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5:07:19

反问句范文篇1

我们将反问句定义为:疑问句的一种用法类型,是运用表达与命题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的疑问手段对经由推理得出的某个言论或行为的前提发问,使得该言论或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从而达到否定该言论或行为的目的的疑问句。反问句的使用必须存在一个反问句说话人想要否定的言论或行为。反问不是直接对这个言论行为本身发问,而是对言论行为的前提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达到否定该言论行为的目的。由此,反问句的诱导性指反问句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不是直接陈述一件事或直接说出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诱导受话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受话人自己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这是反问句与陈述句在表达上的根本差异。

各种类型的反问句都具有诱导性。先看是非型反问句,我们可以通过与直陈对比的方法来观察这种诱导性。

(1)鲁四凤:(跪下)妈,(扑在侍萍身上)妈,我——我说不了。

鲁侍萍:(眼泪流下來)你是要伤妈的心么?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回头哭泣。)

鲁四凤:妈,我说,我说。(《雷雨》)

鲁侍萍要四凤发誓不要再见周家的人,四凤做不到也不愿意,侍萍使用反问“你是要伤妈的心么?”诱导四凤思考,后面一句没说完的话也是个反问句“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遭的罪么?”,四凤是那么爱她的妈妈,经过思考,当然不愿伤妈的心,得出了否定性结论。既然不愿伤妈的心,那就只能自己否定自己的行为,于是四凤说“妈,我说,我说”。如果改为陈述句,那就是:

(2)你井不是要伤妈的心,你没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

两者相较,表达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例(1)是提问,让四凤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例(2)是直接传达,把思考的过程和结论都直接说出来了,无需四凤去思考,所以没了诱导性。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前者曲折、含蓄、蕴藉,言简而意丰,饱含感情;后者直白,缺乏感情而较有理性。如果采用后一种表达方式,四凤很可能不会听从妈妈的话说“我说,我说”。再比较:

(3)你以为钱都到哪儿去了?就是花在这上这儿了。嘿,你说,你不认得十块人民币,那你每天吃的,说白了哪样儿,不是人民币变的?a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能让全家吃饱吃好?b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不能让全家吃饱吃好。(《编辑部的故事》)

(4)鲁四凤:你别再缠我好不好?a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你还不够么?b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已经够了。

周萍的声音:那我知道错了,不过,现在我要见你,要见你。(《雷雨》)

a都是说话人要受话人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则直接说出结论。特指型反问句也是如此。如:

(5)焦花氏:谁说啦?(急于想支使她出去)您不想出去坐坐,看看火车,火车在雾里飞,好看着呢?

焦母:(用杖捣着地)a。我怎么看?我问你,我怎么看?b我不能看。(《原野》)

(6)常五:(醉意渐浓)不,不,不好。说了我就是搬弄是非,长舌头,我这个人顶不愿意管人家的家务事。

焦花氏:常五伯,(走到方桌旁)您不是外人,我年纪小,刚做儿媳妇,有什么错,您不来开导开导,a还有谁肯管哪?b没有人肯管。(《原野》)

(7)牛: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光觉得她对你扣得紧。殊不知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a诶,现如干什么不花钱啊?b诶,现如今干什么都得花钱,买什么都不便宜啊。

张:那倒是。(《编辑部的故事》)

(8)慧芳安抚小芳:“你妈也是为你好,怕你受不好的影响。”“a凭什么计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b没有理由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我就不能影响她?”(《刘意芳》)

例(5),焦母双目失明,a反问“我怎么看?”诱导焦花氏得出“不能看”的结论,从而让她自己否定她自己的让焦母出去看火车的提议;b不是受话人焦花氏自己得出的结论。例(6),a焦花氏用反问句启发常五:您不来开导开导,还有谁肯管哪?诱导常五自己得出结论:自己不来开导就没有人肯管了,所以,自己要管焦花氏,要开导焦花氏,自己暗中监督焦花氏是对的,有话但说无妨。实际上是诱导常五说出她婆婆背后的小动作。而b直接说出结论,就没有这种诱导的作用。例(7)(8)也都如此。

(9)诶,我说,老刘。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全都采访去了,得奖金。a吧咱们耗在家里头,倒霉不倒霉?b把咱们耗在家里头,真倒霉。(《编辑部的故事》)

(10)你不也有点首饰么’你拿出来给你妈开开眼。a看看还是我对,还是把女儿关在家里对?

b看看还是我对,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对。(《雷雨》)

例(9),a通过提问,让受话人自己去想“倒霉不倒霉”,从而自己得出“倒霉”的结论;b无需受话人去想,直接告诉了他结论。例(10)也是如此。

反问句除了提出问题促使受话人思考之外,还经常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通常,说话人在反问之前,提出理由和根据。如:

(11)四凤在这儿又没事,我为什么不带她走?(《雷雨》)

(12)鲁侍萍:女孩子当然随着妈走,从前那是没有法子。

鲁贵:(滔滔地)四凤跟我有吃有穿,见的是场面人。你带着她,活受罪,干什么旦(《雷雨》)

(13)你妈在这儿。你敢把你的爹怎么样?(《雷雨》)

例(11),鲁侍萍提出一大堆理由,再反问,诱导鲁贵得出“鲁侍萍只能带她走”的结论。例

(12),鲁贵也摆出理由,然后反问,诱导鲁侍萍得出“鲁侍萍不该带她走”的结论。有时说话人在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

(14)语境:茶房王福升告诉陈白露,潘经理昨天来了三遍求见陈白露,现在还没走,等着求见,但

陈白露不愿见他。

陈白露:你就跟潘经理说,我要睡了。

王福升:您为什么不见见他呢,人家潘经理,大银行开着——(《日出》)

反问的诱导性在形式上也有标志。其标志就是反问句经常有“你想(想)”“你说”等语用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就是诱导受话人思考,所以,相应的陈述句不具有诱导性,也就不能有这些成分。如:

(15)a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起我j(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人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雷雨》)

b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没有一个对得起我。(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没有一个不是我辛半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没有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大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

(16)a叫她想想,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雷雨》)

b叫她想想,你爸爸混事有眼力,她没有眼力。

(17)“你们说的都不好。”南希此刻从容地说,“这事我和设计师聊过,既不是工艺水平上不去也不足仿错了人。是怕你们嫉妒!a你想啊,我要是大能干了,不就把你们比下去了?……b你想啊我要是太能干了,就把你们比下去了……”

提要反问具有诱导性和隐涵性。反问是对对方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引导对方思考,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反问是通过问句曲折地表达断言,发话人的真意隐藏在问句之中,受话人必须推导才能把握发话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反问句语用价值诱导性隐涵性

反问句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反问句的语用价值可以概括为诱导性、隐涵性、含义与功能的多样性、对面子的威胁性,本文讨论诱导性和隐涵性。

1诱导性

我们将反问句定义为:疑问句的一种用法类型,是运用表达与命题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的疑问手段对经由推理得出的某个言论或行为的前提发问,使得该言论或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从而达到否定该言论或行为的目的的疑问句。反问句的使用必须存在一个反问句说话人想要否定的言论或行为。反问不是直接对这个言论行为本身发问,而是对言论行为的前提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达到否定该言论行为的目的。由此,反问句的诱导性指反问句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不是直接陈述一件事或直接说出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诱导受话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受话人自己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这是反问句与陈述句在表达上的根本差异。

各种类型的反问句都具有诱导性。先看是非型反问句,我们可以通过与直陈对比的方法来观察这种诱导性。

(1)鲁四凤:(跪下)妈,(扑在侍萍身上)妈,我——我说不了。

鲁侍萍:(眼泪流下來)你是要伤妈的心么?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回头哭泣。)

鲁四凤:妈,我说,我说。(《雷雨》)

鲁侍萍要四凤发誓不要再见周家的人,四凤做不到也不愿意,侍萍使用反问“你是要伤妈的心么?”诱导四凤思考,后面一句没说完的话也是个反问句“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遭的罪么?”,四凤是那么爱她的妈妈,经过思考,当然不愿伤妈的心,得出了否定性结论。既然不愿伤妈的心,那就只能自己否定自己的行为,于是四凤说“妈,我说,我说”。如果改为陈述句,那就是:

(2)你井不是要伤妈的心,你没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

两者相较,表达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例(1)是提问,让四凤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例(2)是直接传达,把思考的过程和结论都直接说出来了,无需四凤去思考,所以没了诱导性。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前者曲折、含蓄、蕴藉,言简而意丰,饱含感情;后者直白,缺乏感情而较有理性。如果采用后一种表达方式,四凤很可能不会听从妈妈的话说“我说,我说”。再比较:

(3)你以为钱都到哪儿去了?就是花在这上这儿了。嘿,你说,你不认得十块人民币,那你每天吃的,说白了哪样儿,不是人民币变的?a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能让全家吃饱吃好?b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不能让全家吃饱吃好。(《编辑部的故事》)

(4)鲁四凤:你别再缠我好不好?a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你还不够么?b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已经够了。

周萍的声音:那我知道错了,不过,现在我要见你,要见你。(《雷雨》)

a都是说话人要受话人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则直接说出结论。特指型反问句也是如此。如:

(5)焦花氏:谁说啦?(急于想支使她出去)您不想出去坐坐,看看火车,火车在雾里飞,好看着呢?

焦母:(用杖捣着地)a。我怎么看?我问你,我怎么看?b我不能看。(《原野》)

(6)常五:(醉意渐浓)不,不,不好。说了我就是搬弄是非,长舌头,我这个人顶不愿意管人家的家务事。

焦花氏:常五伯,(走到方桌旁)您不是外人,我年纪小,刚做儿媳妇,有什么错,您不来开导开导,a还有谁肯管哪?b没有人肯管。(《原野》)

(7)牛: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光觉得她对你扣得紧。殊不知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a诶,现如干什么不花钱啊?b诶,现如今干什么都得花钱,买什么都不便宜啊。

张:那倒是。(《编辑部的故事》)

(8)慧芳安抚小芳:“你妈也是为你好,怕你受不好的影响。”“a凭什么计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b没有理由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我就不能影响她?”(《刘意芳》)

例(5),焦母双目失明,a反问“我怎么看?”诱导焦花氏得出“不能看”的结论,从而让她自己否定她自己的让焦母出去看火车的提议;b不是受话人焦花氏自己得出的结论。例(6),a焦花氏用反问句启发常五:您不来开导开导,还有谁肯管哪?诱导常五自己得出结论:自己不来开导就没有人肯管了,所以,自己要管焦花氏,要开导焦花氏,自己暗中监督焦花氏是对的,有话但说无妨。实际上是诱导常五说出她婆婆背后的小动作。而b直接说出结论,就没有这种诱导的作用。例(7)(8)也都如此。

(9)诶,我说,老刘。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全都采访去了,得奖金。a吧咱们耗在家里头,倒霉不倒霉?b把咱们耗在家里头,真倒霉。(《编辑部的故事》)

(10)你不也有点首饰么’你拿出来给你妈开开眼。a看看还是我对,还是把女儿关在家里对?

b看看还是我对,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对。(《雷雨》)

例(9),a通过提问,让受话人自己去想“倒霉不倒霉”,从而自己得出“倒霉”的结论;b无需受话人去想,直接告诉了他结论。例(10)也是如此。

反问句除了提出问题促使受话人思考之外,还经常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通常,说话人在反问之前,提出理由和根据。如:

(11)四凤在这儿又没事,我为什么不带她走?(《雷雨》)

(12)鲁侍萍:女孩子当然随着妈走,从前那是没有法子。

鲁贵:(滔滔地)四凤跟我有吃有穿,见的是场面人。你带着她,活受罪,干什么旦(《雷雨》)

(13)你妈在这儿。你敢把你的爹怎么样?(《雷雨》)

例(11),鲁侍萍提出一大堆理由,再反问,诱导鲁贵得出“鲁侍萍只能带她走”的结论。例

(12),鲁贵也摆出理由,然后反问,诱导鲁侍萍得出“鲁侍萍不该带她走”的结论。有时说话人在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

(14)语境:茶房王福升告诉陈白露,潘经理昨天来了三遍求见陈白露,现在还没走,等着求见,但

陈白露不愿见他。

陈白露:你就跟潘经理说,我要睡了。

王福升:您为什么不见见他呢,人家潘经理,大银行开着——(《日出》)

反问的诱导性在形式上也有标志。其标志就是反问句经常有“你想(想)”“你说”等语用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就是诱导受话人思考,所以,相应的陈述句不具有诱导性,也就不能有这些成分。如:

(15)a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起我j(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人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雷雨》)

b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没有一个对得起我。(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没有一个不是我辛半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没有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大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

(16)a叫她想想,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雷雨》)

b叫她想想,你爸爸混事有眼力,她没有眼力。

(17)“你们说的都不好。”南希此刻从容地说,“这事我和设计师聊过,既不是工艺水平上不去也不足仿错了人。是怕你们嫉妒!a你想啊,我要是大能干了,不就把你们比下去了?……b你想啊我要是太能干了,就把你们比下去了……”

隐涵性

隐涵性是指反问句语义和说话人意图具有隐涵性。反问句不是直截了当做出一个陈述或者一个断言,而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一个陈述或断言。发话人的真意隐藏在问句之中,受话人必须通过说出来的问句,经过推导才能把握发话人的真实含义和真实意图。反问句的字面意义和语用含义都具有隐涵性,为了称说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隐涵义”。例如:

(18)鲁贵:老爷催着太大去看病。

周蘩漪:没有人陪着克大夫么?(《雷雨》)

对鲁贵的话的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我这就去;我等会儿就去;我现在忙不能去;等等。蘩漪的反问表面上看与鲁贵的话不相关,其实是相关的。蘩漪知道,也知道鲁贵知道,有人陪着克大夫。所以,她的明知故问,其答案只能是“有人陪着克大夫”;既然有人陪,那么我有事就不必急着去,老爷就不该催。蘩漪的真意隐藏在反问之中,鲁贵必须通过这个问句,经过推导才能获得相关性,才能领悟到其含义,把握蘩漪的真实意图。反问通过迫使受话人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去推导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有时候反问句的含义和说话人的意图隐藏很深,受话人一时领悟不过来,如:

(19)方达生:我不是给你说煤,我要你跟我走。(取出车票)车票就在这里。要走,天亮以后,坐早

十点的车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儿。

陈白露:(很大方地)你有多少钱?

方达生:(没想到)我不懂你的意思。

陈白露:不懂?我问你养得活我么?

达生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日出》)

对陈白露的反问“你有多少钱?”方达生已经意识到不是在询问他真的有多少钱,而是另有他意,但这个隐涵义究竟是什么,方达生一时没弄明白,直到陈白露再反问“你养得活我么?”他才领悟到了陈的真实意图。于根元举过的一个例子:

(20)(拐子衣服破了)一天,莲嫂叫住拐子:“拐哥!”“嗯!”“你那媳妇的手长疔疮?”“啥?”赵拐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隐涵性与诱导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说话人要用反问来诱导受话人,既然是诱导,那就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只能让受话人自己去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既然不能直接告诉对方,那么就只能把话语的含义和自己的说话意图遮掩起来,但又不能让对方完全领悟不到,所以,就只能以隐涵义的方式传达。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会造成两种相反的结果。

第一,说话人可以逃避责任。

Brown和Levinson认为说话人将许多可辩解的解读留给他自己,以便让他自己“不在场”;他被认为不必对他自己的这个交际行为仅具有一种特定的解读作出承诺。因此,如果说话人想要实施一个“面子威胁行为”而又想避免负责任,那么他就可以采用“隐晦的”方式说话,让受话人自己去决定如何理解他的这句话。这段话说的就是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带来的第一种结果。例如:

(21)语境:老大娘钥匙丢的屋里,进不去,小伙子自告奋勇爬三楼帮老大娘取钥匙。

甲:这个小伙子真不错!

乙:不错?我看,说不定从前就是这样偷东西的吧7

丙:是呀,不然,谁能爬得上去呢?哈哈!

小伙子已经爬到二层樓了,听见乙和丙的话,就爬下来。他没有说话,也没看大家,要走。

丙的反问虽然一个字都没涉及偷东西的内容,但确实具有“这个小伙子从前是偷东西的”的含义,所以小伙子听见了,就爬下来,要走。从语境看,小伙子并不是小偷,确实是在做好人好事。那么小伙子为什么不去质问丙呢?小伙子不好去质问丙,因为丙既没提小伙子的名字,也没明说小伙子是小偷。如果真的去质问的话,丙很可能会抵赖:“我提了你的名字了吗?我说你是小偷了吗?”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丙有机会逃避责任。再如,陈振举的例子:

(22)由于乘客拥挤,一乘客不小心踩了旁边人的脚,被踩人来了火,说:“你长眼睛没有?”对方也不甘示弱,回说:“你怎么开口骂人?”“谁骂你了?”“你骂了还不承认?”“谁叫你踩我的?”“我是故意踩你的吗?”

乘客甲想逃避骂人的责任,但乙不依不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承认骂人了。

第二,受话人不接受说话人的隐涵义,从而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说话人有机会逃避责任,但同时也给受话人提供了对其隐涵义置之不理的机会,从而取消了隐涵义,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如:

(23)鲁四凤:……太太,您吃药吧。

周蘩漪:谁说我要吃药?

鲁四凤:老爷吩咐的。(《雷雨》)

(24)语境:蘩猗跟周萍吵架,正在气头上,鲁贵悄悄走进来。

鲁贵:(弯了弯腰)太太,您好。

周蘩漪:(略惊)你来做什么?

鲁贵:(假笑)给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雷雨》)

(25)米春辉在加氯间工地砌“一步架”,黄明明给他供料。一时没供上,米春辉在砖上敲开了大铲。供料的人最忌讳这个,黄明明马上喝问说:“你敲什么!”

“我敲砖哪!”米春辉嬉皮笑脸地说。(转引自于根元(1984))

反问句范文篇2

我们将反问句定义为:疑问句的一种用法类型,是运用表达与命题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的疑问手段对经由推理得出的某个言论或行为的前提发问,使得该言论或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从而达到否定该言论或行为的目的的疑问句。反问句的使用必须存在一个反问句说话人想要否定的言论或行为。反问不是直接对这个言论行为本身发问,而是对言论行为的前提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达到否定该言论行为的目的。由此,反问句的诱导性指反问句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不是直接陈述一件事或直接说出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对方的言论行为的前提的提问,诱导受话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受话人自己得出否定性结论,从而自己否定自己的言论行为。这是反问句与陈述句在表达上的根本差异。

各种类型的反问句都具有诱导性。先看是非型反问句,我们可以通过与直陈对比的方法来观察这种诱导性。

(1)鲁四凤:(跪下)妈,(扑在侍萍身上)妈,我——我说不了。

鲁侍萍:(眼泪流下來)你是要伤妈的心么?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回头哭泣。)

鲁四凤:妈,我说,我说。(《雷雨》)

鲁侍萍要四凤发誓不要再见周家的人,四凤做不到也不愿意,侍萍使用反问“你是要伤妈的心么?”诱导四凤思考,后面一句没说完的话也是个反问句“你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遭的罪么?”,四凤是那么爱她的妈妈,经过思考,当然不愿伤妈的心,得出了否定性结论。既然不愿伤妈的心,那就只能自己否定自己的行为,于是四凤说“妈,我说,我说”。如果改为陈述句,那就是:

(2)你井不是要伤妈的心,你没忘记妈这一生为着你……

两者相较,表达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例(1)是提问,让四凤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例(2)是直接传达,把思考的过程和结论都直接说出来了,无需四凤去思考,所以没了诱导性。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前者曲折、含蓄、蕴藉,言简而意丰,饱含感情;后者直白,缺乏感情而较有理性。如果采用后一种表达方式,四凤很可能不会听从妈妈的话说“我说,我说”。再比较:

(3)你以为钱都到哪儿去了?就是花在这上这儿了。嘿,你说,你不认得十块人民币,那你每天吃的,说白了哪样儿,不是人民币变的?a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能让全家吃饱吃好?b当个家庭主妇不容易,不花钱就不能让全家吃饱吃好。(《编辑部的故事》)

(4)鲁四凤:你别再缠我好不好?a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你还不够么?b今天一天你跟我们闹出许多事,已经够了。

周萍的声音:那我知道错了,不过,现在我要见你,要见你。(《雷雨》)

a都是说话人要受话人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则直接说出结论。特指型反问句也是如此。如:

(5)焦花氏:谁说啦?(急于想支使她出去)您不想出去坐坐,看看火车,火车在雾里飞,好看着呢?

焦母:(用杖捣着地)a。我怎么看?我问你,我怎么看?b我不能看。(《原野》)

(6)常五:(醉意渐浓)不,不,不好。说了我就是搬弄是非,长舌头,我这个人顶不愿意管人家的家务事。

焦花氏:常五伯,(走到方桌旁)您不是外人,我年纪小,刚做儿媳妇,有什么错,您不来开导开导,a还有谁肯管哪?b没有人肯管。(《原野》)

(7)牛: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光觉得她对你扣得紧。殊不知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a诶,现如干什么不花钱啊?b诶,现如今干什么都得花钱,买什么都不便宜啊。

张:那倒是。(《编辑部的故事》)

(8)慧芳安抚小芳:“你妈也是为你好,怕你受不好的影响。”“a凭什么计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b没有理由说我要受人家的影响,一点不能影响别人。我就不能影响她?”(《刘意芳》)

例(5),焦母双目失明,a反问“我怎么看?”诱导焦花氏得出“不能看”的结论,从而让她自己否定她自己的让焦母出去看火车的提议;b不是受话人焦花氏自己得出的结论。例(6),a焦花氏用反问句启发常五:您不来开导开导,还有谁肯管哪?诱导常五自己得出结论:自己不来开导就没有人肯管了,所以,自己要管焦花氏,要开导焦花氏,自己暗中监督焦花氏是对的,有话但说无妨。实际上是诱导常五说出她婆婆背后的小动作。而b直接说出结论,就没有这种诱导的作用。例(7)(8)也都如此。

(9)诶,我说,老刘。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全都采访去了,得奖金。a吧咱们耗在家里头,倒霉不倒霉?b把咱们耗在家里头,真倒霉。(《编辑部的故事》)

(10)你不也有点首饰么’你拿出来给你妈开开眼。a看看还是我对,还是把女儿关在家里对?

b看看还是我对,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对。(《雷雨》)

例(9),a通过提问,让受话人自己去想“倒霉不倒霉”,从而自己得出“倒霉”的结论;b无需受话人去想,直接告诉了他结论。例(10)也是如此。

反问句除了提出问题促使受话人思考之外,还经常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得出否定性结论。通常,说话人在反问之前,提出理由和根据。如:

(11)四凤在这儿又没事,我为什么不带她走?(《雷雨》)

(12)鲁侍萍:女孩子当然随着妈走,从前那是没有法子。

鲁贵:(滔滔地)四凤跟我有吃有穿,见的是场面人。你带着她,活受罪,干什么旦(《雷雨》)

(13)你妈在这儿。你敢把你的爹怎么样?(《雷雨》)

例(11),鲁侍萍提出一大堆理由,再反问,诱导鲁贵得出“鲁侍萍只能带她走”的结论。例

(12),鲁贵也摆出理由,然后反问,诱导鲁侍萍得出“鲁侍萍不该带她走”的结论。有时说话人在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提出理由和根据,诱导受话人:

(14)语境:茶房王福升告诉陈白露,潘经理昨天来了三遍求见陈白露,现在还没走,等着求见,但

陈白露不愿见他。

陈白露:你就跟潘经理说,我要睡了。

王福升:您为什么不见见他呢,人家潘经理,大银行开着——(《日出》)

反问的诱导性在形式上也有标志。其标志就是反问句经常有“你想(想)”“你说”等语用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就是诱导受话人思考,所以,相应的陈述句不具有诱导性,也就不能有这些成分。如:

(15)a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起我j(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人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雷雨》)

b他妈的!(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没有一个对得起我。(向四凤同大海)你们不要不愿意听。你们没有一个不是我辛半苦苦养大的。可是现在你们没有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大海)你说?(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圆桌旁的侍萍)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啊?

(16)a叫她想想,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雷雨》)

b叫她想想,你爸爸混事有眼力,她没有眼力。

(17)“你们说的都不好。”南希此刻从容地说,“这事我和设计师聊过,既不是工艺水平上不去也不足仿错了人。是怕你们嫉妒!a你想啊,我要是大能干了,不就把你们比下去了?……b你想啊我要是太能干了,就把你们比下去了……”

2隐涵性

隐涵性是指反问句语义和说话人意图具有隐涵性。反问句不是直截了当做出一个陈述或者一个断言,而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一个陈述或断言。发话人的真意隐藏在问句之中,受话人必须通过说出来的问句,经过推导才能把握发话人的真实含义和真实意图。反问句的字面意义和语用含义都具有隐涵性,为了称说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隐涵义”。例如:

(18)鲁贵:老爷催着太大去看病。

周蘩漪:没有人陪着克大夫么?(《雷雨》)

对鲁贵的话的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我这就去;我等会儿就去;我现在忙不能去;等等。蘩漪的反问表面上看与鲁贵的话不相关,其实是相关的。蘩漪知道,也知道鲁贵知道,有人陪着克大夫。所以,她的明知故问,其答案只能是“有人陪着克大夫”;既然有人陪,那么我有事就不必急着去,老爷就不该催。蘩漪的真意隐藏在反问之中,鲁贵必须通过这个问句,经过推导才能获得相关性,才能领悟到其含义,把握蘩漪的真实意图。反问通过迫使受话人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去推导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有时候反问句的含义和说话人的意图隐藏很深,受话人一时领悟不过来,如:

(19)方达生:我不是给你说煤,我要你跟我走。(取出车票)车票就在这里。要走,天亮以后,坐早

十点的车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儿。

陈白露:(很大方地)你有多少钱?

方达生:(没想到)我不懂你的意思。

陈白露:不懂?我问你养得活我么?

达生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日出》)

对陈白露的反问“你有多少钱?”方达生已经意识到不是在询问他真的有多少钱,而是另有他意,但这个隐涵义究竟是什么,方达生一时没弄明白,直到陈白露再反问“你养得活我么?”他才领悟到了陈的真实意图。于根元举过的一个例子:

(20)(拐子衣服破了)一天,莲嫂叫住拐子:“拐哥!”“嗯!”“你那媳妇的手长疔疮?”“啥?”赵拐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隐涵性与诱导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说话人要用反问来诱导受话人,既然是诱导,那就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只能让受话人自己去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既然不能直接告诉对方,那么就只能把话语的含义和自己的说话意图遮掩起来,但又不能让对方完全领悟不到,所以,就只能以隐涵义的方式传达。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会造成两种相反的结果。

第一,说话人可以逃避责任。

Brown和Levinson认为说话人将许多可辩解的解读留给他自己,以便让他自己“不在场”;他被认为不必对他自己的这个交际行为仅具有一种特定的解读作出承诺。因此,如果说话人想要实施一个“面子威胁行为”而又想避免负责任,那么他就可以采用“隐晦的”方式说话,让受话人自己去决定如何理解他的这句话。这段话说的就是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带来的第一种结果。例如:

(21)语境:老大娘钥匙丢的屋里,进不去,小伙子自告奋勇爬三楼帮老大娘取钥匙。

甲:这个小伙子真不错!

乙:不错?我看,说不定从前就是这样偷东西的吧7

丙:是呀,不然,谁能爬得上去呢?哈哈!

小伙子已经爬到二层樓了,听见乙和丙的话,就爬下来。他没有说话,也没看大家,要走。

丙的反问虽然一个字都没涉及偷东西的内容,但确实具有“这个小伙子从前是偷东西的”的含义,所以小伙子听见了,就爬下来,要走。从语境看,小伙子并不是小偷,确实是在做好人好事。那么小伙子为什么不去质问丙呢?小伙子不好去质问丙,因为丙既没提小伙子的名字,也没明说小伙子是小偷。如果真的去质问的话,丙很可能会抵赖:“我提了你的名字了吗?我说你是小偷了吗?”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丙有机会逃避责任。再如,陈振举的例子:

(22)由于乘客拥挤,一乘客不小心踩了旁边人的脚,被踩人来了火,说:“你长眼睛没有?”对方也不甘示弱,回说:“你怎么开口骂人?”“谁骂你了?”“你骂了还不承认?”“谁叫你踩我的?”“我是故意踩你的吗?”

乘客甲想逃避骂人的责任,但乙不依不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承认骂人了。

第二,受话人不接受说话人的隐涵义,从而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

反问句表意的隐涵性让说话人有机会逃避责任,但同时也给受话人提供了对其隐涵义置之不理的机会,从而取消了隐涵义,使得说话人的目的达不到。如:

(23)鲁四凤:……太太,您吃药吧。

周蘩漪:谁说我要吃药?

鲁四凤:老爷吩咐的。(《雷雨》)

(24)语境:蘩猗跟周萍吵架,正在气头上,鲁贵悄悄走进来。

鲁贵:(弯了弯腰)太太,您好。

周蘩漪:(略惊)你来做什么?

鲁贵:(假笑)给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雷雨》)

(25)米春辉在加氯间工地砌“一步架”,黄明明给他供料。一时没供上,米春辉在砖上敲开了大铲。供料的人最忌讳这个,黄明明马上喝问说:“你敲什么!”

“我敲砖哪!”米春辉嬉皮笑脸地说。(转引自于根元(1984))

例(23),针对四凤的“您吃药吧”的请求,蘩漪的反问“谁说我要吃药?”,意思是“没人说我要吃药”,你叫我吃药是不合理的,表达了对四凤的斥责。由于这些意思都是隐涵的,不是明说的,四凤的答话“老爷吩咐的”,坐实了反问句中的“谁”,结果取消了“没人说我要吃药”的字面意义,从而也取消了“你叫我吃药是不合理的”语用含义,使得蘩漪斥责的语用目的落空。其他例子也是如此。

反问句范文篇3

处于古汉语和官话所代表的汉语两个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二〉古汉语同官话、台湾话在否定词上的差异

,是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结果,词汇中和是“相竞性变化”造成的;〈三〉“中和”和“压缩”应是所有

语言简化变化中若干共有方式中的两种。

关键词官话台湾话问句否定词

***

1.引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台湾话和官话的特定疑问句中各种否定成分的用法及作用。这些疑问句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类型:A不/没A、普通话正反型、附加型、带疑问语助词型以及反诘型。句中的否定词并不限于出

现在否定句的那一部分。关于否定的讨论还涉及到上述几类疑问句中带否定成分的动词和名词短语。本文主

要目的是:通过台湾话和官话的句法比较来探讨否定成分的历时发展。

本文研究的是仍在官话和台湾话的疑问句中使用的古汉语否定词,这些否定词中有七个存留在台湾话中

,两个存留在官话中。在台湾话里,所有的选择疑问句基本上是正反型的,这些句中使用“无(bo)、未(b

ue)、否(bo)、móu@①(m)、fiào@②(buai)、fò@③(be)、mài@④(mai)”这样

的一些否定词。在官话中,疑问句的否定词只有“没”、“不”两种,其中有正反型“没,不+V/A+”和

“V/A+没”,不+V/A(A代表其他任何动词),有A不/没A型“有没有”、“要不要”、“是不是”,还有

疑问语助词型“是吗”。在台湾话中,类似的疑问句形式更明确,它们运用各种各样的台湾话否定词,如正

反型“有抑无”、“有抑未”、“是否”、“欲抑fò@③”、“爱抑mài@④”;A不A型“是móu@

①是”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讨论古汉语疑问句中的否定词,然后讨论并比较在台湾话和官话疑问句中否

定词的使用,阐明他们共时上的差异,从而说明一些有关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历时观察结果。

2.古汉语的否定

在古汉语的各种句法和语义的语境中,大约有20个否定成分(chou1961,Dobson1966,Kenney1964

underT.Y.Li)。虽然,在现代汉语的方言里,比如,台湾话和北京话里,无论是在疑问句中,还是在其他

类型的句子里,这些否定成分大部分都消失了。几组不同的否定成分出现的句型也是相互区别的(如陈述句

、祈使句、疑问句和等同判断句),而且,与这些否定词同现的词的词类都不同(如动词、名词),无论在

古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这样。例如,我们知道,在古汉语中,“勿”、“毋”用在命令句中,“

否”用在疑问句中,“非”用在等同判断句中。而在台湾话里,“móu@①好”(m(h)o)用在命令句

中,“否”只能用在疑问句中。我们说一定的否定词只能用在一定类型的句子中,并不排除其他否定词出现

在同一类型的句子中的可能性。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里,尽管“否”只能用在疑问句中,但在疑问

句中还能出现其他否定词。

古汉语的20个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减为有限的几个(在各种语境里),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在大部分现代

汉语方言中存在着否定词中和的现象。这里我们选用疑问句来观察台湾话的7个否定词和官话中的两个否定

词。根据台湾话和古汉语否定词的成员状况,以及疑问句类型的相似,我们可以假设,台湾话处于古汉语和

官话所代表的两个时期的过渡阶段,并且通过比较官话和台湾话各自否定词的多少,我们看到语言进一步发

展是通过否定词中和及其数量的减少实现的。

关于词汇中和以及句法压缩的假设,我1986年在有关台湾话的主要句子结构(非疑问句)以及官话历时

发展的文章里已论述过。在对官话和台湾话带否定词的疑问句进行句法比较的研究中,我认为我们对官话也

可以进行同样的考察。关于这个问题,另一不可忽视的考察是1961年由王士元先生作出的,他认为,语言

发展中发生的“相竞性变化”(competingchanges)是词汇上的渐变,其变化的结果是不同的词(可能)

留存在不同的方言中。

3.古汉语中的疑问句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类型从其古汉语的来源看,基本上有三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带疑问语助词的疑问

句和选择疑问句。正如我们所要讨论的,古汉语问句这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具有反诘性。下面是古

汉语中带有否定成分的各种疑问句的例子。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例子中正反结构占着优势。

1、害huàn@⑤害否?归宁父母。《诗经》

2、招招舟子,人涉yǎng@⑥否?《诗经》

3、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诗

5、无父何怙?无母何悖?《诗经》

6、能无及此乎?《左传》

7、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吕氏春秋》

8、父邪?母邪?天乎?人乎?《庄子》

9、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

10、而不克此,可乎?《公羊传》

11、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传》

12、王故尚未之知邪?《吕氏春秋》

13、王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庄子》

14、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

15、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

16、汝曷弗告朕?《书经》

17、子盍(何不)为我请乎?《左传》

18、莫我知也夫?《论语》

19、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老子》

20、尔时罔敢易法(定),矧(kuàng@⑦)今天降戾(定)于周邦?

《书经》

21、神罔时怨,神罔时恫!《诗经》

从古代典籍的古汉语疑问句和其他类似的句子中,我们发现了12个否定词。如果时间允许,在相似的古

汉语来源中发现更多的否定成分是完全可能的。句1和句2说明《诗经》中“否”的用法。这里“否”作为否

定动词,意思为“不”,并与句1中的“huàn@⑤”(洗)以及句2中的“涉”(横渡)相对应。句1也

展示两个结构完全对称、词义相反的动词构成的短语,其肯定式是“害huàn@⑤”(洗什么东西),

否定式是“害否”(没有洗什么东西)。在句2中“否”也是一个反义的否定动词,它是和主要动词“涉”

相对应的部分。句中的“人涉”表明“其他人横渡”、“yǎng@⑥否”表明“我不涉(横渡)”。

句3和句4出现的时代稍后,是汉朝和唐朝间的句子。他们在句末使用“未”和“无”,至少表明两点,

第一,他们的正反结构仍是古汉语句式(如句1、句2)中“否”的类化;第二,句3中的“未”和句4中的“

无”词源相同,并且“未”后来可能先发展为“没”,然后发展为“么”和“吗”(pan,1982shi1986)。

这些都是官话中主要的疑问语助词。台湾话现在仍有“未”和“无”存在,同时又存在一种“无”的非重读

形式“bo”作为古汉语“否”的同质替代物(但它并不意味着和古汉语的“否”相同)。这些类型的句子在

我们进行官话和古汉语比较时,促使我们能假设台湾话是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句5和句6表明了“无”在古汉语中的另一种用法,这里它并不作为一个表反义的否定词出现。句5是现代

汉语选择类疑问句的前身。句6到句10引入了一个新的疑问语助词“乎”。在上古,疑问句带“乎”的情况很

少见,而且上古有些不带“乎”的句子在稍后被引用时,有时会在近古句子的句末附上“乎”。例如,“我

生不有命在天”(见于《诗经》)在《史记》中引用时,就有“乎”加之于句末。

句7表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另一种正反问句,在这种句子中,肯定部分和否定部分实际上因“乎”的重复

使用而被分割为两个问句,否定部分还用了另一否定词“勿”。句7与众不同的另一地方是:主要动词“言

”(说)也重复使用,这种重复是由于疑问句形式上的要求所致。这种句子可能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较早

形式。在官话中,这一形式进一步简化为A不A型,而在台湾话中却并非如此。句8在四个名词后分别重复使

用“乎”、“邪”,因而它就不再是正反问,而是变成了多重选择问。句9的选择疑问句由于添加了一个新

词“抑”(或)而使选择意味更为明显,并且其选择是被看作语义上的相对,而非句法上的对立,因而没有

带否定词的必要。句10仍是一个带“乎”的疑问句,但既非正反问句,也非选择问句,句中用了否定词“不

”。句后的短语“可乎”看起来和现代汉语的“可以吗?”“行不行呢?”这样的附加问句相差无几。因此

,尽管“乎”和官话的疑问语助词“吗”或“呢”并无词源上的联系,但从以上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乎”是“呢”和“吗”的前身(但并非同语源)。

句11到句13说明了古汉语另一否定词“未”的用法,在这三句中,与“未”同现的分别是“乎”、“邪

”和“也”。“邪”看起来是一个后起的疑问语助词,但“也”未必是疑问语助词,可是“也”仍可以出现

在句末。句13语义上并非疑问句,但从句法上看却象一个正规的正反问句。

句14是上古汉语正反问句的例子,句中“邪”以“是邪”(对吗)和“非邪”(不对吗)的形式重迭出

现,很明显,这里的“非邪”在功能上是作为否定动词使用的。

句15展示了否定词“未”的另一少见的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用法的“未”是出现在其他句子中

的。句16是“弗”的一个用例,这句是反诘句和命令句“你居然敢不告诉我?”混合而成的。句17说明一种

特殊的合音词“盍”,它可能是由“何不”(为什么)融合而成的。

句18和句19是否定词“莫”的用例,句20和句21是否定词“罔”的用例,在所有古汉语的用例中,它们

的意思都是“没有人”。在其他一些特定时期的古文中,我们至少能发现另两个意义相近的否定词“亡”和

“靡”,它们的意思都是“没有人”。在古汉语中,这四种否定词有时被称作不定代词,并都具有名词性,

其他否定词则被认为是否定动词。名词性的否定词在台湾话里中和为“无人”,在官话里中和为“没人”。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大部分古汉语否定词如何消失,以及台湾话中7个否定词、官话中的2个否定词如

何存留下来的问题。我们还将看到官话中各种疑问句形式在句法上是如何压缩的。

4.台湾话和官话中带否定词的疑问句

按照1—21中古汉语的普通句型,我们也能在官话和台湾话中造出类似(或不同)的疑问句。

T(,1)有洗衫(抑)无?/否?/(抑)未?/未?

洗无(了)。(犹)无洗/未洗。

M(,1)洗衣服了没有?/吗?

没洗著。(还)没洗。

T(,2)*洗m洗衫?衫洗(抑)m洗?

衫欲洗无?/抑m?/抑fiào@②?/否?

M(,2)洗不洗衣服?衣服洗不洗?

衣服要不要洗?/要洗吗?

T(,3)你知影伊了解抑未?/未?/抑无?/否?

伊犹未/无了解。

M(,3)你知道他了解了没有?/吗?

他(还)没了解。

T(,4)会饮一杯否?/fò@③?

一杯也fò@③饮。

M(,4)能喝一杯不?/吗?

一杯也不(能)喝。

T(,5)无父母欲靠甚么人?

甚人拢fò@③/fiào@②/mài@④靠。

M(,5)没父母要靠甚么人?

甚么人都不要/不会/别靠。

T(,6)去看电影,欲抑fiào@②?/抑m?

好(抑)m好?/好否?/*欲fiào@②去看?

M(,6)去看电影,要不要?/好不好?/好吗?

要不要去看?

T(,7)欲说明抑fiào@②?/否?

欲说明抑是fiào@②/m/mài@④说明?

M(,7)要说明不要?/吗?

要说明还是不要?/还是别说明好?

T(,8)有天理抑无?/否?有人情抑无?/否?

*有无天理人情?

M(,8)有天理没有?/吗?有人情没有/吗?

有没有天理人情?

T(,9)伊是真有理解的人,是否?/是m是/*m是?

M(,9)他是很通情达理的人,是吗?/是不是?/不是吗?

T(,1)说明三种可能的否定词“无”、“否”、“未”在台湾话一般正反问句中的用法,而在M(,1)中与

之同义的否定词只有“没”。应当注意T(,1)的答句“洗无”(与“洗有”相对),其中的“无”具有明显的

动词性。T(,2)表明在台湾话中A不A句型的使用限制极严,不象M(,2)那样使用,因为在M(,2)中它经过句法上

的压缩已成为A不A+V+O,而台湾话则把宾语话题化才能使用A不A句型(A必须也是动词)。在台湾话中没

有“去móu@①去洗”这种说法。在T(,2)中,除了“无”和“否”外,还可用另外两个否定词“móu@

①”和“fiào@②”,然而在M(,2)中,只有否定词“不”可用。

在T(,3)中台湾话用了三个否定词“未”、“无”、“否”,而在M(,3)中只有“没”与之对应。T(,4)中

的“否”、“fò@③”和M(,4)中“不”对应。台湾话的否定词“fò@③”(be)可能是“无”(bo)和

“会”(e)的合音形式,不过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研究。T(,5)用了四个否定词“无”、“fiào@②”、

“mài@④”、“fò@③”,M(,5)中只用了两个否定词:“没”和“不”。正如“fò@③”(be)可

能是“无”(bo)和“会”(e)的合音形式,“fiào@②”(buai)可能是由“无”(bo)和“爱”

(ai)融合而成的。“mài@④”(mai)也可能是“móu@①”(m)和“爱”(ai)融合的结果。T(,

6)到M(,9)主要说明了两点:(1)台湾话和官话在否定词的使用上还有其他的不同;(2)在运用A不A型问

句时,他们在句型上有差异。

T(,9)和M(,9)说明在附加疑问句的使用上,台湾话和官话有明显的差异。官话用了两个附加语“是吗”

和“不是吗”,而台湾话只用“是否”而没用“móu@①是”。以上这些句子说明了台湾话的7个否定词

的使用情况,即使采取“fiào@②”(buai)是“无”(bo)和“爱”(ai)的融合,“fò@③”(b

e)是“无”(bo)和“会”(e)的融合,“mài@④”(mai)是“móu@①”(m)和“爱”(ai)

的融合的分析,台湾话中至少也有4个否定词,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在台湾话中使用2、3个否定词,而在官

话中与之相应的否定词只使用1个。

5.古汉语、官话、台湾话的正反问句型

通过以上官话和台湾话带否定词疑问句的比较,从T(,1)到M(,9),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否定词和正反问

句型。

古汉语的正反问句型大致有以下三种:〈1〉(V/N+NEG),〈2〉(V/N+QP)(NEG+V/N+QP),〈3〉(V/N

+QP)+抑(或)+(NEG+V/N+QP]。句型〈1〉看来是出现得较早的一种句型,句中只有一个与“否”、“

无”、“未”三者之一相对立的动词。句型〈2〉看来略微严格一些,这里主要的谓语(VP或NP)重复出现

,否定词居于第二谓语之前,同时,疑问语助词(QP)“乎”、“邪”、“哉”在谓语后重复出现。句型〈3

〉加上了一个更明晰的语素“抑”,从而使选择意味更加突出。有关这些句型的例子,我们在1—21中已作

了列举。

官话和台湾话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古汉语句型的演变,有必要进行周密研究。首先,这些语料表明,句型

〈1〉中较早的句末否定词“否”,因“未”和“无”的使用而推后出现,而且它们在古汉语中一直得到使

用,并在大部分古代作品中大量出现。这可以看作是“相竞性变化”(compegtingchanges)的一个例子。

这些特殊的“相竞性成分”(competingelements)稍后中和为“无”,直到官话早期才在语音上转化为“

么”和“吗”,并延用至今。然而在台湾话中,句型〈1〉里的“未”、“无”不仅存在而且能独立使用。

但正如我们在T(,1)到M(,9)中看到的那样,台湾话中“未”的使用更受限制,而且在大多数语境中能被台湾

话的“无”和“否”替代。由于台湾话里“未”在如下的句子中的使用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比如,吃未了,

吃无了,*吃未,*吃无,所以,台湾话里句末的否定词可能最终会被“无”和“否”中和。

在古汉语中,另一组“相竞性成分”(competingelements)是句型中的疑问语助词“乎”、“邪”、

“哉”。尽管在上古汉语的少数例子中能看到“乎”,但这样的疑问语助词在疑问句中是很少见的。疑问语

助词“邪”、“哉”等出现得较晚,而且在先秦时期(classicperiod)他们大都是作为“乎”的对立

物存在着。尽管各种疑问语助词出现的语境不同,但从大部分作品来看,“乎”出现的频率占优势。在官话

中,这些古汉语的疑问语助词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吗”、“呢”这样的疑问语助词,可是台湾话

至今仍没有诸如“吗”“呢”这样的疑问语助词,而是依靠句末否定词“无”、“未”、“否”、“móu

@①”来表疑问。

句型〈3〉在台湾话中也是一个常见的结构,它和句型〈2〉的主要区别是句中有一个明显表选择的语素

“抑”(或)。T(,1)到M(,9)说明台湾话的正反问句大部分和“抑”的使用有关,然而,官话却倾向于避免

使用“抑”或“还”,而且把句型〈2〉进一步压缩为M(,⑵2):V+NEG+V(现在可能是副词或助动词的V除

外)。

台湾话和官话中带否定词疑问句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官话已不再使用句型〈1〉(它带有相

竞性选择的否定词),因为这一句型中的否定词在官话中已中和为“吗”,换句话说,官话已把〈1〉V+N

EG变更为M(1)VP+QP(吗、呢)。与此相似,它也把句型〈2〉变为M〈2〉(如上所示)。在句型〈1〉中

,官话采用了古汉语的肯定谓语和否定谓语,并把他们压缩为一个句子,正象把古汉语句型〈2〉中的两个

独立的问句压缩成M〈2〉中的一个句子一样。

6.方言比较与“普遍”句法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那样,台湾话在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上都未达到官话那种程度。台湾话保留着古汉语

句型〈1〉VP+NEG,其简单正反问句的句末仍使用“无”、“否”、“móu@①”。这些否定词仍可被视

为“相竞性变化”,而且“否”在出现频率上占优势。从保持肯定部分与否定部分句法上的独立以及持续使

用“抑”来看,台湾话许多疑问句的正反性或相对性是十分明显的。

显而易见,台湾话和官话在诸如正反问句这样的句法结构上的基本差异,使我们对主要汉语方言的“普

遍”句法的假设持怀疑态度。通过对古汉语、台湾语、官话进行历时和共时比较,我们发现官话与其远亲古

汉语的差距显得更大了,而且在不同结构的差异方面,“普遍”句法这一概念无法调和官话和台湾话的主要

分歧。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台湾话和官话在正反疑问句及其他语言现象上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台

湾话和古汉语之间有较近的亲合关系,且没有发展到官话那样的程度。

观察语料及其他语言事实可发现:官话的否定词要少得多,而且在形成问句(尤其是正反问句)和用否

定词回答问题时,结构选择上的变化也较少。官话中更为压缩的A不A疑问句显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结构,这

恰恰是台湾话中尚未出现的一种创新。

总之,支配台湾话句中否定词使用的语言标准是共时上的句法和语义,正如上面所论及的,台湾话的“

否”只在疑问句中出现,“mài@④”在祈使句(及其他一些有限的语境)中出现,“móu@①”(m

)在等同判断句(及其他特定的语境里出现)。即使在台湾话的“未”、“无”所能出现的句末位置,“否

”也不能出现。“mài@④”可用于命令句,可以在与其他否定短语同样的语境中出现,如“你mài@

④/免/未使/móu@①通去”。但是台湾话的“无”、“未”、“否”、“móu@①”等,完全不能或

不能单独在命令句中使用。“móu@①”除等同判断句外还可用于其他语境中,只是等同判断句中要求出

现的否定词只能是“móu@①”,而不能是其他否定词。

很明显,从语义上来看,“无”的意思是“没有”,“未”的意思是“还没有”、“否”的意思是“不

”,“móu@①”的意思是“不要”,“fò@③”的意思是“不能”,“fiào@②”的意思是“不

想(要)”,“fò@③”的意思是“最好不”,所以他们用得是否恰当也明显地受制于他们的语义。

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台湾话否定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是一系列历史演进的结果,这一演进使他们保持目

前这种状态。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台湾话至今保持了20个古汉语否定词中的6、7个,而在官话中,除两个与

台湾话不同的否定词外,其他所有的否定词都被舍弃了。同样,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相竞性变化和其后的选择

会造成如此不同的成分和结构。为什么官话否定在词汇上进一步中和,并且在正反问句中句法上也出现进一

步压缩?作为一种语言观察,对这一点我们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不同程度的中和以及压缩看起来发生在

汉语方言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这些现象被视为发生于语言变化中的语言简化方式的一部分。不过要证实或推

翻这一结论,只有通过其他语言的研究才能实现。

(责任编校:叶红)*

参考文献

Chao,Yuen—Ren.

1968AGrammarofSpokenChines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

Chen,Zi—Zhan.

1983ShijingZhijie.FudanUniversityPress,Shanghai.

Chou,Fa—Kao.

1961ZhongguoGudaiYuFa,AcademiaSinica,Taipei.

Dobson,W.A.C.H.

1966NegationinArchaicChinese.Language42:278—84

1968TheLanguageoftheBookofSongs.UniversityofTorontoPress.Toronto.Huang,James

C—T.

1988HanyuZhengfanjudeMozuYufa.ZhongguoYuwen4.Huang,Jing—Xin

1958QinHanYiqianGuHanyuzhongdeFoudingeiFuBuYanjiu.YuyanYanjiu.3:1—23Li,Jen—

Kuei.

1971TwoNegativeMarkersinTaiwanese.BulletinoftheInstituteofHistoryandPhilolog

y.AcademicSinicaXLⅢ:201—20Li,Tien—Yi.

1964SelectedWorksofGeorgeA.Kennedy.NewHaven.119—34Li,Ying—Che.

1980"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theCoverbandtheCoverbialPhraseinChinese."Jour

nalofChineseLinguistics8:2:273—93.

1986"HistoricalSignificanceofCertainDistinctGrammaticalFeaturesinTaiwanese,"Co

ntibutionstoSino—TibetanStudies,CornelLinguisticsContributions.E.J.Brill,Leiden.393

—415.

1988"AComparativeStudyofCertainVerbPhraseContributionsinMandarinandHokk

ien,"theSrtuctureofTaiwanese:AMordernSyntheis(Ed.RobertL.ChengandShuanfanHuang).Cr

anePulishingCo.Ltd.Taipei.147—60.

1989"AspectsofHistoricalandComparativeSyntaxbetweenMadarinandTaiwanese,"Proceeding

of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inology,AcademiaSinica.Taipei.719—54.Ma,Zhong.

1983GudaiHanyuYufa.ShandongJiaoyuChuhuaShe.Henan.Pan,Yun—zhong.

1982HanyuYufashiGaiyao,ZhongzhouShuhuaShe,Henan.Shi,Cun—zhi.

1986HanyuYufashiGangyao.HuadongNormalUniversityPress.Shanghai.Teng,Shou—hsin.

1974NegationinChinese.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2:125—40Wang,Li.

1958HanyuShiGao.SciencePublisher.Beijing.Wang,WilliamS.Y.

1969CompetingChangesasaCauseofResidue.Language.45:9—25.

1967ConjoiningandDeletioninMandarinSyntax.MonumentaSerica.26.Yang,Bo—Jun.

1963ShangguWuzhidaici,Wang,Wang,Mo.ZhongguoYuwen,Beijing6:473—74.Zhou,Guang—Wu.

mercialPress.Beijing.3

:128—67.Zhu,Dexi.

1985TwoTypesofV—not—VQuestionsintheChineseDialects.ZhongguoYuwen.

李英哲著赵宏译邢福义审

1992官话闽方言中的几个动词短语结构的比较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原英文标题是AspectsofComprativeSyntaxBetweenMandarinandTaiwanese:UseofNeg

ativesinQuestions.现译成汉语发表出来,对认识台湾话与普通话的历史关系以及语言发展的模式与研究

方法有比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李英哲,夏威夷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国际著名语言学者、汉学家。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口加母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勿加要左右结构

@③原字为勿加会左右结构

@④原字为勿加爱左右结构

@⑤原字氵加擀去扌左右结构

反问句范文篇4

通过“反复”手法强调

所谓“反复”,就是在一次演讲中同一内容的反复出现,由于反复出现,这一内容就得到了强调。反复出现的内容,一定是统帅演讲的观点或是表达主旨的重要内容。

“反复”的形式多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小自然段的反复出现。例如演讲稿《中华民族的自强之路》(杜虎刚)中,“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昨天”一句,在演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是以自然段的形式出现的,由此强调了过去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受屈辱的民族。在演讲稿的后部分又有两句话反复出现了两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爱国者。”这就强调了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在受屈辱的过去,也仍然有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志士挺身而战的观点,突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之路的主题。

通过对比强调

通过两种事物的对照比较,从而使所要表现的事物和思想鲜明突出,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李燕杰在其演讲《国家、民族与正气》中,为了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把屈原同普希金进行比较,把罗贯中同乔叟进行比较,把龚自珍同拜伦比较,把汤显祖、关汉卿同莎士比亚比较。这样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比之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悠久得多,灿烂得多。

通过设问、反问强调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名叫设问。”(陈望道)设问的目的是为提醒下文的内容,以引起听众的注意,答案由演讲者说出。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同志,你去过北京吗,你到过天安门广场吗,你可曾置身于那巍峨的红墙下仰望雄伟的城楼,亲手抚摩过金水桥前洁白的华表吗?……我第一次到北京是一个华灯初上的晚间,刚一下火车,就直奔那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时常回忆起那难忘的情景。祖国,我亲爱的母亲,你永远留在我心中。(辛蔚杰:《祖国,在青年人心中》)如果这段文字不用设问,而改用一般叙述句式,那么,演讲者对祖国的情感就不可能得到如此强烈的渲染和强调。

反问与设问不同,是为激发本意而问,不需问者回答,答案就在问句的反面。但这一反问就引起听众的注意了。如董文华的演讲《我不做这样的飞鸽》中的反问句:“我们怎能嫌弃脚下的土地,难道它不是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我们怎能嫌弃大别山贫穷,难道它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模样?难道祖国的儿女只有躲开的理由,而没有建设的义务?难道一个新时代的人,一个有血气的青年能做这样的‘飞鸽’?”通过以上诸多反问句,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得到强调。这些问句的内容,都是与演讲通篇的主旨有密切关系的,或者说,是把主旨压铸成设问、反问句的形式。我们还看出,问句的形式也必然会影响到表达的语气,问句显然能使语气加重或加强,强烈的情感也就随之表达出来了。

通过语言速度变化强调

演讲是通过有声语言作为媒介的,因此,声音的高低与语速的快慢也必然影响到内容的表达。恰当地调节声音和语速也必然会使某些内容得到强调。公务员之家:

面对自己的演讲稿在练习时,应当挑选出一些重要的句子或词语,当讲到这些句子和词语时,不妨有意识地提高音量,与前面的相对低音形成对比,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反问句范文篇5

常见考查题型:

(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公务员之家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反问句范文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教后记: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反问句范文篇7

那么,怎样进行词句训练呢?我们探讨了如下几种方式: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词句训练词句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则很难弄清它的准确含义,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联系它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番挖掘、体味和揣摩。

如《我的战友》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这两个“才”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个“才”是讲作者看到被烈火灼烧时心情的焦虑、痛苦,因而他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漫长了,这个“才”表示时间长;第二个“才”是讲战士们在精神的鼓舞下,怀着为战友报仇的满腔怒火,冲向敌军阵地,迅速地全歼敌人,表示了结束战斗时间之短。同一个“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时间长短不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感情不同。巩固课上,我们又指导学生用“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各造一个句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才”的理解,体会到用词造句的妙处,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词句训练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在指导理解时,我抓住了一个“堆”字,“堆”是什么意思?学生心里明白但嘴里说不出。我们便问学生,把“堆”换成“摆”行不行,学生思考后说不行,并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撂在另一层上面,说明了数量之多。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一个“堆”的挖掘,带起了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实现了从词到句到文到感情的理解流程。

三、运用填充式进行词句训练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你从这句话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满头白发”说明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她体力已经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背靠洋槐树也要站着,不肯蹲下去稍歇一会儿;“焦急”是指她急切盼望快点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她不管等多久也要见到总理灵车的决心。她对总理那无限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活脱脱地从文中透出来,以致使阅读对象——小学生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

四、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词句训练课文中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很难被学生理解,教师就要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或实物演示,或出示挂图、投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形象,从而达到理解。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我出示投影片,当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目光中时,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五、运用句式变化进行词句训练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这正是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表现,潜入其中细加体会,是吸收祖国语言营养的好方法。

如《养花》一课中有句话:“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许多学生读后对这个反问句的正面意思说不出来,我引导学生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两种句式的联系与区别,明白了这两种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改写训练。

六、运用迁移规律,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学习理解词句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词和句的学习来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与语言的迁移过程。

1.重视读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点出了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与感情;反复诵读,文中词句烂熟于胸,到用时方能左右逢源。读的形式各种各样,如默读,小声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特别重要的是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多少感情、语气都在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语言仓库的积蓄就会逐渐增多。因此在词句训练过程中要重视读的训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矗

反问句范文篇8

那么,怎样进行词句训练呢?我们探讨了如下几种方式: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词句训练词句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则很难弄清它的准确含义,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联系它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番挖掘、体味和揣摩。

如《我的战友》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这两个“才”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个“才”是讲作者看到被烈火灼烧时心情的焦虑、痛苦,因而他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漫长了,这个“才”表示时间长;第二个“才”是讲战士们在精神的鼓舞下,怀着为战友报仇的满腔怒火,冲向敌军阵地,迅速地全歼敌人,表示了结束战斗时间之短。同一个“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时间长短不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感情不同。巩固课上,我们又指导学生用“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各造一个句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才”的理解,体会到用词造句的妙处,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词句训练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在指导理解时,我抓住了一个“堆”字,“堆”是什么意思?学生心里明白但嘴里说不出。我们便问学生,把“堆”换成“摆”行不行,学生思考后说不行,并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撂在另一层上面,说明了数量之多。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一个“堆”的挖掘,带起了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实现了从词到句到文到感情的理解流程。

三、运用填充式进行词句训练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你从这句话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满头白发”说明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她体力已经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背靠洋槐树也要站着,不肯蹲下去稍歇一会儿;“焦急”是指她急切盼望快点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她不管等多久也要见到总理灵车的决心。她对总理那无限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活脱脱地从文中透出来,以致使阅读对象——小学生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

四、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词句训练课文中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很难被学生理解,教师就要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或实物演示,或出示挂图、投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形象,从而达到理解。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我出示投影片,当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目光中时,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五、运用句式变化进行词句训练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这正是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表现,潜入其中细加体会,是吸收祖国语言营养的好方法。

如《养花》一课中有句话:“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许多学生读后对这个反问句的正面意思说不出来,我引导学生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两种句式的联系与区别,明白了这两种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改写训练。

六、运用迁移规律,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学习理解词句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词和句的学习来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与语言的迁移过程。

1.重视读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点出了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与感情;反复诵读,文中词句烂熟于胸,到用时方能左右逢源。读的形式各种各样,如默读,小声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特别重要的是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多少感情、语气都在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语言仓库的积蓄就会逐渐增多。因此在词句训练过程中要重视读的训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矗

反问句范文篇9

那么,怎样进行词句训练呢?我们探讨了如下几种方式: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词句训练词句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则很难弄清它的准确含义,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联系它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番挖掘、体味和揣摩。

如《我的战友》中有这样两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才”,这两个“才”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个“才”是讲作者看到被烈火灼烧时心情的焦虑、痛苦,因而他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漫长了,这个“才”表示时间长;第二个“才”是讲战士们在精神的鼓舞下,怀着为战友报仇的满腔怒火,冲向敌军阵地,迅速地全歼敌人,表示了结束战斗时间之短。同一个“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时间长短不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感情不同。巩固课上,我们又指导学生用“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各造一个句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才”的理解,体会到用词造句的妙处,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词句训练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

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在指导理解时,我抓住了一个“堆”字,“堆”是什么意思?学生心里明白但嘴里说不出。我们便问学生,把“堆”换成“摆”行不行,学生思考后说不行,并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撂在另一层上面,说明了数量之多。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一个“堆”的挖掘,带起了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实现了从词到句到文到感情的理解流程。

三、运用填充式进行词句训练句中有主干词语,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等是对主干词语的说明、限制、修饰和补充,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鲜明。

因此,运用填充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填写修饰语、限制语、补充语并加以体会,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你从这句话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满头白发”说明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背靠着一棵洋槐树”说明她体力已经不支,快站不住了,但背靠洋槐树也要站着,不肯蹲下去稍歇一会儿;“焦急”是指她急切盼望快点见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她不管等多久也要见到总理灵车的决心。她对总理那无限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活脱脱地从文中透出来,以致使阅读对象——小学生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

四、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词句训练课文中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很难被学生理解,教师就要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或实物演示,或出示挂图、投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形象,从而达到理解。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我出示投影片,当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目光中时,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公务员之家

五、运用句式变化进行词句训练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这正是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表现,潜入其中细加体会,是吸收祖国语言营养的好方法。

如《养花》一课中有句话:“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许多学生读后对这个反问句的正面意思说不出来,我引导学生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两种句式的联系与区别,明白了这两种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改写训练。

六、运用迁移规律,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学生学习理解词句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词和句的学习来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与语言的迁移过程。

1.重视读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点出了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从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与感情;反复诵读,文中词句烂熟于胸,到用时方能左右逢源。读的形式各种各样,如默读,小声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特别重要的是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多少感情、语气都在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语言仓库的积蓄就会逐渐增多。因此在词句训练过程中要重视读的训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矗。

反问句范文篇10

多听少说

缺乏经验的谈判者的最大弱点是不能耐心地听对方发言,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谈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反驳对方的反对意见。因此,在谈判中,他们总在心里想下面该说的话,不注意听对方发言,许多宝贵信息就这样失去了。他们错误地认为优秀的谈判员是因为说得多才掌握了谈判的主动。其实成功的谈判员在谈判时把50%以上的时间用来听。他们边听、边想、边分析,并不断向对方提出问题,以确保自己完全正确的理解对方。他们仔细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而不仅是他们认为重要的,或想听的话,因此而获得大量宝贵信息,增加了谈判的筹码。有效地倾听可以使我们了解进口商的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修改我们的发盘或还盘。“谈”是任务,而“听”则是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天份。“会听”是任何一个成功的谈判员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谈判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我们要向对方说:“Yes”,“Pleasegoon”,并提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以达到尽量了解对方的目的。

巧提问题

谈判的第二个重要技巧是巧提问题。通过提问我们不仅能获得平时无法得到的信息,而且还能证实我们以往的判断。出口商应用开放式的问题(即答复不是“是”或“不是”,需要特别解释的问题)来了解进口商的需求,因为这类问题可以使进口商自由畅谈他们的需求。例如:“Canyoutellmemoreaboutyourcampany?”“Whatdoyouthinkofourproposal?”对外商的回答,我们要把重点和关键问题记下来以备后用。

发盘后,进口商常常会问:“Cannotyoudobetterthanthat?”对此发问,我们不要让步,而应反问:“Whatismeantbybetter?”或“Betterthanwhat?”这些问题可使进口商说明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不满意。例如,进口商会说:“Yourcompetitorisofferingbetterterms.”这时,我们可继续发问,直到完全了解竞争对手的发盘。然后,我们可以向对方说明我们的发盘是不同的,实际上要比竞争对手的更好。如果对方对我们的要求给予一个模糊的回答,如:“Noproblem”,我们不要接受,而应请他作具体回答。此外,在提问前,尤其在谈判初期,我们应征求对方同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若对方同意我方提问,就会在回答问题时更加合作;二是若对方的回答是“Yes”,这个肯定的答复会给谈判制造积极的气氛并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使用条件问句

当双方对对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谈判将进入发盘和还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用更具试探性的条件问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以修改我们的发盘。

条件问句(conditionalquestion)由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和一个问句共同构成,这个问句可以是特殊问句也可以是普通问句。典型的条件问句有“What…if”,和“If…then”这两个句型。例如:“Whatwouldyoudoifweagreetoatwo-yearcontract?”及“Ifwemodifyourspecifications,wouldyouconsideralargerorder?”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条件问句有许多特殊优点。

(1)互作让步。用条件问句构成的发盘和提案是以对方接受我方条件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对方接受我方条件时,我方的发盘才成立,因此我们不会单方面受发盘的约束,也不会使任何一方作单方面的让步,只有各让一步,交易才能达成。

(2)获取信息。如果对方对我方用条件问句构成的发盘进行还盘,对方就会间接地、具体地、及时地向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例如:我方提议:“Whatifweagreetoatwo-yearcontract?Wouldyougiveusexclusivedistributionrightsinourterritory?”对方回答:“Wewouldbereadytogiveyouexclusiverightsporvidedyouagreetoathree-yearcontract.”从回答中,我们可以判断对方关心的是长期合作。新获得的信息对以后的谈判会很有帮助。

(3)寻求共同点。如果对方拒绝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另换其它条件构成新的条件问句,向对方作出新的一轮发盘。对方也可用条件问句向我方还盘。双方继续磋商,互作让步,直至找到重要的共同点。

(4)代替“No”。在谈判中,如果直接向对方说“No”,对方会感到没面子,双方都会感到尴尬,谈判甚至会因此陷入僵局。如果我们用条件问句代替“No”,上述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例如:当对方提出我们不能同意的额外要求时,我们可用条件问句问对方:“Wouldyoubewillingtomeettheextracostifwemeetyouradditionalrequirements?”如果对方不愿支付额外费用,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我们不会因此而失去对方的合作。

避免跨国文化交流产生的歧义

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如:“Totellyouthetruth”,“Illbehonestwithyou…”,“Iwilldomybest.”“Ttsnoneofmybusinessbut…”。这些词语带有不信任色彩,会使对方担心,从而不愿积极与我们合作。跨国文化交流的一个严重通病是“以己度人”,即主观地认为对方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我们的习惯去理解我们的发言,或从对方的发言中我们所理解的意思正是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Yes”和“No”的使用和理解。曾经有家美国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商务谈判。在谈判中,美国人很高兴地发现,每当他提出一个意见时,对方就点头说:“Yes”,他以为这次谈判特别顺利。直到他要求签合同时才震惊地发现日本人说的“Yes”是表示礼貌的“Ihearyou”的“Yes”,不是“Iagreewithyou”的“Yes”。实际上,“Yes”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Iunderstandthequestion”的“Yes”和“Illconsiderit”的“Yes”。“No”的表达方式也很复杂。有些文化的价值观反对正面冲突,因此人们一般不直接说“No”,而用一些模糊的词句表示拒绝。例如,巴西人用“Smoewhatdifficult”代替“impossible”,没有经验的谈判者若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就会浪费时间,延缓谈判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可用释义法确保沟通顺利进行。释义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话解释一遍,并询句对方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例如,对方说:“Wewouldacceptperiveifyoucouldmodifyyourspecifications.”我们可以说:“Ifiunderstandyoucorrectly,whatyouarereallysayingisthatyouagreetoacceptourpriceifweimproveourproductasyourequest.”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加深对方对这个问题的印象。

最后,为确保沟通顺利的另一个方法是在谈判结束前作一个小结,把到现在为止达成的协议重述一遍并要求对方予以认可。小结一定要实事求是,措辞一定要得当,否则对方会起疑心,对小结不予认可,已谈好的问题又得重谈一遍。

做好谈判前的准备

谈判前,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他们的强弱项,分析哪些问题是可以谈的,哪些问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还要分析对于对方来说,什么问题是重要的,以及这笔生意对于对方重要到什么程度等等。同时也要分析我们的情况。假设我们将与一位大公司的采购经理谈判,首先我们就应自问以下问题:

——要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敏感的问题不要去碰?

——应该先谈什么?

——我们了解对方哪些问题?

——自从最后一笔生意,对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果谈的是续订单,以前与对方做生意有哪些经验教训要记住?

——与我们竞争这份订单的企业有哪些强项?

——我们能否改进我们的工作?——对方可能会反对哪些问题?

——在哪些方面我们可让步?我们希望对方作哪些工作?

——对方会有哪些需求?他们的谈判战略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