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语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2:44:59

补语范文篇1

在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成分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宾语和补语的区分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常常对“谓前为状谓后补”和“谓语之后带宾语”这两句“窍门口诀”疑惑不解。虽然他们懂得前者是针对谓语中心词和附加成份而言,后者是针对句子主干顺序来说,但在实际操作中和分辨时还是常常感到困难。为此,我特意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几方面的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1)他打球。(2)他打〈输〉了。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1)他看书。(2)他看〈完〉了。(3)他看什么?(4)他看得〈很认真〉。(5)他去新华书店。(6)他来〈自南方〉。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他笑得〈非常天真〉;这花香得〈很〉;他说得〈怎么样〉?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他懂得这事。你值得学习。他说得大家受不了。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1)吃个西瓜。(2)吃个〈痛快〉。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他打了〈三次〉球。我织〈成〉一件毛衣。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补语范文篇2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1)他打球。(2)他打〈输〉了。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1)他看书。(2)他看〈完〉了。(3)他看什么?(4)他看得〈很认真〉。(5)他去新华书店。(6)他来〈自南方〉。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他笑得〈非常天真〉;这花香得〈很〉;他说得〈怎么样〉?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他懂得这事。你值得学习。他说得大家受不了。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1)吃个西瓜。(2)吃个〈痛快〉。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他打了〈三次〉球。我织〈成〉一件毛衣。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补语范文篇3

等了你三个小时等了三个小时车

问了他三个小时问了三个小时路

打了他三个小时打了三个小时球

打了球三个小时等了三个小时你

这三组句子都是时量补语与宾语(代词或名词)共现的例子。从语法上看,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只有表示可以持续、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才能带此类时量补语。由于“等”“问”“打”都是表示可持续、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所以A、B组句子都成立。时量补语可以是一个动宾短语,动词还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动作持续的意思更明显。两组句子可分别转换为:

AˊBˊ

等你等了三个小时等车等了三个小时

问他问了三个小时问路问了三个小时

打他打了三个小时打球打了三个小时

带有此类补语的句子的结构特点是:(1)谓语动词后可以用动态助词“了”;(2)宾语的位置:如果动作涉及的事物第一次出现,不说宾语意思就不清楚时,通常要重复谓语动词,宾语位于第一动词后,补语位于第二动词后。例如:AˊBˊ。这类句式就是重动式。重动式往往含有时间长或次数多的意味,语义上显得要加重一些。如果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或在一定的语境中不说出来所指也清楚,可以不重复谓语动词,这时宾语有以下几种位置:一是当宾语是表示一般事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时,一般位于时量补语后,补语与宾语之间还可以用“的”,有表示时间长的意味。但是在时量成分之后插入“的”字就会产生歧异,歧异与时量成分的所指无关,而与结构层次有关。例如:

述宾偏正

等了|三个小时(的)车等了三个小时的|车

问了|三个小时(的)路问了三个小时的|路

打了|三个小时(的)球打了三个小时的|球

上述宾结构陈述事情,偏正结构指称事物。不加“的”字的原式是陈述事情的,在这个意义上从结构上看,不管是否插入“的”字,都应该视为相同的格式。二是宾语为表示确定的人的代词时,一般位于时量补语前。例如:A组句子。可是“打了球三个小时”“等了三个小时”却不能说。马庆株先生的《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中说“时量成分前置还是后置,决定于许多因素:从组合成分的性质上看,时量成分的位置既与时量成分自身的类有关,又与动词的小类有关,有时还与名词性成分有关;从语义表达上看,时量成分位置既与这个时量成分的所指(是指动作持续的时间量,还是指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量)有关,又与V—N语义关系有关。”并且他把时量成分是否确定,分为确定的时量成分和不确定的时量成分这样两类。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小时”是一个确定的时量成分。确定的时量成分既可以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也可以表示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在这里“三个小时”既可以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也可以表示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马先生认为当名词为人称代词时,时量成分只能后置,并且末尾不一定要加上“了”,还可单说。而他同时又指出:当指物名词时,则时量成分只能前置,不能后置。为什么代词做宾语时,时量补语的位置跟名词做宾语时的位置不同呢?我们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试析:

一、语义指向分析

在A组句子中动词“等”“问”“打”的语义指向都是代词“你”或“他”,在B组中动词“等”“问”“打”的语义指向是名词“车”“路”“球”;而“等你”“问他”“打他”组合是临时性的,人称代词除指代外没有实在的意义,与动词缺乏关联性,隔得太远就联系不起来了,应该靠近动词。“等车”“问路”“打球”是常用搭配,“车”“路”“球”都有实在意义,在意义上有强烈的提示与动词的关联性的作用,与动词隔开仍然可联系得起来。所以,在“等车”“问路”“打球”等词中间插入一个时量补语“三个小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

二、层次分析

A组句子可抽象为VPT,B组句子可抽象为VTN(T表示时量成分,P表示代词,N表示名词)显然,T在这两个句式中,不处在同一层面。A组是【【VP】T】——T和P是两个独立的成分。B组是【V【TN】】——TN是两个独立的成分。

三、语法关系

从语法关系上来看,人称代词一般不做中心语,所以“等了三个小时你”这种说法不成立。有时语法现象和语法事实总有背离的地方,比如“同桌的你”,但是,这些例外并不影响语法规律的存在,恰恰相反,可以作为语法规律的补充。在临时用法“同桌的你”中“同桌”和“你”是复指关系,而“等了三个小时你”中“等了三个小时”和“你”并非复指关系,所以同样还是不成立。而在“等了三个小时车”“问了三个小时路”“打了三个小时球”中,“车”“路”“球”都是“等”“问”“打”的宾语,直接关涉的对象。

四、变换分析

B组句子可变换为

等了三个小时的车

问了三个小时的路

打了三个小时的球

等了三个小时的你

在前三个句子中,“车”“路”“球”都是受事施事省略,而第四个句子在语义上有歧异。当“你”是施事时,一般位于“等”的前面,位于后面的“你”不成立;当“你”是受事时,一般位于“了”的后面,主语承前省略。

五、语用分析

从语用上看,“打了他三个小时”中“他”是焦点,“三个小时”是评论。“打了三个小时球”中“三个小时”是焦点,“打球”是评论。在交际中,人们关注的一般是焦点,所以一般把焦点置于前面,说“打了三个小时球”而不说“打了球三个小时”;说“等了你三个小时”而不说“等了三个小时你”。

六、移位分析

本来应该出现的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的其他位置上去了,这就是“移位”。从“等了你三个小时”、“问了他三个小时”、“打了他三个小时”到“等了三个小时你”、“问了三个小时他”、“打了三个小时他”,可以看成是人称代词“你”、“他”从句式中动词后移到句式末尾。从“等了三个小时车”、“问了三个小时路”、“打了三个小时球”到“等了车三个小时”、“问了路三个小时”、“打了球三个小时”,可以看成是名词“车”、“路”、“球”从句式末尾移动到句式动词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移动后的句式都不能成活。其实“移位成分”实际上是跟“语迹”相对应的,“语迹”是指原型结构(包括整个结构充当某个句法成分)中的论元成分(即主语、宾语成分)的空位置,移位也就是指这些位置上成分的移动。前面的句式都可以变成把字句,如“把你等了三个小时”、“把他问了三个小时”、“把他打了三个小时”;但是后面的句式就不能变成把字句,例如就不能说“把车等了三个小时”、“把路问了三个小时”、“把球打了三个小时”。可以假设,这类代词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把”后的,只有特定的动补词组允许主语向动补后宾语位置移位(既经过一个后移过程),并当它重新移回动词前边时才能加“把”。这里“把”的作用还是把一个后移位的名词重新拉回到动词前边来。可以说前面的句式中动词前后都可以出现代词的位置,但是后面的句式中指物名词不能移动到主语的前面,只能出现在后面,位置是不灵活的,受到语义的限制,所以名词是不能前移的。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表明,由于语言现象的极端复杂,一种理论方法只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些问题,解释某一个或某些方面的现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解释所有现象。人类迈入21世纪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语言学科也不例外,我们应该顺乎潮流,不断更新观念,融入世界的语言中。

参考文献

[1]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补语范文篇4

关键词:“V+到”结构结构类型语义阐释句法分析

本文谈到的“V+到”结构,其中“V”一般是强势动词。如:受到、看到等等。如:

(1)由于我们的坚决抗战,英勇奋斗,大后方的二万万人民才没有受到日本侵略者摧残。

(2)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的方针已经定了。(本文所引用的例子皆来自《选集》(1一4卷),这里一并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一.“到”的词性

据《现代汉语》(第五版),“到”在现代汉语中有五个义项:①动词,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火车到站了|从星期三到星期五。②动词,往:到郊外去|到群众中去。③动词,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到|说到一定要做到。④形容词,周到:想得很周到。⑤(Dào)名词,姓。

据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到”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动词用法:①到达;达到。可带“了”、“过”。可带表示处所或数量的宾语:老王到了没有?|我到过延安|今年我们县的各类农作物产量分别提高了一成到四成。②往。必带表示处所的宾语:往历史博物馆参观去。二是趋向动词用法:①“到”后接补语形成动结式:他今天到不了北京。②“到”用作动词补语形成动结式:好容易走到了。

可见,“到”主要有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三种用法,并没有提及介词用法,似乎欠妥,后文将要论述。但是“V+到”结构中“到”一般是动词性用法,几乎没有看到形容词用法,且在《选集》中“到”一般呈现出动词或介词用法,所以我们把焦点放在“到”的这两种用法上。以下的讨论都将围绕这两种用法展开。

二.“V+到”结构的类型与语义分析

(一)、“V+到”结构的类型

关于“V+到”的语法结构,翻阅各家语法专著,也是各执己见,没有定论。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对“V+到”结构就持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到”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结构,再整体充当“V”的补语,如:从早上工作到晚上。整个结构属于述补类型。二是认为“到”做“V”的补语,而后面的名词做“V到”这一结构的宾语,如:我在八里之外,就闻到香味了。整个结构属于述宾类型。而熙先生把述补结构分为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述补结构。朱先生还指出:由结果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是一种粘合式述补结构。如本文所说的“V+到”结构类型之一,“到”是“V”的结果补语。所以,我们初步把“V+到”结构分成两大类:

a、V+<到+NP>,如:

(3)农民协会要早晨捉土豪劣绅,知事不敢挨到中午,要中午捉,不敢挨到下午。

(4)红军再度到宁冈新城、古城、砻市一带时,有数千农民听信反动派的共产党将要杀死他们的宣传,跟了反动派跑到永新。

b、(V+到)+NP,如:

(5)若不能达到这些目的,或者反因分兵而遭受失败,削弱了红军的力量,例如前年八月湘赣边界分兵打郴州那样,则不如不分为好。

(6)因为如果不相信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便决不能得到一年争取江西的结论。

例(3)NP为时间宾语,例(4)NP为处所宾语,“到”分别与它们结合做“V”的时间补语和处所补语,这里对于“到”的词性界定我们倾向于介词,尽管《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现代汉语八百词》都未提到此用法,但是从该结构本身分析,“到”在例(3)、例(4)中主要是起介引作用,即引进跟动作行为发生联系的时间和处所成分,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将这一类介词称作涉动介词;且在《现代汉语》(第五版)中,“到”的义项①有这样一个例子:“从星期三到星期五”,其中“到”处于“从……到……”这一对称结构中,“从”与“到”后接的都是时间成分,且“从”和“到”的词性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将该例中的“到”归为动词似乎不太妥当,而以归为介词为佳。

例(5)至例(6),“到”皆做强势动词“V”的结果补语形成动结式后接宾语NP。动结式有两种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动+形”模式,例如:晒干、变大、染黑,这里结果补语一般由性质形容词充当;另外一种形式则是“动+动”模式,这种形式比较少见,只有少数动词可以充当结果补语,如:倒(扑倒)、死(杀死)、丢(弄丢)、完(做完)等等。所以,例(5)至例(6)中“到”我们倾向于动词用法,形成的动结式属于“动+动”模式。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最终把“V+到”结构分为a、b两类:

a、V+到(介词)+NP(NP表时间、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到”与其后的“NP”构成介宾短语充当“V”的补语,整个V+到+NP结构是述补结构。

b、V+到(动词)+NP(NP为“V+到”的结果格),“到”做“V”的补语,“NP”充当“V+到”这一述补结构的宾语,整个“V+到+NP”结构是述宾结构。

(二)、“V+到”结构类型的语义阐释

当然,以上的分类只是“V+到+NP”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我们认为语言范畴是非离散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语言成分不是绝对的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而是在属于某个范畴的典型性程度上形成一个连续体,语言的规律也就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体现为一种概率或倾向性。(沈家煊1999)a、b两类刚好体现了“V+到+NP”结构的两种典型状态,这与“到”的词性不无关系。我们知道,汉语的介词都来自动词,甚至有的学者提出汉语无介词的说法,就是基于此。a类中“到”具有[+方向]的语义特征,b类中“到”则体现为[+达到]的语义特征;当“到”完全虚化为介词时,“V+到+NP”结构就属于a类,当“到”没有虚化仍旧保持动词的用法时,“V+到+NP”结构就属于b类,而当“到”处于虚化状态中,兼有动词与介词的用法时,虽然它既不能归为a类,也不能归为b类,但它仍属于“V+到+NP”结构这一范畴,只是其特点没有a、b两类典型而已。如:

(7)他的视力已经减退到零点一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

(8)事情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同上)

例(7)至(8)表示动作达到某种程度,“到”似乎既可以进入a类,又可以进入b类。这里“到”的词性既体现为介词兼动词的用法,既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7)视力的程度往差的方向发展,(8)事情的发展往厉害的方向发展;又表现出动作性,即达到某一程度。所以以上各例“到”仍处于虚化状态中,因此呈现出两可的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到”的语义特征变化路径表示如下:

①到[+达到]→②到[+达到]、[+方向]→③到[+方向]

相应地,①进入a类,③进入b类,而②是游离于a、b之间的两可状态,既可进入a类,也可进入b类。

(三)、NP的语义类型

根据以上的分类,相应地我们可以分析出NP的语义类型。a类中,NP一般为时间、处所,如(3)和(4)所示;b类中,NP一般为结果,如(5)至(6)所示;两可状态中,NP一般为程度,如(7)至(8)所示。

三.“V+到”结构的句法分析

“V+到”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句子中的谓语,除此之外,还具有下列句法功能。

(一)、主语

(9)逃到汉口的,如华容的三个劣绅,终被捉回。

例(9)是动宾短语家“的”字组成“的”字短语来充当主语。

(二)、定语

(10)逃到县城的土豪劣绅,资格已是第四等了,农民耳目甚多,发觉甚易。

补语范文篇5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或指示代词的后边,同数词或指示代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一本、一箱、一次等是数量短语、这本、那箱、这些等是指量短语。

2、单音节的量词大部分都能重叠,双音节的不能。重叠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不能作补语。语法意义随着句法功能而变化,一般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

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A-A”式,或“-AA”式。例如:“一箱(一)箱(的衣服)”、“一箱(一)箱(的衣服)”。这种数量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地进行。这种重叠格式中的后一个“一”可以省去,成为“-AA”式,其语法意义和用法不变。例如:一个一个——一个个,一堆一堆——一堆堆。有时不限于数词“一”。如“两排两排地走过来”。“三架三架地飞过”,表示方式,作状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在“带份礼物给他”,“那份留给你”中。“份”是“一份”的省略。只有数词是“一”的时候,数词才能省略。但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或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各种句子成分,具体例子如上边两点所述。

二、量词的语义特征

“词义的语义特征既反映着一类词和一类客观事物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一类词和另一类词的语义上的搭配关系。”量词总和数词结合,来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而。量词的语义特征也体现在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互制约中。

(一)量词受名词的语义制约

1、量词与名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一个事物,人们可以着眼于不同部位的特征及形态,或倾注不同的感情,而选用不同的量词来反映。例如:

A、一个雕像/一座雕像一滴泪珠/一串泪珠

B、一伙流氓/一伙淘气鬼一群酒鬼/一群小家伙

C、一轮月/一弯月/一钩月/一茎月牙/一鸿满月

A组是同一个名词。选用了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形象色彩就不同。前者无形象色彩,后者有形象色彩。B组是同样的量词来修饰不同的名词,结果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贬义,后者是褒义。C组是同一个对象“月”,用了不同的量词,其效果不是数量的变化。而是形态的变化。“月”像车轮,像一个钩,像一棵茎牙,像一泓水。“轮、弯、钩、茎、鸿”表量作用淡化了,其对客观对象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表量、计量,而突出表现为表形象色彩,具有修饰作用。

2、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使量词具有描绘性、比喻性。

(1)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描绘性

A、抓住表量对象整体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粒米/一座桥一条狗/一面镜子一朵花/一簇草一缕青烟/一本书

这些量词都描绘了表量对象的整体形态。

B、抓住表量对象的部分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面旗/一杆旗一头猪/一口猪一顶轿/一抬轿一峰骆驼/一头骆驼

这些量词对事物的表量不是着眼于整体形态,而是着眼于同一事物不同部位的特征。

C、本质相同而外部形态不同的客观事物,可以抓住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选择适当的量词。例如:

一块鱼/一片鱼一盘香/一炷香一段葱/一根葱一朵云/一抹云

“一块鱼,一片鱼”说的都是鱼,但外部形态不同。一个是“块”,一个是“片”。这些量词准确描绘了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不是某一部分。

但是,“一座米、一面轿、一头旗、一面猪、一朵鱼”等就不成立,是因为这些量词没有反映中心语的整体或部分形态。可见,这些量词除了表量之外,还有描绘名词中心语的功能,究竟选用什么量词应受后边名词的语义制约。

(2)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比喻性

A、根据表量对象的相似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这种量词和名词属于超常搭配,而且量词和名词间有一种比喻关系,例如:

一叶小舟/一轮圆月一镜平湖/一眉新月一眼井/一钩晓月

这种量词一般是借用量词。量词与中心语形体上的相似点触发人们的联想,使得结构上的定中关系变成了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用树叶比喻小舟:用车轮比喻圆月:用镜子比喻湖水:用眉毛比喻新月;用眼睛比喻井口。这种搭配就是以一物形象比另一物形象而选择量词的。但“一叶圆月、一轮小舟”就不成立,是因为圆月和树叶,小舟和车轮没有相似点。B、有些借用来的动词作量词与名词中心语之间存在着比喻关系。例如:

一剪玉梅花一握清风一捻柳腰一掬清泪

玉梅花精工秀丽,宛如剪刀剪出的一样:但“一剪水、一剪地”就不成立。清风凛冽,就像用手能握住一样,但“一握雨”就不成立。

(二)量词受动词的语义制约

量词和数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可以放在动词之间作状语,也可以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量词受动词的语义制约。例如:

A、训斥了一番/训斥了一顿/训斥了一通

B、一番训斥/一顿训斥/一通训斥

C、表了一番心意/吃了一顿饭/说了一通话

“一番”、“一顿”、“一通”在A组和B组中分别作补语和状语。但不能说“训斥了两番”、“训斥了两顿”、“训斥了两通”:也不能说“两番训斥”、“两顿训斥”、“两通训斥”。可见量词“番”、“顿”、“通”的语义不在于表量,而在于表示行为、动作的过程和时段,它要求只与数词“一”同时出现。

而C组中的“吃了一顿饭”中的“一顿”,既可以理解为动词“吃”的补语,也可以理解为名词“饭”的定语,因为可以说“吃了一顿”,也可以说“一顿饭”。但“表了一番心意”中的“一番”只能理解为“心意”的定语,不能作“表”的补语,因为“一番心意”可以说,“表了一番”不能说。“说了一通话”中的“一通”只能作“说”的补语。因为不能说“一通话”。可见,量词和数词构成数量短语后。其语义指向受动词或名词的语义制约。

(三)量词受形容词语义的制约

有些形容词能受量词的修饰,但有些形容词不能受量词的修饰。例如:可以说“一阵沮丧”、“一片清净”,不能说“一阵恶劣”、“一片激动”。

一般而言,下列几种量词可以和形容词搭配:

1、表示度量衡的量词

能与表示度量衡量词搭配的形容词有:长、高、宽、粗、厚、远、重、深、大等,如可以说“三米长”、“两长高”、“一米宽”等,但与之对应的形容词短、矮、窄、细、薄、近、轻、浅、小等,一般不能与度量衡量词组合。如不说“三米短”、“两长矮”等。

2、比况量词

比况量词一般只用来计量长度(包括深度、高度、宽度)和面积大小。不计重量,它修饰的形容词有:长、宽、高、深、厚、远、粗、大等。

3、摹状量词

这类量词主要是片类、丝类。例如:

一片红、一片黑、一片雪白、一片漆黑(描写颜色)

一片光明、一片空白、一片繁荣、一片暗淡(描写环境、气氛)

一片严肃、一片悲伤、一片惆怅、一片不安(人的性情、心理状态)

量词一般只选择表颜色、量度、气氛、性情、表情、心理状态等几个方面的形容词,而且不同的量词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

三、量词的语用特征

量词除了表量之外,还可以构成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等多种修辞格,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一)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形象的乙事物比喻抽象的甲事物。甲乙事物间要有相似性,有些量词具有形象色彩,在结构上量词和数词构成数量短语作了后边中心语的定语,但在语义上,量词成了喻体,中心语成了本体,本体和喻体之间还有相似之处,构成了比喻修辞格。

(二)比拟

比拟是把人当成物,把物当成人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描写。有些量词也有这个功能,可以构成比拟的修辞格。

(三)夸张

夸张是故意的言过其实。有些量词具有这个特点。

(四)借代

借代是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甲乙事物必须要有相关性。有些量词和中心语表示的事物有关联性,就直接代替了该某事物,从而形成了借代的修辞格。

补语范文篇6

1.引言

当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的时候,人们就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想法,并且在1954年进行了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然而与后来的各种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语言信息检索、文本自动分类、自动文摘、信息提取等等)相比,机器翻译却是进展最慢的。学者们倾其大半生精力、商家投入为数可观的资金,经历五十多年不懈的研究和开发,得到的成果或者产品却常常不能令人满意。

原因是什么呢?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说,机器翻译系统分析、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能力都还不到位,处理不了的语言现象很多:有的是句子结构层次弄错了,有的是结构关系弄错了,有的是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弄错了,有的是词义辨识错了,还有的错误是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对比差异造成的。下面是机器翻译处理汉语动结式不成功的几个例子(来自三个机器翻译系统)。

先看生成的情况,机器翻译目前还很难生成汉语的动结式,所以我们很少在汉语译文里见到含有动结式的句子。对于下面这个英译汉的例子,三个系统都不能翻译成“他把地扫干净了”:

Hesweptthefloorclean.

*他干净地扫地了。

*他清扫清洁的地板。

*他清扫地板干净。

再看汉语动结式翻译成英语的例子,它们可以说明目前机器翻译系统分析和理解汉语动结式的能力:

他踢坏了三双鞋。*Heplaysthreepairsofevilshoes.

*Hekickedthreepairsofshoesbad.

*Himkickspoil3pairsofshoes.

这段路把妈妈走累了。*Thewaymakemothertiredafterthewalk.

*Thissectionofwaywaswalkedmothertired(ly).

*Thisroadmotherwalktired.

大家吃腻了剩菜。*Everybodyhasfeddedupwiththeleftovers.

*Thateverybodyategreasy(ly)surplusvegetable.

*Alleat,isloathetoleavevegetable.

下面我们只讨论动结式的生成问题,其中不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补语用“得”字连接的;2)补语虚化的,如:“抓住”、“买着”、“看完”、“办成”等;3)补语和动结式的宾语有固定搭配关系的,如:“说走了板”、“看愣了神”、“苦出了头”等等。

2.机器翻译中的动结式问题

为了说明机器翻译如何处理动结式述语结构,我们需要先看看机器翻译的过程。下图说明了机器翻译的原理,也是机器翻译的整个过程。

附图

图1机器翻译的过程

显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机器翻译过程。从S到I再到T的过程是中介语言的翻译策略,中介语言通常是某种独立于源语和目标语的逻辑表达式。如果是英译汉,对英语的分析和理解要从表层深入到底层,得到描述句子意义的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同样地,汉语也要从底层到表层一步一步生成。分析时从表层到底层走得越深,生成时从底层回到表层的过程也就越复杂。因此,需要分别对这两种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系统作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机器翻译系统都作不到这个程度,常见的翻译策略是直接法或转换法,或直接和转换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英译汉的例子对直接法、转换法和中介语言法这三种翻译策略作一个比较:

Yougetgoodreceptiononyourradio.(摘自某产品说明书)

译句1你得到好的接收在你的收音机上。

译句2你用你的收音机得到好的接收。

译句3你的收音机接收情况良好。

在机器翻译系统中,用直接法可以得到译句1;用基于句法的转换法,再加上一些语义关系的分析,能得到译句2;译句3是基于理解的,用中介语言法有可能作到。显然,前一节关于动结式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例子,都不是基于理解的翻译。

动结式的结构形式简洁,语义关系复杂,在汉语里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结构。吕叔湘先生(1986)曾用它说明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人们在从各种角度论述动结式述补结构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它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是个难点。同样,在机器翻译中它也是个难题。在汉语翻译成外语的系统里,难的是如何分析和理解动结式述补结构。在外语翻译成汉语的系统里,难的是如何生成含有动结式的句子。

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生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源语(例如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形式,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所以除非用个别处理的办法,采用直接法和转换法翻译策略的系统很难生成汉语的动结式译文。要让系统有生成动结式的能力,就要按中介语言法的思路,增加分析的深度,理解源语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各个成分的概念意义、成分之间的关系意义,句子的句式意义,等等),然后根据意义表达的需要,选择动结式的一种结构形式,再生成表层的句子。目前我们对汉语的研究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生成过程。所以在现有的机器翻译系统输出的汉语译文当中,很难找到地道的含有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句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译文:

Hehasmadethequestioncomplicated.他已使问题复杂化。(他把问题搞复杂了。)

Thechildrenhavehadenoughtoeat.孩子们已吃了足够。(孩子们吃饱了。)

这样的译文对机器翻译来说就算不错了,只是念起来有些别扭,有点“机器味儿”。

3.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机器翻译译文生成的任务是从要表达的意义出发,经过选择词语、确定词语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目标语句子的句法结构等步骤,最终输出与源语言句子在意义上等价的表层字符串。对于动结式的生成,有以下几步:

(一)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四)整合语义结构

(二)选择词语、分派语义角色(五)选择句法表现形式

(三)判断合法性(六)处理表层词语

3.1制定要表达的意思

汉语动结式述语结构表达的是一种“动作—结果”事件。比如要生成的意思是:小王读了这篇文章,结果小王懂了这篇文章。在汉语生成开始之前,机器翻译系统用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表示要生成的译文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表达式里面有两个谓词结构,并且二者之间有“动作—结果”关系,就可以进入汉语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是从源语(譬如英语)分析得到的,源语中的述谓结构和“动作—结果”关系会在表达式中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判断能否生成汉语动结式的惟一依据。我们在上一节提到,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形式,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这是就句法结构来说的。实际上,由于英、汉语之间在“动作—结果”关系表达上的差异,(注:戴浩一(2002)指出:“动作—结果”基模虽然在汉、英语中都存在,但是在汉语中占主导地位,而在英语中占次要甚至边缘地位。而且,这个基模在两个语言对客观情况的构建上也因经验的概念化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式。)在从源语分析得来的语义表达式里,可以用汉语动结式生成的“动作—结果”关系有时是隐含的,与此相关的述谓关系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

英语对动作对象的描写在汉语中有时可以表达成动作的结果:

Shemarriedthewrongperson.她嫁错了人。

Heenteredthewrongdoor.他进错了门。

汉语中动词的结果补语在英语中有时是说明动作的状态和程度的成分:

电视看久了。towatchTVforaverylongtime.

我英语学晚了。ItwasverylatewhenIstartedtolearnEnglish.

还有,致使“动作—结果”事件发生的某些因素在汉语里常常可以充当动结式的一个论元角色,(注:袁毓林(2001)称其为外来的致事。)而在英语里它们往往充当其他成分:

那场可怕的暴风雪冻死了不少人。Manypeoplefrozetodeathintheterriblesnowstorm.

沙发把你坐懒了。Youarebecominglazyonthesofa.

所以我们需要一组规则,在要生成的语义表达式里判断有没有应该用汉语动结式表达的述谓关系。在这组规则里,除了两个谓词结构及其显性的“动作—结果”关系符合判断条件以外,还应该有能够识别和提取隐含的“动作—结果”关系及其述谓结构的条件。这就需要研究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动作—结果”关系时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在某种类别下表现出来,有时又很个性化,只跟具体词语有关。目前机器翻译系统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规则。所以我们就暂时只能看到“她嫁给了错误的人”和“他进了错误的门”这样的译文。

3.2选择词语

选择词语需要有一部用于信息处理的汉语词典,告诉我们词语

和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用法(比如,谓词的配价结构及其论元的限制条件)。对于前面的例子,需要先在词典里选出“小王”、“读”、“懂”、“文章”这些词,然后根据词语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为它们分派语义角色。这些词在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里是实体和谓词。“了”、“结果”、“这”等是算子或关系,把它们转成词汇形式还需要另外的分析和处理。词语选择和语义角色分派的结果可以表示成树形图或特征集合等形式。

附图

图2词语选择和角色分派的结果

Agen表示施事,Pred表示谓词,Pati表示受事,Cont表示内容,Expe表示经验者(当事)。

即使有一部详尽的词典,要让机器根据意义选择词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经常需要在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当中进行取舍。比如,汉语的“看”有read的意思,用它来表达我们要生成的意思比“读”更地道。根据什么样的规则选择“看”,不选择“读”?目前汉语词汇和语义的研究还不能形式化地回答这个问题。机器翻译系统只好先根据词语搭配的优先关系来判断。一种作法是,借助描写词语概念的语义词典,用统计语言模型计算语义相似度,让计算机学会表示和比较词语搭配的优先关系。但是,用这种工程化的方法并不能绕过汉语研究的作用,因为一个统计语言模型能否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学知识作为参数。

3.3判断合法性

经过词语选择和角色分派,得到了图2表示的两个谓词结构。这一步的任务是,判断能不能用动结式述语结构表示这两个谓词结构及其关系。具体说就是,“看”和“懂”能不能合成“看懂”,并且表示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要求的“动作—结果”关系。因此合法性的问题关系到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能够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

如果给机器翻译系统提供一个词表,列出一批动结式的词语,而“看懂”又刚好在这个词表里,那么判断这件事情就比较容易。譬如,在动词“学”的两个义项(“学习”和“模仿”)下面,《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孟琮等,1999)列举了8个动结式实例,《中国语补语例解》(侯精一等,2001)列举了12个。这两部词典是面向人的,如果给机器翻译用就还需要收录更多的实例。比如“学懂”、“学腻”,等等(我们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列举了“学”下面84个可能需要生成的动结式实例)。实际上,词表只适用于小范围的实验型翻译系统。动结式述语是一种自由结构,是根据说话的需要临时造出来的,因此应该是不胜枚举的。

我们可以这样想,“学”是一种认知行为,“懂”、“明白”等词语表示认知活动的效果,因此可以当“学”的结果补语。但人们也常说“这孩子学歪了”、“把身体学垮了”。“歪”和“垮”又根据什么是“学”的结果补语呢?这些补语该用什么条件来生成?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这一步判断的结果是不能生成合法的动结式,那么就需要回到上一步,重新选择词语,直到找不到符合预定的语义要求的词语为止。

3.4整合语义结构

作为一个述谓性的结构整体,动结式有自己语义上的支配成分,包括论元成分和附加成分,我们把这些语义关系的和统称为语义结构。在这一步,我们需要根据动词和补语各自的语义结构,确定动结式整体的语义结构,主要是配价结构(价语的数量和性质)。

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不等于其构件(动词或补语)的配价结构,也不简单地等于二者之和。动结式的配价与其构件的配价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如何从动词和补语各自的配价结构得到动结式的配价结构?袁毓林(2001)、郭锐(1995)和王红旗(1995)都曾经作过研究,在解释成因的同时,寻找动结式对其构件原有的论元进行选择的控制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从动词和补语的配价结构推算出动结式的配价结构。包括价语的数量:动结式是一价的、二价的,还是三价的;以及价语的性质:动结式述语结构中各个论元的语义角色是什么(主要分为主体格(主论元)、客体格(宾论元))。对于前面的例句,我们就可以得到,动结式“看懂”是二价的,它的两个论元是“他”(主体格)和“文章”(客体格)。价语的数量和性质是下一步选择句法结构的主要依据。在动结式生成的整个过程中,汉语语法学者提出的论元整合规则是可以直接影响生成算法的规则,这样的结论在目前的汉语语法研究中还为数甚少。机器翻译十分重视这一组规则的作用,也期待着对它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完善。(注:譬如,袁毓林(2001)提出的准入规则在论元整合结果为等价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也是可操作的,对增价的情况虽然有处理的规则,但是计算机不大容易操作,对减价的情况还没有提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3.5选择句法表现形式

这一步要做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句法手段去表现动结式的语义结构。动结式有很多表层结构类型,李临定(1986,181-204页)曾归纳了五类句型:

(1)N[,1]VC妈妈急哭了

(2)N[,1]VN[,2]VC他走路走累了

(3)N[,1]VCN[,2]我点亮了油灯

(4)N[,1]VN[,2]VCN[,3]他拍桌子拍疼了手

(5)N[,1]把N[,2]VCN[,3]火把他的衣服烧穿了几个洞

前四类还各有四种可能的表层变换形式(“把”、“被”、“得”字句及其他)。到底应该选取哪一种生成我们的句子呢?这是如何在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寻找对应关系的问题,我们打算在第五部分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3.6处理表层词语

选定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语序以后,剩下的事是用词汇手段表达某些句法或语义范畴。比如:时、体、否定、指代、有定、数量,等等。然后输出最后生成的结果。对于我们的例子就是:“他看懂了这篇文章”。句子里的“了”、“这”和“篇”是在这一步生成的。

机器翻译生成汉语动结式时,在句子表层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每一个问题也都很复杂,比如时体成分、否定成分的语序等,需要作专门的研究。

3.7操作过程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各个步骤的操作并不是无条件依次进行的。当在某一步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时,应该中止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4.动词和结果补语的组合关系

动词和结果补语的组合应该是基于语义的。要想离开词表的限制,判断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可以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就需要从语义上研究动补之间的组合类型和规则。显然,这件事情不是机器翻译力所能及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先从个例入手,看看单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形容词作动词“学”的结果补语的情况,或许能够从中看到这个问题的困难所在。

动词“学”的意思是“学习”或“模仿”。在《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注:由北京大学研制的用于信息处理的电子词典,其中有按义项收录的14479个动词,2856个形容词。通过检索每个词的属性,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动词可以带结果补语,哪些形容词、动词可以作结果补语。)(俞士汶,1998,以下称《语法信息词典》)中,列出了可以作结果补语的单音节形容词204个,(注:马真等(1997)列出了可以作结果补语的单音节形容词153个。)单音节动词112个。经过一一搭配测试,其中有54个形容词和30个动词能作“学”的结果补语。这样我们就从《语法信息词典》中一共得到了84个可能的动结式实例。然后按照《知网》(注: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知识系统,由董振东等研制。以从大量词语中提取出来的“义原”为基本描述单位,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描述语言来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概念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对义关系、部件与整体关系、材料和成品关系、属性和宿主关系,以及属性值和属性的指向关系、时间和角色关系。互联网网址:)(董振东等,2001)的定义为每一个实例的补语作语义类别标注,再作聚类分析,整理出“学”的结果补语的六个语义类别。其中A、E、F三类作补语的是形容词,B、C、D三类作补语的是动词,分别列在下面(括号里面是《知网》定义的义原)。

A.人的客观属性(智能、举止、年龄、外貌、品性、经济状况)

A1.[智能]学笨了学昏了学蒙了学痴了学蠢了学土了学呆了学木了学乖了学傻了

A2.[举止]学刁了学歪了学贼了学油了学浮了学狠了学犟了学俗了学倔了学皮了学酸了学混了学抠了

A3.[年龄]学老了

A4.[经济状况]学富了学穷了

A5.[品性]学差了学废了学好了学黑了学坏了学糟了

A6.[外貌]学俏了

B.人的主观感受(态度、感知)

B1.[态度]学烦了学够了学惯了学迷了学恼了学腻了学怕了

B2.[感知]学懂了学乏了学会了学累了学通了学忘了

C.人的状态和行为(状态、行动)

C1.[状态]学病了学成了学疯了学垮了学亏了学蔫了学瘸了学死了学瘫了学哑了学晕了

C2.[行动]学哭了学跑了学散了学走了

D.事物的状态(状态)

学丢了学没了

E.事物的特性(特性)

学反了学活了学偏了学浅了学深了学杂了学窄了学足了

F.事

件的特性(特性)

学遍了学迟了学重了学错了学对了学多了学久了学滥了学全了学少了学透了学晚了学早了

可以看出,“学”和它的结果补语之间在概念意义的组合上遵循一定的规律。能否根据这些规律,用计算机可操作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判断词表以外的动结式实例是否合法?比如,《语法信息词典》没有把“精”列入可作结果补语的形容词当中,但是“学精了”是个合法的动结式实例。计算机可以这样来确认它的合法性:根据《知网》,“精”的定义是[智能>灵](“>”的右部是左部的下位概念。下同),在A1类[智能>愚/讷/智/灵](“/”表示“或”的意思。下同。)的范围内。同样,与“精”定义相同的“鬼”、“灵”、“巧”,虽然也没有被《语法信息词典》指明可作结果补语,但计算机仍然能够判定“学鬼了”、“学灵了”和“学巧了”是合法的动结式实例。

对于动补之间的语义组合,结果补语的概念意义是在动词概念意义的制约下起作用的。我们再来看与“学”有对义关系(Converse)的动词“教”。“学”和“教”都表示认知行为,前者是使自我认知,后者是使他人认知。因此有可能要求相似的结果补语。实际上,“学”的结果补语基本上都可以作“教”的结果补语。(注:尽管各自的语义指向可能不同,比如:“学笨了”和“教笨了”。这与动词的配价结构有关。在机器翻译生成动结式的过程中,由“整合语义结构”这一步处理。)它们或者表示认知行为对其主体(“学”的施事、“教”的与事)产生的效果:改变主体的客观属性(智能、举止、年龄、外貌、品性、经济状况)、主观感受(态度、感知)、状态和行为;或者表示认知行为对其涉及的事物产生的效果:改变涉及对象的状态、性质(长短、宽窄、深浅、多少、正反、美丑);或者表示认知行为本身的特性(度量、频率、程度)。不同的“动作—结果”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动补组合关系,要把它们研究清楚,整理成规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即使有了基于词语概念意义的规则,也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知网》中,与“懂”有相同定义的单音节动词还有“认”、“审”、“识”、“通”、“悉”、“晓”、“知”。除了“通”以外,其余的都不能作“学”的结果补语。与“精”定义相同的双音节形容词“聪明”、“机灵”、“伶俐”、“乖巧”可以作“学”的结果补语,而同样定义的“聪颖”、“聪慧”却不行。这说明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组合关系的因素不仅仅是词语的概念意义。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因素可以作为判断动结式合法与否的条件?如何把这些条件变成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规则?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5.从语义结构到句法表现形式

在动结式的整个生成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句法手段来表现其语义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一步。人们常说,汉语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或者说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配位很灵活,一种结构形式经常表示多种意义,一种语义内容也可以用多种结构形式来表示。这就给机器翻译的汉语生成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动结式表层句法结构的选择,我们目前能用到的条件非常有限,所以能生成的句型也很有限。

5.1使生成目标受限

通过整合语义结构我们得到了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价语的数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句型。如果动结式是一价的,选择有一个体词性成分出现的句型;是二价的,选择包含两个体词性成分的句型。至于在同属一类句型的多个表层结构形式中间应该选择哪一个,还需要更细致的条件和规则。下面讨论如何把动结式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作为选择的条件。

为了简化讨论的过程,我们在这里只考虑二价动结式的情况(略去“妈妈急哭了”、“他看书看花了眼”、“他扔进屋一块石头”等)。这样,讨论的范围就限制在只含有两个体词性成分的表层结构形式里面。吕叔湘(1986)曾经按照补语跟主语或宾语的语义关系,把动结式述补结构分成15类(略去“得”字句等),其中有两个体词性论元成分出现的共9类(包括用“把”和“被的句子),分属以下三种语义关系格式,其中S是V的主体格。(注:在本节讨论的范围内,主体格包括施事、当事;客体格包括受事、内容。)

附图

综合上述各种情况可以看出,二价动结式的六种语义结构可以用以下五种表层结构形式来表达。下面的讨论将在这个范围以内进行:

表层结构1:SVCO

表层结构2:S“把”OVC

表层结构3:O“把”SVC

表层结构4:O“被”SVC

表层结构5:S“被”OVC

我们注意到,同时与二价动结式的六种语义结构有对应关系的只有表层结构1(SVCO),所以可以把它当作生成动结式表层的首选。可是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在用表层结构1表

达某些语义结构时会受到限制。譬如语义结构Ⅱ,我们可以说“大家吃腻了剩菜”,却不能说“我丢怕了钱包”,也不能说“他看傻了那幅画”。能说与不能说应该有条件来控制,O和C之间的语义关系可能是一个控制条件,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规则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先避开表层结构1,选择2和3。经过初步实验我们看到,就表达命题意义来说,用表层结构3表达语义结构Ⅱ,用表层结构2表达语义结构Ⅰ、Ⅲ、Ⅳ、Ⅴ、Ⅵ,受到的限制最少。这样,讨论的范围又缩小到了两种表层结构形式。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找到用这两种句法形式表达六种语义关系格式的控制条件。我们把这种逐步缩小问题范围的做法叫作使生成目标受限,实际上这是对复杂问题的一种妥协。也就是对二价动结式,放弃生成所有的表层句式,寻找尽可能简单和有效的控制条件,先用部分表层结构形式表达其多种语义格式。

5.2生成表层结构的控制条件

从语义结构生成表层结构的主要控制条件是动结式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对于二价动结式的组成成分S、O、V、C,如果S是V的主体格,而且:

(一)如果S、O、V、C相互之间满足下列五个条件之一,则可以用表层结构2表达:

1.(O是V的客体格)且(O是C的主体格)且(C是一价的)

2.(S是C的主体格)且(O是V的客体格)且(O是C的客体格)

3.(O是C的主体格)且(V和C都是一价的)

4.(S是C的主体格)且(O是C的客体格)且(V是一价的)

5.(O是V的客体格)且(C是V的修饰成分)

(二)如果S、O、V、C相互之间满足条件6,则可以用表层结构3表达:

6.(O是V的客体格)且(S是C的主体格)且(C是一价的)

表层结构2和3都是“把”字句。关于“把”字句,很多学者从各种角度作过研究。张伯江(2000)曾根据句式语法的观点指出,除了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外,“把”字句的整体意义当中还有句式意义的作用。因此,生成的时候还应当考虑上述控制条件能否符合“把”字句句式意义的要求。我们注意到,动结式与“把”字句似乎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把”字句中V的“处置”意义、C是“把”后面宾语产生的变化等句式意义与动结式的句式意义基本相似。(注:在动结式的表层结构2中,宾语是O;在表层结构3中,宾语是S。)另外,为了体现“把”字句里动作过程的完整性,我们在生成过程的最后一步(处理表层词语)规定,“把”字后面排斥否定谓语形式。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验,在二价动结式述语结构的五种表层形式中,“把”字句在语义表达的适应性上比较好,常常能够包容除语义关系之外的其他一些选择控制因素。譬如,补语是双音节的动结式一般不宜选择表层结构SVCO,但“把”字句不受这个限制。再如,用“把”字句来表达“你把坑挖浅了”这一类含有动结式的句子,正好能够表示其偏离预期结果的意思,比用其他表层结构更合适一些。“把”字句在动结式生成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不是机器翻译能够解释的问题。

现在再来看我们要生成的例句:“小王读了这篇文章,结果小王懂了这篇文章”。经过“动作—结果”述谓关系的判断、词语选择、合法性判定和语义结构整合,我们得知,它可以生成一个二价的动结式述补结构,其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

S→V←O&S→C←O

这种语义结构符合控制条件2(S是V和C的主体格,而且O是V和C的客体格)。因此为它选择的表层句法形式是:

S“把”OVC

再经过表层词语的处理,最后生成:

小王把这篇文章看懂了。

6.余论

戴浩一(2002)在论述汉语语法的哲学基础时指出,语法现象是概念系统概念化的结果。他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从概念结构到汉语句法和词汇形式的过程,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汉语的概念化原则。应该说,机器翻译从中介语言逻辑表达式生成动结式译文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从“动作—结果”述谓关系的判断、词语选择、合法性判定、语义结构整合、直到句法形式选择和表层词语处理,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句法化、词汇化的原则和规则,这样才能从生成机制上找到动结式的构成条件。多年来,汉语语法一直比较重视动结式述语结构的研究,在结构层次、结构关系、句法功能、语义关系、配价结构,还有组成成分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上有许多论述。只是研究结论多数是面向人的,能为汉语信息处理和机器翻译所用的还不多。比如,关于动结式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大多从历时的角度,指出它的来源是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而机器翻译需要的是从共时的角度找到动结式形成的控制条件,告诉计算机,在什么情况下,哪些动词和哪些形容词(或动词)可以组合成、以及怎么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动结式述语结构。还有,如何从要生成的句子意思里找到“动作—结果”关系及其述谓结构?如何根据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如何从动词和补语的配价结构推算出动结式的配价结构?如何从动结式的语义结构选择它的句法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在句子表层处理时体成分、否定成分、指代关系、数量关系?在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规则以前,机器翻译系统还只能采用某些权宜之计来生成汉语的动结式。

在强调规则的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统计语言模型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语言工程中,出现了基于实例的和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在人们对语言和翻译的机制还缺乏系统的了解,还没有一种适合信息处理的语言理论可以应用的时候,统计语言模型可能会起到某种依靠“量”来获取“质”的作用。它的前提是,大量语言现象的统计规律能够确切地反映语句的构造规律和言语过程的认知规律。而实际上,这还是有待证明的观点。更何况统计语言模型需要建立在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一个语言模型能否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为它提供什么样的语言学知识作为参数。计算的任务是获取参数之间的统计学规律,参数才是建立模型的根本。目前统计模型方法在机器翻译系统中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应该不是模型本身的计算能力有限,而是能够提供给模型的关于机器翻译的知识太少。汉语语法研究目前还没有发掘出足够的这一类知识,或者是还没有把它们系统地、结构化地组织起来。这一点对基于规则的方法来说,同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机器翻译系统总体设计的角度说,汉语动结式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根据哪些语言知识来生成,这与汉语研究有密切关系;另一个是怎样实现生成的过程,这是把问题形式化和设计算法的事情。我们讨论的内容只涉及第一个方面,目的是通过对动结式生成过程的描述,看看它需要哪些语言学知识的支持。实际上,我们谈到的生成过程还相当粗略,提出的问题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曾经有人(白硕,1996)说过,继说本族语言的人和说非本族语言的人之后,计算机的出现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参照物。它将帮助人们认识到一些在旧的参照物下很难揭示出来的语言现象和规律。希望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也能成为这样的一种“参照”。

【参考文献】】

1白硕1996《语言研究中的实用主义》,《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戴浩一2002《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当代语言学》第1期。

3董振东等2001《知网和汉语研究》,《当代语言学》第1期。

4郭锐1995《述结式的配价结构与成分的整合》,《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侯精一等2001《中国语补语例解》(日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6黄昌宁等主编2001《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Hutchins,W.J.1993《机器翻译:过去、现在、未来》,台湾,致文有限公司。

8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9——1980《动补格句式》,《中国语文》第2期。

10陆俭明1990《“VA了”述补结构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11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12马希文1987《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

13马真等1997《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汉语学习》第1期。

14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王红旗1995《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6翁富良等1998《计算语言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俞士汶1998《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

补语范文篇7

对外汉语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指多媒体汉语教学,如影视教学、电化教学、函授教学、个别教学、自学等。狭义的理解即课堂教学。尽管多媒体教学发展得很快,但目前课堂教学依然占据着中心位置。可以说,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国内高校,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教学的原则都要靠课堂教学去落实;各种课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靠课堂教学去达到和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诸项基本技能,从而达到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既然课堂教学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也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外国留学生在基础汉语学习阶段是从零开始的,为培养汉语方面的语言技能,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这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或者说,学生的语言技能,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自己也要勤学苦练。如果在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特点,教师讲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外语讲课,这更是犯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大忌”。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开口,多加练习,直至能够流利运用为止。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留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中国学生不尽相同。留学生的难点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或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难点:一方面要精心备课。在备课中对“难点”做出初步预测估计;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发现“难点”。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由学生直接提问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寻找的方式。例如,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时念道“马飞,快地跑过来”,那么教师马上就能知道,他不懂“飞快”一词的含义,所以断句断错了。这时教师示范朗读就等于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或者再领读一下,效果会更好。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真正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是顺其自然的,是“教无定法”的,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里简单谈一谈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心理,有的放矢地教学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是由几个国家的学生组成的。首先,教师要从总体上了解教学对象所在国家的概况,包括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其次,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心理特征及其所掌握的汉语程度等。

据笔者统计,外国留学生来华情况有如下几类:

1.外国公司派来的,来自日本、韩国的居多;

2.国家间互派的,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居多;

3.对中国感兴趣,以后想在中国工作的;

4.所学专业与中国文化有联系的;

5.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的。

因前四种情况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有学习动力。而“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者”则只想学点儿口语,目的性不强。教师对他们既不能强迫学习,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抱什么目的而来,只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就有义务教好他们,让他们学有所获。他们都是成年人,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要尽量多引导启发,少批评说教,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还要让学生都有同等的练习机会。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寓教于乐”是中外教育学家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学生在愉悦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的。此点对外国留学生尤为重要,多数外国留学生比较看重“自我”,如果他们觉得乏味,就会丧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可是,在有限的汉语水平制约中,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有人曾提出把“脑筋急转弯”引入到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来,以促进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脑筋急转弯”是作为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出现的。巧妙运用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修辞等语言现象创作的“脑筋急转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自身具有的美学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脑筋转了一下弯”,尝试着把“脑筋急转弯”这种语言游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教师“润物细无声”,学生“轻松学汉语”的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把“脑筋急转弯”当作一个“引子”,由它引入所要讲的语言知识点,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语语言现象。把它当作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剂,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法教学中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语法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在语法教学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讲解方法问题上,人们却各持己见。但总的来说,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是应该让学生接触语言事实。正如赵金铭所言:“与其讲语法不如让学生接触有关的语言材料,这也许是掌握语法的最好途径。”的确,课堂语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脑筋”也要尝试着“转弯”,让学生在“转弯”中轻松学语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式教学和随机教学,排除学生学语法的畏惧情绪。教师在讲语法时可以尝试加入“脑筋急转弯”这种引子和调节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教学方法中“脑筋急转弯”的运用:

1.趋向补语的教学

趋向补语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即对汉语趋向补语的掌握和运用问题。如何使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正确地理解并加以运用,需要一个很好的“引子”。教师在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举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

(1)——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当他走到桥中央的时候,抬头一看,前面过来了一只狼,扭头往后一看,身后站着一只老虎。可是这个人却过去了。问:他怎么过去了?

——昏过去了。

这是典型的动趋结构,即“V+复合趋向补语”的用法,并且涉及趋向补语的另一个重要用法,即趋向补语“过去”的引申义。趋向补语“过去”有三个相关意义:单个词的意思是,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用在动词后的一般用法。如:把球踢过去,把信封翻过去等;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如:病人晕过去了。是利用“过去”的多义双关的第三种用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到“过去”的婉辞用法:“死亡”。从而引出一个专题:“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让学生了解一个系统的趋向补语的用法。

2.“比”字句的教学

(2)——为什么青蛙能跳得比树高?

——因为树不会跳。

这两句对话真实信息的语法结构应当是“青蛙跳得比树跳得高”,而非“青蛙跳得比树高”。前一个句子利用语音的歧义,通过省略把一个比较状语从句结构变成了后一个句子中的补语结构。我们用这个“脑筋急转弯”是为了引入“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而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也就是首先要具有搞活课堂气氛的意识。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差异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备课和课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教师通过“脑筋急转弯”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汉语中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做到“乐教”和“善教”,寓教于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脑筋急转弯”,需要教师在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学机制的基础上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材取例上要难度适中。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等级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要考虑他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技能及其所达到的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脑筋急转弯”,内容上也要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这样才能生动有趣。

第二,发“问”要巧。由于“脑筋急转弯”主要由提问和回答两部分构成,目的在于通过问答句来引入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叙述问题和答案的技巧和方式,正确地引导到所要讲的语言点上,做到巧妙而又让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引入趋向补语的方式,例(1)问“他怎么过去了?”要比“他怎么过去的?”更有提示作用。而有时候为了制作“脑筋急转弯”而故意设置的语言障碍要在游戏之后给学生予以纠正,叙述正确而完整的表达方式。

(三)对汉语语法难点讲解过程中语境理论的运用

关于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有人曾提出运用语境理论来进行对汉语语法难点的讲解,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即语言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即语言本身的环境,指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指使用语言时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使用语言者的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也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如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特点。

目前的语法课教学,仍然偏重于讲解语法学知识,片面、孤立地分析说明一些语法规则、结构等,没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其实,有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语法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1.关于“了”的用法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及相关的语法书都把“了”分为动态助词“了1”(在动词后)和语气助词“了2”(在句子后),但留学生通常都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句子中“了”在前而有的句子中“了”在后,因为有时候语气助词“了2”也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完成,如:

(3)我买到书了。

(4)我买了一本书。

例(3)中的“书”是特指,交际双方以前谈论过关于这本书的话题,因此,双方有共享预设,说话者强调的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例(4)中“一本书”是个新信息,说话者着重说明的是动作的执行。联系语境来说明,比起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用“了1”与“了2”的语法规则要更为有效。

再比如:

(5)在韩国学习汉语一年了。

(6)开学以前,我想在我们班至少有两个男同学,不料连一个人也没有了。

(7)早上的空气很凉快了。

(8)在西安过了三天了。

上述句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但联系到学生使用时的实际语言环境,便都成了病句。例(5)的说话人如果在韩国,这个句子没问题,表示已经学了一年汉语,并且还要继续学下去。但是说话人现在已经在中国,因此不能用“了2”,应改为“在韩国学习了一年汉语”。例(6)的说话人希望班里至少有两个男生,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而按照字面解释,好像是说本来至少有两个,后来没有了,因此,也不能用“了2”。例(7)的说话人如果在北京已生活了一段时间,体验到气候的变化,那这个句子是对的,实际上说话人刚来北京,所以也不能用表示变化的“了2”。例(8)句的说话人如果还在西安,句子可以成立,但如果已回到北京,那么也不能用表示继续的“了2”。

留学生在学习“了”的用法时,最大的困惑是不知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与语法书中,通常把句子当作最大的单位,没有扩展到句群、段落,也就没有讲清用“了”与不用“了”的句子交叉使用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9)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10)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我采访了陈俊华和郝永云夫妇。与郝永云交谈时,他们可爱的小女儿正在床边玩耍。她不时地扭过头来,好奇地睁着大眼瞅着我和她的妈妈。她显然是出生于地震之后。将来,这个天真活泼的小东西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本不会有她。因为,一场震灾险些夺去她父母亲的生命。那会儿,他们刚刚结婚。

(11)星期天上午,阿婆早早地弄好了饭,待一家人吃过饭,收拾完了,阿婆说要带我去外边走走。我们一起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有许多字和画,玻璃柜里还有雕塑和古董。阿婆什么也不看,只在那些字幅前面走来走去。阿婆看不懂字,连标签上的价钱也看不懂。她不停地问我,这幅多少钱,那幅多少钱。那些字都很贵,最便宜的要三百元,最贵的要六百元。阿婆说,想不到真有这么贵的字,一幅字就是好几千斤谷,难怪你爸爸要心疼哩。

上面三个例子都是以句群为单位的。在这些句群中,第一个句子与后面的句子是连贯的,并且后面的句子大多是描写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第一个句子是强调事情的发生与完成,所以要用“了”,而描写之后发生的动作时,往往不需再用“了”。在某一个具体语境中,这种交叉情况是一个连续体。

2.关于“是”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肯定,有“的确、实在”义,需重读,不能省略。如:

(12)昨天是冷,一点不假。

(13)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

(14)溥仪的童年是比较开心。

(15)日语和汉语是在很多地方不一样。

(16)写信是不太好。

从语法形式上看,例句(12)(13)与(14)(15)(16)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例句(14)(15)(16)从语法上看没有错。但是,例句(12)(13)的交际双方对于“昨天天气冷”与“他手艺高明”有共识,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前提的,而联系例句(14)(15)(16)的上下文,却没有共享预设,因此,这几句中的“是”都不能用。

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留学生正确的汉语语法规则的输入,使留学生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运用汉语语法,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效果。将“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的语言游戏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留学生快速掌握汉语语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帮助留学生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汉语语法脑筋急转弯语境理论

论文摘要:汉语语法一直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感到头痛的一大难题,所以,如何对留学生进行语法教学就成了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脑筋急转弯”这一益智游戏与语境理论来探讨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提倡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未.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2]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3]张文元.激发兴趣感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5).

补语范文篇8

关键词:英译汉;词性转换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

英语名词的转换

(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

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如:tohavearest中的rest,makenomentionof中的mention,payattention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care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因此这几个英语短语中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动词休息、提及、注意和照顾。

英语中有许多名词都是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如:abolition,connection,conclusion,treatment和detection等这些词分别由动词abolish,connect,conclude,treat和detect派生而来,这些名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恢复它们的动词词性。如Themedicineisusedinthetreatmentofcancer.(这种药用于治疗癌症)句中treat(治疗)因作介词宾语需要用名词treatment,译成汉语时仍可用作动词——治疗。当然原句也可翻译为:这种药用于癌症的治疗,treatment依然翻译为名词。但前者显然要比后者听起来更加通顺,自然。

(二)英语中一些有抽象意义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副词

IhadtheimpressionthatMr.Smithwasthedirectorofthecompany.(在我印象中,史密斯先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此句中,原句带有一个同位语从句修饰impression,而汉语中很少有这种表达方式,故impression可译为汉语的副词。这种翻译通常用于翻译英语中的同位语从句。

(三)英语中一些加不定冠词作表语的名词可以转化为汉语形容词,由形容词派生出来的名词也可翻译为形容词

如名词necessity,stupidity,depth都是由形容词necessary,stupid,deep派生而来。Independentthinkingisanabsolutenecessityinstudy.(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绝对必需的)虽然原句可译为“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一个绝对的必需”,但此种汉语译法听起来很不自然,也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要符合汉语习惯,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形容词。

英语形容词的转换

(一)形容词加上定冠词时,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

在英语中一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这些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如poor,young,rich,blind等等;另外用来表示特征或性质的形容词可以根据汉语习惯翻译成名词。

如(1)Theydidtheirbesttohelpthesickandthewounded.(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帮助病号和伤员)(2)Themorecarbonthesteelcontains,theharderandstrongeritis.(钢的含碳量越高,强度和硬度就越大)(3)TheSmithfamilywerereligious.(史密斯一家都是教徒)

例句(1)中的thesick和thewounded分别表示具有sickness和wound的两类人,因此可译为病号和伤员。例句(2)中的形容词hard,strong用来表示钢的两种性质,即强度和硬度的程度。例句(3)中的形容词religious用来描述史密斯一家的宗教信仰,故可译为名词。

(二)当英语名词翻译为汉语动词时,通常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往往转译成汉语的副词

如(1)Warmdiscussionsaroseoneverycornerastohisachievements.(到处在热烈地讨论他的成就)。(2)Weplacethehighestvalueonourfriendlyrelationswithdevelopingcountries.我们高度地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例句(1)(2)中的英文名词discussion和value首先分别译为汉语动词“讨论”和“珍视”,因只有副词才能修饰动词,故修饰它们的形容词warm和highest就可分别译为汉语副词“热烈地”和“高度地”,用来修饰动词。

(三)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在联系动词后作补语时常转译成汉语动词

如confident、certain、careful、cautious、angry、sure、afraid、doubtful、glad等,这些都是常用作补语的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可译为动词。又如Iamsurethemeetingwillbeasuccess.(我确信这次会议会成功)句中形容词sure表示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理解成心里面的一个动作,所以可译成汉语动词。另外,汉语“是”经常构成判断句,而英语中的系动词be可以构成一个判断句,其后也可以跟一个补语从句。因此,在作补语从句的情况下,be后面所跟的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常常要翻译成汉语的动词,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习惯。

英文动词的转换

(一)英文中由名词派生出来的动词可转成汉语的名词

英文中有许多由名词派生出来的动词,以及有一些名词本身又可作动词使用。这些词在翻译时,在汉语中往往不容易找到相应的动词,或者就根本没有相应的动词,这时可将该动词转成汉语的名词。如(1)Theelectroniccomputerischieflycharacterizedbyitsaccurateandrapidcomputation.(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2)What’sthat?Itisshapedlikeaball.(那是什么?它形状像个球)例句(1)(2)中的characterize和shape分别由名词character和shape转化而来,而这两个动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动词,如果非要按照动词来翻译的话,翻译出的只能是非常蹩脚的汉语。因此,为了使汉语听起来自然,characterize和shape只能翻为汉语的名词,用来作主语。

(二)英语被动式句子中的动词可以译成“受(遭)到…+名词”

有些英语被动式句子中的动词可以译成“受(遭)到…+名词”这类结构。这也是英文被动句的一种翻译技巧。

Hisimageasagoodstudentwasbadlytarnished.(他作为好学生的形象已遭到很大的玷污)

(三)英语中有些动词具有汉语副词的含义可转译成汉语的副词

Isucceededinpersuadinghim.(我成功地说服了他)句中succeed虽为动词,但动词意义并不明显,在句中只是强调其结果怎么样,真正具有动词含义的应该是persuade.故而把succeed翻译成汉语副词“成功地”来修饰动词persuade。

英语副词的转换

英语中副词使用频繁而且种类繁多,有的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用来修饰动词;有的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有的起连接作用引导从句;有的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英语副词在句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有时在句首,有时在动词前后,有时在词语中间。翻译时应先弄清它的修饰关系,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根据汉语习惯灵活处理。

(一)转为动词

Thatdayhewasupbeforesunrise.(那天他在日出之前就起来了)句中up虽为副词,但所表达的是一种动作,因而具有动词含义,据全句的意义可译为动词“起床”。

(二)转为名词

Heisphysicallyweakbutmentallysound.(他身体虽弱,但思想健康)句中physically虽然是状语,但表达的是主语虚弱的方面,故可译为名词“身体”。同样,译mentally为“思想”。

(三)转为形容词

Hewasdeeplyimpressedbywhattheydidinthecriticalmoment.(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行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句中副词deeply句中表示程度,再加上动词impress译为汉语名词“印象”,因此deeply可译为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印象”。

英语介词的转换

(一)表示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与动词搭配时可省略不译

英语介词含义灵活,搭配关系复杂,翻译时要根据其搭配关系和上下文灵活处理。一般来说,与动词搭配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不翻译。如arrivein/at(到达)lookafter(照看)persistin(坚持)putupwith(忍受)在这四个短语中,介词只起一种搭配作用,是词法的需要,故省略不译。

(二)具有动作含义的英语介词或介词短语,翻译时往往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gobybike(骑自行车去)aletterforTom(给汤姆的信)介词by表示去的方式;for表示给谁的信,故两个介词都可译为动词。Wedrovehomeabitaftermidnight,overtheriverandthroughthelovelysleepingtown.该句中介词over和through可以分别翻译为汉语的动词“过了”和“穿过”。

总之,在英汉翻译当中,词性的转换是很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如果是生搬硬套,只能背离其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门艺术,在语言翻译中词性之间的转换应以达到交流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补语范文篇9

形容词的两叠“AA”式,在北京话及其他方言区极为普遍,玉环话也不例外。但玉环话里有“AAAA”式四叠结构,这在北京话中没有,在其他方言地区也比较少见,就是在吴语其他区也不常见。四叠式能进一步加深加重形容程度;四叠式只在口语中使用,且在说话人语气急促或夸张时用得多;年轻人用得多,中老年用得少。

(一)单音形容词的四叠:AAAA

玉环话里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形容词都可以四叠,且只用于口语词中。如:里——里里里里、直——直直直直、吵——吵吵吵吵、重——重重重重。格条路哟直直直直格,格格物事突重重重重噢。

从以上例句可看出,单音节形容词四叠后,在句中大多作谓语,不作定语、补语,且四叠形式虽已表示程度的加深,但却还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程度副词“哟”、“突”等。

(二)双音形容词前词素的四叠:BBBBA

这种四叠结构多见于偏正式复合形容词中,第一词素的四叠和中形素构成了玉环话的“BBBBA”式五字格形容词。其中的四叠成分“BBBB”读得较快,听感上结构紧密,形成了一个语音块,以致同后面的中心语素“A”之间有个很短暂的停顿。如:笔直——笔笔笔笔直、蜜甜——蜜蜜蜜蜜甜、蜡黄——蜡蜡蜡蜡黄。格碗菜雪雪雪雪淡格;我喜欢碧碧碧碧绿格颜色。

从以上例句可看出,“BBBBA”式形容词可作谓语、补语、定语。

(三)双音形容词后词素的四叠:BAAAA

这种结构也多见于偏正式复合形容词中,第二词素的四叠和中心词素构成了玉环话的又一五字格形容词:“BAAAA”式。上述的“BBBBA”式皆可表达成“BAAAA”式,两者没有大的区别,只是重叠成分的不同,使得强调点有些不同,但中心形素都是“A”,表达效果也是一样的。如:雪白——雪雪雪雪白、雪白白白白,笔直——笔笔笔笔直、笔直直直直。

“BAAAA”重叠结构还见于少数非偏正式形容词中,如:闪亮——闪亮亮亮亮、热闹——热闹闹闹闹、吵轰轰——吵轰轰轰轰。

“BAAAA”式同“BBBBA”式的语法功能一样,可作定语、谓语、补语,可参照“BBBBA”式中的例句,这里不再赘举。

(四)拟声词的四叠

拟声词即象声词,它的四叠能收到风趣幽默、惟妙惟肖的表达效果。拟声词的四叠结构多用于单音节词:啦啦啦啦、咚咚咚咚、啪啪啪啪。昨夜雨哗哗哗哗格落了一夜;大会堂响起了啪啪啪啪格掌声。

从以上例句中可看出,拟声词的四叠可作定语、状语。

二、“形补同形”结构:A了格A

玉环话里,为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加重,有一种“形补同形”的特殊结构: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助词“了格”后,再加上该形容词充当前形容词的补语,形成“A了格A”式。用这个结构时,说话人带有想极力说服你相信他说的话之目的,带有很强的强调意味,表明了说话人对事物情状的深信不疑和口气的坚定。这种结构大多用于单音节形容词,也存在于部分双音节口语词:歪了格歪、冷了格冷、辣了格辣、迟了格迟、高兴了格高兴、小气了格小气、中意了格中意。

口语中能说的形容词都可套入该结构,书面语词一般不能套入该结构,如不能说:伟大了格伟大、绚丽了格绚丽、壮大了格壮大。

玉环话里的口语动词也有表面相似结构:V了格V。如:抖了格抖、摇了格摇、晃了格晃、想了格想。“V了格V”和“A了格A”虽然都用助词“了格”连接两个相同的词,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结构:“V了格V”是个无心并列结构,两个V的地位是平衡的,相当于普通话的“V了V”或“V了一下”,表示动作的重复、短时、少量等语法意义;而“A了格A”是个向心结构,前A处于核心地位,后A是它的补语成分,相当于普通话的“A得很”、“A极了”。

“A了格A”在句子中只能做谓语。如:格人小气了格小气;格天价冷了格冷。

三、加深形容程度的表现方式

(一)程度副词

同普通话一样,玉环话里也常用程度副词来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加重。按程度副词带有的主客观色彩,将玉环话里的程度副词分为两大类:客观描述、主观评价。

1.客观描述

由这类程度副词构成的形容词性结构,是对客观情状的描述,多是陈述语气。玉环话里这样的程度副词有以下几个:

最:最大、最亮、最闹暖、最老、最坏、最冷清;

哟:哟大、哟亮、哟闹暖、哟老、哟坏、哟冷清;

关意:关意大、关意亮、关意闹暖、关意老*、关意坏*、关意冷清*;

蛮:蛮大、蛮亮、蛮闹暖、蛮老、蛮坏、蛮冷清;

有眼:有眼大、有眼亮、有眼闹暖、有眼老、有眼坏、有眼冷清;

形容程度由高到低:最A>哟A>关意A>蛮A>有眼A。

其中“最”程度最高,是顶级;“哟”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关意”相当于普通话的“相当”,它不能用来修饰贬义形容词,所以不能说“关意老、关意坏、关意冷清”,而且用“关意”时,是说话者在自己的判断标准下对事物情状的客观描述;“蛮”相当于普通话的“挺”;“有眼”相当于普通话的“有些、有点儿”,程度最低。

2.主观评价

玉环话里有些程度副词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说话人的一种评价、态度、取舍。这样的程度副词有:

突:突烫、突暖、突差、突糊涂、突漂亮*、突好听*、突新鲜*;

死:死烫、死暖、死差、死糊涂、死漂亮*、死好听*、死新鲜*;

移格:移格烫、移格暖、移格差、移格糊涂、移格漂亮、移格新鲜。

这类程度副词表现了说话者鲜明的态度,其中“突”、“死”只用于贬义,说话者有嫌过头之意;“移格”可用于称赞,也可用于贬义,说话者往往带有夸张的语气。

(二)程度副词的四叠

程度副词的四叠是玉环话里表现形容程度加深的特色形式,它只在口语中运用,一般是单音节程度副词的四叠,且只用来修饰单音节的形容词。如:最最最最、哟哟哟哟哟、蛮蛮蛮蛮、突突突突。格条路蛮蛮蛮蛮直格;格碗菜突突突突咸。

四叠的程度副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夸张的说法,表现了说话者对事物情状的深信不疑,它多在青少年的口语中出现。

(三)其他固定结构

玉环话里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表示形容程度的加深,这些结构虽不是由程度副词构成,但是语法意义相当于程度副词。主要有以下结构:

1.A得来

如:好得来、大得来、白得来、高兴得来、香得来、细得来、漂亮得来、难过得来、好听得来、坏得来。

“得来”原来应是带程度补语的结构助词,用在这里表示程度的加深。如:格梨酸得来;格人瘦得来。

“A得来”后面往往还要加上句子,做补充说明。如:佢拉两个好得来像一个人样格;格梨酸得来我牙齿都快落噢。

2.A弗过

“弗过”一般放在表示感觉的形容词及心理动词后面,相当于普通话的“A得恨”、“A得厉害”。如:气弗过、高兴弗过、痒弗过、暖弗过、痛弗过、难过弗过、讨厌弗过、恨弗过。“A弗过”常用于因果复句的偏句末。如:我实在痛弗过噢,我要望医生;佢难过弗过噢,连饭都啜弗落。

在“A弗过”的基础上,玉环话里还有“最A弗过”结构,程度更深一步了,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也没有了”,有“A得不得了”的意思。如:格种苹果最甜弗过噢;佢格人最老实弗过哦。

参考文献:

[1]闭思明.广西横县方言的程度表示法.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

[2]徐波.宁波方言的语缀.宁波大学学报,1998,06.

补语范文篇10

关键词:英译汉;词性转换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

英语名词的转换

(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

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如:tohavearest中的rest,makenomentionof中的mention,payattention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care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因此这几个英语短语中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动词休息、提及、注意和照顾。

英语中有许多名词都是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如:abolition,connection,conclusion,treatment和detection等这些词分别由动词abolish,connect,conclude,treat和detect派生而来,这些名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恢复它们的动词词性。如Themedicineisusedinthetreatmentofcancer.(这种药用于治疗癌症)句中treat(治疗)因作介词宾语需要用名词treatment,译成汉语时仍可用作动词——治疗。当然原句也可翻译为:这种药用于癌症的治疗,treatment依然翻译为名词。但前者显然要比后者听起来更加通顺,自然。

(二)英语中一些有抽象意义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副词

IhadtheimpressionthatMr.Smithwasthedirectorofthecompany.(在我印象中,史密斯先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此句中,原句带有一个同位语从句修饰impression,而汉语中很少有这种表达方式,故impression可译为汉语的副词。这种翻译通常用于翻译英语中的同位语从句。

(三)英语中一些加不定冠词作表语的名词可以转化为汉语形容词,由形容词派生出来的名词也可翻译为形容词

如名词necessity,stupidity,depth都是由形容词necessary,stupid,deep派生而来。Independentthinkingisanabsolutenecessityinstudy.(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绝对必需的)虽然原句可译为“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一个绝对的必需”,但此种汉语译法听起来很不自然,也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要符合汉语习惯,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形容词。

英语形容词的转换

(一)形容词加上定冠词时,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

在英语中一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这些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如poor,young,rich,blind等等;另外用来表示特征或性质的形容词可以根据汉语习惯翻译成名词。

如(1)Theydidtheirbesttohelpthesickandthewounded.(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帮助病号和伤员)(2)Themorecarbonthesteelcontains,theharderandstrongeritis.(钢的含碳量越高,强度和硬度就越大)(3)TheSmithfamilywerereligious.(史密斯一家都是教徒)

例句(1)中的thesick和thewounded分别表示具有sickness和wound的两类人,因此可译为病号和伤员。例句(2)中的形容词hard,strong用来表示钢的两种性质,即强度和硬度的程度。例句(3)中的形容词religious用来描述史密斯一家的宗教信仰,故可译为名词。

(二)当英语名词翻译为汉语动词时,通常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往往转译成汉语的副词

如(1)Warmdiscussionsaroseoneverycornerastohisachievements.(到处在热烈地讨论他的成就)。(2)Weplacethehighestvalueonourfriendlyrelationswithdevelopingcountries.我们高度地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例句(1)(2)中的英文名词discussion和value首先分别译为汉语动词“讨论”和“珍视”,因只有副词才能修饰动词,故修饰它们的形容词warm和highest就可分别译为汉语副词“热烈地”和“高度地”,用来修饰动词。

(三)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在联系动词后作补语时常转译成汉语动词

如confident、certain、careful、cautious、angry、sure、afraid、doubtful、glad等,这些都是常用作补语的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可译为动词。又如Iamsurethemeetingwillbeasuccess.(我确信这次会议会成功)句中形容词sure表示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理解成心里面的一个动作,所以可译成汉语动词。另外,汉语“是”经常构成判断句,而英语中的系动词be可以构成一个判断句,其后也可以跟一个补语从句。因此,在作补语从句的情况下,be后面所跟的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常常要翻译成汉语的动词,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习惯。

英文动词的转换

(一)英文中由名词派生出来的动词可转成汉语的名词

英文中有许多由名词派生出来的动词,以及有一些名词本身又可作动词使用。这些词在翻译时,在汉语中往往不容易找到相应的动词,或者就根本没有相应的动词,这时可将该动词转成汉语的名词。如(1)Theelectroniccomputerischieflycharacterizedbyitsaccurateandrapidcomputation.(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2)What’sthat?Itisshapedlikeaball.(那是什么?它形状像个球)例句(1)(2)中的characterize和shape分别由名词character和shape转化而来,而这两个动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动词,如果非要按照动词来翻译的话,翻译出的只能是非常蹩脚的汉语。因此,为了使汉语听起来自然,characterize和shape只能翻为汉语的名词,用来作主语。

(二)英语被动式句子中的动词可以译成“受(遭)到…+名词”

有些英语被动式句子中的动词可以译成“受(遭)到…+名词”这类结构。这也是英文被动句的一种翻译技巧。

Hisimageasagoodstudentwasbadlytarnished.(他作为好学生的形象已遭到很大的玷污)

(三)英语中有些动词具有汉语副词的含义可转译成汉语的副词

Isucceededinpersuadinghim.(我成功地说服了他)句中succeed虽为动词,但动词意义并不明显,在句中只是强调其结果怎么样,真正具有动词含义的应该是persuade.故而把succeed翻译成汉语副词“成功地”来修饰动词persuade。

英语副词的转换

英语中副词使用频繁而且种类繁多,有的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用来修饰动词;有的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有的起连接作用

引导从句;有的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英语副词在句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有时在句首,有时在动词前后,有时在词语中间。翻译时应先弄清它的修饰关系,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根据汉语习惯灵活处理。

(一)转为动词

Thatdayhewasupbeforesunrise.(那天他在日出之前就起来了)句中up虽为副词,但所表达的是一种动作,因而具有动词含义,据全句的意义可译为动词“起床”。

(二)转为名词

Heisphysicallyweakbutmentallysound.(他身体虽弱,但思想健康)句中physically虽然是状语,但表达的是主语虚弱的方面,故可译为名词“身体”。同样,译mentally为“思想”。

(三)转为形容词

Hewasdeeplyimpressedbywhattheydidinthecriticalmoment.(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行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句中副词deeply句中表示程度,再加上动词impress译为汉语名词“印象”,因此deeply可译为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印象”。

英语介词的转换

(一)表示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与动词搭配时可省略不译

英语介词含义灵活,搭配关系复杂,翻译时要根据其搭配关系和上下文灵活处理。一般来说,与动词搭配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不翻译。如arrivein/at(到达)lookafter(照看)persistin(坚持)putupwith(忍受)在这四个短语中,介词只起一种搭配作用,是词法的需要,故省略不译。

(二)具有动作含义的英语介词或介词短语,翻译时往往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gobybike(骑自行车去)aletterforTom(给汤姆的信)介词by表示去的方式;for表示给谁的信,故两个介词都可译为动词。Wedrovehomeabitaftermidnight,overtheriverandthroughthelovelysleepingtown.该句中介词over和through可以分别翻译为汉语的动词“过了”和“穿过”。

总之,在英汉翻译当中,词性的转换是很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如果是生搬硬套,只能背离其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门艺术,在语言翻译中词性之间的转换应以达到交流为目的。

参考文献: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