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52

工商大学论文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1

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很长时间争论不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展以及民众要求受教育的期望增高,高等院校的功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高校的本科法学专业也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从纯粹学术型,转到兼顾学术和应用性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既注意本学科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其长远的发展,保证并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社会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法学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正如美国法学家波斯纳所言: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法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法学人才既要有直接参与国际诉讼的技巧和能力,直接外国人在国内的诉讼案件或直接到国外出庭参加诉讼,又要有处理投资、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法律事务的技巧和能力[1]。随着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法律职业需要大批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法学人才,即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因此,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应成为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难以胜任社会实践的需要,高校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局限性,尤其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其他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上对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方面的安排。无论在大学里还是在毕业后都没有安排专门的职业教育阶段,而实务界所需的正是能够直接参与案件处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这就造成了法学教育与社会所需相脱节的局面[2]。我国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现行法学课程主要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课程设置的包容性、跨越性不足,这一模式就难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统一的必修课中得以满足和发挥,自然难以实现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3]。这种法学教育模式实际上主要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法学院系的毕业生进入法律实务界以后难以胜任和适应具体的法律实务,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二)教学方法单一流行于我国大学讲坛的法学教育模式为/填鸭式0的讲授方法。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意识。虽然有些院校在课堂上进行了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但都没有脱离理论科学教学模式的框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三)法学教师队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我国的法学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其教育教学工作也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理论研究中,不了解法律实务,就不可能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法学人才。

三、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课程体系优化为切入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需要的法学人才。(一)优化课程体系由于现行的法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法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如美国的本科后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学位模式,日、德等国的/两站式0教育模式等,可以看出无论建议采取哪种模式,其目的是使法学教育的内容更具包容性、跨越性和实践性。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各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在办学层次、培养目标、规模效益等方面明确自己的位置,注重通过加大选修课比例、增设跨学科任意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创新学分、增加第二课堂活动,优化培养过程。法学选修课种类和领域的扩增,不仅使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化,而且对学生各种潜力的发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一些社会发展中新兴领域的法律知识,如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增开一些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课程,增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人文社科、文化底蕴及科技知识等综合素养。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从综合到专门、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设置,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科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4]。(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才规律,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辩论(讨论)教学,还应当运用诊所式教学。法律诊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成效,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高,而且运作成本高,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值得推广。根据教学相长的原则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如模拟法庭开展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个案件,然后让学生重构案情和场景,案件采取开放式结局,让学生的参与主导案情的发展,促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和熟悉在这种角色表演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大量的法律知识和理念,而不是按预定的结果去表演庭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应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现场的或网络的教学经验交流,使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迅速的传播和推广。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是一项能够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平台。如何将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好,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成为众多高校亟待探索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就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迫切性

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管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是研究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前沿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的相关方法进行决策和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工商管理企业应用型人才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社会的发展急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通过到实习单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需要高校转变培养模式。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导致学生操作能力较弱。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采用“2+1+1”模式,学生经过2年的校内理论学习,在大三学年参加校内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大四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通过实习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传统的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比如“薪酬管理”、“物流技术与装备”等从学科上体现出了较浓重的学科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环节的整合,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匹配度低,进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此外,过去工商管理专业注重职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在新形势下,更多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之所以与实践脱节,我们培养目标仅增加一些创新创业的课程,未能从根源挖掘,开发实践类课程,缺少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2.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稀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校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但在实践教学中,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较为单一,受地域以及公司规模的影响,一些地方一次性可接纳学生同时进行实训的公司较少,实习的时间和实习的内容会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实训,而且考虑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的特殊性,一般都是认识实习,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此外,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学生很难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企业的所提供的往往是大众化的案例,学校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监控有一定难度,仅从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实习实训的过程难以把控,进而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第三,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在大学生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工商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上投入的不足,一些实习实训的配套软件更新不及时,直接影响到实习实训的教学质量。3.“专家型”优秀双创师资不足。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基本属于双师型,很多教师都获得人力资源培训师、物流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有待提升,距“专家型”优秀双创师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能够达到的目标。然而,现阶段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结合企业实际,接地气的进行教学。一些地方高校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没有过到企业任职的经历或为企业进行过咨询诊断,接触企业家创业的教师也少之又少,本土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尽管有很多高校安排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由于时间短、学校教学考核、企业涉密等问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实践学习的效果不明显。此外,一些高校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受个人精力、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因此,现阶段“专家型”优秀双创师资不足,是大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1.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实施“理论先行”战略,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实施“实践为本”战略,外派相关师资到国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学校进行调研和考察。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先导,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为抓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学生培养成能创新、会创业、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制定基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基本目标。打造“五维一体”的培养体系,推行“一个目标,二个体系,三个阶段,四个手段,五个平台”的新型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积极打造研究平台、孵化平台、实验平台、培训平台、“工商+”协同创业平台。“工商+”协同创业平台,打通多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业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发起成立“创客俱乐部”,促进学生开展创业信息共享和创业经验交流,成为创业学习的第二课堂,并鼓励他们开展不定期的项目路演,吸引风投企业的关注,提高项目的孵化机会;鼓励学生参加ERP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创新创业社团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立教师与学生创业团队的对接机制;优化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丰富“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允许学生用某些创业选修课程学分替代专业选修课学分,允许学生将获得的大赛成绩转换为学分绩点,允许学生选修资源共享课中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将之转换为学分。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一个目标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复合型管理人才二个体系理论知识体系实践知识体系三个阶段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大学一年级四个手段教学模式实战化教学资源多样化分类培养明细化知识结构前沿化鞍山市团市委创新孵化基地辽宁科技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孵化基地鞍山市就业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五个平台“工商+”协同创业平台孵化平台研究平台培训平台实验平台辽宁科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鞍山市就业创业培训中心辽宁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创业实践班专业普通班新技术专题专业基础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实践基地实验室实践2.构建案例、教材、基地等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收集和自创典型创新创业成功案例集、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典型院校(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果,学习优秀培养模式,共享教学资源;通过校企联合、社校联合等多种渠道,挖掘和共享社会资源,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研发、集成、运用与共享。通过与企业组建实习实训课程管理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培养目标,自编创新创业案例,出版《创业管理》等专著,广泛搜集创新创业素材,以此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依托“五个平台”和创新创业数据库,成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3.推进“专家型”创新创业导师库建设。实施“走出去”策略提升师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师资力量是实现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有力保障。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外派优秀师资访学、进修和调研。通过对同济大学创业学院、复旦大学创业投资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温州大学创业学院(温州模式)等多家创新创业特色大学进行深入考察学习,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技能。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强化创新创业思想和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广泛聘请国内外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加入导师队伍,建立“专家型”创新创业导师库。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有计划的利用假期与企业进行合作,拓展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研究所、学校与创新创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教学目标的培养到师资力量的不断提高,每一个环节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管理专业的特点,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蓁.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50-52.

[2]严婉瑜.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组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2):239-240.

[3]吴婉仪.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1):48-50.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广告微电影;多元文化;形态;创作特色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微电影时代的到来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微电影的分类有很多,除去按题材、时长、作品类型这三种常规的方法外,还存在一些没有归属这三类的微电影,包括音乐微电影、记录微电影等。而在微电影的众多类型中,最活跃、数量最多的、最有生命力的就要归广告微电影莫属。广告微电影不仅能达到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产生商业价值,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微电影形式。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微电影形态与创作分析

(一)广告微电影的样态。广告微电影基本形式是广告+微电影。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渗透,广告微电影逐渐发展为“广告微电影+”这一新兴的形态。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后的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广告微电影在微时代又绽放着不一样的光彩。广告微电影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多方式表达、多类型样态、多情感诉诸、多故事角度的多元性广告微电影。(二)广告微电影的创作特色分析。1.编剧大多注重产品内涵。广告微电影的目的是广告,载体却是微电影,所以广告微电影摒弃了以往生硬的叫嚣宣传。广告微电影侧重故事情节与品牌形象的融合,不一味追逐产品在影片中的曝光率,不过分强调产品在影片中的存在感。重在内容结构的设计,给观众讲好一个故事,以情动人。并且,广告微电影故事创意创新空间大,不受主流制度规则的约束,故事创意也不囿于成规,在进行故事创作时,可以云骥行空。哈根达斯制作的《因情圆缺2——相亲》就是软性植入的典范,讲述了一个由相亲阴差阳错获得真爱的现代爱情故事。哈根达斯在其中镜头不多,只作为男主爱吃的点心出现,没有广告的痕迹。观众看着这部微电影就好像是目睹了一场生活中正常的而又带点夸张戏剧的爱情故事。2.导演方式多元。广告微电影具备微电影同样的艺术表达,不论是镜头的语言、场面调度、拍摄手法都不再仅仅是以拍好广告片为目的,所以广告微电影的拍摄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微电影时代下出现的广告微电影,拍摄手法更多元,影片风格更多样,色彩感更强烈,艺术表现更有张力。英特尔的《给力啊,IT》就采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3分钟的影片,一个镜头到底,期间没有断续,只有中景和全景的切换,也没有加入蒙太奇手法。男主角在公路上前行是通过拉镜头的设计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就好像主人公在不断向自己走来,同时会让观众觉得这条路不仅仅是主人公正在走的马路,还是主人公讲述的历史之路。3.大牌明星与草根演员并用。微电影时代下的广告微电影,在演员的选用上采用的是非职业演员和职业演员这两种。广告微电影会依据自己品牌、题材和故事来选择是启用职业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而非职业演员在广告微电影中除去题材要求外,大都是朴实自然的真情表演,不矫揉造作,也不浮夸卖弄,演员不会刻意表现角色,而是将自己当做角色本身。但同时大牌明星的启用也很得当,符合产品特色。国际品牌在演员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大牌明星,因为产品本身的高档定位,以及面向的受众更为广泛,选用知名明星更能衬托产品特性,达到产品与角色合二为一的宣传效果。凯迪拉克的第二部微电影《66号公路》主演就是莫文蔚,莫文蔚是国际明星,演员本身的身份定位契合了国际品牌凯迪拉克的产品定位,让受众觉得凯迪拉克就是高大上的。4.后期制作精良。广告微电影的后期运用多种设备,素材、特效、音频、包装等处理更为细致精致。广告微电影有广告商的资金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证影片的质量会高于部分草根微电影。这尤其体现在后期制作上。资金源的良性供应,让制作者可以不必为后期制作捉襟见肘,在特效、剪辑等方面都能放心制作。比如卡萨帝的《独家》,整部戏观众看了影片后,不会调侃这是“五毛钱特效”,9分钟的影片就跟120分钟的美国特工大片一样刺激。

三、小结

多元文化和微电影时代的到来给广告微电影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作为新兴的艺术形态,更要把握这个时机,因时制宜,扬长避短,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摒弃其他文化的糟粕,结合时代背景,汲取时代元素,在创作技巧上做好创新工作,同时利用好“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微电影+”这样一个机遇,在“广告微电影+”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广告微电影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2]王正昱.微电影时代来临[N].羊城晚报,2011-1-15.

[3]石婷琴.微电影的类型及传播效果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4]许娅.微电影广告的类型研究[J].广告研究,2012(7):66-67.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特色化建设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公众自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度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悄然跻身于食品领域十大研究方向之首。作为食品消费与贸易大国,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有效构建食品安全防线以确保种类繁多的食品符合健康、安全这一基本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予以应对,除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外,在符合办学条件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兴专业的开设及人才的培养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队伍,缓解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紧张局势,但就专业建设而言其目前尚未成熟仍处于逐步探索与完善的阶段。

一、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我国编外目录专业于2001年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2002年其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也于同年开设了此专业[1]。历经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农业、工业、商业、医学、综合类等近两百所高校开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且有多所高校申报并增设了专业硕士点与博士点。至此,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已形成本、硕、博多个层次的完整培养体系,初步具备较为充足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专业建设上已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个部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然而,这期间也有不少“贪大”、“求全”、“攀高”的高校意识到未来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违背办学规律,忽视自身实际条件,纷纷效仿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致使该专业的建设、发展陷入特色化的“趋同”困境。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趋同等几个方面。此外,在快速规模扩张及办学层次提升的目标牵引下部分高校混淆了“一流建设”与“特色建设”两者的概念,忽视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盲目将其它高校一流专业的基本特征嫁接到自身专业特色化建设的过程中,用一流专业的若干标准来规范和统一专业的特色建设。

二、专业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的持续扩张使得高等教育快速步入了大众化阶段,目前各高校专业数量多则过百,少则几十,而每一专业的建设发展与提升都离不开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投入。与部属高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院校均存在办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欠缺等现实困难,因此按传统发展模式就难以建成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平的专业。基于此,各地方高校充分整合、高效利用有限教育资源,集中精力建设服务地方、适合校情、特色鲜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是明智之举。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低水平、无差异、重复性建设,不仅会造成现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会加剧高校间的生源争夺、毕业生间的就业竞争。因此,各高校必须在特色化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深挖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对专业进行特色培育和建设,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促专业健康发展。最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资源优势也各具千秋,各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在高校的特色化办学上。各地方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和发展若脱离了本地区食品工业的人才需求,就会丧失存在的社会土壤,也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特色化建设的可行性。特色是专业生存之本,鲜明的专业特色往往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并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截至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成效初显,为该专业的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浙江工商大学在大商科背景下开设了以“质检”为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着力培养“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的三位一体“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其特色化建设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进行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2~3]。云南农业大学以传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依托,同时借助其在畜牧、园艺领域的学科优势并结合地处边疆的区位特点,建成了以“食品原料生产以及产品保鲜加工的安全控制及云南民族传统特色食品安全控制”为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4]。大连海洋大学借助其食品产业区位优势,专业建设中不断凝练“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于2014年获批该校“重点支持专业”中的特色专业[5]。在“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竞争力”的认知共识下,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又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专业特色化建设路径与举措

(一)准确进行专业定位,制定特色培养目标。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和目标战略的制定。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食品营养与卫生问题,也不仅涉及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而是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进行研究和控制。食品产业链呈现出的人才需求多元化使得高校在专业定位上有着充足的选择余地。各高校应在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凝练学科优势,在教学资源充分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瞄准专业特色建设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制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以此博得社会的认可和青睐。与此同时,专业的特色化定位还应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立足于地方自然环境和条件,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广泛的社会调查与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位于果蔬主产区的高校应着力建设具有果蔬种植、储运等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上侧重食品原料生产和保鲜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科学研究上以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以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彰显人才差异培养。课程体系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充分利用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对新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将专业特色融入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课程体系逐渐科学、规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上应做好以下四个结合并有所侧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食品加工占优势的高校,课程设置上侧重于食品保鲜、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农畜水生产占优势的高校,则应侧重食品原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质检特色占优势的高校,可侧重分析检测技术,除传统检测能力培养外,有条件的高校可重点设置当前亟需的各类快速检测课程;管理科学有优势的高校,偏重于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安全法规等。农科、理工科和综合性高校在检测技术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课程设置上可侧重于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国内“药物分析”学科的鼻祖,师资力量雄厚、分析测试条件优越,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意强化“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分析类课程设置齐全,“食品安检”表现出相对的强势。另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属新兴专业,目前授课教材仍相对缺乏。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作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重要工具的特色教材编写也须提上日程。(三)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活动是特色课程体系外化和具体实施环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一直都是特色化建设重点研究的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属多学科交叉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其教学活动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教学过程宜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教学、发现式学习等归纳式教学方法和方式。世界范围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该专业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案例,如结合国内外近年爆发的重大安全热点事件(“瘦肉精”、“地沟油”、“掺假马肉”、“毒大米”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式学习,生动鲜活、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食品安全案例教学避免了纯理论学习的枯燥,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为方便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碎片时间,可增设“第二课堂”将相关的学习资料、视频等上传至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自主与选择性学习。(四)构建与特色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过程中需渐进式、多元化地构建起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特色化实践教学平台应包括实验教学、见习及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三个部分。实验教学方面,不能拘泥于传统实践教学,应结合各自在食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优势有所侧重。例如,具备食品加工优势的院校应配置较为完备的工艺实验室和感官评价实验室,质检特色突出的院校应建设起先进的分析实验室。此外,实验内容的设计应紧跟时展步伐与食品安全形势紧密结合,同时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见习及实习是将实践教学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缩短学生就业后适应期的重要环节。专业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一定数量的与专业特色契合度高的见习、实习基地,并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见习、实习的效果。例如,作为国家第六批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建设的河北科技大学与河北省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及实习实践合作关系,作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毕业论文(设计)方面,确定一定比例的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论文(设计)题目,以适宜的难易度、严格的答辩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断扩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特色化建设已成为各高校进行专业建设的不二之选。在专业特色化建设道路上,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基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活动实施是核心,搭建与特色相适应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为培养出当下社会发展亟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只有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当下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

【参考文献】

[1]刘胜斌,王春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2:83~85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5

一、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深化经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也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贸易经济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归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这体现了经贸类专业施行内外贸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它明确指出,培养通晓内外贸知识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2.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嵌套融合急需一体化的经贸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这种分工模式在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形成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中心-”格局。与此同时,在中国地区间存在着另一种依附格局,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专业化于低附加值的代工环节,而中西部地区成为低端要素的供应地,最终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食物链”。因此,我国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地区差距,就要通过发展和延长国内价值链,使其与全球价值链相互嵌套融合,进而实现国家间以及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价值链重构与融合过程中,将需要大量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又了解国内商贸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贸类人才。3.新型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对复合型经贸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技术风暴的冲击,贸易行业的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跨境电商增速高达30%。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4万亿元,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比例将提高至20%,年增长速度超30%。此外,为了解决“北货南运”问题,海关总署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试点,支持东北省份的内贸货物借道国际水域进行运输。这些新型商贸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对于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懂得内贸、外贸一体化,还需要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

二、目前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紊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内贸、外贸、网络贸易的角度来说,经贸类专业包括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由于贸易经济专业在1997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结构调整时被取消,至2012年才正式回归目录内专业。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院校不多,2017年一共36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共400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共588所。其中,3个专业都开设的有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21所院校。从经贸类专业的归属院系来看,有的在商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信息技术学院。由于对经贸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专业间存在“单打独斗”“条块分割”的现象,因而大部分院校对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模糊,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缺乏明确的定义。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各高校经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有的过于“宽”,课程开设庞杂,针对性不强,专业方向不明显。并且存在知识陈旧,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大类的重复性内容,纯理论课程多、实用性课程少等问题,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过于“专”,外贸不懂内贸,内贸不懂外贸,内外贸对网络贸易都一窍不通。比如,有些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内贸,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碰到外贸的机会,却因为不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缺乏跨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因而错失良机。还有些院校将传统经贸类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完全割离,经贸类专业的课程丝毫不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以计算机为主而很少涉及贸易的原理和实务。这造成经贸专业的学生缺乏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经济时代下出现的新业态和新贸易模式背后的机理不了解,无法对接市场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3.实践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经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型教师,往往实训课程被压缩,实训内容单一。一些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比如,实训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而经贸类专业实验室普遍缺少仿真条件与环境,即使个别课程的实训环节仿真度较高,但在专业层面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内外贸与网络贸易之间的实践课程各自为阵,不能有机结合。在校外实训环节,不少校外实践基地只是签了份协议、挂了个牌,但缺乏后续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校外实践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有些学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解决经贸类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主要采取到学校做报告、讲座的方式,而学校则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校企之间往往很难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三、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1.经贸类专业有机结合,专业特色鲜明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同时开设了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这3个经贸类专业,实现内贸、外贸和网络贸易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贸类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并且各有侧重。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贸易2+2方向,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强化英语能力,后两年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相比形成独特的错位竞争优势。贸易经济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经济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是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在2012年被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注重内外贸的理论基础又,突出信息化供应链相关领域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信息化供应链在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2.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创新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紧密对接,始终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教学、训练、科研三者有机结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就业创业、毕业等环节。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层次构建课程体系。对于一些课程间有重复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注明课程之间的教学差异和侧重点。如信用证内容,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和国际结算中都有所涉及,但是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侧重信用证的流程,在外贸单证中侧重信用证的制作,在国际结算中侧重信用证的审核。此外,学院还遵循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总体要求,有步骤地推进经贸类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3.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校企深度合作。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按照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着力构建由跨专业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实验、学生学术社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经贸类专业的实验课程相互融合,达到资源共享。全院共有4个中央与地方的共建项目——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室和数量经济科研创新平台,1个江苏省实践教育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此外,学院逐步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机制,采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促进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范钧,唐丽.基于协同创新的高层次商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3(11).

[2]傅炜.刍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

[3]郭友群.加快培养现代商贸人才[J],商业研究,2005(17).

[4]李跟强,潘文卿.国内价值链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增加值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6(07).

[5]任荣,弓志刚.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改革[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

[6]司增绰,黄景章,洪涛.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3(01).

[7]张少军,刘志彪.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从全球价值链走向国内价值链[J].经济管理,2013(35).

[8]郑淮,程志宇.基于就业导向的经贸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

[9]周文贵,孙晓琴,杨础.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献计量法;CSSCI、CSCD期刊来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早期研究基本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代际间公平。依据《丹波斯宣言》中的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管理并保护自然资源禀赋,适时改革技术发展方向,以保障有足够的农业产出来持续满足当代及后代的需求”[1]。有学者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合理客观地选取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经营方式,凭借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基础和科学技术条件,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保障当代及后代对农产品需要及实现农业长久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2]。近年来,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多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重目标的平衡。有从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持续性来综合评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3]。也有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协同生态、环境、资源三者的关系[1]。还有从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实力、资源节约程度以及资源反复利用率共同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4]。由此可见,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课题越发受到业界的关注,亟需对领域内研究现状加以梳理。故本研究以文献计量方法为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期望能为领域内相关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自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从检索方式分类,该数据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和引文检索。本研究为文献检索范围,高级检索条件下,选择“期刊”条目,并且勾选CSSCI、CSCD期刊来源,以保证收集的文献具有一定科学借鉴价值。检索主题为“农业可持续”一词。

2结果分析

2.1文献总量分析。按检索要求进行检索后分析发现,国内领域内研究从1998年才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以2019年8月30日为时期截点,不考虑起始时期限制,检索总量为1340条。从选取的1998-2018年①,统计各年份的文献发表量,如图1所示。1998-2000年是一个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始小高峰,2001-2007年研究热度有明显下降,2008-2011年又是一段研究高峰期,2012年以来文献发表量在50-70篇之间,较为稳定。但是总体上,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度不减。2.2研究内容分析。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别统计1998-2019年不同研究领域的论文贡献量,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并按照文献发表数量由多到少顺序排列可发现,总共有31项研究内容。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分别排在前三位,发表文献数量分别为575篇、566篇以及394篇。由此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确受到了业界关注。2.3研究层次分析。根据不同研究层次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研究(社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政策研究(社科)、行业指导(社科)、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政策研究(自科)、高级科普(社科)等八类。具体如图2所示。基础研究(社科)层次文献发表量最多,893篇,占到总体的67%,而高级科普(社科)层次文献发表量最少,仅为1篇,去除小数约为0%。2.4研究机构及作者分析。研究机构和作者在某一领域内发表的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数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本身对于该领域的钻研能力。通过分析发现,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南京农业大学这些的农林类科研单位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表的CSSCI、CSCD及以上级别的文章数量更丰硕,分别为42篇、38篇以及34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走在该领域的科研前列。表2统计了1998-2019年间各科研机构和学者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量。学者对于某领域研究的贡献同样可通过其在该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加以大致评估。如表3所示,于法稳、赵其国以及罗其友等学者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前三名,说明这些学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贡献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2.5文献被引频次分析。文章被引频次越高表示领域内认可度和威望更高,学者更愿意接受其观点。表3给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内被引频次排在前五的学者、文章以及刊物,被引频次均在150以上。另外,通过与表2对比可知,文章数量多的学者与文章被引频次高的学者并不一致,可能与发表的认可度以及质量密切相关。

3总结与建议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7

在*市教委和*高校后勤研究会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理论研究,以标准化为基础、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路径,深入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的规律,达到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自信、自强、自立,描绘高校物业管理的新蓝图。

二、开好年会,总结经验,推动高校物业管理

计划在三月底召开*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5年年会,会议内容为①进行*5年工作总结;②进行理论研讨,由北师大刘宏进作高校物业如何做大做强的发言、由*交大作如何应对当前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险问题、由工商大学作引进社会力量进行高校物业管理的利弊(或北航);③请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作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发言、安徽师大新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作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开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发言。④请海淀区劳动局监察大队队长作如何执行劳动法的讲座。时间为二天半。

三、坚持理论研究,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1、集中精力,研讨高校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规程,争取在三月份开始,组织力量编写高校物业管理实操手册,以规范化的作业程序指导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使理论研究与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有新意、有创造性、有成果,全面提升理论研究的档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2、在四月底完成*高校物业管理论文第2集的出版。

二、继续进行高校物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争取在*6年4月份前完成《教学、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及取费标准》和《标准化教学楼评估》的制定;争取在*6年6月份前完成《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及取费标准》和《零星维修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的制定;争取在*6年8月份前完成《绿化养护和取费标准》和《道路保洁服务及取费标准》的制定;争取在*6年10月份前完成《水电节能定额》的制定,并加以推广,以标准化工作,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全面提升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由石德辉负责召集《标准化教学楼评估》、《教学、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刘宏进负责召集《绿化养护和取费标准》和《道路保洁服务及取费标准》讨论、石警卫负责召集《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王衍有召集负责《零星维修服务标准及取费标准》讨论、王海东负责召集《水电节能定额》讨论。

三、继续推动跨校强强联合

我们在完成兆通建筑公司、恒通公司等跨校际的强强联合体后,*5年争取组建高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电梯维修公司,充分利用高校的特殊人才,向校外开辟物业管理市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海之中,真正做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达到完全意义上的高校后勤社会化。

四、加大物业管理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计划在四月份组织“保洁主管和班组长实操培训”、六月份组织“设施设备维修人员实操培训”等,并计划举办*物业上岗证培训,从实际操作上全面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使高校的物业管理逐步向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靠拢,加强我们的竞争力。

五、继续办好物业设备流通站

在流通站一年来运转的情况下,办好做大物业设备流通站,让更多的院校加入到流通站中,使流通站真正起到架设各高校物业设备调剂的桥梁。

六、开展创建优秀物业小区和大厦活动

根据建设部有关精神,物业管理资质的提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要有达到省(市)优的物业管理小区或物业管理大厦,为此,各高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努力创建市优物业管理小区或物业管理大厦,打造品牌效应。

七、加速信息化建设

为了有效的沟通*各高校之间的物业管理动态,争取在有法人资格并取得物业管理资质或建筑资质的实体,建立网页,与社会上的网站联合,建立起沟通的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要求每个学校物业管理部门指定一名通讯员,及时反馈各校物业管理情况,及时在高校后勤网上报道,建立起一个快速传递的信息平台。

八、继续组织物业老总沙龙

*6年以标准化建设和实操编写为主线,召开3~4次老总沙龙,会议模式以异地为目标,加强探讨如何推动标准化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并将讨论结果传达到各高校,指导*高校的物业管理。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8

其次,注重市场细分。不同的存款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存款人看重帐户所能支付的利息,有的则看重账户的支付功能;有的存款人每月需要签发很多张支票,有的则很少签发支票。美国银行在设计其存款产品时非常注重这样的需求导向。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Citibank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或者,当存款人既能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也能够满足银行的帐户余额要求时,他就会选择TheCitibankAccount。不同规模的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不同也体现银行选择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大银行的付息帐户余额要求要明显高于小银行(社区银行),这是因为大银行所希望吸引的客户群主要是市场上较为高端的,能保持高存款余额的那一部分客户;而小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难以满足大银行的高余额要求。

第三,账户余额要求的作用突出。首先,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持续经营获利的重要源泉。账户余额要求是美国银行衡量对存款人所开立账户收费与否的一个标准。当存款人的帐户余额能够达到银行要求时,银行就会免收其账户管理费;反之,存款人就会被收取一个月5美元至15美元不等的账户管理费。而且,对于一些高余额要求的账户,银行还会对满足余额要求的存款人减免支票费、ATM跨行交易费、账单费等等。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存款人会主动考虑取款的次数和频率,尽量保持自身帐户余额不低于银行要求,银行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其次,美国银行考察存款人账户余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存款人的单个账户满足最低余额要求;二是要求存款人在本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余额加总后满足一个最低要求,即联合账户余额要求。一般来说银行都会选择实行联合账户余额要求+单个账户最低余额要求。这样的做法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吸引存款人在一家银行尽可能多的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当存款人某种账户余额要求低于银行要求时,就可以用其在本银行开立的其他账户的资金余额进行补充,从而避免被收取账户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参考文献:

[1]丁友刚.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动因和依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2]李宝军.人民币小额存款账户收费问题质疑[J].金融会计,2005,(10).

[3]秦艳梅,李智.我国商业银行小额账户收费动因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

[4]牟君清.浅议银行业收费时代的个人小额账户整合[J].金融经济,2006,(3).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责任;微课;案例教学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自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是判断人民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最为直接生动的标准。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又用了一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再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社会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是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前提,更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1]。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高校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2002年获批以来,至今已有超过150所高校增设了该专业[2],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食品人才教育的重视与决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集合了食品化学、食品卫生与检验检疫、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构与感官等多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从教师及学生两个层面对当前本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角度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以求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达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食品行业从业人才的目标。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自身。纵观当下的本科教学,教师的主要症结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教学过程,无法让学生思考、动手和表达,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满满的获得感,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教师的自身问题是何所致?首先,大多高校教师缺乏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近半为青年教师,他们多为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博士毕业生,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理工科青年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得到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入职后也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训,导致他们在从教过程中边教边学,时感力不从心,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当下本科院校科研任务繁重,部分年长、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为应付学校的考核,需花大量时间及精力申请项目、撰写论文,而忽视了他们擅长的教学;青年教师受家庭、经济、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从发挥个人优势的角度考虑,往往将大量时间投入熟悉的学术研究,安排在教学课程设计、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方面的时间非常有限。再次,传统教学与网络更新速度的矛盾。现今的教学方法仍主要是教师课前查阅资料备课、现场PPT讲解授课,但各种信息日新月异,教师每一轮授课都要花费较多精力搜集、总结最新知识点;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国内不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曝光、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经济所形成的利益风气也不免时常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教师备课时应考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1.2学生分析。目前,在读的大学本科生几乎均为“90后”甚至“00后”,这批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优渥、从小接触网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带有鲜明的特征[3]。第一,多为独生子女,群居经验少,关注自我,心理承受力较弱,个性化明显。第二,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干劲足但持久力差,追求新鲜事物却保持自傲姿态,各种矛盾心理集于一身。第三,受社会功利主义影响,注重利益最大化,崇尚回报,存在把个人理想和责任道德视为交易的倾向。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除了各门功课的课前预习,课后经常还要花大量时间准备各种PPT,或者进行团队协作完成某项作业。比如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除每日上课外,还要做大量检测类、分析类实验,外加实验报告或者论文的写作,甚至到人群中做调查,导致他们的课业质量下降;另外,有不少学生还参加了各种社团和培训班,占用了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上课时无精打采。

2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2.1创新教学设计。2.1.1课程承前启后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课程设计时,应注意一门课每个章节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甚至要考虑学生整个培养计划中每门专业课内容的互补性。例如,“食品品质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安排在整个本科专业教学的前段时期,基于它的某些章节可能与“食品营养学”“食品检验学”等课程内容有交叉,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每章应设计成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认识;二是应从食品品质评价与控制的角度,设计与其他课程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免使学生有重复咀嚼旧知识的感受。2.1.21+1+X的上课模式。实行1名资深教师+1名青年教师+X个研究生助教的教学模式。2名教师与X个研究生形成教学小组,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在为学生授课的同时,也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技能、树立教学风貌;有干劲的青年教师在协助授课之余,也可助长年长教学的教学热情;外加X个研究生协助课外实践和实验教学,减轻因人手和精力不足带来的压力,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备课,亦给研究提供教学实践机会。2.1.3开启微课学习时代。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听课10分钟后开始走神,45分钟的课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提出微课教学,即教师在一节课的设计中应更换3-4次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微”代表简洁、浓缩和高效,当下有流行的微博、微信、微视频,教师在上课时应紧跟潮流,采用“微课程”教学,将复杂的理论拆分,以一个个案例、话题串联,形成生动而不枯燥的精美教学设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要点加深了印象。2.2改革教学手段。2.2.1深入的研究式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主要是启蒙和引导,而不是主导式地位,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思考。食品质量与安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从事教学。例如,针对某类食品的生产过程,提出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关键点,启发学生去分析原因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2.2.2生动的实验点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理论课往往有些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生产标准、管理制度、品质及安全评价体系等的授课时,更是知识结构复杂、内容抽象。若在课堂上辅以几分钟的小实验,既能增加课堂气氛,又可促进知识的吸收。例如,在讲解食品的流动性时,为了解释爬杆效应和阐述哪些食品有此现象,可专门在课堂内演示不同流体食品的特性,生动且易理解。2.2.3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始于1871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克利斯托夫•L•朗戴尔提出,至今已广为应用,尤其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期使用案例教学,培养了大批能人智士[4]。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描述,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讲述过去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的讨论,对作为一个未来食品从业者应具备何种职业道德进行深入思考。从教学的角度,案例教学法着眼点在于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案例教学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理解知识要点,紧跟时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3重视教学效果。2.3.1减压式全过程考核。为了改变学生“平时学习玩为主,考前努力绝对过”的不良学习习惯[5],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提出减压式全过程考核,即在平时加强专业训练、课后作业从简且课堂反馈修正、期末成绩综合计算。例如,一门专业理论课的总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占50%。期末成绩为最终的考卷或提交论文的成绩,平时成绩计算则包括考勤10%,作业10%,课堂互动10%,随堂小测验20%等。该考核方式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特别是借鉴国外一课多考的模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专业内容记忆深刻,不在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而且不布置繁重的作业,可采用微博式作业,并在课堂请学生讲解、教师点评。2.3.2问卷式课后反馈。除了课程的考核成绩可以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外,课后的学生反馈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询问课代表、学习委员或者其他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看法或需要改进之处;亦可做一份简单的问卷,在课间由全体学生填写反馈。在期末结束后,随机找几位成绩分布在不同级别的学生,做进一步的问卷式调查。收到学生的反馈后,教师应当及时整理、反思、调整,在不断的交流与总结中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晨,江洁,胡文忠,姜爱丽,邹宇.“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1):94-96.

[2]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轻纺,2010(1):36-41.

[3]辛颖.9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7):181-182.

[4]葛武鹏,李志成,张静,郭春锋,胡攀攀.基于案例教学的食品工程硕士实操技能培养的教改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136-138.

工商大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

假设6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注重的是学用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解决我国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在国内教学界,文教授的产出导向法已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英语及其他语种的教学中,而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中鲜有人提到和运用。故本文拟探析产出导向法运用到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运用其理论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种方法,希冀能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可见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可行的。笔者所在高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运用母语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及初步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的是创新、能创业、擅应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后,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研究世界文学有关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世界的视野,历史的高度,民主和科学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以上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其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核心是“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学习中心说”强调的是学习,强调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即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所强调的学生学习到的外国文学史的知识,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史知识简单的学习,而是要掌握其规律、特质和精神,从而为“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及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学用一体说”强调输入与输出的无缝对接,事实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中来,实现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文化交流说”在产出导向法中是指“正确处理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关系”[2],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同样的文化交流的关系,在异质文化的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学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杨义先生就曾谈到“血脉会通”的思想,认为“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现代性学理的潜能”。[3]聂珍钊先生也提出,“我国原来的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在本质上就是比较文学”[4]的观点。这均是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与外语教学目标之所在,使学生课程学习的文化交流中能进行比较并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他者。文秋芳教授在“关键能力说”中谈到,不同的授课对象应有不同的关键能力,并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相吻合。“外国文学史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5]正是基于同样的教学理念,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采用产出导向法是可行的。不仅如此,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产出导向法的四个教学假设的比照中,也可见出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其中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中包含有教学中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假设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经常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国文学教学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归属于不同的院系,针对的也是不同的授教群体,但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通过课程的输入性学习,让学生能输出相应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输入的是英语,促使学生输出的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即说、写、译等产出性活动,并使其成为教学的驱动手段和教学目标,将读、听等输入性活动作为其促成手段。外国文学课程输入的是外国文学的知识,也包括读和听,读文学作品和文学论文,听老师的介绍和分析,促使学生输出的是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分析和学习作品之后的运用写作,即写和析的产出性活动。“选择学习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外国文学教学涉及到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不仅时间跨度大,还有海量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要在有限的课时里穷尽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输入中选择性的学习也是重中之重。“以评为学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极少运用,事实上采取教师评、学生评,能在极短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课时不足、知识量过大的困境,加上“丧文化”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一代,受网络影响极大,一定的知识通过网络即可查找得到,学生难以提高兴趣融入课堂,却极易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这些问题也期待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来,也使产出导向法进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成为可能。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以新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性、应用型能力中,在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促成中,在改革陈旧的“背景-作家-作品”为主框架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新修订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是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并分出小产出目标,以最终实现大产出目标。[6]依据此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的指导,我们可以把以时间为线索的外国文学史课程分成若干个单元,分出若干小产出目标,如产出诗歌朗诵和写作,产出文本分析,产出戏剧表演和解读,产出小说赏析和续写等,这些小目标形成大产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具备应用型的知识结构等。1.导论课上的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文秋芳教授谈到,“教师必须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的输出提供有针对性的输入,以促成输出任务的完成”[7],“产出比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更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8]基于上述理念,在外国文学导论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两者有效结合,必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期望和学习热情。以往的导论课,往往拘泥于外国文学学什么,如何学的简单介绍当中。笔者在课堂上为了达成输入促成的效果,在上课前将陈众议先生《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一文发给同学们阅读,这种硬性的、阅读性的输入,促成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阅读情怀”,同时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谈心得体会,这样的输出驱动是导论课的第一步。这样的输入促成,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以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文学的批判性接受,引出曾艳兵、杨义先生等的学术观点,提出中国人应以中国人的灵魂来研究外国文学,应不同于外国人的外国文学研究。如此输入促成的目的有二:第一,让学生形成接受优秀学者研究成果的思维模式;第二,打破学生对文学课课堂结构固有模式的期待视野,使学生知自身不足,知自己学习困难之处,主动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如,读作品、析作品、续写作品、诵读作品、表演作品等各种输出性实践活动,如此,反之又影响学生对输入促成的重视。2.输入材料的合理导入外国文学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用中文编写,学生自学与阅读没有丝毫的难度,如果照本宣科,必定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形成来不来上课都无所谓的心理。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理论中提出,“如果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能够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这些材料就能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有效拓展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语言体系,将产出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9]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着独特的阅读分析作品的视角,达到一定的产出高度,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与输入促成材料的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分析荷马史诗时输入王芳的《<伊利亚特>的弓箭叙述》一文;在讲授中世纪文学时,给学生输入吴笛先生的《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一文;在给学生梳理19世纪俄罗斯文学时,从儿童形象的角度切入,引入笔者的学术专著《十九世纪俄国古典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研究》的科研成果等等,从而通过教师本人输入材料的精选,学生能逐渐以独特的视角来阅读分析文本,输出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课本上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意义的分析,还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网络教学平台促成选择性学习假设外国文学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仅靠“注入式”“填鸭式”的知识输入,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成选择性学习假设,能避免外国文学史知识枯燥地占据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外国文学教学利用了超星学习通的教学平台。在教学平台上,笔者按教材章节编排教学资料,平台上有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文学史知识,笔者以学生自学梳理题纲后网上提交作业、完成网上平台习题或观看教学视频等形式展开,这样就避免课堂上浪费大量时间来梳理文学史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发挥课堂选择性学习的作用。网络的飞速发展,促使外国文学史的知识性问题能够得到迅速地解决,倘若遵循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加选择地重复着学生唾手可得的知识,就是一两年的教学课时也无法完成。选择性学习假设,在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如分享阅读心得、表演戏剧作品、浪漫主义诗歌赏析朗诵等,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外国文学的学习当中。老师也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服务者,学生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

文秋芳教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规律的提出,为有效地运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产出导向法,提供了佐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师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以致用,提高阅读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2020年教师节,首次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要求。将文秋芳教授团队的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外国文学的课程教学,正是响应号召的一次教学上的小尝试,在新时代新起点的现代教育上,这样的尝试还有待更进一步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湖南工商大学教务处.本科生培养方案[M].2019:402.

[2][6][7]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393,395-396,391.

[3]杨义.经典的发明与文化的会通[J].文艺争鸣,2007(1):2.

[4]聂珍钊.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0(4):117.

[5]聂珍钊,等,编.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