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赠别诗十篇

时间:2023-03-15 15:18:24

高适的赠别诗篇1

关键词:嵇康;赠答诗;沟通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阮籍并称为“嵇阮”,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目送归鸿,手挥五弦”[1]p21尤为后人所称道。钟嵘在《诗品·卷中》言嵇康文“颇似魏文”[2]、“叔夜‘幽愤',斯皆五言之警策也”[3]嵇康诗“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明王士祯曾说:“‘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妙在象外”(《古夫子听杂录》)明人陆时雍认为嵇诗太直白,“嵇阮多才,然嵇诗一举殆尽。”(《诗镜总论》)[4]学人常以阮籍与嵇康相比较,叶适曾说:“观康上不屈于钟会,肯卖魏而附晋乎?世俗但以迹之近似者取之,概以为‘嵇阮',我每为之太息也。”(《石林诗话》)又说竹林七贤“唯嵇叔夜似真不屈于晋者。……阮籍不肯为东平相,而为晋文帝从事中郎,后卒为公卿作劝进表,若论于嵇康前,自应杖死”(《避暑录话》)“嵇文近汉孔融,析理绵密,阮所不逮;阮文近汉祢衡,托体高健,嵇所不及,此其相异之点也。”[5]其实,论文,阮籍不及嵇康缜密,而论诗呢,嵇康稍逊于阮遥深。总体而言,他们诗文中“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6]嵇康的诗作不多,仅存50多首,常为人称道的是《幽愤诗》,但是《幽愤诗》只能反映其价值取向的某些方面,而其赠答诗却可以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嵇康的思想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且可以对其死因作进一步探讨,以弥补学术界研究的空白。

一、深情寄灵岳 赠诗念旧游

嵇康的诗歌素有“清峻”的特点,较典型地反映出正始文学的创作风貌。嵇的诗作不多,但赠答诗却占据将近一半之多,有《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五言赠秀才诗》、《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等,都是嵇康在隐居山阳时所写的。如何看待这些赠答诗,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分析的。提到赠答诗,其渊源是很久远的,我们从现有文献中发现,最早的赠答诗是东汉时期的《客示桓麟诗》[7]与桓麟的《答客诗》[8],据说这两位是既席而作的,因为社交特色、儒家礼法传统的要求,而具有四言韵语、谦辞恭让、但不乏才思敏捷、应对得当的特点。汉桓帝时期,有秦嘉与其妻徐淑的夫妇赠答诗[9],内容侧重于个人间的相思眷恋之情的抒发,其中不仅有礼的规范,更要有情的自然流露,这两类诗作不仅形成赠答诗的滥觞,而且演变为由讲“礼”到抒“情”的诗文互赠互答。这主要反映在“三曹”与“建安七子”之间的诗作创作里。建安以降,乃正始文学,所以嵇康赠答诗的出现不是偶然,而其仍属于形成期的赠答诗。梅家玲在《汉魏六朝文学新论》中认为“赠答活动,本源自先秦的赋诗风气,先秦赋诗特重应对之宜,准确而巧妙的回应,原是答赋时的必需条件;后世答诗,虽非即席而赋,但就赠诗旨意予以适当回复,却总是一贯通则。”[10]无论诗赋,其表情达意的功效是一致的,而“建安文学”的相互赠答诗开创了社会团体间文学创作的新风貌,可认为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赠答诗。而大量创作赠答诗作的要算西晋的陆机、陆云了,他们兄弟间的赠答诗反映出“西晋寒素文士‘儒玄结合,柔顺文明'的人格模式,和‘仰齿贵游,好结权门'的社交习尚”[11]具有了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社会学意义。

在建安与太康之间,在文学与政权之外,嵇康的赠答诗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我们不妨先从他的赠诗说起,“赠答诗”所反映出的,便不仅是为诗者个别的情志款曲,也是个人自我与社会群体,乃至于文学传统的互动实况;不仅是“礼尚往来”的社会需要,也是身为文人者的一种存在姿态。[12]嵇康生活在曹魏与司马氏争权夺政的黑暗杀伐时代,他是不主张积极从政的,在曹魏集团,他尽管是曹氏的女婿,本可以身居要职,相反,他只为一个徒具空衔的中散大夫,不久他便到靠近河南的太行山支脉的山阳去隐居了。嵇康不但不喜在黑暗的政坛抛头露面,而且非常崇尚庄玄之道,认为“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述志诗二首》[1]p25在山阳,他结识了山涛、阮籍等七人,他们高蹈遁世,啸傲山林,过着优游放旷的生活。这期间,嵇康的哥哥,嵇喜决定入晋当官。人生观的改变破坏了嵇康兄弟间的融洽关系,但当往事一幕幕出现在嵇康的脑海时,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组诗,表达对兄长的思念与喜入军后的想象,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和因人生观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惆怅与感叹。

鸳鸯,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a仰慷慨,优游容与。(一)[1]p20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三)[1]p20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六)[1]p20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十四 )[1]p21--22

嵇康这组四言赠嵇喜的诗歌共十八首,也可以认为是一首诗共十八章,清沈德潜认为该诗“首章赠入军,以下皆相思之词。”[13]沈的认识太过概括,如果细分析,则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先从嵇康对自己与兄长在昔日那“优游容与”、“啸侣命俦”的美好回忆说起,接着从第三首笔锋一转,兄弟道别,兄长从军独行,自然“涕泣如雨”、“寤言永思”;兄喜终于走了,消失于嵇康的视线,第六首却勾起他更深的思念,一句“所亲安在”情深意重,接着就是对喜远行后的想象,“君子”、“友”等称谓是敬称,也是不舍与挂念的表现,尽管“徒恨永离”,也祝愿可以“凌厉中原,顾?生姿”;第十四首嵇康的思绪再次转向,劝说兄长“人生寿促”,要珍重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无忧无虑地生活,就不要以出仕为要务,而应该去过“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生活。嵇康说他自己就是“琴诗自乐”、“怡志养神”,可是如果没有兄长与其分享,生命中会有缺憾,自己只能“含道独往”。嵇康在赠喜的诗中,谦辞的运用,委婉的劝说,融理于情,追昔款款,念往深深,充分表达了兄弟深情却又不得不因“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而“纵心无悔”的分别。嵇康还有《五言赠秀才诗》一首,是对前十八首的总结性创作,如下:

双鸾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漱朝露,??阳振羽仪。长鸣戏云中,时下息兰池。自谓绝尘埃,终始永不亏。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维。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隐姿就长缨,卒为时所羁。单雄翩独逝,哀吟伤生离。徘徊恋俦侣,慷慨高山陂。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d。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1]p19

梅家玲认为“赠答诗”不但兼具了“自我呈现”与“社会活动”的双重性质,亦使诗作本身成为诗人“自我”和其所处之“社会”进行对话、交融的场域。[14]无论赠诗,还是答诗,都具有从面对面的即席而作到跨越时空而存在的意义,这样诗人的缺席使得诗作本身具有了存在的社会意义。诗人此时处于隐性的地位,是存在于被赠者的脑海里的,不仅赠诗如此,答诗也是这样,当诗作本身成为“场域”时,就具有了沟通的社会意义。那么,作为特定一方的嵇喜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这位在晋朝为扬州刺史的嵇喜,曾作《答嵇康诗四首》[15]表打出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看其中两首:

君子体变通,否泰非常理。当流则蚁行,时逝则鹊起。达者鉴通机,盛衰为表里。列仙?生命,松乔安足齿。纵躯任世度,至人不私已。(二)

达人与物化,无俗不可安。都邑可优游,何必綮山原。孔父策良驷,不云世路难。(三)

嵇喜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尽管他也怀念昔日与嵇康在一起的生活是何等逍遥,“逍遥步兰渚,感物怀故人”,但是终究是“时至忽蝉蜕,变化无常端”(一)人生的信念对嵇喜来说是不能固守的,或者说他本来就不愿随嵇康去过“游心大象”、“长啸清原”的生活。机会一到,他就迫不及待地出山了,好一句“都邑可优游,何必綮山原”,可想嵇康看到此诗的心情了,但毕竟是兄长写的,嵇康没有气愤到与其绝交的地步,或因为嵇喜与山涛的性质不同吧,毕竟没有推荐自己去做官。

二、清音发浩歌 生别两徘徊

“以诗赠答”乃是一种以“诗”取代书信与面对面口头对应的精致化沟通行为。……就赠答诗来说,人我之“别”,可以是因实际时空距离而起的离情别绪,也可以是彼此因身份、地位、立场、思想不同而生的心理歧异;当然,兼具二者与超乎二者的复杂情态,亦所在多有。[16]赠答诗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沟通彼此间的思想情绪与心理立场,不管其结果如何,在互赠互答的过程里,我们说这种文学行为就具有了自己的价值以及重要的社会意义。

嵇康在《与阮德如诗》情深意切“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郢人忽已逝,匠石寝不言。泽雉穷野草,灵龟乐泥蟠。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颜氏希有虞,隰子慕黄轩。涓彭独何人,唯志在所安。渐渍殉近欲,一往不可攀。生生在豫积,勿以怵自宽。南土?ゲ涣梗?萍埔嗽缤辍>?浒?滤兀?新飞鞣绾?W粤χ滤?常?傥那樾了帷!?1]p33

阮侃,字德如,有俊才而饬以明理,风仪润雅,与嵇康为友,仕至河内太守。作《答嵇康诗二首》表达了对嵇康的赞同以及因分离而产生的挂念与祝福。“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潜龙尚泥蟠,神龟隐其灵。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一)[1]p477“不悟卒永离,一别为异乡。四牡一何速,征人去路长。顾步怀想象,游目屡太行。抚轸增叹息,念子安能忘。……愿子?忧虑,无以情自伤。候路忘所次,聊以酬来章。”(二)[1]p478

从嵇康与阮侃的赠答诗来看,第一,表现了朋友间的诚挚友谊,问寒问暖,叮咛嘱咐;第二,表达了朋友间在彼此认同的同时,追求各自独立性格的倾向。嵇康的性格,一方面是言行谨慎的,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德行》)另一方面则是“称情直往”,“直道”而行,率直的。尤其从他与阮的赠答诗看出,出仕与隐退的差别,人生观彼此的分离,可情谊仍在,“临文情辛酸”足可见嵇康内心的痛惜之情。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沟通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生命,这一社会中最基本的系统,尽管社会内部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动向、过程、演化等系统间的复杂变化,而生命系统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沟通把自身系统与他系统及周在环境的关系处理的最为简单化。嵇康生活的时代,乃“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传》)[17]作为名士的他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我们通过分析嵇康“赠答诗”的“答诗”部分,希望找到答案。不过,我们在此之前,有必要把郭遐周、郭遐叔亮兄弟的赠诗列举一二:

吾无佐世才,时俗所不量。归我北山阿,逍遥以倡佯。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惟予与嵇生,未面分好章。古人美倾盖,方此何不减。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綮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予心好永年,年永怀乐康。我友不斯卒,改计适他方。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离别在旦夕,惆怅以增伤。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一)[1]p475

离别古自有,人非比目鱼。君子不怀土,岂更得安居。四海皆兄弟,何患无彼姝。岩穴隐传说,空谷纳白驹。方各以类聚,物亦以群殊。所在有智贤,何尤不此如。所贵身名存,功烈在简书。岁时易过历,日月忽其除。?栽蘸躏???吹略谏髑?9?谥堋对??凳??住罚ㄈ??1]p476

思言君子,温其如玉。心之忧矣,视丹如绿。如何忽尔,超将远逝。心之忧矣。将以怵惕,怵惕惟何。惟思惟忧。辗转反侧,寤寐追求。驰情运想,神往形留。心之忧矣,赠其劳愁。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一)[1]p476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人不齐迹,贵在等贤踪。众鸟群相追,鸷鸟独无双。何必相叨濡。江海自从容,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二)[1]p477

郭氏二兄弟是嵇康在山阳隐居时所结识的挚友,但是二郭最终耐不得山野,决定出仕为官。他们在赠诗里首先回忆与嵇康在一起的时光,“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思言君子,温其如玉”,在人生离别的路口,尽管是迟迟不舍,言之增悲伤,明白时间的残酷,“叹我与嵇生,倏忽将永离”天地长久,而人生不待,往日的赏心乐事,此刻一一记起,但也没有延续的可能,“我情愿关,我言愿结”郭氏兄弟的心情是悲痛的,他们非常不舍嵇康这位好朋友,可又无法说服自己放下出仕的念头,郭遐周说的明白,“方各以类聚,物亦以群殊。所在有智贤,何尤不此如”,毕竟他们是相互敬佩的挚友,既然分别在即,回忆与惋惜之外,也只有深切的祝福与希望,“?栽蘸躏???吹略谏髑?薄ⅰ霸父鞅e谀辏?性蹈蠢炊?薄W芴迳戏治觯?颐遣荒芽闯稣馐呛艿湫偷脑???湮?竦乇泶锪硕???鍪巳喂偈钡男那椋?菜得魉?窃谟腼?档墓低ㄖ邪盐兆呕?丛游?虻サ某叨龋?M?髯缘纳??低晨梢员舜硕懒ⅲ?舜丝?牛?灰???蠡嵊朊?堋?/p>

嵇康也是不能轻易放下情谊的高士,看到二郭的临别赠诗,他也很感动,很难过,于是奋笔疾书,写下《答二郭诗三首》:

天下悠悠者,不能趋上京。二郭怀不?,超然来北征。乐道托莱庐,雅志无所营。良时遘其愿,遂结欢爱情。君子义是亲,恩好笃平生。寡智自生灾,屡使众衅成。豫子匿梁侧,聂其形。顾此怀怛惕,虑在?自宁。今当寄他域,严驾不得停。本图终宴婉,今更不克?铡6?釉?问??ト缬睦架啊A低了妓?祝?懿黄?哂?#ㄒ唬?1]p32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二)[1]p32--33

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将焉如。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鸾凤避?罗,远托昆仑墟。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三)[1]p33

“社会系统的特殊性就在于以沟通作为基本前提。”[18]诗歌赠答就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其所要表达的就是彼此间身份的了解与认同,也就是为维护自身的生命系统而协调自我系统与他系统及周在环境的开放性、独立性、封闭性,最终实现生命系统自身在其封闭的系统中的自我维持和自我生产。与赠诗的不同点,嵇康在答诗里所表达的内容更为本色,是一种在特定场域(赠诗)的自我呈现,它可以不必考虑缺席的对方是否需要什么,这也是答诗与赠诗的不同之处吧。就嵇康的答诗来看,他对郭氏兄弟的态度是与嵇喜、阮德如不同的。其三首答诗分别针对二郭对自己的赠别、怀念、规劝作答:第一首表明自己与二郭昔日的友谊,对他们的赠别很感激,“二子赠嘉诗,馥如幽兰馨”,但对人性的变化,友谊的失落是充满愤慨的,“能不气愤盈”;接着第二首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与二郭的结交,尽管现在情况有变,但是面对司马氏政权的“网罗”,自己宁愿过“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的生活;第三首嵇康不但慨叹“大道匿不舒”的世道,而且用“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等含蓄地劝勉二郭远离“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的司马政权,甚至带有了鄙视的态度,“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可见嵇康对二郭的离去是具有反思性质的心痛与气愤。

德国社会学家鲁曼说:“反思是当系统同环境的区分成为一切的基础的时候所使用的概念。”[19],沟通的反思性具体表现在嵇康这里,不仅具有答者对自身系统和环境的复杂性所作出的反思,而且使答者在回赠过程中有可能不断地思考赠答本身的意义,并使赠答行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为赠答诗总过程的顺利完成服务。嵇康对二郭赠诗的回答之所以具有反思性,就在于他决定与二郭在思想上完全区分,要求一种思想与人格的完全对立。他的反思是经过合理的分析与比较而最终得出的,是一种要求“自我认同/行为”与“社会承认/预期行为”的特殊沟通,所以态度上难免激愤,答诗对赠诗形成了直接针对的张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嵇康与其兄弟朋友间的赠答诗,我们既感受到一个孤傲耿直的嵇中散和他那“兴高而采烈”(《文心雕龙·体性》)[20]诗歌特点,又揭示出其赠答诗文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不仅开拓了自东汉以来赠答诗的社交特色、包括四言韵语、谦辞恭让、思维敏捷、应对得当等儒家传统礼法的要求,及社会系统间相互沟通的特殊关系和特点,而且为太康年间赠答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行文范式。所以,嵇康的赠答诗在中古诗歌史上,尤其是在赠答诗歌的历史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嵇康集[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2]、[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上)[c]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第10、5页.

[4]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c]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第1405页.

[5]刘师培,程千帆导读.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第42页.

[6]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330页.

[7]、[8]、[9]、[1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第184页、第183页、第185-188页、第550页.

[10]、[11]、[12]、[14]、[16]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71页、第199页、第200页、第158-159页、第173页.

[13]清·沈德潜选.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版第143页.

[1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版1360页.

高适的赠别诗篇2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高适的赠别诗篇3

目录[隐藏 ]

1 诗词正文

2 诗词翻译

3 故事传说

4 作者介绍

5 写作背景

6 诗词赏析

7 诗词鉴赏

8 相关词条

9 参考资料

《赠汪伦》 - 诗词正文

《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诗词翻译

《赠汪伦》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将欲行:刚刚要走。

3、忽闻:忽然听到。

6.不及:比不上。

译文: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赠汪伦》 - 故事传说

《赠汪伦》

据传,桃花潭西岸的万村有一豪士名万巨,学问渊博,以德著名,时年与李白同考进士,两人相交甚欢,互相敬慕,结为至友。万巨考取进士后,感慨官场黑暗,不愿在朝为官,遂隐居家乡桃花潭,教书育人,留恋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耕读生活。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李白因官场失意而辞官后,决定寻访万巨。李白从太平湖直游而下,途经歙县,歙县县令为泾川桃花潭汪伦之兄凤思。汪伦世居桃花潭,对李白诗风人品极为仰慕,生平最大心愿便是与李白对酒吟诗。凤思便告知李白行踪,汪伦修书一封盛邀李白来泾川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此信,兴致大增。

于是天宝14年秋,李白来到泾川桃花潭。汪伦喜出望外,当即热情款待。李白对酒吟诗一首《访巨公吟》:“汪伦说话甚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漫行陌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曾到街道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汪伦闻后,面带歉意回答道:“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店主人姓也,非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反倒笑了起来,丝毫不见责怪之意,并说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快事!”然后二人相视开怀大笑,举杯畅饮。两人愉快相处数日后,李白告辞,汪伦特意相赠名马八匹,锦罗十段。汪伦与村民们一路相送。来到桃花潭古岸,在即将登舟而去之时,李白为感激汪伦深情厚谊,特作《赠汪伦》一诗。后人为纪念李白来桃花潭,在送行李白的地方建造了“踏歌岸阁”,在桃花潭西岸建造了“怀仙阁”。《赠汪伦》一诗,便亦广为传诵。历代名流、学者随后纷至沓来,游览名胜,寻访诗仙踪迹。

《赠汪伦》 - 作者介绍

《赠汪伦》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李贺,号“诗鬼”,和李白有得一比。两人统属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奇伟,用词夸张。但相比而言,李白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李贺则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尽心机,可谓“呕心沥血”。从成就来看,二人不可相提并论。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赠汪伦》 - 写作背景

《赠汪伦》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赠汪伦》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 - 诗词赏析

《赠汪伦》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 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赠汪伦》 - 诗词鉴赏

(一)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宛敏灏 宛新彬)

李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汪伦情——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三)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 - 相关词条

《苏幕遮》《石灰吟》《逢入京使》《塞下曲》《梦游天姥吟留别》

《舟中读元九诗》《观书有感》《沉醉东风·渔夫》《青玉案》《长恨歌》

《次北固山下》《咏梅》《归园田居》《子夜吴歌》《水龙吟》

《春望》《南乡子》《少年行》《静夜思》《踏沙行》

高适的赠别诗篇4

秦嘉和徐淑都是东汉汉阳郡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在东汉桓帝(147—167年)前后。据《通渭县志》记载:“秦嘉,字士会,桓帝时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除黄门郎,病卒于津乡亭”。“徐淑,秦嘉妻,天性聪明,有才识,长于诗文……”这对才子才女婚后感情甚笃,美满幸福,不忍分离,秦嘉到郡治任职时夫妻携手同往,然而徐淑不幸得病,为了不影响丈夫公务,不辞而别回家乡疗养。两地分居,山重水隔,夫妻二人只能书信传情,诗文寄意。秦嘉客死他乡后,徐淑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亲往扶柩以归葬。当兄弟逼她改嫁时,她毁形不嫁,哀痛伤生,抑郁而终。秦嘉和徐淑不仅是珠联璧合、情意相投的恩爱夫妻,而且都是富有才情、心存灵犀的多情诗人,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因为他们的诗文赠答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相传秦嘉和徐淑的诗文作品有二百多首(篇),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仅存诗文12首(篇),除徐淑《为誓书与兄弟》外,都是夫妇间往来叙情之作。

秦嘉率性自然,是一个清醇的文学之士,他虽身为上计掾、黄门郎,却不沉溺功名,不看重浮华,关注的是自己的情感世界。从他的《与妻书》“不能养志,当给郡使……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中可以看出,秦嘉的理想、志趣根本不在风尘利禄之中。他对能娶徐淑为妻,觉得非常幸运,在描写婚礼的《述婚诗》中,“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美其言……神启其吉,果获好逑。适我之愿,受天之休!”真情真性,情致博雅,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喜悦和幸福,毫不掩饰对妻子的赞美、钟爱之情,以及自己珍惜爱情,希望天长地久、永远相爱的愿望。这在以含蓄、自谦的中国古代诗文中,是非常罕见的。

秦嘉的诗歌,一反汉代铺张恣肆的风气,从日常生活琐事入手,从个人情感落笔,让诗歌文质兼顾,婉转动情,开婉约诗之先河,不仅语言朴实,情真意厚,缠绵凄怆,而且在语言的通俗化、题材的广泛性、内容的生活化方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赠妇诗》三首,其一写即将赴京之际遣车迎妇,妻子因病不能前来,面对“空往复空返”的车子,惆怅不已,“临食不能饭,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其二从自身的“少小罹茕独”的身世说起,写夫妻离多聚少,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把人间平凡的夫妇之情,用平易和缓的笔调叙出”。其三写启程赴京时以礼物赠遗徐淑,遥寄款诚。“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一句承前启后,把诗人的情绪和赠物的思绪相牵连,让诗歌的叙事和抒情合二为一,体己中见伤感,豁达中含辛酸,充满着感恩和温情,尤其对妻子的爱,总觉有一种不对称的亏欠,表现在诗中为“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这是标准的中国式爱情和古典型的夫妻所特有的心理流露。

高适的赠别诗篇5

古诗词教学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阅读:

一.同种题材的对比阅读

古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咏史怀古类、咏物言志类、羁旅思乡类、赠友送别类、边塞征战类、山水田园类、爱情闺怨类等七类。同一题材的诗词往往在情感主旨、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许多异同。

我们以赠友送别诗为例,在唐人赠别诗篇中,多以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见长,但也不乏慷慨激昂、乐观向上、出自肺腑的诗作。我们把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与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组诗放在一起赏析,就很容易体会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异同,从而对赠友送别诗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同一主题的对比阅读

不同题材的诗词往往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题材,大致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但即使表现同一主题的许多诗词,也各具特色,给欣赏者不同的体验感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比较法。

2010年湖北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1)就是很好的例子,要求把范成大《鹊桥仙・七夕》中“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句,与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句作比较,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可见两词同是抒写爱情这一主题的,但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而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

三.同一意象的对比阅读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诗词中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很多意象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而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鉴赏古典诗词需要了解这些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某一诗词意象,可以找出几首具有同一意象的诗词,放在一起阅读,使学生对这一意象感知更加深刻。例如在教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时,对于梧桐这一意象的全面理解,可以借助如下诗词: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把这一组诗词放在一起细细品读,就可以发现诗人借助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愁苦悲伤的情感,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四.同一诗人作品的对比阅读

欣赏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一个诗人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生,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要真正深入了解一位诗人及其作品,就要把这个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找出来,进行对比阅读。

例如我们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时,可以再找出几首她写于晚期的词,并把这些词与她写于前期的《如梦令》《一剪梅》等词进行对比阅读,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而后期作品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从而感知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

高适的赠别诗篇6

关键词: 中晚唐 绍兴诗人群体 创作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主要是指中晚唐期间生活在绍兴并且主要在绍兴从事创作的诗人群体,这一诗人群体包括秦系、灵澈、清江、严维、吴融、朱庆馀等20人,其中以严维、吴融、朱庆馀为杰出代表。

就诗歌内容而言,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所创作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写景咏物诗、酬唱赠答诗、咏史怀古诗。依据周勋初的《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和陈贻焮的《增订注释全唐诗》进行统计,这三类诗歌共计603首,残句17句。现将三类诗歌分论如下。

1.写景咏物诗

写景咏物诗通过景和物的描写,抒发诗人的情志,表现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悟和生命存在的思考。青山秀水,茂林修竹,不仅净化文人的心灵,还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欲望,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1)写景诗

绍兴有很多河流山川、竹林村落,在会稽、山阴、越州,无论农业经济还是自然风光,到唐代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并有了自浙江(钱塘江)东渡西陵而实际上始于鉴湖的浙东唐诗之路,涉足诗人总数不下四百人。此地虽比较僻静,但景致独特。

其中,朱庆馀的《南湖》描写春日南湖的晚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先通过触觉,感受徐徐微风带来丝丝凉意,“微”、“凉”互相映衬,又从视觉的角度展示微风里翻动着满塘菱荇,广阔的视野里一片自然清新,又不乏生机。“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船靠岸后很自然就悠悠地顺水进了草丛,连船也显得闲适,“野”字更是别有意蕴。突然,水鸟划过波面,展翅而飞,在夕阳衬托的背景下,意境深远。“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风拂过芦叶的声音好像下雨,无边无际的广袤天地下,用“似潇湘”比拟南湖水的清亮。“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描绘南湖美的丰富内涵,归客乘坐蓬艇飘飘东去。全诗有春的景,又不离春的情,在弥漫着颓靡和伤今之风的中晚唐诗坛,显得格外幽静祥和。

战乱之外的“桃花源”不乏悠然的田园生活,诗人们通过隐逸表示对现实动乱的回避,寻找一种平静的生活,以摆脱时代与社会带来的世俗烦恼。诗人们以世外高人和自己居住的清幽环境为对象进行诗歌创作,表现出回归自然的情怀,这些诗歌风格普遍清净明朗,有着超脱世俗的幽静逍遥,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截然不同。

(2)咏物诗

中晚唐的绍兴诗人们普遍重视休闲艺术,诸如绘画、调琴、赏花、踏雪等,在艺术活动中寄予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人们从生活中寻觅各种题材,加以构思,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托物言志或表达思想感情,比如,罗让的《梢云》,庄南杰的《红蔷薇》、《古松歌》,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且看朱庆馀的《啄木儿》:“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写啄木鸟卖力除害,到晚上急促的啄木声还不断,啄遍了庭槐也不肯回去,这样辛勤劳作还遭到嫌弃,因此,劝说人们要善待它。结合诗人的不平仕途境遇,寓意颇深,终日为君除害效劳,却被冷落,壮志忠心得不到肯定,失落而又无奈。

2.酬唱赠答诗

中晚唐绍兴诗人之间交往密切,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以赠答、联句为主要方式,展现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的酬唱赠答诗大致可分成两类。

(1)赠答送别诗

在中晚唐的绍兴诗人中,有的是同门,有的是挚友,有的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他们能产生共鸣,容易交流。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归乡、入幕、出使,诗人们都以赠答送别的方式传递情感,通过诗歌互相安慰劝勉,诉说不舍之情,以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离愁别绪。

秦系《将移耶溪旧居,留别严维秘书》:“书箧将非重,荷衣著甚轻。谢安无个事,忽起为苍生。”平淡中别有一番深意。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雄厚深沉,情感真挚。“丹阳郭里送行舟”点明送别地点和水路行舟的交通方式,交代友人是一次远行;“一别心知两地秋”抒发以后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从“知”字可以看出两人是交心的朋友;“日晚江南望江北”写景、叙事、抒情,日暮黄昏渲染了送别时暗淡的氛围,“望”友人从江南孤帆远去江北,诗人仍伫立江边远眺;“寒鸦飞尽水悠悠”是对寒鸦入林归巢和悠悠江水的特写镜头,且用“寒鸦飞尽”来渲染孤寂,诗人站了很久,“水悠悠”是分别之后唯见江水长流的落寞。诗歌情景交融,用“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来渲染送别的惆怅寂寥的气氛,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以及他们的深厚情谊。

(2)联句唱和诗

中唐江南曾出现联句创作的高潮,现存的唐诗联句大部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又是绍兴诗人的作品,或者都有绍兴诗人的参与。安史之乱后大批文士漫游于绍兴一带,在山水之间追慕绍兴文化传统的高雅脱俗之风,频繁而广泛地开展诗酒文会,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以某一领导人物为中心,在他身边形成比较固定的唱和群体。诗人严维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闲适生活,刘长卿、皎然、秦系等中唐文士都与他为诗友,江南的年轻诗人多从其学。他是大历间江南本土文人领袖,在浙东诗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他的庄园是举办诗会的场所,联唱诗歌中的《严长史园林联句》、《严长史宅联句》可证。联句赋诗,很多人参与其中,又彼此影响,从参与人数到创作质量,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水平。

还有私人唱和,比如吴融的《和张舍人》等。唐末大乱时期,诗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唱和,来反映对远离喧嚣尘世的向往。

3.咏史怀古诗

绍兴自古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文化积淀深厚,诗人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以诗的形式来展现历史内容,先叙事后议论,或者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借此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秦系的《闲居览史》隐含报国无门的牢骚,感叹缺少立功的机会。朱庆馀的《长城》,认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出于关心国家的目的,做到四海一家的坚固“长城”,也影射当局者的黑暗统治使得唐王朝逐渐瓦解没落。

吴融的《隋堤》感时伤事:“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余柳可藏鸦。岩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夕阳下的隋堤,没有多余的柳枝可以藏乌鸦,暗示当时的唐王朝也到了落日斜阳之时,昔日岩石依道牵龙舰,而今河底走犊车,不复当年昌盛太平的景象,感慨颇深。

就诗歌特色而言,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的诗歌主要具有“诗风清新”和“地域鲜明”这两大特色。

(1)诗风清新自然

绍兴景致的特性符合诗人们崇尚自然闲适的自由情怀,使得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更侧重清新自然的风格倾向,他们的诗歌通俗易懂,不过分追求华丽辞藻,显得质朴无华,但平淡中自有深意,情感真挚。他们把对景观的描写和高蹈的人生情趣的抒发结合起来,追求幽深隽永的韵味,描写清雅淡远的意境,显示出淡雅空寂的色彩、宁静悠然的格调、超脱世俗的风神。有别于传统的山水田园诗,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注重文学趣味,因而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地域特色鲜明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多以绍兴山水为题材,体物写志,建构的山水意象体系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风韵独具,描写的山行野趣、春江夜色、亭台楼阁等蕴含着诗人恬淡自如的心境和人格之美。他们对绍兴山水及其中的飞禽走兽等意象的突出描写,使得整个自然景象充满生机,也显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他们还常常将与绍兴相关的景物与传说融入诗歌,构建一系列清新明快的意象,从而使诗歌独具绍兴特色。

中晚唐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杂,绍兴诗人群体作为一支特殊的力量在唐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时期和以后一段时期内诗歌的创作走向。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取得的不小成就为越文化的丰富和繁荣积累了更深的底蕴,成为了中国诗歌发展长河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活跃点。

参考文献:

[1]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3]陈尚君.全唐诗续拾[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徐志平.浙江古代诗歌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47-108.

[5]高建新.山水风景审美[M].呼和浩特: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47-235.

高适的赠别诗篇7

斑园是简又文的宅名,据简又文成书于1973年的自传《西北从军记》,简又文提到“廿三年春我与杨玉仙女士结婚。她是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干事,并在沪西自构‘斑园’。以‘斑’名园者,先室名‘玉仙’、长女名‘华玉’双玉之间有‘文’在焉也。”斑园不仅是简氏夫妇雅集友人之所,同时也是简氏夫妇艺术收藏之所。根据斑园藏品的最后归宿,197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购入时,达干件之众。这批以广东书画为主的斑园藏品包括了高剑父的作品。自抗战开始,简又文便着手建立斑园藏品;战时在香港主持文化工作,藉大量文物流散香港的机会大量收藏,形成斑园藏品的规模。简氏晚年的回忆,揭示了这批藏品的搜集过程。“至民国廿六(1 937)四月‘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在南京举行,陈列吾国古今书画逾千件(广东出品六百余)。余参观数次,对中国艺术兴味,油然复兴,犹且得有灵感,立志搜藏名作。其时,余任立法院立法委员,开会之外,颇有余暇,从事文史艺术之研究(方主办《逸经》半月刊)。常与大江南北文艺之士交游。如高剑父、黄君璧、易孺(大厂)、邓实(秋枚)、王蓬(秋湄)、吴湖帆、黄宾虹、徐悲鸿、黄潮宽、陈抱一、简经纶(琴斋)、刘海粟、傅抱石、倪贻德、李宝泉等等,皆时相过从。艺术兴味,愈加浓厚,而艺术知识亦与时增进。寝而立大量搜藏书画之志愿焉。”“广州已陷于日军,乡邦文物,多有人运至香港。余遂得乘势兼收并蓄,所得益丰。”(见简又文《广东书画鉴藏记》[上],《广东文献季刊》第2卷第4期,1972年,第11页。)抗战后,这批藏品有幸保留了下来。

有关斑园藏高剑父作品数量,可以从以下渠道获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曾在1997年7月19日至10月12日举办“书画缘——斑园藏高剑父书画”展览,据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高剑父书画作品近百件,是该馆高剑父书画次最全面的展出。不过,这次展览并未全部展示斑园高氏藏品,因为据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购入这批书画时,其中高剑父书画就有百多幅。(见《书画缘——斑园藏高剑父书画》,《中文大学校刊》1997年秋冬,香港,第44页。)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1年所编的《广东书画录》可知,该书著录了高氏104件包括绘画与书法在内的作品。根据该书的凡例,“此编以本馆公元1973年购入简又文先生旧藏广东书画家作品为基本,益以近年文物收藏家捐赠及本馆先后收购者共逾千目,选出明清及近代作品都九九八目。”该书虽是选录,却已全部著录了高氏作品。因为这个藏品数目跟简又文自己所说的是一样,简又文在《革命画家高剑父——概论及年表(下)》中提到,“全部共百零四品”。实际上,简又文收藏过的高氏作品数量不止于此,因为这104件作品不包括“已赠亲友者廿余品”。由此可见,正如简又文的鉴藏印“斑园供奉剑父百品之一”这个概数所揭示的,简又文所藏高剑父作品应在120幅以上,可能超过斑园藏品总数的十分之一。从钤干高氏作品的印章可知,简氏斑园藏印至少有11枚,分别为“斑园供奉剑父百品之一”(朱文、白文)、“简氏斑园供奉剑父百品之一”(朱文、白文)、“斑园主人”(白文)、“又文藏品”(朱文)、ll简氏寅圃”(白文)、“斑园所藏”(朱文)、“又文心赏”(白文)、“驭繁”(白文)、“永真子”(朱文)。(图1)

简又文获得高剑父作品,大约有购买、赠送和交换等几种方式,对于简又文如何积累起超过百件高剑父书画,今天很难重现其过程。不过,通过现今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的高剑父作品的落款,我们仍可以获得一些细节。

购买高氏作品,是简又文收藏的一个重要方式。简氏曾说,高氏藏品“有为先生生前赐赠,然大多数均备价收购者”。(见简又文《革命画家高剑父——概论及年表》,第35页。)高剑父1939年在简氏收藏其一幅早年的作品中曾提到,“又文弟频年搜罗旧作不遗余力”。(见《广东书画录》,第233页。)简氏获得高剑父作品,经常请高氏重题旧作,如1938年简又文过澳门拜访高氏,出示《蜻蜒芦苇斗方》,(图2)高氏款识云,“廿七年岁暮。又文老弟过访濠江,出示童年啸月琴馆画课之作……”,1941年简氏又请高氏题《秋山萧寺轴》,高氏款识云,“此民七旧作也,又文得之,属为题识。”(见《广东书画录》,第233、235页。)

简又文收藏高氏作品的另外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高氏赠画。从斑园藏品的高氏款识中,我们可知至少出于祝寿等各种原因,高剑父明确标明赠送给简又文(包括其夫人杨玉仙)的作品计有13件,其他未标明是赠送的估计亦不在少数。

高剑父的频繁赠画,令简又文颇为感慨。在1940年生日高剑父赠送的一幅山水长卷上,简又文写下了一段跋文,追述了高剑父的赠画经过:

剑父先生作画四十余年,未尝写一横卷。惟此幅原系偶借友人所藏名作,一时兴到,临摹而成,当日匆遽送还,乃并图名及署款而忘之,藏于箧中二十七年矣。今检出惠赠,为余祝嘏,至可感也。忆襄岁先生过沪,小住斑园,曾以缅甸佛迹、雪里残荷两巨制馈余夫妇。去年重会香江,适届余生朝,又举其旧临杨龙友三寿作朋图为余寿,继复赠以瓜花红梅、霜后木瓜诸帧。余昔于斑园雅集时赋呈先生一律,有“革命真传种一粒,铭心厚赐画连楹”之句,今又得此图卷,益觉所受厚贶良多良多矣!是作笔墨灵秀,骨法遒劲,敷色冶逸,韵致清远,虽仿改旧本,异于平常创作,然亦自有笔意,颇饶佳趣,且为其别开生面之横卷作品,殊足珍也。欣喜之下,爰题数语,用志谢忱云。民国廿九年二月八日生朝,适为农历庚辰元旦,简又文跋于九龙寅圃。(高嵛摹古山水长卷,《广东书画录》,第233-234页。)(图3)

在简又文所藏高氏众多作品中,尤以《风雨骅骝》(纸本设色,161 cm×79cm,图4)值得注意。高氏在1935年夏天的一段款识中写道,“风雨骅骝,予十年前旧作也,又文老弟最所欣赏,因以题赠”,表明了这可能是简又文所藏高氏书画中最得意之作。这件藏品生动地反映了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较早,就连作者本人也记不清具体的创作日期。高剑父在款识中所说的“十年前旧作”应是误记,而其最初的题目也不是叫作“风雨骅骝”。据李伟铭的研究,这幅画的创作时间远早于“十年前”,其创作年代的下限应在1917年秋,它最早刊印于上海审美书馆1916年8月印刷的《新画选》第一辑内,而当时的题目是《骤雨》。(李伟铭《高剑父创作年代辨》,《美术观察》1998年第3期,第65页。)

从这件作品的流传与出版的历程可以看到,这件最初题为《骤雨》的作品可能和高氏许多作品一样,显得并无出众之处。但当高剑父把这幅作品赠予简又文后,简发现了这幅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含义,将画中所描绘的对象与高氏本人建立了联系,并由此根据画意作了一首诗。他把它的意义寄托在这首诗中,由书法篆刻家简经纶抄录于该画下方诗堂处:

风悲雨泣天为愁,辔勒之下无自由。

生机剥尽剧可忧,剑父所以描骅骝。

雨霶霈兮风飕飗,狂嘶长曜凌湍流。

进则生兮退则囚,夺奔前路毋回头。

吾之幸福吾自求,无罣无斑驰九州。

大华烈士为之讴,天之骄子此骅骝。

简又文将画中描绘的风雨里腾跃的马比喻成高剑父本人。这种拟人化的观念在1936年3月28日斑园雅集的一首酬唱诗中得到进一步确认。简又文在诗中描述了他和高剑父的关系,并评价了高剑父的人生历程与艺术业绩

卅年师友礼先生,亲炙频频粤沪京。

革命真传种一粒,(余十龄就学时即蒙先生授以革命真谛廿年来对党国之些须努力皆源出于此)铭心厚赐画连楹。

光芒慧迹千秋业,风雨奇驹万里程。(先生题赠余以杰作多帧中以《缅甸佛迹》及《风雨骅骝》最足代表其两大时期之作品余另文详记其事)

艺术中兴赖夫尔,(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画师赖夫尔为其中坚)群贤同此祝成功。(简又文《斑园雅集欢会剑父先生即席赋呈》,《逸经》第4期,1936年4月,第50页。)

简又文在诗中将“奇驹”喻为高剑父这种看法获得了当时友朋的认同,参与斑园雅集的易大厂同样将高剑父喻为“奇驹”。

虽然不能确定该画的重新命名是否受简又文诗的启发,但从1935年夏天高剑父的款识,将这幅作品称之为“风雨骅骝”可以看到,高实际上放弃了过去“骤雨”的称谓,认同简又文对这幅作品的看法。简又文的题诗别有深意,从画中描绘的普通的自然景观到上古历史中名马的转变扩展了这幅画所包涵的意义。简又文对《风雨骅骝》的看法,甚至直接影响到后世人对该画的评价。当加拿大汉学家郭适(Ralph Croizier)在1988年出版他的专著时,曾对此轴评价道:“它的精神和寓意充满了英雄气概,这当然也是同时代人对这幅作品的感受。画家的挚友和艺术保护人简又文描述这幅画时说,它表达了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及抗争的人生哲学’。在倾盆大雨中跃立的骏马,狂风中摇曳的树枝,以及翻腾着的水波,无疑都传达出民族革命的信息。”也正如李伟铭所指出的,“无论是‘野马’还是‘骤雨’,作为题称,仅限于孤立的存在之物的指认,只有在‘风雨骅骝’这个词组中,高氏似乎才找到了恰切地表达其具体的存在之感的语义符号。”

我们看到,自入藏斑园以后,《风雨骅骝》在公众中的见面率大大地提升了。且不说这幅画参与了1935年5月高剑父于南京举办的个展,并作为代表性作品选刊于6月3日《中华日报》“高剑父画展特辑”上。差不多同时,这幅作品连同简又文所写的《革命画师高剑父》、《题剑父先生名作》等一并刊载于《人间世》半月刊第32期上。同年12月,这幅画印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剑父画集》中,(图5)这本画册在次年7月再版了一次。1936年5月20日,连同简又文所写的《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一文,又刊载于《逸经》第6期上:(图6)同月,这幅画又刊载于上海《中华》图画杂志第42期上。(图7)1940年,该画又刊载于上海《永安月刊》-第15期上。李伟铭注意到,在上述所有印刷的图版中,都不见高剑父的赠款,其原因应是使用了高剑父赠给简又文之前所拍摄的底片。事实上,也并非如此,《逸经》第6期所载《风雨骅骝》一画中,高氏的赠款依稀可见。

高适的赠别诗篇8

《别董大》诗意为:千里黄云遮住了天空,日色昏昏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又有哪个人不认识你呢?<br>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时正处于盛唐时期,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高适的赠别诗篇9

1《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及其英译本简介

一些送别的名句名篇,已经成为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一种诗意缩影。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尤其喜爱云游四方,广交天下才俊,又很少囿于一地而居,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离别主题是很多见的。这其中既有描述他受友人相送的感激之情,如《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等;也有他送别知交的不舍之意,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等。因送别诗多为描摹或记述别离场景和事件,故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是较多的,涉及到的英译问题也比较复杂,正是研究古诗中专有名词英译的绝好语料。所选《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的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该诗的英译本有多种,本文的讨论涉及了六种,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曹顺发译本,孙大雨译本,BurtonWatson译本,以及邢全臣译本1。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摹的情景则是诗人至交孟浩然启程前往长江下游的扬州,诗人站在黄鹤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该诗也有多家英译本,本文将选择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屠笛,屠岸译本,万昌盛,王间中译本,王大濂译本,WitterBynner,江亢虎译本等六种2予以探析。

2原诗中专有名词被英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

从本文所选的语料分析对象看,诗中大多数的专有名词在英译本中也是以名词形式出现的。例如,《赠汪伦》中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也是本诗题赠的对象。在原诗中以人名形式直接出现,大多数译本除邢全臣译本外都是对应处理的,直接译为对等名词,没有采用加注法,或同位语等形式来诠释汪伦的身份以及与诗人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直接译为对等人名的译本中,许渊冲译本有一细微差别,那就是在人名汪伦前,加了感叹词“O”,即“It’snotsodeep,OWangLun,asyourloveforme.”在英语中,“OWangLun,”实际上是呼语,呼语的作用为了确定受话人,或是保持或增强讲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关系的。李白与汪伦是朋友,分别时情谊绵长。使用这一呼语非常贴近讲话人对友谊珍视和不舍的心情,从人际功能角度看是成功的,但从语言使用看,带有呼语的语句语体方面通常不正式,这样的成分出现在古诗句的英译本中是否合适还需进一步考量。还有一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选的六译本中对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专有名词“黄鹤楼”都译作了专有名词,但在表达上还是有差异的。屠笛,屠岸,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将其译为“YellowCraneTower”,即采用了前置修饰结构;万昌盛,王间中将其译为“TowerofYellowCrane”,即采用了后置的修饰结构;Bynner,江亢虎译为YellowCraneTerrace,与前二者的区别在于Terrace和Tower的选择使用。王大濂译为“CraneTower”,但值得注意的是王大濂将诗题中“黄鹤楼”译为了“YellowCraneTower”。由此可以看出的是,原文的专有名词在英译处理为对等的专有名词时,不一定要用完全一致的表达,可直译也可意译,无论哪种形式,意义的表达和意境的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如果能做到许渊冲先生推崇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三美聚,译文当然就更为成功了。

3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标题和开头两句即清楚交待了送别的双方人物,时间,地点,目的地。标题出现的地名是“广陵”,而诗中第二句却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诗文本身并未解释广陵和扬州的关系,但汉语本族语读者应该都知道广陵是扬州的别称,两者在符号学看是同一所指。但是英译本的读者是不具备这一常识的,在此处避免混理解乱应该是译者应完成的一个文化传递的任务。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本文所选六种译本中有四种都回避翻译诗题中的“广陵”,而独留诗句中的“扬州”并将其译为“Yangzhou”,只有WitterBynner,江亢虎的译文中将标题改译为“Yangzhou”保持与下文的一致。可惜,原文的确是有广陵和扬州两个专有名词,李白应该是为了与末句“天际流”押尾韵才在第二句使用“扬州”这一名称的,而古人更多的是使用“广陵”。这一不对等的译法直接化“广陵”为“扬州”虽避免了混乱,却有不忠于原文之嫌,有些遗憾。另一与众不同的译本仍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他将句中的“扬州”译为“RiverTown”。从书面形式看,许译把“RiverTown”当做专有名词,但它并没有像“Yangzhou”那样表示特指意义,或者说读者不一定能够确定它所表示的特指意义。这样看来,为了更好更忠实的表达原诗的意义,还是用两个专有名词把它们分开译最好,但可以使用加注法,向读者说明“广陵”即“扬州”,都是中国一座古老城市的别称。

4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成普通名词

《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的译本中都出现了把原诗的专有名词译成普通名词的情况。前者本文所选的六译本中,邢全臣将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化译为普通名词“adeepgreenlake”,原诗中“桃花潭”的“桃花”则处理为“peachblossoms”,即潭上倒影的桃花。这样译其实改变了原诗的意思,桃花潭不再是一个整体,深千尺的也不是桃花潭,而是潭面倒映着桃花的一个绿水潭。这样的情景意境也很优美,却是译者重新创造出的,与原诗出入太大。其实桃花潭是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的一处风景地,确有其址。历史上也已有定名,即“桃花潭”。译者随意将这一固定的专有名词译为普通名词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中也有一处颇受争议,但若追根溯源,原因其实还在于对原诗的理解上。诗中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里的“长江”一词,出现了由于定位问题而将其分别译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的情况。屠笛,屠岸将其译为“theYangtzeRiver”,王大濂译作“River”,许渊冲译为“theendlessRiver”以上三种译法虽不尽相同,各有方法,但在用专有名词翻译专有名词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另有三种译文就有着根本的不同了。杨宪益,戴乃迭译为“thegreatriver”,万昌盛,王间中译作“amightyriver”,Bynner和江亢虎译为“theriver”三种译法都没有译作专有名词,源头应该在于这几位译者对于原诗中“长江”的理解,此处到底是指扬子江,还是一条名字不确定的长长的江呢?细读全诗,通过“黄鹤楼”“下扬州”等信息不难看出,此处就是指中国第一长河,母亲河长江!因为送别地的“黄鹤楼”正位于长江之滨的古镇武昌,“下扬州”说明是沿江而下能到扬州城,稍有地理常识则能准确定位此江即为长江,因而将其译作“theYangtzeRiver”是最贴切的,即使不译为“theYangtzeRiver”,译成其他专有名词也要恰当得多。

5原文的专有名词未被译出或换用它词

能印证本节小标题的例子首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翻译,本文所选六个译本中有四个都回避了专有名词“广陵”的翻译,前文已有论及,在此不再赘述。另一例出自《赠汪伦》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中专有名词“李白”的翻译。六个译本中有三人对等音译李白为“LiBai”,但杨宪益,戴乃迭,邢全臣译本则出现了以代词“I”代替“LiBai”的处理。这其实是非常巧妙和智慧的做法,体现了三位译者熟谙中国语言文学表达习惯——作者以第三人称出现正是中国古文的叙事特点之一!当年严复译《天演论》首段也是将“Itmaybesafelyassumedthat,twothousandyearsago,beforeCaesarSetfootinSouthernBritain,thewholecountrysidevisiblefromthewindowsoftheroominwhichIwrite,wasinwhatiscalled‘thestateofNature’.”译为“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他将英文原文的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这样做使得译文读起来与中国古代史书何其相似!而且,也使译文更显典雅,更符合古汉语的行文习惯,更易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所接受。回到《赠汪伦》一诗中,诗人李白此处直呼自己的名字也并非是想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而是相当于说“我”或“我李白”,仍为第一人称视角,这一点也与诗歌最后一句“不及汪伦赠我情”中遥相呼应,因而杨戴译和邢译是很有道理的。而许渊冲先生的译法似乎又是棋高一招,他的译文是“I,LiBai,sitaboardashipabouttogo,”既体现了第一人称,又保留了专有名词;不是简单的回避不译亦非换作它词。既忠实原文的形,也忠实了神,可谓妙笔!

6结语

高适的赠别诗篇10

在《大学生和谐教育新论》一文中,我们对“和谐教育”进行了重新论定。在文中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看法与学界对“和谐教育”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不同,我们的重点在于其目标和效果上,简单地说,即达到和谐境界上。我们认为这有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即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这四个方面都有所实现的话,那么,即可认为达到了和谐教育之境。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达到如此效果。我们认为,不管从理论上面探讨出了多少内容,不管这些内容是多么光鲜,最终必须要能在教学实践上得到印证;也就是说,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它。如果不能在教学实践上予以印证,那么,这些理论的探讨终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具有实现性。尽管不能说这样的理论探讨没有必要,但至少是有所缺失的。为此,我们选择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探讨。为何如此呢?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下面我们从四个衡量标准入手进行分析。

2从身心和谐来看古代文学教学

就身心和谐来说,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解中,适当加强审美鉴赏和艺术熏陶方面的教学比重,可使学生增强身心和谐。本来文学课就是审美鉴赏课。学生在审美鉴赏的熏陶下,可以放飞其心灵,纯洁其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美,有快乐的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从而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胸怀,进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身心和谐的人的表现。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纯真而深沉,完全消除了宫体诗那种“猎艳”的低级趣味,而把爱情描写恢复到《诗经》中的民歌和古乐府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净美、纯洁的格调。同时,诗人又把这种男女相思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探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诗的思想蕴涵更为深邃,富于哲理意味。以江月之常有与人生之代换,提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永恒矛盾,把离愁放到短暂人生中观照,越增其忧郁深邃。这样欣赏文学作品,确实能培育学生的美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达到身心和谐之境。

3从人际关系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际关系和谐来说,我们认为,这可以在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作者介绍。基于类似的人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很多同时代作家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尤其体现在——当一方遭到不幸时,他的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进行声援,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二是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送别诗、赠答诗,这些诗歌可以说是古人人际关系和谐的反映。例如: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歧路分手的共勉,展示出诗人放眼四海的豁达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句意,用来表现不能为地理距离阻隔的友情,但这比曹诗提炼得更精确,概括度也更高,遂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赠别的格言。在这些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朋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他人”的理解,当然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4从人与社会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社会的和谐来说,可以在那些忠君爱国的作者身世介绍中、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分析时,进行探索和启示。以作者身世简介来说,比如杜甫,他对君王、对朝廷一往情深的眷恋,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窘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对于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从而达到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以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来说,比如杜甫的《望岳》,全诗围绕“望”字驰神远思,前六句写泰山的高峻雄伟、气象万千,结尾处用典故写想象中的登山远眺,展示出诗人抱负非凡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不仅高度概括了泰山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作者把大自然的浩气纳入胸怀的豪情,在观望名山的兴会中,寄托了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前程万里的乐观和信心。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可以视为盛唐气象的生动再现。

5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