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2-21 05:34:00

银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银耳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上世纪六十年代,*银耳人工栽培首获成功,实现了银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越。八十年代,银耳产量由建国初期的2500公斤猛增至20万公斤,*银耳发展迈上新台阶。九十年代中后期,银耳发展出现了逆转,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

问题及原因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银耳是传统特产,享有盛誉,但生产发展中,仍然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在人才上,对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重视不够,就连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银耳大王”屈全飘同志都缺乏相应的创业平台。在生产上,一些地方和部门,抓银耳发展停留于口头,缺乏特产特抓,名牌大抓,层层抓落实的意识和机制;部分耳农未把银耳作为产业来抓,种植规模小、投入少,管理粗放,导致银耳产量和质量上不去。

二、技术落后,管理缺位。一是大部分耳农沿用传统种植和管理方式,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二是80%的耳农未建标准耳堂,90%的耳堂没有干湿温度计,耳堂内温湿度难于控制。三是忽视管理,不少耳农闲时还按要求管,忙时根本顾不上。四是70%的耳农缺乏商品意识,不重视粗加工,产品质量差,甚至掺杂、使假。

三、菌种杂乱,质量不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银耳发展资金上1000万元,但全县至今没有经权威部门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当家菌种。县内菌种生产企业各自为阵,盲目引进银耳母种,不经检疫,不搞乡土驯化,不进行品比试验,直接生产栽培种。而且外来菌种比较复杂,有的品种不适宜*气候,也不适应本地银耳树种。调查表明,无论是本县还是外来菌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种性退化,抗病抗逆性差的问题,导致出耳不齐、耳小耳薄,甚至不出耳。

四、条件较差,病虫严重。大部分耳农不重视银耳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耳堂建在猪、牛、禽舍旁,卫生条件极差,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病虫害与银耳争夺养分,危害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在陈河五村、涪阳金家坪村、诺水河清潭坝村,100%的旧耳堂和70%的新耳堂都感染了瓦灰霉、黄曲霉、红粘菌、黑疔、螨虫等病虫害,受到危害的耳堂,平均减产在25%左右。清潭坝村赵能凯减产高达60%以上。

五、气温升高,环境恶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转暖,气温逐渐升高,银耳生长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持续高温给银耳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陈河七村刘德军,今年种植段木银耳600瓶,朵大出耳齐,长势喜人,但持续高温菌丝全部死亡,损失惨重。

六、价格太低,耳农减少。*银耳1974年价格为160/公斤,1984年为40元/公斤,1994年为50元/公斤,2004年为50元/公斤。上世纪90年代前,银耳价格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耳农种植积极性高。90年代后,物价猛涨,生产成本逐年上升,银耳价格反而下降,加之菌种退化等因素,银耳单产普遍走低,严重挫伤耳农种植积极性。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力度。一是建立银耳产业财政投入逐步增长机制,每年应从财政预算、支农专项基金、金融贷款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菌种研发、良种选育、基地建设、技术培训、大户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市场培育等工作。二是建立银耳产业部门主导机制,主管部门要制定银耳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菌种、生产、加工、品牌、市场监管力度,以期解决认识程度不深,领导力度不够,产业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银耳品牌监管不力,部门合力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监管,搞好菌种选育。立足本县野生银耳种源优势,筛选优良银耳菌株,依托四川省农科院的技术力量,选育出1—2个具有性状稳定、抗病抗逆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当家菌种。组建*银耳菌种专家鉴定组,对菌种生产企业进行资格认定,监督有资格菌种生产企业对县内外银耳菌种进行品比试验,力争栽培种合格率达到98%,确保菌种质量关。

三、规范种植,推广配套技术。一是引导耳农选用经资格认证的菌种企业生产的优良新品种。二是推广“短段木熟料层架式栽培”,“青杠树枝桠木屑袋料栽培”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建立标准化新耳堂,规范种植技术。四是加强银耳病虫害综合防治,生产无公害产品。五是利用废弃耳棒进行香菇或黑木耳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银耳生产成本。六是推广户用小型烘干设备干制技术,提高银耳初级产品质量。

四、创新机制,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基地带动,以陈河银耳核心示范区为基地,辐射和带动涪阳、诺水河等银耳主产区规模化种植。二是协会带动,建立完善的产供销专业化服务体系。三是大户带动,巩固现有大户,扶持新兴大户,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四是部门带动,开展县级部门对口帮扶,乡镇干部蹲点包村,村社干部带头种植包户。五是企业带动,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鼓励县银耳集团公司、山霸王野生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打造*银耳的品牌,逐步形成以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

五、加强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在银耳生产方面,加强同省农科院在资源保护、菌种研究、规范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银耳产品开发方面,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省中药研究院的合作,深化“*银耳降脂通便胶囊”、“*银耳氨基酸饮料”等精深产品的研发,开发具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延长银耳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银耳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六、齐抓共管,保护银耳品牌。*银耳出类拔萃,是珍品中的珍品。1994年省政府授予四川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特产之乡宣传暨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2年银耳证明商标得到注册使用,2003年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使用标志,2004年录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2005年被全国食用菌协会定为名牌产品。据调查,成都市场、*小商小贩,以福建银耳冒充*银耳,严重损害*银耳品牌形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维护*银耳品牌。