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终将逝去青春十篇

时间:2023-03-19 03:18:25

致终将逝去青春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1

青春,是一首短诗。始于今天,终于明天。驾着小舟泛波在湖上,映入眼眶的,是世间最美妙的景致。诗情画意是我的心灵膨胀,徐徐清风,使我身心舒畅,拨开绿水,缓缓航行,时而摘下一朵白莲,嗅着它的芬芳;时而撩起一丝湖水,享着它的润朗……青春是一首短诗,终了,耳边却依旧环绕着诗一般的歌谣,再美,也不是永恒,终将流逝的,是我那诗画般的青春……

青春,是一次长途旅行。始于昨天,终于明天。没有同情,更没有施舍,这是一场独自奋斗的旅程;汗水浇灌着我的成长,泪水磨砺着我的坚强,时间锤炼着我的身体,不再惧怕受伤!披上爱的风衣,我驻立于青春的战场,没有硝烟,没有捷径。青春是一次长途旅行,能流泪能成长,莫过于最大的幸福……回忆青春的逝去,也再不是一次遗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微笑面对失去,为自己拥有的青春而喝彩,为自己拥有的青春而骄傲……终将有一天,我们要向青春挥手告别,告诉自己,想哭就哭吧,想笑就笑吧,别让青春有着一丝的拘谨!

奋斗吧!为青春!

初二:下水道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2

在青春期中,我们是叛逆的。我们喜欢打闹,喜欢嬉戏,有时候会把打架当做一种游戏,有时候又会突然的流泪。我们在青春期中哭过,笑过,闹过,爱过。。。。。。

我们把时间用在了“玩耍”上,把心思放在了所谓的“感情、穿着”上,不曾珍惜时间,用在学习上。我们往往会忽略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情。

有些事,我们不需要随意过问,否则我们会徒添感伤;有些人,我们不需要等太久,不然我们会把时间也跟着遗忘;有些回忆,我们需要植入脑海;有些感情,我们可以用来怀疑人生。落寞的文字,淡淡的忧伤,祭奠这一季清秋,祭奠我们悲欢离合的青春……

那时,在老师眼中,我们就是很坏很坏的孩子,老师总是让那些好学生离我们远点,总是在班上说:“那些想读书的,不要去理那些不想读书了的,就是要把那几个坏学生孤立起来。那些不想读书的,别去打扰那些想学习的同学。”可是,老师,你们知不知道,往往那些在您们眼中的坏学生,为班级做了多少事?你们只知道责怪他们给你带来的麻烦,却没发现他们为您解决的烦恼。作为一名老师,你们何曾真正的关心过你们的学生,不是哪个人,生下来就很坏,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学好的人,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没耐心的老师”。老师们,可能有时候你们的一句话,就会感动那些坏学生,让(他)她们走回正道,可是又有多少老师去尝试过呢?

青春期,我懂了很多很多,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3

[关键词] 青春;赵薇;“嫁接”;艺术;魅力

2013年4月上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是演员赵薇导演和制作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该片改编自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的“80后”美女作家辛夷坞出版于2007年广受媒体赞誉的同名小说。电影将青春怀旧的潮流再度掀起并成为一时风尚,也勾起不少人对当年关于校园、关于爱情的种种追忆。

一、出色的文本与优秀的剧本改编“嫁接”

电影《致青春》的蓝本是2007年出版之后就开始在网络上风行一时的同名小说。创作者“80后”美女作家辛夷坞以女性的笔触、深刻的心理探析以及合理的人物安排、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情节的层层推进等文学手法将怀旧的主题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不仅吸引了在校读书的莘莘学子,也吸引了广大中老年读者。也许是因为它“青春”的关键词,也可能是因为“终将逝去”这样一个限定语,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谈青春逝去似乎还为时过早,但对中老年人来说,却带着某种宿命的感觉,引起了共鸣,起到了极大的心理暗示和感情上面的感染。当然青青校园的种种,对上点年纪的读者来说,也一点不陌生,尤其是上过大学、住过宿舍,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的中老年读者,更会从中捡拾到当年的点点滴滴,收获到感动和感慨,还有人世飘零的沧桑。在命题的时候,辛夷坞可能就顾及了读者群体的延展性,在抓住年轻人的同时,也尽可能多拉拢一些上年纪的人。其实文学创作就应该是这样,抓住的读者越多,作品就越具有生命力;感动的人越多,就会越成功。当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讲的是文采,而一部文学作品更要紧的还包括思想内涵,否则仅仅玩弄辞藻、文字华丽却空洞无物那样无病的作品或许与文学、与大众关系既远且陌生,会有很强的疏离感,从而成为十分小众的东西,生命力一定不会很强,更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辛夷坞的《致青春》既反映了当年“80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也融入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表现出新一代年轻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对幸福的向往、追求与对爱情的理解和不同于老一代人的新潮。这样一部作品,不能完全说它是浪漫主义,也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做定论,因为其中既有浪漫的幻想与疯狂的行动,还有残酷的现实做背景。时展到今天,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就不会是纯粹的浪漫,也不会是绝对的现实。辛夷坞的《致青春》也正是掌握了这样一个立场才会创作出一部那样出色的作品。

如果说底版好就一定会冲印出好照片来恐怕也不尽然,要把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也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电影剧本需要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更要将故事改编建立在对电影艺术和规律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甚至需要大刀阔斧地斩削。毕竟电影的容量与文学作品相比较,有着自己短小精悍的特征,要将原著中的人物、故事、冲突、高潮表现得活灵活现,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能力,更需要悟性。

事实证明赵薇找到李樯来改编这部小说,是独具慧眼的。李樯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将原著的精华吸收并演绎得合情合理,而且将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将原著中不适于电影来表现的冗长与难捱砍掉,使得冲突更集中、更具有震撼力,甚至具有催泪的效果。早有学者讲过:一个人可能会忘掉让你笑过的,却不可能忘记让你哭过的。李樯的改编既让你笑,又让你流泪,这样高超的改编技术也很值得赞叹。

当然李樯的出色改编也是有基础的――李樯就是曾经和顾长卫导演、演员张静初合作拍摄《孔雀》又撰写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及《立春》等影视剧本的著名剧本作家,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而已。

二、演职团队的倾力奉献

导演赵薇的演艺生涯基本是大众所耳熟能详的,但拍摄电影作为导演和出品人却是她的第一次。也许许多人对赵薇会有一定的看法,但她拍摄的这部电影一定会是她艺术生涯的新开始,因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赵薇选择了海峡两岸的演员共同来演绎这样一个许多人都熟悉的作品,演员群体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情至真意至切,演员的表演也是用尽浑身解数,没有一点造作的成分。演员、歌手韩庚饰演林静,来自台湾的赵又廷饰演陈孝正,饰演郑微的杨子姗,饰演朱小北的刘雅瑟,饰演阮莞的江疏影,饰演施洁的佟丽娅,这些“80后”演员来演“80后”,角色年龄和人物年龄一致,心理上会有较大的可沟通,演员与角色的距离就不太远,而且这些演员本身就有一定的演艺经历,甚至可以算是本色出演,不逼真几乎没有可能性。何况还有杨澜、韩红、潘虹这样实力派明星加盟,电影也就聚集了相当高的人气。

论及电影艺术氛围的问题,还需要提到影片的作曲窦鹏:窦鹏是窦唯的堂弟,也是知名音乐人。他4岁就开始音乐学习,有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指挥、中国广播艺术团电声乐团歌手及键盘手的经历。现在窦鹏已经成为资深音乐人,创作经历十分丰富,中英文歌曲演唱、作词、作曲、键盘、制作人、摇滚、爵士等多个专业领域均有涉足。窦鹏对各个音乐领域都怀着浓浓的兴趣,广泛涉猎和涉足。由此,他熟悉各类音乐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以及创作的技巧自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音乐的痴迷和执著使他的音乐创作不仅硕果累累,而且颇带有一定的深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影视音乐制作方面,窦鹏也小有成就。2000年以来,他从电影《苏州河》的片尾曲《恍惚的眼前》、电视剧《京都疑云》《陈圆圆》《非你不可》《电影学院的故事》《民国往事》、电影《杀生》等一路走来, 2012年因为《杀生》出色的音乐制作而荣获第1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音乐奖。2013年,窦鹏为电影《致青春》制作的音乐和主题曲获2013年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成为他音乐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关于窦鹏的消息所说,他宁愿为了事业、为音乐而舍弃安乐的小窝和幸福的爱情,为了音乐事业,他甚至舍得付出所有的一切。这大概就是一种精神,为了音乐而牺牲的精神,一种为了创作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痴迷。有了这样的精神,窦鹏使用各种音乐元素、音乐风格,将《致青春》的艺术氛围和品位推向顶峰也是意料之中。

一部优秀影片虽有许多相关因素,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人――全体演职员工的敬业精神。《致青春》成为2013的热门电影,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团队,有了像窦鹏这样出色而又颇有深刻音乐情怀的职业人的参与,才能在原有好本子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创造,打造一部当今物欲横流时代对青春、对爱情、对生命、对人生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索的文艺片。换句话说,整个制作团队的艺术情怀与窦鹏的音乐情怀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全片充满了活力、张力与感动人的心理魔力与吸引力。

三、思想的深度与综合的艺术魅力

正如前文所言,电影也必须有自己的思想。电影的思想要通过各种相关的电影艺术手段来表现,包括故事,也包括台词,还包括整个艺术氛围等所共同表现出的倾向性。

电影《致青春》由于反映了校园生活,又是出自赵薇作为导演和制作人的第一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学院派电影的痕迹,存在诸多不足,人物性格变化的设计和剧情安排不尽合乎情理,有些地方过于美化甚至有脱离现实的嫌疑。但这也恰好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特色。而且由于窦鹏出色的音乐制作,弥补了其中的许多缺憾,令观众不去或者很少去关注情节的不合理以及人物性格变化的仓促与草率,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关注场景和人物心理、情感的波动上,放在人物命运的大悲大喜和面对抉择时的痛苦与哀伤,从而传导给观众的是伤感,那种青春里难以躲避的种种伤感,还有那种青春终将逝去的伤感,还有人物命运与自身命运相互联系得来的莫名的伤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喜怒哀乐,并且调动观众的思想感情与剧中人同悲同喜,更能唤醒沉睡在观众心灵深处那种自己的感伤、过去曾经有过的感动,实现对作品的感动、对人物的感动如同身受的那种力量,就是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也是窦鹏的音乐感染能力。

对于正在享受或挥霍青春的人来说,电影《致青春》要表达的是告诫;对于已经失去了或正在失去青春的观众,那是一种同情,也是一种内心的深层交流。窦鹏也已经不再年轻,创作该片的音乐,恐怕也糅合了他自己对人生、对爱情、对生命的感悟,艺术家能将自己的感悟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正是他们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对普通观众来说,窦鹏《致青春》的音乐也不是没有作用,因为他很好地理解了剧情,理解了人物,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才会在合理的前提下或诠释或渲染、或夸大、或催化场景和情节中感人的元素。窦鹏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搞艺术的人基本都是,否则其作品难以想象。这就是感性。电影又是一种较为感性的艺术形态。为电影作曲就不能忽略这一特点。窦鹏的音乐创作着眼点也正在于从感性向理性延伸。《致青春》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并不长,也就七年而已。但这七年间,人物由大学新生到大学毕业,由充满阳光的莘莘学子变成了职场上奋力拼搏的白领或成功人士,有的人志得意满,也有人为当年自己的选择痛悔不已,有的人为了爱情不断求索而毫无结果,有的人却为了爱情撒手人寰,酿就一个悲剧。一部阳光电影有这样的情节,却没有令人生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悲欢离合、旦夕祸福。主人公郑微是一条主线,郑微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郑微的心理变化,爱恨情仇都需要音乐来表现。窦鹏也正是抓住了郑微这一故事主线,所有的音乐创作都由郑微的环境来决定,音乐的格调、色调和旋律、节奏,都与郑微出现时的每个场景密切相关并不断变化,从而反映出一个可爱又有个性的漂亮女孩子的心理、情感、性格。

电影《致青春》有着多种不同韵致的场景,也有多重色彩,不过都围绕着剧情和人物心理与性格的变化。也正如片头郑微那一段带有玄幻色彩的梦境,既符合郑微的年龄,又与郑微当时的心境一致――寻找少年时期的梦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人的足迹而来到陌生的城市读大学相协调。

《致青春》是一个好剧本,饱含着大量信息。两者相互结合血肉相融就表现为音乐与影像的高度统一,情节带着音乐的感觉,而音乐带着情感倾诉的能力。也正是如此,共同构成这样一部在2013年引起轰动的电影。尽管它的导演是那样的稚嫩,却不妨碍影响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黄国玲.网络小说到热门电影的嬗变――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J].东南传播,2013(08).

[2] 聂伟.青春“初老症”与青年资本暴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神话的时代精神动因[J].当代电影,2013(07).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请您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1青春的世界是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小鸟飞的欢愉,便是初恋的美好。天空晦暗,阴云密布,小鸟劳累惆怅,便是恋爱的矛盾。天空阴黑,雷雨加交,小鸟无奈掉落,便是失恋的苦果。天空转晴,小鸟站在树上,仰望彩虹,便是婚姻的殿堂。

——题记

最近《致青春》这部电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来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已超过六亿,以惊人的成绩跃居内地电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卖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但是却能勾起人们尘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记忆。

春风吹拂,流年往复,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带着梦想着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却又无法抑制的怀念过去,或许我们真的太过平庸,经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依靠回忆度日,喜欢将青春那些泛黄了的书页拿出来重新翻读,待到悲怆的秋风吹散时光的诺言,才猛然发现,原来美好的梦不等于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后,说实话我很喜欢。不过要问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微,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高考的志愿,千里追寻青梅竹马的林浩,一份真情让我感动。奈何命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这样一个巧合众多的校园里,偏偏上演了这样一场人情冷暖的时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做过郑微,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亦或许,真的在爱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终他还是被陈孝正无情的抛弃了,一场彻骨的爱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无果的结局。有人说陈孝正太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陈孝正自始至终都做的很对,他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给郑微幸福,继续走下去可能结局也会出现悲剧,这时候我认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一份真挚的爱情应该是不俱生活的苦难,即使面对贫穷生活的困扰也会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吗,其实我不得不承贫困中的相依的确可以诠释爱情的真谛。但是:

贫穷虽然可以提供我们前行的动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挡我们婚姻的脚步,它会使我们忘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带着一份不忍与伤心彻彻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贫穷是婚姻的坟墓。

男人就好比一颗参天大树,爱情是绿叶,事业是红花,如果一棵树上一朵花没有,那即使长满了绿叶也是朽树一株。

“爱情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又有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当听到林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一阵悸动,爱情真的是条河,青春的我们都被它所淹没,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恒,游上岸的成为了

我相信年少的我们都有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可以忘记时间,忘记地域,只为那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以为可以天长地久,让心灵栖居爱情的海洋,可是没想到到了青春这场戏份的结尾,却还是在与现实的中输掉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爱情不但是条河,同时还是辆车,阮莞上错了车,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老张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车,最后却坐过了站。郑微和陈孝正上了同一辆车,林静和施洁上了同一辆车,最后林静和郑微在同一个站点下了车。我们很难说清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只知道我们顶着青春的头衔,做什么都不能算错。

懵懂的青春,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远景的楼阁,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灯,走过青春的档口,我们又要将这一切全部交还给岁月,只留下苍白的记忆与腐朽的伤痕。

那天做在寝室里,闲着无聊,打开了播放器看完了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现在想想,其实这部电影拍摄的还算比较成功,最起码它让我们回归了那个青涩的年代。

看完致青春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第二青春的爱情就像是纸飞机,开始总会飞的很高,但是却总有落地的那一天。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 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 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 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 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 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 但是我必须适应。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3家里面书柜躺着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安静得乖巧,就像那一段绵长的岁月一般。

不是不想要去翻开,只是害怕那一段岁月太过伤人,尽管是虚设的,却依然会让人心痛,因为它和我们有一段相同的岁月——青春。那两个张扬而明媚的字眼下隐藏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暗伤,我们一直以为很小心翼翼,却终究逃不过被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结局,就像曾经一往无前的玉面小飞龙,也终究会有妥协的一天,不是懦弱,也不是逃避,只是,我们都赢不过青春。

一直都很喜欢辛夷坞的书,就好像《原来》悲怆得让人心疼,却还是忍不住一看再看,还真是自虐的很。《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将书买回来了,可是却还是不敢翻开,只是看了开头和结局,自以为是的以为,那样就可以认为一切都是好的,就连郑薇和林静的结局,尽管中间隔了一个陈孝正隔了一段七年的漫长时光,但是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彼此的唯一。

并不是忽然想起这本书来的,只是26号的时候,《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版正式上映,势头猛烈得让我不容忽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票去看。

时长两个多小时,却仿佛一晃而过,就好像郑薇的青春一般,回过神来的时候,真真是物是人非了。

从来都坚信着一句话:影视不如书。而我也一直坚信着。我不知道如果辛夷坞看到这样的结果,会有如何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忠实读者,真的有些失望,可以理解,却不能原谅。我知道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不能将四十多万字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表达下来,仓促间也让人带着迷茫,到底,陈孝正是怎么喜欢上玉面小飞龙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偏爱林静的,或许他很狭隘,将自己困在一件事情里面而伤害了无辜的郑薇,可是他却唯一一个爱郑薇爱得那么纯粹而不自知的人。或许郑薇唯一爱过的只有陈孝正,可是这不重要,因为爱过,她才知道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当电影的结局停留在陈孝正到底会不会和郑薇复合的悬念里是,心里却莫名地有些疼痛了,那样自私的一个人,却得到了那么好的结局。当然,在电影里面他并不自私,只是在前途和爱人面前理智地选择一回而已,可是书里不一样,为了功名,他可以伤害郑薇,甚至明明白白地要她当小三。

可是,电影却将陈孝正板正了,再也不是那个自私的陈孝正了,而郑薇的爱,也显得没有那么果断和动人了,毕竟,那样看来,两个人都有错。

到底是忍受不了,将那样的一个好的结局给了他们,就好像,那个明媚皓齿的玉面小飞龙,再也不见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4好久没有看书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坞说:青春是不后悔,是允许犯错的。青春是回忆,会苦涩,但之后一定会追忆青春。

书中自誉为“玉面小飞龙”郑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欢呼雀跃就让我们陪着她从17岁走到27岁,仿佛一夜暖灯就晃过了十年青春。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原来青春如此短暂,青春终将会失去,但失去的同时也丢了爱情。

有些东西终究会腐朽,等到曲终人散是才发现爱的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苦。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话》,那场7年之约,还有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沅沅,统统都将被埋葬在青春记忆里。

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会像书中的女主角那样执着,始终与开启感情宅门的那个男人纠结一生。现实没有约束和限制。于是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陈孝正,每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薇只有在长大后才明白林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

的代价就是要是去一些东西青春,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出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没关系,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都是我们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傻气会心一笑。

幸夷坞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如此接近现实的青春结尾:郑薇在沅沅的汶前说,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本书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罗凋谢就不在开,唯有珍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5看完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到底由谁来主宰?爱情是什么?爱情要如何守候?

郑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爱,便彻彻底底,若不爱,就毫不勉强。——只爱自己爱的人。爱恨都是我刻骨铭心的。即使最后挣脱了,淡然了,也不过是选择了听自己的心跳声。

陈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自私决定。这到底是自尊还是自私?“不要让自己爱的人跟自己饱受贫贱”,这或许是很好的自辩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己为自己找的一个良心理由罢了。“再成功也罢,那是我牺牲了做人的失败换来的。”他永远都只能追悔与怀念他曾经的青春,因为他的一厘不差已错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满了爱与恨更有伤。即使自欺欺人地把爱情埋葬了,只要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便又会不顾一切地为爱而活而死。这是在爱情面前懦弱地低了头的赵世勇,永远也做不到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资格谈爱情,谈青春,谈人生的,因为他的爱太肤浅,太懦弱了。

就像无解方程式一样,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无意义的。在爱情的抉择上,没有理性与感性,没有是非之辩。我们既不能高赞为爱情而疯狂的郑薇、阮莞、施洁……也不能指责为前程背弃爱情的陈孝正或为金钱拒接爱情的李维娟……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负责的。

生命也许会因为爱情的中途绝望,而绝望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因为没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能让人成长的了。正如林静给郑薇的是爱情的启蒙,而给郑薇真正的爱情启蒙的是陈孝正,但最终是他们的爱情让郑薇真正成长了起来一样。

“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谁陪你到最后。”是的,陪郑薇走到最后既不是林静,也不是陈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后的不是赵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满天星”……

那么我们的青春绝不是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只是那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还有那些伴我们走过青春的风风雨雨的友情。

正处于青春美好时光的我们,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不是因为外貌和家境,只是单纯的爱恋。但考验总是那些未来无知的许多因素,于是让我们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爱一回了,不想为青春疯狂一回了。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5

青春中的人都有过叛逆的心理,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叛逆的我们应该都做过同样的事:喝酒,抽烟,染红发,早恋写满厚厚的情书,穿奇装异服,上课爱接话让老师难堪,以和老师作对为乐。

但是你不知道,其实这是在浪费青春。青春是终将逝去的。。那为什么不为我们的青春做点有用的事呢?等悼念往事再拿来细细品味定有另一番滋味。

我们的青春现在才在刚刚开始,但是它正如缤纷的烟火一般逝去的很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它呢?我们要在这一刻短暂的青春中留下可以让我们回忆一辈子的深深的烙印。在这个梦一般美好的年华,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不怕困难的,应该有一种就像刚出生的牛黩不怕虎一样的精神。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青春不仅仅是月亮、林荫、交谊舞,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个高等动物。假如你能让青春放逐出自己的思维,让它驰骋在大自然纷繁的境地,回旋在物质的深层结构,奔波在宇宙无限的区域,那么你会为之迷恋,为之振奋,为之倾注出自已的全部热血。

十八岁的女孩就像是五线谱,谱出生活的酸甜苦辣;谱出生活的巧妙绝伦;谱出了她们自己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充满着春天的柔情与夏天的豪情。十八岁的天空,是花朵和阳光的一串串组合排列。十八岁的天空,是欢声和笑语的天空。

一起在这段青春中自由的挥洒汗水,认真的将那些学习统统拿下,与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一起去做一些只可以在这段青春中可以肆意做出的那些在将来自认为很傻很疯狂的事,蓝图可以让你自己想象,你忘了吗,我们的青春是现在时!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6

——题记

那些我们倔强面容下的隐忍与羞涩,是我们以青春名义作的卑微祈祷与所为的信仰。我愿意相信总有那么一段记忆驮着疲惫的心跨越我们之间的界限,即使老了、累了,再一次回忆起来还是能叫人泪流满面。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青春,它是一道渐行渐远的彼岸,但它离我们又是太近太近了。

青春的开始便是我漫长旅途的结束。六年就如一道漫长并充满快乐的旅途,六年的喜怒哀乐,六年的辛酸经历,六年的兄弟情深在“毕业”两个伤感的字眼中就渐渐消逝在我们脑海。而对于六年的记忆,就像冷风过境得凄凉,剩下的除了回忆还是回忆。听着《致青春》,伴着“伤感”的春风,我们迎来了毕业。记得当时有人跟我说过这么一段话:终于毕业了,终于能逃脱这恐怖的“地狱”了。当时我冲他只是抿嘴一笑,心中却发自一种愤愤不平:虽说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历程,六年或许只是人生的一段片刻,这哪是所谓口中所说的“地狱”?!望着同学们在开心的聊着天,在不顾忌惮地哼着歌,唯独只有我呆呆坐在位置上沉思着什么:时光催人,六年漫漫奋斗旅程就便在一声“毕业”中散尽了,今后我们将各奔东西,彼此之间联系断了,或许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我很迷茫未来失去了他们的陪伴我将会怎样?我独自蹲在角落,泪水从眼眶中一点一滴地流了下来,眼眶湿润了,漫湿了衣角,此时的我就像一朵纯白的花在黑暗中凋谢,任凭悲伤蔓延。我的六年或许并不美丽,残缺甚至远远超于精彩。但这六年就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在我们的嬉笑声中渐渐度过,但旅途中的精彩却是发自肺腑的珍惜。我仿佛看见了记忆中的樱花放肆的颓败了。我的梦该醒了,不能沉浸于曾经的美好,伴着青春不断前行……

似火的青春开始于六年漫长旅途的结束,又将结束于美好初中生活的开始。刚踏入陌生的初中生活,看着一位有一位陌生的同学,望着一位又一位陌生的老师,我觉得身边一切都是陌生的。我又再次怀念起了小学的生活,但青春坚定的告诉我:所有曾经放不下的,将在生活的压迫下,真的耶就这么被放下了。我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我不愿多么主动与同学交流。就这样,昨天会被今天、明天取代,而下一个今天、明天又会成为昨天,然后再被取代,我的生活便是如此反复,无休无止。便此,我爱上了阅读,也有一念之间萌生了成为作家的梦想,但是我深知:梦想总让人憧憬,但是我懂得,如果不去努力,梦想永远只是一个梦想。我每天一下可不会像同学那样在外面打打闹闹,我只会静静地呆在座位品味每本书中所含的深刻道理。但是青春又坚毅地告诉我:改变自己!便此,阅读也变作了我的一种兴趣,作家这个梦想也一念间地淡泊出脑海,因为青春不待人,珍惜现有青春!我开始绽放出青春时期的朝气,我会跟着同学一起聊聊天、谈谈心,我也会对每个值得令我珍惜的人更加珍惜。或许呆呆的学习并不是青春,只有那颗青春的心才能让你的青春不在暗淡。人的青春就像一段旅程,最重要的得以沉淀为永远,最不屑的则漂浮为瞬间。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7

一、去世俗化与潜在欲望

校园与职场是《致青春》的两大叙事空间。两大空间里安放着两段不同的生命历程,前者记录着主人公们的大学时光,而后者诉说着主人公们的社会蜕变。前者以青涩的恋情为内核,而后者以混杂的欲望为本质。影片的叙事重心显然在校园恋情上。从时间安排上来说,影片至少花费了1小时30分钟的篇幅展示校园恋情,情节的铺展舒缓而从容,对于开学、上课、吃饭、娱乐等生活细节的展示生动又细致。而到了职场部分,画面的切换变得急遽而仓促。快节奏的叙事语调、高密度的情节铺陈使得影片的连贯性出现断裂,逻辑性略显紊乱。象牙塔的纯洁与从容是远离险恶和喧嚣的,同时以此对抗着社会的世俗与平庸。从艺术再创造的角度来看的话,影片也作出了“去世俗化”的努力。原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作,2007年)在下半部中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们步入社会后的职场生涯。纠结缠绕的三角恋情成为作者极力渲染的重点所在,阴晦、、权谋等噱头无不落入庸俗主义的泥潭。影片过滤掉了办公室恋情,抛开了成人世界的纸醉金迷,它选择了对于青春校园的执着坚守。这其实关联着影片内在的价值取向,它通过对于感情的一再提纯维护着象牙之塔的纯洁,以抵抗的姿态对视着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

然而,对爱情的提纯不能在绕开庸俗主义泥潭的同时,又掉入理想主义的陷阱之中。任何远离现实生活逻辑的艺术都是漂浮在空中的无根之花。爱与欲共同构成了男女之情的完整面孔。只执一端的做法显然是失之片面的。《致青春》在阐释纯爱的主格调之下,并不回避人物内心实际存在的隐秘欲望,当然也没有为了赚取卖点极度渲染。

尽管在影片中处于缺席状态,然而怀孕则是以男女之间的原欲为必然前提。这在影片中体现为一种隐而不彰的欲望叙事。其中的两次流产其实恰切而精准地折射出了《致青春》的爱情逻辑。赵世永让一个女孩怀孕的消息令人愤怒,然而阮莞却在悲戚之余以异于常人的坚毅替他收拾残局。她向老张借钱,甚至陪同那个女孩一起去医院做流产。酒后乱性成为两人放望的陈词滥调,然而无爱之欲终究是对爱的背叛,阮莞的勇敢与宽容其实表明了爱对欲的原宥。爱的圣洁超越了欲的卑污。如果说这次流产处决的是欲望之果的话,那么阮莞的流产终结掉的则是爱情之花。当她在赵世永的眼中寻不到爱的踪影时,她把怀孕说成一个“玩笑”,在郑微的陪同下做了流产。她宁肯独自咽下苦水,暗自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也不愿在爱情逃逸的欲望里自欺欺人。爱情的幕布一经撕去,欲望的躯体便将无处藏身。即使她至死都深爱着赵世永,但当她感觉不到对方的爱,宁肯挥泪斩断这种无爱之欲的沿袭。这其实是对爱的彻底捍卫。

无论是爱对欲的原宥,还是爱对欲的舍弃,都透露出爱对欲的战胜与降服,然而这种战胜与降服并不仅限于男女。对于迷失在名利场中的凡夫俗子来说,爱同样具有唤醒迷途羔羊的强大力量。陈孝正的初迷途而终后返便是极佳的例证。人生将他摆放到一个摇摆不定的十字岔口,左手爱情,右手美国。爱情弥散着天真的承诺,浪漫然脆若裂帛;美国绽放着现实的诱惑,世俗却牢不可破。陈孝正选择了后者,他圆了自己的美国梦,却最彻底地揉碎了郑微的爱情梦。一个梦想的实现要靠着另一个梦想的泯灭作为祭旗之血,这才是成人世界最残忍的道德逻辑。然而影片并未就此止步,当他在名利的泥潭里摸打滚爬换取所谓世俗成功之后,才发现爱情的稀缺与可贵。爱情赋予他战胜世俗欲望的决心,也给了他追回校园恋人的勇气。所以,即便生活将他变成他年少时讨厌的那一类人,他依然不肯放弃对于青春恋情的追索,语调坚定地告诉郑微,“我回来是为了重新爱你”,“谁也不要阻挡我的新生”。欲望让人迷失,爱情赐人新生,这新生是双重意义上的,既拯救陈孝正于世俗之中,又解脱郑微于痛苦之中。这不可不谓之《致青春》最终昭示的生命逻辑。

二、去伤感化与内质悲情

似乎是为了有意突破“青春”这一主题的“感伤”气质,《致青春》明显表现出去伤感化的艺术尝试,用心营造了“暖色青春”的故事氛围。“暖”的色调主要凭依了借喜化悲与以喜代悲两种润笔方式。借喜化悲,即在充满悲情的场景中加入喜剧元素,通过悲喜的同步呈现进而达到弱化悲情的艺术效果。如影片开始时,郑微奔赴林静宿舍寻人未果,并得知林静远走美国。他的不告而别对郑微而言不啻为晴天霹雳,被遗弃的失落与痛苦可想而知。然而,一本安徒生童话却变身为借喜化悲的艺术道具。它既是郑微向林静表情达意的信物,又是仅穿底裤的林静室友的遮羞“挡板”。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泪雨滂沱的林静与手捂裆部、一身慌乱的男生就安徒生童话展开争夺时,剧场顿时爆笑如雷。郑微的傻气与林静室友的慌乱令人啼笑皆非,而悲与喜的共融,泪与笑的交织才应是青春完整的面孔。喜剧因素的介入的确达到了弱化悲情的实际效果,这与影片“暖色青春”的主题追求暗相交合。在电影的另一个片段中,当郑微发现自己对“敌人”陈孝正产生微妙情愫的时候,她失魂落魄地给电台主持紫娟姐姐打电话。接下来,郑微的泪哽语噎与紫娟姐姐的矫揉造作的同步呈现与前述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达到了如出一辙的剧场效果。

与此略有不同的是,以喜代悲则是通过情节的置换与翻转,以喜剧化的加工手段完成变悲为喜的情节逆转。这里说的置换与翻转,是就电影对于原作的改编而言。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仅就两个比较关键的改编展开论述。一个是郑微在晚会上自告奋勇演唱《红日》。此时的郑微与陈孝正处于冷战僵局,心情低落而苦闷,而与陈孝正素有暧昧的曾毓在舞台上迸射活力的表演暗中刺激了郑微的心。她毛遂自荐,在众人的唏嘘中登台献唱,既是对于曾毓的挑战,也是对于陈孝正的“示威”。相对于原作中《爱的代价》,影片别出心裁地将歌曲置换为《红日》,一扫前者的忧愁伤感而代之以一种越挫越勇的青春风格。正如歌词所倾吐的那样:“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郑微的倾情演绎不可不谓气场十足,动感的节奏加上励志的歌词以及现场观众的热情互动,将青春的自信与无畏挥洒得淋漓尽致。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成功改写在凸显人物性格,深化影片主题的同时,更增添了久绕心间、挥散不去的艺术感染力。另一个是以海豚馆的浪漫回忆作为结局。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形成一个独立的审美单元,然而这种独立并不意味着封闭。恰恰相反,电影颠覆了小说的情节安排,呈现了一种相对开放的结局设置。海豚馆的浪漫回忆也是影片最后掷出的一枚“甜蜜的催泪弹”。当郑微与陈孝正被社会机器煅淬得失了棱角,被爱恨情仇打磨得心力交瘁,被生离死别撕扯得百孔千疮,关于青春爱情的纯洁记忆又将两人送至曾经充满温情的海豚馆。电影以“解谜”的方式将镜头重新回溯至多年前的青春岁月。“触摸海豚”其实成为一个沟通过去和当下的意义符码,“分手礼物”的心理图式被“结婚礼物”的浪漫承诺所无声瓦解。在生命的碎片中,成年之后的男女主人公与年少时的自己,与年少时的恋人构成四重对话关系,并最终完成了跨越记忆的情感沟通。电影并没有展现谜底揭开之后男女主人公的肝肠寸断,而是将镜头永远定格在了他们年少时那无知无畏的笑脸上。

可以说,《致青春》在“去伤感化”上做出的种种努力,传递出影片内在价值诉求的一个维度。而如导演赵薇所言:“这就是青春,一道闪亮的伤口。”闪亮与伤口的明暗交替才构成了青春的辩证法。暖色即闪亮,它又绝非单薄的闪亮,肤浅的乐天。就影片而言,暖色之下其实潜隐着一条悲伤的暗流。两者的明起暗伏,此消彼长使得影片对于“青春”的探讨走向立体化,变得厚重而又充满质感。阮莞的命运其实就像是这抹“闪亮”之下的一道伤。在影片开头,四个少女席地而坐,举起啤酒罐的时候,阮莞一语点破了影片主题:“我唯一的梦想就是青春不朽。”她的自信其实沾染上了一股理想主义激情。青春不朽,也只能是个梦想,终将逝去是它无法避免的命运。在不朽和逝去的裂缝中,这群少女品味着青春这杯酒,有甘甜,有苦涩,迷醉过,又必须醒来。然而在点滴逝去的青春里,阮莞的爱情首先遭遇最彻底的腐朽,甚至残存心底的一丝爱情幻想最终也将她送入死亡的血盆大口。悖论就此出现了。以阮莞的悲剧命运为载体,腐朽的青春在死亡的挟持下居然达到了真正的不朽。然而这种不朽却是令人黯然神伤的,是阮莞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阮莞的悲剧命运为青春作出了一个充满悖论的注脚——“青春是白色的,它最纯洁也最绝望。”

三、去商业化与隐性资本

影像叙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展开拉锯战,过分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一部影片综合价值的倾斜甚至坍塌。过分拔高艺术而无视商业,或者一味追逐商业而贬低艺术,都是对于大众观影品位的肆意挑衅。由此,如何借助影像叙事恰当地调和艺术追求与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成为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致青春》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里所说的“去商业化”不是市场营销意义上的,而是仅就电影本身的荧屏叙事而言。与以往“商业味”较浓的影片相比,“怀旧风”无疑成为《致青春》的强大武器。简单而不失清纯既是影片叙事的核心语调,也是青春气质的精神内核。它选择了充满小清新的文艺路线,而摒弃了以往商业片拼时尚、秀、比暴力、曝低俗等惯用元素。格局陈旧、色调昏暗、墙皮剥落、设施简陋的学生宿舍无一不在积极营造出一种怀旧之风,将观众拉回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校园。《致青春》的取景实地多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风景优美且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及历史积淀的多所南京知名高校。可以说,这些高校悉心保留的百年古树及民国建筑不仅使大学校园充满了远离尘嚣的脱俗之气,更充溢着古朴雄浑的历史遗风。置身其间,不仅是暂别俗世的身体行走,更是触摸历史的灵魂洗涤。这些都为《致青春》增添了不少的怀旧筹码,直接将场景挪移其中即可,而无需在人造影棚中苦心造景。与后者的矫揉造作相比,前者的古旧是浑然天成的,且自历史深处而来。然而怀旧格调仅仅是一种平面化的荧屏呈现吗?这里面其实有着更深的价值探求值得玩味。心理学家威廉·恩斯坦曾说过:“怀旧意识抓住的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关联,不如说是与未来的关联。”基于此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进一步指明,“人更多地生活在对未来的疑虑与恐惧、悬念和希望之中”,因此,“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②。由此,尽管怀旧是以一种“向后看”的生命姿态回顾着逝去的点点时光,但它绝不限于沉溺在往事的堆砌中无法自拔。它的精神诉求恰恰是直指当下,面向未来。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语境下,《致青春》精心为观众沏就了一杯色清香淡的怀旧之茶。它唤醒了逝去的青春记忆,缓解了当前的生存焦虑,同时也播撒下未来的生命期许。凡上种种,无一不在暗暗传递出《致青春》以“校园怀旧”清除商业气息而作出的种种艺术探索。

“去商业化”主要折射观影群体捕捉到的一种情感体验,并不绝对关联影片本身的价值评判。实际上,与此情感体验相辅相成的是,《致青春》同样折射给观众“去商业化”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这就是接下来文章将稍作探讨的“隐性资本”。首先,青春、爱情这类话题本身即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能够充分满足观影群体的心理期待。《致青春》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对话的场所,观众在别人的青春里追索自己的青春,在别人的爱情里感怀自己的爱情。不妨以80后群体为例来论说。他们大多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在社会这座大染缸里,高傲的理想、纯洁的爱情几乎成为难再企及的虚妄神话。面对现实的生存压力,“校园情结”几乎成为一种群体无意识层层压抑起来。压抑层内自然也包含了他们无处释放的情感焦虑,无以言说的生命痛感。而《致青春》则以一种全景式的叙事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青春与成年的对接,爱情与世俗的博弈,本身就是对于有限人生的一次高空俯瞰。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极佳的宣泄通道。

其次,赵薇自身的吸引力。仍以80后群体为例,毫不夸张地说,赵薇本身就成为这一群体青春记忆的一部分了。就其早期成绩来说,愣头愣脑的小燕子为观众带来了数不清的欢笑,而命运坎坷的陆依萍则给荧屏留下了一段万般缠绕、令人揪心的爱恨情仇。80后在赵薇出演的影视剧中历经了由青年到成年、由校园而社会的人生蜕变,同时也见证了赵薇在影视艺术中一次次的脱胎换骨与华丽变身。我们只需从中挑出几个名字,便可窥斑知豹——安心(《玉观音》2003)、姚木兰(《京华烟云》2005)、佩蓉(《画皮》2008)、花木兰(《花木兰》2009)、田苏菲(《一个女人的史诗》2009)……由此,赵薇不仅关联着80后观影群体的青春记忆,亦由始至终未曾离开过当下的生活。这样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角色不仅见证了她影视生命的步步成长,也为《致青春》这部导演处女作积累了无形而巨大的艺术资本。除此之外,杨澜、韩红、王菲等人的友情客串或倾心献唱在令观众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影片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影片落幕时,王菲的空灵歌声将《致青春》由潮落涌向潮涨。“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贪恋的岁月/被无情偿还/骄纵的心性/已烟消云散……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婉转低回的乐调,语淡情深的唱词,再加上王菲孤傲冷艳的音色,与影片构成互文之势,在提升影片艺术品位的同时,也大大强化了观众们的观影记忆。尽管《致青春》并非白璧无瑕,无可挑剔,它在极个别地方也确实存在细微的艺术黑点和逻辑漏洞。然而,它以自身的艺术勇气为沉浮在消费时代的痴男怨女们复原了一个校园之梦。这个梦唤醒了他(她)们沾满灰尘的青春记忆,也拂去了他(她)们辗转俗世的灵魂疲惫,仅凭这一点,我想《致青春》足以在收获观众之时实现其价值意义。

注释:

{1}如首日票房4500万,超《泰囧》3500万,刷新2D电影史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8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现代叙事策略;爱情童话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752026:主持人:王艳萍)。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自公映以来,票房已破七亿。不可否认,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赵薇的知名度、演员的精湛表演及主唱歌手王菲的人气,离不开人们对青春岁月的怀旧情愫,离不开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然而更离不开非连续性和随意性、视角的灵活变换、黑色幽默等后现代叙事策略的应用。这些文学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营造氛围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度和审美张力。

一、非连续性和随意性

后现代派作家怀疑任何一种连续性,认为现代主义的那种意义、人物行为及情节连贯的“封闭体”(close form)写作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社会。他们主张充满错位式的“开放体”(open form)写作,即竭力打破现代主义的连续性,随意颠倒现实时间与历史时间,不断分割、混淆现实空间。[1]《致青春》将这种“非连续性和随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时空的模糊性是其典型代表。片头的“十二大的横幅”“国营羊绒衫针织店”的招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标语等等都充满着80年代的气息。然而郑薇在学校联欢会上唱的“红日”竟然出自李克勤1992年的专辑。Suede乐队成立于1989年,1993年成名。可是1982年入学的阮莞却声称她是Suede的歌迷。宿舍管理员的那个小电视机播放着1993年才引进内地的《新白娘子传奇》。女生宿舍门上的阮玲玉贴画也穿越了十年(《阮玲玉》是1992年的电影),床铺上的真维斯袋子、桌子上的伊利纯牛奶把观众带到了21世纪。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镜头中出现的人山人海的求职招聘现场根本不可能出现在80年代。因为1982年开放改革刚刚开始,生活欣欣向荣、社会资源供不应求,国家计划招生、计划分配,本科生就业很轻松,90年代末大学生才开始双向选择,21世纪初才自主择业。从“七年未见”之说可以推断郑薇和林静的再一次相遇应该是在1989年,可是她竟然拿着的1998年才上市的翻盖诺基亚手机。此外,N72和N73手机、BP机、红白游戏机和DVD影碟共存,令观众实在不知身处哪个年代。种种与现实的错位,也许是制片和导演的疏忽所致,也许是他们借鉴了后现代派作家的叙事策略,有意用这种随意性使观众沉浸在真伪难辨的世界中,体验现代社会的纷乱嘈杂、逻辑混乱、理性丧失。

影片前后两部分的表现风格也迥然不同。前段的校园生活演绎得顺风顺水、张弛有度,犹如一碗满而不溢的水,稳定前行。然而毕业离开校园后,这碗水就陡然不稳定起来,时而枯竭时而满溢,情绪张力时强时弱。仿佛结局已经写定,众人已被安置好归宿,只看如何快速归位。角色们迫不及待的敞开心扉、倾诉衷肠。影片一个镜头也不浪费,飞快地揭开一个个的谜团、急速地展开故事情节。除了节奏上的不连续,气氛的陡然变化也显而易见。前半部分青春、热血、张扬,而后半部分则现实、冷静、残酷。导演似乎在暗示观众,当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及生存的压力,再没有了风花雪月的闲情逸致来慢慢品味生活,只剩下了疲于奔命和适者生存。

实际上,影片刚一开始的郑薇的那个梦就暗示着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和随意性。这个梦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因果联系的大杂烩,一个碎片的聚合体:划火柴的小女孩、长指甲的女巫、水晶鞋、睡在厚厚床垫上的豌豆公主……导演借此巧妙地传达了她想要表达的信息:“不确定性确乎渗透到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它构成我们的世界。”[2]影片用“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及爱情状况。它因其虚幻和非逻辑性而在形式上显得凌乱和支离破碎,因其被压抑性而在内容上更显得本真。看了影片,观众在凌乱和狂躁中体会到生活的无奈、易变及困苦。

二、视角的灵活变换

《致青春》的另外一个后现代叙事策略表现在“视角的灵活变换”这一方面。“一个既定的视角中心的存在,是文学符号所呈现的意象客体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3],它使意象客体的发展,按照一条固有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不同的视角中心及其变化,构成了文学意象客体复杂多变的发展方式。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有三种文学视角。第一种是叙述者大于人物(从后面观察、无焦点观察),它表现为人物在叙述者全知全能的掌握中。第二种视角是叙述者等于人物(同时观察、内部聚焦)。叙述者局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能力叙述他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没有接触过的人物。第三种视角是叙述者小于人物(从外部观察、外部聚焦)。他仅仅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不知道事件的由来及人物的内心,漫不经心地把看到和听到的事情说出来。在《致青春》中第一种视角和第二种视角经常交叉使用,而且第二种视角的聚焦中心也频频转换。郑薇踏入大学校门、去林静宿舍寻找她的邻家“哥哥”、对陈孝正展开攻势、拒绝许开阳的求爱;阮莞和初恋男友的交往;“假小子”朱小北到姐姐的小饭店帮工;黎维娟乡下男友的来访……这些事件都是从一个全知全能的叙事者的角度展示给观众的。这样的叙事方式划开了文学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它提醒观众,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一个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观察者。全能叙事者经常会流水无痕般地转入某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从前文提到的第一种视角转到第二种视角。郑薇的梦境、她和林静青梅竹马的经历、她对陈孝正既爱又恨的情感等等,都是通过郑薇这个人物的内部聚焦完成的。影片不仅仅局限于郑薇的心理感受,还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多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以阮莞为聚焦点,观众得知了她内心的痛楚和绝望。以林静为聚焦点,观众了解了他的心路历程:对自己父亲和郑薇母亲的私情的痛恨;对郑薇欲爱不能、欲语还休的痛苦;对施洁的厌恶和欲罢不能的无奈……这种内部聚焦的叙事方法以其自然、逼真的特点,获得了较为真实的审美效果。然而没有了事先设定的成分,故事不再有头有尾,发展也不再是一环套一环,或客观的描述,而是不断出现有头无尾、突然插入的外来事件,致使影片显得向多元方向发展,显出“支离”“分解”的特征。叙事视角频繁的转换(时而女一号、女二号、女三号,时而男一号、男二号)更突出了这种支离破碎的效果。这样的叙事方式完全吻合当代人的心理状况:缺乏稳定、全面感,对世界的认知是片面而局限的。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病态幽默”“大祸临头的幽默”“绝望的喜剧”“黑色喜剧”等。黑色幽默作家通过塑造一些乖僻、无能、笨拙、不幸、滑稽的“反英雄”人物来影射社会现实,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样的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的荒谬及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笑和讽刺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现象加以扭曲、放大和夸张,使他们显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无奈和苦闷。在《致青春》中,幽默诙谐的场景和对话时时出现。由于使用电热器而使宿舍停电,郑薇到宿管科去道歉求情,宿舍管理员义正词严、厉言厉色地批评了她一顿,然后待她走后他自己却继续用电热器煮茶叶蛋。许开阳在小船上向郑薇表达爱意,遭到拒绝,一气之下英勇就义一般跳到水里。他在水中奋力挣扎了一会儿就很快站了起来,原来河水只有齐腰深。影片中有些人物和情节的处置虽然不能引发观众的笑声,但遒劲有力的讥讽和嘲笑是隐含在剧情之中的。阮莞一角就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个讥讽对象、黑色幽默的典型代表。她是大学校园中最漂亮的女生,被称为“女神”。她对爱情忠贞坚守,为了守护心中对初恋男友赵世永的爱,拒绝了一个又一个追求者。当她发现对方并不爱自己时,决定嫁给一个只见过六次面的医生,然而结婚前夕竟然想着要和赵世永一起去看Suede 的演唱会。就是在赶往演唱会的路上,悲剧发生了:奔驰而来的汽车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乍一看来,这是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其实影片所要暗示的恰恰相反:这根本不是爱情。阮莞没有清晰的判断力,对于那样一个不负责任、优柔寡断的男人,她怎么就痴迷不悟呢?她放不下对这个小男人的爱,这对她的未婚夫是不是一个伤害呢?既然不爱这个医生,为什么还要和他结婚,难道这样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吗?所以,表面看来,阮莞是完美的“女神”,实际上这些完美因素在被建构的同时也在被默默地解构。她的出场风光无限,但走下神坛后,却是一个被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步步摧毁的悲剧人物。阮莞的幼稚、愚蠢、软弱怎能与“女神”称谓相配?郑薇对着阮莞的墓碑说:“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这一句话真可谓是黑色幽默的神来之笔,听了令人唏嘘不止。难道青春只有遭遇死亡的时候才会不朽?难道蓬勃的生命力创造不出爱情?难道在当今社会,爱情真的是一个童话?观众在唏嘘之余,一定会反思这些深刻的问题。《致青春》中阮莞之死和《山楂树之恋》中孙建新(老三)之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老三的死让人震撼、扼腕、感动,他对静秋的爱是深入骨髓、生死不渝的。然而阮莞竟然因为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人去死,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冷笑话。看了《致青春》,也许观众会怀念《泰坦尼克号》中的罗丝与杰克,《花水木》平纱枝和木内康平,《初恋这件小事情》中的小水和阿亮,《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柯景腾和沈佳仪。那些影片中的爱情或清纯可人,或忧伤缠绵,或激情澎湃,或生死相许。然而在《致青春》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真挚的爱情,能找到的是对男孩子死缠烂打的郑薇、朝三暮四的赵世永、自私虚伪的陈孝正、自卑懦弱的张开……英雄圣贤、伟大爱情、壮丽远景等全部消失,所残留的是一个后现代的“凡人”的世界,是一个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时代。

四、结 语

非连续性和随意性、视角的灵活变换、黑色幽默等后现代叙事策略的应用帮助影片成功再现了后现代“爱情”中的众生相。这里没有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爱大胜利”,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游戏;没有“爱情至上”的青想,只有“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的年少冲动;没有美丽的童话世界,只有残酷的现实生活。影片用梦开头,暗示着在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那种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就是一场梦,电影的主题曲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无奈和惆怅:

“我冬夜的手,像滚烫的誓言。

你闪烁的眼,像脆弱的信念。

贪恋的岁月,被无情偿还。

骄傲的心性,已烟消云散。

疯了,累了,痛了…… ”

[参考文献]

[1] 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写作原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2] [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A].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5.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9

于青春,我们总是那么的肆无忌惮。正可谓初生的牛牍不怕虎,对未知的世界我们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渴望。我们时常回味着篱笆那边草莓的味道,如果我愿我一定能爬过去的,也管不了上帝的责骂了。尽管脏了围裙,也要尝试一下那未知的味道,可能我们也说不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可我们依然乐次不倦。

青春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带着忧伤词汇和年龄。

成长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叛逆和好奇是这个时期的代名词。刚刚摆脱父母的束缚就迫不及待地向外面的世界探索,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知之甚少,却故作老练。在被刺伤了棱角之后,开始相信这个世界的残酷了。唯一不同的是,之前的泪水似乎已经被烘干了,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面孔和心灵。

我们不在年轻,因为终将逝去的青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感觉到自己不再向从前那般爱动,爱玩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毫无征兆的袭来,打的我们措手不及,于是我们开始感叹,我们也在慢慢成熟,慢慢变老。

于是我们开始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人早已不把我们当小孩看了,甚至遇事还会主动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我们开始惊恐甚至是逃避。但是,青春却乎悄然而过,留给我们的除了彷徨,更多的是无助和迷茫。

路,一个凝重而富含深意的字眼,陪伴着我们逝去的青春,一直延伸到颓埤的篱墙。在逝去的岁月里,因为时间的涤荡,洗尽了路的千华,留下的满是沧桑。形形色色的人们,穿着不同的鞋子,踩出不同的足迹,于青春——我们留下不同的背影。

回望是我们缅怀青春最简单而又最无助的举动。坐在教室里,常常心不在焉的听着老师眉飞色舞的谅解着自以为博大精深的知识,殊不知台下却早已鼾声四起,再发完一通牢骚以后又愤愤然的开始了天书般的讲解。学习,似乎只是这个时期的副业罢了,更多的是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或是沉迷于那些网络游戏罢了。偶尔有三五个人埋头学习,也被大多数人嘲笑是异物罢了。

致终将逝去青春篇10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形象;社会反思

一、被光辉的女性形象

影片中,我们都会被郑微及她寝室的四个女生所吸引,四个女生的性格独立、明显,她们被交织在一起,既是四个独立的个体,也是一个完整女性形象中包含的四部分。郑微是浪漫主义色彩,她大胆,豪爽,为爱痴狂,她可以为了林静不远万里考上同一个城市的大学,她也可以为了陈孝正放低自己高傲的身姿,她的敢爱敢恨是每一个女性心中所期待的最想要做到的欲望。女性在面对她的爱人的时候,都有想要大胆表达自己爱的冲动,但总是话到嘴边口难开,而郑微的角色正是弥补了女性在感情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说,郑微正是女性心中在感情上自我解放的最终目标,包括在毕业聚餐时,郑微说道:“我吃了什么亏?谁拿枪逼着我了?别跟我唧唧歪歪地说吃亏,没谁逼良为娼,这事就图个你情我愿!我愿意傻,他愿意走,谁也不欠谁的……即使他走了,在一起的快乐也不可能喂了狗!”郑微作为一名女性,她意识到了自己在一段感情中的主动地位,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被抛弃的角色上,而是一个主动做出感情选择的与男性拥有同等话语权的女性,这也正是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平等结果。

对于林静,郑微也说过:“林静,你爸爸和我妈妈比我们牛!……我们做不了情人,难道做不了情人就必须恩断义绝吗?这几年,如果你有一点胸怀给我一个问候,我们都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林静你欠我的!”如果说对陈孝正郑微是爱,那么对林静就是恨,这就是郑微的敢爱敢恨,她恨林静的懦弱,在对林静的恨里也夹杂着对陈孝正的爱,不是林静的突然失踪,郑微就不会和陈孝正有开始,也许就没有一段让自己刻骨铭心却没有结果的爱情,正是因为对陈孝正的爱,也是对青春感悟出的痛,才让郑微对林静充满了埋怨。郑微最后对陈孝正说:“陈孝正,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谁也不亏欠谁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作为女性郑微的敢爱敢恨已经使她在感情中彻底解放了自己,让自己处于一个主动选择情感的主导地位,她不会因为男性对她的爱而迷失自己,她会为自己的青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女性主义高度爆发点是在阮莞死后郑微的感慨:“阮莞,你是全世界最蠢的傻瓜!我不会为你哭的!你为一个小男人死得太不值了!你一辈子只有那么点儿为爱情牺牲的出息!……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别的呢!你太自私了!我看不起你!”这是郑微对阮莞死后的气话,其咆哮是对每一个还深陷爱情之中无法自拔的女性的呐喊,独立的女性不应该在爱情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了爱情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了爱豁出去生命可能是最傻的表现,但即使是这样,在每个女性心中,都是避免不了地存在着这份“傻”,挥之不去,早已镌刻在了女性的骨子里,这也是女性主义最难诠释与改变的。

与郑微角色性格对立的其实是黎维娟,小娟是现实的、物质的,她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归属,想要进入大城市,抛开自己小县城的命运,面对前男友,即使心中有不舍,有痛,但为了现实,为了自己的生存,她不得不抛弃过去,面对光明的未来,而陈孝正也做出了同小娟一样的选择,人物要摆脱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消磨掉了自己最纯正的感情,只有穷过的人不想要再穷,爱情对他们来说,或者对更多的人来说只是一件奢侈品,可以暂时拿在手中把玩,却不是长久能属于自己的东西。小娟和郑微的不同选择形成了强烈对比,造成了人物性格的鲜明,这里两个鲜明的性格,却也是每个女性心中的矛盾点,她们其实是一个整体,一个当我们面对爱情时的两个选项,到底是选择你爱的,还是选择爱你的?这个问题谁都没法回答,但就影片结尾来说似乎只有“没心没肺、没有感情”的黎维娟过得不伤痛,这也是电影诉求的女性最终要摆脱男性的暗示。

剧中另外两个角色,是对女性形象的补充。阮莞,她代表了深明大义的女性,她为了爱默默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及生命,她不大吵大闹、歇斯底里,她永远都是一副温婉的笑容,对待她爱的与爱她的人,即使是赵世永做出了对不起阮莞的事,她只是在火车临行前说了一句“下不为例”,原以为赵世永会为此铭记于心,可最后还是与小娟、陈孝正一样选择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这对阮莞来说无疑是把她推向了爱情的坟墓,自己牺牲了这么多换回来的还是一场爱情的悲剧,悲剧的爱情造就了阮莞悲剧的命运,这也是为男性牺牲自己女性形象的典范,这样为男性牺牲自己的女性形象无疑在告诉观众,她终究会走向灭亡,她应该为自己而活。朱小北的角色则是直观以男性形象出现,成为女性的对立面。这也是每个女性心中的阳刚气息的体现,女性的心理都是复杂多变的,女性拥有着看似柔弱的外表,但不代表她拥有着一份弱小的心,朱小北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都是强大的,外表酷似男生,是女性想要争取同男性一样话语权的表现,内心中,朱小北面对羞辱出现的情感爆发,是在向外界展示女性心中的强大力量,她们不容被别人践踏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她们的歇斯底里源自于这个社会所带给她们的无理嘲弄,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这个女性将会成长蜕变得更加成熟,但是破茧成蝶后却要掩盖自己当初作为蛹时的悲哀。

二、被消减的男性形象

对比起影片中多彩多姿、美丽大方的女性形象,电影中的男性都是以配角形象出现,并且猥琐怯懦。最具有正能量的男性无疑是陈孝正,他有着自己的梦想,是学校中的好学生,生活中的好男人,正是因为他的“出淤泥而不染”才使得郑微对他情有独钟,但正是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男性形象,却还是在最后令女性失望,在对爱情的选择上陈孝正与阮莞的男友赵世永是一样的,他们都为了事业抛弃了自己所爱的人,这对女性的打击巨大。同样另一个比较优秀的男性是林静,作为少女时郑微的梦中情人,他是非常优异的,但是他也逃脱不了自己在电影中被消减的男性命运,做了女性心中的负心汉,也正是因为他自己的怯懦,一逃离就是七年,才使得郑微的爱情从一开始便走上了挫折的道路。对郑微来说她的青春里,还有第三个男人就是许开阳,许开阳与其他男性角色不同,是为了补充郑微的被爱形象,即使是“富二代”“少爷”,他在郑微面前也永远处于弱势地位,电影中在公园划船的场景让观众觉得幽默,但实际上却是女性占据了优势地位,让得不到她的男性只得变向逃离,在对郑微的追求上,许开阳拿不出男人的霸气,只有从陈孝正身上入手,但即使是爱着郑微的这个角色,最后在郑微被抛弃的时候,他也转而选择了曾毓,三个男性,最后一个都没能坚持到最后,影片似乎用整个故事在渲染,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能被信任? 什么样的男人才能被选择,但这种可选择性早已因为电影中女性主义的强大、男性形象的消减而变为零了。

无论是张开、赵世永,还是小胖,都是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她们心中的女神是阮莞,面对自己心中的女神,张开永远都是一个位居二线的角色,他从未敢正视过自己的女神,一束从未表明身份的满天星,是他作为配角人生的缩写。电影中早已无形放大了阮莞的女神形象,对赵世永的一句“既往不咎”让阮莞成了世间女性最崇拜的对象,正是这样的光辉女性,才让赵世永显得太猥琐与懦弱,而不经意间的小胖幽默“排完雷雨的那晚,她把我睡了”,却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高调凸显,男性形象已经被削减成了被欺凌的对象。面对光辉的女神,男性形象尤为卑微,以至于女性主义高调到极点,这样的女性在世间根本找不到适合她能给她真正幸福的男性,因为她是高高在上无法被超越的。

三、现实社会中的青年发展的反思

总的来说,整部片子具有浓重的女性主义气息,片子的构思框架上都是出于对女性的思考。林静与陈孝正的再次出现,是每个观众想要看到的结果,观众心中都急需答案,想从电影的影子里得到一点感情的共鸣,在现实中得到一点自我心灵的慰藉,所以林静出现了,一个爱着郑微的男人出现了,同时郑微爱的男人也出现了,而结果却是悲剧的,无论是谁,我们都不敢再去选择,这种未选择就是一种未幸福的悲剧。

在这样浓烈的女性主义思想下我们不得不看到电影中的青年没有一个人获得了真正的幸福,郑微与三个男性间的感情牵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论任何男人都靠不住的可悲现实。黎维娟似乎找到了她最想要的生活,但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爱情,朱小北从退学后完全隐藏起来了自己,而阮莞的女神形象本应拥有最后的幸福,却突如其来陷入死亡,这样的电影情节把一种女性孤独的悲情渲染到了极致,故事中的四个女性,谁也没有得到幸福,虽然这样的青春史可以让我们铭记,但是这样的青春史未免来得有些太悲伤,正所谓青春是用来怀念的,但是未来我们还是要脱离痛苦,积极向前,这才是电影需要达到的一种积极引导人们乐观生活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艺术渲染让电影达到了震撼人心、悲到不能再悲剧的地步,给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心中渲染出一个“我们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的悲观世界。

可以说,艺术表现力上这部电影达到了一定境界,但就社会影响上,这部影片甚是消极,它没有带给本已在社会中拼搏向上的青年人正能量,反而把他们仅剩的一些可以慰藉的感情批判得一无是处,放大化的女性主义是不能拯救女性的,它不但削减了男性应有的形象,让女性强大无比,更重要的是它所塑造的女性反而达到了反噬的效果,使女性在现实中没有选择、无从选择,最后达到了一种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爱情的完全孤立的女性。然而这样的影片教育意义从大范围内来说似乎有些过于沉重,不得不说这部影片也在超级女性主义中被女性主义反噬得所剩无几了。

现当代青年,特别是影片中着力表现的“80后”青年,正是当今社会中不断成长成为中流砥柱的一代,他们所处的是在高度社会化复杂的现代竞争中,他们身上背负的是整个社会的未来,然而他们的幸福指数却是最难得到保障的一代,这样悲情的结局无法起到抚慰青年内心情感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其对生活压力的反感,造成消极生活的情绪,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青年电影都是包含着过于晦涩的青春史。然而从这部电影票房的成功上,我们要看到青年电影所占据的电影市场,更应该思考未来的青年电影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激励青年追寻中国梦的目的,多一份希望,少一丝悲情。

[参考文献]

[1] 倪骏.当代中国女性导演及其电影研究(节选)[J].戏剧,2000(03).

[2] 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06).

[3] 华晓红.构建女性的自我文化空间——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女性意识表达的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