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经验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6:32:44

工件经验交流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1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年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围绕我镇教育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家教中心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家教网络,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家教队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谐交流的平台,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家教中心的工作原则:

⒈在市教体局、镇教科研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

⒉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

⒊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存在的差异,在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⒋双向互动的原则。进行家长学校教育时,要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庭、学校的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信息,又要努力收集、整理、研究、家长反馈的信息。

⒌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各级关工委、妇联搞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教中心活动方式:

根据省教育厅豫教()号文件要求,家庭教育工件应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关工委协助组织推动,中心学校、幼儿园主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⒈先进典型引路,逐步实行均衡发展。

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争取新闻机构开辟专题报道;教育电视台开设专题网站;开通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

⒊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办好家长学校。

⒋组织家长报告团、专家讲座。

⒌组建家庭教育研究协会。

⒍推荐发行专题教材,组织自编教材,开发校本教材。

⒎与镇团委、镇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手开办家庭预务教育。

⒏与镇妇联建立门诊式的家庭教育协助服务机构,解决家长在子女的思想教育方面和指导子女学习及生活中产生的苦恼和困惑。

⒐开办家庭教育交流园地,分类切磋指导。

⒑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

家教中心具体工作指导:

⒈广泛宣传贯彻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教体

局巩教体()号文件《关于切实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工件任务,达到家喻户晓,教师、家长人人明白。

⒉落实各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教

学行政管班级、教学计划、管理制度……

⒊落实家长学员用书。向每一个家庭推荐一本省厅家教指

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或家庭教育报刊。

⒋组建一支家庭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⒌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的榜样。

⒍印发家庭教育征求意见书,设立家长信箱,及时收集整

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件。

⒎构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平台。构

建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平台。

⒏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教育、

评选活动。

⒐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校外家长黑板报、校园信息网络、

电子通讯网络等传媒,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信息、成功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作法。

⒑开展调研、教研工件,组织征文、论文的交流、发表工作。

家教中心及家长学校工作的检测与评估

根据教研中心年度计划和工作部署,各单位要将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并对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进行过程检测和终结评估。

评估内容:

⒈组织领导。

①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有领导组织、分工情况登记表,有会议记录。

②家庭教育工作思想端正,能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有年度安排,工作目标具体。

③学校建立有家长委员会,有联系制度,有活动记录。

⒉家教队伍建设。

①有专兼职结合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有档案记录。

②专职教师要有丰富的家教经验,有一定的家教理论水平,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兼职教师对家教工作有相当的认识,或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阐释一些特殊看法。

⒊教学及活动管理。

①有教学常规等规章制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备课、讲课等教学环节、目标要求具体。

②有正规家庭教育教材和自编教材,教学内容丰富,注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以德育人,为国教子”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③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强,使家庭教育学员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④建立家庭教育学员联系制度,专兼职教师要能走访或联系一定数量的特殊学生家长,跟踪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第一手资料。

⑤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原始资料完备,表册数字准确,分类装订,查找方便。

⒋办学、办公条件。

①有办公室、办公用品,有活动经费,能满足正常教学工作需要。

②有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设施,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⒌教育教学质量。

①家庭教育普及率达以上,家庭教育学员家教观念更新,家教知识增加,家教方法科学。

②学生的家教环境改善,学困生转化明显。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2

一、学改期间部门开展的工作

部门全体同志对学改活动高度重视,认识到位,积极参与,目标一致,把学改活动作为提升凝聚力,提高部门战斗力的一项难得的机会,坚持“两促进,两不误”,自觉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及工委的学改活动,主要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树立正确理念。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现思想解放,其重要的标志是树立了正确的思想,也就是要有正确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理念。“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搞好服务,促进发展,其途径和载体是搞好工作,离开了工作这一根本,服务无从谈起,发展更无指望。

二是主动参与,把自己当“局内人”。部门全体同志积极投身学改活动,认真按工委“学改办”的要求完成每一项工作,走好每一个步骤,使学改活动真正收到实效。

三是全力支持。部门抽调二人自始至终分头参与市“学改办”秘书组和工委“学改办”日常工作。王南部长在“学改办”熬更守夜,加班加点,工作卓有成效;智勇同志不仅完成了工委学改活动动员会、转段会及总结会的所有讲话材料的起草,还编印墙报2期,版报1期,推动了工委的学改活动。

四是认真查找。部门在对照检查,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查找出部门存在的“刻苦钻研党建理论和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不够”、“开拓创新精神不强”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五是切实整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部门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群策群力,发扬民主,制定了“钻研业务,提高对宣传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热情为基层服好务”等五条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分头落实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二、取得的成效

下半年工作是部门最紧张的时期,最需要人手,部门在家同志按分管领导的要求,发扬“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付出十分力,有累不诉苦”的拼搏精神,精诚团结,负重自强,恪尽职守,以高效、有序的扎实工作,全力支持抽调出去的同志搞好学改活动,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主要有七个方面的成效。

一、狠抓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的宣传学习,及时下发通知、编发简报,推动市直机关的学习贯彻。

二、围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改活动,着力营造舆论氛围,在整改初期编发的二期督查简报,得到了书记等市领导的重要批示。

三、下功夫做好《文选》、《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和《科学发展观》的发行、学习工作。共发行《文选》13451套;协调留成党费3.5万元,向市直机关赠阅《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4800册;发行《科学发展观》2600余册,获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集中精力做好2007年度党报党刊发行订阅工作,截止10月25日,提前2个月完成主要党报党刊发行订阅任务。在8月份召开的全市电视电话会上,第一个在全市介绍经验,总结的“一二三四”工作经验,获区县宣传系统肯定,并获得先进奖。人民日报《发行工作动态》第23期,以《重庆市直机关连续六年提前完成人民日报征订计划》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随后,《重庆日报》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五、组织了市国税局、市规划局等4支合唱队代表市直机关参加全市“高唱荣辱歌,争做文明人”歌咏比赛,分获二、三等奖。

六、严格认真搞好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和复查。

一是及时召开考评验收工作动员会,布置考评任务,针对冲刺阶段少数单位的松劲思想和畏难情绪,以及年终岁末,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提出了“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注重实效、培育特色,对照目标、查漏补缺,作好准备、迎接考评”的四点要求,为各单位搞好总结考评工作打了气,鼓了劲,指了路,明了事;

二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针对市五中法院、市检察五分院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三家去年新成立单位的创建申请,本着保护积极性、服务基层的原则,特事特办,将三家单位及时纳入“快车道”,重点扶持,精心指导,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申报、当年验收、当年命名的目标,高效及时的服务得到了基层的肯定;

三是验收程序更加规范合理,会议质量进一步提高。考评验收是一个重要标志,开好了能起到再动员、再教育的作用。去年,市文明办一直派人参与了市级及标兵级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给我们的工作以极大支持。考评验收会议程序及主持语言均认真推敲,主持风格和会议质量得到了绝大多数部门的高度肯定。为此,不少单位创建办的同志在会后都得到了单位主要领导的夸奖;

四是联合考评迈出新步伐,共联合考评5家单位;

五是重点复查单位进一步减少,共复查12家,占应复查的19%;

六是何事忠、徐敬业、范照兵三位常委率所有在家的领导参加本单位的考评验收,创下了市领导出席考评验收会的年度新高,给我们的工作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事忠部长在市委宣传部“三创建”验收会上提出的“一个字旨,四个工程”的新要求,为我们开展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七、全力完成市委宣传部部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组织100名干部职工参加重庆市纪念建党85周年文艺晚会;

二是组织3000余名职工参加“金融知识”展览;

三是组织100名干部参加“重庆市各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歌咏大会”;

四是组织250名干部参加“三峡库区创业兴业报告会”;

另据确切消息,部门在市委宣传部2006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评比中,综合得分排名居第一,并获重庆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将在下周一召开的全市宣传部长会上颁奖。借此机会,要感谢各位领导对宣传部(文明办)工作的关心,感谢工委各部室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更要感谢部门同志对我工作的帮助和配合。

三、下步工作打算

创业难,守业更难。只有搞好工作,创新发展,才能巩固学改成果,才能更好服务基层。

人们常说“领导就是服务”。我们认为,如果说领导是服务,那指导就是更好的服务,或者是星级服务。不久前,市委提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那么,服务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指导不好,就成误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政出多门,尺度不一,就会让基层无所适从。为此,2007年宣传部(文明办)定位为“创新年”、“转型年”,即推陈出新,用新瓶装旧酒,实现战略转型,开辟新的工作战线,打造新的亮点。将重点抓好三项大的工作,简单说就是三个字:“点”、“线”、“面”。或者说既要建点,又要联线,还要固面。

一、“点”。

即中心组学习。这是一项新抓的工作,要先抓点,再以点带面,以点促面。要抓住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这个点,发挥其龙头作用,以带动机关干部学习的自觉性。经初步调查,目前,市直机关中心组学习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学习计划不够科学严谨;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三是缺乏跟踪问效的有效机制;四是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好;五是带头示范作用不够好。

为抓好此项工作,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早在去年5月即结合实际精心制发了《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调查表》,发放并收回问卷调查表94份,目前,已委托专业统计部门对13000多个数据进行精确统计。待定量统计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定性分析,写出有数据有依据的调查报告,呈送相关领导和部门,为下步规范抓好此项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已起草好《加强和改进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初稿),待中央的修订稿出台后,即形成送审稿,拟同市委宣传部联合发文。

三是建立联系点。拟在市直机关中心组学习开展较好的单位中,先期挑选15-20个单位作为联系点,通过参加中心组学习,总结、反馈学习情况,召开经验交流会,编发信息等方式,推动市直机关的中心组学习。

四是推荐中心组学习内容。已同中央相关单位联系,拟每月下旬,推荐下月中心组学习的内容,使中心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线”。

“线”即思想政治工作。总书记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思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他还明确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机关和谐、社会和谐。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委的一项重要的传统工作,但长期以来,此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或者说效果较差。为抓好此项工作,我们准备:

一是走访开展此项工作较好的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形成经验材料;

二是适时召开市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请5-10家单位交流经验,并推广部份单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三是收集经验材料和制度,汇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为各单位规范、扎实、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件提供参考。

三、“面”。

面即文明单位。自2000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截止2006年底,市直机关共有各级文明单位96个,其中:一级单位70个,占市直机关的64%;二级及以下单位26个,占36%。应该说,经过6年的努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已经数多面广,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下步要着重在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建立机制,充实内容上下功夫。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指导委员会,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扩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影响力;

二是创新思路。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推出一个创建主题,增强创建的吸引力,提高针对性;

三是制定《文明单位验收细则》,规范验收内容,避免与“机关党建先进单位”、“职工之家”考评内容的重叠,突出文明单位创建的个性和特色;

四是加强横向交流。通过走出去考察,请进来交流等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创建质量和实效;

当然,其他工作,如:理论武装、宣传工作、党报党刊发行、上级交办的工作等也要认真做好。总之,要坚持“常规工作超前做,传统工作创新做,创新工作用心做,交办工作负责做”的原则,干好每一项工作。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3

(一)我县来料加工点的成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文具、电器、饰品、服装、包装、劳保用品等为主要产品的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企业共同的特点是劳动力密度较大,利润较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廉价的劳动方式来促进企业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农村中闲散劳动力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一部分妇女因为文化、技术或者因为家庭有孩子老人需要照顾的客观限制,不能外出或者进厂做工,她们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兼顾家庭与增收的打工方式。而这两方面的客观原因促使产生了企业供料、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加工的劳动方式。

(二)我县来料加工点的衍变。近年来,随着来料加工业务量的扩大,部分加工者来不及加工,将一些业务转接给亲戚、邻居或本村村民时,就从原来的1对1(一家企业对一个加工者)演变成为了1对多(一家企业对多个加工者)的来料加工方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逐渐出现了承接业务、联系加工者的来料加工点经纪人,成为了1对点(一家企业对一个来料加工点经纪人对多个加工者)的方式。

(三)我县来料加工点的现状。发展至今,我县已有来料加工点89家,主要分散在长街、力洋、黄坛、跃龙、桃源等5个镇乡街道(其中桃源街道的浦西社区已发展了8个来料加工点),并逐步形成了以力洋为主的服装、以桃源为主的文具等各具特色加工基地。加工的业务品种主要有服装针织加工、编织、绣花、穿珠、灯具小电器、包装、手套、玩具、塑料件加工装配等等,其中文具、编织、绣花、服装、小电器加工业务大都来自本县的企业,也有不少是从宁波、温州、义乌等地接洽而来。

二、发展来料加工点的现实意义

发展来料加工点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风民风、转变创业观念、缓解企业“用工荒”都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平台作用。

(一)可以促进转移就业。据统计,全县有富余劳动力约4.8万,其中女性占70%以上。这个群体的妇女大多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就业观念落后或缺少创业意识和就业门路而闲置在家。而来料加工具有无需启动资金、见效快、风险小、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时间安排随机性大、加工地点分散、没有污染等优点,非常切合我县妇女就业需要。据统计,我县来料加工点共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3500余人,尤其是帮助3200多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成为妇女就业的一条新门路。

(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来料加工点的发展使加工者每月可增加收入400—800元,特别是有一些年发放加工费超过几十万元的经纪人更是收入可观。如桃源街道溪旁徐村的赵亚芳去年在家搞起了来料加工点,并与企业签订了包装袋长期加工合同,使闲散在家的10余名妇女年增收入达万余元。

(三)可以改善乡风民风。来料加工点的存在,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为农村闲散妇女与失土失业妇女(尤其是西溪移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非正规就业途径。由于广大妇女忙于从事加工业务,乡风民风明显趋好,玩牌麻将的少了,埋头苦干的多了;邻里间、婆媳间的矛盾少了,相互配合、从事流水作业的多了;口舌之争、惹是生非的少了,相互帮忙、交流技能的多了。

(四)可以转变创业观念。来料加工点不仅带来了致富的源泉,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农村妇女的创业观念,有力地促进了失地失业妇女的二次创业。如力洋镇文正村杨先凤从原来的“嬉嬉”到投资10多万创建缝纫加工点,招收了七八个过去和她一样“嬉嬉”的姐妹,不出村就赚到了工钱,成为68名女经纪人的其中之一。

(五)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问题。来料加工点的发展使我县企业最大限度的吸收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对于扩散市场产品的加工辐射腹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县来料加工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来料加工业务为闲散贫困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门路,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带来了种种好处。但是,从我县来料加工发展现状看,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来料加工点经纪人素质有待提高。发展来料加工点,经纪人是关键。一个好的经纪人,大致具备以下的素质:一是有较宽广的信息渠道和社会交往面。使得她们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业务渠道和及时发放收回加工件。二是有较好的亲和力和公信力。以树立威信和诚信来打动人心、凝聚人心。三是有较强的技能创造力,能手把手地教会加工人员,在回收加工件时还要把好质量关。四是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来料加工点不同于正规的全日制工厂,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纪律要求也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来料加工点的经纪人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但是,在我县来料加工点经纪人队伍中,普遍达不到这种要求,制约了来料加工点的进一步发展。

(二)来料加工点缺乏规范化运作。一是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县来料加工点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的占45%,10—50人占40%,80%以上加工点年产值都在10万元以下。现基本处于自我摸索阶段,规模小、利润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下岗妇女、农村闲散妇女,50%以上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就业技能不高,目前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加工,无法达到企业的高产品高技能要求,有些甚至因为有业务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下单承接,这就对加工的业务范围有了限制。三是业务渠道不稳定。有很多业务都是靠经纪人亲自跑企业联系而来,考虑到质量和时间问题,有时候企业只能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手工业务交给加工点,如一些简单的穿、套、粘等,所以业务范围很受限制,致使来料加工点经常为业务短缺犯愁,

(三)来料加工点缺少硬件设施与政策导向。一是用房紧张。来料加工点本身因为只赚些手续费,并无多大的利润空间,所以一般都没有能力在用房方面作较大的投入与改善。不少加工业务就挤在很小的房子里,工作环境差,不安全,也不符合文明社区的建设要求。二是设备落后。我县加工点属于刚起步阶段,85%以上的加工点都是在近五年内发展起来,还是以最简单的手工作业为主,再加上赢利少,没有成本购买先进设备,机械化程度较低。三是缺乏正确的政策导向,来料加工应该说是一个新兴行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上亟需规范;同时,处于成长初期,特别需要各级政府的关爱和扶持,需要各级政府适当的政策倾斜、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

三、进一步发展来料加工点的建议和对策

从实践来看,发展来料加工点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探索扶持来料加工点的发展途径。

(一)要服务保障。一是合同的指导,对一些涉及的霸王条款予以剔除,制定来料加工合同示范文本,并在经纪人行为中广泛推广使用。二是纠纷的调解,在来料加工业务时往往在加工质量、完工时间、工资报酬等方面存在纠纷,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当调解主力军作用,及时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信息的对接,要开展业务对接,各有关部门要设法沟通来料加工点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如举办业务对接会,通过相互介绍、经验交流、建立来料加工点信息平台,达成企业与加工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市场网络。四是培训的加强,政府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力度,组织经纪人及闲散在家的妇女参与各类编、织、钩、电脑操作等技能培训,增强妇女的就业能力,达到双赢互利的目的。五是资源的整合,主要是解决加工点用房问题。社区、村一级组织要设法为来料加工点解决房子的困难,低价或者免费为来料加工点提供收发加工品的用房,努力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4

一、立足公诉职能,严打“三项犯罪”

今年以来,公诉科根据我区地处的文化地理位置,以及我区刑事犯罪的特点,我们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具体分析,对症下药,稳、准、狠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一是依法打击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去年以来,我公诉科突出一个“快字”,坚持快审快诉,依法提起公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严重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犯罪的刑事犯罪案件件人,受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如案,为了维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公诉科从受理案件到提起公诉仅用十余天的时间,使某、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由于及时地打击了犯罪,从而有效地遏制了等侵财性犯罪案件的发生。

二是依法打击职务犯罪,保持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职务犯罪虽然案件数量不多,却影响严重,造成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影响党在群众的威信,致使群众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公诉科针对案发的特点与原因,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预防对策及建议,并依法提起公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职务犯罪案件件人,既惩罚了犯罪,又教育与引导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使他们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自觉运用法律政策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依法打击破坏环境保护犯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检察院公诉科科加强了同森林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上,提高办案效率,加快办案节奏,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取证,加强了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行政执法监督和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力度。同时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对环境资源危害较大的犯罪案件,坚决予以打击,毫不手软。对于一些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的,则从宽处理,确需提起公诉的,也向法院提出处刑较轻的量刑建议。如:案。

二、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丰富诉讼监督内容

今年以来,公诉科在办案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强化诉讼、审判监督和建立新机制,不断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丰富诉讼监督内容。

一是严把案件质量,强化诉讼监督。一年来该科始终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为重点,深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不断强化诉讼监督,立足“敢抗、善抗、抗准”和查微析疑,不断加大刑事审判和侦查监督工作力度,深化公诉改革,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2014年,我们审查起诉工件,尽管人均办案量很大,但我们仍要求公诉干警严格按照《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要求,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做到“三个确保”。第一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二确保依法提起公诉的案件的证据全部合法;第三确保审查起诉的案件均无漏罪漏犯。如案。由于我们严把了案件质量关,2014年我们共依法作出存疑不起诉人,建议公安机关撤案人,依法追诉漏犯、漏罪余人(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件。

二是强化审判监督,重点对2014年的打击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犯罪、职务犯罪、环境保护犯罪等进行了复查,依法提请抗诉件人,均被发回重审。全年依法抗诉件人,均抗诉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

三是在新机制的建立完善上重点落实了未成年人相关机制、刑事受害人求助机制等。

在未成年人相关机制建立上,我公诉科本着对青少年挽救和教育的方针,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了诉前帮教考评机制,主要包括:第一步,通过“三见面”、“五谈话”的方式,全面考察未成年人的生长环境;第二步,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成因、帮教条件、未来走向以及再犯罪可能性做出分析论证;第三步,对于不符合不诉帮教条件的未成年人及时予以思想帮教矫治工作,以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

在刑事受害人求助机制建立上,我公诉科树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关注“谁受到了犯罪侵害?”“他们所受侵害如何才能弥补恢复?”建立了以“法律帮助、经济扶助、心理救助”为内容的三重救助机制。首先从“法律帮助”入手,依托刑事和解或量刑建议促赔偿,将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作为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的前提,或作为对被告人提出免于刑事处罚、缓刑或从轻处罚量刑建议的前提,让被害人得到及时有力的赔偿。其次加强与民政、社保、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团体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凝聚各方力量筹集救助资金。在对刑事被害人‘法律帮助’和‘经济帮扶’的同时,‘心理救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对遭受严重心灵创伤、导致心理不平衡、易冲动、存在“报复”意向的被害人,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化解被害方内心怨恨,防止发生“案后案”。这些机制和措施的建立与完善妥善化解了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今后我科还将建立受害人申诉绿色通道,并将申诉方式、受理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对刑事和解的程序、范围及受害人权益等应及时依法告知受害人及相关人员,确保受害人权益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宽严相济,落实和解的理念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根据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确立的准确惩罚犯罪的刑事政策。基于这样的政策,2014年以来,检察院公诉科一方面严把“严”字关,即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在注重教育挽救少年犯、初犯、偶犯和罪行较轻的犯罪嫌疑人的同时,我们还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指定专人办理涉黑、涉恶性质的犯罪、恐怖犯罪以及杀人、爆炸、抢劫等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做到该严则严,依法从重从快,该起诉的要坚决起诉,及时、准确、有力地予以打击。;一方面又坚持“宽”字诀,即要坚持区别对待,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对于具有酌定从轻情节的犯罪要依法考虑,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人员,尽可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危害。对少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以及犯罪情节轻微的嫌疑人,专门指定-名精通法律,善于沟通的业务骨干办理此类案件,做到当宽则宽,让双方当事人沟通,同时要通过检察人员入情入理的引导、劝说,让双方当事人相互体谅,修复犯罪给社会、给受害者以及给犯罪者本人家庭的创伤,快速解决争端。加害人对其行为主动承担责任,受害人从社会、情感、经济方面得到满足。以受害人得到补偿为基点,加害人回归社会为终点。如:案。

同时我检察院公诉科在办案中对轻微刑事案件,在征求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双方意见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和解工作,通过刑事司法和解的理念来处理案件,较好的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既促进了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又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果。在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前提下,达到了化解分争、减少对抗、促进和谐的目的,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如:案。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我检察院公诉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为核心,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线,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为目标,认真履行公诉职能,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积极稳妥地推动公诉各项工作的发展。全面加强公诉队伍的思想政治和执法能力建设,公诉队伍的政治、业务、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传帮带体系。

我院公诉科针对全科干警平均年龄仅岁,人员变动快、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大,一些同志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业务技能较欠缺的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充分利用年轻同志法学理论素养高、学习进取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年轻干警的工作优势,提高公诉队伍的执法办案水平。根据个人特长和执法办案经验对全科人员进行分组,各组由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担任组长,新老搭配,形成“传、帮、带”体系。各组组长负责对组内办案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对本组案件进行初审把关。这一措施加强了对新手的指导,强化了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促进了公诉案件质量的提高和办案人员的成长,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力和战斗力。

二是加强业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水平。

1、集体集中学习制度。通过建立每个月集中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严格队伍管理。结合当前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自学写心得,科室组织谈体会,把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队伍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勤政廉政教育,切实加强公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由于大部分同志缺乏公诉实践经验,利用科室集中学习,及时掌握最新司法解释与刑事司法政策,深入研究案例,商讨办案思路,提高办案技巧。同时把学习理论与学习业务相结合,着力加强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公诉业务水平和履行法律监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着重提高公诉干部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出庭支持公诉的能力以及履行诉讼监督职责的能力。

2、个案经验交流制度。承办人在办案过程中遇到了有影响的或比较典型的案例,通过对科室领导汇报,召集大家集中进行讨论、交流、学习,通过庭审现场观摩、承办人讲评、讨论等形式,开展精品案件经验交流活动,学他人办案的长处为自己所用,切实提高整个公诉队伍的学习能力和法律监督水平。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5

为了掌握了解宁海县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参与创业创新的实际情况,县妇联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共发放了176份问卷调查,基本掌握了概况。

(一)宁海县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队伍已初具雏形。随着宁海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文具、电器、饰品、服装、包装、劳保用品等为主要产品的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企业共同的特点是劳动力密度较大,环境污染相对较小,市场前景宽广,对促进经济良性发展,促进劳动和大量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造成了劳动用工逐渐趋紧,不少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形。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土地的适度流转,农耕田的征用,农村中闲散妇女劳动力也多了起来,这些妇女有的因为文化、技术的限制,有的因为家庭有孩子老人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或者进厂做工,形成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剩余和闲置。在企业出现招工难和农村妇女劳动力赋闲的矛盾中,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宁海县目前有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90多个,省级优秀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3名,年龄以35—54岁为主,主要分散在长街、力洋、黄坛、跃龙、桃源等5个镇乡街道,加工的业务品种主要有服装针织加工、灯具小电器、包装、手套,玩具、塑料件加工装配等等,品种丰富,门类多样。其中文具、服装、小电器加工业务大都来自本县的企业,也有不少是从宁波、温州、义乌等地接洽来的。

(二)发展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是创业创新的有力举措。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为扩散市场产品的加工辐射腹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平台作用。一可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在来料加工点中90%以上是女性,全县从业妇女约5000多名,月收入达800元左右,多的可达2000余元。二可以改善乡风民风。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的存在,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为农村闲散妇女与失土失业妇女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非正规就业途径。由于广大妇女忙于从事加工业务,乡风民风明显趋好,玩牌麻将的少了,埋头苦干的多了;邻里间、婆媳间的矛盾少了,相互配合、从事流水作业的多了;口舌之争、惹是生非的少了,相互帮忙、交流技能的多了。三可以转变创业观念。女经纪人不仅带来了致富的源泉,培养了女经纪人的经营才能、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农村妇女的创业观念,有力地促进了失地失业妇女的二次创业。如桃源街道溪旁徐村的赵亚芳去年在家搞起了来料加工点,并与一企业签订了包装袋长期加工合同,使闲散在家的10余名妇女年增收入万余元;力洋镇文正村杨先凤从原来的“嬉嬉”到投资10多万创建缝纫加工点,招收了七八个过去和她一样“嬉嬉”的姐妹,不出村就赚到了工钱。四可以发挥基层妇女骨干的带头模范作用。在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村妇女主任,她们最初的想法也是为了帮助当地弱势妇女。如力洋镇古渡村的加工点就是为了上棚村的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而创办的,为贫困妇女创造了指甲钳加工的就业机会,帮助村里的残疾贫困妇女解决生活之忧。长街镇手套来料加工点也为2名残疾女性创造了就业机会,一年有七八千的收入。

(三)各级妇女组织的支持重视促进了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的发展。近年来,宁海县各级妇女组织把发展和壮大来料加工作为女性创业创新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为发展来料加工建言献策。自2005年以来,县妇联就十分注重妇女参与来料加工业,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县来料加工点及女经纪人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关于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的调查和思考》、《关于宁海县来料加工点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并在宁波通讯、宁海信息通报等党委政府信息中刊登,今年又以《关注妇女转移就业加快发展来料加工点》为议题在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做参政议政发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几年来,在县妇联的多次建议下,今年县委出台了《中共宁海县委、宁海县政府关于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党〔2008〕1号)文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万名妇女来料加工推进计划和百名农村经纪人培训工程。同时,在县委出台的《开展创建“充分转移就业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妇联的很多建议意见被采纳,如:创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工点的经纪人可享受就业再就业政策中的小额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对组织农民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农村来料加工点经纪人给予奖励,每年评选10名优秀经纪人,并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农村来料加工点经纪人给予重奖;创办的来料加工点,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从事来料加工,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由财政安排经费,给予加工点一次性奖励;对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服务,建造来料加工点标准厂房的行政村进行奖励。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加快来料加工点的发展,壮大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二是提高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素质。依托劳动部门及各级成人学校,有针对性、分不同层次地组织经纪人及闲散在家的妇女参与各类编、织、钩、电脑操作等技能培训及管理培训20多期,参加人数达600多人;增强女经纪人的市场经济分析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妇女创业创新能力。县妇联还多次组织女经纪人外出义乌、兰溪等地考察学习、交流经验。三是加强来料加工业务对接。对90余名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开展摸底调查、召开女经纪人座谈会,加强企业和经纪人、经纪人与经纪人、市场与经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对接,实现利益双赢。四是激发妇女创业热情。增强广大妇女创业意识,激发广大妇女创业热情,展示广大妇女创业风貌,开展技能比拼活动。如通过举办“魅力女性·擂台竞技”服装来料加工点妇女技能竞赛、优秀女经纪人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妇女参与创业、缩短差距。如:今年以来,长街镇已建文具来料加工点41个,从事来料加工的人员有1000多人,预计今年这些从业人员每人可增收1万元以上;桃源街道浦西社区8个来料加工点已进入规范化阶段,从业务、加工到配送都已走上正常轨道,为来料加工点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宁海县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来料加工业务为闲散贫困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门路,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带来了种种好处。但是,从宁海县来料加工发展现状看,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也成为当前制约女经纪人创业创新的首要问题。

(一)经纪人队伍相对短缺。发展来料加工点,经纪人是关键。一个好的经纪人,大致具备以下的素质:一是有较宽广的信息渠道和社会交往面。使得她们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业务渠道和及时发放收回加工件。二是有较好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来料加工业的工资本身就不高,经纪人不可能从加工费里提取很多的“手续费”,有不少加工业务,经纪人是免费进行收发的,只在厂方那边得到一定的业务补贴,一个来料加工点的经纪人年收入,一般的也就在二三万元上下。甚至有不少经纪人要先垫补计件费用,然后再从厂方报帐,当然,期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流动资金风险,所以从事加工点经纪人工作的大多是那些热心人,看到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妇女就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三是有较强的技能创造力,女经纪人应心灵手巧,对于各种加工业务的技术接受掌握能力较强,肯吃苦。特别是一些编、织、钩一类的物品,更是需要经纪人先学会,然后手把手地教会加工人员,在回收加工件时还要把好质量关,所以这项工作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四是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来料加工点不同于正规的全日制工厂,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纪律要求也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来料加工点的经纪人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以树立威信和诚信来打动人心、凝聚人心。

(二)来料加工点缺乏规范化运作。一是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在调查中,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的加工点占到45%,10—50人占40%,80%以上加工点年产值都在10万元以下。现基本处于自我摸索阶段,利润少、规模不大。二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下岗妇女、农村闲散妇女,50%以上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就业技能不高,目前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加工,而无法达到企业的高产品高技能要求。这就对加工的业务范围有了限制。三是业务渠道不稳定。有很多业务都是靠女经纪人亲自跑企业联系而来,考虑到质量和时间问题,有时候企业只能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手工业务交给加工点,如一些简单的穿、套、粘等,所以业务范围很有限制。女经纪人经常为业务短缺犯愁,有些有业务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又无法下单承接,可以说加工点的生存完全取决于业务的承接。

(三)来料加工点缺少硬件设施与政策导向。一是用房紧张。由于外发业务要方便群众,所以加工点一般设在女经纪人家里,或者社区多余的办公房里,如果要新建或者租用比较宽畅的房子,则需用较大的投资,而来料加工点本身因为只赚些手续费,并无多大的利润空间,所以一般都没有能力在用房方面作较大的投入与改善。不少加工业务就挤在很小的房子里,工作环境差,不安全,也不符合文明社区的建设要求。二是设备落后。宁海县加工点属于刚起步阶段,85%以上的加工点都是在近五年内发展起来,还是以最简单的手工作业为主,再加上赢利少,没有成本购买先进设备,机械化程度较低。三是缺乏正确的政策导向,来料加工点应该说是一个新兴行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上亟需规范;同时,处于成长初期,特别需要各级政府的关爱和扶持,需要各级政府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政策优惠。

三、进一步发展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的建议和对策

从实践来看,发展来料加工点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培育女经纪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级妇女组织,都应该积极探索扶持来料加工点女经纪人的发展途径。

(一)要因势利导,扶持女经纪人茁壮成长。来料加工女经纪人随着市场加工业务的增多而发展起来,在发展初期,由于市场上的一些商品属在国内首创,加工工艺不熟、加工技巧缺乏,女经纪人在承接业务之初往往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钱,一些女经纪人往往容易气馁甚至放弃。政府部门要加强培育扶持,通过面授、手把手传授等形式开展培训,积极引导女经纪人树立信心,对妇女来料加工点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鼓励更多的妇女能人从事来料加工业、成为经纪人,成为优秀的来料加工经纪人。

(二)要政策扶持,营造女经纪人快速发展环境。政府的主导和扶持是发展来料加工的关键。来料加工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整体情况来看还根浅基薄,更应得到多方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来料加工点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调研,认真加以研究,在政策、资金、信息、培训、场地、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切实用政策鼓励发展来料加工,用政策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失土妇女从事来料加工,用政策来保证来料加工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同时,要确保各项出台的政策的落实到位,真正解决女经纪人的后顾之忧,营造一个有利于来料加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6

关键词:机械加工;振动原因;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数控技术开始在机械生产加工过程当中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在人们使用数控技术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数控技术给大家带来了高效、精准和便捷。但是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之中,因为加工零件与刀具之间是呈现无休止的周期性运动,所以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振动现象。振动现象一旦出现,机械加工的精准性便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针对机械加工过程当中振动现象的处理,将会关系到机械加工的整体质量,这是从事该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机械加工时发生振动的原因和对应特点

1.自由振动。在机械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自由振动是最为常见并且也是原理最为简单的一种振动类型。机械振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机械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时,切削力产生波动而引发自由振动,或者是机械在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时,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产生自由振动。由于机械在自由振动的过程当中,不会出现外力进行补充,所以一般会在振动产生之后迅速衰弱,所以自由振动不会对机械正产运转产生过大的影响,但是自由振动会诱发机械进行自激振动。

2.强迫振动。在机械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强迫振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其中内部原因是因为机械在运转过程当中,产生的离心惯性所导致的振动。在机械加工设备当中,皮带轮、电机转子、砂轮、以及快速运转的加工零件都会产生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就会导致离心惯性的出现,由此产生强迫振动。还有就是机械自身存在有设计缺陷,如轴承轨道的尺寸规格存在问题,同样会诱发强迫振动。再有就是机械加工的时间点有一定的间隔,在机械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会存在有节奏变换的现象,导致在机械运转过程当中,出现周期性的反应,由此引发强迫振动。而导致强迫振动发生的外部原因,只要是机械周边存在有能够引发周期性的振动的其他大型机械,如空压机、冲床等,这些同样会导致机械的强迫振动。强迫振动主要拥有以下特点:首先,机械本身不会对干扰力进行改变,和加工过程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凭借相关的技术手段去掉干扰力,强迫振动便会停止。再有就是强迫振动频率和外界所出现的干扰力的周期往往十分相似,或者是其周期的整数倍。第三,强迫振动很容易让机械产生共振现象,由此对机械的运转产生严重的干扰。最后是外界干扰力越大,机械所产生的强迫振动的振幅也就越大。

3.自激振动。自激振动又被称之为颤振,指的是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高频率剧烈振动,自激振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机械在针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刀具和零部件的摩擦力在短时间当中发生剧烈的变化会导致自激振动。再有就是因为机械针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刀具因为所加工零件硬度变化过大,由此发生崩刀现象之后,机械自身也会产生自激振动。还有就是机械在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刀具刚性较差,刀杆产生了自激振动。最后是在机械加工的过程当中,因为切削量选择不合理,导致了自激振动。同其他振动类型进行对比,自己振动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自激振动的出现时没有周期性的外力影响的。再有就是发生振动的频率和该机械在进行零部件加工过程当中其中一个固定频率类似。最后在出现自激振动时,机械自身出出现某一种不会衰弱的周期性变化,系统振动会凭借这一外力来进行能量的补充,以保持长期的振动。在机械振动停止之后,该种外力的周期性波动和能量的补给均终止。

二、降低机械振动的相关办法

1.降低强迫振动的相关办法。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强迫振动,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产生强迫振动的原因是因为存在有周期性的外力,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发生便是找出周期性外力的来源。

1.1减低激振力。激振力是机械在针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过程当中,转动速度不均衡而产生的,降低激振力的方法就是降低机械因为转动速度不均衡而出现的离心惯性力和冲击力。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可以首先针对砂轮、电机转子、高速运转元件等进行平衡调试,并安装平衡装置。再有就是增强传动装置自身的稳定性。常见的做法就是将机械当中的传动皮带设置为长短规格一致,并且在传送带当中,尽量少使用接头,尽可能使用斜齿轮替代直齿轮。最后是增强机械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常见的做法是从高速轴上除去联动润滑油泵的凸轮。

1.2调试振源的频率。在机械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合理针对加工系统的原有频率进行调试,可以有效其杜绝共振现象的出现。其常见做法为:进行激振力频率的调剂,或者在针对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把各个系统当中的零件原有频率超过共振区的频率。

1.3对外来振动进行隔离。在机械针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直接将振动源进行分离,或者在机械和地面当中添加一块软性垫板,同样有降低强迫振动频率的作用。

2.减低自激振动的相关办法。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自激振动产生的原因是在切削过程当中,机械内部系统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

2.1降低重叠系数。重叠系数针对系统再生效果的影响巨大,重叠系数μ是通过加工形式、使用刀具的纹理样式和切削作业过程中的用量这三种数据进行判定的。针对螺纹零部件进行加工作业时,μ值为0.系统不会发生自激振动,在切断零部件时,μ值为1,再生效果最为明显,所以改刀具文理样式,可以降低μ值。

2.2针对刀具的数据进行合理选择。在机械加工过程当中,所使用刀具的参数选择,往往会对自激振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针对前角和主偏角进行扩大,这样可以有效实现降低振动的目的。并且,选取的后角角度需要进行尽可能小,在进行精加工过程当中,如果切割面的深度相对较低,就会让摩擦加剧,由此增强自激振动发生的可能性。

2.3合理布置零部件、刀具和机床的位置关系。通过对自激振动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刀具、零部件和机床的位置关系如果合理化,能够有效抑制自激振动的发生。因此在位置安排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机械的运转原理,对相关部件进行合理安排,为了增强切削作用的稳定程度,工件进行反转切削作业的过程当中,切削作用力应与机械的高刚度反向整体相同。

三、结语

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振动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因此技术人员若需要降低机械振动带来的问题,就必须要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造成机械振动的一些常见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给予该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李笑林 单位:西京学院万钧书院

参考文献:

[1]刘建新,杨庆玲.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01:6-9.

[2]秦海亮.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30-31.

[3]吴舒.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成因及改善措施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24:81-82+88.

[4]孙海峰.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6,08:219.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7

【摘要】中职教育主要目的便是培育出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分支,中职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并着重提高受教育者的英语水平。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中职英语教学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不断重复的单调教学,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原本的期望值。然而,随着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得项目教学法逐渐步入了更多中职英语教师的视野之中。本文笔者将对中职教育中的中职英语作为基础,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指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职业教育主要可分为初职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三个等级,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类型,和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一定的区别,而不是教育层次。而项目教学法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目前在众多职业教育行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在使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设置一项任务作为目标,以学生作为授课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学习氛围之中,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所规定的任务通常是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决定活动时,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选择,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进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进而保证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将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征与意义

1.项目教学法的特征。传统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讲台上不断地教授并重复重点内容,被动地接受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拒绝接受新的知识,哪怕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无法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严重限制。但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起到的仅仅是引导作用,这一点便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区别。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对于教师而言,当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后,教师便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执行教师安排的任务时,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其能够独立、不发生偏移地完成任务,当发现学生重点发生偏移时,则应不留痕迹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回到任务之上。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完成任务。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较为困难,则及时为学生进行解惑,指出并纠正对知识点的错误认知。在进行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明确认知,教师自身与学生的所有行为均是围绕着项目展开的,项目本身便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决定项目内容时,所需关注的重点应放在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是否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2.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归根结底,项目教学法便是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项目的形式,为师生提供合作的平台,从而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可以说,项目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地进行了改革,减少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中职教学的课堂效率。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教学任务从原本的由教师全部承担,转变为师生共同承担,进而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时,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与信息提炼能力,而这种自主学习的行为,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

1.师生存在理解误区。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当前大部分教师对项目学习法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师生经常会将结果论与项目教学法结合使用,导致对教学结果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一方面。这使得师生在安排选择任务时,大多数都会选择难度较低,一定会成功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情况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而言没有一点好处。2.教学环境有待改善。若是想要项目教学法能够顺利进行,教师便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目前,资料最为充足的地点便是互联网之中。当下,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所需的学习资料,但当前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网络教学设备不算完善,且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有限,这导致项目教学的前提条件无法得到满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当学生进行求助时,教师往往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种种原因都明确表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环境需要得到改善。3.教学评价缺乏不完善。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完善,奖惩制度已经成为各个方面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过程评价体系作为奖惩制度的一种变种,也被广泛运用于中职教学之中。然而,项目教学法在这一方面便存在局限性,无法将评价制度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使得奖罚制度无法正常有效的实施。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模式分析

1.准备项目阶段。在进行项目准备时,教师应根据班级内部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平均能力水平,制订出适合本班级的项目目标,并根据目标内容选择让学生单独完成,或者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互助的形式完成项目。随后,当学生选择研究的项目后,教师便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确定项目完成步骤,进而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将结果制作成报告材料,进而为项目内容与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做出适当的修改建议,保证学生的报告具有可行性。这时,学生便可根据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报告流程与报告内容,并制作好报告时需要用到的材料,完成事前准备工作。2.实施项目阶段。作为项目教学法的重头戏,在进行到实施阶段时,学生便可按照事先完成的计划,将自己或本组的想法展示给其他同学。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教师便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资料查询,从而让学生能够迅速获得需要的参考资料。在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后,学生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行分析,从而打磨出作品的大体框架。然后,教师在中后期阶段,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是学习如何将知识点与实践关联的过程。因此,在项目中,学生所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可通过中期汇报,了解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否存有什么无法理解的问题,若是存在问题,教师便可鼓励所有学生互帮互助,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另外,开展中期汇报工作也能有效激发个人或小组之间的竞争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期汇报也能防止学生存在拖延现象,辅助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工作。当完成中期汇报工作后,学生便可根据汇报所得到的信息,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学生便可在课堂上,将自身的项目结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分享的方式不限于情景再现、演讲、做活动等方式,如此能够充分地融入项目教学中,激发对中职英语的学习兴趣。3.评估总结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并评估。首先,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与自身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本人或本组所完成的项目成果,可通过制作PPT、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应根据所有项目的报告,对所有人或者所有组的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为确保公正,教师可让学生挑选出适合的代表,对所有作业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挑出出现次数比较多的问题,或者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正确知识的印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职教理念,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连,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项目教学法也受到了众多中职英语教师的欢迎。然而,一个好的学习方式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完善所形成的,只有中职英语教师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项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这类教学方式能够长久地使用下去,而不是单纯地使用一两次,便漏洞百出,如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遭到教师厌恶。

作者:刘荣旭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篇2

项目教学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流程,辅助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把它应用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或直接将某个项目作为英语教学的课堂主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堂环节,利用项目完成学习任务指导的教学设计,试着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积极案例。

1利用新颖题材吸引学生参加学习项目

中职英语涉及的大多数语法内容都与学生参与社会交际活动有关,具备很多贴近生活的相关话题,可以用于教学的学习项目设计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关注点,帮助他们更多地把视线放在如何将书面用语转化为口语交际内容,而不是强调哪些语言经常出现在口语表达中。这样他们在完成必要的写作时,也可以适当引用对话内容或形式,完成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和强调。避免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过度强调文明用语或完全套用他人写作文本的情况。同时根据大多数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存在的语气和语调强硬问题,在参加学习项目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硬性要求,使学生可以完全脱离教材对话语境,完成比较合适的口语练习和语法学习。例如“Hello”这节课中,学生需要完成打招呼和简单介绍自己的口语表达,那么能够吸引他们加入的学习项目,就应当是具有丰富语言环境的对话或社交网络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比较自然和轻松的状态下用个人比较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和其他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友好的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交友中的新颖题材,吸引学生快速进入结交好友的社交环境中,然后在平台中以语音对话的形式向他人介绍自己。把学生当成学习项目开展的主体介绍,他们常会因在课堂上没有接触到熟悉的人员,而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出现语塞,所以要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完成的项目任务:与陌生好友完成一次自我介绍、以自述口吻向刚认识的朋友问好。然后通过抽查部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了解这样的任务是否能够真正使学生有效学习本节课内容。并基于他们基本的口语表达学习成果,细致讲解使用文明用语时要在双方沟通的语言场景中(汤坤德,2019);而不是刚刚接触,在对方还没有开口想要了解自己时,就过度与对方倾诉。

2设置中职英语教学每节课的项目目标

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英语课堂,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来创造不同的项目完成目标。这样,学生在规定的任务时间内就可以围绕整个课堂的目标或主题来实施与人沟通或完成书面形式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为他们制定统一的任务完成标准,避免过大难度的学习要求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负担。大多数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都来自初中阶段口语交际内容的学习积累,他们缺少学习英语的一个知识体系,在认识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总是习惯性用口语表达来代替比较详细的说明,对于新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理解。教师需要以高中生阶段的学生学习水平,来对这些学生进行项目目标上的学习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学习衔接过程,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化素质。例如“I’mfromChina”这节课中,学生要站在比较普遍的公共社交角度,与他人讨论自己的过往经历。这时他们所处的国家和文化交融点,就成了各自能够进行深入沟通的重要契机。很多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原文可以认识到介绍自己所在国家和文化环境的固定句式。但他们这时还没有展开深入沟通的能力和依据,需要在这个基础框架上进行语言的补充。那么,这节课教师所设置的项目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一次比较深入的沟通对话,细致描述自己对一个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文化的向往。在这个项目阶段内,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以查阅资料或模仿他人对话的形式,先给自己的对话内容进行一个框架的设计,然后再套用教师提供给他们的目标,具体完成这个课上学习项目。这个过程可以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也可以作为教师讲解更多语法内容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想要讲解语法的话,应当对学生选取的对话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帮助他们认识当中个体没有叙述清楚的句式表达意思,使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陈齐,2021)。

3依据教材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计划

教材是开展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很多学生都需要从中找到自己完成学习的语言点,模仿当中的原文句式和展开语言叙述的对话语境来提升个体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实际对话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就是总把书面形式的语言当成沟通过程中的阻碍。在遇到想要表达的语言时,会怯生生地把到嘴头上的口头语吞回去,然后再思考用怎样的口语更能表现出个人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制定一个能够让学生提升个人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计划,使他们能够依据教材积累一定的语言能力,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学习项目,将其运用到生活化的口语语境中,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中职英语的文化素质。例如“CanyouspeakEnglish”这节课中,学生要从书面形式上认识,用英语表达客观事实的语法内容。对话学习正是影响他们使用英语语言的一个交际工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表达过程中的简洁能力,另一方面也给他们使用书面语言带来沟通上的不便。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在口语对话中想要充分表达书面语言复杂情绪的念头,让他们能够通过对话形成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认知,然后再让学生通过书面表达的基本写作形式掌握本节课需要理解的语法及新的词汇。那么这个整体的计划,就是在英语课堂上引入本节课的阅读环节,让学生先行完成对教材原文的阅读和讨论。之后再在学生讨论原文句式和难点词汇的过程中,让部分学生先完成以对话形式或阅读课文旁白形式的练习,使他们能够客观总结哪些书面形式的语言容易出错。最后再让学生把自己总结成的内容提炼为可书面形式表达的简单语句,为他们讲解当中存在的语法知识和学生需要再次深度学习的词汇,为他们积累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4有效总结中职英语教学项目成果

英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英语课堂设想,可以让教师在完成教学前就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进行合理规划。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乖巧地配合教师的引导,有时还会再讨论环节提出让教师完成独立解答的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通过总结教学项目所完成的成果,来帮助学生认识本节课,他们需要完成的学习要求和教材有关学习内容(谢亚敏,2021)。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从听懂教师总结的过程中,记录和整理该节课上他们所完成学习项目的重点,以及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注意哪些容易出错的语法点。例如“Everydayisabusyday”这节课中,学生需要对一天中发生的大事小情进行盘点,用书面语言简洁地表达出自己生活中的日常。这时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储备,就成了自己独立完成学习项目的重要支撑。很多学生在不了解如何描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盲目模仿教材原文来完成本节课要求他们完成书面表达的学习项目。这当中最容易出错的语法内容,当属把一天中总要完成的任务,当成前一天完成的任务进行表达,使用一般现在时的语法去说明现在进行时的内容。这两种不同的语法虽然在人称表达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连接动词时,一个需要使用动词原形,另一个则需要使用动词的名词形式来进行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方向总结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成果,对项目教学法进行整体教学内容上的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个人在表达语法上存在的误差,鼓励他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尊重自己的观点,也尊重他人在阅读时可能存在的不良感受。

5评价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学习的表现

对于很多学生的学习而言,项目教学法是引导他们在课上认识语法和词汇用法的可行方法。但他们未必能够实现这种方法的学习要求,有时还可能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态度。而教师又不可能因为学生的喜好,忽略他们在学习方面不能满足项目要求的实际情况。那么要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学习表现,就成了评价项目教学法真实应用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习要求和自主学习成果的判定,时刻提醒他们以谦虚的态度完成每节课的学习项目。例如“Iloveshoppingforclothes”这节课中,描述了各种服装的词组和词汇表达用法,需要学生将自己认识的语法知识融入新学习的词汇语言中,完成必要的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就需要让他们完成练习口语语言的过程中,对和自己沟通的另外一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个人表现的具体形式,促进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沟通设计上的合理评价。最后再总体评价学生群体的学习表现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展开新一轮的设想和要求,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来完成更多利用新学习的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和学习项目。

6做好项目导入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具有较多应用优势,可最大化提升教学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需在明确教学法优势的基础上,做好项目导入工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项目教学法应用实效性突显。如何做好项目导入工作,成为英语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任务之一。项目导入时需注意达到以下几个要求:①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项目中。②利于激发学生对项目的参与兴趣。③可打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④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同时明确学习方向。⑤便于学生在项目导入环节中顺利投入学习中。教师依据上述五点要求设计项目导入环节。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的项目导入方法需结合各种情境教学方式开展,如媒体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例如,“Iloveshoppingforclothes”这节课的内容与各种服装知识相关,学生需掌握各种服装的词组和词汇表达与用法,进而将新学词组与词汇融入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中,增加实践应用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媒体情境完成项目导入。教师在备课时,在互联网上收集各种图片与视频,将其重新调整,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成微课小视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先向学生播放微课小视频,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课中,以此激发学生对本次课堂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明确学习方向。接着,教师依据项目导入微课中展示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教学问题。在适合的项目导入方式引导下,学生会自然地对项目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并与小组成员积极讨论。此时,项目教学将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将获得较大保证。

7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组合作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以一个项目内容为核心,学生突显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辅助地位,进而开展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法中,需重视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学习小组,可为学生自主学习增添助力,便于学生集合小组成员智慧,逐步完成项目任务。中职英语教学中,需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组合作模式,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小组成员间互为促进,互为补充。通常情况下,英语教师需依据项目特点、项目难易程度以及项目完成涉及内容等多方因素指导学生按需成立小组。一般5~6人的小组合作模式最为适宜。确定人数后,教师需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水平、学生性别、学生性格与能力特点以及综合能力水平等多个方面思考,有效调整每个小组的成员,确保小组内成员都有可发挥之处,可互补性、有效性完成项目任务。小组成员确定后,教师需放手让小组成员自行确定小组长,一是可以再一次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凝聚力;二是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为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奠定扎实基础。例如,以“Thespecificprocessofshopping”为主题的项目合作学习任务开展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分成以6人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经研究后确定小组长。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每一组的合作进度、合作质量以及合作效果等进行观察,观察分析小组成员是否全身心投入项目合作学习中。此学习方法是否起到互助互利教学效果,每一名小组成员是否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能力得到一定提升,等等。项目教学法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一来可有效引导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二来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懂得合作分工效率与质量高于个人独立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8结语

在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总体上的表现,防止有人在学习中出现掉队现象。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平均文化素质,完成对学习项目及项目实施内容的规划,利用适当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自强心理。以引导和鼓励的基本立场,帮助他们以自信的态度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沟通和表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和指导项目,使学生能够具备学习教材中新知识的能力,充分表现出个体在英语语言方面的学习能力。

作者:丁树楠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篇3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特定学科探究与应用型学习活动,一方面提供与课程和现实应用紧密相关的实践情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中职英语教学要保证学生更快地从基础积累和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专业领域内的娴熟应用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相比更为高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也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构建知识体系。

一、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一)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有二:一是实用主义理论。杜威批判传统的“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为在以行业、生活应用为导向的职业化学习中实践性学习显然有更高的优先级。二是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认为,知识从文本、符号、工具形式需要经过学习者的自我实践、组合和调控来重新建构,这种后验式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以上两种理论来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更有助于构建实践性学习的环境,有利于解决中职学生英语语言环境、输出型训练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表明自主探究和后验式学习能够矫正学生低效化学习习惯(如反复背诵和题海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应用思路

结合上述两种理论可以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要点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构建职业化、生活化的应用情境,使学生在未来专业知识应用的相关情境中进行专业化的输出训练;二是提供与建构主义学习相关的引导和支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项目任务和目标,最终结合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应用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总结经验等。具体到中职英语教学,可根据中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思路进行完善性设计。首先选择与中职专业高度融合的项目,然后将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目标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最后在项目活动中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评价方法的渗透教学,让学生在项目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和完善从“做中学”的个人学习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帮助学生做好项目方向的选择

中职英语项目教学应将行业应用作为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将“英语学科学习”和“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有效衔接起来。比如在中职机电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工业展会服务实践为基本项目,将国际化团队销售服务中的展会接待、机电产品性能陈述、专业设备操作讲解、机电设备经销中的技术服务交流、机电设备设置与使用问题答疑等场景设置为基本情境,在此基础上融入当前课时中英语学科教学的知识,由此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应用的有效衔接。教师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充分考虑部分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将项目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注意项目的实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项目结束后还能在专业领域进行频繁应用;三是明确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语言应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引导学生开展项目需求分析

在项目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分析项目背景,发现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需求,使学生在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英语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项目中必要的英语应用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英语实践的基本需求。例如,中职机电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专用词汇与特有合成词、特殊句型等相对较多,学生在对照行业前沿研究文献、专业设备说明与技术手册、与企业的国外客户进行设备或技术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专业词汇、特殊句型等方面出现卡壳的现象。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项目选择的基本目标,即为未来的自主性专业学习、工作应用奠定基础,从当前专业学习和实践当中挖掘英语应用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项目小组自主梳理需求,并制订项目计划。例如,在工业展会服务实践项目中会用到教科书中未介绍过的车床设备,学生在阅读原版技术手册时会因陌生专业词汇过多而面临阅读障碍。学生可以选择梳理某个专业设备技术手册中所有的名词性专业词汇,总结词块特点以便快速记忆。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校和校企合作单位(主要是外企)的主要加工设备如下:

(三)指导学生优化项目方案设计

基于实践需求调查,项目小组可以明确训练任务,具体训练任务至少应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设计具体的英语表达内容。例如在工业展会服务实践项目中,学生应对接待中面对外国参观人员的基本表达内容进行设计,组内学生应对迎接词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并讨论哪种方案更合适,如对比“I'msogladyouhavecometovisitus!”和“WelcometoShanghaiIndustrialFair!”分别更适用于哪种情况(区分不同关系下的沟通技巧),通过这种设计讨论来提高学生对句式、表达技巧等的认识。二是设计模拟演练方案。学生要在对话设计后进一步安排模拟人员,教师应建议小组成员进行轮换,一方面让组员都能够进行充分的练习,另一方面让组员都能够从工业展会服务对象的视角体会销售人员或技术人员话术是否能够正确传达信息等,以这种代入式的体验来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进行评估。为了更准确地指导学生开展英语项目方案设计,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例如,在工业展会服务实践项目讲解环节设计中,涉及设备安全规程、设备种类介绍、设备功能介绍以及操作步骤介绍等,对于陈述性表达的应用较多,如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演示讲解中,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First,youshouldchoosecuttingtools,fixtureandcuttingparameters.(首先,选择切具、夹具以及切削参数。)Second,youshouldprogramallthedetailsoftheworkintothecomputerandbringthetooltotherightpositionandsetthepositionas(0,0,0).(第二,把加工程序编入计算机,将刀具移至正确位置并将该位置设置为原点。)Then,themachinecenterwillmachinetheworkpieceautomatically.(然后,加工中心就会自动加工工件了。)Thelastthingyouhavetodoistomeasuretheworkpiece.(最后,你必须要测量工件。)教师可根据项目背景提前选择应融入项目中的讲解环节易混单词(设备种类: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磨床、钻床、镗床等)、口语表达方法(不同设备的操作步骤演示等)、呈现服务态度的附加话术(如表达对未来购买的期待)等应用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英语阅读、口语表达、写作训练的要求对小组的项目方案进行补充。例如,在有技术交流等口语应用需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机电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领域常见的句式和句法规律进行总结,如:A1:What'sitsfunction?B1:Wecanuseitto...或A1:Couldyoutellmehowtoproducetheseworkpieces?B1:Lathesaremainlyusedforproducingthesekindsofmachineparts.A2:Whatarethesemachineparts?B2:Theyarebearings.A3:Whataretheymadeof?B3:Theyaremadeofmetal.A4:Whatkindofmetal?B4:Steel.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总结范文中的典型用法,并对machineparts(机械零件)和material(材料)进行梳理归纳,根据表2归纳范例进行替换操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写作训练的机会,并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组内学生提供多个文本,比如针对某项机电设备操作的禁止项目要点介绍中,可以要求学生同时采用多种否定句式进行写作,灵活使用not、no、nothing、nor、neither等否定词,并尝试变换否定词使用的位置,提高学生对特定句式用法的熟练度。总的来说,教师对于项目方案的设计要同时考虑英语教学目标和专业应用实际,使学生能够真正结合专业实践来思考英语的应用条件、方式和特色用法。

(四)深度参与学生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对任务设计、知识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高的主导性,这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但也会限制教师对项目学习过程的监督质量。对此,教师需要更深入地参与项目以保障监督质量,同时也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例如,技术文献中有多种复杂的定语从句用法,翻译难度较高,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项目小组的讨论中,对于学生阅读操作手册时常见的前置定语、后置定语等语法知识进行指导。如螺丝刀的使用说明书中就有定语从句“Turnthescrewdrivertotherightuntilthescrewisfullofthematerialyouareworkingwithoruntilthescrewissecure”,教师提醒学生根据从句结构及其与先行词的关系来进行区分,总结应用规律,帮助小组更快地推进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设计多元项目评价方案。一要开展基础性的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中应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理论为导向,先指出用法和习惯问题,再从理论角度解释语法、用词等方面的问题,评价结果应侧重于形成性评价。以机电设备经销中的技术服务交流为例,教师要先针对学生应用中的错误、非理想的文本设计进行说明,重点说明这对技术服务工作的负面影响,然后再从语法、句法理论等角度解释原因,鼓励学生从英语理论的角度思考实践中的问题。这类评价应尽量强调学生能力的形成、发展水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和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开展组内学生互评,让学生发现和指出同学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提出建议或进行鼓励,帮助其理清应用中的不足,树立信心,也使高效的学习方法、成功的实践经验更有效地分享和传播开来。条件允许时,教师还可与加工企业或机电设备销售企业(校方合作企业)沟通,由用人单位参与评价,提供更精准的实践评价。最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个人做好项目成果、经验的自主归纳和总结。项目学习最终应回归到英语学科学习层面,学生要能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查找的资料、共同讨论的英语应用情景及基本应用、英语口语与写作内容、关键的单词与语法、行业特定的社交习惯与英语表达技巧等进行归纳总结。由此一方面总结应用经验,另一方面不断积累和提高基于实践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建议

(一)典型问题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有明显优势,但就个人实践来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容易出现两类特殊问题。一是学时限制项目教学效果。中职英语学时相对有限,而项目教学法占用时间较多(一个项目通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周期),部分教师为追求项目质量会利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推进项目,这会对一般课堂教学造成影响。二是项目教学本身的开放性导致过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监控,尤其是项目成果不能准确反映每一位组员的工作量、工作成果。

(二)预防建议

从实践角度来看,避免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就必然会导致项目过程质量下降,二者之间存在固有冲突。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将项目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利用课后时间监督项目推进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课余时间条件,要求组员将对重点应用需求的调查结果报告、项目任务讨论与设计、项目实施与应用模拟等过程在线上集中进行,教师进行全面监督;在课堂教学中保留项目精品成果展示、项目评价与总结性指导等内容,提高教师对项目的指导水平。

作者:陈力静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篇4

1引言

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在这个背景下,中职英语学科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是为了适应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保证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本文试图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早由克伯屈提出,他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模块学习中,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经验。随后K·威拉德也对项目教学法持肯定态度,他认为项目化的学习方式能够给予学生紧迫感,让学生在竞争压力的趋势下产生学习动力,在此之后,美国教育学家凯姆伯又将项目教学法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为构思、计划、实施和评判,这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和实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国内的学术界,尹维伟认为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某一个教学活动,它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根据上述的分析和解读,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定义为:由教师引领、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个具备实践性质的教学活动,其实施载体为学习项目,主导者为教师,完成项目任务的则是学生。

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价值

在中职英语的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还能极大地调动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是在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背诵、默写等方面,在这种模式下,处于思维发展高峰期的中职生就很容易产生叛逆和抵触的心理,从而阻碍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总的来说,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师会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者仿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感受,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动机。在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具体的学习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不同的挑战,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英语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复述或者演绎,这就改变了过往中职教学中僵化、沉闷的状态,赋予了英语教学生机与活力,这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动力[1]。

3.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这就与新课改中的生本观念相吻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而在与同学合作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等,他们会在项目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内就会形成通力合作、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不仅能够形成创新意识,还会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2]。

3.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在项目化的英语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还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在分工后,亲自动手搜集材料和资源,对搜集到的信息和素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提炼出对项目化学习有利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3.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对中职生的英语实践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正与项目化教学法的理念和特征相符合。在项目化的学习中,学生们会根据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验证和应用英语基础知识,这就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在这样开放式和体验式的环境中,其英语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升[3]。

4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4.1合理制定项目学习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项目教学法的首要任务,且制定的目标要贴合中职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英语教学的特征,只有合理的目标,才能促进项目教学法的发展、提升项目化教学的效果[4]。例如,针对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专业性质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选定“Computers”这一单元的内容作为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内容,设定“Understandthemaininfluenceofcomputersonmodernsociety”这一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这一目标展开项目学习。在设定了目标后,教师可以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分成5~7个人的小组,要求每一个项目小组自行推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教师与组内学生的关系,让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数量和结构都达到最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项目学习目标向学生传达项目学习的选题,即“Whatchangeshavecomputersbroughttohumanlife?”引导不同小组的学生依据项目选题进行合理的分工,由此,项目学习就能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走向正轨。

4.2科学设定项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项目化学习模式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那么项目小组就能将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所以,小组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项目选题之后,就要展开项目分工和分配任务的工作,并由小组长带领学生逐一明确自己的任务,制定结构清晰和流程顺畅的学习计划,在计划中要包括各自负责的内容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等。在小组内,各个成员要各司其职,以此达到密切配合、互通有无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中职英语教学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5]。譬如,在《Food》的项目化学习中,为了使项目小组成员能够提升各自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设置总体的任务,即“Whatarethedifferencesinfoodcultureindifferentcountries?”让学生明确不同文化背景下,食物文化存在的差异。待学生明确了总体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长在组内细致划分任务,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负责的内容,有的学生负责去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有的同学在互联网平台搜集电子信息,有的学生负责归纳学生搜集的信息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接触到大量的拓展性学习内容,他们会在搜集信息时掌握课外英语词汇和语句,所以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3组织项目小组交流探讨

小组交流和探讨是项目学习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整理信息、交换信息,所以说,交流探讨环节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学生在接到学习任务后,就展开了信息搜集工作,在完成各自搜集信息的任务时,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和分享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与提炼,辨别信息是否对项目化学习有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就会愈加开拓;其次,小组成员对已经提炼出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一个信息图表,然后小组长鼓励各个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提出来,最终讨论出问题的答案[6]。如,在《Health》的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在明确各自的任务后,就可以广泛地搜集信息,明确“Mainfactorsaf⁃fectinghealth”,将自己搜集的信息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如“Sleepisoneofthemainfactorsaffectinghealth”,这时学生就可以举出几个实际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此类推,直到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后,小组长对组员的观点进行总结,让组员在重新讨论之后得出最终的答案,以此得出项目化学习的结论。而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中职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得到飞跃式的提升,学生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教学的主题思想。

4.4展示项目小组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是项目教学法的又一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不同小组的良性竞争和思维交流,使得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能够在同一空间内进行互动和沟通,这就加深了英语教学的效果,也体现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而在展示项目小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其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本组讨论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成果展示形式,如情境对话形式、幻灯片展示形式、角色表演形式等,这些形式可以充分体现出不同项目小组的特色,也能够让小组间了解和学习到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7]。例如,在《Shopping》的项目化学习中,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成果演示形式,如角色扮演形式,这就要求组内成员要将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合理地改编为剧本,让组内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customer”“Salesperson”“Passersby”等,将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渗透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让其他组别的学生在观看表演内容时能够明确本组的观点和主要研究成果,这就体现了成果展示活动的价值,使得不同组别之间能够达到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学习效果。

4.5评价项目小组学习成果

与其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同的是,教学评价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对项目化教学的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还能为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数据,所以教师要在中职英语的项目化教学中展开科学化的评价[8]。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记录下各小组和小组内成员的具体表现,以此完成过程化评价,在过程化评价中,教师要以小组长的意见和学生的意见为主,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项目学习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展开结果式评价,这时教师不仅要参考各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还要将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引入到结果式评价中,从而增强评价的多元性和客观性。

5结束语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8

1.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实现了收费、院内OA系统、信息检索查询等软件,网络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达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目的,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2.促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内民主。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加速党务从内容到方式的全方位公开,为广大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提供一种信息化的渠道。虚拟空间的组织生活增加,组织生活参与从现实走向虚拟空间,让广大党员能够更好地参与表达,实现了自己的参与权、知情权。3.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医院党务工作者多数为兼职,他们在肩负着繁重的临床业务之外,还需将大部分精力放到党务工作,在新形势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让党务工作者随时随地处理党内的相关事务。4.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党务资源共享。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依托网络、数据、信息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开辟的党建工作途径,方便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查询、下载使用,实现基层党务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

1.创新医院党建网,打造党建网络新阵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前提,进一步强化“网络党建”理念,在医院网站的基础上,及时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展现党建工作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促进党务公开和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积极发挥网络党建宣传阵地、文化育人阵地和党员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为服务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等提供了重要平台。2.某三甲公立医院智慧型党建平台建设概况。自2017年4月份始,某三甲公立医院党委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建立医院智慧型党建平台,党建平台涵盖了党员发展、党建考核、党务公开、统计分析等多个党建工作档案模块。(1)花名册管理及时便捷,个人信息数据提取方便医院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一份基本信息表,内容包括党籍信息基本要素,信息如有变动,可从后台及时更新、修改、完善,党委办公室和基层党支部可以直接导出花名册(Excel表格),动态掌握本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组织结构,方便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管理,实现了人员数据的集成和共享。(2)发展党员流程一目了然,实现流程化管理将发展党员的每个阶段档案归档,工作流程按照发展培养教育时间节点分步呈现,每一步骤都附有党总支、支部、党员需要的材料模版和表格,可直接下载使用,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党务工作者可以清晰了解发展党员工程中各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和时限,促进党组织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3)建立支部电子台账,提高党建规范化水平台帐内容有“”、“主题党日活动”、“在线学习考试”、“党员民主评议”等,实现了组织生活在网上开展、学习培训在网上举办等,进一步完善了“”等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督导,有力推动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便捷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支部电子台帐把党务工作者日常应该“做什么”加以系统化、规范化。为使临床一线党支部便于操作、统一格式,平台将台帐设计成文本、表格或附件形式,只要根据要求进行填充、输入或上传,与传统的支部记录本相比,更简洁、更方便、更环保、更高效。党务工作者通过网站平台、手机个人中心发起“”、“主题党日活动”、签到表、总结上传等,客观上对党支部工作产生了一定约束性,杜绝了以往支部台账欠账、补台账的问题。平台还设置督导反馈功能,针对党支部上传的资料,将检查反馈意见及时通过短信推送给人,督促党支部进一步改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在线学习考试”模块快速推送热点专题、上级文件精神、每月政治学习和党日学习、知识竞赛;兼有每课一测、学习提醒等互动功能。面向进修、外出开会等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暂时困难,平台提供在线查看或下载会议主题和学习内容,让无法到达现场的党员可以通过手机个人中心参加学习考试,解决工学矛盾,从而搭建起“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保证党员随处可学习、随时受教育。

三、基层工件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1.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在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有些基层单位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投入力度相较于之前也有所增加,可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医院对于基层党建档案管理认知不足,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配套硬件和软件完善程度不够,很多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缺少足够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对于网络、信息技术学习不够,所以不利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2.档案资料格式不统一在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同单位使用的管理软件也是存在差异的,就算有些应用的是相同的软件,其格式也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的存在,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直接对整体工作成效造成了较大影响。3.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自然需要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这个时候档案数据资料若没有及时备份,一旦遭受安全威胁就会直接丢失重要的档案资料。除此之外,操作人员本身操作不当、安全意识薄弱也有可能会造成重要档案资料丢失等情况,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损失。

四、基层党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要清楚认识到“互联网+”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广大党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做好基层党支部档案资料完善存档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同步数据化,将传统党建和网络党建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融为一体,党组织生活既要坚持“面对面”,也要发展“键对键”;既要清楚地看到传统党建工作的优势,又要重视网络党建在内容上的深度建设,防止出现“形象工程”,导致党的建设“流于形式、走过场”。2.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指定专人负责党建网站等平台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负责材料的搜集和信息的更新管理等工作,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严格信息更新的时限,确保网站消息的时效性。信息上网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杜绝虚假信息、涉密信息上网。依托先进网络技术,安装先进的网站后台管理程序,定期做好网站的检查和维护,不断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保证基层党建文件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想真正将档案信息价值有效发挥出来,一定要确保基层党建文件真实性与完整性。基层党建档案资料主要包含了图片、文字、音像资料等内容,在对信息进行传输、迁移处理之后,依然还是会和原始状态保持一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真正保证基层党建文件真实性、完整性,才能将党建活动真实情况及时反映出来,然后再基于此来有序指导后续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档案资料潜在价值的有效挖掘与发挥。除此之外,保证基层党建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便于档案资料长期应用于查阅的关键,而对于这一点则可以按照制度与要求,来真正确保每一份基层党建文件内容与信息的完整度,保证整个档案文件的连贯和完整。4.做好基层党建档案网络化维护。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做好基层党建档案网络化维护工作也是将档案价值有效发挥出来的一个关键。在提升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时候,一定要不断加强网络化维护力度,对于基层档案资料及时进行保管与整理,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对档案资料进行维护,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认知程度,做好安全防控工作,不断构建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旦在管理期间发现外部侵入亦或者是档案信息数据异常等情况的话,则可以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性,为之后党建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五、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管理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快捷的技术以及更方便的管理体制,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的要求,因此,在现代的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越来越重要。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在信息化的趋势下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并且用更加高端的技术保障档案的信息安全,确保档案信息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1.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党建的档案管理不仅包含着网络信息管理,还包含着公立医院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纸质档案的管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保证党建信息化档案管理完善,就必须利用现代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且采用现阶段最流行的电子密码升降自动化的安全柜进行管理,并且将每一项党建资料和党员的基本信息及档案都能更好的进行归类整理,并且通过电子形式在电脑内存档,通过电脑查询能准确看到档案存放于电子档案柜的哪里,输入对应档案柜的密码以后可以进行纸质版的提取,这是在硬件设施上更好的体现现代信息化对基层党建的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基层党建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党建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技术是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的保障,不仅仅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到来与新时代档案管理内容的结合,同时也是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我们在档案的管理中经常受到物理环境的威胁,导致档案的损坏,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相关的储存介质保障档案信息能防水、防火、防地震、防雷等,确保在物理性质上,我们的档案安全不受到威胁,同时也要在软件的安全技术上进行研发,建立严密的网络安全防火墙和网络的监控措施,对公立医院的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进行加密管理,并且安全的储存在一定的地方,做好备份工作,防止入侵,同时要保证能在损毁之后进行及时恢复,这是在信息化时代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共同保障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的途径。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要想提升工作质量,高素质的人员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毕竟只有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这一目标,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4.注重考评,激发党建工作积极性。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要想提升工作质量,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需要注重考评,借助于激励机制来进一步激发党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医院可以借助于构建科学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来对档案工作实施效果进行专项考核,再结合动态跟踪、年终考核、专项述职等一系列方式来有效落实党建工作考核,并且形成一种压力与动力机制,真正有效推动党员干部党建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六、小结

在当前的工作中,将公立医院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的渗透能帮助在档案的管理中更加具有安全性,并且能通过档案的管理,彰显现代信息化的能力,摆脱原先在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上的缺失促进档案管理的发展和提升,展示信息化技术在当今世界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相爱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2009

[2]王欢.利用电子信息化平台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与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

[3]徐淳.新时期医疗机构党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档案,2019

[4]王海宁.县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及探索[C].甘肃省档案学会.2017-2018年甘肃省档案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省档案学会:甘肃省档案学会,2018

[5]张鹤.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7

[6]贺朝霞.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20

[7]王林红.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5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9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国土系统行风建设动员暨文明国土所创建经验交流会,这是市局党委年内讨论决定的,是市局抓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议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把我市的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刚才,对去年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同时,6个单位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创建工作的经验,这对于进一步抓好2006年创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着重就如何加强全市国土系统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讲三方面问题:

一、2005年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是省以下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调整后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全市国土系统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土管理工作实际,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全面完成了行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国土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全市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部署,确保行风建设有计划地进行。主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为加强对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将行风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部署到位。为抓好行风建设,市、县(市)局都以发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对行风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真正做到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措施到位。为加大行风监督力度,各级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自我监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抓教育,注重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抓了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当地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普遍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接受了一次系统的教育,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二是开展了“廉洁国土”主题教育。全市按照省国土厅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主题教育规定的各项动作。通过专题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促进了行业风气的好转,提升了部门形象。三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教育。从实际出发,把教育与提高干部思想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不但有针对性,而且都很有新意。

(三)抓制度,切实规范了公共权力的运作。一是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各级国土部门按照《国务院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以政府审改为契机,以提高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为目的,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涉及本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承诺日期、承办科室和联系电话公布于众,增强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严格执行土地公开出让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各级将出让土地信息全部在指定媒体或指定场地进行公告,招拍挂出让土地公示率达到了100%。同时,积极探索市场竞争机制配置工业用地的新办法。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集体会审会的讨论内容、形式、程序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切实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公共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有效地防止了执法不公、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四是严格执行办事程序。为规范国土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上的随意性,提高工作透明度,各地都积极进行了探索,制定了国土业务办事程序,并严格执行。

(四)抓服务,提升了国土系统自身形象。各级国土部门把优质服务贯穿于各项业务之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好服务窗口。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做到了承诺服务、微笑服务、优质服务。二是开展预约服务。各级国土部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克服种种困难,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陪同服务。三是帮助解决难题。在企业服务年活动中,各级国土部门围绕中心,发挥优势,上门服务,解决难题。

(五)抓监督,严肃查处影响行风建设的人和事。主要抓四方面监督:一是经常监督。各级开展了明查暗访。市局在局领导的带队下,先后六次对县(市)局机关、基层国土所和市局下属单位的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学习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了明查暗访,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批评。二是制度监督。为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各级都制订出台了一些内部监督制度。三是效能监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重视做好机关效能投诉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做到有信必查,有诉必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对行风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对待,决不手软。四是执纪监督。各级比较重视纪检信访的调查处理工作,并认真摸排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通过查案,较好地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进一步端正了行业风气。

(六)抓结合,注重提高行风建设的整体效果。行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此,各级把行风建设与其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与干部职工经济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市、县两级在制订《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时,都将行风建设与干部经济考核有机结合。通过按月、按季、按年考核,并认真兑现,有力地推动了行风建设。二是与创建“文明国土所”活动和“三创”活动结合起来。文明国土所创建和以“创一流服务质量,创一流执法水平,创一流办事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都是行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些活动,国土所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国土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了整个系统的行风建设。三是与干部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市局专门举办了管理体制调整后第一期国土所长培训班,全市近一半所长参加,安排了八个讲座,一次交流,一次测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级国土部门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培训活动,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四是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利用“土地日”和“法制日”,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国土政策宣传活动。市局通过“六个十”的走访活动、三次行风热线咨询活动、二次广播“行风宣传周”活动、二次行风建设情况通报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积极宣传了国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了国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扩大了国土系统行风建设的知晓面,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五是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根据省、市委关于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各级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对全市国土系统落实“三在”要求、“四条禁令”和机关效能整改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促进了机关行风建设。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一是行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平衡。应该说,国土系统绝大多数领导对行风建设是重视的。但我们发现个别单位和领导对行风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缺少热情和主动性,口头上讲得多,行动上落实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措施不力,处理不及时;有的领导思想上存在厌倦情绪,认为年年抓,年年老一套,能应付就行。二是依法行政的观念还不够牢固。有的工作人员平时很少学习,国土政策不熟悉,国土业务不精通,平时不是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而是凭经验办事,凭长官意志办事,甚至凭人情办事,结果办错了事,不但自己受到了党政纪处分,而且影响了部门形象。三是办事程序还不够规范完善。有的审批事项按要求应统一纳入便民中心窗口受理,实行并联审批,但从实际情况看,还不够到位,未能真正实行“一窗受理、一口告知、一条龙办理”;有的事项承办时间太长,程序复杂,办事效率较低,群众不满意。四是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透明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去年行风评议中,群众在这方面提出的意见还比较多。五是机关干部作风还不够扎实。有的群众讲,现在政府部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人员怕负责任、相互推诿、答复含糊、爱理不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人员甚至不把行风效能当回事,对群众缺少耐心、细心和关心。所有这些问题,各级各单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新的一年里,把行风工作抓得更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2006年全市国土系统行风建设目标和任务

今年行风建设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厅“五个着力”的工作要求,按照市政府行风建设“更高、更强、更优”的目标要求,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根本,以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为主线,坚持教育为主,纠建并举,奖惩结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行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全市国土系统行风建设目标要求是五句话,即群众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土地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有效;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各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要求,今年行风建设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继续抓好“企业评部门、群众评行风”的活动。“企业评部门、群众评行风”活动是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一个部门行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党委政府评价一个部门行风建设的衡量标准。虽然在行风评议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从行风评议排列的位置看,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也就是说,抓与不抓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为此,各级各单位一定要根据当地政府和行风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扎实抓好这项活动。一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管业务就要管行风”的方针,把行风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一把手”是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行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企业评部门、群众评行风”的工作作为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要环节来抓,重大问题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把行风建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业务科室和每一个工作人员。二要突出重点。各地要按照市局提出的目标要求,细化工作任务。要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确定工作重点。要采取扎实的措施,着力解决国土系统三方面问题:第一是解决审批程序复杂烦琐的问题;第二是解决土地执法不严不公的问题;第三是解决办事过程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要通过抓重点问题,化解难点问题,使全市各级国土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组织纪律、工作作风、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工作效率、对外形象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力争在年终行风评议中,市本级和5个县(市)局行风建设位置继续前移。三要平衡推进。从多年工作经验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行风建设把窗口作为示范,推动了整个系统的行风建设。从近年情况看,各级对便民中心国土窗口的行风建设比较重视,但对基层国土所和局内业务科室的服务行为不够关注、不够规范。今年,市行风办已经把全市所有行风评议部门的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纳入评议范围。希望各级在继续抓好服务窗口的同时,要把重点和精力放在基层国土所和局内有关业务科室,确保行风建设平衡推进。四要创新载体。今年,市行风办将开展“行风星级示范窗口”和“十年行风建设亮点”评选活动。市局在此基础上也将开展“勤政廉政创新工程”和“双保双促亮点工程”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创新工作方法,挖掘工作亮点,提高队伍素质。要求各级各单位紧紧围绕国土管理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开拓创新,设计载体,抓好落实,力求行风建设取得实效。五要积极整改。各级要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行风评议整改工作。对去年全市行风评议中涉及到国土系统的29条不满意意见已经分解给各地各部门。2月21日,市行风监督员已对市局进行了督查,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整改,确保整改质量,并及时报告整改情况。对今年行风建设中新出现的问题也要边整边改,力争解决一二个突出的问题。要通过整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市局已经将行风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行风评议中群众满意率下降、整改工作不扎实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认真督查,追究责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是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有效措施,是遏制滋生腐败问题的阳光消毒剂,是推动行风建设的助力器。要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要规范公开内容。要把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人、财、物处置方面的内容要重点公开。当前,要着重公开国土管理的政策和规定;公开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条件、承诺时间、收费依据、审批结果;公开国土部门和职能科室的办公地点、工作职能、联系电话、投诉电话、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等。二要规范公开方式。不同的内容要在相应的载体上进行公开,一般来说,每个局、每个国土所必须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有关事项。对国土管理政策可通过宣传的形式进行公开,如印发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开展行风对话、举办行风宣传周、上门走访企业等,公开国土管理政策和业务办理程序,让全社会理解、支持和监督;对内部管理制度,可通过印发文件、制度汇编、上网公布等形式进行公开;对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程序,可通过印发小册子、政务公开栏、办事须知等形式进行公开;对内部财务,如接待费、维修费、党费、工会费收支情况,可以会议通报、张贴报表或印发清单等形式进行公开。三要抓好网上公开。为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共享和利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市局将在门户网站上公开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之外的相关信息。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今年市监察局已准备对政府“上网工程”进行效能监察,重点检查“管理机构到位、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上监督投诉、网站建设”等五方面情况。希望各县(市)局按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要通过公开,进一步增强办事的透明度,提高群众对政府部门公共权力运行情况的知晓度。

(三)扎实开展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创建文明国土所是我们国土系统的一大特色,是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土形象的重要措施,必须按照“六个好”的标准进行建设,即班子队伍建设好;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好;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好;制度健全认真执行好;转变作风优质服务好;勤政廉政行风建设好。具体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要明确创建目标。要求每年有10%的国土所达到市级文明国土所的标准,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半数以上的国土所成为市级文明国土所。各县(市)局要根据本地实际抓好落实。二要抓好硬件建设。硬件建设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要求做到“八个有”,即有一个固定的、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有一套能正常使用的复印机、传真机和电话机;有一套工作需要而配置的电脑网络系统;有一个管理规范的、内容相对完备的政务公开栏;有一辆便于执法巡查的公务用车;有一个公共资料阅览室;有一只行风效能投诉举报箱;有一只全天畅通的举报受理电话。这“八个有”是最基本的要求,希望各级创造条件,努力达到。三要抓好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是群众评议行风的主要依据,也是文明国土所创建的核心内容。为此,要从“四个有”进行努力:第一,有一套规范的服务方式。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前提下,要建立、完善和实施规范的服务制度,如首问责任制;服务预约制;办事承诺制;去向告知制;收费公示制;一口告知制;一窗受理制;一人负责制等;第二,有一套规范的工作台帐。如信访工作台帐、土地巡查台帐、土地出让台帐、农民建房台帐、土地征用台帐、土地执罚台帐、收费工作台帐、土地整理台帐等,为依法行政服务,便于跟踪监督;第三,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国土所工作人员日常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如学习制度、值班制度、财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工作纪律、财产管理制度、上下班纪律、考勤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所务会议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等。第四,有一套规范的办事程序。就是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对一些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又容易出现差错的事项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明确办事程序、办事条件、所需资料、承办时间、职能科室等,使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根有据、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各基层国土所的工作制度建设原则上要与县局工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上下配套,左右结合,相互衔接。四要严格监督考评。要严格按省厅6条标准开展文明国土所创建活动,并严格监督检查和考评。“市级文明国土所”考评工作将在软件、硬件考评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三无”要求进行确定:即本管辖范围内无重大土地信访案件发生;本单位工作人员无吃、拿、卡、要、报和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本单位工作人员土地执法过程中无重大差错问题发生。考评结果要与经济责任制考核、评选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对复评时不符合文明国土所标准的要及时摘牌。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必须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市局重点是做好指导工作,组织管理的责任主要在县(市)局。各局一把手要亲自过问。要明确一位局领导分管国土所工作,重大问题班子专题研究,在人员、编制、经费、福利待遇上予以保障。要舍得把优秀的干部派去当所长,注重在优秀所长中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国土所是创建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所长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要求,积极主动,创新创业,敢于争先,严于管理,认真抓好落实。

(四)切实做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纠风工作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在整治、巩固、提高上下功夫。从国土部门实际情况看,主要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格执行农民建房审批的有关政策规定,坚决纠正农民建房中违反规定加价收费和搭车收费的行为,严禁国土工作人员在建房审批过程中擅自为其他单位或个人代收有关费用,严禁国土工作人员在农民建房审批过程中接受服务对象的任何好处。二是继续做好涉农、涉企收费公示工作。凡是国土部门必须向企业和群众收费的项目,其政策依据、收费范围、收费对象、收费标准都必须向社会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等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征用土地的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征用报批前的“告知、确认、听证”程序,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保障对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在征地审批中要严格依照省政府“四个不批、一个保障”的规定,认真把好用地审批环节,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不因征地而下降。四是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管理,杜绝因失职渎职造成的矿山安全事故。五是严格责任追究。要按照中纪委和国务院纠风办的要求,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继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各级各单位都要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工作效能为目标,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重点要在落实“三在”上下功夫:一要加强教育培训。让他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做到“三在”,“在岗”就是要求干部职工增强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在工作时间内尽心尽职。“在状态”就是要求干部职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事业心、责任心,对工作认识负责,严格按政策和程序办事。“在行”就是要求干部职工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公正执法,在工作岗位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要通过教育、培训、下派、上挂、交流等措施,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让每一个干部职工在岗、在状态、在行。二要完善工作机制。效能建设必须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要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的领导和协调;要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优质服务的措施;要完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工作台帐,对机关效能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违犯纪律的人进行处理;要完善责任机制,把机关效能建设列入各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之中。三要规范执法行为。要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巩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规范审批行为,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质量。积极探索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协调内部关系,减少工作环节,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规定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规范服务。四要强化效能监察。要通过市县联动、交叉检查、明查暗访等方式,认真查处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中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履行职责、拒不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工作效率低下、影响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人和事,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政令畅通。今年重点要配合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监察局做好政府“上网工程”的效能监察。围绕土地执法、土地证办理、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办事程序烦琐等重点环节开展机关效能监察。对效能监察中发现的问题要集中进行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机关形象的投诉件要认真受理,及时处理。

三、对今年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提几点要求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行风工作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供保障,为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动力。下面,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要增强信心。行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行风建设抓得好与不好,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振作精神,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认识行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好头、尽好责、管好人、起好表率作用,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行风建设负总责。实践证明,只要领导有决心、有行动、有措施,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加强督导,提出要求,行风建设一定会有明显成效。

(二)要全员参与。行风建设涉及到机关每一个人,无论是公务员或是勤杂工,一举一动都影响到行风。行风建设的生命在于群众参与。为此,各级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系统内每一个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行风建设,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在行风建设中的职责和要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要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做好优质服务工作,把高效服务、不拖不推的作风贯穿于全年、全过程和全部工作。要通过队伍抓业务、业务带行风、行风促队伍,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体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参与本系统的行风建设和文明国土所创建工作。

(三)要抓住根本。行风建设是通过具体的人、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行风建设的根本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各单位要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廉洁国土”为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扎实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教育,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教育的重点对象放在各级领导干部身上。要加强队伍建设,把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国土所。要抓好各种培训活动,通过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知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工作上能干事、群众满意的国土队伍,从源头上促进系统行风建设,树立国土部门良好的形象。

工件经验交流范文篇10

[摘要]该文浅析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及期望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借鉴意义,分析了在激励理论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管理;公平理论

激励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和培养人的动机,使人为了满足需要而积极行动,朝着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理论作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通过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其行为动机以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目标。目前运用较多的激励理论可以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大类。其中,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励的原因与引起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如何满足被激励者的需求进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来开展研究,主要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及ERG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主要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及强化理论。

1激励理论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不管是企业的运营管理还是高校的教育工作,如果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对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特点也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给高校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激励理论充分考虑到当下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因素,将人性化教育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管理上的不足,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利用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同于初高中的教育教学方式,高校的学习偏重于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但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激励理论的实施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高校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行为,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不断向目标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对高校教师而言,充分利用激励理论能够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投入更大的教学热情到工作中,与学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有序发展,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2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借鉴及运用

2.1双因素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s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Theory),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工作动机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该理论强调,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这一论断指出,如何认定与分析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因材施政”才是关键。因此,要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依靠工作本身对人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当然同时也要注意保健因素的作用,以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意的情绪。高校学生大多追求创新与挑战,渴望能够成功与有所作为,这些是促使他们前行的激励因素,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高校的监督与管理等保健因素的关注较低。对此,根据双因素理论,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当合理运用保健因素以减少学生可能产生的不满意感,如在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利益等。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当适当开展社团活动、比赛竞技等具有激励因素的活动,激发学生通过获得成就而获得满足感。

2.2公平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公平理论(EquityTheory)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StaceyAdams)于1965年提出。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回报和投入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即个体在获得回报时,他们不仅仅关注自己所获得回报的绝对值,也关注自己所获得回报与投入的比值与他人获得回报与投入的比值相比是否公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如学生干部的选拔、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都将运用到公平理论,若在这一系列的选拔、评定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则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反之,若学生处于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才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因此,高校管理者在运用公平理论进行学生管理时,应当注意影响激励效果不仅有回报的绝对值,还有回报的相对值。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再次,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2.3期望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激励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和其对应的期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而期望值是人们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如某学生毕业准备考公务员,他就会考虑到考公务员对他的重要程度(即效价)和他考上公务员的可能性(即期望值)。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运用期望理论,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最想要的预期结果,即最大效价,据此来确定教学活动目标。并运用学生的期望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信心,促进目标的实现。

3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可能存在的负作用,以免适得其反,影响了激励理论的效用。首先,激励过度依赖于物质奖励。在现行高校学生管理的奖励制度中,大多是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一类的荣誉奖励和以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一类的物质奖励为主。而对这些奖励的评选标准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干部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排名较后、学生干部经验缺乏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这类奖励的名额有限,容易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评的动力,潜意识认为这些奖励就属于那些“优等生”。而对于有条件参评的学生来说,也容易产生“荣誉非我莫属”的偏激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们产生“以学习成绩和干部经验换取金钱、荣誉奖励”的错误思想。其次,激励方式使用不当。在过去,高校激励主体(教师)主要以严厉的惩戒来管理学生,虽然使学生在学校中“很听话”,但过度的批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自卑的心理。而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主要偏向于以正激励为主,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激励主体也偏重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从而忽视了负激励的鞭策作用,容易导致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最后,激励运用缺失公平。学生在高校学习中,往往会以身边的人作为参照对象,若在同一环境中,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回报小于身边的人,则容易产生不公平心理。许多高校在评优评先时,会实行额外加分制度,不公平的加分制度往往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班长加2分,而发表一篇期刊加0.5分。这样的制度虽然会促进学生参与到不同校园的学习生活中,但不少学生会认为,努力作科研还没有当班委的分数来得容易,这会造成学生学习本末倒置,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3.2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建议

首先,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物质上的奖励,对学生的激励需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设立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的成绩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耐心辅导与解答,通过一系列的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等精神激励方法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其次,要注意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相互作用。正激励是指对与目标行为有一致表现的奖励,正激励可以使目标行为得以顺利实现,大部分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都是正激励。而负激励是指对与目标行为活动相悖的行为表现给予惩罚,如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正激励可以有效激发人的潜能,但负激励可以起到预警作用,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注意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工作。最后,健全学生激励制度。有效的学生激励制度,首先要使该激励制度对全体学生公平,其次激励力度要足以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健全学生激励制度,一方面激励目标的设定要适度,满足公平公正原则。如果学生需要满足过多的条件才可以参与评优评先,则这一目标将难以达成,从而削弱了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励过程需要及时、明确。在值得表扬的事件发生时,若学生未得到及时肯定,将会产生不受重视的心理,期待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下降,从而导致激励的效果越低。相反,若是行为活动得到了及时、明确的肯定,则其内在驱动力将会得到加强,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进取的状态。同一目标,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期望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高校管理者只有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对这些激励理论加以合理借鉴与运用,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管理成效。

作者:林艳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缪晓斌.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应用[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35):51.

[2]李德才,沈克祥.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4,18(2):200-201.

[3]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4]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162.

[5]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6]胡星平.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7]邵秋男.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第二篇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与辅导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和责权划分不明确;学生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班主任工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待遇较差。要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应该加强对班主任选聘和培训制度的建设;基于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建立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合理分工,明确责权;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分类管理;提高班主任待遇,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大学校园,冲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最基层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及时转变工作观念,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特长,切实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教育规模上来看,我国高校年招生人数已从2001年的140余万发展到了当前的700余万[1],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现阶段,在校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90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具有以下特征:1.兄弟姐妹少,部分甚至是独生子女,容易缺乏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2.家庭地位高,袓辈溺爱,父辈视其为掌上明珠,有求必应,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3.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健康思潮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QQ、微信和微博等公众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能获取的包括正面的或非正面的信息量非常大,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总体上来说,“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非常有主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上述这些因素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中央下发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2]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基本上采用“辅导员+班主任”的双重管理模式,但事实上,“辅导员+班主任”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并未体现出“1+1>2”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表现出辅导员的职权过大,可支配的资金和调用的资源远大于班主任,而且还经常出现越位、错位等现象。而班主任更多的是扮演一种可有可无的角色,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缺位现象,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利用班主任的业务特长。中央16号文件同时也要求,专职学生辅导员应按1∶200的比例配备,但现实情况是,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多数高校超过了这一比例,每位辅导员直接负责十个甚至以上班级的管理工作,加之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在面对新时期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时,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当前,高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3]各高校也充分落实了相关文件的精神,为辅导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一般工作三到五年即可评为正科,年度评优评先对辅导员也有所倾斜;在职称评定方面,辅导员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既可以走政工系列,也可以走任课教师系列。相比较而言,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不论是选拔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保障制度还是奖惩制度均不完整,各高校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作用的发挥。(二)缺乏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应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但具体执行起来,却难以协同进行,相互之间缺乏即时的沟通渠道,平时只有在召开学生工作总结大会时,才会将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期间,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经常出现重叠,使得学生难以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比如在各类奖助学金评定以及评优评先过程中,由于辅导员掌握的信息没有及时与班主任共享,使得评定工作出现反复更改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望,不利于班主任工件的顺利开展。另外,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之间也缺乏相应的交流与沟通平台,通知、文件传递途径过于单一,工作效率低,平时可能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的不善言辞,而导致教师对学生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及时。(三)与辅导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和责权划分不明确关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上级文件,多数高校把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规定和要求整合在一起,导致分工不明。班主任与辅导员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本来一次可以办好的事情需要多次办理(先向辅导员汇报一次,再向班主任汇报一次,最后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商一次),有些事情又不知道该找谁,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现象等。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使用的权力非常有限,特别在具体事情的决策上,不管大事小事似乎都要得到辅导员的同意,学生才能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工作变得非常被动,有时干脆等着辅导员安排工作,辅导员说什么就做什么。(四)学生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根据2015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高校新入学学生数量已接近700万人,分别来自农村和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比例接近1∶1。[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更加呈现多元化,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体,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因此,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策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然而,由于班主任自身角色的特殊性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少能做到对学生的针对性和多样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不明显,这也使得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受挫。(五)班主任工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待遇较差目前,各高校班主任的待遇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班主任津贴甚至不足以用来支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通讯和交通费用。然而,辅导员则手握学生管理经费,并享有该经费的支配大权,平常工作中的花费可以实报实销,工资级别还享受副科或正科的待遇。因此,待遇上的明显差别,也给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不少消极影响。与专职辅导员不同,班主任通常身兼多职,其作为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学者,要追逐学科前沿;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负责班集体建设。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班主任只能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倚重某些工作,而对其他工作疲于应付。相比较而言,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回报率更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三、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加强对班主任选聘和培训制度的建设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青睐安排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部分高校甚至将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与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挂钩,事实上,这样的安排并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时还适得其反。在班主任选聘制度上应该充分尊重双方的意见,而不是赶鸭子上架,变成一种强制性工作,一方面要看教师本人是否有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学校要考虑教师是否有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时间、精力是否充足。肖进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期望总体上高于辅导员[4],而且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其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沟通与交流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班主任作为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人格品德方面的培训,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深入学生当中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二)基于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建立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对于高校班主任而言,最常用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就是开例会,采用面对面的形式与其他学生管理人员交流、讨论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心得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传达通知,安排工作,了解学生近期的情况。但是,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组织难度大,总体效果差,难以做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问题的即时解决。随着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借助QQ、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技术手段,建立起即时的公众交流与沟通平台,用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问题讨论与沟通,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这种即时的互动平台对班主任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平台的留言、答疑、讨论和交流,可以真正做到每一位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交流、有互动、有倾诉,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尤其在学生分类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不同学生群体的讨论组,在充分保证学生发言权和隐私权的基础上,可实现学生的精准化管理。(三)合理分工,明确责权高校应出台《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细则》,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力,使每一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权所在。在平常工作中,辅导员应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面”上的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党建、学风建设、社团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心理辅导及学生安全与稳定的维护等。由于班主任大多数为专业教师,因而应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平时主要负责“点”上的工作,如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思想建设,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指导学生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帮助其选择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课程,以及为学生专业实习牵线搭桥,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顺利就业服务等。当学生出现新思想、新问题时,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相互协作,共同商讨,齐心协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真正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问题,提供有用的服务,而不是做一些无用功。(四)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分类管理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与现实社会是最接近的,这里有交往,有竞争,也有诱惑。在这自由而又颇显复杂性的环境中,有些学生如鱼得水,得以全面发展;而有些学生却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从此变得自卑、坠落、一蹶不振,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者难以与他人相处。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型:1.复杂的社会环境,比如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潮的侵蚀,各种物质的诱惑;2.特殊的家庭环境,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或单亲穷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内心自卑,面对生活缺乏自信;3.个人,或者因为没有目标,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少激情,或者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太少。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人生规划等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面对优等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后进生、问题生,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如需加强对第一类原因问题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尊重第二类原因问题生的个人隐私,让他们重拾信心;加强对第三类原因问题生的专业教育以及课程辅导)。(五)提高班主任待遇,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作为高校班主任,为学生服务是其职责所在。但大多数班主任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工作强度较大,教学、科研和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单就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与辅导员相比,班主任的付出与收获远不成比例。《论语•季氏》中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此,为提升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积极性,有必要改善班主任待遇,并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比如,学校层面可以划拨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增加班主任津贴,学院层面可以从学生管理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班主任通讯和交通补贴,同时,对于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出差、调研及培训费用应给予报销。在奖惩制度建设方面,学校首先应完善对班主任的考核制度,在年度优秀班主任工作者评选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并加大对优秀班主任的奖励力度;另外,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与评优评先挂钩,如果工作成绩突出,在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起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总之,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关心班上每一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由点及面,全面提高班风和学风建设,为学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好服务。

作者:盛湘飞 李 智 单位:1.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楠.浅谈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下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国培训,2016(2):167-168.

[2]肖进.完善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育人格局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3(2):11-14.

[3]盖东芳,崔月政.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协同方式研究[J].教育管理,2010(6):191-192.

[4]肖进,徐明嫣.辅导员工作模式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2(3):18-20.

第三篇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两条“平行的轨道”上,基本由专职教师负责教学管理,辅导员负责学生管理。但由于受到知识结构所限,辅导员无法给学生的职业生涯提出合理的建议,而教学管理工作者由于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影响,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导致二者均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最终使得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严重脱节。基于这些问题,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构建方法,即树立系统化的管理意识,制定合理、灵活的管理制度,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联动机制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基本任务是由教务处和学生处分别承担的,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就像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一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书和育人处于隔离状态。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紧密协作。在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教授学生的知识,教学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学管理则是重点对教学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工作重点是关注学生的生活行为和精神健康等问题,学生管理部门则在整体上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着不同的立足点和工作内容,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各自独立开展。二是专业学习和活动开展不匹配。虽然高职院校的文体活动形式比较多,但总体上活动类型相对匮乏,如学术活动较少。同时,教师对校园活动的指导不足,学生虽然可以参加校园活动,但由于专业学习与校园活动二者之间的脱离,使得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无法同步进行。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之下,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树立系统化的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等均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中专办学模式中,或者移植普通高等学校的“先进经验”,学科本位浓,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大,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互分离,没有系统化的管理理念。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树立整体管理意识,打通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壁垒,促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者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开展和学生管理是首要任务,将两种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提升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目标都是学生,高职院校应努力探索团队化管理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要勇于对不合理的、低效的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对优化后的管理团队,应以现代化理念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根据专业培训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管理团队的工作分工,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制定合理、灵活的管理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学生管理服务于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管理为核心,依托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应定期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参会人员主要以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为主,通报并研究近期的工作状况,参会人员要积极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大家群策群力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建立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监督学生的考勤情况,研究学生成绩波动的原因,并平等地和学生沟通,通过学生监督小组的成立,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当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将有助于明确问题的切入点,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管住学生但却管不好学生,虽然通过僵化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束学生,但这种管理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学生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口头表达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故而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战场”,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占据学生的思想制高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而促进学生管理的效果。高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寓教于乐,活动内容应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精神,如可以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新技术的交流讨论活动等,将教学融入活动中,使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融合。此外,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建立如舞蹈社团、音乐社团等学生社团,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志同道合的学生加入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当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硬件保障,故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校园广播电台和校园文化走廊等设施,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品牌,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解决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问题。

四、构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课程改革是核心。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构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逐步向职业教育的实际应用转变,高职教育本归属于技术教育行列,其培养目标较之学术型教育有天壤之别,课程体系与实施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普通高校亦不相同。总体来说,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实践部分并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内容,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安排具体的课程内容,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相较而言,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其长处在于实践能力,故应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求上岗零距离,那么相应地应提高实践课程的开课率,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在构建科学化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构建课程体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其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实习中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在教学管理中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五、结语

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两者的分离与矛盾是阻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就需要从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一体化视角出发,构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不是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之间相互统一与彼此促进的运行机制,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这一核心内容,建立富有特色的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联动机制。

作者:李珺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石磊,陈亚娜.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团队化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17-18.

[2]叶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211.

[3]张钠,罗玲.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5(17):31-33.

[4]齐运锋,景海燕.独立学院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15):22-24.

[5]段艳.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为例[J].职大学报,2014(1):113-115.

第四篇

【摘要】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柔性管理属于灵活性较强的管理模式,民主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柔性管理是最合适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因为柔性管理并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柔性管理;管理模式

所谓的柔性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精神层面进行管理,柔性管理是属于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的是,柔性管理不是以强制性管理为主,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人性化管理,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在能量,让学生在自觉意识中接受管理。本文从介绍柔性管理理论开始,接着对柔性管理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简述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定义及其特点

(一)高校学生柔性管理定义。柔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进行教学与管理的新管理战略模式,柔性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首先说服人的精神层面及心理,其次做到尊重人的行为规律,最后完成疏导人的心理的任务。对于高校学生使用的柔性管理是根据学生的行为与心里想法的变化,培养学生有自觉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可以自觉地进行行动。它与以往强制性的管理模式不同,主要利用引导激励、沟通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这种柔性管理为原则的管理模式,可以为高校学生教育创造竞争优势。(二)高校学生柔性管理的特征。1.柔性管理的驱动性。柔性管理是利用学校规范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与引导,利用柔性管理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深入分析学生内心世界真正的需要,利用这种内心的驱动力,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满足学生内心最渴望的需求,促进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自身的潜能。2.柔性管理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是以学生为基础进行管理的,在教师进行管理时,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柔性管理的感应性。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是以民主的方式开展实施的,淡化权力对学生管理的影响,没有阶级性的观念,积极进行沟通,注重师生间平等。在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时,与学生的内心思想产生共鸣。同时在学校组织之间,柔性管理会使各组织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协调组织各成员的思想情感。4.柔性管理的适应性。对高校学生进行柔性管理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环境,在管理实施中,可以让学生学会根据身边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节自身,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对高校学生实施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的思想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禁锢,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育占主导地位,刚性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不断变革,使柔性管理模式出现,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内心世界,更适合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管理的主体。在长期的高校教育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严格从“教育、管理、服务”三点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且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并且把高校作为主体实施管理,导致学生的想法被忽略。因此若想更好的实施柔性管理,需要使教师们在思想上认同柔性管理。将教师们实施管理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心理思想以及心理需求出发,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管理。同时以服务为实施管理的主线,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才目标,通过柔性管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积极互动的教育环境。(二)建立平等地位。高校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高校应该本着高校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个体关系的姿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之间展开地位平等的对话,努力将沟通模式转向对话型的沟通模式。只有实施管理的教师放低身份,接近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不断沟通,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使学生自觉接受管理。(三)利用扁平的管理模式。信息执行力与信息传递效率低之间的差距是我国高校在利用刚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所带来的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管理模式下的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代替原有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扁平式组织结构能够解决学生管理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它是一种可以适应于多样的学生管理的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传达信息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把基于扁平式结构的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于高校学生的管理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利用柔性管理的新模式对于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使学生对于学习以及活动有自觉意识,并且有利于高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魏思文 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佘剑锋.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方向探析[J].时代教育,2013(15):76.

[2]王飞.高校辅导员践行柔性管理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15(2):102-104.

[3]高志华,叶晓勤.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的理论阐释与宾施策略[J].江苏高教,2016(6):142-144.

第五篇

【摘要】教练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改变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开阔被教练者的视野,引领其深入探究,激励其在辩证思考中实践,使被教练者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创造更好的未来。本文在对教练技术介绍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讨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用教练技术的意义,最后说明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实施教练技术四阶段的步骤和途径,即基础阶段、突破阶段、行动阶段和评估阶段。

【关键词】教练技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用

教练技术是从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发展已有四十余年,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较大成就,而且教练技术日益在知名企业加以运用。将教练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形成的较好成功经验,引进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来,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一大创新。教练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潜能、调整学生状态、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最终取得较好的学生管理模式,达成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三赢”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学校以及教师从战略的层面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深层目标、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出多年来没有明显效果的困境,从而取得更好更快的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心、自制力,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欠佳,依赖性较强,导致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改革,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真正落实在实处。尽管已经发现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没有成效,除了将责任推卸到无辜的学生身上外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剩下的相关工作。学生管理者本应该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协同工作,然而他们之间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协作意识淡薄,管理效果甚微;有的甚至抱怨学生素质差,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学生管理当中去。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意义

1、教练技术含义教练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改变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开阔被教练者的视野,引领其深入探究,激励其在辩证思考中实践,使被教练者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创造更好的未来。教练技术发生发展过程与心理学、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被誉为当代最具革命性的管理方法。将教练技术引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向内自我发掘、向外发现更多可能,并且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新的尝试。2、采用教练技术的意义基于教练技术的原理和教练技术“可教性”特征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教练者,对于“可教性”要求的切合程度较高:第一,高职院校学生正逐渐趋向于走向独立思考和学会判断,自信心增强,具备积极乐观、追求向上和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愿望和动机,愿意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查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策略加以改正。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也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动导向能力,较好地配合教练技术的有效实施,确保教练技术过程取得一定成效,从而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希望获得各种思想交流,主要因为生活节奏加快,敏感问题增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出现。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社会的多重期待和压力,偶尔会迷失自己,失去方向。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清晰的认知,这都需要学校管理者加以指引和关心。这更需要教练技术般的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生心中,因此教练技术可能成为引导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关键点。

三、教练技术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教练技术的人性假设是:每个人都愿意通过学习不断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实现全面发展;人是具有有限理性的,既有很强的进取心,又具有一定的惰性和依赖性,所以需要合理引导;每个人都有能力达到他所要求的目标。这一人性假设使教练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高校成就欲望非常强烈的优秀青年群体中更体现出了突出的作用。教练技术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基础阶段、突破阶段、行动阶段和评估阶段。1、基础阶段学生管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教练关系,即教师教练者与学生被交流着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而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学生有平等的发言权、教师表明偶尔自己也会犯错误等等就是这种教学相长的例证。教师要向学生陈述自己的资历背景等基本情况,解释自己对学生能提供的管理服务、专业技能、时间安排及采用教练技术的作用及优势,同时,教师教练者也要了解被教练者学生对教练的内容、方式、程序、时间等方面的期待和目标是什么?是否有特殊的需求?包括如何目标的分解等等。2、突破阶段确定教练行动计划。第一,确定教练目标。学校教练者与学生被教练者通过讨论、反思等方式确定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惯性的学习、生活表现,思维方式,行动导向,面临困惑等等。第二,学校教练者与学生被教练者达成管理合作策略,制定详实的教练行动计划。主要采用“三阶梯”教练模式:首先,学校教练者要帮助学生被教练者清楚自己是“谁”,即自己的定位;其次,学校教练者要帮助学生被教练者辨认和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即自己的目标;再次,学校教练者要帮助学生被教练者确立“如何实现目标”,即目标的策略。3、行动阶段明确目标而不付诸行动,等于功亏一篑,目标与计划永远都不会实现,因此学校教练者还要让学生对行动目标作出承诺,将计划和目标落实在行动,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并且让他们对自身的潜能以及其他可能性充满信心,令他们相信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此外,管理教练者还要充分授予学生自我主权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对出现的疑难问题及发展障碍及时作出判断并进行解决处理,根据目标及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并探索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潜在的障碍。4、跟进和评估阶段教练技术是一个不断改进、修正错误的过程。因此学校教练者要持续跟进、监控、管理学生的行为过程,时刻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学校教练者需要向学生指出明确的反馈信息,支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自主学习和改进,并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向学校教练者时刻反馈自己对教练指导的看法及意见,共同寻求进步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练技术的四个实施阶段是一个环环相扣、动态循环过程,每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上一阶段的结果,缺一不可。

作者:杨瑞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华宇.企业教练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04)

[2]朱红.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03)

[3]陈宇天.企业教练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4)

[4]宋艳.浅谈NLP及其在心里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技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

第六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在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传播载体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微时代”。在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微环境下,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先进的手段,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动态,把握学生的价值取向。但同时,微时代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为复杂,学生的价值取向更为多元,这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能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与微传播载体的有机结合,借助微时代,规避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一、“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新问题

在“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大学生微群体化发展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在微时代,很多学生进入了“微域”,高校舆论引导压力更大。一方面,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的舆论内容更为多元化,而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内容却较为单一,这与学生的多元化信息接收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微时代,言论更为自由,信息传播主体更为复杂,导致大学生所接收到的舆论内容更为复杂,这对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紧跟时展,所传播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这种教育内容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滞后性突出。第二,微媒介应用的海量化对单一的学生管理渠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微时代,微媒介传播方式更为广泛、迅速,这对单一的学生管理途径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去新的挑战。一方面,微媒介有着海量化和广泛应用的特质,能够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消费等不同的领域,能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传统的学生管理途径单一,受到微媒介的冲突较大。另一方面,媒介传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特点,而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式较为被动,缺乏交互性,这样,其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第三,大学生在微环境下,身份具有虚拟性,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挑战。在微时代,学生在微领域中的身份具有虚拟化的特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想规避这种不利因素,必须要实现网络管理的实名制,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微媒介领域中,实现网络管理的实名制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微媒介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生活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校很难对学生全部领域都进行实名制管理,这对学生管理工作是一种新的挑战。第四,微技术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微时代,要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度的影响,必须要能够积极引入微媒介手段,引入微技术进行管理。但由于高校学生管理者本身的微技术素质不是很高,在成功应用微技术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管理者存在较大的困难。高校学生管理者一种新技术原有的功能还没有充分掌握,又需要掌握新技术功能,这对高校学生管理者的素养和水平都是一种挑战。

二、“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1、在学生管理理念中融入微时代因素。在学生管理理念中融入微时代因素,积极借助微媒介手段进行学生管理,进行管理内容的创新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随着微媒体的发展,微媒体已经深入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领域,微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创新学生管理理念,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凸显出时代特色,积极融入微时代因素进行学生管理,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微时代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第一,在学生管理内容方面和途径方面寻求突破,能够融入微时代因素,借助微时代技术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第二,要提升管理智慧,彰显人本管理理念。高校要能够顺应微时代的变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转变学生管理理念,依据学生管理规律,提升管理的智慧。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本化管理理念,能够在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创新管理内容,以体现出高校人本化管理理念。第三,高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管理渠道,能够在学生管理中积极应用新媒体手段,实现管理思想和内容的改革创新,能够更新管理理念,改变传统认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2、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微媒介。优化学生管理工作载体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载体也需要能实现创新。作为学生管理者,要认识到微媒介的独特价值和应用优势,能够将学生的管理内容通过为媒介手段进行呈现。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管理的覆盖面,还能够保障相关内容能够快速传达下去,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微媒介,第一,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介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比如,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传播手段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和相关先进的思想,能够通过微媒介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通过微媒介不断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有效性。第二,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介搜集学生的舆情,能够利用微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积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大学生群体性恶性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三,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介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以这种手段,拓宽师生交流空间,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拉近师生关系,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介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广泛搜集学生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微媒介有效把握学生关心的问题,积极构建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信息途径,满足学生的信息需要,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微媒介建立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利用微手段建立学生就业管理,学籍管理,自主管理等平台,对学生个性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微手段,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学校管理者所产生的负面情感,还能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3、学生管理工作方式要实现微生活化。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微时代,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要实现改革,要能够使学生管理方式凸显出微生活化的特征。使学生管理方式凸显出微生活化的特征,第一,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微媒介了解学生的综合状况,把握学生的管理工作规律。作为学生管理供着,要能够借助微媒介了解学的生活学习状态,能够积极通过微媒介了解学生交际娱乐情感方面的需要。管理者在把握这些信息之后,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进行综合把握,分析学生的综合状况,从而探究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和方式。第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状况后,能够利用微媒介手段以微言微行的方式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给与学生人文关怀,创造出良好的网络化人文环境,从而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第三,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适应微生活,要能够通过微媒介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联系,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利用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刻的评论,关注学生的言行,分析学生言行等手段,引发学生对管理者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管理者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学生管理者通过适应微生活,积极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4、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要实现微体系建设。在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也需要实现微体系化建设,以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学生管理工作要能够以学校,院系,班级为依托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学校进行统一微管理,通过运用微媒介手段,积极宣传管理内容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积极宣传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招生、就业信息,资助管理方面的信息等,还可以发表与学生生活,情感娱乐密切相关的一些信息。通过微媒介把全体学生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对学生的网上网下的全面化管理。作为院系也需要借助微媒介手段,建立与学校协调一致的院系微管理体系。通过院系微管理体系,可以对上级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达。作为班级也需要能够建立微管理体系,班级要能够建立学生共同交流的微平台。借助微博,微信方式建立班级管理平台。辅导员作为平台管理者,担当起学生管理的任务。要通过班级微管理体系,通过一定的平台,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动向和思想认识有较为具体的把握,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作者:郭清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阳.关于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思路的几点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

[2]胡礼垚,丁正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3]徐双.“泛安全”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26)

第七篇

摘要:学生管理也称学生工作,是指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或机构,通过组织、协调、计划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是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实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学生管理基本原则与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不断加强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管理;基本原则;目标

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现代学生管理工作所必须认清和把握好的重要问题,学校学生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切实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及目标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稳步向好发展。

一、学生管理的基本目标

学生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处理好一系列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非学术性事务,为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稳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及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学校学生管理的首要目标在于有效地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并通过与相应的奖惩相结合等措施来得到落实,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等,保证学生的学习行为顺利进行。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实现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孜孜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学校通过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建立多种渠道的奖励机制等措施,有效规范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日常行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整和干预,从而保障学校正常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

(三)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公民生存于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通过严格的管理规章以及限制性和处罚性的制度,来有效抑制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警醒全体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管理的管理同样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现代管理逐渐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走向治理,更为注重被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实践证明,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学校,其学生管理工作也往往更加科学有效,因此学校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而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生管理事物除了需要受到目标的制约,也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应该说,学生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均较为复杂,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实践性和重复性等特征,因此,只有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沿着科学、有序、有效的方向前进。综合来看,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联系学生、依靠学生的原则

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也应该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努力建立相应的渠道,从而紧密联系广大学生,例如通过挑战合适的班干部等等,要及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发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密切联系学生、依靠学生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

如前所述,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也是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搭建多样化的平台,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积极条件,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科学地处理好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管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质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依法管理的原则

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人性化管理,也同样需要法治化管理,这是现代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学校管理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本校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健全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行贯彻和落实,要切实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途径来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贯彻事前防御、事后教育的基本原则,努力让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四)层次化管理的原则

层次化管理是指学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制定统一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广大学生进行相对标准化的管理之外,也应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层次化管理和特色化管理,具体分析本校学生实际,就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层次化管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办法,例如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管理、高校中对于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等等,都应与其他群体的学生有所区别,同时,还应在制定现行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以便及时适应学生管理工作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三、总结

总之,作为一项事务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与基本原则是做好现代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学校学生管理者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强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基本原则等方面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指引自己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朱明敏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依使,董明亮.市场经济发展与高师学生教育管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117-121+132.

[2]纪祥.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大众文艺,2014,20:232.

[3]彭扬.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2013,03:82-85.

第八篇

摘要:针对大学实验室考勤管理的种种弊端,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网络考勤系统,分析并探讨了这套实验室指纹考勤系统的整体架构、实现技术原理以及各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思路。实验室指纹考勤系统相比其他的指纹考勤系统更具有专业性,能大大地提高实验室管理者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网络;指纹考勤

1研究背景

在对人员的管理的工作中,考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市面上面有许多的考勤系统,但是主要是用于对于规则时间的考勤,主要应用于公司、工厂员工的上下班打卡考勤。在大学的实验室管理中,学生主要使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进行学习,所以他们的时间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市面上的考勤系统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需要一种专门的考勤系统来应对这种情况。本指纹考勤系统旨在为实验室管理老师提供更高效的处理考勤方法,在减少工作量的情况下,对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综合统计。

2实验室管理的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本指纹考勤系统分为B/S结构的网络服务端、基于JavaSwing开发的客户端。其中客户端程序使用Java语言开发,通过USB接口与指纹采集仪相连,调用开发包里面的api接口方法完成对指纹采集仪的操作。服务端运行于Linux平台,采用的是JBossEAP应用服务器,数据库采用的是Mysql5.6。指纹考勤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图1指纹考勤系统整体架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要实现整个考勤系统,主要进行2个大的软件的开发:(1)考勤服务器:主要提供两个服务。一个是普通的网页Web服务,提供给实验室管理者用以管理学生的基本配置信息,也提供给学生用以查询自己的到勤记录以及统计信息;另一个是基于HTTP的RestfulWebService服务,用于服务回应PC考勤客户端的请求。(2)PC考勤客户端:客户端与指纹采集器主要是通过的串口通信,主要功能是调用开发包里面的api,能够打开指纹采集器,使之工作,整个指纹的图像采集与匹配都是开发包里面的方法完成。当进行指纹识别时最终会有一个匹配结果返回,客户端将匹配结果通过Http协议调用服务端的Rest服务将结果传送到服务端。

2.2系统主要功能

该系统主要是方便实验室管理老师对实验室学生的日常考勤管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一年都有学生毕业,都有新的学生进入到实验室中;同时每学期每个学生的上课课表不一样,课余能到实验室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对每个学生每学期的考勤规则是不一样的。系统分为两各部分,一个B/S的服务端部分,一个是基于JavaSwing的客户端开发,服务端的模块如图2所示,客户端的模块如图3所示。在服务端的教师管理模块中,只有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在登入的时候才会显示出来,主要包括登入密码的修改,添加新学生,修改学生基本信息,删除已毕业学生信息,编辑学生的考勤规则,查询学生的考勤统计信息等。没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在登入成功后会被默认为学生,显示的是学生管理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密码修改,自己的考勤规则查询和自己的考勤记录查询。客户端管理模块主要在系统内部运行,由客户端通过WebService接口来调用,实现的是客户端的数据通信,可以让客户端上传学生指纹信息,下载学生指纹信息,上传考勤信息。在客户端的通信模块中,主要的功能是通过WebService,将自己注册到服务端中,能够将服务端的指纹库信息同步到客户端的本地存储中,同时能将新的指纹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考勤记录模块主要是调用指纹采集器的开发包中的方法,能够打开指纹采集器,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本地的指纹信息库进行比对,生成考勤信息,同时将考勤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上传到指纹考勤系统服务端中。

2.3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1)学生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添加删除学生基本信息,添加删除学生指纹信息,添加删除学生考勤规则。在这些功能中,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是一些学生的基本属性,用一张数据库的表就可完成。学生的指纹信息实质上是一种指纹图片,在学生的信息表中使用BLOB类型的字段存储。学生考勤规则的实现是通过设计两张表来完成的,一张是date_prefer表,记录的是日期规则,里面的关键字段有user_id(学生id),date_from(开始日期),date_to(结束日期)。另一张表是time_prfer,记录的是周时间规则,里面的关键字段有date_prefer_id(关联date_prefer表),time_from(开始时间),time_to(结束时间),day(星期几)。因为大学的课程都是按周排的课程,所以在一周上会有规律性。通过这两张数据表的设计,可以完成一个学生的考勤规则描述。(2)考勤记录管理功能。主要是生成多种考勤记录。这个功能是在客户端实现的,在客户端的界面上有一个下拉框,默认没有任何信息,需要让学生选择是准备记录“进入”信息还是“离开”信息。当学生选择后再点击“考勤”按钮,客户端就会打开指纹采集仪,指纹采集仪响一声后进入到准备状态。检测到手指后,生成指纹信息,与本地指纹库进行比对,成功后返回比对上的指纹序号。客户端根据学生的选择和比对程序的反馈序号生成相应的考勤信息。在本系统中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考勤信息,一种是“离开”考勤信息。(3)网络服务功能。主要是基于RestfulWebService的数据服务接口方法的实现。通信方式是POST,通信数据格式为JSON。主要是3个功能接口:其一是当服务端需要新建一个学生时新建的指纹信息接口,需要通过客户端收集后发送至服务端。其二是有可能会有多个实验室,所以每个客户端的指纹库不一定完整,需要通过一个同步指纹库的接口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三是上传考勤信息接口。JSON数据是一种基于字符串的数据,所以需要将指纹的图片信息进行BASE64编码后在进行传输。

3结语

基于实验室学生管理的指纹考勤系统已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智能终端实验室进行了运行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运行结果显示,本方案的指纹考勤系统在日常的工作中,为学生的测评提供了公平、准确的科学依据,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另外,如何将本系统与实验室项目管理的其他系统进行结合还有待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珏辉 单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JAINAK,PANKANTIS.Fingerprintclassificationandrecognition[J].TheImageandVideoProcessingHandbook,2000(12):20-25.

[2]陈艳俐,蔡捷.网络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