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1:43:18

差错范文篇1

1.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此类错误。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即少计提累计折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本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末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或事项。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己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为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而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9)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不当方法,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l0)其他原因导致的差错。例如,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

2.会计差错的归纳与更正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l)。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定资产,金额为600万元,2000年应提折旧100万元,2001年应提折旧75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经分析,上述事项属重大会计差错,其中2001年末计提折旧75万元为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两年的差错要求作出调整,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6,000,000

贷:在建工程6,0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0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差错范文篇2

关键词:会计差错;会计造假;康美药业

一、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的关系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18,以下简称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多计货币资金299.44亿元货币资金、营业收入88.98亿元和净利润19.51亿元等,引起证券市场“炸雷”。而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在面对公众质疑回应说“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更是引起市场哗然。不同视角,分类和称谓不同。从会计核算角度看,有会计差错、会计造假、财务舞弊等概念区分。从审计监督立场看,会计差错就是错报,会计造假即是编制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财务舞弊就是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其中,舞弊包括编制虚假报告和侵占资产两大类。而从证券监管视角看,重大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行为均构成虚假陈述,具体如表1所示。另外,财务舞弊行为,一般指通过贪污、盗窃、挪用、拿回扣等非法途径侵占资产的行为,直接损害企业利益满足个人私欲,更多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不属于本文研究范围,故下文主要区分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内涵不同,会计差错是由于计算或账户分类错误,采用了不允许的会计政策,自己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所造成的,是表象。会计造假是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报表的一种行为,是会计差错的本质之一。(2)动因不同,会计差错,是无意或有意行为,而会计造假肯定是故意行为。(3)特性不同,无意的会计差错,尤其是不重要的会计差错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低,但会计造假行为由于其具有隐蔽性、违法性,其社会危害性较高。(4)处理不同,针对不重要的会计差错,只需调整当期数据,重要的会计差错需要调整前期比较数据;而会计造假行为,不仅仅需要调整会计差错,更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5)发生单位不同,会计错误,较容易发生于会计核算水平较低的单位;财务舞弊导致的差错,较易发生于内部控制较弱化的单位;而会计造假,相关财务报告数据,做加法的(虚增收入、利润、资产等),一般容易发生于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做减法的(减少收入、利润和资产等),主要是中小企业,主要目的在于偷漏税款。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有一定的联系。会计差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会计造假、财务舞弊以及计算错误(如图1(a)所示),所以针对会计造假需要更正前期会计差错,调整前期比较数据,即会计造假是出现调整前期会计差错的原因之一。反过来,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主要是是针对已发生差错的一种纠正,其中也包括针对会计造假行为的一种修正和调整。因此,会计差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是根本问题所在,即会计差错可能是一般会计错误所致,也可能是会计造假或财务舞弊导致,二者的关系如图1(b)所示。显而易见,康美药业300亿元的调账,不仅仅是“会计差错”———以康美药业为例(结果、表象),更是赤裸裸的“会计造假”(原因、本质)。

二、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

(一)康美药业基本概况。康美药业是由家族控股的民营医药制造业,主营中西药及器械等。其中实际控制人马兴田为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控股股东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普宁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其家族成员马兴田、许冬瑾、许燕君等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比例达40.04%,具体股权结构如图2所示。(二)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由来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直接源于其2019年4月29日的公告。其在披露2018年年报时,同时了一份更正公告———《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涉及包括调减近300亿元的货币资金等多项关于2017年度的“会计差错”。无疑给A股市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直到2019年5月30日已数度跌停,由“出事”前的10.88元报收4.41元,市值蒸发285多亿元,殃及22万户中小投资者,股票名称已更改为“ST康美”。大量股民已开始向康美药业索赔,律师已接单。康美药业“会计差错”事件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调查通知书》(编号:粤证调查通字180199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调查。追踪溯源,2018年10月份即有自媒体质疑康美药业存在财务造假嫌疑,如货币资金和贷款双高、大股东质押股票过高、中药材毛利率过高等,由此引发负面传闻不断。(三)康美药业“会计差错”。的主要项目及规模公告更正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显示,其货币资金调减了299.44亿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在建工程,分别调增了6.41亿元、57.14亿元、195.46亿元、6.32亿元,具体如表2所示。公告更正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更正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调减了88.98亿元和76.62亿元,销售费用调整了4.97亿元,净利润调减19.5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调增了66.83亿元,具体如表3所示。从以上“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看,部分数据调整的规模和力度可谓史无前例,难怪质疑康美药业“会计造假”之声甚嚣尘上,引起市场哗然。(四)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是典型的“会计造假”康美药业的重大“会计差错”,本质上是会计造假行为,与早期的银广厦的股价神话、蓝田股份的现货交易传奇、德隆的帝国大厦和乐视的华丽包装等一起,必将载入我国资本市场史册。从本次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揭示了几个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虚增巨额货币资金、虚增收入和净利润、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等。核心问题在于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和虚增利润,而其他虚假财务数据主要是围绕这两个问题捏造的:为了掩盖大股东违规占款,需要虚构货币资金,进而调整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了虚增净利润,必须虚增营业收入及调整相关成本费用,进而完全捏造利润表。可以看出,其三大主表完全是虚假的,针对报表使用者而言毫无利用价值。综上所述,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事件,无论从“会计差错”的更正力度和范围,事件的直接危害性,还是社会负面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即从规模和性质上看,都是典型的会计造假行为,同时披露的审计报告也掩盖了财务舞弊,康美药业和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中珠江)都将构成了虚假陈述行为。上交所在给康美药业的问询函中强调,“康美药业应当严格区分会计准则理解错误和管理层有意财务舞弊行为性质的不同”。康美药业的表面上的“会计差错”绝不能成为其实质上的“会计造假”的替罪羔羊。

三、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动因及分析

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和“会计造假”,也暴露出外部审计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监管不力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一)外部审计流于形式。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显示,康美药业自2001年上市以来,其报表和内部控制均委托正中珠江审计,长达18年之久。其中,注册会计师杨文蔚断续或连续担任了12年项目合伙人,每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也基本为杨文蔚、何国铨、吉争雄和张静璃等人员中的两人。康美药业近期公告显示,2019年度仍续聘正中珠江。年报审计收费随着康美药业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增长也是水涨船高,由最初的25万元上升到2018年500万元,如果加上最近几年开始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2018年度的审计收费达到了640万元,具体如表4所示。(1)长期接受委托,却并没有出具过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01—2017年度长达18个年度,正中珠江针对康美药业的年报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尽管针对康美药业的2018年度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分别出具了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但据公告日期显示,签署审计报告日均为2019年4月28日,是在证监会下发调查通知书(2018年12月28日)之后,且报告内容也强调了调查通知书的事项,很难说明因审计本身导致非标意见,也说明长期接受委托和担任项目合伙人带来弊端。(2)没有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存在串通舞弊的可能。正中珠江接受康美药业委托长达18年,而后者却虚增货币资金299.44亿元、营业收入88.98亿元和净利润19.51亿元,调减了存货195.46亿元,以致爆发出“地雷”式的会计造假行为。一方面说明针对康美药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实施有效的函证、严格的实质性程序和存货监盘,严重违背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与康美药业的“密切关系”非同一般,存在串通舞弊的可能。正常情况下,300亿元的货币资金实施函证,能够得到验证结果。康美药业“会计差错”案件,是正中珠江审计失败的典型表现,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投资者有根据可以直接指控该事务所和相关注册会计师。2019年5月9日,正中珠江在康美药业的审计业务中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2019年5月13日,中顺洁柔(002511)股东大会否决了继续续聘正中珠江的议案。这一审计失败案件,不仅涉及处罚,也势必继续影响到正中珠江正在服务的客户。(3)外审机构难以独立。外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直接支付方式,以及审计收费依据都损害了外审机构的独立性。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外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表明上是接受全体股东的委托,而实际上接受的是管理层和高管的委托,其审计收费来源于管理层,而不是股东或控股股东。审计收费也由上市公司管理层直接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即直接支付方式,外审结束后由管理层签发、支付。与此同时,审计收费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总额或收入挂钩,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CPA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或对其造假视而不见的可能性。这种委托关系、直接支付方式和收费标准,必将损害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具体如图3所示。外审机构需要从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做出权衡,也必将置审计师于两难境地。(二)违法违规成本过低。我国原《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①,“发行人、上市公司或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1]。简而言之,针对上市公司和高管的行政责任,原《证券法》顶格处罚分别为60万元和30万元。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及其高管而言,无关痛痒,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由于康美药业会计造假行为发生在2018年度之前,曝光于2019年4月,对其处罚也只能适用原《证券法》。上市公司高管违法违规,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例很少,尽管《刑法》中有欺诈发行股票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规定。即便个别高管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处罚过轻,不久依然能“重出江湖”。如早期的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就是明证,2001年蓝田股份的总经理瞿兆玉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虚假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8年,瞿兆玉再次被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两次获刑后,瞿兆玉又因于2017年再次因寻衅滋事罪被法院提起公诉。而在此期间,其一直为中国蓝田总公司(非上市)法人,甚至传出其计划重入股市,收购兴龙实业股权事项的传闻。而民事责任又因难以追偿而无实际意义。很难说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与证券管理部门处罚力度过低不无联系。如在2014年度,同行业康芝药业(300086)因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最终处罚结果仅是对该公司警告和35万元罚款;对董事长、总裁洪江游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之日,股价不跌反上涨8.50%[2]。从成本效益原则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所获得的巨额收益,远远超过其违法违规成本,因此处罚过轻,违法违规行为仍会屡禁不止,层出不穷。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针对康美药业会计造假行为,按照当时的《证券法》进行了顶格处罚,对马兴田、许冬瑾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90万元的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60万元(即分别对单位和个人的行政处罚),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和高管而言,根本起不到威慑效果。诚然,这一严重会计造假事件也客观地推进了2019年12月《证券法》的修订工作。(三)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造假案件频发,数据造假规模越来越大、性质越来越恶劣,本质上与监管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除了前述的外部审计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之外,也有以下原因:(1)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董监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造假并不是某一部门的问题,董监高没有起到应有监管作用,即公司治理不完善是原因之一。(2)缺乏明确界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可操作性低。以至于如康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直接将300亿元的会计造假辩解为“会计差错”。(3)退市制度难以有效实施。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因违法违规强制退市的案例较少,即使被警示也容易找到借壳方,改头换面重新进入证券市场。退市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地方政府借口就业和社会稳定、长期的大熊市让证券监管部门难下决心。(4)缺乏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分散的小散户难以有效追偿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四)家族企业先天性公司治理失衡长期以来,马兴田既是康美药业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也是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也是多家关联企业的法人,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高度集权式管理;其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创始人马兴田为核心的家族成员之上;家族企业本身带有一定封闭性。其创始人也极易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导致内部控制失灵,正中珠江在媒体曝光后对其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即是明证。

四、减少上市公司借口前期会计差错进行会计造假的对策

(一)切实提升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提升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的途径之一,是审计轮换制,包括轮换项目合伙人和注册会计师、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两种方式。赵韵和李世涌[3]针对审计轮换制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应实施换师和换所并举的审计轮换制度,换师不换所难以显著提升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从正中珠江审计康美药业案例看,在长达18年的审计中,共计有12年均为同一项目合伙人,尽管也执行了换师制度,形式上的换师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强制换师又换所,在实务中操作难度极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支持、引导会计师实务所对调,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即对调式换师换所。提升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离不开审计收费问题。引入第三方支付[4],规范审计收费标准,也是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必要途径之一。比如借助税务部门或证券监管部门作为独立支付的第三方,按照审计时间等标准,预收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再根据实际审计进度拨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摆脱对被审计单位直接的经济依附关系,具体图4所示。(二)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打击力度。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主要是针对违法主体和个人行政责任的处罚较多,真正承担刑事责任的较少,而民事责任认定困难重重,导致违法违规成本过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或“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最高刑期都是3年有期;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最高处罚是5年有期。高敬忠等[5]研究指出,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相比,我国针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处罚,监禁年限和罚金均明显偏轻,仅在《萨班斯法案》中,美国证券欺诈行为最高处罚是25年有期并处2500万美元罚金。因此,尽快修改、完善《刑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的《证券法》,加大惩戒力度,增强监管震慑力。(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需要强化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监管,专门制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强化退市制度,建立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等。(1)强化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监管。会计造假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造假,更多责任在于董监高。董监高拥有造假的动机和压力,如管理层的薪酬与销售业绩及经营成果挂钩、拥有公司股票即将解冻、利用内幕信息获取额外收益等动机,满足不同报表使用主体的不合理期望、面临退市或恢复上市、不良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等压力,利用信息披露机会实施会计造假,最后借口会计差错推脱责任。不仅要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不良诚信记录,纳入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还要建立健全公司董监高诚信系统和社会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个人破产制度,加大监管力度。(2)制定会计造假的衡量标准。可以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报表项目错报的规模和性质,制定一套衡量标准。如以各报表项目数据的绝对值加权或取最大值,得出从造假合计数,再根据该数据规模和性质,分成Ⅳ、Ⅲ、Ⅱ、Ⅰ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和特别严重会计造假行为,性质恶劣的,递进一级或多级,具体如表5所示。或者根据未达到重要性水平、超过重要性水平(ML,MaterialityLevel)不同幅度,来衡量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等级,以便为界定所应承担的行政、刑事和民事责任作参考。构成特别重大的会计造假或财务舞弊的,与强制退市条件挂钩。(3)针对重大会计造假行为,监管部门可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这样从而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进一步完善强制退市制度和提高退市率。(4)建立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制度。上市公司因会计造假导致股价崩盘、甚至退市,受害者主要是中小投资者。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尽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与处置证券公司风险,但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其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该基金可以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上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四)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有待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家族企业高度集权式管理就会暴露出其弊端,两权分离、引入职业经理人、规范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等授权式管理是必然选择。一旦创始人及其高管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必然发生。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及会计舞弊有着本质区别,会计造假是导致会计差错的原因之一,也是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内容之一,会计差错仅仅是表现形式。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是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和虚假陈述行为,正中珠江对其鉴证业务是典型的审计失败,都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康美药业的“会计差错”事件,也揭示了我国证券市场外部审计机构流于形式、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监管不到位、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事实,并相应提出优化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2019.经济法.第1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11-294.

[2]金玮华.康芝药业案例分析———是舞弊还是会计差错[J].时代金融,2017(2):292-294.

[3]赵韵,李世涌.审计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9(6):53-58.

[4]陈颖.我国审计收费及改进———基于中美差异的比较研究[J].财会学习,2018(9):127-129.

差错范文篇3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此类错误。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即少计提累计折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本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末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或事项。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己实现的收入。例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如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为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而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9)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不当方法,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l0)其他原因导致的差错。例如,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

2.会计差错的归纳与更正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差错的更正即账务处理可以从3个标准来考虑。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日后期间(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和当期(当年年度内日后期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年的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即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标准一决定了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发现了会计差错立即进行更正处理。标准二、三则决定了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相关科目。

依据上述3个标准,可以形成7种具体的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有同有异。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立即调整当期相关项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1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00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项目: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更正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所以处理方法同(l)。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涉及损益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因为是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涉及损益的与本期利润无关,不涉及损益的也只影响本期期初数,这样处理可及时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同时也不妨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A公司2001年9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管理用固定资产,金额为600万元,2000年应提折旧100万元,2001年应提折旧75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经分析,上述事项属重大会计差错,其中2001年末计提折旧75万元为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两年的差错要求作出调整,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6,000,000

贷:在建工程6,0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0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0

借: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67,000

盈余公积一法定公益金33,500

贷:利润分配一本分配利润100,500

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无论重大还是非重大),应当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此更正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是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无论是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差错范文篇4

1.1医疗技术因素

有研究[1]表明:对医患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医疗技术。医疗技术方面包括病情判定错误、漏诊、操作不规范、手术瑕疵、病情处置不当等,由于基层医院的条件所限,医疗设备和医师的诊疗水平往往和大医院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基层妇产科医师在诊治时仅仅注重患者的表面症状和局部的检查结果,而忽视了疾病整体的发展过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过于依赖仪器检查结果或化验结果,或是对临床经验过于依赖,这些都是导致医疗差错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基层妇产科中,违反技术操作常规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由于对医疗过程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部分医师在进行医疗操作时不认真执行,医疗操作中多数为有创性操作,没有过硬的技术,技术操作不熟练是导致医疗差错的又一原因。

1.2医疗设备因素

由于财力不足,困难较多,基层医院发展较慢,很多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物质保障不及时、医疗条件不具备等与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新生儿常见的脐带绕颈及胎盘因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地发现,而采用黑白的设备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医疗差错的发生[2]。

1.3医务人员因素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师理论学习少,基础知识较差,临床工作经验有限,导致产前评估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患者的相关因素考虑不周全,导致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应对,难以实施正确处理措施。其次,医师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塞责也是导致医疗差错的常见原因[3],部分医师工作中疏忽大意,未严格执行查对工作或进行违规操作,从而导致差错的发生。

2医疗差错的预防措施

2.1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前提,要教育医务人员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增强责任心、忠于职守,培养良好的医风,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行医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健康高度负责,在工作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4];要提高风险意识,对病情特殊的病人要加强观察,特别是手术患者,术后严格观察血压、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苗头,杜绝医疗事故[5]。

2.2加强业务学习

基层医院要充分认识妇产科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应抓好妇产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在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妇产科医师进行有计划地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医院管理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到制度明,职责清,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是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对策[6],基层医院应把医疗质量管理放在医院管理的首要位置,要加强医疗质量指标,定期考核落实情况,设立奖惩制度,与医师的经济收入挂钩,使医师充分理解执行规章制度、职责和操作常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执行的自觉性,落实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医疗工作有条不紊地惯性运行。

2.4尽量改善医疗条件

如前所述,有些医疗差错事故是受基层医院条件、治疗的限制造成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并采取实际措施,改善基层医院的就医环境和条件,使其更加适合妇产科特点,体现人性化要求,努力打造妇产科医疗安全的物质基础[6]。毫无疑问,这对基层医疗单位把不安全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限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总结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应永远放在首位,对于妇产科医疗差错的各种原因应当认真分析,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积极预防。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进步,妇产科医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克服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更好的服务患者,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

作者:程小密 单位: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孙盼盼,夏云.医务人员视角下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12(12).

[2]周亚东.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资源[J].医院管理论坛,2010,27(4):45-48.

[3]金剑南.基层医院医疗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6(13).

[4]魏珊.基层妇产科医师避免医疗差错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22).

差错范文篇5

不论是在高校内的培养阶段,还是在企业、机构内的深化培训阶段,考核译员或译者翻译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评析译文质量。差错率指的是“一份文件的翻译或校对差错数占该文件总字数的比率”(王林燕、何晓智,2014:84),是现行于翻译行业的主要译文评价标准。我国《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提出:“根据翻译服务的特点,译文综合差错率不超过1.5‰。”运用这一统计方式,能够获得翻译失误方面的直观数据,既可以对单个译员的能力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也可以用于优化翻译团队的管理。尽管这种量化考核结果的方法有着统计学的意义,但差错率作为单项数据只能提供宏观的译文衡量尺度,不但无法在微观层面对译文和译员进行分析,而且评价模式也过于单一。为探寻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差错率统计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主流统计和绘图工具(RStudio和EXCEL2007),对自建实验数据进行操作,构建出总体、个体和对比的评价模式。

2差错率的统计与分析模式设计

单一方式观察差错率很难实现全面评估译员或翻译团队,导致产生片面的评价结果,进而影响教师或管理阶层的判断,故设定不同的差错率统计和分析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差错率计算规范”和“诺贝笔(NoblePen)差错率计算方法”,设定一种翻译差错统计范式,主要包括:误译(2)、漏译(2)、错别字或拼写错误(1)、用词不准(1)、搭配不当(1)、观点错误(5)、逻辑不通(2)和语言欧化(2)八种。其中括号内的数字指每次出现该类错误所需计入的差错数。RStudio和EXCEL2007(下文简称R和EXCEL)是两款有着强大的运算、统计和绘图功能的工具,也是该研究所用的主要软件。其中,R免费对外开放,“是专门为统计和数据分析开发的技术语言,”还有着“弹性的、互动的环境来分析、可视及展示数据”(谭振江、朱冰,2017:76),而EXCEL则是最常见的数据处理工具,操作相对简便、易接受,它们各有所长,因而要综合使用。经过研究,笔者设计出总体评估、个体评估和对比评估三种模式,以期形成一个从个体到团体的评价体系。

3不同模式下的操作及分析

R和EXCEL的优势之处无需赘言,本研究也不针对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说明,只讨论该研究所涉及的操作步骤。总体评估模式下,主要展现差错率数值的整体分布和曲线走势,从而分析单次考核中,班级或团队的整体水平;在个体评估模式下,更多地针对单独译员或差错类型进行分析;对比评估模式下,则注重对同类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出结论。3.1总体评估。若将差错率总体布局通过可视的图形表现出来,最好使用R的绘图功能。虽然EXCEL也能绘制出诸如直方图一类的图形,但R的优势在于功能更多样,能够满足操作者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在图形之上增加曲线。以15名译员(闫一、郭七、李十一,等)差错率的数据为例,可绘制直方图并加入密度曲线。实验数据中这些译员的差错率分布可用图展示,蓝线为密度曲线。假定差错率低于0.020为优秀,依图可见这些译员的差错率集中于小数值区域(0.010到0.015之间),曲线由低数值到高数值呈走低的态势,表明他们在本次考核中,整体表现良好,展现出较高的水平。该图一方面让教学或培训人员直观地获取考核结果的分布数据和走势,另一方面还能够辅助他们结合更多外部条件,如文本类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如果这些译员同处于一个翻译培训班级,通过绘制图形和计算相关数据,观察考核结果是否呈正态分布就有着重要的意义。R环境下将图示法和运算法结合起来,可以更为直观地、可靠地观察数据的正态分布性。具体操作步骤是:a.正态分布图示法;b.峰度和偏度检验,峰度检验值-1.055837,偏度检验值0.5488924;c.Shapiro-Wilk检验法,俗称W检验,W=0.91615,P-Value=0.1682。以上操作过程中,步骤a属于图示法,而步骤b和步骤c为运算法。在步骤a中,红色虚线为差错率的理想正态分布曲线,蓝色实线为密度曲线。此次考核的结果并未呈现出正态分布,但通过观察步骤b所得的峰度值和偏度值(-1.055837和0.05488924),发现数据接近正态分布。步骤C运用Shapiro-Wilk检验法,计算所得p-value值为0.1682,明显大于0.05,故差错率服从正态分布。再次观察步骤a中绘制的两条曲线,发现问题在于横坐标的间距较大,而数值差很小,因此影响了视觉判断。因此,翻译教学者应综合计算数值,再下定结论。另一方面,差错率服从正态分布,说明本次考核结果与译员的实际水平一致,可以为今后的考核提供借鉴意义。差错率的高低体现着译员在本次考核中所展现的翻译能力,教学人员或管理者会据此进行水平区分,以观察团队的整体翻译水平。按照一定标准对差错率进行等级划分,如本例划分为“R<0.020”“0.020≤R<0.025”“0.025≤R<0.030”和“R≥0.030”四个档次。再根据所划分的档次,利用EXCEL的“COUNTIF”和“COUNTIFS”函数,便可计算出相应的人数。最后运用其绘图功能,就可以得到直观的统计图形。根据统计数据和饼状图显示,差错率低于0.020的人数近半数,占据主导。如果将0.020设为优秀,则可以说明本次考核中,该团队表现优异。团队的管理者可据此观察这些译员的水平是否出现两极分化,以便及时进行调整。3.2个体评估。个体评估的模式并非只关注某个译员的差错率,而是每次运算或绘图的目的在于研究某个译员或者某类差错类型。首先,选取某位译员的考核结果为数据,以译员“李十一”的成绩为例,利用R绘制柱形,将译员的翻译差错类型和数量更直观地呈现。柱形图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分析某位译员,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差错率的数值进行判断。本次考核中李十一的主要翻译差错集中于用词不准、搭配不当和逻辑不同,但没有出现漏译和观点错误。在翻译教学方面,教师可根据这一结论帮助其进行提高;在团队管理方面,可以由此判断译员是否能够胜任某些文本的翻译任务。同时,对某种差错类型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显著性检验,可以明确那种差错与差错率有着显著的相关。经过研究,运用R计算等级相关系数来进行显著性检验,较之于积差相关系数矩阵的显著性检验,不用考虑分界点的问题,效率更高。下面以误译和观点错位为例,检验误译和差错率的等级相关,结果显示:误译等级相关系数0.2369242,观点错误等级相关系数0.6449018,误译与差错率的P值为0.3952,远高于0.01,说明二者不存在相关性;观点错误和差错率的P值则为0.009436,低于0.01,说明二者显著相关。等级相关系数虽操作更为繁杂,每条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单独运算,但结果更为直接、简单。还可以用R将以上述等级相关的运算结果进行图形化,并以多图同框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散点图和曲线的结合,可以明显观察到观点错误与差错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另外两类则不具备显著相关,同上述计算结果所得结论一致。由于差错类型的赋值存在差异,加之并非所有差错类型都与差错率相关,因而差错率的高低也不能直接体现译员的水平。通过计算“标准分”,可检验其是否与差错率的结果一致。标准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统计量,指“以标准差为单位标定某一分数离开团体均数的距离”,最常用的是Z分数。利用EXCEL可以轻松完成这一运算,以译员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运算,可以得出相应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检验考核结果能否确实反应译员间的差距,主要选取几位成绩相近的人进行分析。在前面分析中,K列的数据为所有译员的考核标准分,假设挑选本次考核差错率最低的张六进行分析,发现其Z分数确实也是最低的,而且略低于成绩相近的郑十二和欧阳十。由此说明,本次考核的差错率能够反映出译员间能力的差异。除了整体评估和个体评估的模式,对比评估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3.3对比评估对比评估模式下主要完成的是变量间的差异性检验,既可以进行针对全体译员的总体对比评价,也可以对某两个单独的个体进行对比评价,还可以通过图示将对比的结果图形化。利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或R语言的均值检验(t检验)皆可完成对比评估的相关操作和数据统计,但受限于R的检验方式,如样本所在的总体必须是正态分布的总体,所以EXCEL工具更为简便。

4结语

差错率作为一项经过简单运算后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译员的依据既单一、片面,在很多时候也缺乏统计学的意义。本研究综合应用数据统计和绘图工具R和EXCEL,结合实验数据,创建出一套系统性的差错率统计和分析方法。在该系统内,操作者可根据译员的考核结果,在总体评估、个体评估和对比评估三种模式下根据自身需要整理数据,并根据统计结果全面地、详细地观察译员在考核中的表现,帮助自己调整教学计划或者团队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谭振江,朱冰.基于R语言的学生成绩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7):76-82.

差错范文篇6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品差错分析防范对策安全

药房是保证病人和大众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药房及其药师在保证药品供应、确保药品质量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药品是用来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特殊商品,疾病最终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取决于药品的治疗作用。但是,药品差错却可能损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医疗单位也会因此蒙受声誉与经济的巨大损失,所以药品使用的安全、合理、有效是各医疗单位医疗保证服务质量的关注重点。通过对本药房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查找原因,积极防范,增强防范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最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一、药品差错分类与分析

1.1处方错误由于现在各医疗单位普遍都是采用电子处方或机打处方,故像以前手写处方时普通存在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不规范的问题现已极少出现,但遇到医院网络或系统故障造成处方无法开具时,手写处方还会采用。另外,我院每日患者就诊量很大,门诊医生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较大,在疲劳、忙乱等因素作用下,极可能会在开具处方的时候漏写、选错,而出现诸如缺项、用法用量错误、所开具药品与诊断不符、所开具药品与患者需要不符等错误。

1.1.1缺项或错项缺项主要集中在患者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别与年龄直接关系到对小儿、老年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错项主要集中在年龄上,把1个月写成1岁,把87岁写成37岁,对于很多药品而言,在剂量上就会相差很大,易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去门诊药房取药时,发药人员会因为缺少相应信息而不做相应的用药指导与提醒,造成患者用药危险。缺少工作单位信息,在发现药品差错后会无法有效、迅速地追回。

1.1.2用法用量错误现在药品种类繁多,新品种不时出现,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物可能同时存在好几种甚至更多,加之就诊患者较多而造成的忙乱、疲劳,使得用法用量错误十分常见。如康复新液治疗患者烧伤,应外用,但医生开为内服,一次10ml,一天3次;儿童因呼吸反复感染需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应每次1支,每天2次,结果写为每次10支,每天2次。

1.1.3所开具药品与诊断不符药品的作用是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但患者若服用与诊断不符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疗所患疾病,还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其它作用。如医生为某颈椎病患者开处方,本应开颈舒颗粒,结果开成了妇科用药经舒颗粒。

1.1.4所开具药品与患者需要不符有些患者疾病已经确诊,再次就诊就是为了开药,但由于患者本人表述不清或医生选择药品错误,造成药品差错,尤其是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名称近似,不仅让患者混淆,医生难免也会搞错。如注射用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预混、长效,主要生产厂家有丹麦诺和诺德、美国礼来和通化东宝,以诺和为例,笔芯有诺和锐、诺和锐30、诺和灵R、诺和灵N、诺和灵30R、诺和灵50R等,其中的诺和锐和诺和锐30还有特充型号,礼来和东宝两家公司也有类似产品,患者很可能会拿到不是自己想要的胰岛素。

1.2调剂错误我院为了缩短患者取药时的等候时间、实现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在患者在收款处药品交费的同时,其取药信息即由网络传递到门诊药房调剂打印机。门诊药房的每个发药窗口都配备了两名工作人员,一名人员在打出取药单后即开始药品调剂,另一名人员在窗口负责收方、审查核对、发放药品、交代注意事项、回答相关咨询,在此环节上,虽然有双人把关,但药品差错仍时常发生,患者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1.2.1外观相似药品差错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于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这些药品即使适应症不同但是在外观上极为相似,很容易上错、拿错、发错。

1.2.1.1摆药位置不在一起的药品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醋酸泼尼松片与醋酸甲羟孕酮片,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一清软胶囊与独一味软胶囊,在补充药品上架的时候,如果不看清楚药品标签字样,只看大概外观,就很可能把它们的摆药位置混淆、放错。

1.2.1.2摆药位置靠近的药品如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片(商品名开搏通)和福辛普利钠片(商品名蒙诺),还有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生产的泰勒宁片与泰勒宁胶囊,在外观上也极为相似,不仅在补充上药时可能上错,而且在调剂药品时也可能调错,调剂人员想当然、凭印象取药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1.2.2有效成分相同的药品差错各医院药房普遍都存在同名且规格相同的药品不止两种的情况,由于是治疗相同疾病的药品,甚至剂型等也都相同,其摆放位置也一般都比较靠近,这就给调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在不注意区别、看头不看尾的情况下,极易调剂错误,发放药品如果不注意核对,就会让错误的药品发放到患者手中,造成药品差错。

1.2.2.1名称相似药品差错如止痛药洛芬待因片与洛芬待因缓释片,前者每4-6小时服一次,后者每12小时服一次,如果把缓释片当做普通片服用,极可能造成药物过量,产生毒副作用;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的降压药安博维(厄贝沙坦片)与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前者为单方,后者为复方,若使用错误,血压会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危险。

1.2.2.2同名但不同剂型药品差错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抗炎镇痛药扶他林片与扶他林乳膏,用于跌打损伤的治伤胶囊与治伤软膏,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胶囊与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1.2.2.3同名但规格不同药品差错α-2b干扰素(商品名利芬能)我药房有100万和300万两种规格,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也有10mg和20mg两种规格,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是抢救新生儿或溺水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效药,我药房有1.5ml:120mg和3ml:240mg两种规格,如果发错,直接影响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1.2.2.4同名但生产厂家不同药品差错高血压、冠心病治疗药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我药房有两种,规格都是5mg,一种是德国默克公司生产,另一种是四川科瑞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降脂药氟伐他汀钠胶囊在我药房也有两种,规格也一样是40mg,一种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种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管理错误门诊药房出现药品差错,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从根本上讲,抓好管理工作是有效减少药品差错的有效保证。

1.3.1贮藏不当药品必须贮藏于规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其安全、有效,否则会变质、失效。有的药品对温度敏感,比如注射用胰岛素要在2~8℃下保管;有的药品对光线敏感,比如维生素C注射液;还有的药品易受水分、氧气的影响需要密闭贮藏等等。

1.3.2效期药品药品是有效期的,在符合规定的贮藏条件下,在其有效期内,它是安全的、有效的,超过有效期,药效即可能发生改变,毒副作用可能产生或增大,不能再继续作为药品使用。2010年5月黑龙江哈尔滨传染病医院就因管理不当,将已过期半年的肌苷葡萄糖注射液给17名麻疹患儿使用,引起不良反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患儿及其家属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1.3.3工作纪律门诊药房工作量比较大,是药品到患者手中的最后一道环节,一旦发生药品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工作时,药房人员如果有诸如嘻笑打骂、聊天、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看电影或小说、听音乐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不仅对工作注意力造成很大的分散和干扰,影响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同时还易引起等待取药患者的不满而发生争吵或投诉,影响医院形象。还有就是门诊药房,非药房人员不断进出、停留,对正常工作秩序、药房工作人员注意力造成影响,实习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上药、调剂。

1.3.4人员素质门诊药房专业性比较强,是患者在医院的最后一站,也是出现药品差错的主要环节。药品差错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不认真,抱着混日子、得过且过的思想,想当然上药、靠印象取药、凭感觉投药,其次是药学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给予患者相关的用药指导,处方审核不力,不能及时发现药品与诊断不符、药品用法用量错误、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造成隐患。还有就是人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门诊药房的工作量比较大,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没有一个健康的状态,身体疲劳不适、精力体力不足,加之个人情绪由于生活、家庭等因素影响而不能及时调整好,精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就会很容易造成药品差错。

1.4投药错误门诊药房窗口投药是药品到达患者的最后一步,是确保实现WHO所提出预防药品差错5R的关键,即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物、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以及正确的给药方法。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药品差错仍然不断发生。

1.4.1不认真核对药品主要表现为你拿来什么,我就发出什么,不能做到认真核对、仔细检查,窗口患者多时无形之中就放松了核对。

1.4.2不认真审查处方主要表现为你开什么,我就发什么,不管药品与诊断是否相符、药品用法用量是否正确、药品之间有无配伍禁忌。

1.4.3精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不管是否正在投药,都在窗口与其它同事聊天,接打手机、收发短信,想自己的事情等,甚至还认为患者来取药打扰了自己聊天等,而产生厌烦情绪,想赶紧把患者打发走,继续干自己的事。

1.4.4不叫患者名字或呼叫不清尤其是在窗口患者比较多且收了好几个患者处方的时候,这种情形更是危险,几个患者都在等待取药,不叫名字或呼叫不清、不确认患者,把药直接投出窗口,也不管是不是该患者的药,结果就是患者之间取错药品,造成药品差错。

1.4.5不对患者用药指导很多药品的保存、使用都有特殊要求,如我院自制制剂复方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其有效成分是炉甘石和氧化锌,用时需要摇匀后使用,同时它是一种外用制剂,不能内服,如果不对患者做这些指导,那么患者只用上清液涂抹或者内服该制剂,后果将十分严重。还有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等,在抗过敏的同时会有困倦、嗜睡的副作用,一般晚上临睡前服用,如果患者是司机或高空作业等相关人员,而没有得到提醒,那么后果将不可想象。

1.4.6投药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处方中药品没有配齐就开始投药,边配边发,非常容易造成少发、漏发及患者落药;同时接手多张处方,造成多名患者同时等药,极易叫错名字、发错药品、取错药品。

二、药品差错防范及对策

2.1处方医生处方是药品差错的起始点,应敦促处方医生加强相关药品学习,提高处方医生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处方开具。不要使用不清楚、不规范的缩写如应写每天一次,不要写为qd,既不会让患者看不明白,也不会让人误看为每天四次的qid,不要采用模糊的用法用量如按说明书服用、需要时服用等,如果确实不清楚用法用量可以打电话向药房咨询后再开具处方。我院不定期对处方进行检查,对不合格处方进行记录,对相关责任医生进行通报批评及相应处罚。在处方上,要防范药品差错,首先要保证处方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是为了使处方审查有据可查,其次要确保处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是为了确保药品调剂和发放的准确性以及药品差错的可追溯性,第三,如果手写处方,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容易辨认。

2.2药品调剂上药人员在补充药品上架时,尤其对于外观相似、适应症不同的药品,一定要仔细核对清楚药品与其摆放位置后才能上架;调剂人员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调剂药品时要注意核对名称、规格、数量、剂型,把对药单看清楚后再调剂,如果有什么不清楚,一定要及时通过询问同事等,弄清楚、搞准确后再调剂,坚决不能想当然、靠感觉、凭印象调剂,要做到忙而不乱。

2.3药房管理

2.3.1加强所属人员业务学习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保证落实5R的基石,是能否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处方审核的关键,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端正所属人员学习态度,鼓励继续教育与培训,以满足药房岗位日益突显的技术知识型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2.3.1.1最权威的合理用药书就是药品说明书,这是监督医生、指导患者的基础。我药房在每天上午上岗前的15分钟,安排4个人宣读药品说明书,重点是常用药和新药,使药房人员能不断了解和深化记忆药品的功能主治、禁忌、用法用量、摆放位置等信息,在提高调剂质量的也确保了调剂的速度和准确。同时,还对前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对药品差错情况进行通报,分享经验与教训。

2.3.1.2考试对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核,严格考试纪律,闭卷答题,以推动所属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以推动所属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2.3.1.3较为系统的学习,是全面、深刻掌握知识的方法,我们每周利用一次中午休息时间,安排专人提前备课,系统地进行相关药学知识的讲座培训;鼓励所属人员通过自学或函授,提高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

2.3.1.4较为全面地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了解专业领域最新动态和资讯,是适应不断提升服务要求的必由之路,我们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讲座,覆盖药学、医学、法律、医疗事故、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多领域,积极参加当地有关单位、部门组织的学分教育教训。

2.3.2提高所属人员思想认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增强药师职业的神圣感、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工作标准,明确工作的目标,让患者满意、让临床满意、让领导满意、让自己满意,提倡奉献精神,培养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充分认识药品差错的危害性,以谨小慎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

2.3.3坚持所存药品效期检查为确保不让失效或近效期药品流入患者手中,我们结合盘点、每月进行一次效期检查,离效期半年内药品全部下架返库,基本上杜绝了失效或近效期药品的流出;在补充上药时,注意检查架上剩余药品的效期,在摆放时设立警示牌,先发近效期后发远期药品。

2.3.4建立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正常秩序、提高服务质量、防止药品差错的根本。建立健全诸如岗位责任制,四查十对制度、领药接班制度、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差错登记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毒性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制度等多种规章制度和规程,并严格执行,对违反者给予批评和处罚,对优秀遵守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2.3.5重视容易差错药品管理认真分析药品调剂中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差错,我们把易上错药品整理出了一个目录,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并记录,具体做法是:把剂型不同、规格不同、外观相似的同类易差错药品尽量分开摆放;对于名称相同或相似且规格、剂型、用途相同的药品,在医星系统中把药品的商品名加于通用名之后以示区别,如前所述的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德国默克公司的加上“康忻”,四川科瑞得制药有限公司的加上“苏莱乐”,这样只要调剂时注意核对后面添加的商品名,就不会出现药品差错。

2.3.6注意有特殊贮存要求药品的保管多种生物制品如胰岛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都需要冰箱2~8℃保存,我们在每个冰箱都设置了温度计,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并登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还有许多针剂都要求避光保存,应注意剩余零散针剂的避光保存,以保证药品质量不受影响。

2.4药品发放

2.4.1对于处方和药品,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准确无误后再投药。尤其是有些处方因为打印机缺墨、患者保管不当等原因,造成某些内容难以辨认,这时更要仔细核对求证,确保准确,不去猜测处方内容投药。公务员之家

2.4.2在投药程序上,待药品调剂全部完成后,叫清患者姓名,确认患者无误后再投药;如果同时收了多名患者的处方,更要注意拟投药品与拟投处方姓名和药品的核对,不要张冠李戴,造成药品差错。尤其是在等候取药的患者比较多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到忙而不乱,礼貌接待患者、安抚患者情绪。

2.4.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换位思考,多问一声药品病情,多说一声用法用量,而且在拿着药盒(瓶)向患者强调用法用量、有无吃过等时,也是对手中药品的一次确认,让患者不带疑问离开医院,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这对于患者是婴幼儿、老年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发放注射用胰岛素时,因为存在多种规格、多个厂家,问一声是不是这个胰岛素?在发放多种规格同名药品如立普妥时,问一声要的是不是这个规格?发放使用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药品如布洛芬混悬液、复方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时,问一声知不知道怎么服用或使用?在发放有特殊贮藏要求的药品如胰岛素时,要对患者强调2~8℃避光贮存条件下保存药品,我们药房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作了多种不干胶贴,如2~8℃避光贮存、外用药、用法用量等、睡前服用等,有助于对患者用药有所提醒。

2.5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门诊药房窗口在取药患者比较多的时候,往往无法给予每一位患者较为详细的用药指导,我们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在门诊药房窗口的一角设立了用药咨询窗口,每天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药师在此负责对患者用药方面疑问的解答,并对社会、患者公布一部用药咨询电话,以满足不方便来院咨询就诊患者的需要,对于当场无法解决的疑问,留下患者联系方式,在查找资料或咨询专家后,主动联系患者给予肯定答复。

三、讨论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HospitalPharmacists,ASHP)指出药品差错为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s,ADE),ADE不同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属于可预防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处方和给药错误所导致的严重ADE的发生率为6.7%,但28%~56%的ADE是可预防的[2]。因此,药品差错不能轻视,必须系统地加以控制,积极寻找对策,科学预防药品差错的发生。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是药品和患者,要确保药品质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自觉以《优良药房工作规范》为指导,狠抓所属人员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专业学习、在职培训、作风养成。总之,防范门诊药房药品差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门诊药房每一位工作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每天都能以高的工作标准、强的专业知识、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饱满的服务热情面对工作、面对患者,一定可以药品差错防范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差错范文篇7

今年以来,我局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干部职工公文处理能力为抓手,以提高效能、增强实效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强力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深入推进公文处理无纸化活动。

一、深入学习,提高意识

实现公文处理无差错,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树好部门形象的有效载体,更是推动办公室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我局领导充分认识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一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共*县县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中共*县县委办公室在全县党委办公室系统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二是加强对办公室及从事公文处理人员的培训,促使他们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做到对文件精神掌握全面、理解深刻。

二、认真校核,层层把关

公文校核对公文内容起着把关作用,对公文格式起着规范作用,对公文涉及事项起着协调作用,是确保公文质量和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局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进行文件的校核、传送、上报。一是公文处理人员自查;二是其他人员相互校核;三是办公室主任校核;四是分管领导校核;五是局“一把手”审核签字后处理。做到了层层把关,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差错范文篇8

人为差错是指航空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内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违反了维修保障要求,从而导致了差错的行为。人为差错是导致航空飞行及维修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维修操作的过程中,人为差错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完全杜绝人为差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尽量减少人为差错,将产生差错的几率降到最低,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2.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的特点

2.1不确定性。影响人为差错的因素有很多,它并不是单一、固定的重复出现。某一个人为差错并一定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但它一定是引起事故发生的内在隐患,如果不加以注意,在一定时机条件下,必然会引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2必然性。根据墨菲定律:一件事如果存在着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那么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差错迟早要发生。对于航空维修保障工作而言,不管发生差错的几率有多小,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我们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可传递性。人为差错具有可传递性,当维修过程中发生一个人为差错后,很可能诱发另外一个、甚至更多的差错产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连锁和放大作用。

3.航空维修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

3.1主观原因。

3.1.1思想不够端正,对航空维修工作不够重视。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造成理论学习不认真,维修保障技能差,对知识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发现和排除故障能力低,长此以往,导致人为差错的发生。

3.1.2工作作风不扎实。在维修保障过程中,有人觉得日常的、程序性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不加以重视,草草了事,不认真按程序和规章制度操作,在检查维修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做到认真仔细致,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排查每一个细节问题,从而导致维修事故的发生。

3.2客观原因。

3.2.1组织管理松懈。对维修保障工作质量的复查把关是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一些人为差错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是来源于组织管理的松懈。组织管理人员对人为差错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督促和检查不到位、程序不落实、把关不严格,都给人为差错的产生留下隐患。

3.2.2工作环境的影响。航空维修保障工作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经常在严寒、酷暑下工作,使维修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受到很大影响,工作压力大,易发生人为差错。

4.预防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的措施

4.1科学化管理,预防人为差错的产生。

4.1.1建立人为差错管理组织机构。人为差错管理组织机构是航空维修保障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机构通过分析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4.1.2加强维修保障人员工作作风的培养。培养保障人员优良的维修作风,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作风是工作的一种习惯,加强保障人员作风培养,一切按规章操作,极端负责、精心维修,全身心地投入到维修保障工作中是减少人为差错的有效途径。

4.2注意培养和提高保障人员预防人为差错的意识。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增强维修保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人为差错发生几率,确保航空装备的空地安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要针对维修工作实际,把握人为差错的规律特点,学习安全基础知识、安全规则,分析发生人为差错的原因,掌握预防人为差错的方法措施,从而提高维修保障质量。

4.3加强装备维修法规制度化管理。

4.3.1将安全规章制度系统化,信息化。在现有的条例、条令以及工作规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把这些内容电子化,制成维修小册子,保证人手一册,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出发点,严格控制人为差错的产生。

4.3.2严格监督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复查把关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照条例和规程中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确定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工作中图省事、凭经验、得过且过的思想和行为,对不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的人员要加大教育处罚力度,防止小事件酿成大后果。在维修保障管理过程中,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科学维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落实好每项工作,发现人为差错现象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正。

4.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空维修保障工作的效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为差错的发生,因此应该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维修保障工作环境。

4.4.1改善工作环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两部分构成了维修环境。人工环境是指固定的稳定的航空的维修保障场所。自然环境是指大自然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通过修建机库等来躲避恶劣天气对航空维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提高照明亮度、降低噪音等室内条件,给维修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的疲劳度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4.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人只有在饮食健康、休息充分的情况下才能消除身心疲劳,而身心疲惫则会影响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会影响人的操作动于能力,从而导致人为差错的发生。因此,应该合理安排保障人员的饮食质量,科学安排休息时间,保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总之,分析人为差错的特征,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航空维修质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预防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靖伟 单位:空军航空大学

参考文献:

差错范文篇9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但有些交易或事项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做出估计;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事项本身,也使得有必要充分估计未来交易或事项的影响。可以说,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过程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要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经验等具体情况做出估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消耗方式、性能、技术发展等情况进行估计,等等。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

2.会计估计应当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由于经营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不得不经常进行估计。某些估计主要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例如,坏账准备、经济诉讼可能引起的赔偿等;另一些估计主要用于确定在某一期间记录的收益或费用的金额,例如,某一期间的折旧、摊销费用的金额、在某一期间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长期建造合同已获取收益的金额,等等。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通常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经验,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进行会计估计所依据的信息或资料不得不经常发生变化。

由于最新的信息是最接近目标的信息,以其为基础所作的估计最接近实际。所以,进行会计估计时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进行会计估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是会计核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由于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前提,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不得不对许多尚在延续中、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账。但是,估计是建立在具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而不是随意的。例如,企业估计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应当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历史资料、同行业同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本企业经营性质等诸多因素,并掌握确凿证据后确定。企业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可靠证据并据以所做出的最佳估计,是不会削弱会计核算可靠性的。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其处理方法为:

1.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例如,企业原按应收账款余额的0.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比例已达10%,则企业改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提取坏账准备,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因此,就于变更当期确认。

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例如,企业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由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使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及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费用。因此,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应于变更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中。为了保证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如果以前包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损益中,则以后也应包括在相应的损益类项目中,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前包括在特殊项目中,则以后也应作为特殊项目反映。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除按前文所述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四、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不易分清时的会计处理在具体实务中,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但有时很难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例如,某企业固定资产原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为5%;从某年年初起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净残值率为3%。对于这一事项如果从会计政策变更角度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从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的变更看,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易区别是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均视为会计估计变更,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五、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

(一)会计差错的概念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1.采用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

3.会计估计错误。

4.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

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的更正应按以下方法处理: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2.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按以下规定处理:

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例如,某企业2003年发现2002年管理用设备的折旧费用少提200元,对于这一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少提的200元折旧费用,计入2003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

3.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按以下规定处理:

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核算时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4.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在编制两年期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5.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并按上述原则,分别报告年度和以前年度进行处理。属于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期末数或当年发生数;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报告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三)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

企业除了按前文所述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内容:

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

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近三年试题分数统计(见图1)

近三年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例1】我国境内某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2001年)

A.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至10年B.期末对原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的外币长期借款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C.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D.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B”“C”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无关。

【例2】甲股份有限公司20×1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公司20×1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2001年)

A.发现20×0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B.发现20×0年少计折旧费用0.10万元C.为20×0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D.因客户资信状况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

【答案】A

【解析】发现20×0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因此会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

【例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2003年)

A.缩短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B.所得税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C.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D.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答案】A

【解析】缩短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

【例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企业发生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有()。(2001年)

A.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B.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C.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D.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答案】ABCD

【解析】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它项目的影响金额;(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不能确定的理由。

【例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2002年)

A.将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由10%改为3%B.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5%改为10%C.将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由10年改为5年D.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差错范文篇10

1西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1.1医师因素。医师书写不规范和药物搭配比例不当会严重影响西药房用药效率和临床治疗效率[3]。现医院由于内部情况较为复杂,存在个别医师为了增加医院收益增加药物剂量,容易出现药物过量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也有个别医师为了提高效率使用简体字替代药物名字,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或药剂师辨认错误,导致重复用药、剂量过量或少量、药物用法差别、药物选择不当以及未考虑药物适应症等多种情况,大大降低了西药房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4]。此外,部分医师由于经验不足或对麻醉药、精神类药的认识不够,未按相关规定予以适当剂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并引起诸多药品不良反应,导致诸多医疗纠纷出现[5]。1.2药师因素。本院的西药房药师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部分医师对药品缺乏较高层次的认知度,容易出现药品用量、用药禁忌和用法差错[6]。再加上个别药师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或因心理状态不好和生理状态欠佳,在其工作过程中,无法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作风松懈、印象式发药、调剂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西药房整体工作效率降低[7]。再加上西药药品种类繁多,同时新药又不断更新推广,没有较强责任心的药房工作人员是无法准确、熟练掌握相关药品的商品名、适应症、规格剂量等多方面的信息,这是西药房处方调剂出错的重要原因[8]。1.3存放不当因素。药品摆放和包装是有效存贮药品和管理药品的关键因素。门诊西药房的管理过程中,由于药品多而繁杂、药品包装相似度较高,容易出现视觉混淆,发错药品[9]。同时,西药房的药品摆放位置出现差错,不仅会影响调剂人员发放药品,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品的质量。若在西药房存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未严格依据医院的存放标准来进行药品存放,是无法高效管理的。药品存放不当不仅会给调剂人员带来困扰,不便拿取药物,还会增加处方调剂时间,降低调剂效率[10]。同时,不同的药品对于不同患者的用法均有所不同,若调剂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细致,对药品的认知度较低,极容易出现药品配错的问题。再加上少部分药品存在商品名、通用名、别名及其他多个名称,需要调剂人员对此类药物要有较高的认知,才能有效避免药品摆放错误或搭配错误等诸多问题[11]。西药房药品管理中,若药品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摆放、存贮,如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相似包装的药品混放、相似通用名或商品名的药品混放,不仅会加大调剂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增加处方调剂差错率[12]。1.4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医院药剂。在处方调配的具体过程中,需要进行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等流程,且整个流程记录均由一个人完成。调剂人员在处方调配的过程中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难以发现细节上的错误或某个环节中的错误,导致处方调剂出现差错,且不易找出具体错误的环节[13]。再加上医生处方的不规范,审核处方时无法严格把关,容易忽视医生处方中的书写错误、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量、方法、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等诸多信息含糊不清,导致药品错发,收款划价存在错误,无法给临床疗效及安全提高可靠的保障[14]。

2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2.1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处方规范化。医院药学人员均应定期进行药学培养和安全法规教育,在不断提高其对药学知识认知度的同时,不断地增强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强化其医疗安全意识,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更新药学人员的药学知识结构,提升医师和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共同培养药学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15]。同时,医院可根据医院实际的发展实情和西药房的管理现状,制定相关的调配条例及规范制度,让医师和药学人员有章可循,逐渐促进处方规范化[16]。2.2提高医师专业素养,促进处方规范化。医院医师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相关安全法规教育,在开处方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方法、规格、剂量、给药途径等多个方面制定处方,注意书写工整,切勿图一时之快,几笔带过,保证字迹清晰,药物搭配准确,注明药物规格和剂量,确保处方简单明了、字迹清楚,便于调剂师辨认[17]。同时,医师应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合理开处方,切记药物过量或少量,保证药物疗效作用,提高医院整体治疗效率。2.3规范药品摆放。由于西药房的品种多而繁杂,故对药品摆放和存储有着很高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有效避免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在药品摆放存贮的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分类,严格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对于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的药物可采用特殊标记法,对其进行区分,并将其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同时,严格把关药品的有效日期,及时处理过期药物,并及时补齐相应的药品[18]。部分特殊药品容易受光线、位置、温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疗效降低,对待此类药物需特殊摆放和处理。对于高危药品需予以警示提示,包括最大剂量提示、最大疗程提示、高危药品提示、给药方式提示、给药间隔提示等多种提示并予以专柜摆放。2.4规范处方调配流程。在进行处方调剂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个人惯性思维的影响。故医院应规范处方流程,包括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四个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相对独立、互补干扰,整个调配过程主要由2个人完成,杜绝1人1处方,有效避免个人因素造成处方调配差错。医院需要建立与医院发展情况和西药房管理相适应的操作规程,明细处方审核、配药、核对药物环节的主要工作职责[19]。处方审核环节由药师及以上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评估和审核后,将合格处方准确输入微机,并核实划价收款的正确性,配齐处方药品,处方、药品均由复核发药的人员核对。在进行核对发药的过程中,认真核对处方,检查发药是否正确,并向患者介绍药品的具体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将药品交给患者时,需即时核对其姓名、年龄和所持发票,完成调配过程。2.5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医院需要为西药房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审核、配药、复核、发药四大环节的主要职责,每个环节均由2人以上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杜绝1人1环节。同时,对药师进行责任教育与思想教育,不断地增强药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从思想上加深药师对调剂差错危害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带领药师培养仔细、谨慎的工作作风,提高整体药学水平[20]。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重视处方调剂是否准确,若药师对医师处方中的药物配伍存在疑问,要及时与医师取得有效沟通,确保处方药物配伍准确,再行药物配发。医院还可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处方调剂工作出色的工作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鼓励其保持工作态度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对于处方调剂差错较多的工作人员需根据医院相关制度予以惩罚,并安排其药学培训和安全法规教育。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