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跳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55:29

弹跳力范文篇1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篮球力量训练是指在全面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与篮球专项技术特点相关的力量素质的训练,专项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及其他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并增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同时,对于防止关节,肌肉等运动损伤及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有着积极作用。由此,本文从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理论基础,训练安排,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对篮球运动训练中的力量素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山东体育学院06级篮球专修3队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以对研究篮球运动的力量素质训练进行理论分析。

观察法: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篮球专修队训练的观察得到一些结论。

专家访谈法:通过和体工队教练、专家、教授的探讨,分析,座谈对篮球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

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思维分析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作用

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身体接触日趋频繁,这样,体格健壮、力量强大者就占有空间、地面争夺的主动和优势。因此,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在高强度,高难度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术、战术水平。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提高机能能力,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力量素质水平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掌握现代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关键。力量区别于体能,它是一项独立的身体素质,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它都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在篮球运动中,力量训练的重要作用从以下这些方面谈及就能彰显无遗。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特点

最大力量。最大力量指肌肉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情况下肌体能够发挥的最大值;其主要影响最大力量的因素有:肌肉的白肌纤维的数量;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的大小;肌肉克服阻力进肌纤维的初长度;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快速力量。快速力量指在最短时间(15ms)内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由于速度力量是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所以影响快速力量的主要因素有:速度素质的发展;力量素质的发展。

耐力力量。力量耐力指机体肌肉持续性进行工作的能力。主要靠有氧供能力,其发展不仅依靠肌肉力量的发展,而且要靠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以满足长时间工作的肌肉所需的氧气和能源供给。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守的原则。篮球力量的训练应符合篮球运动的力量特点,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训练水平,不同的训练时期和不同训练任务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内容,选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力量训练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点:

全面发展原则。在篮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打下一个稳固的身体素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负责专项运动的每一个肌群都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为专项技术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肌肉的全面发展不仅可减少运动损伤,还能起到调节技术训练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作用。

系统训练原则。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一般划分为:基础阶段(平时训练3~6周);提高到大力量阶段(冬训期1~3个月);发展肌肉耐力阶段(2~4个月);保持力量阶段(赛前1~3周);结束阶段(赛后一周左右)。总之,力量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在全年各训练阶段都需不断变化。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篮球06级专修3队的6周训练安排如下:

通过6周的训练,我们专修队的大多数人在球场上的拼搏能力得到了加强,体力比以前好多了,篮板求也加强了许多,由此可见,力量素质训练对篮球运动员非常重要。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应与专项动作特点紧密结合。侧重于动力性练习;要与速度、弹跳、灵敏等素质和篮球技术的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活力。

在力量训练中,要注意集中与分散安排相结合,避免局部负担过重,注意大小肌肉群平衡发展。注重速度力量的训练与发展,同时要考虑运动员特点、年龄、性别、训练程度,做到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

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在负重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训练时集中精神,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要领,循序渐进,加强保护。力量训练不宜在疲劳状态下进行。

力量训练要坚持经常性和注意训练间歇。力量增长快,停训后消退也快。

力量训练中要注意练习安排的顺序,速度力量联系应安排在力量耐力练习前面进行。

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使肌肉放松。肌肉在力量训练后产生酸胀感,肌肉酸胀肌纤维增粗现象的反映,也使力量增长的必然。但应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肌肉的酸胀感,以利于减少能量消耗,并更好地保持肌肉弹性。训练时要按身体不同部分的肌肉交替穿插进行,同时注意安排放松练习。训练后要采取按摩、淋浴等必要的恢复手段,培养运动员自我放松的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素质在各项身体素质中占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发展速度、弹跳、柔韧、协调性等素质的基础,直接影响篮球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与提高。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力量素质的关键。

注重加强篮球运动员大肌群和主动肌群的力量训练,不断发展身体各环节的力量。

根据力量训练专项化要求,不同身体环节应采用不同训练方法与负荷,并且重视做到全面协调发展。

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对抗能力是迅速提高球队战斗力的保证,制订系统化提高弹跳力及力量的教学与训练计划,可在较短的训练时间内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弹跳力范文篇2

关键词:弹跳力;运动机理;训练方法

Abstract:Basketballisacompetitivesportwhichrequiresexcellentphysicalquality.Thebounceistheutmostneededqualityamongthesephysicalconditions.Furthermore,theforcingproblemsarewhatisthedifferenceandcorrelationbetweenbounceandotherqualitiesbesideshowtousethemostsuitabletrainingskills.Thepaperanalysesthecorrelationofthebounceandotherqualitiesonthebasisofthenatureofbounceresearch,andjudgesallthepresentlyusedskillsforbouncetrainingtocreateamoresystematicsetsoftrainingskills.

Keywords:bouncesportmechanismtrainingskills

一、概念综述及影响因素

(一)弹跳力的概念

“弹跳力”又称之为“弹跳能力”或“弹跳素质”。这三个称谓如果不作特别说明,都表示同一个概念。关于弹跳力的最新解释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跳起腾空的能力;弹跳力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时必需抓住力量、速度和协调性这几个重要因素,还要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二)影响弹跳力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身体形态因素。从生理因素分析,一般快肌纤维含量高的运动员,能拥有更好的肌肉收缩速度、力量或爆发力,适宜从事短跑、跳跃项目类的运动,因此有更好的弹跳素质潜力,这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特定关节的运动不利的关节杠杆作用、不恰当的力—时间曲线会使运动员的弹跳成绩平平,因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学者对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学的测量发现:(1)青少年运动员大、小腿长度与起跳高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小腿较长有利于起跳效果;(2)足弓高低与弹跳高度无明显的相关,足的机能状态好坏主要取决于维持足弓肌肉在不同负荷后的机能反应.

2.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比如王树金等对两组不同水平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髋、膝、踝三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发现弱侧髋关节最大力量和踝关节快速力量是影响两组运动员双脚起跳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叶国雄通过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高度与各环节肌力数学模型初步研究得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腿伸、背伸的等长收缩相对肌力是决定弹跳高度的重要基础.

3.训练方式

训练途径包括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超等长训练法,其相应的训练手段是“跳深”或叫“跳深”和实心球反弹。超等长训练法是一种机械撞击刺激、迫使肌肉产生尽可能增大肌张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离心减速阶段结束和向心加速阶段开始之间,有一个短时间的冲击性活动。如果这一转变或连结阶段稍微长几分之一秒,那么这个动作就是普通的跳跃,而不是典型的超等长训练。应明确的是,肌肉的超等长收缩与超等长训练是有区别的,前者作为一个部分出现在跑、跳、打击和其它项目的反弹性运动动作之中,后者则是根据肯定的方法学研究把动作作为独特的训练模式加以运用。

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负重训练。裔程洪通过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实验,证实了以宽上拉和箭步抓为主,辅以半蹲发力(快速提踵)、直膝提踵(垫起足趾)、跳深、负重蹬板凳、大重量坐蹲、负重多级蛙跳等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弹跳力,它比以深蹲为主,辅以它项的训练效果更好。

二.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生理机制分析

(一)篮球运动跳跃的特点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篮球运动中,由于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起跳方式也不同。有时需要向不同方向起跳,可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动作,这就是篮球运动员弹跳的最大特点。比赛中的抢篮板球、空中作业、封盖投篮、跳投等运用最多的起跳方式是原地起跳、急停双脚起跳、跨步双脚起跳和助跑单脚起跳等。通过对60场篮球比赛临场观察分析统计表明,原地起跳占60%,助跑起跳占40%,双脚起跳占70%,单脚起跳占30%。通过摄像和图片分析发现,起跳时膝关节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都在1100—1400“之间,起跳时两臂的摆动是同屈膝跳起上升同时进行的,身体躯干倾斜角度在100—120。有时是垂直向上(如在篮下抢篮板球、连续起跳)等运动。

(二)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机理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好坏,主要是随意性这一特点:跳的高、快、及时,当然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膝、踝关节的柔韧性,其中肌肉的爆发力是影响弹跳的主要因素。而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应以发展伸膝肌和伸踝肌(跖屈肌)为主,同时提高股后肌群和小腿后肌群深层足屈趾肌的力量和伸展性[5]。郭庆芳,卢义锦,卢鼎厚等人在生理实验中对肌电图的分析证明:膝角在135°对股四头肌伸膝作用明显减弱,而股后肌群和小腿后肌群深层的屈足、屈趾肌、伸膝作用增加。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很多情况下起跳时膝角都接近或大于135°,而膝角在大于135°时,屈膝肌群中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腓肠肌则起着协调伸膝的作用,膝角越大这种作用就越明显[6]。根据篮球比赛中起跳的多样性,关键在于起跳的速度,以30M冲刺跑作为速度练习手段,不但能提高股后肌群力量和伸展,同样也能达到提高弹跳力的目标。卢鼎厚的研究表明:负重深蹲练习能使股四头肌得到显著的发展,使肌肉体积增加,但是它并没有提高浅蹲起跳的纵跳能力,故在负重训练中一般不采用深蹲练习,通常只用浅蹲跳或半蹲跳。在篮球比赛中,很多起跳在起跳前都有一个缓冲(单脚起跳,连续起跳等),缓冲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过程,缓冲对于减震,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张力都起重要的作用。缓冲时,肌肉进行退让性工作(离心收缩),蹬伸时,肌肉进行克制性工作(向心收缩)。篮球比赛要求肌肉从退让性工作(缓冲制动阶段)到克制性工作阶段(蹬伸阶段)的过渡越快越好,因此在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在发展肌肉向心收缩力量的基础上,必须发展肌肉离心收缩(退让性)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

三.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方法对策

根据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起跳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弹跳力的训练主要是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爆发力是指人体在腿部肌肉的作用下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对于连续起跳则要注意踝关节力量的训练。连续起跳是篮球运动所特有的一种跳跃方式,要保证连续起跳的第二跳、第三跳起跳及时和起跳高度,关键在于落地时的缓冲情况,也就是下肢伸肌的退让性力量和由退让性工作过渡到克制性工作的能力,连续起跳的膝关节角度都比较大,这时就要取决与踝关节的伸展力量了,这方面应该加以重视。

(一)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方法分析

福克斯(FOX)提出了渐增负荷的适宜方法,以用8RM(RM:表示能重复的最高次数)负荷进行训练为例,当随着力量的增大8RM的负荷逐渐可以重复8次以上,直到能够重复12次(12RM)时,就应增加负荷,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最大力量的训练就有个参考标准。

1.负重下肢力量训练(极限重量的80%)

采用半蹲跳或浅蹲跳(膝角大于135°),共做8-10组,可以采取肩扛杠铃,手抓哑铃或壶铃,也可以穿沙袋背心,在练习时注意起跳要快。肩负极限重量40%-50%的杠铃做弓箭交叉换腿跳练习,此阶段既能有效地刺激肌肉,又能保证收缩速度,所以能增加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负荷,同时又能增加肌肉的收缩速度,有利肌肉爆发力的提高。

2.腰腹力量训练

出色的弹跳力是“滞空”能力的前提,而实现“滞空”的关键因素是腰腹力量,腰腹肌只有自如地延展、收缩,才能成为协调肢体的枢纽。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械,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负重转体等。许博在研究中发现抓举运动员的弹跳力都比较好,从宽上拉和箭步抓的肌电图可以看出:宽上拉和箭步抓是一个全身爆发力动作,它能有效地发展股二头肌,半键肌,腓肠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肉力量,有助于腿部爆发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高腰腹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一般是根据个人的力量负荷情况,量力而行,采用30kg左右的重量做直臂抓举,40kg左右的重量做箭步抓。

3.快速起跳及跳高训练

首推超等长练习法,其生理机制为牵张反射,练习时肌肉被极度拉长(退让工作),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为爆发力,超等长练习的形式包括跳深、跳箱跳上跳下、跳栏、跳台阶、单双足多级跳等,适宜的练习高度要求练习者落地时膝关节弯曲不至于过大,以减少缓冲时间,练习高度50-110cm之间,较底高度利于发展速度,较高高度利于发展力量。超等长练习强度大,每次可练习6-10组,组间休息3-5min,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

4.弹跳耐力训练

弹跳耐力主要表现为连续起跳的能力,比赛中常常出现几个人为争抢一个篮板球而连续起跳,另外要有足够的体能保证激烈比赛的需要。在训练安排时主要采用短时间高频率的起跳,如采用全力20次跳,用90%的力量跳30次以上,也可以采用连续起跳摸到篮板为标准,或者进行连续的跳投来加以练习。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主要事项

1.制定训练计划,必须考虑三方面问题:目前队员的素质水平;今后计划要达到的身体素质水平;通过什么办法和措施实现这个目标。

2.力量训练力求使训练的内容富有新颖性和挑战性,遵循循序渐进超负荷训练的原则,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引起不了肌肉神经的兴奋,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3.以负重为主轻器械为辅,对大小肌肉群进行全面的训练,并且要注意力量和速度的相结合,生理学证明:肌肉爆发力=肌肉力量X肌肉收缩速度。

4.力量训练应与柔韧、灵敏和比较放松的技术动作(跑、跳)练习相结合,篮球运动对于柔韧和灵敏要求相对高点。例如以举重与做徒手体操、垫上运动、投篮、中速快攻技术、策应配合及放松跑、跳跃练习等相结合,使力量成为“活力”,注意举重疲劳后切忌做激烈动作的练习,以免受伤。

5.力量训练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要做好肩、腰、膝关节的准备活动,严格要求按技术要领做;重量要逐渐增加,练习要有间歇同时要注意保暖。

6.一次训练课中应注意用力肌群的转换,要循环训练,不只限于局部肌群练习,特别是勿使腰、膝部位肌群过度疲劳,以免劳损、受伤,得不偿失。

四结语

21世纪的竞技篮球运动朝着高、快、全面、强对抗的方向全速发展,我国运动员的身高已不处于劣势,然而很多重大国际比赛我们球队的前场和后场篮板却处于劣势,这有先天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我们后天训练不重视运动员的弹跳素质引起的,所以加强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训练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爆发力的培养以及二次起跳的能力。根据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特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训练应在发展肌肉向心收缩力量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肌肉离心收缩(退让性)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由于在膝角大大于135°时,踝角的展幅最大,决定了爆发力的好坏,训练踝关节的力量和柔韧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

弹跳力范文篇3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训练中必须有长远的观点,打好两个基础。一个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基础。另一个是专项技术基础。这两点不能取一舍一有所偏废。如何抓好全面身体训练,专项素质训练,以及它们之间有机的结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对这问题提出我粗浅的看法。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运动员提高健康水平,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要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必须有高度的身体训练水平作为基础,身体训练要全面。从运动生理学的观点看,只有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以及速度、力量、弹跳、灵巧、柔韧等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和各项身体素质,才能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因此在进行肌肉活动时,其它器官相应发生变化。并且,只有在所有器官系统的活动都相应提高时,肌肉工作才能顺利完成。这种局部和整体的依存关系,同样表现在训练过程中,要使运动成绩提高,必须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而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又必须建立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

在全面身体训练中,由于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使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增强了人体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专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的活动能力,最大限度的通过合理的技术得到发挥。投掷项目是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动员了每块大小肌肉和骨骼,这样大量的成串的反射弧的建立,如不是通过全面、系统、有计划的训练是达不到的。如使这些高超的机体功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程度,我们必须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发育阶段,着重地解决各项身体素质功能。反复去练习专项运动技能,这样能使神经肌肉的反应更快,功能更协调。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模仿能力强,易于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此,青少年时期进行多项运动训练,对提高投掷技术是有帮助的。例如:滚翻与翻腾动作对提高平衡能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又可提高协调性,跨栏可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勇敢精神,各种跑跳训练,可提高踝关节力量与下肢反应等等。儿童在骨化之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能促进骨生长,使骨长度增加,横径变粗,重量增加。所以经常锻炼的学生比不锻炼学生身高、体重都大。

二、速度训练

速度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如:人体某部分动作速度,短距离移动速度,最高跑速等等,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速度快,表示其他速度也快,我们投掷项目除了要提高跑速以提高下肢反应外,短距离的移动速度及人体某部分的动作速度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不同年龄速度素质的变化,在10—13岁时期增长率最大,假如不从事训练的话,14岁以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逐渐缓慢下来。16—18岁以后,变化不明显,在速度训练中,应注意反映的训练,这与我们投掷项目的动作节奏有关系。反映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男稍快与女。根据速度素质年龄变化的特点,在训练中12、13以前,可采用一些要求动作频率和反映速度快的项目进行练习,如乒乓球、羽毛球各种跑跳练习等等。在儿童时期,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神经过程灵活性高,所以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13—14岁时,可安排长跑和球类运动等练习,以便发展速度耐力。

三、弹跳力的训练

弹跳力的增长,对投掷项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弹跳力好,说明反作用力大,大的反作用力的向上传导,对投掷有着重要意义。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生物学条件和发育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运动水平和负荷能力。再训练儿童、少年的弹跳力时,尤其应该重视这一原则,不然就会助长缺点,引起器官受伤。10—12岁儿童的有机体,有很好的神经生理学条件,这对发展速度力量是很有利的。在发展弹跳力时,一定要与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弹跳能力特别是速度力量得以顺利的提高。根据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弹跳力练习,在训练方法上可先采用单个双足跳,原地双足交换跳,单个单足跳,逐步过渡到双足连续跳,双足交换跳,带助跑的单足跳,连续单足跳,跳深或负重跳等,以上练习可发展双腿、单腿的爆发性弹跳能力,提高协调性,下肢反应能力和节奏感。

四、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的大小,是随着年龄增长力量也相应增长的。力量训练如果违背青少年的年龄生理特点是不行的。另外认为力量的增长会导致肌肉僵硬,妨碍速度和灵活性的发展,从而忽略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必要性,这也是不符和实际情况的。对他们的力量训练应注意方法手段的适宜,多做一些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或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次来提高关节力量与肌肉的协调性,并注意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安排,力量训练后的柔韧性练习,对恢复肌肉疲劳与提高力量训练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根据力量素质年龄变化的特点,在力量训练中应首先考虑以下几点:中小学生在成长阶段具有适应运动活动的能力,各年龄阶段都可以进行力量练习。但要正确掌握所给予的负荷和身体可以承受负荷之间的关系要量力而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年有区别。在身高加速生长期,可采用伸展肢体、弹跳,支撑自己体重和中小重量的力量练习,这对促进身体发育及增长力量素质是有益的。但过大的负荷练习和长期的静力紧张练习对折个时期肌肉主要往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还很弱骨骼还处于迅速生长时期,过大的负重练习容易引起关节受伤,抑制骨骼的生长。青春发育后期,性别差异显著,女子肌力较小。因此在安排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发展肩带肌、背肌、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练习,以适宜性别差异的不同需要与特点。

结论与建议:

1、为了更好的改进技术和达到预定的成绩,在投掷中应以轻器械为主

弹跳力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教育;篮球专业;体能训练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专业出身,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体育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训练方法的掌握能力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今后的发展。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篮球,我们一定要采用正确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尤其是体能训练。

二、国内体育教育篮球专业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重技术轻体能训练

国内的篮球训练大都比较注重对运动员战术方面的训练,即便是篮球俱乐部当中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配备了专业的体能训练师。同时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时间也比较短,专业的体育院校也未安排与体能训练有关的内容和课程。

2、用技战术训练来代替体能训练

一些教练员在篮球课中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技战术训练就能够完全代替体能训练。这种理念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让篮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等各方面素质都得不到有效提升。

3、训练方法单一

不少教练员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大多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手法单一,比如力量练习就只是单纯的杠铃操作,没有创新,这样不仅让运动员很容易出现损伤,而且很容易打击运动员训练积极性。

三、提高体育教育篮球专业体能训练方法

1、准备阶段

伸展运动与热身运动是篮球体能训练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这两项内容又可以具体细分。首先,伸展运动有三种类型:动作比较缓慢的全身性运动,即静力性伸展运动;运动强度和活动幅度都比较大的活动,即动力性伸展运动;在同伴的协助下才能完成的一些关节活动为被动伸展运动。在篮球的专项体能训练的准备阶段当中,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次完整的热身运动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包括慢跑、体操活动来让身体达到发热状态的一般性热身运动;对肌肉群进行拉伸的全身性伸展运动;动力性伸展的多项移动训练。

2、力量训练方法

我们在进行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当中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最大力量训练方法,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肌肉的收缩力,通过该部分训练内容来提升运动员神经系统对于肌肉工作的指挥能力;遵循速度力量训练方法原则,通过适当的不负重与负重练习来实现最大力量与速度之间最佳的协调点;遵循力量耐力训练方法原则,主要是通过对肌肉的有氧供能进行训练,以此提高运动员的呼吸系统能力。

3、弹跳力训练方法

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其弹跳的高度及远度是要看其腿部蹬伸的爆发力如何,因此在体能训练当中须对运动员的伸踝、伸髋和伸膝能力进行训练。一般我们通过助跑起跳摸高以及原地起跳进行摸高的方式来训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此外,要提升篮球运动员的肌肉收缩水平还可以通过负重深蹲训练来实现。合理的跳深训练能够有效训练运动员整个腿部肌肉的拉长;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腿部肌肉收缩速度则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冲刺跑训练来达到目的;而比较快速的跳跃训练则能够改善运动员的爆发力与弹跳力。

4、速度训练方法

速度是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所不可缺少的,包括短距离跑的速度、移动速度以及启动速度。在专项体能训练当中可以通过“递进负荷”,也就是一步一步慢慢的增大运动员训练的内容和强度来进行速度训练。此外,查看一名篮球运动员的灵敏度如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看运动员的速度,所以训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摆脱防守、变速跑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灵敏度。

5、耐力训练方法

一场完整的篮球比赛需要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运动员能否完成整个比赛,耐力很关键。专项体能训练当中要训练篮球运动员的耐力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长跑,长跑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如重复训练、持续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过程中切不可在短时间内将长跑距离进行大幅度的增加。

6、体能训练后的身体恢复

当篮球运动员在经过大量的专项训练之后,其机体非常疲劳,肌肉紧张,这个时候必须对其进行身体和肌肉恢复,让运动员的身体得以放松,这样才能保持运动员的体能,才能使其体能训练效果有质的提高。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后的身体恢复措施有许多种,比如在训练结束之后开展一些小负荷的运动,最常见的就是慢跑、散步等,以消除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疲劳。除了慢跑、散步的恢复方法,科学合理的进食和营养搭配,良好的作息制度等都是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后的恢复手段,这些措施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运动员消除疲劳,加强营养,恢复身体机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在篮球专业的体能训练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度不够,训练方法不合理等。而一名篮球运动员能否在比赛当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真正的水平与其体能素质有关。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就需要重视体能方面的训练,及时发现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通过对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等各方面的体能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及灵敏度,最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作者:王振中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萱.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6(13):345.

[2]赵国武.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菏泽学院学报,2016(2):135-138.

弹跳力范文篇5

关键词:现代排球;发展趋势;高校教学;理念更新

1现代排球发展趋势

自1895年创立以来,排球经历了现代排球逐渐成熟、娱乐、健身和体育发展的过程。现代排球在各国各队的激烈角逐中形成了各种技战术方法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强队数量逐渐增多,高水平排球力量的天平向欧美国家倾斜。世界男子排球队在技术和战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意大利、美国、波兰、巴西和其他球队其实力无法预测。亚洲男排要想在排坛有一席之地,难度越来越大。而世界女排队伍中,中国和巴西队技战术堪称一流,但也没有绝对优势。意大利、塞尔维亚、美国、荷兰、德国等球队在18年的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令人惊叹。换句话说,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强队相互、相对平衡。世界排球运动也与国际社会具有相同的多极化趋势,处于一个强烈的争议时期。1.1排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化。大型排球运动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高度(包括弹跳高度)是现代高水平排球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个队要有卓越的扣球和拦网技术,在网上扣球、拦网的高度超过对手是非常重要的。自1965年网通过以来,世界排球更加关注世界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强队,男队的平均身高是1.95m,女队的平均身高是1.80m,高度达到2m以上并不少见[1]。另外,为了占据空中优势,有必要选择高大的运动员。他们要有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完美的技术,以便在尽可能高的空中去完成扣球、拦网和二传。1.2后排进攻节奏加快。随着发球技术的提高,接发球到位率不断下降,暴露性强攻已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得分手段,现在各国强队的战术正在不断寻求创新,快节奏的远程攻击和追尾攻击成为现代进攻战术系统的有利武器。用于前排两点攻击的大多数回合主要是分散对手的拦截布局并减少前排挡块的压力。同时,它也是前排进攻力量的补充。目前,当它发展成前排三点攻击时,后排攻击的攻击点被选在前排第一点球的位置后面,形成三对二或者二对一的对抗排形势,前排球员的前线距离快球前方约1.5m[2],形成正面和背面的进攻和虚假掩护,真正发挥相互掩护从而迷惑对手,导致对方阻挡拦网或防守。1.3“自由人”的二传功能。现代排球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由人“的二传功能。现代排球世界队伍对“自由人”的应用取得了新的突破。“自由人”对进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也对排球比赛的技战术发挥产生极大的影响。调整进攻作为主要进攻手段,进攻球员良好的二传球,即一传球(第一击)没有到位或二传队员防守起球后,特别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大多数的自由防守队员第二次调整组织进攻时不会采用上手传球,而采用垫球手段进行调整垫球,浪费了组织战术进攻的机会,多次造成暴露性进攻,增加了本方队员进攻难度,减轻了对方拦网队员的压力[3]。自由防守队员在第一次没有触球,特别是二传队员第一次防守触球后,如何发挥其二传功能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训练工作中积极探索。若能发挥自由防守队员场上第二二传作用,即可以保证在二传队员防守第一次触球后避免了没人能组织有效的战术进攻的局面,大大增加进攻空间,充分发挥场上球员的各自优势,给对方的拦防增加了压力。1.4跳发球的运用逐渐增加。在排球比赛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的技术,高质量的发球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打乱对方战术布置,降低对方的进攻能力。随着现代排球的发展,运动员的身材也逐渐高大化,近几年来随着排球运动员身材高度的增高、弹跳能力的增强、爆发力的加大和臂力速度的提高促使高点跳发球成为世界男排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以前的发球主要以“跳飘球”为主,主要是为了寻求良好的落点以破坏对方的一传节奏,现如今排球运动员的身材和力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在发球方面也在寻求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跳发球成为了不二的选择,在女排比赛中,某些身体素质优异的运动员也是采用此发球技术,但是只占少数。在现代男排比赛中跳发球技术每位运动员都有使用。我国男排队员江川更是在比赛中发出了时速高达131km/h的发球,因此可见跳发球技术是大势所趋,也是一种有效的得分手段。总而言之,现代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大规模的团队成员,导致更激烈的在线竞争,攻击性强的跳发球和后排及立体进攻的普遍运用,致使进攻战术向更加多变和实用的方向发展,排球运动员进攻能力趋势呈现出“高”“快”“全”3个方面,即击球点高,节奏快,技术全面性,“跳发球”在比赛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些都将成为今后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2高校排球教学现状

在长期的排球课程教学中,综合类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排球专项理论知识,而体育类院校主要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战术水平,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将排球技战术与理论相结合。目前国外的高校排球发展接近于半职业化,而我国高校排球还处于完全的业余水平,这与我国目前的高校排球教学以及高水平运动员选材有很大的联系。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发展基层排球教学和培养优秀的排球教师和教练员,并没有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作为其发展目标。高校教学总体来说还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教学内容单一,训练方法传统,教学手段落后[4],并没有结合排球现展趋势,为专业队伍和国家队输送优秀的排球专业人才。2.1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往往运用书本知识较多,没有结合当下排球运动发展的形式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的知识库存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导致其在实践过程当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就业和运动生涯中没有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2.2训练方法传统。在日常的排球教学和训练当中,许多学生因为教师和教练的训练方法枯燥乏味而失去训练热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一练习使学生练习积极性不断降低[5]。教师和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追求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能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不够成熟,传统的训练反而会使学生心生倦怠,影响其训练质量。2.3教学手段落后。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教师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往往只理解动作的“形”,却无法明白其真正的“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讲解和战术分析,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明白教师所讲授的技战术或者动作的含义,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奋斗目标。高校排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排球教师应该针对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来解决,定期举办排球教学交流会和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比赛,这样才能学习到更多新的训练方法与教学手段。同时也要顾及学生的心理情绪,平时多与学生进行交谈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在每节排球教学课都满怀激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现代排球发展趋势对高校排球教学的影响

现代排球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为了能够将我国的排球事业不断的紧随时展的脚步,除了高水平的职业队伍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首当其冲的便是高校排球的教学改革。在高校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目前的排球发展趋势是:排球运动员进攻能力呈现“高”“快”“全”、后排进攻节奏加快、运动员身材高大化、“跳发球”在比赛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以及“自由人”的功能全面化,而且教师和教练员还要能够面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新的技术,不要害怕失败,不断地推动高校排球的发展。3.1培养学生技术的全面性。目前排球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和教练员着重于训练学生自身位置的单项排球技战术,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经过多年基础技术训练,进入大学后教师和教练员为了学生在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便加强其自身位置技术训练。排球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每个位置的球员分工十分明确。例如,二传手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自由人负责接发球和防守,但是如果二传手加强进攻能力练习,自由人加强传球练习,增加进攻手段的丰富性,那么可能在比赛过程中,球队面临困难的时候打破僵局和克敌制胜。当然不只是自由人和二传手,副攻、主攻、接应增加其技术全面性也是目前排球不断发展的趋势。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技术的全面性势在必行,不过这是在其自身位置技术能力有保证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打破常有的惯性思维,去取得技战术的创新性迎合时代的发展和进步[6]。3.2注重身体素质和“跳发球”的练习。随着现代排球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呈现出“高”“快”“全”的趋势,导致排球运动员需要有更强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本身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就需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但过去的标准已经远远不能评价现在的运动员。在高校的训练和教学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日常比赛训练中学生动作不到位,技战术发挥不来,很多教师与教练往往把问题归结于学生的技术动作中,要求学生反复地练习技术,可最终发现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动作与技术。排球运动在发展,教练员的要求发生变化,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一成不变。排球的身体素质练习也不单是力量,速度,灵敏以及柔韧。更重要的是弹跳力的练习,弹跳力是一名排球运动员打球最基础的能力,尤其是面对身高条件不出众的学生,弹跳力的增长对其信心是鼓舞和激励。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为“跳发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教师和教练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加练习“跳发球”技术,并且对学生进行“跳发球”技术指导。3.3学生后排进攻意识与能力。后排进攻在排球专业赛场上是一种非常具有杀伤力的扣球选择,拥有稳定后排进攻能力的优秀运动员能极大的丰富球队的战术打法,特别是前排进攻点比较少的情况下使用,近些年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能力的提高,后排进攻节奏明显加快,类似于快攻节奏。但是业余比赛和大学生比赛当中应用的其实并不多,因为对排球运动员能力和身体素质要求会很高,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能力有关,还有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在高校教学和训练当中,很多教师对此项技术只字不提,学生想练却不知道怎么去针对练习。教师应当诱导学生去尝试一些需要挑战的技能,详细介绍此项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并且对学生多加鼓励,这对高校排球教学异常重要。对有能力的同学着重培养,对能力达不到的学生,牢固树立其后排进攻意识,为日后成为优秀的教练员和教师做准备。3.4培养优秀的排球专业人才。在高校日常的排球教学中发现,很多高校教师和教练员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技战术练习和教学能力,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去教导学生,没有和当代排球发展形势相联系,因此导致学生的排球理念和概念被限制,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技战术理念创新能力。时代在改变,排球运动也在发展,学生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同时还要与时代相接轨。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学生的排球观念和看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做充分的研究。为其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快速地适应当前的排球环境,在岗位上发光发热。随着现代排球的发展,高校排球教学理念应该随之发生改变,从原先的注重专项基本能力到如今培养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教师们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在培养优秀的排球教师和教练员的同时,应注意发展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所应用的教材、教法以及训练方法不应仅仅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还应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去应用于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对有天赋的运动员着重培养,为专业队伍和国家队输送排球运动员。3.5发展其他运动项目练习。在现代排球发展当中,进攻节奏加快是日渐显著的一种趋势。例如,二传的传球速度加快,攻手的启动速度和挥臂速率加快,跳发球的球速不断刷新。因此,在高校的排球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运动项目进行练习。例如,学生可以进行田径的短距离冲刺跑以提高启动速度和爆发力,练习掷标枪可以加强学生扣球时的挥臂速率,扔铅球可以加强学生的手指力量、手臂力量和腰腹力量,在泳池中进行脚步和弹跳加强学生的移动速度和弹速。以上项目的练习都可以提高排球专项素质,使学生在日常排球训练中既感受到趣味性又提高了竞技能力。

4小结

针对目前的排球发展趋势,高校排球教学要在结合其发展特征的同时与时俱进,不要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高校的排球教师要广泛地参与到排球的发展当中来,不断去更新排球教学理念,引进新的训练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以及排球专项身体素质。同时,要明确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且加以改进,要不断地加强教师以及学生的技战术创新能力以应对目前和将来的排球发展。在平时的排球教学中教师和教练员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练习不同的技术并且对学生们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更正,为排球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红波.现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浅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02):101-102.

[2]孙玉宁,韩冰.浅析世界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15-15.

[3]赵西堂,徐明伟.“自由人”对进攻效率和排球技术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8):137-141.

[4]杜志锋.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现代交际,2015(10):256-256.

[5]赵子建,范桂玲.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70-74.

弹跳力范文篇6

一、教学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素质。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压式高抬腿跑、车轮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橡皮条。

(4)扛杠铃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5次,每次2小时左右(上午7:30---9:30)。

四、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五、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议。

弹跳力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舞蹈;竞技;审美

1体育舞蹈竞技性审美

体育舞蹈竞技性审美是在竞技规则之下所进行的,肌肉力量、舞步技术、双人配合能力相综合的竞争,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激烈的竞争性。体育舞蹈从自身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自身的美学价值,从而培养了群众对体育舞蹈审美观念和眼光。体育舞蹈的竞技性审美集中地展现着竞技体育所包含的力量、技术、团队协作等因素。体育舞蹈竞技不断追求舞蹈动作技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追求技术、技巧上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性,因而也最易成为竞技体育与表演艺术相辅相成的那一类竞技体育项目。

1.1体育舞蹈的肌肉力量

体育舞蹈选手的肌肉力量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用力的能力,体育舞蹈选手所需要的控制力和弹跳力的力量是肌肉的“速度力量”。体育舞蹈肌肉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基本能力,它是由不同类型的力量从多方面统一构成的综合能力。体育舞蹈选手训练、参赛时技术动作需要有快慢、动静结合的控制力,需要跳得高、踢得快等能力。在体育舞蹈双人托举动作中体育舞蹈运动员想要腾空高,动作轻盈,空中造型优美,此类力量为速度力量,它是克服自重,瞬间起跳的爆发力,即我们平时讲的“弹跳力”。舞蹈还有许多节奏明快,需要快速完成的肢体动作,表演时刚劲有力、动作干净,这要求的也是速度力量。

1.2体育舞蹈的舞步技术

体育舞蹈的舞步技术很特别,它既有对传统舞步继承的规范性,又有对舞步增加高难度的创新性。体育舞蹈是一项综合性和技艺性都很强的项目,要想在该项目上有所突破,赶上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就不能停留在模仿别人动作的水平上。要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努力构建该项目的理论体系,要加强对该项目核心技术的研究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1.3体育舞蹈的双人配合技术

体育舞蹈项目的双人配合技术不仅与选手舞蹈套路编排流畅运行有关,而且直接会影响到双人造型、节奏和迥异风格的展现,是体育舞蹈竞技性的主要成份。舞蹈选手双人配合技术有高低之分,这是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水平所决定的。在竞赛过程中舞伴之间没有默契的配合即使舞步技术、技巧再高超,也是没有内涵的。

2体育舞蹈艺术性的审美

体育舞蹈的艺术性特征可归纳为两方面:情感性、传统性、独创性。体育舞蹈在国外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但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同时还可以培养观众的艺术审美观念。体育舞蹈因为来自于欧洲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在音乐伴奏上有很强的个性特征、风格迥异的舞蹈动作和独特的服饰使它具有无法比拟的迷人艺术魅力。因此,体育舞蹈中的艺术审美是其他审美无法取代的。

2.1体育舞蹈的情感性

体育舞蹈中的情感表现来源于人们在生活当中的感受以及对各种自然环境、动物的模拟,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所以体育舞蹈的情感表现又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自然环境、动物形态模拟的提炼与精修。体育舞蹈的这种情感表现与每个人性格和思想也有很大的联系。体育舞蹈的情感性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舞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一方传达给另一方的感情能够觉察并有所回应,才能在体育舞蹈竞赛时有更好的成绩。

2.2体育舞蹈的传统性

体育舞蹈是欧洲早出现的艺术活动之一,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用特定时代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各自独有的审美观念,经过整合创造出了风格迥异且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体现出了时代的特征和欧洲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2.3体育舞蹈的独创性

随着体育舞蹈的不断发展,体育舞蹈项目的竞技性逐渐加强,在舞步技术上不但要更强、更快、更有难度,还要在传统舞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体育舞蹈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强调新颖和独创性。独创性增强了,对舞蹈套路的编排以及两人配合的难度也逐渐增加,规定时间内的运动强度、体能、技术水平和表现力方面的难度都随之增加。体育舞蹈文化引入我国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双重的审美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使体育舞蹈项目在我国掀起热潮。体育舞蹈项目具有独特的竞技性与古典艺术性,这种特殊的双重审美在不断的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历程、动因及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58-60,102.

[2]周爱光.试论“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从游戏论的观点出发[J].体育科学,1996(5):4-12.

[3]杨欧.舞蹈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4]张艳枚.体育舞蹈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S1):90-92.

[5]韦广忠,胡强.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0-12.

弹跳力范文篇8

1、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本文数据来自国际知名引文数据库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了包含体育学科在内的170个学科领域近6000种核心学术期刊,其选刊明确,标准严格。数据的检索策略是“TS(主题)=Volleyball,文献类型=(Article),数据库=SCI-EXPANDED,CPCI-S,CCT-EXPANDED,IC.入库时间=1982-201。共检索到773篇记录,文献类型为“Article”,检索时间为2011年4月12日,保存方式选择包括参考文献的全纪录格式,保存文件名以“download”开头,以“.txt”结尾,如“download-volleyball-1-500.txt”。

2、结果与分析

2.1、软件操作与结果

Citespace具体的操作如下:时间段为1982-2011年,年份切片选择每3年为一切片,术语类型选择“none”,节点类型为“citedreference”,阈值的设置为TOP25,即选择每一时间段被引次数最高的25篇文献最后得到由177个节点、744条连线组成的共被引网络。在次基础上,运行Citespace的自动聚类和用标题词标示聚类,点击timeline视图模式,得到文献共被引聚类的时间线图(图1)。图1:文献共被引图谱我们得到了以下聚类,依次为大众排球(聚类0)、精英女排(聚类1)、反馈(聚类3)、心搏量(聚类4)、弹性能量储备(聚类5)、应激和代谢(聚类6)、典型损伤(聚类7)、腕关节疲劳(聚类8)、球的流体力学(聚类9)、训练指导(聚类10)。(图谱中由于个别聚类距离很近、研究内容相近并且研究时期基本一致,故将其合为一个聚类)

2.2、分析结果

2.2.1、缓慢发展期

排球科研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951年JENKINS.SA对排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之后排球研究人员又从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生物化学两个方面对排球运动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的研究都持续了很长时间。

(1)腕关节疲劳(1951-1980)。这是排球研究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诞生于上世界50年代。当时,排球运动中主要应用的技术是传球技术,前臂垫球技术刚刚出现萌芽,当时叫下手传球,是用手掌、虎口、手背、手腕关节部位来击球,当时主要用来接大力扣球和大力发球。在这种情况下,手腕的疲劳程度加大,并且易受大力击打,特别容易受伤,所以早期的排球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研究热点,对慢性腕关节关节炎的出现机理(JENKINS.SA)和排球运动中出现的急性腕关节骨折的应对措施(BRYAN.RS)作了研究。

(2)心搏量(1954-1996)。这是运动生理学在排球领域的首次应用。20世纪50年代左右,世界体育学者热衷于运动生理学的应用,尤其是北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运动生理学家。ASTRAND.PO最早对排球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强度下脉搏变化了做了图表分析;1987年KUNSLINGER.U对排球比赛中运动的代谢变化进行了调查,涉及了电解质、排泄、激素、能量供应等多方面的内容;本聚类是图谱中年份间隔最长的一个聚类,但文献数量少,研究时间相差较远。

(3)应激和代谢(1957-1984)。本聚类是运动生物化学在排球领域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运动生物化学才刚刚独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本聚类也是运动生物化学在其他体育学科的新应用。从附图4中可以看出,BARKER.ES最早于1957年对排球运动过程中肾脏对于出现的呼吸碱中毒和酸中毒的应激反应,随后的中心性比较大的文章是FEDERSOIL.G的《胰岛素分泌对三碘甲状腺氨酸的影响》。本聚类的年代范围跨度也较大,但研究大都集中在70年代。

2.2.2、蓬勃发展期

1964年,日本把排球申请进了奥运会项目,并与当年取得了奥运会女排冠军,从此,排球运动进入了告诉发展期,同时,排球学术科研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1)弹性能量储备(1971-1979)。该聚类在70年代十年间出现和消失,说明该聚类的学术价值只体现在该阶段。1965年世界排球竞赛规则作了一次重大变动,允许手伸过网去进行拦网,促使排球攻防矛盾从地面转向网上,拦网和破拦网成为排球比赛的主要矛盾,拦网和破拦网意味着谁能有更高的弹跳力。中国男排适应规则创造了“盖帽”拦网,但规则的改变当时并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此时国际排球研究出现了滞后性,所以当时我国男子排球运动水平出现第一次高峰,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击败世界强队。而国际上直到1971年才开始了对弹跳力的研究,主要是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在弹跳过程中和落地缓冲过程中弹性能量的储存于利用。如在1974年ASMVSSEN.E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在骨骼和肌肉中的弹性能量的储存。KOMI,PV利用对比实验介绍了男女在利用弹性能量的情况。

(2)典型损伤(1973-2008)。该聚类是图中最大的聚类,包含文献量最多,说明该聚类所研究的问题是排球领域的一个长期的问题。聚类开始的时间是1973年,紧接弹跳力训练,训练中随之出现的膝关节损伤和踝关节损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这个热点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聚类中还有关于肩关节损伤等其他一些排球典型损伤。该聚类中按中心度排球的前4片关键文献都是FERRETTIA在1984-1992年间发表的,说明了FERRETTIA是该领域的重要核心作者,这个结果与本文核心作者的结果是吻合的。FERRETTIA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膝关节的损伤,还有部分关于肩关节损伤的。

(3)精英女排(1973-1999)。对女排研究的关注起因于日本,日本女排却得了1964年第一届奥运会冠军,当时被称为“东洋魔女”,自1962年以来取得了170场国际比赛的胜利,全部比赛共打了513局,日本女排胜508局,仅负5局,创造了日本排球的巅峰时代。紧随其后,中国自1981年至1986年荣获“五连冠”。这些成绩极大的促进了国际上对女排的关注度。各国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女排运动员进行了研究。SPENCE.DW在1980年对国际高水平女排运动员的人体测量、力量、生理、运动技能进行了扼要描述;最近的研究有NEWTON.RU于1999的《重负荷训练对年轻和年老运动员荷尔蒙变化的不同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针对女性运动员生理的特别研究,如FRISCH.RH和SIMKIN.A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分别对女排队员开始训练的年限和女排动员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做了分析。

(4)球的流体力学(1970-1989)。此聚类是运动生物力学在排球上的初次应用,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来分析球速和距离来提高训练方式,提高成绩。关键文献有MEHTA.RD在1985年发表的《球类运动的空气动力学》反馈(1983-1992)。主要是指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关键文献有FRENCH.KE的《网球运动中的认知与技能的相对关系》。

2.2.3、继续发展期

进入90年代之后,新的研究方向减少,构成的聚类也较少。

(1)大众排球(2001-2007)排球运动在经过了娱乐排球——竞技排球的发展之后,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大众排球。GABBETTT对澳大利亚排球初学者进行了生理学和人体测量学分析。

(2)训练指导(1993-2005)现阶段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分析排球技术,以指导训练。LOLEMAN.SGS采用三维影像分析的方法对排球扣球进行了解析;ROKITO.AS利用肌电图分析排球发球和扣球过程中肩膀的功能。

弹跳力范文篇9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

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性”足球问世以来,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1998年第16届世界杯比赛中,双方队员间一对一对抗程度日益频繁和激烈,双方的对抗始终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说明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在比赛中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佩雷内认为:‘。速度力量对足球运动员具有重要价值,速度力量与50m冲刺跑和弹跳力存在高度相关”。80年代奥博格大量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速度性力量在高水平与低水平足球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有关速度力量与技术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远距离射门、长传球不仅与技术水平相关,而且与膝关节肌肉的快速屈伸力有密切关系。由于足球比赛中难以记数有的球和无球爆发性动作,速度力量已成为评价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此,探讨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对提高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概要地作一综述,以供教学训练参考。

一、关于速度力量的“核心”

速度力量也称快速力量,是指足球运动员在特定负荷的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这种动作速度一般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牵制(库兹涅佐夫,1973;多勃雷夫,1983)。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与速度和负荷有关。负荷较大,则肌肉缩短较小,而且速度较慢;当负荷为零时速度最大;当负荷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时,速度变为零,从而产生最大等长收缩的张力。因此,只有使速度和最大力量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才能在各种外部负荷的情况下使动作速度得到提高。但是,训练实践证明,要提高速度是比较困难的,而提高力量却比较容易。因此,发展力量的练习是提高速度力量的主要途径。

速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肌肉收缩速度,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掷界外球的出手速度,踢球时的摆腿速度,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现。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等。

二、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13一17岁,13一17岁时最大力量进人快速增长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年龄段力量的增长与体重的增长同步,而且最大力量增长快,相对力量却增长不大。这时的肌肉向长度增长比向横度增长要快,因为此时也正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期。16-17岁是最大力量快速增长的第二高峰。这时肌肉向横度增长的速度加快了。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增长均很快,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最重要时期。18一25岁,力量增长变得缓慢。此后如不坚持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将逐渐减小,然而如果坚持良好的训练,男子力量增长可达35岁左右。至于速度力量的“敏感期”还要早一些,男子在7一15岁,女子在7一13岁发展比较快,这与速度素质‘。敏感期”较早密切相关。概括起来看,青少年力量的增长有如下特点:快速力量先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先于相对力量;长度肌肉力增长先于横度肌肉力;躯干肌肉力先于四肢肌肉力。

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是:注重技术的教学与习“练,忽视各敏感期的体能训练,尤其是在足球比赛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速度力量练习。由此看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早期技术练习的同时,应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进行快速力量练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垠发力的训练

爆发力是指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爆发力的大小是由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群的协同用力来决定的。爆发力的提高有赖于最大力量水平的发展。如果最大力量发展不够,爆发力则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同样也适合于发展爆发力。

施罗德认为,爆发力训练的主要特点大是用于训练中的主要刺激与完成动作的类型及发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爆发力训练的主要刺激是加速度.发展爆发力的方法主要有快速用力法和超等长练习法。

3.1快速用力法.快速用力法的练习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爆发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中等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用70%一85%的强度,用最快速度练习4—6组,每组重复3—6次.这种方法对提高肌肉发力极为有效.特别是采用抓举、挺举或高抓、高翻挺等形式发展爆发力时更是如此.另外,也可安排负荷较小但快速完成的练习,如掷实心球练习等.(2)小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采用30%一60%的强度.练习3—6组,每组5—10次,进行专门发展练习,并使练习的结构和肌肉工作方式尽量接近比赛动作.快速用力法的原理在于速度的增长就是力量增长的标志.快速用力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意识及快速运动反射的传播。

3.2超等长练习法.超等长练习法也叫超长训练法,实际上是把退让练习和克制练习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超等长练习时,肌肉先作退让工作,并且肌肉被极度拉长,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练习的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成爆发力.其生理机制是牵张反射,即肌肉在退让工作时,肌肉被拉长得超过自然长度,引起牵张反射,从而产生一种更强有力的克制性收缩。以有效地发展爆发力。

超等长练习发展爆发力的方法和练习内容主要有:跳深练习和各种跳跃练习,如用最大速度进行原地纵跳、蛙跳、连续跳台阶、跳栏架、多级跳、跳上、跳下、跳箱等练习.超等长练习的内容、组数和次数,可根据训练要求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定。

四、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起动力的训练

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发挥下肢的肌肉力量,称之为起动力.运动实践证明:最大力量是起动力的基础,许多力量型足球运动员,尽管其体重较大,也未从事过专门的短跑训练.但他们的起动速度都非常出色.发展起动力的方法很多,以下几种练习对发展起动力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地形、地物的各种短跑练习,沙地跑、上(下)坡路、跑阶梯等;利用器械、仪器的各种跑的练习.穿加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变方向跑、计时短跑、系铅腰带的加速跑、负轻杠铃跑等;利用同伴的各种阻力(助力)的加速跑、牵引跑、听信号改变起跑的准备姿势跑等.此外,发展弹跳反应力的超等长练习法,如跳深和各种跳跃练习也是发展起动力的有效手段。

五、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反应力的训练

反应力是指运动的人体迅速制动,并以很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当人体运动时,肌肉链制动着人体运动速度,引起牵张反射.在制动的离12,阶段,活动的肌肉被拉长;在加速的向心阶段,肌肉迅速收缩、缩短。所以,反应收缩形式是一种高度活动的肌肉拉长一收缩周期形式。公务员之家:

反应力主要有以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和以击打、鞭打、踢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这两种收缩形式的差别在于不同的刺激关系.以跳深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制动向下运动的身体受重力作用被迫进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超等长练习.相反,以击打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对抗用力而引起的,这种被拉长的肌肉并不是积极的,囟此,拉长一收缩周期较跳深时慢得多。

弹跳力范文篇10

生态式阳光体育运动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发挥,并将体育运动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认为体育只有根植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在阳光下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限于空间上的户外活动,还要在环境选择上下工夫。摒弃传统封闭式操场教学的局限,推动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比如:以“前滚翻”教学为例,其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并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掌控力。教师选择了充满阳光的绿色草地作为学生锻炼的场所,利用草地的柔软性帮助学生完成训练。为了让学生掌握训练的要点,教师首先教授学生徒手操:头部运动、肩绕环、腹背运动、腰绕环。让学生在阳光下、绿色环境中享受自然环境对人的恩赐,实施有氧运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选择阳光指数、绿色指数均高的环境进行锻炼,以转变学生局限于体育课堂锻炼身体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生态化的阳光体育运动观。

二、调适心理,养护心态,构建全面的阳光运动观

人是生态式阳光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阳光运动要符合人自然成长的规律,顺应人成长的自然天性,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谐的阳光心态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学策略,如体育游戏、精神激励、心理暗示等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比如: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跳跃的操作要点,让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起跳、脚跟着地、落地平稳。教师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中玩、玩中练、练中创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体育运动理念。游戏中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精神上得到放松,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实现阳光体育从身体到心理的全面阳光。

三、生态开发,优化项目,建构开放的阳光运动观

生态式阳光体育要在原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根据地域化的资源,让老游戏焕发新的生机,并吸取科学的元素,进行创编,大胆地将音乐、美术、表演、民间艺术资源、时尚元素等整合到体育项目的开发中。如轮滑、滑板这类受小学生欢迎的时尚运动,也应引入到阳光体育中,彰显阳光体育的时尚魅力,形成开放性的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比如:以“仰卧起坐”教学为例,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培养学生灵敏性、速度性等。由于仰卧起坐通常是固定在垫子上练习,而这种反复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将滑板车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滑板车比赛,锻炼学生对方向掌控的灵敏性和奔跑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弹跳能力的发展。这一创新运用,迎合了学生的喜好,激起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重塑学生体育运动观念,从而构建时尚、开放性的阳光运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