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职工工作汇报

时间:2022-01-06 04:06:00

文广局职工工作汇报

这是全县人民心目中的一件大喜事,4积极筹划建县500周年庆典文化活动。明年就是建县500周年。筹划建县5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将群策群力、科学谋划,为明年建县500周年庆典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基本情况

下辖广播电视台、采茶剧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和电影公司(已改制7个单位,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前身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成立于1984年。除博物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股级事业单位外,其余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全局系统有干部职工(不含乡镇文化站130人,其中退休32人,职人数98人,大专以上学历7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32人。局党委下辖局机关、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剧团、新华书店和网络公司7个党支部,中共党员109人。局机关干部职工32人,其中班子成员7人,退二线8人,退休人员11人。全县共有16个乡镇(场综合文化站,有事业编33人,今年乡镇换届有2镇3乡4个垦殖场目前未配齐文化站长。全县共有农家书屋6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143个。

二、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主要成效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勇创一流,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受省、市、县表彰47项,尤其是2010年农家书屋、文化市场统计、扫黄打非”受省级业务部门表彰,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项业务工作皆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做到三个加大”一是加大了县级文、博、图三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上级建设专项资金和县财政配套资金,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按照“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要求。先后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进行设施更新和工程改扩建。文化馆购买一套价值30万元的音响设备,配有工作用车、高像素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设施;图书馆利用上级1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馆房改建,更新书架26列78组,添加新书2万余册,购置电脑45台,建立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博物馆安装电子监控装置,对现有舒同书法、馆藏文物拍照分类建档。二是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力度。第一批由中央、省级下拨专项资金新建的孝岗、邓家、王桥、瑶圩四乡镇综合文化站按规定时间全面竣工,第二批虎圩、圩上桥、杨桥殿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小璜、占圩、红亮等文化站正在建设之中,其余乡镇文化站建设预计2012年以前全面完成。对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配套建设,落实90万元专项资金,配有电脑、音响、文体活动器材、阅览桌椅等设施。三是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先后在近200个新农村建设点建有文化活动室,建有61个农家书屋点,免费送书、电子音像制品、报刊折合资金122万元。

尤其是先后组织承办了建党85周年歌咏比赛,二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承办和协办节庆文化活动10多次。台湾花园杯”旅游形象大使、首届“感动十大人物”十大公仆”十大劳模”十大创业先锋”舒乡闺秀和龙山先生”首届民间艺术节、财富广场杯”创先争优“放歌新”大家唱等重大文化活动,特别是今年元旦举办的2011年迎春晚会,四届全国红歌会冠亚军等知名歌手荟集,精彩献艺,为全县人民奉献丰厚的精神文化大餐。

局始终坚持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三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空前高涨。自2005年省财政下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经费以来。编排节目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先后创作编排了现代小品《拉客》热情的田板鸭》走进贵族城》会亲家》和以《红丝错》为代表的大型古装戏,快板书《颂》大型歌舞《走进新时代》等20多个文艺节目,深入全县150多村委会,200多个新农村建设点巡回演出。县电影公司从传统放映实现数字放映大转变,购置了15台数字放映机、500余部拷贝,配置流动放映车,将群众喜爱的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放映,县文化馆每年派出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开展自办文体活动。完成送戏下乡582场,送电影下乡7500多场,送图书(资料下乡3.5万册,组织自办文体活动236场,观众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实现乡、村覆盖率100%局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省文化厅、市文化局评为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先进单位,剧团获财政部、文化部赠送的价值38万元“流动舞台车”。

抢救第一,四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深入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功申报浯溪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小璜罗汉灯、虎圩车马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利用上级专项资金和县财政安排资金,投入八十多万元,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进行整体维修。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2处,新发现232处。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7个,县级11个。文物普查工作中,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和县委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决定,制止了多起倒卖古建筑,古遗址建私房等不法行为,广大干部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增强。

一手抓管理”方针,五文化市场管理有序。坚持“一手抓繁荣。以繁荣推管理,以管理促繁荣,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狠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举办培训班,开展“守法经营、文明经营、服务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坚持长期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建立巡查、责任追究等制度,从各部门聘请10名责任心强的同志为网吧义务监督员。每年重要节庆和敏感时期,局与政法、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整治和“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2万张,盗版淫秽书刊4.5万册,取缔小黑网吧48家,严厉查处15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关闭无证电子游戏厅12家,收缴非法销售地面卫星接收装置25家。尤其是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意见》后,局进一步加大网吧检查力度,加快网吧整合速度,全县由五年前45家网吧整合到23家,改变了网吧经营混乱无序状况。每年开展对文化市场重新审核换证工作,从严把关,规范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六广电宣传实现新突破。坚持“弘扬先进文化、活跃群众生活、传播最新资讯、服务地方经济”宗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电视台先后在新闻》中开辟了辉煌十五》主攻两区、赶超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纪念改革开放60周年》新农村建设》十大公仆》感动十大人物》建国六十周年成果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抗洪抢险》创先争优》等40多个专栏,共播出新闻5500多条。同时,节目制作中,注重社会性,充分反映群众心声,先后设立《人口》交警空间》等民情专栏,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电视台还先后完成《赣东门户—县》春满香满园》罗汉灯》等14部电视实况录像拍摄工作,制作播出《家,美化靠大家》推进“一大四小”构筑绿色屏障》抗洪抢险、重建家园》生命大营救、铁路大抢修》等56部专题片,对外宣传实现大突破,市广播电台用稿500余条、市电视台用稿1100余条、省广播电台用稿213条、省电视台用稿198条,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条,其中《廖坊灌区工程在县奠基开工》黎明前的撤离》抢修东余线》等42条新闻获省、市新闻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全县覆盖。

三、存在主要问题

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发展阶段,1城市中心文化设施严重滞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市的排头兵”领头羊”但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与周边县、市相比较为落后,人们普遍关注的影、剧院从有到无,文化馆、图书馆专业用房面积小,电视台、网络公司仍然在老政府宿舍区内办公,展示城市整体实力,具有城市品位的文化艺术中心至今未列入总体规划。

县里没有安排大型文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虽然上级部门逐年加大资金投入,2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但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购书、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艺术创作等方面经费不足。文化系统下属事业单位由于办公经费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

一方面文化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职干部职工98人,3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全局系统多年来人员进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年龄在35岁以下只有16人,图书馆、博物馆人员都在35岁以上,局机关在职21人,仅有2名35岁以下干部;另一方面,专业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多年来,没有调进专业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计算机操作、艺术辅导、文物鉴赏、艺术创作等专业人才尤为奇缺。

四、几点建议

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1倾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以创建全省文化强县为目标。争取上级文化事业重大项目,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新建文化广电大楼、文化艺术中心、赣东风情大剧院、城市影院等一批具有城市品位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适当增加部门需要的专业人员;剧团、电视台在补足编外,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增补人员编制。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应增加1-2名编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充实专业队伍。二是加强队伍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三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吸引文化名人和优秀经营人才来我县创业发展。

社会捐助为辅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3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建立以县财政投入为主。妥善解决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紧缺问题;二是追加图书馆购书、订报刊专项经费。今年财政初步安排每年10万元购书经费与上级要求人均0.5元购书经费相差10万元;三是艺术创作方面安排专项经费。近10年来,艺术创作未引入竞争机制,大都是自产自销,艺术创作缺乏精品力作,市以上获重奖、大奖的作品和节目很少。设立专项经费,推行艺术创作奖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艺术工作者创作热情,推动我县艺术创作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各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村、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