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软十篇

时间:2023-04-06 19:39:42

合同管理软

合同管理软篇1

产权合同:管理软件系统买卖合同

甲方:

乙方:

乙方购买甲方开发的______管理软件系统,达成以下协议:

1、 乙方购买甲方的______汽配、汽修管理系统软件(单机版/网络版),甲方提供软件的安装光盘一张、说明书一本、免费培训操作员、协助乙方进行初始化工作。

2、售后服务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初始化工作由甲方协助乙方完成;

软件免费维护____个月,由签定合同日算起;其它不是甲方提供的电脑硬件、网络维护等与甲方无关,不在免费维护范围。

3、 ______汽配汽修管理软件______________版___套(含____个站点);

总计:_______元(不含税);

4、软件付款方式:1.预收软件款的80%为订金。2.余额到软件安装,调试完工时既付清。

5、软件完成工作日:

备 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按时保证质量完成所做工作,乙方按合同及时向甲方付款;

6、 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友好协商解决;

7、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合同管理软篇2

关键词:学院;管理系统软件供应商;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1

一、前言

学院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及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科学系统软件供应商、学院、企业三者之间的参与与合作,通常企业作为科学技术的需求方,它可以与高校进行技术联合进而检测所需软件的能否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做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提供商,其本身是卖软件的,可以提供给学院做教学软件。另它可以让学院同企业协作,将企业的需求在此软件上测试,如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再向软件提供商购买。这样可以规避企业购买管理软件但有可能无法应用的风险,学院可以为一个企业在多个软件提供商的产品做测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个三赢的培训模式的探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延伸,高等院校、企业、软件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目前知识经济的来临之际,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产学研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等。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产学研合作模式按照主体关系与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和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等。以下我们将会对这几种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一)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

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是基于高校合作而产生的,它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经费,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与开发,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进而促进自己发展。目前校内产学研合作大多都是高校自行组织和举办的,通过利用本校的科技资源,不断打造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他们主要采用的是经营实体与教育科研基地相融合的方式进行的,以便可以达到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发展、实现科研效益的目的。同时,这种模式的优点还不止于此,作为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在学校的指导和带领下更有利于统一管理,实现由科学技术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达到预期的经营目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过度污染和浪费,每年应届毕业生高达800万,这无形中给我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可以给本校的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高校目前的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给学校带来经济收入,提高该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正是由于这种模式是学校自主建立起来的,所以学校本身除了具有企业经营的一切职责外,同时也是教育科研的主体,这势必会导致学校的科研重心转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影响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

(二)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

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也就是高校与企业联合的一种模式,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但是对于市场的开发能力却很弱,学校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跟校外一些大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完整的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获取资金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加深科技产品的研发能力,使双方互惠互利。这种模式的主要运行特点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注重双向性合作,学校按照企业所需要的专项技术服务,有计划地进行专项研究,及时将技术成果传递给企业,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进而获得必要的资金帮助。这种优势互补的原则表现的比较明显,技术转化率也高,同双方还可以根据合同中的要求,及时变更合作事项,工作效率显著。但是这种模式的唯一缺点就是合作模式仅仅局限于直接利益双方,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出发点差异较大,使他们在很多技术领域无法达成共识,导致信息沟通和意见分歧现象比较严重,合作难以深入进行。

(三)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

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主要是基于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一些大型项目耗费资金量比较大,双方合作无法解决风险问题,所以我们建立一种混合联体合作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学院、企业、科研机构。三者之间通过有效的合作,可以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防范了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收益也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企业可能会就某一项技术成果跟很多其他的高校进行合作,参与方可能会存在权责利益的纠纷,合作会面临僵局。

(四)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是最近几年新出的一种模式,它是为了解决参与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拥有而产生的。比较常见的有高校产业推广中心、社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和媒体推广中心,这种协调型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消除合作主体的大部分意见分歧,同时还为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信息。在沟通各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成果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大量的成果价值与市场机会出现流失,发挥了自身的纽带作用。中介协调模式是目前这几种合作模式中比较先进的模式,不仅规避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同时也给合作主体成员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值得借鉴和学习。

结束语

学院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新时期下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式,它促进了企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的相互联合,实现了合作主体之间的互惠互利,对促进三者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久灵.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2(12)

合同管理软篇3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 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平台的开发与产品管理可以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动力。

关键词 :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协同管理;产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34-03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丁书婷(1990-),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指的是在经济学基础上,人本主义思想下的组织或单位对人员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在组织背景不同的环境中,管理方式与管理类型也拥有不同途径,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运行,组织内部的目标实现以及发展方式都要满足最大化的目标,提高企业发展动力。组织需要保证企业目标的最大化,提高企业有效性,改善企业发展的质量,不断改善企业制度本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协同管理能力需要逐步得到提升,慢慢通过企业的逐步改善,利用人力资源本身的资源协调和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形成有效的信息对接,保障产品管理与信息开发管理的有效对接,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工作动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管理平台与开发产品的功能相互一致,通过提升能力得到最终的产品质量提升。

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改善企业或单位组织中的人员关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目标。在理论研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分类具体为八个部分: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二)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劳动能力分为不同劳动力对象,加上不同劳动力对象的劳动力结合在一个整体中,表现出人力资源管理带动社会整体发展与经济社会共同向前努力的一种有效动力。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配置,改善员工关系,提高职工发展动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

二、协同管理与产品管理平台开发

协同开发创作和网络产品营销平台是一个综合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其综合优势是将软件协同开发系统、“点客”在线服务互联就业推荐系统、联合创作系统三者有效结合,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帮助有需求的人们开发和使用软件、让信息版权拥有市场空间,实现网络信息就业。

(一)人力资源软件协同开发系统

软件联合开发平台是一个集软件异地联合开发、软件需求和技术招标、代码安全检测、软件在线测试和体验、软件产品付费和免费下载、软件技术交易和软件版权贸易于一体的开放式网络服务平台。软件平台集成多种基础软件、技术模版、数据库、文字编辑器、程序编辑器、程序开发和测试工具、图像及照片编辑软件。

软件平台通过开发端提供给软件开发者、软件测验人员及其他IT人才使用,为其提供软件在线开发、测试的工作环境。软件开发者使用本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和测试,可使成本大幅减少。由于平台创造条件让不同地域的软件开发、测试人员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开发和测试,可使软件开发组织者突破原来的开发力量和科研条件限制,从而能够开发出更为复杂、质量更高、更加大型、但成本相对低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平台开发出来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可以直接通过软件平台以在线付费共享(包括会员共享)、软件技术交易和版权贸易、免费使用(通过广告或网上流量获取收益)等方式实现收益。用户可以选择会员制的方式使用平台上的软件,即缴纳一定的会员费,随意使用软件平台上供会员使用大量软件。

软件平台还设有用户端。有线、无线互联网用户通过用户端下载或共享使用平台条件开发生产出来的、付费或免费的软件产品,还可以通过平台申请软件产品或软件需求。不是通过软件平台开发的软件技术和产品符合平台设定的标准,也可申请通过平台进行交易。

这使得软件供应者可以在无营销投入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交易,也使软件使用者能够获得性价比更高的、种类更加繁多的、技术性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平台软件系统的建设包括基础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模板、域名解析系统、客户端软件、防火墙和防毒杀毒软件、即时通信系统、软件测试环境和工具、软件下载和交易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设备、核心交换机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线上打印系统、通讯线路系统等。本项目创新点:建立一个融合软件联合开发、成果安全检测、在线共享交易的软件平台,供软件开发者、测试者进行远程合作开发、生产软件;需求者软件技术需求并按“性价比高者得”的原则在软件平台上进行招标的工作系统。软件平台实现在线软件开发人员同时共享多种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和测试的技术;软件平台后台内置代码安全检测模块,能够监控、发现并及时处理软件平台中出现的有害代码和有害系统安全的程序。

创新点:1,搭建了一个集软件APP开发、文字版权使用和交易、专业技术人员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买方寻找合适技术的一个信息咨询平台。2,这个网络互联就(创)业平台(系统)的建立,可以改善传统的软件开发或文字版权使用与交易的单一化模式,开创一体化服务理念。3,网络互联就(创)业平台(系统)建立了完善了风险防控体系、严格审核制度、后期反馈机制,对每一位技术人员做出专业技术的能力评定,而且还要对个人、企业都做出信用等级评定,对交易款项进行跟踪,设计进程进行随机抽查,降低交易风险。

(二)人力资源与产品联合开发平台的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a.软件联合开发功能:使用者通过软件平台上可以进行软件异地联合开发、代码安全检测、也可以实行软件的在线共享和交易。

b.软件需求功能:软件需求者通过软件平台可以按照“性价比高者得”之原则建立招投标系统来挑选和购买性价比高者的软件。

c.软件价值实现功能:用户通过软件平台可以进行软件的有偿下载、软件版权交易、在线付费共享、免费使用(通过广告或网上流量获取收益)。

d.软件测试功能:软件开发组织者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提供的软件测试和体验端,组织专业队伍、会员、公众对软件进行测试和体验,并提交规范的测试和体验报告、软件修补意见和下一代软件升级建议。软件平台按工作量和双方资源竞配原则从有测试需求的软件中获5-10%的收益权,然后按贡献值在软件平台运行单位和参加者之间进行分配。

同时,为了确保软件平台正常高效运行、提高软件平台在业内和市场的地位,软件平台配备三个辅助功能,设立以下几个技术性和社会性相融合的机制:

a.确保软件开发生产合作各方相对合理地分配软件版权和收益权的运行机制。为软件合作开发者提供按贡献值分配软件版权和收益权的参照标准和可在线签订的标准性的合作合同(其中机动条款可由当合作各方协商修改和确定)。并通过该合同使当事人之间建立专业性的“类仲裁”机制:当软件开发生产的合作者因版权或收益权发生争议时,可选定从软件平台认定有软件开发生产贡献值裁量资格的专家名单中选定若干人进行在线或实地审理,裁定当事人各方应享有的软件开发生产贡献值,由此确定各方应享有软件版权和收益权的比例。

b.软件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软件平台组织在职人员和社会人士,使用软件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在线上和线下经常性地搜索对软件平台开发和交易的软件构成侵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并对发现的问题选择性通过劝告、交涉、媒体提交知识产权执法处理等方式制止侵权行为,索取赔偿。维权参与的专职人员和社会人士可从索取到的赔偿和软件平台运行的专门经费中获合理的收入。

软件联合开发平台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推广与试运行:第一、软件的有偿下载,通过软件平台上多人合作开发出的新款软件产品,当完成基本测试及用户体验后,将直接放置于软件平台供有需要的客户进行下载,软件下载产生的收入我们占30%,剩余的70%留给参与这款软件开发的其他成员。其次,我们的研发人员会上传一批可以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充满趣味性、有较大市场的软件,对于有这方面需要的人员只要通过网银支付少额的费用也是可以下载使用。最后,对于那些不是利用本软件平台开发出来的软件,其拥有者也可以将他们上传到本软件平台进行销售,对于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收取利润的5%-10%,剩下的归软件拥有者。

平台对软件用户还提供会员服务,用户可以选择会员制的方式使用平台的上软件,即缴纳一定的会员费,随意使用软件平台上供会员使用大量软件。当然,也有部分价值过高的软件需另外付费下能使用。第二、内置于无偿下载过程中的广告收入和点击流量收入,在软件平台上提供对的软件下载分为有偿下载和无偿下载,有偿下载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无偿下载所产生的收入则体现在另外一方面,即广告和点击流量。在无偿下载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把点击流量引向需要做广告的页面。按目前业界的经营情况,对广告主输送每个点击流量一般可收取0.2元以上的点击流量费。当软件平台日点击量稳定在5万IP以上之后,软件平台还将承接一些广告在平台页面的直接投放。第三、软件技术交易和软件版权贸易,软件平台上所开发出的软件具备原创性特点,或者是以新的创意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或者是在吸收、再升级现有软件的基础上所开发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以当软件最终开发出来之后,除了可以在我们的软件平台上提供软件的有偿下载外,其还可以进行软件技术交易和软件版权贸易,这也构成这些软件收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软件平台在提供这些服务的过程中收取从双方各收取0.6%的交易手续费,这构成了软件平台的又一收入来源。第四、提供软件测试服务,软件平台,除了可以为不同地域的软件开发者提供一个共同开发软件的交流软件平台,而且还可以为新开发的软件提供职业化的测试服务,服务包括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工具,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软件测试完成后,软件平台工作人员按照软件交易成功所产生收入的5%-10%收取服务费。

(三)人力资源“点客”服务互联就业推荐系统

“点客”在线服务互联就业推荐系统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支持网络互联就(创)业平台的点客系统:以互联网资源和产品有线和无线查询-注册-交易-结算为营运基础,把形态各异的个人全项互联网信息站点地组合于一体、并嵌入多种功能网络工具的,可供业主个性化摆设的网店和个人展现平台的智能化搭建和运行系统。为业主在自我展示中实现网络互联就(创)业、在家在途就(创)业提供相对完整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系统支持。这里的互联网资源和产品从域名、空间、邮箱、号码资源开始,可延伸到各类可在网上即时交易的互联网资源和产品;多种功能网络工具包括每天一句名言、新闻推荐、历史上的今天、万年历、网址大全、投资收益计算器等上百种,可由业主选择运用和智能化地安置其位置。

2.可与APP(Application)融合使用的有线和无线互联网资源和产品的查询-注册-交易-结算系统。

3.将同一邮箱的邮件分设为公开邮件和私人邮件,容于一个系统里实现有效管理。

三、创新人力资源协同管理平台规避风险采取的策略

创新性的人力资源协同管理平台需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1.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为了赢得客户,软件联合开发平台对通过平台开发和测试软件的会员免费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通过网上签订协议方式请这些会员通过平台销售或推广其产品,或通过平台进行软件技术交易和软件版权贸易。

2.通过专业活动、论坛、网络广告、微博、博客、Q群、电子刊物等方式对软件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广泛而有效吸引软件平台的使用者和围观者,不管这些用户在短期内是否能给平台带来收入。在营销战略上,首先把平台的人气提升上来。同时,加强对营销人员、客服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应对市场运作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3.在运行上严格管理,把费用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软件平台未能如期创造效益,也能够通过其它方面的收入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从而使项目的运行和发展处于不败之地。这可确保我们在项目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真正需要应对的问题仅在于收回成本的时间需否后延和后延多久,而不是能否生存的问题。

4.强化企业内部资金控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对项目实施严格的资金预算管理。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审核上,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严禁挪用。创建合理可行的项目资金预警机制。即从资金筹集、投放、周转、回收等环节创建和完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确定关键点监测对象和监测领域,对关键点指标增强落实监控,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升风险应对本领。

5.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政策风险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政策性风险的影响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政策性风险是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其次要对政策风险进行预测和决策。为防止政策风险的发生,应事先确定资产重组的风险度,并对可能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通过认真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政策风险并力求避免。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资产重组计划,搞好风险项目的重点管理,提出有利于资产重组的最佳方案,正确做出处理政策风险的决策,并根据决策方案,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力求降低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产品管理的创新发展,需要根据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内容,提高企业的实际运作能力,通过改善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平台的发展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这样才能带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产值,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合同管理软篇4

21世纪初,随着核算型会计软件的成熟,管理型会计软件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得到了较好发展。软件公司推出了功http://能较为完善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企业界也跟上了潮流,会计软件升级成管理型会计软件。时至今日,管理型会计软件层出不穷,概念不断推新,但是由于软件适应性差、复合型人才缺乏、企业管理理念滞后等诸多原因,管理型会计软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了公司华而不实的摆设。本文旨在分析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瓶颈,并探究其推进对策。

一、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现状

(一)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快

随着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编程软件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软件和软件公司取得了同步发展,领头的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主推的会计软件不管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基于c/s和b/s结构)都较为成熟稳定,操作简便且用户界面友好,软件规范性强且品种繁多。有面向集团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的,也有面向中小企业的,适应于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建筑施工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各行业,能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设计有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常见的财务管理功能,能与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模块进行对接,具备erp系统的诸多管理能力。商品化会计软件为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国会计信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管理型会计软件普及推广迅速

管理型会计软件设计一般分模块进行,会计核算(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功能(管理会计)往往分开设计,客户可以有选择地分开购买,不影响其独立运行。由于行政部门的强制要求和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基本上我国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已经购买了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由于以下原因,管理型会计软件得到了迅速推广:1.系统软件发展迅速,如网络操作系统和基于网络的编程语言及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设计提供了基础保障,软件公司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运行稳定、基本功能完善、使用便捷的软件,是管理型会计软件得到快速推广的前提。2.当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与核算型会计软件基于相同的软件设计架构,使用基本相同的编程软件,两者实现无缝对接,有利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推广。3.企业经营环境变幻莫测,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者对经营决策信息需求急迫,引进管理型会计软件是管理者的必然选择。4.当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通用性强,于软件公司是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相比个性化的定制软件成本低,这一特点虽然制约了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却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迅速推广创造了条件。基于以上原因,管理型会计软件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推广迅速,稍有管理需求的单位基本上安装了会计软件的管理模块。

二、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瓶颈

(一)软件自身先天不足,是管理型会计软件应用的最大障碍

当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在核算型会计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靠核算型会计软件形成的基本数据及其提供的数据接口,进行简单的数据分类、汇总、计算、加工、提炼后形成一些常规的报表分析和综合数据及图表显示。这种软件数据来源不足(特别是外部数据基本上没有进系统),系统性差,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创新性的管理理念,没有更多的管理分析模型和方法,所生成的数据和形成的资料结构单一、关系简单、加工层次浅,不能为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较多有用信息,造成管理型会计软件先天不足,是管理型会计软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通用性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会计软件的推广,商品化软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推广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为了满足软件的可推广性,商品化会计软件一般功能完善、普适性强、大而全,必须考虑各种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和满足不同行业对软件的需求,提高软件的通用性。这种软件对个性化需求不高的核算层体现出低成本和高规范化的优越性,但是对专用性强、独特性要求高的管理型软件却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大而全的软件系统定义过于抽象,初始化工作量大,简单问题复杂化,让使用者望而生畏,提高了运用难度。其次,通用性强的软件不一定专,面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众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行业管理指标、管理方法、管理模型大相径庭的情况,这种通用性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往往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三)复合型专门人才缺乏

管理型会计软件从设计到应用需要多学科有机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核算软件的专业性、规范性、政策性非常强,其开发设计不同于一般软件,需要以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为主,配以软件设计开发专门人才,才能设计出满足会计核算基本要求,符合会计运行基本规则的专业软件。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人员需要在会计核算软件的基础上,懂得企业经营之道,熟知企业管理必需的各种决策指标,精通各种决策方法和管理理念。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也是一门高深学问,静态的指标和数据只是一个方面,对动态过程的理解,对数据的加工提炼和正确解读,都需要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支撑才能发挥管理型会计软件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又急功近利,很少自己培养专门人才,大都奉行“拿来主义”,造成今天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缺乏的现状,阻碍了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

(四)企业重“硬件”配置,轻“软件”建设

管理型会计软件说到底只是一个管理工具,应用管理软件是强化企业管理的必备手段,但它并不会解决企业管理的所有问题。有些企业觉得自己资金利用率不高,成本控制失效,管理效率低下,于是配置高规格的管理软件,招聘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整理相关数据,“硬件”配置积极。一段时期后,发现成效并不明显,管理效率没见提高,想当然地认为管理软件不行,或者相关人员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企业重“硬件”配置、轻“软件”建设有关。购买软件,聘请专门人才,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管理软件发现的问题能不能及时解决,整理的数据能不能有效利用,形成的结论是否遵照执行,定量分析的科学性是否依然让位于个别管理者的定性决策,有没有相关制度让管理型会计软件发挥其作用,这些工作往往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效用也就无从发挥。

三、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推进对策

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到现在,一方面普及推广迅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常规化管理决策信息;另一方面,要想靠管理型会计软件处理更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提供更多非程序化决策的深加工信息,需要对软件结构进行重构,进行全方位升级,并配以相应的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以推进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

(一)重构软件结构体系,改善软件服务能力

现有管理型会计软件以核算型会计软件为基础,以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业务流程为基本处理流程,基于核算型会计软件所提供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量分析和功能拓展,这种结构体系受到诸多局限,注定管理型会计软件存在先天不足。管理型会计软件应该是比核算型会计软件功能结构和处理逻辑更复杂,管理为主、核算为辅的综合性软件。其开发设计应该摒弃核算型会计软件的处理逻辑,以管理型会计软件的主要业务流程(管理、分析、预测、决策、控制)为主线,整合企业内、外部两方面的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数据流程分析和逻辑结构设计,重新考虑软件的主要数据源及其数据结构关系,形成管理型软件全新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这样才能突破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一些固有枷锁。以核算为主兼备管理功能和以管理为主兼顾核算是有层次差距的,这也是国内管理软件(包括erp软件)与国外大型管理软件的差距,必须通过结构体系的重新设计,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转贴于 http://

(二)重视二次开发,提高软件专用性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早期,企业各自为政开发自己的会计软件,软件的专用性很强,设计人员储备充分。可随着商品化http://软件的发展,其软件符合财政部门的基本规范要求,且功能较完善,安全稳定性高,用户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和维护。这种状况提高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水平,推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但也加大了企业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依赖性,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动力。当商品化软件过度强调其通用性,以满足大众化需求时,却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这是商品化软件与个性化需求的必然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集团公司或大型企业,可以与商品化软件公司实现定向开发并定期升级,以提高软件的专用性和适用性;没条件定向开发的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软件的二次开发,针对自身企业独特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模型,专用衡量指标和行业数据,个性化的管理需求和管理理念,只有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才能提高软件的专用性,保证软件的使用效率。

(三)培养优秀人才,提高软件使用效率

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与应用需要懂管理,精通计算机、会计的优秀复合型专门人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划分过细,强调学历提升,较少关注复合型人才培养。短时期内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难以破局,需要企业与高校共同努力,联合培养具备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高校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对口性;没条件联合培养的企业,可以提早与优秀高校学生达成就业意向,提前引导学生专业学习方向,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此外,企业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单一化人才评价机制;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也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的学历培养,可以通过双学位、双学历或第二专业辅修等形式,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合同管理软篇5

一、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会计软件亦日臻完善。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完善,只是针对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核算的功能来说,也就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事后的分类与汇总,基本上是传统手工会计核算过程的一种模拟和再现,我们把这种软件只能称为会计核算软件。然而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要求会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提供管理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仅仅完成事后的核算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必须要在现有的会计软件中增加财务及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要素,使财务人员能够在核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核算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准确分析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辅助企业的决策层进行决策,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为企业提供预测与决策信息。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这些理念都需要复杂的数据模型和知识库、方法库的支持。同时,企业自身的业务量也比以前明显的增加,这些因素都不是核算型会计软件所能解决的,这必然要促使会计软件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跨越。

二、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定义和特征

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定义,人们给出的解释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无确切统一定义,但我们可以这样较为简单地来描述: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利用会计核算信息,为用户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管理和辅助决策的会计软件。根据人们对会计软件发展及其功能的需求,我们觉得一个管理型的会计软件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具备完善的核算功能

核算是管理的基础,管理型软件只有利用会计数据的核算结果,才能对其进一步处理,产生企业所需的管理信息,所以,管理型会计软件必须包含核算型软件的账务处理、工资、成本、销售、固定资产、报表等子系统,它是建立在核算型会计软件基础之上的。

2.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具备预测、管理的功能

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我们不仅需要它有完整、全面的事后核算,更需要会计软件能够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分析、预测以及事中的调整与控制,为了让用户高效、方便地使用软件,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这种综合化的多功能系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3.管理型会计软件应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管理型会计软件为我们提供的是企业综合、全面的管理信息,如果只依靠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与管理型会计软件建立紧密的接口,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递给会计系统,从而建立起以管理型会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如何加快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

由于核算型会计软件已发展较为完善,同时企业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需求,这就使得在今后的应用软件市场中,管理型财务软件将占据较大的份额。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并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太大的实质上的突破,有些所谓的管理型软件只是在原有的核算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极为有限的、简单的分析功能,与人们的真正需求相差甚远,如何推动管理型会计软件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发展,是很多学者与软件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要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手段,一方面改变无政府主义的产业状况,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市场;另一方面要投入力量,进行帮助扶持,并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为了发展我国的财务软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软件,应对我国的会计软件行业进行适度的保护。

2.以完善的核算型软件作为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的基础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分析和决策,事中的控制过程,必须在事后的核算结果的前提下来进行,因此,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来建立和扩展,应与核算型软件相兼容,从而减少软件开发的难度与成本。

3.会计软件行业的联合是行业整体发展的保证

这几年,国外企业已瞄准了我国财务软件这一巨大市场,纷纷登陆,抢占滩头阵地。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国内企业间缺少协作,一盘散沙,则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击败。会计软件行业要迅速发展,抵御国外管理软件对中国市场的侵占,不仅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支持,还需要在行业的内部实行自律管理,协调行业内部的矛盾,制定行业内部都应遵守的标准,成立会计软件行业协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这一点,目前已被国内的一些会计软件公司所认同和接受,1995年,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下,成立了会计软件行业分会,10余家会计软件公司成为首批加入者,目前已有30多家会计软件公司加入了该分会。

4.加强软件业之间的联系,加大技术整合力度

由于管理型会计要完成的不仅仅是核算,而是核算基础上的分析与预测,这需要强大的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支持,这是会计软件行业所不具备的,因此,单独依靠会计软件公司的联合还不足以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会计软件业应与其他软件行业相结合,集中技术力量,共同完成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设计。

5.吸收国外管理软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开发技术

在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初期,会计软件的开发都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经验交流,这使得我国的会计软件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开发管理型软件的过程中,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外的管理软件在开发技术上、经营理念上和管理思想上都有很多优势和长处,我们可以充分的借鉴和吸收,洋为中用,这是一种有效的、快捷的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

四、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自主的管理型会计软件

虽然我们说借鉴国外管理软件是一种管理型会计软件设计的捷径,但并不是说我们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而要结合我国会计处理与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同时为了企业向国际化的发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上的惯例,保留必要的数据接口,以便与国际业务相融合。

2.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式,网上采购、电子货币交易已逐渐被企业所采用,电子商务等形式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新形式对会计软件的要求。

3.不应过份追求管理型软件的通用化

会计软件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中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软件的通用性。通用的会计软件投资集中,设计周全,售后服务较易管理,这使得一套会计核算软件可以在多个企业、不同行业中广泛地采用,但是这种情况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中却并不是可取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首先,企业的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在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所以它既包含大量的核算功能,同时又要对核算的结果进一步的处理,而这些处理是建立在复杂的模型分析之上的,所以如果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设计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必然会造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内容过多,系统定义过于抽象,这会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难于理解和控制,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庞大而复杂的分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使得一些企业用较高的价钱买回实际上很多内含功能长期闲置的会计软件,造成人力与财力的隐形浪费。其次,由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账务处理程序只有几种,又由于计算机的特点,所以核算型会计软件基本上都是以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作为核算的主要方法,这就使得通用型软件得以普遍采用。而对于管理来说,我国的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理念上、方式上和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管理的认识和管理的要求很难达到一致,这也是限制管理型会计软件通用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合同管理软篇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很多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信息化的发展道路,而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必须利用相应的软件来实现。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由于发展规模、产品特征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各个企业对软件的使用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开发者必须了解客户对软件功能、特征等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结合客户的需求为其开发一套适合使用的软件。沟通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沟通的形式进行管理,沟通管理方式也是软件开发中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的关键。软件是信息的产物,软件开发主要是将手工作业转变为计算机程序,并将这些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对软件的开发。也就是说,软件开发整个过程中,都是需要信息的交流,如,产品的需求信息、产品的问题管控、产品材料的信息、功能信息等,这些信息在收集、传播以及保存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沟通来实现,因此说沟通管理是软件开发监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更是确保各项信息准确、完成的关键。另外,在软件开发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开发者与需求者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一方面,确保开发的软件能够满足需求者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保证开发者能够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为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打下夯实的基础。此外,应对人员之间的沟通进行管理,以免出现任何事先没有约束性的交流而产生混乱的现象,因此,要不断的完善沟通管理的体制,例如,可以明确沟通时间、内容、渠道、频率等,同时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软件开发的进度、已完成的工作、整体规划、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建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向管理层进行汇报,不仅要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同时要确保软件开发顺利的进行。

2以进度管理的方式确保开发者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

软件开发中的监督管理,不仅要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更要确保软件开发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在这个环节就需要实施进度管理。同为软件开发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进度管理与沟通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有着很大的差异,进度管理主要对软件开发的任务、过程等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软件开发能够按照项目规范流程进行、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一般情况下,软件开发都需要根据软件开发的工程量、所要实现的功能等对其划分阶段,每个阶段的开发任务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个阶段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只有有效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开发,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开发。如果一个阶段出现问题的话,势必会导致以后每个阶段的开发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进度管理的方式来确保每个阶段开发的质量。另外,在实施进度管理之前,都需要结合软件开发的特征来设置进度管理里程碑,具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结合开发项目制定里程碑管理运行表;(2)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项目开发状态会议,会议主要以软件开发者提供开发进度和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需求者提出的意见等内容为主;(3)将软件开发项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日期等信息,与软件开发的计划信息进行对比,了解是否吻合;(4)对软件开发正式项目的里程碑进行分析和确定,了解其是否能够按照预期完成软件开发项目。

3以版本管理的方式做好后期的软件更新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新,而在对软件进行更新的过程中,由于软件多是团队开发的,每个设计人员负责的设计环节以及编码也有所不同,使得软件版本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多名设计人员共同来完成,但是,由于设计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会造成软件版本更新时出现一定的困难。通过版本管理的方式,对软件开发各个环节、各个编程代码进行记录,并对软件更新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实现对软件的跟踪监督,避免了开发人员因对之前的版本模糊而出现版本更新的问题。另外,软件开发的版本管理还可以充分应用相应的管理工具来实现,例如,Microsoft公司的VisualSourceSafe等工具软件,可以实现对整个软件项目的源代码进行管理,从而保证软件使用的有效性以及软件版本更新的可靠性。

4结束语

合同管理软篇7

关键词: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43-04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的特点,它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不同于管理专业,更不是计算机与管理专业的大拼盘,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课程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管理与分析、经济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上除了掌握扎实的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软件工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指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的课程,它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现有的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软件工程”教材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没有融入当前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而且所选取的实例也没有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培养有优秀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们提出了“合理体系、多种形式、内容渗透、特色案例和实践、多形式考核”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采用产学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企业中建立研究基地同时与资深软件工程师和咨询师进行联合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软件分析方法和工具;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保证了以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需求。

2.1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软件工程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为软件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更为专业化,应该在跟踪国际有关机构对软件工程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软件工程课程主要涉及3个方面:技术与方法、工具与环境、标准与规范、过程与管理。教学过程既要考虑内容的连续性、继承性,又要考虑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应涵盖如下层面:

(1) 基本理论层面:介绍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工具与环境,等,其中传统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不能没有,但不能占用太多的课时,而对于新的技术和方法则应该花较多的课时加以介绍,安排合适的课程训练,如在面向对象的方法、项目管理方法、相关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等方面。

(2) 技术管理层面:介绍软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风险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等方面。主要以软件过程为主,包括美国的SEI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ISO9000-3、国家行业标准《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SJ/T11234》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J/T11235》,等。

(3) 实践层面:软件工程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软件工程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实践。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的课程设计、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以小组方式进行软件项目模拟,参与软件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可以跨学期进行。

2.2软件工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标准,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我们应该在合理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结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软件工程教学内容。软件工程教学内容覆盖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中十个知识点,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配置管理、工程管理、软件过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内容的教学被有意识、阶梯状地分配到学生四年的不同学习阶段,最后使学生具备知识的综合应用、融会贯通的能力。软件工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 加强对软件工程的认识: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在一年级的计算机导论课中加入了职业发展和软件工程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作用,加强学生的规范化意识。

(2) 加强编程规范:在二年级的程序设计课程中除了使学生熟悉编程语言,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外,还加入了模块化思想和编程规范的训练,通过加强软件工程中编码阶段的规范化训练减轻了以后的软件维护工作。

(3) 设计的规范化:三年级开设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以及大量的管理课程,在课程最后布置一个综合作业,这个作业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软件工程的思想规范系统的分析、设计。

(4) 工程化实践:四年级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进一步强化软件工程的思想,通过实践进一步体会其重要性。

对于软件工程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通过四年的阶梯状教学渗入,通过迭代式教学,使学生的分析、实践能力得到有层次、有步骤地提高。

2.3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为了提高软件工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大量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形象化地讲授软件工程基本原理,并且在同样的一节课内能比以前传授更多的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将部分内容制作成课件供学生自学,以便于学生课外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 网上教学: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通过建立网站,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下载以及相关业界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离线的交流,同时网站也经常开展课程的专题讨论和专家在线讲座。

(3) 双语教学:考虑到学生以后可能会阅读大量的外文资料,软件工程尝试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课件和作业大部分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给学生提供英文的课外阅读资料,以使他们及时了解国际最新发展。

(4) 案例教学: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将案例教学融入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所学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刻领会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5) 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课题。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和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在基础技能、团队协作、资料收集、人际交流、项目规划几个方面),在就业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更加适合在现代软件企业中发展。

(6) 讲座:通过资深的专家、软件工程师的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前沿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指导方向。

2.4完整的、体现先进管理理论的特色案例教学

软件工程讲授的原理、技术、方法都是抽象的,为了使学生能深刻领会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将MBA的案例教学引到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实施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的、实际的软件项目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该案例讲授每个知识点,将实际案例作为贯穿所有知识点的主线。该案例选择学生学过、当前流行的管理方法(比如ERP、供应链),最好来源于授课教师直接参与的软件项目或实习基地的项目,授课教师对其全部细节能够准确掌握,当然还可以与软件企业的资深的软件工程师和管理者合作来编写案例,使其具备实战性;另外,这些教学案例最好采用传统的以及目前流行的两种方法编写,并且要根据软件工程的发展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2) 布置讨论案例。在讲授完每个知识点后,安排一到两节的案例课,该案例不同于教学案例,可以针对各个知识点的特点设计多个案例,不要用一个案例贯穿所有知识点。案例的内容应具有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复杂性和启发性。教师用描述性语言叙述案例,其中隐含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所处的客观条件,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案例,并查阅有关资料,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明确给定条件,找出主要问题并做好记录。同时,分析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出解决主要问题的可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初步评价。

(3)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五至六人的讨论组,由每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作出分析和说明,提出解决的措施,重点阐述分析、设计的理由,然后,大家集思广义,小组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由专人记录,讨论的重点是各个解决方案的相互对比和分析评价。最后,从各个可行方案中选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者对所有方案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到一个最佳方案。

(4) 小组代表发言,集体讨论。每个讨论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讲述本组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论证和决策过程,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分析设计结果。对于同学的发言老师要围绕题目给予必要的引导,鼓励他们多角度、多因素地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拓宽思维的能力,启迪他们学以致用的创造意识。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对于非确定型的决策问题,同学们往往存在着意见分歧,结论很难统一。这一过程可以增加学生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总结。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但总结的重点不是对案例分析所做的结论性意见。因为,解决案例问题的决策方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师的总结应是就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指出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特别是对某些问题可以更深一步的思考,进行启发式的诱导。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贯穿软件工程各知识点的讲授,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要求学生从真正工程师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这种参与性的学习方法,才使学生有可能成为未来优秀的人才。

2.5合理的实践安排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面很广,如果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很难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实践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实践一般集中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但是,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同时,必须及早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边听课边实践,使其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和进行独立思考,及时消化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际,探询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课堂学习结束后,进入集中的课程设计阶段,对上一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编写各阶段的工程文档,实现系统并测试,最后总结设计得失。

课程设计应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4~6人,在优差生搭配的前提下自由组合,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客户、系统分析员、程序员和测试人员等角色,小组成员角色可以互换。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协同完成项目开发。这些项目都是从实际合作基地的项目。设计过程学生相对独立的完成,需要学生在熟悉UML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后,能够通过Rational Rose针对实际应用问题构造UML模型,教师采用点拨方式或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指导。设计小组根据项目需求,制定项目计划,进行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运用本课程学到的各方面知识,分工协同,在研究问题找出规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创造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交流合作等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及早布置课程设计题目,避免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脱节,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真程度,同时也提高了课程实践的效果。同时每个阶段要有成果展示和相应的文档资料。最终应提交成功运行的产品及全部文档。

2.6多形式考核方式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考核的重点不应该只是理论考试,而应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软件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另外考核的功能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鼓励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软件工程的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我们的考核方案是:平时作业5%,课堂表现(发言与讨论)25%,案例分析(小组模式)40%,笔试30%,课程的实践单独考核。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转而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发言踊跃,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结论

总之,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特点改进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必须针对其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特点,根据管理模式、软件行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产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突出课程基本理论和概念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骆斌,张大良,邵栋.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2] 万江平,安诗芳,黄德毅.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0.

[3] 王志平,张毅,童华,李烈彪.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12(6).

[4] 沈备军,顾春华.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1.

[5] 尹锋.软件工程的若干热点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6,9(5).

[6] 牛丽,.基于UML的ERP开发方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2(1).

收稿日期:2007-09-01

合同管理软篇8

在线管理为落实国家有关软件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软件出口的特点,商务部会同信息产业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MOFTEC网站上设立专门的《软件出口合同在线登记管理中心》,对软件出口合同实行在线登记管理。

依约登记软件出口企业在对外签定软件出口合同后,须在《软件出口合同在线登记管理中心》上履行合同的登记手续,软件出口合同中应明确软件出口方式:“海关通关方式”或“网上传输方式”,为国家各管理部门对软件出口的协调管理和落实国家有关软件出口政策提供核查依据。

区别监管服务贸易类进境安装、调试,以嵌入商品(如常见的通讯、家电产品)方式出口的申报具体安装有软件的商品税号,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形式出口的暂无监管要求。

国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计算机技术和属于国家秘密技术范畴的计算机技术,按《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和《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关业务程序

税号目前海关接受以光盘、半导体、磁带为存储介质的软件出口,申报税号根据用途分为9803项下4个税目,综合分类表品目9803只适用于单独出口属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有载体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单位在出口报关时,如能出具科技部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认定证明,证明其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的计算机软件,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时,可将其归入品目9803,否则,应按有关税则归类的规定归入相应的税号。

申报单据对有物质介质并采取通关方式出口的软件出口企业到海关办理软件出口报关手续时,应出示《软件出口合同登记证书》、生效的《软件出口合同》(正本)和外汇管理局发放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海关依据海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办理相应的通关手续。

合同管理软篇9

论文关键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1.1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地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

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软件度量,软件项目计划,风险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过程能力评估,软件配置管理等。

1.2 cmm与cmmi

1.2.1 cmm的由来

cmm是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matuirtymod—e1)的简称,是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为了满足美国联邦政府评估软件供应商能力的要求,于1986年开始研究的模型.并于1991年正式推出了cmm1.0版。cmm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衡量软件公司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和软件过程改进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cmm的评估结果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软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中国软件要国际化,软件企业必先规范化和规模化.提高软件过程能力,cmm为企业达到目的指出了一条有效途径。cmm也为应用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了选择,同时给予了管理软件承包商一种良好的手段。

1.2.2 cmm与is09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标准is09000与cmm均可作为软件企业的过程改善框架。cmm仅仅适用于软件行业。而is09000的适应面更广,实际上is09000:2000版标准和cmm遵循共同的管理思想,is09000:2000版(iso9001)标准已经彻底解决了94版的制造业痕迹较重、标准按要素描述难于在软件行业实施的问题。

就内容来讲,is09001不覆盖cmm,也不完全覆盖is09000。一般而言.通过is09001认证的企业可达到cmm2级或略高的程度,通过cmm3级的企业只要稍做补充,就可较容易地通过is09001认证。粗略地说,is09001近似于cmm2.5级。

1.2.3 cmmi

cmmi是卡内基梅隆大学2001年9月推出的比较成熟的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集成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irtymod.elintegrated)。与原有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类似,cmmi也包括了在不同领域建立有效过程的必要元素,反映了业界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专业领域覆盖、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集成产品开发和系统采购,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以及采购,主要是配合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内容采用。

cmmi的阶段表达方式继承了cmm的思想方法。将所有的过程域依照5个成熟度等级来组织,从低到高分别为:初始级(initial,第1级)、管理级(managed,第2级)、定义级(deifned,第3级)、定量管理级(quantitativelymanaged,第4级)和优化级(optimizing,第5级)。如图l所示:

1.3国防专用软件cmm二级介绍

国防专用软件要求其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国防专用软件cmm二级实施规范,定义了软件工程化管理涉及到的过程、活动与任务,是实施贯彻国防专用软件能力成熟度二级的方法、规范与组织管理的总纲.也是基于cmm项目管理系统的基础和依据。

国防专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将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级称为初始级,2级称为可重复级,3级称为已定义级,4级称为定量管理级,5级称为优化级。如图2所示:

具体介绍如下:

初始级(1级):从事软件项目工作人是的能力决定软件项目性能;解决问题的模式是“救火”式的;软件项目性能不可预测;软件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而非技术问题;软件管理完全不透明,仅通过某些杂乱无章的过程生产软件。初始级无关键过程域。

可重复级(2级):建立了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过程被文档化并得到遵循:有一个组织方针来指导项目建立管理过程;能重复以前项目的成功实践;项目管理到位。可重复级的关键过程域为需求管理、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子合同管理。

已定义级(3级):它建立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基础之上;为了控制一个过程,过程就必须是已定义的、已文档化的和已被有关人员理解的;组织已建立了一整套标准的软件过程,并且组织中的每个人和项目均能照此执行,已按妥善定义的过程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已被理解;整个软件过程中软件产品的生产是可视的;除了里程碑处外,在各开发阶段中设置了更多的检查点。已定义级的关键过程域为同行评审、组间协调、软件产品工程、集成软件管理、培训大纲、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焦点。

已管理级(4级):运用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阐述过程变化的具体原因。产品和过程被定量地管理,管理决策有客观测量为基础;管理者能在定量边界内预测性能:而且可以进行交互控制。已管理级的关键过程域为软件质量管理与定量过程管理。

优化级(5级):识别并消除软件过程性能差的长期原因;持续不断地改进软件过程,关注连续过程改进,有纪律的过程改进已成为日常工作方式。优化级的关键过程域为过程更改管理、技术改革管理、缺陷预防。

2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管理

2.1需求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的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

软件项目的开发必须以客户的需求为指向.需求管理目的在于使开发的方向和客户一致。对客户本身的真实需求有统一的认识和评价。开发方和客户方共同对《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双方对需求达成共识后作出承诺,同时开发方和需求者共同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设法理解需求的含义。从各个项目参加者处求得对需求的承诺.共同评估各项需求对承诺的影响,并记录对需求的承诺。这一过程完成的文档包括《需求文档》和《需求管理计划》。

主要步骤有如下几步:

(1)项目经理先在项目内部组织人员进行非正式的需求评审,以解决明显的错误和分歧。

(2)邀请同行专家和用户一起评审需求文档,尽可能地使需求反映客户的真正意愿。

(3)开发方和客户对需求文档审核后签字,以产生法律效力。

2.2软件项目计划

为进行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项目管理所制定的合理的计划,包括预测、项目投入和工期,确定必要的承诺和执行等,经过软件项目计划过程后,我们将得到《项目估计表》、《项目生命周期文档》、《总体项目计划书》、《项目子计划》等文档。软件计划内容包括以下计划,但每项计划可分立也可合为一体:软件开发计划、sqa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软件测试计划、项目培训计划。

2.3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

为了保证软件系统在预期的工作量内按时保质地完成.需要定期对其主要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整。跟踪的对象通常有规模、工作量和成本、计算机资源、进度、风险和软件工程技术活动等。它的目标是为对照软件计划跟踪实际结果和性能.当实际结果和性能明显偏离软件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管理直至结束,对软件约定的更改应得到受到影响的组和个人的认可。

2.4子合同管理

选择合格的软件承包商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管理,包括如何选择软件分包商,如何建立与分包商的约定,如何追踪和评审分包商的功效。这期间包括对软件子合同的管理,以及包括对合同的构成成分的管理,如子合同中含有的软件硬件及其他系统成分的管理。

2.5软件质量保证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引入的动机是为了有一个相对独立于项目的成员,能够以第三方角色保证项目组成员遵守事先的约定。遵守作业流程以及对产品制定的标准和规则。使工作人员和管理者能客观了解过程和相关的工作产品,确保所策划的过程得以实施,从而支持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6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的目的是运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统计和配置审计,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最后得到的文档包括《识别的配置项》、《配置管理系统》、《基线》、《变更请求》、《配置项的最新履历》、《配置项的状态》以及《配置审核结果报告》等文档。

3达到cmmi的基础和策略

要使管理过程高效.首先就要抓好项目管理,关键也就是抓好几个关键过程域。国防工业企业的软件开发要达到可重复级必须从思想、组织和技术三方面做好准备。

思想上的准备。首先是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及时且有效地控制。企业领导必须彻底认识到国防专用cmmi的重要性,以及其给企业软件开发能力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内心上、根本上保证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但要求领导,也要求企业内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在企业内进行动员、学习和培训是必要的,这对全员统一思想,完成思想转换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企业项目人员构成合理.有具有相当权威的高层领导参与,有专职的部门设立,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这些是在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上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证。实施cmmi,要建立软件工程过程组、系统测试组、软件质量保证组、软件配置管理组与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同时还需要优秀的实施顾问参与项目.提供优秀的实施计划方案。

技术上的准备,首先是对cmmi的研究,所有的开发人员尤其是高层的领导和开发人员必须对cmmi非常熟悉.不是只知道个大概或者基本概念,而要求领悟其内涵和精髓,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自发地尊重规范来进行软件项目的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软篇10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1、概念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同时,随着软件开发规模及开发队伍的逐渐增大,软件开发不再是向过去那样一二个开发人员即可解决的事情。迫切需要一种开发规范来规范每个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与支持人员的工作,每个项目组成员按约定的规则准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采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分工也可以降低对开发人员的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怎样才能做好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呢?在理解现代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理念的基础上,使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现代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理念包括:

1)顾客满意:就是我们的交付件(本文指软件)要满足客户的期望;

2)预防胜于检查: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事前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检查;

3)管理层责任;

4)持续改进: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软件项目的项目工作要提交出原来所要求的、具有实际用途的软件产品。简单地说,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就是产出的软件,满足客户明确需求、隐含需求的能力的所有特性。在现实生活中,监控所有对质量有影响的关键点,采用有效的测量手段来管理软件的质量,从而实现软件项目的“高”质量。

2、如何确保软件项目的质量

软件因其复杂性和难以度量,使软件项目管理较之其他项目管理而言有其特殊性。那么如何确保软件项目的质量?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应该遵循什么标准呢?软件行业以前倡导的标准是ISO9000系列,而现在更多的场合大力倡导CMM,CMM是美国卡纳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方法。ISO9000和CMM的共同点是二者都强调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所不同的是,ISO9000强调的是衡量的准则,例如应该做什么、什么算好、什么算不好,却没有告诉软件开发人员如何达到好的目标,如何避免差错。CMM则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方法。CMM框架可用5个不断进化的层次来表达:其中初始层是混沌的过程,可重复层是经过训练的软件过程,定义层是标准一致的软件过程,管理层是可预测的软件过程,优化层是能持续改善的软件过程。

3、企业项目管理

目前软件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开发技术都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过程,要有效的开发出软件产品必须要有符合企业自己的软件管理过程。一般企业项目管理过程如下:

1. 项目启动 :需求分析、项目方案选择和筛选、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的作用、内容、步骤,有效计划的建议,项目计划的批准、更改计划。

3.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动员大会、项目信息、跟踪项目进展、实施阶段性评审。

4. 项目控制:整体变更的控制、范围变更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风险控制。

5.项目收尾:移交评审、项目合同收尾、项目后评价。

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的方面主要有:采购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集成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

4、软件质量管理流程

对软件项目进行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知道企业的质量方针;在企业的质量方针下制定详细的质量规划。在制定完质量规划后,要让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同时我们需要牢记,任何类型的质量管理过程,都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变更。

一般软件项目可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五个部分。其中质量管理涉及到规划、执行、监控三个部分。软件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划、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三个部分。

在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中,质量规划就是判断哪些质量标准与本项目相关,并决定应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它是软件的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一般在项目的规划时处理。

软件项目的质量保证是指质量系统内实施了计划的、系统的活动;同时为项目满足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提供信心;相对于内部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可以说是对外的;它包含:①涉及整体项目、提高信心;②涉及经验教训总结/质量审计;③重新评价质量标准是否合适;④实施阶段。

软件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几个关键点上进行的,它决定了项目进行的方式并进行了必要的纠正。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输出,它考虑了项目的效果和效率。

它通常包含:①涉及项目的具体工作成果(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等);②涉及到具体工作成果是否可以被接受;③检查具体工作成果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④监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