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3:47:58

白皮松范文篇1

关键词: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

白皮松(Pinusbungeana)属松科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它分布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及干冷气候,树姿雄伟,枝叶茂盛,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保护环境的功能。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也是我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园林绿化与生态工程造林的优良树种[1]。

1育苗地条件

西秦岭北坡地区,黄河流域、渭河以南,海拔1000~2500m。年平均气温在8℃~13℃,年降水量600~800mm,日照充足,相对湿度65%。土壤以山地褐土和山地棕壤为主,土壤pH值5~7左右。

1.1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地要求:土壤pH值5~7,弱酸性土壤;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半阳地段;交通便利,管理方便。

1.2容器选择

选择无底的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容器袋,规格为5cm×10cm。

1.3基质选择、配置

基质的选择关系到育苗的成败、苗木质量的高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质地细密疏松、透水、通气,物理性较好。配置前将腐殖质土、松针土、黄土粉碎过筛,清除杂草根及其它,按照阔叶腐殖质土(60%)、松针土(10%)、黄土(30%)的比例每立方米混合氮磷钾比例为16:16:16的复合肥,硫酸亚铁、敌克松(0.50%)、多菌灵,搅拌3~5次,使其均匀混合,一般堆放5~7d后使用,以防烧伤幼苗。

2容器苗培育

2.1种子处理

用0.30%~0.50%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h,搅拌3~5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后的种子放入70~80℃的热水锅或缸中浸泡(用水量为种子的2倍),不停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30min左右为宜,用清水冲洗1遍后置于室内加热催芽,室温控制在25℃左右,勤观察,勤翻动,少量喷水,保持湿度,约12~15d左右有近1/3种子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2.2营养土装袋

装袋时一定要注意:袋要装满,营养土要沉实;容器排列一定要高低一致,这样覆土厚度才能一致,出苗才整齐;容器要逐行摆放,挤紧靠实,南北成床,宽1.20m,苗床间留40cm左右的步道,苗床周围用细土或沙围好,袋口要高于地面,周围挖排水沟,做到内不积水,外不淹水。

2.3播种

3月底至4月上旬进行,宜早不宜晚,冷肖荀等[2]认为在容器育苗比大田育苗好。播种量3~5粒/袋,同时用手轻压种子,使之与基质充分接触。播后用过筛的细腐殖土覆盖,超过袋面1cm为宜。经常喷水,保持基质湿润,一般7~10d即可发芽出土。

播种完成后可根据圃地阳光因素,搭建遮阴棚,苗圃地属早阳或者阳坡地段需要搭建遮阴棚,反之则不需要搭建遮阴棚。

3苗期管理

3.1灌溉

在播种后、出苗前,每天用喷灌浇水,苗木出土后每隔3~5d喷灌1次,干旱可适当多浇,苗床土壤忌高温高湿,以免发生猝倒病,到7月下旬,苗木进入生长高峰期,可勤浇水,每天11~19时要间断性地喷水2~3次,每次持续10~20min。幼苗完全木质化后,以土壤墒情每1~2d喷1次透水,逐渐减少喷水。在入冬土壤封冻前进行1次冬灌。

3.2施肥、除草

在生长期内进行合理追肥,前期以施用氮肥为主,常用0.10%的尿素溶液加0.10%~0.20%的磷酸二氢钾进行页面喷施,可加速苗木生长;8月份后不用或少用氮肥加大磷钾肥用量,常用高磷钾含量的复合肥0.30%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结合控水,以增加苗木木质化程度,增强抗性,保证安全越冬提高成苗率。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减少杂草与幼苗对水分、养分、光照的竞争,幼苗期松土易损伤刚出生的幼根,一般不宜多松土,如果草太多,可用人工拔除。

3.3病虫鼠、鸟害防治

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立枯病。猝倒病于播种后20~40d出现,立枯病于播种后50~80d出现。在育苗全过程中,要严把种子、土壤、幼苗消毒等防治环节,采用综合防治技术,5月中旬出苗期可喷洒托布津、退菌特、硫酸亚铁,用托布津0.12%~0.26%溶液、退菌特0.20%溶液,一般10~15d喷洒1次,或用2%~5%硫酸亚铁每隔6~7d喷洒1次,喷药后用清水洗掉幼苗上的溶液,避免药害。

由于麻雀等鸟类最喜食种壳,白皮松出苗后,要设专人日夜看护,可投放药剂或在苗床周围搭网;为防老鼠危害苗木,要在苗床周围投放鼠饵毒杀。

3.4间苗、拔草

每袋选留1~2株健壮苗木,及时拔草,使苗木长势更健壮。白皮松容器苗一般在2~3a生时出圃,不必经过移植,苗高可达20cm以上,可直接用于造林。

4造林

4.1造林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到一定深度开始泛浆时造林。过早栽植,土壤解冻层薄,栽植时填土不实,地温低,根系不能活,也会产生生理干旱现象;栽过晚,根系来不及愈合深扎[3]。

4.2造林方法

4.2.1起苗

起苗前应浇1次透水,然后过3~4d苗。起苗时要按容器排列顺序,从苗畦一端将容器逐个取开,起苗过程注意不要抖掉营养土或损伤苗木。往造林地的苗木,如果一时栽不完,可在造林地内一阴凉处放置,摆好,喷好水。

4.2.2整地

选择向阳、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林地,在造林前一年雨季或秋季进行精整地,容器苗宜在中穴鱼鳞坑中进行栽植,株距150~150cm,4500株/公顷,株穴60cm×40cm×40cm。

4.2.3栽植

去掉塑料袋,将代土容器苗放入坑内,周围填细土,用脚踏实封严,栽植选择深度以容器袋顶部深入坑面1cm为宜。要掌握栽植深度和植穴位置,过浅或位置靠坑外沿均不利成活,过深或植于坑底则易造成雨水冲淤,表面沿坡势埋平,不留雨水穴,防止水淹。每坑栽1~2株[4]。

造林地立地条件好,土壤肥力高,交通便利的地块可考虑密植,即9000株/公顷,株距75cm×75cm,配置2~3a后可隔株移植作为绿化苗木出售,提高林地利用率,降低造林成本。

4.2.4抚育管理

每年进行4~5次除草工作,有条件的可进行1~2次松土扩穴,施肥。

4.2.5造林效果

白皮松容器苗造林由于带土上山,苗木生长环境与苗圃差异不大,且根系等都不受损伤,避免了造林后的缓苗问题,造林后苗木长势快,可明显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保存率。

5小结及建议

白皮松树形多姿,苍翠挺拔,是现代城市绿化的最佳树种之一,造林过程充分利用有利立地条件营造林苗一体化林业工程建设,提高林地产出附加值。

白皮松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从选地、制作苗床、选基质、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大苗,从而满足市场供应。

白皮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针叶3针1束,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特产的珍贵树种。白皮松喜光,稍耐荫,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干冷的气候,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值为8的土壤上,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抗性强,不耐水湿。在干旱地区,白皮松也是优良的造林树种。由于城市特殊的生境,白皮松在近年的城市绿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白皮松苗期易感染猝倒病,用白皮松种子常规育苗,由于圃地选择不当,苗期管理不善,往往造成育苗失败。而采用容器育苗,则可以保证育苗成功。同时具备以下好处:容器育苗的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特别是在安徽省这样的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育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尽快培育出优质的白皮松壮苗、大苗,则最好选择容器育苗。

1选地、制苗床

1.1育苗地的选择

在选择苗床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白皮松怕水湿,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的风口处。②白皮松苗期需经常喷水、喷药,因而育苗地附近应有充足清洁的水源。③白皮松苗期易患猝倒病,前作是马铃薯、瓜类、大豆、烟草、棉花、茄科等感病植物,均不宜用来作育苗床。

1.2育苗床的制作

首先要整平育苗地,清除杂草,再制作育苗床。白皮松容器育苗一般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挖深12cm、宽80cm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好与地面平齐。同时,修平并拍实苗床底部,苗床四壁要垂直,两苗床之间留40cm宽的步道,育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以10m为宜。

2选基质、装袋

2.1育苗基质的选择

常用来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林中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磨碎的树皮、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最好选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子。基质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和肥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既经济又合理。如选择草皮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3∶1比例配制育苗基质,采集的基质要粉碎过筛,除去草根、石块等杂物,充分拌匀,有条件的地方,此项工作最好在一年以前进行,并最好选用五氯硝基苯对营养土进行消毒。

2.2装袋

白皮松塑料袋容器育苗一般选择折叠式蜂窝状无底塑膜容器较好,容器规格为:直径5cm,高为12cm,容器厚度为0.02mm。这种容器保水性能好,价格低,有利于苗木生长,容器重量轻,便于运输。装土时,将折叠式蜂窝状塑膜容器拉开横排在育苗床内,其拉开长度刚好80cm,与育苗床宽度相等,使每个容器均呈六角形,四边用细树枝固定,然后装土。先装容器袋四个角落的土,最后装容器袋中间的土。当基质装到1/3时,放入3~4粒磷酸二铵,其目的是起提苗壮苗作用。再将容器袋装土至袋沿1cm处,装完一本容器袋的土,再摆第二本塑膜容器袋,摆入床内的容器要直立、挤紧,尽量少留空隙。当苗床容器袋都装满土后,用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待消毒液渗完后才可播种。

3播种

3.1种子处理

在土壤封冻前,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背荫处挖坑,坑的深度依当地条件而定,以能把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一般坑深为60~80cm、宽为1m,长度随种子多少而定。为了便于排水,坑底要铺10cm左右的粗沙或砖块。为了预防病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将精选的种子用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用质量浓度为2%~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后取出,密封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45℃温水浸种,浸种时间以24h为宜。将种、沙按1∶3的体积比混合或分层放入坑内,直至离坑沿20cm左右时,再在上面覆盖间层物和泥土。坑的中间每隔1m距离应设置1个通气孔,并通过撤除或覆盖泥土或浇水来调节坑内温度和湿度。第二年春天播种前1~2d将种子取出,检查发芽情况。如未达到要求的催芽程度,就应放在温暖处催芽,上面盖塑料薄膜,每天翻动2~3次,并少量喷水保持湿润,夜晚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当有30%的种皮开裂露白时即可播种。

3.2播种时间、方法

多在春季适时早播,早播可使苗木提前木质化,减免日灼害和立枯病的发生。一般以土壤解冻后10d内播种最好(我省南部以3月初至3月中旬,中部和北部以3月底至4月初为宜)。白皮松容器袋育苗采用点播方法,每个容器袋播种1~2粒,播后覆土1.0~1.5cm厚,随即用喷壶喷洒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或福美钾(代森锰锌、多菌灵)500倍液,用药量为6~7kg/m2(既对土壤起消毒作用,同时也可使土壤与种子密接,有利于种子发芽)。喷药后30min,再喷等量清水1次。最后覆盖树枝、杂草、塑料薄膜等物,用以保持床面湿润。

4幼苗管理

4.1出苗期的看护管理

白皮松幼苗带种壳出土,约需20d左右种壳才能自行脱落。这段时间应注意防止鸟类啄食种壳,可派人看护,也可在步道和床面上撒施毒饵。

4.2喷水

白皮松播种后要保持床面湿润,播种后约30~40d便有种子陆续出土,此时应逐步撤除覆盖物。当苗木出土后要经常喷水,特别是进入6~7月份,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要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喷水1次。喷水时要做到少量勤喷,高温季节要适当多喷,阴雨天气少喷或不喷,切忌中午高温时喷水。喷水不仅使苗床土壤保持湿润,保证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且还可降低地表温度,调节苗木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4.3追肥

追肥是补充苗木养分,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追肥应少施勤施,以液体速效肥料为主。一般在6~7月间结合喷水追肥2~3次,第一次追施1%的尿素水溶液,以后停止追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最好每隔15d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1次。8月份,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追肥。防止秋梢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尤其要注意,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喷洒床面、苗叶,以免肥液粘附叶面造成肥害。

4.4病虫害防治、除草及防寒

为了预防白皮松幼苗患猝倒病,从苗木陆续出土时起,每周用质量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和1%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交替进行喷施。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用质量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或0.5%~1.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床面,喷药后30min再喷1遍清水,冲洗苗木,以免发生药害。拔除的病株应集中烧毁,不得随手丢弃于苗床上,防止病害蔓延。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的目的是防止杂草与苗木争肥争水,影响苗木的生长。除草应在浇水后进行。白皮松幼苗抗寒能力较差,为使当年生的白皮松幼苗能安全越冬,于11月中旬浇封冻水,并对白皮松幼苗进行埋土防寒,次年春撤除防寒土后及时浇解冻水。

白皮松范文篇3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筑;植物配置;环境协调

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1.2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2.1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1.2.2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食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栽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如园林中厕所旁边常植浓密的珊瑚树等植物,使其尽量不夺游人的视线。

1.2.3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培植得当,可以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掉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1.2.4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的区域栽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地方植物特点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增加园林的丰富性。

1.2.5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种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2各种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2.1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特点的特点。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2.2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2.3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寺观、陵墓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2.4现代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现在建筑样式多样灵活,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树种,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如白皮松、榆叶梅、圆柏、海棠、玉兰、银杏、国槐、法国梧桐、合欢、龙柏等植物,栽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化的园林;无论是在街头绿地,居民区的小游园,还是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都会引起游人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因此,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是表达景观效果的必要前提,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白皮松范文篇4

月20日,继上次的实习,我们在李迪华老师的带领下又进行了一次实习。早晨7:30分左右从北大东门出发,先参观蟹岛度假村,返回城区参观北海团城、景山公园、天坛和永定门公园。下午5:00在北大东门结束实习。和上次的实习内容一样,本次实习的路线也是安排在市内,通过参观蟹岛、团城等地点学习和理解生态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实习的路线和安排来看,这次实习的内容更加深入,不但有城市生态学的实际案例,更包含了让我们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依然采用了访谈+观察的方式,参观了蟹岛、团城等地。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想以蟹岛为重点,着重分析生态学理念的应用和意义。

一、蟹岛生态度假村——绿色生态的应用

蟹岛之行是本次实习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蟹岛生态度假村虽然是生态旅游区,而且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光顾,但是蟹岛所采取的绿色“零排放”经营模式成功的解决了游客每天所抛弃的废物、排泄物等。蟹岛的绿色模式是我们当前相当有研究意义的。蟹岛何以成为绿色生态农业教育基地,它的绿色生态农业有何特点,为何蟹岛可以得到经济和生态的双丰收?

1.蟹岛绿色生态农庄概况

蟹岛绿色农庄位于市区金盏乡机场辅路中段南侧,距首都国际机场7公里。蟹岛园区占地面积3000多亩。其中90%的土地为有机生态农业种养区,10%的土地为度假村服务区。蟹岛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经营理念,以生态农业为轴心,依据生物链原理,把园区中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微生物工程、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住宿、旅游会议等产业构建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资源的循环闭系统,整个蟹岛实现了作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经济生态园区。北京蟹岛有机生态园区和内蒙蟹岛有机农场为市场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有机食品,蟹岛度农庄成为北京旅游度假和会议的好去处。

蟹岛以“回归大自然”式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独特的“村容”、“村貌”、“前店后园”的村庄特色,把现代、舒适的度假酒店置于绿树成荫、稻麦飘香、六畜成群、蟹肥鱼跃的田园风光之中,使农业生产与酒店经营、都市文明与乡土感受、开发受益与生态保护都在自然的生物链结构中循环运转和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农庄的运行

我们国家早就开始提倡使用沼气,可是真正把沼气的应用落到实处的却还是不多。而敢于“吃螃蟹”的蟹岛生态度假村却做到了,而且做的相当优秀。蟹岛的能源系统即由沼气系统构建而成。

在蟹岛区内,无污水、无烟尘、无垃圾、无农药、无化肥,而这一切源于蟹岛的能量来源。太阳能采集和沼气生产是蟹岛资源利用循环体系的核心。用来制造沼气的材料,是“蟹岛”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人粪尿和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这些材料经过发酵、分解,产出沼气,沼气又用来作燃料和发电的能源;而沼液和沼渣,则是高效、无菌、无害的农田肥料。以污水处理为核心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蟹岛”模式又一大特点。“蟹岛”的用水,取之于两眼地热井。地下热水汲出后,先供给游泳池和客房,然后再流向温室大棚、蟹宫、沼气池,最后流进鱼塘;每天产生的15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则通过2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到无害化,用于灌溉、养鱼。灌溉水和鱼塘水又可回渗地下,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给“蟹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有的这些造就了一个年接待游客上百万、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却没有向园外排放一升污水和一公斤垃圾的蟹岛生态度假村。

3.循环经济模式

整个蟹岛农庄内建有沼气站、污水处理厂、太阳能泵站和环保生物净化湿地,这一系列设施形成了整个园区物质循环的核心。同时,作为度假村,蟹岛却并不局限于旅游,而是发展多种产业,成立了蟹岛种植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总占地面积2700亩,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水产养殖区和后勤保障区六个部分,形成了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循环系统。这一循环系统也为其实现循环经济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这些设施和产业的基础上,蟹岛以废物资源化和能量利用最大化为指导思想,真正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进一步保证了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实现。

二、团城——古人的智慧

这是元朝所建的占地4500平方米的练兵之处。整个团城内没有任何的灌溉系统,所有的植物却生长得很好。原因是如下图所示的深水口和所有梯形的砖,这些砖上大下小,下面便是涵道系统。这样相当于在下面修建了一个小水库,把雨水储存起来,以供给植被的需要。据老师的讲解,团城的最大出水量是4037立方米,而北京平均年降水量为640毫米,再乘以团城的占地面积,其乘积小于团城储水量。完全可以说落在团城得每一滴雨都没有浪费掉。对于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来讲,这样的系统无形中节约了多少水资源。同时可以发现在团城上所有的树木都是松树、柏树这样的耐旱植物,这样更能够实现无需浇灌植物就可以生长得很好的目的。团城上树龄过百,受到保护的树还有很多,这些树尽管都是耐寒植物,但要在这样一个面积仅6000平方米的小围城里生存如此之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团城的渗水设计

(1)独特的地砖设计

团城里的地砖,有很独特的形状,它不像普通地砖那么方方正正,而是呈倒梯形。把这些倒梯形的砖排列起来,砖与砖之间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通道。这个通道既便于透气,又便于渗水。不仅如此,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没有抹灰浆,这样做也能让雨水更好地下渗。另外,砖下面的衬砌材料,又松又软,形成一层具有强大吸水力的吸水层。

(2)无满泄水口

团城不同于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在环绕它的长城墙上,竟没一个满泄水口。这种设计有助于雨水的保持和积蓄。

(3)c字型集雨涵洞

在团城的地下有一个c字型的集雨涵洞。此洞呈拱形,高约1米多,宽有六七十厘米,洞壁由青砖砌成,地面上淤委长着一层厚厚的黑土,黑土下面是同样由青砖砌成的洞底。

(4)入水井口

团城共有9个入水井口,呈椭圆环走向排列,每个井口均与地下涵洞相通,整个函洞走向呈“c”字形。

(5)团城排洪蓄水全过程

从以上巧妙的设计,得出团城排洪蓄水的全过程:每当大雨或暴雨来临时,一部分雨水透过地砖下渗,另一部分雨水就顺着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形成一条暗河,使植物在多水时不致积水烂根,在天旱时不致缺水干枯。

2.关于团城的思考

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半干旱地区,眼下北京城区只有30%是渗水的绿地,另外70%的地面被建筑物、道路及广场所覆盖,这些“硬铺装”好比一层厚厚的防水服,使地下很难得到水补给。在城市一场降雨之后,“硬铺装”的地面90%的雨水形成径流白白流走,10%被蒸发,这是十分可惜的。在解决水紧缺的问题上光靠节约用水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进行水再生才是良策,而进行水再生的主要的也是最好的对象便是雨水。将雨水储存起来是一个有着很大潜力的工程,而在这个工程的实施工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团城这个储水系统。有的时候我们就是由于设施过于先进而迷失了自己,团城这个储水系统并没有过多的人力投资,跟多地是依靠自然,在规划中我们要多以历史为鉴,不能盲目的前行。

三、景山公园、天坛

景山公园占地面积23公顷,远不及天坛公园的273公顷的广大土地。景山虽小,但却以高度浓缩的景致和活泼的气氛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天坛虽大,但反而没有前者的热闹气氛。同为公共游憩空间,二者的定位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绿地规划来看。总的来说,景山公园内的植被生长情况较好。尽管也经历了“改造运动”,园内山体的东坡和南坡的向阳地带已自然演替出大量荆条,同时侧柏、白皮松、以及百年的酸枣等生长也很好,另外我观察到的植物还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月季、黄刺玫、牡丹、芍药、秋海棠、连翘、油松、枸杞、五角枫、山桃、黄卢、银杏、槐树等,其中发现了几株较大的白皮松,说明至少对白皮松等木本植物的保护比较好。

白皮松范文篇5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依然采用了访谈+观察的方式,参观了蟹岛、团城等地。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想以蟹岛为重点,着重分析生态学理念的应用和意义。

1.蟹岛生态度假村——绿色生态的应用

蟹岛之行是本次实习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蟹岛生态度假村虽然是生态旅游区,而且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光顾,但是蟹岛所采取的绿色“零排放”经营模式成功的解决了游客每天所抛弃的废物、排泄物等。蟹岛的绿色模式是我们当前相当有研究意义的。蟹岛何以成为绿色生态农业教育基地,它的绿色生态农业有何特点,为何蟹岛可以得到经济和生态的双丰收?

1.蟹岛绿色生态农庄概况

蟹岛绿色农庄位于XX市XX区金盏乡机场辅路中段南侧,距首都国际机场7公里。蟹岛园区占地面积3000多亩。其中90%的土地为有机生态农业种养区,10%的土地为度假村服务区。蟹岛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经营理念,以生态农业为轴心,依据生物链原理,把园区中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微生物工程、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住宿、旅游会议等产业构建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资源的循环闭系统,整个蟹岛实现了作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经济生态园区。北京蟹岛有机生态园区和内蒙蟹岛有机农场为市场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有机食品,蟹岛度农庄成为北京旅游度假和会议的好去处。

蟹岛以“回归大自然”式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独特的“村容”、“村貌”、“前店后园”的村庄特色,把现代、舒适的度假酒店置于绿树成荫、稻麦飘香、六畜成群、蟹肥鱼跃的田园风光之中,使农业生产与酒店经营、都市文明与乡土感受、开发受益与生态保护都在自然的生物链结构中循环运转和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农庄的运行

我们国家早就开始提倡使用沼气,可是真正把沼气的应用落到实处的却还是不多。而敢于“吃螃蟹”的蟹岛生态度假村却做到了,而且做的相当优秀。蟹岛的能源系统即由沼气系统构建而成。

在蟹岛区内,无污水、无烟尘、无垃圾、无农药、无化肥,而这一切源于蟹岛的能量来源。太阳能采集和沼气生产是蟹岛资源利用循环体系的核心。用来制造沼气的材料,是“蟹岛”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人粪尿和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这些材料经过发酵、分解,产出沼气,沼气又用来作燃料和发电的能源;而沼液和沼渣,则是高效、无菌、无害的农田肥料。以污水处理为核心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蟹岛”模式又一大特点。“蟹岛”的用水,取之于两眼地热井。地下热水汲出后,先供给游泳池和客房,然后再流向温室大棚、蟹宫、沼气池,最后流进鱼塘;每天产生的15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则通过2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到无害化,用于灌溉、养鱼。灌溉水和鱼塘水又可回渗地下,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给“蟹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有的这些造就了一个年接待游客上百万、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却没有向园外排放一升污水和一公斤垃圾的蟹岛生态度假村。

3.循环经济模式

整个蟹岛农庄内建有沼气站、污水处理厂、太阳能泵站和环保生物净化湿地,这一系列设施形成了整个园区物质循环的核心。同时,作为度假村,蟹岛却并不局限于旅游,而是发展多种产业,成立了蟹岛种植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总占地面积2700亩,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水产养殖区和后勤保障区六个部分,形成了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循环系统。这一循环系统也为其实现循环经济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这些设施和产业的基础上,蟹岛以废物资源化和能量利用最大化为指导思想,真正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进一步保证了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实现。

2.团城——古人的智慧

这是元朝所建的占地4500平方米的练兵之处。整个团城内没有任何的灌溉系统,所有的植物却生长得很好。原因是如下图所示的深水口和所有梯形的砖,这些砖上大下小,下面便是涵道系统。这样相当于在下面修建了一个小水库,把雨水储存起来,以供给植被的需要。据老师的讲解,团城的最大出水量是4037立方米,而北京平均年降水量为640毫米,再乘以团城的占地面积,其乘积小于团城储水量。完全可以说落在团城得每一滴雨都没有浪费掉。对于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来讲,这样的系统无形中节约了多少水资源。同时可以发现在团城上所有的树木都是松树、柏树这样的耐旱植物,这样更能够实现无需浇灌植物就可以生长得很好的目的。团城上树龄过百,受到保护的树还有很多,这些树尽管都是耐寒植物,但要在这样一个面积仅6000平方米的小围城里生存如此之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团城的渗水设计:

(1)、独特的地砖设计

团城里的地砖,有很独特的形状,它不像普通地砖那么方方正正,而是呈倒梯形。把这些倒梯形的砖排列起来,砖与砖之间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通道。这个通道既便于透气,又便于渗水。不仅如此,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没有抹灰浆,这样做也能让雨水更好地下渗。另外,砖下面的衬砌材料,又松又软,形成一层具有强大吸水力的吸水层。

(2)、无满泄水口

团城不同于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在环绕它的长城墙上,竟没一个满泄水口。这种设计有助于雨水的保持和积蓄。

(3)、c字型集雨涵洞

在团城的地下有一个c字型的集雨涵洞。此洞呈拱形,高约1米多,宽有六七十厘米,洞壁由青砖砌成,地面上淤委长着一层厚厚的黑土,黑土下面是同样由青砖砌成的洞底。

(4)、入水井口

团城共有9个入水井口,呈椭圆环走向排列,每个井口均与地下涵洞相通,整个函洞走向呈“c”字形。

(5)、团城排洪蓄水全过程

从以上巧妙的设计,得出团城排洪蓄水的全过程:每当大雨或暴雨来临时,一部分雨水透过地砖下渗,另一部分雨水就顺着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形成一条暗河,使植物在多水时不致积水烂根,在天旱时不致缺水干枯。

2.关于团城的思考

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半干旱地区,眼下北京城区只有30%是渗水的绿地,另外70%的地面被建筑物、道路及广场所覆盖,这些“硬铺装”好比一层厚厚的防水服,使地下很难得到水补给。在城市一场降雨之后,“硬铺装”的地面90%的雨水形成径流白白流走,10%被蒸发,这是十分可惜的。在解决水紧缺的问题上光靠节约用水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进行水再生才是良策,而进行水再生的主要的也是最好的对象便是雨水。将雨水储存起来是一个有着很大潜力的工程,而在这个工程的实施工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团城这个储水系统。有的时候我们就是由于设施过于先进而迷失了自己,团城这个储水系统并没有过多的人力投资,跟多地是依靠自然,在规划中我们要多以历史为鉴,不能盲目的前行。

3景山公园、天坛

景山公园占地面积23公顷,远不及天坛公园的273公顷的广大土地。景山虽小,但却以高度浓缩的景致和活泼的气氛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天坛虽大,但反而没有前者的热闹气氛。同为公共游憩空间,二者的定位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绿地规划来看。总的来说,景山公园内的植被生长情况较好。尽管也经历了“改造运动”,园内山体的东坡和南坡的向阳地带已自然演替出大量荆条,同时侧柏、白皮松、以及百年的酸枣等生长也很好,另外我观察到的植物还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月季、黄刺玫、牡丹、芍药、秋海棠、连翘、油松、枸杞、五角枫、山桃、黄卢、银杏、槐树等,其中发现了几株较大的白皮松,说明至少对白皮松等木本植物的保护比较好。

相对而言,天坛公园的植被情况则不容乐观。公园北端大面积的草坪栽种了早熟禾。这种草返青较早,但是不耐热、不耐踩、需水量大。过多的水对油松造成了危害,禁止游人踩踏则间接导致了公园南端大部分自然草地负担过重,草坪的人工维护也使其陷入了环境多样性减少的恶性循环中。相比高度人工绿化的北园和自然野趣的南端,游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白皮松范文篇6

【论文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1.2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2.1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1.2.2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食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栽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如园林中厕所旁边常植浓密的珊瑚树等植物,使其尽量不夺游人的视线。

1.2.3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培植得当,可以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掉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1.2.4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的区域栽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地方植物特点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增加园林的丰富性。

1.2.5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种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2各种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2.1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特点的特点。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2.2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2.3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寺观、陵墓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2.4现代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现在建筑样式多样灵活,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树种,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如白皮松、榆叶梅、圆柏、海棠、玉兰、银杏、国槐、法国梧桐、合欢、龙柏等植物,栽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化的园林;无论是在街头绿地,居民区的小游园,还是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都会引起游人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因此,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是表达景观效果的必要前提,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白皮松范文篇7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对策研究

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土地承受力受到挑战,人均土地面积小等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保证耕地红线不可变,在林业种植上,只能把目光放在了不利于种植的山区等地,干旱问题更加严重。尽管面临着林业面积缩小,环境恶化严重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也推动了林业的技术革新,在预防土地沙漠化和退耕还林的方向上有了许多进步,许多先进防治观念带来了新的实际效果。

1存在问题

早期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和粮食的问题,盲目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应对措施,导致了部分土地沙漠化和干旱的现象。尽管现在国家和社会对林业工程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但现今的植树造林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林业技术发展较短,许多新技术新理念的更新不及时,总体工程建设不完善,且行业管理者的水平不足,对整个林业工程没有设立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其次,抗旱植物幼苗的采购渠道单一,没有受到市场的调控,导致许多地区难以大批量采购,其幼苗质量也难以保证。最后,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盲目种植,没有分析种植地的特点,有时选择的抗旱植物并不适合种植地,没有达到涵养水土的作用,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解决方法

2.1因地制宜。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跨越区域广,气候差异大,因此造成干旱问题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在实行植树造林工程的时候,先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加以了解。可安排调查员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地土壤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习性,根据不同抗旱植被的生长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能盲目统一的选择一种植被在多地进行种植,这样一方面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加剧种植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此外,还需要注意种植地的季节特点,日照时间和原本的水资源情况也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2.2植被选择。我国常种植的抗旱植物枣树、山杏树、白皮松等,他们适合栽种的区域并不相同。枣树是阔叶类树种中抗旱能力最强之一,这类树种的抗旱能力区别较大,种植时需要具体区别。山杏树属于灌木类,更适合温带寒带地区的抗旱栽种。而白皮松属于针叶类树种,广泛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生长环境[1]。有区别的对不同树种加以区分,可以提高植被成活率,加快完成造林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方种植防护林时,不仅要选择根系旺盛,能有效固土存水的植被,还需要注意到病虫害对植被的破坏问题。一旦选择不当,会导致防护林的成片死亡,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2.3提前整地。在做好充分实地调研工作、选择合适植被后,不能盲目进行树种的采购和种植,需要先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调整。整地工作虽不能明显看出成效,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要。北方缺水且寒冷,许多山区土地质量很差,还有结块的现象。在种植林木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预处理,使土质变得松软,便于植物根系的蔓延生长。此外,在整地过程中,可以预先给土地中加入适当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贫瘠,在播种后更利于植被生长。如可以调节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群,建立一个更适合植被生存的土壤环境,以提高后期种植成活率。2.4技术革新。除了需要完成栽种工作的前期准备之外,还可以从种植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新改革。常见的新型种植技术有覆膜技术和容器苗法。覆膜技术就是将传统的农业覆膜种植技术应用在林业工程中,在土地上覆盖一层特制薄膜,可以防止因日晒时间过长导致的土壤水分蒸发。薄膜阻止了蒸腾作用,又将这一部分水分重新归还到土壤中,也可使植被吸收更多水分,提高成活率。容器苗法适用于山区地带,在一般的山区地带,土质稀薄,不能很好地种植幼苗。种植者会将植物幼苗底部去掉,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植物的根系健康,覆以薄土就可完成植被种植[2]。这两种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到林业工程的实际种植中,数据显示,采取新型种植技术的林区,幼苗成活率远高于传统的种植区。这提示林业从业者,要有眼光长远性,及时学习行业新知识、新理念,把理论科学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结束语

总之,干旱抗旱的问题一直受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在这方面每年投入巨大。农林工程可以通过积极造林对抗干旱,但治理工作不仅是植树造林这么简单,要最大程度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有效保证固土保水的效果,才是解决干旱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栽种幼苗之前,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提前了解当地干旱原因,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树种,及时更新相关种植技术,科学解决干旱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艳伟,齐恒,林永进.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113.

白皮松范文篇8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产业培育工作主题,按照“市场导向,项目支撑,产业带动,贷款支持”总体思路,完善信贷资金服务县域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强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产业贷款比重,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作用,大力支持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同时,本着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切实解决经营户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增强经营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真正使经营户得到有效扶持、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及范围

投放对象包括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

三、信贷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一)用户可直接拨打县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咨询电话咨询有关贷款事宜,也可直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资料,在邮储银行县支行和营业网点办理申请手续。

(二)贷款项目确定后,借款人应向邮储银行提供相关资料并填写借款申请表。

(三)邮储银行查询征信系统后,对于无不良征信记录的及时派员入户调查,3日内完成。

(四)对审核符合条件的用户办理贷款手续并发放贷款,5日内完成。

四、免息和贴息优惠政策

(一)邮政储蓄银行对小额贷款期限满1年并按期还本付息的诚信用户,给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免息优惠,享受免息由邮储信贷系统自动完成。

(二)县财政利用扶贫贴息优惠政策,加大邮储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培育力度,对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能够按期归还贷款的诚信用户,可享受政府扶贫贴息优惠政策支持,每户/次享受贴息贷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按实际贷款期限,执行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

1、贴息资金来源:由省级财政按每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的规模,将贷款贴息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存入县级财政扶贫专户。

2、贴息确认:⑴对按期还本付息的用户,填写贷款贴息审批表,由借款人所在村(社区)确认盖章,乡(镇)政府审查盖章后,报县邮储银行;⑵县邮储银行对贴息审批表(附借据等相关资料)审核后,按季报县扶贫办做最终贴息确认;⑶县扶贫办按照有关扶贫贴息政策审核后,确定贴息金额,报县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

3、贴息方式:县财政局依据县扶贫办审核确定的定贴息金额,及时将资金拨入县邮储银行;县邮储银行与县扶贫办签订协议,由邮储银行将贴息资金及时发放至贷款户,并建立相应的贷款贴息档案。

4、贴息资金管理:县级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准确及时地拨付贴息资金。由于扶贫贴息资金额度有限,在保证重点扶贫村、低收入村享受贴息的前提下,实行先到先得,专项资金用完为止。县邮储银行要与县扶贫办加强沟通,及时通报贴息资金额度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工作顺利实施,县上成立由金融办、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局、经贸局、人行、邮储银行等单位组成的邮储贷款贴息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办公室主任由金融办主任钱晓轩兼任,具体协调贷款发放、贴息、检查评比等工作。

(二)部门协作

县金融办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及检查评比等工作;

县扶贫办主要负责贷款农户的资格、项目、贷款贴息额度、贴息标准的审核,负责财政贴息报账资料的审核上报以及贴息政策政策执行的监督,负责贴息资金额度使用情况通报;

县财政局主要负责财政贴息资金的拨付和监督;

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一产项目的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和组织协调,向邮储银行提供产业优势明显、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贷款需求信息;

县经贸局主要负责组织中小企业与邮储银行的银企对接;

人行主要负责邮储贷款的监督指导和市场调查研究;

县邮储银行主要负责贷款项目的宣传、受理、调查、审批、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并定期向扶贫、财政部门汇报贴息资金的发放、使用等情况。邮储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提供便捷服务,及时、足额发放贷款和贴息资金。

(三)乡镇配合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信贷扶持对产业培育的促进作用,结合本乡镇产业发展实际,落实领导,指定专人,调查了解产业培育具体项目和资金需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筛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高的项目,群众积极、干部组织能力强的村组信息,及时报送县邮储银行,进入贷款项目库,作为备选项目。

(四)严格制度

县扶贫办、财政局、邮储银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贷款利率和贴息政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以贷还贷、以贷清息,不得提前扣息或改变资金用途,确保邮储信贷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县邮储银行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方便群众,严格执行信贷人员廉洁自律纪律,树立阳光信贷形象。

白皮松范文篇9

一、当前基本情况总结:

全县的育苗工作以公司、合作社生产模式为主,规模化生产、集中化生产、特色化生产,为种苗的生产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管理环境。苗木的繁育形式多样,培育大苗、小苗繁育、种子育苗等。

经统计,全县现有育苗面积20702.5亩,其中育苗面积较大的苗木种类有法桐、海棠、白蜡、国槐,面积均在千亩以上;500以上的有金叶女贞、紫叶李;其他数量较大的有竹柳、107杨、樱花、垂柳、柳树、栾树、扶芳藤、丝棉木等,育苗面积均在百亩以上。另有黑松、蜀桧、臭椿、龙柏、五角枫、黄金垂柳、皂角等品种苗木的繁育。

各镇、办特色育苗面积较大的种类:孙镇包金梨1060亩,眀集镇白皮松500亩,西董办事处红豆杉100亩、蔷薇100亩、榆叶梅70亩,九户镇梅花100亩,好生办事处月季175亩、紫叶小檗60亩,码头速生柳200亩。

当前,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林业承担的新职责、新任务给林木种苗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县将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县林业发展现状和林木种苗工作实际,全面提升全县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促进我县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健康发展。

二、今后发展计划:

1.把林业苗木培育作为一项产业抓紧抓好,注重发展林业合作社、大集团公司参与苗木培育。在搞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大集团公司、林业合作社发展苗木生产,实施集约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初步计划到2018年全县苗木生产规模达到5万亩,争取6万亩。

2.注重发展大苗和特色苗木。林业发展趋势以大苗造林为主,尤其是道路绿化、城镇绿化、村庄绿化绝大多数都用大苗,所以要高度重视多年生的大苗生产。特色苗木要注意发展有特种用途的灌木、花卉及适宜山区雨季造林的侧柏、松树等,苗木品种上既要注重用材树种,也要重视经济树种和观赏树种的发展。

3.努力拓展苗木市场,提高苗木生产效益。积极不断为育苗专业户提供最新的苗木信息,不断开拓苗木销售渠道,拓展苗木销售市场,争取做到按订单育苗。

白皮松范文篇10

一、何园理景的分析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市徐凝门大街西侧。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光绪年间武汉黄德道何芷忉重修。

山庄的大门位于刁家巷(而非今址),是一座高大的磨砖门楼。周边的丁家湾康山街等,在清代属富人区,聚集了大量官僚巨贾的豪宅。何园位于住宅之后,坐北朝南。正门藏于偏僻小巷,多少显出园主人为人低调,不愿露富的心理。而高耸的围墙,却至少暗示了它的存在。扬州的诸多住宅、园林,多由高墙围合。它们构成了扬州地区街道空间的主要特征。

门内与穿廊相接。门上为串楼,与楼下廊子扣合为复道,于此左右分行。

左转折入园的东部。其南半部有馆舍。西贴墙,其他三面空临。馆舍南部栽有修竹。游人至此可置身与喧嚣之外。中央为船厅,是旱园水作。鹅卵石与瓦片铺地,纹路作波光粼粼状。另有梅花鹿图案若干,船四面为明窗。瓦片铺地和动物图案,可能主要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材料平实,一如扬州砖雕的朴实风格。于平地观,难以窥其全貌。每去何园,总能看见游客在廊道上指点欣赏铺地图案,可见猜测属实。

厅外东南一角有老槐荫蔽,山石少许。东北一角有贴壁假山,逶迤西去。可登山于半月台赏阅,或俯视园景。楼下有屋两间,走廊东向,壁间嵌有苏东坡撰书的刻石一部。壁间刻石,是扬州园林的一大特征。既可为游览增添雅兴,又可加强走廊的韵律感,并同白墙形成对比。

何园的西部园林,比东部大了许多。如同一副画卷。园之中部,凿一水池,房廊绕其四面,惟有山石独占西南一角。池中东部有一方亭。侧面架石梁南北出。方亭尺度远大于其他江南园林。究其原因,一般解释是此亭可作戏台。水可扩音,而回廊可作看台。此说有一定道理,反映了园主人不同于苏州园林的实用主义倾向。另一说为该亭模仿了蓬莱仙岛,叫做“小方壶”。此手法远在唐代曾被大量运用,看来还是一种传统构想。不知可信否。我认为该亭于回廊上观赏尺度比较适中,仍可归于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的手法。

筑于池水之西的湖石假山,突兀于水际。山上有瞪道盘旋,山腹有洞室回曲。更有两株白皮松,植于山半,枝干遒劲,势欲凌空而去。旁有意大利进口杨树一株。何园内的进口植物品种,多少反映了园主人作为外交官的国际眼光。白皮松的用法,我以为值得商榷。白色湖石衬托下的白皮松略显苍白。

湖石假山西部,有黄石假山拔地而起,与东西两片湖石假山相接。三山一水掩映处,有潜山馆过此北行上楼,有五间楼屋。背面倚墙,面南临水。全园景色,尽收眼底。楼屋东面,有一株棕榈,高与屋檐相平。

沿楼廊东行,廊分为两道。一道由东向北折,重返园之东部。另一道由南向西折,转入复道。经复道西行三折,转入园之南部。廊道曲折,上下两层,空间丰富。复道回廊上下错落,左曲右折,同时起到了弱化建筑体量的作用。复道上的空花拦板,全以铁制,自有一种西洋格调。

隐一门于园墙东壁,好似山穷水尽。一转首,别有洞天,道近而门现。门内有住宅,可登堂入室。只见隔墙的广玉兰,花如白色云朵。楼南叠一湖石假山,上有蹬道与屋相接。深得城市山林闹中取静之妙。

由园左北出,重返西部园林,可循廊沿池步随景移。壁上有颜真亲卿帖石,属另一处壁间刻石。随廊西折,直抵楼屋之下,即所谓蝴蝶厅。

牡丹厅山墙面上清水砖墙拼合成的凤吹牡丹图案砖雕,是扬州砖雕中的上品。

墙上什锦窗每洞各不相同,与墙后南部何家住宅玉绣楼一一对景。青砖百转千回不见斧凿痕迹,是扬州砖雕的另一佳品。

玉绣楼与前部花园复道回廊浑然一体。传统的院落空间围合,但因为园主人常与洋人打交道的缘故,充满了有着西洋格调的细部。如围炉、百叶窗、拱形高窗、梁下装饰等等。它们构成了晚期扬州古典园林近乎怪异的独特风格。

何园之中,东南北三面上置串楼,下构回廊,层层叠叠,参差错落,迂回曲折,把全园楼阁亭台连成一气,构成了一个割不断的整体。全园景色,因而分成上下两个层次,转换成前后左右四面,把每一个景点由不同的角度,转换成近景、远景、实景、借景和仰视、鸟瞰诸般景观,实在是建筑何园的匠师们的高超之处

二、扬州园林模式语言

扬州园林相对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其他园林而言,具有独特的模式语言

复道回廊

扬州古典园林的建筑物,除去山石水池,主要有厅堂、楼阁、轩馆、亭榭、斋室、房廊等。

复道回廊是扬州园林的一大特色。以何园为代表。而鲜为人知的是扬州个园的抱山楼早年也是通过回廊同冬景部分连为一体的。复道回廊为人提供了观赏园林的多重视角。这与苏州园林以平视为主的赏园方式是有所区别的。

从俯瞰观赏的角度出发

多视角的的观赏角度,有助于我们理解造园者的独具匠心。

如:前文述及过的地面铺装图案含蓄的形式美、水中亭台的尺度、屋顶造型和山墙面的精美砖雕等等。

弱化建筑物体量

扬州园林二层建筑和复道回廊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园林的自然美和雅致美,增添了人工的痕迹。但造园匠师的高超技巧,使得扬州园林仍然保持了清新雅致的秀美的南方风格,并得以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

如:通过回廊的回转曲折、高低错落,强化其轻盈的充满亲和力的形象。

何园中心环水池部分的复道回廊就是典型的一例。

又如:避免大体量建筑形态的过多变化以至喧宾夺主。如个园抱山楼。虽然体量横跨整个园林,却将首尾隐于夏山秋山之中。整体造型看似简单平淡,却将其他亭台衬得小巧可人。自身全貌,却很少进入游人视线。

这一手法,与同济大学南北楼何其相似。而王澍的文正图书馆,更是直接来源于江南园林这种“大象无形”的处理手法。

高耸的围墙

是扬州园林空间的一大特征。清代扬州盐商追求住宅的宽敞气派加之不愿露富的矛盾心理,造就了这一独特现象。让人想起徽商在家乡的毫宅或者晋商们的大宅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扬州民居清石乱砖墙的砌法,使得原本压抑的空间增加了一层尺度的层次。而手工的痕迹,更给人亲切之感。这一点,与密斯早年推崇砖墙的理由完全相同。试想,如果墙体换以苏州园林的粉白墙,将会何等压抑。

三、扬州园林风格的成因

根据文献资料试列苏州扬州两地园林发展时间表

南宋苏州网师园始建。

明朝苏州拙政园始建。扬州何园片石山房始建。个园寿芝园始建。

康熙扬州西北郊保障河(瘦西湖)沿岸园林逐渐出现

乾隆扬州园林进入黄金时代。城市山林、西北郊保障河一带别墅园林兴盛。宋宗元重修网师园。

嘉庆扬州湖上园林趋于衰落。扬州大盐商黄应泰建个园。瘦西湖萧条。苏州建留园,时称寒碧山庄。

道光扬州湖上园林一蹶不振无复旧观,城市山林有所发展。

同治扬州园林出现回光返照迹象。建寄啸山庄。

光绪何芷忉重修何园。小盘古归大官僚两广总督周馥所有。大官僚盛康修苏州留园。

苏州作为江南重镇,园林风格长期受到吴越民风的滋养,尤其在康乾以后江南园林得到较长时间的长足发展以至成熟。反观扬州扬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命运起伏与国家漕运紧密相联,故发展轨迹起伏较大。因此扬州园林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扬州园林从晚清开始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趋向于实用性和西洋元素的运用,此时其模式语言主要来源于全国尤其是皖南或江西、两湖富商的审美趣味和建筑风格。此前扬州园林模式语言则主要来源于其作为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民风。这种相对的硬朗和雄健,多少也受了皇家园林、扬州八怪画风的影响(甚至汉唐雄健风格的潜移默化?)。

不幸的是这种风格没有能够获得足够长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发展成熟。但扬州园林对新鲜事物的不断吸纳和实用性、解决近代或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矛盾的一些手法,是我们在全面认识江南园林时应当引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