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38:38

彩电业

彩电业范文篇1

1.1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彩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虽然有少数企业能生产黑白电视机,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城市家庭甚至是“特权”家庭才能用上家用电器,彩电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天方夜谈。

1.2短缺经济时代(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中国家电的基本特征是供不应求,彩电生产企业在市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此时,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后期,是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销电的主渠道是国营五交化、百货公司等,同时从九十年代开始,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专营家电商开始挤占市场利润。

1.3供过于求时代(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买力增强,彩电业经过前期的充分发展也逐渐呈现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阶段的彩电营销渠道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激烈的竞争使得市场上的主流彩电渠道——国营商场改变经营方式。国营大商场通过出租场地、收取租金、摊派营业员等方式向彩电生产企业转嫁商业风险。

(2)彩电主流渠道对商业职能的放弃使得越来越多的彩电生产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而直接介入终端,分销渠道渐呈扁平化特征。随着一些精耕细作的品牌的成功,彩电生产企业不再将网络拓展,终端促销的职能交给经销商。有的品牌建立专卖店,有的品牌直接深入地级、县级甚至乡镇建设终端网络。

(3)民营彩电经销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并取得了家电销售市场的话语权。在最近几年,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更是迅猛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最大亮点,被称为家电渠道的“业态革命”。

(4)国际大型商业机构抢滩中国,彩电渠道面临新的变数。

2我国彩电营销渠道变革的原因

2.1产品多元化

企业产品多元化是企业降低风险、寻找利润增长点的有力途径。由于产品种类的拓展,原有的只适应单一产品的分销渠道效率越来越低,需要变革与创新。对于需要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实现产品多元化的企业,改革现有的渠道模式,或者设计选择新的分销渠道,显得更为必要。

2.2家电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市场环境不断在变化,大量的个体商和批发商成了家电企业分销的主要渠道,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分销策略的选择,中国加入WTO,对于走多元化路线想开拓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的家电企业,产品的分销渠道必须由过去的长渠道向短渠道转变。

2.3家电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在家电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始终保持竞争力的销售渠道是不存在的。在产品引入期,企业要在分销上花费大量的成本来宣传产品,会运用一些专业的渠道,如商品展销会等。成长期是产品利润最大的时候,这时需要销量大的渠道,如专业家电连锁店。在成熟期,利润越来越少,这时需要低成本的渠道,如邮购商店等。所以制造商需要一种更为灵活的渠道。

3渠道变革时代我国彩电业营销渠道策略

3.1对新兴渠道与传统渠道进行有效细分和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其互补性

通过基于多渠道协同思想的动态组合市场营销策略的运作,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动态领先优势。

3.2以新兴渠道为主渠道

所谓新兴渠道是指制造商直接对综合性连锁、家电类连锁、电器城、品牌专卖店、集团采购、网上订购等零售业态或用户的直达供货渠道。我国以国美为代表家电专业连锁的分销规模、效率和影响已经明显体现出来,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在核心市场上逐步成为分销主渠道。选择新兴渠道为核心市场的主渠道,一方面能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对渠道的掌控力度;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改进管理水平提高效能,加强与新兴渠道的协同能力。

3.3以传统渠道为辅渠道

目前,传统分销渠道仍是大多数企业的主渠道,但传统渠道所具有的规模实力有限、市场开拓维护能力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分销效率低、客户增值服务功能弱、成分复杂、协调维护管理成本高等缺陷,已在当前核心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在未来两三年,传统分销渠道将退出对核心市场的覆盖而成为连接二、三级市场的通道。以传统分销渠道作为企业分销的辅助渠道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分销渠道作为企业控制二、三级市场的主渠道。制造商应当从积极改变传统分销的缺陷入手,导入深度营销的管理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型营销价值链,通过深层次的战略协同以及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整体的分销效率和增值服务功能,增强传统分销渠道与新兴渠道的协同能力并能更好地覆盖国内差异性巨大的二、三级区域市场。

3.4加强渠道监控,提高渠道控制力

在两类渠道平行运行中,及时了解和反馈各渠道之间的动态和信息,识别渠道冲突的可能并相应地调整渠道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渠道控制力。在各分销渠道合理分工协同的基础上,区分和定位各渠道的功能角色,使各类分销渠道仅在价值传递体系中的特殊范围内开展各自的经营活动。

4结束语

随着市场的发展,老的不适合市场的渠道模式必然要遭到淘汰,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改进现有的分销模式和创新的渠道模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否。在家电产品技术成熟的时候,分销渠道的竞争至关重要。企业在改革分销渠道模式的时候一定要顺应市场需求,看准市场定位,以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和控制分销成本和分销效率为主要方向,这样在拥有好的产品的情况下才能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小军.营销渠道变革与模式选择研究理论述评[J].企业经济,2006,(3).

[2]冯鹏义.家电分销渠道的变革与渠道策略探讨[J].经济问题,2003,(1).

[3]张炎,张锐:销售渠道建设的十大趋势[D].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4]劳伦斯.创建销售渠道优势[M].北京标准出版社,2000

[5]中国家电网.

彩电业范文篇2

1.1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彩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虽然有少数企业能生产黑白电视机,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城市家庭甚至是“特权”家庭才能用上家用电器,彩电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天方夜谈。

1.2短缺经济时代(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中国家电的基本特征是供不应求,彩电生产企业在市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此时,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后期,是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销电的主渠道是国营五交化、百货公司等,同时从九十年代开始,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专营家电商开始挤占市场利润。

1.3供过于求时代(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购买力增强,彩电业经过前期的充分发展也逐渐呈现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阶段的彩电营销渠道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激烈的竞争使得市场上的主流彩电渠道——国营商场改变经营方式。国营大商场通过出租场地、收取租金、摊派营业员等方式向彩电生产企业转嫁商业风险。

(2)彩电主流渠道对商业职能的放弃使得越来越多的彩电生产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而直接介入终端,分销渠道渐呈扁平化特征。随着一些精耕细作的品牌的成功,彩电生产企业不再将网络拓展,终端促销的职能交给经销商。有的品牌建立专卖店,有的品牌直接深入地级、县级甚至乡镇建设终端网络。

(3)民营彩电经销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并取得了家电销售市场的话语权。在最近几年,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更是迅猛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最大亮点,被称为家电渠道的“业态革命”。

(4)国际大型商业机构抢滩中国,彩电渠道面临新的变数。

2我国彩电营销渠道变革的原因

2.1产品多元化

企业产品多元化是企业降低风险、寻找利润增长点的有力途径。由于产品种类的拓展,原有的只适应单一产品的分销渠道效率越来越低,需要变革与创新。对于需要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实现产品多元化的企业,改革现有的渠道模式,或者设计选择新的分销渠道,显得更为必要。

2.2家电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市场环境不断在变化,大量的个体商和批发商成了家电企业分销的主要渠道,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分销策略的选择,中国加入WTO,对于走多元化路线想开拓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的家电企业,产品的分销渠道必须由过去的长渠道向短渠道转变。

2.3家电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在家电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始终保持竞争力的销售渠道是不存在的。在产品引入期,企业要在分销上花费大量的成本来宣传产品,会运用一些专业的渠道,如商品展销会等。成长期是产品利润最大的时候,这时需要销量大的渠道,如专业家电连锁店。在成熟期,利润越来越少,这时需要低成本的渠道,如邮购商店等。所以制造商需要一种更为灵活的渠道。

3渠道变革时代我国彩电业营销渠道策略

3.1对新兴渠道与传统渠道进行有效细分和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其互补性

通过基于多渠道协同思想的动态组合市场营销策略的运作,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动态领先优势。

3.2以新兴渠道为主渠道

所谓新兴渠道是指制造商直接对综合性连锁、家电类连锁、电器城、品牌专卖店、集团采购、网上订购等零售业态或用户的直达供货渠道。我国以国美为代表家电专业连锁的分销规模、效率和影响已经明显体现出来,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在核心市场上逐步成为分销主渠道。选择新兴渠道为核心市场的主渠道,一方面能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对渠道的掌控力度;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改进管理水平提高效能,加强与新兴渠道的协同能力。

3.3以传统渠道为辅渠道

目前,传统分销渠道仍是大多数企业的主渠道,但传统渠道所具有的规模实力有限、市场开拓维护能力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分销效率低、客户增值服务功能弱、成分复杂、协调维护管理成本高等缺陷,已在当前核心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在未来两三年,传统分销渠道将退出对核心市场的覆盖而成为连接二、三级市场的通道。以传统分销渠道作为企业分销的辅助渠道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分销渠道作为企业控制二、三级市场的主渠道。制造商应当从积极改变传统分销的缺陷入手,导入深度营销的管理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型营销价值链,通过深层次的战略协同以及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整体的分销效率和增值服务功能,增强传统分销渠道与新兴渠道的协同能力并能更好地覆盖国内差异性巨大的二、三级区域市场。

3.4加强渠道监控,提高渠道控制力

在两类渠道平行运行中,及时了解和反馈各渠道之间的动态和信息,识别渠道冲突的可能并相应地调整渠道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渠道控制力。在各分销渠道合理分工协同的基础上,区分和定位各渠道的功能角色,使各类分销渠道仅在价值传递体系中的特殊范围内开展各自的经营活动。

彩电业范文篇3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屡屡受到反倾销诉讼,并且屡屡败诉,以近期彩电反倾销败诉最为触目惊心,使中国彩电企业蒙受到巨大的损失。为此,中国彩电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区域市场.作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同时,政府应积极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年口建立管理机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转环境。

2003年5月2日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国际电子业工人兄弟会以及国际电子产品、家具和通讯工会联合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提起反倾销诉讼。2004年4月13日23时,美国商务部(DOC)正式公布了该案的终裁结果:接受了美国政府单独调查的四家企业,如长虹,TCL、康佳、厦华被认定的倾销税率分别是24.48%,22.36%,11.36%和4.35%;海尔、海信等积极应诉但朱接受单独调查的彩电企业获得了21.49%的平均倾销税率,而其它朱应诉的企业被统一定为78.45%的倾销税率。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TC)终裁投票,认定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彩电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侵害的威胁”—对美倾销成立。

欧盟自1988年对中国的彩电企业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以后,也分别于1991年、1995年、1998年和2000年对中国的彩电征收高达40%以上的倾销税率,意图把中国彩电企业逼出欧盟市场。中国的彩电企业似乎面临风声鹤吹、草木皆兵的境地。这一系列反倾销案败诉对中国彩电企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彩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1反倾销案败诉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影响

近些年来,美国、欧盟,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滥用反倾销措施,使之成为了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对中国彩电企业实施的反倾销诉讼以及中国彩电企业的败诉,给中国彩电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1我方企业蒙受了损失巨大

首先表现为涉案数量和金额大。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件中,涉案金额达4.86亿美元,反倾销调查期2002年下半年内出口金额为3.21亿美元,远远大于其它国家立案、涉案金额的总和。其次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反倾销过程漫长而复杂,在征收反倾销税之前要进行包括立案、调查、初步裁定和最终裁定的程序,只有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都作出肯定的裁决后,才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之后出口商不断要求期中复审、‘旧落”复审等程序,时间最长可达397天。时间拖得越长,耗去我方的机会成本就会越大。此外,在审理过程中,我方应诉企业必须支付咨询费、律师费、反倾销税保证金等费用,并且案件的最终结果是我方难以预料的。

1.2对我方企业的反倾销诉讼主体变广

从1979年欧共体对华发起的第一件反倾销案以来,欧盟作为始作俑者仍然对华进行着包括彩电在内的反倾销,此外还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也有发展中国家对华进行的反倾销。1995年一2001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例数已经占到同期全部对华反倾销案的62.5%.

1.3我方企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一方面我国的彩电企业对外方的法律程序不够了解和不愿意承受最多高达300万美元的律师费用,很多彩电企业对反倾销诉讼不敢应诉,产生了“搭便车”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应诉的胜诉率高达82.3%,但许多彩电企业仍然对反倾销诉讼案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

2.我国彩电企业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缺乏,我国从国外购进商品和服务,并有效率地利用了国外大量的资金、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加快了我国融人世界市场和国际大家庭的步伐。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大分工。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额达到33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出口约924.7亿美元,比卜年增长32.2%,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600亿美元。与欧盟的贸易额:出口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7%;进口5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7%a

对于彩电行业而言,它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应该展开充分的国际化经营。我国约有大大小小的彩电企业20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了8000万台,但是国内的需求量只有2500-3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已经出现阶段性的剩余,因此,彩电企业的市场经营要瞄准国际市场。中国彩电走向国际市场时,应该按照不同的区域市场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作出的反倾销诉讼等,作出不同的战略选择。

2.1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市场

中国彩电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利润空间为5%,被征以5%以内的反倾销税率,中国彩电在美国市场就有利可图。如果美国再征收更高的关税或制造其它的贸易壁垒,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实行贸易式进人就无利可图了。依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R.G.Vernon)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产品导人期、产品增长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衰退期。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电视机产品已经步人成熟期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降低劳动成本是企业获得市场优势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优势,现在是需要依据彩电的生命周期进行生产转移的阶段了(如图1)。原先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国家随着时间m地推移逐渐或者完全丧失了其垄断地位。但中国进行彩电的整机生产具有劳动力廉价的绝对优势,最近一些年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彩电生产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论文下载

中国彩电企业到了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Q0)的时候了,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消化能力。既然作为贸易式进人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中方彩电企业可以考虑契约式或股权式进人,这样可以绕开贸易壁垒。契约式进人:1.贴牌生产((OFM)和连带设计的贴牌生产(ODM)。这样可以减少生产资金的投人和规避风险,但同时可能会培育自己的潜在对手。2.许可证贸易(Licensing)或特许经营((Franchising)。中国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品牌,比如TCL、长虹等,可以像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那样通过部分或全部出售自己的无形资产,特许给对象国—美国的企业经营使用。股权式进人:1.直接在美国本土与美国的企业进行合资经营。在合资经营的过程中,既要综合考虑美国各地区的技术标准,这些是美国本土企业所熟悉的,也是合资的优势;又要避开“埃克森一佛罗里奥修正案”。当然,合资经营可能会遇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冲突以及泄露商业秘密等劣势,也可能会遇到税收不平等待遇。2间接在靠近美国的第三国设厂或美国所谓的市场化国家设立厂。采用独资或者收购的方式,树立本企业的国际品牌。目前,康佳已经在靠近美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墨西哥小镇设下工厂,专曹对美出口的彩电。四川长虹目前已在海外相继成立了澳大利亚长虹、印尼长虹等企业。TCL与汤姆逊合资成立了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在北美市场将主推RCA品牌。而在此之前,TCL已经通过其设立在泰国等地的工厂来生产出口美国的彩电产品。

2,2欧盟市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占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件的70%以上,中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第一大立案对象。1998年4月27日欧盟委员会确定中国不再属于完全的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属于“特殊市场经济”国家。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中国不再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但实际上中国仍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企业必须提交充分说明自己产品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以争取获得以本国产品价格为参考的资格。但这些证据涉及五个方面的标准应该说是比较难以做到的。

2003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旨在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的新政策。除此以外,欧盟对直接投资的技术约束程度也较低,对该区域市场可以采用股权式进人。中国的彩电企业可以与当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不同形式的股权方式合作。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与我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所以选择跨国经营是比较理想的方式。1独资。在跨国公司发展的初期,独资被认为是最佳的海外投资方式,其优势在于一是独享本企业的机密和垄断性的竞争优势;二是企业拥有完全的自主经营决策权;三是具有整体经营弹性;四是独享其经营成果。2.合资建厂。其优点在于:其一是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其二是以散件为资本,即带料加工合资建厂。比如,TCL与汤姆逊合资成立了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公司成立后在欧洲市场将力推汤姆逊的品牌。这种方式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分散风险。3.收购兼并。一是迅速地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商标、技术及管理经验,并与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相结合;二是快速地占领海外生产据点、海外销售据点并扩大商品销售;三是确保有源源不断的供应链上游的供货来源;四是避开东道国设置的种种壁垒,我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得以缓和。当然,对于欧盟市场可以选择其它形式的进人方式,契约式进人或者贸易式直接输人。

3.政策和措施建议

中国彩电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比较优势,进行资源整合,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塑造品牌形象,政府应积极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方面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服务。

3.1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

大多数国家都有专门的关于FDI的投资法、外国企业投资法等的法规或法律体系,有的将其融合在国家的宪法中,有的包含在贸易法、关税法、银行法等法规中。而我国现行法规主要是针对审批和外汇、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几部法规。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应及早制定与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相接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促进法》等等相关法规。让中国的彩电企业或其它行业的企业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规避市场的不确定性②。公务员之家

3.2建立专门的贸易投资管理服务机构

我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和实力较弱,如果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能力而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立权威性的提供贸易信息和法规政策的管理机构迫在眉睫。在彩电企业反倾销案中,很多中国企业借助于国外的律师和法律咨询机构,一方面信息沟通慢,另一方面成本比较高,使得交易费用变高。像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和中国国际商会(CCOIC)就是非常好的机构,可以借助这个机构运行的经验,成立类似的官方组织。这些组织可以为彩电企业或其它企业提供相关国家引进外资的文化禁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和政策环境等宏观信息。

3.3财税支持政策

政府应通过减免税收,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时段上来讲:对于海外经营的企业实施一定时期的减免税优惠,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产品上讲:由于在海外投资而出口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以考虑免征关税。从规范上讲:构建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抵税、税收延付等税收制度。

彩电业范文篇4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的最新情况;接着简单阐述TCL彩电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然后通过具体分析其针对印度家电产品消费特性进行品牌攻略、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价格攻略,从而来反应TCL彩电如何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也通过分析TCL兼并欧洲某知名品牌彩电业务来分析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营销战略,并且也进一步阐述与并购有关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

1.1TCL集团

TCL即TheCreative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4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8年TCL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1.2TCL彩电最新情况

2009年3月26日消息,TCL多媒体(HK1070)于25日下午公布了2008年的经营业绩,其实现销售收入229.31亿元,销电1,436.6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销售大增,至418.4万台。

2008年TCL多媒体销电1,436.6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5.9%,位列全球第五大电视生产商。其中,液晶电视销量增长迅速,同比大幅增长233.1%至418.4万台,市场份额从2007年全球第13位提高到2008年第8位,为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CL多媒体表示,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风险控制、运营效率的改善。报告期内,TCL多媒体在中国市场共售出电视机684.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7.1%,连续五年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受益于“家电下乡”及刺激内需经济政策,国内其液晶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4.6%。

北美市场方面,尽管受到消费意愿萎缩和信贷危机的影响,但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TCL大屏幕型号产品价格下调刺激了LCD电视需求的快速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及,产品销量有所放缓。TCL多媒体表示,未来公司在新兴市场将关注客户结构、目标和市场定位等基本策略,利用国内生产基地的垂直整合调整成本结构,并发挥产品结构优势,致力于提高公司在该市场的市场份额。

2TCL彩电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2002年李东生提出了TCL的国际营销战略:依托全国大市场,将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彩电项目,作为拓展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推广自有品牌TCL产品;在发达国家做OEM、ODM业务或兼并重组当地知名品牌,开展国际营销。

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TCL彩电先在印度投资建厂,然后,借助国外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美国市场。2000年,TCL凭借其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一举进入印度市场。随后,TCL在印尼、菲律宾也成立了分公司;陆续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以及缅甸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俄罗斯、美国、南非、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机构或设立商务代表处;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3TCL彩电进军海外市场

1999年开始,TCL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将其触角勇敢地伸向了印度这一新兴市场。时至今日,TCL已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印度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富翁,孟买也拥有超过五百万人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出口大量的初级资源铁矿石的同时也出口数百亿美元的软件,还有伴随着连续多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工薪阶层实在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工资不断提升,两亿多的中产阶层既是社会的稳定支柱也是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还有九亿多农民在印度政府发动的三次农业革命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潜力市场。归属不同宗教、不同等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地位的印度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消费风格,其区域消费差异特性远甚于中国市场。

3.1TCL彩电进入印度市场的营销攻略——以此反应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战略

3.1.1品牌攻略——贴近消费者

印度家电消费者很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但是一旦认可了某个家电品牌,就会毫不犹豫地去购买该品牌,并且他们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

TCL彩电利用当地媒体加大对TCL品牌的宣传,详细介绍TCL的品牌形象。将它定位为一个质优价廉的国际化品牌,注意宣传它与LG、Sumsang的质量相差无几,但价格大大低于两者。

在商和经销商的店面投放大量的InshopBranging等广告宣传资料。根据店面的大小重新设计TCL展柜,加大了TCL产品陈列和店内品牌建设。并且说服店主加强对TCL品牌的宣传。继续赞助印巴板球赛等印度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3.1.2产品攻略

绑定消费者品牌营销做足以后,产品的推广自然就水到渠成。TCL为确保品牌与产品相得益彰,在产品策略上充分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增加产品的规格,延伸产品的深度。TCL在推出普平、21A21H、21D08I、21D08D、DP21125等彩电后,增加了新规格的音箱电视。新产品的开发是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同时讲究质优价廉。

增加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在彩电方面提高产品的音效,改善音质,减少应用性不强的附加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印度农村电力不稳的问题,配合推出各种电器稳压器和调节器,结合印度当地气候温度条件选用不同材料开发适合该地区的家电。

完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和经销商的投诉,TCL及时给予回复与解决。他们在交通便利,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站和维修点,提供购前咨询,售时帮助选购,售后跟踪维修。

LG在印度市场是相当的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破绽的,通过在Prakasam和Khammam市场终端经历的分析,TCL在印度某些三线市场上的作为已经对LG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挑战。

抢占LG的广告地盘。由于很多经销商的门店附近都是LG的门头和Glowsign,所以TCL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经销商用持久性的TCL门头和Glowsign替换LG的门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TCL方面还主动提供WallPainting(刷墙广告)、TCL的灯箱。在当地电视台、电影院做TCL片头广告,并要求店主将TCL的POP贴画张贴到显著的位置。

抢占陈列空间。通常产品在货架的位置可以分成高上中下四段,最高端往往是目标性商品和有意培养的核心品牌,上段又叫黄金地段,一般陈列销售好的和利润空间的商品。但在一些经销商店内TCL的彩电摆放不是很显眼,故TCL要求店主一定要将产品摆在高段和上段的展柜,并且陈列在展柜上的产品触手可及,标签完整,货架的POP硬卡一目了然。为突出TCL公司的形象主体、高科技、有实力的特点,TCL展柜的色彩搭配力求明快、抢眼,对有条件的店还设立专门的展柜,展柜上的产品按照产品的新旧,利润率的高低等做了有规律的排列。

抢夺经销商。在农村的三线市场上,有些经销商阳奉阴违,并没有主推TCL的产品,导致当地市场TCL的销量毫无起色,而那些主推TCL的店面销量却稳步上升。于是TCL对经销商进行威逼利诱,给他们绑定消费量,确保他们主推TCL品牌。

3.1.4促销攻略——本土化

TCL因地制宜采用了本土化的促销策略。

在印度的三线市场大部分消费者是农民,由于农民消费群体文化普遍不高,思维比较简单,对太复杂的事物接受度较低,所以TCL的促销活动追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用于促销的所有条幅、吊旗、海报、宣传单页、机身贴、立牌等都力求简单。

对于农村而言,最有效的是电视广告,TCL加大了在当地电视台的广告覆盖率,全天候的滚动播出。抓住印度人喜欢看电影的特点,在当地电影院打出很多TCL的电影片头广告,努力提升了TCL的品牌知名度。

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出售农产品以后,TCL不失时机的在月底和恰当的时间做促销活动。往各村发传单,在小镇上打横幅标语,进行一个为期5-10天的强势促销。在此期间,TCL公司还提供促销礼品以资鼓励。TCL利用部分经销商广泛的交际网络,到街头播放广告短片,放电影等来吸引顾客。

TCL在进行促销时配合产品的演示。让顾客真切感受TCL彩电的震撼音效、良好音质以及清晰的画面;让顾客站在启动的空调前感受自然风,健康风等。演示产品的功能对于在品质上有所要求的三线消费者至关重要。这一切都要求经销商和Salesboys的配合无间。

3.1.5价格攻略——高度灵活化

TCL现阶段主要立足于印度的三线市场,肩负着挑战LG的重担,它除了制定相应的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外,价格攻略也十分重要。

灵活地定价。TCL首先通过对LG彩电的价格和质量,自身的价格和质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然后派人员去了解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产品的看法,获得LG的价目表。最后通过与LG的比较来制定相应的价格。TCL在彩电产品的定价上始终低于对手LG的定价。

灵活地调整价格。随着TCL在印度三线市场的不断渗透和对LG地盘的吞噬,产品的价位随之有所调整,所以TCL时时刻刻关注LG的举动,采取有力的攻势:一是以变应变,降低价格。针对LG的降价迅速作出反映,将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LG之下。二是以攻为守,提高认知的质量。面对降价的挑战,公司可以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价值。三是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当LG降价时,迅速推出低价产品或推出另一低价的品牌与其抗衡。

灵活的付款方式。在农村三线市场,顾客购买家电多以赊欠为主,TCL彩电相应的采用以下付款方式:结算优惠——根本在于先货后款。使用销售,定期结算、分期付款、货物与货款的“上达下结”。软价格优惠——折扣和返利、变相的奖励与附赠。对于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则采取赊账销售为主:分销商给次级销商放账,先提货后付款,次级经销商再给顾客赊账销售,顾客只需付产品的首期即可,余下的货款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付清。

TCL作为一个新鲜的品牌进入到印度的市场,只要它坚持执行目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优质低价的产品方针,辅以产品、渠道、促销、价格攻略的有机整合,假以时日,TCL必将迅速崛起成为印度市场的强势品牌。

3.2TCL利用兼并当地品牌进行国际营销——以此说明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战略

3.2.1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经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汤姆逊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电子制造商。2004年1月29日,TCL董事长李东生与法国汤姆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达哈利签订了共同出资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协议。根据合同协议,由TCL国际占67%的股份,汤姆逊公司占33%的股份。汤姆逊公司的全球彩电业务,包括所有的彩电、DVD播放机的销售业务及研发中心,与TCL彩电业务合并成TCL-Thomson(TTE)电子有限公司。合资以后,TTE可以利用汤姆逊的品牌效应进入欧美市场,绕过欧洲的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TCL进入欧洲市场的风险。而且,由于汤姆逊品牌在欧洲、美国等主流市场的知名度较高,对TCL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将大有帮助。两家公司业务重组后,除了TCL品牌外,还拥有汤姆逊品牌和面向北美市场的RCA品牌。

对于TCL来说,选择汤姆逊公司作为合资对象,一是因为汤姆逊品牌在欧美市场知名度较高,在背投式电视机市场,汤姆逊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因为汤姆逊是全球第二大专利公司,拥有3.4万项专利,研发能力强大;三是因为汤姆逊公司有经验丰富的营销管理团队经营全球的电视机业务,他们的营销管理能力足以弥补TCL国际营销经验的不足。

此外,与汤姆逊公司的合资对于TCL国际营销的意义重大。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企业为主(占股份67%)成立的合资公司。TTE彩电的年销量将超过1800万台,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10%,首次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有望实现全球供应链资源整合。TCL在越南、菲律宾、印尼、独联体国家都有协作厂,而汤姆逊在墨西哥、波兰、泰国、法国也有工厂,如果实现了供应链资源整合,TTE将可以跨越美国、欧洲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障碍。

3.2.2并购后的难题

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汤姆逊彩电业务最大亏损源是北美市场,旗下RCA品牌彩电2004年在北美市场亏损达1.4亿美元,而同期汤姆逊欧洲业务仅亏损几百万美元,这使TCL集团将精兵强将和绝大部分资源都用以北美扭亏。2004年收购完成之后,TCL迅速向北美地区派驻工作组开展大规模重组。当时北美的三个工厂被缩减至墨西哥一个工厂,工人人数也由4000多人精简到2500人,同时还对采购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TCL接管后的2005年,亏损便减少至4500万美元。2006年上半年,收购后的RCA品牌在北美彩电市场占有率更是上升至10%以上,同比大幅减亏1500万美元,估计第四季度北美市场将可以全面扭亏为盈。

按下葫芦浮起瓢,TCL攻下北美,却没想到丢了欧洲!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突然剧烈变化。平板电视取代传统CRT电视的速度惊人,到2006年上半年欧洲平板电视销售额已占彩电市场总销售额79%。但面对剧变,TCL在欧洲市场却无法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最终付出了沉重代价,上半年便亏损7.63亿元人民币。

2006年,根据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出现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其中集团控股子公司TCL欧洲业务出现15亿元人民币巨亏。

在巨亏的压力下,TCL董事会决定于2006年三季度开始对欧洲业务进行收缩和重组。然而让李东生始料未及的是,TCL在重组过程中发现,在欧洲裁员远非事先预料的那么容易。养尊处优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绝大多数欧洲企业气喘吁吁,整个欧洲实际上也已经不堪重负。尽管TCL的重组行动得到了当地工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但一些法规甚至是潜规则总是让人无法绕开。按照当地惯例,公司裁员需要取得工会同意,但是工会作为保护工人的组织,要求保护弱者,老弱病残都不可以裁,只能先裁年富力强的—而这恰恰是TCL希望保留的员工。因此唯一的办法是先支付所有人的裁员成本,全部解散,重起炉灶,把有用的员工再雇回来。据统计,TCL在欧洲共裁员400多人,平均裁员成本超过每人10万欧元。

沉痛的教训让TCL全面调整了国际化思路。到2007年末,在彩电业务上,公司成功完成了对TCL多媒体欧洲业务的重组,结束了原来亏损的欧洲业务中心,并依托全新的欧洲业务平台,引入了“无边界集中”的经营模式,在组织结构、运营成本、供应链整合等方面下功夫,从而直接推动了欧洲业务走出困境;在北美市场,公司采取与关键伙伴结盟、聚焦价格、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而中国市场则作为公司长期的利润后盾,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售和毛利水平。

4TCL彩电海外全球化战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TCL彩电在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时存在的问题

4.1.1TCL并购目的不明确

海外并购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行为,如果决策人在并购前没有确定此次并购的目的,而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目标企业产生兴趣,或是出于有机会就想抓住的心理,或是盲目跟风,则容易面临巨大的风险。

目前,TCL如同我国很多企业一样,在“走出去”时,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并购目的模糊,最终,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

4.1.2TCL缺乏对目标公司的正确评估

目标公司的选择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海外并购的目标公司一般都是连续亏损,被并购方急于剥离的资产或业务。从表面上看,国际市场上的很多“壳公司”的价格十分划算,实际上这是投资银行精心“包装”的结果。所以在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正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4.1.3TCL缺乏并购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际收购相当复杂,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人才缺口是全方位的。不仅缺乏浅层的外语人才,还缺乏中层的熟悉海外市场运作规则的操盘手人才,以及真正具有国际化思维,能将企业的整体运营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战略人才,国际化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在海外拓展时准确及时地做出决策。TCL的海外并购缺乏国际化人才,不少派往国外的管理人员甚至连英语都不很熟练,资产评估、技术、法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更加缺乏,甚至缺乏对交易有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制定日程和监督进程的工作团队负责人。

4.2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4.2.1加强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

对并购目标的选择是一个科学的、严密的分析过程,应尽可能在熟悉的行业里寻求目标,并且选择具有长期发展价值以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企业。在并购活动初期,并购公司应该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生产经营、人员、财务、资产和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目标企业客观环境的优劣、目标企业经营范围与本企业是否相似、规模、是否适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及可塑性。需要注意的是,并购企业在评估目标企业时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点,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

4.2.2快速组建一个真正稳定的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

多年来,尽管TCL集团发展迅速,可其总部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由于过往以来,整个TCL集团发展过于神速,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漏洞。那些当年在彩电和手机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军人物如胡秋生、万明坚等的纷纷辞职或“下课”,为数不多的有着国际化职业背景的吴士宏女士等也早已“好鸟择良木”,这些重量级人物与TCL集团的“离异”给其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高层管理人才显示出青黄不接的现象。TCL集团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就应该在其管理层面上下足工夫,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和战斗力的国际化高层管理团队。

4.2.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过往的经验,全球企业重组整合的失败率为6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企业管理团队风格的差异难以消除。而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在国际市场中,战胜并购对手从而让对手心甘情愿接受东方企业的文化,相反还是并购方的企业文化更加强势,因此TCL需要在整合的同时,尽快形成东西并重、兼容并收的文化氛围,以消除并购所带来的人文阻力。

4.2.4占据高端平板电视面板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形象

目前,TCL集团虽然号称“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但并不是全球最强的彩电企业,尤其在新兴的平板电视面板方面没有太大优势。鉴于此,TCL集团应抓住时机练好外功,与国内外优秀的上游平板电视面板厂家联手。在内功方面,希望TCL集团加强对研发队伍的建设,由于高科技行业知识产权的“保鲜期”比较短,所以研发上要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专利的获取,只有这样,TCL集团才能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重新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并且重点还是先巩固国内市场,只要TCL彩电在国内称王,TCL的国际化就不怕亏损。

4.2.5追求真正的国际化-消费国际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所

谓国际化,就是消费者的国际化,而不是产品的国际化。真正消费者的国际化却需要管理团队必须懂得所面对的客户,尤其是最终客户的现在和未来想要什么,懂得他们的消费心理才是关键。TCL占据中国彩电业的霸主地位是基于比较竞争优势,主要是“速度,效率与成本领先”层面上的内容,而世界顶尖企业则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层面的内容,即如何“把握,理解并引导消费者”。企业在一个竞争与开放的市场中,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是客户价值,倘若对客户价值缺乏精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是一句空谈。

5结论

海外并购作为通向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之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并购海外竞争对手是中国企业迅速占领海外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规模经营快速通道,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捷径。但海外并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这种并购成果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更多的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去思考海外并购,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绝不可随波逐流,陷于为并购而并购的误区中。

TCL的未来如何呢?这点可以从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中,得出一点经验:惠普和康柏是在2002年5月宣布合并,目标是PC市场的霸主,但是在近四年的合并调整期间,笔记本和台式机的市场第一一直是戴尔,同时股票持续低迷。而经过四年的磨合以及调整,惠普重新细化了不同的消费群以及产品线,终于在2006年第三季度重新夺回市场第一的宝座。因此,只要TCL走出这个阵痛期,就能有机会成为全球彩电业的霸主,而当TCL从“做大做强”转变成为“做强做大”时,他会让世界彩电业重新划分疆土。

参考文献:

[1]桂煜航,汪胜雄.TCL的国际营销[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

[2]刘世雄,祁勇,卢炎雄.TCL印度营销攻略[J].消费洞察.2009(1)

[3]姜秀珍,张献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7(4)

[4]王良燕,孙蔚.从中海油、联想、TCL等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特点、风险和对策[J].探索.2005(5)

彩电业范文篇5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的最新情况;接着简单阐述TCL彩电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然后通过具体分析其针对印度家电产品消费特性进行品牌攻略、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价格攻略,从而来反应TCL彩电如何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也通过分析TCL兼并欧洲某知名品牌彩电业务来分析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营销战略,并且也进一步阐述与并购有关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

1.1TCL集团

TCL即TheCreative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4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8年TCL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1.2TCL彩电最新情况

2009年3月26日消息,TCL多媒体(HK1070)于25日下午公布了2008年的经营业绩,其实现销售收入229.31亿元,销电1,436.6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销售大增,至418.4万台。

2008年TCL多媒体销电1,436.6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5.9%,位列全球第五大电视生产商。其中,液晶电视销量增长迅速,同比大幅增长233.1%至418.4万台,市场份额从2007年全球第13位提高到2008年第8位,为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CL多媒体表示,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风险控制、运营效率的改善。报告期内,TCL多媒体在中国市场共售出电视机684.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7.1%,连续五年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受益于“家电下乡”及刺激内需经济政策,国内其液晶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4.6%。

北美市场方面,尽管受到消费意愿萎缩和信贷危机的影响,但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TCL大屏幕型号产品价格下调刺激了LCD电视需求的快速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及,产品销量有所放缓。TCL多媒体表示,未来公司在新兴市场将关注客户结构、目标和市场定位等基本策略,利用国内生产基地的垂直整合调整成本结构,并发挥产品结构优势,致力于提高公司在该市场的市场份额。

2TCL彩电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2002年李东生提出了TCL的国际营销战略:依托全国大市场,将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彩电项目,作为拓展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推广自有品牌TCL产品;在发达国家做OEM、ODM业务或兼并重组当地知名品牌,开展国际营销。

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TCL彩电先在印度投资建厂,然后,借助国外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美国市场。2000年,TCL凭借其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一举进入印度市场。随后,TCL在印尼、菲律宾也成立了分公司;陆续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以及缅甸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俄罗斯、美国、南非、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机构或设立商务代表处;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3TCL彩电进军海外市场

1999年开始,TCL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将其触角勇敢地伸向了印度这一新兴市场。时至今日,TCL已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印度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富翁,孟买也拥有超过五百万人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出口大量的初级资源铁矿石的同时也出口数百亿美元的软件,还有伴随着连续多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工薪阶层实在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工资不断提升,两亿多的中产阶层既是社会的稳定支柱也是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还有九亿多农民在印度政府发动的三次农业革命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潜力市场。归属不同宗教、不同等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地位的印度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消费风格,其区域消费差异特性远甚于中国市场。

3.1TCL彩电进入印度市场的营销攻略——以此反应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战略

3.1.1品牌攻略——贴近消费者

印度家电消费者很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但是一旦认可了某个家电品牌,就会毫不犹豫地去购买该品牌,并且他们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

TCL彩电利用当地媒体加大对TCL品牌的宣传,详细介绍TCL的品牌形象。将它定位为一个质优价廉的国际化品牌,注意宣传它与LG、Sumsang的质量相差无几,但价格大大低于两者。

在商和经销商的店面投放大量的InshopBranging等广告宣传资料。根据店面的大小重新设计TCL展柜,加大了TCL产品陈列和店内品牌建设。并且说服店主加强对TCL品牌的宣传。继续赞助印巴板球赛等印度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3.1.2产品攻略

绑定消费者品牌营销做足以后,产品的推广自然就水到渠成。TCL为确保品牌与产品相得益彰,在产品策略上充分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增加产品的规格,延伸产品的深度。TCL在推出普平、21A21H、21D08I、21D08D、DP21125等彩电后,增加了新规格的音箱电视。新产品的开发是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同时讲究质优价廉。

增加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在彩电方面提高产品的音效,改善音质,减少应用性不强的附加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印度农村电力不稳的问题,配合推出各种电器稳压器和调节器,结合印度当地气候温度条件选用不同材料开发适合该地区的家电。

完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和经销商的投诉,TCL及时给予回复与解决。他们在交通便利,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站和维修点,提供购前咨询,售时帮助选购,售后跟踪维修。

LG在印度市场是相当的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破绽的,通过在Prakasam和Khammam市场终端经历的分析,TCL在印度某些三线市场上的作为已经对LG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挑战。

抢占LG的广告地盘。由于很多经销商的门店附近都是LG的门头和Glowsign,所以TCL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经销商用持久性的TCL门头和Glowsign替换LG的门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TCL方面还主动提供WallPainting(刷墙广告)、TCL的灯箱。在当地电视台、电影院做TCL片头广告,并要求店主将TCL的POP贴画张贴到显著的位置。

抢占陈列空间。通常产品在货架的位置可以分成高上中下四段,最高端往往是目标性商品和有意培养的核心品牌,上段又叫黄金地段,一般陈列销售好的和利润空间的商品。但在一些经销商店内TCL的彩电摆放不是很显眼,故TCL要求店主一定要将产品摆在高段和上段的展柜,并且陈列在展柜上的产品触手可及,标签完整,货架的POP硬卡一目了然。为突出TCL公司的形象主体、高科技、有实力的特点,TCL展柜的色彩搭配力求明快、抢眼,对有条件的店还设立专门的展柜,展柜上的产品按照产品的新旧,利润率的高低等做了有规律的排列。

抢夺经销商。在农村的三线市场上,有些经销商阳奉阴违,并没有主推TCL的产品,导致当地市场TCL的销量毫无起色,而那些主推TCL的店面销量却稳步上升。于是TCL对经销商进行威逼利诱,给他们绑定消费量,确保他们主推TCL品牌。

3.1.4促销攻略——本土化

TCL因地制宜采用了本土化的促销策略。

在印度的三线市场大部分消费者是农民,由于农民消费群体文化普遍不高,思维比较简单,对太复杂的事物接受度较低,所以TCL的促销活动追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用于促销的所有条幅、吊旗、海报、宣传单页、机身贴、立牌等都力求简单。

对于农村而言,最有效的是电视广告,TCL加大了在当地电视台的广告覆盖率,全天候的滚动播出。抓住印度人喜欢看电影的特点,在当地电影院打出很多TCL的电影片头广告,努力提升了TCL的品牌知名度。

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出售农产品以后,TCL不失时机的在月底和恰当的时间做促销活动。往各村发传单,在小镇上打横幅标语,进行一个为期5-10天的强势促销。在此期间,TCL公司还提供促销礼品以资鼓励。TCL利用部分经销商广泛的交际网络,到街头播放广告短片,放电影等来吸引顾客。

TCL在进行促销时配合产品的演示。让顾客真切感受TCL彩电的震撼音效、良好音质以及清晰的画面;让顾客站在启动的空调前感受自然风,健康风等。演示产品的功能对于在品质上有所要求的三线消费者至关重要。这一切都要求经销商和Salesboys的配合无间。

3.1.5价格攻略——高度灵活化

TCL现阶段主要立足于印度的三线市场,肩负着挑战LG的重担,它除了制定相应的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外,价格攻略也十分重要。

灵活地定价。TCL首先通过对LG彩电的价格和质量,自身的价格和质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然后派人员去了解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产品的看法,获得LG的价目表。最后通过与LG的比较来制定相应的价格。TCL在彩电产品的定价上始终低于对手LG的定价。

灵活地调整价格。随着TCL在印度三线市场的不断渗透和对LG地盘的吞噬,产品的价位随之有所调整,所以TCL时时刻刻关注LG的举动,采取有力的攻势:一是以变应变,降低价格。针对LG的降价迅速作出反映,将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LG之下。二是以攻为守,提高认知的质量。面对降价的挑战,公司可以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价值。三是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当LG降价时,迅速推出低价产品或推出另一低价的品牌与其抗衡。

灵活的付款方式。在农村三线市场,顾客购买家电多以赊欠为主,TCL彩电相应的采用以下付款方式:结算优惠——根本在于先货后款。使用销售,定期结算、分期付款、货物与货款的“上达下结”。软价格优惠——折扣和返利、变相的奖励与附赠。对于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则采取赊账销售为主:分销商给次级销商放账,先提货后付款,次级经销商再给顾客赊账销售,顾客只需付产品的首期即可,余下的货款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付清。

TCL作为一个新鲜的品牌进入到印度的市场,只要它坚持执行目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优质低价的产品方针,辅以产品、渠道、促销、价格攻略的有机整合,假以时日,TCL必将迅速崛起成为印度市场的强势品牌。

3.2TCL利用兼并当地品牌进行国际营销——以此说明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战略

3.2.1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经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汤姆逊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电子制造商。2004年1月29日,TCL董事长李东生与法国汤姆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达哈利签订了共同出资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协议。根据合同协议,由TCL国际占67%的股份,汤姆逊公司占33%的股份。汤姆逊公司的全球彩电业务,包括所有的彩电、DVD播放机的销售业务及研发中心,与TCL彩电业务合并成TCL-Thomson(TTE)电子有限公司。合资以后,TTE可以利用汤姆逊的品牌效应进入欧美市场,绕过欧洲的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TCL进入欧洲市场的风险。而且,由于汤姆逊品牌在欧洲、美国等主流市场的知名度较高,对TCL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将大有帮助。两家公司业务重组后,除了TCL品牌外,还拥有汤姆逊品牌和面向北美市场的RCA品牌。

对于TCL来说,选择汤姆逊公司作为合资对象,一是因为汤姆逊品牌在欧美市场知名度较高,在背投式电视机市场,汤姆逊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因为汤姆逊是全球第二大专利公司,拥有3.4万项专利,研发能力强大;三是因为汤姆逊公司有经验丰富的营销管理团队经营全球的电视机业务,他们的营销管理能力足以弥补TCL国际营销经验的不足。

此外,与汤姆逊公司的合资对于TCL国际营销的意义重大。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企业为主(占股份67%)成立的合资公司。TTE彩电的年销量将超过1800万台,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10%,首次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有望实现全球供应链资源整合。TCL在越南、菲律宾、印尼、独联体国家都有协作厂,而汤姆逊在墨西哥、波兰、泰国、法国也有工厂,如果实现了供应链资源整合,TTE将可以跨越美国、欧洲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障碍。

3.2.2并购后的难题

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汤姆逊彩电业务最大亏损源是北美市场,旗下RCA品牌彩电2004年在北美市场亏损达1.4亿美元,而同期汤姆逊欧洲业务仅亏损几百万美元,这使TCL集团将精兵强将和绝大部分资源都用以北美扭亏。2004年收购完成之后,TCL迅速向北美地区派驻工作组开展大规模重组。当时北美的三个工厂被缩减至墨西哥一个工厂,工人人数也由4000多人精简到2500人,同时还对采购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TCL接管后的2005年,亏损便减少至4500万美元。2006年上半年,收购后的RCA品牌在北美彩电市场占有率更是上升至10%以上,同比大幅减亏1500万美元,估计第四季度北美市场将可以全面扭亏为盈。

按下葫芦浮起瓢,TCL攻下北美,却没想到丢了欧洲!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突然剧烈变化。平板电视取代传统CRT电视的速度惊人,到2006年上半年欧洲平板电视销售额已占彩电市场总销售额79%。但面对剧变,TCL在欧洲市场却无法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最终付出了沉重代价,上半年便亏损7.63亿元人民币。

2006年,根据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出现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其中集团控股子公司TCL欧洲业务出现15亿元人民币巨亏。

在巨亏的压力下,TCL董事会决定于2006年三季度开始对欧洲业务进行收缩和重组。然而让李东生始料未及的是,TCL在重组过程中发现,在欧洲裁员远非事先预料的那么容易。养尊处优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绝大多数欧洲企业气喘吁吁,整个欧洲实际上也已经不堪重负。尽管TCL的重组行动得到了当地工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但一些法规甚至是潜规则总是让人无法绕开。按照当地惯例,公司裁员需要取得工会同意,但是工会作为保护工人的组织,要求保护弱者,老弱病残都不可以裁,只能先裁年富力强的—而这恰恰是TCL希望保留的员工。因此唯一的办法是先支付所有人的裁员成本,全部解散,重起炉灶,把有用的员工再雇回来。据统计,TCL在欧洲共裁员400多人,平均裁员成本超过每人10万欧元。

沉痛的教训让TCL全面调整了国际化思路。到2007年末,在彩电业务上,公司成功完成了对TCL多媒体欧洲业务的重组,结束了原来亏损的欧洲业务中心,并依托全新的欧洲业务平台,引入了“无边界集中”的经营模式,在组织结构、运营成本、供应链整合等方面下功夫,从而直接推动了欧洲业务走出困境;在北美市场,公司采取与关键伙伴结盟、聚焦价格、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而中国市场则作为公司长期的利润后盾,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售和毛利水平。

4TCL彩电海外全球化战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TCL彩电在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时存在的问题

4.1.1TCL并购目的不明确

海外并购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行为,如果决策人在并购前没有确定此次并购的目的,而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目标企业产生兴趣,或是出于有机会就想抓住的心理,或是盲目跟风,则容易面临巨大的风险。

目前,TCL如同我国很多企业一样,在“走出去”时,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并购目的模糊,最终,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

4.1.2TCL缺乏对目标公司的正确评估

目标公司的选择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海外并购的目标公司一般都是连续亏损,被并购方急于剥离的资产或业务。从表面上看,国际市场上的很多“壳公司”的价格十分划算,实际上这是投资银行精心“包装”的结果。所以在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正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4.1.3TCL缺乏并购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际收购相当复杂,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人才缺口是全方位的。不仅缺乏浅层的外语人才,还缺乏中层的熟悉海外市场运作规则的操盘手人才,以及真正具有国际化思维,能将企业的整体运营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战略人才,国际化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在海外拓展时准确及时地做出决策。TCL的海外并购缺乏国际化人才,不少派往国外的管理人员甚至连英语都不很熟练,资产评估、技术、法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更加缺乏,甚至缺乏对交易有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制定日程和监督进程的工作团队负责人。

4.2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4.2.1加强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

对并购目标的选择是一个科学的、严密的分析过程,应尽可能在熟悉的行业里寻求目标,并且选择具有长期发展价值以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企业。在并购活动初期,并购公司应该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生产经营、人员、财务、资产和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目标企业客观环境的优劣、目标企业经营范围与本企业是否相似、规模、是否适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及可塑性。需要注意的是,并购企业在评估目标企业时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点,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

4.2.2快速组建一个真正稳定的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

多年来,尽管TCL集团发展迅速,可其总部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由于过往以来,整个TCL集团发展过于神速,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漏洞。那些当年在彩电和手机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军人物如胡秋生、万明坚等的纷纷辞职或“下课”,为数不多的有着国际化职业背景的吴士宏女士等也早已“好鸟择良木”,这些重量级人物与TCL集团的“离异”给其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高层管理人才显示出青黄不接的现象。TCL集团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就应该在其管理层面上下足工夫,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和战斗力的国际化高层管理团队。

4.2.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过往的经验,全球企业重组整合的失败率为6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企业管理团队风格的差异难以消除。而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在国际市场中,战胜并购对手从而让对手心甘情愿接受东方企业的文化,相反还是并购方的企业文化更加强势,因此TCL需要在整合的同时,尽快形成东西并重、兼容并收的文化氛围,以消除并购所带来的人文阻力。

4.2.4占据高端平板电视面板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形象

目前,TCL集团虽然号称“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但并不是全球最强的彩电企业,尤其在新兴的平板电视面板方面没有太大优势。鉴于此,TCL集团应抓住时机练好外功,与国内外优秀的上游平板电视面板厂家联手。在内功方面,希望TCL集团加强对研发队伍的建设,由于高科技行业知识产权的“保鲜期”比较短,所以研发上要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专利的获取,只有这样,TCL集团才能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重新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并且重点还是先巩固国内市场,只要TCL彩电在国内称王,TCL的国际化就不怕亏损。

4.2.5追求真正的国际化-消费国际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所

谓国际化,就是消费者的国际化,而不是产品的国际化。真正消费者的国际化却需要管理团队必须懂得所面对的客户,尤其是最终客户的现在和未来想要什么,懂得他们的消费心理才是关键。TCL占据中国彩电业的霸主地位是基于比较竞争优势,主要是“速度,效率与成本领先”层面上的内容,而世界顶尖企业则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层面的内容,即如何“把握,理解并引导消费者”。企业在一个竞争与开放的市场中,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是客户价值,倘若对客户价值缺乏精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是一句空谈。

5结论

海外并购作为通向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之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并购海外竞争对手是中国企业迅速占领海外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规模经营快速通道,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捷径。但海外并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这种并购成果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更多的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去思考海外并购,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绝不可随波逐流,陷于为并购而并购的误区中。

TCL的未来如何呢?这点可以从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中,得出一点经验:惠普和康柏是在2002年5月宣布合并,目标是PC市场的霸主,但是在近四年的合并调整期间,笔记本和台式机的市场第一一直是戴尔,同时股票持续低迷。而经过四年的磨合以及调整,惠普重新细化了不同的消费群以及产品线,终于在2006年第三季度重新夺回市场第一的宝座。因此,只要TCL走出这个阵痛期,就能有机会成为全球彩电业的霸主,而当TCL从“做大做强”转变成为“做强做大”时,他会让世界彩电业重新划分疆土。

参考文献:

[1]桂煜航,汪胜雄.TCL的国际营销[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

[2]刘世雄,祁勇,卢炎雄.TCL印度营销攻略[J].消费洞察.2009(1)

[3]姜秀珍,张献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7(4)

[4]王良燕,孙蔚.从中海油、联想、TCL等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特点、风险和对策[J].探索.2005(5)

彩电业范文篇6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的最新情况;接着简单阐述TCL彩电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然后通过具体分析其针对印度家电产品消费特性进行品牌攻略、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价格攻略,从而来反应TCL彩电如何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也通过分析TCL兼并欧洲某知名品牌彩电业务来分析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营销战略,并且也进一步阐述与并购有关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TCL集团及旗下彩电业务

1.1TCL集团

TCL即TheCreative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4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8年TCL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1.2TCL彩电最新情况

2009年3月26日消息,TCL多媒体(HK1070)于25日下午公布了2008年的经营业绩,其实现销售收入229.31亿元,销电1,436.6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销售大增,至418.4万台。

2008年TCL多媒体销电1,436.6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5.9%,位列全球第五大电视生产商。其中,液晶电视销量增长迅速,同比大幅增长233.1%至418.4万台,市场份额从2007年全球第13位提高到2008年第8位,为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CL多媒体表示,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风险控制、运营效率的改善。报告期内,TCL多媒体在中国市场共售出电视机684.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7.1%,连续五年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受益于“家电下乡”及刺激内需经济政策,国内其液晶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4.6%。

北美市场方面,尽管受到消费意愿萎缩和信贷危机的影响,但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TCL大屏幕型号产品价格下调刺激了LCD电视需求的快速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及,产品销量有所放缓。TCL多媒体表示,未来公司在新兴市场将关注客户结构、目标和市场定位等基本策略,利用国内生产基地的垂直整合调整成本结构,并发挥产品结构优势,致力于提高公司在该市场的市场份额。

2TCL彩电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2002年李东生提出了TCL的国际营销战略:依托全国大市场,将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彩电项目,作为拓展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推广自有品牌TCL产品;在发达国家做OEM、ODM业务或兼并重组当地知名品牌,开展国际营销。

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TCL彩电先在印度投资建厂,然后,借助国外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美国市场。2000年,TCL凭借其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一举进入印度市场。随后,TCL在印尼、菲律宾也成立了分公司;陆续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以及缅甸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俄罗斯、美国、南非、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机构或设立商务代表处;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3TCL彩电进军海外市场

1999年开始,TCL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将其触角勇敢地伸向了印度这一新兴市场。时至今日,TCL已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印度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富翁,孟买也拥有超过五百万人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出口大量的初级资源铁矿石的同时也出口数百亿美元的软件,还有伴随着连续多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工薪阶层实在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工资不断提升,两亿多的中产阶层既是社会的稳定支

柱也是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还有九亿多农民在印度政府发动的三次农业革命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潜力市场。归属不同宗教、不同等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地位的印度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消费风格,其区域消费差异特性远甚于中国市场。

3.1TCL彩电进入印度市场的营销攻略——以此反应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战略

3.1.1品牌攻略——贴近消费者

印度家电消费者很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但是一旦认可了某个家电品牌,就会毫不犹豫地去购买该品牌,并且他们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

TCL彩电利用当地媒体加大对TCL品牌的宣传,详细介绍TCL的品牌形象。将它定位为一个质优价廉的国际化品牌,注意宣传它与LG、Sumsang的质量相差无几,但价格大大低于两者。

在商和经销商的店面投放大量的InshopBranging等广告宣传资料。根据店面的大小重新设计TCL展柜,加大了TCL产品陈列和店内品牌建设。并且说服店主加强对TCL品牌的宣传。继续赞助印巴板球赛等印度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3.1.2产品攻略

绑定消费者品牌营销做足以后,产品的推广自然就水到渠成。TCL为确保品牌与产品相得益彰,在产品策略上充分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增加产品的规格,延伸产品的深度。TCL在推出普平、21A21H、21D08I、21D08D、DP21125等彩电后,增加了新规格的音箱电视。新产品的开发是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同时讲究质优价廉。

增加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在彩电方面提高产品的音效,改善音质,减少应用性不强的附加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印度农村电力不稳的问题,配合推出各种电器稳压器和调节器,结合印度当地气候温度条件选用不同材料开发适合该地区的家电。

完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和经销商的投诉,TCL及时给予回复与解决。他们在交通便利,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站和维修点,提供购前咨询,售时帮助选购,售后跟踪维修。

LG在印度市场是相当的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破绽的,通过在Prakasam和Khammam市场终端经历的分析,TCL在印度某些三线市场上的作为已经对LG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挑战。

抢占LG的广告地盘。由于很多经销商的门店附近都是LG的门头和Glowsign,所以TCL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经销商用持久性的TCL门头和Glowsign替换LG的门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TCL方面还主动提供WallPainting(刷墙广告)、TCL的灯箱。在当地电视台、电影院做TCL片头广告,并要求店主将TCL的POP贴画张贴到显著的位置。

抢占陈列空间。通常产品在货架的位置可以分成高上中下四段,最高端往往是目标性商品和有意培养的核心品牌,上段又叫黄金地段,一般陈列销售好的和利润空间的商品。但在一些经销商店内TCL的彩电摆放不是很显眼,故TCL要求店主一定要将产品摆在高段和上段的展柜,并且陈列在展柜上的产品触手可及,标签完整,货架的POP硬卡一目了然。为突出TCL公司的形象主体、高科技、有实力的特点,TCL展柜的色彩搭配力求明快、抢眼,对有条件的店还设立专门的展柜,展柜上的产品按照产品的新旧,利润率的高低等做了有规律的排列。

抢夺经销商。在农村的三线市场上,有些经销商阳奉阴违,并没有主推TCL的产品,导致当地市场TCL的销量毫无起色,而那些主推TCL的店面销量却稳步上升。于是TCL对经销商进行威逼利诱,给他们绑定消费量,确保他们主推TCL品牌。

3.1.4促销攻略——本土化

TCL因地制宜采用了本土化的促销策略。

在印度的三线市场大部分消费者是农民,由于农民消费群体文化普遍不高,思维比较简单,对太复杂的事物接受度较低,所以TCL的促销活动追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用于促销的所有条幅、吊旗、海报、宣传单页、机身贴、立牌等都力求简单。

对于农村而言,最有效的是电视广告,TCL加大了在当地电视台的广告覆盖率,全天候的滚动播出。抓住印度人喜欢看电影的特点,在当地电影院打出很多TCL的电影片头广告,努力提升了TCL的品牌知名度。

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出售农产品以后,TCL不失时机的在月底和恰当的时间做促销活动。往各村发传单,在小镇上打横幅标语,进行一个为期5-10天的强势促销。在此期间,TCL公司还提供促销礼品以资鼓励。TCL利用部分经销商广泛的交际网络,到街头播放广告短片,放电影等来吸引顾客。

TCL在进行促销时配合产品的演示。让顾客真切感受TCL彩电的震撼音效、良好音质以及清晰的画面;让顾客站在启动的空调前感受自然风,健康风等。演示产品的功能对于在品质上有所要求的三线消费者至关重要。这一切都要求经销商和Salesboys的配合无间。

3.1.5价格攻略——高度灵活化

TCL现阶段主要立足于印度的三线市场,肩负着挑战LG的重担,它除了制定相应的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外,价格攻略也十分重要。

灵活地定价。TCL首先通过对LG彩电的价格和质量,自身的价格和

质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然后派人员去了解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产品的看法,获得LG的价目表。最后通过与LG的比较来制定相应的价格。TCL在彩电产品的定价上始终低于对手LG的定价。

灵活地调整价格。随着TCL在印度三线市场的不断渗透和对LG地盘的吞噬,产品的价位随之有所调整,所以TCL时时刻刻关注LG的举动,采取有力的攻势:一是以变应变,降低价格。针对LG的降价迅速作出反映,将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LG之下。二是以攻为守,提高认知的质量。面对降价的挑战,公司可以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价值。三是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当LG降价时,迅速推出低价产品或推出另一低价的品牌与其抗衡。

灵活的付款方式。在农村三线市场,顾客购买家电多以赊欠为主,TCL彩电相应的采用以下付款方式:结算优惠——根本在于先货后款。使用销售,定期结算、分期付款、货物与货款的“上达下结”。软价格优惠——折扣和返利、变相的奖励与附赠。对于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则采取赊账销售为主:分销商给次级销商放账,先提货后付款,次级经销商再给顾客赊账销售,顾客只需付产品的首期即可,余下的货款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付清。

TCL作为一个新鲜的品牌进入到印度的市场,只要它坚持执行目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优质低价的产品方针,辅以产品、渠道、促销、价格攻略的有机整合,假以时日,TCL必将迅速崛起成为印度市场的强势品牌。

3.2TCL利用兼并当地品牌进行国际营销——以此说明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战略

3.2.1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经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汤姆逊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电子制造商。2004年1月29日,TCL董事长李东生与法国汤姆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达哈利签订了共同出资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协议。根据合同协议,由TCL国际占67%的股份,汤姆逊公司占33%的股份。汤姆逊公司的全球彩电业务,包括所有的彩电、DVD播放机的销售业务及研发中心,与TCL彩电业务合并成TCL-Thomson(TTE)电子有限公司。合资以后,TTE可以利用汤姆逊的品牌效应进入欧美市场,绕过欧洲的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TCL进入欧洲市场的风险。而且,由于汤姆逊品牌在欧洲、美国等主流市场的知名度较高,对TCL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将大有帮助。两家公司业务重组后,除了TCL品牌外,还拥有汤姆逊品牌和面向北美市场的RCA品牌。

对于TCL来说,选择汤姆逊公司作为合资对象,一是因为汤姆逊品牌在欧美市场知名度较高,在背投式电视机市场,汤姆逊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因为汤姆逊是全球第二大专利公司,拥有3.4万项专利,研发能力强大;三是因为汤姆逊公司有经验丰富的营销管理团队经营全球的电视机业务,他们的营销管理能力足以弥补TCL国际营销经验的不足。

此外,与汤姆逊公司的合资对于TCL国际营销的意义重大。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企业为主(占股份67%)成立的合资公司。TTE彩电的年销量将超过1800万台,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10%,首次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有望实现全球供应链资源整合。TCL在越南、菲律宾、印尼、独联体国家都有协作厂,而汤姆逊在墨西哥、波兰、泰国、法国也有工厂,如果实现了供应链资源整合,TTE将可以跨越美国、欧洲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障碍。

3.2.2并购后的难题

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汤姆逊彩电业务最大亏损源是北美市场,旗下RCA品牌彩电2004年在北美市场亏损达1.4亿美元,而同期汤姆逊欧洲业务仅亏损几百万美元,这使TCL集团将精兵强将和绝大部分资源都用以北美扭亏。2004年收购完成之后,TCL迅速向北美地区派驻工作组开展大规模重组。当时北美的三个工厂被缩减至墨西哥一个工厂,工人人数也由4000多人精简到2500人,同时还对采购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TCL接管后的2005年,亏损便减少至4500万美元。2006年上半年,收购后的RCA品牌在北美彩电市场占有率更是上升至10%以上,同比大幅减亏1500万美元,估计第四季度北美市场将可以全面扭亏为盈。

按下葫芦浮起瓢,TCL攻下北美,却没想到丢了欧洲!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突然剧烈变化。平板电视取代传统CRT电视的速度惊人,到2006年上半年欧洲平板电视销售额已占彩电市场总销售额79%。但面对剧变,TCL在欧洲市场却无法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最终付出了沉重代价,上半年便亏损7.63亿元人民币。

2006年,根据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出现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其中集团控股子公司TCL欧洲业务出现15亿元人民币巨亏。

在巨亏的压力下,TCL董事会决定于2006年三季度开始对欧洲业务进行收缩和重组。然而让李东生始料未及的是,TCL在重组过程中发现,在欧洲裁员远非事先预料的那么容易。养尊处优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绝大多数欧洲企业气喘吁吁,整个欧洲实际上也已经不堪重负。尽管TCL的重组行动得到了当地工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但一些法规甚至是潜规则总是让人无法绕开。按照当地惯例,公司裁员需要取得工会同意,但是工会作为保护工人

的组织,要求保护弱者,老弱病残都不可以裁,只能先裁年富力强的—而这恰恰是TCL希望保留的员工。因此唯一的办法是先支付所有人的裁员成本,全部解散,重起炉灶,把有用的员工再雇回来。据统计,TCL在欧洲共裁员400多人,平均裁员成本超过每人10万欧元。

沉痛的教训让TCL全面调整了国际化思路。到2007年末,在彩电业务上,公司成功完成了对TCL多媒体欧洲业务的重组,结束了原来亏损的欧洲业务中心,并依托全新的欧洲业务平台,引入了“无边界集中”的经营模式,在组织结构、运营成本、供应链整合等方面下功夫,从而直接推动了欧洲业务走出困境;在北美市场,公司采取与关键伙伴结盟、聚焦价格、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而中国市场则作为公司长期的利润后盾,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售和毛利水平。

4TCL彩电海外全球化战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TCL彩电在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时存在的问题

4.1.1TCL并购目的不明确

海外并购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行为,如果决策人在并购前没有确定此次并购的目的,而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目标企业产生兴趣,或是出于有机会就想抓住的心理,或是盲目跟风,则容易面临巨大的风险。

目前,TCL如同我国很多企业一样,在“走出去”时,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并购目的模糊,最终,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

4.1.2TCL缺乏对目标公司的正确评估

目标公司的选择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海外并购的目标公司一般都是连续亏损,被并购方急于剥离的资产或业务。从表面上看,国际市场上的很多“壳公司”的价格十分划算,实际上这是投资银行精心“包装”的结果。所以在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正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4.1.3TCL缺乏并购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际收购相当复杂,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人才缺口是全方位的。不仅缺乏浅层的外语人才,还缺乏中层的熟悉海外市场运作规则的操盘手人才,以及真正具有国际化思维,能将企业的整体运营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战略人才,国际化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在海外拓展时准确及时地做出决策。TCL的海外并购缺乏国际化人才,不少派往国外的管理人员甚至连英语都不很熟练,资产评估、技术、法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更加缺乏,甚至缺乏对交易有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制定日程和监督进程的工作团队负责人。

4.2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4.2.1加强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

对并购目标的选择是一个科学的、严密的分析过程,应尽可能在熟悉的行业里寻求目标,并且选择具有长期发展价值以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企业。在并购活动初期,并购公司应该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生产经营、人员、财务、资产和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目标企业客观环境的优劣、目标企业经营范围与本企业是否相似、规模、是否适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及可塑性。需要注意的是,并购企业在评估目标企业时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点,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

4.2.2快速组建一个真正稳定的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

多年来,尽管TCL集团发展迅速,可其总部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具有活力和国际化背景的领导团队。由于过往以来,整个TCL集团发展过于神速,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漏洞。那些当年在彩电和手机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军人物如胡秋生、万明坚等的纷纷辞职或“下课”,为数不多的有着国际化职业背景的吴士宏女士等也早已“好鸟择良木”,这些重量级人物与TCL集团的“离异”给其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高层管理人才显示出青黄不接的现象。TCL集团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就应该在其管理层面上下足工夫,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和战斗力的国际化高层管理团队。

4.2.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过往的经验,全球企业重组整合的失败率为6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企业管理团队风格的差异难以消除。而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在国际市场中,战胜并购对手从而让对手心甘情愿接受东方企业的文化,相反还是并购方的企业文化更加强势,因此TCL需要在整合的同时,尽快形成东西并重、兼容并收的文化氛围,以消除并购所带来的人文阻力。

4.2.4占据高端平板电视面板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形象

目前,TCL集团虽然号称“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但并不是全球最强的彩电企业,尤其在新兴的平板电视面板方面没有太大优势。鉴于此,TCL集团应抓住时机练好外功,与国内外优秀的上游平板电视面板厂家联手。在内功方面,希望TCL集团加强对研发队伍的建设,由于高科技行业知识产权的“保鲜期”比较短,所以研发上要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专利的获取,只有这样,TCL集团才能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重新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并且重点还是先巩固国内市场,只要TCL彩电在国内称王,TCL的国际化就不怕亏损。

4.2.5追求真正的国际化-消费国际化

,提高核心竞争力所

谓国际化,就是消费者的国际化,而不是产品的国际化。真正消费者的国际化却需要管理团队必须懂得所面对的客户,尤其是最终客户的现在和未来想要什么,懂得他们的消费心理才是关键。TCL占据中国彩电业的霸主地位是基于比较竞争优势,主要是“速度,效率与成本领先”层面上的内容,而世界顶尖企业则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层面的内容,即如何“把握,理解并引导消费者”。企业在一个竞争与开放的市场中,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是客户价值,倘若对客户价值缺乏精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是一句空谈。

5结论

海外并购作为通向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之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并购海外竞争对手是中国企业迅速占领海外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规模经营快速通道,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捷径。但海外并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这种并购成果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更多的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去思考海外并购,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绝不可随波逐流,陷于为并购而并购的误区中。

TCL的未来如何呢?这点可以从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中,得出一点经验:惠普和康柏是在2002年5月宣布合并,目标是PC市场的霸主,但是在近四年的合并调整期间,笔记本和台式机的市场第一一直是戴尔,同时股票持续低迷。而经过四年的磨合以及调整,惠普重新细化了不同的消费群以及产品线,终于在2006年第三季度重新夺回市场第一的宝座。因此,只要TCL走出这个阵痛期,就能有机会成为全球彩电业的霸主,而当TCL从“做大做强”转变成为“做强做大”时,他会让世界彩电业重新划分疆土。

参考文献:

[1]桂煜航,汪胜雄.TCL的国际营销[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

[2]刘世雄,祁勇,卢炎雄.TCL印度营销攻略[J].消费洞察.2009(1)

[3]姜秀珍,张献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7(4)

[4]王良燕,孙蔚.从中海油、联想、TCL等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特点、风险和对策[J].探索.2005(5)

彩电业范文篇7

我们把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转型总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发展,给了中国大多数企业第一次创业的**和机会,这也形成了很多企业的战略取向,这里面最著名的是联想的“贸-工-科”的发展战略。

在那种短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比做贸易赚钱更有说服力的事情了,比如说彩电,在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78到1995年这段时间,中国基本上是这种短缺经济时代,彩电是要凭票买的,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的能力。在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格局中,在这种转型中最大的成功者是长虹公司,这个以国家性质为主的企业,1973年起就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1979年从日本松下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其年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0万台。1985年又从松下引进了全中国最后一条生产线,1986年生产能力增至32万台,1992年增至100万台,1996年继续增加到660万台,1998年生产出930万台,总量位居全球第四。

这种生产能力和国字招牌的优势在中国这次大转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竞争力。相反,那些以民字为主的公司和刚从国字转型的公司则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实力。在这次大的转型发展中,以2001年中国正式的加入WTO为准,前后5年,中国基本商品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过剩时代,这个特点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第二次转型。

二是中国市场的“贸-工-科”向国际板转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对中国企业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经验,现在看来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企业赚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这就使我们在很多关键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上没有一种相对的远见。

一般人容易将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当作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点,其实,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2001年可以算作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大量外资进入,迅速使我国许多产业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在通信业有著名的“七国八制”;在电脑行业有IBM、惠普、苹果等;在彩电业有松下、日立、索尼、飞利浦等。

199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大幅度降低关税,同时取消部分进口许可证,使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达到顶点。风起云涌的合资,使一大批国内品牌从此消亡。而进入1995年,半壁江山已被国外品牌占领。电脑行业前10名只有联想一个纯正的国产品牌,饮料界只剩下健力宝,彩电业也只有长虹。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定了1995年以前中国企业的竞争目标———决战跨国公司。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市场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低成本竞争战略。这是后发国家的企业必然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

按照美国学者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战略只有两种: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现在诸多企业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有效性。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很难采取差异化战略。因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差异化主要是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又主要是技术的差异化。但是,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总要受到买方经营成本的制约,所以,技术的演进总是表现出递进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新技术的被广泛引用,必须与原有技术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电脑业的术语“兼容”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当然,企业也可以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但是,这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方面,中国科技力量集中的军队和科研院所,由于体制转换的障碍,始终无法突破性地完成“国家主导”向“企业主导”的科研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采取专利付费和仿制的技术追赶战术,也越来越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法律诉讼。由于这两方面原因,中国真正走上差异化战略道路的企业凤毛麟角,深圳华为可以算作一个特例,但即便如华为这样的企业,面对思科这样的国际对手,还根本谈不上差异化竞争。所以,低成本战略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是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向其它形式转型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今排在前10位的市场化大型企业,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企业。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方面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比纯粹的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快。个中缘由在于:国有企业掌握了绝大部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行业好才是企业好的更重要的原因。人才、技术、管理经验、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国有企业有着民营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

但是,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人才资源的潜力难以发挥出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级阶段,这个弱点表现得还不十分明显。

但是当国有企业的其它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的时候,仅凭资金优势已经无法左右市场。这个时候,国有企业的致命弱点就暴露无遗。谁是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从战略上去理解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而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高还是民营企业效率高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分野。

彩电业范文篇8

我们把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转型总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发展,给了中国大多数企业第一次创业的**和机会,这也形成了很多企业的战略取向,这里面最著名的是联想的“贸-工-科”的发展战略。

在那种短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比做贸易赚钱更有说服力的事情了,比如说彩电,在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78到1995年这段时间,中国基本上是这种短缺经济时代,彩电是要凭票买的,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的能力。在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格局中,在这种转型中最大的成功者是长虹公司,这个以国家性质为主的企业,1973年起就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1979年从日本松下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其年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0万台。1985年又从松下引进了全中国最后一条生产线,1986年生产能力增至32万台,1992年增至100万台,1996年继续增加到660万台,1998年生产出930万台,总量位居全球第四。

这种生产能力和国字招牌的优势在中国这次大转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竞争力。相反,那些以民字为主的公司和刚从国字转型的公司则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实力。在这次大的转型发展中,以2001年中国正式的加入WTO为准,前后5年,中国基本商品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过剩时代,这个特点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第二次转型。

二是中国市场的“贸-工-科”向国际板转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对中国企业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经验,现在看来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企业赚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这就使我们在很多关键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上没有一种相对的远见。

一般人容易将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当作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点,其实,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2001年可以算作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大量外资进入,迅速使我国许多产业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在通信业有著名的“七国八制”;在电脑行业有IBM、惠普、苹果等;在彩电业有松下、日立、索尼、飞利浦等。

199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大幅度降低关税,同时取消部分进口许可证,使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达到顶点。风起云涌的合资,使一大批国内品牌从此消亡。而进入1995年,半壁江山已被国外品牌占领。电脑行业前10名只有联想一个纯正的国产品牌,饮料界只剩下健力宝,彩电业也只有长虹。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定了1995年以前中国企业的竞争目标———决战跨国公司。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市场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低成本竞争战略。这是后发国家的企业必然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按照美国学者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战略只有两种: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现在诸多企业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有效性。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很难采取差异化战略。因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差异化主要是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又主要是技术的差异化。但是,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总要受到买方经营成本的制约,所以,技术的演进总是表现出递进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新技术的被广泛引用,必须与原有技术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电脑业的术语“兼容”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当然,企业也可以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但是,这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方面,中国科技力量集中的军队和科研院所,由于体制转换的障碍,始终无法突破性地完成“国家主导”向“企业主导”的科研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采取专利付费和仿制的技术追赶战术,也越来越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法律诉讼。由于这两方面原因,中国真正走上差异化战略道路的企业凤毛麟角,深圳华为可以算作一个特例,但即便如华为这样的企业,面对思科这样的国际对手,还根本谈不上差异化竞争。所以,低成本战略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是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向其它形式转型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今排在前10位的市场化大型企业,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企业。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方面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比纯粹的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快。个中缘由在于:国有企业掌握了绝大部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行业好才是企业好的更重要的原因。人才、技术、管理经验、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国有企业有着民营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

但是,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人才资源的潜力难以发挥出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级阶段,这个弱点表现得还不十分明显。

但是当国有企业的其它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的时候,仅凭资金优势已经无法左右市场。这个时候,国有企业的致命弱点就暴露无遗。谁是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从战略上去理解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而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高还是民营企业效率高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分野。

彩电业范文篇9

我们把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转型总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发展,给了中国大多数企业第一次创业的**和机会,这也形成了很多企业的战略取向,这里面最著名的是联想的“贸-工-科”的发展战略。

在那种短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比做贸易赚钱更有说服力的事情了,比如说彩电,在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78到1995年这段时间,中国基本上是这种短缺经济时代,彩电是要凭票买的,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的能力。在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格局中,在这种转型中最大的成功者是长虹公司,这个以国家性质为主的企业,1973年起就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1979年从日本松下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其年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0万台。1985年又从松下引进了全中国最后一条生产线,1986年生产能力增至32万台,1992年增至100万台,1996年继续增加到660万台,1998年生产出930万台,总量位居全球第四。

这种生产能力和国字招牌的优势在中国这次大转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竞争力。相反,那些以民字为主的公司和刚从国字转型的公司则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实力。在这次大的转型发展中,以2001年中国正式的加入WTO为准,前后5年,中国基本商品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过剩时代,这个特点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第二次转型。

二是中国市场的“贸-工-科”向国际板转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对中国企业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经验,现在看来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企业赚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这就使我们在很多关键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上没有一种相对的远见。

一般人容易将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当作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点,其实,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2001年可以算作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大量外资进入,迅速使我国许多产业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在通信业有著名的“七国八制”;在电脑行业有IBM、惠普、苹果等;在彩电业有松下、日立、索尼、飞利浦等。

199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大幅度降低关税,同时取消部分进口许可证,使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达到顶点。风起云涌的合资,使一大批国内品牌从此消亡。而进入1995年,半壁江山已被国外品牌占领。电脑行业前10名只有联想一个纯正的国产品牌,饮料界只剩下健力宝,彩电业也只有长虹。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定了1995年以前中国企业的竞争目标———决战跨国公司。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市场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低成本竞争战略。这是后发国家的企业必然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按照美国学者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战略只有两种: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现在诸多企业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有效性。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很难采取差异化战略。因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差异化主要是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又主要是技术的差异化。但是,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总要受到买方经营成本的制约,所以,技术的演进总是表现出递进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新技术的被广泛引用,必须与原有技术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电脑业的术语“兼容”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当然,企业也可以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但是,这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方面,中国科技力量集中的军队和科研院所,由于体制转换的障碍,始终无法突破性地完成“国家主导”向“企业主导”的科研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采取专利付费和仿制的技术追赶战术,也越来越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法律诉讼。由于这两方面原因,中国真正走上差异化战略道路的企业凤毛麟角,深圳华为可以算作一个特例,但即便如华为这样的企业,面对思科这样的国际对手,还根本谈不上差异化竞争。所以,低成本战略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是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向其它形式转型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今排在前10位的市场化大型企业,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企业。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方面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比纯粹的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快。个中缘由在于:国有企业掌握了绝大部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行业好才是企业好的更重要的原因。人才、技术、管理经验、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国有企业有着民营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

但是,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人才资源的潜力难以发挥出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级阶段,这个弱点表现得还不十分明显。

但是当国有企业的其它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的时候,仅凭资金优势已经无法左右市场。这个时候,国有企业的致命弱点就暴露无遗。谁是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从战略上去理解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而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高还是民营企业效率高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分野。

彩电业范文篇10

关键词:反倾销;应诉意识;反倾销诉讼程序

1中国近年反倾销诉讼的个案研究

1.1个案1——中美2003年彩电反倾销诉讼案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003年我国彩电业与美国彩电业的贸易大战。

2003年5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到美国CollierShannonScottPLLC公司等3家企业的申请,准备对原产于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彩电启动产业损害调查程序。

2003年5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告,决定自2003年5月2日起启动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彩电(被调查彩电为屏幕不小于21英寸的直观式或背投式阴极射线管彩色电视接收机)的产业损害调查,以确定上述两国出口美国市场的彩电是否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美国申诉企业认为,2000—2002年,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向美国出口的彩电数量,从20万台增至260万台,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84%来自中国。据中国家电协会统计,2003年1—3月,我国家电企业向美国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7.4%,美国已成为中国彩电企业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从而也打破了跨国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原有份额。

1.2个案2——杭州垫圈厂反倾销案

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和生产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美国倾销,给美国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杭州弹簧垫圈厂——杭州萧山农民创办的不足150人的小厂,独自应诉。通过积极应诉,杭州的这家垫圈厂获得了对美国出口的垄断地位,一举击败了国内的10家出口企业。我们来看一看几年来这家公司通过应诉获得的反倾销税额的变化:

1992年,美国商务部的初定税率为128.63%;

1993年,第1次应诉的裁定为69.88%;

1994年,第1次行政复审裁定为26.08%;

1995年,第2次行政复审裁定为38.27%;

1996年,第3次行政复审裁定为14.15%;

1997年,第4次行政复审裁定为3.85%;

到2000年第7次行政复审裁定时定为0%。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国际贸易官司,应诉与不应诉将会给企业的命运带来重大转变。

就彩电案而言,为什么中国的众多企业被收取了高额的反倾销税,而马来西亚的产品却安然无事呢,主要是中国商人缺乏应对反倾销诉讼的经验。

那么中国商人究竟应该怎样来应对来这些国际诉讼的困扰呢?

国内企业应坚持“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处理国际贸易诉讼。在上图表中展示的中国企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额可以看出,中国除了夏新一家企业外,其他企业均被征收了天价的反倾销税。为什么夏新能够独善其身呢?就是因为在这起彩电诉讼官司中,夏新公司组织了律师团到海外应诉。对于不应诉的公司,反倾销税将完全由美国单方面裁定,而对于应诉的公司,美方必须严格根据法律和应诉公司提供的辩护资料进行裁定。

2中国的应对对策研究

2.1中国应对之宏观层面

第一,我国政府应积极与有关国家谈判,使他们早日认定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欧美等国一直以产权不清为由,不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因而在对比同一产品在我国与进口该产品国的价格以确定是否为反倾销时,不采用我国的价格,而是寻找与中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价格作为参考,给了外国企业在随意确定反倾销税额的机会。

第二,加强对我国的进口品的反倾销工作,在必要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当对方对我国产品提出不合理的反倾销时,我国也可以同样对该国产品提出反倾销,反戈一击,使之权衡各方面利益之后息事宁人。

第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于反倾销诉讼诉讼成本高且具有正的外部性,某些行业在反倾销面前经常会发生相互搭便车的现象,结果是无人应诉,整个行业受损。因而,政府应牵头建立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制度。

第四,中国政府应对内加强管理,政府应在外国企业发动反倾销诉讼时做好预警工作,优化市场,做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同时避免国内企业恶性价格竞争,大力宣传“谁应诉,谁受益”原则及反倾销诉讼的游戏规则,培养中国进出口企业应诉意识。

2.2中国应对之微观层面对策

第一,国内企业在听到反倾销风声时,应对该国国内生产商进行全面调查,如生产、经营状况等,以考虑对方是否可能提出反倾销起诉,另一方面要对该国进口数量进行调查,根据我国出口的总数量,分析我方所处的地位,为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做好准备。如果无法避免受到反倾销的影响,则尽量提高或控制出口价格,以期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有个好的结果,同时注意控制出口报价或还价,防止对方为取得我出口价格的资料而诱导我方报价,最后要与国内其他企业及时沟通,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给予适当的承诺,尽量避免反倾销的发生。

第二,对方反倾销起诉书已经递交时,此时企业要了解该起诉书中的调查期间(一般为1年),进而正确处理签订的出口合同。这是因为从倾销的临时裁决日往前追溯90天征收反倾销税,即一般情况下,在起诉方递交起诉书后的70天内出口并到达该国的产品不会受到反倾销税的影响。如果起诉方没有提出存在“紧急状况”时,则从递交起诉书后的160天内进口的产品不会受到反倾销税的影响。下面要处理问题就是考虑是否应诉,不应诉会很惨,积极应诉效果好,同时获得复审机会,如果可能,达成中止协议获得一定的出口份额也未尝不可。

如果决定应诉,就要聘请律师了,在聘请律师时,应注意: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是否有反倾销诉讼的经历,同时应考虑涉及到的应诉企业的数量和律师人数的安排,是企业单独聘请还是统一聘请,是否有比较好的外国律师或顾问共同参与,尤其要注意的是律师应给企业一个详细的案件进度表。公务员之家

反倾销应诉非常考验企业组织能力,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反倾销组织协调相关工作的安排。企业应根据情况,成立反倾销应诉工作班子,而不能仅由外贸部门的业务人员负责准备。该班子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成,即由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由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便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