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心算速算十篇

时间:2023-03-17 01:06:07

口算心算速算

口算心算速算篇1

[关键词]低年级 口算训练 速度 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1

口算,简单地说,就是一边心算一边口说的运算。低年级学生口算速度慢,出错率高,已经成为一种共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学习效率。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与正确率呢?具体来说,口算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遵循规律,训练有序

口算主要是借助头脑中一定程序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计算规律,将口算过程详细展开,让学生进行口述,使口算方法得到内化,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在口算训练上我主要采取了三步走的训练方式。

第一步:让学生参照如下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结构细化图,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计算步骤。

第二步:只显示算式与计算过程结构框架图,让学生按照计算规律在心中进行默算训练。

第三步:看算式,想过程,说得数。

35+9= 47+7= 57+6= 83+9= 74+8=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先让学生按照计算过程结构细化图细说,再根据计算过程结构框架图想一想计算过程,并在心里默算,最后直接说出得数,完成口算训练。原本复杂的计算过程,经过教师逐步的压缩、简化以后,计算规律及算法算理在学生心中已经形成,这样学生口算起来定然会有凭有据、快速轻松。

二、形式灵活,注重激趣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口算训练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

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对于“8-3=( ),5-4=( )……”这类习题,教师可以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在训练中力求“火车”开得快,开得稳。而对于“3-( )=2,10-( )=4……”这类习题,教师则可以采取“找朋友”的形式,让学生将这些习题分别做成独立的算式卡片,再做一些写有具体数字的数字卡片。练习时,拿着数字卡片的学生说:“我是活泼可爱的数字××,谁愿意和我做朋友啊?”这时,拿着相应算式卡片的学生就快步走到他的身边。

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口算的快乐。

三、有的放矢,分类训练

在口算训练时,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口算速度和正确率也不尽相同。为了使每个学生的口算训练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训练。根据学生口算时的表现,可以把学生分为紧张型、粗心型、缓慢型以及方法不当型。

紧张型学生表现为,被教师提问时,由于心理紧张,导致计算屡屡出错。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慢脚步,适时鼓励,使学生的情绪先得到稳定,进而算出正确的结果,体验成功的。

粗心型学生表现为口算训练中出错频繁,但是出错的原因并不是不懂,而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这些学生在看数字时,经常只瞟一眼,就根据大概印象计算出得数。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让他们确保看清楚数字与符号之后再动笔,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缓慢型学生表现为思维、行动、语言等较为迟缓,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先要引导他们在计算时集中注意力,再利用比赛等训练形式,逐步提高口算速度。

方法不当型学生表现为由于口算方法掌握不当导致口算结果错误。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就要手把手地教,及时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口算能力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各类型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用心练习。

口算心算速算篇2

一、打好坚实的口算基础

小学阶段数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口算基础知识有:(1)一年级的20以内的加法。它是为20以内减法的口算作铺垫。当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凑十法计算9+几或8+几、7+几时,那么他们必将能很顺利地计算十几减9、8、7等。(2)1~9的乘法口诀。它的灵活运用始终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数学学习。(3)中年级学习的整数乘除法和运算。它是高年级学习小数和分数的基石。坚实地打好这些基础为下一阶段对应知识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二、总结有效的方法经验

打好了坚实的口算基础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计算帮助学生总结在口算过程中的更快速有效的口算方法。例如算20以内加减法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凑十法的秘诀,9+几=10+(几-1)、8+几=10+(几-2)……再如四年级教学整数四则运算之后教学简便计算中用到498+564=564+(500-2)等。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有比学生更独特更精锐的眼光,例如在五年级教学小数除法时:3.2÷0.5=3.2×2=6.4、1.4÷0.25=1.4×4=6.4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如果能掌握这些较为简便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口算的速度,更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三、加强听算、心算、估算的练习

听算、心算、估算与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提倡重视口算练习的同时,还要加强估算,我认为我们还应该适当加强一些听算和心算的练习。我们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去小型的商店或菜市场买东西,老板只是简单听你把所买的东西的价钱报一遍,便一口说出了总价。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听算、心算能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应有的数学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布置孩子们去买东西之前估算自己买的几件商品大约要多少钱,在付账之前心算实际一共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听算、心算的题目,同桌之间互相听算或在小组内展开,也可以把每节课的口算时间改成老师口述学生听算。

四、学会一些速算帮助口算

大家都知道,背诵是学习文科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实学习数学有时也需要背诵一些数据,这些可以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一年级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表就不用说了,从五年级开始我就在学生进行一些常规计算之后给孩子总结了这样几点需要背诵的知识:

(1)学习小数时背诵:=0.5、=0.25、=0.2、=0.125、=0.05、=0.04……背诵这些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有助于六年级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背诵11到19的平方和3.14×1……3.14×9、3.14×25、3.14×64,背诵这些数据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计算麻烦和错误,也有助于六年级学习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计算。例如六年级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8厘米,计算它的表面积 3.14×25=78.5平方厘米、3.14×5×2×8=251.2平方厘米、 78.5×2+251.2=428.2平方厘米,这个过程中3.14×25和3.14×80不仅可以直接运用背诵的结果口算,而且提高了正确率。

口算心算速算篇3

一、动手操作,培养数感

一年级的口算教学,首先学习十以内的加法,十以内的加法是从数数开始,对于数感不强的学生,口算起来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口算中,我们要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让学生利用小棒、画片进行数数的训练,让学生把1-20、1-100的数正数和倒数都要数熟练,充分了解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口算打好基础。

如在口算9+3=?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9个苹果和3个苹果,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帮助思考,这时再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学生都能顺利说出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用10+2=12。由于有小棒的直观演示,建立9+1=10的表象,学生口算的方法和速度明显增强。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在口算教学中,不一定追求口算的速度,重要的是理解口算的算理,只有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才能有效掌握口算的方法。

一位老师在教学15-7=?时,学生有困难,他就让学生想怎么办,一个学生举手了,他说:我用小棒摆,15-7=8。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又继续提问:还可以怎样想?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7+8=15,15-7=8。这时这位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种方法叫作减法先想加,很管用。这位老师没有结束,而是继续问:还有什么方法?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生:10-7=3,3+5=8。生:15-5=10,10-2=8……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个个争相发言。学生说完之后,这位老师出示了不同的退位减法口算题,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学生的方法灵活了,口算的速度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这位老师只是停留在摆小棒算减法上,学生的操作能力虽然熟练了,但是口算的速度很难上去,而他却欲擒故纵,先抑后扬,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了很多的口算方法,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三、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合理运用口算卡片。低年级有配套的口算卡片,在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我们都要进行口算训练,口算形式可以是独立思考回答,也可以抢答,还可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回答的速度快,总之要不断变换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促进口算技能的形成。

注意视听结合。视算和听算是两种不同的口算形式,视算是通过用眼睛看题目,然后用脑算,用口说得数;而听算的要求就高了,它通过用耳听题目,然后动脑记忆和计算,才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要经常变化口算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效果。

家校合力促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口算的要求比较高,对一些学困生,运用课堂教学时间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发动家长,让家长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提高口算能力,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建立联系,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口算内容,要让孩子掌握口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配套相关年级的口算练习册,每天用三至五分钟对孩子进行口算训练,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

四、科学训练,促进发展

1.注意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低,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教师只是机械重复地训练,长期下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训练中,我们要不断变化口算形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

2.口算题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在口算时表现出的速度与正确率不尽相同,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均衡发展,在练习设计时要体现层次性,让后进生也能得到发展。

3.注意形式多样

长时间单一的训练容易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疲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设计练习时,要以视听为主,适当增加找朋友、我是小小邮递员等与口算相关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心算速算篇4

关键词 诱导风机 空调系统 气流组织 设计方法 1 引言

无风道诱导风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地下停车场,至仿已有近万中诱导风机使用在国内几百个地下停车场内,为改善地下停车场的空气品质,降低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一次投资和运转费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实际上,这种通风空调系统在国外,除了用于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换气以外,在高大空间空调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日本应用工程很多,其中些典型应用实例引人注目。

2001的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空调设计中,日本佐藤设计事务所在大面积的展览会场中,采用了无风道诱导风机空调系统,这是这种系统第一次在国内空调工程中应用,因此引起了国内空调界极大的兴趣,也引发了对这种系统在空调工程中可行性的激烈争论。

由于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空调设计中,日方只提供了设计方案,而未提供设计所必需的计算资料,因此给国内设计人员的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进也增加了这种能风空调系统神秘的色彩。为解决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在空调工程应用过程中所缺少的设计计算资料,笔者从2001年中期开始,对这种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其主要部件的改造,性能的测试,以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实际工程的实践,基本上掌握了这种系统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今后在国内空调工程中推广和应用这种先进系统提供一实用的设计参考资料。

2 工作原理及系统的组成

由文献[1]的分析可以知道,当空气由直径为D0的喷品,以送风速度V0向往一个不受周围界面表面限制的空间扩散时,由于射流边界与周围介质间的紊流动量交换,周围空气不断被卷入,沿射程方向,射流不断扩大,射流流量不断增加,射流轴心速度则逐渐衰减。如图1所示,无风道诱导风机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送出的空气不是像传统的空调系统那样,通过送风风道将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到需要的地方,而是通过喷嘴直接送入空调空间,而诱导风机机组被置于射流主气流的流道中,当射流轴心速度下降时,利用诱导风机,使主气流获得新的动力,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到指定的位置,通过改变诱导风机机组的送风口角度和方向,还可以调整冷、热气流的落差,防止了冷风过早进入工作区,导致人体不舒适,也解决了热风难以下送的难题,同时还可以使主气流转向,避免了送风死区的出现,减少了区域温差。

图1 无风道诱导风机空调系统示意图

目前可利用的诱导风机机组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诱导风机机组有三个送风口,且送风口的位置有5个方向可以安

装,回风口置于机组后部和两侧上部,这种被称为TOPVENT® 2的诱导风机为瑞典ABB公司在日本的控股公司富列克特(Flkt)公司的专利产品[2]。另一种形式为:诱导风机采用上下角度分别可以调节30°的平面送风口,由于单机风口的宽度可以达到1800mm,因此可能形成很宽的平面射流,回风口可以设在机组后部,或者下部,这一产品已由笔者研制成功,并获得中国专

利。

3 设计计算方法

采用诱导风机替代传统的风道用于空调系统,其风险性远远大于常规有道空调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①由空调机组送出的冷(热)风未能达到诱导风机处,就下落,结果在空调房间内出现明显的区域温差;②冷气流中途下落,导致明显的"吹风感",引起人体不舒适;③送风不送到所有需要空调的区域,形成气流停滞区;④气流噪声问题;⑤热风下送总是。上述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上就是:①气流组织计算问题;②气流组织形式问题。下面分别说明。

3.1 气流组织计算

3.1.1 基本计算公式

虽然最近十年,CFD技术在气流组织设计中已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影响因素繁多,其准确性沿无法替代以实验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国内外空调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还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无风道诱导风机空调系统,实际上是多股喷口射流的叠加。气流组织计算的目的就是确定:①轴心速度衰减规律;②轴心轨迹,即射流落差;③轴心温度衰减规律。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射流计算公式的形式基本相同[3~5],主要区别在于通过实验得到经验系数不尽相同。

轴心速度衰减公式:

(1)

式中 V0--出风口平均风速,m/s;

Vx--射程X处轴心速度,m/s;

K1--轴心速度常数,无因次;

A0--出风口有效面积,m2。

X--射程,m。

非等温射流轴心轨迹,即射流落差计算公式:

(2)

式中 Y--射流轴心偏离水平轴之距离,m;

a0--射流出口轴线与水平轴之夹角;

y--系数,与风口形式和尺寸有关,y=0.47±0.06,无因次;

K2--轴心温度常数,无因次;

Ar0--阿基米德数。

轴心温度衰减规律:

(3)

式中 TO--出风口送风温度,℃;

TX--射程X处轴心温度,℃;

TR--回风温度,℃;

诱导风机用于空调系统与用于通风系统时,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非等温送风,而后者是等温送风,对于非等温射流,其射程、轴心轨迹、轴心速度衰减、轴心温度衰减都将受到阿基米德准数的影响[3]。虽然气流组织已经是一个很老的课题,但是目前可供工程设计使用的较准确的计算公式并不完善,例如非等温送风的轴心速度衰减就缺乏可靠的计算公式,因此对于非等温送风,目前国外仍然采用式(2)进行计算[3]。同时,采用什么样的公式进行计算尚存在较大的分歧。

3.1.2 轴心速度常数和轴心温度常数

在式(1)~(3)中,轴心速度常数K1和轴心温度常数K2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K1国亦称风口特性系数、送风口常数。国内在进行射流轴心速度衰减计算时,同时采用另一个与风口有关的经验系数,被称不紊流系数a[6],a和K1之间存在以下换算关系:a=0.42/ K1。轴心速度常数是一个与风口形式和具体结构有关的实验参数,它表示轴心动能损失[3],对于一种形式的风口,轴心速度常数历来被看成常数,但是最近研究发现轴心速度常数并非常数,它还与送风口风速有关[3,7]。K1、a和K2虽然都是由试验确定的参数,使用简单,但是国内在计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式(1)有两种形式,当式(1)中的 采用DO替代时,公式中常数 应除去;②不同的风口采用相同的轴心速度常数,目前通用的速度衰减和射流轴心轨迹计算公式,已将喷口的轴心速度常数和轴心温度常数具体数值写入公式中,因此采用其他风口(如矩形风口,条缝风口,旋流风口等),仍采用这些计算公式,将导致明显误差;③轴心速度常数取值过大,部分厂家,为了商业利益,任意提高风口射程(即轴心速度常数),最近在国内会展类建筑的空调设计中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虽然各类手册和教科书都登载有轴心速度常数和轴心温度常数表,但是表中风口形式过于笼统,因此准确性较差,对于一种形式、尺寸一定的风口,一般最好通过实验来确定。表1是目前常用的轴心速度常数和轴心温度常数。

口算心算速算篇5

一、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小学生的心理处在一个发育阶段,他们对于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而这种探究欲望和求知欲缺乏长久性,所以需要我们通过“兴趣”这一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并以自身需求为桥梁,最终实现学生对口算的习惯化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有效利用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将口算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口算练习,把被动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感兴趣的学习,化被动的学习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着手。

(1)以抢答的形式激发兴趣

以抢答口算练习题的形式实现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是从学生自身的“成就感”上实现心理突破。

(2)以小组口算比赛的形式激发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比赛结束,教师给优胜的小组颁发小红旗。

(3)以课堂擂台赛激发兴趣

这种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先由大家推荐产生一名“擂主”,然后其他学生作为“打擂者”,如果“打擂者”能顺利答完擂主的十道题目,那么打擂成功,顺利击败“擂主”,成为“新擂主”。然后,再由其他学生继续挑战“新擂主”,以此类推,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技巧为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巧算

在我们的课本中,或多或少地介绍了一些口算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还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安排一些其他的口算方法教给学生。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特殊的计算题,如两位数乘以99或两位数乘以101、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以11等。虽然涉及面不广,但是却很实用。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因为这不仅是知识能力掌握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口算能力与智力训练相结合

从原先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现在表象的运算,是口算一种大范围的诠释。当我们对口算训练进行到一定地步时,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准确、迅速的口算训练,不仅可以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还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助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将口算能力训练与学生智力水平训练相结合起来。

(1)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的口算速度存在实际差异,这种差异和学生的“数感”能力的差异存在联系。比如,在计算“7.6×5.5+2.4×5.5”这道题时,如果能够快速发现公因式数5.5及7.6与2.4的和是10,那么,学生的口算速度就要快速很多。

(2)利用恒等变式训练学生口算能力

比如,计算“8-24×0.25”,如果掌握恒等表式技巧的话,就可以很快发现,可以将“24”分解为“3×8”,那么原有的等式就变成了“8-3×(8×0.25)”。这样,不仅提升了计算速度,还大大提高了正确率。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口算能力的一种有效补充。口算能力不是单纯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四、注重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

我们往往对学生口算的错误,冠以粗心的原因。如果说粗心是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一些复杂的口算,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做出来,基础好的学生却做不出来呢?说到底,粗心一直是我们师生的一种“共同借口”,实质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建立,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好学生抄错数、标错小数点的现象。可见,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种手段。

口算心算速算篇6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口算能力着手。我的体会是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

1 念好“基”字经

“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因此,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9+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孩子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我根据课本上的操作,对儿子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儿子一口回答道:“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

“太棒了!”我立即表扬了他。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的“表象法”在孩子心中建立了。这就说明,孩子口算的准确性有基础了。

理清算理助口算

有了基础,咱还要“谋发展”啊!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还要使孩子具备理清算理的能力,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又设计了一套“算理操练”法。例如:学习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孩子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先把5分成2和3;8+5其实就是8+2+3;最后10+3得13。

我一边和孩子分析,一边用图画形式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在他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他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儿子很快就掌握了算理。

说理训练助口算

说理训练是孩子提高口算速度的重要一环,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课本上教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就在家里开始训练儿子了。

“13-8等于几?”我问。

“等于5。”儿子一脸不屑。

“是怎样想出来的?”

“减呗!”

“做减法,想加法。”我鼓励他想多种办法:“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最后,我帮助孩子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这样反复多次训练,果然提高了孩子口算的速度。

2 念好“教”字经

“教”就是教给孩子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儿子熟练基本口算之后,我们就转入拔高训练了,即寻找口算方法和规律:

(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孩子: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孩子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孩子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2×16=10×16=16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四)熟记常用数据。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等。

4 念好“练”字经

口算心算速算篇7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同时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口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口算训练。

一、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而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口算能力的开始,是后来较复杂的计算的基础。新课标对20以内加减法口算速度的要求是8~10题/分,这对我们的训练提出了定量要求。学生的笔算离不开口算做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笔算的计算速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到以后的四则混合运算出错率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口算的熟练程度。

二、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与记忆能力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且学生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在进行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时,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和或差,个位上的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大小关系,在通过学生的观察后,迅速做出判断,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是不进位或不退位的加、减,教师看这一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口算的训练,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注意与记忆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新课标的任务之一。而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思维能力。学生先是对具体实物的感知形成数的认识,也就是形成数的实物直观表象,然后通过对实物的感知,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数量关系,即使不出现实物,头脑中也能形成数的表象特征,正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某种事件有独特的想法,口算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例如教师所讲的口算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孩子,怎样实现口算的又对又快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求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口算方法,某些速算方法不正是由此而产生的吗?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技能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那么怎样才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1.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口算训练。每天十道或更多,坚持不懈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定会有收获。开始要做比较简单的,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有了自信心和兴趣,孩子就爱学了,以后再逐步提高难度,教师可以在每天的授课之前,结合本节新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以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开设学生相互出题的口算训练竞赛课,让学生对答式的口算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建立学生间的良好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堂的训练必不可少,强化性的口算练习更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教师出示部分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以检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既然是比赛或检测,就必定有好有坏,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差生的心里疏导,不要过分注重评比,更不要批评,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得不偿失。

2.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家校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走向成功的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空闲的时间中,要与孩子多交流,多进行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社会上的珠心算培训班也可让孩子尝试,但前提是孩子乐学,感兴趣。

3.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要建立直观表象,从运算形式来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教学7+4的表象:先出示9根小棒,另外再准备4根小棒,让孩子思考:“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根小棒?”很快就有孩子说:“我拿3根和7根放一块,就有10根小棒,还有一根,一共有11根小棒。”我表扬了这名同学,并给学生讲解了“凑十法”,这样数学模型的表象就建立起来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了基础。其次要理清算理,口算的训练,不要单一的追求速度,而在于让孩子理解算理,在孩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出口算的法则定理。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下,进位加法的法则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加几。”让孩子在此基础上再训练,效果肯定会好。最后再引导孩子说明算法,在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口算的速度。

口算心算速算篇8

关键词:小学;口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口算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口算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口算正确率低

2.口算速度慢

3.口算方法不当

在口算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摆一个草稿本在旁边进行笔算,虽然能算对得数,但是采用了笔算的计算方法。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学生“会口算”“能熟练地口算”,不仅包含速度快、结果对的意思,还包含着方法正确的意思。所以,要衡量孩子们口算学习的效果怎样,必须从结果、速度、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成因

1.思想上不重视

有一些老师认为,口算有什么好教的,很简单的题目学生都会做了,完全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2.忽视口算的速度

主要表现为没有遵循“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这一教学原则。例如,有的教师满足于计算正确,不注意速度要求,要求学生“实在算不准的话,在草稿纸上列竖式”;另一种情况是个别教师追求快,而忽视正确率,认为速度快但容易出错的学生只是粗心而已。

3.只重视计算结果,不重视计算过程

有的教师遵循“管它红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算对得数,管他用什么方法。

三、抓好口算训练,促进口算能力发展的策略

1.基础性训练

基础性训练十分重要,是进行一切复杂口算的基石,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等,只有这些基本口算掌握扎实了,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口算能力。

2.典型错误训练

在口算训练中,让学生当小医生进行找错、改错的训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错因并改正,学生易于接受,能防止类似错误发生。学生典型的错例主要有:

(1)运算性质错误。如:25×(4+20)=25×4+20=120。

(2)运算顺序错误。如:100÷25×4=100÷100=1。

(3)算理不清错误。如:■+■=■。

3.记住一些常用值

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和平时作业中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为笔算、简便计算打好基础。例如:

(1)在简便计算中用到的特殊积。如24×5=120,25×4=100,125×8=1000,125×4=500等。

(2)和圆周率的近似值3.14相关的计算以及常用整数的平方。

(3)分母是2、4、8、10等最简分数的小数值。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都很高,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

4.训练常抓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应坚持每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时时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口算的内容,做到练习有针对性。那种盲目训练的做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5.训练方式多样化

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训练方式要力求多样化,让学生对练习有新鲜感,调动起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例如,采用口算比赛、对口令、抢答、开火车、挑战擂主、扑克牌游戏等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6.训练做到因材施教

口算心算速算篇9

文/掌于前

【摘 要】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方式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关键词 小学生;口算能力;意识

口算能力是运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数学教学及实际应用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同时,作为口算能力,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基础。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注重创新兴趣培养,提升口算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思考,从而迅速掌握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在简算、速算、估算、珠算等各种数学计算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购物、生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各类物品的尺寸丈量等等,都离不开口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口算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口算练习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例如可以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口算训练,那么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能力一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注重创新数理理解,增强口算的能力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同时,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巧算的方法。在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

三、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领悟口算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四、注重创新训练形式,培养口算的习惯

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中不难看出,加强口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口算内容遍布每一个练习,教师要利用教材来强化学生的口算练习,把口算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口算练习见效快,成绩提高显著,优等生越练越聪明这自不用说,差生练习后也能够从不断提高的成绩中找到自信,并树立起信心,从而对数的运算感兴趣,就会花时间去学习,去追求,甚至感到乐在其中,而且趣味无穷,变厌学为乐学。这样,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从而达到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目的。总之,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包括:分散集中结合练。每堂课上安排练。多种形式变换练,如:开火车、听算训练、抢答口算、找朋友、口算游戏、口算接力等等。

总而言之,有效创新口算训练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能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效的训练,又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口算能力,从而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何朝霞.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

口算心算速算篇10

关键词:小学口算;病因探究;策略

近年来,不少高段孩子的计算能力的正确率与速度都跟不上节奏,究其原因是孩子们的口算能力不过关,导致高段的学生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比较低下。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调查,其基本结果为:(1)喜欢做计算题的学生占58%,不喜欢做计算题的学生占42%;(2)认为自己计算水平很好的学生占33%,觉得自己计算水平一般的占67%;(3)认为自己因为不会做才做错的占5%,粗心做错的占85%,因为紧张做错的占10%;(4)计算完后能反复检查的占10%,一次就能做对,没有检查习惯的占90%。

一、学生口算差的病因

1.教师的原因

(1)教师在口算教学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口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是把口算作为笔算教学的基础,忽视口算的隐性价值,对口算方法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够。教师在口算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问题提出,操作感知,探究算法,明白算理,巩固应用,最后总结归纳。

(2)受应试教育影响,现在对学生测试方式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对测试的时间不作要求,口算只有一个结果。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口算也可以笔算完成。为了取得好成绩,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用笔算完成,从客观上使得学生产生惰性,因此学生喜欢在草稿本或桌子上打草稿,从而导致“笔算式”口算。

(3)对于口算的巩固,训练方式不当。教师给孩子呈现的口算形式单一,没有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每天就是课前进行计时训练,同桌交换改,最后订正。错误过多的孩子再强化训练50题进行所谓的巩固。每天回家作业就是口算题,家长批改订正,然后当天的口算训练到此结束。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真正地探究算理。

对于学生的错题力不从心,未曾静下心来对孩子的错题进行集中分析研究。

2.学生的原因

(1)由于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更加轻视。面对教师这种机械重复的训练模式,他们觉得口算枯燥乏味,没意思,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触。于是,在计算过程中敷衍了事,只求速度不求正确率,做完就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算错看错的屡见不鲜。也有很多因为书写数字或者符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导致口算速度慢。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令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把0写成6……

(2)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俗话说“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二、治疗学生口算差的良药

孩子是好动的、活泼的、乐学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各种活动中让孩子领略口算的意义,口算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孩子们的口算能力。

1.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如在认识1~10各数组成后,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于是,我先让孩子们通过进行对口令,猜拳游戏来巩固数的组成,然后,学生再根据这些已经耳熟能详的数学组成来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白用数的组成去口算。

凑十歌(一)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小朋友,拍拍手。

凑十歌(二)

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歌(三)

九和一、八和二,七三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为孩子们设计一个摆小棒的操作活动,问学生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看出小棒的根数,引导学生10根捆成一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凑十法”。

2.在活动中巩固算理

在教学完1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当孩子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算式时,我把这些算式以卡片形式呈现,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孩子们进行视算。如一闪闪亮晶晶,让学生用手指来表示结果。

上完20以内进位加法后,我把算式做成卡片,灵活地呈现,让学生找到得数是某个数字的一组卡片,然后将这一组卡片有序排列,观察,实验寻求规律,再按照这样的方式小组竞赛,找到其他得数的卡片,然后把小组卡片有序排放,形成进位加法表,同时让学生说说找到的规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中提高口算能力。

总之,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只有口算抓得好,我们的数学建筑才能一层层地往上造。我们要逐步改善数学教学的模式,坚持口算训练天天练,数学之星周周评,口算接力月月办,口算错题人人诊,数学游戏时时玩等活动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桂玲.提升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