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估公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4:41:32

公估公司

公估公司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我于20*年3月14日加入,三个月试用期后顺利转正。

从加入***后到20*年7月1日,一直在***部门,后***部门与***部门合并为深圳分公司后,***部门人员也随合并统一归***部门经理***领导。

二、工作情况

1、在20*年3月至20*年6月期间兼任部门内勤,在此期间能认真负责的做好本部的内勤工作,包括:立案登记、案件及部门费用登记、出具业务结算表。

2、20*年主办案件16起,协办17起,主要是一些小额案件和代查勘,主要案子如下:

***酒店暴雨案:由于对建筑装饰如何修复不熟悉,加上保险公司的意思想拒赔,所以想等被保险人提供修复方案后再行定夺比较稳妥,这样

就导致很被动,而现在被保一直未能提供具体索赔资料,所以案件一直无进展。好在同被保和保险公司双方沟通较好,虽一直未结案,双方对我司暂无异议。

***市场水湿案:由于被保开始期望值比较高,索赔金额14万多元,而最终赔付为3万多,虽被保签了确认书,我司已出具公估报告,但由于被保不愿意专程去东莞气象局拿气象证

明,导致本案公估费一直未能到帐。

***家私厂火灾案:当时和***在解封后到第一现场进行查勘,由于本案涉及东西多且相对复杂,加上又是第一次做火灾现场的查勘,很多地方做得不够仔细,导致中途出现了很多

问题。后由于***离职,本案由我重做核损方案,在9月份约定三方谈判后搞定结案。

***被盗案:此案在**的指导下,进行得比较顺利,但由于保险公司对一部分被盗物品是否属于保险标的存在分岐,导致对我司的初步核损方案一直未有答复,该案尚在跟进中。

3、为完成公司交给的公估费未到帐催收工作,积极与保险人联系,现已完成公估费到帐数共111,553.00元;另有4310.00元的应收公估费已和保险公司沟通好,近期应能到帐。

4、认真参加公司的各种员工培训和活动,以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5、除了完成本部门的工作,在其他部门有需要的同时,我也能够积极配合和响应:20*年6月广州暴雨,借调到广州一星期,协助广州分公

司查勘。

6、工作时不迟到、早退,以工作为先,自觉加班;遵守公司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

三、不足

1、通过在***将近一年的工作,虽然名片上已从一个从助理公估师改为了公估师,但自我觉得自己独立处理各种难度的公估案件的能力还不够,碰到比较大的难题时依赖性比较强

2、做事有时恒心不够,惰性比较大,经常是被动的是学习一些东西,加上又没有专长,所以在处理技术形的案子上比较吃亏。

3、目标不够明确,未能发挥自己所长,且经常计划好的事落实不够,导致20*年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公估公司范文篇2

关键词: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市场风险评估鉴定理赔

保险市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市场构成的,而保险中介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由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即保险公估公司)三方主体构成。十七世纪国外即有了公估人,而随着其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估人在保险理赔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只要有赔案发生,国外保险当事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公估人,公估人在其保险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估人起步晚、发展缓,即使是现在,“公估”对多数保险业外人士而言,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1年3月23日第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市场中已然有180家公估公司。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润滑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保险市场开放之后,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成为历史,国内外资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争,市场争夺空前激烈,“以低费率打动投保人”一度成为国内保险人竞争的主要手段,致使赔付率不断攀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惨痛教训使保险人认识到,不考虑风险、仅注重市场占有是行不通的。聘请公估公司对拟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听取公估公司的专业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是公估公司的另一主业。籍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拟投(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对标的所面临的、尚未发生的和潜在的各种客观风险进行识别、估测、鉴定。

公估公司范文篇3

关键词: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市场风险评估鉴定理赔

保险市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市场构成的,而保险中介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由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即保险公估公司)三方主体构成。十七世纪国外即有了公估人,而随着其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估人在保险理赔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只要有赔案发生,国外保险当事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公估人,公估人在其保险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估人起步晚、发展缓,即使是现在,“公估”对多数保险业外人士而言,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1年3月23日第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市场中已然有180家公估公司。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润滑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保险市场开放之后,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成为历史,国内外资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争,市场争夺空前激烈,“以低费率打动投保人”一度成为国内保险人竞争的主要手段,致使赔付率不断攀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惨痛教训使保险人认识到,不考虑风险、仅注重市场占有是行不通的。聘请公估公司对拟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听取公估公司的专业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是公估公司的另一主业。籍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拟投(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对标的所面临的、尚未发生的和潜在的各种客观风险进行识别、估测、鉴定。

公估公司范文篇4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润滑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保险市场开放之后,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成为历史,国内外资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争,市场争夺空前激烈,“以低费率打动投保人”一度成为国内保险人竞争的主要手段,致使赔付率不断攀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惨痛教训使保险人认识到,不考虑风险、仅注重市场占有是行不通的。聘请公估公司对拟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听取公估公司的专业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是公估公司的另一主业。籍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拟投(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对标的所面临的、尚未发生的和潜在的各种客观风险进行识别、估测、鉴定。

公估公司范文篇5

关键词: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市场风险评估鉴定理赔

保险市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市场构成的,而保险中介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由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即保险公估公司)三方主体构成。十七世纪国外即有了公估人,而随着其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估人在保险理赔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只要有赔案发生,国外保险当事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公估人,公估人在其保险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估人起步晚、发展缓,即使是现在,“公估”对多数保险业外人士而言,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1年3月23日第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市场中已然有180家公估公司。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润滑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保险市场开放之后,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成为历史,国内外资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争,市场争夺空前激烈,“以低费率打动投保人”一度成为国内保险人竞争的主要手段,致使赔付率不断攀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惨痛教训使保险人认识到,不考虑风险、仅注重市场占有是行不通的。聘请公估公司对拟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听取公估公司的专业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是公估公司的另一主业。籍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拟投(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对标的所面临的、尚未发生的和潜在的各种客观风险进行识别、估测、鉴定。

公估公司范文篇6

[论文摘要]保险公估公司在国外保险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仅是近几年才真正起步,对保险业外人士而言,保险公估尚是一个新名词。本文对保险公估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中稳健成长、并已发挥出的独特作用进行介绍分析。

保险市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市场构成的,而保险中介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由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即保险公估公司)三方主体构成。十七世纪国外即有了公估人,而随着其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估人在保险理赔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只要有赔案发生,国外保险当事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公估人,公估人在其保险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估人起步晚、发展缓,即使是现在,“公估”对多数保险业外人士而言,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1年3月23日第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市场中已然有180家公估公司。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润滑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保险市场开放之后,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成为历史,国内外资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争,市场争夺空前激烈,“以低费率打动投保人”一度成为国内保险人竞争的主要手段,致使赔付率不断攀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惨痛教训使保险人认识到,不考虑风险、仅注重市场占有是行不通的。聘请公估公司对拟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听取公估公司的专业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保险标的承保前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是公估公司的另一主业。籍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拟投(承)保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对标的所面临的、尚未发生的和潜在的各种客观风险进行识别、估测、鉴定。

公估公司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我于20**年3月14日加入,三个月试用期后顺利转正。

从加入***后到20**年7月1日,一直在***部门,后***部门与***部门合并为深圳分公司后,***部门人员也随合并统一归***部门经理***领导。

二、工作情况

1、在20**年3月至20**年6月期间兼任部门内勤,在此期间能认真负责的做好本部的内勤工作,包括:立案登记、案件及部门费用登记、出具业务结算表。

2、20**年主办案件16起,协办17起,主要是一些小额案件和代查勘,主要案子如下:

***酒店暴雨案:由于对建筑装饰如何修复不熟悉,加上保险公司的意思想拒赔,所以想等被保险人提供修复方案后再行定夺比较稳妥,这样

就导致很被动,而现在被保一直未能提供具体索赔资料,所以案件一直无进展。好在同被保和保险公司双方沟通较好,虽一直未结案,双方对我司暂无异议。

***市场水湿案:由于被保开始期望值比较高,索赔金额14万多元,而最终赔付为3万多,虽被保签了确认书,我司已出具公估报告,但由于被保不愿意专程去东莞气象局拿气象证

明,导致本案公估费一直未能到帐。

***家私厂火灾案:当时和***在解封后到第一现场进行查勘,由于本案涉及东西多且相对复杂,加上又是第一次做火灾现场的查勘,很多地方做得不够仔细,导致中途出现了很多

问题。后由于***离职,本案由我重做核损方案,在9月份约定三方谈判后搞定结案。

***被盗案:此案在**的指导下,进行得比较顺利,但由于保险公司对一部分被盗物品是否属于保险标的存在分岐,导致对我司的初步核损方案一直未有答复,该案尚在跟进中。

3、为完成公司交给的公估费未到帐催收工作,积极与保险人联系,现已完成公估费到帐数共111,553.00元;另有4310.00元的应收公估费已和保险公司沟通好,近期应能到帐。

4、认真参加公司的各种员工培训和活动,以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5、除了完成本部门的工作,在其他部门有需要的同时,我也能够积极配合和响应:20**年6月广州暴雨,借调到广州一星期,协助广州分公

司查勘。

6、工作时不迟到、早退,以工作为先,自觉加班;遵守公司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

三、不足

1、通过在***将近一年的工作,虽然名片上已从一个从助理公估师改为了公估师,但自我觉得自己独立处理各种难度的公估案件的能力还不够,碰到比较大的难题时依靠性比较强。

2、做事有时恒心不够,惰性比较大,经常是被动的是学习一些东西,加上又没有专长,所以在处理技术形的案子上比较吃亏。

公估公司范文篇8

关键词: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风险评估

一、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保险公估公司是指站在独立立场上为保险当事人提供相应服务的一个行业,它的地位独立性、立场中立性、业务广泛性、技术专业性及结论客观性等特性决定其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顺应我国经济体制的表现。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已不断实现深层次的发展与完善,但仍有大部分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其成为制约行业高速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公司发展的内在需求。财务管理能够迅速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所以及时进行财务核算与进度分析,可以从某一层面检验出公司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为公司领导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公司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优化。

二、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保险公估市场经营主体曾两极化,且涉及低端市场现象严重,因此,行业市场中缺乏高质量供给,另外业务结构的不合理、与保险公司间地位的不平等,专业人才的缺失及发展地域的不均衡等问题都制约了保险公估行业的产业品牌形象树立,公估公司亟需制定新的行业发展战略方针,以促进行业质的飞跃。财务战略作为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针对新形势进行设计,不断创新,本文因此提出对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但在提出创新建议之前,先来简单分析一下现行阶段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新颖

我国部分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观念更新不及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据调查发现,部分保险公估公司财务人员对于现代企业中普遍适用的预算管理,风险管控,成本核算及财务电算化等概念模糊,采用的会计基础及核定的经营范围与实际业务的财务核算脱节,发票开据不及时、不合理,成本费用控制不够严格,上述问题使得保险公估公司内部项目核算与实际发生常不能统一口径,长此以往,财管运作则不能发挥实际效能,进而难以凸显价值的体现。

(二)财管制度运行不规范

我国保险公估公司在当下不断地加强产品组合创新,开拓市场方向、提升服务质量,深化产业链管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财务制度修订不及时,缺乏针对性及财务弹性,使得保险公估行业无法切实找到自身财务管理上的制度准绳,再加上部分公司本身执行力度就弱,这便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内部的差异化程度及行业市场开拓、产业链联动合作的配合难度。所以,长此以往,会导致财管制度体系运作不规范。

(三)财务核算技术不先进

互联网时期,企业财务电算化已十分盛行,通过电算化的实现,可以简化核算规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控水平,但是部分保险公估公司财务风险意识不强,核算形式化,呆板化;同时其弱化电算化职能,只能加剧行业信息的不对称性,这样亦会导致公司无法实际掌握客户需求,加大行业经营风险,再加上行业内部财管工作人员能力不均衡,市场外部监控管理制度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都会拉长财管工作的短板,使其陷入较大的风险隐患之中。

三、保险公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创新

面对市场主体扩容、经营模式创新、客户需求多元化的形式,提高行业竞争力,摒弃原始低端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专业与特性,积极创新,加强管理,树立行业口碑与形象,才能确保其立于竞争大潮之中而实现保险公估公司的深发展。

(一)财务核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1、界定经营范围,做好做实财务基础工作保险公估公司应严格参照《指引》的界定标准及保监会、其他监管机构审定的经营范围,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财务核算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核算。同时,规范基础工作还应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财务基础工作主要由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报出,相关材料立档备查等各项环节组成,岗位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岗位责权进行财务核算,并建立专岗专权、授权审核机制;对于经营管理相关资料,租赁合同及阶段性成果、咨询报告等应按时存档以留备查,以确保相关经济事项发生的真实客观性及财务档案立卷工作的及时完整性。

2、制定核算范围,做细会计科目明细划分一方面,公估公司应严格按照经审定的经营范围进行收入业务核算,另划分主营与其他业务收入核算范畴,将出具公估报告确认的公估收入认定为主营业务收入,将因追偿服务、教育服务等获得的各项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下列示。同时,界定主营业务成本与管理费用核算范畴,例如:各机构应将从事主营业务而发生的直接成本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项下核算,并按公司管理需要与成本类别设置二级科目;将不与主营直接相关的,诸如公司的办公费、职场费、通讯费等在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等,以便公司能够划清成本归属。另一方面,界定应收账款核算范围,同时将为客户代垫费用按核算明细在应收账款科目中核算;另对与其他企业、个人发生的,与主营无关的借贷款项在其他往来科目中进行核算,以保证应收账款及往来款项的定期催收。

3、全面成本管控,规范落实成本费用管理公司应建立成本费用管理规范,以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的合规、合理与真实、完整,另外,公司在确保各项费用列支的合理性方面还应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与留存管理,如车辆使用费用总额需与公司自有或租用车辆总数相匹配;咨询费、会议费等应在原始凭证中留存审批记录、咨询协议、会议通知及相关安排表、会议现场照片等支持性文件以用来进行规范管理。

4、加强资金监管,合理规范货币收支管控公司应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并制定资金管理规范:明确账户开立及使用范围,严格限制使用个人账户收取或支出经营款项;并原则上采取零现金的方式进行收支结算,如若发生例外情况,需要执行特事特批制度。除上述四项财管制度外,公司还应引进工商业企业中已成熟运行的预算管理与经营、财务等风险管控制度,合理的建立预算分工,进行立项的预算编制,并做好预算的执行、分析与调整工作;另外,在立项初期,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综合考虑公司的各项风险,以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帮助公司更有方向实现未来发展。

(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除了上述财务制度的修订外,保险公估公司还应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加强财管管控的信息化程度,以便方便、快捷地对现有财务信息资源实行全面整合,综合研究与分析,从而更好地规划下一步发展前途,实现行业信息化资源的统一运用与优化配置。

(三)内控与内审工作的加强

现阶段,我国保险公估公司的财务管控风险冲击大体上来源于其他保险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内控思想与风险管控意识,加大风险评估预警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加强立项项目监管,即启动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以应对外部市场、行业内部竞争及公司内部管控风险的发生,还应做好风险应急预案处理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积极学习与讨论现行阶段的财务制度研究与优化,从而为行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地进一步落实提供切实保障。

(四)外部监督机制联动协作

要加强我国保险公估公司的信息质量、运营收支、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外审力度,强化相关政府部门,保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实际指导与帮助力。只有通过内外兼治,共同协作,才能更有利于保险公估公司财务核算的行业自律,才能更深层次地实现对保险公估公司传统财管工作的适度修正与行业发展的前景规划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功,保险公估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保险研究,2008,(6):36-39

[2]游悠洋.基于我国保险公估业现状的矛盾分析与行业发展研究[J].中国保险,2012,(2):36-38

公估公司范文篇9

[关键词]保险公估;发展瓶颈;法律地位;市场调整;经营策略;诚信监管

一、我国保险公估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阶梯状关口

1.机构总量迅速增加,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历史的原因,保险公估业在中国的起步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了第一家有保险公估行业特征的企业。進入21世纪后,随着保险公司的转型和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保险公估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到2004年底,保险公估机构达到180家,比2003年增长56.5%。从业务规模看,2004年,全国保险公估行业公估服务费总额达到1.5亿元,比2003年增长209%。

2.保险公估市场正在形成中,保险公估业对于市场的介入度不断加深。自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重新出现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后,形成了人保公司独家经营的市场格局,同时也造就了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成为一个包揽一切职能的庞大机器,从产品开发到承保理赔的一切环节都由保险公司自主进行,从而抑制了保险公估行业的市场空间。进入90年代后,新建立的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始有选择地在一些个案中谨慎地接受保险公估的介入,而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化竞争,各保险公司开始进行自我改造,改建自己企业的经营模式,如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全面改建了公司的产权模式和经营体系,包括所有制模式和经营理念。在这个背景下,保险公估业介入保险理赔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公估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重大财产险和工程险理赔案件。前些年,保险公估的业务主要限于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处理难度高、程序复杂的财产险和工程险个案。现在,对来自于机动车险、货运险等过去从不让公估公司涉足的险种的业务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估公司的业务清单中。同时,公司的专业细化也为整个行业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近期已陆续出现了一些以机动车险理赔为主打业务的公估公司,它们与保险公司签约,以承包某些类型的车险理赔查勘为主要形式,将业务触角成功地伸人车险理赔领域。深圳民太安汽车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在国内保险公估业专业化发展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成功,开业第二年就达到937.87万元公估费收入,在国内创造了开业第二年业绩最高记录。

保险公估业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正在逐步为保险当事人所认可。一方面保险人将保险案件交给公估人处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让公估公司介入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的理赔案件。另一方面,保险公估公司在理赔案件中的作用也逐步为更多的被保险人认知。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保险理赔中,保险公估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4年浙江沿海的温州、台州等地遭受了50年不遇的“云娜”台风袭击,国内20余家保险公估公司的100多名公估师参与了报损金额为10亿元财产损失的保险公估工作。他们在保险责任的认定以及损失的核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大减轻了当地保险公司的工作压力,为被保险人及时得到赔款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诸多制约因素已经使保险公估业的发展面临瓶颈

先天性的市场缺陷,导致保险公估公司发育不良,是保险公估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保险市场缺乏保险公估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培育了中国特有的大而全的保险公司经营体系,到目前,这种经营体系仍然是我国保险公司的主流形态,这种机制的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市场上保险公估需求的缺失,从而对整个保险公估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制约。在这种环境下,保险公估公司普遍没有得到较好的培育,形成了规模小、业务来源单一、业务种类贫乏的通病。这种状态持续到现在,使这个所谓朝阳产业的发展,进入了难以冲破的瓶颈。

1.规模瓶颈。保险公估公司规模小,实力单薄。虽然进入21世纪以后,保险公估机构的数量呈几何级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营业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还是各种与行业规模有关的指标,都不足以在市场上产生有力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保险公估业仍然处于草创时代。其主要特征是资本金小,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网点少,大部分保险公估公司的主要业务来自于单一的城市,在地域方面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

2.经营瓶颈。从组织形态上看,国内保险公估公司多为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来源单一,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多未明确分离,公司内部缺乏应有的发展规划,也缺乏科学、严格、细致的分工,许多公司干脆就是专业人员自己找饭吃,导致员工集销售、技术与服务职能于一身,严重降低了经营效益,使公司管理回归到手工作坊的水平,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上,无法创造很好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机会,从而也不可能有很强的生命力。

3.人才与技术瓶颈。大多数保险公估公司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危机,这与中国保险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殊的经营形式有关。中国保险公司特有的大而全的经营形态,导致了保险公司的功能过于完备,也使保险人才必须进入保险公司才有机会施展才华。因此造成了目前保险专业人才,包括理赔人才集中于保险公司的现状。同时,公估公司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收益水平和发展机会都无法与之相比。而从社会上看,虽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人员通过保监会组织的资格考试,但由于公估行业的特殊性和高度依赖经验的职业特征,许多拿到资格证的新手并不能够很快掌握应有的技能。另外,由于保险公估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比较短,且经营并不顺利,多没有成熟的培训机制,加之业务量不大,缺乏数据与经验的积累,新人的锻炼机会不多,因此也没有能够从本行业培养出足够的专业人员。人才因素已经成为保险公估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人才不足,必然导致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也就无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4.市场瓶颈。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公估公司当前的业务来源可以说是最单一的。从理论上说,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它的业务渠道本已先天不足,只能从保险当事人那里得到业务,但现实中它又往往只能从保险人一方得到业务。虽然已经出现了被保险人委托公估公司介人理赔案件的案例,但这只是一些个案,数量极少,远未成为公估公司的一个生存渠道。而作为当前业务主要来源的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对公估公司所持的排斥态度尚未根除,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公估公司的存在是与自己的理赔队伍抢饭碗,也有一些保险公司认为公估公司技术力量不足,无法保证赔案处理质量,不愿意让公估公司介入理赔案件。

5.业务瓶颈。与保险公估应有的职能以及国际公估业所涉足的业务范围相比,中国保险公估公司的业务似乎只有理赔服务一项,承保领域的业务还是空白。目前对于保险财产的价值,多由保险双方商定,或者按保险公司的方式确定,公估业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作为。保险公估的另一项重要职能——风险评估,目前也很少有人涉及,除少数公司为保险公司作过有限的风险评估工作外,风险评估工作还没有成为公估公司的日常业务。即使是理赔业务,保险公司在处理案件时,多倾向于将普通案件留给自己处理,只有在案件多发季节(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或者遇上难度较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的案件,才邀请公估公司介入,而这些案件通常都是一些技术含量高、处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处理费用高的案件,公估公司的得益并不大,但公估公司为了生存,却又不得不去做。因此,如何扩展业务渠道,增加业务种类,也是公估公司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法律地位的确定、市场调整、准入调整和经营策略调整以及严格诚信监管是保险公估业的出路所在

1.建立实质平等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是解决公估业发展问题的客观前提。冷静分析当前公估业存在的问题,与这个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保险市场分工机制的缺失。这与保险公司大而全的经营形态有关,更与市场制约意识的缺乏有关。在实际交易中,与精通条款和技术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相比,被保险人所处的弱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保险交易实际上是不对等交易,而这种不对等性在法律生活中很少被公众所认知。也很少有人意识到,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技术支持是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其实在日常交易中,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观在理赔环节,也体现在投保环节,保险标的价值的确定和风险水平的评估,实际上都由保险公司单方面进行,而被保险人并没有发言权。因此,在保险市场上目前急需建立的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从这个角度看,培养健康的保险公估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市场分工机制,这样的机制建立起来后,社会对保险公估的需求机制才能建立起来,保险公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2.确立公估业的法律地位,是公估公司发挥职能的重要前提。由于公估公司在保险当事人之间所处的特殊的居间地位,决定了它在业务活动中必须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法律地位。保险公估报告,作为调整保险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文书,在法律上如何定位,对于公估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公估报告的法律涵义,是保险法与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赋予的。它本质上只是一份技术性质的报告,在法律上能否被采信和采证,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对保险当事人的约束力也相对有限,因此,对于保险公估报告的法律地位问题,应该及时得到解决。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管理的决定》,对于诉讼中司法鉴定问题作了专项规定,其中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侦查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不得面向社会开办司法鉴定业务。明确了国务院司法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也规定了司法鉴定单位的和人员的执业条件。根据这个规定,已经有具备司法鉴定人执业条件的保险公估公司取得了《司法鉴定许可证》,其中的部分执业人员取得了《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保险公估公司进入司法鉴定领域,其契点就是解决了保险公估报告法律地位问题。当然,公估报告的法律地位不仅是司法鉴定一个方面的问题。行业内应该有一个共识,由于公估公司在保险活动中的居间地位,解决法律地位问题始终是突破瓶颈的重要渠道。

公估公司范文篇10

最早的保险公估人起源于英国一一在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伴随着建筑物保险的出现而兴起。之后逐渐由英国传播到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公估人的规模从小到大,从兼业经营到专业经营,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险公估人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稍大一些的保单,从承保到理赔,公估人都如影随形,承保时对保险标的作风险与现值评估,理赔时作责任鉴定与金额估算。保险公估人参与的保险赔案达$0%以上。

保险公估人在我国长期缺位,起步晚,发展缓且极不规范。据有关资料,早期的保险公估公司是199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的“保险理赔公证技术服务中心”和1991年在山东省设立的“保险理赔鉴定服务中心”。前者由保险公司管辖,后者由检察院和保险公司共同管辖。它们都是为保险理赔提供查勘、检验、鉴定、估损和理算服务的盈利性商业机构,亦可视之为保险公估人的雏形。随后,上海、深圳、天津、浙江、广西相继设立了“东方公估行”、“民太安保险公估公司”、“北方公估行”、“浙江公估行”、“广西诚信公估行”等,其名称与保险公估有一定关联,但不统一,批准设立和主管单位有的是人民银行,有的是商检局,有的是物价局等等。1998年年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为规范管理,2000年制定《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后经修订为《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同年12月第一次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在广州举行,2001年底首次核准广一州、大连、北京等保险公估公司开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保险公估机构名义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保险公估机构可以以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法定名称中应当包含‘保险公估’字样”等。这些方向性政策和相关措施的适时出台与有力推行,无疑促进了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公估人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入市展业的保险公估人仅有工家左右,其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强大的技术支持、高质高效的服务和优良的作业态度正逐步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认可,经营业绩稳步上升,成为保险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专业评估队伍。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保险公估公司全年接受的公估案件累计4238宗,结案2629宗。保险公估公司2003年的公估服务费收入为4848.95万元,比2002年增长25%按照险种划分,2003年保险公估公司的服务费收入构成为:企业财产险309。万元,占644''''0;建筑安装工程险451万元,占9%;货物运输险376万元,占8''''%机动车辆险373万元,占8%;机器损坏险277万元,占6%;其他占5%。从统计情况来看,保险公估公司的业务状况较之以往有所好转,一些保险公估公司逐渐树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赢得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认可,发挥了公估公司的特有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从深层次看,公估公司参与定损多为技术含量高、保险各方当事人矛盾冲突激烈的赔案,其承接案件数量和涉案标的金额都不足保险公司赔案的10%;且各公估公司苦乐不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公估公司己实现盈利,而80%的公估公司只是盈亏平衡或不同程度亏损。国内和国外公估人的状课相比较,各方面的差距都非常大,与我国保险业的规模和近年快速增长的态势也是极不相称的。

三、我国公估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公估人的社会认知度低。鉴于我国的保险公估是“舶来品”,_巨“来迟了”,真正得到发展也就是近两年,故保险公估对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新名词。甚至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公估人是保险人的下属机构。这些是与公估人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大有关系的。如何想让更多的部门、单位和家庭了解公估人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站在什么的立场上发挥怎样的作用、其业务范围有哪些、如何开展工作、公估结论是否可信、起何种作用、作业态度、效率是否优良、如何办理委托、怎样配合公估工作等等重要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全社会在最短的时期内充分认知。当然,政府有关部门的正面介绍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公估人的素质与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业务操作要求。作为公估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保险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保险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理赔的原则、程序、各险种的条款、责任范围等都是公估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二是资产评估的原理、方法与操作规程。保险标的包罗万象且种类繁多,要准确评定其风险和价值,没有一定的资产评估功底与经验是不可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估算的。一定程度上讲,资产评估是公估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三是具体保险标的的构造、功能、运作等方面的知识。要评估标的的价值,首先要清楚该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起作用的、其基本构造是什么等等这些有关知识。而不管是哪个公估师,很难熟知所有保险标的,故在实践中,保险公估公司往往设有专家库。专家库里的专家一般是行业中的知名学者、权威人士或高级技师,公估公司在保险标的评估中遇到疑难和重大技术问题,可以请专家一同前往对损失暴露单位、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等进行勘察和鉴定。而我国保险公估人员的上岗资格考试的内容仅涉及保险理论与实务,而无评估理论与技能的考核,也无保险标的的构造、功能、运作等方面的知识的要求,获得了上岗的资格但在实际执业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的困难。公估公司因而不得不对职员进行更多的后续教育与实践锻炼。人员知识技能的缺陷无疑成了公估公司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者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出了差错,直接对公估公司的声誉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