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5:02:56

成型范文篇1

关键词:金属材料;弯曲成型;计算机模拟;应变速率

1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设计

(1)引入本构方程。在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中,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是影响模拟结果的重要因素,建立金属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1],首先要确定金属材料成型前的应力特征;其次是金属材料成型后塑性流动情况,金属材料成型过程中,必须准确求出应力状态与应变增量的关系式,为了使计算数值模拟更有效,适当减少计算的工作量作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高温状态金属材料成型的本构方程可以表示为:σ=σ(ε,T,S)式中,ε表示金属材料应变速率;T表示成型的温度;S表示金属材料内部组织参数。(2)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确定了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后,通过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将金属材料的截面图载入到前处理器中,首先,对于厚度小于5mm的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弯曲成型时,由于模具的上部采用弧形凸起结构,毛坯采用厚度均匀的弧形材料,因此在计算机模拟中,金属材料弯曲可以作为轴对称问题的一部分去解决。接着采用极坐标进行描述,金属材料弯曲部分就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尺寸通过轴对称件旋转0角而获得,在成型过程中所用的模具视为刚体,不考虑变形因素[2]。(3)确定弯曲成型温度。在金属材料弯曲成型工艺中,温度对弯曲成型的性能影响非常大。本文通过计算机对成型性能加以控制,依托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给配料以及模具进行高温处理,很多研究者都将模具作为刚性体,不考虑金属材料成型过程模具的形变,适当控制金属材料的变形程度,从而提高弯曲变形的能力。在计算机模拟分析中,利用精密成型系统对模具和配料同时加热,金属材料成型过程保持恒温条件,才能提高金属材料弯曲变形的能力和精度,因此针对难加工的金属材料弯曲成型,通过升温可以有效提高弯曲成型的精度和质量。(4)实现金属材料弯曲成型。金属材料弯曲成型过程中,采用被普遍认可的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金属材料的成型过程。引入的本构方程可以求出金属材料的应力状态与应变增量的关系,再根据建立的有限元几何模型确定弯曲成型的温度,有限元模拟过程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本构方程的引入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依托金属材料弯曲成型温度的确定,实现金属材料弯曲成型。完成提出的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2对比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模拟金属材料弯曲成型,基于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模拟分析方法,制作合金延伸率对比实验。(1)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商业用的合金,其化学成分见表1,平均晶粒直径大约在8μm,厚度为2.2mm,单向延伸率最大可超过300%。(2)实验方法。本文研究的合金温度选择100℃~600℃之间,应变速率在0.15s-1~0.006s-1之间,采用基于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模拟分析方法对合金拉伸,拉伸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监控,合金夹头的运动速度要随时根据合金的拉伸长度调节,来保证合金的拉伸应变速率恒定,关系式如下:式中,v表示合金夹头的运动速度,v表示合金的长度。在实验温度为100℃~600℃下,对合金进行应变速率恒定拉伸,应变速率对应的拉伸速度见表2。(3)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实验采集到的数据利用Origin5.8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延伸率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采用基于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合金的延伸率最高可达93%,最低也可以达到65%,可以实现合金材料的弯曲成型,提高金属材料的质量;同时与基本模拟分析方法相比,在保证拉伸速度一致的条件下,使用两种方法的成型效果相差不大,都能实现弯曲成型,但是基于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效果较好,能有效保证金属材料的弯曲变形质量。

3结语

本文提出了金属材料弯曲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在引入本构方程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通过弯曲成型温度的确定实现金属材料弯曲成型,从而实现本文的模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本文的模拟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质量。希望本文的模拟分析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肖军,李尚健.金属材料弯曲成形计算机模拟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1997(2):3-8.

成型范文篇2

关键词:模具设计;框架式成型;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优越性,一直被应用于航空领域中,由于飞机零件需要较高的精确度,同时它们的尺寸较大,一般会使用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固化成型。在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中,复合材料构件会直接与模具的型面相接触,一旦模具发生变形,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等就会受到影响。模具的尺寸若是较大,那么在其固化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固化质量和表面温度会受到模具型面不均匀的温度场的影响。当前在一些大尺寸的模具成型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使用框架式结构,这种结构有着均匀的厚度,同时通风效果较好,能快速升降温,这些模具中的各个点可以均匀受热,模具中的各个部位就不会因为升降温而发生变形。在当前设计框架式模具的过程中,在设计多个支撑框架时,不仅需要经过重复且繁琐的操作,同时操作也较为费时费力,设计模型需要丰富的经验,但是模具使用起来较为费劲,同时也不利于校核模型的温度情况和变形情况,在设计模具的过程中就缺乏精准度同时也缺乏效率。为了及时改善该情况,就需要将模具设计和更改的效率提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周全的考虑,将复合材料在制件过程中的固化变形问题解决掉。在设计该种框架式的模具时,应建立起一种能进行快速更改和建模的方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模型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模具的尺寸和回弹情况进行设计补偿,以便得出最精确的模具结构设计结果。

1建模的快速化方法

如果是框架式的模具成型,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底板、型面板和吊环等部分。在设计模具的过程中,需要对支撑隔板的数量、厚度、通风口的定位尺寸等参数进行调整。当前,在设计模型模具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CATIA软件的方式来进行,在建模时需要首先进行产品型面的提取、接合等操作,这样就形成了模具的型面板;然后再进行隔板和隔板上的通风孔的制作,它需要通过平面化的编制和绘制草图及凸台等操作才能形成,隔板和隔板上的通风孔是和型面板相连接的。隔板具有较多的数量,需要重复性地进行隔板的绘制工作,所需工作量很大,会花费设计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产品智能模板”—“创建超级副本”操作就可以将在建模过程中将的绘制草图、凸台等命令集中到一个命令中进行集体的封装。该命令集合在执行时只需要通过操作“从选择实例化”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将很多重复性的操作避免掉,在隔板的绘制和通风孔等操作中就可以节省掉很多时间。使用其中的“知识工程”—“公式”命令就可以对参数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赋值了。在后期只需要对参数的赋值进行变更即可实现参数值的变化,同时变量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公式的定义来实现,使得变量能够基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可以使得参数的变量化得以实现。采用这样的建模方式,可以实现对纵向隔板数量和型面板厚度等参数进行变量化的快速设计。此时,如果合理的更改参数的数值,将视图刷新后,稍微改动一些模型就能达到设计的更改要求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对框架式模具的建模时间缩短,同时可以更加快捷地进行模型的更改和设计,不仅能提高了更改和设计模具的效率,同时也为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和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

2有限元模型分析

在进行复合材料的框架式模具设计时,一般需要根据经验来校核模具结构的强度,在制定通风口尺寸和隔板的间距时,会进行保守设计,比如将隔板间距缩小或是将隔板厚度增大等,采用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对模具的性能进行改善,但是因为在制造模具的过程中其周期较长同时模具的成本较高,会对设备的使用情况造成影响。需要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模具的变形情况和应力情况进行校核,这样可以很好地确定设计模具的可行性,同时还可对模具设计的参数等在变形和应力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使得模具能在性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重量减轻,使得运输和成本等得到降低,此外,还可以有效将制造周期缩短。特别是对一些梁类复材零件和蒙皮等来说,它们的尺寸相对较大,所以在模具中其主体部分的框架式支撑结构,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材料等,这部分费用也会被计算在内,需要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将支撑板的结构及尺寸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这样可以在模具经济成本降低的基础上确保好复材制件的成型质量。另外,复材零件的固化质量和表面温度也会受到模具型面温度的影响,导致零件出现固结,模具自身也会因为存在的温度梯度而出现变形,这就需要掌握好模拟模具固化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更好地调整模具设计的可行性,并通过调整参数来将温度场调整均匀。表1中1号和2号模型,分别采用CITIA对它们进行各种工况情况下的分析,使用的模具材料是Q235,不同的边界条件在不同工况时如下表2所示,两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变形值,如表3所示。比较1号模型和2号模型发现,2号模型的型面板要比1号模型的型面板厚度大2mm,支撑板的厚度要大2mm,同时重量大了179kg。从上表3中可以看出,1号模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在工况相同的时候都要大于2号模型,在4种工况下1号模型和2号模型的最大应力都要小于Q235的屈服应力,其形变是弹性形变,对于1号模型和2号模型来说,它们都能符合设计的要求,但是如果选择的是1号模型,它能更好地将模具的重量减轻,材料成本也能由此得到节省。在分析模具的变形和温度分布情况时,采用CATIA将一个普通钢框架式模具模型和热压罐模型建立起来,同时将热压罐内的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将瞬态求解设置在Fluent中,同时将能量方程开启出来,这样可以便于湍流模型的设置,假定热压罐的外壁是绝热壁,同时将内壁设置成耦合壁面,根据其温度边界条件将时间函数定义好。然后将模具型面上一些关键时刻点的温度云图提取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如果温度升高,那么迎风面的温度也就升高,工装中部就会有着较低的温度,这样就会逐渐增大温差;如果温度不再升高,其上的温度差是14.6℃;如果在保温时将其降低至0℃;如果是处于温度降低阶段对于迎风面来说它的温度不高,这样在整个工装中部就有着较高的温度。模具型面在整个固化过程中其上的温度都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对于复材来说,它的制件一般会在保温的后期发生固化反应,所以工装型面经过了足够的保温时间,其温度场分布均匀。在对模具的热变形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过程中,求解时可以按照均匀温度场来进行。如果工装模型的热变形采用的是ABAQS法进行计算,所用的材料是Q235,其初始温度设定是20℃,其最终温度是180℃,将位移约束添加在模具的四个脚轮处,将模具的变形量在该温度场下求解出来。对于模具的热变形云图,会在模具的四个边角处会出现最大变形,其中最大的变形量达到了3.3mm。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钢材料模具来说,如果要进行高温固化,它的变形量是很大的。

3结语

为了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精准度,需要先将制件过程中的固化问题解决,在设计这种框架式的模具时,先将其快速更改模式和建模方式建立起来。在本文中,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法进行数值的模拟检验,根据模型分析出的结果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便于以后对模具的回弹和尺寸等进行设计补偿,确定最终能得到最精确的模具设计结果。

作者:袁玉苹 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成型范文篇3

关键词:混凝土地面一次成型空鼓提浆抹光

在地面施工工艺中,传统做法是先施工混凝土垫层、地面找平层、再作水泥砂浆面层,造成施工层次多,工期长,若地面基层处理不好,会造成地面面层的空鼓开裂。采用混凝土地面一次成型施工工艺,可避免上述工期、质量的问题,能节省投资,真正达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故混凝土地面一次成型施工工艺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施工技术。

一、特点:

1、采用此项工艺,地面工程可以仅做垫层,不做地面找平层及面层等,操作简便,降低成本。

2、地面垫层及面层一次成型,提高了地面的整体性。

3、可杜绝地面的空鼓等质量通病。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与楼面的施工。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配套使用,其效果更佳。

三、工艺原理:

利用混凝土垫层,经机械的找平振捣、提浆、抹光等工序,使垫层与面层一次成型,达到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要求,减少了找平层、面层的施工工序。

四、操作要点:

1、夯实土层:

大面积地面回填土可采用压路机压实,沟槽及边角处回填土,采用内燃式冲击夯夯实地面(每20厘米分一层),并将土层整平,避免基土的沉降造成地面开裂下沉。

2、布置钢筋:

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钢筋网布置在混凝土垫层的下部承受地面的荷载。

3、槽钢模板及支架设置并找平:

按地面设计总厚度选择槽钢将其置于混凝土垫层内紧贴柱网分格处,使上表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用水准仪抄平利用垫块进行调整,然后用钢筋打楔固定。此槽钢既可用来支模,又可作为混凝土整平机的支座,使整平机在槽钢上进行振动振捣,贴墙皮处的槽钢,待混凝土浇筑振捣后,把槽钢取出,然后用小型振捣机振捣补齐。

4、浇筑混凝土:

1)、基本规定:

根据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大于C15。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3—5cm。

2)、地面混凝土浇筑:

A、地面的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a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浇筑顺序

翻斗车沿着建筑物纵向大箭头的走向进行供料,把混凝土倾倒在柱网分区内(也是混凝土地面的分隔缝间距6米*6米)。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顺着下图中小箭头方向进行施工。浇筑时注意隔仓跳打。先施工图中的打斜线部分,待地面抹光成型后,再施工未打斜线部分。翻斗车走道部分的混凝土为逆着箭头方向施工。由于地面是分区施工,不允许在分格缝之外的任意地点留置施工缝,影响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b混凝土楼地面的浇筑顺序:

可按照建筑物的轴网分区纵向或横向使用塔吊或泵送进行浇筑,泵送时坍落度可加大。

B、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宜比槽钢上表面高10-20mm,利于整平机振捣与整平。

5、混凝土的整平振捣:

a、厂房大面积地面整平、振捣采用混凝土整平机进行,此振捣机为自行开发产品,形式构造如下图:

振捣电机在此桁架上部适当位置固定

如地面宽度大于3米时,可采用螺栓进行拼装加长,最长可达到12米,加长时,为提高振捣效果,可加装同规格的振捣电机。

把整平振捣机械放在预埋好的槽钢上,此机械上装上平板振捣器的电机,开动电机,此机械沿着槽钢的铺设方向自行行走,此机械行走速度约为1米/分,振捣时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注意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整平机的底面进行检查校正,把偏差控制在1mm内。

b、在施工民用建筑的楼地面或屋面的混凝土时,采用小型振捣整平机,此机械底部为铝合金拉板,长度为2米,最大长度可达5米,施工时,此机械放在底部支架上,此支架每隔2米布置一个,每次振捣整平前,检查3/4吋圆管的平整度,以此来保证地面的平整度。小型振捣整平机通过3/4圆管的振动振捣混凝土达到密实。相当于平板振捣器,此机械整平振击深度可达15厘米。深度与平整度通过调节支架部分的螺丝来保证,以达到楼地面的平整度。

小型整平机支架图

6、混凝土地面的提浆:

在混凝土初凝前,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N/mm2前,施工时以不见水光,稍微泛白时,工人操作提浆机在网格内按照下图方向进行圆状抹压运转,此机械的工艺为模仿工人的大拉板作业。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小于C15)时,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撒布干砂灰2-3mm厚,此干砂灰的配比为水泥:粗砂=1:1—1:1.5,待撒布的干砂灰吸收水份达到一半以后,干灰吸水变色潮湿时可进行上述提浆作业。

对墙交界的10-20cm范围内,用电动抹子找平提浆,与其他大面积施工地面的接槎处无抹痕。

7、混凝土的抹光作业:

经提浆机提浆后,终凝前立即用单盘抹光机作业,用抹光机在作业区内来回交错抹光,直至地面不出现抹痕为止。

第一遍施工时,抹片与地面的角度成锐角10-15度,相当于工人的赶平作业。

第二遍施工时,抹片与地面的角度成锐角15-20度,相当于工人的压光作业。

此抹光机也可用上述的提浆机更换刀具(抹刀片)的方式,改装成抹光机。

8、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地面抹光后,混凝土拆模后不掉角时(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即可拆除槽钢模板,将模板清理干净待用。

9、养护:施工完的地面在12小时内立即浇水,或喷撒养护剂,养护日期不少于7昼夜,浇水以能保持足够湿润状态。

10、地面切缝:

A、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可采用电动切缝机切缝,在混凝土交接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进行切割,缝宽达到5mm,深度达到设计的地面厚度。

B、民用建筑的楼板可在产生负弯矩的地方放置分格条(玻璃或其他材质),使裂缝集中体现在分格条处。

五、经济效益分析:

1、采用常规施工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的经济情况)

每平方米C10混凝土地面(100厚)21.66元

每平方米1:3水泥砂浆找平层6.69元

每平方米1:2水泥砂浆地面面层9.94元

合计:38.29元

2、采用本技术的经济效益:

每平方米C15混凝土地面(100厚)22.99元。

比常规地面节省15.3元/米

3、提前了施工找平层与地面面层的工期。

六、工程实例:

成型范文篇4

关键词:在线课程;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快速成型

1快速成型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创新主要基于材料类本科专业(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快速成型技术”开展工作。主要介绍常用快速成型(RP)工艺、材料、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相应材料及工艺设备,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课程方向的工程应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及毕业后工作或深造打下基础。目前不少高校的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技术进展内容欠缺等问题。本文从理论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以及课程线上资源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工作。

2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探索

快速成型技术,也称3D打印或增材制造技术课程是目前国内高校中材料类和机械类等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所涵盖内容丰富多样,且更新变化速度快,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环节。针对该特点,本项目在学生扎实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知行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理论和实验环节都进行了教学创新工作。

2.1充实多样的教学内容

本着全面学习快速成型领域的主流先进技术为目的,课程讲授中不但涵盖教材中成熟的技术理论和应用,还通过多种手段补充教材之外的最新行业技术进展情况。教学内容包含精彩的国内外科研进展、科技奖项、行业展会、产品、应用实况、市场资讯等视频资源或图文描述,做到应用案例更新快,形式丰富新颖。例如,在讲授选择性激光烧结/熔化(SLS/SLM)技术章节时,在该技术相应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理论基础上,采用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加入了SLS技术制作武器零件、航空发动机组件等应用实况,介绍了近期我国中车工业研究院突破空客公司专利限制,采用SLM技术制备高强铝合金样件,可满足国内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需求。还节选了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金属3D打印方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教授的讲演内容。课后在本课程的线上网络平台中了近期中国增材制造年会中关于SLM技术工业化进程的报道内容,并提供相关主题,供学生扩展学习和讨论。这些丰富的教材内外资源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融入了思政内容。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部分课时采用反转课堂的形式。通过提前选定任务,学生提前预习,出想法或方案,课堂交流讨论的方式,既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丰富教学形式,调节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地思考,辩证地学习。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设定下辩证地思考判断每种技术的特点、适用性以及发展方向。

2.3灵活合理的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以提升学习效果。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引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涵盖理论和实践内容。针对特定的技术分支,教学内容中既包含基本概念、技术内容的文字描述,也给出工艺流程的示意图和标注,还会播放典型产品演示和生产应用的视频资源并进行互动性评述。这种启发式、参与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2.4全方位考核本项目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管理,即多种形式的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贯穿课程始末。考核方式合理多样,考核总成绩由课程论文和作业评价、阶段测验、实验报告、专题报告等过程性评价成绩加权计算。过程性评价分值分配及期末考核内容与教学大纲各章节的学时基本成比例,评分标准明确。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其个性和爱好,课程论文选题自拟,可针对典型的快速成型技术或样件,从三维建模、数据处理、工艺方法、检测分析等方面任选方向编写论文。从提交情况看,论文选题方向多样,涉及模具工装、装备部件、交通载体、医学应用、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完成质量普遍较好。结合题汇报和答辩环节,可更加全面公正地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该考核形式认可度较高。

2.5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

快速成型课程通常设置有8学时的课内实验。实验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达到知行结合目的的重要支撑平台。课内实验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期末考核中的课程论文撰写水平。通过计算机软件自主建模结合线下实物打印的实验开展方式,强化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两个环节相互的关联性和支持性,引导学生在课程方向上发挥主动性和个性爱好,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形式在课上及课下进行项目开展。实验内容包括逆向工程技术实验和产品的三维打印实验。逆向工程实验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就业创业的加分技能。三维打印实验则可用最小成本的FDM设备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在课上的时间完成一个实物样件的打印。基于2次“大实验课”的课程设计,每次实验除了教师的必要讲解和演示,每个学生分组都可有一定的时间对所涉及实验设备进行实物认知和操作体验。鉴于快速成型相关设备均具有灵活多样和柔性化的技术特点,所以根据每次实验的具体目标,学生需要对工艺流程、设备参数、附件和工辅具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选择,以及必要的维护或调整改造。该类设计和操作环节具有很强的训练提升效果,通过一次或几次的实际操作就可使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明显的进步提升,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就业或深造的信心。2.6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本项目团队积极进行了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在学校网站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开设了相应的在线课程。第一版在线课程视频录制采用电脑录屏的方式进行。利用录屏软件按照正常线下课堂时长提前录制好讲课视频。待线上开课时,利用“钉钉”“QQ”等通用软件平台提供的直播功能进行视频播放,教师本人出镜显示在直播界面右上角区域,直播界面右侧下部区域设置为讨论区,可显示签到情况,话题问答情况及实时的主题讨论信息。此版本线上课程在最近疫情期间已经全面运行两个学期,效果良好。近期为积极践行线上线下结合课程的建设,与专业视频制作公司合作进行了新版本的线上课程录制工作。第一个版本面向受众为特定专业班级的学生,通常每次课程为1-2个行政班。老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前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了解,对该课程在之后培养环节中起到的支撑作用有所把握,因此针对性强。通常在每次备课时都会设计2-4个课堂中的互动环节,通过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形式让同学们在配套的在线课程网络平台上进行作答,及时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每个环节时间都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单次线上课程时长较准确地符合课程表时段要求。第二版在线课程录制主要针对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开设,面向的受众更加通用化。由于各专业学生课前的知识体系不尽相同,所以要特别注意本课程内容的相应理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由于没有学生的参与,无法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如对当前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的感受或兴趣点契合程度等,更无法开展线下课堂中常用的提问、讨论等及时互动环节。此外为达到更好地观看效果,专业视频公司通常鼓励采用纯色背景抠图的方法进行拍摄,授课教师通常无法采用即兴的口语化语言进行诠释,需要提前形成书面形式的脚本,因此话语更加精炼、准确,每次讲授时间也缩短至10~20分钟。这种形式可为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课程学习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线下互动、练习、答疑和拓展等对应的时间。本次还特别录制了实验部分的实物实景操作环节讲解视频,从而为之后的线上应用提供了更充分的素材支撑,尤其是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近年来不确定的疫情形势造成高校学生不能按时到校学习的情况。后续还将持续建设,根据运行情况改进优化,深入发掘线上线下课程优势。

3结语

目前,不少高校的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技术进展内容更新慢等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历,提出充实多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灵活合理的教学方法、全方位考核、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等教学改革与创新内容,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个性爱好,提升教学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践效果,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振国,左武,汪涌,等.新工科背景下《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课程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模具工业,2021,47(11):86-89.

[2]岳桂林,丁寅.基于翻转课堂的快速成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20,(23):63-64.

[3]常青青,马晓丽.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的《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240-241.

成型范文篇5

关键词:钣金焊接成型;常见问题;质量控制

钣金工件本身具有精度高、质量轻的有点,因此经常被用作零部件用于实际加工生产中。近年来,在技术和设备的推动下,钣金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流程相对繁琐,加工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钣金焊接成型常见的质量问题

1.1工序质量

产品质量对于整个焊接作业具有重要影响,产品质量和加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工件的质量。工件的质量需要以完善的机械设备作为前提,并全面控制好焊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第一,刚性裂纹。主要指的是纵向裂纹、测量位置的裂纹以及地板的焊缝。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电流较小,焊丝的直径过大,点焊的密度过小,因此容易造成开裂。第二,夹渣问题。在焊接之后,焊缝通常会残留少量的焊渣。由于焊渣的存在,会降低焊接的密度和强度,严重影响焊接的质量。第三,气孔问题。在焊接的过程中,如果熔池的气泡不能有效跑出,就会形成气泡。造成气泡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由环境因素、焊接物体的表面不够清洁等。

1.2未熔合的成因

钣金焊接时出现未熔合情况,造成焊接质量问题出现:焊接时电流供应不当,影响到焊接热量大小,出现无法溶解焊缝金属的情况。焊接时电流供应不足,出现焊接热量偏低或不稳定的情况,无法熔化母材坡口;电流偏大时则会造成焊接温度过高,熔化速度加快,影响到焊接人员对焊接时机的把控。

1.3出现气孔原因

钣金焊接时出现气孔,原因较为复杂,大致包括以下因素:焊接前需要做好准备,分析焊接参数,如果参数不达标,就有可能造成气孔出现;焊接时要控制电流,如果控制不当,则会诱发气孔问题;钣金焊接时接口处存在杂质、锈斑等,影响到焊接处受热情况,产生气孔。

2钣金焊接成型过程中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2.1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于保护焊接,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的优点。在当前的焊接情况下,对于受损部位的修复通常会用到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焊接的内容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对象进行钣金焊接时,需要合理调整电流的大小。如果调整不科学,容易造成焊机的电流不稳定,对于整个电网电压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薄板零件的焊接,为保证焊接质量,需要尽量对电流进行调小处理;对于焊丝的选择可以使用生产线,并根据维修件的厚度选择相应的生产线品牌。对于焊接过程中使用到的二氧化碳,需要保证纯度在.5%以上,否则会影响焊接产品的质量。气体的流量选择也会影响焊接产品的质量。具体还跟焊接的长度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气体流量的全面控制工作。

2.2避免未熔合的对策

在开展钣金焊接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对焊条(丝)和焊缝之间距离进行有效控制,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调整,找到最合适的焊接角度,从而保证焊接之后,两者间能更好地熔合在一起。在实际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对焊接区域实际熔合效果进行关注,通过对电流大小的调整,保证电流量最大,从而为焊接操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加速焊条(丝)和焊缝间的融合。另外,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焊接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和调整,根据实际操作需要,适当放慢焊接速度,使接触处能更好地熔合,同时通过对焊接工具的合理利用,及时对焊接的角度进行调整等,既避免焊条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角度的偏移,影响焊接效果,同时又帮助焊条接触到足够的热量,加速两者熔合。比如,在进行氩弧焊时,为避免焊接口温度下降过快影响焊接效果,需要对焊丝的长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受热均匀,避免未熔合情况发生。最后,因为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发生焊丝偏移情况,因此相关操作人员一定仔细关注焊接过程,避免出现焊丝偏移,而且一旦发现偏移,要及时调整,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其他焊接部位受影响,从而有效避免未熔合情况的发生。

2.3避免出现气孔的对策

在进行钣金焊接操作前,针对气孔问题的处理,操作人员需要对进行焊接操作的钣金零件进行全面观察,针对焊接口进行全面清理和打磨,去除其表面的杂质及锈斑。在焊接引弧操作中,一定要注意引弧位置的选择,通常是从焊接口距离最远的地方开始。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个焊接过程以及焊接部位受热均匀,同时对整个焊接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焊接时出现蜂窝状气孔,就需要停止焊接,对焊接口进行重新打磨处理。在焊接冷却操作中,要注意对冷却工具的检查。在焊接操作中,一旦冷却工具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出现气孔,所以相关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对所使用的冷却工具的检查。另外,在焊接操作中,一定要确保所使用氩气的纯度,同时针对氩气供应工具进行全面检查,以免因为氩气供应问题引发气孔问题,从而影响到焊接整体质量。

2.4避免出现裂纹的对策

在钣金焊接过程中,一旦出现裂纹,就会对钣金及整个焊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对安全生产产生威胁。因此,针对焊接裂缝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谨慎对待和处理。所以,在钣金焊接过程中,需要对焊接的厚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厚度不够,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断裂问题,影响后续正常使用。同时,在对零件进行拼接处理时,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谨慎操作,以免力度过大导致焊接口出现裂缝或者损坏。另外,针对裂缝的处理,相关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自身操作力度,以免用力过猛出现裂痕,从而在融合过程中导致裂纹问题的发生。此外,在对钣金零件进行焊接处理时,需对整个零件的结构、焊接部位等进行全面观察,仔细了解,包括所需要用到的焊条型号以及相关组成成分等,以免在焊接过程中出现反应膨胀,从而引发裂纹。

3钣金焊接成型过程中焊接质量的保障措施

3.1操作人员资格的控制

在焊接工作开展中,焊接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焊接的最终质量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为保证焊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焊工的资格和水平。就当前而言,焊接技术的水平具体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因此在参与焊接施工时,对于焊接工人而言务必做到明确施工的安全操作和相应的焊接方法。同时还应该根据焊接工作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等级水平的工人进行施工,从而保证焊接的质量。对于焊接工作而言,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同时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此,需要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当前,部分从业人员缺乏资格证书。焊工资格需要通过考试的方式完成资格的评定工作,同时还应该根据考试结果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

3.2加强对焊接过程的控制

对于焊接工作而言,整个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做到精确控制,才能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对于焊接工艺过程的控制具体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工艺参数及焊后热处理等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做好实践与记录工作,不断研究影响最终质量的因素。焊接工艺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具体分为现场检查、技术指导以及施工记录等内容。为保证施工工程的标准性和规范性,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具体的检查内容包括焊接的技术措施、操作指导以及焊接使用的具体材料。通过对现场各项内容的检查与记录,判断工艺的规范程度。在焊接分项之前,需要全面做好试验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技术指导。如果没有公共技术和焊工的联合签名,就不能开展焊接工作。对焊接的现场环境进行检查时,需要重点记录以下方面的内容: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以及风速等因素。如果焊件潮湿,需要处理之后再进行施工。

3.3焊接变形控制-以副车架焊接变形为例

3.3.1副车架焊接流程轿车副车架分为框架式封闭结构和整体式开放结构。框架式封闭结构的副车架总体刚度要优于整体式开放结构,其焊接工艺相对简单,焊接变形也更加容易控制。文章以某轿车后副车架为例,描述其焊接流程。①焊接后副车架框架和相应的加强板。②焊接后副车架框架分总成一和左右前束安装支架总成。③焊接后副车架分总成二。3.3.2焊接变形成因CO2焊缝尺寸长度设计不合理或焊缝数量和位置布置不合理;焊接主体规划不合理一般来说,机器人烧焊比人工烧焊受热更集中,变形量更小,所以机器人烧焊更适合副车架焊接;烧焊顺序不同,其焊接变形量也不同。以汽车后副车架后横梁上下板为例,连续烧焊变形量较大,断续烧焊变形量较小。3.3.3焊接质量控制在满足副车架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缩短焊缝尺寸长度,选择合理的焊缝形式。一般位置的焊缝,尺寸长度可以根据烧焊技术规范设计。关键位置的焊缝,需要根据零件材料种类、施焊方法、零件搭接形式等情况对焊缝进行强度校核,最终确定焊缝尺寸长度和形式。在规划焊缝位置时,应该尽可能将焊缝对称布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因焊缝引起的焊接变形。在众多影响副车架焊接变形的因素中,焊接装配树影响最大。合理的焊接工艺应按照先分焊,再合焊的顺序。最优的施焊顺序可以有效减小焊接变形量。最大限度减小焊接变形量,采用对称焊接的方法,可以使因施焊顺序引起的焊接变形相互抵消。机械矫正法一般在室温条件下,以副车架中部轴线为基准放置在矫正夹具上,对副车架4个安装点施加向上或者向下的外力,使副车架总成压缩变形区域的金属延展减少或者消除焊缝区域的塑性变形,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钣金加工质量与焊接质量有密切联系。就当前而言,钣金焊接成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以实际为基准,分析影响最终质量的因素,做好过程控制。在环境因素、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人员的资格方面入手,重视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不断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烨菊.钣金柜体焊接矫形方法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0(12):17-18.

[2]张皓,于天宝.焊接技术在车身钣金件修复中的质量研究[J].南方农机,0,(07):122-123.

成型范文篇6

近50年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造粒用挤出机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3t/h;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采用连续混炼机+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10t/h;80年代中期以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齿轮泵造粒,产量可以达到40-45t/h,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产量可高达60t/h。在l950年,全世界塑料的年产量为200万t。20世纪90年代。塑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8%,2000年增加至1.8亿t至2010年,全世界塑料产量将达3亿t,此外。合成工业的新近避震使得易于璃确控制树脂的分子结构,加速采用大规模进行低成本的生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高速、美观、环保、乘坐舒适及安全可靠等要求对汽车越来越重要.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性能的提高带动了零部件及相关材料工业的发展。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自身增加汽车的有效载荷,提高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关键。

据悉,目前汽车上100kg的塑料件可取代原先需要100-300kg的传统汽车材料(如钢铁等)。因此,汽车中越来越多的金属件由塑料件代替。此外,汽车中约90%的零部件均需依靠模具成型,例如制造一款普通轿车就需要制造1200多套模具,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产业超过50%的产品是汽车用模具。目前,高分子材料加工的主要目标是高生产率、高性能、低成本和快捷交货。制品方面向小尺寸、薄壁、轻质方向发展;成型加工方面,从大规模向较短研发周期的多品种转变,并向低能耗、全回收、零排放等方向发展。

二、现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创新研究

(一)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

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是以现双螺杆挤出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外的Berstart公司已开发出作为连续反应和混炼的十螺杆挤出机,可以解决其它挤出机(包括双螺杆和四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反应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强烈要求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要有大的发展。指交换法聚碳酸酯(PC)连续化生产和尼龙生产中的比较关键的技术是缩聚反应器的反应挤出设备,我国每年还有数以千万吨计的改性聚合物及其合金材料的生产。关键技术也是反应挤出技术及设备。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反应加工设备从原理上看都是传统混合、混炼设备的改造产品,都存在传热、传质过程、混炼过程、化学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反应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可控等问题.另外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噪音大、密封困难等也都是传统反应加工设备的缺陷。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与传统技术无论是在反应加工原理还是设备的结构上都完全不同,该技术是将电磁场引起的机械振动场引入聚合物反应挤出全过程,达到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生成物的凝聚态结构和反应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目的。该技术首先从理论上突破了控制聚合物单体或预聚物混合混炼过程及停留时间分布不可控制的难点,解决了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及平衡问题,同时从技术上解决了设备结构集成化问题。新设备具有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噪音低、制品性能可控、适应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这些优点是传统技术与设备无法比拟或是根本没有的。该项新技术使我国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直接切人世界技术前沿,并在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二)以动态反应加工设备为基础的新材料制备新技术

1.信息存储光盘盘基直接合成反应成型技术。此技术克服传统方式的中间环节多、周期长、能耗大、储运过程易受污染、成型前处理复杂等问题,将光盘级PC树脂生产、中间储运和光盘盘基成型三个过程整合为一体,结合动态连续反应成型技术,研究酯交换连续化生产技术,研制开发精密光盘注射成型装备,达到节能降耗、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2.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物理场强化制备新技术。此技术在强振动剪切力场作用下对无机粒子表面特性及其功能设计(粒子设计),在设计好的连续加工环境和不加或少加其它化学改性剂的情况下,利用聚合物使无机粒子进行原位表面改性、原位包覆、强制分散,实现连续化制备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

3.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全硫化制备技术。此技术将振动力场引入混炼挤出全过程,控制硫化反直进程,实现混炼过程中橡胶相动态全硫化.解决共混加工过程共混物相态反转问题。研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术与设备,提高我国TPV技术水平。

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个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出色完成了部级火炬计划预备项目和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计划(攻关)等项目同时,非常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完成产业化工程配套项目20多项,创办了广州华新科机械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新科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使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与装备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已形成了7个规格系列,近两年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近800台(套)。销售额超过1.5亿元,还有部分新设备销往荷兰、泰国、孟加拉等国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PE电磁动态发泡片材生产线2000年和2001年仅在广东即为国家节约外汇近1600万美元,每条生产线一年可为制品厂节约21万k的电费。塑料电磁动态注塑机已开发完善5个规格系列,投入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塑料电磁动态混炼挤出机的中试及产业化工作已完成,目前开发完善的4个规格正在生产试用。并逐步推向市场目前新设备的市场需求情况很好,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对广州华新科机械有限公司进行重组。将技术与资本结合,引入新的管理、市场等机制,争取在两三年内实现新设备年销售额超亿。我国已加入WTO,各个行业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技术与装备的道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由跟踪向跨越的转变;把握技术前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界的结合,加快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快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ChrisRauwendaal,PolymerExtrusion,CarlHanserVerlag,Munich/FkG,l999.

[2]瞿金平,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27435.

[3]瞿金平,聚合物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方法及设备[J].中国专利9O101034.

0,I990;美国专利5217302,1993.

成型范文篇7

材料成型专业英语与普通的日常用语不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词汇的丰富性和专业性都超过了普通的日常用语。普通英语文章大多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只要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就能看懂,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比较随意。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以丰厚的材料成型专业知识为基础,汇集了大量材料成型专业名词,在构词和修饰上都带有材料成型专业的特点。材料成型专业文献的翻译难度大,专业文献的翻译在语言上要求比较严格,语法上偏正式,语言表达要准确到位,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不能准确地翻译专业性的文献材料,大量的材料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材料成形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技术研究人员想要与国外专业人士沟通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全面培养材料成型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技术人员可以阅读大量的英文专业性书籍,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还能够与国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通过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培养了大批材料成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与研究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用英语发表了大量专业文章,加强了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了我国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

二、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都是由各校的外语老师负责或者由从事专业教学的年青老师承担,材料成型专业英语的教学也是如此。外语老师或者年轻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欠缺专业性;同时,相关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受授课习惯或者专业经验不足的影响,过于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对材料成型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意识不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热情,致使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实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2.教材内容落后。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成型专业知识不断更新,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根据实际的发展更新教材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新技术,拓展学生的眼界。但是大多数高校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都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形式老旧,与当下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发展现状脱节,在实际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发挥专业英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3.教学方法不规范。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老师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都注重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以及英语句法的逻辑性,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专业性词汇,通过命题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搜索专业相关知识,继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适合自觉性强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是走形式,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三、材料成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案与对策

1.提升师资力量。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由外语学院老师或者专业经验不足的年青老师担任,专业英语老师对材料成型专业了解不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受专业英语教材束缚,讲课方式过于枯燥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招揽有过硬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或者对本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老师的英语能力,给专业老师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实践讲习,让老师掌握英语教学的技巧。由专业经验丰富的的老师来讲解材料成型专业英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积累,继而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2.重视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大多数高校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都由各专业负责,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监督和管理不够严格,难免给学生留下专业英语不重要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制度,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管理,提高专业英语考核的难度,迫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上。

3.更新教材内容。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是保证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都是采用词汇与文章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材长时间不加入新知识,教材重点内容过于老旧,不能与时俱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以教材内容为主,不拓展新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致使学生不能及时地接触到新技术。针对这个问题,应该让专业的老师参与到教材的选取活动中,根据当下材料研究的发展现状选择最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材料专业知识为重点。

4.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掌握整个课堂的节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一直都在跟老师的思维方式走,在知识的理解上都是采用背诵的方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能熟练应用专业英语知识。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组织小组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引用大量经典的专业性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汇报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成型范文篇8

关键词:混凝土;成型;养护

混凝土浇筑人模后,内部还存在着很多空隙。为了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所要求的外形和足够的强度与耐久性,必须使新人模的混凝土填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成型过程),并使混凝土内部空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下(密实过程),具有足够的密实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与养护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前,应做原材料的送检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混凝土试配,同时做7d和28d的抗压试件,并先做样板,经过验收混凝土外观满足要求,再全面实施施工。不同种类的水泥及其用量对混凝土构件表面颜色影响也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水泥随着水泥水化反应和强度的增长以及各种环境的变化影响,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在混凝土构件内形成许多毛细孔,而在形成毛细孔的同时,在毛细孔内析出Ca(OH)2等晶体,这样透过光的折射,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或灰白颜色,析出的晶体越多则颜色越白。不同的坍落度和水灰比的混凝土成型后,其表面气泡数量和大小不同,颜色也有差别。坍落度或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料,成型后表面气泡少而大,色泽较深;坍落度或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料,成型后表面气泡小而密集,色泽较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同一构件、相接或相邻构件,混凝土坍落度相差不宜超过3cm。每一构件混凝土浇灌时,在后盘和浇灌点实测坍落度,并不少于两次。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cm。不同的施工用水或不同的地方材料拌和的混凝土,浇灌后外观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为确保施工质量,应认真取样送检,严格控制中砂与碎石的含泥量,选择良好级配的碎石,地下水或非饮用水先检测合格才可使用。严禁在现场加水。

2混凝土的捣实

就是使浇入模内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过程,保证混凝土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能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捣实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捣实两种。人工捣实是利用捣棍、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等来使混凝土成型密实的一种方法。它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差,只能用于缺少机械和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人工捣实时,必须特别注意做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一般宜控制在15cm左右。捣实时要注意插匀、插全。机械捣实的方法有多种,在建筑工地主要采用振动法和真空脱水法。

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应包括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实践证明,养护措施可得益于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但是养护不好则会损害混凝土拌合物;同时,养护充分不能补救不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正常发展。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可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手段。主动控制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厂,例如,采用蒸汽、红外线等方法以增加热量来进行控制;被动控制通常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它仅能用选择浇筑温度和模板温度等手段有限地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的热量。

3.1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越少,反之,养护越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越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次~5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裂缝众多。

3.2高温干燥季节的养护

高温干燥季节混凝土水分容易损失,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极易引起早凝、产生塑性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和耐久性能下降等。所以施工时一定要采取降温措施,如选择夜间浇筑避免阳光直射、及时调整混凝土配比等。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要给混凝土模板降温,因为如果模板温度太高,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将很快失去水分,造成混凝土麻面起砂等病害。混凝土在此季节的养护,需要大量的用水,尤其是对于重要的养护部位,要用土工布严密包裹起来,定时洒水,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环境,切忌在养护初期造成混凝土表面时干时湿,因为处于时干时湿的混凝土强度很容易降低,而且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7d内,要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总之,这个季节混凝土养护的重点是保湿。

3.3冬季混凝土的养护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最好避开,如必须要施工的应加强保温。常用的有: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在其上部加盖草帘子的方法进行养护。或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混凝土养护剂同塑料薄膜覆盖一样质量稳定保水效果好,与塑料薄膜相比,比较经济,只要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或涂刷,混凝土养护剂可防止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磨性,当然,洒或涂刷混凝土养护剂后仍需要盖草帘子。

成型范文篇9

小麦面粉一般含有9~14%的蛋白质,所以它是人们日常食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1748年意大利科学家比凯里(Becarri)从小麦中分离出面筋。我国生产面筋的历史亦很早,如烤麸,水面筋等,很早就是我国人民的蛋白质食品之一。虽然面筋蛋白缺乏赖氨酸,但是将其与其它食用蛋白混合,便可保证营养充分,面筋中脂肪、糖类含量低,这符合目前人们膳食结构对低糖、低脂的要求。同时其中钙、磷、铁含量很高,面筋中钙的含量远远大于鸡蛋、牛肉等食品,因此面筋蛋白在保健食品、婴儿食品中得到了广泛利用。面筋蛋白经酸或酶水解后,可用于饮料中;面筋蛋白用于油炸食品可降低含油率;面筋蛋白还可作为口香糖制作的基料。小麦面粉中加适量的水,再用手或机械进行揉合,即得到粘聚在一起并具有粘弹性面块。静置之后,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麸皮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只剩下一块具有粘性(cohesive),延伸性(extensible)和橡胶状(rubbery)的物质,这就是所谓的湿面筋(wetgluten);湿面筋烘去部分水分为干面筋(drygluten),我们平常所说的面筋,也就是市场上卖的面筋是工作人员将上述的面筋原料做成一定大小,用一只手握住面筋原料,另一只手拿着筷子,将面筋绕在筷子上,最后将末端插进两根筷子中间形成自锁,最后放入水中煮,将筷子取出后就是面筋成品了,但因为绕制时离不开盐水,严重时将导致操作者脱水。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总体方案设计2.卷制机构设计3.切料机构设计4.坯料轧制及上料机构设计5.面筋生产线的设计。

面筋成形机可以完全让手脱离盐水,而让机器来完成在水里的动作。所以非常有市场价值。

1结构设计

基于我的设计主要任务为设计面筋成型机的辅助部分,先研究该机的辅助部分。

1.1进料装置的设计

根据预先的概念设计,先设计进料装置根据生活的常识,选用常见的漏斗式进料装置。

工作原理:将大团的面筋原料放入此漏斗装置中,由于自身的重力和自身柔软性的特点,一部分面筋将从出料口伸出,为下一步滚压面筋提供基本条件。

目录

0前言………………………………………………………………………………………………1

1结构设计…………………………………………………………………………Y

1.1进料装置的设计……………………………………………………………………Y

1.2滚压装置的设计……………………………………………………………………Y

1.3输送装置的设计……………………………………………………………………Y

1.4切割装置的设计……………………………………………………………………Y

2传动设计………………………………………………………………………………Y

2.1××××××(正文第2章第1条)…………………………………………Y

2.X××××××(正文第2章第X条)…………………………………………Y

3尺寸设计…………………………………………………………………………Y

3.1进料装置的设计……………………………………………………………………Y

3.2滚压装置的设计……………………………………………………………………Y

3.3输送装置的设计……………………………………………………………………Y

3.4切割装置的设计……………………………………………………………………Y

7结论…………………………………………………………………………………Y

8致谢…………………………………………………………………………………Y

成型范文篇10

本门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以某种通用或特种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及其制品的生产任务为依托构建,设计出相关聚合物材料及其产品项目内容,包括原料品种、型号选择、工艺流程及设备确定、产品质量检测,以及车间布局和规模等等。通过课程设计,全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计算、实际分析和CAD绘图能力,有效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灵活应用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课程设计的选题应符合当前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必须满足教学方面的需要,使学生通过设计得到比较全面地锻炼。题目可以是来自生产现场的实际课题,也可以从教学和科研项目中选定。但题目的选择不能和往年雷同,否则会出现学生直接找来以前的电子档,从而设计完成的千篇一律。另外题目难度应该从易到难分布广泛,教师提供备充足的选题,先由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再由老师根据学生选报情况,统筹分配,做到每组成员具有较均衡的知识能力。除了教师指定的题目,对于已经签订工作单位或者有明确工作意向的同学,应鼓励他们结合今后工作的方向,自己拟定设计题目。例如签约洛阳725所的同学就可以做风电叶片制备方面的设计;想去富士康应聘的同学,可以进行塑料外壳注塑成型方面的设计;有意从事管材、异型材、薄膜挤出方面工作的,可以做挤出工艺设计;对橡胶加工感兴趣的,可以自订压延成型方面的设计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设计的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或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每组同学设计题目的大方向类似,但是每个学生的设计内容上又有所区别,保证做到同组不同题。例如配方设计、工艺参数、设备选择等都可以有差别,既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又利于组内讨论和交流,通过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水平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做好充足准备,提早布置任务

为更好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设计的时间从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高设计质量。虽然教学进程上将课程设计安排在授课结束,但是可以在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就让学生初次选择题目,开始筹备课设。发题时指导教师应将设计内容、步骤、注意事项、参考书籍、网站资源一一交待清楚,使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设计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针对性更强,在学习中就会积极积累收集信息,进行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各个工艺的动画演示资料可以加深他们对工艺过程的感性认识,为下步确定设计方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加强设计期间辅导和监督

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独立设计很重要,但是教师的监督辅导不能忽视。必须将学生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结合。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可以多介绍本课程设计与本专业的关系,相关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课设的兴趣和热情。课程设计一般不安排固定教室,但是可以向院里申请专用绘图室。这样既方便学生绘图,也方便老师集中指导。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作业,要分段督促跟踪,全面掌握控制进度。“万事开头难”,在设计初期必须多花精力和学生讲解交代清楚设计的任务,题目的生产背景、特点、解决的途径,如何入手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讨论设计的方法思路,最终确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方案。中期重点检查工艺计算是否正确、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参数选择是否合适,设计进度是否按部就班。末期收尾时,检查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课设要求,完成太差、不合要求的提醒其抓紧修改,以免影响最后答辩。设计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集体答疑和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切磋,活跃学习气氛。根据学生程度不同,采用分类指导。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重点“支持”,保证学生得到基本的应用锻炼;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采用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尝试有创意的设计。除了面对面的辅导还可以结合手机、QQ、电子邮件等交流方式,及时为学生释惑解疑。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者,方案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态度很关键。在整个课程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该不辞辛苦、尽职尽责,辅导、监督、督促每位同学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同时应该认真做好相应记录,为最后的成绩评定提供依据。

4科学的评定设计成绩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但是成绩的评定不能只看说明书和图纸,需要结合平时表现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才能更准确、更合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时表现占10%,包括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设计的态度,设计完成进度等,应避免由于老师的主观性给学生成绩造成的影响。设计说明书质量占30%,包括内容完整性、格式规范性、提交的时间等。图纸完成质量占40%,包括图纸内容数量、图标规范、尺寸标注、图面整洁等。对于选用新工艺、新设备,车间布局新颖的,成绩评定时应加以区分。答辩成绩占20%,考查学生对于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内容是否清楚,设计思路是否清晰,相应问题是否能正确回答。答辩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期间,老师可以根据设计内容随时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作为过程考核。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情况,学生可以通过问题弄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及必须掌握的知识。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且增大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考核的标准相对固定但是不应局限。对于设计期间表现突出,方案选择有新意的,内容有创新的,设计有特点的,可以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给予加分。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