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听阅读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16 09:28:06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1

一、案例描述及分析

1案例描述

案例一:阅读《拯救》一文,完成题目:结合原文,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在七年级135位学生中,满分率只有33%,不少学生的答案不外乎下列三类:

A:母亲是个善解人意、宽容、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有同情心的人。

B:母亲是个善良、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人。

C:母亲是个善解人意、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案例二:请你参加海城中学“长风”文学社举办的“走进文学殿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受“长风”文学社邀请,当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将于本月18日上午9:00来海城中学大礼堂做文学报告。请你替文学社写一则通知,让初一全体同学去听报告。

(2)在报告快结束的时候,秦文君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伟人细胞》中的贾里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如果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看法要明确,结合故事情节谈理由,两者需适当比较)

笔者截取了第二题的答案:

生甲:我都喜欢,贾里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一心想成为伟人,他失败三次却毫不气馁。汤姆正直,勇敢,纯洁,真诚,洞中历险时,他凭自己的智慧勇气,成功逃生。

生乙:我喜欢贾里,因为贾里很正直,在文中鲁智胜让他去划破邱士力的自行车轮胎,他不干,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正直。

生丙:我喜欢贾里,因为贾里想做伟人,可是没有做成。他把那破书留给了自己,从这件事中看出贾里是一个不贪便宜的人。

生丁:我更喜欢的是汤姆。汤姆和贾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信。但汤姆在洞中历险时更表现出了他的坚定,不屈不挠。而贾里在比赛中却因为在意别人的说法而丢掉了比赛。所以我更喜欢汤姆。

2案例分析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但我们谁也无法否认,中高考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学科知识,卷面成绩才是硬指标。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功利一点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直白一点,就是能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从这点出发,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必须注重学生的倾听效果,因为有效倾听能使文字表达更规范。

案例一中的题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涉及,比如“结合课文说说,安恩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等。当学生出现类似A、B、C的答案时,如果我们能再读题目,引导学生有效倾听,让学生注意听到“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的要求,及时纠正,并进行强化训练,试卷上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最起码错误率会没有这么高了。

案例二中甲生的答案就是被阅卷老师疏忽了,阅卷老师在他的答案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勾,根本没有扣分。试想,甲生下一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可能还会这样回答。题目中分明写着“你更喜欢哪一个”,学生怎么会出现这种“我都喜欢”的答案呢?追根溯源,是我们平日在课堂上,师生都没做到有效倾听,根本没有听出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教师不加强调,对学生课上的回答不置可否,或是“好”、“很好”、“不错”这类不负责任的评价惹的祸。如果老师能做好有效倾听的榜样,在这种答案出现后,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考试时学生就不可能这样写了。

二、培养有效倾听习惯的方法

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有效倾听习惯,提高学生文字表述能力,可以抓住文本研读和练习探究两个环节。

1在文本解读中培养有效倾听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要心领神会,有效倾听是至关重要的。“倾听”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会听并积极思考才能激发思维的能动性,才能拥有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在倾听中生疑、解惑、成长。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阅读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伟人细胞》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日记里看,你觉得贾里这个人怎么样?如果学生不经思考就说“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那么肯定是没有做到有效倾听。假使教师在学生口头表达时没有发现问题,不注意加以引导,那么在试卷上或练习中,学生的表述肯定不会规范,更达不到准确。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能抠住题干中的“字眼”,准确地回答,这样才能服务于文字表述。

2在练习探究中培养有效倾听习惯

期末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紧扣教材”,中考试题中的能力点、设问方式、答案都来自于教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紧扣课文后的“探究练习”。所以,我们在探究练习时,不仅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题目的答案,更要讨论这个答案是怎么得来的,从而归纳出答题方法、答题要点,形成规范答题的思维模型。这样,在考试时,学生才不至于无从下手,瞎写乱写。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2

一、阅读是做好听力测试题的基础

在高考中,考生只有听懂每一个英语句子、每一组英语对话、每一场独白,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假如我们把听力考试录音带上的语句写成书面的材料让学生阅读,考生都看不懂的话,那么这些考生怎么能听懂这些高考听力材料呢?他们又怎能找到听力考试中的正确答案呢?比如这样一道听力测试题,听力材料是:A:Jack has a low opinion of Susan. B:Yes. It can not be worse than her opinion of Jack. 题目是:What does the woman mean?选项是: A. Susan thinks little of Jack. B. Susan thinks highly of Jack C. Susan likes Jack very much.答案是A。如果考生没有正确理解这组对话的能力的话,那他是绝不可能在听了这段对话录音后找到正确答案的。因此阅读理解是听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才有可能去做好高考的听力考试题。

二、完成选择题需要在阅读中理解语境

平时的英语学习,许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许多的语法规则,但如果学生依旧看不懂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的语句,那他们就无法分析这个语句,从而无法选择相应的正确答案。尤其是最近几年的英语高考选择题越来越重视语境,所以考生必须要有较好的阅读能力才能读懂这些语句。不参照具体的语境,仅仅依靠单纯的语法规则是不能选出正确答案的。比如说这样一题:—Have you been to Australia?—Yes, only once. I ___ there only for seven days. A. have stayed B. was staying C. stayed D. had stayed答案是C。如果考生看不懂这个语句的潜在含义,即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话,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具备读懂这个句子的阅读能力的话,那他是无法选出正确答案的。由此,脱离了具体的语境的语法是空洞的,这种语法无疑是海市蜃楼,如果你脱离了语境,哪怕你满脑子都是语法规则,那也毫无用处。所以,要想做好选择题,你必须在阅读理解中仔细地体味语境。

三、完型填空依靠高超的阅读理解能力

完成完型填空本身就是一种快速阅读。很多考生怕做这类题目,但偏偏高考中这种题目非常多且总体得分都不太理想。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好,因此面对带许多空格的文章时觉得无从下手。那么在做这种题目时,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要在快速阅读短文的基础上获知大意,然后根据短文的意思和考题中所提供的选择答案来逐步完善并选出正确的选项。在高考中考生之所以这类题目容易失分,就是因为第一遍的阅读中没能看懂短文的大意,于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就没有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内容的正确思路,这就使得考生“狗咬刺猬,无从下手”,最终只能乱填一通。由此看出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对完型填空的重要性。

四、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解决阅读理解题的根本

阅读理解是每年英语高考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最大,篇幅最长的一种题型,也是英语高考中必须存在的主要题型。这种题目本身就是为了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它要求考生在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后才能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这种题目。事实上,不少考生一看到阅读理解题就头疼,甚至根本没信心去阅读而胡乱选择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其根本原因就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太低,他们要么是看不懂这些文章;要么是阅读速度不够,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过多,因此造成前面一、两篇正确率比较高,后面的由于时间来不及,结果慌慌张张的阅读,糊里糊涂地选择了答案。所以,考生要想在高考中获得较好的英语成绩,就必须做好这类题目,而做好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强化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文也需要具备很高的阅读能力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作文与阅读没多大关系。但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作文的过程其实有这样的一条主线:阅读理解——记忆——练习——应用。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空空的计算机,没有输入自然也就没有输出。由此,没有个人的阅读与理解,就不可能获得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英语词汇、语句等,只有在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词汇与一定的表达方法,才能够用这些词语去表达,形成作文。很多时候,我们的许多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怎样正确的用英语来表达。于是,英语作文就变成了单词的简单堆砌。这样的作文往往叫人看不懂,自然得分也不会太高。因此,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来,首先要大量阅读并把一些地道的、优美的英语单词、英语词组和英语语句记在大脑中并熟练理解、灵活运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英语写作中依然适用。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3

在学习《第一场雪》第3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随后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生1:我觉得雪下得很大。从“鹅毛般”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我还从“簌簌”和“一会儿就白了”感受到雪下得很大。

师:是呀,作者从黄昏看雪到夜晚听雪的细致描绘都让我们感受到这真是一场――

生:大雪!

师:那你能把雪大的感觉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多个学生读,学生大多强调“鹅毛般”、“一会儿就白了”。)

生3:老师,我读的时候感觉雪是可爱的!

师:哦?说说你的想法。

生3: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这里把雪花比作“鹅毛”,那洁白的,在空中轻轻飘落的雪花不是很可爱吗?它们这样“飘落”下来(她做了一个轻柔的手势,拖长尾音,轻轻地读出“飘落”一词。),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小精灵!我多么希望也能见到这样一场雪呀!

(全班同学静静地听着,都跟着微笑)

师(激动地):在咱们南方,雪是很少见的。你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让我们好像也都看到了那可爱的雪。真了不起!来,把你那可爱的雪读给大家听!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师:多好!读书就要像她这样,融进自己的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晚上,我批改练习册时。发现其中有道题大家的答案整齐划一。作业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后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填的词语就是这第3自然段中的“鹅毛般、白了、簌簌”。让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写出了雪( )的特点。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很可爱!

面对这次教学,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说某个学生的理解是对的,其他学生就会沿着所谓“对”的方向走;教师说某个学生的理解是错的,其他学生就可能调整自己的所谓“错误”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作任何评价,他们也就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上述教学,前两个学生说雪大。我没有特别的反应;而第三个学生说雪可爱时。我的表现是兴奋的,评价是高度赞美的,所以大家以为第三个学生的“感受”比前两个学生的“感受”高明。于是自然就舍弃“雪大”而取“可爱”了。

为什么我对说“雪大”没有特别肯定,而对说雪“可爱”特别赞美呢?主要原因是我想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个性化解读”。但我错误地把“个性化解读”定位成“与众不同”的见解,所以当“雪是可爱的”这个感受出现时,因其与众不同。我便过分“呵护”,导致这个答案最后定格在学生脑海中,反而成了“千人一面”的见解。

其实,个性化解读并非指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同,而是要求他们用心去读文本,从阅读实践中获得对文本真切的感悟。如果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读文章之后概括出来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体会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学生经过认真阅读揣摩后自己感悟到的,是他们自己用心揣摩的结果,不是坐待教师讲了之后才理解,那么这些就是他们的“个性化解读”。这才是个性化解读的真谛!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4

  他有点喜欢撒谎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周  青   [案例] 前不久,我听一位青年教师上一节研究课(人教版第8册13课《倔强的小红军》),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片断令我深思: (通过插图导入新课,接着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师:大家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略) 师:你对小红军有什么认识? 生 1 :小红军是个很坚强的人。 师:(微微点头)嗯。 生 2 :小红军是个勇敢的人。 师:嗯。 生 3 :我觉得他有点喜欢撒谎。 师:(微微一怔)哦,还有谁说吗? 生 4 :我认为小红军是个倔强的人。 师:(面露喜色,急不可待地)对,小红军是个倔强的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接着,老师按照已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教学。) 下课后,我问执教老师:“你是否注意到了有个孩子说‘小红军有点喜欢撒谎?’”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注意到了,可是我当时很犹豫,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又怕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他有点喜欢撒谎”。这是孩子初读课文后非常真实的阅读感受,而且它不同于别人“勇敢”、“倔强”、“坚强”的认识,初看这种感受似乎不太正确,联系课文仔细想想,这个感受又是多么合情合理,撒谎就是说假话、骗人了,小红军说的几次话确实都不是真话,作者也正是从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充分表现小红军的倔强品质。教者这时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适时调整教案,就从“撒谎”入手切入教学,可以首先肯定孩子的独特感受,“你真是个读书认真的孩子。”“是的,我也发现小红军有点撒谎,他撒了几次谎?你从哪知道的?他为什么要撒谎?你怎么看待小红军的撒谎?现在大家赶紧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如果教师能够这样因势利导,那么既尊重了这个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实现教学中的阅读期待。因为课文的教学重点正是小红军与陈赓的四次对话。 [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小插曲,学生的表现似乎不尽人意,回答问题总也到不了老师心目中既定的标准答案上来,教师因此感到很失望,教起来也觉得很费劲。我觉得这主要是教师本身教学观念上存在着问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与文本、教师、学习伙伴之中不断的对话过程中,才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案例中教者发现了“他有点喜欢撒谎”这个契机,但没有好好引导,让这个思维的火花很快熄灭了,真的是非常遗憾。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不应该是既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发现,让他们敢想敢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主动探究知识,那么就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教师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放弃“完成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上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抓住契机,以学定教,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5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助推器,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励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能。

一、教师随机点拨,让问题“活”起来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充满灵性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及时点拨。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讲解完第N自然段后让学生分层,有的学生把第二句划到了“飞机遇险,情况严重”这一层里。教师不用急于对学生的意见表态,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到语言的内在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一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

二、借助情境,让课堂因“问”满堂生辉

课堂提问,如果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有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都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有广阔的思维背景。课文《美丽的公鸡》的第一幅彩图,画的是公鸡自以为很美丽,得意洋洋的样子;第六幅彩图,画的是公鸡打鸣,帮助人们做事的样子。教学最后一段可以让学生把这两幅彩图联系起来,组成新的情境设问:“看第一幅图和第六幅图,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幅图的公鸡美?为什么?”引导学生评价公鸡的行为,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设问,结合画面的形象,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分析比较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恰当运用提问,如水中投石,妙问连珠,将使教学满堂生辉。

三、把握提“问”的度,让“问”彰显效益

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还需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几个“度”。第一,难易适度。课堂提问中,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超出学生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第二,适宜的广度。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突出重点,还要做到灵活把握,切忌面面俱到。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理解,难以突破。第三,合理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如教学《月光曲》一课,课文重点部分应放在贝多芬听兄妹俩谈话一段,即课文的第三段,兄妹对话感人肺腑。在阅读这段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人手,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妹妹是“随便说说”吗?2、妹妹为什么要对静哥说“随便说说”?3、从妹妹的“随便说说”中,你会对她如何评价?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到“随便说说”,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这些问题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所蕴含的知识面既大又广,直人中心。

四、课堂提问重在实效,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一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6

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姥家门前唱大戏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姥家门前唱大戏顾振威

姥姥是个戏迷,只要听到我们公社有唱戏的,三里五里她去听,十里八里她也去听。

姥姥住的村庄是个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子,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村子只唱过一场戏。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姥姥让舅舅拉着架子车请我们去听戏。父亲要忙农活脱不开身,在我的撺掇下,母亲坐在舅舅拉的架子车上,去姥姥家听戏。

戏台就搭在姥姥家门前的空地上,我和母亲刚吃过晚饭,锣鼓家伙就“当当咚咚”地响起来了。跑出院子一看,晚饭前还空空如也的场地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我急得大哭起来。姥姥一脸慈祥地说,在你们吃饭时,我早把家里的小板凳搬到戏场了。姥家门前唱大戏,哪能让我的小外孙听不成戏呢?

终于开戏了,我被戏台上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戏。母亲趴在我耳边小声说,你在这听戏,千万别乱跑,我回家去找你姥姥。

母亲站起来走了,我哭着撵上母亲,母亲只好拉着我的手,回到姥姥家里。

如豆的煤油灯光下,我吃惊地看到姥姥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沉重的石磨。汗水像小溪一样在她身上流淌着。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你那么好听戏!

姥姥一只手扶着磨棍,一只手擦着脸上的汗,乐呵呵地说,你们好不容易才来一趟,我总得让你们吃上好面吧?

母亲知道为了给姥爷看病,姥姥卖光了家里的小麦,就问姥姥,咱家里不是没有小麦了吗?

没小麦,我不会借吗?在村里我人缘最好,到谁家去借,谁不借给我呢?姥姥一脸自豪地说。

咱俩一块推吧,磨太沉了。母亲说着就抓起地上的磨棍。

你是来听戏的,哪能让你掏苦力呢?姥姥说着就放下磨棍,像是轰赶小鸡一样把我和母亲轰出了院子。

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我不但在姥姥家听到了大戏,还吃上了让我唇齿留香的凉面条打鸡蛋。母亲曾多次内疚地对我说,为了让咱们吃上用小麦磨的好面,你姥姥借了人家二十多斤小麦,直到两年后土地包产到户了她才把小麦还清。

姥姥是个戏迷,可那年在她家门前唱的大戏她却没听成。就是那一场戏,让童年时代的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醇浓的亲情。姥姥在几十年前就离开了我们,她坟前那经细如手指的的柳树,已经有碗口粗了。

(选文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请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你那么好听戏!

答:

4.选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答:

5.读完选文后,你有怎样的人生感受?(3分)

答:

答案:

1.喜欢听戏的姥姥,为了能让我们吃上面条,最终没有听上家门口的大戏。

(2分)

2.比喻、夸张。

(答出一种即可得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姥姥磨面时汗流浃背的样子,体现了姥姥勤劳和对家人的挚爱。(2分)(共3分)

3.“颤”在文中指声音颤动发抖,(1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看到姥姥磨面时的惊讶,(1分)表现了母亲对姥姥为家人无私付出的感动。

(1分)(共3分)

4.结构上与标题和形状相呼应,总结全文;

表达上深化中心,表达了姥姥对我们深厚的爱及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构和表达答出一方面得2分,全答出得3分)

5.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表达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7

一、以读为媒,让语言的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

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因此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朗朗上口,体现了汉语语言本身具有的、独特的音乐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知文字描绘的画面,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从而让语言文字的那份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领悟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课文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充满了童趣,主要体现在“小草从地下探出^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段话我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提问学生:“当你看到点点嫩芽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们都说是高兴的、开心的,接着我指导学生用轻松欢快的语调朗读,最后我和学生一起用手做出小草、野花、嫩芽的形状,边做边读,学生朗读的兴致更高了,读完后,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有的说:“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的说:“我听到了丁丁冬冬的水声。”还有的说:“我看到了漂亮的春姑娘。”个个兴趣盎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描绘的画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让语言的美与诗意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极好极美的事,从而让其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追求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我是什么》的教学中,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境:①“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云)②“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雪花)③“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雹子)这几个“我”到底是什么呢?让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通过巧妙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了他们的思维能动性,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启迪。真可谓“读书之乐何处寻,谜语歌曲处处趣”。

三、精设训练,让学生取长补短自主合作学习

新课标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读书再思考,是展现个性的自学。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从整体着眼,精心设计问题,围绕带动全文的大问题向部分知识点辐射,设计好训练层次,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自学。根据设计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学习,再合作交流独学所得,查缺补漏,达成共识,最后小组发言,教师点拨,达成共识。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教学为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训练,第一个层次:①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葡萄沟是个好地方”。②质疑:“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让学生先读在文中找答案,通过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明确答案:第一,“出产水果多”;第二“葡萄好,维吾尔老乡热情好客”;第三,“葡萄干甜,很有名”。③ 理解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体会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同样,让学生先读在文中找答案,通过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明确答案。了解葡萄“数量多”“颜色鲜”“味道甜”。第二个层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填空:葡萄沟出产( ),葡萄的枝叶( ),成熟的葡萄( ),挂在绿叶底下的美丽极了,那里的葡萄干( ),(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的小组能解决,有的小组只在正确答案的边缘徘徊,我具体的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第三个层次:训练写段,仿照课文“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p白的p紫的p暗红的p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写一段话,搭建从读到说的链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个个兴致勃勃,说得妙趣横生。有的说:“到了夏天,芒果成熟了,一个个穿着黄黄的衣裳挂在枝头,让我忍不住想摘一个尝尝。”……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设计,让学生有章可循,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常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疑;高效

中图分类号:H319

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更是如此,“疑”可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课题质疑指在上课伊始,利用课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能产生许多疑问,上课伊始,利用课题让学生质疑,一开始便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便会全神贯注地阅读文本。

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一文时,板书课题后,我问:“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便把手高高地举起,这时我没有让学生回答,接着说道:“请把手放下。我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提出问题,我担心的是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现在就请带着你们的问题自读课文。读完后再把你的问题和答案一块儿说给大家听。”大约四分钟后,绝大多数学生又一次高高地举起手。“问题解决了吗?”我问。绝大部分都说解决了。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我的问题是:葬礼特殊在哪儿?通过朗读我知道葬礼是为瀑布而举行的。生:我的问题出是葬礼特殊在哪儿?我还知道这葬礼是总统亲自主持的……

这种情境是教师创设的,因而它体现了教师的“引”的目的。而情境的创设,当然可凭借一些手段,或用一些形色具备的课件、图画、幻灯、音乐、歌曲,或利用师生之间的表演等。如在教学《西湖》(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一文时,我先出示了几幅西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湖的美,接着“引”道:“这样的美景在作家的笔下会是怎样的呢?”于是同学们便不由得打开了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了,并不时地把阅读到的信息和所看到的图片结合起来进行整合,体会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神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中质疑,启发思考。

课中质疑指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这种疑问往往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文本与媒体等之间出现了茅盾时所产生的,有疑就在释疑,从有疑到释疑,这本身就延续了阅读之情。

如,教学《池上》(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一诗时,一生忽问:“老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很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形象,可诗的第二行却说‘偷采白莲回’,偷采莲蓬能说可爱吗?”“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这正是我们要重点理解的一个问题。”于是,让学生讨论了“偷”字的真正含意。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偷”不是“偷盗”的“偷”,而是因经不住莲蓬的诱惑而背着家人不知道去采摘的意思。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时,一开始,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了汤姆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这时耳边却传来了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到这儿,我便设置了一个“扣子”,不再往下讲了,只见同学们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我,希望我接着讲下去。我说:“想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让汤姆把大鲈鱼放掉吗?”“想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知道就请把课本翻到108页接着读下去。”同学们便迅速地翻开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更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三、课外延伸,加强理解。

课外质疑指因学生理解文本时,文本中无问题的答案或问题与文本无关时,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质疑引向课外阅读。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读完后,一生问:“海参爬得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又没有武器保护自己,如果遇上天敌怎么办?”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能清晰的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声,同学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我,等待我的解答。“你真会读书!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扫视看全班同学,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每个人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好看的东西似的。我发现没人举手,便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滕老师也不知道。”同学们笑了,因为平时我的课堂上总少不了这样的轻松愉快的“事件”,安静的教室立即变得愉悦起来。一位胆大的学生说:“滕老师,你就告诉我们吧。”“我很想告诉你们,可是他提的问题实在太难了,我真的不会。”我做了个鬼脸,同学们笑得更欢了。“我看不如这样吧,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作业好不好?你们回去可以问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比赛,看谁答得最好?”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9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47-02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于是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活动。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我精心选择了《兔子追大象》这篇短文,并根据课标中对三年级孩子的阅读要求制定了阅读练习题。

教学过程

1、课前激趣,引发做题欲望

师: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就藏在这篇阅读短文当中,你只有把短文后面的题做对了才能和他们交上好朋友。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

生:想。

师:谁愿意把你做阅读题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生:……

师:我们一起说说做阅读题的方法是:先读题;再读短文;最后做题。

设计意图:让三年级的学生记住做阅读题的基本步骤。先读题再读短文可以节约做题时间。

2、学生自由做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辅导个别学生。

设计意图: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孩子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利用孩子做题的时间辅导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因为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我觉得学困生辅导不一定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抓紧辅导契机,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让学困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懂得做题的方法,既提升了他的阅读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3、巧妙讲解,总结方法

(1)第一题给短文取个恰当的名字。

师: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这样别人一介绍他,就能记住他。文章也一样,也需要有一个属于他的独特的名字。你准备给这篇文章取什么名字?

生:大象和兔子。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大象和兔子的故事。

师:你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人物来给文章命名。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其他的名字吗?

生:兔子追大象。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课文就是围绕兔子追大象的故事叙述的。

师:我们只听说大的动物去追小的动物,没想到兔子还敢去追大象,这个题目真吸引人。

其实我们给短文取名字也是有方法的会学习的孩子你一定都记住了,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给短文取个恰当的名字

①以事情的主要内容来命题。如:《捞铁牛》

②以事件的人物来命题。如:《小虾》

③以事情的发生地点来命题。如:《小镇的早晨》

④以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来命题。如:《田忌赛马》

师:我们给短文取名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4种,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老师举得例子,你还知道哪些课文,你还知道哪些?

生:……

师:对,刚才的两个同学取的名字都很对。把你喜欢的名字写在题单上。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年级,对做阅读题的经验还不够。平时我们可以教一些方法给学生,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不怕做题了。

(2)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这道题可以用投影仪直接展示学生的作业。)

(3)给7自然段加标点。

师: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我该怎么办?”大象问自己,“怎样才能摆脱这只兔子呢?谁听说过兔子追大象?怪事!”

师 :谁来读出大象说的话。

生:“我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摆脱这只兔子呢?谁听说过兔子追大象?怪事!”

师:生边读老师边用画出大象说的话。在《珍贵的教科书》一课中我们学了说话人在前,说话人在中间,说话人在后。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句属于说话人在哪里?

生:是说话人在中间。

师:我们一起来看它的标点是怎么打的。

生:……

师:谁来把这句话改成说话人在前。

生:……

师 :谁来把标点给它标上。

生:……

师:真是个能干的孩子。掌声送给他。咱们班还有哪个能干的孩子会把这句话改成说话人在后并加上标点。

生:……

师:他做对了吗?

生:对。

师:掌声送给他。咱们一起来读读。

生:……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第3题展示给大家看。

生:幻灯演示:

“ 你想干什么?”大象气喘吁吁地说,“你到底要干什么?”

师:做对了吗?

生:对了。

师:先用画出大象说的话,再把这句话改成说话人在前和说话人在后。

生: ……

幻灯演示学生作业: ……

师:看看你做对了吗?错了的改正。

设计意图: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的用法还不熟悉。通过举例和做题让学生掌握:“”的用法。会做说话人在前,说话人在中间,说话人在后的题。

集体订正剩下的题。

师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 课外阅读要牢记

1、认真读题牢记心。

2、细读短文要动笔。

3、巧借"原话"解题。

4、遇到难题反复读。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因此我总结了4条阅读方法:

1、认真审题牢记心中

在解答阅读题时,要认真读清题的要求并牢记在心中。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词、句子标上符号,为解题做好准备。

2、细读短文要动笔

读短文时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答题时不要心急,先把文章完整的阅读过,再填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3、巧借“原话”解题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4、遇到难题反复读

我说你听阅读答案篇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阶段阅读目标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作者的情感倾向及作品感受分析”类试题成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点解读】

这类试题在中考命题中常见的命题形式有如下几种:

1.对文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谈读后的启示;

2.揣摩文章中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心理;

3.针对文章内容谈个人的看法;

4.读完文章后,对文章中涉及的事物所延伸或演绎出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

5.对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倾向,写出自己的相关思考;

6.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7.对相关链接中的内容,要求联系文章谈自己的看法;

8.就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

【知识卡片】

情感倾向即是主体对某一客体主观存在的内心喜恶、内在评价的一种倾向,有程度性和对象性。

作品感受是指在阅读作品后,对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人物、特征等作出的体验和感受,并能根据要求回答自己阅读的独特见解。

【解题指津】

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考查同学们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不少同学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回答不够全面。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欠缺,常常只答其一,不及其二。

二是解答抓不住要点。抓不住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反而抓了很多,致使答案未抓准要点作答。

三是缺少深层理解。对文章理解不透彻,致使答案深度不够。

四是角度不新。人云亦云,没有真知灼见。

五是不明题意,信口开河。特别是部分要求联系现实或生活实际作答的题目,不能从实处作答,而是口号大话连篇。

六是语言组织不够简洁流畅。

要克服这些毛病,有特色地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题。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题是答题的基本点,只有由此生发开去,所获得的感受和启示才能切中要点,才能独特深刻。

二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找出文里文外的联系。最好能选择典型的生活细节来阐述,这样才能做到真实、生动、深刻。

三要力求用语简洁明白、流畅生动。

【阅读闯关一】

那一夜,星光如许

文/丁立梅

那时,真是羡慕她。

我们一群乡下孩子,进城来高考,独自背着简单的行李,无人相送。只她身边,有父亲和上小学的弟弟陪着,前呼后拥的。

我们入住在招待所。楼下是喧闹的农货市场,各种买卖的声音,不时灌进耳里来。

楼下,一溜排开的水果摊子,红瓤的西瓜,被劈成两半,摆在那儿当招牌。青皮红嘴的桃,堆得尖尖的,望得见甜蜜在里头。真想吃啊。手头却是拮据的,在地里苦活的父母,还顶着烈日在劳作,让我们也舍不得如此奢侈。

一回头,就看见了她的父亲和弟弟,一人手里抱着一个大西瓜,一人手里提着一袋桃,上楼来了。我们暗暗想,真是有钱人哪。她父亲很快切好西瓜,洗好桃,给她送过去。其时,她正坐在楼道口吹风,一边胡乱地翻着一本书。父亲细心地剔去西瓜里的黑籽,一块一块,递给她吃。她吃到不想吃了,父亲还小声劝着:“再吃两块吧,吃了会凉快些的。”

傍晚,我们去盥洗间洗衣服。她父亲也端着一盆衣服去洗,是她刚换下的。她弟弟跟着,却噘着嘴,很不高兴的样子。父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和风细雨地对弟弟说:“姐姐明天就要高考了,西瓜是要省给姐姐吃的,你要懂事一点,等以后爸爸赚了钱,再给你买。”

我们听着,有些诧异,原来,她也不是个富裕的。回到宿舍,有同学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说她十岁那年,亲爸就死了,他不是她的亲爸,是继父,她弟弟才是他亲生的。我们震住,再见到他,就有了说不清的感动。

那个时候,高考还在最热的七月份。半夜里热得睡不着,加上有些紧张,我们干脆爬上露台去乘凉。不一会儿,看见她也上来了,后面跟着清瘦黝黑的他。他竟搬了一张席子来,摊到露台上,让她躺下。她听话地躺下,他坐在一边,给她摇扇子,一下一下,摇得满地星光飞溅。

我们一时间感动得无话可说,抬了头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密集的小蝌蚪似的,拥着挤着,闪着光亮,仿佛就要掉下来。身边,他摇动扇子的声音,像轻轻响着的一支歌。夜风有一搭没一搭吹着,一个城,没在一片宁静里。我们暂且忘了高考的紧张,只觉得这样的夜空,也是极好的。

多年后,每每有人提及高考,我的眼前,总会晃过她的样子:一袭白裙,公主般的高贵着。清瘦黝黑的他守在一边,把一个父亲能给予的亲情和爱,全都无私地给了她。不知她后来考上了没有。那似乎也不重要了,有他撑着,她的天空,一定少有风雨。

(选自2013年6月11日《扬子晚报》)

1.文章开头第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对比之处较多,请写出其中的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对文中父亲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任选一角度对文中的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结尾一段,结合生活写出你获得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闯关二】

妈妈的风扇

文/徐全庆

10岁那年夏天,一场意外让他失明了。他感到很绝望,整天呆坐在屋里,什么话也不说,偶尔一张口,就是冲母亲吼。

那段时间,母亲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陪他,和他说话,可他懒得听。无边的黑暗让他的心情特别烦躁。越烦躁就越热,汗水不知不觉湿透了衣背。

母亲还在喋喋不休地劝说,要陪他出去走一走。母亲说:“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妈会尽最大能力满足你,只求你出去走一走,别在屋里憋坏了。”

“出去?我一个瞎子出去让人笑话呀?”这样想着,他更加烦躁,对母亲吼道:“我想要风扇,你快去买!”

吼完,他立刻有些后悔,他知道,母亲没钱买风扇。失明前,他就一直想吹风扇,曾经央求过母亲,母亲训斥了他:“你爸死前住院的钱还没还清,我一天收破烂能挣几个钱?哪有钱给你买风扇?”

可这次,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行,妈给你买风扇。”

第二天,母亲出去了,但回来得很早,坐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以后几天也是这样。

过了几天,母亲对他说:“给你买来风扇了。”

他很高兴,伸手就想摸。母亲却拦住他,说:“这是个旧台扇,容易漏电,你眼睛看不见,千万别乱摸。”

母亲打开了风扇,他听到吱吱呀呀的响声,不过风并不大。他问:“风怎么这么小?”母亲说:“这风扇太旧,我再给你开大点儿。”于是吱呀声更大了,风也略大了些。他说:“妈,你也来吹吹风。”母亲说:“你吹吧,我吹着头疼。”

夏天晚上也热,他经常被热得睡不着。母亲就打开风扇,让他先睡,等他睡着了再关风扇。有一次,他说:“妈,为了省点儿电费,你一直守到我睡着了再关上风扇,值得吗?你就让风扇吹一夜能花几个钱?”母亲说:“能省一个是一个吧。”在母亲的照料下,他的心情渐渐好起来,对生活又有了希望。

有一天,母亲出去收破烂,他以前的一个同学来看他。他说:“天热,你把风扇打开吧。”

“风扇?在哪儿呀?”同学问。

他指向风扇的位置。

同学研究了半天,告诉他,这“风扇”是一个木头做的像风车一样的东西,人在后面摇,“风扇”才能转。

他走上前,用手仔仔细细摸着那台“风扇”,眼睛湿润了。

(选自《时文精粹》)

1.阅读全文,试对文中“他”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要买风扇这件事,母亲在他失明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个旧台扇,容易漏电,你眼睛看不见,千万别乱摸。”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母亲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试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

第31期参考答案

一版

《蒲公英也很快乐》

1.失落,不愿留下任教/改变主意,留下任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山村荒凉、冷清、破落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心境,与下文“我”愿意留下任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蒲公英种子飞舞的美态,烘托了小姑娘的天真浪漫、坚强乐观,也暗示了“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

4.“我”被村子里孩子们渴盼新老师的愿望和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喜欢这里像蒲公英一样淳朴快乐的孩子。

《梦是夜的花朵》

1.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

2.难过(不安、担心)/高兴(开心)/期待(希望、期许)

3.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

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

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作用:①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

4.示例:××,你失去了妈妈,我作为你的朋友跟你一样难过。但是,你还有疼爱你的爸爸和关心你的朋友,我希望你能尽早从痛苦伤心中走出来,像从前一样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好吗?

四版

《母亲变了》

1.母亲的变化体现在开始关注养生知识,和老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健身,生病了会积极医治,不会再“扛扛就过去了”。

2.母亲学养生、搞健身、肯输液,都是为了调养好身体,尽量不因生病给“我”添麻烦、增负担。

3.生病了肯花钱看病,这段文字通过例举具体事例说明了母亲的变化。

4.示例:不能删去。这两段点明母亲变化的原因,母亲的变化并不仅仅是母亲懂得了关注自己的身体,而是为了尽量不因生病给子女添麻烦、增负担。

5.示例: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生勤劳节俭,但年老后为了不因生病给子女添麻烦、增负担,她开始学养生、搞健身、肯输液。而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

《天上有云姓白》

1.教“我们”的英语老师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需卧床两个月。没有老师能顶上这个缺,于是他来了。

2.①“天上有云姓白”是白云老师自我介绍时说的话,以此为题既点明本文所记叙的对象,也表达了作者对白云老师的纪念;②“天上有云姓白”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能增加文章的美感,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认为他是冲着不菲的代课费来的;学生课间喊“白云”捉弄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4.“我们”上课不听讲,老师弯腰跟“我们”道歉,怪自己课讲得不好;为困难学生掏出身上所有钱,并许诺资助女生,恳求女生的母亲答应让女儿去上学;读初三的时候来学校看“我们”,让“我们”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