具陈设。现代茶室家具强调绿色、安全、无污染,需要统筹考虑茶室档次、规模、格调、类别、功能等多元因素,配合竹藤、金属、皮革、木质、玻璃等缤纷多样的材料,借助传统的雕刻、镶嵌、彩绘、螺细、烫烙、刻漆等装饰手法与现代的薄木拼花、丝网印刷等技艺表达传统艺术图案,赋予现代茶室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上海“玺鄂淇”是由老房子改造而来的极具民俗风格的茶馆,其家具椅背中镂空部分装饰取自剪纸图案,借助抽象、变形、重组等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既简洁又大方,烘托了茶室的文化氛围。此外,传统民间艺术还是茶室陈设艺术中凸显民族特征与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传统茶室陈设风格追求气度的庄严典雅与气韵的潇洒飘逸,而现代茶室陈设艺术强调烘托室内气氛、营造环境意境、创设二次空间、丰富层次、柔化空间、反映民族特色,因此,陈设艺术要利用再现、点睛、提炼等手法,实现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内在深层次内涵的延续,或以原始情调的民间艺术装饰物增添自然意境,或以干麦穗、白芦花、手工蜡染的花布等巧妙点缀,达到出其不意的自然美效果,或摆设一些与墙画相协调的盆栽植物,通过虚实结合拓展视野,营造高雅的格调,赋予茶室空间独特的精神价值[3]。3.3基于民间艺术的光影打造。光影对于茶室空间氛围的烘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底蕴的渲染在虚实光影效应下会生发更丰富的层次感与韵律感。基于民间艺术的光影设计需要考虑两种光源,即自然光与人工照明,适度的自然光可带给人们温和舒适的心理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光辉产生不同强烈与柔和的变化,使茶室空间产生微妙的变化,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空间氛围更丰富的理解。为了弥补自然光的不足,设计者要考虑茶室空间照明的实用功能,兼顾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考量,在不同功能空间选择不同照度、造型、照明方式的灯具,结合灯光设计突出表现传统文化韵味,例如,可在不透明玻璃、灯具之间插入蕴含吉祥寓意的翠竹,借自然光与灯光将竹影映在玻璃上,从茶室外部空间来看,营造出忽隐忽现、竹影婆婆之感。3.4基于民间艺术的空间渗透。在茶室空间中运用传统民间艺术,既要赋予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以新样态、新功能,切忌拘泥于民间艺术元素自身的形状、样态、材料、质地及用途,又要注重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通过传统民间艺术,使茶室空间层次感更强、空间感受也丰富。类似于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设计营造中对室内外空间过渡的关注,在茶室设计中也要注重创新设计手法,完成空间之间精妙衔接与虚实相间的设计,从空间气质上传承和借鉴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当然,设计者并非简单移植传统的漏窗艺术元素,而是进行了简化处理,配合茶桌等家具特色,完成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形式与功能的结合,配合传统借景设计手法,使室外绿植通过漏窗将景色融入室内空间中,营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实相间的空间层次美感,实现了室外环境美的延伸[4]。

综上所述,茶室有别于一般的餐饮场所,其不仅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是集艺术、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可见,茶室既是艺术空间的展示,又是民俗文化的体现,这样一个充斥着浓郁、特色氛围的空间不知不觉地对外传播着传统文化艺术,不仅给予了人们茶文化的艺术熏陶,还促进了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在茶室小憩品茗是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设计者要注重将造型丰富、内涵厚重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生动应用于茶室的陈设装饰、室内家具、光影打造、空间渗透之中,切忌照搬民间艺术元素的“形”,而要借助“形”淋漓尽致地传达“神”与“意”,赋予茶室空间传统的中国韵味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苏倩倩.汉文化视觉元素在现代茶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2]马莉娜.传统民间艺术在茶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邱悦.明清吉祥纹样在茶室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

古董陈设范文篇8

【关键词】仿古建筑;历史文化名楼;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上楼阁建筑多为以木材为主的建材,不同于西方坚固的石头材质,木结构建筑难以保存,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尤其是朝代更迭时期,屡屡遭到兵火侵害,这就造成中国文化名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屡建屡毁、几度兴废。现在历史文化名楼协会的楼阁中,多数楼阁都为当代根据史料记载重新修建的,这些名楼虽不是真正的古代建筑,但对于延续名楼自身蕴涵的文化仍有重要的意义。

1非古建筑历史文化名楼的价值

近年来,社会上甚至是学术界对于重建历史文化名楼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将重建的古建筑视为“假古董”,否认重建的历史文化名楼的意义,这一观点可能是来源于《威尼斯宪章》。宪章由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25日在威尼斯通过表决,因而被称为《威尼斯宪章》。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并提出在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中应遵守的两个基本原则,即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中对于真实性,在宪章十五条中规定:“对于任何重建都应事先予以制止,只允许重修,也就是说,把现存但已解体的部分重新组合。”《威尼斯宪章》的制定对欧洲的历史古迹保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对于以木结构为建筑主体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这些原则就具有局限性了。从《威尼斯宪章》诞生以来,根据它的局限性颁布一系列后续国际文件对它进行完善,如《佛罗伦萨宪章》《奈良原真性文件》《北京文件》等,在《北京文件》中,对中国重建古建筑的做法给予肯定,“在确定已毁建筑能不能重建时,应当充分考虑它的文化背景,功能作用,考虑到中国建筑文化及其特色,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刀切[1]”。关于西方采用石头建造,中国的古建筑利用土木构造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原因,梁思成先生曾分析:“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可以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2]”。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他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3]”。历史文化名楼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保存和展示古建筑本体,更深层的是楼阁蕴含的文化价值。非古建筑历史文化名楼同其他的文化名楼一样,肩负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景观功能,传承历史的文化的脉络。

2城隍阁历年维修情况

杭州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杭州因湖而名,依湖而胜。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美丽的眼睛,那么三面青翠的层峦叠嶂正如衬托红花的绿叶一般,而点缀其间的塔阁等则如闪烁的明珠一般,为湖山增色不少,平添了几分人文之气。城隍阁位于西湖南岸高踞吴山之巅,为七层仿古建筑,高41.6m,面积3789m2,整体造型具有南宋风格,于2000年建成正式对外开放,一举成为杭州和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城隍阁既为西湖南山增添了新的景点,又和谐了整个湖山的格局,使西湖南线人文景观有了一个重头。城隍阁自建成开放以来,每年游客量持续增加,2014年接待游客数为27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突显社会效益,取得经济效益,城隍阁在近年来进行多次维修、提升改造工程。2.1本体设施提升,改善丰富游客游览体验。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渐成熟,游客出游方式从原本的团队游占主导转变到自由行占主导的方式,城隍阁的游客组成情况符合国内旅游市场的总趋势。城隍阁近年来游客构成从数据来看,2012年散客占总游客量的28.64%、2013年占37.65%、2014年占40.97%,明显呈现出一种团队减少,散客持续增多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散客的游览时间灵活、服务需求高、喜爱体验性活动的特点,城隍阁在游客中心、休息配套设施上进行大胆改造。增设旅游品展示中心、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面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心,为游客创造一个更为舒适、更为安全、更具观赏性的游览环境。在提升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对新建的仿古建筑进行配套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得能够在硬件方面进行相关的改造和建设。这样的形势下,是对这些建筑进行物理基础的相关传承,从而让将建筑赋予更多的价值型,提升建筑的功能性。2.2文化陈设创新,展现传承鲜活的杭州文化。城隍阁所在的吴山,是杭州城内较早得到开发的一座山,山脚下便是繁华的清河坊地区,因登临的便利,一直以来都是杭州人游玩的“后花园”。山上历史文化遗存遍布,雅俗共赏,具有极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城隍阁正是吴山文化、杭州文化的表现,城隍阁内陈设突出了两个重点:①南宋的历史文化;②老杭州和西湖的民俗风情。城隍阁不断调整内部陈设,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名楼的文化品位。文化像一条河,生生不息,城隍阁所蕴含、展示的文化也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除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良的文化内涵,还有当代创造的具有活力、更贴近现代人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取得巨大成功,2011年上海世博会杭州案例馆回迁,正式落户城隍阁。落户城隍阁一楼的世博会杭州馆与阁内原有陈列相互融合,得到保留的上海世博会杭州馆的钱塘狂草、百人话水、杭州人家等展区,与原有的《南宋杭城风情图》交相辉映,全面展示杭州的过去与现在,体现杭城人民亲水的传统。2019年底为即将到来的开阁20周年,城隍阁进行内部陈设提升改造,丰富阁内展陈内容,除了原有的展现南宋杭州风情民俗的内容外,增加了中国历史名楼的相关内容。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展示方法对南宋历史文化风情和历史文化名楼文化内涵。城隍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协会的一员,积极承担起加强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遗产重要性的教育和培养,努力使民众提升对名楼文化的认知。面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提升对名楼文化价值性的认知,从而加深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采用了创新的文化陈设方式,可以有效贴合民众现在的游览习惯和喜好,提升城隍阁在当下社会的价值,是顺应时展的重要手段。2.3夜景灯光改造,营造海市蜃楼般的意境。城隍阁地理位置特殊,它起到了为西湖山水风光补景的宏观效果,它平衡了整个湖光山色大面貌的造景布局,在功能上不仅可以登临观光,而且又与山、湖、城相互呼应、相互衬托,使得人们不论是从西湖远眺,还是从城区各个方向观望,都有美好的视角。它还是吴山广场和延安南路繁华市井的背景,起了延伸景观的作用。为了夜景观赏效果,城隍阁景区在2005—2006年和2012年对夜景灯光进行两次改造工程,见图1。在对城隍阁夜景灯光改造中,对城隍阁建筑立面使用暖白色LED线条灯和灯带照射,古建筑的优美轮廓立刻被勾勒得淋漓尽致,斗拱也被映射得晶莹剔透,整个阁体的层次韵律感豁然提升;建筑屋面采用暖白色LED瓦筒灯间隔照亮,五层、六层、屋顶东、西、南、北的飞檐翘脚采用暖白色LED投光灯,屋顶宝葫芦区域增加了暖白色LED投光灯,较好地体现出城隍阁凌空飞升的气势,更给人一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联想。对于周边环境,用暖白色方形LED投光灯对城隍阁蘑菇石外墙、浮雕、石壁进行照射,彰显出城隍阁雄伟的气势;周边乔木采用两种不同暖白色LED投光灯,既增加了植物的色彩层次感,同时柔和的灯光、淡淡的云雾和参天的古树有机融合,又为景区增添了几分“宛如仙境”的神秘感。通过景观照明灯光的改造,满足市民、游客游览、观光的需求,展现城隍阁仿古建筑的优美和名楼的风采,并与整个西湖景观照明相协调。从更大的层面来看,城隍阁成为杭州的地标建筑,成为杭州城市的象征,体现杭州的精神面貌。

3结语

正如葛承雍先生所言:“名楼一直扮演着文化创意、建筑创造和文学创新的角色,但它的文化品位不是仅仅为体现古老厚重而翻晒的载体标本,不是为展一时景观之美,更是在激励千秋浩然之气。进入和观赏名楼就是一次人文精神洗礼,感悟经典,对话先贤,树立一种刚健独立的生命之态,淡出社会红尘静思人生的大度,为市民提供高尚的文化空间[3]。”城隍阁作为一处非古建筑的文化名楼,也在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适应人们的需求,以独特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马炳坚.《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J].古建园林技术,2007(3):37.

[2]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古董陈设范文篇9

第二: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第三: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

在地面材料的选择上,由于木材更适合于休息区域,瓷砖、大理石等冷材料应用于客厅区域。墙面的处理上因空间功能需要而选不同的颜色,天蓝、蓝、绿更适合休息与思考,较为适合卧室及书房的墙面,而黄色、米色等较为中性的暖色则适用于客厅、餐厅等白天活动的区域。吊顶的应用主要应该强调空间的独立性,所以点到为止,绝不过分夸张。窗帘布艺的选择更看重与窗户造型、家具色彩与风格上的协调性。灯光的选择充分注意灯光的冷暖、间接、直接等特点。在方案阶段与客户就一些装饰面,装饰品的采购与布置及时沟通。

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汇集了当代最优秀理念的建筑。应该说,作为来自西方国家的设计师,我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我的中国同行处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会的时代。

但是,具体到家庭住宅的设计来说,我认为有必要关注以下问题:

例如,自然采光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朝向与门窗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在很多建筑相互之间的距离上;再如,为了充分利用容积率,导致很多多层公寓的面积及高度比国际流行标准要低;又如发展商为了降低造价,往往忽视大堂、电梯间的设计与卫生间质量,造成物业整体素质的下降。我希望从项目规划、结构设计时就开始考虑未来使用者的切身利益,考虑各空间尺寸的合理性,特别是卧室、卫生间、厨房等这些着重体现生活品质的空间。

另外,消费者本身对于如何合理完成一个家居计划的理解与行为,也表现出很多误区。

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与夸张天、地、墙的改造与装饰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对于天、地、墙的装修会花费掉整个家居计划中的绝大部分,而其中很多部分装修出来的效果带有十分明显的、过分的张扬欲及表现欲,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房子是给自己用的。我希望业界能向客户更多的引导一种正确的思想,家居计划的最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提高生活其间的主人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帮助客人树立关于私密性、功能性、雅致以及文化品位等方面的考评标准。虽然这个行业在时时刻刻地发生变化,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使命是永恒不变的。

其次,是关于保持传统的问题。在设计领域,保持传统是一种尊重历史与文化的心态,而不是简单的复古或仿古。室内设计风格的变化如同时装,推陈出新的速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人的生活需要现代的环境、现代的物品。然而,一个过去的物品,一个年代久远的古董,无论价值多少,都会引发人们心灵的深处对于文化与家庭渊源的一些思考。

环保问题也是需要消费者引起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积极主动的使用一些无毒、无污染的装修材料,更换绿色电器,选购一些可循环材料制成的家具,减少木材的使用都会对保护环境,提高下一代的环保意识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古董陈设范文篇10

一、闲适心态为“苏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文化大背景看,明代中晚期是一个思想变动激烈的时期,处于文化前沿的苏州,则更为敏感地感受到世风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文人中普遍出现的闲适心态,是对此最明显的回应。这种心态渗透到艺术的创作与消费活动中,就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1、政治风暴引发的“市隐”心态

北宋天圣年以前朝廷施行的是重北轻南的方针,南方士子多沉抑。南宋情况稍有好转,但随后,由于张士诚在元末曾割据苏州和朱元璋对抗,以致朱元璋建明后对苏州施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政策,如籍没富室豪民的田产,增加田赋税收;许多人甚至遭到杀戮迫害,或者被迁徙出境;士子在长时间的科举考试中都不得录取。急剧而来的政治风暴,再加上随后朝廷的宦官当政、吏治腐败,读书人渐失兼济天下的机会。作为出产文人重镇的苏州,人文心态发生激变,士人开始重新审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弃官归田、“顺情遂性”,竭力倡导个性自由,逐渐形成了特定时空下的“市隐”文化心态,并导致了士大夫文人对趣味化和艺术化生活的追求,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苏州文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由“理”到“情”、由“雅”到“俗”的转变。曾任吴县县令的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慨叹道“:苏郡文物,甲于一时,至弘正间,才艺代出,斌斌称盛,词林当天下之五,然真实学道者似未可多得,至于文人尤难,何也?一生精力尽用之诗中草圣中也”。到明代晚期,此种文化潮流还迅速地波及到了全国其它地方。结果是求学问道者愈来愈少,玩赏享乐、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成为社会的普遍风气。苏州文人群体意识觉醒较早,追求精致生活成为风气。早在弘治年间,思想界尚沉寂之时,雅集之风已在苏州缙绅士大夫中兴起,逐渐蔚然成风。从苏州画家多画“雅集图”即可说明他们群体活动的活跃。前期以沈周为核心,形成以祝颢、徐有贞、刘珏、杜琼、史鉴、吴宽、文林、李应桢等为代表的文人交游圈。弘治以后,以杨循吉、都穆、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诸子为核心,又聚集了一大批士子文人,其中,祝、文、唐、徐还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吴中文人集团依然活跃,各种集会结社,如南社、北社、崇雅社等,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都非常大。而“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曾主持文坛十几年,众多士子山人等,莫不奔走门下。万历年间,张凤翼、张献翼、王稚登、钱希言等,更是将苏州士人放浪自适、讲究韵致生活的风尚推向新的髙潮。他们大都多才多艺,集词章、书画、篆刻精绝于一身,又爱好戏曲、工艺品,善于治园修亭、赏珍玩器。台湾学者吴智和在《明人山水休闲生活》中曾把苏州文人集团的文化生活归纳为四类:居家园林、山水揽胜、器物玩赏、艺文流连。可见,讲求闲适、真趣、清赏的生活态度则是吴中文人共同追求的精神消费方式(图一)。苏州园林最能体现当时文人雅士澄怀涤虑、与物熙和的文化品格(图二)。除了园林之外,苏州士人还把此种文化心态寄托于文房书斋、金石书画之中。对士子来说,书斋不仅是他们读书求学的处所,也是怡情养性的自娱佳地。因此,他们特别注重书斋的内外环境。苏州文人大都喜欢在书斋中陈设古雅高洁之物,书画就是书斋不可或缺的陈设。除此之外,他们还多喜书籍文玩。如吴江隐士史鉴书斋中收藏颇丰,“客至,陈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书画名品,相与鉴赏”。[3]长州士人顾国本,尝筑小园于舍旁,取名“澹园”,据称他家“藏书数千卷,率皆秘本,唐宋以来法书名画,充栋插架,以及尊罍彝器,杯盎几案,入其室无一近今物。士大夫之博雅好古者,遂往无虚日”。[4]在此消费需求之下,苏州家具制造、图书版刻特别发达,收藏、鉴赏古董之风盛行,由此还带动了书画作伪以及仿古铜器的生产。

2、士商结合牵动了“闲雅”之情

中国古代分民为四:士、农、工、商,商人位居最次。然而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明代中期开始动摇,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州更是如此。商人的成功对于士人有着莫大的诱惑,读书人仕途的自尊又常被颓败的政治所阻挠,所以传统的价值取向开始变化,甚至出现了崇商的趋势,也促进了士子与商人的结合。苏州文人黄省曾的《吴风录》一言以概之“:自沈万三秀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沿至于今,吴中文人竟以求富为务,书生惟藉进士为殖生阶梯,鲜与国家效忠。”富商大贾力图跻身地方名流之列。苏州客商以徽商势力最大,本地则以洞庭商帮为主。这些富商大贾,为了抬高自身的地位,以跻身地方名流之列,“也大都风雅好客,借结交名士显宦以自重。”[5]如明初的顾阿瑛“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其中四方文学之士若河东张翥、会稽杨维桢、天台柯九思、永嘉李孝光、方外之士若张伯雨、于彦成、琦元璞,与一时名士,咸主其家。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与亭馆声伎,并鼎甲一时,而才情妙丽,与诸公亦略相当,风流文雅,着称东南。”[6]清康熙年间的古文大家、苏州东山人汪琬在其《尧峰文钞》卷十五中记载“:万历以来,山中高贷者推许氏、翁氏两姓为甲。其人率以文雅相高,喜结纳四方贤士大夫,非仅纤吝拥财自卫者也。故凡春秋佳日,远近篮舆画舫争集其门。如华亭董尚书(御名)宰、陈征君仲醇、常熟钱尚书受之、嘉定李进士长蘅、太仑张内翰天如、仪部受先之局,类推翁、许为湖山主人。一切管弦歌舞之娱.牲宰酒醴供张之盛,所资殆将不赀,绝无分毫顾惜。”所有这些人都是当时声名显赫、呼风唤雨的巨鼎名流,他们本身也是士儒出身,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与上述地方名流交流。所以翁彦升与其子翁庄升两代合力构筑的“亭柑水石之胜甲吴下”的集贤园,就成为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吟风赏园、流连忘返的佳地。

二、“苏式”艺术与流行文化结缘

明清时期的太湖地区是全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浙江与江南——江苏、安徽同为近代文化中心点……实近代人文渊薮,无论何派之学术艺术,殆将以兹域为光焰发射之中枢焉”。[7]明代中叶以来,作为东南都会的苏州,汇集了众多的文豪诗杰、英才学子,特别是吴门书画独主艺坛,加上商品经济的发达,这里俨然是当时物质文化消费的中心,上层与下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使这里成为时尚、品味与流行的滥觞地,也使“苏式”艺术与流行文化相结缘。

1、文化商品化潮流推动了“苏式”艺术发展

明代中后期,苏州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商业文化、闲雅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众多因致仕、赶考、交游等原因而闲居的士人,聚集了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豪贾,还有大量从农村土地赋役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的手艺人。而此时的苏州既是文化艺术爱好者的中心,又是艺术赞助者的活跃之地,还是鉴赏收藏家的乐园,他们合力推动了文化的商品化潮流。苏州许多艺术家和学者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为15-16世纪的文化商品化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吴门书画家大都以出卖书画为生,如文徵明,靠卖画得筑玉盘山房;唐寅不仅卖画还卖文,并干脆在作品集上题“利市”二字;祝允明直言不讳地向求字者索取报酬;当时苏州城内还出现了许多公开营业的画坊,为顾客定制书画,这在“仇本”《清明上河图卷》中可以看到(图三)。在《清宫散佚国宝特集》“清明上河图”前言中这样写道:“此卷以‘清明上河’为题,以苏州城为对象,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明代江南城乡景色与社会生活。构图严谨有序,人物刻画入微,设色明快,为作者代表画卷之一”。另据《戒庵老人漫笔》记载:苏州的古董商金克和求沈周为其店书写对联,沈周写道“:小门面正对三公之府,大斧头专打万石之家”,[8]戏谑其专以有钱的仕宦豪门作为赚钱对象,其中也透露出,古董商已有选择地开店及用名人做广告的商业意识。商业利益的驱动,不仅使苏州精致的工艺品成为销售重点,而且使许多工匠的名声不胫而走。正如《陶庵梦忆》所载“: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9]识小录》《、觚不觚录》等都有类似记载,能工巧匠之作皆数倍于常价,有的还流入宫掖,成为皇室宝藏。当然,明代中后期,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是一个普遍的流行趋势,但是苏州特别发达的商业、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收藏买卖之风的盛行,使上至名流画家、下至工匠贩夫都被卷入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艺术品收藏,俨然是苏州开启先河。

2、时尚品味渗透到“苏式”艺术中

在明代中晚期的品味竞赛中,苏州的士人和商贾是两大主力。他们一方占有文化资源,一方拥有财富和市场,共同把“消费观”以及“雅俗观”的解释权控制于手,使自己成为时尚的核心,使苏州成为流行文化地发源地。首先,为示与商人富豪的区别,文人通过占有知识与艺术的文化资本,倡导一种标新立异的生活模式,使苏州成为独立于官方系统之外的文化中心。如苏州的许多士人不仅行为怪诞,而且穿衣打扮不拘礼法常规。沈明臣“好衣绯衣,与二三曹偶踞坐长林之下,或白日行游市中,市中哗谓绯衣公,至观者如堵,先生自若也。”[10]张献翼的行为更是“吊诡自放”“:冠赤色帻,服方袖袍,腰有大。复取门联‘仙人’二语书两垂带,而题其后,曰宽博。”[11]此君之行为,风闻四野,所以沈德符说他“至衣冠亦改易,身披采绘荷菊之衣,首戴绯巾,每出则儿童聚观以为乐”。[12]一些人还穿起了大红、大紫的衣服,甚至有内衣外穿的。为了标新立异,许多人可谓穷极花样,一些年轻子弟“嗜尚乖僻”“,专欲立异上人”。[13]如苏州人卜孟硕,曾经在夏季首挽高髻,身穿红苎皮袍,跣足行歌市井。所用“障面”,长三四尺,而袖很小,仅方广数寸。[14]在中国古代,服饰是一代等级制度最突出的反映,以往官民服式,俱有定制。但是从苏州这些士子的服饰打扮来看,不仅特立独行,不合常礼,甚至也有逾礼越制之举。其次,富裕起来的店主、地主和商人们也试图利用财富,通过提倡精致和奢侈的生活风尚,来弥补社会地位和个人声望的不足,由此也推动了流行文化的繁荣。在苏州,架设豪宅、构筑园林、搜集善本书、名画以及稀有的工艺品,成为当时城市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躁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15]荷兰旅行家马丁•马丁尼(MartinoMartini)甚至认为,这里对于酒色的享乐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层次,特别是在“花船”中,这些花船的奢华甚至是很多精美的豪宅都难以相比的(图四)。[16]而由富裕的地方官员或其它朝廷高官修建的众多私家园林,大都由画家或者园艺家设计,充满了人造假山、人工湖、花卉植物、小型建筑、怪石、小桥、曲径等,而且园林之好几乎风靡于苏州大大小小的市镇。就连妇女也走出来,以华美艳丽的服饰加入时尚的前列。如钱泳就曾言道“:不论贵富贫贱,在乡在城,俱是轻裘,女人俱是文绣。”[17]正是由于上述力量的牵引,苏州成为了流行文化的策源地。这种流行文化,与高档艺术品也有瓜葛。由于苏州大鉴赏家特别多,且有独特的爱好,因此,除了传统的收藏品类之外,一些工艺美术品,即当时被当作“时玩”的东西,也被列入收藏把玩的对象。如宣德炉、漆器、窑器、紫砂器、折叠扇、蟋蟀盆等。由于收藏本是一种爱好,收藏家之间共同的雅尚和爱好,易于形成文化的交流,从而加速了“苏式”艺术品的传播。再加上苏州收藏家之间多为家传、师承、世谊、姻娅关系,这对于收藏家人群的持续涌现、收藏品味的日趋高雅、推动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和消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苏州的收藏家群体形成之后,便获得了一种文化动力,影响到周围的环境。毗邻苏州的一些地区,收藏家亦陆续出现,苏州因此成为主导全国收藏风气的中心。

三、自觉的尚文之风提升了“苏式”艺术的品格

苏州自孙吴、东晋之后,逐渐发展出对于品味、格调、境界等细腻的文化敏感,渐成“金粉六朝”的腹地,后经唐宋的发展,到明代之时,衣冠鼎族,繁盛异常。所以钱谦益曾对苏州的人文性格有一个定义“:吴中人士轻心务华,文质无所根抵。”[18]张履祥也指言苏州人“地不娴弓马,天不授膂力”,而“文胜其质”。[19]苏州尚文之风的浓郁,明显地提升苏式艺术的品格,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文教发达与尚文之风的培育王锜曾盛赞苏州学校:“吾苏学宫,制度宏壮,为天下第一。人才辈出,岁夺魁首。近来尤尚古文,非他郡可及。自范文正公建学,将近五百年,其气愈盛”,尤其是到成化、弘治年间,更是“人才辈出,尤为冠绝。”[20]现代研究表明,王锜之说绝非夸耀。据范金民先生研究结果显示:江南八府中,文教之盛,苏、松为最。理由来自他对明清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进行的统计和系统分析。而这种文化盛况也着实令苏州人感到骄傲,它又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意识。所以苏州出现了一些在文化界振臂一呼、群起相应的领袖也就不足为怪。如吴宽、王鏊等,“以文章领袖馆阁,一时明士沈周、祝允明辈与并驰骋,文风极盛,而徵明主风雅数十年。”[2(1]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